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7:4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第一篇:《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科学分析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形势和实际需求,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是未来五年指导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和农业服务信息化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绩,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重大机遇,任务也十分艰巨。

(一)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截至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7.5台/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115.2部/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达到67部/百户。

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十一五”努力,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达31000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十一五”期间,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农业无线传感网络、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精准农业与自动监控、呼叫中心、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并且发展迅速,有逐步深化的趋势。

信息化体系基本健全。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

(二)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工业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工业化发展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和财力支持。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迅速,工业化的成果将广泛应用和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仅将大大提升农业的装备水平,还将大大推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公共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进一步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为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契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这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农业农村信息化进入崭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的人均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普遍增强,现代农业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迫切,农业农村信息化会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过渡。

(三)需求更加迫切

农产品数量需求压力加大。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遏制,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压力持续加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元素。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监测手段不足,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是原因之一,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进行全产业链质量监管。

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农业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我国耕地、草原的农药、化肥污染以及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草原生态系统监测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管理。

(四)问题仍然突出

认识不到位。由于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尚未认识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尚未认识认识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导致一些地方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不够,措施不力。

政策不明确。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公益性事业,亟需各项政策扶持。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各地缺乏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各种优惠政策,导致各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不足。

技术不成熟。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主要产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集成示范应用力度不够,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所需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产品严重滞后,阻碍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机制不灵活。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尚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营机制,政府、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IT企业等主体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政府不够主动,企业不够积极。如何建立并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长效运营机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管理不规范。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多头并进,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规范,导致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职责不明、管理不力,运行不畅,建设无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体制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在当前农民信息消费能力较低,农业农村信息化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鼓励引导电信运营商、IT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合力。

坚持创新发展,示范带动。注重把握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创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模式和机制,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可持续发展。以工程带动为主要手段,在全国合理布局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引入、中试熟化、以点带面,促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协同共享、注重实效。统筹规划,加强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协调,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模式,并立足当前实际,把握关键问题,科学设置建设任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规范运作、安全可控。建立规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并强化制度和标准执行力度。坚持重大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安全建设并重,加强政策引导,坚持自主可控,强化对非自主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的管理监控,提高可控性。

(三)发展目标

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遵循“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今后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初见成效,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十二五”时期重点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国家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的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的拥有量,每百户达到30台,提高农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种植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扩大,渔业信息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

——农业经营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快速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

——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基本建成,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政审批和农业综合执法等基本实现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

——农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部、省、地市、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

三、主要任务

根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项主要任务。

(一)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继续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20户以上自然村的通信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在农村地区的融合。

2.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融合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研制推广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提高农田水利信息化水平。研发和推广基本农田整理、复垦和耕地质量监管保护信息化技术与装备,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建设一批集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能控制为一体的设施化畜禽、水产养殖场,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促进畜禽水产增产增效。加快农机及农业装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智能作业机具及装备。

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农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农业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农业信息系统安全。推进农业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加强农业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二)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

1.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

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用,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积极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实现设施园艺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

2.加快推进养殖业信息化

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在设施养殖水平较高的养殖地区,开展养殖业信息化示范。研制推广设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联合选育网络辅助决策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实现集约养殖场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积极推进船舶自动识别(AIS)、捕捞作业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和渔船管理系统在捕捞渔船上的应用。

3.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加强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研发,努力推进农业资源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变量作业、导航、决策模型等精准农业技术的研发,对种植业用药、用水、用肥进行控制,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加强农业生物环境传感器、无线测控终端以及智能仪器仪表等信息技术产品研制,对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过程进行科学监控,实现农业信息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对各种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进行中试、熟化与转化,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

(三)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

1.提升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

鼓励农业企业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引导国有农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发以土地权属管理为基础,集土地经营、农业生产和职工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场经营土地的精确管理。

2.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培训管理,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农资市场价格和质量信息,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3.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进程

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示范,重点支持大型粮、棉、油、禽、肉、蛋、水产、蔬菜、花卉、茶叶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服务。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制定农业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农产品标准规范,加强交易双方的信用管理,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体系。

(四)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

1.推进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耕地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耕地土壤质量、肥料肥效、农田土壤墒情等内容的监测,为科学管理,提升地力提供决策支持。构建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网络,建立一批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实现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资源、植被长势、生产力、工程效益、草原利用、草原火灾、鼠虫灾害、生态环境状况等全方位的监测。推进养殖水面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养殖水面面积、养殖结构、水面质量进行监测,重点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2.加强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国家农情(包括农、牧、渔、垦、机)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农业各行业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测,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渔业安全通信网建设,实现对渔船的实时、可视化监管。建立国家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监控中心,监控与指导省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协调注册登记、违章处罚、事故处理、保险缴纳等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加强农产品贸易信息和国际农产品价格监测,完善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和预警服务平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

3.提高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

建设和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完善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经营许可证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审批信息化,提高审批效率。重点建设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行业的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报送、投诉举报受理、监管工作记录、案件督察督办、档案管理等功能。加强利用信息化手段宣传农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曝光农业违法的典型案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综合执法的良好氛围。

4.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建立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即时采集、加密上传、智能分析、质量安全状况分类查询、直观表达、风险分析和监测预警等功能,为政府加强有效监管,公众及时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权威信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信息保障。

5.完善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农业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及时掌握农业重大自然灾害、草原火灾、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业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农业突发事件信息,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农业公共事件的能力,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

(五)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

1.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与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的合作,充分利用3G、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呼叫中心信息系统、短彩信服务系统、手机报、双向视频系统等信息服务支持系统,为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政策、科技、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完善部、省、地市、县、乡、村六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及服务网络,健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依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各级、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服务团队,增强服务效果。规范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提高基层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继续从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选拔农村信息员,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加强农村信息员培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3.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政府主导,非公益性服务市场运作的信息服务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农业信息服务格局。因地制宜,探索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信息服务主体行为。建立农业信息市场,优化信息服务环境,为信息服务长效运行创造条件。

四、行业重点与区域布局

立足我国各区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实际,顺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基础、讲求实效”的原则,同时鉴于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全国垂直性和区域差异不明显性特征,在区域布局上重点考虑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结合《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本布局,拟按以下四类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一)农业农村信息化试验区

主要包括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远程诊断、自动监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熟化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增强该区域信息化辐射带动能力。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先导区

主要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郊区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设施园艺信息化、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提升“菜篮子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的深入融合,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三)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区

主要包括13个粮食主产省,21个产量过百亿斤的市,44个棉花、油料、糖料、水果、天然橡胶、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优势区域以及农垦经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大力推动农情监测、自动灌溉、规模化养殖环境监控、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防控信息化、全国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种养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四)农业农村信息化攻坚区

主要包括西部偏远山区、牧区等。该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差、产业落后、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攻坚区。“十二五”时期,重点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资源监测管理,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深入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推动该区域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五、重点工程

为完成上述任务,依据《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特提出以下重点工程。

(一)“金农工程”二期

1.完善“金农工程”一期建设

完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和各项应用系统,推动网络及有关系统应用由中央延伸到地方。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合理更新基础运行环境硬件设施,支持“金农二期”建设的系统运转。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和等级保护安全体系,确保网络及信息安全。加大农业信息标准制定和推行的力度,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广泛兼容和共享。

2.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物联网、3G、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农业种植结构、布局、农产品产量、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情等影响农产品供给安全因素的监测,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建设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实施农业遥感监测信息化工程,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数据采集系统、集成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农业空间信息综合集成服务系统和农业空间基础信息库,形成及时高效、持续稳定的业务运行能力。提高农业部门调控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科学决策水平。

3.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完善涵盖猪肉、牛肉、鸡肉、水产品、蔬菜、茶叶等品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和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4.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耕地、草原、养殖水面的空间分布、面积、质量等自然属性信息以及使用权、承包权动态信息、耕地基础设施情况等经济属性信息为基础,建设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共享机制和校核机制,实现农业资源信息跨部门共享,为解决耕地面积不断较少、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不断增大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提供保障。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

按照国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要求,以农机安全作业和渔船安全生产为重点,以农机及渔船购买、使用、出租、转让、维护、年检、报废等监控数据为基础,建设并集成农机安全作业信息系统和渔船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构建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对农机和渔船进行统一监管和应急联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安全监管能力。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1.种植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种植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种植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作物,利用物联网、3S、3G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设施农业生产、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化示范,实现种植业生产全程信息化监管与应用,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2.养殖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畜禽、水产养殖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利用智能感知、无线传感、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畜禽、水产养殖繁殖育种、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远程诊断等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畜禽、水产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3.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平台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快捷地把农业经营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国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信息化。

