浅析台湾问题根源及浅析两岸关系之未来[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06:1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台湾问题根源及浅析两岸关系之未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台湾问题根源及浅析两岸关系之未来》。

第一篇:浅析台湾问题根源及浅析两岸关系之未来

北京大学毛中特讨论稿(国际战略与祖国统一)

浅析台湾问题根源及展望两岸关系未来

**15000***** 工学院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愿望。但台湾经历了日寇占据时期、国民党专政时期、政党多元化时期,错失了武力统一的机遇,和平统一又遇到很多障碍。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喧嚣甚上的“台独”势力和“台独”言论加剧了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台湾问题何去何从呢?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还能否完成?

大陆对台政策演变

“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经历了从早期的‘一纲四目’,到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再到江泽民的‘八项主张’和胡锦涛的‘四点意见’,从中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调整变化。”[1]

毛泽东时期基本奉行“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的对台政策,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个中国政府,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2]由于国民党残余势力的顽固抵抗和美国对台湾海峡的强力干涉,建国初期的“武统”计划难以实行;随后爆发的朝鲜战争分散了中共解放台湾的精力,给了岛内休养生息、加强海岸防御的机会。尽管难度加大,但中共还是没有放弃武装解放台湾的计划。195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9月3日,人民解放军奉命炮击金门,并持续了十几天,意在通过有限的军事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立场和决心;在攻下万山群岛、一江山岛、舟山群岛、大陈群岛等岛屿后,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炮兵猛烈炮击金门,引发第二次台海危机;此后爆发了数次炮战,并逐步采取“单打双不打”的方式陆续鸣炮,直至79年中美建交为止。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邓小平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允许台湾作为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权力,此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逐渐成型。“尽管遭到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污名化和妖魔化,但它仍然在解决台湾问题的实践和两岸关系的进展中不断得到发展。”[3]“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过了香港和澳门的实践检验,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国两制”香港版本与台湾版本的差异:解决香港问题时没有在一个中国原则上发生重大争执,我国 北京大学毛中特讨论稿(国际战略与祖国统一)

政府提出“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方面并未对此提出挑战,香港人也并未

[3]提出建立‘对等政治实体’;但解决台湾问题时,台湾当局反对一个中国原则,提出要建立‘对等政治实体’,以‘分裂分治’为两岸关系定位。

此后数十年间,“一国两制”的理论不断发展,其内涵更加丰富,体现出更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从《告台湾同胞书》到“叶九条”①、“邓六点”②,从“江八点”③、“胡六点”④到习近平对台政策新思维,大陆对台政策更加丰富,赋予“一个中国”原则更大的包容性(将“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的表述改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为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积极探索。

两岸关系取得重要进展、双方达成基本一致观念的标志是九二共识。92年11月,大陆的“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来台湾学者苏起将其冠名为“九二共识”。它确定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开拓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求同存异”的路径与方法、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终极方向。[6]

台湾政局发展与两岸关系

“就台湾政治多元化过程来看,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一党专制下的专制统治时代、一党专制下的逐步改善时期和政治多元化加速演变时期。”[4]“两岸关系自50年代两岸分裂对峙以来,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军事对峙阶段(1949年至1979年)、和平竞争阶段(1979年至1987年)、交流缓和阶段(1987年至1999年)、“统独”斗争阶段(1999年迄今)。”[5]如今民进党蔡英文政府迟迟不肯正视九二共识,台湾当局的立场模糊,给台湾问题增加了不确定性。

国民党统治台湾的前20年,全面延续南京政府的统治方式,推行以“反共复国”为核心的基本政治路线,实施“戡乱”和“戒严”,维持国民党专制和蒋介石独裁统治,严格控制新闻媒体和社会运动,严格限制民众言论和思想自由。“在大陆政策上坚持‘法统’,坚持‘中华民国’代表中国的立场,一方面封锁海峡,严禁两岸间的任何往来,一方面严厉查处各类‘台独’活动,以法制独。”[4]

