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秉章《关于重新启动我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关于重新启动我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石秉章
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对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自从2001年农业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的通知》发布以后,全国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一度进入高潮,但随之出现的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过多过滥、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耕地数量更呈锐减之势的情况,迫使国家进行清理整顿,最近几年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10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笔者考虑,落实《临汾科学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实现我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应该重新考虑我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的科学建设问题。
所谓乡镇企业工业园区,是指乡镇级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集聚各种生产要素,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创办的有较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的、功效齐全的工业生产制造区域。受客观经济规律驱动,以园区为布局特征的集约化发展模式,逐步开始取代“散兵游勇”式的传统发展模式,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大趋势。这是因为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一是可以提高乡镇企业分布的集中度,克服过去那种发展乡镇企业“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加强污染源治理,保护生 态环境;二是可以促进集约经营,实现道路、供水、供电和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共享,以及质量、安全、消防、劳保等公共管理资源共享,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节约社会管理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乡镇企业生产成本;三是可以实现营销网络、物质配送、教育培训、投资咨询、技术开发等中介服务资源的共享,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四是可以提升企业形象,营造企业文化,使乡镇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壮大;五是可以实现产业集聚,推动乡镇产业升级换代,促进乡镇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得乡镇的金融、信息、人才、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市场得到进一步培育,从而大大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能力,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脱贫致富。
我市乡镇企业占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普遍科技水平偏低,技术装备落后,工艺简单,生产能力低下,主要集中在低效益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的低端重工业和低端轻工业,高效益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高端重工业和高端轻工业发展不足。产品初级、单
一、粗放,名、特、优、高、精、尖、专、新产品相对不足,煤、焦、铁等相关低端重工业产品占到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企业间及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也不合理,普遍存在规模小、布局分散、集团化程度低。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所有制结构也不合理,不具备现代化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发展乡镇企业以及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而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又是促进我市乡镇企业发展以及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方式。笔者建议,应该抓住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根据《纲要》要求,重新启动我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以推动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笔者认为,今后我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应该围绕《纲要》提出的转型跨越发展总要求,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打破二元结构,走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村统筹、区域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城村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把我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成新型城镇化示范园区。一是统筹园区建设和城镇发展,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规模适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力争少占良田、占补平衡,地上地下设施综合配套建设,保护珍惜生态环境,避免盲目圈地,侵犯农民利益,引起不稳定因素,避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二是依托重点城镇建设园区,依托园区建设发展重点城镇,园区和重点城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发挥园区和城镇的规模效益和产业辐射聚集功能带动周边农村一起发展,使重点城镇产业集中、功能配套、服务完善,成为我市新兴的商品集散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乡镇企业集中之地,让农村劳动力进镇有事做。三是根据园区建 3 设需要拓展完善城镇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镇容量,积极开辟就业渠道,给农民进城镇就业创造条件,并做好宏观调控,有序引导农民向园区和城镇流动,使城镇人口的机械增加与园区和城镇公用设施、教育、服务、生产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清洁生产、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我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成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一是鼓励农民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制造、基础产业、服务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把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农村中转移出来,转变成乡镇企业产业工人。二是绿色发展和安全发展,逐步实现我市乡镇企业产业结构重心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转移,围绕我市农业粮、畜、果、菜四大主导产业,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储藏、保鲜、运输业、特种养殖、种植业,集中资金重点扶持,切实形成一批有较高规模效益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支持生态工业、节能减排治污及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先进技术装备生产等环境安全产业发展。四是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先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产业等战略性 4 新兴产业,以及工业设计、研发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服务等先进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
