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场监管视角下集贸市场计量管理研究
市场监管视角下集贸市场计量管理研究
市场监管体制进行“四合一”改革后,工商管理、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物价管理职能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发挥技术对市场监督的支撑优势。发挥基层市场监管执法队伍和技术部门的紧密配合,并将收集整合的计量管理信息实现部门间的共享,并对社会公众公开,对集贸市场长期存在计量不规范形成有效管理,实现机构职能和人员力量的集中,以计量管理工作的规范落实、监管资源的整合优化以及监督责任强化和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集贸市场计量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监管工作管口前移。
集贸市场计量管理是针对城乡物资、信息交流市场中计量主办单位多元化,管理难度增加、计量器不规范、经营业主法律意识淡薄、计量管理监管不到位等多种现实问题进行的全面治理,以提升消费者对集贸市场的计量诚信问题的信心,构件诚信体系,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为方便城乡居民生活,促进产需衔接、引领消费、促进就业并推动市场经济繁荣的做出突出贡献的集贸市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逐渐出现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集贸市场计量管理问题成因
1、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检定不规范
一般计量器由自行选购或市场主办者统一购置,但两种渠道购置的计量器都会存在技术要求低,操作使用不当以及计量产品不合格等问题。而集贸市场流动性大,主办者管理上先天不足,一般主办者对计量器的配置、使用情况听之任之。而公平秤的使用不当、管理不规范导致使消费者的需求也无法满足,管理者往往费力不讨好。而计量器的使用不规范导致的短斤缺两,消费者也司空见惯,只要不是太过分,消费者以不予追究,而投诉渠道的不畅通也为违法计量行为的发生提供环境。排除经营者主观送检意愿低的因素,检定费用的收取过高、检定程序复杂也是多数经营者不送检的原因。此外,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流动性大为检定、收费带来困难。
2、计量管理体制机制问题
计量监管工作由于主?w多元,权利义务不清楚,法律责任不明确。各责任主体对计量管理职责认知和履行不足。此外,从业人员不稳定,监管力量薄弱,职能部门在进行计量检定或开展行政执法时遇到困难和阻力就立即停止,实际上造成监管缺位。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维护。集贸市场监管者商务、税务、市场监管、工商管理、物价、公安等职能机构日常工作繁杂,很少顾及计量监管,而实际上负责的主办方、市场监管以及经营者在现有人力物力条件下无法完成有效监管。基层计量处、计量院、稽查局、标准计量科、计量所以及稽查大队对集贸市场计量器数量多、涉及行业广、分布区域散的现状无法实现有效管理。
而制度方面,多以法律条文、行政命令对计量监管实施强制控制。随着消费者投诉需求的增多,2002年,2004年相继颁发的《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为集贸市场计量监管提供规范指导。国家之间总局颁布的《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更为诚信计量体系的建立提供引导,但基层计量管理工作多依据国家、省局的文件执行,制度建设不细化,细节管理仍缺乏规章制度的指导。
二、基于“四合一”的市场监管体制创新
1、整合职能资源,监管端口前置,构建监督市场体系
市场监管、工商、食药监、物价等职能部门责任的落实和人员力量的集中优化成为“四合一”机制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职能部门使得执行统一的操作规范,不再以单独的行动主体执行监督职能。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管资源得到统一强化。通过监管职责的划分,明确各主体的监督责任,对集贸市场的监管体制进行调整,同时以机构管理、执法落实以及检验检测结构的设置等保证配套监督体系的落地。对一线集贸市场的监管工作做到监管关口迁移,监管中心深入一线。
加强基层市场监管力量,将国家和省级文件精神落实贯彻,并根据地市情况,整合执法资源,以提升监管实效。对有限的一线队伍释放活力,改善市场环境。通过对和民生密切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工作的切实到位,恢复消费者信心和政府信任。通过基层计量管理队伍知识和技能培训,打造一支精干的专业队伍,扩充并加强基层执法力量。通过制度约束工作纪律,保持市场监管体制的平稳运行,为计量监管工作提供基础队伍支撑。
2、优化运行机制,市场监督服务效能
将工商、食药监、质监的审批功能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实现职能三合一,完善办事制度和流程,提高服务效能。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三证合一办理。并通过完善网上办理,实现企业实体和代码的“一照一码”电子化登记。建立诚信管理平台,做到计量管理的市场监管有源可溯、过程监控、风险预防、责任可追以及信息可查。
3、立足技术支撑,构建共享综合支撑系统
计量管理中检测是一项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也是实现计量监管的有效手段。形成以检测检定技术为支撑的市场监管体系,结合检验检测的专业性,联合食品药品检查所、产品质量检查所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查技术中心,形成专业的检测小组,在县级计量检测所的基础山纳入药品、商品检查职能,实现对检测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在城乡设立建快速检测平台,对集贸市场的产品进行日常检测,和计量器的送检。同时,鼓励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参与计量检测,形成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部分执行、群众支持的技术支撑体系。并借助政府信息管理平台,将部门建的检测信息进行共享,面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同时建立计量器数据库,通过台账信息的完善,自动预警的设置实现数据自动监控,提高监管效率。
第二篇:集贸市场计量管理制度
张掖路肉菜市场计量管理制度
一、为了规范集贸市场计量管理,维护集贸市场秩序,切实履行诚信计量承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集贸市场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市场管理者对经营活动中的计量器具管理、商品量计量管理、计量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并做好计量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
三、市场各经营者的计量活动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证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的准确,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四、在与经营者签订的入场经营协议中,明确有关计量活动的权利义务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市场经营情况配备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集贸市场内的计量管理工作,市场内的计量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计量业务知识的培训。
六、对市场内使用的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并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其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做好强制检定工作。