20世纪60年代末期,国民党当局调整政治手段,部分放宽政治上的控制,①1981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述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称为“叶九条” ②1983年6月,邓小平就祖国和平统一提出了六点设想,称为“邓六点” ③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八项主张和看法”,称为“江八点” ④2008年12月,胡锦涛在几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了对台工作的六点建议,称为“胡六点” 北京大学毛中特讨论稿(国际战略与祖国统一)

直到1986年民进党的成立标志着“党禁”缺口的打开。在这20多年间,一方面有大陆改革开放、发展起来带来的压力,一方面也有美国为树立“民主改革样板”要国民党开放的压力,同时岛内各界要求结束“戒严”、专制统治的呼声日益高涨,蒋经国顺应潮流,调整政治和经济制度,逐步放弃封锁海峡政策,两岸关系出现缓和,民间交流日益频繁。

80年末期,国民党实施“宪政改革”,台湾社会进入政治多元化时期。国民党一党独大和一党专制的状况被打破,政治格局不断完善,先后出现了两派对立、多党竞争的局面,最终发展为政党轮替、“轮流执政”的政治局面。这一时期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政策在“统”与“独”之间飘摆不定。典型代表是民进党,从1986年成立到2000年上台执政,其“追求台湾独立”的政治主张十分坚定。但由于国际和大陆以及台湾民意的制约,民进党不能宣布台湾独立,但其“台独”意识从未放弃,伺机寻求独立的野心也是路人皆知。

台湾社会存在着国家认同危机,“以认同‘中华民国’还是‘台湾共和国’为标准,台湾社会基本形成了以国民党主体的泛蓝政治势力和以民进党为主体的泛绿政治势力”。[5]台湾各政党在国家认同上的分布基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统一(新党)←维持现状(国民党、亲民党)→独立(民进党、台独联盟)1988年国民党主席蒋经国逝世后,台独分子加速了分裂行动,两岸关系进入波动期。蒋经国的继位者李登辉进行“宪政改革”,十年时间六次修宪,大刀阔斧地改变台湾政治格局;同时向“台独”路线逐步转进,95年开始,借口重访母校康奈尔大学,李登辉通过种种手段,煽动美国国会亲台议员不断游说克林顿总统,最终通过了李登辉访美的决议,公然违背三个联合公报,爆发了第三次台海危机。此后经历了陈水扁时期和马英九时期,围绕“独”和“统”僵持不下,两岸关系此起彼伏。

16年5月,蔡英文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而任职将近一年从未承认“九二共识”,再考虑她之前拒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否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不遗余力地鼓吹“两国论”和“一边一国论”、千方百计地阻挠和破坏两岸关系等行为,我们不能不为未来几年两岸关系的走向担忧。

外部势力的影响——以美国为例

台湾问题悬而未决,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美国等外部势力从中作祟,严重阻挠了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台湾问题的始作俑者是美国。

二战前后美国是台湾归还中国的坚定支持者,随后签署的《开罗宣言》更是 北京大学毛中特讨论稿(国际战略与祖国统一)

确定了台湾的归属问题,在日本战败坚定地支持台湾归还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待“尘埃落定”,并转变立场为“台湾地位未定论”,更在旧金山会议上改变对台政策,逐步形成“两个中国”的论调。朝鲜战争期间,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取消台湾海峡“中立化”,企图怂恿台湾当局对大陆进行武装袭扰,并在大陆炮击金门、爆发了第一次台海危机后,签订了“美台共同防御条例”。第二次台海危机期间,美国以制造“两个中国”为目的,派出军舰为国民党运输船和军舰护航,但在蒋舰遭受炮击时仓皇逃离战场,暴露了其不愿卷入战争的真实想法。

6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美苏争霸进入白热化阶段,而中国和苏联关系也一度恶化,这也推动了中美外交正常化和中美建交。随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的签署,美方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并对台“断交”、“废约”、“撤军”,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调整了对台军售,中美关系逐步改善,在台湾问题上达成更多的一致。

