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 运动变化线索讲解

时间:2019-05-14 07:4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 运动变化线索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现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 运动变化线索讲解》。

第一篇:近现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 运动变化线索讲解

近现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线索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 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有: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主要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2.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1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主要矛盾: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新生共和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彻底解决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2从1953年到1956年底主要矛盾:到1952年,随着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被消灭,镇压反革命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特别是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使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中国还存在两种基本的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随着土改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

(1中共八大: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

本上结束。“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主要是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上述正确认识后来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

(2十一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当前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篇:近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线索

同学们,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老师一个字一个字打上去的,所以一定都要看哦,加油,加油,加油!!

近现代中国社会及主要矛盾的线索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

(1)主要矛盾:有诸多社会矛盾,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有两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主要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过渡性社会

(1)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这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2)1953到1956年底,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势力消灭,特别是土改的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1)中共八大会议

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 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决定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三篇:农民问题与近现代中国社会

农民问题与近现代中国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农民问题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始终。

近代以来西方的经济侵略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农业经济也日益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并成为其市场体系中的一部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因此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政党各政治团体能否高度重视农民问题、能否解决农民问题决定了其政治纲领能否得到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决定了其政治纲领能否化为一场农民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

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但这个纲领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资政新篇》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农民由于作为小生产者的保守、狭隘、散漫等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单凭自身力量求的解放,更不可能把反帝反封建斗争引向胜利。

1898年的戊戌维新运动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涉及到农民问题,缺乏群众基础,其失败是必然的。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了民生主义“平均地权”,但它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做了新的阐释,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了改善工农生活的状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通过领导罢工运动认识到,必须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革命阶级组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1921年9月沈定一等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1922年6月澎湃在广东海丰县从事农民运动。国共合作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与发展。国民党中央设立了农民部,广东各县农民纷纷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之一就是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社会经济中站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以农村工作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毛泽东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农村,在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根据地应当成为党的工作重心的思想。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科学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农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制定了第一个土地法,在兴国土地法中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有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规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的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有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抗日战争时期,各地抗日民主政权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5月4日党发出《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1947年7-9月党制定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总结了土地改革的经验,系统阐明了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新解放区土改普遍展开,从950年冬到1953年春,除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改在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1953年到1956年开展了对个体农业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采取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采取了如下基本原则和方针(P161,5点内容)

1958年在发动“大跃进”的同时,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开展起来了,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化合并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两万户,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原来经济条件各不相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被合并后主要财产归人民公社所有,收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和分配。

从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的农民群众开始试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了包产到户这种形式。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它是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1983年10月,中央作出决定,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制度。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2006年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任务做出了详细的部署。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与近现代中国社会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商品的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给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劳动力的市场。最早在19世纪60、70年代洋务派所兴办的军事和民用企业中诞生了最早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企业。19世纪70年代在洋务派所办企业的利润刺激下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企业,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民营资本主义企业和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是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和特点(P14)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初获得了一定发展,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短暂而又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壮大起来。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越出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党的早期组织成立后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党成立后在党的领导、推动、组织下工农群众运动迅速开展起来。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这次高潮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苏兆征、林伟民领导)、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领导)、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牺牲)。全国范围内的大革命风暴起于五卅运动(共产党员顾正红被日本资本家枪杀),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人罢工1925年6月---1926年10月广州、香港省港大罢工(苏兆征领导)北伐战争期间1927年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27年3月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等领导和指挥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国民党统治在全国建立后官僚买办资本急剧膨胀起来,这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官僚资本是如何实现对经济的垄断的P78—79),由于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和垄断性,因此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受到多方面的阻碍:外国资本的压迫、本国官僚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民族资本主义的5个特点(P79)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联合的对象是革命的动力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间党派,其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俄、上层小资产阶级俄及其知识分子(P80)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将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暂时推出革命阵营(王明“左”倾错误的5点表现P89—90),在“九一八”后要求抗日与民主的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党在抗战中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P111—112),巩固和发展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做法(P112)