第三,实施集群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聚集,促进集群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把我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成区域特色经济示范园区。一是不断深化对全市各区域板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比较优势、传统特色名优产品、经济文化传统的认识,顺应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制定全市乡镇企业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和区域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二是制定区域特色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导向政策和办法,加大资金扶持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向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拉动作用、有较大贡献的,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区域特色产业和区域优势产品转移。三是制定已建成工业园区向区域特色产业园区过渡办法,积极引导相同、相似和相关的区域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向同一园区聚集,促进已建成工业园区的园区经济由单纯综合的企业集聚型经济体向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化经济体转变。四是加强园区企业间分工协作,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配套跟进相关产业发展,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区域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开发拳头产品,促进特色产品规模化、系列化,做精、做大、做强区域版块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带,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经济体。
第四,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适度重型化的园区产业结构,把我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成转型跨越发展示范园区。一是高标准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吸纳我市优秀乡镇企业加速向园区集聚,引导乡镇企业通过参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实现快速扩张,支持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实施联合兼并和重组,组建战略联盟,做大做强,支持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世界名牌。二是围绕构建产业群、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基地、塑造大品牌,加快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三是推动乡镇工业低碳发展,向绿色制造转型,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向现代服务制造业转型,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抓住国际和国内沿海地区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在人力、物力、土地资源等方面采取优惠倾斜政策,不失时机引进一批污染少、技术先进、带动性强、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和基础工业项目入住园区,建立适度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使我市乡镇企业工业园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和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地位,成长为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心,引领全市转型跨越发展。(作者单位临汾市扶贫局干部,联系电话***)
第二篇:石秉章《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建议
石秉章
2011年临汾市GDP超11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增幅位居全省第二位,财政收入超188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全市“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据我们在新近召开的临汾市企业联合会2012年新春座谈会上了解到,全市大约三分之二的GDP和四分之三的财政收入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我市中小企业个数、安排的城镇就业职工人数和新技术新发明数量等三项指标,分别占全市总数的99%以上、80%以上和90%以上。中小企业已经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市委市、市政府“强基础、抓项目、兴产业、优环境、调结构”,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当前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据我们最近在临汾市企业联合会、临汾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联合会和临汾市中小企业促进会调研时了解到,最近几年,全市有超过1000亿元的民营资金外流,主要流向北京、海南、山东、新疆四省市,以及我市周边城市投资。市场
1经济也是环境经济,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吸引力,就是竞争力。哪里政策好,环境优,项目、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就会向哪里汇集生财。这种情况表明,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还不尽人意,需要进一步优化。加快发展必须创优环境,创优环境才能加快发展。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科学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据了解,当前我市上马一个投资项目,至少需要办《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人防工程建设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五个证件,几证办齐最快也要一年多时间。项目审批效率太低,还存在暗箱操作现象。投资是为了生息逐利。钱放着不用,一年多少财富就没了。因此,必须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质量。要继续加强政府政务大厅建设,创新政府服务,全面启动全程代办服务,扩大网上审批试点,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限,细化和优化办事流程,完善“绿色通道”制度。要继续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要继续开展政风民主评议,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快速反应、快速处理的联动机制,对借用
职权之便侵占企业财物、索贿受贿、以权谋私的人和事,要深挖细查,坚决查处。
第二,解决“围城收费”问题,改善我市交通环境,降低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成本,提升我市对外形象。
据了解,全世界70%以上的收费公路在中国,中国收费公路最多的省份是山西。网上流传有一幅我省公路收费站的卫星图片,上面的公路收费站星罗棋布、密密麻麻,几十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就一个。临汾市区四周就被好几个公路收费站包围着,无论从市区哪个方向哪条道路进出城都要经过公路收费站缴费,形成“围城收费”景观。人为制造了区域隔离,增加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成本,破坏了我市对外投资形象。特别是霍侯一级公路上的城南襄汾收费站和城北甘亭收费站,均位于新建的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给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临汾、洪洞和襄汾三个市县的同城化发展。近年来,全市各界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撤销公路收费站呼声很高。但市里除撤消了位于市区的平阳汾河大桥收费站和马务汾河大桥(现锣鼓汾河大桥)收费站后,就不见再有动静,人民群众和企业家很不满意。全市境内除高速公路收费站外,其他非高速公路收费站都应尽快撤销。
第三,加强市区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盘活城市土地资源存量,有效增加土地供应,把过高的房地产价格降下来。
近年来,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土地供不应求,房地产价格奇高不下,高位运行,不但高于运城、吕梁、晋城等周边城市,甚至高于国内许多一、二线城市,大大增加了我市的生活成本和生产成本,削弱了我市的投资吸引力和竞争力。但是,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市城市在高速发展扩展中,市区仍存在大量城中村和棚户区。这些城中村和棚户区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极低,人均建筑面积小,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出行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居民生活水平低下,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是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我市应该引进市场机制,加大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建设经济适用商品住宅和廉租住宅,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盘活城中村和棚户区土地存量,增加城市开发建设土地有效供给,引导城市房地产价格合理回归。
