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30混凝土计算书(按维勃稠度)
关于C30管用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砼的配制强度(fcu.o)已知设计强度fcu.k=30MPa,标准差σ =5MPa 即fcu.o= fcu.k+1.645σ =30+1.645×5=38.2MPa
2、计算水灰比(w/c)已知配制强度fcu.o=38.2 MPa,水泥强度fce=rc×fce股 =1.00×42.5=42.5MPa(式中: fce,g为水泥标号的标准值,rc为水泥标号标准值的富余系数,根据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确定为1.00)水泥标号42.5,查回归系数得aa=0.46,ab=0.07 即w/c=(aa×fce)/(fcu.o+ aa×ab×fce)=(0.46×42.5)/(38.2+0.46×0.07×42.5)=0.49
3、选定单位用水量(mwo)已知要求维勃稠度(20~60)s,按维勃稠度30s计算,碎石采用(5~20)mm连续粒级,由于实验用砂为中砂,查JGJ55-2000,4.0.1-1表选单位用水量为175 kg。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
⑴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灰量:
已知单位用水量mwo=175㎏,水灰比w/c=0.49 则: mco=mwo/(w/c)=175/0.49 =357㎏
⑵按耐久性要求校核单位用水量:
计算得单位用灰量大于C30砼要求的最小用灰量,符合要求.5、确定砂率(Bs)由经验和实际选Bs=38%
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
用质量法计算:
已知Bs=38%,单位水泥用量mco=357㎏,单位水量mwo=175 ㎏,拌和物湿表观密度
ρc,c=2390㎏/m3,由公式得: mco+mwo+mso+mgo=ρc,c mso/(mso+mgo)= Bs 假定湿表观密度
ρc,c=2390㎏/m3,得357+175+ mso+mgo=2390 [mso/(mso+mgo)]×100%= 38% 则: mso=(ρc,c-mco-mwo)Bs
=(2390-357-175)×0.38=706㎏
mgo=(ρc,-mco-mwo-mso)=2390-357-175-706 =1152㎏
7、确定初步配合比
由计算所得各单位用水量得
Mc:Mw:Ms:Mg=357:175:607:1125 即: 1:0.49:1.98:3.23
二、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
1、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30L砼拌和物,各材料用量如下:
水泥:357×0.03=10.71㎏
水:175×0.03=5.25㎏
砂:706×0.03=21.28㎏
碎石:1152×0.03=34.56㎏
2、调整工作性
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砼,测定维勃稠度31s,粘聚性,保水性均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3、提出基准配合比
根据试拌工作性能,砼拌合物的基准配合比为: Mc:Mw:Ms:Mg=357:175:706:1152=1:0.49:1.98:3.23
三、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1、检验强度
采用水灰比分别为(w/c)A=0.44,(w/c)B=0.49,(w/c)C=0.54拌制三组砼拌和物,其余材料用量不变,用水量不变,拌36L.则三组水泥用量分别为A组175/0.44×0.036=14.32㎏,B组175/0.49×0.036=12.86,C组175/0.54×0.036=11.67㎏,除基准配合比一组外,其它两组亦给测定其和易性均属合格。三组配合比经拌制成型,标准条件养护28天,按规定方法测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值列于下表:
组 别 A B C
水灰比 0.33 0.38 0.43
灰水比 3.03 2.63 2.32
28天抗压强度
(MPa)
45.3 39.8 35.2
2、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由上表可知,相应砼配制强度fcu.o=38.2 MPa的灰水比C/W=2.04即水灰比=0.38,与B组基本相符,故选择B组为试验室配合比。
即Mc:Ms:Mg:Mw=357:175:706:1152=1:0.49:1.98:3.23
四、换算生产配合比
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砂的含水率为4%,石子的含水率为0.5% 则实际生产配合比为: 水泥用量:Mc=357kg 砂的用量:Ms=706×(1+4%)=734 kg 石子用量:Mg=1152×(1+0.5%)=1158 kg 水用量:Mw=175-(734-706)-(1158-1152)=141 kg 因此,生产配合比为:
Mc:Ms:Mg:Mw:Mcp=357:141:734:1158
注:
1、引用标准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计算:
审核:
2011年7月1日
第二篇: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
其中: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5.00(N/mm2);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30(N/mm2);
经过计算得:fcu,0=30+1.645×5.00=3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其中: a,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 a=0.46,取0.52;
