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奢侈品行业在复苏(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8:4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本土奢侈品行业在复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本土奢侈品行业在复苏》。

第一篇:中国本土奢侈品行业在复苏

聚风尚www.xiexiebang.com 中国本土奢侈品行业在复苏

内容简介: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奢侈品市场正在迎来中国时代。面对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和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消费者、奢侈品企业与政府都对此作出了各自不同的反应。本文以分析目前奢侈品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为基点,透视奢侈品消费者、企业以及政府三者间的利益关系,并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寻求一条通向“三赢”之路。

Avec le développement rapide de l‟économie chinoise, le marché de luxe accueillira l‟époque de la Chine.Face aux demandes des consommateurs qui deviennent de plus en plus nombreux et à un marché de consommation qui change sans cesse, les consommateurs chinois, les entreprises de luxe et le gouvernement chinois, tous ont leurs propres attitudes.Ce mémoire s‟est basé sur une analyse sur la situation évoluée de luxe en Chine, laquelle a reflété le rapport des intérêts entre le consommateur, l‟entreprise et le gouvernement, et nous allons également mener une discussion pour essayer de chercher une issue qui aboutit au bénéfice de ces trois parties.由《国际先驱论坛报》举办的“国际时装及名牌商品会议”2005年12月2日在香港落幕。这届会议的主题是“名牌2004―――亚洲魅力”。而在今年,2006年4月1日,顶级奢侈品品牌阿玛尼(Giorgio Armani)则把其亚洲回顾展的最后压轴展示放在了中国时尚之都“上海”。这一系列的活动向全世界传递着怎样的信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奢侈品市场正在迎来中国时代。而事实也在不断印证这一点。

根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公布的数据,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而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5亿。基于此,很多国际知名品牌纷纷表达了对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乐观态度,而他们在内地市场的业绩证明这种乐观并非空穴来风:现在几乎所有的世界顶级品牌都在中国设有分店;《新财富》通过采访与调研发现,奢侈品品牌近两三年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都保持在80%以上,远远高于他们在全球其它国家和地区10%左右的增长率。纵观现今整个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状况,有三大要素值得关注:一 消费市场走势;二 高档品牌管理与企业扩张;三 中国政府对奢侈品业的政策影响。

Ⅰ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现状与走势分析 当玛丽莲·梦露告诉全世界:“我只穿夏奈尔5号(chanel No.5)睡觉。”我们便认定了这个性感尤物不过是在资本主义的纸醉金迷中享受腐朽。如今,世道变了,她们生活中的这些家什,都会在我们的周遭频频出现。对于寻常的中国老百姓而言,奢侈品已不再陌生,每个人都有机会与奢侈品作近距离的接触。I.1 正在外延着的奢侈品概念

在英文字典里,奢侈是Luxury。沃尔冈·拉茨勒在畅销书《奢侈带来富足》中这样定义奢侈:“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 奢侈品是表达奢侈概念的通常道具,沃尔冈·拉茨勒将之形容为是一种将有形的产品材料与精神价值、产品形象和品牌融为一体的整体感。现在,奢侈品在国际上的概念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味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对于一个月收入4000元的“小资”和一个身价过亿的“大资”而言,奢侈无疑具有两种完全 1

聚风尚www.xiexiebang.com 不同的表达方式。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希望通过奢侈品表达一种区别于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一种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奢侈品的概念正在外延。除了物质产品之外,奢侈品已经延伸到了健康、休闲、旅游、体验、饮食、运动、社交等多个方面。炫耀财富不再是奢侈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平常难得的生活体验,比如一次梦寐以求的探险历程。奢侈品消费已经从对昂贵的物质用品的追求转变到了对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当然,对于初涉奢侈品概念的国人来说,追求昂贵的物质用品仍然是当前的消费趋势。但盲目过后,随之而来的终将是理性的消费方式。

I.2 传统消费理念的颠覆

在观摩完一场又一场的顶级奢侈品展之后,有人不禁会问:全球顶级奢侈品究竟给中国人带来了些什么?它让中国人大开眼界——原来生活竟可以如此奢侈。

I.2.1 消费心理的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也随之而来。一时间,日韩流、欧美风情、民族元素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于是乎,厌倦了千篇一律的人们开始躁动起来,“时尚”两个字无时无刻不在蛊惑着人们的心灵,刺激着人们那蠢蠢欲动的神经。

I.2.1.1大众化遭遇个性化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如今,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理念的束缚,“个性”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属于个人的生活烙印。奢侈品牌往往以己为荣,它们不断树立起个性化大旗,创造着自己的最高境界。“奔驰”追求着顶级质量、“劳斯来斯”追求着手工打造、“法拉利”追求着运动速度、而“卡迪拉克”追求着豪华舒适。他们独具匠心,各显其能。正是因为商品的个性化,才为人们的购买创造了理由。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很不象大众品,才更显示出其尊贵的价值。

首先,它提供了个性化的购物环境。当人们想购买一件高档商品时,脑中一定会浮现出“专卖店、精品店”等字样。可以说,所有的高档商品无一例外都拥有各自的专卖店或专柜。相较于其他中低档的大众化商品,无论从店内布置或是购物氛围都契合品牌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品位,明显多了份雅致与舒适,多了点从容与细腻。

其次,它提供给顾客的是个性化的设计。由于大众化商品的目标消费群为占市场多数的普通消费者,因此,无论是商品款式或是商品材质都偏向大众化,顾客很难在众多商品中挑出真正符合个人特点的商品,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缺憾。而其出现的“撞衫”现象更是比比皆是,这一点对于追求个性的少数人群以及正在不断加入此行列的人们来说,是个无法容忍的“硬伤”。高档商品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只要顾客喜欢,它可以提供专业设计师为其量身定制。如此“独一无二”的感觉,怎不叫人心动呢?

最后,它提供给顾客的是个性化的感观享受。一个品牌要向消费者传达有价值的信息,五官感受是很重要的途径。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人们接受到的外界信息中,83%以上的是通过眼睛,11%要借助听觉,3.5%依赖触觉,其余的则源于味觉和嗅觉。一个成功的标志符号是品牌个性的浓缩。

理查特公司制作的巧克力被英国版《时尚》杂志称之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巧克力”。理查特首先把自己定位为设计公司,然后才是巧克力公司。所有理查特巧克力都是在一个类似精致的珠宝商展示厅中销售,巧克力装在玻璃盒子中,陈列于宽敞、明亮的销售店。产品打光照射,包装也非常优雅,有不同的花样与彩饰装饰,还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制作特别的巧克力徽章。星巴克显眼的绿色美人鱼的商标,整幅墙面艳丽的美国时尚画、艺术品、悬挂的灯、摩登又舒适的家具给人以视觉体验;石板地面、进口装饰材料的质地、与众不同的大杯子,造成星 2

聚风尚www.xiexiebang.com 巴克的触觉体验;独有的音乐、金属链子与咖啡豆的声音,人们会找到亲切的听觉体验;而百分之百的阿拉伯咖啡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以及口中交融的顺爽感,可以领略到星巴克味觉和嗅觉的体验,这就是星巴克迷人的五种感觉的渲染。

I.2.1.2 实惠相对品位

近年来,“体验式”消费伴随着时尚的风潮甚嚣尘上。生活“贫困”者或者“巨富”们对此都不会有太大反应,因为这两类人很容易做出选择,要或不要。难题只留给为数众多的中间阶层,他们不为衣食所困,有点闲钱但没发大财,比如白领,是选择体验式消费倡导的品位、情调等“物非所值”的价值,还是传统消费理念中“物美价廉”的实惠,确实够他们伤脑筋的。

作为对品位的一种追求,养嗜好是白领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消费方式。这些嗜好在低收入者看来是奢侈,巨富者看来,多半是无聊。养嗜好被白领当作表现品位的重要方式,也容易颠覆实用主义和实惠原则。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嗜好性消费,不能纯粹从商品本身的性价比来衡量它的价值。比如电脑发烧友,拥有市场上顶尖性能的产品,比买到一台划算的电脑要令他们满足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消费体验需要,区别在于消费的能力不同。

其实,人们对于奢侈品的追捧,也正是基于这种需要。纯朴的中国消费者,对于外国品牌的观念非常开放,这使得顶级品牌和一些新崛起的品牌一旦有机会令消费者接受他们的品牌价值,就能确定市场立足点,也因此会涌现出不少品牌的忠实追随者。实惠不等于价格低廉,一套只能穿着一季就走样的低档服装与质量上乘,款式经典的高档服装相比,实惠与否一目了然;而品位也不等于价格昂贵,真正的奢侈品不是单靠价格来彰显其身价,可以说,价格昂贵的商品不一定能称为奢侈品,而奢侈品一定是具有品位的昂贵商品。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不变的永远是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I.2.2 奢侈品文化的初步形成

奢侈品的首要的特点就是中国古话所说的“物以稀为贵”,一多一滥就不能称为奢侈品,比方说世界顶级汽车品牌“宾利”全球就那么一点点,限量出售的。其次就是历史悠久,几代甚至是几十代传承下来。第三个特点就是品牌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神奇的故事。第四个特点就是奢侈品牌绝大部分起源于欧洲,有皇家渊源关系或者说有贵族血统。

不同的文明,造就不同的消费文化。打个比方说,每到新年元旦,西方人往往喜欢听维也纳新年音乐晚会,图的是一种心灵的享受、一种审美的体验,而中国人往往喜欢看小品总动员,图的是一种感官的刺激、一种逃避现实的麻醉。消费奢侈品牌重在其品牌的文化内涵,而不能看重其产品的价格。

这两年,中国出现奢侈品消费热现象,其原因,大的方面归功于邓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开放政策。另外一个方面,可以从文化里面寻找答案。如今,日本是全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有人估测,到2015年,中国极有可能成为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这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寻起根来,扶桑文化深受大唐文化影响。而东方钱文化里就有这种观念:只有富起来就敢消费,只要有卖的就有买的,比富斗富的意识比较浓厚。《红楼梦》里四句判词就很深刻地揭示了东方钱文化的这种特征——“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可见,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从来都不缺少奢侈品,不缺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而缺少的恰恰是良性的奢侈品文化氛围。比富斗富的意识古已有之,东方文化特别讲究面子。在面子驱动下,多数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往往非理性,只是为了炫耀财富和地位。中国人现在对奢侈品的认识,有点类似法国上世纪80年代对奢侈品的盲目推崇。法国在服装、香水、葡萄酒等产品中拥有众多的奢侈品品牌,使它在世界各国消费者眼中成为一个名副其 3