“八九政治**”引发了中美关系的动荡,美国宣布了包括对华军售禁令等一系列制裁措施,随后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巨大的冲击,老布什政府一度升级对台军售,公然违背《八一七公报》对台售武的条例,引起大陆强烈抗议。冷战后克林顿政府公然违反三个联合公报,决定允许李登辉访美,随手在台湾海峡两岸紧张局势下,美国又公然派舰艇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施加压力,由此爆发了第三次“台海危机”,“美国所采取的恶劣和偏激的台海政策导致中美关系严重恶化。”[7]克林顿执政后期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三不”政策,即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小布什政府期间,南海撞机事件使中国关系陷入谷底,随后批准的对台军售更是引起了大陆的强烈抗议,但两国政府仍然保持着合作对话的态度。“9·11”为组成国际反恐联盟而展开全方位外交,但艾中美关系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美国政府“有意或无意”间制造的麻烦不断(如02年《核态势评估报告》声称在台海发生战事时美国将使用核武器),中美关系进入不确定时期。公开场合美国仍然声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三个联合公报,而“以台遏华”的传略逐步成熟、成型并积极实施。

岛内民众对两岸关系的看法

一方面,从大陆迁到台湾的部分民众及后代对大陆有很强的归属感,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另一方面,受到媒体的刻意片面报道和政党及社会团体的恶意 北京大学毛中特讨论稿(国际战略与祖国统一)

抹黑,部分民众对大陆产生误解,并逐渐接受了“台独”思想。我们需要认识到,民意决定了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因此详实地了解民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

首先来看“台独”运动与政治民主化之间的关系。“台湾政治转型早期,部分台独理论家主张‘为民主而台独’,民主优于台独,且是台独之目的。”[8]在政治实践上,民进党主张争取民主自由,让被限制政治权利的台湾人民有更多的参政、议政权利。而80年代后期,民进党进入台湾政治体制,以追求选票和权位为政治目标,造成了“台独”运动对民主的绑架。1991年通过的“台独党纲”更是标志着民进党转型为“台独党”。“台湾本土意识、分离活动以及‘台独’运动,是依附在岛内一波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逐渐滋生并膨胀起来的。”[9]在台湾政治转型的进程中,岛内外“台独”势力充分借助岛内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的机遇与空间,把民主当作护身符,却处处背离民主的内涵与真谛,积极鼓吹、渲染本土意识与“台独”思想,浇灌“台独”土壤,升高“台独”需求,导演“台独”闹剧,推动“台独”势力的扩张,造成台湾民主化的扭曲与异化,在台湾民主转型的温床上生长出“台独”这株罂粟花,反噬、腐蚀台湾“民主”的基石。

此外,“台湾近几年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亲日情绪,台湾人中也确有少部分人

[10]具有较深的日本情结。”主要根源是日本占据时期日本对台湾疯狂的文化侵略,而蒋介石的日本情结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台湾的日本情结,而台独分子李登辉、蔡英文等台湾地区领导人浓重的亲日情绪进一步促进了日本情绪的膨胀,它对于两岸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随着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的多级化,日本跃升为经济强国,对世界局势有相当的影响力,日本情结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为满足自身侵略和扩张欲望而在台湾人民心中着意栽培的一棵毒株,日本在台湾问题的解决进程中的阻碍不可小视。另一方面,台湾当局把对日本的情感已拉到历史和政治认同的高度,这意味着台独势力的全面膨胀,意味着台独分子已经开始利用日本情结这一工具,实现其分裂祖国的目的,也意味着他们开始利用权力,企图驾驭全体台湾同胞的思想,以使其“民意”转向,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台湾岛内部分媒体被台独势力操纵,刻意片面地报道和大陆相关的新闻,捏造、夸大事实,抹黑大陆形象,促使民众产生讨厌大陆、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不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等台独思想。典型的媒体有三立电视、民视、台湾日报、自由时报等,而公开抹黑大陆、攻击大陆政府及人民的电视综艺节目如新闻挖挖哇、新闻看透透、前进新台湾、年代向前看等,其言论之幼稚、北京大学毛中特讨论稿(国际战略与祖国统一)

