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社调报告
当“就业难”邂逅“用工荒”
关于“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社调报告 □
【摘要】
据报道,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30万人,比去年增19万人,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与此相反的是,由于经济迅速回暖,2010年春节过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企业纷纷上调工资,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以缓解用工荒。
【关键词】
用工荒 就业难 探索矛盾并存原因 产业结构 【调查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最终都是 为了让劳动者又有更好的生活。“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时出现,提醒我们再不能抱着“劳动低成本优势”不放,因为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者会做更多权衡,苦活累活,钱再多可能也没多少人愿意干。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才能从根源上平破解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深层探索“就业难”和“用工荒”矛盾并存的原因,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套合理的建议以供参考。
【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为辅。共发放110份问卷,分小组统计数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处理数据。【现状分析】
一面是企业喊用工荒,一面是民工诉苦找工作难,对于在就业市场中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其中反映了双重矛盾:
首先,这是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对的矛盾。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调整,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技术型调整,劳动用工的结构也随之转变,简单的重复劳动已经不是企业需要的,这直接导致不少技能不强、不足的农民工无法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也就是像那家大型建筑企业的老总反映的那样,企业想要的,招不到;民工达不到要求,也就没人雇,这是“用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年末至今,经济逐步上升,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不少大中企业在渐渐复苏的过程中有意降低用工成本,开出的用工待遇等等往往不能满足农民工尤其是年轻 的“二代”农民工的需求,“一边嫌成本高,一边嫌收入低”,收入分配不足,直接导致不少农民工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岗位,而在省会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压力之下,一些“二代”农民工甚至萌生“退意”,打算返乡找工作。
然后,根本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不平衡。这几年,大家都在谈论新生代农民工,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首提这一概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新生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了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更倾向于城市生活,有71.4%的女性、50.5%的男性希望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在就业上,他们和老一代农民工最大的不同是,工资已经不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考量因素,他们更在意工作环境、是否开心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工厂化、大规模、流水线式的枯燥工作环境,已经难以让他们满意。
事实上,这些特征不仅存在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上,也是“80后”计划生育一代的整体特征。而对这一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比农民工的选择余地更大。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这几年越来越突出,但即便如此,大学生们宁愿失业,也不会到东莞大朗的毛纺厂做一般工人,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工作环境好、能展示才能的白领工作岗位。这是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的情况。而在供给方面,以往的就业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工厂还是原来的样子,工作环境一成不变,工作岗位大多还是蓝领的工作,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从欧美、日本的情况看,当第二产业不能提供足够多的体面工作机会时,很多人会进入第三产业就业。和一般人的理解不同的是,第三产业除了餐饮、旅店、商业等传统领域外,也包括金融、保险、教育、政府部门等广阔的领域,它提供的是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工作环境和社会评价比较高。而从我国的大环境看,第三产业还很不发达,因此还不能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部门。
最后,中国企业经营环境恶劣也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记得2008年有报告称中国企业的税负痛苦指数全球第一时,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税务局都出来反对。但大部分的企业却认为报告反映的情况属实,因为中国企业的税负并不仅仅是交到税务局而已。这些,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还有一句话说得好,“税负痛苦的并不在于税率,而在于税收的分配使用上”。经营环境恶劣下的中国企业,赢利自然很艰难,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企业只能大力节流开源;在这种情形之下,员工工资很难提上去。反过来,如果企业赢利状况良好的话,员工工资的提高就会比较顺利。可参考中国石油和中国移动及各大银行的工资水平。坊间有消息说中国移动的工资水平太高,以至于国资委要求他们主动降薪。
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就业需求和供给上的不适应。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大学生,他们需要的工作社会不能提供,于是出现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尴尬现象,这反映了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不适应劳动力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就业需求。
【存在的问题】
尽管用工荒提高了农民工的议价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工资和待遇,但提高的幅度是有限的。另外,在与民工兄弟们交流,很多人内心都流露出一种缺乏“归属感”的恐慌,无法落户,教育、医疗、社保上无法享有同等权利,如何让这些新市民真正在城市里安心工作?如今,全国高度关注统筹城乡发展,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呼声也越来越高,这让农民工,尤其是大量不愿返乡又在城市中备感压力的“新生代农民工”非常关注,也非常期待。
并非大学生不好就业,而是由于有些大学生不达目标,绝不罢休,挑剔工作;个人条件一般,父母要求很高,达不到父母的期待值,这部分学生的父母以为,孩子能上大学就是精英,应该有一份令人称道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大学生就业难为何不找找自身的原因?
