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南京财经大学关于调整
2010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持续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学校工作部署,学校拟实施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工作。现对调整2010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改革目标与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
本次调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自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按照“入主流、定好位、办特色”的要求,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实施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三大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规范与创新相统一,进一步统筹兼顾,系统推进,因材施教,拓宽选择,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改革目标
本次调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达到以下改革目标:
1.夯实基础。立足学生实际,适应社会需求,切实把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扎实基础、发展后劲和未来潜力。
2.明确导向。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宽厚的基础与明确的就业导向有机结合,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专业特色。
3.加强整合。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着力解决好课程设置的交叉与知识结构的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更宽的选择路径,进一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4.强化实践。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从“三商并举、五能并重” 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践教学,把能力培养系统化落到实处。
(三)工作重点
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思路,本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拟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2.大力推进职业发展教育、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体化建设。3.切实加大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力度。4.着力实施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改革。5.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
学校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在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前提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各专业应根据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社会需求、学科领域、职业指向以及学生面对的就业层次等,在综合考虑、严格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各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尤其要认真研究并明确各专业的培养规格,坚持宽厚的基础与明确的就业导向有机结合,既与学校的总体要求相统一,又彰显专业特色,突出比较优势。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学校倡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内涵,进一步完善“2+2”分流培养的方案、路径与举措,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集中讨论与相互交流相结合,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切实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实验实践、科研训练等培养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复合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
三、具体要求
(一)主要内容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主要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安排、修业年限、授予学位、教 学计划进程表、课程结构分析表、必要说明等主要内容。
(二)学分分配
四年制本科各专业总学分一般控制在175学分左右。其中课程教学160学分左右(必修课程118学分左右,选修课程42学分左右);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课堂活动等15学分左右。
(三)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
按照“通、宽、厚、透”的要求,依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科学素养、综合类知识等四大模块分类设置,由教务处统筹,从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开设,要求学生修满12学分。
2.职业发展教育类课程
(1)必修课:《职业发展与就业基础》,2学分,第二学期、第七学期开设。
(2)选修课:《职业探索与职业化素质》,1学分;《创新思维与素养》,1学分;《KAB创业基础》,2学分;《创新与创业》,1学分;《大学生心理学》,1学分;要求学生修满2学分。
3.公共基础课程
(1)“两课”:保持现有基本框架不变,开设4门,计12学分。(2)大学英语课:继续实施“平台+模块”的教学改革,其中“平台”课程第一、二学期开设,计8学分;“模块”课程第三、四学期开设,计4学分。
(3)数学公共基础课:按照不同要求,实施分层分类教学,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计16学分(法、工、文、理类各专业结合专业实际设置数学课程)。
(4)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行统一目标下的多维度考核,重点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应用,计10学分(其中1学分计算机基础模块课程学生需通过“自学+辅导+机试”的方式获得;其他课程各专业与信息工程学院相互协商,取得共识后由信息工程学院负责开设)。
(5)大学语文课:从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沟通能力、写 作能力的要求进行改革,3学分。
(6)体育课: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每学期34学时1学分,计4学分。
4.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经管类专业按照基本维持“2+2”培养模式总体框架不变,前两年相对统一,坚持打通培养的原则,设置14门左右,42学分左右;法、工、文、理学类专业参照经管类专业的模式设置,要求在各自学院内基本打通培养。原《学科导论》的相关内容纳入《职业发展与就业基础》课和相关专业课程中。
(2)专业主干课:按照“主、精、特、复”的要求,设置最能反映专业精髓及特色的课程6—8门,21学分左右,时间可以提前至第四学期起开设。
(3)专业选修课:按照分类选修和任意选修的不同要求分别设置,强调交叉复合,要求修满24学分左右。为满足学生的选择要求,应提供数量充裕的选修课程;为避免选修课程类别过多,跨学科类选修课程暂不单独设置,纳入任意选修课程。
5.实验课程
(1)基础实验纳入正常教学,不另行单独计算学分。
(2)课程实验由各专业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循序渐进。
(3)综合性实验各专业至少设置1个,2学分;有条件的也可以设置1个学生选修的综合性实验课程,进行网上实验。
6.实践性教学环节
(1)认知性实践:第三学期前暑期设置,1学分。(2)文献综述:1学分。(3)毕业实习:2学分。
(4)毕业论文(设计):3学分。7.第二课堂活动
按照“三商并举”、“五能并重”的要求,设置社会实践、社会工作 与社团活动、演讲沟通、综合写作、参加讲座、读书活动、科技文化活动等7个模块,要求学生修满6学分。
8.创新学分
各专业总学分是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或毕业资格学分。学校鼓励学生多修学分,特别是鼓励通过各类创新活动获取学分,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三)有关说明
1.工商管理(环境商务,中加合作)专业和会计学(中英合作)专业的培养计划应按照加拿大和英国合作学校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重点是确保英语教学有的放矢,满足需要。
2.相关专业要为“专转本”学生专门设置第五至第八学期的课程,基本要求是夯实基础,加强专业,注重训练,适当降低毕业论文要求。
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分流培养的方案及实施细则需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具备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四、组织实施
(一)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安排,教务处提出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二)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作为专业建设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各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修订工作;在本院领导下,统一认识,集思广益,讨论研究,充分论证,必要时应组织校外专家咨询审核。
(三)各学院负责指导本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修订,并加强与相关学院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教务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统筹工作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整理、汇编工作;学校教学委员会审定后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附件:
1.南京财经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南京财经大学关于推进职业发展教育、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第二篇:全面落实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北京语言大学教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有关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任务的通知》有关要求,结合2015-2016学年北京语言大学工作实际,北京语言大学教务处编制了教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全文内容包括概述、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师资队伍情况、教学基本情况、教学建设与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信息公开工作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统计数据的时间为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
2015-2016学年,北京语言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深化学校各领域综合改革,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为目标,搭建 “北语书院”、“一带一路”与国别研究、“中国道路”传播等学校事业发展新平台,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学校的信息公开工作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创新信息公开方式,公开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得到有效提升。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北京语言大学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注重中文、外语及相关学科协调建设与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我校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专业过硬、外语突出的优秀拔尖复合型人才。
(一)专业设置及调整情况
2015年,学校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内在统一、相互协调的原则,动态控制规模,优化结构,共设有英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俄语、朝鲜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翻译、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特殊教育、绘画,以及面向国际学生开设的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等28个中外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其中,特殊教育专业于2015年开始招收首批本科生。在我校传统专业中,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汉语言文学、英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汉语言专业本科教学团队和汉语国际教育(原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校人才培养以国际化、复合型为特色,并紧密结合语言教学这一传统优势。除个别专业外,大多数本科专业毕业生具备专业英语四级或八级水平,语言信息处理实验教学中心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对外汉语教学实验中心是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现设有三个学部、六个直属学院(教学部),分别是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下设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孔子学院事业部、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外国语学部(下设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下设汉语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中华文化研究院),信息科学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体育教学部、网络教育学院和培训学院等教学单位。语言科学院于2015年开始招生本科生,成为我校又一具有语言特色的教学单位。
(二)专任教师及本科分科类在校生数及占比
2015年-2016年,我校共有专任教师650人,男女比例为194:456。在此期间我校共有在校生26129(其中学历生19107人,非学历生7022人)人,其中本科生为17225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比例达65.92%,其中国际学生7728人(其中学历生4090人,非学历生3638人)。学校按照以普招为主,特殊批次为辅的多元化生源选拔机制,在全国及港澳台在内的32个省市和地区为学校选拔优质生源。
二、师资队伍情况
师资队伍建设是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保障。师资队伍质量的高低,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学校坚持以“人才强校”战略为主线,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科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目前学校共有长江学者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30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32人,专任教师人数业已达到650人次。专任教师从职称结构来看,具有教授级职称人数8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2.31%;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为21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2.46%;具有助理研究员人员1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00%;具有讲师职称人数30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7.38%。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及以下教师人数为19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9.23%;36岁至45岁教师人数为24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8.00%;46岁以上教师人数21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2.77%。可以看出,我校该结构比例较为合理,数据呈正态分布。2015年,我校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者达到29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4.38%;拥有硕士学位者为27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5.43%。在完善师资结构的基础上,学校一直将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完善教师的学缘结构作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北京语言大学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完善硕士、博士培养管理办法》等文件,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由于北京语言大学是一所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互相支撑的特色型大学,因此语言和文学作为学校的主流学科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师资队伍、学生培养上都独具优势与特色。在我校本科教学专任教师中,语言和文学学科教师总数为244人。经济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共86人。
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通过自身培养和外部引进,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15年,学校通过了《北京语言大学新任教师教学成长基金项目实施办法》,旨在促进北京语言大学新上岗专任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岗位,熟悉教学环境,满足教学需要,提升教学能力,并分别于6月和9月资助2014年新入职教师8人、2015年新入职教师22人。《北京语言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形成以专任教师为主体、合同制教师、兼职教师、储备教师、外籍教师有机结合的教师队伍”。目前,除专职教师之外,我校还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外聘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共计104人,其中聘请境外教师人数为83人。外聘教师队伍作为我校专任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教学基本情况
(一)持续推动教授上讲台,多项举措推进课程开设
2015年全校共开设了1006门课程,其中教授主讲的本科生课程为153门,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为15.21%。2015年,主讲本科生课程的教授有70人,其中主讲低年级本科生课程的教授有39人,占全校总教授比例的48.75%,使更多本科生能够充分享受教授授课等优质教学资源。
目前学校通过多种举措扩展在线开放课程,形成了以北语模课为特色的多门类资源28门,其中开放课程12门(中国文化概论、初级日语、中外文化交流史、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英语语音、英语电影赏析、韩语视听说、综合韩语、日语口译、经济应用文写作、生活汉语、情景商务汉语);北语模课视频公开课5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英语写作、创业基础与实训、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法国文化和法国历史);北语模课微课程11门(中国茶文化、看星星学韩语、中国文化、生活西班牙语课程、汉语语法课堂、汉语语法速成、Business English I、Business English II、English Public Speaking、初级汉语语法微课程、高级商务汉语综合)。
