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时间:2019-05-13 09:4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第一篇: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 分类:大学学报作者:李 莉 彭世文字数:2867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摘要]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运用近年来中、西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从文化堕距、文化分层、文化选择、文化形态、文化自觉等方面对大学文化进行剖析,指出大学文化是高层次文化,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大学文化带有继承性、创新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先导性等特点。走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主要表征是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研究;文化选择;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5-0123-0

4文化研究无疑是当今人文社科领域中一门显学,是当代知识生活中最令人感到兴奋的领域,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突出的现实参与意识、尖锐的社会批判精神,使其在学术界日益成为一种被人广泛运用的有效分析手段乃至时髦话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研究”的成果及理论范式的不断引介,国内一些理论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同见解,国内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热潮,特别是用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研究大学文化更是一个热点。

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以文化人的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所谓校风,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使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

(一)关于文化和文化研究

“文化”的概念历来模糊而不确定,千差万别。克鲁伯(A·L·Krober)与克拉孔(Clyde Kluckhohn)曾检讨了一百六十多个关于“文化”的界说,认为文化是一种成套的行为系统,其核心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这种看法“同时注意到文化的整体性和历史性,因此在社会科学家之间获得广泛的流行”。与“文化”的多义性一致,“文化研究”不能顾名思义地理解为对于文化的研究。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安德鲁·爱德加、彼德·塞德威克认为文化研究有两种定义,一是泛指对文化的多个方面的研究,在此意义上它等同于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和文学批判等学科的学者对文化进行多种理解和分析;二是特指一个独特的学术领域。

“文化研究”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文化研究”是对于“文化”的研究,是运用各种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种志等各种分析手段对某种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解释,这是一种较

为传统、宽泛或广义的理解,人们从文化的视野研究文学以及其它社会问题,文化研究提供阐释的参照背景。其二,“文化研究”是通过文学或其它社会问题来研究文化,前者充当了后者的注脚,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研究关注的是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构以及新的结构性压迫的形成,致力于考量它们与文化经济生产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化研究成为人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当代社会进行反省和思索的一种最具批判性的认识活动,因而我们可以把“文化研究”视为一种分析的立场、策略甚至技术手段,它表明一种参与的、批判的、实践的态度,为我们研究提供一种独特的分析框架与运思理路,简言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指导。

在当前大学文化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将大学文化视为某种具有超越独立品性与普遍永恒价值的事物,而没有把这种文化放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来加以剖析。如果把大学文化视为一种具有特定时空规定的社会结构的话,“大学文化研究”首先是关于“大学文化”这一局域性的、处于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大学文化研究”;其次,它可以是关于“大学文化”的文化研究,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作为研究策略的大学文化研究”。因为研究立场与视角的选择,意味着迥异的研究对象、运思理路乃至研究进路。大学文化研究,不仅仅是一种以大学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而更应是一种以大学文化为契入点、对我们所处时代与社会作出深刻理解与剖析的研究。大学文化不再是大学围墙内的单一文本,而成为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一方面,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微缩景观;另一方面,大学由于其自身对于某些价值理念的坚守与传承,也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二)文化堕距理论:大学文化应引导社会先进文化

文化堕距,又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指在社会变迁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认为,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文化变迁过程中,构成文化各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一致的。当文化各部分之间出现了较大差距或错位时,就形成了“文化堕距”。当一个社会的文化变迁时,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较快,其次是风俗、文化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文化变化速度的差距引起了文化失调,进而造成了社会问题。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道德观念不能与技术发展相适应而引起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急剧变迁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关系紊乱和社会行为无序,必将产生文化堕距,也势必影响到大学文化中。以迪尔凯姆和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本身是一个有着自身结构的有机整体,社会各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一旦社会结构中的任何部分出现了功能失调,都将使大学的文化环境受到破坏,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从这一理论出发,“文化堕距”对大学文化来说是双刃剑,一方面,大学文化应是属于变迁较快的一方,也就是说,应引领社会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创新文化;另一方面,由于与社会其它部分出现的“文化差距”,必然使得体现文化重要载体——师生员工的文化素质受到挑战,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调”,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关于道德滑坡、价值移位、信仰迷茫等现象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大学不仅有弘扬、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更担负着创造新思想、新文化并以之来辐射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大学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保持与社会生活的适当距离,对社会需求作出理性审视,并为社会文化进行价值定向。它不断的制造“文化堕距”,同时也在不断的修复“文化堕距”,使其达到动态的平衡。

