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范文
江西工贸学院“四位一体” 党校育人模式亮点纷呈
学院基层党校成立于1992年,20年来,先后培训学员逾万人,尤其是近3年来,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师生参加党校培训的热情越来越高,人数也越来越多,每年培训人数保持在1600人以上。
近年来,学院基层党校着力构建课堂讲授、课后沙龙、实践活动、网络教育“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培训模式。
一、课堂讲授坚持“一个原则”、满足“三个需求”、突出“四个结合”。
1、培训过程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注重加强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培养学员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培养学员学会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重新认识党在新时期的历史地位,增强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注重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学员学会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和条件严格规范自己,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努力提高党性修养。
2、课程设计满足“三个需求”。学院基层党校结合高职生的群体特征,将党课培训内容进行全面整合,自己编纂教材供培训使用,并设计了10套培训结业模拟试题,供学 员参考学习。同时整个培训阶段分为15个专题教学,分别有党史知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入党常用文书书写格式、四个重大界限的划分等专题,并将教学内容融进每个专题中,满足学员对重点问题理解参透的需求;满足学员对认识社会、接触实际的需求;满足学员渴求不同观点撞击、明辨是非的需求。
3、教学内容突出“四个结合”。即结合国内外形势和重大事件教学;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学;结合本校教育改革和全局工作教学;结合不同班次学员的思想特点教学。
二、课后沙龙以“育”字为本
1、开展各类兴趣小组。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养,达到尽早选苗、确保党员质量的目的,学院基层党校在课堂培训之余,根据学员兴趣,精心设计旨在促进学员交流与提高的沙龙活动,如经典理论学习、党章学习、革命战争影片学习,党史知识学习等各类兴趣小组,进一步加强学员对党的成长历程和建设过程的认识。
2、建立党员服务站。为加强学员的再教育,每期基层党校培训结业后,将所有取得结业证的学员编入党员志愿服务站,发放党员志愿服务卡,要求所有学员在校期间必须志愿服务20小时,定期检查服务效果,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各系党建考核中。
3、多层次“育”人。基层党校坚持贯彻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理念,秉承全方位、多角度培训的宗旨,实行多层次教育。从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到毕业生党员文明离校教育,从入党积极分子的集中培训到学生预备党员的再教育,从网络阵地——党建网站的主动占领到实体熔炉——院系二级党校的党课锤炼,从定期党的知识竞赛到党的主题征文活动,以各类沙龙活动贯彻“育人”目的。
三、实践活动以“实”字为根
1、党校宣传队发挥标杆作用。为加强学员的实践锻炼,基层党校成立了一支宣传队,专门吸收在党校培训中表现突出的学员,并配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指导学员开展各类活动与工作。其中有定期组织学员义务清理校园,增强学员的劳动意识;定期开展“进社区、献爱心”活动,增强学员的服务意识;协助参与基层党校管理,形成了“老学员管理新学员”的管理模式;定期开展自纠自查,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身边同学,为改善学风做出了应有贡献,发挥了的标杆和模范作用。
2、课外实践坚定学员入党信念。为缅怀革命前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学员入党信念,每一期基层党校都会组织学员参观小平小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八一起义纪念馆、方志敏烈士陵园等,让学员在参观学习中接受革命教育,并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3、模拟党支部大会明确入党程序。为让学员更加清晰入党程序,掌握召开党支部会议的方法、技巧,基层党校在组织学员认真学习《党章》等党内法规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党支部会议模拟演练活动。由班委模拟党支部、班长和2位副班长分别担任支委成员,并形成了学生模拟党支部工作守则,其他学员模拟全体党员,在各班开展模拟支部大会演练。在演练过程中,组织学员在台下观看,让他们对照条例要求,从中寻找存在问题,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模拟支部大会生动呈现支部大会召开全过程,让学生充分明确入党程序。
今年,适逢建党90周年,第41期基层党校学员为追忆党史、感激党恩,开展了“欢庆党的生日”手抄报展览、“党在我心”主题演讲比赛和红歌比赛,形成了爱党、爱国、爱校的良好氛围。
四、网络教育以“活”字为源
1、开通专题网站。为加强学员的再教育,搭建网络平台,基层党校专门开通专题网站,开设理论教育、廉政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教工思政、学生思政、时事论坛等专栏,与课堂讲授、课后沙龙、实践活动一起构成了“四位一体”教育模式。
2、及时传达精神。基层党校专题网站与中共中央党校专题网、省映山红网站直接链接,及时传达上级精神,定期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转载文章供师生学习,切实提高了师生 的政治理论水平,达到了在网上党校学习的目的。
3、共享经验成果。为切实提高网上党校建设水平,基层党校每一期培训计划、内容和总结、实践活动过程、影片材料、结业考试成绩全部上传网站,实现了利用网络教育的活源头。同时为促进学院典型事迹的宣传,及时在网站上宣传学院好人好事,以点滴好事促进学院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第二篇:四位一体 特色育人
四位一体 特色育人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解读
皮书举 李有斌 陈 杨
【按语】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前提是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高职院校越来越强调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的新形势下,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的突出问题。对此,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思考和探索。她是:
国家示范(骨干)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
国家星火科技农民培训学校
湖北省示范性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她的光环耀眼夺目,她的成绩有目共睹,她就是襄樊职业技术学院,襄阳职教领域的璀璨之星,化育四方学子,桃李遍布天下。她是如何创造这样的辉煌呢?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梁建华、院长蔡泽寰教授始终坚信: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人格的培育与滋养;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成长成才,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一所好的学校,人人都是“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倾情实践者。为此,他们以校为家,以生为本,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四位一体”班级团队化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使班级建设有了抓手、学生教育有了助手、专业能力培养有了舵手、班级活动开展有了推手。各“位”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由过去的“要我做”变成现在的“我要做”,把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创造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
千帆竞发
教学、育人、工学结合、就业四方联动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剧烈变化、教育改革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冲击以及学生自身情况的不断变化,都增加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凸显出诸多的不适应,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构建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组建12年来,学校党委、行政“一班人”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以就业为导向,以班级为主体,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导,研究室主任、专业课教师(职业导师)、思政课教师(德育导师)和辅导员(班主任)“四位一体”的班级团队化教育管理模式,就是在新形势下科学总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全员育人,使四“位”对接学生成长
“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明确对“四位”人员进行了职责分工,即德育导师(思政课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专业研究室主任、职业导师(专业课教师)是学生职业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的专业师傅;辅导员(班主任)是班级的日常管理者,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督导者。在班级教育管理实践中,各“位”相互协作,为学生成长成才尽己所能、全员育人,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的职业规划、学习规划、心理问题、评奖评优、贫困生的帮扶等问题以前只是辅导员的工作,现在辅导员(班主任)、职业导师、德育导师等都参与解决这些问题。以往那种辅导员力不从心、专职教师视而不见的现象减少了,整个工作体系的覆盖面更广了。”生物工程学院班主任王会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外国语学院专职辅导员涂进喜老师,负责2006级三个班的学生管理工作,2009年兼任该院的德育导师,对实行“四位一体”模式给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积极作用有更直接、更深刻的体会。具有一定职业体验的涂老师特别关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经常与专业课教师、研究室主任沟通交流,2009级“四位一体”示范班学生也由于赶上“四位一体”全员育人的好时机,相比上一届所带的2006级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英语六级通过率和英语四级通过率相比2006级分别提高6%和8%。在全省高职高专职业技能比赛中,由涂老师参与指导的小新星订单培养班“宜城小新星”创业团队,获得2010年湖北省“青春在沃”创业设计大赛银奖(全省仅有2所高职高专入围),取得该校在此项赛事上的重大突破。
在如今的襄樊职院,专业课教师、研究室主任主动参与德育过程,辅导员(班主任)自觉学习专业知识的现象已蔚然成风。“四位一体”人员全面参与班级的教育、教学、产学结合、就业等工作,多方面发挥每位教师的不同教育功能,通过不同方式接触了解学生、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共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体教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同时,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班同学自觉配合“四位一体”人员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形成了“比学习、赛技能、强素质”的深厚学习氛围。
全过程育人,为职业梦想插上翅膀
襄樊职院党委书记梁建华经常强调:“高职院校的学生就是要就业,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高职教育价值的体现,是学校办学实力、水平、竞争力的体现。我们要把学生就业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四位一体”班级团队化教育管理模式,摒弃了传统的学生工作重常规管理缺乏对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素质培养的缺陷,通过“四位一体”人员引导学生主动规划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未来的人生目标、职业可行路径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四位一体”教育管理团队通过“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职业生涯设计策略。大一为“了解期”,职业生涯规划突出对未来职业的憧憬以及实现目标所进行的学习安排,比如:邀请企业专家为对所学专业不熟悉的新生作行业介绍,“四位一体”人员作职业选择与发展定位、人才供给与需求、就业政策与形势的介绍,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人才观,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大二为“内化期”,通过专业研究室主任和职业导师主导的企业文化体验、职业技能训练,“四位一体”全体人员主导的创业就业知识学习、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通过社会实践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素质;大三为“收获期”,针对毕业前后这一特殊时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就业教育。例如:专业研究室主任和职业导师主导的应聘技巧、就业心理、模拟招聘,“四位一体”全体人员主导的实习指导、毕业教育等。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顺利实现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通过三年贯穿始终的职业生涯设计指导,使高职生在校三年“满怀希望走进来、充满信心走出去”。