要问民工市场里面招聘企业最多的是哪些,肯定是电子、服装、餐饮行业,而最紧缺的岗位肯定非操作工、服务员、缝纫工莫属。民工市场年后刚开市的头一天,就来了三家服装企业,大量招聘缝纫工,工资“炒”到3500元一个月。据统计,民工市场里面目前有近2万个岗位,光这三个岗位的缺口就达到1万个。为何有大量的民工不去干操作工、服务员、缝纫工呢?工作人员指出,这三个岗位的短缺,主要还是因为工作比较辛苦、要求年纪轻、管理较严等原因造成的,现在的小年轻越来越不能吃苦,而且也不太受管理。
就业难的存在,说明了中国目前的劳动力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如果企业想解决用工荒,在市场经济下,看起来应该很简单。涨工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自古而来的真理。但现实中我们看到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提出涨工资来应对用工荒。这说明什么呢?我们认为,这说明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乐观,赢利能力薄弱。也就是说,中国企业无法承担涨工资带来的财务压力,所以没办法用涨工资来吸引工人进厂。
【对策及建议】
首先,社会应调动企业、职教机构、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组织职校与大型企业对口建立各色实习实训基地,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广泛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职教资源,引进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经验,探索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新型就业模式。
其次,要破解“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悖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最大的不同是,制造业是供给创造需求,服务业是需求创造供给;制造业以资本和物为主,服务业则更多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发挥程度;制造业讲求的是规模经济和标准化,产品整齐划一;而服务业是一个以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为特征的行业,市场是分层的,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的每个人,他们对服务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有人提供有差别的个性化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方面的需求增长很快。而这恰恰是中国的软肋。无论是建酒店还是居民小区,我们总是强调投入了多少钱,采用了什么样的设备,而忽略了人的因素,所以,很多酒店水龙头出水不畅,很多小区不能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我们一般归结于硬件不行,却没有意识到人力投入不足,服务不细致的问题。
最后,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方面,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扶持政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监督检查,抓好各项政策特别是就业专项资金、减免税费、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二是及时研究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操作难点,调整完善扶持政策的享受范围、享受标准等,进一步发挥政策 引导和促进就业的作用。一方面,进一步深入挖掘就业岗位。把发展非正规组织就业摆到突出位置,继续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深入开展“春风行动”活动,依托活动平台,建立长效机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腾出岗位,积极主动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另一方面,加快形成覆盖全区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以形成覆盖全区、体系健全、功能完善、高效便捷的服务网络为目标。区继续拓展、规范就业信息三级网络服务领域,调整、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交流中心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市场格局。加强人力资源的软、硬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市场促进就业的作用。再者,有效地开展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训练。在确立企业作为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训练基地的基础上,主动设立服务窗口,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认真组织见习训练,提高见习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逐步增加见习训练基地和岗位数量。
【摘要】
破解“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悖论http://www.xiexiebang.com “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 民工生存尴尬
破解“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悖论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用工荒”与“就业难”
“用工荒”与“就业难”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其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企业的“用工荒”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这两个现象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现象同时出现在中国,这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是十分罕见的,如果不加以重视,必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要解决当前这一热点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深入调研,以找到有效的对策。关键词:用工荒
就业难
一、现状
“用工荒”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用工短缺的现象。“用工荒”实际上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现象。一边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边企业却招不到人。它暴露了我国以前政策的不合理之处,急需要调整。
近几年,由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于是,在出现“用工荒”的同时,还发生东西部地区争抢劳动力的现象。在每年春节前后特别是正月十五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是企业招工和农民工返城务工的高峰期,“一票难求”、“招工难”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缺工”、“抢人”便成了春节过后,企业老板开工的第一件大事。与往年相比,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外贸订单的恢复性增长,缺工现象在今年更为严重,而且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不但珠三角、长三角这些沿海发达地区缺工严重,内地一些省份如安徽、河南、四川、重庆等传统的劳务输出地也频频告急,而且从技工蔓延到普工。有报道称,有些省份甚至出台政策,限制劳动力外流。