4.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选择若干家信息化基础好、产业链完整的“三品一标”获证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应用农产品电子标签及条码标识技术、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与可靠传输技术,针对猪肉、牛肉、鸡肉、禽肉、蔬菜、水产品以及茶叶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水平。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农机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大户、国营农场和渔业捕捞企业,开展农机、渔船安全作业信息化示范。加强农机作业导航、探测雷达、可靠性、稳定性监测信息终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升农机的安全作业水平;开展渔船信息接收终端、卫星船位监测终端、避碰设备、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应用与推广,提升渔船信息化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6.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信息化需求以及其在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从事特色种植业、养殖业、设施农业产业或交叉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化示范,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合作社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为社员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业信息服务工程

按照“资源整合,协同共享”的思路,重点建设部、省、地市和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统一的运行管理标准规范,实现及时准确的针对性服务。

1.部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部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总门户,是链接各省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全国农业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省级平台管理和全国性信息共享,负责全局性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全国数据中心、部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部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农民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2.省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省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门户,是链接各地市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省内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部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地市级平台的管理和全省性信息下传,负责省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省数据中心、省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省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3.地市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地市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地市子门户,是链接各县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地市内信息的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省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县级平台的管理地市信息下传,负责地市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地市数据中心、地市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地市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4.县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县级平台是农村基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入口,直接面对用户,直接面向用户开展信息服务,包括各类人才及农民的培训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县级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县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六、保障措施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需要从政策、资金、组织以及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政策保障

各地应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加快制定当地农业农村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对研发和使用信息装备的单位给予一定扶持,对使用信息装备的农民进行补贴,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纳入强农惠农政策之中。

(二)资金保障

争取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引导资金,重点用于示范性项目建设。在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引导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方面社会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和人员培训等。

(三)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各地要成立专门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机构,并充分发挥其决策协调作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认识。

(四)机制保障

建立“资源整合,协作共享”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公益+市场”的农业信息服务机制,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探索可持发展续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建立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完善各项信息化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全国各地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开创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新局面。

第二篇:农业农村十二五规划

农业农村十二五规划:

抚远县农业农村“十二五”抚远县农业农村“十二五”规划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是全县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五增一保”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抚远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呈现出农民安居乐业、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农业和农

村经济的发展,特制订此“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十一五”以来,我县各乡镇(场)以“建设新农村”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切实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为“十二五”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主体农业稳定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县各乡镇(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全县农业总播种面积达到245万亩,粮食生产保持了基本稳定,全县粮食预计总产50.05万吨。畜牧业实现1.6亿元,年增幅达到13%以上.(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十一五”前四年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11亿元,完成土石方18830万立方米,修建农田路86.6公里。综合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建立现代农业园区99个,面积9.87万亩。加快农机应用推广,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64.41万千瓦。进一步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农机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年底,全县共完成“十一五”期间的绿化造林任务4980公顷。完成国家重点生态林森林管护面积29086.7公顷(全部在抚远林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全县已确权面积3545.4公顷,确权率86.7%,林权证发证率100%。森林覆盖率从“十五”末的12.9%提高到18%。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农业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全县建成较为完善的气象业务、科研和服务网络。

(三)农业科技应用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加大优质良种、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全县引进粮食、蔬菜新品种12个,良种推广面积240万亩,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认真组织实施《佳木斯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全县建成各类农产品基地170万亩,兴办农业龙头企业7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十一五”期间,各乡镇(场)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大扶贫攻坚和帮扶工作力度,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96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预测数字为8485.5元,同比增长15.8%。“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增产不增效、农产品卖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还不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农业生态环境仍显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先进适用农业科技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不够普遍,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市场缺乏有效联接,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体系有待加强;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农村工业化步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突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抚远县经济发展“十二五”建设规划(2011-2015年)》

确定的总体目标,突出阶段重点,积极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业优化协调发展的新布局;坚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构建农业支持和保障的新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和健全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新机制,努力加快我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基本原则。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应坚持的六条基本原则。一是增长速度、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实施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要措施,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土地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种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的原则。充分发挥抚远口岸及黑瞎子岛的区位优势,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加强技术经济互利合作,大力提高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外向度。四是坚持充分依靠科技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的发展路子。五是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政策

倾斜和增加投入,促进生产要素和人才有序流动,加快贫困乡镇及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六是坚持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计划的总体目标。——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到“十二五”期末,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4亿元,年均递增24%;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年均递增15%左右。——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明显提高。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到“十二五”期末,种植业中,水稻、大豆与其它作物种植面积比调整到60∶30:10,养殖业(畜牧、渔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200万亩高标准商品粮田;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完成乌苏镇灌区的建设,新建、续建涝区及田间配套工程6处;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森林蓄积量达220万立方米;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到26万千瓦,每公顷平均农机动力12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0%。——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重视适用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每年引进、示范新品种10个以上。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全县50%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达到“五有”要求。“十二五”期间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农民3.5万名。——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十二五”期末,继续提高出口蔬菜的外向度,年出口蔬菜数量占蔬菜总产量的65%。寒葱沟镇要抓住“场县共建”的有利契机,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促进产业和乡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农村城镇人口的比重要达到32%。——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保障体系更为健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500元,年均递增9%以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明显见效,农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2015年,到抚远镇、寒葱沟镇、抓吉镇、浓桥镇及海青乡进一步加快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抚远镇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率先实现。加快其它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向现代化迈进的条件。

三、“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实施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着力提高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形成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根据市场需求和自然资源条件,积极发展优势畜牧品种。积极发展城郊型养殖业,提高畜牧业生产加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护和合理开发宜渔水面,在巩固提高渔业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比重。建立完善畜禽、水产品储藏、保鲜、加工体系。合理调整种植业区域布局,积极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特色明显的专业化、集约化的水稻和大豆的优势产业带、产业区。粮食生产要按照稳定总量,改善品质,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在全县粮食生产能力实现80万吨的基础上,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和品质差的粮食品种,大力发展优质作物品种,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适应发展养殖业的需要,积极扩大优质饲料作物生产。抚远镇、抓吉镇、浓江乡及通江乡要积极发展城郊型旅游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扩大设施栽培,稳定“菜篮子”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丰富花色品种,提高产品出口质量和效益。中南部平原区要巩固发展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不断提高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北部丘陵山区要加大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及养殖业。以浓江河、大力加湖为重点发展水禽生产,规模养殖数量达到2万只,形成区域化水禽养殖产业优势。

(二)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各乡镇(场)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投入机制,持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到2015年建设以黑龙江、乌苏里江及各主要支流堤防为基础,与大力加湖蓄滞洪区、整治河道、以及排水工程和其它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洪治涝保障体系,确保城市、重要商品粮基地和村镇居民的防洪排涝安全。因地制宜抓好防洪工程、国土防护、水土保持、灌溉除涝、人畜饮水等项工程及相应的渠系配套建设。发挥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推行业主经营机制,调整利益分配关系,探索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市场营运模式。加快气象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加快防洪减灾的现代化决策系统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工程带动,对全县中低产田(地)实行综合治理和改造,提高全县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加快农机化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引进、开发、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重点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完善农机服务网络,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使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比“十一五”有明显的改善,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坚持长期稳定林业政策,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逐步实行森林分类经营,调整林业发展结构。把以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各类防护林和特用林划为生态公益林。2015到年,规划建设总投资为3691.9万元。有林地面积增加到27131.6公顷,增加19.3%。森林蓄积达到220.5万立方米,增加21%。森林覆被率由18%增加到20%。“十二五”期间规划完成重点公益林造林421公顷,人工营造三北防护林30000亩,封山育林面积34388公顷次。规划建设的西山森林公园一处。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格局。

深入实施《佳木斯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投入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发挥粮食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培育扶持以粮食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一起上,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择优扶强,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

业1-2家,提高企业对基地和农户的带动作用。依托主导产业和主要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以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为重点,乡镇综合交易市场为基础,各类农贸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培育发展农民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民贩销队伍,促进农业与商贸业联合,多形式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到2015年,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到70%。“十二五”时期要以培育农业龙头组织为重点,大幅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宏观指导,按照“扶大龙、兴小龙、育新龙”的思路,积极扶持发展加工、市场、信息和种子种苗四类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对广大农户的带动。引导乡镇企业参与创办龙头企业,深化国有农林牧渔场、供销社经营体制改革,转型创办龙头企业,鼓励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创办龙头企业,吸引外资创办龙头企业,到2015年,全县创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正确处理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合理调整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探索农民与企业以产品和生产要素入股,采取多种方式合作、联合,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切实增加农民从加工和流通环节获得的收益。探索以订单方式引导农产品生产,形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格局。依托龙头企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开展农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引进国(境)外优良蔬菜品种、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及管理方法,积极发展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

