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讲解

时间:2019-05-15 07:5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讲解》。

第一篇: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讲解

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三)教学目标: 了解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思潮、运动与创作倾向,并对一些重要而有争议的理论问题有所认知。

知识点: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民族形式”论争、对王实味的批判、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主观战斗精神说、战国策派。

重点难点:

1、三种不同地域的文学发展概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主要内容、主要影响

3、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论争要点及胡风文艺理论主要观点。

本章概述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文学思潮、运动与创作倾向,内容很多,又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理论问题,有较大的难度。

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1、此期文学的显著特征:

与战争与救亡的紧密联系。战时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包括思维方式与审美心态,促成许多战时特有的文学现象。

A、战争对文学创作的直接影响,B、不同战争阶段不同的文学审美倾向,C、地缘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制约。

2、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发展:

A、国统区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武汉失守

基调是昂扬的英雄主义,“救亡”压倒一切,重视时代性、战斗性;又称为“盲目乐观情绪”。

“文协”成立:时间、地点、成员、刊物、口号、意义

(2)1938年,特别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面对现实中的黑暗,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追求史诗格调,风格趋向凝重博大。

(3)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B、解放区文学的发展:

与国统区创作不同的是,解放区创作基调是明朗朴素的,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显出其特色。

1(1)内容:题材、主题与人物描写方面,以翻身解放的“新人”成为主角。

(2)形式:文学大众化、民族化,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新文体。

新歌剧:名词

(3)收获与缺失:解放区作家与农民“对话”促进了农民的觉醒,带来群众性民间文艺创作高潮,推动了新文学的民族化、大化进程。但也形成文学发展的片面性,形成了一种在政治的直接推动下单向突进式发展的文学运动。

C、孤岛文学:

D、沦陷区文学状况:

(1)夹缝中的生存:一方面是乡土文学的发展与论争,另一方面是个体战争体验的表现。

(2)雅文学与俗文学在对立中接近。

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延安文艺座谈会:

名词:时间、地点、背景、主要发言人、主要发言内容及意义。

2、《讲话》:

A:文学史地位:“二战”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体系色彩且影响最大的论作之一,是中共领导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B、《讲话》的内容:“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是核心命题,具体落实在“工农兵方向”上。

毛泽东的命题比“五四”以来新文学所一再提倡的平民化、大众化要具体得多,政治内涵非常突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C、“如何为群众”的措施与要求:

(1)是作家与艺术家的立场问题,要求“思想改造”并与工农结合,既解决了思想统一问题,又解决了创作源泉和服务对象问题。应当了解毛泽东在当时提出这种要求的确出于革命现实的需要。

(2)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阐释。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同时,要求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应首先肯定这仍是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问题思考的结果,有其必要与理由,但“提法”上(尤其是关于批评标准)由于较多强调服务政治,结果导致了简单化、概念化。

(3)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文学遗产等问题,都有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

总之,学习与理解《讲话》,一要看到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正确性、权威性以及统一思想的重要作用;二要看到其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对—些文艺理论基本命题的建立曾有过和继续起着重大的作用;三是注意其有些属于政治策略性的提法不宜在其他历史条件下 2 任意引申。

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1、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2、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讨论。

A、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讨论。

丁玲、艾青、王实味等人的相关文章

对王实味文艺观点的批判;

B、国统区有关文学与政治问题的论争。

1945年国统区围绕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与夏衍的话剧(芳草天涯)的评沦而引发的有关文学与政治关系等问题的论争;

3、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

《讲话》传到国统区之后引起有关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这次论争延续时间长,“理论含量”高,涉及一些基本的文艺理论命题,并在事实上突出了胡风的理论。

胡风是四十年代乃至当代最有影响又最有争议的文学理论批评家,近年来学术界对胡风的研究空前地重视,并有新的成果。

胡风理论可以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核心命题为“主观战斗精神”。关注点始终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特别是作者的主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

构筑胡风理论的三大支柱,或二个主要观点:一是“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二是“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三是“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

思考题:

1、简评解放区文学这一文学史现象。

2、为什么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淡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如何评价“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3、试评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说。

参考资料: 温儒敏《胡风的体验现实主义批评体系》,《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大出版社

第二篇: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讲解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 擦力。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 重,摩擦力越大。(是本节课重点

过程与方法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是本节课重 点 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 教学准备

学生:装有笔等的文具袋、测力计、毛巾。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教师:课件

自制演示实验材料两组: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组合装置一 套;上下用木块,两侧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板、大 理石块等组合装置一套。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四 教学过程(一感知摩擦力

(1.课件播放小实验:筷子提米。为什么筷子能把大米提起来呢? 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纹会有什 么变化?为什么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 容易怎样?怎样做才能不滑倒呢? 可以去掉

1.体验:把手放在桌面上,轻轻往前推;第二次用力压着桌面往 前推,比较两次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费力呢? 2.演示并讲解:把手放在桌面上,加大压力往前推,我会觉得手 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 阻碍手向前运动, 这就是桌面对手的摩擦力。可直接有体验入手,认识摩擦力。

(把矩形框子放在条形木板上,用测力计轻轻向右边拉,矩形框 就变形为平行四边形, 上面的木块倾向右边, 而下面的木块还在原来 的位置并没有滑动。这就说明有一种阻力在阻碍下面的木块向右滑 动, 这就是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向右拉动让它在木板上匀速滑动 起来, 这个矩形框就受到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它是阻碍矩形框向 右运动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矩形框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这个实验 不易成功,又费时,建议不做

3课件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 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阻力就 叫做摩擦力。

摩擦现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拿起一个物体,它没有掉下来, 就是受到了我手对它向上的摩擦力。(搓搓双手运动与摩擦总是相 随相伴、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与摩擦力》。(板书 课题

(实物演示:让这两块木块这样相对滑动,在两块木块间就有摩 擦力产生, 这个摩擦力是阻碍两块木块发生相对滑动的。上面的短木 块向右滑动, 就会受到下面的长木块对它向左的摩擦力;下面的长木 块向左滑动, 就会受到上面的短木块对它向右的摩擦力。可以去掉, 小学生不好理解。

(板书 接触面摩擦 产生

(二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1.演示并讲解: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间接测量的……(尽量让文具袋不快不慢按一样的速度前进 播放测量摩擦力大小的录像:(板书 大 小

