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研究计划书(范文)
“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研究计划书
一 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累计失业人数也在一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一年热过一年。特别是自经济危机以来,这种趋势尤为明显。而另一方面,企业招工难也越来越明显。自20世纪初,东南沿海地区陆续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而现如今,这一现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频繁出现。涉及的行业也由低端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蔓延到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匮乏。一方是大学生“就业难”、一方是企业“招工难”,这两种现象初看是完全相反的,只能在某一时段内发生一种,但现在两者同时发生,而且都愈演愈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关系?
因此,本研究将调查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企业“招工难”的原因,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结合当前的国家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为大学生实现就业提供建议。
对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并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 相关文献综述
民工荒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各个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究。本文在总结部分文献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工荒”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全面剖析。国外相关研究动态(1)刘易斯二元模型
1954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性质不同的两个经济部门,一个是“资本主义”部门、一个是“维持生计”部门。刘易斯模式的劳动力转移机制是: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最低生活水平以上的实际工资,农业部门就能够向工业部门无限供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这种发展情况,一直延续到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增大而使实际工资上升至与工业部门实际工资相等时,劳动力的转移便结束了。(2)国外职业搜寻理论
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同时每个企业给劳动者的报酬不同,劳动者为了获得报酬满意的工作,必须在劳动力市场搜寻。这种为寻找工作而采取的失业时间越长,劳动者就越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得的工作报酬就越高,但是随着他在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时间的延长,未来寻找到的工作岗位报酬的提高幅度递减,即职业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递减。2 国内的研究成果(1)结构短缺论
“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年龄、性别、地域和技能型民工荒。“民工荒”并不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绝对数下降,而是由特定人群短缺而造成的结构性供给不足,或者可以说是结构性有效供给总量不足,是劳动力市场区域性和结构性失衡的结果。吕小燕、杨文选(2006)从“经济理性人”学说出发,假设农民工是经济理性人,会精确地考虑进城务工的成本和收益,只要收益大于其成本,农民工就会选择进城。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就是农民工对进城务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理性分析的结果。与我国较快的经济增长率相比,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再加上雇主拖欠工资时有发生,这些都打击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王呈斌、毛晓燕(2010)通过市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民工荒”的现状、特征,认为劳动力流动相对收益减少是其根本原因。(2)基于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就业难
在一个典型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下,由于就业机会分布的高度不均匀,而且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与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反差,因此工作搜寻对于劳动者来说显得十分重要。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征尤为明显,并且表现出多重二元性质,制度性分割、城乡分割、地区分割、职业分割、行业或部门分割并存,这种状况大大提高了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毕业生的流动成本,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3)除了以上几种种主流观点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解释“民工荒”现象。例如,黄婧、纪志耿(2010)从科斯特的“生存理论”视角分析说明“民工荒”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对就业机会、全年收入预期的不稳定性,以及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迁移成本的上涨压力。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分析,及研究设想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概述,再从工作搜寻理论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可以简单从工作搜寻的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探讨。从成本角度出发,基于拓展型的工作搜寻理论,大学毕业生的搜寻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不。而从收益的角度来看,工作搜寻是从最有希望的工作开始,同时由于搜寻中获得的工资越来越高,进一步搜寻获得更高工资的难度也越大。
三 研究假设
在经济好转背景下,部分地区、企业在招工中存在的结构性短缺现象是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的一种反映。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局面,也反映了以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青年劳动者的就业预期,与一些企业的薪酬待遇、劳动环境、用工方式不相适应。剖析两者的背后成因,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其根本症结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不完善导致低端制造业对廉价劳动力的过分需求,而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既不能和农民工形成差异化的就业竞争,又不具备制造业的就业成本优势,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奇异的一边是招工难、另一边是就业难的现象。
四 基本观点
