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反贪侦查中的审讯谋略与技巧

时间:2019-05-14 06:0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反贪侦查中的审讯谋略与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反贪侦查中的审讯谋略与技巧》。

第一篇:浅谈反贪侦查中的审讯谋略与技巧

浅谈反贪侦查中的审讯谋略与技巧

黄石港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 罗高军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检察机关侦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一种基本手段。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作为法定证据形式之一,在证明关系和证明力上又属于直接证据和主要证据,能够最直接有效地证明犯罪的客观方面和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因此熟练运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这一侦查方法是检察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对侦查破案,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笔者结合办案实际,对侦查审讯中常用的谋略和方法进行总结,以促进反贪侦查人员审讯水平的提高。

一、审讯前的准备工作

审讯犯罪嫌疑人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有计划地进行。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审讯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熟悉案件材料。熟悉案件材料可以让审讯员弄清案件的进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审讯的目标和方向,为制订审讯计划,确定审讯策略提供依据。熟悉案件材料要全面细致,每个情节每个证据都应认真审查分析。哪些犯罪事实还不清楚,哪些证据有矛盾,还有哪些线索需要查清楚,哪些疑点要弄清楚。根据先易后难排出审讯顺序,找好突破口,做到审讯时心中有数。

(二)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审讯前应当全面掌握犯罪嫌疑人身份、文化程度、社会经历、一贯表现、性格爱好、家庭成员、亲友、犯罪原因和羁押后的心态变化。通过了解审讯对象的个体情况,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审讯人员寻找审讯中的突破点,确定审讯中的技巧、方法,审讯节奏和使用证据的时机。

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

1、畏罪心理

畏罪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害怕罪行被揭露而受到刑罚处罚的一种心理,是犯罪嫌疑人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心理状态。其原因在于职务犯罪嫌疑人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职权,面对将要受到处罚,害怕失去前途和家庭。在审讯中表现为:一是拒绝回答审讯人员的问题。认为如实供述就会受到处罚,担心言多必失,有时甚至连与犯罪无直接关系的一般性问题也拒绝回答。二是反复无常,供述时供、时翻,供词不稳定。这类犯罪嫌疑人知道自己行为的触犯了法律,将会受到惩处,但又不愿面对现实,常以反复无常的方式逃避审讯人员的审讯。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畏罪心理,审讯人员可以用“减压”的方式来淡化和消除畏罪心理对审讯工作的不利影响。对于认为供认后将承担严厉惩罚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为其减轻压力,使其认识到只要自己坦白交代就有比自己的想象要好得多的出路,让其正视现实,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深刻认识到只有交代罪行,才是唯一出路。

2、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犯罪嫌疑人自认为可以逃避罪责的一种自信心理。贪污贿赂犯罪中的犯罪主体一般都具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甚至还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应变能力和反侦查意识都比较强,同时,利用掌握的职权,他们攀附了复杂的“上层关系”,建立了稳固的“保护势力”。有的关系人甚至还与案件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形成了犯罪嫌疑人对这类关系网的心理依托,过高的评价了自己的保护伞。这是犯罪嫌疑人侥幸心理产生的根源。在审讯中表现为漫不经心,情绪比较稳定,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物上,不愿去想自己的犯罪问题。认为自己关系多,路子广,只要自己坚决不供,就会有人为自己脱案。针对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心理,审讯人员应加强心理攻势,向犯罪嫌疑人讲明检察机关查清案件事实的决心和信心,以瓦解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心理;也可以利用制造错觉的方法加重犯罪嫌疑人的猜疑心理使其认为检察机关已经掌握其犯罪的证据,还可以直接出示证据来瓦解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心理。

3、对抗心理

对抗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对检察机关和审讯人员一种不信任和敌视的心理。此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人际关系的缘故,犯罪嫌疑人认为检察机关在帮别人整自己;二是因为审讯人员在审讯中不注意方式,人为的造成犯罪嫌疑人的对抗心理。审讯中对抗心理一般表现为:情绪激动,行为暴躁缺乏理智。时而公开对抗,出言不逊;时而矢口否认,极力狡辩;时而喊冤叫屈,发泄不满;时而反映冷淡,懒懒散散,使审讯工作陷入僵局。因此,审讯人员面对僵局,态度要沉着冷静,不能感情用事。先不与犯罪嫌疑人正面交锋,不急于追讯案件情节和实质性内容,以缓解其对抗情绪。待犯罪嫌疑人情绪稳定后再从其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通过平和的审讯语言取得犯罪嫌疑人的信任和尊重,使其愿意同审讯人员进行对话,进而将其对抗心理逐步转化到供述交罪上。

4、悲观心理

悲观心理,是犯罪嫌疑人自知罪行将被揭露,面对法律的惩罚而对自己的前途未来丧失了信心的一种心理。力求生存是人类的本能。悲观心理的出现只是暂时现象,一旦审讯情况发生变化,悲观心理依然可以恢复到稳定平衡状态。关键是审讯人员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唤起犯罪人对人生的留恋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激发争取光明前途的信心。悲观心理实际上是畏罪心理的极端化,因此畏罪心理的应对策略也适用于悲观心理。

(三)制定审讯计划。每次审讯前都应制定计划。本次审讯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犯罪嫌疑人可能回答的各种情况估计,运用何材料加以佐证等都要计划周到。计划周全,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如果审讯人员没有制定审讯计划,仓促上阵,随意发问,往往会使审讯工作陷入被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选择审讯突破口

审讯的突破口,是指在审讯时容易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的薄弱环节。如何选择审讯突破口,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发展和进程,突破口选准了,对案件的突破势必形成破竹之势,甚至会达到不攻自破的效果,而且能把案件做大。审讯中侦查人员要善于捕捉和挖掘犯罪嫌疑人防线的薄弱环节进行突破。要结合案情,根据不同阶段已获取的情况和审讯要达到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可盲目随意,下面就结合自己在办案中的做法和体会谈谈如何选择突破口。

(一)从犯罪嫌疑人性格、心理上选择突破口

1、从侥幸心理选择突破口

办案当中经常会碰到各式各样的犯罪嫌疑人,有的认为自己的犯罪活动策划周密,检察机关根本无从查明;有的则认为自己有“靠山”、有“背景”,会将自己活动出去等等。这种侥幸心理是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认的精神支柱。他们把逃避打击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种侥幸心理上,从而增加了审讯的难度。因此对于进行传唤的调查对象如在12小时内拒不交待自己的问题,应果断采取拘留措施。侦查人员应充分利用此时犯罪嫌疑人的紧张、恐惧状态,打破其侥幸心理,趁其惊魂未定之时,抓紧进行审讯,迫其交代罪行。

2、从畏罪心理选择突破口

犯罪嫌疑人一般都认为自己一旦招供,就会失去既得的一切,包括权力、地位、工作、名誉、家庭、自由等等。这是一种普遍的畏罪心理,这种畏罪心理后面隐含了一种“早日出去”、“从轻处罚”的心理期待,正确把握犯罪嫌疑人的这种心理,适时进行法律政策上的宣传,就能促使犯罪嫌疑人由畏罪心理向交罪心理转化。

