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钢铁工业
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钢铁工业
---举世瞩目的成就 远超英美的速度 余扬斌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以下简称“一五”计划),是在新中国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取得喜人成就的基础上制订的。1952年初,根据周总理的提议,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周恩来、陈云、李富春、薄一波、宋劭文)的五人领导小组,负责领导“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计划于1955年7 月30日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颁布,前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
“一五”计划是一部涉及钢铁、有色、能源、国防、机械、原材料和化工工业等各领域的宏伟计划。它搭起了我国整个工业化的骨架。
一、钢铁工业名列榜首
“一五”计划开始的时候,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35.5%。对于当时中国的国力,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选择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实是历史的必然。“一五”计划期间确定,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工业的88.8 %。在重工业中,又重点突出了钢铁、能源工业等领域。
“一五”计划以苏联设计和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为核心,以900多个大中型(即限额以上)项目为重点。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钢铁工业建设,1949年12月 ,在他出访莫斯科与苏联签订的援华50个工程项目(后来逐步增加,达到156项)中,建设鞍钢,名列榜首。
二、“156项”与钢铁7 项
“156项”分四批签订协议。第一批是194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出访苏联与苏方签订的50项,主要有钢铁、能源、化工等项目。1953年,以国防军事工业及其有关的配套项目为重点,与苏方签订第二批协议,计91项。1954年10月,签订第三批,包括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等15项。以上总数已达到了156项。第四批是1955年3月与苏联签订的16项军事工程、造船和原材料工业项目 ;后又口头协议增加了2 项。这样总数就上去了,但习惯上对 1 苏联援华项目仍被称作“156项”。由于情况的不断变化,实际上最后确定的是154项,正式施工的项目为150项。在“156项” 中,钢铁工业有7项:改建鞍钢、本钢,新建武钢、包钢、富拉尔基特钢、吉林铁合金公司和热河钒钛矿。
三、鞍钢 武钢和包钢
1、鞍 钢
蕴酿鞍钢扩建的起步很早,1949年底我国政府就与苏联达成援建(改造和扩建)协议。1950年,苏联专家到鞍钢作扩建设计。1952年,国家批准了东北工业部拟定的鞍钢建设设计任务书,确定鞍钢建设规模为年产钢320万吨。在党中央“集中全国力量,首先建设鞍钢”的号召下,一支五万多人的基建大军以及号称“五百罗汉”的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集结鞍钢,迅速投入“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建设 :7月 14日,无缝钢管厂开工建设;8月 1 日,大型轧钢厂动工兴建;1953年2月 27日,七号高炉开始建设。”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关怀与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1953年12月,“三大工程”胜利建成投产,鞍钢职工向中共中央报捷。12月21日,毛泽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称“三大工程的建成投产是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
“一五”期间,鞍钢先后恢复了第一、第二炼钢厂,新建了第三炼钢厂;重建第一初轧厂,新建第二初轧厂;配套建设了型、板、管、线轧机。建设了东鞍山、弓长岭等铁矿和选矿厂。5年内,鞍钢新增炼铁能力127万吨,炼钢能力184万吨,轧钢能力131万吨。1957年,鞍钢钢产量达到291.2万吨,生铁338.1万吨,钢材191.8万吨。
2、武 钢
1952年2月,苏联黑色冶金工厂设计总院院长赫列布尼柯夫应周恩来总理之邀,在来大冶考察建厂条件及铁矿基地后,向我党中央建议:中国的第二个钢铁工业中心应建在武汉、大冶一带,生产规模应以250万吨左右为宜。1954年3月,苏联专家组对青山一带进行实地踏勘,并于3月 26日 提出了《厂址选择建议书》,推荐武汉青山地区作为新厂厂址。5月 25日,国家计委批准武钢设计计划任务书,年底改“华中钢铁公司”为“武汉钢铁公司”。1955年1月,苏联提供了全部初步设计资料。1955年6月,中央批准了武钢第一期工程建设的初步设计及议定书。一期工程的项目有:4座65孔焦炉;2座容积分别为1386立方米和1436立方米的一、二号高炉;1座250吨和4座500吨平炉;1150毫米初轧机;800/650毫米大型轧钢机;2800毫米中厚板轧机等主体生产设备以及一些其它的辅助设施和厂矿。6月 28日,重工业部要求第一期工程的一、二号高炉分别于1959年1月 和1960 年1月建成投产。
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怀着建设祖国第二大钢都的豪情壮志,踏上了前人难有涉足的这块荒凉的土地,他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为武钢一期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包 钢
1953年初,在中央的关怀下,华北局作出《关于加强包头工作的决定》,并成立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委员会。1956年正式施工,到1957年,施工力量达到了2.5万人,进入建设高潮时达到6万人。为了适应建设的需要,冶金部决定把包钢、包建和设计院合并,成立甲、乙、丙合一的包头钢铁总公司,将三方拧在一起,以利统一指挥,解少矛盾,加快建设速度。
初步设计提出的包钢建设规模(分二期建设)为:钢316万吨(一期150万吨),生铁313万吨(一期160万吨),铁矿石1100万吨,初轧开坯276万吨,轨梁钢130万吨(其中钢轨60万吨),大型钢材25万吨和无缝钢管40万吨。这些都是国家工业建设急需的产品。
