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含义
设计任务书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含义
1、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2、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为:1.封面;2.扉页;3.初步设计文件目录;4.设计说明书;5.图纸;6.主要设备及材料表;7.工程概算书。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对本专业内容的设计方案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技术上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将其主要内容写进本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设计总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设计总说明中予以论述。为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进行必要的内部作业,有关的计算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计算资料、方案比较资料、内部作业草图、编制概算所依据的补充资料等,均须妥善保存。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审批要求:1.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2.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3.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4.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依据;5,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6.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3月2 日(建设〔1992〕102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3、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设计方案而编制的可供进行施工和安装的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或首页)、图纸、工程预算等。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3月2日(建设〔1992〕102号)文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有关部分执行。设计文件要求齐全、完整,内容、深度应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整个设计文件应经过严格的校审,经各级设
计人员签字后,方能提出。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2.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3.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4.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第二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可以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建筑方案设计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为:1.封面;2.扉页;3.初步设计文件目录;4.设计说明书;5.图纸;6.主要设备及材料表;7.工程概算书。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对本专业内容的设计方案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技术上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将其主要内容写进本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设计总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设计总说明中予以论述。为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进行必要的内部作业,有关的计算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计算资料、方案比较资料、内部作业草图、编制概算所依据的补充资料等,均须妥善保存。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审批要求:1.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2.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3.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4.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依据;5,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6.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3月2日(建设〔1992〕102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设计方案而编制的可供进行施工和安装的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或首页)、图纸、工程预算等。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3月2日(建设〔1992〕102号)文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有关部分执行。设计文件要求齐全、完整,内容、深度应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整个设计文件应经过严格的校审,经各级设计人员签字后,方能提出。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2.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3.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4.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第三篇: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对本专业内容的设计方案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技术上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将其主要内容写进本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设计总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设计总说明中予以论述。为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进行必要的内部作业,有关的计算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计算资料、方案比较资料、内部作业草图、编制概算所依据的补充资料等,均须妥善保存。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审批要求:1.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2.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3.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4.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依据;5,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6.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设计方案而编制的可供进行施工和安装的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或首页)、图纸、工程预算等。设计文件要求齐全、完整,内容、深度应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整个设计文件应经过严格的校审,经各级设计人员签字后,方能提出。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2.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3.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4.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对于公路建设,主要涉及三个专业的设计:路线设计、地质设计、桥涵设计。路线设计时,初步设计只需确定占地指标,不做具体占地边界线的确定,而施工图设计必须确定占地边界;地质设计时,初步设计要控制概算,施工图设计要做出指导施工的表格;桥涵设计时,初步设计是确定桥型、工程量并做出桥型图、工程量表,施工图设计则需做出配筋图、桩长图等各种具体图纸。
第四篇:初步设计审查与施工图设计审批程序(范文)
初步设计审查与施工图设计审批程序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4-4-29 14:36:09
减小字体
一、办理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一)建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二)建设单位应提交以下初步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1、立项批准书(政府出资项目)
2、初步设计图纸(全套)两套
3、规划部门确定的规划设计红线及设计要求原件一份
4、规划方案设计批复文件原件一份
5、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勘)原件一份
6、建设工程勘察合同、设计合同原件各一份(三)勘察设计管理处审核上述资料,符合规定要求的受
理初步设计审批。资料不齐、明显违规或深度不够的项目,退回 重新设计,待满足规定及要求时方能履行审批手续;(四)满足规定要求后开始审查,一般项目不超过十个工 作日;重要建设项目不超过十五个工作日。
二、办理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批(一)建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二)建设单位应提交以下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1、立项批准书(政府出资项目)
2、规划设计红线、设计要求及方案批复意见
3、初步设计批复
增大字体
4、施工图(全套)八套
5、完整的计算书一份(明确使用的软件名称)(软盘和打 印资料)
6、地质勘察报告(详勘)原件一份
7、施工图预算一份
8、《勘察合同》、《设计合同》原件各一份
9、消防部门审查意见
10、气象部门审查意见书
11、人防部门审查意见书
(三)勘察设计管理处审核上述资料,符合规定要求的受理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批,否则,不予受理;
(四)勘察设计管理处将施工图设计文件委托给攀枝花市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审查中心进行政策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五)建设局对审查结论为合格的工程项目办理《四川省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审查批准书》;
(六)一般项目不超过十五个工作日;重要项目不超过二 十个工作日。(因设计不合格造成返工,不计入时限)
三、设计审批收费情况
1、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不收取费用。
2、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批建设局不收取费用。
3、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委托给攀枝花市建设工程 勘察设计审查中心进行审查,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审查中心是自 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按川建厅设发[2000]0177号文件精神、川 建厅设发[2001]0794号文件及市物价局核定的攀价费证字:0494 号四川省经营性收费许可证进行收费。
附件一: 攀枝花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审查中心
施工图审查程序
一、程序:
建设单位提交施工图审查材料—办理施工图审查委托—交 付审查费—进行施工图审查一审查意见及发文一施工图设计 文件审查批准书
二、施工图设计审查须报送材料:
1、立项批准书(政府出资项目);
2、规划设计红线、设计要求及方案批复意见;
3、初步设计批复;
4、施工图(全套)八套;
5、完整的计算书一份(明确使用的软件名称)(软盘和打
印资料)
6、地质勘察报告(详勘)原件一份;
7、施工图预算一份;
8、《勘察合同》、《设计合同》原件各一份;
9、消防部门审查意见;
10、人防部门审查意见书;
11、气象部门审查意见书;
三、施工图设计须满足的条件:
1、满足城市建设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2、内容和深度须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
定》;
四、符合以上要求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方可办理施工图设计 审查。
五、对审查不合格的项目,提出书面意见后,将施工图设计 文件退回建设单位,并由原设计单位修改,重新送审。
咨询电话:3320195 承办单位:攀枝花市建设局----设计处
第五篇:某游轮中心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总则 项目概况 设计依据及标准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设计原则 总体设计要求 市政设计条件 各专业设计要求
一、建筑专业要求
二、结构专业要求
三、电气专业要求
四、给排水专业要求
五、暖通、燃气专业要求
六、绿色技术要求
七、景观专业要求 第九章 第十章
总则
一、内容说明 建筑成本控制与设计概算 设计成果及要求 1. 为保证项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的顺利进行,保证设计成果满足使用舒适、造价经济、管理安全和维修方便的要求,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与变更,特制定本设计任务书。2. 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专业发生矛盾时,以建筑专业为准,进行各专业的相应调整。各专业工程师应详细阅读建筑专业部分要求。3. 本设计任务书所列尺寸,未标明单位的按毫米计,标明单位的以所标单位为准。
二、图纸要求 1. 2. 图纸规格:各专业图纸规格需做到统一。
版面要求:各专业图纸中各种做法、标注清晰明确,不同种类的标注字体及大小相对一致,其中包括图纸目录、图签部分、图纸的主要内容部分。
三、设计变更:原则上总包招标版图纸为最终版施工图,此后任何对施工图的修改均须以设计变更单及其附图形式完成,不得以修改图纸目录,替换图纸形式下发变更。设计变更单中需列明变更原因、变更位置、涉及专业等相关情况,且一份变更只能列出单项事由引起的变更。变更部位各专业均需相应进行调整。每份设计变更图纸上需标示出变更部位,对涉及多份开发合同的部位,同一事项需出多份变更。
四、其它要求:
1.服务阶段: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服务及其它配合服务工作(含燃气、人防、特种结构、钢结构设计)。2.配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配合各阶段的报批报建工作,直至完全通过政府部门审批,完成结构审查、配合室内、景观、机电、电梯、幕墙、灯光、标识、交通、商业、绿建等各专项设计及专业顾问公司。3.设计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计、总图设计、人防设计、燃气设计、消防设计等相关专业设计。负责各阶段总协调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完成。
4.进度安排。初步设计时间为1个半月,施工图设计时间为3个月,需达到规划、消防、人防、水务、交委、环保等相关部门报建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为配合工期设计院须按业主需要会提前提供报建版图纸。施工图设计启动2周后,须完成面积预查丈图纸供我司报查丈大队审查。报建完成后,根据业主需要,根据后期业态落位情况,调整一版施工图。
5.设计院需明确本工程项目指定联络人及统一的联络方式和沟通平台。第二章 项目概况
总用地面积暂定约3.6万平方米,不含地下室及半架空层的建筑面积暂定7.8万平方米,地下室和半架空层面积暂定4万平方米,不计入本项目用地范围的客运码头廊道约1.86万平方米、码头后方沿线10-15米宽条带状半架空层约0.85万平方米。建设功能包含一关三检服务区、配套服务用房、关检服务用房、其他设备用房、商业餐饮和地下停车库等。第三章 1. 2. 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国家及项目所在地有关法规、标准、规范。
设计深度需符合国家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有关的要求及我司的其他要求。3. 4. 5. 6.