2.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 答后,选定一种因素来进行研究。

(2.演示:在同一斜面上放上同一块木块(一面光滑,另一面粗 糙 ,第一次实验木块下滑而第二次实验却没有下滑。为什么呢?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在矩形框下面的木块上加上一个重物后匀速直线拉动它,比较和 没加重物拉动时的变形有什么不同?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3.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怎样用它们来验证我 们的猜想呢?这里有两个因素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我们可以采用对比 实验分别来研究。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有关系呢? 这些问题一个一个的解决,不要一股脑抛给学生

(1如果选定摩擦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粗糙程度 有关的话。应该 改变哪一个条件?怎么改变?学生回答。

2、要想保证实验公平,那些条件必须保持相同。学生回答。

3、出示材料,说说怎样做这个实验。

3、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出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实验记录表。引导学 生填写。学生实验活动

5、汇报实验结果: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滑板上拖动 相同重物时,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6、如果继续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 应该改变哪一个条 件?怎么改变?学生回答。要想保证实验公平, 那些条件必须保持相 同。让学生直接填写记录表,汇报,在进行试验

5.刚才我们只拉着一个空文具袋,这个摩擦力已经记录下来了, 现在再装上文具,看看摩擦力有什么变化? 出示:实验记录表。(学习方法同上(板书 轻 重

6.播放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动画。

我们已经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了。摩擦力的大小还可 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用手指轻轻一推透明胶圈,移动距离很小,换种运动方式 变滑动为滚动,移动距离增大。(滚动和滑动是下节课内容,没有必 要在这节课出现把前两个实验活动搞细、弄扎实就可以了,最好体 现出第一个扶,第二个放。这部分很花时间的,你是新老师,只要教 学思路清楚,重点突出就很不错了。

(三拓展应用

1.利用摩擦力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 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出示自行车刹车装置、拔河、滑雪、拉

琴等 12幅图片, 你能从这些事例中说出人们是在减小摩擦, 还是利用 摩擦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例子呢? 作业:观察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并记录下来, 写一篇观察报告。

2.总结: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我们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 有害摩擦。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对我们非 常有帮助, 有时又会给我们造成困难和危险。我们可以针对摩擦力的 特性采取有效的办法消除它所带来的危害。

(科学课简洁点, 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上时间, 把探究活动深入 开展好

第三篇: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

2016-03-30 09:57:41 来源: 作者:

7天论文网

【大 中 小】 浏览:2次 评论:0条

摘要: 就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的关系而论,1985 年前后是转折点,在这之前,虽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作品被收入各种文学选本,但真正反映现代主义创作思潮的选本却并没有出现。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选本的编纂,与文学创作上的现代主义思潮间彼此呼应,其呈现的是新的对象和新的“概念体系”。各种现代主义思潮选本虽然表现了命名上的草率随意和权宜的一面,但其呈现的是传统现实主义阐释模式的失效和“新潮批评”的呼唤。纷纭复杂的命名背后彰显的是对文学新变的充分肯定及其文学新变的种种可能。

关键词: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选本编纂;文学新变

一就小说创作而言,现代主义创作倾向自“文革”结束以后即已有之,但与之相关的选本编纂实践却是自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出现。其原因何在?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不被选入各种选本,而只是表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之间的关联。事实上,被文学史家们称之为“文学的现代主义探索”[1]的很多小说,如王蒙的《布礼》(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980 中篇小说选》),《悠悠寸草心》、《蝴蝶》(收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年中篇小说年编》),《春之声》(收入《争鸣作品选编》),《夜的眼》、《杂色》,李陀的《七奶奶》(收入“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余光》、《自由落体》(收入“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宗璞的《我是谁?》、《蜗居》,张洁的《方舟》(收入“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他有什么病》(收入“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新时期争鸣作品选”),谌容的《减去十岁》,张辛欣的《我们这个年纪的梦》(收入“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在同一地平线上》(收入“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高行健的《绝对信号》(收入《探索戏剧集》)、《车站》(收入《多声部的剧场———新潮戏剧选评》),朦胧诗创作(收入《朦胧诗选》)①,等等,这些早就散见于20 世纪80 年代中前期的各类选本中。这一现象表明,所谓“文学的现代主义探索”在当时已经引起文学界的足够注意,只是并未形成一股明显的潮流,其常常只表现在形式方面的借鉴上,因而既不能被作为一个潮流被命名,也无法被有意识地编选。

在这方面,有关朦胧诗的创作潮流可能是一个例外。朦胧诗作为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诗歌创作潮流已被公认,但其选本的出现却是在1986 年(阎月君等编《朦胧诗选》)。事实上,1986 年前后,朦胧诗创作潮流已经接近尾声,“后朦胧诗”已浮出历史地表。这从徐敬亚、孟浪、曹长青和吕贵品编的《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年)的编选即可以看出。这就是说,《朦胧诗选》是在朦胧诗创作接近尾声时才正式出版的。这里面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而据编选者回忆,《朦胧诗选》的编选其实很早就开始了,只是当时是以油印本的形式传播[2]。至于当时为什么不能公开出版,有多种可能。在今天来看,时代的限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时有关朦胧诗的争论即是明证。争论所涉及的命题,与其说是朦胧诗的合法性,不如说是现代主义的合法性。当现代主义的合法性尚不充分之时,《朦胧诗选》的公开出版是很难想象而且困难重重的。

