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和新能源开发尚未成熟的状态,人类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拥有丰富的矿产、能源、生物、淡水资源,因此对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日益成为21世纪各国国家战略的重点,我国虽然是一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海洋大国,但海洋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离世界顶尖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在海洋技术的探索和使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污染、海洋管理 海洋资源的分类
1.1海洋化学资源
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学物质,在陆地淡水越来越不足的情况下,从海洋中得到淡水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课题。除了水以外,海水中还含有大量溶解固体和气体物质,其中包括80多种化学元素,各种元素的储量相当可观,如:黄金在海水中的含量虽然非常小,但总量也有500万吨以上,铀有5亿吨以上。据计算,在2.5km3的海水中,除淡水以外,还可以生存32种产品,总价值在30亿美元以上。从经济效益上看,海水价格低廉,取之不尽。目前,对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还局限于部分元素,已达工业规模生产的有淡水、食盐、镁和溴等,不难看出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潜力非常巨大。
1.2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又简称海底资源,包括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按矿床成因和储存状况分为:①砂矿,主要来源于陆地上岩石矿碎屑,经外力总用搬运和分选,在海滨地段沉积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铂、金刚石等,②海底自生矿产,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成或经富集后形成,如磷灰石、海绿石、天然汽水化合物、海底锰结核及海底多种金属热液矿(以铜、锌为主)③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大多数属于陆上矿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气资源、硫矿和煤等。在众多的海洋矿产资源中,以海底油气资源、海底锰结核及海滨复合型砂矿的经济意义最大。
1.3海洋动力资源
海洋动力资源海水运动可以产生巨大的动力资源,如波动能量每秒为27亿kw,海洋中每年波能总量达236520亿kw,表层与深层间的温差总能量为100亿kw,它的热能发电达600亿kw,潮汐能量每年达3500亿Kw。
1.4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中共有20多万种生物。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海洋每年可以产出3亿吨水产品,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等于全球所有耕地提供农产品的1000倍,按种类可以分为5大类:海洋鱼类资源、海洋软体动物资源、海洋甲壳类动物资源、海洋哺乳动物、海洋植物。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
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稳步发展,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达20%以上。海洋水产业总产值达1445.27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50.6%;海洋油气业总产值212.74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7.5%;海洋盐业总产值为45.5亿元,占1.5%;沿海造船业总产值达193.84亿元,占6.8%;海洋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达540.6亿元,占18.9%;滨海旅游业收入达419.75亿元,占14.7%。
2.1海洋水产业
[1]我国海洋捕捞是传统产业。这些传统经济鱼类由于我国近海的过度捕捞,一些名贵的鱼种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等的捕捞量急剧下降,资源衰退严重。不仅产量大幅度减少,而且质量也普遍下降,个体日趋小型化、低龄化,劣质鱼比重不断增加。沿海贝类资源也因过度采捕而呈衰减趋势,如辽东湾的毛蚶资源量,1975年为53万吨,1983年还不足4万吨。
2.2海洋油气业
我国陆架区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含油气盆地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共有大中型新生代沉积盆地16个。我国自60年代以来在海上进行了大量油气资源勘探工作,尤其是1979年引进外资和勘探技术以来,海上石油勘探和开发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1990年底,累计完成地震测线59万公里,钻探井250多口。1980年我国开发的海洋油气田仅5个,年产石油16.57万吨,1995年海洋石油年产量已达927.5万吨,1998年达到1631万吨。我国海洋天然气产量从1993年的2.89亿立方米,到1998年猛增至38.6亿立方米。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油气业得到迅猛发展,这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我国多年来海洋油气勘探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分不开。
2.3海洋运输业
我国现有大、中、小型商港160多个。这些港口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海湾港,共102个;另一类是河口港,共64个,分布在42条入海江河的河口附近。我国主要商港有40多个1998年海洋运输已承担起我国对外贸易70%的货运量。发展中的交通运输网,除沟通我国沿海地区外,还通过众多的国际航线加强了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海上联系。可以说,我国运输船舶已通行于世界五大洲的各主要港口。
2.4滨海砂矿业
我国滨海砂矿开采程度较低,已建成的国营和地方矿山10余个,地方民采点百余处。50~60年代大多为露天土法开采、采收率较低。70~80年代,采矿设备有所改进,机械化程度也有了较大提高,采收率达50%以上。目前广东甲子锆石矿、南山海独居石、海南岛钛铁矿等矿山开采规模较大。设备较好,可综合回收各种主要工业矿物。
2.5海洋动力资源的利用
在多种海洋动力资源中,我国只开发了潮汐能,其他如波浪能、海流能等仍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利用潮汐发电始于50年代中期,1958年全国建立了40多座小型潮汐电站,装机容量583千瓦。但由于自然条件调研不够,一些技术未能解决,因此在不太长的时间里,绝大部分下了马,最后只剩浙江沙山电站。70年代初,我国又出现了一次建潮汐电站热潮,共建起10座,结果建成运转的只有5座。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建成投入使用的潮汐电站共8座,设计装机容量为9640千瓦。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的问题
3.1海洋污染
①陆源污染物: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沿海地区每年排入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