(二)从关键犯罪情节着手选择突破口

审讯的核心任务就是让犯罪嫌疑人交待犯罪事实和具体情节,而犯罪嫌疑人则千方百计地否认犯罪事实和情节。有时甚至只交代结果,不讲细节,甚至有的犯罪嫌疑人会故意交待虚假的情节来反过来试探审讯人员的底细,看其犯罪行为到底有没有被审讯人员所掌握。因此,在选择突破口时,应当紧紧抓住已查明的关键犯罪事实和情节,从细节处着手进行突破。

1、选择犯罪嫌疑人最担心的事实或情节为突破口

犯罪嫌疑人对审讯的心理反映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最担心的事实或情节的影响,对此,审讯人员要准确判断,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对犯罪嫌疑人的突破。在审讯中,如果审讯人员掌握了犯罪嫌疑人最关心、最担心的事实和情节,比如犯罪的地点、赃款的去向,攻守同盟订立的情节和同案人及知情人的证言等等,就能以此作为查清全案的突破口。

2、选择犯罪嫌疑人犯罪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细节为突破口

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活动的过程中,有时为了掩人耳目、逃避侦查,或者出于其他因素的考虑,实施了一些与犯罪活动密切相关的特殊细节。如果掌握了这些特殊细节,就会使犯罪嫌疑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作出错误的判断,认为连这样的细节都掌握了,其他的事实就更容易查清了,从而交待犯罪事实。

(三)从矛盾中选择突破口

审讯的过程,就是发现矛盾,利用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在审讯中,侦查人员要自觉运用矛盾论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贯穿审讯工作的全过程。要善于发现嫌疑人口供的矛盾、口供与其他证据之间的矛盾、其他证据之间的矛盾。企图规避法律制裁的心理,使嫌疑人为掩盖犯罪事实或减轻罪责而胡编乱造,以虚假的事实来蒙骗侦查人员。但是既然是编造出来的事实,就一定会有破绽,侦查人员只要善于发现这些矛盾,利用这些矛盾,并在审讯时向嫌疑人发起攻势,就能起到查清犯罪事实的目的。

在共同犯罪中,还要善于利用嫌疑人之间“互相猜忌”和“自保”的心理,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共同犯罪人之间订立的攻守同盟,使犯罪嫌疑人之间互相猜疑、指责、仇恨而发生激烈的冲突。在审讯中,犯罪嫌疑人最担心的是被同伙出卖,也最怕落在同伙的后面成了“替罪羊”而受到从重打击。因此,发现、利用、制造和扩大他们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是打开审讯的突破口之一。

在审讯过程中,侦查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多个突破口。在办案中,往往一个突破口只是查清了某一事实、情节,但对案件的全面突破,则需要侦查人员多次进行突破口的选择或者同时选择多个突破口,这样才能彻底瓦解其抗审心理,深挖窝案串案。

三、审讯谋略与方法

审讯谋略是指审讯人员根据犯罪嫌疑人个体的性格、情感、意志等心理状态变化的趋向性,对其心理活动进行干预,以引导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策略和技巧。

在审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谋略方法:

(一)攻心法

攻心法就是侦查审讯人员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通过攻其心,达到泄其气,消其势,乱其谋,夺其心的作用。使犯罪嫌疑人不想、不能、不敢对抗审讯,从而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常用的攻心法有:

1、政治思想攻心。这是最常用的解决犯罪嫌疑人认识问题、观念问题、情感问题的审讯谋略。审讯人员利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观点去揭露犯罪嫌疑人的错误观念、观点和立场,以达到使犯罪嫌疑人转变思想认识的目的。它主要通过强化审讯力量,适当加快审讯频率和宣讲国家形势来完成,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情攻心,是指以真挚的情感唤起犯罪嫌疑人仅存的良知,用真情打动犯罪嫌疑人,使其向有利于如实供述罪行方面转化;二是理攻心,是指运用道德和公理来转变犯罪嫌疑人的思想,促其如实供述;三是势攻心,是指在侦查审讯中,运用和形成有利的形势、局势和声势,促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罪行。

2、政策法律攻心。就是运用党的有关刑事政策和法律规定的震慑力,去影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审讯人员通过宣讲党的政策和《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运用真实案例和真人真事去启发教育犯罪嫌疑人,促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罪行。攻心法由于在审讯中显著作用,它不仅避免了对案件事实进行每件事每个情节的追讯,能够省时省力、保证审讯质量,还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思想改造。攻心法是以积极的心理影响促使犯罪嫌疑人转变思想的,运用时应当审时度势,宽严适度。要根据审讯的具体情境,有节奏地调整审讯的气氛,既不能从头到尾只有平和的规劝,不给适当压力;也不能一味施加压力,不作启发诱导。宽和严交替使用,才能达到攻心的目的。

(二)威慑法

威慑法就是在审讯中,审讯人员发出能产生强烈效应和刺激的信息,使犯罪嫌疑人慑于国家专政机关的威力,深感自己的卑微,无力与国家法律抗衡,从而削弱或消除其对抗心理,如实交待罪行。常用的震慑法有:

1、最后通牒。就是直接将犯罪嫌疑人推向绝境,以强迫犯罪嫌疑人在指定的时间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展开决战的态势,迫其按照审讯人员的意图作出行动。虽然容易导致僵局,具有很大的风险,但是成功的比例也很大。因此审讯人员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出现僵局后应寻找方法化解,重新组织力量,寻机再次发起攻击。

2、敲山震虎。此法常用在深挖犯罪嫌疑人还没有交待的余罪上。在审讯中,犯罪嫌疑人往往见机行事,审讯人员知道多少就交待多少,能交待轻的就不交待重的。一些没有经验的审讯人员看到犯罪嫌疑人已经交待了自己的罪行,认为可以收场了,实不知假象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罪行。此时,运用敲山震虎的谋略,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审讯人员通过不同的侧面进行迂回攻击,从不同的线索,如与犯罪有关的人员,某一事件、某些物品,与犯罪有关的具体时间、地点来进行深挖,扩大战果。比如对犯罪嫌疑人讲:“你以为你讲了一点就完了吗?其他的事你打算怎么办?”便是典型的敲山震虎。

3、先发制人。就是在充分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掌握其防御体系的部分或全部之后,以自己具有的优势,主动向犯罪嫌疑人发起局部或整体进攻的审讯谋略。实施先发制人谋略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使用措辞强烈、节奏性强的发问语句;二是出示强有力的证据,主动揭露犯罪嫌疑人的罪行;三是发现有谎供、狡辩的意向,就先行一步,揭穿可能说出的谎言,不给犯罪嫌疑人以喘息的机会,堵塞其退路,迫其供述。

4、攻其不备。就是在犯罪嫌疑人对某一问题没有防备,或来不及防备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对该问题进行突然追讯的一种审讯谋略。实施该谋略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审讯人员在与犯罪嫌疑人的对攻中,要善于捕捉其没有防备的问题;二是一旦发现了没有防备的问题,要迅速果断地进攻,切不可因优柔寡断贻误战机。

(三)制造错觉法

制造错觉法就是通过一定的语言、行为和气氛的影响,调动犯罪嫌疑人的情绪、情感和认识,使犯罪嫌疑人产生一种错觉,形成罪行已经被审讯人员所掌握的错误认识,从而如实供述罪行。