经济管理学院申长永老师,在市场营销1001班采取“职业化班级管理模式”。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职业相关活动,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到班级教育管理之中。大一由辅导员和德育导师组织以未来职业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由辅导员和职业导师组织采访营销主管等活动;大二由辅导员和职业导师组织沟通能力训练,开展模拟电话营销等活动;大三由辅导员和职业导师组织开展求职自荐信制作大赛、模拟招聘等活动。“四位一体”人员把全班学生分为四个营销团队,每个团队自主选择经营品种进行实际经营活动,每学期进行经营业绩评奖。在该班全体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注册成立“雏鹰公司”,2011年3月,由全班学生组成的四个营销团队正式营业,当月即实现了丰厚的盈利。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四位一体”班级教育管理团队“全程化”密切协作,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已经成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品牌,数万名学子通过参加大赛为自己的职业梦想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全方位育人,让素质教育“落地开花”
有人说,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就业,只要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去处,教育就是成功的。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质量观导致了职业教育过于功利化倾向。职业教育重视就业的特殊性不能抹杀教育的本质,那就是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襄樊职院“四位一体”学生班级教育管理团队以素质拓展项目为载体,注重“文化自觉”的教育引导,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技能培养与拓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6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方位地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看吧,这是人文艺术学院学生一周的课余生活,该院将之定义为“一周文化套餐”:周一早上升国旗,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周二晚上“企业文化论坛”,老总与学生面对面;周三晚上“人文讲座”,既有专家讲座,也有学生自己的报告会;周四下午“社团阵地”,有共同爱好的同学聚在一起,让爱好升温,让成长加速;周五晚上“千山剧院”,组织观看励志、青春、正面偶像类影视,在放松心情的同时,获得自我激励;周六晚上“百家讲坛”,播放百家讲坛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片,让名家、大家的思想陶冶学生,带着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提高;周日晚上“主题班会”,辅导员(班主任)、职业导师和德育导师与学生一起分享收获与感悟。
“很幸运,我赶上了学校全面推行‘四位一体’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好时机。素质拓展活动就像一扇门,为我开启了通向知识殿堂的大门,在那里,我学到了书本以外的人文知识、做人之道、创新之道„„通过各位导师的全面指导,让我有了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善于创新的意识,使我的大学生活成为人生旅途上最炫的闪光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汽车工程学院苗典武同学告诉笔者。
“我们在办学之初就提出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学生毕业后,不仅应当具备专业知识从而拥有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持续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本质追求。我们坚持全方位育人,要让素质教育‘落地开花’。”襄樊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蔡泽寰教授如是说。
百舸争流
“四位一体”四方联动教育管理模式结出硕果
立德树人,培养敢于担当的高技能人才
“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不同教育功能,通过不同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按照“社会人”的要求在学生中全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培育出了一大批社会责任意识强、深受社会好评的优秀毕业生。有被授予省、市劳动模范称号,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感动襄樊”人物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周毅;有被授予省、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荣获湖北省大学生“文华科技品学优秀奖”的舍己为人、勇救落水儿童的2005级学生朱秀建;还有被评为襄樊市首届“十大爱心人物”、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湖北分库“爱心使者”称号、襄樊市首例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优秀毕业生冯耀东等等。他们用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构筑了社会的精神“脊梁”。