二事实上,关于现代主义的话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一直存在。茅盾的《夜读偶记》是其中重要的文献。单独来看,这篇文章明显表达了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态度,但若把其放在20 世纪50—70年代与80 年代的相关性层面看,其意义却在于提供了一种特定语境下读解、接受现代主义的角度,对80 年代并非没有借鉴作用。这一接受的角度即所谓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接受角度。“他们(现代派诸家)的所谓„揭露事物的精神‟只是在歪曲(极端歪曲)事物外形的方式下发泄了作者个人的幻想或幻觉,只是在反对陈旧的表现方法的幌子下,摒弃了艺术表现的优秀传统,只是在反对„形式的貌似‟的掩饰下,造作了另一种形式主义。”“它们(指现代派诸家———引注)的创作方法是反现实主义的(而且和浪漫主义也没有共通之处),它们发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而蓬勃滋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陆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反映了没落中的资产阶级的狂乱精神状态和不敢面对现实的主观心理。”[3]比较80 年代初期袁可嘉等编选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袁可嘉的前言即可以发现个中的联系,以至于有书评家在谈到《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的前言和后记时指出,“这些理论文字中的一部分,具有一种比较一致的倾向: 偏重于强调他们所评论的作品„反映‟了什么,而不提或很少提这些作品„宣扬‟了什么。这种倾向在当前对西方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在那些偏向于基本肯定现代派文学的同志中也比较普遍”[4]。且不说这是80 年代语境下的一种对接现代主义的尝试及建构其合法性的努力,这里需要看到反映论的接受角度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反映论背后的理论基础即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的决定论及其辩证关系,其在20 世纪50—70年代和80 年代具有不同的意义。如果说50—70 年代是通过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西方资产阶级社会视为没落的资产阶级,而把现代派“他者化”的话,到了80 年代,这一情况则有了大的变化。首先,80 年代的中国社会的“大他者”,与其说是西方资产阶级,不如说“文革”所代表的“左倾”或“极左”政治,这样一来,在接受西方现代派时的反映论角度其实就是一种把“自我他者化”的表现。这是一种用西方现代派的所谓“异化”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左倾”政治的做法,其间的逻辑转换是不知不觉地进行的。如果说文学是现实语境的反映的话,当现实语境出现问题的时候(比如说“文革”时期),表现这一现实语境的文学就会必然发生变化。这是存在决定意识的表现,在新时期文学中,反映“文革”的非人道及其“异化”的诸种文学就具有了合法性。而这,也就创造了新时期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对接方式。可见,同样是反映论的接受角度,在不同时代———20 世纪50—70 年代和80 年代———其结果是不一样的。但我们也要看到,这里存在所谓“风景的发现”过程中的认识论的“颠倒”。同样是反映“文革”的作品,其在70 年代和80 年代的命运是截然不同的,以刘心武的《睁大你的眼睛》(1975)和《班主任》(1977)为例,两部小说都是表现青少年的成长主题,两个青少年主人公人物性格、思想特征都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在前者中的少年主人公方旗是作为“继续革命”思想教育下的正面形象出现,而在后者中的谢惠敏则是作为“文革”思想毒害的代表。在这里,发生变化的并非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而是两部小说所表征的时代的转折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文革”的不同评价,“文革”结束后的对“文革”的批判和否定是《班主任》产生的前提。看不到这点,就不能明白这一逆转。

回过头来看现代主义的接受史就不难明白其在50—70 年代和80 年代的不同命运了。同样是反映论的接受角度,如果说现代小说在50—70 年代是作为完全否定的对象的话,那么到了80 年代,则具有了部分的合法性。这一合法性的来源即在于对“文革”非人道、非人性的认知。换言之,是“文革”的非人道、非人性创造了现代主义或现代派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这也就决定了接受现代派的范围和限度:即对现代派只能是一种形式技巧的借鉴,而且也往往限定在反映“文革”等“左倾”政治的文学叙述中使用,超过了这一界限则就不具备合法性了。因为反映“文革”的文学创作,其终点永远只能是“四人帮”被打倒,“文革”结束,民族国家迎来了光辉灿烂的前景。这一终点的存在决定了对现代派的借鉴只能停留在形式技巧的层面。主人公的结局一派灿烂光明,现代主义的荒诞主题自然就没有必要了。这是反映论的接受角度所内在决定了的。这样就可以回过头来看20 世纪80 年代初的“文学的现代主义探索”及其选本编纂了。这一探索常常只是形式技巧上的,虽然也偶尔能形成一股潮流如朦胧诗创作,但却终难以持续下去。而至于现代主义文学诸选本,如《朦胧诗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和《欧美现代派作品选》(1982)等,虽然在当时影响很大,但也常常是限定在反映论的框架内被接受和解读。这从谢冕为《朦胧诗选》所写的序言中可以看出:在论及新诗潮(主要指朦胧诗———引注)的涌现时,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它的时代性。一个让人猝不及防的变态时代,颠倒了由革命胜利而建立起来的生活秩序。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这场空前的**中蒙受了耻辱和灾难。在浓重的失落感中萌发出来的追求与寻找,既给这些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又浸透着不甘淹没与泯灭的内在力的冲击与奔突。它并不如诸多谴责所认为的那样,是游离乃至背离时代的,恰恰相反,人们从这些情感的多面晶体中可以把握到这个动荡的、繁复的、如今正面临着历史性转折的时代的折光。(《历史将证明价值———〈朦胧诗选〉序》)从谢冕的序言我们可以看出,反映论既是读者接受的角度,其实也是他们为之辩护的角度。反映论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现代主义接受、解读和辩护的角度和范围。看来,真正改变现代派在中国的命运首先必须突破这一反映论的“认识论装置”。

三阿尔都塞曾经指出,术语概念的出现反映的是“总问题域”[5]的变化。“朦胧诗”的命名最初源于读得懂与读不懂之间的辩证关系[6],其所涉及的并非“总问题域”的转变问题。借用阿尔都塞的话,“朦胧诗”并不是一个“理论概念”,它只是一个随意的命名;相反,与“理论概念”相对应的名词术语则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概念体系”,“这个表面看来微不足道的行动本身产生了巨大的理论后果: 这个名词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概念,一个理论概念,它代表了一个与新的对象的出现相关联的新的概念体系”[5]。“朦胧诗”的创作虽然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但其(包括其命名)所指涉的却仍是现实主义的反映论诸命题———所谓“历史性转折的时代的折光”。换句话说,“朦胧”指涉的是技巧层面的问题,而非方法论或本体论,“朦胧诗”创作中的思想情感并不“朦胧”。同样,这对“文学的现代主义探索”中其他创作而言,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看,80 年代文学“总问题域”的转变,要到80 年代中后期才有可能。