(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校一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明确将实践教育体系作为改革的重点之一,沿着校内、校外两条主线,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各培养环节为依托,以开展本科生学科竞赛计划、本科生研究训练项目计划为标志,全面建构了本科生实践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校内实践为主体,以学科竞赛等创新教育活动为强化,以社会实践、实习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1)在实践教学方面,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较为合理。其中,外语及非通用语种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学分比重保持在20%(英语专业)至41.6%(法语专业)之间,工学类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实践教学比重分别为25.6%和34%,面向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一比重为35%。由于专业特点不同,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相关专业这一比重基本保持在10%至12%之间。2009年开始,教务处每学期组织留学生学院编辑出版《学汉语 行中华:留学生长途实践报告精选集》。该报告集记录留学生学院学生长途教学实践活动情况,把学生的优秀作品编印成册,并下发学院和学生,作为重要的教学档案。每年出版春季卷和秋季卷两册。目前,已编辑出版12册。此外,教务处每学期都根据生均数提供中外学生校内外教学实践活动经费,标准是中国学生60元/学期/人,留学生150元/学期/人。2014,共资助了94次教学实践活动,2015,共资助了103次教学实践活动。
(2)在教学实践实习方面,学校现在有校外、校内实习基地及校内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基地三个层面储备。2015年-2016年,学校共组织了10批2300余名中外学生前往基地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此外,学校鼓励各学院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相应的校外实践基地,比如国际商学院金融系与华夏银行、天相投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新闻传播学院与京华时报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信息科学学院与悦成公司合作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等等。
学校共拥有三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分别是湖广会馆(2010年),老舍茶馆(2011年),中国文字博物馆(2012年)。此外,学校鼓励各学院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相应的校外实践基地,比如国际商学院金融系与华夏银行、天相投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人文学院新闻系与京华时报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信息科学学院与悦成公司合作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等等。
学校的校内实习基地情况主要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专业都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充分挖掘校内资源,联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自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中外学生联合实践活动。2名中国学生与3名外国学生组成5人小组,设计不同类型的语言任务,以中外学生分组调研,合作完成任务的形式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并形成报告交流;中国学生参与外国学生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等;每位中国学生可以在实习期间随堂观摩不少于4课时的课堂教学,这一时间应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一般应为完整的一课)。人文学院和汉语学院分别安排指导教师全程参与项目的讨论、交流和汇报。
校内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基地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2015年,为了配合“北语模课”建设的深化和推进,并提高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新闻传播学院主导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基地。基地将在学院教师指导下,借鉴超星公司的实际经验,组建一支以北语学生为主的专业模课制作队伍;保质保量承担“北语模课”摄制任务;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方式,培养学生“模课”及视频制作能力,提供就业技能及就业对接接口。
(三)结合专业特色,以专业选修促进个性化学习
2015年,学校在双学位、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试点的基础上,遵循《北京语言大学双学位、双专业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语言大学双学位、双专业实施方案(试行)》,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需要,面向我校中国本科生开设五个辅修专业以及汉语国际教育、英语、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四个双学位双专业。
为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学校通过增加双语课程、选修课程、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课程、教授主讲低年级本科课程等,丰富教学内容。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开设校内校际选修课21门次,共有1571名学生选修;第二学期开设校内校际选修课32门次,共有3106名学生选修。2015-2016年,学校共开设双语课程67门,占课程总门数的比例为6.7%;开设设计性实验教学课程39门,占课程总门数的比例为3.9%。从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为25.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24.2%,新闻学专业为29.7%,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30.3%,会计学专业为20.6%,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2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29.7%,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29.7%,金融学专业为21.8%,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23.7%,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为26.8%,国际政治专业为27%,绘画专业为12.1%。而外语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占比较低,大多数非通用语种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到10%。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逐年提高本科教学投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学校充分整合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建设资源,有力地推动了数字化资源、实践教学、语音实验室等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支撑平台建设,将教学经费投入作为重点加以保障。
2015年,学校在办学经费方面优先保障并加大中外本科生的教学经费投入,很好地满足了中外本科生的培养需要。2015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约18922.7万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约1560.14万元;本科实验经费约92.54万元;本科实习经费约153.66万元。在教学条件改善方面,学校不断加大对教学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2015年,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4446.81万元;现有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10827.8平方米;实验室面积1025平方米。
学校图书馆采用现代化集成系统管理图书,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2015年,学校中外文图书总数为95.5576万册;另有纸质期刊1044份,电子图书57029种,电子期刊11411种。所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都可以在校园网范围内免费浏览、检索、借阅或下载。数据库总数为33个,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数据库类型,除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外,还包括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法律法规、参考工具等多种类型。为方便师生借阅,图书馆引进的数据库大多为全文数据库。此外,学校图书馆继续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源,有利于本科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进一步优化了我校育人环境。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
我校共有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分别是对外汉语专业(现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专业、英语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对外汉语专业、汉语言专业、英语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日语专业、阿拉伯语专业、法语专业;共有10个校级特色专业。此外,我校还有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分别是汉语言专业本科教学团队和汉语国际教育(原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学团队。
2012年,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首先在中国本科生中推行双学位、双专业培养机制试点工作。经过两年的试点,已经有汉语国际教育、英语、金融学等三个双学位、双专业招收了两届学生。2014年下半年,为了推动中外学生融合教育,根据中外学生需求,率先实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双学位中外学生共同学习的试点工作。至今,已有四个专业参与了双学位、双专业的培养工作,学校将继续尝试放开更多专业参与这项工作,并根据国际学生特点,逐渐增加更多适合中外融合教育的专业参与双学位、双专业的试点工作。
(三)课程与教材建设
2015年全校共开设847门课程,其中,包括双语课程69门,选修课程38门,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数量为126门,教授主讲低年级本科课程数量为62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课程为43门。目前我校共有北京市级精品课程3门,分别是“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语言学导论”、“法语高级口译”;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分别是“初级日语(1)”和“中国文化概论”。此外,教务处共资助重点建设课程26门,评选出校级精品课程16门。2012年,我校“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获得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称号。
