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文明爱琴文明及古代希腊艺术

时间:2019-05-14 07:3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蓝色的文明爱琴文明及古代希腊艺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蓝色的文明爱琴文明及古代希腊艺术》。

第一篇:蓝色的文明爱琴文明及古代希腊艺术

蓝色的文明——爱琴文明及古代希腊艺术

一、教学目的:

了解古代希腊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背景。

二、教学要求:

思考古代希腊艺术特点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其文明形态之间的关系。古代希腊艺术特色的形成具有那些美学上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古代希腊艺术的分期及其艺术特色

2、古代希腊艺术与其地理、气候位置之间的关系。

3、古代希腊艺术与古希腊神话、哲学之间的关系。

四、学时分配: 2学时

五、教学过程: 一.爱琴文明

希腊文明丘欧洲文明的摇篮;古代希腊文明渊源于爱琴文明。当埃及和两河流域文化繁荣时,爱琴海也出现过类似的高度发展的文化,爱琴文明是希腊艺术的前奏。

19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欧洲文明开始于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半岛,这之前的欧洲文明是什么样子,我们只能《R据希腊大诗人荷马所写的“伊里亚特”、“奥德塞”以及希腊有关的传说想象了。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克里特迷宫、遍地黄金的迈锡尼等等人们以为这只不过是一些。毫无根据的传说而已。然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考古发掘使这些传说和幻想竟变成了事实。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先后在地中海东岸土耳其境内的古代特洛伊城遗址以及希腊本土的迈锡尼等地进行考古发掘.获得了意外的巨大成功。他发掘出了特洛伊城遗址,迈锡尼的城门和国王陵墓,还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文物。20世纪初英

国学者伊文思又在克里特岛的考古发掘中获了许多重要成果,甚至找到了希腊神话中所说的克里特迷宫。这些考古发现使我们确信,在希腊文明产生之前爱琴海曾经出现过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这一发现把欧洲文明向前推进了上千年。这个新的文明,我们今天称作“爱琴文明”或“克里特一迈锡尼文明”。遗憾的是我们至今尚未能释读克里特的线形文字,对这一文明的了解还停留在较初级阶段。

在美术史上,爱琴文明主要包括克里特岛、迈锡尼城和基格拉迪群岛三个地区,时间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一前1lOO年,克里特岛的文明又作米诺安(Min。an)文化,这个名称来自克里特岛的米诺斯国王。迈锡尼属于希腊本土,基格拉迪是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组成的群岛。这几个地区各自保持着本身的特点,相互之间又彼此有着联系。克里特文化是爱琴文明的发源地.迈锡尼文明是克里特文明的继续.基格拉迪群岛的文明是希腊文明最早的起源。

1、克里特岛

里特文明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至公元前1200年结束,它的繁荣期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一前1400年,这也是埃及新王国艺术繁荣时期。当时埃及和克里特有一定往,在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大臣陵墓中,曾发现绘有克里特人朝贡的擘画。克里特的文明不同于埃及和两河流域,它缺少延续性,断断续续,忽有忽无。但克里特的艺术奇异而丰富,它最突出的特点是轻快、流畅而充满活力,而且几乎没有描绘王权和战争的内容。可能克里特人长期生活在没有战争和侵略的大海中,因此也很少有战争的观念。

克里特艺术主要集中在克诺索斯宫,它可能是米诺斯王的宫殿。这是一座庞大而复杂的建筑群,内有厅堂、神坛、卧室、浴室和储室,还有开敞的柱廊,被称作“迷宫”。宫中的柱子上粗下细,墙上绘有美丽的壁画,表现手达同两河和埃及艺术有一定联系(如人物的头和脚为侧面,身体却是正面)。宝座殿的“怪兽图”,以及“巴黎少女”和“斗牛图”等壁画相当生动感人。这些壁画的造型都非常优美,使用了极流畅的曲线,完全不象埃及艺术那样稳定和刻板,有一种特别的轻盈飘逸的气质,它使人觉得克里特艺术家很少受到什么约束,创作得轻松而潇洒。

克里特主要有一些小型的雕刻,如“持蛇女神像”,这是陶制的小像,大约为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作品。这位女神头戴高冠,坦露胸部,身着圆筒形长裙,双手各拿着一条小蛇。她是当地宗教里的女神还是神庙中的女察司已无从确定。类似的雕像还有用象牙刻成的,它们大多都很小,不超过几十厘米高。在克里特发现的一只滑石瓶上的浮雕也相当生动,它被叫做叫收“获者滑石瓶”,下半部已不存在,上面刻着一群收割归来的农夫,他们赤着膊,扛着长柄镰刀或耙子一类的农具,正引吭高歌。其中领头的人手里还摇着手铃样的东西,他肌肉突起,情绪欢快。由此可以看出雕刻者的细心观察和幽默感。此外,克里特的陶器也相当独特,因为陶器上的花纹也象壁画一样有一种轻松洒脱的风格。这些陶器几乎都是以海洋中的动物或植物为主题,造型相当别致。

总的来看,克里特艺术较少宗教气氛,没有神庙建筑而主要是宫殿,没有战争描写、主要表现平静的生活和动植物形象。绘画和雕像都显得较自由、活泼、俊美。

2,迈锡尼

迈锡尼是希腊本土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座古代名城。这儿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开始了它的文明,前1500年一前1200年为其文化繁荣期。这儿发掘出的古代文物同克里特岛有某些相似之处,估计这儿的文化来自克里特岛。

迈锡尼的建筑大多都修建在高丘之上,四周用石块砌成的厚墙加以保护。城中有宫殿建筑,同克里特一样都是一些不规则的房间,宫殿中心是国王的主室。遗留下来的迈锡尼建筑中最负盛名的是城墙上的“狮子门”,这是在石门上方安一块三角形大石板,上面刻着一根石柱,石柱两旁各有一只前腿立起仰头怒吼的狮子浮雕。据说当后来昨希腊人看到这座狮子门时,还以为是神话中的独巨人所修建的。狮子门显得对称而威严,它是公元前1250年左右修建的。

在迈锡尼,施里曼及以后的考古学者还发现了不少陵墓。被希腊人称为“阿特累斯宝库”的建筑,其实是迈锡尼的一种陵摹。当它被发现时,人们见他如此巨大,误以为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阿特累斯的宝库,因而得名。这是一座圆锥形建筑,石条垒成,其中藏有不少珍贵的文物,但这儿很早以前就被掘盗过。在迈锡尼发现的其他一些保存完好的陵墓中,人们在帝王的尸体旁发现了许多金银制作的面具,这些面具用来复盖在死者脸上。这叶风俗很象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去世后头上放金面罩的习俗,以此显示死者的富有。我们发现陵墓中还有很多日常用品,如酒杯、匕首、珠宝和一些武器,这些东西不少是用金子打制成的,手工非常精细。举世闻名的“瓦菲欧金杯”便是其中之一。这两只纯金杯子上饰有人类捕捉和驯服野牛的场面,啖表现手法相当粗犷,野牛显得很有力量,动态也很自然,就象通常在生活中能见到的样子.没有一种神圣的感觉,也没有克里特艺术那种轻快的流动感,因此我们认为它一定是迈锡尼本土的创造。当时迈锡尼同克里特、埃及均有一定的交往,它们的文化艺术也相互有所影响。

3.基格拉迪群岛

基格拉迪群岛散布在爱琴海中,早在公元前2600年就开始了它的文明,到公元前1l00年才结束。这儿的居民除石墓外,很少留下更多的艺术遗迹。不过石墓中的陪葬却不少,最有特色的是一些石雕偶像。它们大多是站立的几何形女性裸体雕像,名为裸体雕像,其实几乎没有今天富有曲线美的女性雕像的特征,不过是一种双臂交叉胸前身体扁平,造型极简洁古朴,略带女性特征的雕刻。它们的脸往往是椭圆的,仅刻出了鼻子,并无其他的五官,小至几厘米,大的同真人等高。它们可能是母性的象征,„同当时的宗教观念和典礼有关。墓葬中也有一些几何风格的陶器。1967年,考古学家在梯伦岛又发现了一些宫室壁画,如“春之室”,描绘春天的花草和飞来的燕子,“拳斗”表现两个打斗的少年等等。

二、古代希腊艺术

希腊的文化艺术是古代世界最为辉煌的一页,也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在哲学、文学、戏剧、造型艺术、数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世界文化发展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它所创造的高度文化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和隽永的魅力。然而希腊的文明究竟始于何时?它同爱琴文明有何联系呢?要弄清这些问题,还是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大约在公元前1109年左右,来自希腊半岛北部的一个新的民族南下征服了迈锡尼人,然后5-慢分散到爱琴海和小亚细亚一带,使高度繁荣的爱琴文明突然中断,这些征服者,就是希腊人。他们主要由两个民族组成,一支是以后居住在希腊本土上的多利安人(Dorian),另一支是分散在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的爱奥尼亚人(10nian)。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他们终于创造了伟大的希腊文化。考古发掘证明,这些希腊人部分继承了爱琴文明的成就,吸取了埃及和两河流域文化的营养,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艺术。

希腊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它们社会历史、民族特点和自然条件密切扣关。希腊诸岛就象撒在爱琴海中的明珠,曲折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使大海.成为希腊人同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航海事业的兴起致使希腊的商业日趋发达,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逐步形成一个开放的社会。自由贸易促使希腊社会发展成为与东方专制政体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希腊土地上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大大小小的城帮国家,在这些城帮中普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尽管这种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同东方的君主专制相比毕竟带有较多的民主性。希腊城帮的公民在希腊民主制度下,物质生活简朴,吃的是圆葱、橄榄,喝的是清水,住的是朴素的石屋,但精神生活却相当丰富。他们谈论政治,辨论哲学问题,思考宇宙和人生,寻求美的客观标准……希腊人就象天真烂熳的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对什么都爱刨根问底。在希腊人的探索中,“数”成为他们认识和衡量世界的基本准则。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哲学家就曾说过:“什么是最智慧的?——数”。古希腊许多学园门前都立有木牌,上面写着“不懂几何学的人不得入内”.可见数和数学在希腊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他们一切从数的观;念出发,讲究比例的匀称及和谐。无论是人体还是建筑;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均以数学的关系来判断。黄金比就是希腊人发明的。希腊的雕刻建筑都遵循着比例和谐的审美观念。

希腊各城帮之间或同其他国家之间常发生战争,因此他们要求有体魄强健的国民。各城帮共同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便是倡导体育锻炼、展示人体魅力、选拔勇猛斗士的绝好机会。这样,希腊人很早就培育了自己对人体美的审.美观念。在他们看来,人体优雅匀称的比例,灵活强健的四肢是神在世间最完美的创造,是最值得赞颂、最引入自豪的。因此最初的希腊运动会.男子全都是裸体参加各种竞技活动。

希腊人还虔诚地崇拜神明,不过他们崇拜的神并不是凌驾于一切之上、高不可攀的凶恶暴君,而是最强健最俊美的光荣的男人和女人,这些神有同人一样的情感和形体。对于希腊人来说,他们既崇高,又亲切,在这些神面前希腊人用不着象埃及人在他们的神面前那么诚惶诚恐,卑躬屈膝。在盛产石料的希腊土地上,人们把最美的建筑——神庙献给美丽的希腊神神祗。

总之,希腊优美的自然环境,开放的社会,奴隶主民主政治,简朴的生活,对神明的崇拜和丰富的精神生活,使希腊人既有清醒的理智,又有丰富的情感。希腊民族征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情感与理智,现实与理想等方面都处于和谐融洽的状态。这种内在的和谐显现为外在的美,便产生了以优美、和谐、典雅为美学特征的希腊艺术。

我们按照希腊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把它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加以介绍。这就是几何风格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1、几何风格时期(公元前12世纪一前8世纪。)

何风格时期是希腊人摧毁爱琴文明,建立自己的国家和文化,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希腊文明的酝酿时期。我们对希腊人的这段历史了解很少,希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自公元前8世纪才开始,我们只能从荷马,史诗中对这段历史得到一些模糊的印象。

因此有人又标几何风格时期为柑马时期。希腊神话形成于此时,主要艺术晶是几何风格的陶器和小型雕刻品。

希腊最早的陶器上绘着抽像的图案,有三角形、菱形或同心圆等形状。这些陶器造型简朴,用来敬奉希腊诸神或作为陪葬品。到元前8do年左右,人体和野兽的造型开始出现在几何图案中。在雅典的底比隆(Dipylon)墓地发掘出的一组陶器,可以说是几何风格艺术的最佳代表作。

底比隆陶瓶

这只底良隆南瓶高约130厘米;相当巨大,可能是贵族的墓葬品,瓶底层有一个洞,献给死者的症液可以通过洞流到坟墓里。瓶身上部绘有横躺着的死者,两旁分列着双臂放在头上以示哀悼的人群.下部绘着马车和步行的武士组成的丧礼队伍。所有的造型都呈极简略的几何形,这些几何形并≤E都由直线构成,也有曲线变化,富于装饰性‟。把这些造型用于今天的装饰艺术中一定非常有特色。

2.古风的时期(公元前7世纪一前6世纪。)

古风时期希腊城帮形成,每个城帮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希腊本土的科林斯是一个大的商业中心,富庶而豪华。斯早达以军事上的骁勇善战而著称。阿戈斯城出现了一批铸铜技师。美术史上最重要的城市雅典则产生了最美的艺术、诗歌和戏剧。

