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提案

时间:2019-05-14 07:2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提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提案》。

第一篇:关于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提案

关于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

养力度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949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教育部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 提 案 人:李玉光

主 题 词:教育,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迫切需要大批合格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56万个,但是全国企业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人员仅有约3万人;2012年我国年专利申请已超过200万件,而我国专利审查人员仅有7000余人,执业专利代理人仅有8000多人;2011年1月-2012年6月,全国法院受理知识产权一审案件达到11万件,而全国从事知识产权审判的法官仅有2000多人。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作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主要来源的高校,目前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知识产权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增加,知识产权教材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校不够普遍,在开设课程高校中学习知识产权的学生比例还不高,从事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校数量还不多。据初步统计,1993年至2009年这些高校总计培养知识产权专业学生约四千多人,平均每年仅数百人。

(二)知识产权的特点决定了知识产权人才更多的是复合型实务人才,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还存在偏重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传播,对科技、经济、经营管理、外语等知识教授和社会实践不足的问题。

(三)目前,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课程大多数为教授法律的教师授课,少数为科技处、专利中心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或者其他专门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专家学者,缺乏跨学科的师资队伍。

(四)我国现有的高校知识产权教材主要以《知识产权法》为主,加之《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这些教材基本上都没有脱离法学的范畴,理论知识雄厚,实务操作不足。

为了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加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建议如下:

一、采用选修课、必修课、网络课程以及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在高校中面对不同专业学生普遍开展知识产权普识教育,加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大幅度提高高校学生知识产权意识。

二、知识产权教育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因此应该研究建立高校、政府、企业协调合作的知识产权教育机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三、知识产权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因此高校应该开门办学,加强实践教育环节。高校应在知识产权基本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在内容上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加强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等单位的合作,建立知识产权教育实践基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根据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加强知识产权课程体系建设,文理交叉,科技与法律并举,管理与外语兼具。在相关部门支持下,依托知识产权教育条件比较好的高校,邀请相关实务部门人员参加,联合开展高校知识产权课程研究,并有计划地开展新课程教学试点工作。

五、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需求,制定高校知识产权师资培养计划。同时,加大从知识产权工作一线和其他相关领域聘请师资的力度,增加兼职教师数量,使形成培养、挖掘和开发相结合的高校知识产权师资综合发展模式。

六、研究知识产权教材编写工作,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借助专业知识产权培训机构、企业、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力量,形成面向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法律专业、理工科和文科学生等不同对象的知识产权教材体系,突出知识产权教材的实践性、及时性和综合性特点。建立教材评估和修改制度,争取在“十二五”末,初步建立内容比较完整系统的知识产权教材体系。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22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编办办理 提 案 人:刘光复 主 题 词:知识产权,制度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近30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成为各国推动技术创新的基本法律制度和重要政策手段,在振兴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是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双轨制。就行政保护而言,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主体分布在专利、工商、版权、海关等多个部门,不利于统一行动,形成合力。就司法保护而言,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在法院共有三大类,分别是行政、民事、刑事案件,按照法院内部机构职能分工,分别由行政、民事、刑事审判庭审理。在“三审分立”的体制下,相应案件由不同部门处理,给权利人维权带来困惑。而且存在民刑冲突、审判程序不协调、裁判尺度不统一问题,同时案件涉及的基本上是同一事实,由不同审判庭分别审理,造成了重复劳动,增加了诉讼成本,也平添了法院的工作量。我国知识产权的评估机构、产权市场、技术市场也不够健全和完善,许多省份特别是内陆省份专利代理机构规模偏小,业务单一,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且人员年龄老化严重,缺乏后继人才。建议:

1、整合知识产权管理资源。将各类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统一纳入到各级知识产权局,或者将现行体制下的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职能统一归口由知识产权局行使。

2、建立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统一归口由知识产权庭审理的审判工作机制。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要求,借鉴有关试点经验,应快速推进全国法院“三审合一”的审判机制建设。