为加强中国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开设全校公共选修课近50门,并于1999年加入学院路教学共同体,成为创始成员校,每年为我校学生提供大约120门课程作为校际公共选修课程。为结合人才培养需要推进课程建设,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创新与改革,教务处从2002年起实施“新开课和教学实验课”项目,至今共资助新开课137门,教学实验课180门。目前资助金额为立项3000元,结项时由专家评审决定追加1000至3000元不等经费。
(四)教学改革成果
为提升我校人才培养水平,切实促进我校教学发展与改革,教务处从2001年起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每两年组织一次,至今共资助校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48项,其中2015年立项的教改项目包括9项重点项目和14项一般项目,一般项目又分为A类和B类,资助额度分别为5万元、2万元、1万元。自2005至2015年,我校共获得北京市教改立项15项。
为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打造一流的青年教师队伍,我校工会、教务处、人事处等单位组织自2005年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至今已组织了六届。2011年,第四届优秀教学奖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4名。2013年,第五届优秀教学奖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1名。2015年,第六届优秀教学奖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
我校自1995年开展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评选工作,至今已组织了十一届。2009年,第八届优秀教学奖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7名。2011年,第九届优秀教学奖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7名。2013年,第十届优秀教学奖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2015年,第十一届优秀奖的评选工作正在开展。
五、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为贯彻落实《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推动高校全面提高创业教育质量,促进更多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于2015年制定了《北京语言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学校的目标是到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我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使创新创业教育在我校得到普及。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一)全面修订培养方案,打造多样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成为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北京语言大学一直致力于探索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成效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结合各专业具体情况制定了中国本科生培养方案,每3--4年对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一次重大修订,并结合实际情况每年进行微调。培养方案中对总的课程结构、学分、学时等设置提出了基本要求,各院系在基本原则的框架内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2015年,在整体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按照“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教学信息化手段、突出个性培养、均衡课程安排、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总体原则,与各专业负责人反复沟通交流,启动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专业对总学分提出了不同要求:(1)各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学分总数应在135-150学分之间,实践学分8学分;(2)非通用语种专业课程教学学分可适当放宽至155学分。即调整后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各专业总学分不超过158学分,非通用语种专业不超过163学分。新版培养方案中除总学分有所缩减外,还从学生选课、线上教育、考评方式、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修订。经过修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灵活,更能够适应学生多样化自主选择的需要。
(二)以本科教学工程为驱动,推进协同育人情况
学校注重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引入课程、教材等海外优质教学资源,探索开设旨在增强学生跨文化理解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专门课程。深入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学校开展了以“2+2”、“1+2+1”、“1+1+1+1”等形式的中外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充分发挥合作双方各自的学科和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从而为中国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开阔国际视野、提高就业竞争力等提供有力的支持,事实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上,学校积极拓展合作办学模式,比如2011年新开办的葡萄牙语专业,实行的是“1+1+1+1”模式,招收的中国本科生第一年在北语学习,第二年到澳门理工学院学习,第三年到葡萄牙雷利亚理工学院学习,第四年回到北语学习,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走出去,真正实现了国际化培养。类似的还有日语、法语、朝鲜语等专业,现在每个外语类专业的学生都有这样出国学习的机会。
(三)以高水平课程建设为依托,完善本科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对“课程是教学诸关键要素的载体”的认识,学校以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抓手,以“受资助新开课和实验课”项目为基础,每年均会立项建设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为培育精品课程铺路,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2015年,学校组织申报了“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共收到立项申请33项。经过校学术委员会教学专门委员会专家评审,最终资助项目为23项,其中包括重点项目9项,一般项目14项,涉及留学生汉语教育、学科基础课程建设、英文教学等多个领域,资助总经费达67万元。
根据《北京语言大学关于对新开课和教学实验课资助的有关规定》,学校继续支持并资助教师开设新开课和教学实验课。2015年,通过专家网络评审,学校决定给予“高级俄汉翻译”等6门新开课和“经贸洽谈”等11门教学实验课资助。同时,利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和教学项目经费查询系统,使学校立项的课程得到动态管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课程考核方式也不拘泥于期末考试一种,将平时作业、课堂交流、相关学术活动、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纳入综合考评范围,使学生由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逐渐变为组织者。另外,针对学生多国化、多元化的特点,学校重点建设了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和外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作为选修课程,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强学校文化传承的功能。2015,学校继续开展教学出版基金项目。根据教师个人申报情况,经相关专家审稿和校教学专门委员会评议后,学校最终资助了10本出版物,其中7本为教材,共资助经费30万元。
(四)搭建教师创新创业平台,推进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鼓励教师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学校教师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已从最初对抽象概念的探索过渡到对具体经验的设计,形成了一批优秀研究成果,为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2015年,北京语言大学继续全面落实“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并取得许多新的成果。2015年,我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北语模课”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教师教学发展提升项目、学生助教项目等。其中,2014-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共立59项,每个项目的建设经费为1万元。项目验收后,学校对20%的优秀项目进行了表彰,并给予每个优秀项目500元的奖励。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共资助了120余项中国本科生专业课程学术活动和79项社会实践及创业行动。“北语模课”工程二期项目主要包括四大项目,即“课程制作团队项目”、“MOOC项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和“一期工程深化项目”,进一步充实了我校在线教育资源。教师教学发展提升项目则是通过实施“新任教师教学成长基金项目”为我校2014年和2015年入职的30位新教师提供支持,资助总经费为30万元。学生助教项目则是通过为中外本科生课堂的任课教师配备学生助教,进而提升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