制造错觉法是利用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特定的心理状态和特定的环境所造成的思维的片面性。在审讯中,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或减轻罪责,总是希望达到某种愿望或不愿出现某种结果。但处在羁押的环境中,又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罪行暴露的程度、审讯人员掌握了哪些证据,因此,不仅急于探听虚实,而且对外界信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向犯罪嫌疑人输入一定的信息,他就会依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权衡利弊。在没有其他信息来源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往往产生错觉,认为检察机关已经掌握了案件的事实真相,自己无法继续抵赖下去,从而作出供述罪行的选择。

在审讯中,审讯人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制造错觉:

1、对审讯目标的错觉

在审讯过程中,不能暴露审讯的目标,让犯罪嫌疑人产生错觉,麻痹对方,声东击西,隐蔽审讯的主攻方向和目标,削弱对方的防御强度,避强击弱,使得犯罪嫌疑人首尾难顾,方寸大乱,最后不得不交待自己的全部犯罪事实。

2、对证据掌握程度的错觉

在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并不了解检察机关到底掌握了多少证据。被审讯中的犯罪嫌疑人知道检察机关不会凭白无故乱抓人,由此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检察机关至少是掌握了一定的证据才来调查自己,但又不知道到底掌握了多少证据,因此审讯人员在使用证据时应注意技巧性和隐蔽性,尽量少出示证据,不到关键时刻不轻易出示证据。出示证据时应注意其效果,每出示一次证据就应令犯罪嫌疑人对审讯人员掌握证据程度的错觉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审讯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犯罪嫌疑人的错觉,错觉越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因为证据已被掌握,抗拒已失去意义,在权衡利弊后,就会选择供述。

3、对利害关系人的错觉

利害关系人顾名思义就是与案件有关联的人,这些人掌握了犯罪嫌疑人一定的犯罪事实,往往对案件事实起着重要的证明作用,因而也是犯罪嫌疑人的较为关心的问题。如在受贿案件中受贿人最担心的是行贿人的情况,是否被抓了?是否已经交待了犯罪事实?交待了哪些犯罪事实?等等。这些都是犯罪嫌疑人急于想知道的问题,因此犯罪嫌疑人总是试图从审讯人员口中、表情及行为上了解猜测利害关系人的情况。审讯人员在审讯中应注意隐蔽自己语言、表情和行为,要会“演戏”,那犯罪嫌疑人就会根据自己主观臆测产生各种错觉,如审讯人员在审讯中抛出同案人的点滴信息,“别人已经说了,你还在这里顽抗。”犯罪嫌疑人就会产生他人已供述的错觉,从而加速犯罪嫌疑人心理证据的形成。

4、对事实存在的错觉

职务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后,一般很少留下痕迹,这对于审讯工作是很不利的。对于这类犯罪,隐蔽性强,有时多年后才发现,大量的犯罪痕迹都无法查证,因此成为犯罪嫌疑人赖以顽抗的基础。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审讯人员故意在审讯中假设一些情节,使犯罪嫌疑人产生错觉,例如对于一些将财务帐目隐匿和烧毁的犯罪嫌疑人,审讯人员就可以制造一些虚假的情节:“你认为你不提供财务帐目就无据可查了吗?你们的会计怕日后说不清楚,自己私下又记了一本帐,这一点你没有想到的吧?”此话一出犯罪嫌疑人便会顿时乱了阵脚,不得不交待自己的罪行。

制造错觉的特点是引而不发,很适合在只有嫌疑根据或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使审讯传递的信息量很少,但信息扩张力很大。因此利于隐蔽,情不外露。制造错觉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真实的,或者建立在一定证据的基础上。引而不发和“诈唬”有本质区别。“诈唬”是凭主观臆断提出问题,并附以虚张声势的渲染。引而不发则是凭客观事实和对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点、心理状态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而提出问题。

(2)审讯中要沉着、坚定,表现出自信而胸有成竹的样子。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案情和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有透彻的分析,弄清他最关心的问题,希望出现什么结果,担心发生什么情况。只有摸清了症结,才能对审讯充满信心。

(3)力争速战速决,切忌久攻不下。这种谋略的成功,在于输入的信息显示将使用证据,造成犯罪嫌疑人心理失常而发生判断错误。如果对证据总是引而不发、总是作出跃跃欲试的架势,时间长了就易被识破。为了不至于暴露,使用时应与其他谋略结合起来,虚虚实实地进行。

怎样选择审讯突破口,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发展和进程。突破口选准了,对案件侦查势必形成破竹之势,甚至会达到不攻自破的效果。

选择审讯突破口“三招”

审讯的突破口,是指在审讯时容易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的薄弱环节。如何选择审讯突破口,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发展和进程,突破口选准了,对案件侦查势必形成破竹之势,甚至会达到不攻自破的效果。审讯中侦查人员要善于捕捉和挖掘犯罪嫌疑人防线的薄弱环节进行突破。要结合案情,根据不同阶段已获取的证据和审讯要达到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可盲目随意,下面就结合自己在办案中的做法和体会谈谈如何选择突破口。

(一)从犯罪嫌疑人性格、心理上选择突破口

1.从侥幸心理选择突破口。办案中我经常会碰到各式各样的犯罪嫌疑人,有的认为自己的犯罪活动策划周密,检察机关根本无从查明;有的则认为自己有“靠山”、有“背景”,会将自己活动出去等等。这种侥幸心理是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认的精神支柱。他们把逃避打击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种侥幸心理上,从而增加了审讯的难度。因此对于进行传唤的调查对象如在12小时内拒不交代自己的问题,应根据是否存在拘留的情形果断采取拘留措施。侦查人员应打破其侥幸心理,抓紧进行审讯,迫其交代罪行。

2.从畏罪心理选择突破口。犯罪嫌疑人一般都认为自己一旦招供,就会失去既得的一切,包括权力、地位、工作、名誉、家庭、自由等等。这是一种普遍的畏罪心理,这种畏罪心理后面隐含了一种“早日出去”、“从轻处罚”的心理期待,正确把握犯罪嫌疑人的这种心理,适时进行法律政策上的宣传,就能使犯罪嫌疑人畏罪心理催化为交代行为。

(二)从关键犯罪情节着手选择突破口

1.选择犯罪嫌疑人最担心的事实或情节为突破口。在审讯中,如果审讯人员掌握了犯罪嫌疑人最关心、最担心的事实和情节,比如犯罪的地点、赃款的去向,攻守同盟订立的情节和同案人及知情人的证言等等,就能以此作为查清全案的突破口。

2.选择犯罪嫌疑人犯罪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细节为突破口。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活动的过程中,有时为了掩人耳目、逃避侦查,或者出于其他因素的考虑,实施了一些与犯罪活动密切相关的特殊细节。如果掌握了这些特殊细节,就会使犯罪嫌疑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认为连这样的细节都掌握了,其他的事实就更容易查清了,从而交代犯罪事实。

(三)从矛盾中选择突破口

在审讯中,侦查人员要自觉运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贯穿审讯工作的全过程。要善于发现嫌疑人口供的矛盾、口供与其他证据之间的矛盾、其他证据之间的矛盾。企图规避法律制裁的心理,使嫌疑人为掩盖犯罪事实或减轻罪责而胡编乱造,以虚假的事实来蒙骗侦查人员。但是既然是编造出来的事实,就一定会有破绽,侦查人员只要善于发现这些矛盾,利用这些矛盾,并在审讯时向嫌疑人发起攻势,就能起到查清犯罪事实的目的。