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民主同盟、青年党等中间党派参加。中国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其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八个民主党派特别是中国民主同盟P134-135)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P136),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P137)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47年12月在杨家沟会议上毛泽东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提出了新民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指出垄断资本贵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1949年---1952年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使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过渡时期总路线,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P16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3个特点(P164)

军事斗争与近现代中国社会 军事武装斗争在近现代中国社会中极其重要无论对于革命力量还是反革命力量。近代西方列强所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签订的六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赔款数额、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划分的势力范围和租借地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封王、北伐西征、1856年天京事变

辛亥革命:宣传与组织工作、三民主义学说、革命与改良的论战,保路风潮与武昌起义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5年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第一次护法战争反对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和拒绝恢复国会、1920年---1922年第二次护法战争

北伐战争: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进入湖南揭开北伐战争序幕,北伐的战略方针:先打吴,再打孙、再打张,北伐胜利进军的3点原因(P71)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放弃了无产阶级俄对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三大武装起义,三湾改编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1930年10到1931年7月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三次围剿,使戆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的胜利结束和伟大意义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改编、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抗战时期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牺牲的将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解放战争

1945年国共和谈期间,中共正式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1946年6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6月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转入战略进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挺进苏鲁豫皖、陈庚、谢富治挺进豫西,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大陆实现统一,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P232)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美术馆发展之线索

中国近现代美术馆发展之线索

美术馆与中国近代社会的邂逅,于它初遇的那个颠簸的时代而言,尤其是和政权更迭、战火硝烟的种种状况相比,实在算不上一桩动人心魄的大事;然而中国知识分子与美术馆的邂逅,于他们渴求拯救万民之道的心灵而言,却好似在开启民智的艰难途中高高矗立起了一座华美的理想丰碑。美术馆在中国走过的路,细探究竟,不过百年而已,然而中国从漫长的封建历史中踉跄投入现代社会,也不过百年。

已经腐朽的封建社会大厦确曾外强中干地维护着自身的社会制度,但是时间千年地流过,任是多么美好的韶光,也早被打磨成了枯骨,哪还配得起民脂民膏堆积起来的红妆?哪能不遭强权的觊觎?当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可能性被工业革命开发成现实,东西双方遥遥相望的平衡就被打破了。科技武装起来西方按捺不住释放能量的冲动,露出了虎视眈眈的凶光&挣扎着的中国封建政府也打算努力医治自己千疮百孔的身体。于是,晚清的政府官员对西方世界经过盲人摸象式的考察之后,各种现代概念便被匆匆引入汉语世界,各种新的旧的物质文明成果也被依葫芦画瓢地实现到中国的土地上比如美术馆。

这个事件中的几个关键词是:中国晚清政府、西方的博览会、南洋第一次劝业会、美术馆。

已经被西方列强吓坏了的清政府开始有点明白过来,已然领教了落后挨打的痛楚,就打算在一些开明朝臣的主张之下向西洋、东洋学习些办法,至少做出个图谋强大的姿态比如1904年派溥伦贝子为正监督率团参加美国的纪念路易斯安娜购买100周年世界博览会比如1906年清政府准奏商部颁布《商部新订出洋赛会通行章程》,从英国人赫德手中收回国际博览会事务承办权;比如1906年第一次商业劝工会在四川成都开幕;再比如1910年清政府农商部举办的南洋第一次劝业会&&这些举措的大意倒是实业兴国,只不过手忙脚乱地张罗了一阵子,却连国内的报纸也抱怨南洋劝业会更像是赛珍会、聚宝会,搜罗了众多产品反倒集中展出了不实用的弊端。清政府参与到博览会原是见到欧美国家组织大型活动既扬国威又促生产,就起了效仿之心,可是却只学到了表面文章,只砸钱模仿了华丽的形式。威震全球的水晶宫博览会背后是工业革命的划时代成果,而大清国根本没有成规模的工业产品生产,反倒是一介商人张謇。不仅在实业上的建树有目共睹,而且于1905年创办了南通博物苑,成为中国博物馆史上最重要的一页。