七、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限制使用的计量器具;不使用未申请检定、超过检定周期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八、市场内设置符合要求的公平秤,并负责保管、维护和监督检查,定期送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九、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集贸市场内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十、充分发挥经营者在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经营者自律的积极性,倡导诚信计量观念,进行诚信计量教育,提高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
十一、积极引导经营者认真贯彻落实《商业 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在经营者自愿的基础上,推动经营者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活动。
十二、明确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及时处理计量纠纷投诉,提高在用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和合格率,确保商品量和服务量的计量准确。
十三、通过在经营场所内张贴承诺书的形式向社会承诺诚信计量,同时公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投诉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篇:交易效率视角下的资本市场监管转型研究
交易效率视角下的资本市场监管转型研究
【摘要】 从交易效率视角来看,核准制下监管的规制成本较高是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向注册制转型,通过赋予企业拥有筹集资本的天然权力、坚持以披露为准、依法治市和事中事后的监管机制,来降低资本市场的制度性成本,达到提高资本市场的交易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交易效率 资本市场 监管转型
一、资本市场监管研究概述
对资本市场监管研究的本质是关于自由市场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否需要借助政府的干预和监管的问题,主要经历了政府不干预市场(1929年大危机之前)、政府干预市场并制定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法规(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和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并研究如何改进(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三个阶段,因此对资本市场监管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第三阶段。随着政府干预经济和自由市场理念冲突的加剧,人们已普遍意识到直接干预的监管政策存在缺陷并开始探索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问题:在资本市场的业务监管上,一方面资本市场为创新业务绕过监管而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政府的监管成本;在资本市场监管的成本与效率上,研究者也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总体来说,西方学者对资本市场与监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但资本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此问题仍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我国对资本市场监管的研究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不断丰富与完善:较多的学者是从监管现状出发通过多国间的横向比较来研究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此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提出监管改进方法,并介绍国外的资本市场监管理论;其次是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资本市场监管问题,主要有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大多强调资本市场监管的必要性,实证研究由于计量方法和样本采集各异,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新常态下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关键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因此本文基于交易效率视角,来重新审视资本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从该视角出发提出监管转型的对策建议。
二、从交易效率视角来看资本市场监管存在问题
市场交易效率(Market Transaction Effectiveness)又称为市场成熟度(Market Maturity),是一个经济体能够为交易活动提供的交易条件、交易环境和交易功能的总称(郭俊艳、金玉国,2013)。基于交易效率视角,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规制成本较高,主要体现在政府对营业活动监管的方式和效率上,行政监管为主、审查审批过细、效率低下,其根源在于股票发行制度已不适应资本市场发展,无论是资本市场发展初期的审批制还是从2000年开始的核准制,都是按行政原则配置资源,容易导致制度上的寻租,不利于市场主体的风险判断和选择,束缚了市场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使得市场主体与监管机构的博弈日益凸显,阻碍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具体而言核准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逆向选择和寻租
核准制下的核准内容包含了发行人的上市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财务指标,如对会计净利润的要求等,这些规定使得一些公司为达到上市要求而进行会计做假、欺诈上市,诚信的公司反而因没有造假不能达到上市要求,无法上市,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问题,无法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优胜劣汰的作用。另外,核准制下由于管理层掌握着股票定价权、配售权以及发行数量和发行节奏,无法避免有些公司为达到目的而千方百计的进行寻租。
2、没有以信息披露为中心
核准制下的监管无法做到信息实时披露,信息披露的范围与程度严重不足,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严重不够,不可避免出现恶意的虚假信息披露行为,不仅影响了信息的可信度,还加剧了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交易中就可能出现内幕交易和市场操作行为,同时这些信息披露的违法行为的机会成本较低,威慑力不够,结果是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失去信心从而减少向资本市场投放资金,资本市场长期萎缩不可避免。
3、缺失法治力量和契约精神
核准制下对资本市场违规的监管大多是建立在“严打”基础上的,每一届证监会的领导班子都留有严打的代表性的案例,但这些案例移送司法部门的比例很低,甚至多数不了了之,原因就在于对资本市场的监管缺失法治力量和契约精神,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种干扰正常市场秩序、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如造假上市、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另外,发行人对信息披露的诚信义务和法律责任不明确,监管执法缺失,违法违规成本低,加大了监管部门的监管阻力,缩小了监管执法的能力边界。