[2]污水约60亿吨。在生活污水中,以东海沿岸的排放量最大,其次为南海沿岸和渤海沿岸,黄海沿岸最小。在工业污水中,也以东海沿岸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50%;渤海沿岸和南海沿岸其次,黄海沿岸最少。②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中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万多艘,每年进入中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达几万艘次,将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如1979年巴西游轮在青岛码头作业,一次跑油380吨。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中国沿岸分布着几个大油田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数量很可观,每年有10多万吨石油入海。④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3.2海洋生态环境破坏
①过度捕捞:无节制的捕捞海洋鱼类,影响了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导致鱼类数量急剧减少。中国的舟山渔场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曾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这里是北方寒冷海流和南方温暖海流交汇的地方,各种鱼类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当地渔民的过度捕捞,原来此地盛产的黄花鱼几乎被灭绝了。严重地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②海岸生态破坏:主要是海岸带的开发破坏了大量的红树林,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它的一个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红树林支撑着一个复杂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它的破坏对海岸带的影响最大。海洋资源管理的措施
[3] 4.1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管理总体规划
我国应在现有涉海法规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海洋资源立法体制,协调海洋资源保护职能部门、整合各单行海洋资源法律法规,理顺海洋各行业主管部门与国家海洋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各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扩大海洋立法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尽快系统地完善我国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加紧对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开展总体规划,从国家层面上统一政策,整合现有的海洋战略部署和规划,形成统一清晰完整的国家海洋总体方针政策。根据我国不同海域自然条件不同,在实施国家海洋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功能区划和开发规划。
4.2 建立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机制
为保证高效合理开发和保护我国海洋资源,应重新审视我国现行海洋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对涉及海洋资源各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并建立规范和固定的的协调机制,鉴于各类海洋资源的关联性建立统一的、更具有实际性的海洋综合管理机构,根据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规划,协调各涉海行业和部门间的利益、矛盾关系,保护和可持续地利用海洋中的各类资源,推动涉海企业的产业结构改革和技术革新,不断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针对已存在的各类污染现象,秉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使企业将开发利用资源和治理环境的责任一并承担起来,对于一些重污染企业,进行查处和整改,从根源上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
4.3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海洋保护意识
联合国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海洋作为有助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因此我国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牢固在基层群众中开展海洋环保宣传活动,培养我国公民的海洋保护意识,政府出资污染防治项目,来保证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鼓励海洋保护公益项目的开展,提倡全民参与到海洋保护的事业中来,督促企业自觉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涉海企业的海洋保护教育,提倡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海洋资源开发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的海洋资源产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1] 百度文库-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和对策,http://wenku.baidu.com/view/96e3b98f83d049649b6658f9.html
[2] 豆丁网-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http:// [3] 方平、王玉梅、孙昭宁、许竹青,2010.我国海洋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
第二篇:朝鲜半岛问题看法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朝鲜半岛问题看法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三面环海,半岛上两个国家的政治现状于1953年才被确定。之前两国曾经为了半岛的统一而爆发波及韩朝两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朝鲜战争。朝鲜半岛自古以来便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半岛内两国的同宗同族性及其因历史原因分开,都使得国际社会在研究半岛未来发展时多关注了一份“统一进程”的可能性。朝鲜半岛因为地理政治历史等相关原因,更是中美日俄等世界大国战略利益的聚焦点。朝鲜的核试验更是将各国的目光聚焦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只是重点不是在“统一”上,而是在半岛无核化上。如何应对局势的发展和走势已成为有关各方和国际社会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从目前走势上看,有关各方在半岛利益上的博弈将进入新的局面,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更显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一、当前半岛存在的主要问题:
朝鲜半岛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朝鲜的去核化问题,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也不是单纯的依靠哪一个国家向哪一方施压就能实现的,这要靠各方共同努力,致力于和平的维护和经济的发展,靠援助得来的发展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靠“制裁”得来的和平也始终不能长久。因此当务之急是积极促进朝鲜经济发展,使其摆脱“核保护”的外衣,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发展,维持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当然朝核问题是朝鲜半岛问题的核心,但似乎解决了朝核问题就解决了朝鲜半岛的问题吗?其实,朝核问题只是朝鲜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包括签订和平协议在内的朝鲜问题在范围上更为宽泛,解决的迫切性也绝不次于朝核问题。要想真正地解决朝鲜和朝鲜半岛地区的安全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包括签订和平协议在内的朝鲜问题。人们也总认为,朝核问题是朝美双方间的事情,美国手中有强大的核武器,先让一步又何妨?殊不知朝鲜即便有一天重返了六方会谈,美国也不会以朝鲜无核化为单一目标。总想一揽子解决问题,其结果就是一个事情也说不明白,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
二、个人看法: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朝鲜研究核武器是朝鲜目前仅有的可以与日本美国等国谈判的王牌,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打出来,但是一旦打出来也绝非空穴来风,中国绝对不可大意行事。诚然,朝鲜的核开发对于中国的影响是个复杂的问题。如同有些人所主张的那样,朝核问题对我国亦有一定的可见的短期利益。朝核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在美中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有可能使我国进入世界性核问题舞台的中心部位,这可能是显而易见的好处。例如,布什执政初期,美国就提出了所谓“预防性遏制”的对华政策,其目标是遏制我国成为其未来的竞争对手。而九一一事件和朝鲜的核问题迫使美国调整了对华政策,把中国重新界定为“利益相关者”,并与我国形成了一些合作关系。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对于我国来讲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中美之间无合作的国际问题就会凸显双边问题,难免带有冲突的性质,也就是说,九一一和朝鲜核问题转移了中美两国的注意力,使其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合作关系。处理国际关系的复杂问题中,弱国可能在这种转移注意力过程中实现自国的一定的利益。但如果我们只看这一有利的一面,而忽略它将产生的极为严重的后果,就会出现战略上的重大失误。我认为,朝核问题事实上是对我国安全的极大的挑战。
三、中国所应采取的措施:
目前出现的朝鲜半岛核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朝鲜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核安全保障战略,与美国长期对朝施压并试图改变朝鲜现行体制的根本对朝战略方针之间激烈冲撞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朝、美之间长期淤积且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情绪,不仅阻碍着朝美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且严重影响着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朝鲜的外部生存环境,消除主要来自美国的安全威胁,并逐渐摆脱外交上的弱小地位,朝鲜作出了加速推进核计划的战略选择。在朝鲜看来,只有拥有「核威慑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外部的安全威胁,大大提高其国际地位和对外交涉能力,保障朝鲜社会主义体制的长期生存和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核问题上的朝美对峙是一种涉及国家生存发展基本战略层面上的对抗,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因而很难想象朝核问题会经过几轮六方会谈就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
对于中国来说,从中国的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中国当然不希望朝鲜发展和拥有核武器。一个事实上的盟友,拥有了核扳机。这完全有可能在朝美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时候,引爆中国的核武库。因此朝鲜拥有核武器,将使得中国面临的战略局势更加复杂多变,不利于中国的核战略决策的自由独立度。中国的感受,当然也如同六十年代初苏联对中国拥有核武器和美国对法国拥有核武器的感受一样。中国如果决心制止朝鲜的核计划,并不需要更多的理由,基于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足矣。但这种赤裸裸地从地缘政治和利害关系的关系出发的外交政策并不符合中国外交的传统。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外交史,就可以发现,前三十年大多是刻薄激烈,不近人情的革命意识形态外交,后二十年几乎全是仁至义尽,委曲求全的顾全大局的人情化外交,这两种方式都不能最大限度地捍卫和促进中国的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两种外交政策都是将思维方式和范围局限在自身的意识形态或者传统习俗上。不能使对手依据一般的行为模式和现实的利害关系清楚明白地判定中国的行动的目的、手段和路径何在。为了探明这种目的、手段和路径,很多国家不得不使用一些非常规的外交手段来进行试探。这往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妨碍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朝鲜是中国的战略边疆和对付霸权国家军事威胁的缓冲国。中国有必要维护朝鲜的独立,以避免其他大国势力在中国的边境上保持军事存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重工业和粮食生产基地。因此中国在朝鲜问题上拥有无可争辩的发言权和干涉权。所以在面对高度紧张的半岛局势中国应采取一下措施:
一、坚持通过协商与对话方式和平解决问题,反对武力威胁。六方会谈是化解摩擦的最佳途径。“六方会谈”是目前有可能解决朝核问题的唯一的多边构架。在朝鲜半岛,除了有关“弃核”与防止核扩散问题外,还有建立“和平机制”、相关国家关系正常化、促进经济合作及谋求半岛统一等一系列问题,惟有通过“六方会谈”方能一揽子解决。尽管朝鲜又再次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但“六方会谈”毕竟为外交解决朝核争端打开了大门。所以,朝方终究会选择多边协商机制,重启“六方会谈”
二、极力劝阻朝鲜弃核,对其施加压力。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核心利益是半岛的无核化,因此不能姑息迁就朝鲜的极端冒险政策。2006年10月,朝鲜首次核试后,中国政府立即高调严厉谴责,首次使用“悍然”一词,既凸显朝鲜冒险行为的严重性,也充分表明中国的鲜明态度。对朝鲜2009年再次核试验,中国在严厉谴责的同时,毅然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项范围更广、力度更强的制裁案,特别是承诺自己也要诚实履行相关义务,这次中国对朝外交上已不再一概否定、排斥制裁和施压,这无疑是对朝政策上一次更具分量的施压,显示出中国外交应有的原则性和坚定性。对于局势的未来走向,如果朝鲜继续试射远程导弹,对韩国发出战争威胁,让东北亚面临更危险的境地,那么中国政府的态度应该更强硬、更明确;当然,如果朝鲜将来有变
化,比如说重回“六方会谈”,重新进行无核化,那么中国的态度也将随之调整趋缓。