第四,扶持和规范中小企业协会发展,继续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中小企业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临汾市企业联合会、临汾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联合会和临汾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以下简称“三会”),忠实代表广大中小企业的利益,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窗口作用,通过提供创业辅导、项目设计、信用担保、融资洽谈、招商引资、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法律维权、企业减负、联谊交流、教育培训、诚信建设等全方位、多层次、高智力的服务,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提高中小企业社会地位,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为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市今后应继续支持“三会”工作,支持“三会”发挥更大作用,支持“三会”建立网络信息资讯服务平台、创业辅导服务平台、信用担保服务平台、管理咨询服务平台、市场开拓服务平台、政策法律服务平台、安全环保服务平台,人才培育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九大公共服务平台,为我市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第五,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区,认真落实国家优惠扶持政策,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近年来,国家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是,据了解,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扶持政策在我市尚未落实到位。各经济技术开发园区同样存在嫌贫爱富问题。项目越大,投资越多,享受的政策优惠越多,企业负担也越轻,中小企业基本享受不到优惠政策。项目开工前整理建设用地的“三通一平”(即通电、通路、通水、土
地平整)费用,也要企业自己拿钱,企业负担很重。这些情况说明,我市现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园区运行模式并不适用中小企业。我市应该学习国内许多城市的成功做法,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内应该全面落实国家优惠扶持政策,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三通一平”,各种行政事业收费减免,企业建成投产期间税外无费,客商来投资做到“一站式代理服务”和“两隔离”(即客商不与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打交道,征地拆迁补偿不与当地村镇和农民直接打交道,全部由园区行政管理部门一站代理),努力营造一个让投资者感到方便简洁和低生产经营成本的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中小企业家前来创业。
第三篇:石秉章《加强干部作风纪律建设 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正风肃纪、优化环境”主题征文活动应征稿件
加强干部纪律作风建设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临汾市扶贫局干部 石秉章
当前,我省正在进行以“正风肃纪、创优环境”为主题的“全省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月”活动。这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我省广大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必将对我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发展合力,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走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再造一个新山西产生深远影响。
纪律作风是一个复合词,纪律是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作风则是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风格。纪律作风问题,事关干部个人的成长进步,事关单位团体的创新发展,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古今中外历史上这方面血的教训数不胜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家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就是因为在拿下明朝都城北京后,纪律作风涣散败坏,迅速丧失战斗力丧失民心,在内外敌人夹击下覆 1
灭的。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告诫全党不要学李自成。我们党历来重视加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党始终把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摆在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当做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再造一个新山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的伟大征程。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打造一支在转型跨越发展上有激情、有能力、有思路、有作为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必须持之以恒地严肃机关工作纪律,加强机关管理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机关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合法、文明、清廉、精干、规范、高效的法制政府,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廉洁自律警示教育,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
和服务意识,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继续深入开展纪律观念和廉政观念教育,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教育广大干部自觉加强党性煅炼,自觉增强纪律意识,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三是继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教育,教育广大干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破除墨守成规、保守僵化的思想束缚,敢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善于把中央的大政方针与本辖区、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二、端正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一是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和判断干部纪律作风好坏的标准,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做到主动服务、及时服务和优质服务,坚决克服“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衙门陋习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二是突出治理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心浮气躁、无所作为、工作不深入不扎实、敷衍塞责恶劣工作作风,完善工作责任追究程序,加大工作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执行工作问责制,建立健全奖勤罚懒、能上庸下和择优劣汰的干部作风治理机
制。三是端正会风文风,严格会议审批,控制会议规模、规格、数量和时间,严格文件审批,减少发文数量,做到少发文、发短文,精减各种工作简报,防止过多过乱,做到务求实效。四是切实减少领导干部参与迎来送往和庆典等应酬活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议大事、抓实事,重点解决本辖区、本单位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五是对照《廉政准则》和“五不准”等要求,认真查找本辖区、本单位突出存在的人民群众极不满意、严重影响转型跨越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干部作风问题,深刻剖析,逐条整改。
三、完善机关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政治工作生活纪律 一是完善本辖区、本单位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坚决杜绝迟到早退、擅离职守、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现象发生。二是机关工作人员要签订纪律作风承诺书,坚决杜绝工作时间脱岗串岗,打麻将,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玩游戏、购物、炒股票,去游乐场所的现象发生,不准发表反对党和政府的言论,不准参加反对党和政府的活动,不准嫖娼包二奶,不准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不准违规经商办企业,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三是坚持公开透明和厉行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消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消费、公务招待消费等“三公”消费支出,严格执行车辆管理制度,公车私用按规定交纳费用,杜绝公车私用报销费用的行为,杜绝奢侈浪费。四是积极探索干部在单位和社区的“双重”管理监督机制,把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表现纳入群众评议的范围,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力度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等,全面了解和掌握干部的作风、表现,并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内容,作风不好的不能提拔使用。
