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马会看两岸关系发展未来

时间:2019-05-15 08:4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习马会看两岸关系发展未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习马会看两岸关系发展未来》。

第一篇:从习马会看两岸关系发展未来

从“习马会”看两岸关系发展走向

前不久,也就是11月7日下午,举世瞩目的“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台湾方面的领导人马英九以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彼此互称先生的方式,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举行了会晤。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可以说,这是两岸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的关头,为巩固两岸和平、维持两岸的现状所做出的重大举措。它向海内外传递出一个清晰而强有力的一个信号,那就是两岸各方应该全力维护在“九二共识”、两岸反对“台独”基础上所建构出的和平发展的大格局,全力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定位与合作基石,绝不允许岛内外任何势力去破坏、阻碍这一现状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程。

因为“习马会”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分治66年的第一次领导人会谈,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关注,会议举行之后,海内外都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可以说,“习马会”的消息刊登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所以今天,我想讲四个问题:第一个是“习马会”基本情况的介绍;第二个是“习马会”的成因;第三个是“习马会”的影响;第四个是“习马会”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与大陆的对台政策。

一、“习马会”的主要内容 首先,这次“习马会”为什么那么引起关注?我觉得不仅仅因为它是66年来的第一次握手,具有里程碑式的象征意义和指标意义。同时,从“习马会”所谈的内容来看,它对下一步的两岸关系发展也具有实质的意义。在这次谈话里面,总书记提了四点意见,主要是四个坚持。

第一个是坚持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不动摇。就是强调“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是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告诉台湾,无论什么党派,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的意涵,大陆都愿意同它交往,反之,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大陆绝不答应。

第二个坚持是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这里,大陆方面提出了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努力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性框架。在这里面,大陆方面提出来,双方的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现在主要是指国台办张志军主任和台湾方面陆委会的主委,他们之间可以先设立两岸热线,去管控矛盾、管控分歧。同时,双方都能够尊重两岸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避免这种分歧干扰两岸的感情。对于台湾方面所关心的国际空间的问题,只要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双方都可以进行务实合作,合情合理的安排。

第三个坚持是坚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习总书记再次强调的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只要是有利于台湾民众福祉、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有利于振兴中华民族的事,大陆都积极去做,好事办实。对台湾方面关心的,比如说两岸的货物贸易协商,两会互设办事机构,乃至大陆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台湾加入“亚投行”,大陆方面都释放出了积极的善意。其实从现在来看,“亚投行”刚刚成立,“亚投行”的侯任行长金立群也代表大陆政府表示欢迎台湾以适当的名义尽早加入“亚投行”。在这次“习马会”中,习近平先生还提到加强两岸青年工作,强调要为两岸青年的学习、就业、创业、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特别强调两岸一家亲。

第四个坚持是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习总书记对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

同时,马英九也提了五点建议,这五点建议虽然跟习近平先生表述有差异,但是基本上达成的意涵是一样的。主要强调双方共同坚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反对“台独”。强调两岸要和平交流,不要冲突、隔绝、对抗。同时强调深化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人民是一家人,双方要致力于民族的复兴。所以从表述来看这次“习马会”,习近平先生跟马英九先生以互称先生的方式,达成了没有共识的共识。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发展的路径、发展的目标,其实是达成了广泛的一致。虽然这次“习马会”最后没有以联合声明的方式表述出来,但它实际上是以领导人共识的这种权威的表达方式,对下一步的两岸关系发展做了一个定调,指明了一个方向。所以我觉得,这是这次“习马会”双方谈的主要内容,确确实实都是有关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些重大的基础性、原则性问题。这是我讲的第一点,就是“习马会”的基本的内容。

当然,海内外舆论都很关注这个会议本身的历史意义以及一些花絮。比如说双方为了实现这66年的握手握了长达2分钟,一些海外舆论评价说,这是叫“手握九了,心更近了”,这个“九”是九马英九的九,这个“近”是习近平的近。有人采访马英九先生,你当时握手的感觉是什么?马英九说,我感觉到我们双方都很用力。这就表明了两岸领导人对历史使命和责任的担当。

此次“习马会”受到了海内外媒体舆论的高度关注,有几百名海内外记者去现场报道,各方面的评价和反应都非常积极正面。总的来看,主要有这几点。

从大陆方面的反应来看,张志军主任在会后的记者会上做了详细的说明,大陆非常肯定这次会议对于推进下一步两岸发展具有的里程碑的意义。

台湾方面,我用马英九自己的评价来说,他说“习马会”是在外界“意外但期待”的气氛中进行的,过程非常顺利,这是两岸66年来第一次领导人的会谈,具有历史的里程碑的象征意义,具体的内容和结论,涵盖了两岸的关键议题,也有实质意义。那么国民党的主席,下一届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参选人朱立伦的评价是什么呢?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它的意义远远要大于一场选举。当然,因为岛内面临着2016年1月16日的选举,所以民进党从选举的角度,对这次“习马会”还是大肆的攻击抹黑。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民进党蔡英文对“习马会”的评价是把“习马会”与两岸领导人的会晤区别开来的。重点是“打马”,但是很尊重我们总书记,没有对大陆进行多少批评,主要是批评马英九,这也是民进党一贯的制式反应。因为这次“习马会”对民进党的选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会让很多台湾的老百姓,中间选民也好,泛绿选民也好,泛蓝选民也好,认真地从“习马会”共识里思考,怎么样才能去维护现在的这种两岸关系发展良好的势头。所以我觉得,民进党的这种气急败坏的反应正说明了“习马会”所起的正面作用,真正地戳到了民进党的痛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美方的评价。我们知道,美国是影响台湾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这次两岸领导人在会晤前,都通知了美方,无论是在会前还是会后,美方对“习马会”都非常肯定,这也显示了目前中美关系,以及现在大陆、美国、台湾三方的沟通,还是比较顺畅的。美方也肯定,“习马会”其实是一个三赢的结果。所以我们从美国白宫和发言人的表态里看,他们是非常欢迎和鼓励两岸建设性对话的,都乐意看到“习马会”改善两岸关系,这对于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是非常有意义的。美方也表示,“习马会”这种做法,其实是符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义的。