在共同犯罪中,还要善于利用嫌疑人之间“互相猜忌”和“自保”的心理,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共同犯罪人之间订立的攻守同盟,使犯罪嫌疑人之间互相猜疑、指责、仇恨而发生激烈的冲突。在审讯中,犯罪嫌疑人最担心的是被同伙出卖,也最怕落在同伙的后面成了“替罪羊”而受到从重惩处。因此,发现、利用、制造和扩大他们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是打开审讯的突破口之一。

第二篇:反贪侦查业务流程(模版)

反贪侦查业务流程

1、受案。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方面的材料予以接受,并在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统一受理、审查、分流举报线索,但有关机关或者部门移送的线索和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查办案件中发现的案件线索,由侦查部门自行审查。受案的结果是:决定受理或决定不受理、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2、初查: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案件线索,进行初步调查,收集证据,以判明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的诉讼活动。初查的结果是决定立案或者决定不立案。

3、立案: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法将其作为犯罪案件进行侦查的诉讼活动。

4、侦查: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性措施。侦查措施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搜查,调取、扣押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查询、冻结存款、汇款,鉴定,辨认,协助追捕,技术侦查等。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5、侦查终结。经过一系列侦查活动,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和证据,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和应否追究刑事责任而不需要继续侦查,或者不具备继续侦查的条件而决定结束侦查,对案件提出处理意见或处理决定的一种诉讼活动。

(1)移送审查起诉: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移送审查不起诉: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

(3)撤销案件:在侦查中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将案件撤销、终结侦查的行为。

(4)中止侦查:在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长期潜逃,采取有效措施仍不能缉拿归案的;或者犯罪嫌疑人患有精神病及其他严重疾病不能接受讯问,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暂时中止侦查。中止侦查的理由消失后,应当恢复侦查。

6、补充侦查:

(1)在审查起诉阶段:公诉部门对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审查后,认为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等情形,认为需要补充侦查的,退回侦查部门补充侦查。补充侦查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补充侦查后的处理与侦查终结相同。

(2)起诉后法庭审理阶段的补充侦查。在法庭审理阶段可以要求延期审理,由公诉部门补充侦查,侦查部门协助。补充侦查次数为2次。在宣告判决前,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或者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可以要求撤回起诉。作撤销案件或不起诉处理。

立案的条件和标准

1、立案条件

立案的条件是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立案标准

贪污案:5000元或不满5000元贪污特定款物、情节严重的。

挪用公款案:8000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或2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或2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

个人受贿案:5000元以上或不满5000元情节严重的。单位受贿案:10万元以上或不满10万元情节严重的。行贿案:1万元以上或不满1万元情节严重的。

对单位行贿案:个人行贿10万元以上,单位行贿20万元以上或情节严重的。

介绍贿赂案: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2万元以上,介绍单位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20万元以上,或情节严重的。

单位行贿案:20万元以上或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数额在10-20万元,情节严重的。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30万元以上。

隐瞒境外存款案:折合人民币30万元以上。

私分国有资产案:累计10万元以上。

私分罚没财物案:累计10万元以上。

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职能

反贪污贿赂局是人民检察院的职能部门,主要履行对贪

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侦查的职能。按照案件分级管辖的规定,市检察院反贪局负责对正副处级干部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管辖案件的范围是:

1、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

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贿赂罪:包括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

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单位受贿罪是指国有单位,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对单位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有单位以财物的行为。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

5、隐瞒境外存款罪: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对在境外的存款隐瞒不报,数额较大的行为。

6、私分国有资产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7、私分罚没财物罪: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第三篇:社交谋略与技巧

社交谋略与技巧

已有 935 次阅读2010-10-25 22:00 系统分类:其他

一、从宗族人演化成社会人在古老的中国社会,邑然不是如老子所描写的“鸡犬声相闻,老逝世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但由于自力更生的天然经济影响,人们的交往空间是非常狭窄的,个人话动,主要产生在家庭内部。衣食住行(织衣、吃饭、寓居、耕作),这种人类的四大生存活动,基础上都在家庭内部进行。

家庭就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小社会,个人从家庭中获取生活所需的一切。家庭成了个人生活的支持系统。一个人,一旦离了家,就成了流浪的游子,生活便失去了依靠。这种以家庭为主要生活起源的人,被称为“宗族人”。宗族人为了能坚持生活支持系统的长久性。稳定性和辽阔性,于是把家庭发展得很大,凡一个姓的人,都被称为“一家人”,用一笔难写两个„李‟字、„赵‟字、„王‟字,作为联系纽带,结成一种互为倚靠的关系,所以家庭就扩大成了家族。

然而,靠扩大“家庭”范畴的办法来增大生活支撑体系,一方面必定会涌现像曹雪芹的《红搂梦》。巴金的《家》、曹禹的《雷雨》中所描述的家庭悲剧;另一方面,跟着生活支持系统的社会化偏向,个人会不满意于狭小的家庭生活空间,一种广泛的“离家趋势”就呈现了。当家族已不能成为个人生活的主要空间时,“宗族人”就向“社会人”演变。

一个“社会人”的主要生活空间是社会。如果说宗族人是靠血统关系为纽带来形成个人的生活支持体制,那么社会人就是靠社会关系为纽带来构成个人的生活支持系统。

社会学家以为,构成社会关系的主要成份是人际关系,树立人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是社交。不社交,就不能构成人际关系,乃至社会关系,也就不容易建破起一个完美的生活支持体系,也就不能彻底实现个人由宗族人向社会人的升华。

一个发展不完善的社会人,他一定会在许多方面与社会心心相印,他会在生活和事业中碰许多钉子,他会遭受许多的挫折,他会常常体会到孤单与无助。因此,马斯洛把社交需要放在了个人需求的第三个档次上。只有社交,能力加速个人社会化的过程,社交是宗族人向社会人转化的最基本的方式。

二、老青蛙与老蜘蛛的对话一天,一只老青蛙遇见一只老蜘蛛,便大吐苦水,“我自蝌蚪时代开始,便辛勤奋作,没有一天懈怠过,但仍旧是汗流泱背,方能糊口,现我年近傍晚,正在损失劳能源,等候我的命运只能是饥饿而死。而你,我素来没见你劳作过,却衣食丰足。就是当初老了,你仍不愁吃喝,自有投网者,送来厚味佳肴。哎,不是说„天道酬勤‟吗?这世道,真不公正啊!你说这是为什么?”

老蜘蛛答复:“你说我没劳作,这错误,想当年,我刚离家独立,天天饿着体肤,熬着筋骨,一日复一日地织我这张网,好不容易生活才有了依附。

就是现在,我还随时要修复常常出现的破洞。你之所以生活艰辛、老而无靠,是因为你是靠四条腿在生活,一旦四条腿跳不动了,生活就失去了依靠。而我是靠一张网在生活,网不会因我年迈而衰,所以我虽然年纪已高,而生活不愁。如果我也像你一样靠我这几条细微的腿来生活,我会生活得比你还惨百倍。”

青蛙与蜘蛛的对话,应该给我们以启发。我们是要做青蛙还是要做蜘蛛?