3、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民间机构和服务组织。一是建立面向社会和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二是鼓励知识产权权利人成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拥有知识产权的实体和权利人组建行业协会或联合组织,是国际上一种通行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模式,借鉴这种模式,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发挥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集体运作功能,形成自我教育、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机制。三是积极倡导成立知识产权民间机构。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三篇:高校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最终版]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主体之一,是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的背景下,高校依靠其在人才、科研等多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知识产权创造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摆脱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力等问题,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创造,推动高校知识产权战略进程是高校长足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所谓国家创新体系是指一国范围内企业、大学、政府机构的技术、商业、法律、社会和财政等为产生科学技术而努力的相互作用系统。国际上对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系统研究始于1987 年,英国学者费里曼在研究日本经济起飞的经验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将创新活动上升为一种国家行为理论进行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在我国普遍认可是由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具体来说就是一种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的制度安排,其核心内容就是科技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的良性机制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国境内不同企业、大学和政府机构之间围绕着科学技术发展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而且各不同行为主体为发展、保护、支持和调控那些新技术进行着各种各样技术、商业、法律、社会和财政的活动。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拥有的丰富的资源条件,为其参与全社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目前,我国共有两千余所高等院校,拥有大量的各类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齐全的研究设备;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财富,具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和人才优势; 全国高校拥有 100 多万专任教师及科研人员,并且每年有大量的硕士、博士补充到科研队伍中来。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和执行主体。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支撑战略。

二、知识产权战略必须成为高校发展重要战略之一

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集中表现为对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动力,作用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技术创新成果的产权化、产业化和资本化,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创新成果本身不具有物质形态,不能像普通财产那样受到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对智力成果的有效产权安排。它是在对公有知识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其创新点与公有知识往往交融在一起,产权边界不易判断;同时,它具有转移和扩散容易,不易识别,难以控制以及复制成本很低的特点。因此,创新成果需要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来加以界定和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依法对创新成果进行科学审查、产权界定,明确产权的范围和归属,实现创新成果产权化,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现有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中,对于技术创新成果,除了著作权从作品完成之日起自动成立之外,其他的专利权、商标权等都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和审批程序才能生效。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复杂的、高风险的智力劳动。技术创新成果可以非常容易地共享、扩散和传播,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属性。因此技术创新成果具有外部性,即他人可以不付代价地享有利益而权利人却不能得到回报。如果这种外部性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人们就可以任意地、无偿地利用他人的创新成果,权利人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其继续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挫伤,社会整体创新活动就会受到抑制,从而阻碍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制度就是一种推动技术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创新成果的产权化使创新成果的权利人有了独立的利益,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内享有排他独占权,从而使权利人与创新成果的产权发生最直接的经济利益的联系,同时使得创新成果的外部性减弱,不确定

性降低,交易成本变小,可以独占一方市场,获得超额利润,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成果的价值,实现权利人利益最大化。知识产权制度的市场价值取向使创新成果的权利人和发明人的利益与创新成果市场价值的实现紧紧连在一起。创新成果越是符合市场需求,对社会的贡献越大,权利人和发明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就越大,从而使人们从创新的开始到产业化的全过程,都始终瞄准市场,把创新活动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共同发展。

世界上所有经济和科技强国都是知识产权大国。位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者都必须发挥各自的作用,推动我国成为知识产权大国和强国的步伐。衡量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看一个企业拥有专利的数量,衡量一个高校是否具有活力和后发驱动力的一个关键指标是看一个高校科研能力的高低,科研能力的核心来自于一所高校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情况。政府应从政策层面推动企业和高校的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进程。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和各国不断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被赋予了具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知识产权制度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知识产权战略成为了国家、企业、高校三方主体的基础战略。

世界各国一方面在积极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国内立法,在国内实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另一方面,通过缔结国际协议以强化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也从最初的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扩展到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以及一切来自知识的权利;而TRIPS 协议的签订及其适用又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如将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纳入 WTO 的管辖范围,知识产权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

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先锋,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的科研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三、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研究

对于高校而言,高校教师科研水平的衡量,大多数由高水平论文,高级别的奖励,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以及高额的科研到账经费对此进行来衡量。大量的高水平论文的发表、众多的诸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项目经费到账,但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却显得非常一般。在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方面,高校和地方企业相比显得逊色许多,高校教师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不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背景下看知识产权战略层次,可以分为政府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高校知识产权战略。就政府层次的知识产权战略而言,中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已经制定了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如上海市于 2004 年制定了《上海识产权战略纲要(2004 年~2010 年)》; 就企业层次的知识产权战略而言,中国的诸多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开始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如中兴通讯和华为通讯等高新技术企业,将知识产权战略定义为企业发展的最根本战略,但截止 2009年,中兴通讯已经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整 7个年头,从事研发和技术服务工作的员工达 4 万多名,并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知识产权团队,2009 年专利申请量居国内第一,达 25000件。而作为科研主要动力的高校,大多数高校没有知识产权战略,缺乏知识产权的战略体系。

