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单元20.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我们曾去过杭州的西湖,感受过它的平静与旖旎。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生:读课文。
(点评: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师:请你谈谈你认为小兴安岭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1:我认为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生2:我认为小兴安岭是个富饶的地方。生3:我认为小兴安岭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生4:我认为小兴安岭是个树木多的地方。
师:那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意思?(课件出示)生:第六自然段。(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
师:哪位同学能读一下第六自然段? 生:读。
师:这句话把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 生:把小兴安岭比作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师:谁能用“是……也是”关联词语造句。生1:我是爸爸的儿子,也是妈妈的儿子。
生2:赵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生3:邹亮是我的好朋友,也是周立新的好朋友。……(点评:老师从简单问题出发,激发起学生热爱小兴安岭的情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师: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哪位同学能来读一读?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第二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
师:春天的小兴安岭什么样?有哪些景物?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春天的景色。(课件欣赏)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我看到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师: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那春天的树木是什么样?
生: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师:老师这有一个小问题: 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树木长出新的枝条。
(1)抽出是什么意思?(2)把抽出换成长出可以吗?为什么? 生:抽出是长出的意思。生:可以。生:不可以。……
师: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抽出把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得很生动形象;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更贴切。
师:春天,天气变暖了,山上的积雪有了什么变化?(课件)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积雪融化。
师:小动物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你看,这是什么动物? 生:小鹿。师:它们在做什么?
生: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师:“散步”、“欣赏” 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小鹿生活的惬意,也体现了春天的美好。
师:是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真叫人喜欢,你喜欢小兴安岭的春天吗?那就把你的感情释放出来吧!大声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点评: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深入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请学生真正走进小兴安岭观赏。看课件,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导发现,小兴安岭给人以视觉上的美(小树抽出枝条、积雪即将融化、溪水清澈见底、漂亮的小鹿喝水)学生再次读这一段。情感升华到极点。字字入情,句句含意。学生内心的情感被激发,被感染,生与生,生与师,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振。)
师:当我们还沉浸在春天美景时,夏天在向我们悄悄地走来,小兴安岭的夏天也在悄悄变化着,夏天的山林更绚丽多彩,让我们跟着夏天的脚步走进山林吧!
师:(课件出示)哪位同学能读一下第二自然段? 生:读课文。(观赏画面)
师:通过读课文和观赏画面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树木、雾、太阳、野花、草地 师:夏天的树有什么特点? 生:葱葱茏茏。生:密密层层。
师:(课件出示:“密密层层”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密密层层?突出了什么特点?)
生1:“密密层层”是距离近,空隙小。生2:指枝叶密密层层。生3:突出了夏天树叶多。
师:突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师:夏天早晨的小兴安岭什么样? 生:雾多。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雾吗?
师:因为夏天的森林都被树叶封住了,雾不易散去,所以整个森林就像泡在雾里一样。
师:太阳出来后是什么样的?
生: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师:这句话中太阳光比做什么?
师:夏天百花盛开,姹紫嫣红,那夏天的草地上又有什么? 生: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师:夏天,野花盛开,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树,使人美不胜收。你认为小兴安岭的夏天美吗?请你把美的感觉读出来吧!
生:读第三自然段。
(点评:同学们在老师营造的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里,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解读着课文,舒展了灵性,从课文优美的语句中感受到美,懂得欣赏美。人文情感得到了熏陶。)
师:课文的二、三自然段,作者从不同季节里有哪些景物,怎么美来写的?
看到小兴安岭的春、夏的景色如此迷人,老师都迫不急待地想去领略它秋、冬两季的风采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
生:想去。
师:那就请同学们分成两组自学描写秋、冬两季的自然段。老师这有学习提示,按照老师的提示来完成学习内容,等一会上前来汇报。生:分组自学第四、五自然段。……生:到黑板前写出汇报内容:
秋天:白桦、栎树、松柏、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 冬天: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师:总结自学内容。秋天的树木什么样?
生: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师:黄绿相间突出森林色彩美。师:落叶怎样?
生:“落叶在林间飞舞”老师想换一个词“飘落”可以吗? 生:思考问题。
师:想一想,飞舞像跳舞一样,人在跳舞时心情什么样? 生:快乐。生:高兴。生:美丽。
师:飞舞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同时体现了森林的动态美。
师: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秋天的山林向我们奉献了什么?