我们从会上所讲话的内容,以及海内外各方的反应里看,这次“习马会”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仅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成果,同时,也是两岸关系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新起点。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介绍一下“习马会”的一些情况。

二、“习马会”的成因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举行“习马会”?外界感到很突然,但是又非常期待。“习马会”的议题在两年前就提出来了。大陆一直对举行两岸领导人会晤持开放态度,20年前即有此议题。这个议题最近两年比较热,可能因为马英九在2013年12月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一反过去的态度,首度明确表示希望参加北京APEC会议,以实现“习马会”的意愿,但限于种种原因没有成行。2013年以后,两岸围绕领导人会晤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经过各方的努力,终于在2015年的11月7日成功举行。

“习马会”的成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双方都有意愿。大陆希望举行两岸领导人会晤,台湾方面也愿意。所以,只要是想解决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这次“习马会”能够成功举行,同习总书记个人的对台新思维、意志力、决断力非常有关系,这也得到海外舆论的高度评价。当然,马英九也是值得称赞的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家。从个人理念来看,自2008年上台以来,他一直强调自己是中国人,要振兴中华,两岸是一家,同是中华民族。所以,马英九有很深的民族情怀。同时,他的任期(至2016年5月20日结束)就要结束了,为了延续他2008年以来推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为继任者留下政治遗产,马英九也非常愿意将这些遗产通过两岸领导人会晤的形式固定下来。

当然,也有岛内舆论评价说,马英九是为了得什么诺贝尔奖。这可能小看了马英九。马英九总的意思是,希望他下台之后,给下一任留下可以接受的两岸现状,两岸领导人见面以后,还可以往前走,大家都有机会上桥渡海,但是要遵守交通规则。所以,在2015年的选举还剩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在马英九的任期剩余半年的时候,他下定决心,要积极争取实现两岸领导人会晤。这是第一个原因,双方都有意愿。第二,两岸携手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创造了有利条件。自2008年以来,两岸推动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转折,出现了大合作、大交流、大发展的喜人局面。这些丰硕成果,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创造了积极条件。

第三,双方有政治互信。这是根本原因。大陆方面经过这7年半的两岸和平发展的实践,同国民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方面形成了共识,这成为双方交流、合作的基础。也就是说,七年多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了不断的累积和深化。所以,“习马会”其实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如果没有此前7年多的开渠引水,没有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就不可能有“习马会”。从这个意义上讲,“蔡习会”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蔡英文和民进党有鲜明的“台独”立场,特别是民进党还有“台独”的党纲,为民共党际关系的正常化设置了关键性障碍。目前,大陆同民进党没有任何党建的交流,遑论同民进党领导人会面。我想强调一点:两岸领导人会面的前提,首先是两岸同属于一个国家。有“九二共识”的互信,两岸才有可能以互称先生的方式在新加坡举行会晤。这也是两岸政治互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大家可能想,为什么会选择新加坡?首先,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国家,在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中也曾作出独特、积极的贡献。1993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的负责人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迈出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其次,新加坡跟两岸关系都比较好。另外,此次“习马会”选择在新加坡,没有任何国际元素,新加坡不介入、不参与、不干预,只是提供一个地点。这也符合大陆方面强调的,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有办法来解决自己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两岸政治分歧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以新加坡模式来处理两岸问题,反映了两岸中国人的智慧和两岸互信的程度。这是我讲的“习马会”的三个成因。

三、“习马会”的影响

这次“习马会”举行之后,海内外反响非常大,即使到今天,“习马会”的影响和它所产生的政治效应还在岛内持续地发酵。马英九方面为了驳斥民进党所讲的“黑箱作业”,想到台湾的立法机构去报告,但是民进党担心这一报告进一步在党内社会炒热了“习马会”,所以没有同意。但是马英九当局准备以全民开讲的方式,以电视等形式进一步直接地面对岛内社会来宣讲“习马会”到底是不是黑箱作业,“习马会”历史意义到底在哪里。现在各方也都有评论,我个人的观察来说,对“习马会”的评价不仅仅要从岛内的局势看,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是从岛内的局势来看,也不能仅仅只看到选前,更重要的是看2016年选后对岛内政局会产生什么影响。所以,“习马会”的影响,我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突破、巩固、开创,这六个字。

所谓突破,就是这次“习马会”是两岸1949年以来66年的第一次,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我们知道,从1949年以来到现在,两岸关系发展大体经历过几个阶段,1949年到1987年,基本上两岸处在老死不相往来,政治上的对立、对峙、对抗的阶段。1987年以后两岸民众开始交流,从1987年到1993年成立了海基会、海协会,1993年实现了汪辜会谈,两岸事务部门的负责人在新加坡会晤,就事务性、功能性、经济性的议题举行了会面,迈出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此后,到了2005年,实现了“胡连会”,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见了面。到了2014年,负责两岸事务的负责人,主要是国台办与陆委会首先见了面,并且达成了一个常态化的沟通联系机制,也就是主管两岸事务部门的负责人见了面。那么这次是最高层次的两岸领导人会面,所以它实际上是把两岸的交往、互动、交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最高层级,把两岸关系的发展推向了两岸领导人政治对话的历史高度。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而且是以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互称先生的方式来见面,我觉得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是历史性的突破。