三、缓和美日韩对朝的过激举动。中国向来反对使用强制战略,而且中国认为经济制裁是无法奏效的,只能恶化局势,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及更多的难民等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制裁也可能使得朝鲜采取极端的行动增加区域紧张,甚至诉诸战争。在朝鲜核危机中,每当美国宣称要对朝鲜进行制裁时,朝鲜就强硬地回应“制裁就意味着战争”。因此,中国不会轻易地使用经济和政治军事制裁来对朝鲜施加压力,而是寄希望于劝说朝鲜,缓和美日韩,使各方能在融洽气氛中进行会谈。
与俄罗斯合作,争取在解决朝核问题中的主导权。与中国一样,俄罗斯在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同时,也希望朝鲜核问题能得到和平解决。为此,俄也付出了不少努力。因此,在解决朝核问题上,中国应与俄罗斯合作,争取在解决朝核问题中取得主导权,极力劝阻朝鲜避免采取过激行动,缓和美日韩的先发制人,激励有关各方对朝鲜的安全要求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非激化矛盾,通过六方会谈为朝美进行建设性对话营造气氛,通过各种方式力促双方达成共识,避免危机升级;有关国家应加强与朝鲜在经济领域的互利合作,通过密切经贸关系来化解矛盾。
总之,在朝鲜核危机问题上,中国应尽最大可能同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政府合作,尽最大余地对朝鲜施加影响,以坚决达到使朝鲜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绝缘之目的。同时,也应该利用此次危机调整中国的外交策略,以应对中国的崛起对世界和自己的冲击和影响,使外交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最高国家利益。更重要的则是积极整顿军备,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应付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第三篇:老龄化问题应对措施
老龄化问题应对措施
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亿,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发展,我市老龄化人口也在逐年攀升。在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在这个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传统节日中,如何让我市的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成为令人关注的话题。
老人安,则国家安;老人乐,则国家乐;老人福,则天下苍生福。养老服务,是各级人民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责任。为此,针对解决老龄化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养老服务工作规划。
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的责任;进一步推进政府主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养老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把老年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土地供应规划中,把养老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把扶持和鼓励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落实城市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改革全市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养老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老年人群体庞大,老年市场潜力巨大。应制定发展老龄产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老龄产业,积极帮助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家政服务业,开发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产品和个性需求的用品,让老年人能便捷地享受更多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休闲保健等。
三、大力加强社区养老。
我市目前主要养老模式还是家庭养老,真正选择养老院、福利院养老的并不多,大力加强社区养老,拓展社区养老服务是符合现实需求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又称居家养老,兼具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点,老年人除接受家庭照顾外还可享受来自社会的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康复救护、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内容,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
四、逐步完善政府供养制度。
政府应在解决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基本生活费问题的基础上对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人发放政府补贴,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帮助;对非营利性的民办养老机构,按照床位数、供养人数等条件,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营运补贴。
五、积极建设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作为介于老年住宅与养老院之间的一种住所,既可以使老人有独居 的居住单元,保持家庭的气氛,又可相对集中居住,获得各种较好的公共服务。面对较大的老年群体,应该毫不犹豫地采取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形式,积极建设产权多样、设施齐备、环境优雅、服务周到、收费合理的老年公寓,以满足部分老人不断增长的需求。
六、为体弱老人提供日间托老服务。
政府应积极扶持办社区托老所,使老人在托老所不仅有吃、有喝、有玩,还能享受到身体保健和精神慰藉,也解决中青年人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体弱多病父母
七、加大老龄宣传教育。
(一)把人口老龄化问题纳入干部培训内容,特别是对老龄化的产生原因和主要影响、人口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让全市干部对人口老龄化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使老龄工作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二)把尊老、敬老、助老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重要内容,利用电视、广播、网站、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人口老龄化知识,大力表彰尊老敬老养老的先进典型,为全市老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重视老年人维权宣传教育。发挥好司法部门的宣传教育作用,热情解答群众涉老法律咨询,不断提高老年人的依法维权意识,同时建立老年法律援助制度,依法保障老年人权益。
八、开展以房养老的试点工作。
不少老人自己虽有房子,却全靠有限的养老金过日子,生活并不宽裕。可以仿照购房按揭的办法,开展以房养老的试点工作,以解决相当部分养老经费的来源问题。
九、逐步规范养老服务行业。
