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版【小学学科网】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版 教学目标:
xiaoxue.xuekeedu.com
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重点难点:
1.理解三首古诗,了解诗句意思 2.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吗?哪位同学能够起来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呢?(第六册《独坐敬亭山》,第七册《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赠汪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交流。
二、学习《赠汪伦》 1.讲述诗歌写作背景。
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
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2.教师范读。
3.指名学生试读,教师指导。4.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xiaoxue.xuekeedu.com
(l)根据课文注释、查字典自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
(2)小组讨论、交流,议一议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①指名试讲:你是怎样理解诗的前两句的?
(先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然后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②重点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并体会感情。师: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生:“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师: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仅仅表现在“送别”上吗?前面听了老师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你们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谊还表现在哪里?
生:表现在汪伦写信热情地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作客。生:表现在汪伦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
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上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
生: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还可用“就算„也„”“纵使„也„”)
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大家请再想想,如果采用不同的语气来翻译这两句,比如可用感叹句或反问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
xiaoxue.xuekeedu.com
生: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不,远远比不上。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谁来说一说,这里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生:用“桃花潭水的深”来比喻“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师:这里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 生: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谊深。生:表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谈出来?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③把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指导朗读、背诵。①指导停顿,读中表达情感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②配乐朗读 ③背诵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默写《赠汪伦》。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赠汪伦》。2.集体背诵。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又一首表现朋友相送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
xiaoxue.xuekeedu.com
孟浩然,是唐朝一位很有名的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可指名背诵孟浩然的诗,如《春晓》。
之:往,去。
广陵:地名,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
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记下不懂的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①故人西辞黄鹤楼
“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
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②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
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
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只帆船逐渐向前移动,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见了,老朋友不见了,只有江水层层涌向天边,李白仍呆立江边。
④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5.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6.练习背诵。
四、总结
xiaoxue.xuekeedu.com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五、作业
1.课外阅读李白、孟浩然写的其他诗。
2.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完成一幅古诗配画。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学习《回乡偶书》
1.解题:理解“偶”和“书”的意思。2.简介作者及背景。
贺知章,证圣元年进士,时年三十六岁,直到天宝三年回到久别的家乡,当时已是八十四岁的人了。久别归来,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喷涌而出,随手写下了这不朽之作。
3.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事? 4.学生读熟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查字典自学诗句。5.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6.当“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可以对“小老师”发问,“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可由台下同学回答或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由教师引导、帮助。
7.教师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乡音未改,但两鬓早已如霜,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怀。
8.指导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
四、作业
熟读三首古诗并背诵。
第二篇: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词与词牌;识记并书写“谙”字,能读准白居易的“居”,能不忆江南的“不”字的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忆江南》其一,理解词义,体会情感。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读诗句想画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品味“红胜火”,“绿如蓝”,“江南好”“能不忆”等语言,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江南风光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忆江南》组词中的第一首。重在品味词句,在品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中,在探究“好”与“忆”的关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难点: 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江南春景的明艳与生机。
【教学过程】
一、视频呈现
释题入情
1、视频导入
出示视频,播放江南风光视频。
2、介绍诗人创作的背景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曾在这美丽的江南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当他因病离开苏州,回到洛阳十二年后,对江南依旧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他写下这首《忆江南》。(出示词,板书课题)
3、释题
A生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B “忆”是什么意思? “江南”指哪?
师介绍。(同学们,关于江南,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说法。(圈出“江南”两字),一般人所说的“江南”是指长江中下游,长江的南岸。不过,白居易笔
xiaoxue.xuekeedu.com
下的江南,指的是苏州与杭州一带。说到苏州杭州,我们就情不自禁想起——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4、诗词对比,识词牌
(1)看着这首《忆江南》,你发现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2)关于词,同学们有哪些了解?师简介。
(3)今天我们学习的《忆江南》词牌名是什么? 这首词的题目又是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以知促情
1、初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
2、听范读。(生齐读)
3、了解“对仗”。师板书:对仗
三、品读词句
感受风景美
1、了解诗意
请同学们轻轻地再读读这首词,借助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学生默读,不明白的地方和边上的同学商量)指名说。解释字:谙、蓝、如
2、体会江南“好”(1)试读前两句。
(2)同学们,读着这“江南好”三个字,你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哪些你所见过的江南的美景?