古风时期也是希腊艺术的形成期。这时希腊各城帮在贸易方面不断同其他地区交往,东至黑海,西到西西里,同埃及、两河流域、意大利南部广泛接触。这些地区古老的文化,辉煌的文明,串富的艺术形式使希腊人深深折服,渴望学习。于是他们将其他地区(尤其是亚洲西部及北非的文化艺术引进到希腊本土。约在分元前8世纪初,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创造出希腊字母。约在公元前725--前650年间,希腊古老的艺术在大量吸取东方艺术样式和构思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后希腊人又逐步摆脱了东方艺术的影响,最终创造了闻名于世界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希腊艺术。古风时期奠定了情节性瓶画的类型,出现了希腊柱式,确立了雕塑发展的基本特征。这时期的主要艺术包括瓶画、建筑和雕刻。

(1)、瓶画

公元前8世纪末到7世纪中叶,希腊瓶画中出现了狮身人面像、鹰头狮身像和其他东方国家特有的动物形象及植物纹样(如漩涡形、手掌形、玖瑰花形等等),这无疑是对东方艺术的模仿。以后人类的形象和活动在希腊的一些地区也成为瓶画的主要内容。古风时期荷马史诗非常流行,许多瓶绘家都渴望自己成为荷马那样的讲故事能手,因此他们开始扔掉传统的图案,代之以叙事性的动人故事为瓶画主题,人物尺寸较大,手法较以前更写实一些。

公元前7世纪末,在摆脱了东方风格的影响后,黑绘式风格的陶器出现了。这是一种在红色的陶器底子上面画上黑色釉料人物和图形,然后用尖利的器具在上面刻出内外梧廊线的方法。人物多采用侧面,尤如剪影,有一些细部表现,衣褶处理较干板。这种表现手法突出了平面装饰效果,公元前6世纪达到空前的繁荣。科林斯、雅典等城帮成为了最大的陶器生产中心。最负盛誉的黑绘式作品有双耳大瓶“掷骰子的游戏”它是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最伟大的黑绘师埃克赛吉亚斯(Exekias)的作品,瓶上绘着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和埃阿斯相对而坐正玩着掷骰子的游戏场面。还有“狄奥尼索斯盘”,描绘海盗被酒神变为海豚的故事,以及“弗朗索斯瓶”,绘有埃阿斯背着他的朋友阿喀琉斯的尸体的精彩画面。

这些黑绘式人物造型都非常优美,采用了大量的弧线,并根据陶器表面弯曲度进行设计。人物的头为侧面,眼睛却仍然被描绘成正面的但人物的身子却不是埃及那样的正面式,臂和手也不象埃及绘画那样僵硬。人物的身体常常处理成有透视感的侧面,被遮挡住的那支手只描绘出一部分,使人感觉到有一定的空间透视,突破了古代的一些绘画准则。

红绘式风格的陶器于公元前6世纪末出现,在雅典被大量生产。这种风格的瓶画恰好同黑绘式相反,就是把传统的颜色设计倒过来,将底子涂上光亮的黑色,让有图样的部位留出赭红本色,然后再用深棕色线条勾出轮廓线来。它不象黑绘式用刀或针刻线条,而是用笔描绘,因此红绘式显得更流利活泼,衣褶较柔软,人物更接近写实的手法;解剖也较为准确。红绘式不只限于画侧影,它可以充分利用线条来表现形象的前后关系、衣纹的复杂变化和人体结构等特点。红绘式在公元前5世纪非常流行,大多数画家都采用这种方式设计陶器。红绘式佳作有“伊娥和门农”陶盘,这是表现晨曦女神抱着她死去的儿子的画面,还有“麦邱利与安太角斗”陶杯等等。(2)、建筑

古风时期在建筑上的重要成就是围柱式的神庙建筑出现,多利安和爱奥尼亚柱式确立。希腊的建筑主要是神庙,因为希腊人总是把最美的建筑献给诸神。最初的希腊神可能是从迈锡尼的建筑演化而来的,那是一种长方形带柱廊的木建筑。到公元前7世纪围柱式的石建筑才成为希腊建筑的主要形式。围柱式社是中间是长方形厅室,四周皆以开敞的柱廊环绕。希腊神庙是供人们聚会和祭祀的公共建筑,这些活动通常都在神庙外边进行,砷庙内部仅作为神的栖身之所,放神像之地,建筑师并没有更多地去处理内部空间,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神庙外观的完美和柱式的和谐方面;

希腊神庙建筑的基座、柱子、檐部之间的关系,至公元前•7世纪各部分都有了定型的做法,这种梁柱结构体系叫做柱式。多利安柱式是一种最基本最古老的柱式,它由笋利安人创造于公元前7世纪初叶,主要在希腊本土、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流行。多利安柱式的神庙通常建在三级台阶上,这种柱式的柱子没有柱基,直接立在台阶座上,柱身上细下粗,中部微蚊起,柱子上有凹槽,整个柱子显得朴素粗壮。柱头也很简单,仅仅为一个圆盘,盘上是方形顶盘,顶盘依次往上为横梁、浮雕板、飞檐和三角楣墙;多利安柱式很少装饰,给人以朴实、庄严之感。公元前7世纪建于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前6世纪建在科林斯的“阿波罗神庙”等都是多利安柱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爱奥尼亚柱式略晚于多利安柱式,约产生•在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由爱奥尽亚人创造的,它分布在小亚细亚西部沿岸,爱琴海诸岛和希腊本土濒临爱琴海的沿岸。爱奥尼平柱式比多利安柱式更雅一些,它有柱基,柱身细长,上下变化不显著,柱身凹笮较深,柱头带产漩涡卷形,远远望去象带有装饰味的棕榈树。横梁分为三层,梁上没有多利式的浮雕板,而为一长条饰带浮雕。爱奥尼亚柱式有较多的装饰,整个柱式显得精巧、优奉、轻快甲活泼。古罗马著名建斑师维特鲁威认为,多利安柱式的比例取自刚强的男性人牛,爱奥尼亚柱式取自柔和的女性人体。可能希腊人在创造这些柱式时确实从人体比例中得到启发。爱奥尼亚柱式最负盛名的建筑是以弗所的“阿尔特密斯神庙”它建成于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

除多利安和爱奥尼亚柱式外,在公元前4世纪时希腊人还创造了一种新的柱式——科林斯式。它是从爱奥尼亚式演变来的,其柱头为复杂的毛莨花叶形装饰,相当精致华丽。希腊建筑样式具有单纯、庄重和布局清晰的特点,它一直流传下来,至今在西方的城乡中还随处可见,对欧美的建筑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雕刻

大约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希腊人使用石料进行人像雕刻。希腊艺术家开始雕刻石像时;是从师法埃及人和亚述人起步的,尤其是埃及人的方法和比例。从现存的公元前7世纪左右的雕像可以看出,希腊艺术家确实曾研究和模仿了埃及雕像,并从中学会了如何雕刻石像的技术。早期的青年男子立像同埃及雕像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大都是宽肩细腰,双手握拳,两臂垂在身体两旁,左脚向前跨出一步,膝盖结构特别突出,头上有埃及式的较刻板的发型。整座雕像类似扁圆形柱子。不过希腊艺术家并不象埃及艺匠那样严守前辈传下来的雕刻枉式,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他们开始亲自进行实际的观察不断改进雕刻技术,使希腊雕像逐步获得了新的样式。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希腊雕像出现了有起伏-6勺曲线,有细节刻画,有一定表情和肌肉解剖等特点。例如作于公元前570年的雕像“荷犊的男子”就是一件有一定新意的作品。这是一千扛着献给神的小牛犊的男子,他身材高大,穿着一件贴身的薄外套,透露出身体肌肉的曲线,两个嘴‟角向上提起,露出一丝微笑。这种微笑被人们称为“古风式的微笑”,因为公元前6世纪的雕像几乎都有这干篇一律的笑容,为的是让雕像具有一种容光焕发的生动表情。不过这种程式化的表情并没有什么生动可言,只是成为古风时期雕像的突出标志而已。古风时期的男子雕像大多数都是裸体的?人体比例很匀称,但站立的姿势仍然较拘谨呆板。人们通常称这种男子雕像叫“考罗斯”,即“少男”之意。而,这时的女像则几乎全是着衣人像,人们称之为“柯拉”,意为“少女”。萨莫斯岛出土的“赫拉”女神像是古风时期女像雕刻的代表作品.约作于以元前6世纪上半叶。雕像高约2米,头部已不复存在,身体象一根圆柱,右手垂在身旁,左手放在胸前,衣褶自然下垂。整座雕像圆润光洁,起伏的外形显露出女性的特色和匀称的比例。在雅典卫城发现的“柯拉”雕像较“赫拉”像又有了一些进步,这件少女雕像作于公元前6世纪末。艺术家对人体的理解更成熟,衣纹与人体关系的处理更生动,头发不是呆板的假发,而象真发一样轻柔地披散在双肩上,脸上仍然露着古风式的微笑。这些古风时期的雕像原来全都是着色的,今天只留下石料的本色了。

古风时期的浮雕也很发达,它们多是建筑上的装饰雕刻。这些浮雕多见于神庙建筑的三角楣墙上,受到建筑空间的制约,雕刻家们便按照三角形外框巧妙地安排雕刻。希腊当时广泛流行建筑上的高浮雕,这些高浮雕几乎接近于立体的圆雕,只有后背靠着墒,在建筑上能造成明显的体感效果。科弗岛阿尔特密斯神庙三角楣墙浮雕是古风时期早期的建筑,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它的三角楣墙中心是曲膝奔跑的女妖美杜莎,脸上带着古风式的微笑。两只大狮子位于她的两旁,构图中穿插了一些缩小的人体。这些早期的浮雕显示了希腊人学习东方艺术的痕迹,显得粗犷而怪诞。

3.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一前4世纪。)

希腊人善于思索,敢于冒险,具有大胆开拓创新的精神,经过200多年的探索终于在筑、雕刻、绘画、哲学、文学、戏剧以及政治;经济等诸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希腊逐步走向它的繁荣鼎盛时期,艺术也达到了顶峰。希腊艺术家的技艺日臻成熟,艺术思想摆脱了古风时期的束缚。长久以来希腊人努力追求的理想开始实现。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希腊艺术的古典时期。根据艺术发展的不同特点,我们又把古典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称为古典初期,即希波战争前后。希腊与波斯在公元前49

2前449年进行了一场战争,最后以希腊获胜告终,从此确立了希腊在东地中海的朗权。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称为古典盛期,这是希波战争后伯利克利连任首席执政官;希腊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都达到繁盛的时期,这段时期还发生了雅典和斯巴达争夺霸权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前404)。公元前4世纪称为古典后期。

古典初期(前490年一前450年)

古典初期的希腊艺术家竭力摆脱古风程式的束缚,探索人体雕刻能够体现希腊人审美理想的表现形式。不过这时的表现手法还不够自由开阔,还带有1日的痕迹,显得严谨有余,活泼不足。我们便称古典初期的艺术为“严谨风格”的艺术。

古典初期的神庙建筑仍以多利安柱式为主。围柱式的神庙各部分比例和装饰因素、柱数逐步形成固定的程式,一般正面为6根柱子,侧面为13根柱子。这些神庙庄重、明快,呈规整的几何形结构。柱石肃立挺拔,体现了希借人纯真高尚的美感。古典初期神庙的典型代表有爱吉那岛上的雅典娜神庙,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等。

最能体现这个时期艺术风格的是雕刻作品。—著名的建筑雕刻有爱吉娜岛雅典娜庙三角楣墙上的高浮雕“受伤的战士”和“拉弓的赫拉克利斯”。这些倒地或跪立的姿态比古风时期更生动真实,解剖结构也更正确。不过他们的面部仍带有古风式的微笑,还未完全放弃古风时期的样式。奥林匹亚宙斯神庙上的雕刻略晚于前一座神庙的雕刻。东三角楣墒上以希腊英雄赛车为题材,西三角楣墙上描写的是勒底比人与堪陀儿之战,各组形象运动激烈,同静立于正中的阿波罗形成对比。这位阿波罗已经同前一座神庙雕刻有所区别,他脸上没有古风式的微笑,只有严肃、静穆的表情,体现了希腊人追求的理性美。这些建筑雕刻都是近于圆雕的高浮雕,显得简练而宏大。

除建筑雕刻外,这个时期的独立圆雕作品更多也更有名。

对人体雕像重心和运动感的处理是古典雕刻具有革命性的变革。从公元前7世纪希腊人学习埃及雕刻开始,他们就始终在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希腊人不满足于古老的既定程式,总希望塑造出更完美更富于动感,符合多样统一原则的完美人体。经过200年的尝试,这种理想化的人体姿态终于诞生了。最早的理想化的雕像是一座被称为“克里提俄斯少年”(Kritios)的男子的立像,约作于公元前480年。他高1米多一点,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重心的变化。古风时期的雕像重心都在两只脚正中;这位少年雕像的重心移到了左腿上,右腿放松,呈稍息的姿态,髋也随腿的变化略有倾斜,整个身体呈s形微摆动的曲线,人体的头、胸、腹、三大体块并不朝向同一个方向而显出有变化的扭转。整个站立姿态给人以富于变化、自然舒畅的感觉。我们称这种姿态为“歇站式”。它后来成为希腊雕刻的固定程式,影响至今。古典初期代表性的雕刻有“德尔菲的驭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