四、钢铁工业的成就
除了鞍钢、武钢和包钢外,富拉尔基特钢于1957年10月建成设产。本钢改建、吉林铁合金厂等的新建也在顺利进行。在“156项”建设的同时,“一五”期间进行改、扩建的钢铁项目还有:马鞍山铁矿、大冶特殊钢厂、重庆特殊钢厂、太原钢铁厂、天津钢厂、唐山钢铁厂、石景山钢铁厂、抚顺钢厂、大连钢厂和上钢一、二、三厂等。
钢铁工业的发展,构筑了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钢铁工业的成就,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1)产能: 经过5年建设,新增铁矿开采能力1643.4万吨,炼焦能力329.1万吨,炼铁能力338.6万吨,炼钢能力281.6万吨,轧钢能力158.8万吨。
(2)产量: 5年共产钢1656万吨。1957年产钢535万吨,铁594万吨,钢材415万吨,分别比1952年新增400万吨、401万吨和309万吨,每年增长32%。
(3)钢种、规格: 钢种从只能生产170多种发展到370多种;规格从旧中国的100来种增加到1957年的4000余种。过去无法生产的钢轨、无缝钢管、大型钢材、复合不锈钢板、矽钢片、汽车用薄钢板、航空用冷拔钢管以及高级合金钢材等,到1957年都能生产。钢材自给率由5% 提高到86%。
(4)布局: 旧中国的钢铁工业,70% 以上集中在东北及沿海一带。“一五”时期建设的一批钢铁企业,使钢铁产业布局得到初步改善。“一五”时期对西部的开发,在传统的自然经济框架中嵌入了现代意义的工业企业,它们在西部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长远与举 足轻重的作用。
(5)速度: 与中国产钢的历史相比 :“一五”期间产钢1656万吨,为旧中国49年间全部钢产量的2.18倍;与世界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比 :“一五”期间,中国钢产量从1952年的135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535万吨只用了5年时间。而美国从1880年的127万增加到501万吨,前后花去了12年。英国从1880年的131万吨增加到511万吨,用了23年。法国花了26年。我国的发展速度在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史上遥遥领先。“一五”计划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对轻工业,尤其是农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使我国的供求关系由原来的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为由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但纵观“一五”,客观地说,我们做的是前人从未做过的伟大事业,缺乏经验,也难免出现不足。
毛泽东同志对我国钢铁工业在“一五”计划期间所取得的成绩非常高兴。1957年11月,他在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上说:“同志们,我讲讲我们国家的事情吧。我们今年有了520万吨钢(全年为535万吨-笔者),再过5年,可以有1000万吨到1500万吨钢„„。中国人民是想努力的。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他们想努力,他们非常热心工作,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国。”这充满激情的话,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一五”时期钢铁工业取得成就的自豪和对今后钢铁工业更快发展的热切期盼与信心。
第二篇: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钢铁工业
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钢铁工业
---举世瞩目的成就 远超英美的速度
余扬斌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以下简称“一五”计划),是在新中国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取得喜人成就的基础上制订的。1952年初,根据周总理的提议,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周恩来、陈云、李富春、薄一波、宋劭文)的五人领导小组,负责领导“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计划于1955年7 月30日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颁布,前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
“一五”计划是一部涉及钢铁、有色、能源、国防、机械、原材料和化工工业等各领域的宏伟计划。它搭起了我国整个工业化的骨架。
一、钢铁工业名列榜首
“一五”计划开始的时候,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35.5%。对于当时中国的国力,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选择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实是历史的必然。“一五”计划期间确定,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工业的88.8 %。在重工业中,又重点突出了钢铁、能源工业等领域。
“一五”计划以苏联设计和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为核心,以900多个大中型(即限额以上)项目为重点。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钢铁工业建设,1949年12月 ,在他出访莫斯科与苏联签订的援华50个工程项目(后来逐步增加,达到156项)中,建设鞍钢,名列榜首。
二、“156项”与钢铁7 项
“156项”分四批签订协议。第一批是194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出访苏联与苏方签订的50项,主要有钢铁、能源、化工等项目。1953年,以国防军事工业及其有关的配套项目为重点,与苏方签订第二批协议,计91项。1954年10月,签订第三批,包括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等15项。以上总数已达到了156项。第四批是1955年3月与苏联签订的16项军事工程、造船和原材料工业项目 ;后又口头协议增加了2 项。这样总数就上去了,但习惯上对 1
苏联援华项目仍被称作“156项”。由于情况的不断变化,实际上最后确定的是154项,正