四、坚决查处违纪行为,正风肃纪,狠刹歪风邪气 一是要严肃查处违反《廉政准则》和“五不准”等规定的违纪行为,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和粗暴执法、趋利执法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查处案件不手软,重拳出击不留情。二是对视纪律如儿戏、我行我素、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例进行严肃查处,对教育不到、管理不善、监督不严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三是进一步严格规范公务行为,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明确办事标准和时限,工作人员被有效投诉的一律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评先晋级资格。四是通过深刻剖析典型腐败案件,使每个机关干部切实增强廉洁意识和自律意识,警钟长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清明机关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深化教育,深化政治改革,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要通过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把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把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形成惩恶扬善、祛邪扶正、尽职尽责、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舆论氛围,让保持优良作风的干部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让搞不正之风的人在没有市场。三是要建立营造以发展论英雄、凭德才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和用人环境,在职位待遇升迁方面要坚持向德才兼备的同志倾斜,向有政绩的同志倾斜,向一线倾斜,向基层倾斜,向艰苦环境和岗位倾斜。四是加强机关绩效考核,打破“大锅饭”,授予单位在奖惩方面的自主权,使机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表现与他们的职位待遇升迁、去留挂钩,克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五是要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通过完善各项公开制度、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建立党风政风人民监督员制度和健全信访制度等措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畅通人民群众诉求渠道,建立党风政风建设的监督预防体系,加强对干部纪律作风状况和工作行为的监督。
第四篇:石秉章《当前我市贫困地区片区扶贫开发应该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定稿]
关于当前我市片区扶贫开发的应该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临汾市扶贫局 石秉章
从2011开始,我市扶贫工作的重点转入片区开发,这也是十二五期间和2011—2020年中长期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方式。从大宁县片区开发先期试点情况来看,我市片区扶贫开发工作亟需解决以下几个认识问题:
第一,以发展县域经济、培育特色现代支柱产业、推动农业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来统筹我市片区开发工作。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域投资环境,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立足县域区位比较优势,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大市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县域布局,培育县域特色现代支柱产业。二是发展规模经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引领县域产业发展。三是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产品流通领域,扶持培育一批农产品流通运输加工企业,改造新建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和加工配送中心,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完善储备调运制度,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经常性检测检疫制度。四是推进产销衔接、农超对接,建立市场牵动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县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二,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抓手,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努力提升全市片区开发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组建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二是瞄准发展乡村旅游,提升现代农业水平,高标准建设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采摘农业、生态农业、保健农业、教育农业、民俗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三是突出体现现代农业科技的作用,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有选择地介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各个环节,形成覆盖农业产业化经营全过程的示范园网络。四是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培养新型农民,把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信 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五是积极推进园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农副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制度,强化品牌创建,打造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积极推动园区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定认证。
第三,用工业化理念经营我市片区扶贫开发项目,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把片区的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管理、销售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彻底改变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之融入社会化大生产。
一是片区扶贫开发要像办工业那样,为卖而产,为赚而卖,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适应市场需求,调整项目区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用生物、信息、低碳等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重点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培育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二是从本质上改变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以及农业与其他各业之间长期分割的状态,实现农业内部各产业的一体化经营,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直接带动农产品的多层次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比较效益。三是加强农业内部分工协作,培育农业科研、良种繁育、农业气象、病虫害防治、农机租赁、农业保险等经营性服务市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咨询、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投融资、信用担保、电子商 务等各种商业性服务机构。四是工业反哺农业,鼓励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转型二次创业,创办工农业综合经营企业,用工业部门提供的物资和技术来装备农业,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装备,实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市场化经营,提高我市片区扶贫开发项目盈利水平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第四,加强我市定点扶贫工作,构建全市“大扶贫”的片区开发格局。