中国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存在知识产权管理分散,效率低下,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不得力,知识产权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急需予以规范和完善。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开始探索制订知识产权战略,建立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模式。如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率先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以专利保护和合同管理为重点,逐步对知识产权进行规范、全面的管理,在理顺产权关系、保护知识产权、规避技术风险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的高校相比,对照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高校的知

识产权工作仍有较大差距。

中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与知识产权管理相互脱节,科研管理部门缺乏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缺乏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的激励和配套机制,大学和科研院所普遍重成果,轻专利,忽视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发展,使技术创新成果难以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没能将知识产权拥有量及其保护和管理制度建设状况作为高校科技人员职称评定、津贴发放、出国深造、住房分配、科技奖励评审等项工作的重要指标,在科技奖励以及科技人员职称、职务评定时只重视论文发表数量、轻视知识产权的传统观念和模式,没有将形成并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及其质量作为评定科技人员科研贡献及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外,高校尚无扶持和激励工科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或条例,从制度和政策的角度对知识产权的推进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高校相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另一主体企业而言,知识产权创造量就远远落后,一所著名的 985 高校一年平均专利申请量不超过 2000件,而一家知名企业一年的专利申请量则远远高于这个水平。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源于市场以及需求,其转化力度相对较高;而高校的知识产权创造则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高校的知识产权创造大部分源于高校教师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这一现象决定了高校为数不多的知识产权创造中可转化为生产力和资本的更是寥寥无几。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在知识产权维护方面还显得很不足,毕竟也才是刚刚起步,而知识产权在其最重要的领域——企业方面,我国也和发达国家稍显差距,所以,不论是在企业还是高校,知识产权战略在我国都是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盘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高校虽科技成果累累,但全国高校专利申请数仅集中在25%%左右的高校内。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5年中申请的专利,占全国高校专利申请总数的26.5%%,其它大部分高校专利申请数很少甚至空浙江工业大学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问卷、查阅统计资料和走访调研,初步完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下达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软课题。该课题通过一系列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在大力倡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今天,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主力军之一的高等学校,该如何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运行机制?如何通过政策导向提高教师的专利意识,激发他们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课题组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约75%的高校申请专利很少或空白

虽然高校科技成果累累,但经调查,全国高校专利申请数仅集中在25%左右的高校内。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统计,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5年中共申请专利4809项,占全国高校专利申请总数的26.5%。其它大部分高校专利申请数很少甚至空白。

研究报告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我国成果管理体制长期形成的注重成果奖励和论文、轻视申请专利的倾向。在有关政策和评估条件中,对成果奖励和论文给予了十分明确的指标和肯定,而对于取得专利却没有给予充分的认定。由此导致接近50%%的科技成果放弃或丧失申请专利的机会。

报告建议,教育部门在各种检查评估指标体系中增加专利项目的比重,将取得专利权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在职称评定时,将专利权的获得与科研成果奖励的获得同等对待。据了解,武汉大学出台一项新政策,强调利益导向机制。在教师评职称时,一项授权发明专利就等同于在《科学引文索引》上发表一篇论文,一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就等同于在《工程索引》上发表一篇论文。

18.1%的高校专利管理无门

抽样调查显示,近5年,36.4%的高校设置了知识产权办公室或在学校科研处下设专利科,45.5%的高校明确学校科研处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人负责专利管理工作,但仍有18.1%的高校既无专门的专利管理机构,也无专人管理专利工作。10%的高校没有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调查还显示,有72.3%的高校均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教学机构;72.7%的高校既未设置知识产权教学必修课,也未设置其选修课。报告认为,高校是一个知识、人才、成果密集的地方,涉及大量知识产权问题。建立一个权力集中、机构严密、制度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应成为高校必然的选择。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特点之一是权力集中。它把全校的知识产权通过主管院(校)长,集学校法人代表(院校长)于一身,这既是管理所必需的,也是知识产权法律所要求的。特点之二是分口把关。把学校涉及知识产权的部门分为科研(开发)办、校产办(校办企业、工厂、公司)和图书(学报)出版3个口,根据分工,各司其职,按照知识产权的管理范围实施管理。特点之三是既具有内部管理职能,又有对外产权申报、评估、处理产权纠纷的法律诉讼职能。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权威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近30%的高校有成果流失