第二个词是巩固。这次“习马会”,我觉得有两个巩固,第一个巩固是巩固了和平发展道路。从习近平先生跟马英九先生谈话的内容来看,都充分肯定了过去7年多两岸关系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巩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下一步还要坚定不移地走两岸和平发展道路。第二个巩固是巩固了“九二共识”。是以两岸领导人共识的表达方式,一种权威的方式,对“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再确认。所以它巩固了两岸共属一个中国的和平发展框架,使之成为两岸现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蔡英文不是说要维持现状吗?你上台之后能维持得了这样的现状,能够跟我们的习近平先生见面吗?所以我觉得,巩固了“九二共识”为中心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所以两岸领导人会面实际上成为了两岸一种新的现状,对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三个,我觉得是开创。开创是什么呢?“习马会”开辟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开辟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可以向世人表明,两岸的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自己的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面上看,两岸关系在向深水区迈进的时候,两岸领导人会晤,会面临身份的问题、民意的问题、会谈的成果问题、地点问题等等。但这次,总书记没有称总书记,马英九也没有称他的职务,都称先生,以这种方式实现了会晤,并且达成了很多关键性的共识。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在下一步的两岸关系中,让人们脑洞大开,想象力大开。只要两岸关系在承认“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基础上,两岸没有办不成的事,所以习总书记讲两岸一家亲嘛,只要两岸互信足,对于两岸老百姓来说,特别是对台湾民众来说,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我说的开创就是开辟了两岸关系的未来前景,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如果要具体地谈,从战略层面上来讲,是登高望远,着眼未来,两岸领导人在两岸关系面临新的十字路口的基础上,为了两岸民众的福祉,为了民族的发展,体现出一种历史责任、历史担当。所以我觉得,在战略层面上,肯定过去,就是肯定过去所走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巩固成果,就是对“九二共识”,两岸同属于一个国家的再确认;还有提前划线,给可能上台的蔡英文民进党提前划线,发出警讯,搞“台独”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马英九国民党这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是走的通的,而且越走越光明。还有一句话是开创未来。这是从战略层面上看,我们不能够仅仅从党内政局的角度看,这样有可能贬低了“习马会”所应有的战略意义和历史影响。

从战术层面来看,两岸双方是立足现实,是要应对挑战的。“习马会”当然会对即将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和台湾立法机构选举产生影响,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明年这两项选举将给岛内政局带来很大的影响,两岸关系在这样的十字路口上,我觉得“习马会”所达成的这种共识,可以促使党内民众认真地去思考,究竟应该怎么样去维护现在两岸关系发展的这种大好局面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怎么样才能维持现状,维持这种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基础上的发展大局?我觉得这会促使选民脑力激荡,使他去思考。这对于国民党的选情,客观上我觉得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效应,有助于国民党打“两岸牌”,或者说进一步凸显国民党在两岸的优势,凸显它是有能力去处理两岸关系的。那么这给民进党当然会带来巨大的冲击,我刚才说了,民进党恼羞成怒,两次用“很失望”表明对“习马会”的一些看法。这就说明,它对台湾、对中间选民、对绿营都会产生影响。应该说,“习马会”凸显了民进党“台独”的荒谬性,凸显了民进党缺乏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那么“习马会”也为蔡英文可能的上台执政提前划了线,框住了台湾的领导人未来走“台独”的任何机会。这是我讲的“习马会”的影响。

四、“习马会”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以及下一步大陆对台政策 2016年1月16日,台湾将举行地区领导人选举和台湾立法机构的改选两项选举,对于下一步台湾政局的走向乃至两岸关系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目前看,国民党的竞选形势不是很好,民进党的形势在走上升通道,所以大家都很关心:倘若是民进党蔡英文上台,两岸关系会走什么样的道路?我觉得在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上将考验当政者的智慧、远见、耐心和信心。

在这里,我们首先讲第一个大问题,2016年之后两岸关系面临的主要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两岸关系的发展可能会面临着岛内党政轮替所带来的倒退、停滞的风险。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蔡英文民进党有鲜明的“台独”立场,也不会轻易放弃,特别是这次选情是国民党比较差的情况下,民进党拣了一个便宜,顺风顺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担心,蔡英文上台之后,两岸能够达成某种共识吗?能够进行某种政治合作吗?能够像现在“习马会”那样实现“习蔡会”吗?这是大家比较担心的,如果不能这样,那蔡英文会走什么样的道路?我觉得从蔡英文个人政治理念上来看,多数人都认为蔡英文是一个理念型的“台独”,对“台独”有很深的坚持。而且这次选举,一旦是在没有调整“台独”政策的情况下上了台,蔡英文就会产生一种盲目的自信,她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和幻想:我不调整“台独”政策也上了台,我干嘛还要调整“台独”政策?而对大陆来讲,大陆13亿老百姓不可能容许与主张国家分裂的政党打交道,大陆不可能在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同民进党妥协。所以,现在看来,民共之间很难找到一种模糊的空间,找到一种像我们跟国民党合作的“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这一点是大家比较担心的,也是海内外观察家都很关注的一点,民共之间能不能有共识?目前看没有答案。