(五)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学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就业信息平台”、并引入微信、手机短信等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制定并公开有关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整理、编制成《北京语言大学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并予以公示。其中,就业信息平台本累计发布校园招聘会信息12000余项,为毕业生提供有效需求岗位信息17万项。
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不断深化质量保障工作内涵,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近年来,在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通过落实本科教学督导、学生网上评教、领导巡视与听课、学生信息员制度等,构建了多元化质量评价机制;通过编印本科教学简报、督导简报,建设学生评教结果网上实时查询系统等,完善了质量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实施专项教学检查制度,改进工作模式,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提高了质量保障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取得了良好成效。我校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分为学校和教学单位两个层面运行,学校负责对全校的教学状态和教学质量的宏观监控、管理和评价;教学单位主要从微观层面进行监控和管理,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一)校级领导干部听课情况 学校领导一贯对教学督导工作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加强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2015-2016学年,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近70学时,与教学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和一线师生进行了充分的座谈交流。
(二)完善教学工作激奖励体系,激励教师投入教学
教学激励与表彰有助于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挖掘教师教学潜能。2015年,学校继续组织开展优秀教学奖、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本届优秀教学奖评选活动全校共有9个教学单位的21名教师参评。评选工作严格按照评奖程序和评奖细则,经评审专家组专家认真评审教案、听课和评委会综合评议,共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2015年4月至7月,教务处组织了第二届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经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现场授课、专家组综合评议、投票表决等评审环节,共有7名教师获此殊荣。
2015年,学校还组织了北京语言大学2014—2015学年教学表彰会。颁奖会上公布并颁发了相关奖励。其中,分别给予北京语言大学第十一届优秀教学奖的一、二、三等奖以10000元、5000元和3000元的奖励,并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给予6分、3分和1分的加分奖励;给予第二届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每人10000元奖励,并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给予6分的加分奖励;分别给予北京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北京赛区)中我校获奖教师(一等奖)以15000元奖励,给予比赛指导教师以5000元奖励;给予2014年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以3000元奖励。此外,为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改善教师办公环境,学校于2015年对校内7间教师休息室进行修缮和改造。改造后的教师休息室均统一配备了桌椅、电脑、打印机、饮水机、微波炉等相应设备,努力为教师教学发展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教师发展培训
学校历来重视教师的发展培训工作,积极拓展各种渠道保障教师的发展道路。2015年-2016学年,启动并实施“新任教师教学成长基金项目”,并分别资助2014年和2015年新入职教师8人和22人次,为新晋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同时,随着Internet+时代的到来,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的网络教育及培训,先后组织我校教师参加2015年下半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学生助教培训工作(参训助教约300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我校为提高教职工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组织新入职教师和部分“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奖”获得者进行素质拓展培训活动,参加“第二届MOOC、SPOC与大学教学改革发展高峰论坛”,促进新老教师进行更多有益交流。为支持教师个人教学发展或教学团队建设,我校于2016年启动并实施“教学名师支持计划”,学校为入选者提供10万元的教学建设及教学研究项目经费,积极组织我校教师参加2016年“北京市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能力发展专题研修班”,各种举措并举为教师教学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支持。
(五)转变督导工作模式,有的放矢促发展
教学督导组对学校教学行使监督、指导、评价和咨询的职能,通过听课及听课后的交流指导,检查教学大纲和教案,抽查考试试卷和巡考,旁听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和抽查论文,与教学单位领导和师生交流,参加学校和院系的教学研讨、评奖评优活动等方式,在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督导组定期召开例会,交流工作开展情况及所发现的问题,并与教务处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思路。督导组定期把工作情况、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编成《校教学督导组工作简报》,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公布。
2015-2016学年,校第六届教学督导组先后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外国语学部和汉语国际教育学部等全校各教学单位听课,先后听课261学时,覆盖50余位老师;听课之余,校督导组与各单位教学领导、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广泛座谈和交流,参与两次期末考试巡视工作,先后调阅了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及部分小语种专业的试卷和成绩,查阅了近百本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编辑教学督导简报2期。此外,参加了第十一届优秀教学奖观摩课以及汉语学院青年教师录课,参与十多项科研和教学研讨活动。2015年12月,督导组成员参加了在北京交通大学举办的第七届北京地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督导交流会,与其他高校的督导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2016年5月,学校修订了《北京语言大学教学督导工作条例》,2016年7月12日,学校举行了第六届教学督导组工作汇报暨第七届教学督导组聘任会,来自5个学部(院)的12位教学督导接受聘任,并将于2016年全面开展工作。
(六)教学评估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每个学期都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学校将评价指标分为三种:语言教学类(留学生)、语言教学类(中国学生)、非语言教学类。2008年以来,本科生学院所有教师、所有课程全部采取网络评估,短期培训类教育采用填涂评估卡方式评估。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全校共有约2500人次教师、2500门次课程参加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评估分数在90分以上的课程达到83.7%,80分以下课程占2.8%。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90分以上的课程达到83.5%,80分以下课程仅占3.7%。学生还通过网络评估提交了约63000条主观评价意见,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对教师的肯定。从学生的评分情况和主观评价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广大教师的专业知识、个人学识修养、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敬业精神等都得到了学生普遍认可。每学期学校都将教师的评分结果和学生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各单位主管领导和教师本人,对评估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对评估分数靠后的教师,学校要求学院领导与教师本人共同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帮助教师切实改进和提高。学校把评估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的依据之一。
七、教学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5年-2016年,北京语言大学在大部制、学部制改革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我校在本科教学质量整体建设中成绩显著,在本科教学工作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但我们必须看到,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与学校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相比,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仍然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差距,特别是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水平的办学条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2017年,学校将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以发展教学能力为核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强化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为核心,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以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强教学管理基本制度建设,建立更加精细的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环节制定更明确的要求。加强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情况的掌控,建立课程教学资源融通机制,推动课程规范化建设,建立课程质量监控机制。落实各项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全员重视质量,进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进一步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