如此大范围的普遍缺工,是否意味着劳动力市场“拐点”的到来,眼下还不好说。但一个与“用工荒”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也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就业难”的事实也客观存在,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11万,2010年为630万,2011年就已经增加到660万,而到今年2012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历史新高的680万,四年的时间里,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成倍增长。这就意味着,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就业难”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在全国各个省份,它都成为了一个普遍又棘手的问题。
一边是大学生供大于求,每个大学生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样造成了劳动力浪费;另一边很多单位又招不到适合自己需求的员工,导致许多岗位的闲置和劳动力的短缺。这两者的矛盾正是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原因
“用工荒”基本还是局限于一定地区范围和特定时间段的阶段性现象。有关调查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每年的“用工荒”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机械加工、宾馆餐饮等生产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主要依靠较为廉价的生产力。从本质上来说,“用工荒”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的一个重要信号,而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期间,“用工荒”现象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调研发现,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是“用工荒”的根本原因。金融风暴发生后,农民工就业趋向发生了明显变化。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常规思维来看,“用工荒”意味着劳动力供小于求,市场会依据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自发上调均衡工资水平。但事实表明,低端简单劳动供给者因替代性强而不被企业重视,工资水平仍旧偏低。一项对珠三角五市1500余名农民工的最新调查表明,2009年加班费收入为0元者有839人,但工作时间为1至8小时者有640人。也就是说有199人有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工作时间更长,收入却没有增加。另外,从2007年开始,农民工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时间均值都在增加。但小时工资却在下降,从2007年的8.0258元/小时,降至2009年的6.9658元/小时。同时,春节过后各用人单位列出的各职位起薪,普遍比节前降了一成左右。市场起着杠杆作用,节前用工是供不应求,而现在则成了供大于求的局势,用人单位降低起薪并不奇怪。再说,企业也更愿意用调低起薪、拔高最高工资的办法,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所以“用工荒”不能指望企业单方面解决,必须要有调控部门的积极介入与引导。
而分析其具体原因,中西部快速发展吸引农民工“逆流动”也是一重要原因。随着沿海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和推进,中国经济的纵深活力凸显,劳动力也不再是单向地流动,“逆流动”的队伍正在壮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国家4万亿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需要大量民工。尤其是国家一直以来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采取的免收农业税与粮食补贴等措施,使得部分农民工愿意留在家乡建设。而现今,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城市的各种生活成本大幅上涨,也是许多务工者萌生“退出大城市打拼”的关键。外出务工的人员减少,而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行业劳动强度较大,本地年轻人也不愿意干。因此,近几年来沿海地区频频上演的“用工荒”,一定程度上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民工争夺战”的结果。
而“就业难”则集中于当前的大学毕业生这个庞大的群体。
据调查,目前许多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人90%以上都是农民工,多数城镇居民不愿自己的子女当工人,纷纷花钱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供养子女读大学,毕业后由于花费和投入的比例不协调,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从主观上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 和“就业难”。
以前,各类技工学校为各类企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工人,确保了企业的用工,也保证了大多数青年的就业。然而,现在技工学校越来越少,多数为追求经济效益纷纷改为职业学院,转而培养本科、专科生,使得能胜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减少,而希望从事管理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从客观上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和“就业难”。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纠正过去“左”的做法,强调对知识的尊重,我们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总是在向“精英人士”倾斜,而普通产业工人却一再被怱视,他们为整个经济发展付出许多,到头来却是只能解决温饱,形成收入与付出的巨大反差。于是更多的人千方百计选择创业,努力成为“精英人”,而不愿做普通产业工人,这也是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当今的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在自己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有限的情况下,找工作又不愿意从事一些偏向体力劳动以及薪酬不高的工作。他们普遍青睐于坐办公室的白领工作,但是对于这个管理领域的人才,社会的需求又是十分有限。同时在国家每年的高考过后,各大高校都在扩招,因此每年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市场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已经明显供大于求。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只能精中选精。这样以来,大批的大学毕业生便面临着当今“就业难”这个严峻的问题。如果不是自身条件十分优秀,或者有过人的才能,想要毕业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大学毕业生就不能挑肥拣瘦,要随时作好工作与专业不对口以及从基层做起的准备。
三、思考