具体原因剖析: 劳动力市场结构方面: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两者的信息不对称,千万适龄劳动力上大学被“白领化”,高校扩招给农村适龄孩子更多上学机会的同时,也间接“剥夺”了他们成为产业工人的可能性。企业用人机制方面:首先,有些以廉价劳动力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由于生产成本攀高,利润不断缩水,薪酬待遇未能满足大学生的要求。其次中小企业职工福利、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了部分中小企业招工难。最后部分企业在用人机制方面也存在着偏失。产业结构方面:主要是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4 教育制度方面:一是教育方向与劳动力需求方向严重脱节。主要在于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使得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相应岗位,而社会紧缺的各种高级技工却又是各大高校不屑于培养的。二是就业供给结构与现实就业需求相背离。普通工人所从事的低端岗位劳动量大且工作时间长,无法吸引大学生,而且新生代大学生的择业需求关注的层面更为多样,如开阔视野、增加经历、注重企业培训、晋升。5 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方面: 一是,某些学生自我评价较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他们的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新形势下的人才标准一改过去单靠文凭或职称来认定人才的普遍做法,提出了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五 研究内容结构与对应目标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引言。基于现有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大学生就业的优劣势,阐述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总结已有的文献,分析现有的研究水平与进展,并提出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针对研究中涉及到的关键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与企业招工的形势,对己有研究基础进行阐释,为本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研究设计。在对已有文献、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介绍研究的问卷工具,对问卷进行预测试,并选取合适的被试样本。
第四部分——研究结果分析。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即在检验研究结果的信度及效度之后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第五部分——研究结论与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验证研究假设及模型,并总结得出论文的主要结论,分析研究的局限及创新点,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六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初期,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找出研究的问题和初步构思。并通过文献归纳,找到需要研究的变量,确定研究拟采用的变量维度,利用SPSS13.0检测问卷的信度、效度状况;研究中期,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武汉理工大学部分抽样学生为正式测试的被试样本而进行调查,利用SPSS13.0对所发放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集中统计、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研究后期,采用观察法和个案专访调查法,浏览校园BBS网站和专业C2C网站,观察学生的交易状况,并走访网络创业的成功人士,完善调出结论,提出网络创业存在的问题和相应意见。(3)技术路线
七 预期七 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形式
(1)调查报告一篇: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调查及研究;(2)发表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八 相关参考文献 李志霞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年01月 2 雷震云 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J] 企业家天地 2006年11月 Banerjee Biswajit,and Bucci Gabriella.On the job search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 an analysis based on Indian data onmigrant[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1995年6月 姜继红、汪庆尧 职业搜寻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 研究版)2009年4月 都阳 农村劳动力流动:转折时期的政策选择[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年第5期 6 李宝元、王泽强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关于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的劳动经济学分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第3期 7 陆晓禾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中国的“民工荒”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反思[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第10期 舒服华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 中国建设教育 2006年4月
第二篇:浅谈“就业难”和“用工荒”现象
浅谈“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近年来的社会焦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讨论也一直持续着。然而在当下,虽然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思考与建议,就业难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同时出现了“用工荒”——这一与就业难相对的现象。这看似矛盾,其实并不意外,这反映出了现今个人与社会在就业上的种种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的就业观念,相关社会制度,学校教育模式,等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一些简单地分析。
(一)从个人角度而言,对于大多数人,就业的目的就是要维持生存。因为要生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一份稳定的、收入可观的工作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但这不是全部,能否找到工作和做什么样的工作还会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和社会地位。其实大多数家庭的背景还是很普通的,家里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他们,以后要找一份好工作,出人头地,生活得更好,实现个人价值,或者说,他们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希望。这样就使得他们在日后的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去追求高薪水和大城市,要求很高。可以说,这种思想非常普遍地存在,是一种很现实的人生动力。