从更为宽泛的政策引导、制度设计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立体式、多层面地为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创设共识的氛围与优良的条件,例如:加强学校公共政策的协调性;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激发院系作为办学基本单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认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全面落实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于已经集多方之力在全面反思的基础上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行铺路。然而,如何将培养方案落实为全校各部门的行动方案,如何构建满足不同专业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仍然需要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落实。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在保持原有专业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应该更加关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理解“育人”与“育才”可分割的关系,充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将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为目标,建立优质资源集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促进质量持续提升的内部质量保障新体系,努力把学校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优势,夯实基本面,彰显能见度,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第三篇: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1.2.本科最低毕业学分:176分(最高可修满180分)。3T 学分体系(理论,验证和创新 TheoryTestTry)
3.理论学分的构成:
① 通识理论平台的课程学分:(23分)
Ⅰ中国近现代史刚要2P
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P
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P
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6P
Ⅴ大学体育 1.2.3.44P
Ⅵ大学计算机基础3P
Ⅶ形势与政策2P
② 校级公共选修课修满10学分。
③学科专业必修学分(14分)
Ⅰ 心理学3P
Ⅱ 教育学3P
Ⅲ 现代教育技术 2P
Ⅳ 学科教育学3P
Ⅴ 普通话与口语表达 1.5 P
Ⅵ 三笔字训练 1.5 P
Ⅶ 学校管理学 1.5 P
Ⅷ 音乐与舞蹈 1.5 P
④ 学科专业理论学分(85分)
△ 专业必修课(77分)
1.英语语音2P
2.英语国家概况2P
3.英语语法2P
4.基础英语1.2.3.424P
5.英语听力 1.24P
6.英语阅读1.24P
7.英语口语1.2.3.48P
8.英语写作 1.24P
9.第二外语 1.2.38P
10.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译汉)2P
11.高级英语 1.28P
12.英语语言学4P
13.英国文学2P
14.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译英)
15.美国文学2P
16.论文写作1P
△ 专业选修课(8分)
1.英语听力3.44P
2.英语阅读3.44P
2P
3.英语视听2P
4.外报报刊2P
5.中国文化概论2P
6.欧洲文化入门2P
7.英语口译2P
8.英语小说选读2P
9.英语散文选读2P
10.导游英语2P
11.英语词汇学2P
12.跨文化交流学2P
△ 专业方向选修课(6分)
1.英语测试理论与方法2P
2.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2P
3.应用语言学2P
4.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2P
5.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2P
6.英语教学策略2P
7.外语教育学2P
△ 体系教学学分(31.5学分)
1.理论体系中的课程实验6.5 P
2.英语口语比赛1 P
3.英语演讲赛1P
4.英语作文比赛1P
5.英语朗读比赛1P
6.英语辩论赛1P
7.英语词汇比赛1P
8.英语歌曲比赛
9.英语综合知识竞赛
10.英语戏剧比赛
11.英语角活动
12.师范微格训练
13.军训、入学教育
14.公益劳动
15.就业指导
16.毕业论文
17.毕业实习
△ 创新体系学分(8学分)
1.专业竞赛
国家级
省部级
校级
2.科研分
1P1P1P0.5P15次2P1.5P0.5P1.5P8P8P5,4,3,2P(特,一,二,三)4,3,2,1P 3,2,1,0.5P
国家级负责人 5P参研人 2.5P
省部级负责人 4P参研人2P
校级负责人3P 参研人 1.5P
院系级负责人 1P参研人 0.5P
3.发表论文学分
六大检索收录第一 4P第二 2P
核心期刊第一 2P第二 1P
普通期刊第一 1P第二 0.5P
4.各种证书学分
省部级资格证书1――3P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1――2P
计算机等级证书1――2P
讲座0.2 P 人次
英语自主学习0.5 P15人次
专业四、八级证书1---2P
重庆市师范生定岗实习支教2P
考研上线1P
考研录取1P
全国、重庆市各类专业比赛1—2P
院系及以上社团活动、社会实践0.2P 人次
学生处认定的其它创新学分1P
团委认定的创新学分2P
注: 1.此部分至少修满8学分,多修的学分可以顶替理论体系中的选修学分。
2.六大检索包括:SCI,EI,ISTP,SSCI,AHCI,ISSHP
3.每学期学分上限为30分。多修一学分需要交纳60元。
第四篇:关于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
关于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我院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更好的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走好“科技兴国”之路,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吸引和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在医学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造就高层次的医学科技人才,将我院办成具有国内或国际一流水平的医院,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章 学科建设
第二条:学科建设是我院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医院2010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争取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因此要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重点扶持我院优势学科,使之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防病、治病的重点、难点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争取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从而使我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竞争力,为此医院将业务总收入的1%作为科研预算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当年余额转入下年使用。
第三条:建立一流实验中心。生物工程中心为医院重点扶持单位,为使之成为国内一流研究中心,达到资源共享、物尽其用、建立开放性实验中心的目的,医院将对生物工程中心每年拨款50万元人民币,购买仪器等设备,连续五年。
第四条:设立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1. 每年资助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50万元人民币。2. 每年资助部、委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30万元人民币。3. 每年资助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20万元人民币。4. 每年资助厅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10万元人民币。5. 每年资助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5万元人民币。以上资助,均连续三年。
第五条:鼓励主办学术会议。为扩大我院的学术影响,提高我院的学术地位,达到争创全国一流医院的目的,对我院主办的学术会议,医院将提供适当的交通工具和会议地点。
第六条:加强对外交流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达到医院与国际接轨的目的,鼓励各学科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对于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需聘请外国专家及省外著名专家来院讲学或技术指导者,医院负责安排食宿及省内旅游、招待费。
第七条:重点学科管理
一、加强重点学科管理,严格按重点学科管理规定执行,实行专款专用。
二、对重点学科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及科室人才引进给予政策倾斜。
第八条:设立科研课题申报及中标课题奖。
一、对当年申报的国家自然基金一般项目、卫生部一般项目,经通过答辩,推选上报的,每份标书给予200元的奖励。对于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及卫生部重点项目,每份标书给予300元的奖励。
二、对于中标的上级项目,将根据中标层次的不同,对课题申报者进行奖励。具体比例是: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及卫生部重点项目按争取到经费的7%给予奖励,国家教委、国家中医局、国家计生委及卫生部一般项目按5.6%奖励,省内重点项目、省科委普通项目按4.2%奖励,厅局级按2.8%奖励,并分别按经费的3%、2.4%、1.8%、1.2%作为科研管理费)。
第九条:对获国家、国家部委、省等资助的课题进行经费匹配
一、对中标的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教委、国家中医局、国家计生委及卫生部项目按1:1进行经费匹配。
二、对中标的省科委项目按1:0.5进行经费匹配(立项无资课题资助5000元)。
第十条:科研项目要按期、完满完成。对未按期结题者,自第二年起按逾期时间每年扣总经费的10%;对无故拖延三年及以上者,经过专家论证后撤题。
第十一条:科研成果奖励
一、对于当年通过上级鉴定并向上级申报成果的项目,医院对每项给予500元人民币奖励;