聚风尚www.xiexiebang.com 实的“奢侈品朝圣地”。奢侈品文化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在法国根深蒂固。同样,法国人在与奢侈品数个世纪的交往中,也逐渐在对待奢侈品方面形成了一种理性、成熟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值得中国近年出现的奢侈品“发烧友”们加以借鉴的。

“由最初的望尘莫及,到后来的趋之若鹜,再到如今的平常心对待”,比对法国人对奢侈品态度的转变过程,中国市场的奢侈品文化只可算是初步形成。

I.3 市场需求的改变

中国经济的繁荣与活跃,催生出了一大批百万富翁、亿万富豪,加之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消费人群增长速度之快都令全球奢侈品巨头瞠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指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达20多亿美元,占全球销售额的1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上海市场的销售额处于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北京。中国将是全球奢侈品产业在未来数年内的下一个增长区域。巴黎百富的报告则指出,中国已进入奢侈品消费初期,中等收入阶层家庭6年后将达到1亿个,户均拥有资产达到62万元。随着中等收入阶层的崛起,中国的消费率还会不断上升,预计将从2002年的58%上升到2010年的65%、2020年的71%,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这样的市场规模,如此庞大的客户群体,如此强大的购买力,能不让全球顶级奢侈品怦然心动吗? 能不让全球顶级奢侈品趋之若骛吗? 克里斯汀· 迪奥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德尼 · 托尔丹诺说,该品牌旗下的男士护理用品店计划开拓内地市场,因为“我们看到了市场的需求”。当越来越多的国人表现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欲望时,人们对高档商品的需求量也在飞速增长。无论是消费者个人,还是奢侈品行业内部,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I.3.1 个人奢侈品的消费需求

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现阶段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仍然处于收入中等水平,尚无力购买豪华别墅、豪华轿车或全家海外度假,因此他们的支出更多集中于个人物品,如化妆品、香水和手表等。个人奢侈品消费量的增加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为满足自身消费需求而购买奢侈品

I.3.1.1 消费对象细分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富有的消费者,他们喜欢避开人潮,追求个性化服务,经常光顾奢侈品零售商店,购买最新、最流行的产品,一般不会考虑价格问题。第二类是白领上班族,其中以外企公司的雇员最为典型,他们会花上一整月工资购买一件商品。调查显示,这些消费者的年龄大约在20 到40 岁之间;而欧美地区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多在40 至70 岁之间。与之相比,中国奢侈品消费一族的年龄是相当年轻的。一位国外奢侈品销售公司的总裁曾说,中国的消费最低年龄要比欧美及其他国家低5岁左右。

如果再进行细分的话,第一类人又可分为知识型富豪与“暴发户”。前者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消费理性,追求品位与雅致。他们购买奢侈品往往出于个人喜好,对品牌的选择有独到的见解与偏爱。而后者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穿着皮尔卡丹的西装、系着金利来皮带,用带有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告诉售货小姐“要买一块劳力士金表”。

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实际上是中产阶级。巴黎百富公司给他们的定义是:家庭资产30万以上、年收入10万以上。这类人可能经常消费奢侈品,也可能两次消费相隔时间较长;而月收入2万元到5万元的这部分人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奢侈品消费者。

从男女性的消费角度而言,中国女性在奢侈品方面支出庞大。传统意义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多为男性。四年前,女性仅占总消费人口的25%。由于女性社会、经济独立性的进一步 4

聚风尚www.xiexiebang.com 提高,女性在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比例正在日益增长。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奢侈品业以往以男性为主导的客户基础。时髦富裕的都市女性愿意善待自己,十分迷恋奢侈品的魅力。

I.3.1.2不同地区市场差别

中国不同地区的价值观和看法差别依然很大,不同地区对应着不同的价值观。东北的消费者喜欢最昂贵的物品和带有明显商标的商品,南方人则倾向于购买设计含蓄典雅、价位稍低的产品。

由于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聚集的奢侈品品牌,时尚媒体、奢侈品消费人群较多,奢侈品在这些地区的销售额增长迅速;而一些小型、偏远城市的奢侈品消费基础相对薄弱,这与当地的开放和发展程度关系密切。

就算在同一个城市,中国消费者也更偏向在市区商业中心,或大型购物商场里购物,一些远离市中心的独立精品店生意可能并不很好。

I.3.2 奢侈品需求的连锁效应

奢侈品的消费需求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一部分商品的热销必定会带动另一部分商品的需求量。今年4月1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乔治·阿玛尼回顾展”暨高级成衣秀上,人们看到的不仅是阿玛尼的各色高级定制服,伴随十几位模特展示的还有高档手袋,珠宝和鞋子,当然还有模特那风格各异的发型。

以高档住宅为例,据分析人士称,房地产市场与家居市场紧密相关,豪宅的兴旺,势必会带旺高档家居的消费。

中国市场的奢侈品消费者虽不能一次性全套消费高档商品,但他们往往会花上几次或十几次的时间来配齐自身所需要的各类个人用品,有些人甚至会打“擦边球”。有位在广告公司上班的女白领曾说过:“相比套装来说,一个名牌包可以天天带、背好多年都不会过时,而且挎上后确实整个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特显档次,我觉得这是最划算的消费了。” 《时尚》杂志专栏作家孙哲曾经把这一类停留在买名牌包阶段的女孩称为“包法利夫人”:因为收入不够,她们只能通过购买名牌相对便宜的配件来暗示自己也是富裕阶层的一员。这样的消费者在价位相对较低的奢侈品消费中占有很大比例。

一旦人们对奢侈品的认可程度进一步加深,这种互相带动的奢侈品连锁效应就会愈加的明显。

I.3.3 假冒产品扰乱市场秩序

仿冒问题对于奢侈品业者而言是最大的困扰。中国的仿冒问题尤其严重,是世界仿冒品的主要来源之一。欧洲海关的数字显示,2003 年,在欧盟边境地区截获的9200 多万件仿冒品中,60% 来自中国。目前,仿冒品在全球奢侈品贸易中占10%,是2000 年的2倍。

欧洲打击假冒产品一向是不遗余力的。近期中国境外旅行者因携带假名牌被扣事件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中国政府已反复表达根除仿冒品的决心,但奢侈品业者与政府官员通力合作以共同打击市场上的仿冒品的努力收效甚微。中国的仿冒品与正品的销售同步快速成长,品牌厂商的利润正在受到侵蚀。仿冒品的质量日益精进,使辨别真伪的工作愈加困难。打假之路,任重而道远。

Ⅱ 国外奢侈品企业在华的扩张与品牌策略

无论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是否真的达到了奢侈品巨头们的预期目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奢侈品消费在2006年的中国正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势头。世界著名品牌企业纷纷开始抢滩中国,在中国设立旗舰店或开设分店:2004年9月10日,Christian Dior在上海恒隆广场新店内举行 5

聚风尚www.xiexiebang.com 了新店开张剪彩仪式;23日,中国最大的奢侈品店———全球顶级奢侈品牌Louise Vuitton在上海恒隆广场的旗舰店也揭开了面纱;2005年10月,欧洲著名首饰品牌MORELLATO在北京设立了旗舰店;拥有34家国际顶级品牌专营店的杭州西湖商业街的隆重开业,说明了杭州继上海和北京之后,成为中国内地又一时尚高档品牌荟萃中心……不仅仅是这些大城市,在国内其它中小城市,奢侈品市场也日渐红火,2005年9月,意大利著名女装MAXMARA就在太原天美名店绚丽登场。

Ⅱ.1 制定长远规划

正在进入或扩展中国巨大市场的奢侈品业者已经遭遇营业场所承租或置产/建设的高昂成本、销售和物流方面的问题,以及文化交流和人员培训上的差异。这些问题通常需要经验累积和时间才能克服,想要在中国一朝成功是不可能的。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充分调研,企业在立足中国市场之初就应制定出顺应市场变化的长远规划。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旦规划脱离市场或未能把握市场变化的脉动,奢侈品企业就可能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

Ⅱ.2 捍卫品牌为先

“奢侈品凭其高价及奢华外表长期受到追捧、青睐,但随着一些时尚品牌逐渐走强和半顶级品牌不断崛起,奢华外表也开始面临“审美疲劳”这一严峻考验。一方面,旧有顶级品牌的核心设计师们纷纷自立门户,推出与众不同的产品设计,很快就引起市场关注、拉动消费。由于他们走的并非顶级路线,而是徘徊于顶级与流行之间,所以既能维护品牌的定位和形象,又能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很多顶级品牌为了占有消费者„金字塔‟更多的层面,也开始有意运用产品大众化策略, 这些品牌在调整的同时,也在给自己制造着某种困境。这是一个奢侈品营销领域至今没有答案的悖论:产品销量越大,利润自然越多;但拥有人越来越多,产品将不复特殊和神秘,吸引力也会大大减弱。” 法国ESSEC商学院奢侈品管理MBA项目执行总裁Denis Morisset教授曾在参加“顶级品牌管理论坛”时发表了上述观点。

许多奢侈品企业如今正面临着这样一个甜蜜的尴尬:品牌获得市场认可,拉动消费的同时,正逐渐失去原有的神秘感与优势。如今如何捍卫品牌优势已经成为奢侈品企业的首要品牌策略。

Ⅱ.2.1颠覆奢侈品的黄金法则

几十年来,奢侈品行业有一条黄金法则,这条法则傲然挺立、始终如一并且行之有效,那就是:永远不要问顾客想要什么,告诉他们应该拥有什么。如今时代在变,一些领先的高端时装、食品、皮具、香水和珠宝企业相信,它们能否获得发展,关键要看它们能否扭转这条古老的法则,能否把消费者需求摆到第一位,作为战略决策的重点,而不是产品。

首先,努力了解客户,而不仅仅是被客户了解。美国著名的配饰品牌Coach就是走价值导向型之路的典范。该品牌已有6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重点,它的一句口号就是“性能至上”。Coach做了大量消费者研究,每年花在有关产品使用方面的调研和产品测试上的费用超过300万美元。该公司80%的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会经过测试,而且它们是在有实际需求的情况下才进入市场的。对于潜在需求的评估,Coach通过挖掘自己的销售数据库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