“用工荒”与“就业难”的背后凸显的是工资机制不健全,使得技术工人纷纷离岗;凸显的是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高校的人才供应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脱节严重;也反映出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们融入城市的脚步,迫使他们回乡另谋出路。
所以,化解“用工荒”与“就业难”之间的矛盾,至少应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企业没有储备人才的概念。他们大多需求的是熟练技工,希望招到的工人马上就能进入工作状态,为企业创造效益,所以将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挡在了门外。企业应该为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学会储备人才。企业也要摒弃“唯学历”论的用人制度,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同时也要善待、关爱企业员工,给他们提供应有的保障和关怀,尽可能地提高工人待遇。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情况下,才能调动从事企业工人的积极性。
第二,高校的教育机制和课程安排并没有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人才资源配置非常不合理,人才供应和人才需求不对口。高校应该展开调查,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合理实用的专业,加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作业能力”的培养,向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三,大学生本身没有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失业状态。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和择业观,从低做起,不断地锻炼自己,赶超自己。
这样才能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之间的尴尬处境。
参考文献:
[1]《“用工荒”与“就业难”》 [2]《用工荒与就业难的中国式并存申论》 [3]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4]百度百科 [5]中国青年报
第三篇:用工荒与就业难
用工荒与就业难
目前,就业市场之所以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根本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透过现象和矛盾的表面,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工人出现用工荒,一方面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出现就业难。这两个看似是悖论的现象,在中国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
用工荒主要出现在新一代农民工身上,他们与前一代农民工最大的不同是,工资已经不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考量因素,他们更在意工作环境、是否开心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工厂化、大规模、流水线式的枯燥工作环境,已经难以让他们满意。还有相对的一方面,随着近年经济结构的调整,一大部分企业借着高科技革命的春风转型,经济模式由粗放转向集约,有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由此催生出一大批新的岗位需求,这些工作不仅需要就业者有充足的精力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更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做后盾,这一部分就业市场形成了暂时空缺。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原因也是多层次多方面。首先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要的理论框架、知识结构没有构建起来,自身素质不足,不符合一名合格大学生的要求。其次,大学毕业生没有一个理性正确的就业心态,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就得是“大家”,就得担当干部、管理人员,对工作没有一个认真的态度,缺少职业情操,容易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再次,现在一些企业缺少必要的社会责任感,新的岗位需求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大学生,觉得大学生粗出茅庐,空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招收应届毕业生企业就等于承担起来培养大学生的义务,得不偿失。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与其招收大学毕业生还不如招聘有工作经验者来的实际、实惠。最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已经成了影响大学生教育的瓶颈,管理机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评价机制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学科设置不灵活,不能紧跟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变,各地区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不均等。
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大学生,他们需要的工作社会不能提供,于是出现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尴尬现象,这反映了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不适应劳动力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就业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年轻人对工作岗位的挑拣,不是某些人所谓的“挑剔”、“眼高手低”,而是人的解放,人不再单一地只受经济因素的驱动,而更看重个人感受、发展前景等精神因素,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期,经济结构的转型,劳动力市场、就业市场也要跟紧节奏,要处理好经济结构转型和就业市场稳定良好的关系,既要保证经济有好又快的增长,也要兼顾劳动市场的结构问题,只有一个良好稳定的就业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才有内生的动力。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民生无小事儿、,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找出问题的根源,发现问题的本质,从劳动者到企业到政府职能部门每一个环节都找出要害,针对性的处理好、解决好现阶段出现的用工荒与就业难的问题。
用工荒一方面是年轻农民工不满足与现实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另一方面是劳动者胜任不了企业新的岗位需求;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对工作不满意,另一方面是企业对大学生不满意;这两者的矛盾其实大同小异,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只要我们把问题联系起来,就可以统一的解决问题。从劳动者本身、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分别入手,对症下药,用工荒与就业难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提高劳动者素质,理性就业。新一代的农民工必须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的新要求。行成一个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和习惯,做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要最求物质利益,更要注重精神最求。大学生要客观认识自己,在校期间要扎实学习书本知识,打好基础,抓住实习实践的机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工作有一个美好憧憬和预期的前提下,愿意到基层工作,从小做起,从底层做起,步步为营,实现自己的理性。