很多人提出,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放下身段,到基层去。但在当今这个社会,想让大学生轻易地彻底地抛弃这种观念,去从事最基层的工作,去条件差的地方,难度还是很大的,毕竟这些对他们的吸引力是很微弱的。因此,有很多人在用工荒的情况下找不到工作,其实是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同时加重了“就业难”和“用工荒”。
当然,现实的压力让很多大学生开始考虑放低要求,很多学生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而降低了对于薪水和地区的要求。有时选择薪金较低但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其实也是一个比较积极的就业观。然而,这些转变完全是环境所迫,不是个人的真正意愿。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问题,还是需要有足够的收入来维持生活。
(二)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在大学生转变了观念之后,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有的专家指出,中国在世界经济分工中处于底层地位,在世界经济运作中仅仅是粗放型的基础生产,缺少了很多经济环节。这是针对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还大规模地停留在低端产品上的现象而言的。低端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缺少经济环节,不需要中高级人才,也不能给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无法有效地解决就业难。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人才流动应是市场在起作用。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地区间差异迅速扩大,落后地区的人才流失情况非常严峻。长期的人才单向流动,也不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现在很多人提倡自主创业,然而创业并非很容易。很多人创业都是从中小型企业开始,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国家出台过一系列的政策来帮助中小型企业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而目前在很多地方这些政策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加上经济危机的冲击,这些企业受到的影响很大。
此外,有些企业和单位也并不是完全按照求职者的才干来招聘员工,或多或少地掺杂进了人际关系的因素,造成了一些不公平的竞争。以上这些问题,也并不是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就可以迎刃而解的。这需要相关社会体制的建立与健全,从现在就开始,不能把问题越积越多,否则长此以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不会得到解决,还会有加重的可能。在学生转变观念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转变观念,做到以人为本,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要想推动大学生到边远地方去、到相对较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需要各方面切实地制定相关政策,给大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高校的教育培养存在着一定问题。
有的评论指出,我们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出现了问题。在教育观念上,只去培养大学生,不培养技术型的工人,让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做脑力劳动,而不是去做体力劳动。这造成整个社会观念出现了问题。如果想让大学生做出观念上的转变,社会就必须先做出转变,高校教育与此分不开的。在教育方法上,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归根结底,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和高校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从高校走出来的毕业生本身素质不高,又不能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符合,在就业上就会出现问题。
我们还可以发现,学生毕业后求职时的竞争者,有很多不是同一届的,而是往年因为没有找到工作而又“沉积”下来的学生。可以说,扩招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
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博士生,近年来都在扩招,招进来的人多了,制度的健全完善却没有跟上,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总体质量并不是很高,影响学生的就业。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扩招。扩招的确给更多的学生带来了进一步提升自我的机会,但在扩招之前,相关教育部门和高校需要准确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针对经济发展及企业情况、行业发展趋势,在哪些专业需要扩招以及要扩招的数量上都要进行认真科学的研究与评估,做到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接口,而不是盲目地扩招。
在扩招之后,也要注意学生素质的保持与提高。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快教育模式的优化与转变,完善教育设施,增强师资力量,最重要的是,要打破专业之间的限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于各种人才的要求。
以上是关于就业难和用工荒现象的一些简单讨论。
产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我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当然,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完全解决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制定科学的计划,并认真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大学生就业带来帮助。
第三篇:浅谈就业难与用工荒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与用工荒分析
摘要: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最终都是为了让劳动者拥有更好的生活。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时出现,提醒我们再不能抱着“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放,因为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者会做更多权衡,苦活累活,钱再多可能也没多少人愿意干。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才能从根源上破解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就业,用工,大学生, 发展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01和2002年分别为114万和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12万人),之后平均每年都要增长五六十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达到611万人),今年则增至630万人。国家有关部门表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今年将力争使2010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当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层次和毕业生群体庞大的现实,实现这样的目标有一定难度,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所有就业群体中就业的难点。