就选本编纂而言,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的转变是双重意义上的。这既是指现代主义文学新潮,也是指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选本的涌现。它们之间———从历史的角度看———基本上是一种同步对应的关系。80 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一系列命名新潮的选本出现,如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探索小说集》(1986)、《探索诗集》、《探索戏剧集》和《探索电影集》,张学正、张志英等编选的“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新潮丛书”6 册(1988 年版,包括《新潮小说选评》4册、《新潮诗歌选评》和《新潮戏剧选评》各1 册),“新时期流派小说精选丛书”中的《意识流小说》(1988)、《荒诞派小说》(1988)、《民族文化派小说》(1989)、《象征主义小说》(1988)、《结构主义小说》(1989)、《魔幻现实主义小说》(1988),李复威、蓝棣之主编的“80 年代文学新潮丛书”中的《灯芯绒幸福的舞蹈———后朦胧诗选萃》、《褐色鸟群———荒诞小说选萃》(1989)、《世纪病: 别无选择———“垮掉的一代”小说选萃》(1989),程永新编选的《中国新潮小说选》(1989),刘锡庆主编的“当代小说潮流回顾”丛书中的《那盏梨子那盏樱桃———寻根小说》(1992)、《世事如烟: 大哥大与煤气罐———新写实小说》(1992),张兴劲编选的《美女岛———荒诞派小说选(1992),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最新小说文库”中的《新实验小说选》(盛子潮选评,1993)、《新写实小说选》(金健人选评,1993)、《新历史小说选》,等等,陈晓明编选的《中国先锋小说精选》(1993)和《中国新写实小说精选》(1993),张颐武选编的《欲望的舞蹈———新状态小说》(1994),等等。

从这些选本的命名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其中“新”字命名体现的是一种“新”/旧对比的断裂意识,这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所谓“新时期”之“新”的指称一样,都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性的表征。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新/旧命名并不是源于政治上的巨变,而是文学创新的内在冲动及其文学现代性弃旧迎新的矛盾运动使然。第二,是命名的随意性和权宜性,其中很多说法都是直接取自西方现代主义各流派,但这也看出中国文学界和批评界对西方现代主义的热切呼唤与期待: 命名的背后呈现的是思潮对接的期盼。第三,是批评家选本的出现。在这当中,吴亮、程德培、陈晓明、张颐武等等都是当时相当活跃的批评家。这些选本的编选与他们的批评实践及其对文学新潮的提倡推崇和理论主张息息相关。这里应该看到,批评家选本是批评家文学批评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作家编选本和意识形态选本不大一样。在这之前,有过作家兼批评家编选的文学选本出现,典型如李陀和冯骥才编选的《当代短篇小说43 篇》(1985)。第四,这些相关概念显现的,实际上是“与新的对象的出现相关联的新的概念体系”。概念家族背后呈现的是“新的对象”、新的理论和新的总问题域。简言之,这些相关概念的命名所彰显的是文学上的种种新变。

这里需要综合考察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关于“伪现代派”的争论。撇开其立论和理论上的差异不论,关于“伪现代派”的争论其所涉及的命题,即所谓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小说创作的方向问题,其反映的则是对此前王蒙等所谓“文学的现代主义探索”的不满,以此呼唤真正的现代派的到来。而这,似乎是表明现代主义的合法性已经毋庸置疑,因而现在的问题,与其说是现代主义的合法性,毋宁说是现代主义的中国化问题。[7]这一中国化的问题主要是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创作上的中国化,这个似乎并不是问题。王蒙等人所谓“文学的现代主义探索”,就是一种典型的现代主义的中国化,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们的现代主义探索并不可能真正做到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全盘照搬。另一层面是理论上的中国化问题。今天看来,这一争论背后呈现的更多是理论上的中国化问题。对于“伪现代派”论者而言,他们沿用西方的现代主义诸概念及其理论来分析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的现代主义探索”,其得出的结论当然是“伪现代派”,而反过来,如果从中国文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入手,即所谓文学史发展的脉络来看,这时仅仅搬用西方的现代主义诸概念似乎并不能说明问题。而这,其实也提出了新时期以来现代主义文学探索和思潮的阐释问题。其不仅仅指涉文学批评实践,也是理论上的重大命题。这一场争论主要发生在1988 年,而从前面所列新潮选本各丛书的出版时间来看,也恰好是在1988年前后。从时间上的重叠可以看出,新潮选本的编选其实是从另一方面参与或者说回答了关于“伪现代派”的争论。对于选本编纂而言,其首要的问题是要对具有某种共同倾向的作品进行归类,并作出某种明确的冠名(命名)。这也意味着,对于选本编纂而言,命名的准确与否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能对所选作品进行卓有成效的阐释。这也是为什么新潮选本名目众多,而某些小说却往往被不同选本重复收入的重要原因所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新潮选本的出现,其实也是在构筑西方现代主义各思潮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时空图。

所谓“垮掉的一代”、“象征主义”、“结构主义”、“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黑色幽默小说”等等即此。如果说这些名称更多是一种阐释模式,而不仅仅是概念命名的话,其虽然没有出现“现代派”的字样,但其以现代主义各思潮间的竞逐景观勾勒了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演变发展史。