愚民行为之肆无忌惮令人发指。“由于地域狭小和特殊时空环境形成的‘生命共同体’意识,使得台湾媒体特别强调新闻的贴近性。但在激烈竞争之下,新闻过于琐碎,而且国际新闻少、大陆新闻版面下降,加剧了台湾民众的‘岛民意识’、‘闭关锁国’心态,渐进式地加剧了两岸疏离感。”[11]

两岸关系展望

两岸关系正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期,一方面,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动力在增强;另一方面,两岸政治对抗正激化,‘法理台独’正构成两岸关系严重的威胁。“无论从大陆、国际和台湾主流民意考察,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平、稳定发展仍是趋势。‘台独’更多的仍是台湾政党、政客取得权力、谋取私利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法理台独’逐步升级而终于触犯大陆对台政策的红线,从而破坏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前景,但在此之前,只要国际上一个中国格局仍然维持稳固,大陆有尽多的筹码来应对‘台独’的挑战。”

为了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终极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3]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提升综合国力。具体表现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提升我国军事实力,加强国防能力;努力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提升国际形象;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民主建设。

2.加强国际国内联动机制,坚决遏制“台独”势力的活动空间。具体措施包括批判和揭露“台独理论”的荒谬和“台独”势力真正阴谋;以“九二共识”为政治基础,遏制“台独”,为台海和平创造条件;以《反分裂国家法》为法理依据,打击分裂图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以民为本,贯彻落实“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台海政策,维护和保障台湾同胞的合法权利,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抓住机遇,扩大开放,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共同促进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4.采取积极开放的原则,加强两岸接触交流。

参考文献:

[1] 孙代尧.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演变论析[J].中共党史研究,2006,(06):32-40.[2] 本报评论员.坚决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N].人民日报, 1971-9-25(1).[3] 李义虎,刘红,张植荣,等.“一国两制”台湾模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北京大学毛中特讨论稿(国际战略与祖国统一)

[4] 刘红.关于台湾政治多元化的几个问题[J].台湾研究,2007,(05):9-14.[5] 胡文生.台湾政局发展与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A].徐博东.台湾政局发展与两岸关系——第二届“北京台研论坛”论文集[C].北京:台海出版社,2008.304-310.[6] 黄嘉树.“九二共识”的意义与作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班),2013,24(3):82-86.[7] 刘丽华,张仕荣.美国台海政策的演变分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8] 林劲,陈言.台湾政治转型中的“台独”运动演变[A].徐博东.台湾政局发展与两岸关系——第二届“北京台研论坛”论文集[C].北京:台海出版社,2008.304-310.[9] 严安林,倪永杰.“台独民主化”的发展、成因、特点及其危害[A].徐博东.台湾政局发展与两岸关系——第二届“北京台研论坛”论文集[C].北京:台海出版社,2008.304-310.[10] 颜士梅,王立人.台湾“日本情结”的形成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0(2):77-82.[11] 陈斌华.台湾媒体生态与大陆对台传播[A].徐博东.台湾政局发展与两岸关系——第二届“北京台研论坛”论文集[C].北京:台海出版社,2008.304-310.[12] 吴能远.战争与和平——两岸关系之未来[A].徐博东.台湾政局发展与两岸关系——第二届“北京台研论坛”论文集[C].北京:台海出版社,2008.304-310.[13] 史恒.论两岸关系发展的终极目标及实现路径[D].内蒙古大学,2013.

第二篇: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

台湾问题的前世今生

年级:专业:姓名:学号: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余光中的《乡愁》,曾以其婉转动人与真挚的诗句撩动过两岸无数人的情感,浅浅的一湾海峡带来的是绵绵不绝的思念与愁丝,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台湾问题由来已久至今仍未解决,而这问题是从何而来?如今两岸现状又如何?让我们一起探索台湾问题的前世今生。

台湾问题的由来

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同中国的东北和澎湖列岛一起归还中国,无论从法理和事实上都是毫无疑义的,也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为什么这个又成为问题了呢?这就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共两党的内战以及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势力的干涉。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是导致台湾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这其中,国共两党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遗憾的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在大陆战场节节失败、被逼下野的夹缝中,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后退之所。他接受历史地理学家张其昀的建议,苦心经营台湾,欲把台湾作为自己的喘息之地,作为将来自己反攻大陆的跳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台湾与大陆之间在经历了1945年至1949年的短暂统一后再次被人为阻隔。虽然其后在五六十年代,国共两党也曾一度秘密接触、谈判,达成了一些协议,准备实现两党第三次合作,和平解决两岸之间的问题,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和复杂的国内情况,国家统一的目标并没有达到。