谜底不问可知,但可怜的是,咱们的许多人,不自发地成了“田鸡”,所以,生涯得很艰辛,至少心灵上很艰苦。

应该怎么来辨别自己是青蛙仍是蜘蛛?实在方法很简单。如果至今你依然没有一张属于你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你是“青蛙”,如果你已经建立了一个完全的人际关系网,你可能是“蜘蛛”。之所以用“可能”一词,是因为

固然你有一个完善的人际关系网络,但从未启用它,你仅是一个会织网的“青蛙”。

青蛙与蜘蛛运气的差距如此之大,从实践上看,乃是本能能量与外延能量的差异。本能能量是个人所领有的做作能量,是身材自身的能量。而外延能量是由大脑活动派生出来的、对个人能量进行弥补的所有外在能量。本能能量是有限的,而外延能量是无穷的。青蛙仅施展了本能能量,所以生活艰辛,而蜘蛛除了本能能量之外,更借助了外延能量,所以生活轻松。

人又何尝不是如斯,靠本能能量,搏不外狮子,但倚仗外延能量,却可以把狮子关在笼子里供人欣赏。

人如何扩展本人的外延能量?方式很简略??织网。织一张鱼网,可以捕鱼;织一张通信网,可以远间隔通话;织一张internet 网,可以缩短世界的距离:织一张人际关系网,可以完成个人气力无奈实现的运动,可以实现个人力气无法实现的事业。个人的外延能量,来自于人际关联网。

三、为什么要织一张人际关系网既然人际关系网络是个人能量的基本,因此增强人际交往即可增添个人能量。织一张人际关系网毫不是一项非目标活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社交需不需要目的?

笔者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出“为目标而交往”的概念,此言一出,台下就有人送上来一张纸条,上书“为目标而交往,是否太势利”,针对这一纸条,笔者回答道:“人类的活动,都是一种有目标的活动,社交也是一种活动,它应该有目标。按中国传统心态来看,社交不应该有目标,应该„以情会友,别无所求‟,应该奉行一种无为哲学,谁要是在交往中重视了交往对象的使用价值,而后千方百计濒临他、应用他,这就被认为„大势利‟。依据现代社会的交际观点,社交有三个基本功效:信息共享、情感沟通、相依相助。

这也是社交的三个基本目标。我们不能只强调信息共享、情绪沟通而拒绝相依相助。我们也不能把相依相助都当成„势利‟来对待。为了相依相助而社交,这不是„势利‟,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社会性行动。”

我们不妨设想,有这么一个人,他既不能与你信息共享、感情沟通,也不能与你相依相助,你会与他交朋友吗?恐怕不会。可见,交往还是有挑选的,选择就是一种目标的体现,拒绝目标,也就是谢绝交往。

四、社交需不需要谋略社交需不需要谋略?在开篇我们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弄清谋略是什么。

谋略,是一个合成词。“谋”的含意是“产生主张”、“商讨”、“策划”之意,而“略”是指策略,技能。因此,谋略就是应用常识、智慧进行思考运筹,并造成策略。

社交需不需要“运用知识、智慧进行思考运筹”?需不需要“产生主意”、“商议”、“谋划”?需不需要某些策略?回答是确定的。

首先,任何人交往都会有一个自己的标准,以肯定自己交什么样的朋友。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不是遇见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朋友,交友是有抉择的??兴致、喜好、寻求、价值观等,都是交友的尺码。古代不是有“管宁割席”的故事吗?那么交往尺度如何断定?交友的尺码又如何来度量?这不须要“思考运筹”吗?也就是不需要“谋”吗?显然是需要的。

其次,怎样交朋友,是有策略和技巧的。有的人善于交朋友,所以家里时常高朋满座,有的人不擅长交朋友,所以常常成群结队。美国的卡耐基专门建了一所学院来培育人的交往技巧,可见社交是拒绝不了策略的。

最后,要处理好交往中的各种关系,也必须占有谋略。在交往中,会有各种关系存在:如情感关系、好处关系、时间关系、位置关系、亲疏关系等等,未免会出现错误或不平衡,处置不好,就会出现关系阻碍,使人际关系决裂。要处理好这些关系,不仅需要“谋划”、“商议”、“产生想法”,同时也需要策略与技巧。因此,社交无法分开谋略。只不过,我们必需跳出像《孙子兵法》一类战斗谋略的思维定势,我们的对象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敌人,应用谋略不是去“凑合”我们的朋友,而是去促进双边友谊、加深双边关系,是一种亲善性举动,不是一种抗衡性行为。

第二章 选择你的社交对象??择人而交

你的人际关系网络应当由哪些人组成呢?不同的人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其发生的能量的大小也是不同的。假想一下,假如你的人际关系网络上有良多知心或亲密的朋友,在你碰到艰苦或挫折时可能倾心相助,这样一个人际关系网络比一个仅仅是由一大帮猪朋狗友,或者是由那些由于你有势力而依靠你,而你潦倒时就会离你而去的人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哪一个产生的能量更大,哪一个对你更有赞助呢?这就波及到交往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你有步骤地发展你的社交活动时,必定要取舍好社交对象,择人而交。

好的朋友会影响你终生,坏的朋友也会影响你毕生。古人云:“亲贤臣,远君子,仁人圣王之道也。”说的就是这个情理。朋友有很多类型,不同的人会成为你的不同类型的朋友。了解朋友的类型及其不同的特色,对你准确地开展交往,选择适合的人作为你的社交对象,公道地把不同类型的朋友安顿在你的朋友圈中的不同层次上,建立一个令你满足并受益毕生的人际关系网络,无疑是有着巨粗心义的。

一、朋友的七大类型在读这一局部之前,你可以先问一下自己,我到底有多少朋友?他们与我的关系如何,朋友的类型多种多样,依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朋友。我们可以按照多少条主要的标准划分出以下几品种型的朋友。

(一)按照你的朋友与你关系的密切程度分,有知己型、亲密型、一般型。

知己型。知己,顾名思义,是彼此之间最懂得、最知心。最密切的朋友,又称为知心或知音。良知型朋友是与你心灵距离前阵子、关系最亲密的朋友。

他(她)对你最了解,不但了解你的性情、喜恶,而且了解你的抱负、追求,与你的命运严密联系在一起。在你事业成功的时候,他会同你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在你失意徘徊的时候,他会牢牢地站在你身边激励你、支持你;当你得意洋洋、自豪骄傲时,他会绝不客气地直接给你指出来。有名的美籍华人陈香梅和美国政界的资深律师葛柯伦是一对知己。在陈香梅的丈夫陈纳德逝世之后,葛柯伦用尽了后半生的精神来关怀、庇护着他那位朋友的遗孀,陈香梅也把全部的心交给了葛柯伦,把他视作自己的亲人。我国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和汪伦是一对知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迭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是对他们之间深沉情义的写照。古今中外,有关知己型朋友之间深挚友谊的例子太多太多。朋友爱找,知己难寻,人生能有一两个知己,也是最幸福的事了。知己型朋友在你的朋友圈中应该是数量起码的。