不过我们对历史也不能一味苛求,在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上,很多来自西方的概念都被本土化地实践了一番。展览场地上有不少镶了中式花边的西洋风格建筑,公园养着牛羊被演绎成了公园畜牧场,但还是像模像样地划分了很多展馆,其中就有美术馆。当然,这个美术馆更接近一次展览行为,因为它只有展览而没有收藏,只有小洋楼建筑而没有管理制度,但是它让所有进来参观的中国人都感性地认识了美术馆这种事物,也比当时社会已有的雅集行为和美术展览会更为全面甚至现代地诠释了美术这个概念,其首创之功是不容抹杀的,但是毕竟这个美术馆不是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美术馆。清政府也很快就倒台,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和其中的美术馆便随之颓败了。

1911年,到中国拥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美术馆还有十几年的时间。这几年就像一段酝酿期,条件逐渐成熟起来,各种因素也都在发酵。

中国现代美术馆事业起步的重要外围条件,就是现代博物馆事业在中国的真正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起源于欧洲,因为那里的传统和制度为这项事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中世纪以前的欧洲一些地区已经有公共民主科学等思想的萌芽,专门收藏珍宝和标本的地方也被当成一种教育资源向部分学习者开放。而文艺复兴潮流兴起之后,重视科学成为一种风气,古物和标本收藏更受推崇。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收藏与展示习惯,为博物馆系统真正建立积累了社会、物质和制度基础。时至17世纪,英法德等国已有数家重要的博物馆。而进入18世纪,启蒙思想已见效应,各国博物馆纷纷向普通人开放。科技加快发展的19世纪,欧美的博物馆除了具有基本的收藏展示职能,更被界定为学术研究和公共教育的重要场所。它们不仅已经成为现代博物馆,各国还成立了专门的博物馆协会,帮助更好地发挥其种种作用。

古代中国并没有这样向公众开放的收藏和展览机构,我们的传统是私人鉴藏,这种活动的对象基本限于书画珍玩,活动的主体也只是物品的拥有者及受到邀请的亲朋好友,活动方式主要是雅集。古代中国最有能力组织鉴藏活动的就是皇帝,因为封建体制中的皇帝拥有整个国家。皇帝会在高兴和有政治需要的时候,邀请亲信的朝臣欣赏秘藏起来的书画珍玩,甚至把其中一些赏赐给他们以达到笼络的目的。普通百姓根本无缘得见那些传说中的宝贝。由于欧洲人在中国进行商务和传教活动,在清朝统治时期他们也在中国南方设立了一些私人博物馆,但是毕竟不如清末张謇的南通博物苑对中国博物馆事业影响深远。晚清以来很多中国知识分子对自然科学的热衷和对民主社会的向往,凝聚成了中国博物馆事业最初的灵魂。不过,在这个领域内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还是民国建立之后才迈出的,那就是1912年开始筹备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开了这个头之后,兴建发展现代博物馆成为一种趋势。1913年,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博物馆创立;1915年,南京古物保存所成立;1925年10月10日,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成立;1926年10月10日,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并举办专题陈列;1933年4月,规模甚大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正式成立。时至1936年,中国境内公私博物馆已有62处。在战事时起的情况下,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很快了,更令人欣慰的是,其中折射出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表达了对大众教育和现代学术研究的热情。

怀着对外边世界的好奇和对中国落后现实的不满,更带着救亡与图强的抱负,自晚清开始就屡有中国人走出国门游历和学习,希望为国家和民族寻求到新的希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用来描述这个潮流中的现象十分贴切,有过海外经历的知识分子们带回了各自认为有益于中国的东西。不过他们的想法也有一些共同点:首先,他们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对于国民素质低下的忧虑与悲哀;另外一个共同的体验,就是遭遇西方人鄙夷神色时内心泛起的酸楚。所以开启民智并且重建文化上的自信,被归结为培养大众民主精神征途之上的两项重要任务。