(四)广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十二五”期间,我县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着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扩散速度,重点开发和推广现代化集约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园区的科技应用水平,加快科技应用的更新。面向农业和农村,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鼓励个人以技术要素入股参与开发经营。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与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扩大实用技术培训范围,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一支掌握农业新技术的劳动者队伍,提高农村基层管理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

(五)积极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十二五”期间,按照城乡一体、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认真实施《抚远县农村经济强镇发展规划》,重点发展4个对区域经济影响较大的中心乡镇,切实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城镇防洪、污染治理的现代化配套市政设施,加强以新能源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深化小城镇综合体制改革,扩大小城镇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强化协调与服务功能,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工业和商贸小区建设,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增强小城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保护和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结合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商业、饮食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力度,逐步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到2015年,乡镇中小企业要创3—5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

(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农村经营管理,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坚持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确立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各业承包合同的管理制度,规范合同档案,及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以专业大户为主的规模服务。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益分配制度。继续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推进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管好用活集体资金。通过开发资源、开展服务、开拓市场,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壮大集体经济。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的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盘活存量资产,化解不良债务。引导和规范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改善管理方式,活跃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制创新。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促进农村资金、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联合,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综合型、网络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坚持和规范政务、镇务、村务公开工作,完善决策民主制度。

第三篇: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信息资源有效整合,核心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深化普及,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信息化环境显著提升,信息化成果充分惠及民生,加速向充满活力的信息社会迈进。

着力打造智慧深圳,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政府、市民、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交互方式,提高实时信息感应能力及处理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现代化城市。

具体目标:

——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现随时、随地、随需的宽带接入。全市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90%,光纤到户达到200万户,基本实现100Mbps家庭宽带接入能力,移动通信带宽达到20Mbps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9%。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突破,信息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建成中国软件名城。

第四篇: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把握信息科技发展机遇,大力夯实信息产业的龙头地位,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为率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是深圳未来三十年发展的新起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的关键时期。科学规划,前瞻布局,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深圳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深圳坚持把信息化作为推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在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网络向新一代网络演进,端到端的IP化承载和宽带化接入日益普及,网络全光化持续向用户端延伸。光缆敷设超过200万纤芯公里,通信网络实现全网数字化,3G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和家庭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72.3%和66.5%,光纤到大楼的比例超过60%,光纤到户数超过11万。深圳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城全网”有线电视双向改造和数字化整体转换,数字电视用户达300万户;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全市通信管道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展开;电子认证建设深入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已建成计算能力超千万亿次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实现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突破。

2.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光网络、无线通信等领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2010年,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的国际专利申请 量在全球企业中分别列居第二和第四位。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有电子信息相关重点实验室37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工程实验室15家(其中国家级5家)、工程中心39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5家,信息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3.电子信息产业支柱地位更加突出。计算机、通信、软件、电子元器件、数字视听等领域已形成集群优势,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0年规模以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152.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52.6%,增加值比“十五”期末增长127.5%,年均增长超过17.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2010年深圳软件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软件版权登记量快速增长,2010年登记量7974件,同比增长43.86%,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4.信息化带动新业态蓬勃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细分行业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异军突起。腾讯跻身为世界著名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迅雷成为全国重要的互联网多媒体内容分发商,A8音乐打造了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原创数字音乐平台,金蝶跃升为国内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及电子商务应用供应商。电子商务示范市建设不断深入,电子认证、信用体系、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大中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比例达85%以上,全市电子商务企业约3700家,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三网融合试 3 点工作、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为信息化产业升级提供了契机。

5.政务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工作进展顺利。电子政务内网已覆盖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外网覆盖到街道和社区,以网上服务为主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政府网站建设全国领先,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12345”公共服务呼叫中心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搭建起政府和市民沟通的桥梁。行政电子监察综合平台建设有序推进,100%的政府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纳入电子监察范围,监督范围不断扩大。党政机关内部信息化蓬勃发展,部门信息化应用基本普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基本形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初见成效,促进了跨部门电子政务应用和业务流程优化整合。

6.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初步建成,为城市综合管理提供统一的空间基础信息。率先启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促进了城市管理的网络化和可视化。初步建成城市应急指挥平台,推动了气象、水务、三防、海事、交通等行业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社区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建成居住证信息系统,实现对居住人口的有效管理和服务。“深圳通”卡综合应用日益广泛,多功能金融IC卡在国内率先发行使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迅速。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启动,在8家医院开展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互联试点工作,有效提高了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水平。首创“城市街区24小时 自助图书馆”,提升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社会保险信息系统联网网点达2200多个,服务支持能力不断增强。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全市区域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信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提高;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率不高,跨部门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投入有限,信息化在社会公共领域应用深度不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信息化统筹力度不够,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有待优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

(二)面临形势。

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加速。信息技术创新孕育着新一轮突破,宽带网络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创造更好生活的基石,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新应用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加速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区别于工业社会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正在形成。这为深圳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围绕信息化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再次进入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阶段,发达国家依托自主创新,把信息化作为复兴经济、加快内生发展、继续保持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抢占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信息产业跃升的先机,谋 求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权。把握趋势,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信息化向技术综合集成和产业交叉融合的高端方向发展,是深圳践行国家使命,谱写经济特区新辉煌的必然选择。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日益加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衡量城市和地区发展的新坐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路径。深圳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增强发展紧迫感,推动信息化领先发展,以信息化增强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变革生产方式,带头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深圳质量”成为引领深圳未来发展的新标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深圳质量是特区新时期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核心路径。30年来,深圳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发展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不同步,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日益增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寻求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愈加强烈。同时,珠三角区域合作日益紧密,深港合作进入新阶段。充分发挥信息产业的先导和支柱作用,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把信息化作为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的重要支撑,是深圳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创造“深圳质量”的内在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将迎来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全面深入发展的新时代。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牢牢把握信息化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主题,更加突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更加突出信息化与城市化相协调,更加突出信息化与国际化相促进,更加突出信息化与社会民生服务相适应,坚持创新驱动、应用拉动,实现信息化水平整体跃升,带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跨越,支撑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领,市场主导。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推动、统筹协调、优化环境的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息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健全优质高效、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营造社会多方参与、充满活力、繁荣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开放创新,重点突破。以全球眼光,紧盯信息化发展趋势,大力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加强珠三角信息化联动,广聚创新资源,重点突 7 破具有全局性、重大带动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拓展新应用,催生新业态,提升信息化国际水平。

整合资源,共享协同。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充分整合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化协同,增强政府科学决策能力,有效满足公众信息需求,提升全社会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拓展空间,转型升级。开发互联网虚拟空间,拓展新业态产业空间,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增强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延伸产业链,抢占价值链高端,优化产业结构,率先推动低碳绿色发展。

深化应用,惠及民生。以行业应用和社会服务为关键环节,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学习的多元化需求,构建全面覆盖、高效灵活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信息化应用与网络、技术、产业的良性互动,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网络信息与应用服务,消除数字鸿沟,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协调发展,安全可控。科学把握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围绕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度应用,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确保重点领域信息安全,建立和完善维护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信息资源有效整合,核心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深化普及,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信息化环境显著提升,信息化成果充分惠及民生,加速向充满活力的信息社会迈进。

着力打造智慧深圳,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政府、市民、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交互方式,提高实时信息感应能力及处理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现代化城市。

具体目标:

——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现随时、随地、随需的宽带接入。全市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90%,光纤到户达到200万户,基本实现100Mbps家庭宽带接入能力,移动通信带宽达到20Mbps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9%。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突破,信息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建成中国软件名城。

——率先建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三网融合示范城市,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超过80%,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零售额比例超过10%,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三网融合实现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形成融合的信息通信网络,方便、快捷地提供新型综合业务。建设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

——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100%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100%的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定、重大市政投入等实现在线公众意见征询,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大大提高。

——信息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交通、食品药品管理、文体旅游以及民政等领域信息化应用成效显著,基本普及数字化、个性化、移动化服务方式,有效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市民基本信息消费纳入社会保障指标体系,信息化生活品质有效提高。

三、主要任务

围绕打造智慧深圳、加速向信息社会迈进的总体目标,大力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全面拓展信息化应用,全面提升深圳信息化水平。