另一方面,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蔡英文将来会去搞“台独”吗?我的观察是:她不会轻易放弃“台独”立场,一定会去搞“台独”。当然,可能也不会搞陈水扁式碰撞、对抗的那种“激进式台独”,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蔡英文当选之后面临一大堆问题,两岸关系也没有出现转圜余地和突破空间,岛内经济又很差,也不排除她为了转移视线,通过搞“激进台独”去安抚绿营的一些群众。当然现在看,这种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她会做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台独”,也就是说,蔡英文未来会推行一条“和平的„台独‟路线”,表面上不说搞“台独”,但也不会放弃“台独”,暗地里去搞“台独”,还表明愿意跟你(大陆)交流。在这种状况下,会出现两岸关系新的复杂局面。所以,现在大家都很关心,一旦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上台,她的第一步怎么走?因为她要到5月20日才正式就职。中国有一句话是“万事起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中间这四个月其实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机会之窗,就看蔡英文对形势怎样判断,是不是错误评估了形势,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大陆?总的来讲,蔡英文如果上台,这四年对大陆的对台工作来说是一个挑战,绝对不会像现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挑战那样,而会很复杂,有时候也会比较尖锐。这是两岸关系面临挑战的第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是岛内政治可能会面临着民进党权力过大、缺乏制衡的风险。从岛内政治发展趋势上看,民粹当道了,这种社会的气氛使得国民党现在在走下坡路,倘若国民党在选举中落败,而且是败得比较惨的话,那么国民党既有的、固有的矛盾会爆发出来,也不排除国民党会出现内部一些人出走等各种各样的局面。所以,一方面,国民党在走下坡路,有可能立场倒退;另一方面,蔡英文民进党有可能在“立法院”起一种主导的地位。从现在的“立法委员”的选情来看,形势不乐观,民进党有可能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即使不过半,也可能通过执政权力与时代力量甚至与亲民党等组成绿色的联盟,去组织“立法院”,届时民进党既掌握了行政权,又掌握了立法权,也掌握了地方的执政权,面对这样一个权力膨胀的蔡英文民进党,在缺乏制衡的情况下,这对两岸关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岛内民意面临着民进党上台执政之后两岸政治认同混乱加剧的风险。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在两岸认同问题上、在民族国家认同问题上,出现了种种混乱、异化的现象,使得他们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对大陆台湾的前途都有很多不正确的认识。一旦民进党上台,刚才讲了,它虽然不敢去搞“激进的„台独‟”,但会搞加大“去中国化”的教育,走“去中国化”路线,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做法来影响更多的年轻人。所以我觉得,再经过4年这样的发展,对台湾的民意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当然了,我们还得要充满信心。我刚才讲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大陆为台湾提供了发展巨大的空间,特别是为年轻人。这次“习马会”上,总书记一再强调,为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的就学、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条件。所以,通过两岸融合,年轻人在逐步成熟的时候,我想也是会逐步改变它对两岸关系、台湾前途的看法。

第四个挑战,是从涉外事务上来说,面临着民进党一旦上台,会冲击国际上一个中国框架的风险。因为一旦民进党上台,由于民共之间没有共事,两岸之间也没有沟通渠道,那么民进党可能会进一步从内政需要的考虑,从争取民心的角度,在国际舞台上去频频冲撞、挑战国际上一个中国的框架。另外一方面,民进党也有可能推行更加亲美、媚日的政策,这样在客观上也为美、日的右翼政治势力插手干涉台湾问题提供了空间和机会。我们注意,对“习马会”的评价,虽然美方也表示欢迎、鼓励两岸的建设性对话,但是我觉得,从美国的对华战略、美国的两岸政策本质上来讲,它是希望两岸维持一个合而不统的局面的。任何两岸关系的过近、过快的发展,或者是过远的发展,都是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的。过去陈水扁搞“激进„台独‟”,两岸关系过远,打破了两岸的这种现状,所以美国人也出来反对“激进„台独‟”。像马英九方面,如果两岸关系这7年多大发展,美方认为过快、过近,也会出来阻碍。美国人希望两岸关系是合而不统的局面,保持一种和平、合作的状态就好了。如果是蔡英文上台的话,我觉得,民进党的亲美政策以及美国重回亚太的战略,它们的进一步推进就找到了某种空间和支撑点,届时台湾问题,两岸关系发展的外部干扰将会增加,我觉得值得重视。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大问题,2016年一旦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将面临的诸多的挑战,主要是四大挑战。第二个大问题,保持战略定义与战略自信,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如同刚才所说,大陆方面所面临的在台湾问题上展现出的复杂性以及民进党上台而带来的挑战等,都是在大陆发展越来越好,蒸蒸日上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大陆并不担心。因为大陆有办法、有能力、有决心,也就是说,大陆现在的工具箱里的工具很多,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中国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势不可当。两岸的实力对比所显现出的差距越来越大,总体表现出大陆强、台湾弱,并且这种发展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强化。也就是说,时与势都不站在台湾这一边,如果台湾愿意去内斗,愿意去搞“台独”,只能是自己的筹码越来越少,只能是自己越来越被边缘化、泡沫化,这对台湾的经济和对台湾老百姓而言,都不会带来任何好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陆有充分的自信、包容心和耐心,来应对一切挑战。而这种自信、包容心和耐心,主要是来自大陆实力的快速增长,这也是我们能够主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根本支撑点。这就是我讲的,特别强调实力和力量的对比是最具实质意义的,所以我们对岛内形势的看法是“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当然我们在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坚持中央对台大政方针的同时,还要根据台湾党内新的情况、新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我们的政策、策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台湾民心。因此对于两岸关系在未来的发展变数,我们的基本想法是,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因为现在时与势都站在大陆这边,形势的发展也是朝着有利于统一、有利于大陆的方面发展的。这就是第二个观点,保持战略自信与战略的定力,坚持原则不动摇,同时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策略。