其次,除了创意,还要考虑产品销售。奢侈品新的商业模式需要靠日渐精细的市场细分来发现新客户群、识别未曾满足的需求、找到未曾开发的商机,并根据经常性的客户反馈,开发出个性化或地方化的产品。路易·维登(Louise Vuitton)就在努力了解本地品味和爱好,以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几年前,该公司利用欧美消费者对日本流行文化的热衷,设计出带有笑笑 6

聚风尚www.xiexiebang.com 花图案的手袋,瞬间走红。

再次,除了专卖店外,提供量身定做的客户体验。对传统法则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过去,人们把黄金地段和店面的华美看成主要的吸引手段。但在今天,这些外部特征虽然仍很重要,但它们已无法转化成今日奢侈品消费者所要求的个性化服务。新的奢侈品领军企业正在投资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发掘客户偏好和购物模式。这些企业不循旧路,提供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如量身定做的西服、鞋子、手袋,甚至独一无二的活动、个人购物助理及其它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最后,更新,更新,再更新!奢侈品的上架时间每季都在缩短。西班牙服装企业Zara在挑战高级女装业,走向高档服装大众市场时,其做法就是一年平均能让消费者光顾其商店17次,而行业平均水平仅为3到4次。其方法主要是推出新款式,每周有两次新货上架。事实上,除非是常规产品,Zara的存货周期不会超过一个月。

高端时尚业的一条新法则:回应客户的愿望,即是在引领时尚潮流。

Ⅱ.2.2 延伸品牌内涵

品牌,顾名思义是产品的牌子,它是销售者给自己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组合构成,用作企业产品同竞争者产品相互区别的标识。但这只是产品和产品包装层面上的东西,真正的品牌:应该集中体现这家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及管理模式、市场定位、资源运营能力、科技研究与开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优势,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这不仅是对品牌内涵的一种诠释,也是品牌内涵的一种延伸。

奢侈品品牌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成为经典,与企业对品牌内涵的理解、塑造和贯彻是分不开的。相较于普通品牌,其优势表现为:

1.具有差异化特征和不可替代的能力,这种能力别人无法效仿。

2.能使企业持续盈利,具有高附加值。品牌赋予了奢侈品企业和奢侈品一种无形的声誉价值,这种价值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具有经久不衰的延展力。

4.品牌还具有构建竞争壁垒的能力。由于品牌良好的商誉度和顾客对其极高的忠诚度,一般品牌或后来者想要超越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奢侈品品牌的成功缘于对有形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更缘于对品牌内涵的无限延伸与追求。意大利杰尼亚集团公司(Ermenegildo Zegna)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制衣集团之一,其所制作的高档男装往往作为许多世界银行家、企业界的风云人物、社会名流人士的第一选择。对品质的追求到了无暇的境界无疑是杰尼亚成功的原因,但这句话只对了一半,杰尼亚集团现任首席执行官PaoloZegn Paolo指出,顶级男装不仅仅需要品质,还跟管理、文化以及与消费者的沟通等息息相关,杰尼亚尤其注重品牌气质的维护。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奢侈品品牌要想在中国市场延续“神话”,对品牌内涵的延伸必须下足功夫。

Ⅱ.3 本土化业务拓展

奢侈品制造和经销商了解不同国家消费者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安永会计师事务所2005年6月9日发布的《零售商及消费品牌在中国的成功之路》研究报告一文所述,中国市场是由多个区域性市场构成的。零售商,其中包括奢侈品业者,都需要根据当地市场来打造他们的业务运营模式。当奢侈品业者将业务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人口稠密、西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城市扩展到大连、杭州、深圳、成都等二、三线城市时,了解中国市场的区域性差异更为重要。管理决策、策略计划,甚至推出的产品都需要符合当地每个消费群体的品味。

聚风尚www.xiexiebang.com

Ⅱ.3.1中外奢侈品市场比较

奢侈品在中国尚属较新的行业,其发展速度高于法国、意大利、其它欧洲国家、美国和其它成熟市场。与更为成熟的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奢侈品的消费形态。在中国,奢侈品消费仍然多以产品为主,即消费者追求最新系列或产品。而成熟市场的消费者偏爱尊崇的体验,例如奢华的假期或者为省时而提供的服务。

在美国等成熟市场,奢侈品随处可见,常常被戏称为“民主化的奢华”。在超市里,人们甚至也可以买到最顶级的美食。而在中国,购买奢侈品代表了财富和社会地位。与中国不同,美国和欧洲很难根据购买行为来判断财富,因为在这里几乎人人都有能力购买某些奢侈品。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还要很多年才能达到与之相当的水平。

很多奢侈品业者认为在中国的品牌宣传和推广较其它市场更为复杂。例如,虽然中国比美国本土的幅员广阔,传播系统却相当原始,宣传机会因而受到限制。由于受到这些限制,奢侈品销售公司不得不通过店面方式与中国消费者进行接触,从而使新店面的地段就变得更为重要。除店面外,一些业者也通过大型活动、酒会、直接寄送邮件、私人邀请消费者等方式,成功地进行品牌推广。一些业者还发现,中国媒体乐于协助推广产品,而在其它国家则没有这种现象。

Ⅱ.3.2 培训本土奢侈品人才

整个奢侈品行业都看到中国市场存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不久便发现,人才库出现人才短缺问题。奢侈品品牌因人员配备不足常常蒙受损失,尤其是中国具有资质的专业经理人十分稀缺。

对于奢侈品牌的从业人员,文化修养和素质是必备的条件。奢侈品的昂贵实际是体现在品牌深厚的文化中,因此奢侈品企业的员工需要具有这种底蕴。高层次的消费者选择奢侈品牌,并不太挑剔产品,更看中的是服务者。他们阅历丰富素质高,也要求业务人员能够和他们旗鼓相当,否则没有“共通的语言”根本说不到一块儿,也做不成生意。因此,奢侈品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往往要花费许多精力来培训自己的本土员工,使其成为文化和品牌大使。复旦管理学院的教授们认为,对于世界时尚产业而言,中国市场将越来越重要。目前在上海,很多品牌奢侈品店的管理者都是来自台湾、香港或其它地区。政府已经意识到培养国内零售业管理人才和员工的必要性。为了推动这项培训计划,复旦大学已与意大利和法国的大学展开合作,推出专门为奢侈品和时尚业量身打造的培训课程。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学生们将有机会从世界知名的时尚屋中取得实战经验。复旦大学同时计划开设一个时尚与奢侈品业的MBA 课程,以推动对中国时尚业的学术研究。随着奢侈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类似的人才培养计划预期将陆续展开。

Ⅱ.3.3寻求多方合作,开创时尚新路

不熟悉中国的奢侈品厂商可以考虑与当地商家结成合作伙伴或者建立合资公司,从而获得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复杂的市场。这种策略对于某些需要获得当地经验才能取得成功的精选品类或品牌产品是有必要的。而全球奢侈品品牌也应该与中国政府和传媒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假冒产品制造商和销售商。

Ⅲ 中国政府政策对奢侈品业的影响

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发展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影响。好的一面是可以增加政府税收、促进就业、刺激同行业进行技术创新等。不利的影响是财富向奢侈品的流动会引起低收入群体的不满。另外,如果奢侈品牌是国外产品,就会造成资金外流。因此,政府政策的影响对中国 8

聚风尚www.xiexiebang.com 奢侈品市场是至关重要的。

Ⅲ.1 城市高档商业区建设

中国政府在加快城市经济建设的进程中注意到,在向国际化大都市和国际购物中心迈进的过程中,应该拥有自身的标志性商业街。尤其当大量的高档商品品牌进驻中国市场之后,这种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国际购物中心的重要标志就是国际顶级品牌、一线品牌的集聚。

上海政府在这一方面的努力可算是领先于全国。最近,上海又启动了新一轮的高档商业区建设:用两年时间使南京西路从成都路到常德路一段的沿街店铺都交给国际品牌,包括世界一线二线品牌的经营商来经营;用几年的时间,把静安南京路打造成上海国际购物中心标志性商业街,将南京西路建设成一条上海著名、中国闻名、世界知名的商业街。而在上海青浦区,已经建成的高级品牌直销中心即将投入营业。

Ⅲ.2颁布相关法规政策,营造合理消费环境

今年3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从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对于消费者而言,此次消费税调整其实就是对“奢侈品”加税。对高档用品加收消费税,未必能够抑制奢侈品的消费。事实上,政府此次调税是旨在合理引导消费和间接调节收入分配。

增加消费税理论上会影响到相应产品的市场价格,但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的提高不一定会体现在最终消费市场,而会在生产和流通等等中间环节被消化掉。由于担心奢侈品消费者到境外消费,奢侈品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不会把消费税上涨的部分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对于奢侈品消费市场而言,消费税的征收意味着人们的消费将更趋理性,而政府也可以从中筹集到一笔可观的财政收入用于更好的进行市场经济建设。

Ⅲ.3扶植本土奢侈品牌入世

其实,在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中,拥有大量的奢侈品与奢侈品品牌。在上海举办的“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Top Marques)上,两名英国富豪花费上亿元人民币购下了两套40件中式紫檀家具。一位旅欧华裔买走标价上千万元一套的黄花梨木仿明清家具。成交后,买主满意地说:“黄花梨木木料名贵、稀缺,被誉为‘木材中的大熊猫’,其精良的加工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际上声誉日隆,很有收藏价值。”

作为首次登陆中国的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主办方在展会上特别设立了中国奢侈品专区。来自中国的奢侈品,一点都不比洋奢侈品逊色。其中,本土奢侈品牌代表之一的“元亨利”红木家具展区达到200平方米,为整个展会中的最大展区。同时,展商还打出了“一千万元能买一辆‘宾利’,买不了一套本土红木家具”的口号,向国际顶级品牌“叫板”。此外,还有2000元人民币一两的茶叶、1万元一瓶的中国名酒“水井坊”,在这样的展会上,显得那么物美价廉。

作为政府来说,扶植本土奢侈品品牌入世,既可以有效地遏制资金外流,又可以传播和发扬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理念,加强本国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一举数得,前景广阔。