第五篇:陈白沙祠讲解线索

讲解线索

陈白沙生平—大门—青铜像—贞节牌坊—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白沙祠周围建筑

陈白沙生平

在距今五百多年前的明代,江门出了一个著名的理学家陈献章,由于他是江门市白沙乡人,故世人称他为“白沙先生”,陈白沙以其渊博的儒学哲理,创立了哲学领域的“岭南学派”,亦称“江门学派”,其学说观点为“心即理也”,主张“自然为宗,忘已为大,无欲为主”。白沙先生是明代心学的奠基人,学术界素来把他和陆九渊,王阳明相提并论,可见其学说在当时影响之大。当时朝廷上许多大小官员及文人学士都喜欢与他交往,将他视为“奇才”,被朝廷封为翰林检讨(古代官名)。但是白沙先生淡泊名利,以侍奉母亲为名,辞官还乡。

大门

纪念馆坐落在江门市区的西区大道,由新建的纪念馆和白沙祠原址两部分组成。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来到了“陈白沙纪念馆”的门口,请大家下车随我参观。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处高大的门楼,门楼上有一副对联;

哲理绍程朱,紫水黄云兴邑里;

真如传孔孟,光风霁月耀江门。

这副对联,是我市著名的文学家陈一峰先生撰写的。其大意是:陈白沙先生继承了孔孟之道,将程朱理学发扬光大;一生专心治学教学,其思想为江门增添了光彩。

走进门楼,是1996年新扩建的纪念馆,其建筑带有显著的明代风格,与陈白沙祠交相辉映。纪念馆的建筑均以白沙祠为中心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分布。这些建筑及其名称来历,一会儿我们出来之后再慢慢给大家介绍。

请大家先随我来看看门楼左侧这一副书法作品,是我市现任市委书记陈继兴同志所书。2004年2月中共中央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到江门调研时,特地到陈白沙纪念馆参观。参观后,张德江书记深有体会的说,“文在悟,德在守,道在行,志在坚”。张书记的这一段话,高度概括了陈白沙先生的哲学思想和品行。

青铜像

广场正中矗立的是白沙先生的青铜像,他身着长袍,头戴方巾,神态庄严,气宇轩昂,颇有圣贤风范。铜像的这块石刻横匾,上书“千秋仰止”四个大字,是陈白沙先生往年收录的得意弟子湛若水题写的。湛若水的学问得到白沙先生的悉心传授,他后来官至南京宾部尚书,国子监祭酒和翰林侍读。白沙先生临终将代表自己的衣钵钓台交与湛若水,湛若水对白沙学说的弘扬发挥了重要作用。贞节牌坊

关于“贞节”的观念,相信各位游客从古代题材的电影或文学作品中看过不少,但是作为建筑实物的“贞节牌坊”,恐怕还从未真正见过吧?现在,我就带领各位去亲眼看一看。(经过青铜像继续往前行)现在请各位抬头望一望,前面这座牌坊就是陈白沙祠著名的“贞节牌坊”(又叫“贞洁坊”)了。白沙先生父亲早逝,母亲林氏夫人从24岁起便开始守寡,含辛茹苦将陈白沙兄弟抚育成人。明朝宪宗皇帝为表彰林氏夫人的事迹,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下诏修建了这座牌坊。牌坊上挂有一块刻有“圣旨”字样的木匾,在“圣旨”木匾下还有“贞节”木牌一块,木牌背面刻着“母节子贤”四字。

这座牌楼在建筑艺术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整座牌楼造型立面三间,楼分

三层,共十二柱。柱基为覆盆式。牌楼的明楼市布瓦庑(wu)殿顶,次楼是布瓦歇三顶,配以绿琉璃瓦剪边及如意斗拱。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座高达九米的牌楼,竟然没用一钉一铆(mao),外观瑰丽,结构严谨。它是我省仅存的两处明代建筑之一,对研究明代木石建筑很有价值。哪位游客如果对古建筑有兴趣的话,可要“用足眼力”去研究一番啦!