(一)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充分认识信息基础设施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战略地位,构建泛在、融合、智能、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宽带网络,打造区域性国际信息枢纽。

大幅提升宽带网络能力。加快建设部署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管可控的信息网络,实现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IP化、宽带化、移动化和全光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快速发展光纤到户,打造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全覆盖和WLAN(无线局域网)深度覆盖的城市无线通信网络,加快推进TD-LTE网络商用建设。结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加速推进IPv6商用。积极争取开通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提升互联网国际接入能力,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城域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通信网络支撑。

加快建设功能型信息基础设施。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整合优化存储资源和运算资源,加强超级计算中心与通信运营商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整合建设面向应用的城市公共云计算设施,创新云计算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拓展政务、商务和民生等领域云计算应用,提高信息资源与网络资源使用效率,加速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化进程,有效降低全社会信息化成本。

全面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完善PKI(公钥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提供全面的身份标识和认证、保 11 密、数据完整性以及不可否认性等信息安全保障。健全PMI(访问控制与授权管理基础设施),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权限管理与授权服务,规范权限和证书的产生、管理、存储、分发和撤销,保障用户合法、安全的使用信息系统。强化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灾难备份建设,满足新时期信息化发展对数据安全与不间断服务的需要。

(二)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深圳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围绕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夯实信息化应用的产业基础,促进“高新软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完善跨区域资源配置、联合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各类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深圳。优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创新载体建设力度,支持企业参与承担国家、省、市各类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省部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鼓励组建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等多种合作方式,推进协同创新。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先发展面向应用的高性能SOC芯片和高密度、高频、大功率、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集成电路新型封装技术,集成电路设计能力达到32nm—22nm。重点发展大型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服务软件、新一代互联网软件等领域关键技术。支持云存储、云环境自适应管理等云计算关键技术,以及众核计算、GPU计算等超级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大宽带移动通信、异构网融合等下一代网络技术和新型传感器、自组织网络等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数字内容获取与生成技术、分析与处理技术、服务与利用技术、展示与交互技术、管理与安全技术等领域的突破。

推动信息产业高端化。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面向市场的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开展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服务,着力发展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核心基础产业。推进软件服务化发展,引导数字内容产业创新发展,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市场、新业态。大力推进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建设,促进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

(三)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业发展整体质量。

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提高信息技术对工业技术、工业产品研制的支撑能力,大力推广应用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制造等先进研发设计技术,数控、柔性制造等先进过程控制技术,以及物联网技 13 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促进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和网络化制造,重点推动激光设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向高端跃升。

推进信息技术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鼓励传统行业加快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增强自主研发和创意设计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创新产品种类,加速产品高端化,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黄金珠宝、服装、包装印刷、钟表等优势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融合。深入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综合集成,加强研发设计、生产过程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无缝衔接,构建统一的企业管控平台,逐步实现实时管理,以及企业内外部用户的应用定制和集成互操作,支撑企业科学决策,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深化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渗透融合,以信息流组织与支配商品(货物和服务)流、资金流、技术流,形成开放互动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鼓励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手段优化供应链和价值链,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打造先进的商业环境,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带动新型经济业态蓬勃发展。

(四)深化政务信息化建设。

深化政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促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公民社会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市民和企业为服务对象,不断优化多元化政府公共服务渠道,逐步完善面向市民和企业的在线公共服务,推动政务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打造阳光政府。

提升宏观决策能力。推进各部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继续整合完善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资源库,深化信息资源共享与挖掘分析,增强信息系统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功能,促进对宏观经济和社会运行情况的全面监测、管理和预测预警,提高政府宏观决策的科学性。

提高行政效能。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业务系统建设,加快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加强对公共资产、资源、资金应用及政府权力运作的电子监察,提高行政监察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能力。完善政府绩效电子评估与管理,优化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的数据采集、量化分析、结果研判、对比反馈,强化政府绩效管理与考核。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廉洁、高效运行。

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介的沟通平台作用,拓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双向互动渠道,在线处理群众诉求,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完善政府与市民高效便捷的多元化双向互动机制。

(五)拓展民生领域信息化应用。

顺应公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拓展信息化在民生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市民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民众健康、安全、便利、舒心的生活需求。

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向以电子病历和数字化健康档案共享为核心的区域信息一体化转变,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协同,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提升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水平。

改善社保民政服务。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就业服务、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等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救助、低保、慈善、社工、婚姻、社会组织等服务能力和水平。

发展数字化教育。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学校信息化建设,丰富数字化、智能化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育 资源普及共享,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深化社区信息化。全面推行网格化社区管理,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流程“一窗口式”管理服务。推动智慧社区环境建设,不断完善社区的信息化服务标准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促进信息技术在楼宇、家庭中的应用发展。

(六)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推动城市管理全面优化发展,通过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促进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优化城市管理模式。深化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应用,推动城市管理全过程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处理,加强跨部门的协同管理与联动。拓展市民与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发挥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作用。

推动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加大城市传感网络建设与整合力度,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探索城市水、电、燃气、道路等公共设施物联网与云计算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与基础资源的实时监测、高效利用。

加强城市管理领域精细化。建设高效低碳的智能交通体系,加快交通管理向主动诱导式转变,营造“智慧交通、低碳出行”的绿色交通环境。健全跨部门的主动、预应式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信息管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化、智能化,建立更加高效、规范的生态环境管理保护新模式。深化数字城管应用,提高路牌、路灯、公交站牌等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采集、分类、监督的网格化管理水平。

四、重点工程

构建泛在信息基础设施,统筹政务信息化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推进区域信息化合作,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打造智慧深圳。

(一)信息网络跃升工程。

以推进特区一体化为契机,将宽带网络作为优先发展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通信网络。

光纤到户。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提高骨干网互联互通水平,改善网络服务质量。以大芯数光纤为主要传输媒体,以PON(无源光网络)为主要传输手段,以城市更新单元为重点,加快已建区域的“光进铜退”网络改造,新建区域直接部署光纤宽带网络。探索新建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光缆网络的统一布放机制。加速光纤到户、光纤到桌面,向用户提供100Mbps的高可靠性带宽接入。鼓励政府 和行业信息化的光纤宽带网络应用,促进宽带网络在电子政务、医疗卫生、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领域的普及。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合光纤宽带网络的特色业务,加快宽带应用的创新,以光纤到户为基础,逐渐发展各类综合多媒体接入平台,实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上网、数字电视的融合,推动三网融合业务快速发展。

无线城市。加快3G、WLAN、DTMB(地面数字电视)等无线宽带网的全市无缝覆盖与人口密集地区的深度覆盖,率先开展TD-LTE的4G规模试验网建设,2012年底前基本实现福田、罗湖、南山、盐田等4区网络全覆盖,宝安、龙岗及各新区的重点区域网络覆盖。在学校、公共图书馆、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部署无线热点,为市民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接入服务。构建无线网络应用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快速发展无线宽带业务在政务、商务、民生生活、教育学习、娱乐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服务,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在交通安全、应急指挥、城市管理等方面,以无线城市业务系统作为有力的、方便快捷的信息载体,最大限度提高效率、方便群众。

通信管网。创新通信管道建设维护管理模式,推进网络基础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共享,促进网络资源高效利用。结合城市道路网、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等设施的建设,全面统筹全市通信管道、杆路、光缆和机房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地铁等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审批中,为光纤宽带及移动通信网建设预留管道、设备间、基站位置、电力配套等资源,保证通信运营商平等进入,维护用户的选择权。探索利用地下空间,推进通信机房集约化建设,鼓励共享共用。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大鹏半岛滨海旅游度假区等新型功能区通信管网布局。

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抓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落马洲河套地区、莲塘新口岸建设的有利时机,深化深港信息合作,争取国际通信专用通道资源,推动深港城域网高速互联,满足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企业国际通信需求,提升深圳国际信息通信服务能力。

(二)物联网促进工程。

以融合推动发展,渗透创造价值,促进物联网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度应用。

技术和标准。结合深圳RFID产业、传感器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互联网产业的先发优势,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加强超高频射频识别、新型传感器、低功耗传感节点、中高速传感器网络系统设备及节点专用操作系统等技术研发。加快研究网络架构、网络与信息安全、节点间通信与组网、协同检测与数据处理等技术,解决物联网节点间的双向通信、路由和协同。重点突破数据库软件、决策处理、协同处理、系统级软件、中间件等物联网系统软件技术。按系统设计、急用先行、国际同步的原则,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物联网标准化协作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成立物联网产业联 盟,参与物联网技术参考模型、物联网统一标识和解析等标准化顶层设计,开展物联网技术体制研究和核心基础标准研制,积极参与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泛在网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化工作,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加强与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