德尔菲的驭者

这是一尊发现于德尔菲的青铜像,高约216厘米,可能是一场赛车后献给神的祭品中的一部分。车已不复存在,只有这位高大的驾车青年留存到今天。他身着长袍,可以感觉到衣纹下的双脚稍有不同,重心落在左脚上,肩与头略倾向右方。他的头部非常引入注目,一张理想化的椭圆形脸,直鼻梁.双唇紧闭且微微鼓起。眼睛是彩色石头镶嵌的,头发、眼睛和嘴都镀着一层薄薄的金,雕像具有一种华美而庄严的情调,既单纯又完美。他是保留至今少有的大型希腊原作铜雕。类似的青铜原作雕像还有“宙斯像”(有人又称它为海神波赛冬),这座雕像被描绘成正向敌人投掷雷石有动感的样于,今天它的复.制品被放置在联合国大厦的门厅里,它大约作于公元前460年,1928年在海中发现。

掷铁饼者

腊雕刻吏上克服古风传统,塑造理想化人物最有成就的艺术家是米隆(myron)。他善于用铜做材料自如地表现人体比例和运动,这件作品是他最有名的雕像。可惜原作铜像已经遗失,今天广为流传的“掷铁饼者”是罗马时代的大理石仿制品。这是一个裸体青年在即将投出铁饼那一瞬间的动态形象,他弯腰扭身,旋臂向后,躯干朝向正面,脚为侧面,正好显示出入体各部分的特征。整个动作的外轮廓清晰明确,姿态逼真优美,现代运动员已把他作为一种典范和掷铁饼的标准姿态。艺术家把掷铁饼的一连串动作浓缩到这个简单的姿态中,采用了重心落在一条腿上另一腿可自由屈伸的方式,他还塑造了一张宁静单纯的脸,同紧张弯曲的躯体恰好形成对比。

古典初期有些浮雕作品也很有名,如鲁多维奇宝座上的“维纳斯诞生”浮雕,描绘了两位女神将美神维纳斯扶出海水的情景。

古典初期的陶绘艺术为大型壁画所取代,可惜这些壁画原作已荡然无存。红绘式陶器逐步被白绘式取代,白绘式就是先将瓶身涂白然后以红、黄、赭、黑等多种颜色勾画上色。

古典盛期(前450•年一前410,年)

希腊诸城帮中,雅典在美术.史上最负盛名。当希腊人打退波斯人的入侵之后,雅典成为海上主人。在伯利克利领导下,雅典民主制度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这里汇聚了来自希腊各地的学者和艺术家,雅典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那些名震遐尔的建筑、雕刻大多产生于这个时期。

希波战争中波斯人摧毁了雅典城中心的卫城和神庙,战争结束后,雅典人团结一心用大理石重建了雅典卫城。这个重建212作是当时最具雄心、艺术上也达到最高水准的工程。这些空前高大宏伟和富丽堂皇的神庙,成为古希腊最杰出的建筑群,也成为希腊艺术达到成熟的一个标志。雅典卫城的建筑是在当时最著名的雕刻家菲迪亚斯(Pheidias)领导下修建的,它由建筑师伊克提诺斯(1ktinos)设计。卫城耸立在高高的山石上,它包括山门、尼开小神庙、依列克提翁神庙以及最主要的建筑巴特农神庙。雅典人每四年一次欢庆雅典城的保护神——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节日,那时全城公民聚集在广场上,先载歌载舞环绕卫城一周,然后从山

门登上卫城,到雅典娜神庙前向女神献祭。游行过程中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尽情欣赏卫城巍峨壮观的建筑。

巴特农神庙

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中最精湛的建筑,它始建于公元前448年,直到前432年才建成。它座落在卫城中最显眼的部位,是一座供奉雅典朔6女神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巴特农神庙采用了围柱式建筑型制,以多利安柱式为主,如外廊列柱全都是刚健有力的多利安柱式,内殿四根立柱则是爱奥尼亚柱式。第二层列柱下采用了饰带浮雕的装饰手法,这取自爱奥尼亚柱式系统。由此可见建筑师大胆革新的精神,敢于把两种柱式系统揉合在一起。它的列柱高10.5米,东西三角楣墙上装饰着高浮雕。建筑师在柱式上进行了许多调整,如把柱头减小,间距离加大,地面和柱顶盘并不平行而略呈一定角度等等。这些调整使严谨的多利安柱式变得更轻快协调,让整座建筑也更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巴特农神庙整个长70米;宽31米,它在建筑结构、装饰性、纪念性等方面成为了建吏上的典范。

巴特农神庙上的装饰雕刻是当今我们所见到的古典雕刻遗迹中最伟大、最丰富的作品。不幸的是这些雕刻大都受到损害,我们以只能从遗留下来的残片中窥视到它原有的部分风采,这些雕刻是在当时最有才气的雕刻家菲迪亚斯的辛痔下完成的。这位大师为神庙雕刻的最辉煌的作品是高22米的雅典娜巨像。女神身着戎装,左手执盾牌,右手托胜利女神小像。她用木头雕成,外面再镶上象牙片和金片,白中间黄,光彩照人。遗憾的是她今天日不复存在,我们只能从文字记载和罗马留下的一件大理石仿制品中了解到它当初的风貌。

巴特农神庙的装饰雕刻还包括三角楣墙雕刻、饰带浮雕和浮雕板。它西三角楣墙上雕刻着雅典娜和海神波赛冬争做雅典保护神的故事,这些浮雕损坏严重。在三角楣墙雕刻描写雅典娜从宙斯脑袋中诞生时受到众神欢迎的景象,中间部分损失严重,两角的雕像尚保存完好。其中有坐着或躺着希腊诸神,他们正观看诞生的场面。这些雕像动作十分自然,也非常具有空间感。其中脍炙人口的作品有“德修斯像”(也称酒神狄奥索斯像)和“命运三女神”。德修斯半躺在地上似乎刚刚苏醒,强壮的体魄自然而松驰,很富有活力。同德修斯的青年裸体雕像相反,命运三女神则是着衣女性雕像,两位坐着,另一位斜躺着。三位女神的头部都已损坏,但身躯仍完好。她们温柔丰满的身体披着一层薄薄的衣衫,衣纹似道道泉水流布全身,衣袍下显露出充满女性魄力和青春活力的身体曲线。可见希腊艺术家对人体结构的极端重视,他们对人体解剖和运用衣褶表现人体的手法相当精通并运用自如。直曰今天,这种“曹衣出水‟‟似的雕刻手法仍为写实雕刻家们广泛采用。“命早三女神”是古典建筑雕刻最完美的典范。所有三角楣墙上的雕刻都是接近圆雕的高浮雕。

巴特农神庙上的浮雕板原有92块,今天只有牛数保存下来。为什么巴特农神庙的雕刻损坏如此严重呢?原来1687年威尼斯人同占领雅典的土耳人仗时,战争破坏了卫城的建筑。好在我们今天还能从残存的浮雕板中看到夕日巴特农神庙的辉煌。这些浮雕板均以希腊神话为题材,包括“众神与巨人作战”(东面),“希腊人与阿马戎作战”(西面),“勒底比人与堪陀儿之战”(南面)和“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战‟‟(北面》。四面的浮雕风格和手法各不相同,显然它们出自不同学派的艺术家之手。这些艺术家均能巧妙地运用浮雕板的平面将内容安排得既多样丰富又得体。

神庙内层的饰带浮雕总长160米,高l米,内容是雅典市民4年一次为雅典娜制献新衣的挚祀行列。其中刻画了整装待发的马队、老人、乐师和带着盒子与酒坛的年游行队伍,还有少女、长者和男女祭司,也有观看游行队伍的雅典娜和众神。艺术家匠心独具地处理了这个庞大的构图,;巧妙地安排众多的人物和各种动态;但他们并不去表现每个参加者的个性,只是强调整个场面的情绪和效果;加上饰带上的彩绘和铜料,氨缀,使它更显得精妙绝伦。伊列克提翁神庙

卫城中与巴特农神庙相对的另一座闻名遐尔的小神庙就是伊列克提翁神庙,它不但有苗条秀丽的爱奥尼亚柱式,更以南面的女像柱而闻名于世。女像柱共有6根,建在高台上。这些女像石梁,呈歇站姿势,衣褶随人体的动态自然下垂散落全身,显得优雅而端庄。不过她们头顶上那些沉重的横梁总叫人感举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雅典卫城的山门“普拉比列依”是卫城的入口,它也是一座有双层柱廊的建筑物,外面为多利安柱式,内部通道两旁是爱奥尼亚柱式。山门两侧的望楼一大一小,小望楼前有一座尼开小神庙。其中采用了爱奥尼亚柱式,显得小巧玲珑,亲切悦人。在本来不对称的山门建筑中增加尼开小庙,建筑师一定是出于视觉上应达到平衡的考虑。

古典盛期的雕刻艺术始终与菲迪亚斯(前500

前451年)的名字联在一起。他除了前面提到的主持完成了巴特农神庙的雕刻和女神巨像外,还完成了一尊高约lo米,手持长矛立于卫城广场上的雅典娜女神像,一尊高14米,手持尼开像坐在宝座上宙斯像,后者放在奥林匹亚神庙中;可惜这些雕像均未保存下来。菲迪亚斯生动而富于变化的艺术风格长久地影响着希腊的雕刻艺术。

古典盛期几乎与菲迪亚斯齐名的另一位雕刻家名叫波留克莱特斯(Polyclitus)。菲氏是石刻巨匠,波留克莱特斯则是铜雕大师,不过他留传下来的作品已非原作真迹,只是罗马的石雕仿制晶。波留克莱特斯除从事雕刻外,还致力于理论研究,他在自己的论文《论法规》中系统阐述了其艺术创作原则。今天我们只能从后人著作中略知其理论片断,他在论著中首先提出了理想的人体比例,即头与入高之比应为l:7。他自己几乎全部按照这一法则进行创作,照这种比例雕刻出的人体显得粗壮结实,透露出一股雄健的气魄。例如他的名作“荷矛的人”和“束发的运动员”。波留克莱特斯成为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艺术的首脑,在他周围有一大批弟子,形成一个学派。他塑造人体的技巧和铜雕技术对希腊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波氏强调人体比例的美学观主要来自风行于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这种观点认为美在客观,在不变的数量的和谐,把美数量化和绝对化,注重形式方面的探讨。这种观点对后世影响甚大。

古典盛期还有许多墓碑雕刻,祭神或装饰国家法令的碑志浮雕,它们都显示出高超的雕刻技术,表明了这一时期雕刻艺术的高度水平。

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的绘画也相当盛行,不事的是丝毫未保留下可考证的实物,只能从陶器上的装饰绘画中略知一些情况。从史料上我们得知,这一时期的绘画大多无环境描写,艺术家把注意力都放在追求形体明暗、色彩和体积感方面,努力在于面上塑造出空间感。前5世纪末希腊各地的画师众多,相传以弗所的巴哈苏斯同西西里岛的宙克西斯比赛绘画,前者画的葡萄使小鸟误以为真,竟前来啄食。后者画的包布复盖在画上使观众以为画幅尚未揭开,骗过了人的眼睛。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绘画艺术的繁荣和发达。古典后期(公元前4世纪)

古典后期指雅典和斯巴达之间进行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年一前404年)结束后到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统治希腊这段时间,这也是希腊文化由文艺高峰逐步转向哲学高峰的时代,这时产生了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伟大哲学家,也产生了÷系列重要的哲学和美学思想。雅典失去了夕日的繁荣和辉煌,代之而起的是斯巴达和小亚细亚沿岸的城市,不过它们已不可能象伯利克利时代的雅典那样成为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这时出现的各种美学思想和艺术观冲击着原有的单一而庄严的古典理想模式,使希腊艺术较上一个世纪呈现出更丰富多样的面貌。

公元前4世纪出现了科林斯式柱头,它的柱基与柱身和爱奥尼亚式相似,但柱子更修长苗条,柱顶有复杂的毛莨花叶装饰,整个柱子显得更华丽雅致。这种柱式最初用在建筑内部,以后它取代了爱奥尼柱式也用于大型建筑的外部。到罗马时代,它已成为一种最常用的标准柱式。

公元前4世纪建筑方面的变化是民用公共建筑的繁荣,例如剧场、会堂、浴室、体育场占了建筑的很大比重。埃•比道鲁斯剧场就是建于公元前350年的一个露天剧场,它依山而建,可容纳万余观众。这时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数“毛索留斯陵墓”(Mausoleum)。它建于小亚细亚的哈里卡纳苏斯。这座体积巨大装饰华丽的建筑物,在古代被列为奇迹。它高近50米,采用爱奥尼亚柱式,柱头间和饰带上布满各种雕刻。在结构和装饰上,建筑师把小亚细亚传统、希腊柱式和埃及金字塔结合为一体,所有雕刻作品均出自希腊人之手。可惜它没有保存下来。

古典后期的雕刻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倾向。如果说古典盛期的雕刻在菲迪亚斯和波利克莱特斯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性典型的样式,那么古典后期的雕刻则开始转向对真实的人的研究,他们塑造出来的雕像不仅仅象盛期那样有年龄特征的表现,而且还有了个性、感情和情绪方面的变化。雕刻家也愈来愈专门化,一些人擅长表现激情,另一些人善于描绘温柔,雕刻题材变得多样化了,女性裸体也开始出现。‟这些特征标志着希腊雕刻的进一步成熟。这时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雕刻家,有风格优雅秀美的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有作品充满动感和悲剧性风格的•斯柯帕.斯(Scopas),有倾向干自然质朴风格的留西波斯(Lysippus)等。