亲密型。亲密型朋友与你之间的关系其密切程度仅次于知己型朋友。亲密型朋友又可称为密友或好友。亲密型朋友与知己型朋友之间只是一步之遥,因此,也是最容易成为你的知己之交的朋友,亲密型朋友与你交往的频率可能是最多的,他(她)对你的影响也是深刻而伟大的。尼克松和基辛格就是一对密友,他们共同谋划并踊跃推进改善了中美两国的关系。尼克松在任期间,不但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海内问题上经常与基辛格共同切磋和谋划,而且在一些个人生活中的小事上,尼克松也乐于与基辛格商议并采用他的倡议。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教学保罗?H?赖特说,在亲密的友谊中,生活是密切的,如同在婚姻中一样。他还说,亲密的挚友“会在一起渡过空闲时间,你对他的一切都感兴趣”。“同挚友在一起,你用不着瞒哄什么,如果你乐意,可以称此为亲密无间,它能让你落拓不羁。”亲密型朋友与一般型朋友之间的主要差别,就在于你与他(她)们之间情感密切的程度如何。在你的朋友圈中,亲密型朋友的数量可能会比知己型朋友的数量多些,但是也不会太多。

普通型。也就是与你关系正常的朋友,你的大多数朋友应属于此种类型。

一般型的朋友在你的生活中的作用不可疏忽,他们虽然没有知己型朋友和亲密型朋友那样与你关系密切,影响那样深刻,但是一般型朋友是你人际关系网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门。一个人一般型朋友的多少在很大水平上表明了他的社交才能。在你的一般型的朋友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日益密切,其中有一些人就会成为你的密友,乃至知己。你有许多的事件是靠众多的一般型朋友的帮助才得以完成的。有目标、有步骤地保持并升格与现有的一般型朋友之间的友谊,并且有打算地扩大你的一般型朋友的数目,增长新的朋友,应该是你的社交活动中的一项主要的内容。

熟人在你的朋友圈中是一个特殊的类型,熟人这个概念有着普遍的内涵和外延。在日常生活中,你会经常听到或者说出这样的活,“我有一个熟人在某某布或某某单位”,“某某是我的熟人”等等。熟人有可能是与你关系无比密切的朋友,也可能是与你关系一般的朋友,他(她)有可能是你的亲戚,或者是你朋友的朋友,或者有时候仅仅是一个你所意识的人。因此,按照与你关系密切的程度进行划分,熟人很难归于某一类,而只能是一个特殊的概念,但是熟人也是你的人际关系网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按照你的朋友与你活动的主要方式分,有导师型、同事型、娱乐型,以及信息型朋友。

导师型。结交导师型朋友,会使你的学业或事业上得到指导,从而可以在人生的途径上少走弯路。历史上跟事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人竭尽平生之力,但在事业上束手无策,成果朋友的一句话,却使他茅塞顿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最好的描述。我在大学时的一个朋友,他家是在一个偏僻省份的乡村,经济难题,家里为供他和他的一个弟弟读书而负债累累,他自己的生活也十分艰难。看到别的同学买新衣服或改善伙食时,他的心中就很不是味道;当他听到别人在外面赚了多少钱时,心中就极度不均衡,有一段时光他简直终日都想着到外面去打工赚钱,来改良自己的境况。他经常缺课出去寻找机遇,可是苦干没有途径。由于旷课太多,专业课的成绩也拉了下来,工作又找不到,为此他意志低沉,很自大,也不爱谈话。有一次,他甚至对我说他不想再读书了。我和他到一位我们仰慕的老师那里去。听完他的情形后,我们的老师象征深长他说:“有的同学家中是很富饶,但他们只是少数,大多数同学都和你们一样,家庭前提一般甚至很困难,但是苦是学生时代的一个最根本的特点,要是不苦,那你们的学生时期留给你们的货色就太少了..”“人生就是一个由苦到甜的进程;但是,在苦的阶段你不耐劳尽力,那你就永远得不到甜。”事后如何呢?我的这位同学岂但以优良的成就完成了学业,并且失掉了奖学金,而且他还考上了研讨生,持续刻苦追求着。导师型朋友不一定非是自己的师长才行,但凡在某一范畴,有着丰盛教训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导师型朋友。

同事型(同窗型)。这一类型的朋友与你活动的重要方法是在工作或学习上的联系与帮助。你的统一单位,同一科室或雷同业务部分的同事,你的战友,或者你在读书期间的同学,都可成为你的同事(同学)型朋友,因为你与他(她)们之间有着固定的接洽渠道(即共事、同窗或战友关系以及工作关系、学习关系等),因而,你与他(她)们更轻易成为朋友;而且因为独特的关系存在,你们之间的友谊也会较之与其余类型的朋友之间的友情要牢固得多,久长得多。因此,同事型朋友是一个人的一笔宏大的财富,是其人际关系网络中一个稳固而有力的环节。

娱乐型,有一首歌的歌词说:“人生就是一出戏”,此话虽然不十分正确,但也道出了人生的一大基本内容之一。游戏和娱乐是人生的基本内容之一,而许多的娱乐活动是需要两人以上才干开展的,因此,娱乐型朋友就在劫难逃地产生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娱乐型朋友是俯拾皆是的,如牌友、棋友、球友等等。虽然娱乐型朋友与你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娱乐,但娱乐型朋友在你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许多知己和密友就是从娱乐开端结交的。许多人(包含一些组织或集团)都是通过娱乐来改善或维持互相间的友谊,甚至通过娱乐活动来到达一定的目标,因此,结交娱乐型朋友,是空虚自己生活的一条捷径。

信息型。这类友人个别是交友甚广,或者是从事消息、材料或某种社会性工作的人,他们对新颖事物有一种特别的敏感,常被人称作“新闻通达人士”。跟信息型朋友来往,你会取得很多最新的信息,从而对你的工作

领会。在竞争剧烈的商业场上,信息就是金钱,信息就是性命,谁先控制了信息,谁就把握了自动权,有时,一条信息可以抢救一个企业,也能够使一个企业破产,由此可见信息型朋友的作用。

(三)按照你的朋友所从事的职业分,有商人朋友、官员朋友、老师朋友、企业界朋友、律师朋友等等。

第四篇:反贪侦查工作流程图

附件2:

反贪侦查工作流程图

一、受案

1.1受案流程图

举报中心移送承办人提出《不予初查意见》对应不予初查自首综合处指挥中心登记线索指挥中心负责人批办意见局长分流线索至侦查处承办人提出《缓查或存查意见》检处局察长长长审审批核核示缓查或存查移送有关部门处理交办下级院并反馈执行情况办案中自行发现下级院上报线索上级院交办侦查处长登记线索处长确定承办人承办人审查线索承办人填写《移送案件通知书》有关部门移送承办人填写《交办案件公函》反贪局接受举报填写《受理案件登记表》或《接受举报、控告、举报笔录》或《自首笔录》填写《受理案件登记表》承办人提交《提请初查报告》对应决定初查移送举报中心1.2受案流程描述 反贪子系统流程以线索为中心,附带产生各种文书和报表。线索来源共七种途径。当线索流转到反贪局后,先由综合处指挥中心登记线索,并由指挥中心负责人批办意见,然后反贪局局长分流线索到侦查一处或二处,侦查处长负责登记线索,并确定此线索承办人,承办人对线索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审查意见共分五种:不予初查意见、缓查或存查意见、移送案件意见、交办意见和提请初查意见。针对审查意见,经审核后依据不同流程进入相依环节。对于不予初查案件存档即可;缓查或存查案件存档并能随时开启初查功能;移送案件则移动到相关部门;交办案件则交办到下级院,并反馈交办案件的结果;提请初查案件经审核同意后则进入初查环节。