(三)文化分层理论:大学文化是“大文化”与“文

化多元”的统一

西方关于文化的主流研究基本认为:首先,文化是由某一群体共享的因素构成的;其次,文化是组织成员行为的解释框架;第三,文化既是所有成员共享的,但是不同群体的文化具有典型性。当代著名文化研究专家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曾把文化界定为“是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区别于其它群体成员的集体性的精神规划”。这些学者对文化的理解多数时候认为文化是潜意识的,它体现的是一个特定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从种种关于文化的表述中,我们还发现研究者倾向于文化是分层的。如文化分层的“冰山模型”(Iceberg Mode)把文化分为外显、内显两层:一层是可以看得见的“典型”层次,包括行为规范和技术制品;另一层是看不见的共同“核心”层次,主要指价值观等。而霍夫斯塔德的文化“洋葱模型”则把某一民族的文化比喻成为一个洋葱:最外表的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建筑等等。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英雄的性格也就多少代表了该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因此了解英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了英雄所在的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礼仪是每种文化对人和自然独特的表示方式。最里面一层是价值观(Values),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文化的基石,我们每天都在其中,可又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思宾塞-澳蒂提出的分层在“洋葱模型”中显得更符合逻辑。她把基本假定和价值观放在了同一个层次,作为民族文化的内部核心层,包括信仰、态度和习俗;它影响着外面的“体制和制度”层;再接着外面的一层是“仪式和行为”、“人工制品和产品”。前者代表人的行为模式,后者代表非行为模式。该模型与“冰山模型”相比,更易被学界接受:第一,文化分层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第二,对价值观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因而把价值观表述得更加精确。对于大学文化研究来说,“洋葱”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对文化不同维度内容的分析,针对某一文化群体搜集资料,并对该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所谓静态描述。其次,可以根据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界线分明或者单向影响的就内部因素之间如何互动来考察某个特定大学文化形成的过程,并且进行一定的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一个没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大学,可以尝试利用制作标志等“人工制品”来塑造大学成员的态度和规范,可以通过启动礼仪和仪式系统来影响制度文化的改变等。一个具有一定文化传统的大学则可以通过启动外围层次——“人工制品”、“礼仪”与“行为”或“体制”与“制度”——影响或引导新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借助文化分层理论,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文化”与其元文化(例如社会文化,先进文化等)或者与亚文化(例如院系文化、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大学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与非文化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的理论。文化分层理论认为,“文化”是由多种“小文化现象”构成的集合体,考察一种文化不能忽视大、小文化之间的联系。法国人类学家莱韦·斯特劳斯认为,如果缺乏“大文化”(culture)的参照背景,就无法理解各种“小文化”(cultures),不同的“小文化”以“大文化”作为参照对自己的特定模式给予阐释。文化不是多种文化属性的总和与累加,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的诸多因素共同构建的集合体。在大学文化研究中,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文化”概念,以便更好地解释一些文化现象,包括大学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决策方式、管理风格、成员交往方式、校风、校训等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原因、功能和作用。

文化分层理论认为,文化是被组织成员共享的,但是它强调了文化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解释功能,也指出文化处于人性与人格之间,是不能被遗传和继承的,尽管组织成员享有共同的文化,而表达自己的文化都要经受个体人格的调控。因此,在大学文化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对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的理解。

(四)文化形态学理论:大学文化的“挑战与应战”

文化形态的理论源于摩尔根、黑格尔、斯宾格勒以及汤因比等创建与发展的文化形态学理论。这是一种关于研究人类社会总体以及不同区域文化形态差异的理论,其理论本质在于以文化哲学以及文化比较的话语揭示人类社会总体或不同区域人类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规律。汤因比认为“挑战——迎战”是考察人类社会文化形态演变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斯宾格勒认为文化形态学的方法就是“把一种文化的各个部门的表现形式内在地联系起来的形态关系”予以考察和比较的方法。文化形态学理论既可以揭示某个文化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从理论上反映创造其在文化形态的相应人类群体当下呈现的生存方式及其可能的优化、发展途径。解读大学文化的内涵,可知大学文化内部呈现的各种形式连同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约束促动的形态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中一个具体的、生动的、特殊的、微观层面上的文化形态,并从本质上反映大学的生存方式、竞争方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以生存竞争、优胜劣汰为基本语境的无边界时代,遵循“挑战——应战”的基本法则,采取文化形态学的方法研究大学文化,其本质就是要以深刻的根源性的方式重构大学的生存方式和竞争方式,增强大学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实现以人文价值为主导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相统一的教育文化回归,最终实现大学的社会目的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目的。

(五)文化选择理论:大学文化在文化批判中前行

文化选择是人们在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发展多种可能性进行的选择,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调节和适应机制。通过文化选择,人类文化得以进化。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传播与创造的机构,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进行着文化选择。大学具有文化属性,它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成为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观点,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文化功能,即文化传递、文化选择与文化创造。要实现大学的文化功能,必然要进行文化选择。蒋梦麟认为大学有三股势力:校长、教授和学生。这些人是大学的主体,也是大学文化选择的主体。大学的管理者(以大学校长为代表)对于大学文化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在文化选择中主要体现在:建立和规范大学价值体系与确立大学理念;增强学校凝聚力,进而强化师生对大学所选择文化的认同;通过硬件和软件建设,增厚学校文化底蕴,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在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充当协调人;等等。大学教师(以教授为代表)是大学教育和科研活动的主体,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最终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教师。其在文化选择中的作用体现在:规定、维护大学文化选择价值标准,创建、培育学科文

化,承担、实施学校文化选择,引导学生文化;等等。学生作为大学教育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也对文化选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校选择的文化进行再选择;不断将新的文化因素引进校园,甚至出现“文化反哺”现象,改变学校文化面貌;进而使大学对已选定的文化进行再选择,不断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其所形成的青年亚文化对大学文化选择具有较大冲击,而青年亚文化所特有的反叛性对大学与社会主流文化既可以产生正向作用,也可以产生破坏性的负作用。

大学文化选择首先表现在以文化批判为文化选择的推进机制,大学的文化选择总是紧随着文化批判而展开,同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文化更新机制,并带有双向选择的特点。对于社会来说,大学文化选择一方面可以推进文化的进化,另一方面则规范社会价值体系,成为“社会良心”。对于大学的发展与大学教育自身而言,大学文化选择既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文化模塑,提高个体的文化选择力,也将促进大学文化创造,孕育发生大学文化精神。

(六)文化自觉理论:大学文化必须实现文化创新

“文化自觉”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所反复倡导的一个理念。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自觉到自身文化的优势和弱点,懂得发扬优势,克服弱点;第二,要自觉到传统文化是在过去的条件下形成的,要使它有益于今天,就必须进行新的现代诠释,使其得到更新和发展;第三,要自觉到我们今天是作为全球的一员而存在,已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个体,因此还要审时度势,了解世界文化语境,参与世界文化的重组,使自己的文化为世界所用,成为世界文化新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才是对自己文化的全面的自觉。

“文化自觉”观点对于研究大学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当今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由此也引发出一个文化转型时代的到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尤使大学人的“文化自觉”显得日益紧迫而重要。提出“文化自觉”不是要助长文化自大狂,而恰恰是反对文化浮躁,反对文化作秀。