(3)读着“江南好”三个字,我们还会情不自禁想起哪些关于写江南的诗句来呢? 师生齐读。
3、学习第三四句,体会景美。
(1)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品读这两句,请大家读出白居易眼中的美景,比一比谁读得最美,先自己读。(学生自由读三、四句)。男女生赛读。
(2)如果此时让你画一画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春景,你打算画什么,用什么样的色彩去画?生说。
xiaoxue.xuekeedu.com
师总结:刚才大家为白居易画了一幅非常美丽的江南春景图,这幅画,是早晨的太阳照射着火红的江花,照射着一江春水,这一江春水是那样的绿,那样的宽广,这画面有红有绿,色彩是那样的鲜艳,明亮,这就是诗人笔下的江南。面对这如诗如画的风景,诗人由衷地发出一声赞叹:江南(深情)--好,师生齐读全词
4、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1)在古代,所有的词都是没有标点的。这标点,是后人为了朗读时停顿方便,加上去的。如果让你给最后一句词加一个标点,除了加问号,还可以加什么?为什么?(2)生再读。
师总结:是的,江南是如此的值得他眷恋,所以他在开头就长叹“江南好”,起——学生齐读整首词。
四、体悟景中深情
1、在我们看来,这江花,这江水,是很平常的江南景物啊,为什么白居易却觉得如此的美丽?
屏幕出现——资料链接(配乐,教师深情地读屏幕文字)指名说。师作总结。
2、同学们,这江水当中,流淌着白居易对江南深沉的思念!这江花中,分明藏着白居易对江南深深的情啊!(教师板书:情)情深所以景美,景美更显情深啊!板书:情。这真是“寄情于水,情深似水”啊!因此,这首词,才会深深地打动着今天的我们。一起再来读这首词,“江南好”起——生齐读全词。
五、拓展延伸:
1、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所以白居易觉得仅用一首词根本不足以表达自己心中对江南的那份爱,所以他一口气写了三首词来表达自己对江南美景的眷恋,让我们包含着心中的激情,一起去拜读《忆江南》的其他两首。
2、写下这组词的时候,诗人已经六十七岁,应该说开始步入老年,路途遥遥,古代交通不便,恐怕回到江南的可能性不大了。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会更加感到江南好。白居易写下这首词八年之后离开了人世,他最终没能回到他的梦中江南,但他笔下的江南却还是那么美,那么诗意盎然,而他的这首词也成了千古绝唱。你听,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播放白居易的《忆江南》歌曲请学生欣赏。
六、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生字:谙
2、学生观察提醒关键笔画,教师范写。
xiaoxue.xuekeedu.com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写字姿势。
七、课后作业
1、自学另外两首古诗。
2、搜集关于自然风光的古诗。
第三篇:四年级下语文教案-桥-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四年级语文下册—桥|人教新课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xiaoxue.xuekeedu.com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乱哄哄、势不可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崇高精神,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曾经有一座窄窄的木桥,它和全村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次可怕的灾难,它见证了一个感天动地的场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体会这个令人震撼的故事。(板书:16桥)好,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字词你学的怎么样了?(出示词语)
2、请观察这两组词是描写什么的?你的眼睛真亮!(板书:洪水、老汉)
3、那么课文围绕洪水老汉,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洪水
xiaoxue.xuekeedu.com
1、同学们,《桥》是一片小小说,因为它在表达上很有特色,所以曾经被评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洪水上面,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写下你的感受。(出示自学提示)
2、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句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一句写了什么?你能用一个成语形容雨的大吗?
像泼,像倒。作者用短句来表达,你感觉出什么?(突然紧急)你能用一个词形容这场洪水吗?(板书:突如其来,凶猛可怕)
预设句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把洪水比作成什么?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什么?谁能读好这个句子? 预设句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师:是谁在跳舞?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板书:拟人)这是一支怎样的舞蹈啊? 生:应该是死亡之舞
师:对啊,近一米高的洪水在翻滚在咆哮啊!洪水疯了似的在路面上翻滚,这分明就是死亡之舞啊!请你带者这种感情齐读。
师:课文中像这样的拟人句还有很多,出示,读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品读老汉
1、时穷节乃现危难出英雄,洪水步步逼近,是谁站了出来,让我们大声的喊出来!(老汉)下面让我们一起感悟老汉的英雄本色:小组合作学习第7到第23自然段,并在小组内交流印象深刻的句子。老师提供了三条思路(出示)老汉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党员,又怎样对待儿子的?