素质拓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围绕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培育出了一大批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10年来,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各项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100多项,获国家专利18项,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茅。学校连续10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屡次获奖。2008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苗典武同学凭借自己发明制作的“破障钳”,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省高职院校仅一人获此殊荣。
着眼就业,毕业生成为抢手“香饽饽”
“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全过程育人成效显著。毕业生一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岗位需求,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学校就业率连续数年都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高达90%。如今,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正大班”毕业的学生3人担任襄阳正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余人担任部门(区域)经理、40余人成为公司技术骨干。学校2005年开始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合作,50余名毕业生大多走上技术管理岗位;200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定该校为合作院校,在2011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以优异的表现荣获团体一等奖,并在单项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顶岗实习个人一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襄樊职院人从未停止对学生教育管理规律的探索,从提出全员育人的学生工作理念,到形成“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襄樊职院人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创新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也将在实践磨砺中日臻成熟和完善。
第三篇:构建四位一体教育
农村学校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网络”四位一体教育模式
谭青山
摘要: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学校的德育应与家庭、社会配合 关键词:四位一体;学校教育;家长;网络;
一、构建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背景: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访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常规,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班主任在一个学期中至少对每个学生做一两次家访。近年来因为种种原因,在许多学校,只听说召开家长会,教师的家访逐渐冷落,甚至悄然引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的效果,越来越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谓的 “5+2=0”现象(“5+2=0”,是指中小学生每周5天的校园德育教育,常常会因周末2天时间,被不良环境、不良影响冲刷得干干净净。)日益成为校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向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家校联系不断弱化、家访悄然隐退。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命在教育中如何自由健康的成长,教育又如何精心呵护和培育生命;学校教育如何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如何强化家庭教育功能、构建家校联系平台;如何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沟通,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首先教育必须还教育以本源,让生命回归教育,让教育关注生命,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其次关注生命的教育是和谐的教育,在教育中,影响教育的诸元,即学校、家庭、社会也应该是和谐协调的,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协调的环境。第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学校、家庭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从而打破“5+2=0”的困惑。
二、指导思想
学校校长及中层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家访活动,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掌握学生的校外表现,了解群众和社会对教育最关心的问题,寻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三、构建四位一体教育的内容
(一)校长、教师进社区(村庄)、进家庭
教师在学校校长的带领下走进社区(村庄),走进家庭,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真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也了解了家长的希望、要求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和存在的误区,为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把脉、指导,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校长、教师走进学校所在社区(村庄)家访的同时,广泛听取社区(村庄)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对教育最关心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学校工作。、(二)建立社区(村庄)学生辅导站
在有条件的社区(村庄)建立了学生辅导站,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到辅导站“坐堂”助学,对学生、家长开展学业辅导、心理咨询、政策解读、教育咨询等。
(三)结对帮扶“学困生”、“贫困生”、“德困生”“留守儿童”