如今的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日趋成熟的消费氛围,无论是人们对奢侈品概念的理解,还是人们在消费奢侈品时消费心理的转变,都预示着中国消费者正逐步接受国际奢侈品品牌与消费理念,并初步形成奢侈品的消费文化。可喜的是,国外奢侈品巨头们都看到了中国市场持续上升的消费需求与消费潜力,纷纷进驻与投资。但相较于国外成熟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而言,中国市场则充满风险与挑战。国外奢侈品企业如果不采取慎重的战 9

聚风尚www.xiexiebang.com 略规划与品牌策略,在中国市场遭遇失败也并非没有可能。他们在中国国内首当其冲遇到的便是解决本土化与打假问题。而中国政府的适时介入为创造良性的市场运营环境与理性的消费环境提供了发展空间与政策辅助。因此,无论是奢侈品的消费人群、企业或是中国政府,都应该充分了解奢侈品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时、有效地调整心态、战略和政策。三方合作,以期共同达到“三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董韵怡 :《奢侈品管理:骄傲的顶级品牌快醒来》,每日经济新闻报 求诸子:《顶级奢侈品牌的营销论》,全球品牌网 2006年4月1日 夏瑾:《法国奢侈消费“退烧”》,人民网-环球时报 张蕾:《品牌“五觉”演绎感观营销》,中国品牌联盟网 booboor :《中国富豪奢侈品消费状况调查》,2006-03-22 魏雅华:《奢侈品风暴》,《大地》(2005年 第二十一期)《究竟什么是奢侈品?》,东方网-新民晚报

2005-10-30 10

第二篇:中国奢侈品行业报告

引言

2011年,日本政府发布了上一的GDP数据,宣布其GDP总量位于全世界第三。至此,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据统计,截止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量已经达到107亿美元,占据全球份额的27.5%,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全球经济危机后,中国奢侈品市场表现出的强劲增长更为奢侈品牌打了一剂强心剂。随着目前人民币升值以及欧元贬值现象,更大大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消费力,2011年, 中国人在欧洲市场消费累积近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中国人的境外奢侈品消费总额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向世界证明了强劲的消费实力。越来越多的全球奢侈品企业,已经开始陆续抢滩中国市场。这些数据的背后,展现的是中国消费者,尤其是中国的富裕阶层对于奢侈品的热爱和高品质精致生活的追求。

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腾飞使得在中国形成了一个由富豪新贵和中产阶层所构成的庞大奢侈品消费者群体,他们拥有足够的财富可供支配,有着极强的奢侈品消费能力。一直以来,中国的新贵们都热衷于在全世界购买奢侈品。随着近年来他们对于奢侈品认识的加深,从简单地追求奢侈品,到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中国新贵对于奢侈品的喜好也呈现越来越细分的趋势。从国际大牌到精品定制,从产品器物到旅游教育,越来越多的奢侈品走入他们的生活。据调查在媒体消费习惯方面,互联网、电视、报纸三种媒体最受新贵们欢迎,紧随其后的依次是广播、杂志、户外媒体。

奢侈品代表着顶级的手工艺,文化,历史传统,以及对于生活态度的独到阐释,它传递的是一种文化和该种文化下的生活方式。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所传出的丝绸,茶叶,瓷器到今天崛起中的中国奢侈品,传统文化浸润下的中国奢侈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源泉。中国品牌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美学与智慧。当中国璀璨的文明与智慧找到了与中国奢侈品对接的途径,中国奢侈品就找到了发展的泉源。

奢华中国借诞生三周年之际,联合中国奢侈品牌,提供中国奢侈品牌最有力的传播平台,邀请中国新贵,呈现一轮中国奢侈品行业的风云际会。作为传播中国本土奢侈品牌的先驱媒体,奢华中国发布中国奢侈品行业报告,为大家揭开中国奢侈品行业的神秘面纱,为中国奢侈品牌发展探寻解决之道。

从百花镜中看中国奢侈品

二十年,足可以使一片小树成长为一片森林;二十年,在中国也孕育了一个庞大的中国新贵群体。以高学历,高收入为背景的中国新贵们,在对奢侈品的选购上直接反映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从开始时注重奢侈品的社会功效,到今天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和个人对奢侈品设计和品牌的纯粹喜好,中国新贵对奢侈品的认识逐渐加深,也表明了他们对个人拥有财富的理解。

与西方动辄百年历史的奢侈品牌相比,中国本土孕育的奢侈品才刚刚起步。他们既要面临西方奢侈品牌所持有的“骄傲血统”,又要挖掘和建立自己的品牌基因, 并且还要让已经习惯购买国际大牌的中国新贵们把视线慢慢转移到自己身上。而这些都非一日所能成功的。

那么业内人士如何看待中国奢侈品牌? 本土奢侈品牌的现状与未来如何?奢华中国采访本土奢侈品行业人士探讨中国奢侈品牌的文化基因。

Simon Ma(著名设计师)

“中国自己的古文化,这五千年的文化本身就是奢侈品。包括它的建筑,它的玉。茶叶,丝绸。纸等等。每一个民族里面都会有它很有特色的东西。怎么去把它的好的东西找出来,重新去发掘新的内涵非常重要。我觉得很多时候对奢侈品的理解不是说贵的才是奢侈品,它是不可复制的。在文化里面是沉淀得非常久的东西,对我来说才是一个真正的奢侈品。”

詹坤颖(博茶堂总顾问)

“这几年,可能很多人在谈佛学,谈禅学,讲道德经,将黄帝内经,设置我们现在的孔孟学说在复兴。这些东西都是最奢华的,是我们应该抓住的精髓。其他就是技术问题。什么叫技术问题,就是你能够把这个概念结合起来。你只是怎么把这个东西做的更精致,更美好,用适当的成本去开发出适当的价格,这才有奢华精神在里面。”

牛斌(半木家具市场总监)

“从严格意义上说我觉得目前本土还没有奢侈品牌。因为奢侈品牌不说一百年、五十年。最起码有十年、二十年的积淀。我们自己在做这样的品牌。我们不要把它定义为奢侈品。但我们用非常用心的态度去做,那来的人就会感受得到。这样的一个沟通我觉得非常直接,也非常的有效。再加上有些媒体把这样的平台嫁接好以后,我觉得这种沟通差异的缩小会在非常可惜的一个时间内能看到。而能够有这样一个心境去做一个长远的事情,能够有这样的内心去做一个长久的品牌,我觉得在当下应该就是我们所追求的。”

中国奢侈品三大类别

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奢侈品开始了“民主化”的进程,在西方社会,奢侈品不再是离普通大众遥远的商品,而通过大众品牌营销和传播的手段,使奢侈品牌成功的开拓了一群原不属于该品牌的新中产阶级客户群。在西方奢侈品牌抢滩中国市场的今天,奢侈品牌通过细分的产品战略,抓住了不仅仅是富人阶层,更抓住了追求富人精致生活方式的中产阶层。

中国奢侈品牌在品牌建立的初级阶段,也已经初期的呈现出了服务不同消费人群的逐渐细分的趋势。目前的中国奢侈品行业可以分为三类的运营方式。

传统奢侈品

作为中国第一代高端品牌,这类传统奢侈品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质,凭着悠久的历史,特色的工艺和特殊的历史身份,正在成为中国奢侈品牌中的高端品牌。这些品牌的代表如同“五粮液”,“茅台酒”由于品牌本身的历史故事和国家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独特的酿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已经成为中国高端奢侈品牌的代表。但略为保守的品牌发展和传播战略,还没有成为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奢侈品牌。

新奢侈品

与传统奢侈品相比,中国新奢侈品是在近十年到二十年建立起的奢侈品牌,从品牌建立初期就以奢侈品牌为定位,有着明确的品牌定位和受众,在产品风格上更具有设计感,在市场营销及品牌传播的手段上更为先进和多元化。

以“东北虎”,“春在”为代表的中国新奢侈品牌凭着深厚的品牌精神,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与国际接轨的奢侈品营销模式,使它们仍具有着广泛的威望以及丰富的情感内涵。也是中国奢侈品行业的中坚力量。

中洋混血

所谓中洋混血,即中国的文化元素加西方的管理运营模式,指那些与国外合作的,或者是被海外公司收购的中国品牌,在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和一番包装整顿后,摇身成为一个高档的品牌。“文君酒”在被洋酒巨头包装后,成功升级。其品牌故事深入人心,西方营销手段的出色运用和管理资源上的共享为这些品牌的成功搭建了基石。这类品牌也是目前最为容易在国际上获得品牌知名度的中国品牌。

本土VS 舶来

我们用几个衡量奢侈品牌标准的量度来比较本土和舶来奢侈品牌,寻找中国奢侈品的发展之路。

历史传奇-历史创造品牌?还是品牌创造历史?

奢侈品是一种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商品,对于奢侈品来说,最宝贵的便是其悠久的根基。LV的传奇历史为LV集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出身卑微的LV箱包创始人Louis Vuitton曾只不过是一个皇室里收拾行李的捆衣工,但他后来发明了平盖式旅行箱。这个发明铸就了LV这个品牌,Louis Vuitton的家族也不断的延续着这个品牌。纵览国外的奢侈品,“Gucci,Chanel,Hermes”等等,都可以看出,这些品牌流淌着的是一个个家族的血液。

回顾我国的奢侈品,还以茅台酒为例,一个拥有2000年历史的品牌,史记上盛载着其传奇佳话,新中国成立后被誉为“国酒”。但因60余年的“断火”让人们已经遗忘了其背后家族的存在。这和一个国家的历史政治的变迁也息息相关。从这些奢侈品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一个家族,一段历史的延续,对于一个奢侈品品牌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

价值观-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

核心的价值观对于一个奢侈品牌的传播来讲是关键。一个好的价值观不仅能够提高品牌的影响力,通过传播这一理念影响消费人群,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从长远上来讲,为品牌在商业竞争上获取长期的优势。

中国新奢侈品在建立品牌价值观上较传统奢侈品更为突出。中国高端家具品牌“春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精化,结合对现代家居的理解,塑造出独特的奢侈品品牌理念。其“春在”取自于清代著名文人俞樾先生的一句诗:“花落春犹在”。意思是朝代更替、时光流逝,而那些美好的记忆与文化依然余韵犹存。

手工艺-传统手工艺基础上的现代创新才是王道

奢侈品的工艺必须是极其精致的,与它昂贵的价格相匹配。在西方奢侈品牌中,皮具等奢侈品,从选料,到设计,再到手工拼接,包括拉链的选择,按扣的选用,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品牌工匠高超的手工技艺和对细节的苛刻,而这些技艺是在代代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演变的。奢侈品的迷人之处,除了它外表的美丽外,更是它精湛的工艺所呈现和沉淀后的内涵。