预设句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你从这句话读懂了什么?(板书:沉着冷静)其他同学找到这一句的举手,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老汉的沉着冷静?(盯,一座山)师:山给你什么感觉?生:高大。稳固。坚定。沉着如山。师:一个清瘦的老汉,作者为什么说他像一座山?
生1:他第一个来到桥边,没有逃,想着老百姓,他精神高大如山
生2:他没有慌,像山一样稳固,镇定如山
生3:他有威信,受人拥戴
xiaoxue.xuekeedu.com
师:盯着,为什么盯着?这一句是什么描写?(板书:神态)从老汉的神态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老汉的沉着冷静,镇定如山。谁能读好这句话,读出老汉的沉着冷静?谁再试试?齐读。
预设句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语气的坚定)老汉的语气为什么这么坚定?(心系群众,把生留给人民)
对比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老汉的语气是这样坚定,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板书:语言)齐读,大声喊出来。
生:在这个生死紧要关头,老汉要求党员把生的希望让给了百姓。
预设句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汉?(板书:舍己为人/大公无私)
哪个词最能看出老汉的舍为人?哪个动作最让人感动?(揪,板书:动作)老汉揪出的是谁?是儿子吗?此时此刻,老汉眼中还有子吗?
此时老汉眼中没有父亲和儿子,只有党员和村民。老汉这一揪,对村民意味着什么?对儿子意味着什么?
生死攸关,老汉却这么狠心、这么铁面无私,他还爱自己的儿子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预设句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一个“推”字体会到了什么?(板书:父爱如山)把生的希望给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师:洪水无情,悲剧还是发生了,再也看不见老汉如山的背影,再也听不见老汉沙哑的呼唤,只有齐读(出示: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随着这如泣如诉的音乐,听老师朗读(五天以后,音乐),面对这滔滔江水,老太太会说些什么,村民们又会说些什么?
(五)情感升华
xiaoxue.xuekeedu.com
1、此时此刻,这还只是一座窄窄的木桥吗?请你为这座桥命名,把答案写在准备好的卡片上,小组合作完成。
2、同学们写的真好!这真是一座跨越死亡的生命桥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老汉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并没有走,2008年汶川大地震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像老汉这样的英雄,解放军、医生、教师、志愿者,让我们又看到了用爱心建起的生命之桥!同学们,老师坚信你们会用自己高尚的品德搭建一座座爱心桥、友谊桥、生命桥!
(六)布置作业
从下面两个挑战中,选择一个你喜欢题目的作答。
挑战一:小练笔《老支书,我想对你说》
挑战二:我能从《“诺曼底”号遇难记》、《伦敦地铁大火灾》中选择一本喜欢的书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16 桥
突如其来 沉着冷静
洪水—— 凶猛可怕 老汉—— 无私无畏 步步逼近父爱如山
第四篇:小学语文:《古诗三首》教案(一)(语文S版四年级下)
教学设计1
【内容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三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寒食》和《泊船瓜洲》。这三首古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描写了春天的美景,各具特色,值得细细品味。【设计理念】
这三首古诗的语境和意境都很美。根据古诗特点,教学设计中努力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画面,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品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
音乐和图文资料。【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一、吟诗颂春,导入新课
1.教师深情诵读《春晓》。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三首描写春天的诗篇。首先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二、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寻”的意思
三、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
四、初读求通
1.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指导识记“蹊”“畔”“莺”“啼”等字。
2.练习朗读,辐射全班。
3.展示朗读。
五、再读知意
1.踊跃发言,小议学法。学习古诗,除了会读,还要用什么方法来学?
2.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3.回归文本,自由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不明白?