及时规范、引导全社会逐步建立覆盖广泛的社会养老机构。建立准入制度,对各类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等提出明确的办院条件;建立行业服务标准,对为老人提供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服务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包括明确养老风险的责任划分;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养老服务的联动机制,形成政府担负主导养老、社会组织和个人服务养老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总之,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应发挥好政府、社会、市场和家庭等多方力量,采取多种有力措施,积极应对,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使老年人能够快乐的安度晚年。
第四篇:论中国海洋资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论中国海洋资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万物的百宝箱,海洋生物也是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资源。海洋资源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然而,随着这几年工业化的进程,海洋资源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看我们的海洋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我们所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 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
目前,总的来看,中国的海洋环境,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就海区而言,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东海和黄海次之,南海污染较轻,基本尚属正常。
当前,污染和损害中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陆源污染物。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约60亿吨。在生活污水中,以东海沿岸的排放量最大,其次为南海沿岸和渤海沿岸,黄海沿岸最小。在工业污水中,也以东海沿岸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50%;渤海沿岸和南海沿岸其次,黄海沿岸最少。
(2)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中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多万艘,每年进入中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几万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如1979年巴西油轮在青岛油码头作业,一次跑油380吨。
(3)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中国沿岸分布着几个大油田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数量很可观,每年有10多万吨石油入海。
(4)人工倾倒废物污染。过去把海洋当作大“垃圾箱”,任意倾倒废物。如大连香炉礁海岸、葫芦岛、青岛、温州、湛江等地,把垃圾、矿渣、炉渣和其他废物堆放在海边或直接倒入海中。
(5)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中国沿海各种类型的主要污染源有200多处,渤、黄海沿岸有100多处,东、南海沿岸100处左右。这些污染源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有石油烃、重金属污染物及有机物污染物。河流携带是污染物入海的主要途径。
石油污染中国沿海油污染比较严重,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最大的一种。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极大,油在水面容易形成薄膜,阻止海气交换,使海水中的溶解氧减少,故油污染能引起大面积的缺氧现象。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使其窒息死亡;能使卵化的幼鱼畸形,导致鱼、贝蓄积某些致癌物质。中国沿海油污染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相对而言,渤海和东海油污染比较严重,分别占石油排放入海量的34%和33%;南海占19%;黄海最少,占14%。渤海油污染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其中辽东湾为1.8万平方公里,油浓度(几何均值)为0.049ppm;渤海湾为0.9万平方公里,油浓度为0.050ppm;莱州湾为0.6万平方公里,油浓度0.059ppm;渤海中部海域为0.7万平方公里,油浓度0.041ppm。可见,渤海湾和莱州湾的油污染比较严重,而辽东湾的污染面积最大。
黄海的油污染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北黄海的油浓度为0.059ppm;南黄海北部油浓度为0.052ppm;南黄海南部油浓度为0.026ppm;大连湾和胶州湾分别为0.085ppm和0.062ppm。表明北黄海污染程度较重,尤以大连湾最为突出;南黄海以胶州湾油污染较重。
东海油污染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其中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的油浓度为0.059ppm;浙南至闽东一带油浓度为0.078ppm。东海油污染以浙南至闽东一带较重,而污染范围则以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为广。南海油污染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珠江口一带的油浓度为0.055ppm,粤西沿岸为0.052ppm。因此,珠江口附近油污染程度略重于粤西沿岸,而粤西沿岸油污染范围较大。
重金属污染主要指汞、镉、铅等。中国沿海汞的主要污染源有60多处,尤以长江、珠江、鸭绿江、五里河等为汞的主要污染源。汞以排放入东海的量最大,其次南海和黄海,渤海最少。但汞的平均浓度以东海最高,渤海次之,南海最低。渤海以辽东湾汞的浓度最高,均值为0.05mmb;渤海其它海域的汞的浓度为0.01ppb左右。锦州湾、辽河口等是渤海汞浓度较高的地区。北黄海、南黄海北部和南部汞浓度分别为0.04、0.02和0.01ppb;大连湾和胶州湾为0.02ppb。黄海以鸭绿江口汞浓度较高。东海汞浓度为0.01~0.23ppb,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为0.07ppb,浙南至闽东一带为0.04ppb。南海汞浓度为0.02ppb。
中国沿海镉的主要污染源也有60多处。镉也以河流携带入海为主,珠江、长江、滦河和漠阳江所携带入海的镉占总量的80%。镉以排放入南海的量为最大。整个中国沿海镉的浓度范围为0.02~0.45ppb,平均浓度为0.10ppb,以南海最高,东海最低。渤海中以辽东湾和渤海湾浓度较高,黄海以大连湾较高。
中国沿海铅的主要污染源有80多处。以流入南海的排污量最大,约占总量的60%;东海和渤海次之;黄海最少。铅的入海途径也主要靠河流携带。中国近海表层水中铅的浓度为0.05~51.44ppb,平均值为1.60ppb。其中:渤海铅浓度平均值为2.95ppb;黄海为1.34ppb;东海平均浓度低于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但浙江南部曾达10~30ppb;南海铅浓度平均为7.68ppb,珠江口高达150ppb,为中国近海铅浓度最高区,粤西沿海为4.85ppb。
有机物污染海水的有机物污染通常可用化学耗氧量(COD)衡量。主要有机物污染源在中国沿海有150多处。每年入海的有机物以COD计,达700多万吨。其中流入东海的约占50%,其余一半分别流入渤、黄、南海。河流也是有机物排污入海的主要途径。渤海COD的平均值较高,为1.63ppm。其中又以莱州湾最高,达2.08ppm;其次是辽东湾;渤海中部最低。莱州湾沿岸、辽东湾北部和滦河口等地COD已达“标准”,有些已超标,如辽河口达
10ppm。黄海COD值平均为1.10ppm,其中大连湾高于黄海其他海域,鸭绿江口、北黄海沿岸和江苏近海局部地区也有超标现象。东海COD值较低,约0.89ppm,长江口—杭州湾一带稍高于浙南至闽东沿海。南海COD无一超标现象,平均值最低,为0.45ppm。