生:(课件展示)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参 师:课件出示问题:
()的山葡萄
()的榛子()的蘑菇和木耳
()的人参 生: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名贵的人参。
师:此时的我仿佛看到了落叶在飞舞,也仿佛看到了山林奉献给我们那数不清的珍贵物产。秋天的山林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美,那冬天的山林又有哪些特点呢?
师:冬天的雪花什么样? 生:雪花在空中飞舞。
师:两次飞舞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师: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说明了什么?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刮”字突出了小兴安岭冬天的什么特点?
生:积满说明了雪大。刮字突出了小兴安岭冬天寒风的猛烈。师:大风大雪使小动物们也不能外出活动。看看此时的他们在做什么?(出示黑熊课件)
生: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同学演示)师:冬天,真是银妆素裹,分外妖娆。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
生:纷纷回答……
师:那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情去朗读吧!生:读课文。
(点评: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学习的最大空间。生动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师:课文通过时间顺序的描写,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美,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树木,以此为中心来写,美得真是生机勃勃,实实在在,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林海去感受它的壮观吧!大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
生:思考: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绿色的海洋”指什么?(文中指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生:“数不清”课文中指树的数量、品种极多。“绿色的海洋”文中指森林面积广。
师: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一望无际,一碧千里。小兴安岭如此壮观,而它就位于我省的伊春市,我班有两位同学家在伊春市,其中董丽红的父亲就是一位可敬的林业工人,如此美丽富饶的小兴安岭正是千千万万个林业工人建设和保护的结果。你们为我们的家园如此美丽富饶而自豪吗?那就拿出你们的气魄来重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希望同学们在自豪的同时,也要爱护和保护、建设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祖国更繁荣富强。
(点评:感受祖国的地广物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祖国的繁荣富强是人民建设和保护的结果,初步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诱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资源,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希望同学们长大后不断地利用和开发这个宝库,让它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同步练习A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61分)
1.(10分)形近字组词。
辅________
愧________
吩________
荐________
悼________
铺________
槐________
纷________
存________
掉________
2.(4分)
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shuǐ
ɡuàn
cán
kuì
jiāo
ào
liè
fèn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2分)选词填空
侦查
侦察
①战士们刚要起身赶路,________员前来报告说:“后面有一个团的白军赶上来了。”
②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________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4.(18分)按要求写句子。
(1)五种颜色的石头被女娲炼成了黏稠的石浆。(改为“把”字句)
(2)汗水变成了雨露。(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3)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仿写句子)
________不光________,还________。
(4)用“悄无声息”写一句话。
5.(5分)重点段落品析。
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1)给文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农事了
(2)照样子,写一写。
笑盈盈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从这短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冬季里,所有的农事都已经________。(开始
结束)
6.(4分)看拼音写词语。
xiè
zhuāng
hè
cǎi
jū
gōng
nì
à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4分)选择填空。
①比喻声势雄伟浩大。________
A.无瑕
B.波澜壮阔
C.峰峦雄伟
D.危峰兀立
②高高的山峰直立。________
A.无瑕
B.波澜壮阔
C.峰峦雄伟
D.危峰兀立
③玉石上没有斑点。________
A.无瑕
B.波澜壮阔
C.峰峦雄伟
D.危峰兀立
④山峰雄伟而高大。________
A.无瑕
B.波澜壮阔
C.峰峦雄伟
D.危峰兀立
8.(1分)读句子,选出能搭配的词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围
包
浸)________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9.(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胆量得到了检验,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丛,篝火野餐;没有了大人的训斥、牧师的教诲、法官的威严、老师的惩罚,有的是沙滩、草地、树林、鸟儿、松鼠、蝴蝶……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1)找出概括汤姆和伙伴的“海盗生活”的句子,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向往的是一种顺应天性、与自然为伴的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方式。
(2)我会仿写。(至少两个)
例:无忧无虑
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字“篝”读________,和它同音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谈谈对选文末尾“乐土”和“净土”的理解。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0.(5分)写写自己的家乡。
你觉得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仿照课文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61分)
1-1、2-1、3-1、4-1、4-2、4-3、4-4、5-1、5-2、5-3、6-1、7-1、8-1、9-1、9-2、9-3、9-4、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0-1、
第三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同步练习D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75分)
1.(4分)我会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盲目
斑白
苦衷
嬉戏
2.(4分)看拼音写词语。
gū
dú
níng
shì
chāi
chú
xuě
huā
fēi
w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2分)按号排座
热烈
猛烈
激烈
强烈
①海风________地吹着,大海掀起了汹涌的波浪。
②同学们正在________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4.(5分)春天到了,让我们去大自然中找找春天吧!把你找到的春天告诉大家吧!