(学生自由读,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交流。)
4.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交流。
(注意引导:“千朵万朵”泛指很多花,数不清。)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写了什么意思。
六、细读悟情
1.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
2.配乐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默读,画出描写了那些景物,哪些描写繁花似锦,哪些描写蝶舞莺啼。
4.投影花景,说说观后的感觉。(引导理解“压”字,写出了花的繁密和灿烂。)
5.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指名读,对比读,齐读。)
6.刚才是路边看花,现在让我们走进花丛中。你看到了什么?又听了什么?引导读书。
7.思考:“留连”“自在”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与其说蝴蝶留连,不如说是诗人陶醉,说是娇莺自在,实是诗人心情愉悦。
8.这是一个怎样的“留连”?这是一个怎样的“自在”啊?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指名读,评读,比赛读,齐读。)
9.配乐朗读全诗。
七、熟读成诵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情况。
八、总结全诗
九、布置作业
搜集杜甫的诗歌,背诵其中的几首。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寒食》。
一、读题,释题
我们在三年级曾经学过一篇课文《清明节的由来》,那篇文章中提到过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是清明节前的一两天,是晋文公为怀念抱木焚死的贤臣介子推而定的。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按当时风俗,寒食节折柳枝插门,以表示纪念。
二、了解诗人及时代背景
三、初读求通
1.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指导识记“御”“暮”“侯”等字。
2.练习朗读,辐射全班。
3.展示朗读情况。
四、再读知意
1.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之景。
2.回归文本,认真读诗,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交流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要重点引导理解“飞花”“御柳”“汉宫”“五侯”和“传蜡烛”等术语和风俗。
4.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五、细读悟情
1.自由朗读,读准节奏。
2.展示交流,感受节奏美。
3.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学生想象画面。
4.默读,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思考:哪些句子写春意?
5.朗读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这是一片怎样的春景?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字词?重点引导理解“无处”。通过品读交流,了解长安城以及皇宫的春意浓浓,热闹非凡。
6.感情朗读。
7.教师导语: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降临后,天下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出现了一个怎样奇特的景象呢?是谁可以享有如此特权?自由读诗,思考问题。
8.读诗。思考:从一个“传”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皇城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想?
9.交流读书所得,体会诗人的轻蔑和不满。
10.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评读,比赛读,齐读。
六、熟读成诵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情况。
七、回顾全诗,总结全文
八、布置作业
继续搜集寒食节的相关资料。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无处不飞花
白昼
寒食
汉宫传蜡烛
夜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泊船瓜洲》。
一、导入新课
讲述贾岛作诗“推敲”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二、读课题,理解题目。注意理解“泊”的意思
三、了解诗人和历史背景
四、初读求通
1.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尤其是“间”“数”“还”的读音。
2.练习朗读,辐射全班。
3.展示朗读情况。
五、再读知意
1.观察插图,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
2.回归文本,自由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交流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交流,并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理清京口、瓜洲和钟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家乡并不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间”“数”“绿”“还”等重点字词的意思。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六、细读悟情
(一)品读,体会情感。
1.男女学生指名读,引导读准节奏。
2.练习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3.自由朗读第一、二句,抓住“一水间”和“只隔”体会。教师板书:靠家近——很想还。
4.自由读诗,哪句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你从哪些字词体会到?(抓住“又”“何时”两词体会。)教师板书:离家久——何时还?
5.指导朗读,读出迫切的思乡之情。
(二)赏析,体会妙处。
1.自由读诗,说说你认为诗中写得最准确、最精妙的一个字是什么。
2.引导学生学习“学习链接”,了解王安石修改的故事。
3.小议:王安石此前先后改了“到”“过”“入”“满”等字,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王安石不用别的字,而最终选择了“绿”字?相比之下,“绿”字究竟有什么妙处呢?
(“绿”写出了春风吹拂下大地的巨大变化,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充满了春的气息。)
4.指导读好“绿”字,读出惊讶,读出喜悦。
5.“绿”如画龙点睛,妙笔生花。一个字竟有如此威力,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6.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七、熟读成诵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情况。
八、小结三首古诗写作特色,指导习作
《江畔独步寻花》抓住繁花、戏蝶和娇莺这种最具春天特点的景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寒食》先写白昼的“无处不飞花”,再写晚上的“汉宫传蜡烛”,写出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耍弄特权的不满和讽刺。
《泊船瓜洲》先写远眺京口,触景生情,用一个“绿”字写出了江南春景,更道出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布置作业
搜集王安石的资料,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靠家近——很想还。
离家久——何时还?