普拉克西特列斯是公元前4世纪最伟大的雕刻家,以擅长雕刻温柔、抒情和耐人寻味作品而著称,他的雕刻大多为石雕。“赫尔美斯和幼年酒神”、“尼多斯的阿芙洛蒂特”等雕刻作品是他的代表作。

赫尔美斯和幼年酒神

19世纪在奥林匹亚赫拉神庙遗址中出土的这尊雕像,表现了神的使者赫尔美斯一手抱小酒神,另一只手正在逗弄小酒神的情景。如果把这座雕像同古风时期的男子雕像相比较,便能看出200年间希腊雕刻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就是同盛期雕刻相比,也有相当的进步。这件雕刻没有任何呆板的痕迹,赫尔美斯比例修长匀称,姿态轻松而不失尊严,身体上有着柔和的线条,各关节部位有意被强调,柔软的皮肤下隆起的筋肉和活动着的关节生动地示了人体的典雅优美和皮肤的光洁。赫尔美斯脸上那一丝恬淡的微笑,柔和.得像蒙着一层轻纱的大理石表面,这些都是艺术家细心修饰的结果。数百年来希腊艺术、家们都想给古代那种程式化的人体外壳灌注更多的生气,这个愿望终于在普拉克西特列斯的时代实现了。经过这位技艺高超的雕刻家的雕琢,陈I.S…的模式有了栩栩如生的气势,恍如来自美好世界的活泼的生灵。普拉克西特列斯以其细腻圆润的手法处理形体的起伏转折,使冷冰冰的大理石似乎也变得温柔而富于弹性了。

尼多斯的阿芙洛蒂特

这件雕像也可以叫做“尼多斯的维纳斯”,希腊人称爱与美的女神为“阿芙洛蒂特,而罗马人叫她“维纳斯”。这尊歇站姿态的女裸体石雕像描绘了即将入浴的爱与美之女神的优雅姿态。她身体丰满而匀称,;皮肤有一种梦幻般的柔和润泽之感,面部带着袒凡入胜的宁静。她被人们公认为当时最完美的石雕作品,可惜原作已失,现存的是一尊高约2米,出土于小亚细亚尼多斯的罗马仿制品。

第二位雕刻大师是斯柯帕斯,他的作品充满激动的情绪和强烈的动感,人们称他是“赋予石头生命的人。醉酒的女神“美勒德”体现了•他的雕刻风格,女神披散着头发,激动向前的姿态以及向后仰的上半身组成对比强烈的曲线,深陷的双眼中透露出内心狂热的情感。斯柯帕斯还曾为“毛索留斯陵墓”作过许多装饰雕刻,富有悲剧意味的“尼奥贝”可能出自他之手。这种激动人心充满悲剧意味的雕刻已经不同于古典盛期巴特农神庙那样典犁化的作品。

我们要提到的是第三位雕刻家是留西波斯,他是一位崇尚自然的铜雕大师,几乎从不用石头进行创作。但他的青铜像•一个也没有保存下来,只能从罗马人的仿制品中了解到他作品的一些风貌。留西波斯创造了一种新的人体比例,即人头与整个身高之比为l:8,这样的比例使人体显得更修长优雅,而不象l:7那样显得粗壮结实。留西波斯的这一创造影响到整个前4世纪的人像雕刻。他的代表作品有“刮汗污的运动员.”,“系鞋带的赫尔美斯”等。

刮汗污的运动员

这是留西波斯的代表作,罗马时代的仿制品。艺术家塑造了一位正在刮去身上汗污的青年裸体运动员的形象,他呈歇站的姿态,重心集中在左腿上,右腿放松,两手向前伸出.正做着刮去汗污的动作。因为古希腊参赛的男运动员都是裸体,于是便采用这种方津来清洁自己。这种手的姿势过去很少见,显得相当别致。运动员一头蓬松散乱的头发,潭露出.自然奔放的气质,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精神和性格,不象古典初期的“掷铁饼者”那样只是一种完美的典型。这座雕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修长优雅的体形。这是l;8的人体比例的典型代表作。

望楼上的阿波罗

公元前4世纪众多雕刻作品中我们还应当提到“望楼上的阿波罗”这件作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件罗马时代的石头仿制晶,原作为公元前4世纪的铜雕像,但早已失传了。太阳神阿波罗伸臂握弓,头偏向一侧似乎目送着射出的箭,右手刚从弓上抽回,整个动作潇洒倜傥;阿波罗身材腔美匀称,椭圆形的脸庞上表情沉静、庄重。多折的披风同光洁的人体形成明显的对比。这座雕像发现于18世纪末,当时被人们视为古希腊晚期最优秀的男性雕像,以后随着更多的优秀希腊雕刻作品的出土,这件作品才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思考作业:

1、古希腊艺术形态的形成原因

2、古希腊艺术的基本特点及其分期。

3、古希腊艺术与中国原始艺术相比,具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参考书目:

《外国美术史纲要》 陈洛加

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美术史》休•昂纳

约翰•弗莱明

毛君炎等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西方艺术史》贡布里希(英)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 萨拉•柯耐尔

欧阳英

樊小明 译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第二篇:5.古代希腊文明

第一节 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希腊主要历史线索:

古代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爱琴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20—前12世纪);(2)荷马时代(公元前11—前9世纪);(3)古风时代(公元前8—前6世纪);(4)古典时代(公元前5—前4世纪中期);(5)马其顿统治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前2世纪中期)。对古代希腊历史影响比较深远的战争主要有: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

一、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

(一)主要知识点

1、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克里特文明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学者们将克里特文明发展分为前王宫时期、古王官时期、新王宫时期和后王宫时期。

2、新王官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米诺斯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

3、克里特文明古王宫时期生产的卡马雷斯彩陶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美的彩陶。

4、克里特文明所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至今尚未释读成功。

5、迈锡尼人属印欧人的一支,公元前1600年建立王国,当时的王朝被称作竖井墓王朝。公元前1500年前后被圆顶墓王朝取代。圆顶墓王朝时期迈锡尼成为强国,公元前1400—1200年是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时期。

7、迈锡尼文明使用的文字是线形文字B,1952年被释读成功,已经证明是古希腊语的一支。

(二)名词解释

1、克里特文明:希腊克里特岛的青铜时代文明,是爱琴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存在于公元前2000—前1100年。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发掘出克诺索斯王宫,该文明遂被确认。现代学者将其分为前王宫时期、古王宫时面、新王宫时期和后王宫时期。新王官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米诺斯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克里特文明古王宫时期生产的卡马雷斯彩陶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美的彩陶。克里特文明所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至今尚未释读成功。

2、迈锡尼文明: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占有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中部希腊的忒拜、奥尔霍迈诺斯、格拉斯和雅典以及帖撒利亚的约尔科斯等地陆续出现过卫城、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圆顶墓;其中尤以迈锡尼的这类建筑最为雄伟,它的卫城入口是著名的狮子门。它是在十九世纪末由海因里希·施里曼于发掘迈锡尼(1874年)和梯林斯(1886年)的过程中重现天日的。

3、线形文字B:古希腊迈锡尼文明所使用的文字,属于古希腊语的一支,是用原有的线形文字来书写迈锡尼语言,1952年释读成功。现存的线形文字B的材料绝大多数是王室经济文书,对政治历史揭示不多。文书的内容充分表明迈锡尼社会是奴隶制社会。这些资料为研究当时迈锡尼文明的经济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希腊城邦制度

(一)主要知识点

1、希腊城邦最早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

2、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从此希腊各城邦有了共同的传统节日和历史纪年。

3、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各城邦进入了海外殖民时代。殖民城邦最集中的海外地区是意大利南部,该地区也有“大希腊”之称。

4、古希腊的奴隶制度分为两大类型,即斯巴达型和雅典(或开俄斯型)。

(二)名词解释

1、僭主政治:一作“暴君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在希腊的科林斯、雅典等城邦,都出现过僭主政治。“僭主”一词起初并无贬义,在诗人(如品达)的作品中有时亦称“僭主”为“王者”。雅典的庇西特拉图(公元前6世纪)所建立的僭主政治,在打击贵族势力,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均有所建树。早期希腊的僭主政治一般对于肃清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积极作用,但在激荡的政治斗争潮流中却往往不能久存,到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僭主”渐含贬意,如对西西里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父子即是。

2、来库古改革:古希腊城邦斯巴达建国之初所实行的国家制度改革。时间在公元前830年左右,来库古改革主要内容有:组成新的部落和选区;由28位60岁以上的老人与2位国王组成30人元老院(长老会议);设立5名监察官,监督公民遵守法律的情况;重新分配土地;打击工商业(斯巴达是商业文明最落后的城邦);实行公共会餐制度。来库古的政制改革不仅使斯巴达从此由氏族社会阶段进入阶级社会阶段,使斯巴达国家由王政转变为贵族政制,而且为以后数百年的政治稳定,军事强大奠定了基础,对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强盛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后果。

3、希洛人:古斯巴达农奴,其身为国有。他们可能是拉科尼亚的原始居民。当他们的土地被数目少于他们的多里安人占领后,沦落为奴。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征服麦西尼亚后,麦西尼亚人亦被贬为希洛人。希洛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属于城邦的奴隶,固定在土地上,被分发给个别的斯巴达人,替他们耕作田地;主人既不能释放也不能贩卖他们。希洛人在向主人缴交一定比例的耕作收成后,可以有限地累积私产。在战争期间,希洛人伴随主人参加战斗,担任轻装部队,有时亦充任舰队中的划手。

4、伯罗奔尼撒同盟:古代希腊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分城邦组成的军事同盟。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斯巴达陆续与埃利斯、科林斯、迈加拉等城邦订立双边军事同盟条约,约公元前530年伯罗奔尼撒的大多数城邦参加了同盟。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中,同盟各邦曾与雅典联合抗击波斯入侵(公元前480、前479)。公元前5世纪70年代以后,伯罗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对抗,对整个希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元前431—前404年,伯罗奔尼撒同盟与雅典及其同盟者之间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的雅典一度被迫入盟。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随着斯巴达国力的增强,它与盟邦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同盟内部纠纷迭起,退盟甚至战争屡有发生。公元前394年,忒拜联合雅典、科林斯等城邦共同反对斯巴达。公元前371年,斯巴达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大败于忒拜,同盟于公元前366年解散。斯巴达霸权亦告终止。

(三)简答题

1、简述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实质和作用。答案要点:

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希腊城邦制度萌芽于荷马时代,形成于古风时代(公元前750年—公元前500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小国寡民,从土地和人口上来看,城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第二,正因为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也就形成了直接民主制。公民既是城邦的主人,又是城邦本身。第三,直接民主制的基本要求是让尽可能多的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民之间相互平等。所以希腊几乎所有的城邦都不对公民征收直接税,城邦公民制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公民兵制度。

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抵抗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古希腊城邦制度作用和地位:实行公民政治,保证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城邦;古希腊一时一地出现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2、简述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城邦海外殖民活动的原因、范围及影响 答案要点: 原因:(1)根本原因:人地矛盾突出。(2)条件:多良港,多岛屿,航海业发达,海军强大。

海外殖民运动的范围:地中海地区和黑海沿岸。

海外殖民运动的影响:第一、扩大地城,解决土地问题,缓解城邦人口压力;第二、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第三、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壮大,有利于公民集体稳定和城邦制度巩固,有利于平民反贵族斗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立;第四、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独特文明的基础。

1、试分析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特点。答案要点:

(1)希腊奴隶虽然使用普遍,但是以小规模为主,而且大奴隶主和小奴隶主之间的差别也不是很大。

(2)在希腊奴隶制经济中,占优势的是小农和小作坊的经济。以雅典为例,当时公民人口(包括家属)约为17万人,以小农为主的第三等级就占了10万人。

(3)奴隶劳动使用于商品生产的比重较大,或者说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社会经济中商品经济的比重较之其他古代社会更大。

(4)希腊各邦一般不以本城公民为奴隶,所使用的奴隶都是外邦人和所谓的“蛮族”。本城邦公民不做奴隶,有利于全体公民共同对付奴隶,奴隶主专政反而更为巩固。

三、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

(一)主要知识点

1、希腊—波斯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动的反抗波斯对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邦统治的起义。

2、一般以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遣海陆军远征希腊为希波战争的开始,公元前449年双方缔结和约作为战争的结束。

3、萨拉米海战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希腊由此转为进攻阶段,波斯则转为防御。

4、公元前431年春,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底比斯城邦进攻雅典盟友普拉提亚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导火索。

5、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希腊历史进入城邦危机阶段,希腊古典文明也由全盛走向衰落。

(二)名词解释

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海战;伯罗奔尼撒战争

提洛同盟:希波战争期间,公元前478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结成的军事同盟。因盟址及金库曾设在提洛岛,故称“提洛同盟”,也称“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同盟初期的宗旨是以集体力量解放遭受波斯奴役的希腊城邦和防御波斯再次入侵。最初入盟的主要是小亚和爱琴海诸岛的希腊城邦,后来增至约200个。入盟各邦可以保持原有的政体,同盟事务由在提洛岛召开的同盟会议决定,按入盟城邦实力大小各出一定数量的舰船、兵员和盟捐。

(三)简答题

1、简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影响。答案要点: 经过:(1)公元前5世纪初,波斯帝国消灭了吕底亚,并乘机进攻位于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希腊—波斯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动的反抗波斯对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邦统治的起义。