手工艺的传承对于大多中国奢侈品来讲是一个课题,在某些奢侈品行业,如皮具,洋酒,它们销售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在传递西方文化和历史。

对于某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行业,如茶叶,家具,陶瓷,丝绸制品,面临的课题是结合品牌创意的理念进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台湾琉璃工房的成功为中国奢侈品塑造了好的榜样,以设计师的天赋灵感为主,重拾已经失传了的汉代“脱蜡铸造”技艺,“琉璃脱蜡铸造法的工序十分复杂,需经过十二道工序方能完成一件作品,每道工序都不能有任何失误,否则易使作品碎裂,或产生不规则气泡或杂质。”这一技艺对手工匠的技巧要求极高,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奢侈品。

“春在”的成功也充分的体现在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延续上,从2004年创牌以来,以浓郁的中式风格搭配现代设计感,传递创设人陈仁毅想要让人了解的新东方生活情趣并让中国人在母体文化上寻找到精神愉悦。“春在”把中国当代的手工和精神内涵作为品牌的内涵,在手工技艺上,首先延续漆绘工艺,包含“描金”,把中国传统的山水图,花鸟图体现在家具上面;“彩绘”,用油漆纯手工彩绘出来;“堆漆”,将这个失传的工艺重拾起来,就是同样的颜色做了十层二十层上面的堆漆,把颜色的层次体现出来。其次是雕刻工艺,保持传统的纯手工,并用了中国传统的图案加上“春在”的创新;另外“春在”在手工艺上使用上等的材质,愿意花时间来等待上好的材质。这一传统手工艺的保留和对精湛技艺的追求,是“春在”作为中国家具奢侈品的成功因素之一。

品牌的创始人与品牌的未来

品牌的拥有者决定了品牌所传递的精神和前进的方向。西方奢侈品牌的创立大多是以设计师名字命名,创始人确定品牌风格,在保持创始人的理念下,一代代的后续设计师在创始设计师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拓展。

设计师的才华和灵感对于奢侈品牌至关重要。也是服装时尚类奢侈品牌创立的关键。

当我们谈到Chanel我们就直接和Coco Chanel的形象联想在一起,她的才华与对美的理解通过品牌传达出来。如果根据市场需要先创造品牌再选择设计师,可能Chanel的才华不会发挥到那么淋漓尽致,影响世界时尚美学直到今日。另外一个设计师,Donna karan基于对女性需求与愿望的直觉性理解,创造了一种从头到脚的“简洁七件”理念,并将其融入一种日晚互换式的套装。品牌更多的是他表达的载体。

那我们再拿中国品牌进行比较,设计风格:高贵,优雅,奢华。以“锦绣国色”为标志,“以云锦为材,以四大名绣为工,以五色为国色”。品牌的风格非常突出,以重现中国鼎盛织秀技艺为主,弘扬中华盛装文化,和西方品牌不同的是,中国奢侈品重在整体推出一种中华华服的概念。上海滩的服装融进了上下5000年的中华传统和21世纪新文化元素。上世纪30年代,中式服装以其华丽典雅为特点,为上海赢得了“东方巴黎”之美名。和“东北虎”一样,上海滩也是通过设计在诠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创始人的理念为创牌的目的。

奢侈品营销也需要细分市场

奢侈品的营销不同于大众消费品,它的传播手段和分销渠道更加的有选择性。公关的运用对于奢侈品牌尤为重要。

根据法国奢侈品营销专家Danielle ALLERES的理论,奢侈品营销可以根据奢侈品的分层来运用不同的营销策略。她把奢侈品分为三个层次用来确定营销手段,第一个是Luxe accessible即容易接近的奢侈品,这类产品如香奈儿迪奥等奢侈品牌的化妆品系列,从价格上比较容易接受,在分销渠道上相对其他类别奢侈品比较广泛,在传播手段的运用上也比较多元。这一层次的奢侈品的营销手段非常借鉴大众营销手段,即以消费者需要为前提进行产品开发。

第二个层次是中等奢侈品,这类奢侈品的数量较第一阶层的相比有限,价格上也更为昂贵,比如Gucci的非限量款皮革制品,这类奢侈品的营销手段不完全以客户需要为产品开发的主旨,也着重设计师要传递的元素,应该说是两者结合的考虑。在渠道上和传播上和第一层次的奢侈品相比更有筛选性。中等奢侈品和容易接受的奢侈品如今在奢侈品的销售上占据主要位置,因为它们可以吸引更为广泛的中产阶层消费者。

第三个阶层是难以接近的奢侈品,这类产品的开发基本完全以设计师灵感为主导,完全表达设计师所要的艺术风格,不迎合市场因素。是奢侈品的最高级别。这类奢侈品如珠宝品牌卡地亚等的高端珠宝系列,反映一个品牌的最高技艺和灵感,也是该品牌的设计能力的展现。

那对于现在成功的欧洲奢侈品公司来说,都是在这三个层面上开发产品的以争取更多的客人。仍然以卡地亚公司举例,不仅仅有高端定制的珠宝系列,反映卡地亚精湛工艺的镶嵌技术和设计能力,更有为了争取更多消费者的Love系列,Love系列的成功使得卡地亚摆脱了遥不可及的陈旧印象外,更为品牌增添了新的发展活力。

中国的奢侈品牌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在品牌建立的过程,那么纵观西方的奢侈品牌大多以从设计师成名后建立公司,然后发展的模式相比,中国奢侈品的营销上还显得单一,并且手段不足。仅仅有了设计师不够的,还需要一套全面的品牌和产品开发的战略,运用国际上通用的奢侈品营销理念来经营品牌。

中国的奢侈品品牌在创立的阶段都在着重以讲述品牌的故事,来赢得消费者,然而故事是一方面,好的产品管理和开发方法更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延续,不能延续就称不上是奢侈品,只能成为红极一时的流行品。

中国奢侈品的复兴

中国历史上鼎盛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和商品输出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精致的生活方式,雅致的审美情趣是欧洲的皇室和贵族所追求向往的。一个国家的复兴决定了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决定了既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奢侈品行业的复兴。中国奢侈品的复兴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密不可分,复兴中国奢侈品的前提是在国人思想里中华文化的觉醒。中国经济的崛起决定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地位的上升,也造就了中国奢侈品复兴的黄金时机。中国奢侈品作为当代中国精神和文化的传递者将全面复兴。

专注品牌建设还是迎合现阶段市场需要?

中国奢侈品要复兴需要从文化根源上寻找灵感,保护传统的手工艺,并且从传统中寻找灵感并进行现代的创新,培养有才华的设计师及团队,并具有奢侈品专业营销理念。奢侈品特别的属性,决定了不可能运用大众消费品惯用的营销手段,而奢侈品市场的发展阶段的不同也决定了新创立品牌的风格属性。西方奢侈品市场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西方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动机不再是追赶潮流,随众,炫耀心理,而是以追求个人喜好为主要消费动因,奢侈品的购买者从富人阶层到中产阶级,奢侈品的“大众化”使得奢侈品在西方变得不再神秘。

由于市场发展阶段的差异,中国奢侈品市场正处在发展的上升期,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国社会的财富和阶层进行重新划分,炫耀消费和以奢侈品代表社会地位为主要购买动因,西方奢侈品由于品牌的知名度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富人阶层表明自己成功和财富的首选。和西方奢侈品不同的是,中国奢侈品才刚刚起步,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如今的发展阶段中,怎样挖掘品牌内涵,而不是一味随着现阶段的市场表现来建造品牌是关键,再过十年到二十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从高度上升期逐渐平缓,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追求也不再是单一的寻求奢侈品的社会功效,而是像西方一样,开始追求购买而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对品牌文化的单纯喜好。

中国奢侈品牌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但是在中西文化交融的今天,怎样运用文化的精神来塑造适合现代人的中国奢侈品是中国奢侈品为世界不同民族的人所接受的关键。奢侈品牌是国际化的,在精神内涵上也同样要具有世界性,既要有中华文化的精神,又要迎合当今世界的审美趋势和精神满足。

设计:要符合今天的审美趋势

奢侈品的发展泉源是设计,中国知识产权体系的不完善也造成了中国设计在现阶段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保护传统手工艺和鼓励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是中国奢侈品发展的重中之重。

20世纪开始,西方开始出现一些新奢侈品,这些奢侈品在设计上大胆,甚至偏向于流行,价格上可以接受,用料非常考究,主要传递品牌所带给消费者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类品牌对于相对保守的传统奢侈品牌来讲更适合被奢侈品消费者喜爱,这类品牌如Rock & Roll风格的Zadig & Voltaire,运用高等的羊绒,加上设计,使品牌成为高级羊绒衫的代表。

依然拿“春在”举例,“春在”的成功还得益于创始人三十年的全球生活经验,对世界趋势的了解,结合创始人的中国传统审美品味,使得“春在”成为当代中国的奢侈品牌。

先进的产品管理方法是中国奢侈品所需要的

中国奢侈品牌在产品开发和管理的经验上还欠缺,对于中国中等奢侈品,产品的开发不仅仅要以设计师灵感为主,还要寻找市场的突破点。对于高端奢侈品,如高装定制则以寻找有天赋的设计师为主,以设计师对品牌的理念为前提,配合传播手段。目前的中国奢侈品牌都瞄准了高端奢侈品这一块,对于中端奢侈品和易接受的奢侈品这两个层次由于产品开发管理手段的落后及理解的有限还没有被很多奢侈品牌关注。但多数的西方奢侈品集团是在这三个层面上开发产品的,以扩大品牌的影响范围。这样先进的管理方法需要专业的奢侈品产品经理,这一专业人才在中国还处于欠缺阶段。

传播也要很奢侈

奢侈品传播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传播渠道的筛选性,大众传媒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公关活动的“奢侈性”。在奢侈品的传播手段里,公关至关重要,越是顶级奢侈品,传播手段越是依靠公关。而容易接受的奢侈品即初级奢侈品,则更多的依靠广告为传播途径,但是和大众消费品不同的是,在媒体的选择上会选用更加“奢侈的媒体”,更为有影响力的少量媒体,以触及目标消费群。

地段!地段!地段!