第三,坚持道路自信,努力推动各方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其实大陆方面并不关心台湾的选举,也不会介入台湾的选举,我们关心的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因此“习马会”关心的都是一些重大的战略问题,比如,台湾向何处去?两岸关系向何处去?中华民族向何处去?而要实现民族的振兴,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它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是因为这条道路已经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得到了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民众的认可、欢迎以及受到国际社会欢迎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同时也可以维护、促进两岸同胞的利益,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尊重了历史和现实的,也可以说是围绕台湾问题的各个利益攸关方的最大公约数,同时也是可以携手各方朝前走的一个最佳选择。所以大陆方面,特别强调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坚持这种道路的自信,排除万难,排除一切干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当然这种自信不是盲信,我们也不会说一个“习马会”,就解决了岛内的一切问题、解决了两岸关系的一切问题,但是它毕竟是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因为两岸关系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实两岸关系的发展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或者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是我们坚定正确的方向,并且每一步都是前进的脚步。这是两岸各方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的一点,而至于“台独”之路,也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条走不通的路。“台独”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道而驰,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李登辉如此,陈水扁更是如此。如果说陈水扁对两岸关系有“贡献”的话,那主要是对“台独”进行了证伪,他证明了“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路,“台独”是没有任何前途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台独”之路走不通就不去重视它,其实当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的现实威胁还是岛内的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所以对于民进党上台的可能性,两岸各方都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以上主要是从“习马会”的角度,分析了“习马会”的基本内容、成因以及影响,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也分析了下一步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基本意思就是要坚持道路的自信,坚持中央的对台大政方针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

早在10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感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全诗在高度彷徨与感叹之后峰回路转,下一句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展现了诗人坚信未来美好前景终会到来的那种急流勇进的精神。所以我相信,两岸关系也会是这样跌宕多姿、前途光明的发展历程,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谢谢大家。

第二篇:从糖酒会看葡萄酒行业发展新趋势

从糖酒会看葡萄酒行业发展新趋势

国并不缺少好的葡萄酒产品,缺少的是葡萄酒文化氛围和科学的葡萄酒经营理念。通过糖酒会,我们欣喜的看到,很多企业已经在着手用心去做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市场需要这样的企业作为先锋,积极引导健康、向上的葡萄酒消费趋势,深入发掘葡萄酒市场潜力,使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更加健康长久的发展。

简约时尚成为潮流

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面子,所以面子功夫在很多场合是很有效的。包装就是产品的面子,拿普通的月饼来说,从一根麻绳,几张草纸,到黄金宝石镶嵌外包装,里面搭配顶级红酒、海参、鲍鱼,直到国家下发公告明令禁止过度包装,要求明码标价,月饼经历了一个轮回。葡萄酒在国外基本都是光瓶在卖,到了国内因为常被用做礼品,适度包装也无可厚非,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审美趣味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今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消费者更注重葡萄酒本身的价值,包装倒显得无足轻重了。

记者从几家包装设计公司了解到,现在企业对于富丽堂皇的外包装设计要求少了很多,而对那些简约、环保、时尚的设计产品更加有兴趣,并且在材料上也从原来的铜、皮等高级材料向合成革、卡纸方面的发展趋势,在包装设计上,要求简单、时尚、个性。今年的糖酒会上个性化的酒桶,酒瓶、酒标,就吸引了众多参展商的很多眼球。当然,包装可以节省,但里面得内容可容不得偷工减料。

因此,市场营销在中国主要还是以渠道为王,不管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只要有一个好的渠道,那么就有新的出路。恰恰却忽略了产品本身是有文化内涵和实际的行动引导,要想长此久远,文化是内涵,切实的行动和一颗责任的心,这才是生存久远的根本。中国市场更需要这样的人和企业作为先锋,高举责任的、文化的旗帜,才能使中国的市场更加健康长久发展。

品鉴会形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糖酒会期间,大大小小的品鉴会、推荐会、答谢会,成为很多进口葡萄酒酒商展示产品、结识客户的重要手段。有的国内代理商,不仅集团领导亲自上阵,还请来其代理的国外酒庄的负责人,甚至邀请媒体的记者造势,动辄在高档酒店大摆宴席,临了还有精美礼品相送。花费巨大,声势浩大,作用到底大不大呢?

糖酒会期间,记者也参加了几场规模较大的品鉴会。品鉴会现场,酒的生产商、代理商、经销商齐聚一堂,共谋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近几年,类似的品鉴会已经成为葡萄酒经销商进入某一市场最先烧的一把火,也成为结识当地经销商,接触当地消费者的重要手段。通过品鉴会上的品尝,对酒能有一个最直观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认识,这对经销商和消费者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从这次糖酒会也看到很多品鉴会开的并不尽人意。

首先,不得不承认,国内很多人对葡萄酒特别是进口葡萄酒的认识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甚至很多经销商对葡萄酒文化也知之甚少,品鉴会宣传企业品牌的同时,也应该着力介绍所推荐的葡萄酒的相关知识,例如产区、分级等等。因为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葡萄酒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酒品,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一个不懂酒的经销商只会把葡萄酒当做一种商品出售,对品牌的长期经营是不利的。

其次,品鉴会推广和交流是主要的,而不是吃吃喝喝。

很多品鉴会就成了吃喝会:听听主办方领导讲话,尝尝美酒,品品佳肴,拍拍屁股就要走人了。一方面,主办方并没有仔细甄别,邀请真正有价值的经销商或者消费者,随随便便拉来的人,不会对酒感兴趣。另一方面,很多品鉴会选择在酒店的餐厅,用的就是酒店的圆桌。可以说中式的圆桌适合吃饭,并不适合品酒和交流,因为它基本把人束缚在一桌以内,缺少了更大范围的互动。如果借鉴西方的经验,改为无座的自助餐性质的酒会,大部分时间里,大家是拿着酒杯在整个大厅里交流,效果应该会更加理想。