支撑平台。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搭建深圳物联网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检测验证、技术攻关、研究咨询和培训交流等服务。建立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开展物联网产品测试验证和合格评定等相关试验和验证工作,构建测试评价体系,为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开放测试环境。部署特定区域、特定范围的物联网网关,推动传感与控制信息的集中采集、存储和处理、并与通信网络标准化对接融合。充分发挥已有网络能力和计算资源,推动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整合,构建开放智能管理平台,支撑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

应用示范。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物联网在各领域的深化应用,推进物联网传感设备、通信设备产业与信息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应用市场和产业链形成。围绕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物流、交通、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水资源监测及调度、检验检疫等重点行业,以及家庭、社区等消费领域,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智慧环保、智慧民生等一批实用性强、经济效 益高、社会效益明显的应用示范工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物联网商业应用模式。支持高新区深圳湾园区、深圳软件园、南山蛇口工业园、坂雪岗园区等园区建设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区。

(三)云计算创新发展工程。

建设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大力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推进多层次、广覆盖、跨领域云计算应用服务,提供即插即用的低成本计算服务。

技术和标准。建立云计算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发平台,重点发展云存储技术、云环境自适应管理技术、云资源管理与调度技术、云计算海量数据处理与挖掘技术、云服务技术、云安全技术等关键技术。发挥深圳云计算中心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主要云计算技术科研院所、企业和评测机构,成立产学研合作的“云计算实验室”。鼓励深圳云计算中心、华为、腾讯、金蝶等单位积极参与国际云计算标准制定,力争在服务能力与质量、开放接口、体系架构、评估认证等环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强化云计算信息安全,采用可靠的云安全技术和标准,保障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安全和客户信息安全,提升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信任度。

服务平台。对现有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进行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升级改造,形成处理能力强、存储容量大、安全可靠、布局合理、适应 不同应用服务的云计算环境,逐步建设以应用为导向的私有云、公共云、社区云、混合云,构建“深圳云”。依托华为、深圳云计算中心等,进一步推动深圳云计算产业联盟相关工作。引进国家健康档案中心、国家高端医学影像中心等落户深圳。打造较为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抢占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支持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构建客户、运营商、开发商端到端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个性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推动信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支持华为、腾讯、金蝶、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展商业云计算服务,针对各行各业不同需求,搭建多种云计算基础平台,通过资源的动态配置提供用户所需要的各类云计算服务。加快聚集一批云计算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企业,形成由龙头公司带动的云计算产业集群。

应用示范。围绕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转变用户独立建设信息系统的传统方式,通过云计算平台向用户动态配置提供所需的计算与存储能力,实现计算资源充分共享,降低各行业领域信息化成本,提高信息系统的运营效率。不断拓展应用服务领域,在教育、卫生、社保、公安、电子政务、水务、环境、金融服务、交通物流、文化创意、企业信息化等领域实施云计算示范应用项目。创新基于云计算的新型商业模式,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加速培育云计算用户,支持生物医药、新能源、集成电路设计等重点行业企业应用云计算服务。

专属云。以云存储与数据智能处理为支撑,建立“我的专属云”,为深圳市民提供TB级容量的个人云空间。以人口数据库为基础,逐步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个人信息资源,集中存储涵盖市民个人医疗、教育、社保、税务、信用、人事、民政、住房等的全方位信息,实现市民终生动态信息的全过程覆盖,根据市民个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服务。

(四)三网融合推进工程。

发挥深圳信息基础设施较好、电子信息产业领先、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迅猛、信息消费需求强劲的优势,推动基于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的产业转型和融合。

业务融合。推动广电、电信试点业务双向进入,重点发展基于广电网的电信增值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和电信运营商的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业务。建成符合三网融合双向进入要求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和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以及PB级的融合视频存储分发平台,研究探索网间结算的具体办法,实现运营企业业务本地网间互联互通。推进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手机电视网建设。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建设和双向升级改造,完成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和资产重组,组织实施天威、天宝、天隆、天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及蛇口电视台网络资产重组,形成全市统一有线广播电视网。

数字家庭。发展具有三网融合、高清互动、智能控制功能的新型高端数字家庭系列产品。依托三网融合,建设面向多终端、多运营商的控制集中化、功能多样化的数字家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普及家庭高清互动娱乐、视频通信、节能管理、安全监控、远程教育、家庭医疗保健等智能化信息应用。实施“深圳数字家庭”计划,开展智能家居、家庭商务、家庭金融等数字家庭业务,实现电子政务应用进入家庭,开展政府信息公告、办事流程、在线服务、民意调查等服务。推广家庭远程医疗监控、网络就诊、医疗保健咨询服务。重点开展家庭远程互动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和科学普及等服务。建立煤气、水、电远程抄表与安全监控系统。推广安防预警系统、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以及家电互联遥控系统等智能家居系统,打造安全、健康、节能的数字家庭,激发家庭综合信息服务需求,促进数字家庭产品制造业和新型数字家庭信息服务业的互动发展。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社区,开展三网融合数字家庭试点示范,建设光纤入户与驻地网实现三网融合的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实现小区和楼宇内资源共享,确保运营企业平等接入,探索以户为单位统一计费,实施分级收费标准。

技术创新。重点突破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智能终端、芯片设计、嵌入式软件、数字家庭网关、新媒体内容集成与分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鼓励创维、三诺等龙头企业参与国家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家庭等相关标准制订,推广国家AVS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建立三网融合工程实验中心,重点支持华为无线通信接入 25 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兴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UT斯达康深圳研究中心和北大深研院—阿派斯云媒体研究中心,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三网融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公共平台,推动三网融合技术的应用示范。

数字内容与新媒体。加快发展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游戏、新媒体等数字内容产业,培育创意产业群、传播产业群、文化服务产业群,建设全国创意设计基地,促进上下游产业互动,构建创意创作、生产制作和拓展运营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广基于宽带的视频应用,发展基于宽带的信息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办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建立数字内容集成运营分发平台、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和业务运营管理平台,实现面向电视、计算机、手机等多平台的数字内容制作、集成、分发与管理,开展面向多网络、多终端、多渠道、多业务的内容运营,有效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深圳广电集团、腾讯、华强文化等龙头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在全国处于龙头地位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内容产业集团,形成规模大、水平高、服务全、运营模式清晰、产业链完整的三网融合内容产业集群。

(五)电子商务提升工程。

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的着力点,深入普及电子商务应用,鼓励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打造开放互动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产业的一体化融合发展。

应用推广。鼓励制造业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大力发展B2B、B2C电子商务模式。普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重点支持消费类电子、服装、钟表、包装印刷、黄金珠宝、旅游等行业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在线采购、销售、外贸出口等生产经营活动。鼓励公众应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创业。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国际市场。

服务平台。支持腾讯拍拍网、商机网等较为成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和服务平台。支持深圳珠宝网、华强北电子交易市场、中农网等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行业领先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为广大中小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便捷可靠的电子商务服务。重点突破移动电子商务在金融业务、在线支付、电子订票、便捷购物等商务领域的应用,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建设电子商务企业孵化器和产业园,加大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争取2015年前扶持10家以上电子商务企业成功上市。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商务服务龙头企业落户深圳。

产业链电子商务。推动电子商务向产业链电子商务演进,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水平,实现供应链高度协 27 同协作。推动产业集群和行业深入关联发展,打通商讯、批发、零售、支付、物流、通关、保险、外汇、退税、融资、认证、信用等全程商务环节,以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节点的电子商务应用。推进制造领域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财务结算管理方面的信息化资源整合及实时管控,拓展业务管理延伸,构建和完善多种生态类型的全产业链电子商务。

支撑体系。推动电子安全认证和在线支付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依托银行卡、支付宝、财付通、移动支付、手机钱包等多种形式的在线支付工具,提供便捷、安全的网络金融服务。建设电子商务可信交易基础支撑平台,提供市场主体身份在线查验、市场信息规范管理等诚信服务,构建可信交易环境。推动电子商务服务商、传统商业品牌商与物流企业、港口、航运等领域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建设跨区域跨行业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一体化供应链,构建与电子商务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支持、配合涉及电子商务的仲裁、公证、商务法庭等方面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将电子商务统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完善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促进前海电子商务发展的财税政策。