冷战时期两大阵营之间的对峙、冲突是造成台湾问题的外部因素,美国及其西方势力的干涉、介入则是台湾问题复杂化、长期化的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态势下,美国政府基于它的所谓全球战略及维护本国利益的考虑,不遗余力地出钱、出枪、出人,支持国民党集团。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就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杜鲁门政府对了自身利益一改此前对台湾地位的中国认定以及在台湾问题上对国共两党内战的不介入态度,公开宣扬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并在其后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企图以武力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以各种理由把台湾纳入其保护范围,并阻扰两岸的统一。及至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新中国的壮大,美国开始调整其对华政策。在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大幅改善,美国对台湾事务的干涉有所收敛。但就其本质而言,它依然将台湾视作一枚重要的战略棋子,准备随时使用以反制中国。至今为止,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其亚太霸权,实现它“以台制华”的战略目的,仍以“保卫台湾民主”为由,明扶暗助岛内分裂势力,加强与台湾的军事技术交流,售台先进武器装备,承诺以武力保卫台湾安全,公开向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发起挑战。目前,布什政府所做的也正是这些事情。因此,美国的干涉是台湾问题复杂化、国际化并长期难以解决的症结所在。

由此可见,台湾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蒋介石集团在内战中败退台湾,负隅顽抗,才有了台湾问题;二是美国利用朝鲜战争,出兵台湾海峡,入侵台湾,直接干涉中国内政,才有了台湾问题。同时日本的台独势力也是一部分原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台海现状

近年来,两岸关系有所缓和,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频繁,但是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仍有很大隔阂。在对台海关系上,两岸对此有不同的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的现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联合国不否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一部分的现状。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不承认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现状。台湾问题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政问题来考虑的。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一个中国政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否定中华民国主权独立,即认为中华民国于1949年结束统治。承认中国曾经有过的外蒙古地区,成为国家,且承认蒙古国为主权独立国家。

中华民国政府认为的现状是指,两岸自1949年起即分裂、分立、分治的现状,但两个曾经执政的政党阵营有不同的解释,中国国民党、新党、泛蓝支持者认为中国是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两岸各自表述。由中华民国宪法界定:自由地区(即台湾地区)、大陆地区与外蒙古地区均为中华民国国土,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主权国家。台湾地区的主权与治权均属于中华民国,和中共以两会模式或两党方式交流。而民主进步党、台湾团结联盟、建国党、泛绿支持者认为一中一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大陆,中华民国代表台湾。部分认为中华民国不存在或者是台湾的外来政权,台澎金马等实际管辖的国土。蒙古等于蒙古国,中国等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均为国家主体。

近几年来,两岸加强了经济方面和文化教育的交流。

在经济方面,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其中就提出两党将共同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其后,两岸各界有识之士不断探讨和呼吁,两岸应以签署协议的方式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2010年6月29日下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这将使两岸经济合作更加紧密,ECFA将为两岸经济关系的长远发展和经济合作的深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在文化教育方面,文艺领域的交流没有因为两岸政治关系的波折而受阻,相反两岸的文艺工作者却日益密切,共同寻找两岸文艺领域的新突破,交流过程中,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不仅有国家级大型的文艺团体赴台,更有地方特色鲜明的文艺团体赴台交流。

两岸学术领域较之以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是学科范围的扩大,从以往的经济、法律、文化、历史扩展到人口、环境保护、税收、珠算等多个学术领域;其次是交流的频率有所增加,以往在双方的互动下,双方交流互动的次数基本持平,但是,由于台湾当局推行的倒行逆施的政策,这一时段,台湾来大陆的学术团体较少,而大陆方面,不顾台湾当局的阻挠,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团体,就海峡两岸关切的问题进行赴台交流;最后,两岸学术交流的形式有所改变,以往两岸的学术交流主要的形式是开学术座谈会,现在,除此之外,还有知名学者的访问讲学,学术团体的集体调研考察等新形式的运用,双方在很多学科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