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把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平衡起来。政府给了企业投资环境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同时,企业也肩负了为社会政府分忧负责的义务,企业不仅仅要追逐经济利益,也要吸纳大学毕业生到企业来工作,为民生做出贡献。要对缺少实践经验的毕业生有一份宽容和担当的心;要理清错误的认识,培养人才的同时,企业本身也是受益者。对不合格的农民工进行专业的培训,加大对职工素质提高的投资力度。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人康大业,人才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承担着塑造公民素质,培养各类人才的重大任务,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突破教育体制障碍,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要更新观念,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多样化人才,系统培养的观念;形成体制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加大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以教育开放,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我们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和谐社会,在经济结构转变的同时,也要注重由此带来的就业市场失衡的问题。反过来,只有就业良好稳定,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要充分发挥这个自身优势,劳动者、企业、政府都要身体力行,把我国打造成一个人力资源强国,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伟大祖国的繁荣和富强。
第四篇:解析“用工荒”与“就业难”
解析’“用工荒”与“就业难”
08级统计1班—2200801111025—秘苹苹
前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难”已不仅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代名词,更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尖锐问题。而与此同时,“用工难’现象也愈演愈烈,尤其对于中小企业,一直承受着用人难、留人难的伤痛。一方面,企业急需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相关专业人才需求持续井喷,却迟迟找不到合适人选;另一方面,广大毕业生手持简历,进出于不同招聘场所,穿梭于不同人才市场,却苦于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此“两难却真实客观地存在着。这背后存在怎样的原因,发人深思。
一、“两难”原因初探
(一)劳动力供求失衡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劳动力供求数量不均。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总额约1200万是导致就业难的直接原因。其次,劳动力供求增长速度不均。从动态发展来看,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相应地拉动劳动力需求增长,导致供需增速逐步拉大。再次,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市场上对技术工人、年轻工人,尤其是女工需求较大,需求远超过供给;而普通工人、年龄较大的工人及男工基本不存在短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是14%以上,供求之间差距明显。最后,劳动力供求地域性失衡。“孔雀东南飞”现象在这几年并未得到切实缓解,大部分人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一直呈现严重的用工不足。
另外,有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农民工总数的 60%;他们更倾向于城市生活,有 71.4%的女性、50.5%的男性希望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在就业上,他们和老一代农民工最大的不同是,工资待遇已经不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考虑因素,他们更看重工作环境、工作是否开心和个人价值能否实现。
工厂化大规模、流水线式的枯燥工作环境很难让他们满意。而对这一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比农民工的选择余地更大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近几年愈演愈烈,即便如此,大学生们宁愿失业也不愿到小企业做一般工人。当前,我国的第二产业还不能提供足够多的体面工作机会,而且从我国的大环境看,第三产业还很不发达,因此还不能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还有就是,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大大提高。以前即使是出生在城市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工作,不管薪水多少,目的在于补贴家用。现在不同了,很多年轻人“啃老”,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老”可 “啃”,依仗“父辈”不工作也没有生存压力因此他们可以等找到理想工作为止。
(二)劳动者就业观存在障碍;自身能力素质不够。
劳动者自我期望值过高,高校毕业生更为严重。许多毕业生就业观还未完全调整,认为自己辛苦四年读出一个大学,自己应该拥有一份有可观收入和良好福利的理想工作。就业理念存在诸多误区,如 “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
很多劳动者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理想”工作,有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等方面。大学生自身能力也有待提高,很多毕业生虽成绩很好,但缺乏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毕业生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用工需求脱节。
普通劳动者大多水平偏低,掌握相关技能劳动者数量更低。2004年二季度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和初级工的需求人数与应聘人数比例分别为2.4:
1、2.1:l、I.8:l、1.5:l和1.5:1,劳动者素质及技能急待提高。
(三)企业用工观存在障碍,要求偏高;提供待遇较差导致招工不足。
高新企业、新上项目企业及新引进的企业发展较快,对人才的专业、层次、经验要求较高,这无可厚非。但有些企业一招聘则打着本科以上、有工作经验的招牌,而很多岗位其实大专生就能胜任,这让许多毕业生绕道而走。人才高消费的观念实际也为一些民营企业带来为年轻从业人员积累实践经验的较大成本支出。