在选本的编纂中,因为这是一种现场感极强的文学批评实践,其常常不免表现了命名的草率随意、权宜或自说自话。但这背后呈现的却是文学“总问题域”的变化。纷乱的命名背后体现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诸命名或题材分类的失效。传统阐释模式的失效,是文学新潮选本及其命名混乱的重要原因所在。从这个角度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年出版的探索书系: 《探索小说集》(1986)、《探索诗集》、《探索戏剧集》和《探索电影集》值得关注。特别是《探索小说集》,这一选本中收入的发表于1985年前(主要是发表于1985 年)的32 篇作品,涵盖了后来各个现代主义选本中的各个流派和各个代表的作家: “新时期流派小说精选丛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扎西达娃的《西藏: 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象征主义小说(韩少功的《爸爸爸》),荒诞派小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王蒙的《冬天的话题》),民族文化派小说(王安忆的《小鲍庄》,贾平凹的《商州又录》,郑万隆的《老棒子酒馆》),“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新潮丛书”中的意识流与心态小说(残雪的《山上的小屋》,刘亚洲的《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纪实小说(张辛欣、桑晔的《北京人》),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扎西达娃的《西藏: 系在皮绳扣上的魂》),文化寻根小说(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荒诞与黑色幽默小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王蒙的《冬天的话题》,吴若增的《脸皮招领启事》,陈村《一天》),意象小说(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何立伟的《一夕三叹》),“80 年代文学新潮丛书”中的荒诞小说(宗璞的《泥沼中的头颅》,残雪的《山上的小屋》,陈村的《一天》),“垮掉的一代”小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新潮小说丛书”中的荒诞小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王蒙的《冬天的话题》,吴若增的《脸皮招领启事》,宗璞的《泥沼中的头颅》)。这样一种涵盖及其“互文性”表明,1985 年前发表的作品,已然预示了80 年代中后期现代主义的各种不同创作倾向的涌现: 象征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垮掉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文化寻根,等等。从这个角度看,《探索小说集》有效地构筑了1985 年之于80 年代文学的分水岭的意义。正如编选者在代后记中所说: “说一九八五年的小说是一个转折点,这起码在形式探索走向明朗化这点上是不为过的。可能性空间的开拓,必然需要相应的艺术成品来充实……小说的真正繁荣,确是近几年中形成的,一九八五年小说多样化方面的成就尤其明显。由小说激起的许多理论课题,也以这一年最为突出和频繁。一九八五年,既是前几年小说观念变化酝酿的结果和总结,又是进一步向未来发展的开端。”[8]而事实上,这也是小说集编排上的某种暗含的策略考虑。其所选的32 部小说,被编排成9 部分(组),中间被有意隔开。小说集虽没有对其一一命名,但把各种不同倾向的小说分组排列、并置一处,似乎意在表明这是9 种不同倾向的小说创作,其构筑潮流的效果十分明显,同时也意在告诉人们这一小说创作上的万千之象,预示了种种新的可能。这一对“新”的可能的期盼和肯定,也是小说集的前言和后记中所竭力呈现的结论,“小说大概总是要探索创新的。否则,写来写去老是一副老面孔,怎么行呢? 那么,为什么还要编一本探索创新的小说集呢? ……我试着从篇目中寻找编者的意图。这么一些小说,有的特点是„旧‟,是寻根寻到了深山老林、洪荒之地……有的特点是„新‟。新名词新手法新观念新道具新生活方式……有的特点是更多的想象力……这至少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的可能”[9],“这个集子选得好!……套用一句时髦话,就是提供了新的文学信息,有新人的信息,新作的信息,新观念的信息……这本书的结集出版……是为文学领域里的探索者鸣几声锣,敲几下鼓,这比对成功者鼓掌鲜花更为需要,因为极需,所以就极好”[10]。从前面的例举可以看出,有些小说被后来不同选本收录并被不同命名,如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既被命名为“垮掉的一代小说”,又被命名为“荒诞(派)小说”和“荒诞与黑色幽默小说”,等等。这表面看来是命名的差异,但其背后呈现的其实是阐释模式和理论背景的不同。阿尔都塞在谈到李嘉图“总是在利润、地租和利息的形式上谈论剩余价值,也就是说用不同于剩余价值概念的其他概念来谈论剩余价值”时,指出: “如果涉及的问题仅仅是一种存在的名称,那么一切都好办,我们只要改变名词,用事物本来的名称称呼事物就可以了。但是当问题涉及由这种假象而产生的理论结论时,事情就变得格外严重了,因为这个名词在这里表示一个概念,如果这个概念用得不恰当或者缺少了,就会产生严重的理论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说明的是,用一个不确切的名词来歪曲现实的假象化是第二性的假象化,也就是用一个充当理论职能的名词来歪曲概念的假象化。在这种情况下,术语的改变可以是总问题和对象的真正标志。”[5]《探索小说集》以“探索”总括其小说,而不一一命名,表明了传统的现实主义阐释模式的失效,这是一种“总问题域”变化的标志,其一方面使现代主义的各种阐释成为可能,同时也造成现代主义诸话语千帆竞逐的现象。选本以“探索”之名,显现的是一种谨慎的态度和命名上的犹豫不决。

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探索小说集》之于现代主义思潮选本的过渡意义之所在。“与小说不同,批评之崛起、繁荣,基本上是从1984 年开始、1985 年才初具规模。……当时(指的是1984 年以前———引注)的批评除了推动政治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以外,没有更多的意义;其文学观点是完全传统的,其思维方式是完全陈旧的,甚至文章的语言、文体也使人不忍卒读。文坛上批评和创作平分秋色、并驾齐驱的局面,得等到1985 年以后;由于„方法论革新‟的运动,一些崭新的批评概念、批评视野、批评手段和批评精神进入了中国文学。有其值得瞩目的是,随着创作界诞生了阿城、莫言、马原、刘索拉等新潮作家的同时,1985 年也是新一代的青年理论家真正立足于文坛的时刻。”[11]如果说此后的现代主义思潮选本的出现,表现的是“新潮批评”的诞生及其结晶(选本某种程度上是批评实践的结晶)的话,那么《探索小说集》的编纂出版则表明的是这一从传统批评向“新潮批评”的转变。其命名上的犹豫不决和谨慎所显示的,不仅仅是传统阐释模式的失效,还是一种对“新潮小说”创作和“新潮批评”的期待: “当这些小说也已出现的时候,能否采取容纳的态度还不过是第一步。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及时作出归纳、品鉴、分析、描述和阐释。仅有一个空洞的表示宽容的许诺,不作探究,那些来之不易的小说探索仍可能遭到自生自灭的命运,已有迹象表明,在评论家面临困惑,感到几乎无法撰写文章评论那些小说的时候,小说家们也同样觉得惶惑,好像不知小说该怎么写了。对此,评论家的责任格外重大。当人们的信任感尚未消失的时候,评论家是应该知难而进的。”[8]从这个角度看,在这之后,大量的新潮小说选本出现而很少以“探索”、“新潮”命名(程永新编选的《中国新潮小说选》是例外),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命名上的各种努力显示的是对已有小说创作的“及时(作出)归纳、品鉴、分析、描述和阐释”,其虽纷纭复杂互有交叉且自说自话,但这背后彰显的却是对文学新变的充分肯定及其文学新变的种种可能。

注释:①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 年》,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等各类文学史著述。参考文献: [1]杨匡汉,孟繁华,主编. 共和国文学50 年[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63. [2]叶红. 重读《朦胧诗选》[J]. 文艺争鸣,2008(10). [3]茅盾. 夜读偶记[M].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62: 4.