调查数据显示,近30%的高校反映有科技成果流失现象,其中外单位窃取流失占40%,化公为私占10%左右,随人员调配流失占20%,而科技成果多的单位更是“众矢之的”。

报告在分析成果流失的原因时认为:

一是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些教师和科技人员发现自己的知识成果是一种财富,加之高薪诱惑和不恰当宣传,一些人便纷纷携成果下海,化公为私或身怀绝技调离。有的带着多年研究出的职务发明成果跳槽,为别人创造经济效益;有的把职务发明成果变成非职务发明成果,以低廉价格转让给外单位;有的研究是连同导师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统统给“分配”走了。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高校中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和科技人员在“半脱产搞公司”,所经营的为数不少是学校的发明成果,使高校处于防不胜防的境地。

二是管理上有漏洞。虽然各高校都有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但管成果的不管推广,管推广的不负责成果出处,管专利的不管转让,管人事的不知道教师和科技人员有什么成果。这种相互脱节、互不协调的运行机制,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和漏洞,形成了知识产权流失的暗道。加之当前高校中校办的、院办的、个人办的、合资办的各种公司林立,如诸侯割据,各占一方,造成一个成果多头经营的局面。有的公司名义上打着学校的招牌,实际上为某个小单位或个人谋利益;还有一些公司由于学校管理不严,逐渐脱离学校独立经营,使学校经济利益和知识产权蒙受损失。

三是受害者怯于诉诸法律。不少高校常常在合同生效后收不回欠款;有的教师辛勤撰写的材料、专著、科技论文和发明的科技成果,被外单位剽窃或无偿使用;有的科技成果申请了专利仍被外单位仿制,尽管这些严重侵犯学校及发明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很少看到高校作为受害者诉诸法律,讨个说法。有的吃了亏、受了害还蒙在鼓里,有的怯于打官司的艰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管高校人才济济、知识资产密集,但却成为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的弱者。

四是急于报奖丧失了申请专利的条件。由于一些不恰当的政策导向,使重鉴定、重报奖、重发表论文、轻视申请专利成为高校中的普遍现象。许多教师和科技人员多年辛勤劳动积累搞出的成果,迫不及待地召开鉴定会和申报科技成果奖,并急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以至于造成丧失申请专利的机会。即使申请了专利,在进入实质审查过程中,由于在专利申请日前,在成果鉴定和论文发表中已将技术内容基本公开,破坏了申请和授权专利的新颖性条件,这也是高校科技成果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规范高校科研管理,防止科技成果流失,报告建议:

首先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实践证明好的经验,尽快制定一套既有权威性,又有可操作性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保护条例,并以实施细则形式强化其可操作性。同时,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把法制管理贯穿在研究与开发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选题、立项、研究、开发、鉴定、报奖、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推广应用、生产销售、贸易往来各个阶段,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单位和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二是建立知识成果科学评估体系和知识成果评估管理机制,对应用性科技成果特别是重大的应用型科技成果,首先要对该成果的价值进行科学的、正确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许可证贸易洽谈。

三是把人与成果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人事部门应从一个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调入、评职、晋升、聘用、调资到其退休或调离的人事管理程序中,把科技成果的状况和执行“保护学校知识产权保证书”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防止和及时纠正违纪行为的发生。科技管理部门应及时把教师科研状况、动态向人事部门通报,并形成制度。

54.5%的高校未设职务发明专利申请费资助

调查显示,有45.5%的高校设立了职务发明专利申请费资助,额度为1000-4000元,但54.5%的高校未设立此项资助。当职务发明人获得专利时,有72.7%的高校实施了奖励措施,奖励金额:发明专利1000-5000元不等,实用新型专利300-1000元不等,外观设计专利200-600元不等。