奢侈品和大众消费品在分销渠道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奢侈品在分销渠道上的筛选性,既要考虑目标客户可以接触到我们的商品,又不能让我们的商品不经筛选的扩大分销渠道,良好的地段是关键,就像某著名奢侈品牌的经理人说的,:“地段!地段!地段!”

奢华中国-中国奢侈品牌传播的先驱媒体

鼎盛的时代,才会孕育出精致美好的生活。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底蕴,涵养出充满东方美学意境的生活哲学。从周代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到西汉崇尚的儒家德行;从盛唐精彩蓬勃的文化交融,再到明代精致优雅的士大夫生活。中国人,一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品质。现在的中国正立身于又一个崭新黄金时代的开端。奢华中国坚持从传统中提供智慧,为现代人找到一种适合的生活态度,致力于引导和塑造中国自己的人文精致生活。

中国奢侈品传播的先驱媒体

“奢华中国”整合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作为服务于中国奢侈品的专业媒体,为中国新贵阶层提供精致生活指南,为中国奢侈品牌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宣传平台。通过三年的经营,形成了整合多方位跨媒介的整体传播通路。

奢华中国所有节目的选题策划和拍摄制作都由“奢华中国”独立制作完成。精致原创的品质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新贵的生活体验。

中国唯一航空媒体上的奢华生活类节目

奢华中国旗下包含两大品牌栏目。

“奢华上海”:面向中国和全球的新贵人群,全面提供上海及长三角各大城市的全方位奢华指南,分享最为丰富和及时的品质生活服务咨询。

“中国奢侈品“:首个全面介绍中国奢侈品品牌的电视节目。关注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本土奢侈品牌,传播美好精致的人文观念,引领中国人自己的奢华品质生活。

奢华中国制作的两档高端电视节目直接面向中国最有消费能力的人群,将品牌与潜在消费者链接,为品牌量身定制一整套最佳创意的方案,通过航空媒体(上海航空公司机上节目),直接面对高端商务人士,更有效的向目标客户传达品牌价值。

专业的奢侈品牌咨询

奢华中国将组建专业奢侈品营销咨询团队,为中国奢侈品牌的发展提供专业品牌咨询服务。

杂志和网站

奢华中国将推出以传播精致生活方式为主的杂志和网站,提供高端人士衣食住行上的资讯。

中国奢侈品论坛

作为以搭建中国奢侈品牌传播平台为使命的奢华中国,将于2012年推出中国奢侈品论坛,集合中国奢侈品牌管理人士,碰撞思想,旨在推动中国奢侈品工业的方展,推广有着丰富内涵的中国奢侈品牌。

第三篇:2013中国奢侈品行业人力资源报告

2013中国奢侈品行业人力资源报告

前 言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当我们审视任何一个行业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目光关注在该行业的人才以及人力资源发展上。作为在奢侈品行业耕耘多年的专业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也一直努力关注奢侈品行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给奢侈品牌和公司提供参考。

一直以来,人们都怀着一种仰视的感觉来审视奢侈品行业,但这次,至少在人力资源领域,我们会做一小小的揭示,并对这个行业的人力资源发展进行一些探讨,希望给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提供帮助。

一、调研对象特征

本次调研共回收问卷286份,有效问卷197份,问卷有效率为69%;本次调研的区域主要是在北京和上海,因为这两个城市的奢侈品行业很发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奢侈品行业人力资源状况的整体趋势;本次调研对象范围广泛,既包括基层的门店销售人员,也包括门店店长及其以上的运营管理团队。

从调研方法来看,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5种调研方法。一是一对一问卷调研法,调研人员亲自赴奢侈品牌的门店,和门店销售人员、店长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二是深度访谈法,依托财富品质奢侈品牌的数据库资源,与各大奢侈品牌负责人如中国区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三是电话调查,对在国外出差或工作的奢侈品从业者进行电话调查;四是邮件调查,对没有时间做深度访谈的奢侈品牌负责人如渠道总监、营销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进行邮件调查;五是资料文献法,利用各种文献资料以及网上公开信息等搜集相关的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1.调研人员基本特征分析

 教育背景:所调研的奢侈品从业者是以本科学历为主(68%),另有17%的从业者拥有研究生(含硕士、MBA、EMBA)学历,同时15%的奢侈品从业者学历是在本科以下水平,这部分从业者多来自门店销售人员。

 年龄分布:所调研的奢侈品从业者相对年轻,以21-30岁的“80后”为主,比例超过一半,其次是31-40岁的“70后”,这部分从业者多为奢侈品牌的骨干,位居中高层管理者。

 性别比例:所调研的奢侈品从业者以女性为主(67%),男性从业者的人数弱于女性,男性从业者主要分布腕表、游艇、豪车、公务机等领域。

 从业时间:所调研的奢侈品从业者的工龄多为3-5年,有一定的资历,但还不是十分成熟,5年以上的资深从业者和1-3年的初级从业者平分秋色,比例差不多。入门级的从业者只占到所调研人群的6%。

 职位分布:所调研的奢侈品从业者基层员工(52%)和管理层(48%)所占的比例约为1:1。

图1:所调研奢侈品从业者的性别、工龄、职位、学历、年龄分析

2.调研人员所在企业特征分析

 分类分布:所调研的奢侈品牌涉及品类非常丰富,包括钟表、珠宝、服装、香水、化妆品、皮具、箱包、配饰、红酒、汽车、家居、游艇、公务机、高端酒店等各个门类,更广泛的调研有利于得出最准确最真实的数据。

 国别分析:欧洲品牌占到将近一半,其次是国内品牌(41%),以及美国(10%)和少量的日本品牌。

 进入中国时间分析:进入中国少于三年的品牌仅有10%,5-10年占所调研品牌的24%,10-20年的占26%,超过20年的品牌有22%。

 被调研品牌员工人数分析:有33%的奢侈品牌在中国的员工数小于100人,其次是超过1000人的品牌(24%),这类品牌在国内的渠道资源十分丰富,相应的从业人员也较多。

 中国区HR人数分析:奢侈品牌中国区HR员工数量十分少,有将近一半的品牌HR人数仅为1-2名,其次是5-10人(33%)。

图2:所调研奢侈品牌的国别分析、进入中国时间分析

图3:所调研奢侈品牌中国区员工人数分析

图4:所调研奢侈品牌中国区HR员工人数分析

二、奢侈品从业者收入分析

1.基层奢侈品从业者月薪主要集中在5000-10000元

图5:奢侈品从业者的薪酬分析

本次调研发现,50%的奢侈品从业者月薪在5000-10000元之间,这部分员工基本上以有一定资历的门店销售人员为主,其次是10000-20000元(26%),这部分从业者多为店长及其初级运营管理层人员,月薪在2000-5000元的低收入从业者基本为奢侈品门店的基层员工。月薪超过3万的员工人数占所调研人数的3%,这部分从业者基本是总监或更高级别的管理层。大品牌中国区主要负责人虽然人数很少,但是作为这个行业的金领阶层,年薪大部分在150-200万人民币之间,即平均月薪15万左右,业绩好的奖金和分红加在一起会更多。

图6:中国奢侈品行业主要职位平均年薪

图7:奢侈品从业者实际薪酬与外界预期薪酬对比

图8:奢侈品从业者对行业薪酬的认知状况

整体来看,奢侈品从业者的工资水平并没有外界预期的高,报告统计结果显示,55%的从业人员认为与其他行业相比,奢侈品行业的工资水平并无明显差异。这说明人们对奢侈品行业存在一定的期许,但是这部分期许更多的是针对管理层,大家在谈到奢侈品从业者薪资的时候,通常认为的是运营管理人员,管理层的薪酬基本与人们的预期相吻合。当问及外界对店面人员的工资预期时,基层的店员实际工资水平低于人们的预期,即店员的薪酬待遇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高。

2.奢侈品管理层月薪基本在万元以上

图9:不同职位的奢侈品从业者薪酬分析

通常来说,不同职位不同收入,奢侈品牌也不例外。总体来看,奢侈品牌的基层员工收入也相对较低,收入在2000-5000元占25%,但也有收入达到20000-30000元的基层员工,但这类基层员工多数为可以拿到提成和奖金的销售人员,特别是大件高价奢侈品的销售人员,提成促使其月薪非常高。奢侈品牌的管理层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0-30000元不等,这主要取决于管理职位的层次,通常总监以上级别的管理层月薪多在30000元以上。

3.资历经验丰富的奢侈品从业者月薪较高

图10:不同从业时间的奢侈品从业者薪酬分析

图11:不同职位的奢侈品从业者工作年限分析

与其他企业相比,奢侈品牌会更在意员工的资历经验,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发展不过20余年,本身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就不多,随着诸多国际奢侈大牌纷纷进入中国,行业人才短缺的现象越加严重。另外,要培养一名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员工成本非常高,所以奢侈品牌非常喜欢有从业经验的员工,这和财富品质研究院调研的结果相吻合。通常月薪在30000元以上的管理层,一般行业内经验都在5年以上。因此,要想在奢侈品牌做到更高职位并获得更高收入,积累行业经验十分重要,这也告诉那些致力于从事奢侈品行业的择业者,频繁跳槽并不利于其职业的长期发展。

4.42%的奢侈品从业者月薪同比上涨多集中在10%-30%之间

图12:2013年奢侈品从业者月薪同比上涨幅度分析

图13:不同职位的奢侈品从业者的月薪涨幅分析

工资上涨幅度是吸引和稳定员工的基础,一个不涨薪的品牌很难维持员工的稳定性。就奢侈品从业者的工资涨幅来看,81%的奢侈品从业者表示,月薪每年都会随着工龄和职位的增加而上涨,上涨周期约是半年和1年,平均涨幅幅度主要集中在10%-30%,这比一般其他行业的年工资涨幅要高一些,可以看出奢侈品行业比其他行业更加缺少人才,这与行业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从职位来看,管理层的月薪涨幅要高于基层员工,管理层月薪涨幅主要集中在10%-30%,而基层员工的月薪涨幅更多的是在10%以下。这主要是因为基层员工的替代性较高,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很可能影响到整个品牌的运营,在月薪涨幅方面相比基层员工要高很多。

图14:奢侈品从业者日常福利内容

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就具体的福利内容,奢侈品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在项目类别上并没有大的差异,最大的不同主要集中内部折扣方面,87%的奢侈品牌员工可享受购买本品牌的价格折扣,通常是8折左右,部分高级管理层可以享受5折优惠。