(六)政务信息化深化工程。

以市民为中心,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顶层设计为切入点,以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突破口,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与服务。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建立与电子政府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打破部门限制,系统梳理、全面优化政府跨部门业务流程,整理、规范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完善涵盖网络互联、资源交换、业务协同、对外公共服务、平台接口、安全架构的全市统一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深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到2015年,基本建成技术标准统一,业务流程规范,绩效评估科学的跨部门、无缝隙的电子政务体系架构。

政府在线服务。以市民和企业为服务对象,建设集成、开放、互动的政府门户网站,强化便捷的场景式办事指引,实现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智能化服务、自助化服务转变。建设个性化、一站式网上行政服务大厅,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反馈的全流程在线行政审批方式和行政服务。用户通过个人账户,订制相关的社会保障、税务、医疗、教育等服务内容,实时掌握政府部门的服务动态。

网络问政。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微博等网络政民互动渠道,积极开展网上评议、网上听证、网上提案、网上信访投诉、网上民意征集等多种互动交流业务,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推行网络发言人 29 制度,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整合政府各部门网上信访和投诉处理渠道及信息,实现信访及投诉受理的全流程在线处理及监控,提高群众诉求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完善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深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与业务协同。进一步规范信息的采集、编目、维护和更新,制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实施办法及应用规范,建立跨部门资源共享交换的使用管理、责任认定和激励约束机制。以应用为驱动,以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为支撑,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以流程为中心,深化跨部门协同审批。

城市数字资源中心。继续整合完善人口库、法人库、地理空间库三大基础数据库,加快建设社会诚信、文化资源、创新资源等信息资源库。规范信息的采集、维护和更新,实现“一数一源”,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为全市各部门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来源。面向政府管理、宏观决策以及社会行业应用,深化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资源库的共享与开发利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信息资源库的增值开发,促进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深化交通物流、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科技服务等行业信息化,为实现智慧深圳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

电子政务云服务。积极探索云计算技术,充分利用深圳云计算中心、党政机关专用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社会运营商相关平台等高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其它基础资源及管理服务资源,建设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以各部门新增业务系统为重点,推动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向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迁移,实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以城市数字资源平台为基础,探索政务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式。推进信息系统开发与服务运维平台建设,以需求为导向,逐步为各职能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平台、软件等云服务,提高电子政务运行效率,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总体建设、运行和管理成本。

(七)社会民生应用工程。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人民生活向便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医疗卫生。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以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到2015年,居民数字化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95%。通过健康档案数据的挖掘分析,全面评估居民健康水平和卫生需求。构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服务机制,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流程,实现全市医疗卫生协同,逐步实现医学影像、症状、用药等诊疗信息的跨院共享利用,减少患者重复检查、检验、用药,提高医疗效率和医疗品质。建设全市范围的重大疫情监控网络,提高对重大及突发卫生事件自动 31 预警及应急指挥能力。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远程医疗保健系统试点工作,鼓励健康监测机构通过物联网远程医疗为社区居民提供自助健康管理和监护服务,连接医院、社康中心以及健康管理机构,并逐步延伸到家庭,进行远程医疗监护、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全民教育。搭建全市虚拟教学平台,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计划,开发引进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型的学习工具,拓展广阔的网络教育教学空间,提供按需定制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和网上课程服务。选择条件成熟的学校,开展电子书包的试点工作,促进自主化、交互性、协作式学习环境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数据标准,逐步构建涵盖学生、教师、校情、安全等信息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强化动态的预测、预警、干预、指导功能。完善教育信息服务门户,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教育政务信息获取、网上办事、家校互动、学习机会管理等各种社会教育服务。鼓励港澳台及海外高等教育机构与深圳学校合作建立教育网络,开展远程教育。

社保民政。不断拓展社会保障卡的应用范围,加大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及技能人才服务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力度,构建内容全面、及时、准确、一致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基金管理信息资源体系。加快社会综合救助信息化建设,提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医疗、教育、住房以及临时性的救助水平。提高民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实现婚姻、养老慈善、社工服务、社会组织等事项的便捷服务。

文体旅游。加强文体旅游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形成内容齐全、渠道畅通、操作便捷、运作高效、双向互动的公共文体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优质公共文体旅游信息服务和指引。推动博物馆展品、艺术作品、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促进文化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增加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在居民小区、厂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布点。

社区信息化。实施社会建设的织网工程,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编制服务网、民心网、工作网,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动社区综合信息统一获取和管理,推广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信息动态采集,实现全市房屋、人口及居住信息的分级分类跨部门共享,构建集社区服务呼叫中心、社区服务网、社区管理信息系统“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对各部门的社区服务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将行政审批和为民办事服务延伸到社区工作站服务窗口,为社区居民提供人口计生、卫生保健、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社会救助、法援调解、慈善捐助、房屋租赁等公共服务。依托社区图书馆、社区文体中心等社区服务机构,结合城市更新,建设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信息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社区,促进信息技术在社区节能环保、安防中控、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智能卡综合应用。深化智能卡综合应用,实现公用事业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和金融支付系统等各行业融合互通,为市民提供便捷多样

的服务。拓展移动支付应用,推进电子钱包在零售、餐饮、宾馆酒店、交通、缴费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深圳通”与银行卡应用的融合。推动与周边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卡应用的互连互通工作,实现“深圳通”与“八达通”、“岭南通”的互联互通,推广手机深圳通应用。促进RFID(射频识别)电子计费系统由高快速路向城市公共停车场扩展。探索以居民二代身份证为主要介质,逐步拓展对居住证、社保卡、图书证和金融卡等应用的集成,实现公共管理服务一卡通。

(八)城市智能管理工程。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重点促进城市交通、安全应急、生态环境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的精细化、动态化和智慧化,建立与城市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

智能交通。逐步构建覆盖全市的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管理和道路综合管理等一体化智能交通体系。运用物联网技术,完善主要道路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网络,实时采集车流、车速、道路饱和率等交通信息,积极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为交通管理、指挥调度与公共服务提供完备的信息支撑。集成交通信号控制节点信息,优化全市路网交通信号智能控制,实现交通流的动态优化控制。通过数字广播、移动通信等多元化信息发布渠道,向车载电子导航仪、交通电子指示牌、电子公交站牌以及个人移动终端等设备,实时发布道路拥堵信息、停车场与停车位信息、公共交通线路与一体化换乘信息等交通 34 信息,实现全方位、无缝隙的交通信息诱导,引导各种交通流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合理分布,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建成高效、便捷、安全、低碳的城市交通体系。

公共安全与应急。构建多元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公共安全与应急信息监控体系。整合公安、消防、应急办、交通、气象、卫生、海事、人居环境、水务及城管的公共安全与应急资源,构建覆盖全市的跨部门安全应急体系,实现全市安全应急联动,全面提升公共安全应急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完善水文、气象、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站网,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灾害预防和应急水平。强化视频信息的综合应用,实现视频监控和分析研判的智能化、自动化。拓展社区警务系统的覆盖范围,提升移动警务系统功能,重点加强工业园区、旧城和旧村的科技强警工作。建立多元化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布渠道,向社会发布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信息。

生态环境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体系建设,加强环境、海洋、水务、气象等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为生态环境研究、管理与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优化整合水文、水资源、水质、大坝安全检测等在线检测和采集,实现源、供、排、污、灾等水资源与水安全管理环节的实时监控、历史回溯、预测预报和综合调度管理。支持深圳市海岸与大气研究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红树林研究中心建设。加强碳排放测算及管理,全面掌握碳排放量、碳排放结构及空间分布等碳源状况,创建科学化、数字化、动态

化的碳排放环境管理的指标体系,促进城市碳排放可控、可测、可调。通过互联网实时发布生态环境信息,强化公众舆论监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建立食品药品监控体系,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批发、销售、使用进行全程监管,加强对食品药品的行政许可、行政监管、技术监管、行政执法等业务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实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向主动监管、事前监管和精细化监管转变。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便捷有效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沟通渠道,完善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信息采集与发布体系,方便公众随时查询药店网点以及药店经营品种、诚信记录等信息,指导社区居民安全合理使用药品,提高全市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深圳城市总体规划,结合特区一体化建设,全面实现基础地理、规划成果、土地现状等多源空间信息数字化,加强对地籍、房地产、测绘行业等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监控,继续完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加快推广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应用,推进空间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建立,提升空间信息服务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实现关键工序施工可溯及现场质量安全可控。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扩大数字城管业务覆盖范围,实现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公园管理、林业资源、城市照明、市容秩序的数字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九)区域信息化合作工程。

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加强与东莞、惠州、香港的信息化合作,积极融入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深圳迈向国际化的步伐。