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大学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大学文化自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文化选择的自觉与文化的创新。在文化选择的基础上,通过继承借鉴与综合创新,传播、引导先进文化:以“大学人”的责任自觉担负起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存、清理、批判、传播;把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思考社会文化的整体构建,利用不同学科团队共同担负起社会文化系统的预测、修复、综合、完善;认真做好外来文化的鉴别、选择工作。可见,大学的“文化自觉”根本在于文化创新,使大学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己的文化,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为社会改革和创新提供动力和支持。

第二篇: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 第05版:法律文化周刊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钟小凯

--------------------

□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文化,法院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影响司法过程,也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引导社会意识形态,构建法治社会基础。

□法院之所以为法院,不在于审判大楼,而在于提供公正的司法服务,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发挥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使法院精神对社会公众产生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社会公众自觉地以法院文化所昭示和倡导的公平正义方式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法院文化一词发祥于上世纪末,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后,一些法院院长在当时文化热的影响下借鉴已在中国本土蓬勃发展的企业文化概念,相继在人民法院报等报刊发表关于文化建院的文章,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后,法院文化作为专用名词开始在法院官方文件中出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自此,法院文化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法院工作。

法院文化的提出并非随心所欲的结果,它是在我国法院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一个新鲜词汇,是根据我国法院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产生的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事物。

法院文化的内涵丰富,包括内在的法院精神理念和外在的文化表意符号,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法院管理文化、审判管理文化,包括对法院文化传统的挖掘和型构,以及借助法院文化的方法论工具价值使社会公众了解法院工作、支持法院审判,使法院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代表,并最终养成法治理念。法院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关系密切。19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弗里德曼首次使用法律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法律职业者形成的法律文化,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统治地位,倡导“法院是法律中的王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的司法主导型的法律价值理念。国内一些法律文化研究学者提出,应从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出发阐释法律文化的内涵,并注重方法论法律文化研究。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文化,法院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影响司法过程,也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引导社会意识形态,构建法治社会基础。在法院文化研究中,应努力发掘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并应注重在对传统文化型构或转型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法院文化内涵。

法院文化具有法官文化、审判文化的印记,法院文化必须以法官为中心、突出审判特色,不能脱离审判、疏远法官而盲从中国古代文人情结开展法院文化工作,改变法院文化就是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的观念。要从法律、法院、法官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法院群体精神品质和群体精神,提炼出具有法院特色的法院文化目标。法院文化产生的土壤是法院,但又不能仅仅限于从法官、审判的角度来理解法院文化,要在更广阔的社会视角下对法院文化进行探讨。

第一,法院文化并不是“法院的文化”,而是“关于法院”的文化。

在法学理论探讨中,法院文化被认为是法院所提倡的精神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以及法院中不同个体有关法律和法院活动的看法、态度、评价等观念形态,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法院制度和器物等。在法院文化建设实践中,法院文化被认为是法院在审判和管理等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法院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由此,有人将法院文化解读为“法院的文化”,法院之外没有法院文化。

“法院的文化”必然将所有的法院工作都纳入法院文化的范畴,不仅包括与审判工作高度关联的法院精神、制度规范、审判言行及法院大楼、法庭设施等,还包括法院所开展的捐助扶贫、计划生育等工作,法院文化成了一个大箩筐。同时,将不是法院形成的文化成果但与法院高度关联的文化成就排除在法院文化的范畴外,造成法院之外无法院文化,比如社会民众对法院的期待、社会与法院的互动等被排除在法院文化范畴外的情形。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形式,是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法院文化的创建主体不应只是法官群体,不能将法院文化封闭在法院内。法院文化是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其关联载体,其核心内涵是“关于法院”的精神观念,而这种精神观念是法院群体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法院文化应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及当前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法院文化实现法院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并在法治语境下努力勾画中国特色的法院文化图景。

第二,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法院文化应是具有审判工作特点的文化形式,必须体现法官职业特征,审判文化、法官文化是法院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法院文化和审判文化、法官文化也不能等同视之,不能将法院文化限于为审判工作服务,不能将法院文化功能限于提高法官素质。

审判文化是指以法官为主体的全体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审判工作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载体。法院是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部门,法院文化必然具有浓厚的审判特色,但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异:首先,法院文化的价值目标是建立司法主导型的法治社会,审判文化以促进审判工作为目标。其次,法院文化的渊源非常丰富,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文化构建都是法院文化的渊源,包括审判工作及其他法院实践,还包括法院外的文化表达。审判文化则侧重于在审判工作实践中的提炼升华。最后,法院文化的创建主体是包括法院群体在内的全社会,而审判文化的主体更多的指向审判法官。

法官文化是法官群体在审判实践中共同遵行的信念和价值观念,是在长期的审判实践、管理和组织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共有的、影响和决定法官行为的一系列职业意识、理念等文化要素的综合体现。法官是法院之构成主体,主司法院审判职责,法官文化和法院文化之间联系密切。但是,二者依然存在显著差别。首先,法院文化比法官文化立意更高远,是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而法官文化主要是依靠法官在审判工作中长期积累而养成。其次,法院文化主要是立足于法院,以法院为场域构建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法官文化是站在法官的角度,强调的是法官素质建设。

第三,法院文化的重心在法院精神的淬炼,但外在的物质、行为等载体建设也不容忽视。法院文化的核心在于树立一种法院精神,提炼出一种价值、一种理想作为法院的追求,塑造法院的形象,其他所有外显的文化载体都要围绕这一核心内涵展开。文化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法院又是一个追求确定性、稳定性的组织机构,因此法院文化应该极其重视稳定性、连续性。一般来说,内在的精神内涵比外在的物质载体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内在的法院精神内涵是法院文化构成的基础部分,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从“关于法院”的各种思考和实践中提炼而来的具有法院特征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法院精神、职业道德、价值目标、群体意识等,以维护法院职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凝聚法院职业共同体的集体意识。法院是社会正义的守护神,是社会纠纷的最终裁判者,难以想象没有精神理念支撑的法院如何肩负起这一神圣职责。唯有法院文化内含的精神理念能通过司法过程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构建法治社会基础。