校长、教师主动与“学困生”、“贫困生”、“德困生”三类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结对帮扶,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帮扶“贫困生”解决就学困难,树立求学信心;关爱“德困生”促其端正态度,增强道德修养。关心“留守儿童”关注其生活和学习,让其健康成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会诊”,针对每一个帮扶对象精心设计个性化的帮扶方案,明确帮扶责任,跟踪落实,做到帮扶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考核、有评比、有效果,并把帮扶效果作为考核教师实绩的重要依据。(四)建立家访长效机制
以经常性、广泛性、针对性为目标,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经验与创新相结合,在巩固已有活动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优活动内容和形式;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有点有面,学校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创新、创出特色;坚持活动推进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既开展有创意的活动,又扎实推进经常性的家访工作,建立家访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的家访工作基本队伍,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教师联系,每学年至少接受一次家访,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家长群体,探索富有成效的家访措施和方法,加强学校、教师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和谐氛围。
(五)、网络世界资源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然而,网游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青少年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掌握技能、促进沟通的同时,混杂其中的不良内容又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脑已逐步走入家庭。互联网以强劲的势头掀起了全球信息革命的狂潮,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势不可挡的网络热潮同时也涌入校园,引起了广大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踊跃参与。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友伴,成为孩子们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他们在网络上玩游戏、传Email,交友聊天、他们在网络上学习社交、学习“生活”,体验那个虚拟世界里的美好与罪恶。网络世界对孩子们的影响,早已比真实世界更真实。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信息传播工具,网络的影响力远大于任何一种传统教育手段。
电脑作为高科技产物,有着其他事物不可比的优势,特别是现在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大量信息、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广交良友。大部分学校和家长都意识到了电脑及其网络的重要性,意识到了他们在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都想让孩子能尽快地掌握电脑和网络知识,以便在将来的工作、学习和就业中能领先一步,但电脑游戏、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等副作用又让人们望之生畏、言之变色。网络游戏的兴起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的60年代末,而中国网络游戏的出现是在90年代末,但仅仅几年,网络、网络游戏就迅速的发展、普及起来,且青少年已成为网游文化创造与消费的主力军。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村庄)、网络四位一体教育网络成效和认识
通过家访教师们获得了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契机,唤醒了沉睡的良心,提高麻木了的责任感,进而内化为一种境界和素质,由此而带来教育工作行为上的变化,对正师观,塑师魂,强师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这次家访并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实践,帮助教师开阔了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改善了师生关系、完善了教师的教育艺术,让教师从职业中得到了更多精神满足。二是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建立了一条双向信息沟通的渠道,使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实施高强度的辐射、高密度的渗透。三是使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沟通更加深入,感情更加深厚、亲密。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获得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量。四是重树了教育、教师在社会、群众中的形象。面对新时期教育的挑战和困惑,我们重拾家访这一传统,在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着力打造一个互相沟通的和谐平台,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关心学生自由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和谐氛围。让生命回归到教育之中,让教育直面生命,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生存,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用“生命”这把钥匙去开启“生活世界”的大门,在洋溢着生命气息的生活世界里,去寻找那久已失去的教育本源。
第四篇: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扎实推进示范村创建活动
在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中,我市着力健全组织网络、强化制度约束、创新活动载体、推行服务代理,构建起了组织、制度、载体、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了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健全组织网络,夯实创建基础
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乡镇是基础,村级是主体。为有效解决镇村纪检监察干部力量配备不足、专职不专用的问题,确保创建活动有人管、有人干、能干好,我市重点抓了镇村纪检监察干部的配备和素质提升工作。