(2)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遣海陆军远征希腊,希波战争全面开始。雅典军队在马拉松战役打败波斯军队,迫使波斯撤军。

(3)公元前480年,接任的波斯王薛西斯一世再度进兵希腊。希腊各邦因此结盟起来,共抗波斯,斯巴达也参与了对抗波斯的行动。这一阶段的萨拉米海战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希腊由此转为进攻阶段,波斯则转为防御。

(4)公元前478年,波希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波斯帝国从此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

影响:(1)希波战争之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的局面。希腊的胜利使希腊各城邦得以继续发展,日益繁荣,从而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基础;同时波斯虽然失败,但是希腊人也无力进入东方,因此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这就使世界文明分为东西方的大格局。

(2)对雅典而言,大量战俘奴隶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制度和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平民,尤其是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主势力进一步增强,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战争还使得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海上强国,通过提洛同盟,其势力迅速膨胀。

(3)对斯巴达而言,大量战利品的流入以及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使斯巴达原有的经济和朴素的生活失去了平衡,新的矛盾由此出现;同时斯巴达在希腊城邦中的军事统帅地位受到了雅典的挑战,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的矛盾逐渐凸显。

2、简述伯罗奔尼撤战争的过程及影响。答案要点:

过程:伯罗奔尼撒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前431开始,至公元前421年休战而止。公元前431年春天,斯巴达盟邦底比斯进攻雅典盟邦普拉提亚,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6月,斯巴达入侵雅典,战争全面爆发。这一阶段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是雅典出现的瘟疫使雅典主动与斯巴达缔结和约休战。战争的第二段从公元前415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开始,结果雅典远征军全军覆没。公元前406年羊河战役中雅典海军惨遭消灭。公元前404年雅典被迫求和,提洛同盟被解散,战争以斯巴达的胜利而告终。

影响:第一,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的经济和生活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战争使大量自由民破产,奴隶数量大增,奴隶制的发展破坏了城邦经济基础;第三,战争导致希腊各城邦中阶级矛盾尖锐化,很多城邦都出现了起义和暴动。第四、战争引发了希腊城邦之间随后的混战,波斯趁机插手希腊事务,夺回了对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控治权。混战也使很多希腊人把希望的目光转向了君主制政体和北方的马其顿王同。

四、雅典民主政治

(一)知识点概括

1、雅典贵族统治政体的改变从梭伦改革开始。

2、梭伦以后的雅典公民内部一度出现了代表贵族的平原派、代表农民的山地派和代表工商业者的海岸派之间的激烈斗争。

3、雅典民主政治和国家实力的顶峰是在伯里克利时代。

(二)名词解释

梭伦;庇西特拉图;伯里克利

1、《解负令》:公元前594年,雅典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宣布的一项重要法律,旨在打击没落氏族贵族,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为了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防止获得自由的雅典人重新沦为奴隶,梭伦颁布法令,规定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同时,为杜绝贵族任意侵占平民财产,梭伦还制定了“遗嘱法”,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这样就防止了新的债务奴隶的产生。“解负令”的颁布,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

2、陶片放逐法:也被翻译为“贝壳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

(三)简答题

1、试述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答案要点:

(1)改革背景:公元前6世纪,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由于奴隶占有制的发展,雅典许多平民因债务而受到氏族贵族的奴役,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压迫和独揽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成为斗争双方的仲裁人,并以立法者身份实行了广泛改革。

(2)改革性质: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3)主要内容:废除农民债务,禁止债务奴役;废除德拉古制定的残酷法律,只保留关于谋杀的部分;按财产的拥有量将公民分为4个等级,其政治权力按照财产来决定;在贵

族会议之外设立四百人会议管理国家。

(4)改革影响: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四)史料分析

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

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致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以伤他的情感,尽管这种颜色对他没有实际的损害。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很熟悉——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公民们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政策也将得到广泛的讨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事情就是没有经过恰当的讨论,就贸然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地方的人民不同的地方。

——选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此人所在城邦能够体现文中所说“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的最重要机构是什么?(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此人上述言论的正确性和局限性。

一、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了解)

名词解释:腓力二世;喀罗尼亚战役;柯林斯会议;亚历山大大帝;伊苏斯战役;高加米拉战役;阿卡亚同盟;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国

二、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

(一)主要知识点

1、被西方人称为“历史之父”的是希罗多德。

2、古希腊天文学家恩培多克首先解释了日食形成的原因,阿那克萨哥拉解释了月食形成的原因。

3、希腊古典时代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被称为“医学之父”,他使古希腊的医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4、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文学的重要成果是悲剧和喜剧,这一时期产生了3个著名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彼得斯;还有一位著名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

5、古希腊雕刻艺术以表现人体为主要形式,代表作有米隆的“掷铁饼者”。

6、希腊化时代最著名的数学家是欧几里德,他的代表作是《几何原本》。

7、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利亚的托勒密提出了“地球中心说”的理论。

8、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这一思想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9、古希腊宗教崇拜的主要神系是奥林帕斯神系,有12个主要的神祇,众神之首是宙斯。

(二)名词解释

赫西俄德;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阿基米德

1、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作。《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历尽万难返回自己的王国,与皇后珀涅罗珀团聚的

故事。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也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荷马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2、米利都学派: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学派。希腊城市米利都是一座富饶的港口和商业中心,产生了三位重要的思想家: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和阿纳克西美尼,他们创立了米利都学派,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米利都学派的观点是朴素的唯物主义,米利都学派开创了理性思维,试图用观测到的事实而不是用古代的希腊神话来解释世界。他们的思想观点排除了当时神造世界万物的迷信,激起了人们探索世界本源的强烈兴趣。

3、毕达哥拉斯学派:亦称“南意大利学派”,是一个集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于一体的组织。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创立。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被迫解散,其成员大多是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毕达哥拉斯学派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本质的学派,其美学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对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4、犬儒学派:古希腊主张自然主义的哲学派别。得名来由有二:一是其创始人安提斯泰尼在名叫“快犬”的地方讲学,二是这一派的人们生活方式粗野、衣食简陋,被当时人称之为“犬”。主要代表人物有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等。该派在哲学上反对“理念论”,认为一般概念只是一个名称,具体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在伦理学上,主张禁欲主义乃至苦行主义,把名利看作身外之物,认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无足轻重的,主张回到极端简朴的原始生活,进入“自然”状态,号召人们克己自制,独善其身而无所求,这才是美德。

5、斯多噶学派:希腊化时期重要的哲学派别。斯多噶的字义是廊,由于这个学派在雅典的一处画廊集会讲学而得名。这派的创始人是芝诺。斯多噶学派以为世界既是物质也是理性。人的灵魂是物质的,是世界理性的一部分,所以人应该顺从理性,一切变化都是世界理性的表现,都是注定而不是偶然的。这个学派因此相信预言和占卜。芝诺代表早期斯多噶学派,后来古罗马时期的塞涅卡和安东略代表晚期的新斯多噶学派。斯多噶学派思想最终为基督教所吸收。

6、伊壁鸠鲁学派: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创立的哲学派别。伊壁鸠鲁派宣扬无神论,认为人死魂灭,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提倡寻求快乐和幸福。但他们所主张的快乐决非肉欲物质享受之乐,而是排除情感困扰后的心灵宁静之乐。伊壁鸠鲁派生活简朴而又节制,目的就是要抵制奢侈生活对一个人身心的侵袭。伊壁鸠鲁学派把神还归自然,公开攻击古代的宗教,从而奠定了古代无神论哲学的基础。伊壁鸠的学说包括准则学、伦理学和物理学三个部分。

板块五:古代希腊文明

本版块共有六个知识点,涵盖了古代希腊历史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往三个方面的内容。因为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和发源地,其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和辉煌灿烂的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在整个世界古代史学科体系中该部分内容是毋庸置疑的重点。07年08年考试对此又未作考查,09年考了一个擦点边的选择题(史诗)。鉴于此现实,估计它必将是今后几年命题的重头戏。大家准备的重点应当是名词解释、材料题和简答题这三个题型,其中尤以简答题的命题空间最为广大,如城邦制度、梭伦改革、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评价等均是简答题的很好选题。因此,虽然在07年考试中已经在“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知识点中考了一道简答题,但是大家还是应把本专题的其它内容作为世界古代史的重点来复习,既要梳理出线索来,又要将其中的重要内容详细地记忆和把握。

古代希腊主要历史线索:

古代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爱琴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20—前12世纪);(2)荷马时代(公元前11—前9世纪);(3)古风时代(公元前8—前6世纪);(4)古典时代(公元前5—前4世纪中期);(5)马其顿统治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前2世纪中期)。对古代希腊历史影响比较深远的战争主要有: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

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

典型例题:

(一)名词解释

僭主政治 希洛人 提洛同盟 马拉松战役 温泉关战役 萨拉米海战 伯里克利 《解负令》 陶片放逐法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色诺芬 犬儒学派

(二)简答题

1、简述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实质和作用。

答案要点: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希腊城邦制度萌芽于荷马时代,形成于古风时代(公元前750年—公元前500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小国寡民,从土地和人口上来看,城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第二,正因为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也就形成了直接民主制。公民既是城邦的主人,又是城邦本身。第三,直接民主制的基本要求是让尽可能多的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民之间相互平等。所以希腊几乎所有的城邦都不对公民征收直接税,城邦公民制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公民兵制度。

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抵抗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古希腊城邦制度作用和地位:实行公民政治,保证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城邦;古希腊一时一地出现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2、简述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城邦海外殖民活动的原因、范围及影响 答案要点:原因:(1)根本原因:人地矛盾突出。(2)条件:多良港,多岛屿,航海业发达,海军强大。

海外殖民运动的范围:地中海地区和黑海沿岸。

海外殖民运动的影响:第一、扩大地城,解决土地问题,缓解城邦人口压力;第二、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第三、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壮大,有利于公民集体稳定和城邦制度巩固,有利于平民反贵族斗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立;第四、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独特文明的基础。

3、简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影响。答案要点:经过:(1)公元前5世纪初,波斯帝国消灭了吕底亚,并乘机进攻位于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希腊—波斯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动的反抗波斯对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邦统治的起义。

(2)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遣海陆军远征希腊,希波战争全面开始。雅典军队在马拉松战役打败波斯军队,迫使波斯撤军。

(3)公元前480年,接任的波斯王薛西斯一世再度进兵希腊。希腊各邦因此结盟起来,共抗波斯,斯巴达也参与了对抗波斯的行动。这一阶段的萨拉米海战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希腊由此转为进攻阶段,波斯则转为防御。

(4)公元前478年,波希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波斯帝国从此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

影响:(1)希波战争之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的局面。希腊的胜利使希腊各城邦得以继续发展,日益繁荣,从而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基础;同时波斯虽然失败,但是希腊人也无力进入东方,因此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这就使世界文明分为东西方的大格局。

(2)对雅典而言,大量战俘奴隶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制度和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平民,尤其是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主势力进一步增强,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战争还使得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海上强国,通过提洛同盟,其势力迅速膨胀。

(3)对斯巴达而言,大量战利品的流入以及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使斯巴达原有的经济和朴素的生活失去了平衡,新的矛盾由此出现;同时斯巴达在希腊城邦中的军事统帅地位受到

了雅典的挑战,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的矛盾逐渐凸显。

4、简述伯罗奔尼撤战争的过程及影响。

答案要点:过程:伯罗奔尼撒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前431开始,至公元前421年休战而止。公元前431年春天,斯巴达盟邦底比斯进攻雅典盟邦普拉提亚,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6月,斯巴达入侵雅典,战争全面爆发。这一阶段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是雅典出现的瘟疫使雅典主动与斯巴达缔结和约休战。战争的第二段从公元前415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开始,结果雅典远征军全军覆没。公元前406年羊河战役中雅典海军惨遭消灭。公元前404年雅典被迫求和,提洛同盟被解散,战争以斯巴达的胜利而告终。

影响:第一,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的经济和生活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战争使大量自由民破产,奴隶数量大增,奴隶制的发展破坏了城邦经济基础;第三,战争导致希腊各城邦中阶级矛盾尖锐化,很多城邦都出现了起义和暴动。第四、战争引发了希腊城邦之间随后的混战,波斯趁机插手希腊事务,夺回了对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控治权。混战也使很多希腊人把希望的目光转向了君主制政体和北方的马其顿王同。

5、简述古典时期希腊史学的主要成就。

古典时期(公元前480年-前323)是希腊史学的开创和发展时期,涌现出了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等优秀史学家。

(1)古典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学家是希罗多德,他被誉为“历史之父”。所著《历史》一书,共9卷。1—5卷第28章,叙述西亚、北非及希腊诸地区之历史、地理及民族习俗、风土人情。第5卷第29章起,主要叙述波斯人和希腊人在公元前478年以前数十年间的战争。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之手。该书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书中众多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亦作《希腊波斯战争史》。他创造了叙述历史的新方法,把记载史实和加以阐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欧洲史坛最先对史料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批判态度,而不是盲目相信一切传闻。

(2)流传至今的按编年体记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修昔底德用30余年的时间编写的一部未完成之作,记述的事件止于公元前411年。全书共8卷。修昔底德善于借书中历史人物之口,用自己审时度势撰写的演说辞阐述与伯罗奔尼撒战争有关的各种问题。修昔底德自称,伯罗奔尼撒战争刚一爆发,他即敏锐地觉察到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开始注意收集一切有关资料。垂训后世是他修史的目的。他对历史资料采取严格批判的态度,努力辨清真伪。他力图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对神谶和灵祥灾异之说持否定态度。这种批判精神使其著作具有材料可靠、思想深刻的特点,从而博得文艺复兴以后许多史学家的称赞。