第四章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内的指标:
下列指标以最后政府批准的规划要点为准。
总用地面积暂定36000㎡,不含地下室及半架空层的建筑面积暂定7.8万平方米,地下室和半架空层面积暂定4万平方米
机动车停车设置标准:≥500 辆(地下一层局部,地下二层)
第五章 设计原则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相关政府部门对设计各阶段的审批意见书。《深圳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建设用地方案图》。我司对设计各阶段的各项修改意见。
一、精致设计原则:
通过尺度、材料和细部的精确处理,准确传达设计意图。杜绝设计常见错、漏、碰、缺等问题出现,提高品质。
二、建筑经济性原则: 设计中须考虑建筑节能措施,考虑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资源利用。达到我司成本控制目标。
第六章 1. 总体设计要求
建筑退红线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点并满足规划设计要点其它要求。2. 积。3. 室外标高不得有误,建筑单体标高、总图专业标高以及景观设建筑计容面积必须足额满足规划部门已批准的容积率指标面计标高三者必须一致,由土建设计单位总图专业牵头核对,并落实于总图及单体建筑专业图纸中。标高设计注意按照政府规划要求、景观设计要求及管线要求等要素综合考虑。4. 管线综合图需按我司要求的不同阶段及深度提供,并应结合景观等专项设计。5. 6. 按相关法规要求应设置项目所需的物业管理用房。
道路系统满足交通、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并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人行道路系统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做到便捷通畅,方便商户出入。7. 要考虑到邮轮及客轮的人流及货运的交通组织流线,以及高效便捷的通关体系,和交通换乘体系。8. 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宜选位适当,减少汽车行驶路线对上部建筑功能的影响,出入口坡道地面处理符合行车需要,同时应避免表面过于粗糙引致的行车噪音对周边商户和行人的不良影响。
第七章 市政条件
一、道路与标高
依据我司提供的道路资料进行设计。
二、市政管线资料
依据我司提供的场地实测管线资料进行设计。
三、强电和弱电接口
依据市政条件和建筑平面布置合理选择接入点。
四、雨水、污水及给水接口
依据市政条件和建筑平面布置合理选择接入点。
五、燃气接口
依据市政条件和建筑平面布置合理选择接入点。
第八章 各专业设计要求
一、建筑专业要求 1. 设计说明
1.1 建筑设计总说明中建筑面积计算须精确,因设计变更导致的建筑面积调整需进行明确说明,并对整体面积进行复核,以保证经济技术指标的实时可控。各部分的建筑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及我司相关要求执行。
1.2 经济指标应根据设计的不同阶段分别汇总提供我司审核,并随设计的加深(或设计变更)不断核算直至最终结果,相关变更指标应随时以书面形式提交我司审核。关于物业管理用房等规定指标项的建筑面积应各阶段保持一致。
1.3 设计说明及构造做法表须提前提交我司审核确认并根据协商确定的做法体现在施工图。2. 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
2.1 地下车库综合考虑结构梁高、设备管道及建筑面层标高等因素,保证车库小轿车最小净高2.2米,以及货车最小净高3.0米。车库坡道出入口应结合出入车型考虑,满足规范要求。
2.2 地下车库防火分区的划分应尽量减少对停车位的影响,停车位布置应简洁高效、经济合理。
2.3 商业与办公的卸货区设计应合理安排卸货、运货流线。停车库的柱网设计要考虑停车位尺寸和车道尺寸,合理安排,不应浪费。2.4 应进行吊顶管线综合设计,以便于施工和提高净高。
2.5 地下层应考虑设置员工餐厅/餐饮的需要,预留燃气管线、烟道及隔油池,保证使用明火的需要。
2.6 应结合物业管理需要和交通组织,在车库的地面出入口合适位置设置道匝、值班岗亭、停车数量显示屏等设施。
2.7 地下设备用房应考虑大型设备安装和维修的运输通道。2.8 地下室层高应进行经济技术优化,并提出比较方案,以期适当压低层高。3.通关服务 3.1 合理规划一关三检服务区,应功能分区明确,按旅客进出站顺序力求流线通顺简捷,避免流线交叉、干扰和迂回现象,尽可能缩短各种流线的流程。须通过相关边检部门的同意。
3.2 流线组织应考虑一下原则:进站流线与出站流线分开;旅客流线与行包流线分开;旅客流线与车辆流线分开;一般旅客与短途旅客、贵宾流线分开;办公人员流线应与旅客出入口流线分开;联检前的旅客及行包流线与联检后的旅客及行包流线分开。
3.3 依据一关三检的专业要求配备相关设置,满足边检通关需求。4.售票处
4.1 售票处由售票厅、售票室、票据库和办公用房组成。业务用房应集中布置,便于内部联系。
4.2 售票厅入口应设问讯处,厅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窗地比不宜小与1/6,净高不宜低于4.2米。天棚和墙面宜做吸声处理。
4.3 票据室应与售票室联系方便,应设置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防火、防盗、防水、防潮设施。
5.候船厅应包含邮轮候船厅、港澳后船厅、国内候船厅。候船厅应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窗地比不宜小与1/6,净高不宜低于4.5米。天棚和墙面宜做吸声处理,地面和墙裙应采用易清洁的建筑材料。
6.行包房包括、托取仓库、办公用房组成。应分开设置行李托运厅和提取厅。行包仓库平面完整尺寸适宜,考虑防潮、防火措施。窗台高度不应低于1.5米,主要入口的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10。行李搬运设备应相应配置设备间和维修间。
7.登船桥应设屋盖,通道净高不应低于2.5米,通道宽度不应小于3米。登船桥固定段应采用小于1/12的坡道。8.商业配套及餐饮
8.1 餐饮分为中餐厅、西餐厅、VIP餐厅,应结合海景设置。8.1.1餐饮应进行厨房布置。
8.1.2空调室外机应慎重布置,避免影响建筑立面和人群活动。8.1.3货梯可与餐饮厨房直接连接。各层应有一个共用货梯供众商户使用。
8.1.4垃圾收集点应设置在地下室下风口处,位置隐蔽并尽量远离商户,配置给排水、通风及电力照明,出入口高度满足规范要求。8.2
以邮轮的主题的商业应结合中庭设置。
8.2.1 商业公共卫生间的厕位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并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
8.2.2 公共通道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
8.2.3 电梯厅及其它公共部分当消火栓、管井等在一起布置时,管井门顶高、消火栓门顶高保持一致。
8.2.4 敞开式露台及连廊应注意台风时飘雨现象,地面采用防滑材料,找坡并设地漏。
8.2.5 电梯机房应有效通风,其通风窗与排风扇应形成对流,通风窗应有措施,避免雨水进入室内。8.2.6 商业如考虑放置空调冷却塔,应降低对屋面利用及立面造型的影响,整体造型时应考虑设备高度、以及视觉美观。9.屋面
9.1屋面出口需防止水倒灌,做好防水设计。
9.2屋面设备位置需与建筑立面统一考虑,尽量减少对建筑立面效果的影响。
9.3燃气表箱一般安装在女儿墙内挑压顶底部,为避免儿童攀爬,女儿墙压顶应向内延伸盖住燃气表箱,燃气管尽量藏至女儿墙压顶范围内。
9.4雨水管避免过多弯头,当遇到建筑腰线或其它突出墙面装饰物时,雨水管应直通而不应绕行,以免堵塞和产生噪音。9.5 结合建筑设计设置暗藏式避雷带。
9.6 烟道设置应避免影响建筑立面和人群活动,烟道设防风雨罩(参照专用图集),防止风雨倒灌,保证排烟效果。10.建筑立面设计
10.1 立面应在尊重法方的原创性前提下,进行整体设计。
10.2 商业立面中应充分考虑广告位、室外灯具、招牌、橱窗等商业相关的元素及符号的设计。
10.3 建筑立面图应包括立面分色图及各变化层材料、交接位置的平面图,以准确表达不同材料在各个内凹面的交接情况。
10.4 立面展开铺贴方式应有详图,详细标注各种尺寸、颜色、材料、做法。尤其需注意转角处与不同材料交界处的细部处理。隐蔽立面也应提交铺贴详图。
10.5近人尺度范围内的立面、入口、电梯厅等重点部位需精心设计,提供局部放大图。
10.6 对特殊部位,如墙地面交接、窗台、窗顶、雨棚、装饰构件、屋顶、女儿墙等节点均需提供设计详图。