5.(20分)我爱阅读,还会做后面的练习呢!
快乐的杉树林冬天来了,西北风hū
xiào
ér
lái,吹起地上的落叶,吹动了树枝上还悬挂着的残叶。有时天空还飞舞着雪花,被杉树叶铺盖着的地面上,树干上,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大地变成了fěn
zhuāng
yù
qì的世界。我们和往常一样来到杉树林,高兴地玩了起来,有的堆雪人,有的掷雪球,空中回荡着喊叫声、打闹声……
(1)根据拼音写词语。
hū
xiào
ér
lái
fěn
zhuāng
yù
qì
________
________
(2)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铺________盖,它的另一个音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树干________,它的另一个音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3)缩句:树干上和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
(4)照样子写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
例:悬挂、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你课外积累词句。
①描写雪景的四字词。
②描写雪景的句子。
6.(12分)把词语填完整。
无________无________ ________无人________ 转________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趄趄
________无________文
________ 豫不________
7.(4分)我会写反义词。
穿—________
快—________
大—________
多—________
8.(6分)写出反义词
巨大—________ 融化—________
嫩—________ 淡—________
肥—________ 俯—________
9.(1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爸爸说得对
我有一个坏习惯,做完作业从不检查,因此常出差错。||
有一次,做完语文作业,我把本子一推,就要出去玩。爸爸问我:“作业检查过了吗?”我漫不经心地回答:“不用检查,保证没错!”爸爸严肃地说:“不要那么自信,细心点好,学习可不能有一点马虎!”
听了爸爸的话,我不大高兴。这时妹妹挤眉弄眼走过来,从桌子上拿过我的本子插嘴道:“我看看……”话没说完她就叫起来,“哎呀!”接着又是一阵“咯咯”的笑声。
看着妹妹的样子,我急忙路过去问:“怎么啦?怎么啦?
妹妹笑得qián
fǔ
hòu
yǎng,差一点把我的本子给撕了。我一把抢过本子,睁大眼睛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啥名堂。这时妹妹忍住笑,指着其中的一行字,对我眨了眨眼,我一看huǎng
rán
dà
wù。哦!原来,我在“恶狠狠”的“狠”字上面多加了一点,写成了“狼”字,难怪妹妹笑得那么厉害呢!我cán
kuì得脸直发热,那么jiǎn
dān的一个字,竟然写错了,我bào
yuàn自己不该不听爸爸的话。这时,我刚才那自信的神情,已经跑得wú
yǐng
wú
zōng了,于是我一丝不苟地把作业检查了一遍……爸爸在一旁露出了笑容。||
从那以后,我养成了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从此,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我深感爸爸的话说得对。
(1)看拼音,写汉字。
qián
fǔ
hòu
yǎng
huǎng
rán
dà
wù
cán
k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iǎn
dān
bào
yuàn
wú
yǐng
wú
zō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差________(chāi
chā
chà)错
一行________(xíng
háng)字
(3)文中在具体表现“我”的“坏习惯”时,准确地用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文中在具体表现“我”开始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时,又准确地用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
(4)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按________的顺序记叙的。
(5)爸爸在一旁为什么露出了笑容?