一是充实乡镇纪检监察力量,做到有人管事。为了加强乡镇纪检监察力量,我市严格考察程序,把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纪检工作、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干部选配到乡镇纪检干部的岗位上来,全市20个乡镇全部配备了专、兼职纪委副书记和专职纪检干事,共新增配乡镇纪检干部43名。莱城区各乡镇纪委副书记都由乡镇后备干部担任,并经区委直接任命,保证了纪检干部的整体素质,树立了纪检干部的权威。同时,乡镇(街道)纪委书记原则上不再承担与纪检监察无关的工作,确保了纪检干部专职专用、主业主抓。
二是设立村级纪检员和监察员,做到有人干事。我市在各村党支部设立了纪检员,在村委会设立了监察员。纪检员和监察员代表党员和群众行使监督职能,直接对党员大会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接受乡镇纪委和村党组织的双重领导。全市共增配专职纪检员和监察员1580名。为使他们说话有底气,我们赋予其6项权力,即对村“两委”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村务公开、工程建设、干部履职等情况的监督权;对村级事务、财务及资金、资产、资源等的审核权;对村务活动和事关群众利益事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对有疑义的村务活动要求解释的质询权;对村务活动中违法、违纪、违规和不合理事项的否决权;对违纪违规和不称职的村干部,向村民代表会议或上级组织提出罢免的建议权等。乡镇纪委定期与各村纪检监察员联系,每季度召开一次纪检监察员会议,收集党风廉政信息和热点、难点问题线索,研究解决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各区都制定了考核细则。雪野旅游区规定,年终考核合格的纪检监察员可领取600元补贴。村纪检员、监察员有权有责,充分发挥了党务、村务公开的“监督员”,服务农村发展的“护航员”,维护农村稳定的“协调员”和廉情预报“信息员”的作用,有效地杜绝了腐败问题的发生。今年以来,全市反映农村基层干部的信访件比去年同期下降8.5%。
三是着力提高乡镇、村纪检干部履职能力,做到能干成事。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等措施,加强对农村纪检干部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提升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对1623名乡镇(街道)、村级新任纪检监察干部普遍培训一遍。通过多种渠道的培养和锻炼,农村纪检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为做好基层纪检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强化制度约束,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制度的落实,是推动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上水平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制度约束。
一是健全廉政教育制度,筑牢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村干部官虽小,但和农民群众接触最多,他们廉洁与否,直接体现着党在基层的形象。为此,我们加大了对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力度。制定出台了《关于对镇村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实施意见》,将廉政教育纳入基层惩防体系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培训规划,通过在市、区建立教育培训基地,下发廉政教育读本,纪检干部授课辅导,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观看《儿行千里》廉政剧目,发送廉政短信等形式,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力度,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农村党员干部的行为。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对镇村干部管理和监督的规定》,建立了农村干部廉政谈话、廉政承诺、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个人相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健全完善了“乡财乡用区管”、“村财村用乡管”的农村财务“双代管”、村级“零招待”、村干部待遇公开等制度,加强了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规范了农村党员干部的行为。同时,对违反规定的农村党员干部,加大了查处力度,今年以来,重点围绕扩内需保增长工程建设项目,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土地征用、宅基地审批、房屋拆迁中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方面查办案件45起,仅莱城区就查办了28起,处理农村党员干部32人。
三是实行调度督查制度,全面掌握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年初,以市“两办”文件形式对各成员单位所承担的任务进行了再明确,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该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日常工作中,我们实行“周调度、旬督查、月通报、半年考核、年终奖惩”制度,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指导。对创建工作进展情况通过《莱芜纪检监察》进行通报,对创建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宣传推广。截止目前,全市各级通过调度、督查,收集整理各类意见、建议136条,向基层反馈指导性意见80余条,促进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创建活力
为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我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市镇村推进“两公开、三监督”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年初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形式进行了印发,把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和村务公开,强化群众监督、党员监督、上级监督(两公开、三监督),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