10.7 外立面主要材料的采用需以建材实物样板(包括铺贴图案样板)的形式提供多种选择建议。
10.8 立面设计应全面考虑空调机、栏杆、百叶、设备立管等,避免冲突和影响使用。11.特殊部位要求与做法 11.1 卫生间
11.1.1男女卫生间宜分设前室,或有遮挡措施。11.2 厨房
厨房油烟净化后高空排放。11.3 门窗及幕墙
11.3.1门窗表统计不得有误。门窗立面形式与平面编号应一致,特别注意与立面设计图纸一致。空调百叶和装饰格栅要有大样图、编号与数量统计,与门窗编号及大样绘制方式一致,编入门窗表中。11.3.2门窗及幕墙二次深化阶段设计院须对深化图纸进行审核签字。11.3.3窗的开启方向应方便擦窗与安装空调。开启扇设置应保证开关方便,开启扇面积应满足相关节能规范要求。12.夜间形象设计 配合泛光照明设计,突出重点:深入研究建筑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借助照明手段,恰当地突出被照主体在环境中的地位,并且和周围环境照明协调一致。13.消防设计
按照有关规范、消防部门的批文及与消防部门沟通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深化设计,注意消防车道、登高面的布局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4.节能设计
14.1 满足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深圳市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
14.2 初步设计阶段须提供建筑节能计算书、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
14.3 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提供建筑节能备案登记表及其计算书,计算书选用建材的性能指标应与实物样板的数据相吻合。14.4 项目公共照明须按照前夜灯/后夜灯原则进行设计。
二、结构专业要求 1. 初步设计阶段
1.1 设计依据 1.1.1现场详勘报告 1.1.2 方案设计意见汇总 1.1.3 标准化成果应用 1.1.4 绿色建筑适用技术 1.1.5 建筑节能适用技术
2. 施工图设计阶段
2.1 设计依据 2.1.1 现场详勘报告 2.1.2 初步设计审核意见汇总 2.1.3 建筑节能计算书
2.1.4 绿色建筑技术及标准化成果确认 2.1.5 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复意见
2.2 设计总原则
1.2.1 结构设计需满足国家及地方现行结构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要求,确保结构设计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顺利通过政府部门的检查和审图单位的审查。
1.2.2 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的原则并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设计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并与同类结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化结构设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采用和推广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1.2.3 重视结构的选型,经过方案优化选用抗地震作用及抗风力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方案,应使选用的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传力简捷。1.2.4 必须选择合适的计算假定、计算简图、计算方法及计算程序,应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确认其可靠性,保证结构的安全。1.2.5 结构构造设计必须从概念设计入手,加强连接,保证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延性、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
1.2.6 设计中应高度重视与建筑、设备专业以及施工单位的密切配合。设计应重视结构的选型、结构计算和结构构造,根据功能要求选择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便于施工的结构方案。
1.2.7 结构的关键部位,薄弱部位以及施工操作有一定困难的部位或将来使用上可能有变化的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并在设计中适当留有余地,以策安全。
1.2.8 在设计中选用构、配件标准图集和通用图集时,应按次序采用国家标准图,区标准图和省通用图,并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构、配件的设计、计算和构造进行必要的复核和修正补充,以保证结构安全和设计质量。
1.2.9 设计深度应完全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规定。
1.2.10 在满足结构计算强度与刚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外围护墙体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占的面积比重而采用加气混凝土蒸压砌块进行填充。
1.2.11建筑构件,包括装饰构件,优先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出结构详图,如确需采用钢结构,须征得委托方同意,并出钢结构详图,不得标注“专业厂家设计”。
1.2.12从压低层高尽量减少地下室开挖量和降低地下室抗浮造价的角度出发,非塔楼区域地下室顶板拟采用现浇柱帽无梁平板(加腋板)楼盖的方案。
1.2.13基础选型时应充分考虑到本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塔楼层数少重量轻,因此抗浮设计是首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桩基设计时须按抗拔桩设计。
1.2.14 初步设计时,设计深度要求能满足业主施工招标的深度,桩基设计要求达到施工图深度。
三. 电气专业要求 1.设计内容: 电气设计应包括: 高、低压变配电系统
动力及照明配电系统(包括建筑物泛光照明和环境配电系统) 防雷与接地安全系统 电气节能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及智能照明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通信及网络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广播与多媒体会议系统 信息显示系统 智能化系统集成 能源管理系统 集中抄表系统 机房工程 其他需要的系统 2.一般规定 2.2.2.3.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设计深度按有关规定执行。本项目为新建工程,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建筑物四周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市政条件现状情况、各管线的引入方向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2.4.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用房设置合理,安全可靠;消防控制中心、安全监控中心及智能化控制中心合室布置。2.5.建筑内的强、弱电井应从地下室到顶层直通并分开设置;结合竖井布置,在每层合适位置设置专用配电间,配电箱、弱电箱尽量设于专用配电间内或者电气竖井内。配电间尽量靠近变配电所侧设置,电气竖井应与室内空间分隔方式协调,保证其检修门开门朝向电梯厅或公共通道,公用的箱、盒、线路应设在公共场所。2.6.本项目所有公共部位的电气(包括照明、插座、空调动力等)设计到位;所有配电干线在公共部分的电缆桥架和封闭母线也应设计到位。2.7.各层一般在每层的配电间内预留总出线开关(空调回路单独配出线开关),所有总开关应有计量和防火灾漏电保护装置。