4、监管机制是事前监管而非事中事后监管
核准制下的监管机制是事前监管,监管重心是事前的“审核审批”,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名目繁多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如审核登记事项达31项,存在大量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也过多,从派出机构角度统计,对机构监管审批报备多达100多项,同时对机构管理、业务开展指导过于频繁;除上述两种审批事项外,还存在一些变相的行政审批,如各类事前备案、报告以及审批事项以外的登记、考试、验收等事项。相反,事前监管后的事中监管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现场检查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日常监管和稽查执法的衔接不够;日常监管与审批备案、稽查执法的信息共享不畅通;日常监管重点不突出;监管体系职能分层不够优化。
三、基于交易效率视角促进资本市场监管转型的对策建议
基于交易效率视角,对资本市场的监管重点应放在为资本市场交易活动提供好的交易条件、交易环境和交易功能上,对资本市场的监管的核心在于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加大市场活力,因此应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型,提升监管效能。
1、赋予企业拥有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天然权力
要杜绝资本市场的逆向选择和权力寻租问题,就要赋予企业拥有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天然权力,关键是建立市场主导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注册制改革只审公司信息不审公司质地,就是把这种天然权力回归给企业,审查部门只负责给投资者一个真实的公司,对发行人的价值判断完全交给市场,由市场来判断该公司是否盈利和是否能持续盈利,资金通过价格机制配置给企业,优质优价、低质低价,同时将股票定价权、配售权以及发行数量和发行节奏也完全交给市场。
2、坚持披露为本,归位尽责
“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的审核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对发行人进行价值判断的不再是监管部门,二是而是由各市场参与主体(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所)归位尽责:强化发行人对信息披露的诚信义务和法律责任,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负责;中介机构发挥严查把关作用;投资者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理性投资意识,风险自负;证券交易所则进一步健全完善自律规则体系,切实履行自律职责。坚持以披露为本离不开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数据库、重要业务监管系统等监管信息平台是持续推进监管转型的重要抓手。
3、坚持法治导向,依法治市
资本市场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法治化的保障和推动,因此注册制下的政府应该聚焦于为市场有效运作构建适宜的制度环境和有效的法律保障,有必要制定合理的、适应市场发展阶段的法律法规,应在新“国九条”顶层设计的引领下,进一步修改《证券法》、制定《期货法》,构建和完善法律实施规范体系,并覆盖多个子体系,突出投资者保护、完善融资与并购和市场交易、明确产品业务和市场与机构主体,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奠定法律的基石。
4、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监管机制转向事中事后监管
注册制的关键是尊重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强化市场内在约束,监管机制转向事中事后监管:一是事中监管以风险导向为主,兼顾行为导向,事后监管以行为导向为主,兼顾风险导向;二是研究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监管手段也将由“人工判断型”转向“技术导向型”,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教育培训和稽查执法等都要在监管规则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范围内进行;三是把提高现场检查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日常监管的重点、优化监管体系职能分层等作为推进监管转型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 温洪涛:交易费用和制度变迁的分析与启示[J].经济问题,2010(1).[2] 廖岚岚:基于金融市场效率的我国金融市场监管有效性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4).[3] 沈满洪、张兵兵:交易费用理论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 高帆:交易效率的测度及其跨国比较:一个指标体系[J].财贸经济,2007(5).[5] 马庆:中国交易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一个分工的视角一基于1997―2011年省际数据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6] 祁科豪:基于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资本市场监管研究[D].集美大学,2014.[7] 郭俊艳、金玉国:规制成本对市场交易效率的制度效应――一个基于潜变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12).[8] 闻岳春、唐学敏:中美资本市场融资效率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2).(责任编辑:谌盼)
第四篇:集贸市场计量管理制度
集贸市场计量管理制度
1、为了加强本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维护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市场应配备专(兼)职的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市场内的计量管理和投诉受理工作。
3、市场应当建立各类投诉举报渠道,公开投诉举报电话,设立投诉意见箱,方便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
4、市场应当在商品交易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经过计量检定合格的公平秤等复验计量器具,为消费者复验商品提供便利。
5、经营者应当加强计量器具的使用管理。不使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计量器具;不使用国务院规定废除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计量器具;不擅自改动、拆装计量器具,不破坏铅封,不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不利用计量器具进行任何形式的计量作弊;发现计量器具异常,应当及时与市场管理部门联系;对性能不稳定、示值不准确、故障率高的计量器具及时进行更新。
6、现场交易时,经营者应当明示计量单位、计量过程和计量器具显示的量值。如有异议的,经营者应当重新操作计量过程和显示量值。销售定量包装商品应当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规定。销售散装商品应当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7、市场应定期开展“计量信得过摊位”评比活动,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对恪守信誉,表现良好的给予表扬,对弄虚作假、坑害消费者的给予批评,对屡教不改、情节恶劣的予以曝光,直至取消摊位。