无形的价值理念的培育和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必须通过外在的物质、行为等载体来传递、来养成。通过法院建筑、法庭设施、法官行为等外在的文化表意符号来养成法院文化也需一番工夫,尤其在法院实践中,对无形的内在的精神内涵我们往往无从下手,而只能通过外在的行动建立起一整套表意系统,逐渐积累,养成文化的氛围。这种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往往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辛劳,需要投入极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强调法院文化内在的精神内涵的同时,绝不能轻视这种努力。当然,作为表意法院文化的载体,应该具有与法院相关或者高度相关的文化特性。具体包括由审判礼仪、行为规范等所构成的行为文化,法院的建筑、设施和装备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在审判活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法院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所构成的制度文化。

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反映法官素养的法官行为文化,这是当前法院文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正如《从律师角度看法官素质》(载人民法院报2012年2月24日,第6版,法律之声)所言,有的法官法庭主持不知所云,有的法官庭审中心不在焉,有的法官对当事人、代理人无故发火,甚至有的法官当庭抽烟、打瞌睡等,都是现实中曾出现过的不良现象。如果法官缺乏法官修养,不遵循法官行为规范,损害法官职业形象,那么法院文化建设最起码的基础就会丧失,法院文化也将无从谈起。当事人希望什么样的法官,“社会”希望什么样的法官,这也许是我们当前法院文化建设的起点,也是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形式,是包括法院群体在内的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一套包括法院建筑、法庭设施等作为表意符号的物质载体的总和。法院文化是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其关联载体,其核心内涵是“关于法院”的精神理念。在法治社会里,社会公众往往将法院视为实现公正的地方,冠以“公平正义化身”之美誉。的确,法院的庄严与神圣可以通过巍峨挺拔的办公大楼体现出来,但法院之所以为法院,不在于审判大楼,而在于提供公正的司法服务,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法院文化要体现审判色彩,以法官为本,但实现法院文化的社会价值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法院文化本身除了内部的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法院文化的外部特色。法治社会的真正权威是公正的司法,实现公正不仅是社会公众对法院的美好期望,更应该成为法院文化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当前法院文化与社会的认可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文化特质,发挥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使法院精神对社会公众产生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社会公众自觉地以法院文化所昭示和倡导的公平正义方式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第三篇: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集中体现。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以及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对红色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认同危机。本文拟从文化自信的内涵入手,提出红色文化自信确立需经过认知、内化、实践三个阶段,针对当今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现状,提出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提升文化自信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红色文化;文化自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2-0166-03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其文化价值取向、文化行?榉绞蕉蓟嵊跋熘谢?民族未来的文化发展。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和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大学生出现文化自信不足、文化自信缺失的情况。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是中国革命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以往对文化自信的界定往往从心理认同层面展开,本研究认为,文化自信的内涵远不止于此。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人们对文化知识的占有,“知识不是一系列命题或某种抽象的理论,而是选择、决定与自主行事的确定性。知识不仅仅是简单知道什么,而是知道应当如何行动,从而也知道如何生活。”[1]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也指出,“思想的全部功能在于产生行动的习惯。”从这个角度看,文化自信作为一种信念,不光是精神表象还应该是行动规则。文化自信应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充满礼敬与自豪感;第二,对自身文化积极勇敢地表达,对外来文化勇于吸收与改造,对文化发展繁荣前景充满信心并积极探索。

文化自信就是要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勇于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践行中国精神。如果将人当成一个系统,文化自信的产生和确立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化习得阶段。大学生经过学校学习和家庭、社会的熏陶,学习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形成对文化的一定看法。第二阶段,内化认同阶段。大学生个体内部完成一定的转化,包括从感性认知层次向情感层次的转化、从本能移情的认同向自觉理性的认同转化、从强制被动的认同向自觉主动的认同转化。第三阶段,实践探索阶段。个体完成内化之后,要积极参与文化实践,对自身文化积极勇敢地表达,对外来文化勇于吸收与改造,对文化发展繁荣前景充满信心并积极探索。同时,个体通过自身创造性的行为对外部系统予以反馈和沟通,丰富文化的内容,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文化习得、内化认同和实践探索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经阶段,缺一不可。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语言和行动都没有体现某种文化,说明其对这个文化并没有确立完全意义上的自信。

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绝不是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单向的文化灌输,而是两者之间双向交流并且反复循环的过程,社会和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大学生也向高校和社会反馈信息,并进行新的文化创新。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也不是简单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而是习得、内化、实践的复杂过程。只有这样,红色文化才能算是真正入脑入心,文化自信才得以在大学生心中坚定确立。从这个角度理解文化自信,更加有利于教育者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红色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二、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各种思潮涌入中国社会,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对红色文化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文化信仰的迷茫和文化自信的失落。

(一)文化认知不足

从文化习得来看,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和兴起,挤占了红色文化的生存空间,导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关注不够、认知不足、理解不深。

1.西方文化在大学生当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早已远离革命年代。当代中国大学生用惯了“海飞丝”、吃惯了“麦当劳”、听惯了“新概念”、看惯了“好莱坞”,西方文化、语言、娱乐方式和生活习惯伴随着他们成长。有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看的影片中美国影片占了70%。90后大学生是朝气蓬勃、衣食无忧的一代,他们的成长环境与艰苦、匮乏、动荡的革命年代相去甚远,学生难以产生天然的情感共鸣,金钱至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外来文化的传入,更是导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陌生和疏离。据某高校统计,“参与调查的43%的学生认为,现代社会没有必要宣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 ;66%的学生认为,红色文化产生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太远了,无法体会”[2],这些都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理解不够、认知不足。

2.部分大学生深受非主流文化影响。课桌文化、食堂文化、宿舍文化、厕所文化、二次元文化等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一定市场,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的前沿阵地,大学生作为对各种文化观念嬗变最为敏感的群体,其可塑性与可变性较强,是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争夺的重要对象。