报告认为,由于申请专利要花费一定的经费,而高校目前普遍还没有设立“发明创造基金”或“专利申请基金”。若要申请专利,绝大多数得由项目课题组支付经费。而对于那些无项目经费、又有新颖性的发明创造,则不能申请专利或不能及时申请专利。教育部第3号令《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应拨出专款或从技术实施收益中提出一定比例,设立知识产权专项基金,用于支持补贴专利申请、维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费用。”建议各高校应设立专利基金,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将具有创新水平的项目及时申请职务专利,以确保高校无形资产不流失。

另外,各高校在认真贯彻“一奖两酬”的同时,对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突出的专利给予奖励。高校还应设立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为高校专利技术的实施提供一项支持措施。

77.2%的高校专利被束之高阁

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数据显示,5年间,全国高校专利申请量18137项,专利授权量8389项,专利实施量1910项。专利实施量只占授权量的22.8%。5年间,全国高校申请专利中,发明专利占62.3%,在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占36.6%,而多数发明专利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被束之高阁,成为供品和展品。

为促进专利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报告建议:

首先,高校在进行研究开发以前,应重视对专利文献的检索,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技术创新水平和动向。根据权威部门统计,全世界专利文献数量每年以超过100万件的速度递增,90%以上的发明创造可以在专利文献中查到。有关资料表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减少创造时间90%、降低成本75%、减少风险60%。因此,通过对专利文献进行全方位检索和调研,可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别人早已申请专利的技术,以提高研究起点,避免浪费。

其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激励科技人员热心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据了解,高校科研存在着重实验室研究,轻技术开发;重论文,轻应用的倾向。因此论文、样品很多,而能形成商品化的产品很少。在国内外技术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更少。建议在职称评定上要向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人员倾斜。

第三,高校在进行专利技术创新的时候,应注意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投融资机构结合,在政府政策法规支持下,与其他机构进行联合专利创新。这样,不仅可以更快更省力地研究出新成果,还有利于高校的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专利的实施率。另外,高校还应注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与国外著名高校进行联合办学、联合创新,吸收利用外国的先进经验和专利技术,创造出自己的先进技术,并把这些新技术在国内和国外同时申请专利,为我国的专利技术向国外输出并占领国际市场铺平道路。

■名词解释

根据国家《专利法》及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一奖两酬”中的“一奖”,是指职务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的持有单位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其中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两千元;一项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五百元。“两酬”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专利权的持有单位实施发明创造专利或者许可其他单位或个人实施专利后,每年从实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得利润纳税后提取百分之零点五至百分之

二、或者从实施外观设计所得利润纳税后提取百分之零点零五至百分之零点

二、或者从其他单位收取的使用费纳税后提取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作为报酬,支付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赵敏祥 袁木棋 曹耀艳等)

第五篇:高校知识产权贯标实施方案

高校知识产权贯标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实施目标:

为切实贯彻好高校知识产权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形成有效的、符合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根据《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管理体系:

成立大学贯标工作委员会和工作组,确定知识产权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知识产权管理的保障条件和资源配置,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贯标工作计划,进行分工协作。

(1)贯标工作委员会: 主任: 校长

副主任:主管科研副校长 成 员:各相关院系及部门领导 职 责:

①保证贯标工作的必要资源(人员、设备、设施、资金等); ②成立贯标工作小组;

③负责组织机构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确定与知识产权工作有关的人员职责和权限; ④召集召开贯标启动会; ⑤协调内外有关的知识产权工作; ⑥体系策划讨论; ⑦进行管理评审;

⑧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绩效和提出改进需求。(2)贯标工作组: 组 长:科技处长

成 员:科技处及各院系及部门知识产权联络人 职 责:①具体落实领导小组各项职责;

②完成整个贯标体系建立、运行、内审、评审及外审。(3)知识产权联络员职责:

①接受《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培训; ②培训本单位人员 ③配合前期诊断和调研; ④配合编写体系文件; ⑤参与体系文件的讨论;

⑥监督本单位实施和运行体系文件情况; ⑦配合内审员做体系内审、审核及改进; ⑧配合学校接受外部审核验收。

三、实施步骤和工作进度:

(一)启动阶段

收集学校知识产权相关文件(涉及科技处、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国资处),学习贯通相关文件宗旨,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及相关文件准备工作。

1、时间:2016年3月-5月

2、主要内容

(1)与咨询辅导机构签订协议;(2)制订贯标计划和实施方案;