糖酒会,任重而道远

我国酒类推广模式以广告投放和终端营销为主,而国外顶级品牌推广预算分配依次分别为:赞助(包括高尔夫、网球、赛车、公益活动、行业活动等)、品酒会、展会、直销和媒体宣传。以上排名说明:在国外,采用跑终端和投广告的推广方式比较少用,排名前三的推广方式分别为:赞助、品酒会和展会,而这三项都可以划归到专业会展的范围。

不得不承认,国内有国外的市场环境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是随着中国酒业逐渐与世界接轨,最终,我们要面对的都是国际大环境。首先现在减少酒精危害和理性饮酒呼声渐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酒税和限制酒类广告。在外国,在成熟市场国家,酒类广告时受到严格限制的,比如:在法国:《埃万法》规定,酒类广告不能上电影、电视和电台,因为这类媒体覆盖面广;酒精类饮品广告的载体只有平面媒体、街头张贴或手工散发;所有酒类广告必须以醒目字体标明“过量饮酒有害健康”;不许请知名人物为酒类产品做宣传或代言。在美国: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规定,啤酒及温和性酒类的广告,广告片中禁止出现“饮”的镜头;对用蒸馏法酿造而成的烈酒,禁止播放其广告。虽然中国目前对酒类广告还没什么限制,但可以预计这种限制将为时不远,香烟广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广告的品牌推广效果固然很好,但不能不开始着手应对即将来临的酒类广告受限时代,而且大众媒介广告信息的受众90%是无用的,而以后需要的是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推广渠道。

其次,酒类产品日益丰富,以前我们只能喝到长城的干红,而现在,我们可以喝莫高的,也可以喝龙徽的,进口的法国酒、意大利酒,也很容易买到,终端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而产品的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如何更好的推广品牌,而不是推销产品,成为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终端推广需投入大量人力,并进行复杂的培训和组织,在终端竞争加剧,门槛提高和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大趋势下将难以为继。在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不可能聘用很多人力来跑终端,一个一个终端的跑,并不是高效的推广方式,这是信息时代的冷兵器战法,需要改变。

通过和国外推广模式相比,可以看到,成熟的市场酒类推广的主渠道是专业会展。培育和完善以专业会展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市场,是酒类行业的一项比较紧迫的课题。

在当前中国,专业会展在酒类推广方式中还比较弱小,但却是未来的市场主力。作为专业会展,向专业人群定向传播,进行定向交流,相比于广告和终端更能影响核心人群,从而传播的效果更好。作为一种饮品,酒既要看,更要尝,才能打动消费者。而专业会展的形势是“会中有展、展中有会”,所以更容易说服消费者,起到优化推广的作用。

糖酒会,作为国内酒业第一大展会,今年已经是第79届,可以说并不是我们没有机会,而是很多企业没有好好利用这种类似的展会去展示自己。当然,也要看到,展会本身这个平台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突出专业化和实用性。随着中国酒类市场的不断成熟,品牌推广模式的不断完善,糖酒会这一平台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第三篇:2017考研政治时政知识点:“习马会”回顾两岸关系.

2017考研政治时政知识点:“习马会” 回顾两岸关系

备受瞩目的“习马会”已举行,两岸领导人66年后再度握手。两岸关系立马成为今年考研的一个重要方向。下面就马上回顾一下两岸关系问题!▶重点一:“习马”见面身份和称谓

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说,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体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

人们记得,当年毛泽东和蒋介石曾在书信电报往来中称对方为“先生”。▶重点二:为什么是在新加坡见面? 张志军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次两岸领导人会面安排在新加坡举行。新加坡再次见证两岸关系历史性一刻。

1993年4月,首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举行。2015年11月6、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新加坡。▶重点三:两岸关系大事记

1949年后国民党败退台湾,海峡两岸对峙长达数十载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1979年1月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

▶破冰

1979年元旦全国代表大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 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1993年4月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1949年以来两岸授权高层人士首次会谈

1998年10月第二次“汪辜会谈”在上海举行,拉开了两岸政治对话的序幕 ▶反分裂

1999年7月时任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抛出“两国论”的分裂主张,致两会商谈被迫中断

2000年5月奉行“台独党纲”的民进党上台“执政”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相逢一笑

2005年4月首次“胡连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60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

2005年5月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北京举行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 2006年4月第二次“胡连会”延续两党高层互动惯例

2007年4月第三次“胡连会”两党应对“台独”运动 ▶拨云见日

2008年3月认同“九二共识”、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2008年5月首次“胡吴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会见

2008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领导人在北京举行会谈,中断9年的两会制度化协商重启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同胞翘首以待30年的“三通”基本得以实现 ▶继往开来

2013年2月25日“习连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强调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

2013年6月13日“习吴会”,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 2015年5月4日“习朱会”,习近平会见国民党新任主席朱立伦 2015年9月连战应邀参加“九三”阅兵 ▶开先河

2015年10月在两岸关系再次面临道路选择的重要节点,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和台湾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在广州会面,就举行两岸领导人会面达成一致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第四篇:“习宋会”对深化发展两岸关系意义重大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到访的台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习总书记在会见中就两岸关系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着重表达了四点意见,被外界称为“四项原则”,即:“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以及“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习总书记的讲话、特别是其提出的四点意见,对深化两岸关系发展深极具影响、深具意义。