[4]木木. 一个陌生而混乱的世界———《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二册)简评[J]. 外国文学研究,1983(1).

[5]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 读《资本论》[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4. [6]章明,晓鸣. 令人气闷的“朦胧”[J]. 诗刊,1980(8).

[7]南帆,主编.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 个关键词[M]. 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127 -130.

[8]吴亮,程德培. 当代小说: 一次探索的新浪潮———对一种文学现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代后记)[M]/ /探索小说集.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654 -655,654.

[9]王蒙. 探索小说集·序[M]/ /探索小说集.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前言5 -6. [10]茹志鹃. 探索小说集·序[M]/ /探索小说集.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前言10 -11. [11]李洁非,杨劼. 寻找的时代———新潮批评选萃·编选者序[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前言2 -3.

第四篇:红十字运动起源讲解

红十字运动起源

人类社会是按照历史的规律和法则前进的,历史总是在偶然与必然的轮回中选择前进的方向。红十字运动也不例外,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红十字运动的诞生

红十字运动肇始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瑞士人亨利〃杜南(1828—1910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亨利〃杜南于1828年5月8日诞生于日内瓦。他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在日内瓦很有声望;母亲温柔虔诚,乐善好施,十分注重对他的早期教育。亨利〃杜南在年轻的时候就具备了善良慈悲的品格,他经常给穷人、病人及遭受其他痛苦的人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帮助,他甚至到监狱里探视那些失去自由的人,给他们朗读圣经故事。从18岁起,亨利〃杜南开始学习银行业务,几年后他就被外派到阿尔及利亚的一家银行任总经理。

正当亨利〃杜南在商业生涯上走向成功的时候,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战役改变了他的一生。

1859年6月24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意大利邦国之一联军30多万人激战于意大利北部一个叫索尔弗利诺的地方,双方伤亡惨重。因缺乏医疗救护,4万多死伤

士兵被遗弃在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6月25日,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活动的亨利〃杜南途经此地,为惨象所震惊,当即决定将个人的事业放臵一边,投入战场救护。他联系当地一所教堂作为临时救护所,并与法军军医总监取得联系,释放数名奥军军医俘虏,负责治疗工作;他发动当地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加歧视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他还为濒死的伤兵笔录下临终遗言,并帮助与他们的亲人联系。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的良知和思维。回到日内瓦以后,他立即撰写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了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情景,并于1862年11月自费出版。书中字里行间,浸透和体现着他对残酷战争的无比憎恶,对死伤士兵和平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努力减轻战争给人类带来痛苦的崇高理想。《索尔弗利诺回忆录》问世后,在欧洲各国引起强烈反响。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看到此书后,致函作者:“你武装了人道主义,满足了人类自由。”

亨利〃杜南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 ——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

他的建议,得到日内瓦的4位知名的公民——日内瓦公共福利会会长莫瓦尼埃(Moynier、杜福尔将军(Dufour、阿皮亚(Appia医生和莫诺瓦(Maunoir医生的赞赏和支持。1863年2月9日,他们5人在瑞士日内瓦宣告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称“日内瓦5人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亨利〃杜南为实现其理想,在“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成立后,继续努力向欧洲一些国家的君主和政府呼吁,并得到了支持。

1863年10月26日,日内瓦国际会议召开。16个国家和4个私人组织的36名代表(均来自欧洲国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召集和主持。10月29日,会议通过了10项决议。决议的主要内容除包括亨利〃杜南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的两项重要建议外,还有采用白底红十字臂章作为救护人员的保护性标志。1864年3月8日,在普鲁士与丹麦之间爆发的日勒苏益格战役中,佩戴红十字臂章的救护人员第一次在战场上出现,并提供人道服务。

1864年8月8日至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外交会议(正式名称为“关于中立化在战地服务的军队医务部门的国际会议”。8月22日,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

瓦公约》。公约共有10项条款,包括1863年日内瓦国际会议决议的主要内容。公约规定了救护车、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包括志愿人员和随军牧师应被视为中立而受到保护和尊重;提出“任何士兵因伤病而不能继续战斗,不论他属于哪个国家,都应给予收容和治疗”的重要原则;宣布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臶和臂章。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

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在国际法的保障下开始发展起来。红十字运动始终围绕着亨利〃杜南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的两项重要建议的轨迹向前发展: ——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演化为当今的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演化为当今以日内瓦四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为核心内容的国际人道法文书。

被人们尊为红十字运动之父的亨利〃杜南,因为他的远见卓识,成就了一项“圣洁的有助于人类发展的事业”,他对人类和世界的贡献厥功甚伟。由于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到红十字运动上而荒疏了个人的事业,以致在1867年破产;1892年后长期住院,度过了最后的18年;1895年,一名年轻的记者远途旅行,在海顿发现并采访了他。消息传开,已被人

们遗忘了的亨利〃杜南再次闻名于世,他重新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同情和尊重。

1901年,亨利〃杜南和法国人弗雷德里克〃帕西同时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但由于他的健康和经济的原因,已不能长途旅行去受奖,但他仍表示把奖金捐给家乡的慈善事业。

1910年10月30日,亨利〃杜南在海顿与世长辞。在那里的群山与人民之中,他找到了心境的安宁,找到了友谊,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1948年,红十字会协会(即现在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5月8日(亨利〃杜南生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并要求各国红十字会在这一天举行庆祝纪念活动。

二、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背景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有其历史必然性。

从14世纪到16世纪,绵延欧洲社会几百年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来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遍及西欧各国。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以科学反对蒙昧,以人权抗衡神权,启迪民众智慧,倡导对人的深切关注与同情,将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解放提到了首要地位。这对于以“人道”为宗旨的红十字运动来说,应该具有重要的前提作用。

经过三个多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本的人道思想广为传播。而发生在17世纪到18世纪的资产阶级的民主文化运动——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它启发人们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的束缚,提倡思想自由、个性发展;赞美文化科学,主张人应当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反对蒙昧主义,等等。

到19世纪初叶,“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道思潮已主导了欧洲社会。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可以认为它为红十字运动的诞生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是一批政治文化巨人,他们用划时代的作品诠释了人道主义的真谛。比如,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在其名著《哈姆雷特》中,借哈姆雷特之口说:“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战斗口号。德国哲学家尼采更说出了振聋发聩的话:“上帝死了!”