在旅游和培训方面的福利,奢侈品行业比其他行业要明显高很多,63%的奢侈品从业者表示他们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并且70%的奢侈品从业者表示他们曾经有过出差旅游或福利旅游的经历,而知名奢侈品牌负责人曾经有过公司提供旅游经历的几乎接近100%,并且很多旅游是和培训相结合。

5.奢侈品从业者对自己的薪酬表示基本满意

图15:奢侈品从业者薪酬满意度分析

从整体来看,奢侈品从业者对自己的薪酬福利表示满意,有超过一半的奢侈品从业者对自己的薪酬福利表示基本满意(56%),其中有28%的奢侈品从业者认为自己的薪酬福利水平要比其他行业的高。另有15%的从业者则表示对自己的薪酬不满意,认为自己的薪酬福利低于其他行业,这部分从业者多为奢侈品行业的基层员工,行业经验缺乏,但自我设定的薪资目标高,所以非常不满意自己的薪资水平。

图16:不同性别的奢侈品从业者薪酬满意度分析

具体从性别来看,女性从业者比男性从业者对自己的薪酬更满意些,这主要是因为女性的社会角色相对男性的压力较轻,同时自我评价相对更感性,而且对除薪资外的其他福利要比男性从业者更在意。

图17:不同职位的奢侈品从业者薪酬满意度分析

从职位来看,8%的奢侈品基层从业者对自己的薪酬表示不满意。这主要是因为基层从业者受资历和学历的限制,预期薪酬和实际收入往往会有落差;而管理层从业者薪酬基本上和资历、学历、能力等各方面匹配,所以对薪酬的满意度相对更高,但也有6%的管理层对自己的薪酬不满意。

随着2008年之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高速发展,奢侈品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大幅度提升,保持了每年30%的人才需求增长速度,目前大约有14万人直接在奢侈品牌从业,主要从事在品牌、零售、设计、生产、客服、公关、媒体等职业;约有35万人服务于奢侈品行业,在物流、地产、教育、旅游、酒店、会所等产业服务奢侈品。但是,中国奢侈品行业仍然面临巨大人才障碍,57%的奢侈品牌认为人才缺口巨大,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根据财富品质研究院测算,现阶段中国整个奢侈品行业管理岗位约有3000人缺口,优秀店长有4500人缺口,职业买手有2000人缺口,优秀店员缺口不低于3万人。财富品质研究院预测,未来中国奢侈品行业最具有薪酬增长潜力的5个行业职位将是职业买手、店长、客服经理、维修保养专业人才以及专业市场研究人员。

图18:最具薪酬增长潜力的5个奢侈品行业职位

三、奢侈品行业吸引人才的原因分析

1.奢侈品从业者认为该行业整体人才素质参差不齐

图19:奢侈品从业者对行业人才素质评价

就奢侈品行业整体的人才素质来看,近一半的奢侈品从业者认为奢侈品行业的整体人才素质一般,并且他们并不认为奢侈品行业属于人才高度集中的行业。但事实上,奢侈品行业集中了最多的高学历从业者,但无疑这是一个从业者普遍缺乏自信的行业。

图20:不同职位的奢侈品从业者背景分析

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奢侈品从业者的背景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受教育程度较高人员(含海归人员、名校毕业生等)占半数以上,富二代、官二代群体也占有一席之地,其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基层销售人员约占五分之一。大部分店长级别的从业者主要是由在基层工作多年表现优异的店员晋升上来的,所以整体学历偏低;而海归人员和名校毕业生一般在经过门店短暂锻炼后会直接进入运营管理层,从事市场和销售管理类相关工作。

高素质店长缺乏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巨大障碍,虽然奢侈品牌近年来开始陆续进行校园招聘充实到门店,但高素质、低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和海归人员大部分很难踏踏实实从店员做到店长,这成为奢侈品行业发展的怪现象。

2.奢侈品行业合格人才匮乏

图21:奢侈品行业整体人才供求分析

报告统计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奢侈品从业者,特别是管理层表示奢侈品行业人才匮乏,这主要源于中国奢侈品市场近几年快速发展,人才严重匮乏成为限制很多奢侈品牌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很多奢侈品牌负责人表示,很难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奢侈品人才供需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在所有人才缺口里面,市场需求最旺盛、人才缺口最大的是市场销售类人员和店面管理人员。奢侈品牌大量开店的同时,店面管理和市场推广成为最大压力,相关人才缺口也最大。

3.职业履历带来的优势和便利是奢侈品牌吸引人才的最关键因素

图22:奢侈品牌吸引人才的关键要素

就奢侈品行业本身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从奢侈品行业品牌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奢侈品行业的从业经历会给职业生涯带来优势和便利以8.63分高居首位,很多在奢侈品工作的初级工作者有“镀金”的观念,实际上,奢侈品行业的从业经历也确实可以为其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他因素,比如职业荣誉感和充足的学习培训及出国机会,这也和从业者自身的职业选择等原因基本相符。当然,也有很酷爱奢侈品,本身也没有经济与生活压力的从业者,他们会把内部折扣与福利等看做很大的诱惑力。

图23:奢侈品从业者选择进入奢侈品行业工作的主要原因

但有趣的是,与奢侈品牌管理者自认为吸引人才的关键点不同,奢侈品从业者自己的答案却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31%的奢侈品从业者认为是“个人对奢侈品的兴趣和爱好”成为吸引其进入该行业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13%),而良好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则居第三位(12%)。可见,奢侈品行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在就业驱动力认知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4.员工推荐是奢侈品牌招聘的最主要渠道

图24:奢侈品从业者进入品牌工作的主要渠道

图25:不同职位的奢侈品从业者进入品牌工作的主要渠道

当问及“您是通过什么渠道进入目前所在公司”,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员工推荐成为奢侈品从业者自认为最有效的求职成功途径,约占24%,其次是外部网络招聘(22%)和内部招聘(21%)。就具体职位来看,管理层的职位晋升主要是靠内部招聘,而基层员工则倾向于外部网络招聘和员工推荐,这主要是因为这几种渠道对于奢侈品牌来说是最节省成本和高效的。

内部招聘越来越成为奢侈品行业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所以,奢侈品牌越来越重视内部培训体系的建立,很多奢侈品牌都拥有自己完善的人员培养和传承计划。

图26:奢侈品牌最有效的招聘渠道

就招聘渠道而言,奢侈品从业者和奢侈品牌(管理者和人力资源负责人)都认为最有效的招聘渠道主要是员工推荐(35%)和内部招聘(17%),不同的是,除员工推荐外,奢侈品牌还会借助人才介绍机构(24%)招聘人才。员工推荐有利于节省招聘成本,是最直接最有效填补职位空缺的方法,但是员工推荐仅限于职位空缺较少时;人才介绍机构一般有利于批量的人才招聘,但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并且招聘过程繁琐冗长;内部招聘常用于职位的晋升和考核,内部招聘不仅节省培训成本,而且有利于激发原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近年来,奢侈品牌开始陆续进行校园招聘,以期实现人才的储备,但从效果来看,还不是十分明显。

图27:奢侈品牌最常用到的招聘服务内容

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奢侈品牌认为最常用到的招聘服务内容主要是高级猎头、人才测评工具以及招聘服务客户端软件。由于奢侈品行业存在严重的人才匮乏现象。所以,在人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猎头挖角便成为了奢侈品行业招聘的主要渠道,44%的奢侈品牌选择了高级猎头服务,特别是针对店长以上的管理层人员。但是,高级猎头虽然作为奢侈品牌最主要的付费服务项目,但是让奢侈品牌获得最多人才的确是员工推荐,根据本次对奢侈品从业者的调研发现,有35%的员工是通过“员工推荐”进入品牌工作的。除此以外,人才测评工具(25%)也是有效的衡量员工工作效率的软件,它以客观标准化的方式对员工的工作效果进行考核,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HR的管理当中。

四、奢侈品从业者流动率分析

1.外界对奢侈品从业者表示羡慕,实际从业者自我职业评价一般

图28:奢侈品从业者自我职业评价与外界预期的差异

本次调研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奢侈品从业者的职业评价,外界的预期明显高于实际从业者的自我职业评价。44%的行业外人士表示奢侈品行业感觉光鲜亮丽让人羡慕,而45%的实际从业者则认为奢侈品行业并没有什么特殊性,感觉非常一般,另有28%的奢侈品从业者认为实际的工作感受是华而不实。

2.奢侈品从业者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很有信心

图29:奢侈品从业者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期

在问及“是否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信心”时,报告统计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奢侈品从业者表示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很有信心,只有8%的人表示并无信心。这说明奢侈品从业者还是比较肯定中国奢侈品市场高速发展的大环境,并且奢侈品行业也确实集中了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3.奢侈品从业者流动率较小,相对稳定

图30:奢侈品行业者近一年跳槽意愿分析

关于奢侈品行业人员流动性的情况,调研显示,61%的奢侈品从业者表示近一年不会考虑跳槽,29%表示有跳槽意愿,10%表示不确定。总体来看,奢侈品行业人员流动性较低,相对稳定。这主要是因为奢侈品从业者对现有的工作条件、薪酬福利待遇以及职业发展空间都还比较满意,但这个事实却和奢侈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观点相差较大,奢侈品牌自我普遍感触人员流动率高,但如果和快消行业相比,特别是和以门店服务为主要模式的行业相比,奢侈品行业的人员流动率还是要低很多。

4.奢侈品管理层跳槽的意愿较为强烈

图31:奢侈品行业不同职位的员工跳槽意愿分析

图32:奢侈品行业不同工龄的员工跳槽意愿分析

就从业时间和跳槽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从业时间在1-5年的员工想要跳槽的意愿较为强烈,这主要是因为经过1-5年的行业资历积累,奢侈品从业者希望得到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跳槽成为满足其个人发展的捷径。从具体职位来看,越是高级的管理层,其跳槽的意愿越强烈,这是因为丰富的行业资历已经奠定了其在行业内的独特价值,尤其是当在现有品牌的发展遇到瓶颈时,他们希望通过跳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一些高级职业经理人甚至选择自己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加剧了奢侈品行业高级管理人才,特别是综合性管理人才的短缺。