第五篇:四年级下语文教案-万年牢-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万年牢|人教新课标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xiaoxue.xuekeedu.com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教学难点: 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位“诚实、讲信用”的父亲。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父亲,看看这位父亲是什么样的?我们从他身上又能学到什么?。(指黑板板书):“
6、万年牢”。请大家齐读课题。再读一遍。好。“万年牢”什么意思?先说“万年”是什么意思?(一万年),哈哈,这儿是个泛指。不是具体的时间数字,而是说很长的时间,是吧?“牢”呢?(牢固、持久,有长久的生命力)。在本课中,父亲又赋予了“万年牢”具体的含义。我们待会再来具体分析。
二、预习先知。
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了,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出示词语检测课件)
天津 损伤 耽误 甩出 赚钱
嫌弃 邀请 掺假 削好 闷热
梨把儿 蘸竹签 走街串巷
xiaoxue.xuekeedu.com
a、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每个同学读一行,教师随时指导点拨。
b、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一下,看看谁读的好,来,男同学先读。恩,不错,女同学再来读一遍。恩,真好。
大多数同学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老师提出表扬,请继续努力。没有预习好的同学,今后要多下功夫。
三、自学初知:
课前老师还布置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下面我们进行课堂自学,请大家先来看自学提示:(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含义(因为什么引出来的?)想想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自学方法: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中相关的词语、句子,在本子上加以归纳整理。)
谁来读一下自学提示。自学方法,哪位同学来教一下大家。
教师巡视,重点提示:每次说的“万年牢”都是因为什么引出来的,同学们要仔细分析一下。
三、合作拓知:
刚才同学们自学的都非常认真,相信大家一定收获不少,下面请进行小组内合作扩知(出示课件),就刚才的问题,把你的自学成果,拿到小组内共享一下,听一听别人的不同看法,进而完善自己的答案。好,开始)
四、交流共知:
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积极、热烈,相信互相之间一定学到了很多,下面我们进行课堂交流共知(出示课件)。“万年牢”在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都分别在哪儿呢?(学生说,教师课件展示)
①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xiaoxue.xuekeedu.com
②“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③“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恩,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就是读的不是很好,没有读出其中的内涵。我们先来分析理解这三个句子。
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万年牢。想一下:这句话中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做的“糖葫芦”叫“万年牢”)板书
万年牢的糖葫芦,是怎样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的糖葫芦。这样的糖葫芦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是一个比较具体、详细的过程,需要大家来认真分析一下。a.第二自然段:选料
(做糖葫芦,先要干什么?选材料,恩,需要哪些材料?)b.第三自然段:煮糖、蘸糖。给父亲当帮手。
(材料选好了,做糖葫芦最重要的一步要干什么?煮糖、蘸糖。这个过程是父亲一个人完成的吗?我给当小帮手,一边给父亲递过去没有蘸糖的,一边接过父亲蘸好糖的。)
c.第四自然段:甩出漂亮的“糖风”。
(糖葫芦蘸上糖了,是不是就制作完成了。恩,还有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小朋友最喜欢的一道靓丽风采,什么,哎,甩糖风。糖风是什么?糖葫芦尖上薄薄的一片糖,同学们想一下,这么漂亮的糖葫芦,而且是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父亲推到大街上去叫卖,会出现怎样的场面?
大家会一拥而上,争着去买,抢着尝一口,咬到嘴里,恩,真甜,互相会奔走相告,来
买糖葫芦的人会越来越多,络绎不绝。这样的“糖葫芦”才配得上叫“万年牢”。
父亲做出了这么好的糖葫芦,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恩,糖葫芦既漂亮,又好吃。要带着父亲那种自豪、兴奋的语气来读。
(板书:做糖葫芦)
2、能感觉出,你也为父亲能做出这么好的糖葫芦而感到自豪、高兴,再来看第二个带有“万年牢”的句子。
xiaoxue.xuekeedu.com
大家看一下,这个句子里的“万年牢”指什么?(做生意)
父亲因为什么才说这句话的?他是经历了什么?或是发生了什么?