未来的展望

民族统一是不能轻易得来的,它是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的事业,是一项无比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民族复兴大业,大家都要明确它的方向,大家要一起为之努力,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回顾两岸关系走过的风风雨雨,冷静思索目前台海局势,两岸关系的形塑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的制度形成有其历史性,两岸“主权”等核心议题的分歧并非一时能够解决,统一进程的推动要有硬实力的保证,而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作用却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两岸关系未来的改善和发展依然需要强有力的军事实力作为保障,同时也需要两岸进行紧密的经济贸易交流,以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需要建立一种互信协作的机制,消除两岸的误解与分歧、需要实现理念和价值观的统一。

第三篇:浅析祖国统一之台湾问题

浅析祖国统一之台湾问题

摘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始终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此,我们仍将坚定的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的基本方针,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关键字:统一、一国两制、大陆、台湾、美国干预

一、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

1894年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第二年清政府战败,并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一条就是“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被踩在日本的铁蹄之下,与大陆分离了50年之久。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政府才根据1943年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给中华民国)收复了台湾。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后,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迫切要求走上和平、民主、团结的建国道路,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不顾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悍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使得亟待休养生息的中国,再次陷入了全面内战之中。最后,战争的结果是国民党蒋介石无路可逃,率领残兵败将退居台湾。由于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当局的一再阻挠和国际反华势力的横加干涉,造成台湾与大陆的分裂局面。但这是中国的内政,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完全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二、解决台湾问题的困境

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美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对中国推行的是“接触”加“抑制”政策。美国插手台湾问题,从根本上说,绝不是为了台湾,而是为了美国自己的利益。

政治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日益感到中国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其防范与遏制的重点目标从冷战时期的苏联转移到中国身上来,而台湾问题当然是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王牌。美国力图通过加强与台湾关系,控制海峡两岸局势来阻挡中国的统一与强大,维持亚太地区目前的战略均势,确保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及其在这一地区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利益。

经济上,美国是台湾最大利益的获得者。台湾是美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台湾对于美国来说有至关重要的经贸利益。美国插手台湾问题,除了用武力庇护台湾当局外,对台湾更是倾注了百亿美元以上的投资。台湾的一些重要部门,如电子、电器、化学和军工等,实际上都是美国资本控制的,而仅仅从这些投资中,美国每年就可获得几亿到十几亿美元的利益。

军事上,台湾海峡是美国在亚洲安全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首先,台湾可以作为美军向波斯湾、印度洋部署力量时的补给、休整地。而如果中国统一,美国失去台湾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将对它的军事部署带来很大的困难。其次,台湾是中国直接面向太平洋的唯一岛屿,海峡两岸的分离有助于限制中国海权的发展。战时通过控制台湾海峡,可以切断中国与海南舰队的衔接。第三,中国东南地区是经济重镇,台湾距离中国东南地区很近,美国控制台湾,可以对东南沿海构成巨大威胁。

(二)台湾当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阻力

台湾现在有完整的“国家”架构,它设有“总统”、“副总统”,其下设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个院,这五个院之下又有许多部委;除立法院,还有国民代表大会;军队也是中央政府的建制,设有国防部长、参谋总长、陆海空三军总司令、联勤总司令;法院和监察

院也是从中央到地方都配套。完整的国家机器养活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他们不希望失去现有的统治地位,从而失去权利和利益。因此,无论国民党还是民进党,他们都在想方设法抵制“一国两制”,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阻力。

(三)大多数台湾民众希望“不统、不和、不独”,维持现状的心态给解决台湾问题带来一定的难度

由于台湾和大陆目前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大多数台湾同胞希望两岸暂时维持现状。笔者认为,除了因为两岸隔绝的时间太长,以及台湾当局长期对大陆刻意的歪曲宣传,使得台湾民众对大陆了解不深,心存疑虑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历史因素。