二、初查

时间约束:初查期限为2个月。

2.1初查流程图

接谈、调查检局处察长长长审审批核核示承办人制作《初查终结报告》查阅、调取帐目资料查询有关银行帐户、存款及汇款初查措施调取证据初查终结实施初查检局处察长长长审审批核核示鉴定承办人制定《初查方案》勘验2.2初查流程描述

初查属于涉密环节,一般不接触当事人。当决定初查后,由案件承办人制定线索初查方案,经审核后开始实施过程。在实施初查过程中需上图虚框中措施,其宏观流程为:针对需要采取的措施,填写审批表,经审核同意后实施初查措施,最后形成这一措施的反馈结果。由于初查措施与侦查措施采取的流程相同,具体措施的流程在侦查措施环节中描述。初查完毕后,承办人制作初查终结报告,经审核后进入立案环节。

三、立案

3.1立案流程图

承办人反馈结果至综合处指挥中心向举报中心反馈结果(针对举报中心移送案件)向上级部门反馈结果(针对上级院交办案件)检处局察长长长审审批核核示报送上一级检察院备案审查承办人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对应存档案件终结承办人制作《立案请示报告》检处局察长长长审审批核核示决定立案承办人填写《立案决定书》或《补充立案决定书》确定犯罪嫌疑人以事立案没发现犯罪嫌疑人侦查承办人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对应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承办人制作《终止侦查报告》,审核后,终止侦查3.2立案流程描述

在初查终结后承办人提出初查终结意见,并作相应文书,分别为:不予立案通知书、立案请示报告和移送案件通知书,经审核后进入相应流程。不予立案案件存档终结,移送案件移送到有关部门处理,立案案件则进入立案环节。对于这三种情况经审核同意后,案件承办人需将审核意见反馈之综合处指挥中心,然后指挥中心依据案件类型反馈到相应部门:举报中心移送案件反馈至举报中心,上级院交办案件则反馈到上级部门。对于决定立案的案件,承办人填写《立案决定书》,经审核后进入侦查环节,同时把案件信息报 2 上级院备案审查。对于以事立案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的,则终止侦查。

四、侦查

4.1侦查流程图

否检处局察长长长审审批核核示检处局察长长长审审批核核示承办人制作《提请中止侦查报告》中止侦查中止侦查条件消失?是承办人制作《提请恢复侦查报告》承办人制作《侦查计划》检处局察长长长审审批核核示实施侦查执行强制措施延长羁押期限检处局察长长长审审批核核示承办人制作《侦查终结报告》执行侦查措施侦查终结需要回避?是承办人制作《回避决定书》处长审核局长审核检察长批示执行回避4.2侦查流程描述 进入侦查环节后,承办人制作侦查计划,经审核同意后还是实施侦查。在实施侦查过程中主要用到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如需要回避的则执行回避流程。侦查终结后由案件承办人制作《侦查终结报告》,经审核同意后侦查终结,进入结案环节。在侦查过程中如果需要中止侦查的案件,则由案件承办人制作《提请中止侦查报告》,经审核同意后中止侦查。一旦中止侦查的条件消失,则恢复侦查。

侦查是反贪局办案的核心环节,而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是侦查的核心业务。在3.4.3和3.4.4中分别对其进行说明。

4.3 强制措施

强制措施含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在逮捕环节还存在延长羁押期限情况。4.3.1 拘传流程

◆时间约束:12小时 ◆流程图

1.《采取拘传强制措施审批表》2.《拘传证》是办理拘留、逮捕手续拘传公注:变更强制措施应(处局检安当在拘传期限内办理12承办人制作提请拘传报长长察机审长关讯问后需变更小告、填制拘传证审强制措施?核核批时示执行)否返回单位或家属领回 4.3.2取保候审流程 ◆时间约束:12个月 ◆流程图:

取保否候审承办人处局检(嫌疑人法定代理人等对在审查后填写《变更强制措施长长察是否在押?是押犯罪嫌疑人提出审审长12取保候审请求是否同意?是审批表》、《决定释放决定书》核核批示个月否)承办人处长审核填写《驳回申请决定书》局长审核驳回决定检察长批示否执行变更强制是是否需变更措施手续强制措施?检察局处执行取保候审长长长承办人填写《取保候审决定批审审书、执行通知书》示核核期限届满或不追究刑事责任?证人填写《保证书》否辩护人等认为承办人处长审核答复法定代理人是取保候审超期填写《驳回申请决定书》局长审核检察长批示或委托律师承办人填写通知银行《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和决定机关处长审核局长审核解除取保候审检察长批示承办人填写《撤销强制措施审批表》、《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 4.3.3监视居住流程 ◆时间约束:6个月 ◆流程图:

监视居住(6个月)承办人填写《撤销、变更强制措施审批表》、《决定释放决定书》处长审核局长审核检察长批示是承办人填写《采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审批书》检处局察长长长审审批核核示嫌疑人是否在押?否承办人填写《监视居住决定书、执行通知书》检处局察长长长审审批核核示否执行变更强制措施手续是是否需变更强制措施?执行监视居住处长审核局长审核检察长批示承办人填写《撤销强制措施审批表》、《解除监视居住决定书、通知书》解除监视居住是期限届满或不追究刑事责任?答复法定代理人或委托律师处长审核局长审核检察长批示承办人填写《驳回申请决定书》辩护人认定监视居住超期否4.3.4 拘留流程

◆时间约束:14日内 ◆流程图:

承办人填写《拘留人大代表报告书》是拘留(14日内)承办人填写《采取拘留强制措施审批表》处长审核局长审核检察长批示是否为人大代表?报人大主席团许可否否执行变更强是需变更制措施手续强制措施?处长审核执行拘留局长审核承办人填写《拘留决定检察长批示书》、《拘留通知书》承办人填写《撤销强制措施审批表》、《解是期限届满或不追除拘留决定书、通究刑事责任?知书》否处长审核局长审核检察长批示辩护人等认定拘留超期处长审核填写《驳回申请决定书》局长审核驳回申请解除拘留检察长批示4.3.5 逮捕流程

◆时间约束:2个月 ◆流程图:

逮捕(2个月)承办人制作《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处长审核局长审核检察长批示承办人制作《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公函连同案卷材料报送侦监处审查执行审查通过后程序是承办人提请上级院复核审查否复议是否通过?承办人要求侦监处复议审查执行不逮捕程序否审查是否通过?不逮捕嫌疑人或办理变更强制措施否嫌疑人是否被拘留?决定不逮捕释放嫌疑人处长审核局长审核检察长批示填写《释放决定书》是侦查部门反馈《不逮捕通知书》是办理变更强制措施或撤案流程需变更强制措施或撤销逮捕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否犯罪嫌疑人不服?执行逮捕是决定与表决意见一致?提请上级院复核否启动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承办人执行告知犯罪嫌疑人程序侦查部门反馈《逮捕决定书》表决是 7