3.信息爆炸和娱乐文化流行对传统价值带来解构。从历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看,大学生对互联网娱乐功能的使用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功能,网络娱乐成为部分大学生的避风港,造成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主流文化的漠视。另外,在当今红色文化传播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方式。“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把红色文化作为商业促销的噱头,以娱乐化心态戏说红色文化,以消费主义对待红色文化,消解权威、颠覆传统、解构英雄,造成红色文化传播的庸俗化,损害了红色文化的崇高感和神圣性。”[3]“手撕鬼子”“石头砸下飞机”等不符合实际的情节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误导。

(二)内化动力不够

社会和教育的功利化共同导致务实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造成了红色文化的认同不足。

1.教育的功利化影响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在义务教育阶段,高考的指挥棒让政治、历史这些副科不受重视,文理分科更是降低了理科生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系统了解革命理论、革命历史,严重淡化了他们关于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到了大学阶段,由于历史、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就业率低,愿意从事相关学科的学生越来越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学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学习实用技能的意愿也远远大于学习历史理论的愿望。

2.社会标准的功利化影响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价值的认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改善。与此同时,一些人也陷入了信仰缺失、精神空虚、价值错位的泥潭,物质利益成为许多人的首要追求,一些人以红色文化过时来否定红色文化的价值。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之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伦理规范产生怀疑和动摇。

(三)实践意愿不强

由于对文化自信的理解过于单一,在过去红色文化教育当中,存在着重视教师灌输、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注重知识记忆、忽略行为养成的普遍现象。这就导致了学生实践机会少、实践意愿不强、实践能力培养不够。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往往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实践体验。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方式一成不变,没有紧跟时代变化。教育者照本宣科缺乏感情,学生勉强学习疲于应付。部分教育者认为责任重大,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说教,容不得学生讨论创新。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往往将自己当成是“局外人”,对红色文化敬而远之。课外实践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一些学校、教师对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和作用认识不足,只重形式、不重内涵,抽空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严重制约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不利于大学生在具体的文化实践中巩固强化文化自信。

三、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与对策

(一)提高研习能力,变被动为主动

文化研习能力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及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鉴别和继承的能力。[4]加强红色文化的研习,具体途径包括知识的习得、理想信念的树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1.知识的习得。红色文化、红色理论的学习是文化传承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教学方法,增??红色文化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创新历史教育,纠正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偏误,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强化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地理区位和校史校情,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改变过去“千校一面”的情况。例如江西、陕西、湖北的高校结合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首义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教育资源,结合校史开展教育。武汉大学挖掘“乐山精神”,举办“抗战烽火中的武汉大学”展览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号召学生要传承红色大学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中原精神”。

2.理想信念的树立。青年时期是价值观确立的最重要时期。通过系统的课堂学习、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伟大革命历史和优秀革命传统的正确认知。以红色文化中洋溢着的凛然正气、昂扬激情鼓舞学生,用中国人民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用革命英雄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百折不挠的崇高品质感染学生,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形成捍卫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责任心,不断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理性精神的培育。多元文化的传入,表面上看是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社会共识的瓦解,核心价值的缺失。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中“寻根”,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分辨和继承、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批判、对非主流文化的理性看待等,都需要大学生发挥理性精神,辩证对待。90后大学生面对良莠不齐、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更需要培养一双“慧眼”去主动发现有价值的信息,防止被错误的思想误导、被无用的信息淹没。只有这样,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才能不忘初心,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二)强化内化过程,由感性到理性

文化的内化是文化价值观内化为个人行为的过程。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使这些知识在日常文化实践中加深理解,并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这种文化内化的过程要经历两个方面的转化,包括从感性认知层次向情感层次的转化、从本能移情的认同向自觉理性的认同转化。

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他们也看红剧、唱红歌、读红书,但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没法深入到心灵深处,引发共鸣。中华民族过去所遭受的挫折、屈辱似乎只是一段遥远的历史,与现实没有联系。因此,必须要通过不断强化课堂教育,对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分析,使当代大学生理性、全面、辩证地认识史情、了解国情。利用校报、广播、网络、宣传橱窗等校园媒体,大力宣传红色文化,营造浓厚的氛围,提升大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利用重大红色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邀请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作革命传统报告,讲革命传统故事,使当代大学生获得健康、高尚、美好的情感体验,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展览等,加强红色网站、微平台建设,积极运用H5、VR等技术,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历史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加心灵的共鸣。

(三)促进文化创新,从理念到实践

文化自信的根本确立,在于内化于心之后还要外化于行。红色文化这种外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外化为具体的行为,通过言论与行动来践行文化理念;二是以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影响或教化其他的社会个体,创造新的文化成果。

1.践行文化理念。文化理念要发生作用,根本还是要依托于主体去践行。只有当青年学子用红色文化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指导实践,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才算真正确立了文化自信。这是文化由观念成为习惯、由规范变为行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一次就完成了,而是认知和行动不断交替,在实践中不断感知、领悟,实践之后又反过来修正认知、强化认识。只有不断、反复用实践检验,将主客观统一,才能逐渐形成稳定的文化自信。大学生要成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弘扬勇于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保持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红色文化从文字、理念、图像变成自身实实在在的言行。

2.创新文化成果。大学生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中绝对不是旁观者、局外人,红色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运用新时代的语言和技术,为红色文化赋予新的内容,创作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文化产品,积极拓展新的传播渠道,打造新时代的红色经典等。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文化新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品格,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秀传统是推动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孕育出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在21世纪,通过90后甚至是00后的大学生,也必将把红色文化与时代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文化品格,这也是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最重要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加)巴里?艾伦.知识与文明[M].刘梁剑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王洪叶,王爱华.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危机及应对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3(1).[3]韩玲.红色文化的价值意蕴[N].人民日报,2013-08-01.[4]张华,李久东,于晓波.基于思政课的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2).