(因为在一家大字号商铺里打工,老板
1、定价高。
2、偷工减料、掺假。
3、下手不熟练。父亲的态度怎样?不满意、看不下去、嫌弃、辞去了这份工作。)
正因为有个这个经历,父亲对做生意才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父亲才说:“做生意要做万年牢” 父亲话中的“万年牢”的生意应该是怎样的生意?(学生讨论、教师及时点评、总结。)a。货真价实、不偷工减料、不掺假b、价格公道、公平买卖c、热情待客、童叟无欺。生意做到了这一步,生意会怎样?这样的生意一定会顾客盈门、生意火爆、长盛不衰、财源滚滚。这样的生意才配叫的“万年牢”
现在,请同学们再来看这个句子,应该怎样读?父亲一身正气,坚持诚信经营,他向我道出了做生意的真谛?应该怎样读?要带着一种大气凛然、浩然正气来读。
(板书:做生意)
3、相信同学今后如果做生意一定会像父亲那样。我们再来看第三个“万年牢”。
这儿的万年牢。是指的哪一方面啊?(做人。板书)父亲不仅是一位好生意人,还是一位好父亲。父亲教导我们做人,怎样做才算“万年牢”啊?------(诚实、守信、做事认真、实在)--这样做人,有什么好处?会赢得大家的信任、尊重,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有了大家的信任,支持,无论干什么,都能取得人生中事业的成功。这样做人才能称得上是“万年牢”。
我们再来品味这个句子,父亲的谆谆教导,发自肺腑,应该怎样来读?应该带着一种深沉、舒缓的语气来读?谁来读一下?好,你理解的真透彻,老师相信你,做人一定会做得更好。(板书:做人)
4、(屏显三个句子)现在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三个万年牢,做糖葫芦,做生意,做人,这三个万年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xiaoxue.xuekeedu.com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课件出示:“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万年牢的生意。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你觉得三个万年牢中哪个是排第一位的?为什么?出示课件:分析万年牢的人品。只有万年牢的人品才能做出万年牢的产品,才能赢得万年牢的生意。
五、扩展增知(主题阅读):
同学们体会的非常深刻。老师太高兴了。
课前老师搜集了两个小故事,已经发到同学们手中,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自主阅读一遍,思考后面的问题。诚实的价值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馆,由于他们读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着头痛苦,说:“哎!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五元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困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思考:丈夫认为“我们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是诚实)信守诺言
小时候,家境拮据。那一年,我正读小学二年级,家离学校有四五里路。就在这年的冬季,下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雪,我的小手也冻裂了,望着其他同学戴着一双双漂亮的手套,我眼中充满了羡慕,也吵嚷着要父亲给我买一双。父亲掏遍了身上的口袋,却只掏出一张一元的纸币,一枚五角的硬币。他对我说:“孩子,钱不够了,明天给你买,好吗?”不懂事的我却伤心地哭了起来。父亲紧紧地抱住我,说:“别哭,孩子!爸爸明天一定给你买„„一定买„„”父亲不断重复着那几句话,然而,我却不相信,不停地哭,直到晚上,我也没有理会父亲。
第二天,父亲一大早就出门了,到天黑才回来。一进家门,他就马上递给我一双漂亮的手套。父亲回来后就病倒了,一连几天也没能起床。此时我才知道,父亲是冒着大雪下到冰冷的河里摸鱼,然后拿到集市上卖了,才给我买回了手套。
xiaoxue.xuekeedu.com
望着病在床上的父亲,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父亲用手摸着我的头,安慰说:“孩子,人活在世上,要记住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然后尽力去做好,这样,别人才会相信你„„”
父亲的这些话一直激励着我的成长,使我信守自己的每个诺言,踏踏实实走出人生的每一步。
思考:父亲为了给“我”买手套,大病了一场,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
三篇文章,三个普普通通的男人,他们虽然平凡,但是他们身上却共有着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什么?(都有万年牢的人品。)
六、升华强知:
同学们说的真好。请同学们坐好了,现在,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思潮,或者说一种现象。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多人认为,现在不需要万年牢得人品了?大家说,对吗?
需要。正因为有了这样错误的想法,才导致了现在社会风气日益下滑,很多人唯利是图,坑蒙拐骗。我们说,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多高。万年牢的人品都不能丢。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争做新时代的“万年牢”!
七、欣赏固知:
“万年牢”的人品是中华美德的传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美德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中华美德歌曲。让我们走进历史,再次聆听先人对我们的教诲。
八、延伸践知:
课后请同学们牢记、自觉培养“万年牢”的品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万年牢”。在下周班会上,我们一起交流分享实践后的感受。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