(3)色诺芬是古代希腊著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著述丰富。《希腊史》叙述公元前411—前362年的历史事件;《长征记》(又译《远征记》)叙述希腊雇佣军帮助小居鲁士争夺王位及小居鲁士阵亡后雇佣军返回希腊的历程;《斯巴达的政治制度》、《经济论》、《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等,提供了公元前5和前4世纪社会各方面的重要资料。《苏格拉底的答辩》、《会饮篇》、《回忆苏格拉底》3部著作,为苏格拉底申辩。其著作文字简明流畅,《长征记》常被用作学习古希腊文的教材。作品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有意渲染或回避一些事实。

以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色诺芬为代表的古典史学家在西方史学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对后世西方史学产生了至为深刻的影响,《历史》和《伯罗奔尼撒战争诗史》所采用的叙述体编史体裁,至今仍被西方史学界奉为正宗,成为编撰历史的通用体裁。

6、试述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答案要点:(1)改革背景:公元前6世纪,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由于奴隶占有制的发展,雅典许多平民因债务而受到氏族贵族的奴役,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压迫和独揽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成为斗争双方的仲裁人,并以立法者身份实行了广泛改革。

(2)改革性质: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3)主要内容:废除农民债务,禁止债务奴役;废除德拉古制定的残酷法律,只保留关于谋杀的部分;按财产的拥有量将公民分为4个等级,其政治权力按照财产来决定;在贵族会议之外设立四百人会议管理国家。

(4)改革影响: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第三篇:世界古代史--古代希腊文明

评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并比较其异同《高卢战记》伯里克利民主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及局限性 试述希波战争对雅典和波斯的影响 分析希腊地理环境及其对古希腊史的影响。分析斯巴达的阶级结构与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成 简要归纳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

比较荷马、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史学思想 试析古代希腊古典时代与希腊化时代文化特征的

西方古典文化中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继承关系 为什么说“希腊内部的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 希腊城邦制度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概 论

上古希腊

古代希腊的自然环境 古希腊史是西方文明史的开端,其创造者是居住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岸、黑海沿岸、南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古希腊人。希腊半岛是古希腊人活动的中心舞台,对古希腊史具有决定的意义。

希腊半岛的地理特点之一是靠近西亚和北非,这使希腊同小亚细亚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从而成为欧洲最早接受西亚农业与青铜文化的地区,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再一个地理特点是多山,耕地有限。整个半岛山脉纵横,百分之八十是山地,其间点缀着一些小平原。巴尔干山脉的支脉把全岛分成北、中、南三部分。北希腊包括伊壁鲁斯山区和帖撒利平原。中希腊和北希腊由一条险要的隘道温泉关彼此相联。阿提卡和彼奥提亚两地区在中希腊最为有名。南希腊是半岛中的小半岛,称伯罗奔尼撒半岛,只有一狭窄地峡与中希腊连结,因而自成一体,较为封闭。

希腊半岛沃土不多,这迫使古希腊人竭力利用每一块可耕的河谷地、近海小平原和山坡地,种植地中海地区的主要作物,如大麦、小麦、橄榄、葡萄、蔬菜。因为地少人多,希腊半岛的粮食自给常有困难,人们被迫很早就向岛外殖民,开辟新的家园。

但希腊半岛山中盛产大理石和高质量的陶土,有利于建筑、造型艺术和制陶业的发展。山中还蕴藏着古人可利用的铜、铁、金、银矿,对冶金业和商业十分有利。此外,希腊半岛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在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在爱琴海上航行,人们的视线一般不离海岛和陆地。这些有利于古人的航海条件②促进了希腊以手工制品和原料为主的对外贸易,因此航海业与海军在古希腊有特殊的意义。

居民 有关“希腊”和“希腊人”的概念出现较晚,源自后来的古罗马人。罗马人把希腊人在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殖民地统称作“大希腊”(magna graecia),今人所用的“希腊”名称便由此而来。古希腊人自称“海伦人”(Hellenes),称希腊半岛为“海拉斯”(Hellas)。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就是海拉斯的土著居民。在他们看来,希腊最早的居民是勒勒吉人、德里奥人、皮拉斯吉人、卡里亚人。

据考古材料,早在旧石器时代,希腊半岛就有人居住。1961年在希腊东北部曾出土了尼安德特人化石。至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则在半岛和爱琴海岛屿上多有发现。

公元前7000年,希腊进入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在希腊各地均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布局与房屋构造同西亚早期新石器时代村落相似,农业文化也雷同,显示西亚文化的巨大影响。希腊人和后来的希腊人不是同族,属于非印欧语系的人,因为希腊的一些古老地名,如科林斯(Corinth)、克诺索斯(Knossos)的词尾nt和ss与印欧语言的习惯不符。

公元前3千年代末和2千年代初,希腊进入青铜时代。属印欧语系的希腊人首次迁入希腊半岛,人称亚该亚人,后来以南希腊的迈锡尼为中心,发展出著名的迈锡尼文明。

大约在公元前12—前11世纪,一支叫作多利安人的印欧人部落侵入希腊半岛,占领南希腊大部和克里特等海岛,毁灭了迈锡尼文明。

多利安人入侵后,希腊居民的分布状况基本固定下来,按方言与亲缘关系可分成4类:亚该亚人居于南希腊北部(阿卡亚、阿卡狄亚地区),伊奥利亚人住在北希腊和中希腊大部分地区(帖撒利、彼奥提亚),爱奥尼亚人住在中希腊的阿提卡和隔海相望的优卑亚等爱琴海岛屿,多利安人分布于南希腊大部和克里特岛。

史料古希腊的史料丰富,分为实物和文字两大类。古希腊人留下的物质文化遗迹,如城市和乡村废墟、墓葬等遍及整个地中海沿岸,乃至近东和中亚。其中最著名的有雅典卫城、克里特和迈锡尼宫殿遗址等。此外,大量雕塑、绘画、钱币以及其它手工制品也传了下来。它们是古希腊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实证,也对复原古希腊人的思想文化发展提供了证据。

文字史料包括铭文、纸草文献和古代作家的作品。目前能够释读的最古老的古希腊铭文是爱琴文明时期的泥版文书,年代属公元前2000年代后半叶,所用文字为印欧语系的线形文字B,内容多系王室经济表报。稍早些的克里特泥版文书也有所发现,人称线形文字A,目前未能解读。多利安人入侵之后,线形文字B随迈锡尼文明一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公元前8世纪出现的字母文字。此类铭文为数众多,集中于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珍贵史料价值。

纸草文献同铭文一样是考古发掘出的文字史料,目前已收集到20万件之多,包括经济、政治,文学、科学作品,私人书信和儿童作业等等。

直接传下来的古代作家的作品也非常丰富,神话、史诗描写一些神灵和英雄,产生于原始时代末期,具有一定的史实内核。主要代表作是荷马史诗。古风时代的希腊人还留下一些现实感很强、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散文。

古希腊人同古代中国人一样,是古代少有的具有浓厚历史意识并形成真正史学的民族,他们留下了许多史著,其中完整保存下来的首部巨著是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25年)的《历史》,主要记载希腊与波斯的战争,止于公元前478年,也涉及战争期间和战前希腊的主要城邦及北非、西亚乃至印度的历史,内容驳杂,信息量大。但其材料的选择、利用还很幼稚,需小心鉴别真伪。

修昔底德(约公元前460—前396年)的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希腊城邦争霸战争的记实,突然中止于公元前411年的事件,系古希腊史学的顶峰之作。全书秉持客观态度,史料详实,是一幅前5世纪希腊政治、军事、社会史的瑰丽画卷。

继修昔底德之后,古希腊史家色诺芬(公元前430—前354年)著《希腊史》、《长征记》等书。《希腊史》续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结束于公元前362年,重点仍写战争和邦际关系,作者的政治立场妨碍了他对史实的客观描述和取舍。《长征记》是回忆录题材的史著,记述了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雇佣军在波斯领土上艰苦的征战历程。

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三人的著作循序渐进地记述了希腊城邦由盛转衰的历史。同期的哲学家、政治家、戏剧家、修辞家的大量作品补充了他们的不足,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等人的悲喜剧,德摩斯提尼等人的演讲辞等。

对重构希腊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大作还应提到普鲁塔克(约46—126年)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内含23位希腊著名人物的传记,覆盖了希腊城邦史的各个时期。书中人物形象刻画得饱满生动,但某些史实经不起推敲。除此之外,波里比阿(约公元前205—前120年)的《通史》,狄奥多洛斯(约公元前1世纪)的《历史集成》,阿里安(约96—180年)的《亚历山大远征记》均保留了许多晚期希腊史的信息。

史学史 西罗马帝国于476年在蛮族和内乱的双重打击下崩溃后,欧洲文化发生倒退,神本的、为宗教意识形态服务的基督教史学取代古希腊、罗马人本的、求真求实的史学,希腊的历史便逐渐被人遗忘,古希腊人的著作被尘封于私人收藏家、修道院的书库中。虽然拜占庭帝国还保存着古典文化的部分气息,但君士坦丁堡在1204年的陷落毁灭了许多古典作家的珍品,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社会对古希腊的兴趣索然。14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文艺复兴即复兴受到埋没的希腊、罗马文化,借古喻今,实际上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结果发掘、整理出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作品(包括史著),引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史的重新注意。自此之后,直到19世纪,史料的积累和在史料基础上对希腊史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成果,会古希腊文,懂古希腊史,读古希腊典籍成为欧美知识分子学养的标志和时尚。英国史家格罗特的《希腊史》是各种版本的希腊史著述的代表作。德国考古家施里曼在特洛耶和迈锡尼的发现是19世纪考古学最重大的成就之一。

进入20世纪,西方史家在材料的整理、考据、释读和考古发掘方面继续前进,难以数计的通史、专史、专著、论文、古代原著、工具书出版发行。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在本世纪初发掘出克里特文明,把古希腊史又推前了约1000年。近年来,西方史学界不仅在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方面硕果累累,而且开拓了社会史领域,家庭史、妇女史等著作多有问世。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古希腊史的奠基人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自己的光辉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多处论述了古希腊史的一般和个别问题,得出的众多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界解说的基础。当然,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具体结论随着史学的进步也得到了发展和扬弃。

全面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古希腊史的最初尝试者是前苏联史家。本世纪20至30年代培养起一支研究队伍。塞尔格叶夫在1934年出版的《古代希腊史》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古希腊通史性著作。60至80年代,前苏联史家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修正了许多过时的提法,在经济史、社会史等方面有新的建树。

第四篇:第10集 古代希腊文明的回声

第10集 古代希腊文明的回声

在现代雅黄喧闹的街道旁,至今屹立着雅典卫城的遗迹,它静默在那里,是昔日辉煌的古希腊文明的无言见证,虽然踞我们近三千年之远,但我们身边仍旧响彻着它的回声。

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

西文字母文字的源头,可以从腓尼基文,再追溯到古埃及的象形文和古代西亚的楔形文,但它的直接祖先,还是古希腊文和拉丁文。

古希腊人吸收了腓尼基字母的长处,创造出自己的拼音文字体系和大量的词汇,后来意大利的拉丁人又对古希腊文略加改动,加工出拉丁字母和许多新词,现代西方文字中50%的词汇便出自这两种语言。比如英语中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词就是如此,所以古希腊文并没有完全死去,除了语言文字以及建筑样式之类,现今可以明显看到的、连接古希腊与当代世界的纽带之外,我们周围还发现众多古希腊文明的遗传因子。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教授 道格拉斯·凯利)“古希腊文化对现代西方世界的影响随处可见,如果从政治角度看,民主是希腊人的发明,他们留给我们的是民主的思想和制度,从哲学角度看,柏拉图和其他一些哲学家提出的论点在今天仍然是哲学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的文学形式如悲剧、喜剧、诗歌等来源于希腊原型,还有希腊的艺术和建筑,自从文艺复兴时期对其的重新发现以来,一直是西方艺术创作的准则,所以说,古希腊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并不断地被发现、被诠释、被现代人赋予新的生命和新的意义。”

(北京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郭小凌)”如果从时间上来说,是在公元十四世纪,也就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那么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西方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个转型的过程。因为过去在西方是有一个基督教统治的黑暗时代,西方人几乎是不知道古希腊文明的,那么到了十四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的产生,那么新兴的资产者为了寻找否定现实的思想武器,也就是说否定封建制的思想武器,因此就到尘封的故纸堆当中、到教会的图书馆、私人收藏家、藏书的箱子里去寻找那些古代的典籍,那么先是找出了罗马的文明,然后又顺藤摸瓜,追溯出了古希腊文明。这样,古希腊的文明的许多成果,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 古希腊的典籍当中,大量的典籍被发掘出来、被整理、印刷、发行,那么它们就构成了近代 西方的思想家们的主要的思想来源。”

古希腊人琢磨出了其它地区少见的娱乐形式,舞台悲喜剧在露天的剧场里上演,经摔跤、拳击、赛马、赛车、火炬接力、田径、健美等比赛为一炉的奥林匹克赛会,所有的古希腊公民都可以来参加。

奥林匹克赛会被看作是一种敬神的方式,古希腊的神灵富有生气,像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既干好事又干蠢事,所以古希腊人没有令人麻木不仁的宗教崇拜,他们比古代其他民族 享有更多的思想自由。