在历史上,台湾人民有过两次痛苦的殖民回忆。一次是甲午战败,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使他们受到50年殖民统治的屈辱。另一次是台湾光复后,台湾人民满怀希望和欣喜,但迎来的却是腐败的国民党政府的高压统治,令人大失所望。终于在1947 年爆发了“二·二八”起义,最后遭到国民党的残酷镇压。由于这种任人宰割的痛苦经历,台湾人民一直盼望当家作主。而现在台湾实行的“总统”直选满足了他们多年的愿望,所以大部分台湾民众不希望改变现状。

其次,现实原因。台湾的一些“台独分子”,在感觉到“政治台独”是死胡同后,就试图走“文化台独”这条路,采取以“台语”取代汉语,削减教科书中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内容等手段,影响岛内二、三代青年台胞,以割断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联系的纽带,进而削弱和淡化青年台胞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历史认同。从大陆看,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之而来的一些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等所造成的一些台商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等问题,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使台胞对统一后的前景心存疑虑、持观望态度。

三、我们的对策

台湾问题的性质是由法理“一个中国”与分裂的中国这个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因此台湾问题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今后,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祖国统一模式仍然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之下,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准备

(一)国际上,促使中美关系平稳发展,使台湾当局和日本失去靠山

冷战结束以来,各国之间以增强科技和经济实力为标志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美经济贸易持续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稳定中美关系大局的一个强有力的新的战略支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潜力十分巨大;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则把开拓中国市场看作是振兴美国经济的重要目标。美国政府已经把中国作为世界十大新兴市场之首,并把抢先占有中国市场作为美国发展海外贸易的战略重点之一。

(二)国内,发展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及民族凝聚力

首先,经济上,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只要大陆的经济水平高过台湾,相信赞成统一的台湾人会越来越多。有个有趣的经济现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近年来我们的对外贸易对欧美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顺差,只有对台湾是逆差。这说明我们在经济上,对台湾有能力大有作为。其次,军事上,大力加强军备建设。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台海地区达到与美日军事势力的平衡。目前如果单独和台湾比,大陆的军事实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但关键在于我们要考虑美国和日本因素。如果把美日和台湾放在一起比较,中国大陆目前总体上仍然处于劣势。因此要加大军备建设。

另外,要增强民族凝聚力。一个没有凝聚力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台湾问题如何解决以及解决的好坏和人心向背有密切的关系!建国初期,我们能靠“小米加步枪”在朝鲜战场上和

装备精良的美国达成平手。今天的中国人民如果不允许台湾独立,那台湾独立会比登天还难!

(三)做好对台工作

一方面,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积极主动地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在大陆的台商及其家属、技术人员达40 多万人,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有3500 多名,在大陆定居的台胞有3 万多人。两岸日益密切的广泛交流为我们争取台湾人民的支持提供了空前的机会。台湾与大陆有着五千年中国文化传统,两岸文化同根、同宗、同源、同脉,其根深蒂固的影响维系了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我们要按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继续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不论什么阶层、什么党派、什么团体、什么人,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拥护祖国统一,我们都坚持同他们的联系,达到瓦解“台独”势力、争取“观望”民众、扩大“统一”力量,实现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

另一方面,坚决遏制台独。台独不等于台湾,台独分子不等于台湾人民。对台独势力决不能姑息容忍,要坚决打击和消灭。这方面我们国家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是非常好的举措,它从法律上规定了台独行为的违法性。真有台独分子敢踩红线,我们有法可依,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结语

台湾问题的解决,一定是中美日三国的博弈中中国胜利后的结果。只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和意志,统一台湾的时间表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的军事实力上去了,我们就有能力控制台海局势;只要是我们的经济和政治文化水平提高了,我们就能处理好统一后的治理问题。

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提高,两岸的分歧一定会越来越小,外部条件一定会越来越有利于和平统一,台独势力一定会越来越受到压制,两岸的和平统一也一定会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湾总览[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2]美国对台军售:阻挠中国统一危害地区和平[N].解放军报,2001-03-19

第四篇:思想汇报之台湾问题

思想汇报之台湾问题

敬爱的党组织 :