第五篇:反贪侦查信息化建设

侦查信息化是加快转变反贪侦查方式的必由之路

当前,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仍然严重,职务犯罪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群体化等新趋势、新特点。在公开、透明、信息化的执法办案新环境下,反贪侦查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要求、新挑战,传统的侦查模式逐渐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快转变反贪侦查方式已是我们亟须思考并解决的课题,而加强侦查信息化建设,应当作为加快转变反贪侦查方式的主攻方向。

首先,要牢固树立信息引导侦查理念。侦查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理念、观念层面上的问题。在侦查实践中,信息引导侦查的理念还相对缺失,侦查信息工作的自觉性还不够,信息收集的广度、深度和方式还有局限性,侦查信息平台建设较为滞后。随着司法改革和法制进程的推进,职务犯罪案件逮捕权上提一级的改革、《国家赔偿法》的修改实施等,都对反贪办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刑诉法的再次修改,律师介入侦查环节由只能提供法律帮助改为行使辩护权,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看守所应在48小时内及时安排会见,且律师会见时不被监听,这将极大地冲击反贪办案的侦查思维、模式和方式,反贪办案侦查重心必须由讯问犯罪嫌疑人转变为正面接触之前的秘密调查,侦查方法必须由打疲劳战强攻硬取转变为打立体战以智取胜、快速突破,这就要求侦查信息化建设达到相应的水平。我们知道,发现案件和审讯突破是反贪工作最关键的两个环节,制约反贪工作的瓶颈主要就在于发现案件难、突破案件难。近年来举报线索量少质次,成案率低,等案上门的习惯必须改变,要变被动获取线索为主动拓展案源。而主动出击自行发现案件线索,需要以一定的信息积累为基础,以有效的信息整合机制为保证,因为发现案件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收集、筛选、研判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对于审讯突破环节而言,要找准软肋,增强审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除了通常我们强调的审讯谋略的运用外,还有赖于对已有信息的准确分析和适当运用,办案人员在初查中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充分,在审讯中运用信息的技巧越到位,那么在侦查对抗中突破案件的把握也就越大。加强侦查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拓展主动获取线索的渠道,掌握贪污贿赂犯罪发案的规律,把握线索经营的方向和重点,也有助于实现由证到供、供证互动,顺利突破口供。

其次,要建立侦查信息化专门机构和统一平台。我省“六侦会议”作出加强反贪基础工作的战略部署,并提出信息引导侦查的理念,但“六侦会议”后各地侦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并不平衡。究其原因,机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平台不统一是制约侦查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信息化建设应当作为事关检察机关全局的一项工作来抓,明确专门机构负责信息化工作,确定相应的工作人员落实信息化建设任务。反贪部门、反渎部门乃至其他内设机构对信息的需求有重合之处,谁用谁建,各自为阵,不仅会造成重复建设,而且易形成信息孤岛,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大忌。公安机关“打防控”信息体系建设的模式值得

借鉴,建立统一平台,有专门机构管理,各部门共建共享。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对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和部署,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可设立一个专门的信息网络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专门负责侦查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分析,并分类建立信息库,为侦查提供信息服务,为领导的指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同时,建立全国检察机关统一的职务犯罪侦查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四级检察机关侦查信息的共建共享。

再次,要多渠道收集信息以不断充实侦查基础信息数据库。重视各类侦查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多层次、多渠道获取存在于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料,建立门类齐全、内容准确、检索便利的职务犯罪侦查信息数据库,并不断充实、更新。一是重视社会公共信息的收集、移植或共享,通过协调有关单位,建立综合侦查信息数据库或涉案信息快速查询系统。与公安户籍管理、车辆管理、出入境管理、工商登记管理、电信管理和税务管理等部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通过电脑网络终端连接到检察院,获取人员单位信息、涉案资产信息、通讯及行踪信息、行政执法案件信息等。二是加强案件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案件线索网上录入、评估与流转,并健全与纪检审计、行政执法部门的案件线索移送制度,提升线索规范化管理水平;已办案件由办案单位将案件信息、行贿人信息等录入案例数据库、涉案人员背景资料数据库。通过案件信息的审查分析和科学评估,为拓展案源、侦查决策、突破

案件等提供信息支撑与服务。三是建立侦查决策资料库,包括侦查人才库、侦查谋略库、典型疑难案例库及专题调研资料库等。四是在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信息网络,并聘用相应的信息人员(可由预防职务犯罪联络员兼任或根据侦查需要单独考察聘用)。信息人员及时反馈所在部门、单位的贪污贿赂等案件线索,提供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活动规律、个性特征等情况,为侦破案件提供信息或证据。

最后,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侦查信息化的效能。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将侦查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纳入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之中,建立统一的侦查信息平台,加强信息情报的收集、录入与更新工作,不断完善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全员参与的侦查信息化应用推进机制。注重对信息情报的加工和利用,对信息数据库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整理、分类、甄别、储存,根据职务犯罪侦查的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评估研判,充分发挥信息引导侦查的作用,为领导决策和侦查办案提供帮助。要建立健全侦查信息管理机制,严格管理制度,规范查询程序,防止失泄密等问题的发生。要加强对侦查人员侦查信息应用技能的培训工作,使侦查人员普遍提高收集并运用侦查信息开展职务犯罪侦查的意识,提高侦查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加快转变侦查方式的客观需要。

下载浅谈反贪侦查中的审讯谋略与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反贪侦查中的审讯谋略与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反贪侦查工作流程图

    附件2: 反贪侦查工作流程图 一、受案 1.1受案流程图 举报中心移送承办人提出《不予初查意见》对应不予初查自首综合处指挥中心登记线索指挥中心负责人批办意见局长分流线索至......

    反贪侦查工作流程图

    附件2: 反贪侦查工作流程图 一、受案 1.1受案流程图 举报中心移送承办人提出《不予初查意见》对应不予初查自首综合处指挥中心登记线索指挥中心负责人批办意见局长分流线索至......

    论审讯谋略与非法证据排除底线控制

    论审讯谋略与非法证据排除底线控制 审讯谋略 刑事司法,尤其是其中的侦查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应当归结为有效性与合法性的矛盾。 为实现司法效益,有效追究控制犯罪,国家刑事司......

    社交谋略技巧

    社交谋略技巧 社交谋略技巧 上卷基础篇 第一章步入演讲的圣殿 众所周知,演讲并非一般性的说话,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需要你悉 心地去加以学习和把握,才能渐入佳境、徜徉于圣殿......

    浅谈商业贿赂犯罪的侦查谋略

    文章标题:浅谈商业贿赂犯罪的侦查谋略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是侦查工作的术语,是指经营者以非法获取竞争优势为目的,在经济交往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索取、收受或支付他人财物等不正当......

    反贪查账技巧(推荐阅读)

    论反贪查账的技巧 2012-02-21 11:06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关键词】反贪查账;技巧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检察机关在自行侦查贪污、私分国有资产、挪用公款等职......

    检察院反贪侦查二处副处长就职发言

    文章标题:检察院反贪侦查二处副处长就职发言各位领导、各位干警大家好:我是法纪检察处副科级检察员,中国共产党党员,法律本科。于年月参加工作,年月复员分配到宣武区人民检察院。......

    律师法实施后反贪侦查工作应如何调整

    《律师法》实施后,反贪侦查工作应如何调整 修订后的律师法将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律师法修订内容与检察机关反贪侦查工作密切相关,特别是有关律师会见权、阅卷权、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