雪莱称:我们都是希腊人,指的是希腊文化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实际上,除了现代希腊人外,现代西方的各个民族都不是古希腊人的后裔。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教授 道格拉斯·凯利)“对待其他文化希腊人是很傲慢的,他们对其知之甚少,也不感兴趣,因为这些人在希腊人看来是野蛮人,在英语当中叫BARBARIANS 那些不说希腊语的非希腊人,因此不被看被作是文明人,或像希腊人那样有趣,希腊人也意识到,许多他们称作野蛮人的非希腊人,如埃及人拥有高度的文明,但这些人与希腊人对自己的理解不同,所以尽管他们带着兴趣和同情看待其他民族,他们坚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北京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郭小凌)”因为古希腊人是欧洲最早进入文明的这样一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走在了欧洲各民族的前面,所以,他们有一点很骄傲的这种感觉,这就好像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周边的人为蛮夷一样,有那么一些自我中心,傲慢的意味。”

爱琴文明时期的希腊人 勤奋而富有创造性。他们发明了独特的线型文字,建起了壮丽的宫阙楼宇,创造出璀璨的爱琴文明,这是一个繁荣兴盛的国家。但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从北方侵入了一支叫做多利安人的游牧民族,所过之处玉石俱焚,爱琴文明的成果况被一扫而光,古希腊的历史车轮又退回到原始社会的末期。公元前十一至九世纪的希腊,是大劫之后的黑暗年代,当时的希腊人没有文字、没有城市,社会处于普遍贫困状态。

这场历史大倒退表面看上去是坏事,让经历它的希腊人付出了沉重代价,但从后来古希腊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它又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它打碎了一些爱琴文明的宫廷文化传统,使古希腊人有了在废墟上创建新文明的可能。后来的古希腊文明能够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取得惊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次几乎从零开始的机遇。

到了公元前八至六世纪,沉睡中的古希腊人苏醒过来,开始步出黑暗,走向地中海世界,他们掀起一浪又一浪海外殖民的风潮。在希腊半岛和地中海、黑海沿岸建起了几百个城邦,这就是希腊历史上的古风时代。在这个时代,军事领袖和王的权力没有加强,反而削弱了,最终大半消亡。城邦的建立者,公民集体取得了最高权力,这些城邦在古希腊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城邦是古希腊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对国家的发展起了特殊的作用,城邦通常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农区组成,古希腊史,其实就是城邦的历史,因为古希腊文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是由城邦时期的古希腊人写出来的。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教授 道格拉斯·凯利)“腊文明是与希腊城邦相关联的,这些城邦是些毗邻的社区,它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希腊分割的地理环境,山谷和平原被山脉所隔离,在其中人们可以组成社区,这种社区使得好生活成为可能,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如果生活在一个比城邦还大的视野之内尽是些生人的地方,对于希腊人来说,那大不舒服了。”

古希腊最大的国家斯巴达的面积,也只有八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二、三十万。古希腊甚至还有几千人的小邦,不及我国一个在村落。古希腊城邦都有一个由全权公民组成的集体,也就是公民大会。城邦的公民都享有一定的权利,但不是所有居民都享有这些权利。

(北京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郭小凌)“外来的移民和奴隶没有任何的政治权利,也就是说 他们不能参加城邦的任何政治活动,选举被选举权等等一切权利都没有,但是外邦的具有自由身份的移民是有一定的经济权利的,至于奴隶来主呢,就没有任何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权利都没有,因为在古希腊人看来,奴隶是主人的财产,是会说话的工具。”

古希腊城邦实行集体领导,采取投票选举的规则,实行法治。古希腊城邦的领导人缺乏个人专断的条件。城邦不管实行什么政制,都包含有民主或集体领导的成分,即拥有体制化的常设公民大会,贵族或民选议员的议事会和具体行政部门三级权力机构。在古希腊人眼里 没有常设的公民大会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因此古希腊城市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公民集会与日常活动的场所。所以各级公共机关的建筑物是城邦建筑的主要体现。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教授 道格拉斯·凯利)“广泛地说,希腊的城邦实行的或是民主政体,由对所有公民开放的公民大会来管理或是寡头政治由少数以血统、职业和财富区分的人独享,它涵盖了民主政治,如在雅典每一个公民在政治上都平等,也包括广义的寡头政治,即所有有能力参战的公民都有政治权利,还有斯巴达那样,它是由小股特殊团体支配的城邦。”

城邦的军队是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兵,战时招之即来,战后挥之则去,没有职业化的雇佣军。古希腊两大城邦斯巴达和雅典的军队是这种公民兵制度的突出代表。

公元前490年至480年,全希腊投入抵御波斯帝国侵略的战争。

公元前490年的马拉松战役和公元前480年的萨拉米斯海战,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二次战役。在这两次战役中,以希腊贫穷公民为主组成的陆海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雅典和斯巴达在对抗波斯人入侵的战争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战争的胜利给希腊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在哲学、文化、科学上均取得了辉煌成就,而雅典的民主制也发展到顶峰。

古希腊城邦不像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印度社会,没有众多拥有产业的大宗教团体。古希腊人的宗教活动由民选的公职人员主持,城邦之间的神庙则由邻近各国共同管理。城邦内部也没有城市统治、剥削乡村的现象,因为城市并不是统治者居住的中心,各个城邦的公民多数居住在农村,他们与城内公民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无需向城市交纳赋税。

民主制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希腊城邦制度。古希腊民主制并不是完美的政治体制,它只给社会一部分拥有公民权的人以民主,对非公民和奴隶却意味着暴力和压迫,但与其同期其它制度相比,它却是相对最好的制度,它在专制横行的古代世界,创造出一种新型的集体统治模式,其公民享有了在当时罕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权益。

英语中的民主一词,正是从古希腊文德摩克拉提亚演化而来,原意是人民掌握政权。希腊的民主使控启蒙思想家勾画理想政治体制时有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这是古雅典的遗迹,根据目前的研究,民主政体可能最先诞生于雅典,后来扩展到了古希腊的大部分城邦,雅典民主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它是一代又一代雅典人为之奋斗的结果。

公元前六世纪初,雅典社会内部贫富分化加剧,危及城邦稳定。执政官俊伦进行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民众法庭作为最高审判机关,所有希腊公民都有权参加。以梭伦改革为开端,希腊历史进入古典时代。公元前六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再次改革,废除了部落氏族贵族残余的特权,雅典民主制基本确立。

在这些改革之后,民主制也还有一个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比如,富人起初仍在雅典政治生活中占有很大优势,一些高级公职还有财产资格的限制,这些这些问题直到公元前五世纪中叶才完全解决,一切官职由民选产生,一切国家大事由公民大会决定,一切司法权利属于人民,这就实现了古希腊人所说的国家由所有公民轮番而治的理念,雅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公民大会,它体现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北京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郭小凌)“雅典每年要召开四十次公民大会,其中十次公民大会的主要议程就是对现任的公职人员进行考核,不合格的当时就可以罢免。所以一个当选的官员,一年要受十次的检查,这是世界上最少见的公职人员的考核制度。如果你表现不好,公民认为你表现不好,那你可能任职一个月,一个来月就被罢免了。而且古希腊的民主政体 还对官员的任期有严格的规定,就是它有任期制,每一个公职人员当选之后,只能任期一年,一年之后还得重新当选。如果一个表现好的政治家,也许他可以连续当选,但是他一生只能连续当选一次。总之,它有一套非常复杂、完善的制度,有效地防止了以权谋私的现象,特别是到公元前的四世纪,比方说雅典民主政体成熟的时候,可以说基本上杜绝了公职人员的 贪污、腐败这样的现象。”

即使立有大功的将军也不例外,马拉松战役的将军米底亚斯和伯利克里都因腐败而被弹劾,处以巨额罚款。雅典人的司法是不会因功劳荣誉法外施恩的,在第六任主席团期间,雅典还要增加一项,当年是否实行陶片放逐的表决,当公民中有人可能构成,对民主的明显威胁时,主席团便召集一次特别的公民大会,与会者把他们所认为的,民主威胁者的名字刻写在碎陶片上,将陶片放入会场中的一个陶瓮当中,如果赞成的票数超过半数,放逐某人便可成立,被放逐者将被流放国外十年,十年后被放逐者可返国并恢复公民权,这是一种用民主方法,反对民主敌人的措施。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则安排在第六任主席团离任后的一个吉日举行。除了高级军职通过举手表决外,其他几百个官职均由抽签产生。比如执政官的选举,就是由选出的五百名候选人,依次从一个装满黑豆和白豆的陶罐中各取出一粒豆子,先抓到白豆的九人即成为当年的最高行政官员。所有公民,不分出身、贫富,在运气或者[神意面前人人平等。大会休会期间,国家事务由五百人议事会总负责,十个主席团在分别值班时,每天抽签选出一位执行主席,负责召开议事会,掌管车玺、国库的钥匙,实际上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根据法律,执行主席一职,每人只可担任一次。

为了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避免做出错误决策,雅典规定国家公职人员的当先年龄在三十以上,这样一来,雅典人在十八岁成为正式公民起需经过十二年的政治训练,相当于现代人经过整个普教阶段的学习,到具有任职资格时,一个公民已经具有了较丰富的从政经验。雅典的法官也完全由公民自己担任,人数共计六千人,同样抽签产生。他们每五百人组成一个法庭,日常执行司法职能的法庭共有十个。在审理过程中,原告、被告的发言是受到水时计控制的,监控水时计的人员也是当庭抽签产生的,这是世界司法史上的一项奇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因为坐在法庭中的全都是些业余法官,大多数是庄稼汉、手工匠人、水手等体力劳动者,但却能够有效地行使司法职能。在发展民主制度的同时,雅典还不断对外扩张,这招致以寡头统治为特点的斯巴达等城邦的反对。

斯巴达实行的是另一种制度,全体公民集体生活作战,共同剥削压迫作为国家奴隶的希洛人,反对物质享受、文化娱乐与商品贸易。斯巴达以强大的陆军,在伯罗奔尼撒半岛拥有霸权,不能容忍雅典的政治经济扩张,终于在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暴发战争,多数希腊城邦卷入了这场战争,这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

在战争动员中,雅典的执政官伯利克里发表了演说,以民主政治力旗帜号召全民投入战争。“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 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致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脸色,以伤他的情感,尽管这种颜色对他没有实际的损害,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

但雅典的内部矛盾及与盟友的矛盾,使战争不断失利,又遭到瘟疫流行的打击,造成一系列失败,使雅典人对民主制的理想发生动摇,对社会危机进行重新思考。

公元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的失败结束,这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开始衰落。

在《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对希腊政治进行了精辟的总结,一切民主政体都把它们所遵循的争议原则理解为权利的一切平等,这种平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切重大事物都交给公民大会审议并裁决,抽签选任公职人员,实行有限任期制,众多公职人员制,津贴制,指定对民主有威胁的贵族显要进行放逐的法律。

横观古代世界各国,像雅典这样的民主政体实在是绝无仅有。

古代许多国家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都曾留有一条原始民主的尾巴,随着专制制度的牢固建立,这条尾巴逐渐退化殆尽,只有雅典人在阶级社会的新条件下,率先扭转了政体朝着 少数人主权的贵族制、寡头制和单个人专权的君主制发展的方向,使得原始民主在新的时期发扬光大,在两个世纪里成为大多数希腊国家的政体形式。雅典人之所以能取得体现古希腊 整体文化成就的精神成果,涌现出大批卓越的思想家、艺术家、历史家、科学家、政治家,显然同民主体制有关必然的联系。

公元前336年,在希腊的北方,马其顿王国的兴起并成为全希腊的霸主,希腊古典时代和民主政治就此终结,而古希腊文明的回声至今仍然在我们耳边回响。

第五篇:4.古代印度文明

第一节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印度主要历史线索:

公元前1500年上溯为哈拉巴文化时期。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种姓制度逐渐形成。公元前300年左右,孔雀王朝建立,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佛教盛行开来。公元300年左右,笈多帝国建立,到沙摩陀罗笈多统治时代,笈多王朝势力一度达到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11世纪时,伊斯兰开始对印度的征服,1206年,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德里苏丹国。公元1500年左右,蒙古人后裔的莫卧尔王朝建立。公元1498年,葡萄牙人登陆印度,标志着欧洲人染指印度次大陆的开始。

一、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一)主要知识点

1、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我国《史记》,《汉书》称为身毒,《后汉书》称为天竺,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印度作为地域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2、目前大体可以推测,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

(二)名词解释

1、哈拉巴文化:南亚次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700年),1921年由考古学家最早发现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而得名。以后又在其他地区陆续发现250多处类似文化,通称为“哈拉巴文化”。该文化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比较发达,铜器和青铜器已经广泛使用。城市是该文化的重要特色,已发现的有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估计已形成城市国家。该文化的创造者尚不清楚,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对于该文化衰亡的原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待进一步解决。

2、摩亨佐·达罗:古印度哈拉巴文化遗迹之一,位于现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现,是哈拉巴文化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之一,从中可以了解到哈拉巴文化城市结构的特征,城市分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城市规划良好;现代学者估计其人口约为35 000人,从城市建筑物的大小推断当时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差异;应该已经形成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组合而成的城市国家。和其他哈拉巴文化遗迹一样,其毁灭原因尚不清楚。

二、吠陀文明

(一)主要知识点

1、印度河流域文明衰亡以后,古印度历史进入了“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前600年);这一时期有丰富的传说材料,收集在被称为“吠陀”的文献中。