另一方面,极低的工资薪酬及不平等的福利待遇是导致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招人难的重要原因。“工资低、工时长、工作条件差”是很多民工经常抱怨的内容。据调查显示:有的地方10多年来民工的平均月工资只涨了68元,工作时间却普遍超过12小时。另外企业用工不规范,不签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工作生活条件恶劣等使工人权益屡受侵犯。而同时政府优惠的农业政策使农民返乡务农收益增大,部分农民工开始离开城市,工资增长缓慢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共同使城市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相对上升。
(四)用工与就业信息不对称,供需沟通渠道不畅。
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目前就业渠道主要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招聘会、就业网站、公务员,服务西部等。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公务员报考又受专业、是否党员等限制。对大多数人而言,网站和招聘会才是主要的就业渠道。但很多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信息迟缓远不能满足毕业生需求,异地求职成本更大。
对于农民工,其用工信息更为闭塞。国统局调查显示,农民很少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在2003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有组织的仅占3.3%,41.3%的劳动力是在亲友的介绍或带领下外出务工,55.4劳动力是自找门路。“随大流”使他们在城市间盲目流动,为找工作浪费了大量成本。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服务农民工的公益机构,黑中介充斥市场,高昂的手续费和高度的风险让农民工望而生畏。劳动力市场信息不能充分传递到农民工手中,岗位闲置和劳动力浪费现象并存。
二、“两难”成因深层分析
(一)收入分配不均及‘技术挤出”效应导致劳动供求失衡
毋庸置疑,整体供需不均或说劳动力总量过剩是导致就业难的直接原因。劳动力总量过剩,意味着资本的数量不能满足劳动力就业的需要。在经济学上,无论土地、资源,还是生产资料都通归为资本。但中国除耕地外,其它资本并不缺。换言之,劳动力过剩与资本过剩在中国同时存在,劳动力只是相对资本的边际利润存在相对过剩,即扩大投资、雇佣新的劳动力已不能使企业家获利,甚至出现报酬递减。而企业家缺乏投资热情在于无利可图,其原
因可为两个,一是政府税收过高,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人买。前者并非主要影响因素,后者才是根本原因,而出现后者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据官方最近数据显示: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已由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至2005年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48.8%下降至均达历史最低水平。有效需求不足,其症结在于收入差距过大。因此,收入分配失衡是造成目前中国劳动力供需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
所谓“技术挤出”效应,即从短期看,技术进步会提高产出效率,生产同量产品要素投入减少,技术转型带来旧部门的淘汰,由此对就业造成冲击。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自微观经济基础放权让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技术进步的就业挤出效应就不断显化,如国企冗员流出、下岗人员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致使就业增长率总体下降,从1986年2.82%下降到2003年0.94%,GDP也相应降低2/3。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期,技术进步的产业化和外溢到扩大就业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转换过程,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其就业创造效应将持续小于就业挤出效应。因此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挑战。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迫使企业必须加大技术投入,优化产品结构,这样才能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不致于轻易被淘汰。
(二)教育培养机制失衡
对于大学生,长期以来我国都是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导致教育结构很不合理,培养更多的是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很少考虑到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很多高校为了眼前利益,只顾做大,不顾做强,结构不合理,办学没特色,质量没保证。很多冲着社会热门专业大量招生,殊不知这些专业早已供过于求,导致人才配置错位。建议学校和企业联手,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调整优化,实务理论相结合,联手培养用工单位所需的专业对口人才。
对于民工,其职业教育更为缺乏。很多民工都是自发组织外出务工,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从事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一直错误地引导着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用人观,使其不愿在技术和培训上投入,即便人招来了,却也很难将人留住。企业应合理的转变用人观,结合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员工岗前、岗中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企校联合、企企联合、订单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内容除专业技能培训外,还应增加综合素质培训,如就业观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政府也应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尤其要加强对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整个劳动力队伍的技能与素质。
(三)户藉制度及地方保护阻碍了劳动力的顺畅流通:相关法律制失衡度不完善导致市场监督不利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中城市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少地区尤其大城市纷纷采取措施限制外地劳动力进入本地市场,目的是解决本地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通。严格的户籍制度使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多年都一直享受着非平等待遇,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顽都有别于城市居民。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都难以扎根,最后不得不流回农村。有关部门应转变思想,对于日益增多的进城农民,不能简单地采取堵、卡、驱等限制性措施,而要认真研究农民流动的新问题,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大市场。
政府处理农民就业问题也经验不足,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2%,大批量的劳务输出