集贸市场计量管理员职责
1、负责对市场内使用的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配合计量行政部门及其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做好执法检查和强制检定工作。
2、负责市场内计量投诉的受理、协调和处理工作,不推诿,不敷衍,保证计量投诉及时处理。计量纠纷无法处理的,应保护好现场,及时与所在地计量行政部门联系。
3、负责复秤、代秤工作,应做到热情、耐心、及时和准确,对短斤缺两情况认真做好记录,并视轻重酌情处理,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负责定期对市场内在用的计量器具进行自校,做好自校记录,发现计量器具异常,应当及时与所在地计量行政部门联系。
5、负责经常检查计量器具使用情况,及时制止利用计量器具舞弊坑害消费者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报当地计量行政部门予以查处。
第五篇: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乡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维护集贸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2〕15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城乡集贸市场经营活动中的计量器具管理、商品量计量管理、计量行为及其监督管理活动。本办法所称城乡集贸市场(以下简称集市)是指由法人单位或者自然人(以下简称集市主办者)主办的,由入场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向集市主办者承租场地、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集市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集市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集市的计量活动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证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的准确,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第五条
集市主办者应当做到:
(一)积极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集市计量管理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在与经营者签订的入场经营协议中,明确有关计量活动的权利义务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根据集市经营情况配备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集市内的计量管理工作,集市的计量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计量业务知识的培训。
(四)对集市使用的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并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其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做好强制检定工作。
(五)国家明令淘汰的计量器具禁止使用;国家限制使用的计量器具,应当遵守有关规定;未申请检定、超过检定周期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
(六)集市应当设置符合要求的公平秤,并负责保管、维护和监督检查,定期送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公平秤是指对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因商品量称量结果发生的纠纷具有裁决作用的衡器。
(七)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集市定量包装商品、零售商品等商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八)集市主办者可以统一配置经强制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提供给经营者使用;也可以要求经营者配备和使用符合国家规定,与其经营项目相适应的计量器具,并督促检查。
第六条
经营者应当做到:
(一)遵守计量法律、法规及集市主办者关于计量活动的有关规定。
(二)对配置和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维护和管理,定期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对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
(三)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得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或者伪造数据,不得破坏铅签封。
(四)凡以商品量的量值作为结算依据的,应当使用计量器具测量量值;计量偏差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结算值与实际值相符。不得估量计费。不具备计量条件并经交易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五)现场交易时,应当明示计量单位、计量过程和计量器具显示的量值。如有异议的,经营者应当重新操作计量过程和显示量值。
(六)销售定量包装商品应当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规定。
第七条
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强制检定时,应当执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检定,确保量值传递准确。
第八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做到:
(一)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对集市主办者、计量管理人员进行计量方面的培训。
(二)督促集市主办者按照计量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做好集市的计量管理工作。
(三)对集市的计量器具管理、商品量计量管理和计量行为,进行计量监督和执法检查。
(四)积极受理计量纠纷,负责计量调解和仲裁检定。
第九条
集市主办者或经营者申请计量器具检定,应当按物价部门核准的项目和收费标准缴纳费用。
第十条
消费者所购商品,在保持原状的情况下,经复核,短秤缺量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集市主办者要求赔偿。集市主办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第十一条
集市主办者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四)项规定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集市主办者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五)项规定的,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没收淘汰的计量器具,并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集市主办者营业执照。集市主办者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六)项规定的,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二条