“贞节牌坊”的背后,便是陈白沙祠。祠堂建成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祠堂的结构为四合院式,坐北向南,共四进深。由春阳堂(门厅),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组成,每进都是一堂挂两廊。

春阳堂

白沙祠的首进是春阳堂,是为纪念白沙先生筑春阳台静养悟道的事迹而命名的。春阳堂的正中,悬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漆金大字,上书“陈白沙先生家祠”,另一块是“江门正派”,原来陈白沙先生的学说被人称为“江门学派”,由于这里是江门学派的发源地,所以后来拜祭白沙先生的官员便题下了“江门正派”四字。春阳堂的两旁,竖立着两组高脚牌,分别刻有“文庙从祀”,“乡贤崇祀”,“忠孝祔祀”等字样。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为表彰陈白沙先生开启明儒心学先河的贡献,朝廷批准其入祀山东曲阜的“文庙”(孔庙)。使他称为自古以来岭南地区唯一入祀孔庙的儒家人物,所以白沙先生又被誉为“岭南一人”。这些匾额,充分显示出陈白沙先生在理学界的重要地位。

贞节堂

贞节堂是为纪念陈白沙先生的母亲林氏的贞节事迹而命名的。门楣上“贞节堂”三个字是陈白沙的老师吴与弼(bi)写的。吴老先生是江西临川人士,博学多才,通晓古代圣贤之书。传说陈白沙先生早期曾跟随他学习了半年时间,未能入门。后来回到江门闭门苦思十年,终于悟道。这虽说是传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圣贤其实也没有“特异功能”,同样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说有什么超人之处,恐怕只有一样,就是毅力超常。如果能拿出白沙先生这样的精神,认真研究学问,相信即使是个凡人,也会在某些方面有些建树。

崇正堂

过了贞节堂,就到了崇正堂。崇正堂正中的木龛(kan)内供奉的是白沙先生的牌位。

碧玉楼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碧玉楼。碧玉楼原是白沙先生侍奉母亲的地方,母亲去世后,这里就成了他晚年休息的居室。为什么叫“碧玉楼”呢?原来,这里曾经藏有一块非常珍贵的碧玉圭,民间一种说法是朝廷赐给陈白沙先生的,也有一说是陈家家传之宝。稍后我们可以到白沙祠旁边的“陈白沙史迹陈列馆”参观一下,里边展览着一块碧玉圭和先生生前用过的一架古琴的仿制品,原物现保存在广东省博物馆。陈列柜里还有几只茅龙笔,据说先生当年就是用山上的茅草集成一束用来写字,风格自成一派,人称“茅龙书法”。其特点是笔法硬朗,刚健有力。春阳堂两边走廊里存放着“圣谕碑”,“敬义碑”,都是陈白沙先生的“茅龙书法”作品。现在,“茅龙书法”已成为书法界里的一个独特流派。

白沙祠周围建筑

离开白沙祠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欣赏一下屋檐下的砖雕,灰雕和陶塑,由此可对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特色有所了解。

白沙祠的周围,还有文献楼,嘉会楼,春阳台,楚云台,怀沙亭,讲学亭,洗墨池等多处建筑。

下载近现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 运动变化线索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现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 运动变化线索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 ——通化万通集团和金厂镇夹皮沟的调查报告简介:此次活动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7月31号和8月1号到通化万通集团和金厂镇夹皮沟实地考察。主要......

    课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题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一)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红十字运动起源讲解

    红十字运动起源 人类社会是按照历史的规律和法则前进的,历史总是在偶然与必然的轮回中选择前进的方向。红十字运动也不例外,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

    企业会计准则变化讲解2010(5篇)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的重大变化(转自中国会计视野)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发布的技术提示 重要提示:本技术提示旨在向各位在第一时间传......

    一二一运动纪念馆讲解词

    “一二·一”运动纪念馆讲解词(简稿) 1. 梅园 1946年三校北返之际,由梅贻琦先生捐资五百万法币而建,取名为梅园。一因其姓氏,二为“永铭联大之精神,长留先生之德馨”。2003年学校......

    《运动生物力学基础》教学大纲讲解

    《运动生物力学A》教学大纲(04)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运动生物力学基础是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它是实现运动技术分析的唯一手段,其运动技术数据采集方法......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讲解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 擦力。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

    以水为线索进行“物态变化”教学的尝试

    以水为线索进行“物态变化”教学的尝试 “物态变化”这一章,内容零碎、分散,很难教好,不便于学生掌握。为此,我在认知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启发下,对其进行了系统整理,把知识分出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