第四篇:“文化融合”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文化融合”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 要: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科学技术与先进文化的结合,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融。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文化融合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模式。要承认和尊重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和原则。积极引导,重在建设,促进校园多元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融合; 校园文化; 建设; 多元文化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4.02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4-0119-03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渗透于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校每个成员的行为之中。它对一所大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包括价值导向、精神陶冶、群体凝聚、心理构建、行为约束等等。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人们从哲学、文化学、教育学、管理学、军事学等不同的理论视角来阐释校园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的理论,对校园文化建设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科学技术与先进文化的结合,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融。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文化融合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模式。

一、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1.学术性和创造性

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探究学问的场所,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与人文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学校通过建设先进的文化设施,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高校校园内频繁的文化交流、自由的竞争氛围、大量的社会实践以及科技创新活动,也使得高校校园文化争鸣碰撞、兼收并蓄、蓬勃发展,不断开拓出新的境地,推出新的创造成果。

2.服务性和互动性

当前,高校把“社会服务”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因为高校校园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创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不断地从社会文化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校园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先进性特征与“走向社会、服务大众”的宗旨,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一所好的大学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可以带动学校周边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进步。同时由于高校毕业生分布的广泛性,高校校园文化影响力的触角,已不仅仅局限于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而是向着更广的范围延伸。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产、学、研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会更加紧密,高校校园文化的服务性和互动性也会进一步增强。

3.开放性与多元性

当代社会处于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开放的社会,开放的市场经济,也带来了高等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高校校园文化突破以往封闭的“疆土”观念,走入社会,走向世界。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越来越与社会的需要相吻合,师生的社会实践如参观、调查、社会公德实践、勤工助学、心理咨询服务等越来越受重视。师生在同社会的接触中,把校园文化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融化在社会之中,确定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完善了自己的形象。

4.科学性与人文性

科学性是指理性精神,人文性是指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把人作为最高价值和终极目的。高校直接担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建构无疑要保持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协调性,科学性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探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人文性则着重关注人的价值,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科学性的核心,而人文性则以人和人的价值为核心,可以说,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成为新时期校园文化的独有特色,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高校创新型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

二、多元文化融合下的校园文化

1.丰富多样的学科文化

学科是大学的基础,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学科建设是大学生存发展的关键。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与生命,它是历代学者在创建、发展该学科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理论体系及其所具有的思想、方法、概念、定律,是学科中所采用的语言符号、价值标准、工作方法及其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的总和。目前的普通高等教育,就整体而言,学科门类众多,学科文化丰富多彩。每种学科文化都有相对固定的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习惯。例如,文科、理科注重学术性、理论性,追求思想的高度和观点的创新,并以此衡量和评价学术成果;而工、农、医等应用型学科,则注重实用性,往往用“有没有用”来衡量事物的价值。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文化一方面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各学科文化相对封闭、隔膜,彼此间缺乏认同。

2.形色各异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和文化背景中经长期积淀产生的,传承着的特定的风情、习俗乃至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心态情绪等的文化,是文化在空间结构中的定位。高校学子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无论城市乡村,无论民族籍贯,都汇聚在同一个校园里共同学习、生活,因此,大学生校园里汇集着种类繁多的地域文化。大学生对组织和参加“老乡会”这类活动的热衷,就是地域文化冲突的一种折射,因为通过“老乡会”能够听到乡音、共叙乡情,学生在这个文化共同体中可以获得安全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传统文化与个性文化

高校校园主流文化如爱国主义情怀、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探索真知的科学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等,是营造井然有序的校园氛围最为重要的文化因素,也是大学校园的根本价值观。但由于当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以及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志趣追求等的差异,校园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如课桌文化、网络文化、新新人类文化等日益盛行。这些非主流文化的传播和盛行好比双刃剑,给校园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了保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学校往往采取一些严格限制的措施来遏制非主流文化的产生和流传,但是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校园主流文化活力的激发与创造。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共生成为构建校园和谐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4.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

高校校园里还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那就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留学生之间往往因为文化的差异产生隔膜和冲突,再加上又处在具本土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有清脆的乐声,又有不和谐的碰撞杂音。不少学校对留学生的管理相对封闭,担心本校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频繁交往,会使留学生文化中的糟粕及腐朽思想影响本土学生,加之留学生也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本土学生与留学生之间往往因文化差异产生一些误会和冲突。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反映了校园师生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反映了师生精神世界和个性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校园文化生活的本来面目和生机活力。

5.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巨大财富。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选择、融合与不断地“扬弃”中外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天然构成,它以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红色文化因其生长和扎根于中华大地五千年文化沃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从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红色文化的实质,主要体现为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精神、群众利益至上、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等等,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府有很多是“根红苗正”的红色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秉承老一辈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式

1.牢牢把握建设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

只有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认知导向功能,才能使其体现出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校园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运用健康的、高雅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类型,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形成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2.创建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促进学科文化认同

文化一经形成,就会表现出较强的历史惯性。在学科文化问题上,我们应当承认学科之间的差别。如自然科学包含更多逻辑、理性、客观性和求真的因素,而人文学科则包含更多的感性、体验、个性以及求美、求善的因素等等。但是,应该认识到这种差别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都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只是认识的对象有所不同,都体现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不管学科之间的差异有多大,但其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相通的,其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这也是学科文化彼此认同的基础。

3.辩证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既要看到校园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其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正面的作用;又要看到校园文化中存在的低级乃至庸俗的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发挥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的行为规范作用,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一定程度的约束,尽量减少消极因素对学生的侵蚀。要通过认真调查和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发展的历程,结合本学校的历史和社区环境的特点,找到能够趋利祛弊的有效方法,使校园文化能够健康蓬勃地发展。另外,还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的成果转化成社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辐射到本校所在的社区甚至城市,从而发挥学校校园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先导作用。

4.以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全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以动态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科技、文体、娱乐、参观等文化活动,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这些活动之中,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精神的充实、道德的升华。其次,以静态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将校训、校歌、校徽、校史物化于楼宇、雕塑、绿化、书画等校园景观之中,激励学生们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第三,以网络等新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同时也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5.为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创造平台