2.8.电梯机房应考虑良好的自然通风;配电箱宜安装在入口门附近,便于操作;井道内检修灯安装位置应注意避开电梯导轨;机房内照明灯安装位置应注意避开检修吊钩。2.9.建筑物室内综合布线系统应预留到弱电配电间,弱电系统在公共部分的桥架和线槽也应设计预留到位,数据、语音及视频信号传输综合考虑。3.高压变配电系统
3.1 按本项目的性质,宜采用两路高压专线供电,以保证供电可靠性,10KV高压配电采用金属铠装中置开关柜以及真空断路器。
3.2 按深圳招商供电公司规定,在蛇口地区,商业变压器每台应单独设高压计量装置。
3.3 高压侧不进行无功功率补偿。4. 低压配电系统
4.1 变压器宜选用D,yn11、10(2x2.5%)/0.4/0.23kV、50Hz、低损低噪变压器。在蛇口地区宜选用带温控器强迫风冷的干式变压器。变压器容量应认真计算复核,注意考虑季节性负荷和周期性负荷,避免变压器容量过大。适当兼顾考虑物业投入初期负荷率低、费用高的因素,合理配置变压器及运行方式。
4.2 办公负荷和商业负荷分开变压器设置,空调用电应独立变压器。4.3 变压器独立房间安装;低压配电柜应采用通过国家有关部门认证、供电部门认可厂家的产品;宜选用性能及技术参数较先进的产品。4.4 合理选择开关电器及导体,并应验算其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电器设备的档次应符合建筑整体要求。
4.5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选择及重要负荷供电的措施
4.5.1 请设计根据本工程负荷的性质、容量及需要考虑设置柴油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房宜设置在地下一层变配电室附近。4.5.2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选择:
4.5.2.1 宜选50Hz、400/230V、风冷、带自启动装置,并能在30秒内供电的发电机组;机组配置自启动蓄电池(带市电浮充),启动发动机,8小时运行油箱(可根据建筑条件在室外做地下油罐)。4.5.2.2 发电机容量除应满足本工程火灾时消防用电要求外,为了充分发挥发电机的作用,宜考虑重要负荷挂在发电机负荷母线上,火灾时应能切除该部分负荷,以确保消防用电的可靠性。
4.5.2.3 现有应急柴油发电机组选用的目的均是为满足消防供电负荷等级而考虑,因此,发电机组的容量应按标称应急容量(备用功率)选择,而不是按标称连续运行容量(常用功率)选择。
4.5.2.4 对于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进出风位置和开洞尺寸、经处理的烟高空排放等应予以关注。既要满足设备运行需要的通风和排烟,同时又得兼顾办公及住户环境的良好,在其视线范围、听觉范围、感觉范围基本未受影响。
4.5.2.5 为方便物业运行管理,设于地下室的油箱间宜考虑安装升出地面的输油管通道,并作好封口。4.5.3 变配电所内市电与发电、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自动切换应选用四极断路器或接触器,并带电气及机械联锁。
4.5.4 双电源互投箱的两路电源应取自不同变压器。为减少停电次数,在蛇口地区要求低压配电装置装设能临时解除进线、母联开关联锁关系的转换开关。低压进线总开关上加装延时时间为3秒的失压脱扣装置。
4.6 配电干线设计
4.5.1 办公区域的竖向配电干线应采用封闭金属母线,每层设置插接开关,开关的预留容量按设计计算容量并预留适当裕量。干线分支电缆长度小于3米可以只设一处保护电器。
4.5.2 裙房电力负荷采用电缆放射式配电,按建筑分区分回路供电;商业负荷末端进线开关预留容量宜适当提高。
4.5.3 消防干线电缆采用矿物绝缘电缆,消防分支电缆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电缆。4.7 电能计量
4.7.1 按供电部门要求在低压设置总计量。变电所内低压受电柜主开关前必须设低压计量专用单位,内装有功电度表、无功电度表及CT;计量CT、电度表、端子盒均应装在专用计量单元内。
4.7.2 按供电部门要求在低压设置分计量。对不同性质的用电在变电所应分类分别计量,设置专用计量单元,如:发电、空调、照明、一般动力等。
4.7.3 除上述计量外,应充分考虑日后租赁分摊计算,物业管理和公共负荷的用电、地下室、楼梯间和各楼层的公共照明用电等应考虑分开计量,对有计量要求的回路应在变电所或下级配电箱装设有功电度表。
4.7.4 考虑远程自动抄表,电度表均采用符合供电部门要求的带脉冲输出的电子式电度表。一般情况下按远程自动抄表设计。4.8 功率因数补偿
在变电所低压侧应采用非可燃性干式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并应自动投切。补偿到高压侧的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9。5.变配电所的布置:
5.1 变配电所可布置在地下室,高低压配电室的地坪应适当抬高或设置挡水门槛;进出配电室的管道封堵;其正上方及贴邻不能设置水池、浴室、卫生间等可能经常积水的房间,不能贴临消防水池或蓄冷水池等处。
5.2 变压器与低压配电柜共一室安装时,干式变压器应带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外罩或设置安全护栏,并在配电房内设置空调保证配电房温度适宜以防温度过高造成变压器降容。
5.3 变配电所门窗应设挡鼠设施。变配电所应预留有必要的空间尺寸,进行管道综合考虑,如:风管、封闭母线、电缆桥架、照明灯具、火灾探测器等综合。避免风管的出风口位于设备的正上方。
5.4 变配电房内采用下出线时,净高不低于2.8m;采用上出线时,净高不低于3.6m。6.防电击系统 6.1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本建筑宜采用TN-S系统; 6.2 漏电保护
6.2.1 插座配电回路应采用带漏电保护的开关,漏电电流应选30mA; 6.2.2 每层照明进线总开关宜采用带漏电保护,漏电电流宜选300mA~500mA,以提高防火灾性能。6.3 等电位联结
6.3.1 本建筑应做总等电位联结;
6.3.2 当接地故障保护不能满足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要求时,尚应在局部范围内做辅助等电位联结;
6.3.3 卫生间、淋浴间、厨房等应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6.3.4 电气竖井、设备机房等应做局部等电位联结。6.3.5 照明配电回路中,灯具的金属底座应与PE线连接。6.4 接地要求
6.4.1 本建筑物内的各种接地系统宜共用一个接地网;
6.4.2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弱电设备接地等共用接地网时,接地电阻要求不应大于1 欧。
6.4.3 每个楼层租赁分区均考虑预留防静电和防雷接地线端子。7.防雷措施
7.1 宜采用传统的避雷带、避雷网、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尽量利用建筑物的金属屋顶、栏杆、扶手等构件作为接闪器。7.2 高于屋面的所有金属物以及幕墙的埋件均应与避雷网相连接。建筑物阳角设置避雷针。7.3 尽量利用结构柱内钢筋作接地引下线,其间距除满足规范要求外,拐角突出易受雷击的部位也应设置引下线。7.4 尽量利用建筑基础内的钢筋作自然接地体。
7.5 应采取措施,防止雷电波侵入。屋顶泛光照明供电回路宜设置浪涌保护器。
7.6 防雷接地宜与建筑物的其它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网。8.建筑物内办公区电气系统要求
每层按不同负荷(空调、照明、插座等)设置专用配电箱,配电箱内设带短路、过负荷的进线总断路器(采用3P断路器)。9.建筑设备自动监控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9.1 总体设计要求
9.1.1 系统硬件应优先选择先进、适用、成熟的产品和技术。硬件产品应具有兼容性,便于系统产品更新与维护;硬件产品应具有可扩充性,便于系统升级与扩展。
9.1.2 系统软件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软件应支持硬件产品的更新、具有可扩充性。
9.1.3 提倡采用宽带接入网、控制网、有线电视网、电话网的融合技术,减少建筑物内信息传输通道的布线系统,提高系统性能价格比。9.2 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BAS)