(3)明确牵头部门、工作职责、各单位联络人员;(4)成立学校知识产权贯标领导小组、工作小组;(5)确定学校贯标工作指导思想、目标;(6)召开贯标启动会。

(二)管理诊断阶段

1、时间:2016年4月-5月

2、主要内容

(1)咨询辅导机构进驻高校;

(2)通过与学校教学、科研以及管理人员进行座谈,召开诊断分析会议,收集了解高校现有质量管理体系及知识产权管理文件等资料,与贯标辅导机构一起对比高校发展目标,找出知识产权工作能助力高校目标发展的重点,解决知识产权管理的不足;

(3)请咨询辅导机构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进行诊断,选择合适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全过程预演与管控,对项目选题、立项、实施、结题等知识产权获取的关键控制节点进行专利信息分析与评议,尤其 是产学研结合横向课题进行严格的风险管理与风险把控;

(4)参考咨询辅导机构提出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和贯标实施意见。在依托我校现有管理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贯标辅导机构的专业优势促进高校研发能力对接产业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学校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做扎实,出成效。

(三)构建体系阶段

1、时间:2016年6月-8月

2、主要内容

(1)确定学校知识产权方针、目标;

(2)确定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模式及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将知识产权体系目标、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统一到管理体系中来。

(3)编制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主要包含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手册,知识产权内部控制程序或管理制度,适合高校实际发展需要的运行表单文件。

(4)协同辅导机构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培训、宣贯;面向在校师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实务课程,提升其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了解与创新创业成果保护的技能。针对教授、硕博研究生等科研人员进行专利信息分析利用的系统化培训,规范论文发表与行业会议交流程序,形成立体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针对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与辅导机构联络员开展专利价值评估、转移转化的专业培训。

(四)运行实施阶段

1、时间:2016年9月-10月

2、主要内容

(1)按照知识产权管理手册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在高校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运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2)按体系要求形成管理活动记录;

(3)在运行实施过程中,根据运行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改进。

(五)管理评审阶段

1、时间:2016年11月-12月

2、主要内容

(1)按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内审;(2)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3)按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管理评审;(4)对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完善。

(六)评审验收阶段

1、时间:2017年1月

2、主要内容

(1)准备申请验收材料;(2)提出验收申请;(3)评审验收;

(4)对验收提出的问题整改;(5)验收通过,取得相关证书;

(6)贯标工作总结,并上报省知识产权局及教育厅。

四、工作要求:

1、思想到位,将学校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的竞争资源,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处理知识产权问题,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2、领导重视,各级领导班子要统一认识,对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要高度重视,并提出提高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有力措施,并对知识产权工作人、财、物进行保障。

3、全员参与,让广大老师和科技人员广泛参与其中,认真贯彻标准,人人有责,为学校未来发展做出努力。

4、完善管理体系,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及学校相关部门相应职责和任务明确;学校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文件档案、工作台帐、活动记录齐备。

2016年3月

下载关于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提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提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30103知识产权专业(5篇)

    知识产权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法学 门类:法学类 专业名称:知识产权专业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普通高校法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知识产权专门学科知识,能在律师事务......

    知识产权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注:以下选题方向仅供参考;在确定选题方向后,各位同学应当与指导老师交流,对题目进行调整并加以确定;在参考选题以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指导老师的要求,自行选择确定选题方......

    知识产权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知识产权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研究方向 知识产权总论 1. 论知识产权的正当性 2.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史研究 3.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史研究 4.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产权的发展......

    高校知识产权调查问卷 学生

    知识产权问卷调查(学生) 填卷人信息:所属专业所在年级 1、您在此前了解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吗? A、相当了解B、一般了解C、听说过D、不知道 2、您通过何种途径接触过知识产......

    对高校知识产权的认识

    对高校知识产权的认识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 世纪,这是一个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保护知识产权,成为社会......

    知识产权教育基地 文档5篇

    6月26号下午,“枣庄市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知识产权报告大会在三十二中学操场举行,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信石,山亭区政府副区长孙友华、市知识产权局法律科......

    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工作总结

    柯坪县第二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工作 汇报材料 我校始终认真落实阿克苏地区关于知识产权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本着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的思想,以党中央、国务院有......

    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教育(2014知识产权总结)

    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教育 多渠道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 -----2014年青浦区教育局知识产权教育工作总结 2014年青浦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精神,根据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