当前还处在零散组织状态。《劳动法》虽已执行多年,却还未完善修正过一次。同时,劳动执法监督也没做到位,缺乏以权利平等为基础的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市场未有进行有效的法制调控,加之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信息不充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量及流向难以掌握,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混乱、争议和纠纷等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等,这些都是政府在处理农民工就业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政府应下大功夫,尽快完善农民工用工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早将其纳入正常发展轨道。
三、解决“两难”的途径
(一)着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
“中国制造”大多处于制造业价值链低端,依赖廉价劳动力不论是从前的“微笑曲线”(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的设计和销售,而制造处于中间环节,其附加值最低),还是新近流行的“6+1”产业链理论(“6”指产品的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1”指产品的制造),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制造处于产业链低端,而产品价值的 90%由设计、营销 等环节创造。
现实情况是,企业大多紧盯“制造”,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集中在技术工人和普工上,而在被忽视的环节上正是大学生可以一展身手的地方。因此,解决“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问题,最根本的是要着手产业升级、结构调整。
(二)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
1、大学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要转变只当干部和只去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就业观念,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在就业地区上,既可以是大城市,也可以是中小城市及农村,既可以是东部发达地区,也可以是中西部地区。
2、要把握择业技巧,提高就业能力,合理评价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另外,选择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有根本性转变的体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用工荒”即可迎刃而解,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会存在。社会、企业、家长、大学生本人都要转变就业观念。社会宽容、企业接纳、家长支持、大学生勇敢从普通员工做起,找到生存的空间,就一定会获得发展。
(三)国家制度保障
1、新生代农民工对享受社会保障和城市公共服务的愿望比较强烈,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等因素对于农民工的流向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国家应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改善工作环境国家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中央及地方应大力推行惠农政策,从而保障农民工回乡就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国家还应当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对在中西部发展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对东部沿海进行技术密集型转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政策支持,促进其升级转型。
2、国家需要继续加大大学生就业工作力度,比如,在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就业信息平台,使得高校能够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调整具体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这种基于信息平台的沟通与交流为大学教学改革和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国
家还可以对企业实行优惠政策,促使其吸纳高校毕业生。对于积极支持和与大学合作办学的企业,国家将给予一定的补偿、奖励及扶持。这不仅为大学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于大学毕业生职业观的形成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用工荒”并存,真实地反映了宏观经济中的分配不公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泡沫严重等诸多严峻问题,而不是“用工荒是局部性、结构性用工短缺”的说法那么简单。这不是企业一涨工资就能解决的问题。即便企业咬牙上调工资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一旦有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它们便会死灰复燃。根本的出路在于国家应该尽快消除造成“用工荒”和“就业难”的诱因。这样不仅能解决“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的局面,还能促进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第五篇:谈用工荒与就业难
谈“就业难”与“用工荒”
姓名:王子秋学号:210993240专业班级:0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班
摘要:春节一过,一场让企业头疼的用工荒像往年一样席卷而来。尽管有太多的不适应,但
仍需面对。然而眼见着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招聘现场,每个企业所招的人数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另一面,大学生也不得不面对找不到工作的艰难局面,过完年就匆匆的涌向人才市场,成功的却是寥寥无几。本来,“用工荒”和“就业难”看起来是两个完全对立的现象,然而,在中国,他们的同时出现不是偶然,其背后实在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用工荒、就业难、企业、大学生、工人
(一)两种看似对立的现象:用工荒和就业难
这两种现象不是这
两年才出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充当世界工厂的中国,以其廉价的劳动力吸
引着国外的企业来华投资建厂,随之而来的是众多农民涌入城市,出现了“农民工”这个词,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经济发展浪潮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如此数量的工人仍满足不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另一边,这几年的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每年的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据有关
统计,2011年毕业生数量已经达到640万。这个数量无疑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面是企业招不到人,不得不放下身段,提高薪酬来吸引。面是大学毕业生发