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二)项规定的,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没收计量器具,并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三)项规定,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四)项规定,应当使用计量器具测量量值而未使用计量器具的,给予现场处罚,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经营者销售商品的结算值与实际值不相符的,按照《商品量计量违法行为处罚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处罚。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予现场处罚。经营者违反本办法
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的,按照《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十三条
从事集市计量监督管理的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决定。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本办法实施行政处罚,必须遵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2年5月25日起施行。
起草说明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送审稿)起草说明
一、制定目的和指导思想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关心的重点,是消费者反映问题的热点,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计量监管执法的难点。
集贸市场法制意识较差、摊主流动性大,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
1.模式不一,有单位主办、私人承包、合伙经营和无主办者等。
2.规模不一,从小集市到大型农贸市场等。
3.使用计量器具不一,从木杆秤、案秤、度盘秤到电子秤等。集贸市场的复杂性给计量管理带来了困难,主要体现在难管、难检、难治本: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投入了较高的管理成本,如执法人员配合技术人员集中检定,请媒体、工商、公安配合集体行动,有的违法处罚甚至动用法院强制执行。这种集中、突击性的方式,对解决周期性强制检定来说,不是治本的根本办法,不能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的工作,必须从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入手,规范集贸市场的计量行为,加强对集贸市场的计量监督管理,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
编制本办法的指导思想是:抓共性问题,抓标本兼治,抓重点集市。抓共性问题,即抓集市主办者,将管理对象从经营者(摊主)上移到主办者,从“谁经营谁负责”深化到“谁主办谁负责”。抓标本兼治,即从新的管理方法入手,制定既有可操作性,又有助于长效管理的规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抓重点集市,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从基础较好的集市入手,抓好一个,整治一批。
二、制定过程
2000年4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承担《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定》的编制任务,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具体实施。接到下达任务后,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在《上海市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各地实际,组织讨论,进行修改,并于当年6月,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发出《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定(讨论稿)》,征询意见。至9月底共收到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反馈的信函、意见及电话。经汇总,归纳成20条修改意见(详见附件)。在对反馈意见组织讨论的基础上,对讨论稿进行了修改,形成《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定(修改稿)》,于2001年1月报国家局计量司。2001年7月5日-8日,结合全国综合治理整顿经济秩序,在国家局计量司的主持下,由各大区中心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地方局和技术机构参加,对《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定(修改稿)》再次进行了全面、充分的研讨,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定(报审稿)》。2001年11月,以局函(国质检量函〔2001〕480号)征求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意见,与此同时征求总局各有关司(局)意见,修改后形成此稿。
三、需说明的问题
1.适用范围
集贸市场中的计量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
二是商品量的监督管理;
三是计量行为的监督管理。
本办法主要解决用于集贸市场商品交易中的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商品量计量以及相关计量行为等问题,这是集贸市场问题的焦点,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亟待规范。同时,对集贸市场中定量包装和零售商品等商品量的管理加以规范。
2.明确市场主办者的职责
制定本办法的主要思路是将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的法律责任分解,明确集市主办者和经营者各自的职责,理顺集贸市场的强检管理。按照通常的做法,对集贸市场的计量器具直接管理到经营者,由于其抵触情绪严重,致使强制检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经分析,集市计量器具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可分解为:
1).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备案、申请检定。
2).周期检定。
3).未经检定、超检定周期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
4).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或者伪造数据进行作弊。
本办法拟明确将前3条法律责任和义务由集市主办者承担,第4条由经营者承担,即集市主办者承担主要责任,“谁经营谁负责”。由于管理者相对于经营者来说,对象明确、相对稳定,因此,这样的管理有其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3.鼓励集市主办者统一配备经强检合格的计量器具
集市经营者的流动性大,导致由经营者自行配备的计量器具的流动性也大,以致相当一部分计量器具不能接受强制检定,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管理上,除了明确由集市主办者承担主要法律责任和义务外,还需要采取新方法,让集市逐步做到“人流物不流”,即鼓励集市主办者统一配备一定数量的、经强检合格的计量器具,提供给流动性大的经营者使用,人物分离,强检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应考虑到集市主办者的利益,加强宣传和公示,让老百姓了解这类集市的计量器具是准确可靠的。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诚信的集市必然会得到顾客的惠顾,摊位出租率提高,购销两旺,集市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