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推荐]
2014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病的防治的重心则在基层社区,慢病的预防是慢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社区慢病的防治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慢病患者防治的效果。为此我院将慢病防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有关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病规范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利用现有慢病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严格贯彻执行35岁级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本区居民健康档案,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90%以上;
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社区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卫生院的诊疗,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的疑似病人,建立跟踪复诊机制。
2、高血压、糖尿病新病例的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将已诊断高血压、糖尿病新的病人进行登记建档,纳入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的要求实行分类管理和随访。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当患者第一次血压控制不满意,二周随访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第二次血压控制不满意,二周随访并按规范要求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性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站)继续治疗、随访。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技术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案,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的要求实行分类管理和随访。对糖尿病患者实行综合干预包括药物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当患者第一次血糖控制不满意,二周随访调整药物治疗,第二次血糖控制不满意,二周随访并按规范要求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站)继续治疗和随访。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支持。
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1、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检出。
按照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2、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
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与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一般人群的健康促进
根据人群的健康需求,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基层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1、在我院及村卫生室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橱窗,每年至少出4次相关内容,制作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单,通过村委会、医疗站点等发放给基层人群。
2、做好慢病宣传日: 以慢病相关宣传为主线,通过 “世界高血压日”(5月17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全国高血压日”(10月8日)和 “联合国糖尿病日”(11月14日)等宣传日,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咨询、制作发放多种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了健康教育和知识传播。
3、在辖区各村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四、培训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对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进行培训,每季度1次,必要时酌情增加培训次数,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质量。
五、评估
1、过程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35岁患者首诊测血压开展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
2、效果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高血压、糖尿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药物规范治疗情况。
六、指导和考核
1、我院负责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指导和考核,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反馈到被检单位。
2、各村卫生室要制定内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等规章制度,加强自我检查。
阿尔乡镇卫生院
2014年1月10日
第二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 中医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试点地区协作组2012年工作计划》的项目要求,积极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中医治疗的有效途径,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特制订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检持以人为本,以“未病先防”为重点,继承发扬中医“治未病”理念,探索中医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有效途径,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发挥中医治疗优势的同时使百姓得到实惠。
二、项目目标
通过实施基本该项目,对城乡居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实施中医干预措施,减少健康危害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完成1000样本的糖尿病和1000样本高血压患者的中医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同时进行效果评估,观察周期为1年,201?年完成。
三、项目计划
1.该项目具体由中心进行实施。2.各中心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筛选,选择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各200人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各社区名老中医制定各性化中医治疗方案。
3.对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管理档案”,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和每月2次随访。4.我区人均经费标准测算为500元。
5.根据项目要求完成为期5个月的健康管理工作,管理过程中各中心将及时上报监测结果,我局对数据进行汇总评估,向组长单位报送工作总结。
四、项目内容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对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纳入管理项目,进行中医药治疗,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1.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
1.1高血压患者筛查。
发现途径: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量血压;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中测量血压;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主动与中心联系;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
筛查: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1.2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体检。
进行1次较全面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等一般体格检查和血钾浓度、血钠浓度、血常规、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白)、大便潜血、血脂、眼底、心电图、B超等实验室检查。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
1.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要进行1次面对面的随访。内容包括测量血压做出评估,测量体重、心率,空腹血糖,计算体质指数(BMI),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了解患者服中药情况,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健康教育。①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及日常生活中中医药保健锻炼。②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如中医药制剂等,2周时随访。③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1.4中医干预措施