出去的一份份漂亮的简历,却不被录用。其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二)存在“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原因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出现这样的问题,不能从单方面找原因。
(1)用工荒的原因
首先,从我们最熟悉的农民工说起,他们作为工人之前,大多是农民出身。由于国家近几年的惠农政策,使得一部分农民工又找到了其他更好的谋生出路。因此导致工人的流失,虽然这是好事,但却是造成用工荒的一个原因。国家的初衷是好的,所以一些政策还有待更深一步的探索,加以完善。
其次,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难保障工人的基本权益。近些年来,有关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是从调查数据来看,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覆盖率仍然偏低。并且,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工人,他们希望找到的工人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为企业创造效益,而不愿意为工人进行培训花钱,这使得一些刚进入社会的应届大学生和农民工,没什么工作经验,就被挡在了门外。其实劳动力不缺,在利益这方面企业真的应该好好想想。
再来就是季节性劳动力迁移导致企业用工短缺。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东部地区的外出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春节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探亲的高峰阶段,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也是造成东部沿海城市周期性缺工的原因之一。
(2)就业难的原因
存在就业难,我认为问题主要出在我们学生身上。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高收入、待遇好的单位,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造成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加而西部城市求贤若渴。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更加严重影响择业与就业。
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水平也是企业招聘的一个因素,而恰恰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只是混日子,专业学习的不够深入,以至于文凭是混出来的,没有真才实学,企业是绝不会聘用这种学生的。所以,学业的“不给力”同样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屏障。
高等教育的过度扩招也是原因之一。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数今年迅猛增长,其直接结果就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导致大学生供给量绝对值增加。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逐步显现,劳动力的社会实际需求增加缓慢,与过多的新增毕业生的数目相抵消后,形成相对供需失衡,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
总的来说,“就业难”与“用工荒”主要是产业结构问题,工资待遇问题,福利保障问题,学校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国内最不缺的就是公务员,原因主要就是工资与福利。所以国内从来不见“公务员荒”,却年年喊“用工荒”。
(三)“就业难”与“用工荒”,多方都应反思
出现了两种本不该同时出现的现象,身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首先应该进行反思。从高中开始,我们就被灌输了“高中努力,大学轻松”的思想,可悲的是我们也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孰不知真正应该努力的黄金时期正是大学。国外大学的自修室,凌晨四点还是座无虚席。与他们相比,我们还在天真的生活在这象牙塔里。平时悠闲,考前努力,考完就忘,这就是现在大学生的状态。并且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主,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多磨练学生们的社会生存能力,不要以一味的填鸭式教学教育学生。
第二,国家政策应该更加完善。“用工荒”实则是“政策荒”,应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中国的产业整体还处于低端,多以“薄利多销”为盈利模式,且目前中西部的低端产业也大有发展,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较大,而大学生群体要求的薪资待遇较高,且所学知识适合高端产业。因此,产业升级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的就业难。试想,如果沿海城市盈利模式调整,利润空间得以打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有望迎刃而解。
第三,从每年的情况来看,用工荒需要反思的是企业的工资、福利保障体系。农民工追求的是制度平等,他们需要尊严,他们害怕拖欠工资。大学生追求的是使生活富裕的薪金。企业不能把这种需求变成工人的奢求。经济高速发展,而工资却没有与之想匹配。如果工资和福利能有更好的保障,目前的就业局势将会大有好转。
(四)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关键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要从学生入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从15岁开始做职业生涯规划是最好的。所以,从高中开始就应该教学生会做职业规划,规划应该是长期的,应该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学生遵循着规划,从小事做起,积累
经验,最后达到自己规划的事业的顶峰。这里有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的眼光放低,放低身价,从基层做起。年轻人需要的不是高薪工作,而是能够学到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用的知识和经验,使得今后能拥有优质生活的岗位。其次就是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打好基础。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国家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加强就业指导,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还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使之长效化。同时,要进一步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走自主创业的路。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本身就业,而且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有倍增效应。
企业应该尊重劳动力,不能一切都以利益为最终目的,给劳动力以合理的薪资和福利,其实这也是留住企业中意的人才的手段,更是以后吸引更多人才的有效手段。保障农民工的工资能按时发到手,这是最基本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头上到学习中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才能适应全球化趋势,才能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付鸿飞:从大学生就业难看中国人才结构培养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