9.2.1 本工程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集中监视,分散控制的网络结构来实现系统的实时集中监控管理和分散控制功能,其网络可以实现分站间、分站和中央站之间的通讯。9.2.2 系统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监控内容:冷水机房控制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运行监测、电源系统监测、主要动力配电回路监控、其他建筑相关的绿色节能设备监控等。
9.2.3 系统设备应尽量使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控制协议,如TCP/IP,BACNET,Modbus,OPC等通讯协议。
9.2.4 对于第三方系统,BA系统应配置通讯网关,通过网关对各子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测及管理。本大楼的BAS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所选择的BAS管理系统应具有支持众多的“第三方”的互联通讯协议,如:BACnet、Lonworks、OPC、Modbus等协议。9.3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9.3.1 系统应采用分布式、总线型网络拓朴结构,该网络分为子网和主干网,既能满足中央监控的要求;又能减少故障波及面,易于系统扩展。
9.3.2 智能照明系统主要考虑建筑大堂、走道、卫生间、停车场等公共部位的灯光照明系统控制与管理,同时考虑景观、建筑立面照明的时间、效果控制。精装修的公共会议室应考虑场景控制。
9.3.3 系统应能通过开放的标准通讯协议与其他系统如消防、BA或门禁相连,实现联动控制和系统集成。10.节能措施:
10.1 变电所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低压干线供电半径不宜大于200m。10.2 选用低噪音低损耗的节能变压器;采用合适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设计方案;有条件时对功率因数较低的用电设备就地补偿。10.3 在满足各场所照度要求的前提下,照明功率密度应不超过国家标准中目标值,符合绿色建筑二星级指标的要求。照明设计中应选用的节能及环保产品,如:高效光源;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照明光源及产品应满足国家标准中光效、显色指数、灯具效率的技术要求。
10.4 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和其他电器设备。
10.5 电气控制应结合空调、照明及其他能源设备,根据时间、室内外光照度、温度、场景等因素实现节能联动控制。
10.6 充分考虑通过合理有效的设置计量装置尽可能实现电能的分户计量,便于能量的结算和管理。
11.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1.1 严格按照中国建筑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规范设计;消防控制中心应有直接对外的出口,室内设备安装应设计到位。
11.2 消防水泵及防、排烟风机等主要消防设备的启、停控制,除采用总线编码模块联动控制外,还应采用硬线连接控制方式,且能在消防控制室内手动直接控制。
11.3 消防电梯可在消防控制中心实现迫降控制要求;非消防电源可在消防控制中心实现断电控制要求。
11.4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监测对象为末端设备较多、漏电几率较大的照明,动力配电回路、主机设于消防控制中心,该系统应提供标准通信接口和协议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2.综合布线系统(通讯系统)12.1 本建筑在地下层设电信主机房,机房内设置主配线架,机房内应预留双路供电电源(≥40KW),负荷等级同本建筑最高级别。电信主机房宜考虑预留三间以满足未来引进不同运营商的需求。12.2 系统采用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应能支持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需要,办公场所按每5平方米设置2个(语音、数据各1个)信息点考虑并留有充足裕量,采用六类线敷设,满足办公需求。
12.3 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大于3V/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12.4 综合布线电缆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动机、电力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合相关的规定。13.有线电视系统
13.1 本建筑在地下室设有线电视机房(机房面积约20㎡),机房内应预留供电电源(容量由专业公司确定),负荷等级同本建筑最高级别。
13.2 有线电视系统应采用HFC的网络结构,以提供本地的电视节目、建筑物内闭路电视节目。
13.3 系统的设计应采用电视图像双向传输的方式,分配网络的设计应符合有线广播电视台的要求。在每层弱电间内预留分支分配器接口。14.安全防范系统 14.1 总体技术要求: 14.1.1 系统硬件应优先选择先进、适用、成熟的产品和技术。避免短期内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而过早淘汰。同时应避免采用技术上不成熟的产品。硬件产品应具有兼容性,便于系统产品更新与维护;硬件产品应具有可扩充性,便于系统升级与扩展。
14.1.2 系统软件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操作方便,采用中文图形界面和多媒体技术,使系统具有处理声音及图像的能力。用机环境适应不同层次物业公司人员的素质。系统软件应支持硬件产品的更新、具有可扩充性。
14.1.3 系统集成可根据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集成技术。建议采用联网型一卡通管理系统来实现对门禁及出入口控制、考勤、巡更、消费和停车等系统的管理。14.2 主要系统构成:
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无线对讲系统等 14.2.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应满足控制区域覆盖严密,监视图像清晰,运行可靠,操作简单,维护便利的要求。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采用高清晰度彩色或黑白模拟前端、数字存储系统。系统前端各种类型摄像机主要分布各个出入口、人流密集处、电梯轿箱、财务室、重要设备间、停车场、走道、避难层及其它公共场所等。主控室设在消防监控中心,内设主控图形工作站、控制键盘、视频矩阵切换器、硬盘录像机、监示器,由多台监示器组成“监示器墙”,接视频矩阵切换器输出端。
检测报警:系统具有独立的视频移动报警功能,可按需要设置任意的报警画面或局部画面的移动报警。在夜间正常时无人出现(如各主要出入口、电梯前室等)或平时少人出现的重要部位,可将摄像机设为检测报警状态,即在操作站上将这些部位的画面框定在一定范围,当有人出现,画面发生变化时,画面处理器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保安员注意,同时联动报警录像机进行录像。
联动控制:系统与门禁、巡查系统等子系统集成后,能自动识别并响应其它系统的报警信号,协调运行。如门禁系统遭非法操作,视频监控系统能自动将就近的摄像机转到该门禁点监视该部位的情况,同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录像。14.2.2 门禁管理系统。
14.2.2.1 为确保大楼内部人员和物流安全而设置门禁安全控制系统,采用非接触式IC卡联网型门禁管理系统,实现门禁及出入口控制,进出信息纪录、门异常引发的报警输出、在线巡更等功能。系统应具有高度的集成化环境,可很好的实现其他系统的集成和联动。14.2.2.2 系统设计应满足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和扩展性的原则。14.2.2.3 主要设置区域为公共区域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各种机房、库房、重要办公室、设备间等场所
14.2.2.4 门禁系统应能通过标准接口与闭路监控、报警监控、电梯控制、灯光控制、消防报警、巡更、停车管理系统等实现联动和集成。14.2.3 停车场管理系统 14.2.4 电子巡更管理系统