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36.725(N/mm2);
经过计算得:W/C=0.46×36.725/(38.23+0.46×0.52×36.725)=0.36。
抗渗混凝土除了满足上式以外,还应该满足下表:
b= 由于抗渗等级为P6,采用C30混凝土,所以查表取水灰比 W/C=0.6。
实际取水灰比 :W/C=0.36 三.用水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
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 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外加剂的减水率,取=0%。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小于0.40,所以用水量取试验数据 mwo= 200 kg。
四.水泥用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 mc0=200/0.36=555.56kg。
每立方米抗渗混凝土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实际取水泥用量:555.56kg。
五.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计算: 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确定:
根据水灰比为0.36,粗骨料类型为:碎石,粗骨料粒径:40(mm),查上表,取合理砂率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采用体积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s=28%;
其中: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粗骨料用量(kg);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细骨料用量(kg); c──水泥密度(kg/m3),取3000.00(kg/m3);
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650.00(kg/m3); 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560.00(kg/m3); w──水密度(kg/m3),取1000(kg/m3);
──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取α=1.00;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mg0=1161.44(kg),ms0=451.67(kg)。
六.混凝土配合比结论: 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子:水=556:452:1161:200 或重量比为: 水泥:砂:石子:水=1.00:0.81:2.09:0.36。
第三篇:混凝土圆管涵计算书
钢 筋 混 凝 土 圆 管 涵(φ100cm)计 算
一.设计资料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填土高度:H=1.5m:土容重:γ1=18KN/m3;土的内摩擦角φ=35°,管节内径D内=1.0m,外径D外=1.2m,管壁厚度为0.1m,每节1m长,采用30号混凝土,γ2=25KN/m3,混凝土强度为C15,管节下设10号混凝土0.2m。
二.外力计算
1.恒载计算
填土垂直压力
q上=Hγ1=1.5×18=27KN/m2 管节自重垂直压力 q管=γ2t=25×0.1=2.5 KN/m2
2.活载计算
采用车辆荷载,公路Ⅰ级荷载标准,填料厚度等于或者大于0.5m不计汽车冲击力。
一个后轮单边荷载横向分布宽度=0.6/2+1.5×tan30°=1.166m
故后轮垂直荷载横向分布宽度互相重叠,荷载横向分布宽度a 应两辆车后轮外边至外边计算。即
a=(0.6/2+1.5×tan30°)×2+(1.3+2×1.8)=7.23m
同理,纵向后轮垂直荷载长度分布互相重叠,荷载纵向分布宽度b应按照两辆车轮(后轴)外边至外边计算,即
b=(0.2/2+1.5×tan30°)×2+1.4=3.33m q汽=2(2140)=23.26KN/m2
7.233.33三.弯矩计算和内力组合
忽略管壁环向压力及径向剪力N和V,仅考虑管壁上的弯矩见上图。1.恒载弯矩 填土产生的弯矩为 M1=M2=0.137q上R2(1-λ)=0.137×27×(1+1.2)/2×(1-λ)(其中λ=tan2(45°-φ/2)=0.271)
=0.137×27×1.1×(1-0.271)= 2.97KN·m 管壁自重产生的弯矩为 M管=0.369γtR2 =0.369×25×0.1×1.12 =1.12KN·m 2.活载弯矩
车辆荷载产生的弯矩为 M汽=0.137q汽R2(1-λ)=0.137×23.26×1.12×0.729
=2.81KN·m
3.内力组合
γ0dM=0.9×(1.2M恒+1.4M汽)=0.9×1.2×(2.97+1.12)+1.4×2.81 =8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组合、短期组合: MS=M恒+0.7M汽=4.09+0.7×2.81=6.06 KN·m 长期组合: ML=M恒+0.4M汽=4.09+0.4×2.81=5.12KN·m 四.截面强度设计
管节处预留接缝宽度为1cm,故实际预制管节长99cm,承受1m内的荷载,考虑任一位置都可承受正负弯矩,布置双层钢筋φ10@100mm,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按单筋截面算
χ=fsdAs195(1178.5)==24.6mm
6.9fcdb h0=100-25=75mm
ξbh0=75×0.62=46.5>χ=24.6mm 而fcdbχ(h0-χ/2)=6.9×103×0.99×0.0246×(0.075-0.0246/2)