高度肯定两岸关系发展。近段时间,台湾岛内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出现了一股逆流,民进党及绿营利用少数政治色彩浓厚的学生领袖,盅惑、煽动了一场所谓的“太阳花学运”。受蒙蔽的学生们在民进党及绿营撑腰打气下,依仗着学生这层保护伞,欲所欲为、肆无忌惮,采取非法暴力手段,占领台最高立法机构20余天,一度冲入台最高行政机构,创下台学运、甚至是社运史上破天荒的记录,配合民进党成功挡下服贸协议,使得马当局、国民党方面被迫吞下“先立法(设立两岸签署协议监督条例)、后审议”(服贸)的苦果,亟欲通过生效的服贸协议遥遥无期,动弹不得。两岸关系的发展进程受到严重干扰。面对这种情况,究竟如何看待当前两岸关系,这既是外界极其关心的议题,也是大陆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习总书记在与宋楚瑜主席会见时就此表明了态度、立场,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稳定,经得起风浪考验。两岸关系风风雨雨几十年,总体趋势是向前发展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习总书记的讲话,对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给予高度肯定,“太阳花学运”只是两岸关系前进发展中出现的一股逆流,两岸关系经历过几十年的大风大浪的考验,这股小小的逆流,不足以改变大陆对两岸关系大局的看法,更无法阻挡两岸关系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

坚持既定的对台政策不动摇。经历反服贸的“太阳花学运”的政治**,两岸关系发展进程受到严重干扰,特别是民进党、绿营煽动学运以反服贸协议为名,行阻挠两岸关系发展之实,他们表面上是对服贸协议不满,实则是不满马当局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学运的主轴是反两岸交流,主张两岸“一边一国”,从“台独”的观点来反对两岸经贸产生进一步连结。但这股逆流并未影响到大陆对两岸关系的基本认识,大陆对当前两岸关系基本看法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依然充分肯定两岸关系的大方向。这向外界清楚表明,“太阳花学运”并不能影响到两岸关系发展前进的脚步,无法动摇大陆对台的既定政策,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这充分显示,大陆不会因岛内暂时出现的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的逆流,而随意调整既定的对台政策,将来两岸关系的重点、基本政策仍是和平发展,大陆对台政策的大政方针没有任何改变。当然,大陆发展两岸关系是有其底线的,那就是绝不允许“台独”的重新抬头和泛滥,大陆“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这是原则问题,是底线、是红线,不可逾越,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商量和妥协的余地。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仍然是对台海和平的现实威胁,必须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不能有任何妥协。

为现阶段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岛内“太阳花学运”爆发后,外界对大陆下一步在两岸关系方面的动向极为关注。习总书记会见宋楚瑜主席时清楚表达了大陆的立场,为现阶段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继续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力争互利共赢。习总书记明确指出,经济融合有利两岸互利双赢,任何时候都不应受到干扰。大陆将一如既往,“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这向外界发出了非常明确的信号,不会因为服贸协议的暂时受阻,影响两岸正常的经贸交流合作,两岸经济融合的整体方针不会因“反服贸”而改变。也就是说,大陆将继续加强与台方的经贸交流合作,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创造两岸的互利共赢局面。只是会考虑到岛内的实际情况,设法采取有效措施,照顾弱势群体,使更多台湾民众享受到两岸关系发展红利。二是推动两岸全面交流增进互信。习总书记在会见宋主席时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加深两岸同胞相互信任。同胞有了互信,很多难题就容易找到解决办法。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扩大两岸社会各界各阶层民众的接触面,面对面沟通,拉近心理距离。事实上,这次邀请宋楚瑜访问大陆、举行“习宋会”,就是扩大两岸社会各界各阶层接触、增加相互信任的具体举措。宋楚瑜作为亲民党主席,曾当过台湾省长,对基层民众与社会民情有很好的掌握,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习宋会”就是在倾听台湾不同的声音,也是以实际行动体现大陆“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三是重点加强两岸青年交流。习总书记指出,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要多想些办法,多创造些条件,让他们多来往、多交流,感悟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感悟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以后能够担当起开拓两岸关系前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也是针对“太阳花学运”的有感而发,两岸青年的交流活动增多,双方的互信增强,相信类似的反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太阳花学运”将会减少甚至灭迹。

第五篇:从苹果发布会看营销

从苹果发布会看营销

9月10号,苹果公司在加州库比蒂诺总部举行了新品发布会,每一次的发布会,苹果都希望能够带给世界一个新面孔,新想法,新创意。从iphone4到iphone5s/5c,苹果走过了六个年头,这六个年头每一个新产品的销量都让人震惊,这个传奇的公司如何一次次给自身带来巨大的收益的呢?从营销的角度,这场发布会又包含了哪些营销手段?

其实,每一场发布会都是苹果的一次自我营销,无论从产品上,还是公司形象上,都实实在在地再次打扮一番。这次的发布会,库克上台后,并没有立刻开始新产品的介绍,而是报了一个又一个可怕的数字:500万、100亿.....,这些可怕的数字又有什么意义?这能够为其带来什么?

一、体验店的神话

500万,如果形容资金,那并不可怕,可怕在形容顾客。一个小店面9年时间服务了500万顾客,平均每天2000人,多么惊人。也许这只有在苹果体验店里面才会出现此般景象。这意在告诉我们,苹果产品是一个值得体验,值得拥有的,你看,粉丝太多了,不用多说,一个数字说明了一切。最让我吃惊的是苹果的体验店打造。每一个体验店的设计都独具匠心,这不仅仅在炫耀其经济实力的强大,更在于告诉消费者,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供您体验,哪怕只是参观一下店面都是一种享受。一个如此追求完美的公司,会让人觉得产品一定不会差。

苹果在全球为每一个体验店都进行了专业的建筑设计,这个财大气粗的公司如此精雕细 琢每一个服务细节,这些都在为其产品打造坚实的形象后盾,为产品的销售奠定基础。没有人会厌恶此般举措,服务周到的企业才会更加让人青睐。

二、开发者的“幸福”

库克告诉我们,苹果为开发者支付了100亿美元的酬劳。这使苹果的形象更加绚丽。为 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开发者是苹果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消费者能够获得优秀体验的核心。这里的开发者不仅仅包括遍布在公司之外的开发者,也包括企业内部的开发者。任何一款电子产品都离不开开发者的辛苦劳作。任何一款系统都需要软件的支撑。没有良好的软件为消费者提供服务,那么产品永远不会壮大。重在消费者的感受才是关键,苹果深知这一点。这完全有理由让消费者相信,有众多优秀的开发者源源不断的在提供更多优质的应用,害怕担心体验不好吗?