深莞惠信息化合作。强化城市枢纽型、功能型信息平台的统一规划和相互衔接,推进深莞惠城际网络的高速互联。加快无线城市群的建设,促进无线城市应用平台的对接和资源共享。推动三市通信资费统一。按照全省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规范,推进深莞惠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大力开展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工作,构建区域企业信用信息合作体系,实现三地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及共享。搭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交通、文体旅游等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

深港信息化合作。推进深港两地电子签名证书互认。支持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全物流可溯源的监管体系。完善区域传染病疫情、食品、农产品卫生等公共突发事件通报及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深港口岸信息化合作,探索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口岸查验方式创新和口岸监管结果互认共享机制,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和“大通关”建设,为人员、货物、车辆创造更加便捷的通关服务环境。建立深港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采集、交换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推进物流信息在前海的汇集与交换,构筑南方物 37 流信息交换中枢。争取国家支持,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先行先试,允许国内电信运营商与香港电信运营商合作,经营CEPA框架下的增值电信业务,探索开拓新业务,推进深港两地在互联网数据业务、存储转发业务、呼叫中心业务等增值电信服务领域的合作,建设安全、快捷、方便、支持多币种的商务交易应用服务平台。

(十)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主动应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信息安全挑战,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网络信任体系。建立健全电子认证兼容和综合监管平台,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加快数字证书的发放和推广应用,健全涵盖认证和注册、证书管理、密钥管理、不可否认服务的PKI体系。推动国家、省、市各级CA的互认证,加强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的国际合作,构建严格层次结构和分布式结构的PKI信任模型,实现数字证书的一证通用、一证多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电子认证工作,加强信息加密技术的开发,不断降低数字证书应用成本。健全包含AC(属性证书)、AA(属性权威机构)、属性证书库的PMI体系,实现权限和证书的产生、管理、存储、分发和撤销等功能,完善基于AC的授权和访问控制机制,实现资源访问控制权的统一管理,强化重要信息系统的授权与访问控制,为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应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网络系统安全防范。建设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加强网络系统安全技术保障,完善OSI(开放系统互联)安全体系结构。通过SSL/TLS(安全套接字层/传输层安全)、VPN(虚拟专用网)、IPSec(互联网协议安全)等技术保障传输层和网络层信息安全。推广SET(安全电子交易)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保护互联网上信用卡交易安全。支持信息安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密的防范能力。

信息安全测评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信息安全机构在安全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建设覆盖全市的信息安全测评体系,通过测试环境构造与仿真、有效性测试、负荷与性能测试、攻击测试、故障测试、一致性与兼容性测试,对信息安全产品、重要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验证、测试、评价和定级,规范系统安全特性,为信息安全厂商和用户提供测评服务。积极研究借鉴TCSEC(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ITSEC(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CC(信息安全评估通用准则)等信息安全评估准则,不断建立新的检测和评估手段,保证基准测试的一致性和评估的客观性,加强对高安全等级产品和系统的形式化分析能力,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党政机关内部网络和财政、金融、商务、电力、交通、能源等领域信息系统的安全。

应急和灾难备份。积极开展重要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确定RTO(恢复时间目标)和RPO(恢复点目标),通过自建灾难备份中心、共建灾难备份中心、服务外包等模式,统筹规划灾难

备份建设。鼓励交叉备份、互为备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灾难备份建设和技术服务,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升响应恢复能力,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和关键业务可以持续服务,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

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更新信息安全规划,确立实施安全措施的机构、人员及其工作制度。对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和安全设备,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等级保护。加强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积极跟踪、研究和掌握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先进理论、新型应用和发展动态,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市民信息安全意识。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符合行政体制改革方向、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信息化推进协调体制,加强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探索设立党政机关CIO(首席信息官)制度。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将信息化工作纳入业绩考核指标,实现信息系统应用情况可量化、可评价、可考核。每年定期发布深圳信息化白皮书,为政府指导和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健全信息化法规。

进一步健全深圳信息化法规体系,修订《深圳经济特区信息化建设条例》。发挥特区立法的优势,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及维护的立法工作,在全国率先确立电信通路权。研究制定《深圳市通信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和《深圳市小区和楼宇红线内通信基础设施技术及建设标准》,规范全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编制管道、杆路、光缆等传输线路的专项规划,并与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衔接,加快制定和完善光纤宽带网络相关的技术标准、工程规范和验收规范,加快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商用楼预先布放光缆等规范的出台和落实,推进网络基础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共建共享。探索确立市民信息消费基本保障制度。研究制定《深圳市个人信息保护条例》,规范个人信息保护。

(三)提高政府投入效率。

加大政府在公共信息服务领域的投入,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与运营模式,确保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以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强化政府投资管理,加强政府信息化投入的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估,完善信息化工程预算、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能力,在信息网络基 41 础设施建设方面探索建立政府与运营商的多种投资与运营模式,将信息通信网络作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形成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机制和集约化建设模式。

(四)完善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推动知识产权从注重数量向提升质量的转变,优先支持光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池建设。不断提升各类标准化研究和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鼓励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快电子商务、光通信、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数字家庭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以规模应用带动标准制定,取得标准制定的主动地位,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建设自主可控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

(五)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

加强对光纤宽带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网间互联互通监管措施,完善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配套措施,营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物流园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高带宽、广覆盖的光纤接入网改造。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移动通信等专业化园区,超前建设国际先进信息网络及新一代通信试验网,为园区企业提供国际化的研发、测试、验证环境。构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市民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权利与义务对等

的互联网治理机制。强化行业道德建设,鼓励社会监督,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维护互联网市场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秩序,保护用户合法权益,营造积极健康的互联网发展环境。推动互联网实名认证体系建设,实现网民虚拟身份与真实身份的对应,促进互联网监管的有序和可控。

(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深圳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信息化课程体系,鼓励南方科技大学与世界著名学府共建高水平信息学科,提升大学城各院校信息学科的建设水平,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引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技术专家和高端信息人才,提高深圳市信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信息技术普及教育与培训,实施干部信息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政府部门业务与信息技术,分析信息化技术趋势、方法论、信息化项目管理等重大问题,提升干部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

(七)消除数字鸿沟。

及时向市民发布智慧深圳建设发展的最新动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络等各种媒体,积极开展群众性、趣味性、多样性的普及活动,形成全体市民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的智慧城市建设良好氛围。在街道、社区建立信息技术应用体验中心、上网服务站和培训点,普遍提升市民信息技能,使市民更好地分享信息化成果。面向

社会困难群体,建立和完善居民信息消费优惠政策和补贴机制,以低价保障市民基本信息消费权。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重视开发和提供与弱势人群相关的在线内容服务,提高互联网在弱势人群中的普及程度。依托社区信息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电子政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救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切实做到信息惠民,消除“数字鸿沟”。

(八)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加强信息化规划的约束力,形成信息化推进的长效机制。抓紧制定本规划的实施方案。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和新区管委会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资金扶持、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责任。市、区政府督查部门、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附录:名词解释

1.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

2.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是指社会上不同性别、种族、经济、居住环境的人,接近使用数字产品(如电脑和互联网)的机会与能力上的差异,数字鸿沟实际上表现为一种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

3.新一代网络: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通信协议),支持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业务与传送分离,控制功能独立,接口开放,具有服务质量(QoS)保证和支持通用移动性的分组网。其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

4.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图1 三网融合示意图

5.光纤到户(FTTH,Fiber To The Home):即将光纤接入家庭,FTTH的显著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

6.无线城市:是指在城市行政区域内,以无所不在的无线宽带网络,支撑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应急联动、公共服务、商务旅游、生活学习等信息化应用。无线城市应用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

图2 无线城市示意图

7.TD-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我国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3G标准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是一种专门为移动高宽带应用而设计的无线通信标准。TD-LTE作为通信产业变革期的重要机遇,主要包含三大特点:

一、包含大量中国的专利,由中国主导,同时得到了广泛国际支持,成为了国际标准;

二、46 上网速度快,能够达到TD-SCDMA技术的几十倍,使无处不在的高速上网成为可能;

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与其他国际移动宽带技术基本实现了同步发展,代表着当今世界移动通信产业的最先进水平。

8.物联网: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互通。

图3 云计算示意图

9.云计算: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IT资源的计算模式,按照用户的动态需要,提供SaaS、PaaS、IaaS服务,使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资源具有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的特征。

图4 云计算示意图

10.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即通过互联网提供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硬件和软件资源。IaaS可以提供服务器、操作系统、磁盘存储、数据库或信息资源。