并非红十字运动产生后人世间才有“人道”、“博爱”思

想,恰恰相反,对人的关切与同情自远古以来就存在,红十字运动是对此的继承和发扬。在红十字运动诞生的前夕,就出现过红十字运动的先驱人物,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为医务界所熟悉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从事战场救护的英国人弗罗伦斯〃南丁格尔。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1820—1910是现代医务护理创始人,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由于她的忘我奉献和精湛服务,使得伤病员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被人们称为“提灯女神”。为表示对她的景仰,国际护士会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南丁格尔奖章(见附录,以表彰各国在护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护士。

我们把南丁格尔等人称为红十字运动的先驱,是因为南丁格尔等人所从事的战场救护,不仅早于亨利〃杜南,而且同样体现了“人道”、“博爱”思想;我们把亨利〃杜南称为红十字运动创始人,是因为亨利〃杜南的天才构想和伟大实践,成就了一项“圣洁的有助于人类发展的事业”,即把人道思想从伦理学范畴引申到法学范畴,从而排除一切成见,提出向一切遭受苦难的人提供救助的“公正”、“中立”等概念,并由此诞生了一个国际组织——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一部国际法——日内瓦第一公约。

三、红十字运动的文化渊源

红十字运动能够遍及全世界,为不同种族、民族,不同

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不同时代、地域的国家、民众接受,是因其本身蕴涵的文化渊源,扎根在各种不同的世界文化之中,所以红十字精神一经传播,立即与涵盖在这些文化中的“人道”理念荟萃交融,一拍即合。

因而,设在日内瓦的红十字与红新月博物馆用造型独特的六块展板,以不同的文字精录了各种不同的世界文化中对生命尊敬和保护的表述,向世人昭示:红十字精神扎根于世界文化之中,涵盖了古典文化的精髓。

犹太教摩西律法(犹太教将《圣经》首五卷称作“律法书”,并称出自摩西之手中记载:要爱邻居,像爱自己一样。摩西是《圣经》中犹太人的古代领袖。《圣经》中记载,他带领被奴役四百年的犹太人逃出埃及。

在素以文明古国著称的中国,以儒学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经典《论语》有言: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学产生于中国的春秋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博爱”思想,东方古已有之,中国唐代韩愈在《原道》篇中说:“博爱之谓仁。”儒家学说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以“仁爱”为核心的思想,渗入到社会各阶层,自古及今,源远流长。

在印度,阿育王通过血腥的战争拓展了统治疆域。然而当他皈依佛教,他却在帝国界石上题词,谴责战争暴力,甚

至谴责他自己的胜利。佛教的核心内容是讲究“修心”,要点在于施舍与奉献。在世界各地的佛教庙宇墙上,人们最常见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警句,昭示世人止恶扬善,弘扬博爱理念。

在《马太福音》中,耶稣说:“我饿了,你给我吃,渴了,你给我喝,我坐牢,你们来探视我。”基督教创始人为耶稣基督(基督即救世主之意,他教人忍受苦难,教人竭尽所能施舍,倡导博爱思想。

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说:“俘虏是你的兄弟,凭真主的保佑,他才落入你的手中。”穆罕默德劝导人们归顺并敬畏安拉(伊斯兰教信仰的神的名字,亦称真主,止恶行善。

1743年的《法兰克福条约》,是各国在彼此交战前关于战俘条款一个很好的和约样本。它规定:允许给战俘救助;允许给交战双方的伤员以救护;病人不得被作为战俘对待;必须以公开的形式,让他们知道自己已成为俘虏。

必须指出,红十字运动和宗教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是红十字运动的精髓和涵盖在各种不同的世界文化渊源中的“人道”理念却紧密相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859年那场索尔弗利诺战役,应该是红十字运动的直接源头,而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中涵盖的“人道”、“博爱”理念,实为红十字运动 的本源。

红十字运动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现象之一,绝非偶然。“人道”理念的出现,来自人性的内需,代表着试图缓和人世苦难的精神努力,体现为古今世界对人的关注与同情。因而,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红十字精神是“人道”理念的代名词。保护人的生命的愿望在洪荒时代即已存在,历史悠久,文化根基深远,是世界不同文化中伦理道德观念的结晶。

正是这种内在的对人类苦难关切、同情的精神力量,超越时空,推动着红十字运动的发展,成为红十字运动遍及全世界的基础。

第五篇:一二一运动纪念馆讲解词

“一二·一”运动纪念馆讲解词(简稿)

1.梅园

1946年三校北返之际,由梅贻琦先生捐资五百万法币而建,取名为梅园。一因其姓氏,二为“永铭联大之精神,长留先生之德馨”。2003年学校对梅园进行修葺,并邀学校历史系教授朱端强先生撰写《梅园记》以资纪念。2.师林铜雕

师林铜雕再现了当年联大师生学习的场景,铜雕两旁分别放有两块石碑,一块刻有西南联大教授名录,另一块石碑刻有我校刘文孝教授撰写的《师林记》。3.三校纪念亭

建于1988年,分别为北京大学纪念亭、清华大学纪念亭和南开大学纪念亭。2003年学校为纪念三校建亭之事,邀中文系教授蔡正非先生撰写了《三校亭记》,又邀书法家程地超先生篆额。4.民主草坪

民主草坪的历史源于联大师生经常于此演讲聚会,著名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一二·一”运动的开端“11·25”反内战时事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1988年联大5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在民主草坪上修建了闻一多塑像。民主草坪一边的《民主草坪记》由吴宝璋、刘文孝两位教授撰写。3.联大校门

2004年按原校门比例恢复而成的文物景观。原址在现学校正大门向前推进八米处。5.三常委铜像

联大三常委: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联大没有专门的校长,由三常委共管校务。6.“茅草顶宿舍”(校舍文物景观)

联大茅草顶宿舍复原文物景观,匾额上书“绝徼移栽桢干质”。“绝徼”为荒僻的边土,“桢干质”为大树良材,寓意将优秀人才转移到大后方,积蓄中国教育文化力量。又喻联大战时“文化长存 弦歌不辍”文化历史使命。7.中轴浮雕景观