电子巡更管理系统采用离线式巡更系统,在保安人员巡逻路线上安装巡更器,用于保证值班人员按时按顺序地对大楼进行巡视。本项目巡查点主要布置在出入口、电梯、走廊、公共区域等。14.2.5 防盗报警系统
14.2.6 本项目设置无线对讲系统,采用放射式的双向通讯系统,主要用于项目内部管理人员日程联络用,保养、保安、操作及服务人员之间互相通讯。广播与多媒体会议系统
15.1.1 本项目塔楼区域的公共广播与消防广播结合,办公区域要考虑设置背景音乐,裙房部位分开系统设计,并能在消防情况下强制切换到消防广播状态。
15.1.2在精装修设计的公共会议室设置多媒体会议系统,该系统包括:数字电子会议、扩声、投影显示、会议专业灯光、同声传译、摄像联动等功能。信息引导及显示系统
该系统作为大楼发布信息的重要工具,可以实时地动态显示公告、新闻、天气等公共信息,也可以显示计算机生成的动态图文画面,是信息发布的绝佳工具。
在首层大堂设置信息引导系统,在首层电梯厅及电梯轿厢内设置LCD信息发布系统。系统将与数据库连网,实现数据的更新,存储和发布。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友好简单的界面,维护发布的信息,动态设置各种发布模式、优先级等。同时,本系统将通过与各内部信息系统的集成,获取需要发布的信息。17 能源管理系统:
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对10kv中压配电系统实行自动监市、控制和测量,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自动采集和分析,并进行集中管理,能源管理系统应以以太网接入BMS系统,实现能耗的监控管理。18 集中抄表系统:
对各用户及公用的电和空调运行自动计量,并定期形成报表,作为物业管理收费依据,实现空调和电的自动化管理。19 智能化集成系统BMS BMS是智能大楼系统的管理核心,属于整个IB系统的最高级监控与管理层。它通过分布式网络将对各子系统的管理集成到同一个计算机支撑平台上,建立起整个建筑物的中央监控与管理界面。通过一个可视化的、统一的图形窗口界面,管理员人员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对大楼内所有子系统进行实时监视、控制和集中统一管理。
BMS将大楼内各控制子系统集成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实现以下多方面的功能集成:
A.所有子系统信息的集成与综合管理; B.对大楼内所有子系统的集中监视; C.对大楼内部分子系统的集中控制; D.系统对大楼内全局事件的管理; E.灵活设置并实现跨子系统的联动; F.综合节能管理; G.系统配置管理; H.系统安全运行管理;
本工程的集成不应是基于BA系统的集成,而是使用开放的、平台化的软件集成。应采用开放的软件技术,运用标准化、模块化以及系列化的开放性设计,通过分布式通讯网络,将整个大楼内的所有子系统的信息资源汇集到一个统一的集成平台上,在同一个界面环境下,实现对分散在大楼(区域)内所有子系统及其可控设备的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
应具有与物业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标准接口。20 机房工程:
包括消防安保控制中心、有线电视、电信机房、电力值班室等。21 管线综合
为保证建筑完成面高度,设计时应特别引起注意,进行管道综合考虑。同时兼顾灯具、强弱电缆线槽、消防电缆线槽、消防探头、风管、水喷淋探头、消防管以及构筑物梁的布置。22 设计配合要求: b)电气设计应配合室内装饰设计、景观设计、泛光照明设计等专业设计公司,提供符合使用功能、节能指标的设计要求并审查其设计图纸,如有需要应进行补充。
c)应根据装饰设计提供的图纸进行照明、消防、智能化系统的深化设计;要求设计达到施工图深度,必要时现场配合施工。
四. 给排水专业要求 1
设计范围和内容
1.1整个项目的室内外给水排水工程、消防工程、人防工程、绿化浇灌、水景、饮用净水系统、水资源利用及其水处理等新技术应用工程的相关设计。
1.2 与整个项目相关的由专业公司分包设计的相关工程设计的协调工作。
1.3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内容基本一致,但格式深度的要求不同。2
一般规定
满足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规范、规定的同时,采用节水、节能、节材的新技术,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3
设计要求 3.1 给水系统 3.1.1 供水方式:
给水系统宜采用分质供水方式。
室内生活给水采用自来水,冲厕、绿化用水、道路冲洗、景观水体补水优先采用片区市政中水。
生活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杂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3.1.2 给水水压:
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市政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不足,应集中设置贮水池和加压装置。
建筑物最不利点的水压不宜小于0.10MPa,但最不利用户入户支管的水压不宜小于0.2MPa;超过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应设减压设施,可用支管减压阀;杂用水系统最不利用水点的水压不应小于0.05MPa。3.1.3 用水计量:
不同使用性质或不同水费单价的用水系统,应在引入管后分成各自独立的给水管网,并分表计量(生活用水、中水)。3.1.4 加压系统选择:
采用变频调速给水设备直接供水,宜采用多台泵组合供水,调速及恒速泵配合设置,另配小流量稳压水泵或小型气压水罐。3.1.5 给水系统要求:
为了防止水表自转,给水立管顶端宜设自动排气阀,分户水表后宜设止回阀。
3.1.6 给水管网及用水点的设置:
室外绿化给水、景观补水和道路冲洗用水合用一套独立的给水管网,水源优先选用中水;地下车库冲洗用水为一套独立的给水系统,水源优先选用中水。
宜在茶水间设清洁给水点或拖布池;室外绿化设置浇花给水接口。3.1.7 管线敷设:
室外给水管道,应沿道路平行于建筑物,敷设在人行道、慢车道或草地下。覆土深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环状管网,保证供水安全。干管和立管应敷设在吊顶、管井内,支管敷设在楼面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3.1.8 管材选用原则:
3.1.8.1 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3.1.8.2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3.2
排水系统 3.2.1 排水体制:
室外排水采用分流制,生活排水与雨水分流;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
3.2.2 污水排放:
排水应达到当地排水管理部门的规定,其污水处理构筑物应尽量布置在隐蔽处,不宜布置在建筑物主入口、休闲广场等地方。3.2.3 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
排水立管尽量设在管道井内。确实没有条件设管井的情况时,排水立管沿外墙敷设,但应设在阴角处。
设在室内的排水管道应设在隐蔽处,并应有防止噪音污染的措施。3.2.4 通气管及冷凝水排水设置:
除了底层单独排水的管道外,生活排水管道均应设置通气管。回收办公部分空调冷凝水至消防水池,用于空调冷却塔补水,同时需保证消防用水不被动用。3.2.5地漏设置:
卫生间地漏应采用直通式地漏,加S或P型存水弯,其存水弯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3.2.6排水要求:
低于室外地面的地下、半地下室或无顶采光井应设置集水坑和加压排水设施;设置卫生间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尽可能采用成套污水提升设备排水;架空层大堂地面入口应设置地漏;空调冷凝水排水立管设在管井内。
3.2.7餐饮隔油设计要求
餐饮隔油要求设计为三级隔油,首先在厨房器具下设制成品隔油器,在地下室合适位置设计二级隔油器尽可能采用成套隔油设备,最后在室外设计隔油池。隔油设计需满足环保及卫生防疫要求。3.2.8室外排水管道布置:
根据大楼及周边的总体规划、道路和建筑的布置、地形标高、排水去向等按管线短、埋深小,自流排出的原则。3.2.9 管材选用原则:
3.2.9.1水力条件好、耐腐性强、密封性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3.2.9.2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3.3
雨水系统 3.3.1 建筑物雨水系统: 采用重力流雨水排放。3.3.2 室外雨水系统:
雨水口的布置根据地形、建筑物和道路的布置等因素确定。室外雨水管道布置应按管线短、埋深小、自流排出的原则确定。室外相对低洼且周围汇水面积较大时应考虑设置防洪设施。室外地形标高变化较大,应有防止管道被冲刷过大的措施。3.3.3 室内雨水设施的设置:
雨水立管布置应考虑设置在外墙或室内相对隐蔽处,尽量不影响建筑立面;地下室车道出入口处设置截流沟,将雨水排入地下集水坑,坑内配置相应的加压排水设备;雨水斗应安装立式网以防止雨水斗破坏和赃物进入,堵塞管道。3.3.4 管材选择原则:
3.3.4.1水力条件好、耐腐性强、密封性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3.3.4.2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3.4
中水系统 3.4.1 中水水源
优先选用市政中水,备选自有中水。3.4.2 中水的用途
中水可用于绿化、道路、冲厕、景观水体补水等。3.5
消防系统 3.5.1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
室外消火栓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不能影响人流和车辆通过。3.5.2 室内消火栓的设置
室内消火栓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不影响建筑装修。3.5.3 喷淋设置
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设置喷淋系统。3.5.4 消防水泵房与消防水箱
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规定。3.5.5其它消防设施
不能用水消防的地方(如发电机房、档案室、高低压配电室等)应按规范设置气体灭火或其他灭火设施。3.5.6 消防给水管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3.6
水景 3.6.1 喷头选择:
喷头的选型应根据景观效果来选择。最大喷水高度应避免水量损失过大、影响观赏和周围环境。每个喷头前均宜设置便于调节流量设施。3.6.2 喷水泵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潜水泵。3.6.3 管材选用
有美观要求的地方,明装管道采用304不锈钢管道。3.6.4 补充水 补充水应选用中水。3.6.5 附属配件
大、中型水景工程应设自动补水的给水口,小型水景采用手动补水的给水口。给水口、溢流口、泄水口材质采用塑料。3.6.6 池水的水质处理
大中型水景采用人工湿地等方式进行处理。小型水景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进行选择,可以考虑采用砂缸过滤的方式。3.7 管线综合 3.7.1 地下室管线综合
生活给水的各类管线并排安装,消火栓、自喷等管线并排安装,并尽可能在车位而不是在车道上方。
给排水管道布置在电气专业管线的下方,而在支风道的上方,且与通风主风道位于同一标高,以增加地下车库的净空。3.7.2 室外管线综合
室外管道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管线综合图中应预留雨水收集站和中水处理站的位置,便于将来改造;管线综合图中应绘制主要位置和管线交叉处的剖面图。3.8 特殊要求:
3.8.1地下室管道宜考虑穿梁设计,管线布置合理整齐。
3.8.2电梯集水井深度应满足电梯检修和潜水泵安装深度及安全要求,按双电源设计并设置高水位报警装置。
3.8.3生活、消防水池应有水质循环措施,溢流水位报警装置。3.8.4地库排水截水沟、集水井及管线合理设置,不得占用停车位。4
图纸要求
4.1 设计说明应内容完整、合理、清晰,与图纸一致。
4.2 给排水系统图中各主要参数描述准确和详尽,与平面图纸一致。4.3 给排水平面图中设备及管线布置完整、合理,定位尺寸和安装标高表达清楚。4.4 图纸表达清晰准确,图面干净美观,出图比例适中但图幅不宜过大。
4.5 符合国家设计深度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5
其他规定
5.1 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院应对各主要给排水系统进行经济技术方案比较。
5.2 初步设计要求:各系统原理图应表达清楚,各设计参数应准确,还应有系统设计叙述;应绘制主要设备机房平、剖面图,设备布置应紧凑;应绘制室外管线综合平面图。
五. 通风与空调要求 1. 设计依据
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1 国家和深圳地区以及行业的有关规范、标准及规程规定; 1.2 设计意见汇总、发包人提出的要求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条件、资料。
设计范围和内容 2.1 通风、防排烟、夏季空调
2.2 以上系统配套的自动调节、自动控制设计 2.3 必要的计量、自动报警、紧急切断设计 2.4 人防地下室的战时和平时通风设计 2.5 燃气设计 2.5.1 燃气应按管道供应的方式设计,市政管道煤气通入项目附近时,则驳接市政燃气进入。3
设计参数 3.1
室外设计参数
3.1.1
空调、通风的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应分别按照《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的相关规定确定。
3.1.2
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深圳的“室外气象参数”选用。4
设计要求 4.1
通风、防排烟设计
4.1.1 办公区宜按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设置可开启外窗,可开启外窗面积、可开启外窗与最不利排烟点的距离应满足国家规范的规定要求。4.1.2 配套公共设备房如地下车库、变压器室、变配电室、水泵房、电梯机房、发电机房等应设平时机械通风,通风量按规范确定。其中发电机采用风冷式时,机房的进风量应能满足发电机运行时的燃烧补风要求,经计算确定。
4.1.3 超过2000平方米的地下车库、高层建筑中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米的内走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平方米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不具备直接自然通风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米的中庭等处,应按相关规范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排风量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要求。4.1.4 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防烟楼梯间前室、室内避难层等处,应按规范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正压值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4.1.5 首层做为疏散通道的外门不能计入自然排烟可开启外窗面积。4.1.6 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建筑物,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并且事故通风的通风机,应分别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设置电器开关。
4.1.7平时用通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的规定要求; 4.2 空调设计
4.2.1 办公的空调系统应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夏季空调,冬季采暖。4.2.1.1空调系统分区设置,选取高效低噪的冷热泵机组作为冷热源。4.2.1.2 根据功能分区,合理选用空调风系统,采用合理的机型配置,满足不同区域特点的客户需求。