通过对党的知识的学习,我对台湾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一直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然而,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该继续携手,并肩振兴中华伟业,但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失败后,国民党一部分军政人员退居台湾,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而美国政府的继续干预中国内政的的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台湾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流浪者,然而迄今为止,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一九五五年五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但由于某些外国势力的干预等原因,这些主张未能付诸实践。

自七十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然而祖**亲对宝岛台湾的思念一直没有中断过。为解决台湾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全体中国人民把它当做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中国人民愿意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早在50年代,毛主席就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然而一系列外国势力干预等的原因,都未能让台湾回归。然而台湾统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对台湾更加充满了感情,首先是可以粉碎美国永久以华制华的严重阴谋,清除了我国长期和平发展的重大威胁,使中国向大国强国迈进。其次是在封锁我国的岛链上打开了关键的一环,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海洋战略创造了重要的条件,最后是完成了中华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针对“台湾回归阻碍多”的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当前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和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的现状,使得有相当一部分人想要台湾从中国独立出去;其二,一些境外势力总是要干涉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处理,它们不愿意看到两岸统一,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壮大,而且这些境外势力是支持两岸的分裂状态,甚至乎给予“台独”势力的各种支援。有了它们这些强大的后台,台湾在拒绝统一的立场上便有恃无恐了。

祖国等着台湾归来已经等了太久。台湾是祖国的一份子,谁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就是希望台湾回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会阻碍谁,而台湾也将摆脱一个流浪者的名字,回到自己的家。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我相信,在海内外同胞和我们这些拥有强大爱国意志的新时期大学生们的不屑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汇报人:

2012年3月13日

第五篇:安全之根源

安全之根源

作为一名煤矿工作者,我们要深知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时刻记着“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沉重的,这种沉重源之于生命的可贵。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分析当前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一切事故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安全意识淡薄、现场管理不严、没有认真执行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依然是引发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安全为天,是我们的安全理念。在这个“天”下面,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如果把安全生产比喻成一台正常运转的机器、那么我们每一位职工就是每一颗螺丝钉。在生产作业的每个环节,行政管理的每道程序都需要我们经常回忆那些含泪带血的教训,绷紧安全弦,拧紧那颗属于自己的螺丝钉。

安全是火,点燃了生命之灯!安全是灯,照亮了生命之路!安全是路,引导着生命走向新的辉煌。

下载浅析台湾问题根源及浅析两岸关系之未来[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台湾问题根源及浅析两岸关系之未来[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台湾问题的未来解决方案初探

    台湾问题的未来思考 摘要:“一国两制”的本质是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下,照顾某些地区因历史原因造成的特殊情况,共同建设国家. 是在新形势下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台湾问题未来的走向

    台湾岛地处交通要冲,既可作为遏制日本,控制南海诸岛,震慑东南亚的据点,又可作为进入太平洋,固守大陆的前沿阵地。如果将台湾收回,那么钓鱼岛问题将迎刃而解,美国设在关岛的所谓“遏......

    思想汇报之台湾问题(推荐阅读)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自1949年台湾分离祖国大陆至今,已有将近61的时间。这61年里,祖国大陆一直努力着同台湾进行和平的对话与交流,希望能有和平的方式使我们的宝岛能够尽早的......

    台湾问题的过去未来(合集5篇)

    台湾的历史背景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移居而来的。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国的卫温率官兵到达“夷洲”,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浅谈台湾问题的未来走向发言稿》

    浅谈台湾问题的未来走向 曾经有一位据说是学历史出身的台湾政客声称看不到中国统一的必然,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了解历史不等于认识历史,更不等于把握历史。 中国的版图虽然时......

    2013 形势与政策 之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之我见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

    关于祖国统一的看法之台湾问题

    关于祖国统一的看法---台湾问题 11法语 蒋尚婷 学号17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炎黄子孙,我很骄傲自豪,我们有那么多源远流长的文化,我们更应该......

    形势与政策之两岸关系 论文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书 所属课程:院系年级: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联系电话:指导教师: 年 月 两岸关系之深思 摘要:两岸关系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热点话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