总之,石油是中国近海最主要的污染物,东海近岸和渤海是油污染的两个严重区。从总体来看重金属污染并不严重,但在辽东湾北部、鸭绿江口及珠江口等局部海域,浓度较高,应引起注意。至于有机物污染,在中国渤海及某些海湾有明显反映,COD值有自南向北增高的趋势。
二 中国保护海洋环境的基本政策和主要措施:
海洋环境与陆上不同,一旦被污染,即使采取措施,其危害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因为治理海域污染比治理陆上污染所化费的时间要长,技术上要复杂,难度要大,投资也高,而且还不易收到良好效果。所以保护海洋环境,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合理开发,综合利用。这应该说是保护海洋环境的基本策略。保护海洋环境不仅需要有正确的海洋开发政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有一整套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尤其是要抓好污染源的管理,这是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海洋的自净能力也是一种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海域的自净能力,以利于降低治理“三废”的成本,发展生产,同时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入海量,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许多年来,中国在工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积极治理工业“三废”,大搞技术革新,广泛开展综合利用,为消除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成绩。在广泛地调查研究和积累许多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实践证明,这也是搞好海洋环境保护的正确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保护环境,防患于未然的极其重要的措施,也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体现。在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和发展工农业生产时,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规划,正确处理好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城市和农村、生产与生活、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等关系。要把保护自然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加强计划性、科学性和预见性,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要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力求避免或减少开发后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及对环境的影响。在工、农、林、牧、渔、盐、副业、养殖以及其它海洋资源开发的布局上,除注意原料、动力、水源、交通等条件外,还需考虑地质、地形、海洋水文、气象条件以及生物资源的特点,要综合研究,权衡利弊,协调统一,反对各行其是,不能只顾生产,忽视环境保护,既要注意短期的效益,又要充分估计到今后可能会带来的长远的影响。不能只顾利用,不顾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是发展社会主义企业和消除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害”与“利”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害”是由生产中的“废”所造成的,“废”与“宝”又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可以相互转化。促进这个转化的条件,就是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的内容很广,一方面是指资源本身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要建立经济、合理的联合企业。只有把治理工业“三废”同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结合起来,才能尽量做到把“三废”中的危害物质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许多原来弃之为害的“三废”,把它充分利用起来,大搞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就能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达到投资少、收益大、品种多、危害小的合理开发的目的。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上的体现,也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保护和改善环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每个人和各个方面。只有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人人动手,个个关心,大家齐心协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许多海洋环境保护措施才能落实,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搞好。因此,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放手发动群众。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最重要的宗旨。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造福于人民,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幸福,把中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中国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防止和消除污染及迅速发展海洋环境科学,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和极大的有利条件。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工作。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政府即要求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要求在搞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同时,必须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绝对不能做贻害子孙后代的事。中国政府多次指示: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利用,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后又针对中国出现环境污染的情势,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保护工作的三十二字方针,颁布了中国工业“三废”的排放和防止沿海水域污染的规定,采取许多有力措施,如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缩短流程,不让废水流失,根治污染源,大搞综合利用以及装备环境污染物的处理设施等。对于一些不适宜在城市的工厂,进行搬迁和转移;对那些目前还难以治理或有碍市容的企业进行合理的关、停、并或改造。采用多种方法,来控制污染源。因为工业废水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仍是减少海洋污染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大搞植树造林、整顿厂容、绿化环境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而出现了一大批“花园式”的工厂,为大型工厂找到了整顿治理的良好方法。