4.2.2 空调系统应合理分区,在保证空调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降低系统造价和运行费用。
4.2.3 办公区室内空调机采用暗装盘管加新风换气机的空气处理形式。室外新风经竖向风道送至各标准层。
4.2.4 空调系统应设计合理、实用的自动控制系统,使空调系统在保证可靠、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达到节能运行。
4.2.5 选用中央空调的冷水机组,其能效比应高于《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18430.1-2001)中的规定要求。
4.2.6 选用中央空调的冷水机组,其能效比应高于《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18430.1-2001)中的规定要求。
4.2.7 各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均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SZJG29-2009)中的规定要求。
4.2.8 在电驱动压缩式冷、热源设备选型时,应选用使用R134a、R407c、R410a等环保型制冷剂的产品,避免因为制冷剂被限制使用而影响主机运行和对大气层造成破坏。
4.2.9 集中排风系统宜设置热回收装置,排风量大于4000立方米/小时时,应设置热回收装置,以节省运行能耗和费用。
4.2.10 设计中应尽可能考虑建筑内、外区在过渡季节和冬季的冷、热负荷平衡,以及在过渡季节使用室外新风、冷却水等“免费冷、热源”,以最大限度节能降耗。设计深度
5.1
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编制均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要求。
5.2
设计计算书应与设计文件同时提交,以备甲方核查。
六. 绿色技术应用 目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的绿色二星等级。结合绿色咨询顾问提出的建议及要求进行设计及优化。七. 景观专业要求
1.地下室顶板覆土的深度在设计中应考虑植物生长以及设备管线空间需要的最小土层厚度。
2.充分听取景观设计的意见,对需出室外地面的地下室出口、检查井、通风井等突出地面的构筑物及地下室顶板合理利用、巧妙装饰,以化解对整体环境的影响。
3.依据设计合同完成与景观设计单位配合的相关工作。
第九章建筑成本控制与设计概算 1. 外墙材料的选择兼顾外观效果、耐久性、维护保养和材料成本等方面的因素。2. 应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开展设计,在限额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设计内容进一步分解投资,明确投资控制主要指标,在编制设计概算时逐步细化落实。3. 应努力提高概算的准确性,认真分析可能影响造价的各种因素(如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等),准确选用定额、费用和价格等各项编制依据,使概算能够完整地反映设计内容,合理地反映施工条件,准确地确定工程造价。
第十章设计成果及要求
本项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成果及深度除满足国家建设部建质[2008]216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有关的要求外,同时必须满足发包人要求。
一、设计成果各专业要求:
(一)建筑专业
按照国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报建要求完成所有图纸,并至少包含以下图纸内容: 1.总图
1.1 总平面图 1:500;
1.2 总场地与建筑关系剖面图 1:500; 1.3 各变标高处局部剖面图 1:50; 1.4 管线综合图 1:500。
2.单体
2.1 各层平面图 1:100;
2.2 楼梯间放大平面图、剖面图 1:50;
2.3各向立面图(包括立面分色图、材质分布图);
2.4 各层(含地库、电梯厅、塔楼等)天花设备管线综合图平面、剖面1:100; 2.5主要剖面图;
2.6 立面排砖、石图 1:50; 2.7 门、窗分割详图 1:50; 2.8 特殊做法详图 1:10或更大; 2.9墙身剖面详图 1:20或更大。
3.地下室
3.1 各层地下室平面图含地下室顶板标高及轮廓范围图; 3.2 地下室停车位布置图; 3.3 地下室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图; 3.4 地下室楼梯、坡道放大图 1:50; 3.5 特殊部位详图 1:50或更大; 3.6 主要剖面图 1:100;
3.7 出地下室顶板构筑物立、剖面图 1:50。3.8 各层管线综合平面、剖面
5、效果图
按施工图绘制各方向建筑效果图或放大效果图,以指导施工选材参考及施工指导。
(二)结构专业
专业的设计成果应满足国家要求的施工图设计报建要求,并应满足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要求; 1 初步设计 1.1 基坑开挖条件图; 1.2 结构统一技术条件;
1.3 本工程设计中可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建议书; 1.4 基础及结构选型经济及技术比较报告; 1.5 设计总说明;
1.6 基础布置平面图、地下室底板平面图及地下室各层结构平面图; 1.7 首层结构平面图、标准层结构平面图、屋顶结构平面图;柱和墙定位平面图;
1.8 结构设计计算书(书面及电子文件);
1.9地下室抗浮方案及抗浮计算书(包括电子文件); 2 施工图设计 2.1 图纸目录; 2.2 设计说明;
2.3 桩基础平面图及桩基础详图、基础平面图(承台地梁平面或地下室底板平面);
2.4 地下室墙柱平面及配筋; 2.5 地下室顶板结构平面及梁板配筋;
2.6 地下室楼梯、水池及集水坑等详图或节点大样; 2.7 地上各层墙柱平面及配筋; 2.8 地上各层结构平面及梁板配筋; 2.9 节点详图; 2.10楼梯等详图。
(三)给排水专业 1. 2. 3. 4. 5. 6. 7. 8. 9.
(四)空调通风 1. 2. 3. 4. 5. 6. 7. 图纸目录 设计说明及图例
底层、标准层、顶层、管道和设备复杂层的平面布置图 机房平面布置图、立面及剖面图 设备安装大样图 管道井大样图
空调冷冻水、冷却水、冷凝水、正压送风、消防排烟、空调风、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图纸目录、图例; 室外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底层、标准层、顶层、管道和设备复杂层的平面布置图; 地下室消防和给排水平面图; 机房平面布置图;
给水、排水、消防、中水等系统原理图; 主要设备表; 计算书。
多联机冷媒等系统原理图 8. 各系统控制流程图 9. 设备及材料表
10. 各层管线复杂处的管线综合图
11. 设计计算书(应包括逐时负荷计算书及相应房间编号对照图、通风量计算书、风系统及水系统水力计算书)
(五)电气专业
设计标准除满足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及深圳市有关设计深度的规定外,需注意下面要求:
1、2、管线综合
地下或半地下车库管线综合图应详细绘制和注明各类管线(强电、弱电、消防电缆桥架和管、通风管、排烟管、水消防管、喷淋管、给水管、污水管等)和设备(照明灯具、广播音箱、火灾探测器等)的平面位置和标高;避免存在不合理和错误,造成施工困难或无法施工。
3、标准层若采用电缆桥架配线方式,应注意建筑吊顶标高和结构梁标高,可能造成走线困难。
4、室外总平管线综合图应详细绘制和注明各类市政管线(供电、电讯、电视等)的接入位置和标高、各类电气管线的敷设方式、平面位置和标高,不得与其它管线(给水、雨水、污水、燃气、消防等)产生矛盾;电缆沟、电缆井的排水方式应正确和有效。
5、有集中空调风管、水管和强弱电桥架的公共走道应绘制管线综合布置剖面大样图。
6、提供关于负荷计算的有关依据。
7、对于需专业公司深化设计的部分应有系统框图和提供详细的功能、监控要求、设备位置等,配合承包方了解建筑设备情况并审查其提供的深化设计图纸。
(六)造价专业
1、方案阶段,针对确定的方案提交全部设计内容的建安成本估算
2、初步设计阶段,提供设计概算书
另:除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完成所需的图纸外,还需提供相应的计算书、地下室管线综合图、地下室预留洞平面布置图、室外管线综合及节点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