以“一二·一”运动的经过和西南联大办学历程为主题而创作的十四幅石浮 雕。

8.联大旧教室

土坯墙,铁皮顶,西南联大艰苦办学的历史实物见证。内有联大师生使用的桌椅两用的椅子,被称为“火腿椅”。旧教室后挂有联大校徽,由大三角中套有三个小三角组成,寓意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诚挚的团结与合作。9.石雕火炬柱

高3.5米,象征革命传统代代相传,基座上刻有闻一多先生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10.纪念馆简介

1982年成立“一二·一”运动陈列室,1985年更名为“一二·一”运动纪念馆,邓颖超同志亲自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5年成为昆明市唯一一家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建馆至今共计接待海内外各界人士90余万人次,其中90%为大、中、小学学生,纪念馆已成为了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和阵地。11.四烈士墓

安葬着在“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四位烈士及闻一多先生的衣冠冢。是“一二·一”运动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三个里程碑中唯一保留下来的最直接的实物见证。

1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暨国立昆明师范学院革命烈士纪念碑

立于1995年,基座上刻有27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名录。

13.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

为纪念联大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而立,背面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所题的“教学相长”四个篆字。14.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立于1946年5月4日。由联大中文系教授闻一多先生篆额,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先生撰文,文学系主任罗庸先生书丹。集历史、书法、文学于一体,被称为现代三绝碑。碑文详细记述了西南联大组建原由,南迁经过,九年办学历程及业 2 绩和中国历史上四次南渡的概况,高度赞颂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5.李公朴先生衣冠冢

1980年因“李闻惨案”的特殊历史关系从昆明西山迁至纪念馆。16.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展览馆 ⑴ 序厅 校歌主题壁画

由罗庸作词,张青常谱曲,歌词采用满江红的词牌名填写而成,歌词蕴含有联大师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歌也是我校的校歌,一直为我们云南师大的师生们所传唱 三角锥体灯箱

由北大、南开、清华三校校旗组成,下面为老昆明城区图,寓意三校落脚昆明合组联大。上面为七彩光导纤维制成的满天繁星,寓意西南联大培养的人才像满天的星星一样众多而耀眼。⑵ 前身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大学各放异彩,殊途同归,取长补短,珠联璧合。

⑶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11月1日正式上课,11月1日成为长沙临大,后来的西南联大及我们今天云南师大的校庆日 ⑷ 临大迁滇

1938年2月分三路入滇。湘黔滇步行团徒步三千五百华里,历时两个月之久,被喻为“世界教育史上的长征”。⑸ 西南联大在云南

校门、校歌、校旗、校训、校徽、关防、三常委、两会三处 艰苦生活

(租借校舍、简陋新校舍茅草宿舍、铁皮教室、担心日军轰炸、茶馆文化、教授在农村居住、学生兼职)⑹ 联大院系设置

抵昆之初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后增设师范学院,联大大 3 师云集,名家荟萃。实行通才教育、学分制与选修制、严格招生与考试制度,培养人才。⑺ 贡献

服务抗战服务社会,为云南等边远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声。

⑻ 科研与民主

科研走在前列,被誉为抗战大后方的“民主堡垒”。⑼ 联大人杰

诺贝尔奖、“两弹一星”、最高科学技术奖、两院院士、党和国家领导人、牺牲烈士。⑽ 师大历史

联大师范学院---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 17.教育改革成果展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光荣的省属重点大学,经过69年的风雨历程,被喻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自1997年起,我校共进行了三轮教学改革,学校正逐步实现从传统师范学院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

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我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精研学术,硕果迭出,与中科院昆明分院进行教育科技合作,并与云天化集团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我校现有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师队伍中博士、硕士人数比例逐年增加。

在党政思想建设方面推进基层组织和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在继承西南联大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我校历久弥新的校园文化。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多次获得中宣部的嘉奖,爱国主义、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校毕业生博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2006年12月的教育部本科工作评估活动更是促进了我校的改革和建设,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18.“一二·一”运动纪念馆

1945年爆发的“一二·一”运动是继“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之后的又一次伟大的爱国学生民主运动“一二·一”运动从1945年11月25由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中法大学、英语高等专科学校在联大民主草坪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开始,到1946年3月17日争得出殡大游行而胜利结束。

下载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动生物力学基础》教学大纲讲解

    《运动生物力学A》教学大纲(04)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运动生物力学基础是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它是实现运动技术分析的唯一手段,其运动技术数据采集方法......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07章 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讲解

    一、名词解释 1、细胞骨架 2、应力纤维 3、微管 4、微丝 5、中间纤维 6、踏车现象 7、微管组织中心(MTOC) 8、胞质分裂环 二、填空题 1、_____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状结......

    奥林匹克运动试题三

    1、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在何处?奥林匹亚。 (位于希腊首都雅典西南约300公里的地方) 2、古代奥运会创始人是谁?伊菲图斯。 3、 奥运火炬是如何起源的? 奥林匹克火炬起源于古希腊......

    三商法讲解(五篇材料)

    首先在开课之前,给大家讲这么一个小故事。说这个故事发生在**,有这么一家快餐店,由于老板的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店里的生意日渐萧条。有这么一天,当这位老板坐在店里发愁的时候,突......

    三运动会入场式解说词讲解

    运动员入场词 三(2班代表队: 迎面走来的是三(2班的小朋友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 容。阳光、雨露沐浴着他们茁壮成长,老师的谆谆教导指引着他们前 进的方向。看他们的步......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讲解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2010年7月18日,由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组织,热能工程技术学院老师,学生会部分成员为主体的为期三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三下乡”赴宝泉岭萝......

    继电保护沟通三跳讲解

     沟三接点 沟三接点闭合的条件为(或门条件): (1) 当重合闸在未充好电状态且未充电沟通三跳控制字投入,将沟三接点 (GST)闭合。 (2) 重合闸为三重方式时,将沟三接点(GST)闭合。 (3) 重合闸装......

    运动与饮食

    运动前后饮食注意哪些 在运动过后都吃什么东西呢?喝果汁、喝运动饮料那么运动前呢?是吃些什么呢?你是在吃饭过多久后才运动的呢?你知道怎么吃才不会变胖呢?这对许多的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