(6)本文的中心思想是:________
①赞扬“我”知错能改。
②说明不要写错别字。
③表现了爸爸是个严格要求自己孩子进步的人。
④说明学习上不能有一点马虎,要细心,做完作业要认真检查。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0.(5分)写写自己的家乡。
你觉得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仿照课文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75分)
1-1、2-1、3-1、4-1、5-1、5-2、5-3、5-4、5-5、6-1、7-1、8-1、9-1、9-2、9-3、9-4、9-5、9-6、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0-1、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新人教版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以及丰富的物产。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图文结合,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2.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课件展示)2.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3.介绍小兴安岭。(课件展示)
二、引导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例如: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2.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三、初读课文。1.初步感知。
(1)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2)在文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检查交流。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课件展示)(2)重点指导难读的字。(3)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四、再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兴安岭给你们什么感觉?在小兴安岭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学习第1自然段。(课件展示)(美丽;树多。)2.把你特别喜欢的语句画出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五、写字、写词。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再组词。(课件展示)2.写一遍生字,再抄写一遍词语。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脑 袋 严 实 挡 视 线 坛 显 材 软 刮 库
第2课时
一、检查字词。
听写生字词。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
二、深入学习,感悟品味。(课件展示)1.自由读第2~5自然段,思考: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按时间顺序描写)(课件展示)(2)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春天?(课件展示)2 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课件展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①让学生分别找出春天小兴安岭的景物。(树木、雪水、小鹿)②体验“抽出、淙淙、俯下”等词语的优美。③边读边想象春天的画面,读出喜爱的感情。
2.总结描写春天的方法,自学描写小兴安岭夏天、秋天、冬天的段落。(1)出示自学要求及表格。(课件展示)①一句一句地读,看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③自己试读,读出思想感情。
(2)完成表格后继续交流喜欢的语句,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学习。(课件展示)①体会词语的准确、优美。
②感受小兴安岭景色的优美和资源的丰富。③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展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课堂小结。(课件展示)说说你最喜欢的小兴安岭美景。
四、拓展活动。(课件展示)1.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2.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五、作业布置。(课件展示)1.这么多好词好句我要抄下来。2.我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3.我也要写写我家乡的一处美景。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文章语言生动,文笔优美。
教师在教这篇课文时,应该抓住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步步深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创设情境感受“美”。让学生在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画面中欣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2.情感朗读品味“美”。引导学生分层次朗读,在读中品味小兴安岭的美。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
3.抓住词句体会“美”。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感受小兴安岭充满勃勃生机的春景。
课后习题答案
第1题:我们应该通过朗读,把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现出来。如,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第2自然段,“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句中,“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是春季景色的特征,是那么鲜嫩可爱,要读得亲切柔和。“抽出”形象地展示出树木的活力,要读得干脆有力。要以活泼、愉快的语气读小鹿的动作和神态。
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恰当的停顿,如:(“/”表示句中的停顿)(1)……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2)……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3)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4)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 第2题:(1)这句话讲了春天树木的生长特点。“抽出”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枝条生长得快速而有力。
(2)这句话中用“浸”字来形容浓雾中的森林,使人感到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画,画面有一种朦胧美,非常生动地写出了早晨整个森林浓雾弥漫的特点。
第3题:(示例)我会选择春季去。因为春天的小兴安岭,到处流淌着浓浓的绿意,充满着勃勃生机。
选做:(示例)春天的龙王山是最美的。山脚下的樱花大道两旁的樱花树上,满是雪白的花朵。远远望去,就像两条柔美的丝带沿着大道向前伸展。走近了看,樱花红中带黄,每朵花有五片花瓣,花很小,但每根枝条上都开满了,花儿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一阵风吹来,花瓣纷纷飘落下来,真像是天女散花,又似乎是花瓣雨。树下有许多小草,有的像我们的小手掌,有的像微型的荷叶,有的像剑一样,尖尖的。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版]
美丽的小兴安岭 【学习目标】
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④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准备】
①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
②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学习时间】
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情境导入
①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师:看完了,你们想说什么呢?
昨天我们去游览了祖国的南大门,今天我们北上玩一玩。②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引导质疑
①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如,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的?)②你找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三、初读课文 ①初步感知。
a.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b.在文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②检查交流。
a.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b.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难读的字,抽chōu 赏shǎng 浸jìn 缕lǔ 献xiàn 软ruǎn c.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四、再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②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五、写字写词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让学生认读,再组词。②写生字一遍,再抄写词语一遍。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字词
听写生字词。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二、感悟品味
①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a.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抽出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体验“抽出”的过程。体会“抽出”用得真好。◆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b.欢的语句。多媒体出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教师引导: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封 ◆学生朗读体验,感悟“封”字用得真好。◆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夏天的画面。
◆学生再次感受夏日小兴安岭的美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c.朗读交流,多媒体出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学生读课文,想像秋天的画面。◆多媒体演示“落叶在林间飞舞”的情景。◆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感悟。
d.多媒体出示: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看着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学生交流喜欢的原因。教师反问:你能把自己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大家评价。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突出“积满”“又松又软”“舔着又肥又厚的脚掌。”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朗读,深入体验。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刚才大家欣赏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拓展活动
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②当一次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美景讲给父母听。③选择家乡的一处景色,仔细观察,再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