在组织落实方面,国务院成立了环境保护的主管机构和“三废”的治理机构,各省、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专门领导管理机构,负责领导和管理中国各地和沿海水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健全领导机构的同时,还设置了一系列的海洋环境科研机构和监测机构,积极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开展中国沿海、重点港湾及河口区的污染调查监测工作,为控制和理治海洋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沿海的石油化工等企业,按照“三废”治理的措施,不仅设有污水处理的装置,还设有监测机构。有关的环保部门正加强监督和检查,因地制宜地实行有效的防治和管理。目前,中国已建立了沿海污染的监测网,发布海域污染通报,评价海域环境质量。如国家海洋局下属的“中国海监11”号,就是一艘对渤、黄海进行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的执法船,船上装有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的专用仪器设备和海洋水文、化学、地质、生物等实验室,进行溶解氧、pH值、化学耗氧量等现场分析和油类、汞、铬、铅、镉以及有机氯农药等的室内分析。
除进行了大量环境基础调查外,中国还大力开展海洋环境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在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海洋污染监测技术与方法,海洋污染对生物资源的影响,海洋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和金属污染物迁移规律,海水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的测定以及海洋污染航空遥感等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为了统一中国的海洋污染调查方法及其各项技术规定,编印了中国的“海洋污染调查规范”。此外,有关高等院校还设置和开设了海洋污染的专业课,培养有关专业人材,以适应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保护海洋环境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管理海洋环境,制定和健全必要的法制和规章制度。早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中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船舶、港口、航运和海事处理等管理规定;1974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并在内部试行。
为了保护中国水产资源,1955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渤海、黄海、东海机轮拖网渔业禁渔区》的命令。1957年8月国务院又作了补充规定。1956年11月颁发了“关于贯彻资源保护政策,有力地安排渔场和改造船网工具的指示”。1957年4月颁发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暂行条例(草案)”。沿海各省市根据此条例,分别制定了繁殖保护措施。1957年7月颁布了“对机轮侵入禁渔区的处理指示”。1979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这些均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对水产资源保护的重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对带鱼、大黄鱼、小黄鱼、蓝圆鲹、沙丁鱼、太平洋鲱鱼、鳓鱼、真鲷、黑鲷、二长棘鲷、红笛鲷、梭鱼、鲆、鲽、鳎、石斑鱼、鳕鱼、狗母鱼、金钱鱼、鲳鱼、鱼、白姑鱼、黄姑鱼、鲐鱼、马鲛、海鳗等海水鱼类;对虾、毛虾、青蟹、鹰爪虾、中华绒螯蟹、梭子蟹等虾蟹类;鲍鱼、蛏、蚶、牡蛎、西施舌、扇贝、江鳐、文蛤、杂色蛤、翡翠贻贝、紫贻贝、厚壳贻贝、珍珠贝等贝类;紫菜、裙带菜、石花菜、江蓠、海带、麒麟菜等藻类以及鲸、海龟、玳瑁、海参、乌贼和鱿鱼等重点加以保护。“严禁炸鱼、毒鱼、滥用电力捕鱼以及进行敲作业等严重损害水产资源的行为”。禁止向渔业水域排弃有害水产资源的污水、油类、油性混合物等污染物质和废弃物”。对产重危害资源的渔具,加以禁止或限期淘汰;对危害资源较轻的渔具,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改进。各种主要渔具,应按不同捕捞对象,分别规定最小网眼尺寸。禁止制造或出售不合规定的渔具。等等。
特别是1983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用法制来管理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国家权益的大事;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适合于中国管辖的一切海域。《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公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海洋环境立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海洋环境保护法》主要对防止海洋污染损害从法律上作了规定;一是防止海岸工程对海洋环境的损害,主要指在海岸建造港口、油码头和兴建入海口的水利工程等;二是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主要指爆破勘探、钻井、试油、输油等;三是防止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主要指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在海岸滩涂设置废弃物堆放处理场等;四是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五是防止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规定了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的限制条件、申请、批准和监督的程序。上述方面做到了,则基本上可以达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需要。凡违反本法,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和损害的,将区别不同情况,承担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无疑,《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施行,是一项促进中国海洋事业发展、保护海洋环境的重大措施。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显著的进展,治理工业污染取得较大成绩,城市的环境状况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初见成效,环境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环境监测工作迅速发展,环境科学的研究、教育事业得到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已得到了充实和完善。
第五篇:《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思考题汇总
绪论
1、名词解释:海、洋、湾、海峡、边缘海、内陆海、地中海、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海沟、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国际海底区域、公海
2、海洋资源主要包括哪些?