式施工的项目为150项。在“156项” 中,钢铁工业有7项:改建鞍钢、本钢,新建武钢、包钢、富拉尔基特钢、吉林铁合金公司和热河钒钛矿。
三、鞍钢 武钢和包钢
1、鞍钢
蕴酿鞍钢扩建的起步很早,1949年底我国政府就与苏联达成援建(改造和扩建)协议。
1950年,苏联专家到鞍钢作扩建设计。1952年,国家批准了东北工业部拟定的鞍钢建设设
计任务书,确定鞍钢建设规模为年产钢320万吨。在党中央“集中全国力量,首先建设鞍钢”的号召下,一支五万多人的基建大军以及号称“五百罗汉”的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集结鞍钢,迅速投入“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建设 :7月 14日,无缝钢
管厂开工建设;8月 1 日,大型轧钢厂动工兴建;1953年2月 27日,七号高炉开始建
设。”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关怀与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1953年12月,“三大工程”胜
利建成投产,鞍钢职工向中共中央报捷。12月21日,毛泽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称“三大工程的建成投产是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
“一五”期间,鞍钢先后恢复了第一、第二炼钢厂,新建了第三炼钢厂;重建第一初轧
厂,新建第二初轧厂;配套建设了型、板、管、线轧机。建设了东鞍山、弓长岭等铁矿和选
矿厂。5年内,鞍钢新增炼铁能力127万吨,炼钢能力184万吨,轧钢能力131万吨。1957
年,鞍钢钢产量达到291.2万吨,生铁338.1万吨,钢材191.8万吨。
2、武钢
1952年2月,苏联黑色冶金工厂设计总院院长赫列布尼柯夫应周恩来总理之邀,在来
大冶考察建厂条件及铁矿基地后,向我党中央建议:中国的第二个钢铁工业中心应建在武汉、大冶一带,生产规模应以250万吨左右为宜。1954年3月,苏联专家组对青山一带进行实
地踏勘,并于3月 26日 提出了《厂址选择建议书》,推荐武汉青山地区作为新厂厂址。5
月 25日,国家计委批准武钢设计计划任务书,年底改“华中钢铁公司”为“武汉钢铁公
司”。1955年1月,苏联提供了全部初步设计资料。1955年6月,中央批准了武钢第一期
工程建设的初步设计及议定书。一期工程的项目有:4座65孔焦炉;2座容积分别为1386
立方米和1436立方米的一、二号高炉;1座250吨和4座500吨平炉;1150毫米初轧机;
800/650毫米大型轧钢机;2800毫米中厚板轧机等主体生产设备以及一些其它的辅助设施和
厂矿。6月 28日,重工业部要求第一期工程的一、二号高炉分别于1959年1月 和1960
年1月建成投产。
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怀着建设祖国第二大钢都的豪情壮志,踏上了前人难有涉足的这块荒凉的土地,他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为武钢一期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包钢
1953年初,在中央的关怀下,华北局作出《关于加强包头工作的决定》,并成立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委员会。1956年正式施工,到1957年,施工力量达到了2.5万人,进入建设高潮时达到6万人。为了适应建设的需要,冶金部决定把包钢、包建和设计院合并,成立甲、乙、丙合一的包头钢铁总公司,将三方拧在一起,以利统一指挥,解少矛盾,加快建设速度。
初步设计提出的包钢建设规模(分二期建设)为:钢316万吨(一期150万吨),生铁313万吨(一期160万吨),铁矿石1100万吨,初轧开坯276万吨,轨梁钢130万吨(其中钢轨60万吨),大型钢材25万吨和无缝钢管40万吨。这些都是国家工业建设急需的产品。
四、钢铁工业的成就
除了鞍钢、武钢和包钢外,富拉尔基特钢于1957年10月建成设产。本钢改建、吉林铁合金厂等的新建也在顺利进行。在“156项”建设的同时,“一五”期间进行改、扩建的钢铁项目还有:马鞍山铁矿、大冶特殊钢厂、重庆特殊钢厂、太原钢铁厂、天津钢厂、唐山钢铁厂、石景山钢铁厂、抚顺钢厂、大连钢厂和上钢一、二、三厂等。
钢铁工业的发展,构筑了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钢铁工业的成就,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1)产能:经过5年建设,新增铁矿开采能力1643.4万吨,炼焦能力329.1万吨,炼铁能力338.6万吨,炼钢能力281.6万吨,轧钢能力158.8万吨。
(2)产量: 5年共产钢1656万吨。1957年产钢535万吨,铁594万吨,钢材415万吨,分别比1952年新增400万吨、401万吨和309万吨,每年增长32%。
(3)钢种、规格:钢种从只能生产170多种发展到370多种;规格从旧中国的100来种增加到1957年的4000余种。过去无法生产的钢轨、无缝钢管、大型钢材、复合不锈钢板、矽钢片、汽车用薄钢板、航空用冷拔钢管以及高级合金钢材等,到1957年都能生产。钢材自给率由5% 提高到86%。
(4)布局:旧中国的钢铁工业,70% 以上集中在东北及沿海一带。“一五”时期建设的一批钢铁企业,使钢铁产业布局得到初步改善。“一五”时期对西部的开发,在传统的自然经济框架中嵌入了现代意义的工业企业,它们在西部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长远与举
足轻重的作用。
(5)速度:与中国产钢的历史相比 :“一五”期间产钢1656万吨,为旧中国49年间全部钢产量的2.18倍;与世界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比 :“一五”期间,中国钢产量从1952年的135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535万吨只用了5年时间。而美国从1880年的127万增加到501万吨,前后花去了12年。英国从1880年的131万吨增加到511万吨,用了23年。法国花了26年。我国的发展速度在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史上遥遥领先。
“一五”计划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对轻工业,尤其是农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使我国的供求关系由原来的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为由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但纵观“一五”,客观地说,我们做的是前人从未做过的伟大事业,缺乏经验,也难免出现不足。