(一)生活起居:生活起居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确的生活方式对轻型高血压患者具有肯定的降压作用,即使严重的高血压患者也会提高药物的疗效。
(二)药补、食补:高血压病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适当进补。
1.5家庭护理
(一)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新鲜。清静,光线充足柔和。
(二)合理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多食能保护血管和降脂的食物,选择富含维生素类食品,限制食盐摄入量,控制体重增长。
(三)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如在体力活动或劳累、饱食后发生气喘、心悸、不能平卧,应立即就医并接受治疗。
(四)定期测量血压,按时服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6考核指标 2.糖尿病患者中医管理。
2.1糖尿病患者筛查。
发现途径: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血糖筛查;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主动与中心联系;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
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纳入管理档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干预治疗。
2.2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检查。
糖尿病患者要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搏动等一般体格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白)、血脂、眼底、心电图、胸部X线片、B超等实验室检查。
2.3糖尿病的随访。
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各中心要提供每月2次的面对面随访。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等;了解患者服中药情况;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中医健康教育等。
2.4中医干预措施
(一)生活起居:生活起居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确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具有肯定的降压作用,即使严重的糖尿病者也会提高药物的疗效。
(二)中药治疗、食补: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适当进补。
2.5家庭护理
(一)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新鲜。清静,光线充足柔和。
(二)合理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多食能保护血管和降脂的食物,选择富含维生素类食品,限制食盐摄入量,控制体重增长。
(三)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四)定期测量血糖,按时服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6考核指标
3.服务人员条件及培训 : 按照《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应用》、《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应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各中心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每季度1次,必要时酌情增加培训次数,以提高数据监测质量。
4.数据汇总与评估,各中心认真做好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数据汇总与整理,10月30日前将数据上报我局。评估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高血压、糖尿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中药规范治疗情况。
5.指导,我局定期对各中心进行指导,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与协作单位进行联系,同时向各中心反馈意见。
六、项目时间
项目实施时间为3月至12 月
1.3-4月,各中心进行筛查与健康体检
2.年5-10月,各中心进行患者健康管理和数据监测。3.年11-12月,我局向组长单位报送项目效果评估与工作总结。
七、职责与任务。
我局负责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培训、督导和宣传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项目实施单位,负责项目的宣传、动员和质量控制等工作,开展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患者发现、建档、随访管理、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信息收集等)。
第三篇:2012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工作计划
2012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项目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建立健全符合我乡发展水平的慢性病管理系统,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项目,对乡镇居民的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
2.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达60%以上;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达到2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高血压患者管理
根据《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1.高血压患者筛查途径为:对35岁及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量血压;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中测量血压;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主动与乡镇卫生机构联系;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
2.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按要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体检、咨询、随访与健康干预等,将相关信息与活动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进行登记,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乡镇卫生机构对高血压患者登记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工作流程制度化,登记资料规范化,达到省高血压登记规范要求。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过程中,要用好用活健康档案,不断充实和丰富健康档案内容。
3.高血压患者管理。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开展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开展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4.高血压患者健康检查。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随机血糖(指血)测量,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二)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1.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发现途径为: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糖;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主动与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联系;人群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
2.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与建立健康档案。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按要求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体检、咨询、随访与健康干预等,将相关信息与活动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进行登记,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开展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过程中,要用好用活健康档案,不断充实和丰富健康档案内容。
3.健康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四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指血)测量,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认知功能、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4.加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登记处规范化建设,工作流程制度化,登记资料实现规范化管理,达到省糖尿病登记规范要求。
吊罗山乡卫生院
公共卫生科
2012年1月1日
第四篇: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总结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工作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管理服务项目开展以来。根据年初乡卫生院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医疗卫生提示改革为重点,着力抓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加强慢性病服务项目管理与规范管理。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方案