为促进毕业生就业,今年我国还将启动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包括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同时做实“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会给予较大扶持。国家有关部门表示,随着研究生和国家公务员录取工作的结束,春节后至6月将持续出现毕业生求职高峰,人才市场的就业压力很大。
原因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想法也在不断地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农民工总数的大半;他们更倾向于城市生活,有四分之三的女性、将近一半的男性希望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在就业上,他们和老一代农民工最大的不同是,工资待遇已经不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考虑因素,他们更看重工作环境、工作是否开心和个人价值能否实现。工厂化、大规模、流水线式的枯燥工作环境很难让他们满意。
而对这一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比农民工的选择余地更大。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近几年愈演愈烈,即便如此,由于眼光太高,大学生们宁愿失业也不愿到小企业做一般工人。当前,我国的第二产业还不能提供足够多的体面工作机会,而且从我国的大环境看,第三产业还很不发达,因此还不能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另外,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大大提高。以前即使是出生在城市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工作,不管薪水多少,目的在于补贴家用。现在不同了,很多年轻人依仗 “父辈”,不工作也没有生存压力,因此他们可以等找到理想工作为止。
这些直接导致了就业市场需求和供给不平衡。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大学生,他们想要的理想工作社会无法提供,从而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尴尬局面。
近几年,房地产火爆,中国经济的泡沫越来越大,中国工人的生活水平却在走下坡路。买不起房自不用说,中国的城市基本上都把自己城市内的普通劳动者挤出了自己的管辖范围。虽然这两年各地的最低工资水平都在上调,却始终赶不上物价的飙升速度。工资的绝对值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同等生活水平相比,其相对值却在下降。所以有近半80后漂一族被迫离开“北上广杭深”,导致这些地方“用工荒”。
企业培养大学生要高投入,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农民工实操性很强,大学生是理论型人才,两者满足企业的不同需要,但对于企业都同等重要。不少企业认为,农民工带来的是“现时利益”,大学生带来的是“长远利益”,在还未能为企业盈利时,不会给大学生过高的起薪。一些企业也认为,目前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企业不得不投入时间、金钱为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这也是刚毕业大学生起薪低的原因。
供需双方认识上的误区还体现在彼此的价值取向上。企业的目标是 “物超所值”,大学生的目标是“所值超物”,只有双方的相互退让才能达成一致,如果互不让步,就会出现农民工“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
企业怕“留不住人才,成为大学生的培训基地和跳板”,而绝大部分大学生有“最多三五年,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然后跳槽到更好的单位”的想法。大学生想跳槽,企业不愿当跳板,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同时大学生就业存在若干自身内部原因:
(1)某些学生自我评价较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某些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的渠道和信息。
(2)大学生的择业观呈现以下特点: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追求上社会价值观淡化,他们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毕业生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却看得较轻。三是在地域及单位的选择上,就业观较陈旧。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
(3)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他们的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新形势下的人才标准一改过去单靠文凭或职称来认定人才的普遍做法,提出了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可见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更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才能把所学知识很好地在实践中应用,并在实践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缺工”、“抢人”,成了节后企业老板开工后的第一件大事。与往年稍有不同的是,今年的缺工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不但珠三角、长三角这些沿海发达地区缺工严重,内地一些省份如安徽、河南同样出现用工荒,有报道说有省份甚至出台政策,限制劳动力外流。
短短几十年里,中国建立了一个依托世界贸易、面向全球市场的出口加工型经济结构,支撑它的就是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廉劳动力优势。这种优势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口多的现实,另一方面也缘于国人易于满足、吃苦耐劳的民族特性,还有打工者对自身权益认识不足的原因。不管怎么说,靠着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再加上其他有利条件,我们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迅速崛起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如今,这种模式遭受了挑战,用工荒也算是对这种发展模式的一个回应。
虽然很多企业为找不到工人而着急,但我们应该更看重用工荒的必然性和它的积极意义。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用工荒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可以永远持续的神话,也将促使那些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改变在国内一味压榨本国劳动力、在国际上压缩自己利润空间的生产模式。同时,用工荒也会促使企业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使得整个社会正视几十年大发展中被忽视了的人群的正当权益,正视不同群体之间巨大、不合理的收入差异。
中国的崛起不能只依赖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也不能只把自己变成世界的加工厂。用工荒是民工潮的一个反向运动,从经济领域看,它提醒我们: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时不我待;从社会生活领域看,它会把我们从“为了发展而发展”中解放出来,促进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认识,从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发展、繁荣共享的社会环境。
用工荒与就业难的两相并存,确实是个很值得思考的话题。单纯地以传统的就业观念落后等来解释,已经过时,当大学毕业生起薪和农民工之间基本可以划上等号时,再苛求“天之骄子”的眼高手低,显然不太现实。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用工荒同时遇上了就业难?又该用什么来破解这对看上去相互冲突的矛盾?