毛泽东同志对我国钢铁工业在“一五”计划期间所取得的成绩非常高兴。1957年11月,他在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上说:“同志们,我讲讲我们国家的事情吧。我们今年有了520万吨钢(全年为535万吨-笔者),再过5年,可以有1000万吨到1500万吨钢„„。中国人民是想努力的。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他们想努力,他们非常热心工作,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国。”这充满激情的话,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一五”时期钢铁工业取得成就的自豪和对今后钢铁工业更快发展的热切期盼与信心。
第三篇: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二个“五年计划”。
具体如下:
一、1953~1957
二、1958~196
2三、1966~1970
四、1971~1975
五、1976~1980
六、1981~1985
七、1986~1990
八、1991~1995
九、1996~2000
十、2001~2005
十一、2006~2010
十二、2011~2015
第四篇:第一个五年计划简介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介
作者:发布时间:2009/07/28来源:国史网
字体:(大 中 关闭窗小)口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经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计划规定:在五年内全国经济、文教建设支出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属于基本建设的投资为427.4亿元;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农业和副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3%;到1957年,私营工业的产值将有一半转变为公私合营,三分之一左右农户参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五年内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三分之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由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在陈云同志主持下,从我国实际出发,对各项比例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强调既要避免冒险主义,又要防止保守主义,并把建设项目能否如期完成、工业增长速度、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度和市场能否保持稳定,列为检查计划的四项主要内容。1956年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步子太急的情况,周恩来、陈云等同志及时地提出了正确的措施,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执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加上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绝大部分指标都超额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就已基本完成。在建设方面,五年内经济、文教部门基本建设投资达到491亿元,超过计划14.9%。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矿山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计划15. 3%,平均每年增长18%;农业和副业总产值也超过计划1.2%,平均每年增长4.5%。五年内,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42.8%,全国农民收入增加近30%。
第五篇: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1962年)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建议》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年-1970年)
1966年到1970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三五”计划是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的。“三五”计划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年-1975年)
“四五”计划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2月15日至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年-1985年)
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年-1985年)
“六五”计划的编制时间较长,1980年2月,国务院决定重新制定中长期计划,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六五”计划。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年-1990年)
1983年,国务院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l985年上半年拟订“七五”。1986年3月审定完毕,将“七五”提交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年-1995年)
1991-1995年是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0年l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年-2000年)
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2005年)
1999年6月22日,国家计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十五”规划工作。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会议上说,做好“十五”规划工作,要把握好六个重要原则和四个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