以基本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确定具体项目目标,对辖区内所有35岁以上2型糖尿病等患者为管理人群,在门诊和各卫生室工作中以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为契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评估登记建档管理和随访,并制定了2型糖尿病筛查、确诊管理工作流程,做到了慢性病个案实行一人一档案,每个档案中有个人信息表、个人体检表,填表书写要规范、完整,明确了公共卫生管理项目的各项职责。做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将辖区内的各类资料整理归档管理和上报工作,力争我院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建档率、规范管理率达到上级要求。
二、培养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管理人员
为了使我院公共卫生管理项目工作顺利实施,今年举办了2型糖尿病知识讲座,之后接受广大群众咨询。根据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的具体管理和规范管理要求,培训我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和乡医熟练管理和规范管理程序,牢固掌握疾病的筛查、评估、个人信息的采纳、登记、归档工作要领,工作中一定要按要求认真填写信息表格,准确记录数据,及时发现目标管理服务人群,做到及时发现患者,及时登记信息,及时建档管理及时随访,同时,要求各级公共卫生人员每月按时上报各类疾病患者本月的发现数和累计病人数,并按实施方案要求定期管理,帮助患者家属及社会人群了解2型糖尿病对个人、对家庭危害,教育目标人群自我识别糖尿病,从而减少疾病造成的影响,指导目标人群倡导“合理膳食,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重点干预35岁以上正常高值血压,超重肥胖人群,以利推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同时指导糖尿病患者规范用药,按各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防治措施,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及时就诊,做好危急患者的转诊工作,督导门诊和乡医为辖区内慢性病患者建立管理档案,从而使慢性病从管理到规范管理。
三、全街道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按乡卫生院慢性病管理服务要求,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对全村全面开展2型糖尿病筛查评估建档工作。
四、待完善的问题和建议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通过一年的实施,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是存在着一部分群众的健康意识不强,存在不够重视的情况,学习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改变服务意识,增强防病能力,增强责任心,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指导和帮助慢性病患者医疗、康复,减少慢性病的发病,有利于家庭、社会和谐发展。
第五篇: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分析论文
妊娠期糖尿病是女性在怀孕期间的病症,是指孕妇在怀孕前没有糖尿不能,但在怀孕约24周后的糖耐测试中却出现了高血糖的现象[1]。妊娠期糖尿病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期至晚期,如不对血糖加以控制,对胎儿的影响极大,比如先天性畸形、巨大儿甚至导致胎儿死亡。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孕妇血糖提升胎儿出生治疗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该研究主要选择108例患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为其中54例采取优质护理并强化健康教育,下文是研究的结果和详细说明,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
2014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孕妇年龄在23~38岁之间,年龄中位数(27.3±3.5)岁,孕周24~38周,平均孕周(32.3±3.2)周,初次受孕29例,经产妇24例。对照组孕妇年龄在24~39岁之间,年龄中位数(29.4±2.6)岁,孕周24~39周,平均孕周(33.7±3.1)周,初次受孕23例,经产妇31例。将患者的年龄、孕周和症状等各项基本资料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教育方法
为观察组患者给予行常规的护理,同时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包括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常见病症以及治疗注意事项。对照组在观察组的患者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并进行更深入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2.1常规健康护理
孕妇入院后,安排主治医师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包括护理人员和营养科医师,仔细检查孕妇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发展程度,指定健康教育方案[2]。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流程,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实施健康教育方案。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
1.2.2对孕妇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
妊娠期糖尿病会给孕妇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妊娠期过度紧张、焦虑。护理人员需和孕妇保持良好的沟通,耐心为孕妇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过程,安抚孕妇心理提升其对治愈的信心[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要合理控制饮食,护理人员要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多选粗粮、控制甜食,促进血糖正常。
1.2.3定期检查和健康评估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要经常进行血糖监测,护理人员可以为孕妇及家人讲解测试血糖的方法,加强孕妇的自我健康管理,有助于孕妇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护理人员还要对孕妇的身体情况进行严密的管擦,定期评估,保证一旦孕妇出现异常能够及时调整护理方案[4]。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孕妇的血糖情况,以及进行护理和强化健康教育管理后孕妇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观察并记录孕妇的妊娠和分娩情况。
1.4统计方法
选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版本进行数据分析。以[n(%)],χ2表示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
观察组孕妇的血糖控制合格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为别为61.1%、70.4%,对照组分别为87.0%、92.6%,对照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著有可对比性(P<0.05)。见表1。
2.2两组孕妇的妊娠和分娩情况
观察组孕妇出现产后出血、胎儿窒息以及巨大儿等情况的概率为58.0%,对照组的出现概率为12.0%,对照组孕妇的妊娠和分娩情况优于观察组(χ2=4.3652,P=0.0324)。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如不及早进行控制对孕妇和胎儿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在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管理,是控制孕妇血糖促进孕妇康复的有效方法[5]。在孕妇入院之后立即成立健康教育小组,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和个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护理措施,与孕妇及家人进行良好沟通,缓解孕妇的心理压力。同时,为孕妇讲解病症的有关知识及大概的治疗流程,耐心回答孕妇的问题,对孕妇进行全程全面的健康指导。运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情况,提高胎儿的出生质量,让护理效果大大提升。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0.4%,明显低于对照组92.6%的知晓率;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观察组。对照组出现产后出血、胎儿窒息以及窘迫等情况的概率要低于观察组,整体疗效更为显著(P<0.05)。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孕妇血糖情况,还能提升胎儿的出生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运红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
[参考文献]
[1]兰广珠.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7):339,342.[2]李志云,李正梅,胡桂芳,等.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5,15(5):40-43.[3]马冬霞,季秋梅,孙玉红.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88-289.[4]娄希云,王迪.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教育方式及效果初步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203-205.[5]曾宪莉.优质护理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