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对悖论性存在,既然有用工荒,就不该有就业难。但剖析两者的背后成因,即可发现两者之间又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其根本症结都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业链条的不完善导致低端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既不能和农民工形成差异化的就业竞争,又不具备制造业的就业成本优势,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奇异的一边是用工荒、另一边是就业难的现象。
因而,出现用工荒并不能说明就业难问题已经解决了,在低端制造业用工荒的背后,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问题其实很明了,破解用工荒和就业难的路径都指向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用工荒在倒逼企业加快转型,不能仅满足于提高工资来吸引农民工,解决暂时的用工荒;同时,企业的升级换代又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难的现实压力。
应对策略
如果我们没有忘记“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热度不曾减退的词语,就不难发现“用工荒”不是真正的无工可用,通过数字对比,我们更加发现,全国用工缺口总计不过二十几万人,而未就业的、仅大学生就有几百万之多。我们更加注意到,全国所有的媒体在报道“用工荒”的时候,无不打上引号,可以说“用工荒”在我们这个国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一个伪命题,倒是就业难还将持续存在。为什么“用工荒”与“就业难”在中国能如此矛盾地存在?低端制造业用工荒的背后,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问题其实很明了,破解用工荒和就业难的路径都指向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第一,根本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上,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在谋求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产业链条,才能解决企业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第二,对于高校毕业生,首先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要进一步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走自主创业道路。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除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还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使之长效化。
第三,对于农民工,各地政府加大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政府可定期、定时组织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第四,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摒弃“唯学历”论的用人制度,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应提高酬待遇和福利保障,从而能够留得住人。
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用工荒”并存,真实地反映了宏观经济中的分配不公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泡沫严重等诸多严峻问题,而不是“用工荒是局部性、结构性用工短缺”的说法那么简单。这不是企业一涨工资就能解决的问题。即便企业咬牙上调工资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一旦有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它们便会死灰复燃。根本的出路在于国家应该尽快消除造成“用工荒”和“就业难”的诱因。这样不仅能解决“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的局面,还能促进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第四篇:用工荒与就业难
用工荒与就业难
目前,就业市场之所以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根本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透过现象和矛盾的表面,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工人出现用工荒,一方面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出现就业难。这两个看似是悖论的现象,在中国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
用工荒主要出现在新一代农民工身上,他们与前一代农民工最大的不同是,工资已经不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考量因素,他们更在意工作环境、是否开心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工厂化、大规模、流水线式的枯燥工作环境,已经难以让他们满意。还有相对的一方面,随着近年经济结构的调整,一大部分企业借着高科技革命的春风转型,经济模式由粗放转向集约,有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由此催生出一大批新的岗位需求,这些工作不仅需要就业者有充足的精力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更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做后盾,这一部分就业市场形成了暂时空缺。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原因也是多层次多方面。首先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要的理论框架、知识结构没有构建起来,自身素质不足,不符合一名合格大学生的要求。其次,大学毕业生没有一个理性正确的就业心态,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就得是“大家”,就得担当干部、管理人员,对工作没有一个认真的态度,缺少职业情操,容易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再次,现在一些企业缺少必要的社会责任感,新的岗位需求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大学生,觉得大学生粗出茅庐,空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招收应届毕业生企业就等于承担起来培养大学生的义务,得不偿失。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与其招收大学毕业生还不如招聘有工作经验者来的实际、实惠。最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已经成了影响大学生教育的瓶颈,管理机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评价机制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学科设置不灵活,不能紧跟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变,各地区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不均等。