围绕“两公开”,我们一是对党务和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方法、步骤、群众反馈意见的处理,公开栏的规格标准、记录档案的管理等都作了统一的规定,印制了15万册《服务手册》发放到村民家中。二是确定每月15日为党务公开日,16日为政务、村务公开日。每到党务和政务、村务公开日,各乡镇都抽调人员对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并拍照存档,对不按时公开、公开内容不真实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群众提出的咨询、批评进行打击报复的,进行严肃处理。三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及时调整公开内容。如国家实行扩内需保增长政策以来,我们及时将国家扩内需项目调整为公开内容,并要求对扩内需项目必须实行六步公开,即:公开项目建设规模、投资额度等情况,公开各项审批手续办理情况,公开工程招投标情况,公开建设进度、施工监理情况,公开资金拨付和管理使用情况,公开举报电话和受理方式。通过公开,确保了我市涉农扩内需项目全部规范高效运行。
围绕“三监督”,我们把管好钱、权和事作为重点,制定完善了财务管理会签制、农村土地矿产资源开发承发包规定、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相关制度,健全了村民理事会、民主监督听证会等民主管理组织,认真受理党员、群众的意见和信访举报,开展对涉农政策落实情况等的专项监督检查,组织辖区内的“两代表一委员”对村干部进行综合评判,使村干部全方位接受群众、党员和上级监督。
开展“两公开、三监督”活动,充分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村干部“零距离”接受村民的质询和评议,增强了村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强化了他们依纪履职的意识。颜庄镇南下冶村支部书记闫加群不无感慨地说:“以前想干什么、怎么干,自己说了算。实行„两公开、三监督‟后,想干什么要公开,干得怎么样要接受监督,不提高水平、不洁身自好,真胜任不了现在的工作了。”
四、推行服务代理,深化创建效果
在开展示范村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开展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在强化农村党员干部公正、廉洁意识的基础上,大力倡树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化了创建活动的效果。
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就是在市、区、镇、村四级普遍以无偿代理的形式,让群众“只跑一趟路、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把事办成”,由原来的“干部动嘴、群众跑腿”变成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工作中,一是建立代理网络。全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各村按“八有”(有办公室、代办人员、标识牌、工作制度、明白纸、工作流程图、咨询电话、办事台帐及档案)标准,建立了村级代办点,在全市形成了以市区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为主体,村居代办点为基础的横到边、纵到底的为民服务网络。村级代办员全部由村干部兼任,无偿为群众服务。二是完善运行机制。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共计165项全部列入代理范围,按照“一室受理、全程代办、内部运作、限时办结”的运作方式,严格“受理、承办、回复”程序,健全了投诉举报、经费保障等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运行机制。三是加强监督约束。把服务代理纳入各级各部门实绩考核内容,加强了对村级代理员的考核奖励。各区将市区两级发放村级干部工作补贴的30%作为绩效工资,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发放。钢城区艾山街道设立专项基金,每月将各村的代理件数、户均代理率、办结率、群众满意率进行量化考核,对考核前5名和后3名的村进行重奖重罚。今年以来,全市已为农民群众代办各类事项近5万件,基层群众普遍比较满意。
我市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领导和基层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地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开拓创新,推动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再上新水平。
第五篇:“四位一体”模式典型发言
立足服务开拓创新
探索建立农村交通管理“四位一体”新模式
——贾学英同志在2008年全国农村公路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2008年2月15日)
尊敬的李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山东省交通厅对交通部多年来给予山东交通事业的关怀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连续3年,交通部在春节过后立即召开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农村公路工作进行部署,充分体现了部领导对农村公路工作的高度重视。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省农村交通管理“四位一体”新模式的基本情况,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
一、农村交通大发展要求管理创新
近年来,在交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07年,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道路客货运量突破“双15亿”等“五个突破”为标志,交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以来,认真落实交通部加快农村交 1
通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组织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5年累计完成投资370亿元,到去年底,全省改造农村公路10.8万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8.6万公里,全省行政村通油路比例达94.3%。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同步组织实施了村村通客车和千人以上岛屿通航工程,累计改造农村客运站477个,农村客运班线达到4692多条,通客车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99.2%;改造农村公路渡口133个,完成渡改桥7座,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快速增长,农村客货运输市场的繁荣发展,农村交通管理任务不断加重,对加强农村交通管理,加快农村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做好“三个服务”的要求,对农村交通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创新,创造出了交管所、农村公路管理站、农村客运站、货运管理办公室“四位一体”的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农村交通管理的新路子。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建成“前站后所”的交管所统一挂交通管理所、农村公路管理站、客运站、货运管理办公室的牌子,交管所实行“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将其职能界定为交通规费征收、农村公路管理、客运管理、货运管理。具体职责为:一是负责辖区内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依法开展交通规费征收工作。二是指导、配合乡镇政府做好辖区乡、村道的建设、养护工作,实施农村公路路政巡查,协助交通执法机构开展路政案件的调查处理。三是负责辖区农村客运市场及客运站(点)的监督管理,规范客运经营行为,维护客运市场秩序。四是负责辖区农村货运市场的监督管理,对货运源头实施派驻监管。