=10.5KN·m>8 KN·m 满足截面强度要求。五.裂缝宽度验算 σss= =MS
0.87ASh06.06 6-30.871187.5107510=96.5Mpa AS1187.5106 ρ===0.013 10.075bh0 C1=1.4(光面钢筋)C2=1+0.5×(5.12/6.06)=1.42 C3=1.15 Wfk=C1·C2·C3·
30dσss·(0.2810ρEs)
=1.4×1.42×1.15×
96.5×(30+10)/(0.28+10×0.013)52.210 =0.1mm<0.2mm.满足要求。
第四篇: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一)确定配置强度
取标准差:ó=5.0Mpa Fcu.o≥fcu.k+1.645ó=38.2Mpa(二)确定水灰比
aa=0.46 ab=0.07 fce=46.0Mpa W/C=aafce/(fcu.o+aaabfce)=0.53(三)确定用水量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第4.0.1-2表查得当塌落度75-90mm、碎石20mm时,用水量取215时,塌落度每增加20mm,增加用水量5kg.该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塌落度取160 mm +30 mm =190mm.增加用水量(190 mm-90 mm)/20X5=25kg 由此确定用水量为 215+25=240kg(四)确定水泥用量
Mco=Mwc/(W/C)=240/0.53=452kg
二、掺用减水剂和粉煤灰时对用水量及水泥用量进行调整;
(一)掺用J2B-3后水用量为
Mw=Mwo-MabX(1-30%)=168kg
(二)调整水灰比
根据用水量的调整,同时对水灰比进行调整,并满足《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第3.2.5条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4-0.6的规定。
将水灰比调整为0.45(1)0.48(2)(三)调整水泥用量
由Mco=Mwo(W/C),当水灰比取0.45时.Mco=373kg 当水灰比取0.48时.Mco=350kg
三、按重量法计算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石用量
查表含砂率取 βs=39.5 当水灰比取0.45时
Mso=(M总-Mc-Mw)X 0.395=(2380-373-168-6.0)X 0.395=724kg Mfo=2380-373-168-6.0-726=1109kg 当水灰比取0.48时
Mso=(M总-Mc-Mw)X 0.395=(2380-350-168)X 0.395=733kg Mfo=2380-350-168-6.0-735=1123kg
四、按取代水泥率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粉煤灰为II级 砼强度为C30时 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βc)f=19% 当水灰比取0.45时 Mg(1)=373 X 0.19=70.9kg 取71 kg
Mc=373 X(1-0.19)=302kg 当水灰比取0.48时 Mg(2)=350 X 0.19=66.5kg 取67kg
Mc=350 X(1-0.19)=283.5kg 超量系数k取1.5时
Mg(1)=71 X 1.5=106kg 即粉煤灰超量为106-71=35 Mg(2)=67 X 1.5=100kg 即粉煤灰超量为100-67=33
五、由此得每立方米粉煤灰混凝土材料计算用量
当水灰比取0.45时 当水灰比取0.48时.Mc=302kg Mc=283kg Mw=168kg Mw=168kg Ms=689kg Ms=700kg Mf=1109kg Mf=1123kg Mg=106kg Mg=100kg Mad=6.0 Mad=6.0 2
第五篇:东南水泥混凝土路面计算书
1路面类型设计参数公路技术等级三级公路 2面层类型普通混凝土路面 3可靠度指标设计参数自然区划IV 4安全等级四级
5设计基准期20
6目标可靠度80
7目标可靠指标.84
8变异水平等级中
9可靠度系数1.05交通参数交通分级特重交通 11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万次/车道)8448.3512 12轴载类型标准轴载 13 轴载累计作用次数计算参数交通增长率(%)5 14车轮轮迹横向分布系数.35标准轴载使用初期标准轴载作用次数(n/d)20000 16 基层类型选择基层类型新建公路 17 土基设计参数土基模量(Mpa)30 18土基控制弯沉(1/100 mm)322.0162 19防冻最小厚度(cm)0结构组合(基层与底基层)层号1 21材料类型水泥稳定粒料 22材料模量(MPa)1500
23材料厚度(cm)20
24水泥稳定粒料顶面当量回弹模量(MPa)193.6543 25水泥稳定粒料顶面施工控制弯沉(1/100 mm)49.88521 26 结构组合(基层与底基层)层号2
27材料类型3%水泥稳定碎石 28材料模量(MPa)900
29材料厚度(cm)15
303%水泥稳定碎石顶面当量回弹模量(MPa)89.17884 313%水泥稳定碎石顶面施工控制弯沉(1/100 mm)108.3271
普通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MPa)193.6543 33混凝土弹性模量(MPa)31000 34混凝土弯拉强度模量(MPa)5
35应力折减系数.9
36混凝土线膨胀系数(1/度).00001 37最大温度梯度(度/m)89
38板长(cm)450
39板宽(cm)375
面层设计厚度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cm)20.8 41路面总厚度(cm)55.8
42荷载疲劳应力(MPa)3.694151 43温度疲劳应力(MPa)1.06467
44考虑可靠度系数的综合应力(MPa)4.99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