二、对获上级奖励的科研成果,医院根据获奖级别的不同,再给予相应的奖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成果,医院再颁发上级奖金额两倍的奖金;获部省及厅局级奖成果,医院再颁发与上级奖励金额相同的奖金;同一项目获不同层次科技进步奖的成果,奖金就高不就低,不重复授奖。
三、对于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在科室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应制定出科研计划,安排一定的科研时间,但总数相加不得超过全年工作时间的1/6。
第十二条:科技成果转让奖励
根据知识产权有关规定,科研成果及专利转让后,主要研究人员及相关人员可从转让费中提取30%作为奖励金,20%作为课题负责人的科研经费,余50%归入院科研经费。第十三条:优秀教研室奖励。医院每年评选优秀教研室一次,当选者奖励1万元。
第三章 人才培养
第十四条:重点培养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根据医院2010年发展规划目标,培养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人才队伍,争取20名在国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1-2名院士,医院对思想素质好的业务技术尖子积极培养、重点扶持。
一、对省部级拔尖人才每年1万元科研经费(无科研经费者)。
二、校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及院中青年拔尖人才每年给予补充3000元科研经费(无科研经费者)。
三、在各级科研课题立项过程中,优先考虑以上重点人才的资助。
第十五条: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有计划分期分批派学科带头人到国外进行培训或专业进修学习。从2001年开始,医院筹措经费每年选送5-10名业务骨干赴国外进修学习。
第十六条:设立研究生人才培养奖励基金。为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后备人才,达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特设立研究生培养奖励基金。
一、每培养一名博士后出站,奖励导师300元。
二、科室每毕业一名博士研究生,奖励导师人民币200元。
二、科室每毕业一名硕士研究生,奖励导师人民币100元。
第十七条: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为鼓励海外学子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吸引国外优秀医学科技人才,并为其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特设立此科研启动基金:
一、对在国外获博士学位的归国工作人员一次性给予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人民币3万元。
二、对在国外获硕士学位的归国工作人员一次性给予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人民币1万元。
第十八条:优秀论文发表奖。学术论文的数量及质量为衡量科研单位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为国际公认杂志学术水平衡量尺度。为鼓励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根据文章对学术界影响的大小,对论文作者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一、在影响因子大于20的杂志,如细胞、自然、科学(非分册)等杂志发表1篇论文,奖励人民币20万元。
二、在影响因子大于
10、小于等于20的杂志发表1篇论文,奖励人民币5万元。
三、在影响因子大于
5、小于等于10的杂志上发表1篇论文,奖励人民币1万元。
四、对于其他SCI、CR收录学术期刊、核心及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医院按100%报销版面费;在其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按80%报销版面费。
第十九条:著作奖
为鼓励主编、参编卫生部、教育部规划教材,撰写有影响的学术专著,特设立下列著作奖。
一、给予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5000元人民币奖励,编委1000元人民币奖励。
二、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类著作,凡100万字以上者,给予第一主编1万元人民币奖励,多于等于50万字、少于100万字者,给予第一主编5000元人民币奖励;多于等于25万字、少于50万字者,给予第一主编3000元人民币奖励,小于等于25万字者,给予第一主编2000元人民币奖励。
三、其他国家级及各省级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类著作,凡100万字以上者,给予第一主编5000元人民币;多于等于50万字、少于100万字者,给予第一主编3000元人民币奖励,多于等于25万、小于50万字者,给予第一主编1000元人民币奖励,少于25万字者,给予第一主编500元人民币奖励。
第二十条:各级学会任职津贴。
为促进我院各科室学术水平的发展,培养国内、省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特实行中华医学会(国家及省级)及其他一级学会(国家级)任职津贴制度:
一、对在中华医学会各分会和其他一级学会任委员(或理事)者,给予每年1000元津贴;任常务委员者,给予每年2000元津贴;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顾问及名誉主任委员者,每年给予3000元津贴。
二、对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者,每年给予津贴300元;任主任委员者,每年给予津贴500元。
三、对任中华医学系列杂志(核心期刊)编委者,每年给予1000元津贴;任常务编委者,每年给予2000元津贴;任主编、副主编者,每年给予3000元津贴。
第二十一条:博士导师奖。我院是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担负大量教学工作,除大学本科教学外,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促进研究生教学工作、提高研究生导师带教积极性及带教质量,鼓励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特设立博士导师奖:对于每位新遴选的博士研究生导师,除执行有关政策外,一次性奖励人民币2000元。
第二十二条:优秀教师奖。获省部级、校级、院级优秀教师分别奖励5000元、2000元、1000元。第二十三条:人才引进与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其根本为人才的竞争。抓好与疾病诊治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是不断带动医院医疗水平提高的动力,科技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先决条件。为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大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在培养院士的同时,医院将根据人事制度改革规定,加大力度,引进院士来我院进行长期或短期工作。
二、聘请一批全国知名专家为我院名誉教授。
三、对我院急需的各种科技人才,医院将以招聘的形式,引进国内具有一定学术地位或在国外确有造诣的学者来我院工作。
四、对于所引进人才,医院将在生活条件及工作环境上给予优厚待遇。
五、医院每三年评选一次青年拔尖人才,并进行动态管理。
六、经过努力使医院拥有一批业务技术好、医德医风优的业务技术骨干,使医院人才梯队趋于合理。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以上资助及奖励均由所分管的处室做计划,统一报科研处,由院长及分管院长签字后,送计财处。除立项奖(从项目上级拨款支出)及卫生部重点项目经费匹配外,均从院科研经费支出。
第二十五条:本实施意见解释权归科研处。
第二十六条:本实施意见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01年5月17日
第五篇:XX镇级文物管理机构实施意见
XX镇级文物管理机构实施意见
(一)落实领导责任,创新工作机制。
1.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考核。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涉及的规划编制、经费落实、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目标纳入我县各级领导责任制中予以考核。各乡镇(街道)和县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2.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成立XX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县法制办、民宗局、发改委、财政局、公安局、建设局、交通局、环保局、水利局、人事局、教育局、科技局、文广新局、旅游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工商局、文联等单位为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协调及重大事项的商讨。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下设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古籍保护中心,负责对文化遗产的评估、保护、管理、维修、利用等工作。
(二)健全法制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1.制定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等规章制度。出台《XX县文物建筑、历史建筑腾迁安置管理办法》、《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XX县古籍保护条例》等一系列行业制度和规范,完善《XX县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使文化遗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2.不断完善文物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重大文物安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预案、预警制度。健全文物执法监察队伍,积极探索文物执法体制改革思路,加大对文物违法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加大文物安全经费投入,提高安全技术防范科技水平。县公安局要建立专门机构和队伍,严厉打击盗窃、盗掘、走私、倒卖文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公、检、法等部门追回的涉案文物应及时无偿移交县文物收藏管理部门。
(三)落实专项资金,加强队伍建设。
1.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保护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在文化事业费中切出专项资金用于保护工作,确保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鼓励社会资金以捐助和投资等多种形式进入公益性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事业,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通过以奖代拨的形式落实日常管理经费,将日常保护管理工作落实到最基层。