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是一个渐进的文化过程。要为多元文化搭建舞台,让校园内共存的各种文化都有展示自身魅力的机会,以消除隔膜和误解,加强交流,共同繁荣。如为解决地域文化冲突,可以开设一些地域民族文化选修课程,让广大学生了解和接触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巴蜀文化、湘楚文化、齐鲁文化等,举办民族舞蹈大赛、民族服饰设计大赛等等也是很好的方式。只有彼此了解、内心认同,才谈得上消除文化的隔膜和歧视;只有在了解和沟通中发现彼此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妙、相通相契之美,才能构建友谊桥梁,彼此尊重、欣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6.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造更多的校园文化精品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并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功能都收到实效。一方面,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干部的主体作用。学生干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与否、德育功能的发挥如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薛瑞丰,周春英.浅谈学科文化教育与学科知识教育的关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13):78-79.[2] 孙家正.当代中国文化的追求与梦想[N].光明日报,2005-10-28(02).[3] 林琳.校园文化建设的顾问式时代[J].科技信息,2003(2):34-35.[4]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的精神关联[J].文化研究,2004(3):30-34.[6] 邹志强,陈锦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载体浅析[J].文教资料,2006(2):46-47.[7] 杨洁.浅析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社会科学家,2007(6):184-185.[8] 宗华.和谐视野中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9]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1.[10] 刘丽娟.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特征、功能与建设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8):87-88.[责任编辑:庞 达]

第五篇: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

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

一、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基于性别平等意识,我国农村女性面临着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低,对文化资本占有少,不良文化泛滥、生活方式单调落后,思想意识落后,平等意识和参政意识单薄,文化投入和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列小等文化贫困的现状,基于这些现状对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性别歧视导致农村女性的教育资源被相对剥夺

性别歧视制约农村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力。在传统的男权社会里,“女子无才便是德”一直被中国妇女奉为信条,不能像男子一样接受规范的教育,妇女的教育在农村多数情况下处于被遗忘的状态。性别歧视制约农村女性对文化资源的享用。男人作为绝对的主体而存在,而女人作为绝对的客体和他者而存在,相对于男人处于边缘化的处境和地位。性别歧视制约农村女性再深造的可能性。长期以来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外女内”等观念在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过程中也有所体现,重视对男性的深度培养与智力的开发,严重阻碍了女性潜能的开发和女性人才培养。

(二)女性参与社会发展的主体意识薄弱

从早期社会分工的层面上来看,社会分工所产生的价值判断认为“男性所承担的社会分工被认为是重要的,在文化上、道德上和经济上得到回报,相反,女性所承担的社会分工被认为是次要的、附属的①”。这种“男优女劣”的价值观念形成以后,又反过来影响后来社会角色的界定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渐渐的统治与服从、控制与被压迫的模式在两性之间逐渐形成,男性处于主体地位,女性被物化,失去了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一切都以男性的标准和目光、按男性的需要和满足而定。同时女性自身也逐渐滋生了处处迎合男性需求的心理态势。

(三)传统落后意识形态影响下男权规训根深蒂固

在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中,充斥着男性中心主义和性别歧视;男性角色是独立的、主导的和主动的,而女性角色是从属的、次要的和被动的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民主进步的思想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我国废除了一些封建守旧的思想,包括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但是在我国的农村,任然存在着培育这些思想的沃土,“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从夫从子”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农村妇女。这是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难以在短时期内完全根除的守旧思想,在农村妇女们的骨子里早已形成了对这些思想的认同和接纳,都自觉的积极遵守这些规矩,而女性的权力和自主性就这样一点点地丧失殆尽。

(四)文化基础设施匮乏使得农村女性文化消费不足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缓慢,文化建设资金的供给相对薄弱,导致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女性被排斥在享受文化资源最边缘的位置。一方面,农村女性在如此窘困的文化资源中感受不到文化的吸引力,没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培育,也没有文化专业的人才对农村女性的指引,让农村女性找不到渴求文化的动力和学习文化的方向,处于文化迷茫的状态。另一方面,从农村女童说起,如果某个贫困家庭有两个孩子,并且是一男一女的情况下,往往男孩被送去学校读书的可能性会大于女孩,女孩会承担起家庭照顾者的角色而放弃读书的权力,就这样随着社会角色的变化,女孩由辍学女童变成了家庭妇女,而随之变化的还有社会对她们的认知,文化贫困的标签被牢牢的赋予给了她们。

(五)农业劳动女性化制约了女性发展

农村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在近几年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当浩浩汤汤的打工流拥向城市时,同样也把照顾小孩和抚养老人的难题留给了农村,压在了农村女性的身上。迫于生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计,为了生存,她们只能牺牲自己,将所有的精力、时间、能力都花费在了家务劳作上。一个农村妇女要像个男人一样抗着农具下地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已经不再是男人的专属,农村女性正在慢慢演变为田地里耕作的主体。恩格斯说过:“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劳动生产之外,而仅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③”。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农村女性还不具备能够从家庭私人劳动中脱离出来的条件,农业劳动女性化紧紧地束缚着农村女性的发展。

二、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的影响机制分析

(一)教育机制对于提升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作用

针对目前农村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现状,需要全面发挥教育机制的作用提升农村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教育机制对于受教育程度提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是提高教育的层次机制,不断提升教育水平。逐级逐层的扎实学习文化知识,扩大接受义务教育的受众面,全力的发展更高层次的教育,让有能力者接受高等教育。其次是丰富教育的形式机制,开展适合农村女性的教育内容。教育的形式应该是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有不同的针对性,在教育的普遍性中突出特殊性,教育形式的特殊性可以专门针对农村女性的文化教育,开展有益于农村女性接受的文化教育内容和方式,促进教育活动在农村女性中的开展。最后是教育的功能机制,在教育的功能机制作用下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农村女性的潜能,拓宽女性视野,完善农村女性的社会功能,使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文化机制在促进农村女性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设计的组织和决策机制有利于引导农村女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可以在文化发展道路选择的层面提供有利的引导,指引农村女性文化朝着大众化、先进化的方向发展。文化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培育农村女性文化的增长点,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更好的激发农村女性发展文化事业的兴趣和投身文化事业发展的热情。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流通的体制机制有利于拓宽农村女性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保障农村女性文化产品流通渠道和销售渠道的畅通,只有保障了文化产业的销路才能激发农村女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才能保障农村女性文化产业的效益和功能的发挥。