2、“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指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吠陀是包括大量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吠陀文献分为四部,即反映“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900年)的《梨俱吠陀》和反映“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600年)的《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此外,反映后期吠陀时代的还有解释吠陀的文献《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

3、雅利安人是印欧人的一支,他们称印度当地的居民为“达萨”(达休)人。

4、早期吠陀时代,军事首领“罗阇”、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共同构成了雅利安人军事民主制权力机构的三个要索。

5、早期吠陀时代末期,社会上开始出现了等级分化现象,《梨俱吠陀》中提到了婆罗门、罗阇尼亚、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6、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一种等级制度的泛称,它包括瓦尔那制度和后来产生的阇提制度。在西方通常称其为喀斯特制度。

7、后期吠陀时代,四瓦尔那: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正式形成。

8、婆罗门教在后期吠陀时代发展成型,湿婆、毗湿奴和梵天是婆罗门教最主要的神灵。

(二)名词解释

1、《梨俱吠陀》:古印度四部吠陀文献之首,编撰于公元前12—前9世纪,其中某些部分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吠陀”的本义是知识,梨俱是作品中诗节的名称。全书内容比较复杂,有上古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也有自然界和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些内容反映了印度原始社会晚期阶级分化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思想、生活和习俗。其中记录雅利安人战争、部落组织和等级划分等内容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也被称作早期吠陀时代。

2、《奥义书》: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前600年)出现的用来解释吠陀的一种文献,其中包含了对整个宇宙和人生所作的宗教哲学解释。其主要观念是唯心主义一元论和泛神论思想。在较早的《奥义书》中就开始出现了“梵我一致”的哲学问题以及“业”和造业轮回的概念。《奥义书》的出现是对吠陀文献解释发展的结果,为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打下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古印度思想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罗阇: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部落军事首领的名称,与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共同构成了雅利安人军事民主制权力机构的三个要素。随着历史发展,尤其是战争频繁地发生,其权势有所加强,财富也比之前增多,职位往往可以父子相袭,从而演变成为世袭君主,罗阇也成为王的称呼。

4、瓦尔那制度:古代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瓦尔那有‘‘颜色”和“品质”的意思,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该制度下规定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义务: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充任祭司;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基本职业是武士;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是平民,它和前两个瓦尔那属于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瓦尔那制度下个人社会地位由家庭出身决定,不同瓦尔那的人世代从事规定职业,不能随意改变,原则上不能通婚,法律地位也不平等。该制度显然是保护新生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5、婆罗门教:古代印度宗教,大约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以“吠陀”为经典,在《奥义书》中体现其基本观念。该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湿婆和毗湿奴,主张整个物质世界是一种幻想,唯一真实存在的是成为梵的世界精神或轮回,同时提出“梵我一致”和造业轮回的思想。该教的产生与王权兴起密切相伴,鲜明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与种姓制度紧密相连。在列国时代随着耆那教和佛教的传播,一度较前有所衰落。经过公元8—9世纪的改革最终形成印度教。

(三)简答题

1、简述瓦尔那制度的起源及主要内容。答案要点: 起源:瓦尔那制度萌芽可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最初新来到印度的雅利安人将自己称为“雅利安瓦尔那”。将当地居民称为“达萨瓦尔那”。在早期吠陀时代末期又发生了平民和氏族贵族的区别,平民称为吠舍,贵族称为罗阇尼亚,从事祭司的氏族贵族则称为婆罗门。从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部落中平民和氏族贵族一分为二和贵族内部军事贵族与祭司贵族的划分,形成了四个瓦尔那的雏形。

主要内容:同名词解释。

2、简述婆罗门教教义的主要内容。答案要点:

(1)婆罗门教崇拜的三个主神是梵天(生主)、湿婆和毗湿奴;这时的神已经不再简单地是早期吠陀时代所赋予的自然力的化身,而是更多地被赋予社会功能和抽象的性质。

(2)婆罗门教最高信神是“梵”,“梵”是世界精神、最高主宰和宇宙创造者,世界万象不仅由“梵”所创造,而且只有“梵”是实,其余一切都是虚幻的。

(3)婆罗门教认为由于人在世上造了“业”,所以死后灵魂不能归于“梵”,而是转世投生为不同生物,这要由人所造的业之善恶程度来定,只有悟到这个道理,达到“梵我一致”,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这种造业轮回的说法起到了为种姓制度辩护的作用,为高种姓的特权和低种姓的苦难找到了理论的解释。

(4)婆罗门教将“吠陀”视为经典,还拥有烦琐的宗教和祭祀形式,同时强调人对自身和世界的反省以及个人的修行。

三、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一)主要知识点

1、公元前6—前2世纪,古印度处于“列国时代”,多种文献提到这一时期古印度有“十六大国”,随着恒河流域的开发,这个时期古印度的政治中心逐渐向东转移。

2、列国时代各国政治制度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君主国和共和国两大类;就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君主制在恒河流域占有优势,并且最终将取共和制而代之。

3、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最根本的教义是“四谛”。

4、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摩呵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5、印度雅利安人最古老的语言是“吠陀梵语”。约公元前4世纪,波你尼整理出了一套梵语的语法规范。梵语主要用于官方和宗教方面。

(二)名词解释

1、顺世论派:古印度的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活跃于列国时代,又称“顺世外道”和斫婆迦派,重要代表人物为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该派不承认吠陀和其他婆罗门教经典文献,主张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是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人死后没有灵魂和轮回。该派激烈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生而平等,本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认为人应该人世求快乐,反对苦行、禁欲。该派观点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受到统治阶级残酷的迫害,也被视为异端邪说,作品基本全部被毁灭,目前仅存片断。

2、阿什斐迦派:古印度一个主张彻底宿命论的学派,又称“邪命外道”,代表人物为末伽黎·拘舍留。该派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按照既定程序安排好的,在这个既定世界上,每个生命单子都必须反复再生,逐步经过地质的、生物的和动物的存在阶段,然后才以人的形态存在。人生历程是由宿命决定的,人的意志和行为不管善恶都不能影响这一历程。这种观点一方面否定了善恶有报的说教;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使人安于无为。

3、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一词原意为胜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该教弟子尊称创建者为伟大的英雄,即大雄。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4、佛本生经:亦称佛本生故事,是佛经中最具文学性的作品之一,大约编于公元前3世纪。主要内容是简述佛陀前生前世的经历和故事,实际上是搜罗民间故事加工形成的。该书共有故事500多个,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一部时间古老、规模庞大、流传极广的民间故事集,反映了列国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状况,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5、摩诃婆罗多:印度古代史诗。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而成,其中不但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还有宗教哲学及法典性质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长。《摩诃婆罗多》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它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4世纪之间。史诗是纪元前后几百年间许多人积累和加工的产物。它有许多不同的手写本流传下来。印度浦那版的精校本根据所有写本整理校勘,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此外还有南印度传本的校刊本。

6、《罗摩衍那》:印度古代史诗。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被称作最初的诗。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传。罗摩是印度古代的传说中人物。后逐渐被神化。该诗故事生动曲折,思想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反映了雅利安人向南扩张的过程。

四、孔雀帝国及佛教的传播

(一)主要知识点

1、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前187年)的建立者是旃陀罗笈多。

2、现在所称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由古印度人所创造的。

3、公元前2世纪开始修建的阿旃陀石窟是古印度佛教建筑的典型代表。

(二)名词解释

1、孔雀王朝: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王朝名称,约公元前423年由旃陀罗笈多建立。首都为华氏城。阿育王位期间国力最为强盛,基本统一除半岛南端外的印度全境,大力宣扬推广佛教。该朝于公元前187年为巽加王朝所取代。

2、《摩奴法典》: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哲学和法律的汇编,也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文献,集婆罗门法的大成。它不是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而是婆罗门教祭司根据吠陀经典和历来的习惯在公元3—4世纪间陆续编制而成,共12章,传说由人类始祖摩奴制定,故称《摩奴法典》。《摩奴法典》对印度法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印度封建社会前期,一直被统治阶级奉为圣典,随着其传播,后来形成了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的印度法系。其中反映的土地制度、种姓制度等内容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3、《政事论》:古代印度的一部论述治国安邦策略的著作。一般认为它是孔雀王朝的开国君主旃陀罗笈多的宰相考庇利耶所作,实际具体成书时间和作者尚有很大争议。书中包含有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外交思想。全书系统论述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种种问题,主张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国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政事论》中包含大量的民法与刑法内容,对研究古代印度的土地所有制、财产关系、奴隶制度和种姓制度等内容有重要价值。

4、阿育王铭文: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君主阿育王在全国各处的山岩、石柱和洞壁上所镌刻的铭文,现在还有几十个地方保存着这种石刻铭文,是古印度流传至今最古老的文字。铭文所用文字有两种:一是婆罗迷文,可能起源于塞姆人的字母;其二是佉卢文,可能起源于阿拉美亚字母。铭文内容大多是他颁布的诏令及对其功绩的赞颂,对研究当时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巽伽王朝: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王朝名称,约公元前187年由普沙密多罗·巽伽建立,王朝初期仍然能够统治整个恒河流域。初期的君主也曾竭力抵御大夏和羯陵伽的入侵,其后国势日益衰微,最终只保有摩揭陀一地,约公元前75年被甘华王朝取代。

6、贵霜帝国:1—3世纪统治中亚地区及印度北部的帝国,由月氏人的贵霜部落建立。迦腻色迦王(约78一102年)统治时期,帝国达到鼎盛阶段。他信奉大乘佛教,在其支持下,大乘佛教由中亚传人中国。3世纪帝国分裂,分裂后的一些小邦大约维持了1个世纪后最终消失。贵霜帝国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为东西方文化在其境内融合创造了为有利的条件。

7、犍陀罗艺术:l—2世纪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所产生的佛教雕塑艺术形式。该艺术形式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贵霜帝国时期达到成熟和鼎盛。相传是希腊人皈依佛教后,感到佛陀与希腊的神灵阿波罗相似,于是按阿波罗的形象塑造出了佛陀。该艺术就是用希腊艺术手法诠释佛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后来随佛教一起传人了中国和东亚其他地区。

板块四:古代印度文明

本版块共有四个知识点,其中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等内容是重点,既可能出选择题,也可能出名词解释,还可能出简答题。

古代印度主要历史线索:

公元前1500年上溯为哈拉巴文化时期。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种姓制度逐渐形成。公元前300年左右,孔雀王朝建立,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佛教盛行开来。公元300年左右,笈多帝国建立,到沙摩陀罗笈多统治时代,笈多王朝势力一度达到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11世纪时,伊斯兰开始对印度的征服,1206年,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德里苏丹国。公元1500年左右,蒙古人后裔的莫卧尔王朝建立。公元1498年,葡萄牙人登陆印度,标志着欧洲人染指印度次大陆的开始。

典型例题:

(一)名词解释

哈拉巴文化

摩亨佐·达罗 诃婆罗多

吠陀 瓦尔那制度

婆罗门教

佛本生经摩《罗摩衍那》 《摩奴法典》 《政事论》 阿育王铭文

(二)简答题

简述瓦尔那制度的起源及主要内容。

起源:瓦尔那制度萌芽可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最初新来到印度的雅利安人将自己称为“雅利安瓦尔那”。将当地居民称为“达萨瓦尔那”。在早期吠陀时代末期又发生了平民和氏族贵族的区别,平民称为吠舍,贵族称为罗阇尼亚,从事祭司的氏族贵族则称为婆罗门。从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部落中平民和氏族贵族一分为二和贵族内部军事贵族与祭司贵族的划分,形成了四个瓦尔那的雏形。

主要内容:该制度下规定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义务: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充任祭司;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基本职业是武士;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是平民,它和前两个瓦尔那属于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瓦尔那制度下个人社会地位由家庭出身决定,不同瓦尔那的人世代从事规定职业,不能随意改变,原则上不能通婚,法律地位也不平等。该制度显然是保护新生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下载蓝色的文明爱琴文明及古代希腊艺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蓝色的文明爱琴文明及古代希腊艺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_教案

    《早期爱琴文明和城邦国家》教案 东林二中 沈媛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之根 古希腊的两个重要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及国家管理方式 2、过程和方......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精品教案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课的地位十分特殊,贯穿着两条基本线索:其一,在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希腊文明处于源头阶段,有许多创新性的发展,值得我们......

    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比较[五篇材料]

    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比较 摘要: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作为世界文明史上的两朵奇葩一直为后人所研究、学习。本文主要在文明发展历程、政治制度、法律及文化方面对这两种文明做......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教案[最终定稿]

    单元导引:我们知道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中华文明产生的源头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其后......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本单元授课设想:本单元共四课,准备把第5课与第8课结合起来上,目的在于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第6课和第7课各占一个课时,注意落实知识......

    古代亚非文明概述(5篇)

    古代亚非文明的典型代表是什么古代亚非文明表古国名称 位置(大河流域) 文明代表 古老文字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国王陵墓,权力象征 胡夫最大,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 象形......

    世界古代史--古代印度文明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婆罗门教和佛教有哪些异同之处?试论德里苏丹国家对印度封建文明的影响印......

    罗马、埃及、巴比伦、中国、希腊文明的比较

    罗马、埃及、巴比伦、中国、希腊文明的比较 姓名:王昊 班级:13金工2班 学号:20132464 罗马,作为意大利的首都,是意大利政治、历史和文化和和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古罗马和世界灿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