(二)积极稳妥,分步实施。为确保“四位一体”管理模式顺利推行,按照“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的原则,2005年,首先在滨州、泰安、枣庄、淄博、菏泽等市的部分县(市、区)进行了试点。2007年,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乡镇交通管理所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在泰安市宁阳县组织召开现场会,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力争到2009年底,按照“四位一体”的模式,全省交管所基本建成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的农村交通综合管理机构,全面提升基层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领导,做好保障。推行“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环节多、任务重,情况复杂。为加强组织领导,我厅成立了以厅长任组长,分管副厅长任副组长,有关处室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市、县(市、区)也分别成立了专门班子,并按照编制、人员、职责、标准、资金“五落实”的要求,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全面启动了“四位一体”模式建设工作。为做好资金保障,按照“自筹为主、适当补助”的原则,在用好交通部农村客运站补助资金的同时,我厅再给予等额补助,并要
求各市、县(市、区)交通部门从交通规费中列支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四位一体”项目建设。为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要求各市、县(市、区)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开展市场化运作,实现多渠道、多元化融资,确保建设需要。
三、主要成效
从试点情况看,实行交管所“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理顺了农村基层交通管理体制,有效整合了交通管理资源,实现了交通部门对农村基层交通运输全方位的管理,加强了交通部门对农村公路、客货运输市场的监管,提高了交通行业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实践了一条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新路子,加强了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网络。交管所通过履行农村公路管理职责,充分发挥行业管理和技术优势,对养护标准的执行情况和养护质量进行监督,指导、配合乡镇政府建立了从乡镇农村公路站到行政村养路员的乡—村农村公路养护网络,初步构建了目标明确、职责清晰的责任体系,做到了组织、人员、任务、管理“四到位”,实现了“路路有人养、段段有人护”。
二是强化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交管所实施路政巡查,使其点多、覆盖面广的驻地管理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较好解决了县交通主管部门执法人员少、路政巡查覆盖面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巡查效率和涉路案件处理效果。
三是促进了交通规费征收工作。“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是“小
机关、大基层”管理模式的科学延伸,这种“大基层”的管理模式,充实了基层交通管理人员,加强了交通规费源泉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营运车辆的管理服务网络,把上门服务与依法管理有机联系在一起,营造了良好的交通规费征缴环境,促进了交通规费征收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交通规费收入。试点的滨州市,三年来规费征收额翻了一翻,年均增幅34.5%,为交通基础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是推进了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实行“四位一体”管理,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以农村客运站为依托、农村公路为纽带,连接城乡、辐射村庄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发展了农村客运,进一步巩固了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候车和出行条件,使农村公路建设的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体现。
五是巩固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治理成果。由交管所承担货运管理的职责,充分发挥了交管所驻地管理的优势,加强了对货运市场的监管。特别是通过加大对货运站场的源头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巩固了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成果,有效保护了农村公路。
六是探索了燃油税改革后交管所发展的新路子。实行“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交管所成为履行农村交通管理职能的综合机构,能够充分利用乡镇交管所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延伸管理触角,扩大管理范围,强化交通行业管理,提升了交管所地位和执法人
员形象,稳定了基层交通管理队伍,为燃油税改革后交通基层管理机构的顺利转型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我省在农村交通管理特别是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兄弟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交通部、省委、省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按照“三个服务”的要求,大胆创新,扎实工作,推动我省农村交通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