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大学生,他们需要的工作社会不能提供,于是出现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尴尬现象,这反映了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不适应劳动力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就业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年轻人对工作岗位的挑拣,不是某些人所谓的“挑剔”、“眼高手低”,而是人的解放,人不再单一地只受经济因素的驱动,而更看重个人感受、发展前景等精神因素,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期,经济结构的转型,劳动力市场、就业市场也要跟紧节奏,要处理好经济结构转型和就业市场稳定良好的关系,既要保证经济有好又快的增长,也要兼顾劳动市场的结构问题,只有一个良好稳定的就业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才有内生的动力。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民生无小事儿、,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找出问题的根源,发现问题的本质,从劳动者到企业到政府职能部门每一个环节都找出要害,针对性的处理好、解决好现阶段出现的用工荒与就业难的问题。
用工荒一方面是年轻农民工不满足与现实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另一方面是劳动者胜任不了企业新的岗位需求;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对工作不满意,另一方面是企业对大学生不满意;这两者的矛盾其实大同小异,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只要我们把问题联系起来,就可以统一的解决问题。从劳动者本身、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分别入手,对症下药,用工荒与就业难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提高劳动者素质,理性就业。新一代的农民工必须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的新要求。行成一个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和习惯,做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要最求物质利益,更要注重精神最求。大学生要客观认识自己,在校期间要扎实学习书本知识,打好基础,抓住实习实践的机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工作有一个美好憧憬和预期的前提下,愿意到基层工作,从小做起,从底层做起,步步为营,实现自己的理性。
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把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平衡起来。政府给了企业投资环境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同时,企业也肩负了为社会政府分忧负责的义务,企业不仅仅要追逐经济利益,也要吸纳大学毕业生到企业来工作,为民生做出贡献。要对缺少实践经验的毕业生有一份宽容和担当的心;要理清错误的认识,培养人才的同时,企业本身也是受益者。对不合格的农民工进行专业的培训,加大对职工素质提高的投资力度。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人康大业,人才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承担着塑造公民素质,培养各类人才的重大任务,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突破教育体制障碍,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要更新观念,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多样化人才,系统培养的观念;形成体制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加大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以教育开放,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我们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和谐社会,在经济结构转变的同时,也要注重由此带来的就业市场失衡的问题。反过来,只有就业良好稳定,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要充分发挥这个自身优势,劳动者、企业、政府都要身体力行,把我国打造成一个人力资源强国,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伟大祖国的繁荣和富强。
第五篇:“用工荒”与“就业难”
“用工荒”与“就业难”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其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企业的“用工荒”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这两个现象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现象同时出现在中国,这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是十分罕见的,如果不加以重视,必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要解决当前这一热点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深入调研,以找到有效的对策。关键词:用工荒
就业难
一、现状
“用工荒”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用工短缺的现象。“用工荒”实际上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现象。一边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边企业却招不到人。它暴露了我国以前政策的不合理之处,急需要调整。
近几年,由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于是,在出现“用工荒”的同时,还发生东西部地区争抢劳动力的现象。在每年春节前后特别是正月十五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是企业招工和农民工返城务工的高峰期,“一票难求”、“招工难”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缺工”、“抢人”便成了春节过后,企业老板开工的第一件大事。与往年相比,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外贸订单的恢复性增长,缺工现象在今年更为严重,而且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不但珠三角、长三角这些沿海发达地区缺工严重,内地一些省份如安徽、河南、四川、重庆等传统的劳务输出地也频频告急,而且从技工蔓延到普工。有报道称,有些省份甚至出台政策,限制劳动力外流。
如此大范围的普遍缺工,是否意味着劳动力市场“拐点”的到来,眼下还不好说。但一个与“用工荒”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也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就业难”的事实也客观存在,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11万,2010年为630万,2011年就已经增加到660万,而到今年2012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历史新高的680万,四年的时间里,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成倍增长。这就意味着,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就业难”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在全国各个省份,它都成为了一个普遍又棘手的问题。
一边是大学生供大于求,每个大学生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样造成了劳动力浪费;另一边很多单位又招不到适合自己需求的员工,导致许多岗位的闲置和劳动力的短缺。这两者的矛盾正是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原因