3、我国的四大海盐产区?
4、世界四大渔场?
5、世界七条主要海运路线?
6、为什么说海洋资源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要物质和环境条件?
海水和海水化学资源
1、依照原理的不同,可以将现有的海水淡化方法区分为哪几类?
2、蒸馏法海水淡化的经济性主要取决于什么?
3、蒸馏法海水淡化的优缺点?
4、反渗透法海水淡化法的优缺点?
5、电渗析法海水淡化法的优缺点?
6、海水提溴、海水提碘的原理?
7、海水提铀的主要方法?
8、重水的主要生产方法?
海洋矿产资源
1、名词解释:矿产资源、圈闭、油气藏、井口设备、井下设备、丛式钻井、大洋锰结核、磷钙石、海洋砂矿、海底热液矿床、天然气水合物
2、矿物成为矿产资源的标准?
3、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方法可分为哪几类,主要有哪些具体方法?
4、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5、圈闭有哪几部分组成?
6、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7、钻直井的设备主要有哪些系统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如何?
8、海上钻井的基本工作流程?
9、海上采油的主要方式?
10、海上石油平台主要有哪些型式?
11、锰结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2、锰结核的成因假说有哪几类?
13、海底表层矿产开采技术主要有哪几类?
海洋能源资源
1、海洋能资源是什么,有哪些种类?
2、海洋能资源的特点?
3、潮汐电站的选址要求?
4、潮汐电站主要有哪些类型?潮汐电站水轮机主要有哪些类型?
5、潮汐能发电的特点?
6、影响波浪能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计算?
7、波浪能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8、波浪能利用的关键是什么,波浪能发电装置主要有哪些?
9、海流和潮流能发电装置主要有哪些?
10、简述克劳德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过程?
11、闭式循环海水温差发电工作的原理和基本过程?
12、我国海水温度差能、盐度差能资源的分布情况?
13、盐度差能的开发方法可分为哪两类,其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
海洋港口与航运资源
1、海洋航运生产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2、海洋航运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3、港口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要求?
4、码头有哪几类,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5、港口的类型有哪几类?港口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6、集装箱港口的优点?
7、我国港口资源分布情况?
8、船舶的主要构件结构与名称。
9、船舶的操纵系统和通讯导航系统有哪些?
10、船舶尺度、登记尺度、船型尺度、船舶吃水、吨位、船籍、船旗、方便船旗的概念?
11、什么是船级,船舶入级有什么意义?
12、商用船舶主要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
13、船舶的工作原理分为哪几类,高速航船的原理与分类?
海洋生物资源
1、根据生态类型划分,海洋生物可分为哪几类?
2、什么是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3、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
4、什么是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其影响因素各有哪些?
5、什么是生态效率?林德曼的“十分之一”定律是什么?
6、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有什么特点?
7、什么是反馈调节,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
8、什么是生物入侵,什么是生态平衡,什么是生态阈?
9、海洋渔业中,什么是均势渔获量,什么是最大持续产量?
10、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1、什么是渔具,什么是渔法?渔具可分为哪些类?
12、拖网、围网、刺网、张网、钓渔具作业的原理和特点?
13、什么叫海水增殖和养殖?
14、海水养殖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15、什么是人工放流增殖、什么是人工鱼礁、什么是过鱼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