(三)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运行机制对于促进农村女性发展的作用

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运行机制直接关系到农村女性的发展程度和利益维护问题。良好的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运行机制可以在制度层面上充分保障农村女性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将男女平等在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当中真正的落到实处。同时,有效的政策运行机制,可以调节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的方面,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做出灵活的应对和调节。促使女性在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支持。

(四)社会保障机制对于维护农村女性权益的作用

农村女性由于生理因素和社会角色的定位不同往往被标签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使其得到健康的运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维护农村女性的权益。然而,农村女性的保障问题往往都停留在了家庭的层面,由于社会网络的狭窄、家庭分工的不平等以及自身技能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只能依靠传统的家庭保障,社会保障不突出。因此,在我国农村需要建立积极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充分维护女性的权益。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不仅可以为农村女性提供物质保障,还能在精神上给予救助,使其摆脱贫困的束缚,更好的发展自身权益。

(五)自我发展机制对于培育农村女性自我发展能力的作用

农村女性的自我发展能力弱既是文化贫困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造成文化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使得农村女性摆脱文化贫困的困境就不能忽视贫困主体的能动作用,自我发展机制的建立便可以通过完善农村女性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女性自我发展空间,壮大女性自我发展的自信心使其农村女性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更好的为自我能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三、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建议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构建平等的教育机制重塑农村新的性别平等文化观

新的性别平等理念不仅仅是指女性同男性有同等的地位,还应该是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政策等在内的所有方面的平等,是在充分肯定性别差异的基础上,赋予女性的平等。因此,要构建平等的教育机制,在受教育权利和教育的过程中充分保障农村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减小农村女性入学的年龄,延长受教育的阶段,积极努力避免辍学现象。

农村工作的计划、安排部署以及工作的开展中都应该将新的性别平等的观念充分考虑进去。将新的性别平等观念做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农村妇女的意愿,维护农村妇女的权益,为农村妇女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建设全面的文化机制加大对农村女性文化产业投入

建立有效的“县乡共管”的农村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加大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农村文化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中,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落实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保障措施,以保障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并形成长效机制。

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必须尊重农村的发展现状和文化个性,把农村的民主建设与调动农民在本土创业的积极性有机结合,利用农村土地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低于城市的优势,加强文化技能的培训,鼓励劳动密集型和环境和谐型的文化产业下到农村。同时,用心培育植根于农村的文化产业,应该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拓展消费领域;支持免费开放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推动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加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支持推进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工艺美术流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区域等,使其能够获得市场机制下的金融和政策扶持,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农村的贫困落后问题。

(三)发展合理的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运行机制向农村女性倾斜

在社会制度的建设方面:要建立能够充分保障农村妇女权益的社会制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妇女发展的社会制度,建立有利于提高农村妇女地位的社会制度。在社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方面: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要在保障男女平等权力的基础上考虑向农村妇女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补贴。落实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重点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救助制度建设,保障农村妇女在政治、教育、文化、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落实。政策的实施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妇女的利益和权力,尽可能的为农村女性提供方便。政策的评估者在评估政策落实的实际效果时更要加强对农村女性的关注,完善不利于农村女性发展的政策,修改和废除与农村女性的发展不相适宜的政策。

(四)培育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的社会扶助体系

解决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就要运用社会支持理论,结合社会支持中的正式的支持和非正式的支持构建社会扶助体系消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具体的措施如下:第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构建社会扶助体系。在城市组建文化下乡帮扶队,队员由城市高校学生中的志愿者构成,定期走进农村,向广大的农村妇女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二,为农村妇女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班。以夜校、电大等形式为农村女性充电。第三,支持和扩充女性的公共角色,尤其是女性作为生产者、创收者、管理者、教育者、决策者等的角色。

(五)开创积极的自我发展机制唤起农村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

农村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已经被深深埋藏了起来,很需要有某种力量能够将它激发出来,而这种力量就来自增能赋权。首先,要让农村女性重新认识自我,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认识到性别平等应该是全方面的平等,自己应该同男性一样拥有平等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的社会地位、平等的政治参与、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力。其次,要在承认农村女性有能力的基础上授予其权力,激发农村女性身上所有的能力,重塑自我,让妇女参与发展计划和项目的规划、管理和实施,提高女性对社会发展的参与程度。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企业秘书职业发展研究综述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企业秘书职业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新形势下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对秘书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升其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动秘书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本......

    大学文化

    大学中的文化失灵如果要问:我国的大学最需要什么?我想我会这样回答,我们最需要人文文化,是人文精神在学校生根,发芽,结果。上大学,与读大学,二者到底有没有差异?我认为是有的。上大学......

    文化视角下的商标语翻译策略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文化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内涵分析

    文化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内涵分析作者:张伟编辑:studa20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它对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重要影响。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

    基于文化旅游视角的徽州乡村景观研究[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结课论文 基于文化旅游视角的徽州乡村景观研究 3014206105陈梦香规划乙班 指导老师:郝卫国 2017年1月11日 基于文化旅游视角的徽州乡村景观研究 摘要:乡村景......

    文化视角下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摘要:从文化的视角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进行研究,是从执法实务中解读“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根据过去研究现在也意味着根据现在理解过去,文化视角的功能就在于通过过去......

    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软实力建设[小编推荐]

    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软实力建设摘要: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文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型战略课题。文化软实力作为人们的社会核心价......

    口译文化研究

    内容摘要:要:口译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交流时必须和必然的手段,文化传达是口译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文化传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异文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