11.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即向用户提供基础架构,软件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基础架构之上建设新的应用,或者扩展已有的应用,同时不必购买开发、质量控制或生产服务器。PaaS模式允许用户创建个性化的应用,也允许独立软件厂商或者其他的第三方机构针对垂直细分行业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12.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即一种软件分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应用软件安装在厂商或者服务供应商那里,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来使用这些软件。这种模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靠的支持服务、强大的可扩展性,能够降低客户的维护成本和投入。

13.数字家庭: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各种家电通过不同的互连方式进行通信及数据交换,实现家用电器之间的“互联互通”,使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极大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娱乐性。

图5 数字家庭示意图

14.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的、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工作记录,是居民个人在医疗机构历次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被记录的完整、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与传统纸质病历相比,电子病历具有以下优点:确定了病历书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安全可靠、存储查阅方便、时效性强,可保证完整、准确、及时获得患者信息资料,提高临床医生工作效率;可以实现跨医院互认共享,确保诊疗过程的连贯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图6 电子病历应用示意图

15.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操作快捷方便。RFID系统一般由阅读器和标签两部分组成。

16.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是在较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之上,通过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技术、交通对象交互以及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等专有技术,加强载运工具、载体和用户之间的联系、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从而建立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图7 智能交通示意图

17.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要求从总体上实现电子政务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以确保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顶层设计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内网建设方 50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农业农村部分

全面落实“农业强县”发展措施,加快农业农村上新水平

以“农业强县”为主攻方向,以打造“两园两区两会一带”为载体(即打造现代农业物流园、果蔬标准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养殖示范区,中国—东盟(**)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农民专业合作协会、循环农业示范带),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建设标准化、服务体系规范化进程,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力争到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第一节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稳定粮食生产,大力推进种植业发展。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粮食年产量***万吨,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巩固和发展蔬菜、水果生产规模,进一步优化蔬菜生产基地资源配置,鼓励和支持种植能人异地开发,发展特色蔬菜、反季节蔬菜和绿色蔬菜,2015年全县秋冬蔬菜产量稳定在***万吨以上,夏秋反季节蔬菜产量***万吨以上;提高***镇、***镇、***镇等***一带水果品质,在南北两翼山区大力发展特色水果(油桃、肚橙等),2015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万亩,其中芒果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香蕉***万亩,产量***万吨;特色水果***万亩。继续推进甘蔗高产高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中、低产蔗地改造,推广大面积连片种植和良种良法,提高单产,“十二五”期间,原料蔗总产量年均稳定在***万吨以上。

大力发展水产畜牧业。继续实施“贷款贴息、创业补贴”和“以奖代补”的养殖激励机制,扩大林下养鸡、山羊圈养、肉兔养殖规模。到2015年,建立年产万羽以上规模林下养鸡场***

个以上,年出栏肉鸡***万羽;加大“贷羊还羊,滚动发展” 推广力度,扩大全县山羊圈养模式的覆盖面和构建肉羊产业重点区域,到2015年全县山羊养殖总量达***万只;2015年全县发展养兔示范户***户,存栏种兔***万只,年出栏商品兔***万只。推动生猪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生猪良种繁育、生猪养殖、有机农业协调发展,2015年生猪出栏量50万头。发展肉牛产业,建设种牛繁育、肉牛育肥、优质牧草饲料生产基地。发展池塘养鱼、库汊养鱼,以那吉航运枢纽、鱼梁航运枢纽**段为主发展大水面养殖。到2015年,水产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比例达40%。

提升林业经济。北部土山区重点发展商品林基地建设,主要发展杉木、马尾松、速丰林基地和油茶、油桐、板栗经济果木林基地。南部石山区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主,重点发展苏木、竹子、任豆树。***重点发展马尾松、桉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和八角经济果木林基地;***两侧发展水源涵养林;退蔗还林还果区域发展金银花种植项目或其他宜林宜果项目。中部河谷平原区创建***。通过优化林种结构,扩大林木种植规模,提升林业经济总量。“十二五”期间,全县新增森林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林业总产值不断增加。

第二节 加快经营组织化规模,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推进、企业自律”的推进模式,建立和完善从基地到生产、采收、加工、上市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重点加大蔬菜、芒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实施力度。在生产环节,重点抓好农药残留限量等安全标准、正确农业操作规范和生产操作规程的实施,帮助和指导农民严格执行标

准,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确保无公害蔬菜的产量不断提高,质量持续稳定。在加工过程中,建立关键控制点和危害分析系统,做好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提高加工、保鲜、储运和包装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在流通环节,发展蔬菜产品清洗,加强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防止二次污染。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带动全县果蔬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安全型转变。按照市场运作方式,以企业为依托,推进“统一基地规划、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标准化技术、统一投入品配送、统一产品收购”的“五统一”经营模式,加快经营组织化规模,用标准统一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开展现代农业综合技术集成展示成果与推广应用示范片建设,大力推进果蔬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和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建设。

第三节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集中区建设

以提高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收增效,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着力引进和扶持糖浆纸、林浆纸、林(竹)板一体化企业,以及蔬菜、水果加工企业,加快经营模式转变,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等多种形式产业经营模式,实现产业利益共享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协会,引导和规范龙头企业、专业合作协会运作,协调金融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推动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流转和优化组合,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建立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以***为肉鸡主要养殖集中区,以南部石山区和北部丘陵地区乡镇为肉兔、山羊等草食动物养殖集中区,逐步建成我县养殖示范区,以示范区带动其他乡镇发展。大力推广在林园、果园等林下建设猪场,推广生

猪标准化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养殖,提高养殖业效益,建设“养猪-沼气-种植”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带。到2015年,培育2—3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培育3—5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创建20家新型农民专业合作协会,基本形成农工贸一体化和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经营格局。

依托***园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等地理标志产品资源,扩大品牌产品规模,促进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效应。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注册商标,打造“原产地品牌、生态品牌、特色品牌”等**名优农业品牌,继续做大做强果蔬、农产品加工品等优质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把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扶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格局,并结合旅游、节庆活动推介地方品牌。

第四节 提升合作开放水平,打造中国—东盟(**)合作开放基地

以中国-东盟(**)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为平台,创建精品农业品牌,提高亚热带特色农产品国际国内影响力。加强与国内外会展公司合作,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逐步转变行政主导向市场化运作,提高中国-东盟(**)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档次和规模,争取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分会场,建设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室内会展中心,把中国-东盟(**)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打造成为国际区域性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博览名会。依托中国-东盟(**)现代农业展示会的对外交流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交流与联系,探索走出国门对外投资、开发的路子,由投资公司架构引导种植大户到东盟国家开发农业资源,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对

1-2个东盟国家的投资开发与合作。扩建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提升配套功能,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国际现代农业物流园,将现代农业物流园建设成为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进入东盟的农产品、鲜活畜禽、农机产品商贸物流交易基地。结合商贸、物流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产品信息体系及产品营销体系建设。

第五节 完善农业农村服务体系,保障农业生产发展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县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推行村级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保证农机技术服务到田头,建立***农机交易市场,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加快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县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切实做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加强监控和预防,杜绝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发生。加强和规范农产品冷链等农产品供销设施建设和市场管理,大力发展农村集贸市场,逐步形成以专业市场为龙头,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的流通服务体系。加大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不断提高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使乡村多出“田秀才”、“土专家”、“小能人”。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坑农、害农的违法案件,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第六节 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广播电视、公路、沼气、民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广大农村的生活条件。继续抓好***等在建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力争“乡乡有示范点、村村有示范屯”。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利用好农村“一事一议”等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引导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一批生态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明显、效益显著的名村、名屯。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和配套服务基层群众服务机制,推行以行政村为中心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继续巩固和发展“农事村办”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实现城镇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局面;强化乡村和村屯规划整治,将村屯建设纳入规划管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使村容屯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健康文明新风尚进一步形成。

下载《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五篇材料)

    深府办„2011‟号 关于印发深圳市信息化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 〔201......

    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新规划

    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新规划 3月1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验交流会在浙江召开,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对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部属。 在当天的交流......

    农业和农村十二五规划编制提纲[最终版]

    德兴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十二五”规划编制提纲近年来,德兴市委、市政府在上饶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把发......

    十二五规划有关农业部分

    十二五规划有关农业部分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

    区农业十二五规划

    *****区农业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运行质量效果最好的时期之一。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

    国家工商总局印发《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家工商总局印发《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大力加强工商信息化建设 努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国家工商总局印发《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

    全国养蜂业十二五规划

    广西亚索蜂业有限责任公司 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三农在线网作者:不详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养蜂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养蜂业的稳定发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