一是组织动员全市有条件的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科研院校、军队、武警部队、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类大中型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参加定点扶贫工作,参与片区扶贫开发工作,投入片区扶贫开发主战场。二是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预算不变,渠道不乱,用途不改,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把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社会各行各业分割分散的定点扶贫资金整合起来,特别是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财政综合农业开发专项资金整合起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集中投入机制,为片区扶贫开发提供强大资金支持。三是引导社会各行各业定点扶贫资金,以硬化、绿化、净化、亮化、改水、改厨、改圈、改厕“四化四改”和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通客车“六通”为重点,集中投放到我市 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项目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项目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第五,进一步做好我市片区扶贫开发项目规划管理工作。
一是根据我省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按照农业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类似、农业生产特征和发展方向类似、农业生产存在问题和关键措施类似,以及保持传统名优特色和保持一定的行政区界完整的原则,立足于我市贫困地区资源条件,根据我市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规划方案要求,做好全市整体的片区扶贫项目规划工作。二是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规模化开发,产品要有可靠的销售市场,有一定的技术开发力量,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具备交通、能源、服务体系等相应条件,以及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的要求,做好各贫困县具体的片区扶贫项目规划工作。三是在片区项目安排上充分体现我市产业政策、环境政策、扶贫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要求,优先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移民搬迁户和贫困户,优先支持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的县、乡、村和计划生育模范户,优先支持短平快种养业项目,优先支持效益好的续建项目,奖优罚劣,不断优化片区项目。(此 文曾经在山西省农科院主办的《特色农业》公开发表,作者系民建会员,工作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扶贫局,联系电话***)
第五篇: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大江网 2009-10-12
吴 维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依托园区办工业的发展思路,工业园区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加速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阵地。
在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中,各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园区规划水平滞后。工业园区特别是县级工业园区规划的随意性比较大,且缺乏连续性。一些园区只注意到企业布局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忽视了相应的生活、服务、商业等设施的规划,影响了园区持续发展的后劲。其二,基础建设缺口较大。各工业园区基础建设所需资金量都较大,但由于县(市、区)级融资渠道狭窄,自身“造血”功能欠缺,相当数量园区处于负债经营的状态。资金困难既影响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签约企业按时进驻和顺利投产,影响了园区的品牌形象和后续发展。其三,工业用地日趋紧张。工业用地不足是困扰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一些工业园区还存在入园企业建设进展缓慢、圈大建小和“晒地”的现象,浪费了园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其四,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一些县级工业园内大企业、大项目不多,特别是附加值高、创税多、发展后劲强的项目十分缺乏。在招商引资的竞争压力下,一些园区急于求成,对签约的项目把关不严,一些入园企业产业技术水平不高,入园项目与园区的规划定位不符,致使园区的产业特色不鲜明,产业集聚能力不强,制约了园区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其五,管理服务有待完善。一些市、县园区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明晰,园区管理职权受到多方制约,影响管理的积极性和服务效率。
针对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以笔者在宜春市袁州医药工业园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来看,关键要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完善规划,确定长远发展蓝图。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园区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应按照“不求大,但求精”的理念,高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在编制规划时既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又要体现出超前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既要强调节能节地、合理布局,又要高起点规划、预留适量的拓展用地,为后续发展留有余地。应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园区所在地域的特点和基础水平、自然资源、发展速度等因素,力争使工业园区和中心城区实现最大的融合。
多元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应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项目带动、滚动发展”的思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问题。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通过投资、联营、入股、控股、独资、收购等方式参与园区开发建设,逐步实现由依靠政府投入向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多渠道努力,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为园区发展提供优良的硬件保障。
创新思路,提升土地管理水平。土地是园区和企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科学制定土地征用苗木补偿办法,从源头上杜绝附近居民在规划区内抢栽、抢种、抢建的现象,减少征地障碍和困难。要严把土地供应关口,根据每个入园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用地,杜绝“轰轰烈烈圈地,冷冷清清开发”的行为。应加强土地清理工作,提高用地效率。应积极探索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新途径,鼓励各类企业和经济组织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为不符合单独用地条件的中小型企业构筑发展平台;鼓励园区扩建企业通过整合原有土地自建标准厂房,促进园区产业集中布局,实现资源共享,切实保证园区土地的集约使用效率。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扩大规模效应,是工业园区建设的落脚点。各地工业园应按照产业定位,加快主导产业的集聚和培育,努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化协作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品牌企业、规模企业、配套企业密集,产业竞争力强的经济板块。各地在注重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应制定和完善园区准入标准,杜绝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劣质项目进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园区建设道路。
强化管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也是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各地应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大力优化园区发展软环境,以“办事认真、说话算数、服务到位”的理念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效、周到、快捷的服务。比如,在袁州医药工业园,入园企业及其项目的所有审批、核准手续均由园区管委会全程代办;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成立跟踪服务小组,从企业落地、开工、建设等环节全程搞好服务,确保项目能招来、快建设、早投产;建立园区检查管理制度,规范执法部门行为,严肃处理破坏、阻挠园区建设的人和事;灵活运用优先用工、留地安置等方式,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引导周边群众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