三、苹果的iTuness狂欢

苹果公司在发布会前后,更是举办了多长场狂欢演唱会,邀请了众多的明星助阵,来为苹果新产品造势。这也是其营销手段的重要体现。演唱会这种流行因素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将众多现有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的目光吸引到新产品的发发布上,有理由相信,演唱会是其新产品营销的重要举措。否则,库克也不会开场就介绍这场盛况。

四、For Free

苹果公司重在无缝衔接的体验,因此为用于打造了多款应用,其中当然包括已经存在的iCloud,现在还有iWork,iPhoto,iMove等。从娱乐到办公一体化打造优质体验。尽可能多的给用户带来便利。而且,重点在于For Free,这回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感受:购买苹果的产品,不仅仅是拥有了实体化的电子产品,更多的是获得了众多细致的服务,一体化无缝衔接的体验,能够让消费者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这是苹果营销的举措。产品的易用与好用,这些都是离不开的因素。

五、IOS7的“豪赌”

IOS7的诞生无疑是又给了世界一个风向标。当初的业界批评道现在的众多较好,这是苹果公司的一场豪赌。从头到尾的改变需要巨大的勇气。这次发布会的重点之一就

是IOS7,其实几个月之前,苹果就已经为开发者提供了beta版本的下载。但是发布会上的近正式版依然风采依旧。新系统给消费者带了全新的不一样的感受。体验也越来越细致化,让现有的用户迫不及待,更是让潜在用户动了购买的念头。界面的简约,美观,现有的任何一种其他系统都无法比拟。因此,这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了这些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体验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心里上无线的满足感与优越感,这是苹果公司的相当看重的,抓住了消费者的心,就是抓住了顾客的资金,因此打造别样的系统,显得相当有必要,否则一成不变的系统将会让苹果流失太多顾客。当然,苹果卖的不是系统,但是系统确实手机能够获得青睐的重要因素,显然,苹果已经赢了!

六、iphoto 5c/5s的新花样

都说苹果缺乏了创新。要知道一个产品一旦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很难继续创新了,这是不可避免的,这只是一个手机,再怎么创新,苹果也不会打破手机这个概念,因此,苹果从基本的手机入手,加入了很多新元素,这还是值得赞扬的。虽然没有太多的变化,依然吸引了太多的顾客想去购买,这里面除了其本身的形象外,还包括其打造手机的硬件软件的变化,这里面有几个因素:64bit、A7,M7、指纹识别等。其实很多用户并不了解64位的意义,也不了解A7,M7和指纹识别的重要程度,而更多的是直接为其定义高端的概念,这直接为其定位提升了高度,消费者喜欢追求最新最好,苹果迎合了群众心理,难道这不是一种营销手段吗?

七、开发者“现身说法”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苹果请来的开发者现场演示新产品的性能。这是很聪明的举措。消费者往往更加相信现场直播。很多消费者为了玩游戏而选择苹果,这就是为什么苹果会不断提升手机的性能。开发者的现身展示,不仅为开发者宣传了一把,更多的是为新产品宣传。流畅的速度,优越的画面质感,清晰的音效与灵敏的触控,苹果借助开发者实实在在地展示了新产品的特点,这个营销,着实聪明。

总结:苹果发布会,其实是一场营销大会,一直在强调产品的优越性,这里只是拙劣的列举 了几点苹果的营销手段,从产品到服务,无处不在的细致,这让苹果名声大噪!不搞饥 饿,不搞跳票,实实在在地产品才是拿下市场的王道,苹果的营销到处都是,却处处又 不是,因为,苹果做到了让顾客去营销!

下载从习马会看两岸关系发展未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习马会看两岸关系发展未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G20峰会看杭州发展的新征程

    从G20峰会看杭州发展的新征程 浙师大附属宁波市四明中学608班马丽波 指导教师:许溶溶 2015年11月16日,中国宣布:2016年9月4日至5日被称为“全球最具决策力的首脑级峰会”——G2......

    从人才交流会看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才工作的发展

    从人才交流会看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才工作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回首我市人才工作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推动人才人事政策创新......

    发展两岸关系 促进祖国统一

    附件4: 《形势与政策》 实践论文(时事评论) 题目: 发展两岸关系 促进祖国统一 学期: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级: 2011级化学本科班 姓名: 黎炫 学 号: 201104014047 完成日......

    两岸关系与和平发展

    1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反台独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难得的历史机遇。胡......

    论两岸关系的发展

    论两岸关系的发展 自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台海两岸对峙就持续至今,台湾亦经历了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几任领导人。2005年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两岸关系得以缓解......

    两岸关系与和平发展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反台独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难得的历史机遇。胡锦......

    从2018年全国两会看民生

    从2018年全国两会看民生“新获得”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群众最关切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全国两会期间,随着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的审议讨论,宪法修正案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

    两会思想汇报:从两会看党性

    敬爱的党组织: 2011年4月我参加了第二十二期校党课培训,悉听了老师的教导,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这就必须提高自身党性的修养。这要求正处于考察时期的预备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