2.加强保护管理机构与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县、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的文化遗产保护网络和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充实和加强专职保护人员力量。引进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的业务人才。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增加专业人员数量,优化人员结构。着力培养急需的中级业务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特别是文物和古籍保护、管理、修复等方面的人才。
三、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一)加强调查研究,制订保护规划。
1.推进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申报和建设工作。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登录资料,上报及公布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调整现有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编制完成新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的用地保护规划。
2.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专人管理)工作,将所有用地保护规划及“四有”档案编订成册,并建立电子信息库。
3.配合基本建设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及时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坚持“建设未动、文保先行”的原则,将县文物行政部门纳入县建设项目审批单位之列,重大工程例会必须有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并提供建议。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或者在本县地上
地下文物丰富的地方以及用地面积30000平方米以上的项目进行基本建设、土地平整、宅基地复耕时,建设单位要履行文物保护的义务,在项目划定勘察设计红线前,应当报请上级文物行政部门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县文物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积极配合,组织力量在工程范围内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并将考古调查、勘探的处理意见告知申请人。在项目选址(含矿山开发、砖瓦厂取土)立项论证时,应有县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议。由此进行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的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列入投资预算。
(二)完善保护体系,推进历史文化名镇(乡)、名村建设。
开展历史文化名镇(乡)、名村的申报推荐工作,贯彻“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方针,出台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编制完成相应的保护规划,为推进建设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历史文化名镇(乡)、名村的评比,展现XX丰富的文化底蕴,打响历史文化品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同时,认清我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提高工作质量,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整合馆藏资源,提高展示水平。
1.加快博物馆建设步伐。尽早建设新博物馆,鼓励我县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一)加强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建库工作。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后续工作,创建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分布图、信息数据库和网站。建立全县民间艺人、民间艺术社团(队)、民间艺术之乡(村)及民间艺术门类数据库。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集工作平台、宣传教育和检索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逐步覆盖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数字网络。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项目保护的建章立制工作。参照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建立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标准和制度;编制“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每两年评审公布一批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名录,争取有更多的项目申报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非遗名录。对被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都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明确保护的责任主体,落实保护经费,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
(三)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提升百叶龙、狮舞、龙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形成在国内独树一帜、具有XX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组织、整理工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以及对相关理论的认定、保存、传播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与交流工作。利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运用科学的保护方式,对收集、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需保存和可保存部分予以有效保护和展示。结合实际,建设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命名民间艺术之乡、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和经典旅游区等措施,积极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保护的有效途径。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开展传习活动,设立政府津(补)贴,除上级政府给予的津(补)贴外,县政府对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给予1000~3000元/年的补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态保护区(试点)、传承基地和传统节日保护基地的单位进行补助,经验收合格后给予4000~10000元/年的补助,补助经费专项用于基地建设。
(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利用工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利用。利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旅游文化等,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培植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五、加强古籍保护工作
(一)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对全县古籍文献进行普查登记,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及民间所藏书籍情况。普查登记的古籍要详细清点、认真整理、科学编目,并依据《古籍定级标准》进行定级。建立全县古籍联合目录;鼓励将民间收藏的古籍在县图书馆登记、定级、着录。
(二)增加古籍藏量。县古籍保护中心设立专项采购经费,积极采购、征集我县地方历史文献。
(三)完善古籍保护制度。建立《XX县珍贵古籍名录》,经县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择优申报省级、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加强对珍贵古籍的重点保护,对列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名录的古籍,收藏单位应根据有关标准和要求,完善保护措施,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四)加强古籍整理、研究和利用。建立全县古籍数字资源库。利用现代印刷技术,推进古籍影印出版工作。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古籍资源,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服务,发挥古籍在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一)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网络建设,利用新闻媒体等宣传载体,积极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二)结合每年的国家“文化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等有关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宣传普及文化遗产知识,组织发动新闻媒体围绕文化遗产价值及其保护和传承等问题进行探讨和报道,引导和培养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热爱,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使其转化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行动。
(三)科学制订计划,编辑出版宣传XX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书籍和刊物,使XX在全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起示范作用,进一步扩大XX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影响力。
(四)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拓展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领域,完善参与制度,提升参与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强化文物使用单位的保护意识,积极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确立国家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