“用工荒”基本还是局限于一定地区范围和特定时间段的阶段性现象。有关调查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每年的“用工荒”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机械加工、宾馆餐饮等生产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主要依靠较为廉价的生产力。从本质上来说,“用工荒”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的一个重要信号,而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期间,“用工荒”现象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调研发现,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是“用工荒”的根本原因。金融风暴发生后,农民工就业趋向发生了明显变化。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常规思维来看,“用工荒”意味着劳动力供小于求,市场会依据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自发上调均衡工资水平。但事实表明,低端简单劳动供给者因替代性强而不被企业重视,工资水平仍旧偏低。一项对珠三角五市1500余名农民工的最新调查表明,2009年加班费收入为0元者有839人,但工作时间为1至8小时者有640人。也就是说有199人有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工作时间更长,收入却没有增加。另外,从2007年开始,农民工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时间均值都在增加。但小时工资却在下降,从2007年的8.0258元/小时,降至2009年的6.9658元/小时。同时,春节过后各用人单位列出的各职位起薪,普遍比节前降了一成左右。市场起着杠杆作用,节前用工是供不应求,而现在则成了供大于求的局势,用人单位降低起薪并不奇怪。再说,企业也更愿意用调低起薪、拔高最高工资的办法,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所以“用工荒”不能指望企业单方面解决,必须要有调控部门的积极介入与引导。
而分析其具体原因,中西部快速发展吸引农民工“逆流动”也是一重要原因。随着沿海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和推进,中国经济的纵深活力凸显,劳动力也不再是单向地流动,“逆流动”的队伍正在壮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国家4万亿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需要大量民工。尤其是国家一直以来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采取的免收农业税与粮食补贴等措施,使得部分农民工愿意留在家乡建设。而现今,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城市的各种生活成本大幅上涨,也是许多务工者萌生“退出大城市打拼”的关键。外出务工的人员减少,而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行业劳动强度较大,本地年轻人也不愿意干。因此,近几年来沿海地区频频上演的“用工荒”,一定程度上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民工争夺战”的结果。
而“就业难”则集中于当前的大学毕业生这个庞大的群体。
据调查,目前许多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人90%以上都是农民工,多数城镇居民不愿自己的子女当工人,纷纷花钱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供养子女读大学,毕业后由于花费和投入的比例不协调,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从主观上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 和“就业难”。
以前,各类技工学校为各类企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工人,确保了企业的用工,也保证了大多数青年的就业。然而,现在技工学校越来越少,多数为追求经济效益纷纷改为职业学院,转而培养本科、专科生,使得能胜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减少,而希望从事管理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从客观上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和“就业难”。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纠正过去“左”的做法,强调对知识的尊重,我们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总是在向“精英人士”倾斜,而普通产业工人却一再被怱视,他们为整个经济发展付出许多,到头来却是只能解决温饱,形成收入与付出的巨大反差。于是更多的人千方百计选择创业,努力成为“精英人”,而不愿做普通产业工人,这也是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当今的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在自己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有限的情况下,找工作又不愿意从事一些偏向体力劳动以及薪酬不高的工作。他们普遍青睐于坐办公室的白领工作,但是对于这个管理领域的人才,社会的需求又是十分有限。同时在国家每年的高考过后,各大高校都在扩招,因此每年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市场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已经明显供大于求。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只能精中选精。这样以来,大批的大学毕业生便面临着当今“就业难”这个严峻的问题。如果不是自身条件十分优秀,或者有过人的才能,想要毕业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大学毕业生就不能挑肥拣瘦,要随时作好工作与专业不对口以及从基层做起的准备。
三、思考
“用工荒”与“就业难”的背后凸显的是工资机制不健全,使得技术工人纷纷离岗;凸显的是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高校的人才供应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脱节严重;也反映出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们融入城市的脚步,迫使他们回乡另谋出路。
所以,化解“用工荒”与“就业难”之间的矛盾,至少应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企业没有储备人才的概念。他们大多需求的是熟练技工,希望招到的工人马上就能进入工作状态,为企业创造效益,所以将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挡在了门外。企业应该为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学会储备人才。企业也要摒弃“唯学历”论的用人制度,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同时也要善待、关爱企业员工,给他们提供应有的保障和关怀,尽可能地提高工人待遇。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情况下,才能调动从事企业工人的积极性。
第二,高校的教育机制和课程安排并没有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人才资源配置非常不合理,人才供应和人才需求不对口。高校应该展开调查,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合理实用的专业,加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作业能力”的培养,向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三,大学生本身没有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失业状态。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和择业观,从低做起,不断地锻炼自己,赶超自己。
这样才能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之间的尴尬处境。
参考文献:
[1]《“用工荒”与“就业难”》 [2]《用工荒与就业难的中国式并存申论》 [3]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4]百度百科 [5]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