5.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被挖角是奢侈品从业者离职的最主要原因

图33:奢侈品从业者离职的主要原因

图34:不同职位的奢侈品从业者离职的主要原因

关于奢侈品从业者离职主要原因的调查,报告统计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有更好的机会或被挖角”(32%),“个人原因如结婚、留学等”紧排其后,第三名则是“对公司待遇不满”,这和具体职位的从业者离职的主要原因相吻合。除这三项外,其他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还有对公司现状或同事关系的反感等。

频繁的相互挖角是导致奢侈品行业薪酬一路高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是知名奢侈品牌的从业者流动性越频繁,知名奢侈品牌一定程度上成为很多从业者职场的镀金池,当工作1-3年后,他们便会以此为资本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也是奢侈品牌认为离职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奢侈品从业者职业技能要求分析

1.企业文化的塑造与传播是奢侈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挑战

图35:奢侈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挑战

图36:不同职位的奢侈品从业者所认为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奢侈品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企业文化传播与塑造”,可见如何提升企业文化价值,并且能够准确的向员工传达,使其准确的理解品牌价值和企业文化精髓,成为奢侈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挑战。

随着80和90后的成长,他们越来越成为各个行业人才梯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奢侈品行业也非常明显。他们相当一部分拥有国外背景,自我意识很强,所以如何有效的管理“80后”和“90后”成为奢侈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挑战之一。

2.消费心理学是奢侈品从业者最需加强的职业能力

图37:奢侈品从业者需要加强的职业能力

图38:不同职位的奢侈品从业者认为需要加强的职业能力

当问及“奢侈品从业者最需要加强的职业能力”时,答案各种各样,可见奢侈品从业者认为自身需要加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奢侈品从业者整体素质非常有待提高。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奢侈品从业者认为最需要加强的前三类能力分别是消费心理学(19%),客户服务技能(18%),奢侈品品牌知识(16%)。奢侈品行业人员都深刻认识到熟悉消费者心理,掌握好服务客户的技能,才能更好的为顾客提供服务。

无论奢侈品管理层还是基层的门店销售人员,他们都认为需要培训奢侈品通识知识,没有系统的关于奢侈品牌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的培训成为限制奢侈品牌人力资源培训的最大障碍,这也预示着未来关于这一领域的市场培训空间巨大。

3.奢侈品行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类培训和学习机会比较缺乏

图39:奢侈品从业者对所接收培训和学习机会的评价

图40:不同职位的奢侈品从业者对所接收培训和学习机会的评价

图41:奢侈品牌对自身培训工作的效果评价

报告统计结果显示,42%的奢侈品从业者认为奢侈品行业为员工提供各类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一般,另有16%的从业者认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此外,奢侈品牌并没有对不同职位上的员工所提供的培训内容进行区分。事实上,奢侈品行业多数员工渴求学习更多的知识,以获得更大能力的提升和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然而,根据财富品质研究院对奢侈品牌人力资源总监、总经理的调查显示,87%的奢侈品牌管理者对以往的员工培训表示满意,只有10%的奢侈品牌管理者表示不满意。信息不对称使得培训成为限制奢侈品牌进行良好人力资管理的主要障碍之一。

4.奢侈品牌认知是员工培训的最主要内容

图42:奢侈品牌为员工提供的主要培训内容

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奢侈品牌为员工提供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奢侈品牌认知、门店销售技巧、奢侈品行业常识等,大部分新入职员工行业常识相对匮乏,虽然很多奢侈品牌为新进员工提供了培训,但培训内容大都比较简单,很难满足真正的工作需要和员工需求。领导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商务沟通与高端社交礼仪更多的是针对中层管理者,使其能真正适应圈层文化,并和顾客达成一片。门店管理则具有一定专业性,主要针对店长级别的员工。

图43:奢侈品牌企业培训的主要来源

就奢侈品牌的培训来源,报告统计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奢侈品牌会自编培训教材并由管理者作为讲师进行培训,但这种培训教材主要是针对新员工入职时使用,另有37%的奢侈品牌则会外包给第三方专业培训机构,这类机构多是领导力、执行力以及管理能力的培训,很少有针对奢侈品行业的专业培训。由于目前中国高校的奢侈品教育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奢侈品牌通过高校开展培训的比例很低;这就说明奢侈品行业的员工培训市场具有极大的开发空间,且尚处于市场初级阶段。

5.公司内部管理层是奢侈品牌进行员工培训最主要的培训师

图44:奢侈品牌进行员工培训的讲师来源

奢侈品牌进行员工培训时,师资主要选择公司内部管理层(39%)和专业培训师(35%)。公司内部管理层一般负责介绍品牌历史、品牌文化、产品信息以及职位要求等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培训内容,而专业培训师则主要对员工培训管理能力、执行力以及客户管理关系等内容。另外,奢侈品牌也会请一些社会型专家、学者以及高校教师作为培训师。

将行业内专业人士发展成为更适合奢侈品行业的专业讲师,将个别奢侈品牌内部的优秀师资市场化是解决奢侈品行业专业师资匮乏的主要手段,当然,这也将成为很多奢侈品资深从业者极具发展潜力的职业方向之一。

6.管理培训机构是奢侈品牌最倾向于合作的培训机构

图45:奢侈品牌倾向于合作的培训机构

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奢侈品牌倾向于合作的培训机构主要有专业类的管理培训机构(33%)、奢侈品专业咨询机构(22%)和国外高校。但是,针对奢侈品行业的专业培训机构比较匮乏,很多管理培训机构只能提供一些大众化的针对所有行业的培训内容,缺乏行业针对性。

7.公司总部是奢侈品牌进行员工培训的最主要培训地点

图46:奢侈品牌进行员工培训的地点

关于培训地点的选择上,43%的奢侈品牌都会在公司总部进行员工培训,这一方面可以方便公司的管理层及时向新员工传达品牌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新员工对品牌的归属感。其次,26%的奢侈品牌会选择在高级酒店和私密会所进行员工培训,高级酒店和私密会所会在培训安排上更为妥帖,使培训在细节上更能保证效果,同时也更适合把培训与旅游福利相结合。

图47:员工对奢侈品牌提供培训的不满评价

总体来看,员工对奢侈品牌所提供培训的主要不满表现在培训时间(34%)、培训内容(27%)和培训地点(17%)的选择上,很多时候,员工会把培训等同于度假旅游,这也是员工最希望得到的福利之一,这就要求奢侈品牌在做员工培训计划时必须充分了解员工需求,合理安排规划关于培训的一切细节。

8.奢侈品牌员工培训预算较少

图48:奢侈品牌每年的员工培训预算

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奢侈品牌中国区的人力资源部分拥有很少的培训预算,有超过半数的奢侈品牌把员工培训预算控制在10万元人民币以内,仅有6%以上的奢侈品牌选择将培训预算升至50万元以上。但是,很多奢侈品牌会有总部提供的培训预算支持,但总体来说,奢侈品牌的培训预算还是相对较少,品牌没有在培训方面投入更多的财务支持是使奢侈品从业者感到培训学习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9.超过一半的奢侈品牌不确定2014年的培训预算

图49:奢侈品牌2014年的员工培训预算

当调研问及明年各大奢侈品牌未来的培训支出预算时,55%的奢侈品牌表示并不能确定,24%的奢侈品牌表示会增加培训预算,甚至还有6%的奢侈品牌表示会减少培训预算支出。大部分奢侈品牌不愿意为员工未来的职业发展付出成本,但有比较期许新招聘的员工能有很强的职业能力,舍不得投入与高的期许形成鲜明对比,从长远来看,这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中国正处于奢侈品市场高速发展的时代,但奢侈品行业人才匮乏。如果所有的奢侈品牌都不愿意为员工的培训付出成本,那么这个行业的人力资源问题会不断累积,单纯靠彼此互相挖角来满足暂时性的人力资源短缺,长此以往这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整个奢侈品市场人力资源的健康成长。只有人才的成长和市场的增速相匹配,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才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六、财富品质榜

1.中国奢侈品行业最佳雇主(TOP10)

2.最具职业吸引力奢侈品牌(TOP10)

3.员工素质最佳表现品牌(TOP20)

4.中国奢侈品行业知名培训师(TOP10)

研究机构介绍:

财富品质研究院:隶属财富品质集团,中国富豪生活方式专业研究与顾问机构,拥有中国富豪服务领域顶级专家团队30余人,与400多家境内外媒体进行合作,是境内外媒体有关中国奢侈品市场相关内容的最大供应商。2011年继权威首发《中国奢侈品报告》,2012年发布专业报告5份。2013年发布报告13份,涉及中国富豪服务所有产业。作为中国奢侈品培训第一品牌,财富品质研究院所属的财富品质学院在课程设置、课件研发及师资储备方面具有行业领先优势,正引领行业发展。

东浩人力资源:上海东浩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简称DHR),致力于成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的领先品牌,努力打造以招聘为核心的创新型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2010年10月根据东浩集团战略重组后的上海东浩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整合上海外服招聘中心的力量,服务客户逾万家。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公司先后被指定为“世博会志愿者职业发展计划”、“上海青年志愿者就业服务指导计划”以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政府计划的承办单位。

(全文完)

第四篇:中国珠宝奢侈品行业之我见20131231

在2013年的年终盘点中,经济领域内绝对不会忘记的一个词就是“中国大妈”。“中国大妈”是网络上引用美国媒体调侃国内中年女性大量收购黄金引起世界金价变动而来的一个新兴名词。《华尔街日报》甚至专创英文单词“dama”来形容“中国大妈”。这次事件的始末相信大家早已了解,我也不必赘述。但是,通过这次事件可以看出,国内珠宝奢侈品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

调查显示,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珠宝奢侈品生产国和消费国。虽然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较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是,得益于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呈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根据中宝协统计,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年销售总额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继2009年达到2200亿元后,2010年销售总额又攀新高,达到2500亿元。据最新统计,2012年我国珠宝类消费额高达3000亿元,人均达到200元,同比增长接近15%。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珠宝奢侈品消费市场。

近年来珠宝奢侈品行业飞速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宏观角度看,国内股市长期低迷,楼市受到调控,实体经济由于人民币升值也不太景气,而M2(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突破百万亿元,CPI长期处于历史高位,较强的通胀预期和国人传统“存金藏银”观念的影响,使得购买珠宝奢侈品成为了老百姓期望财富保值和规避通货膨胀的一种手段。

其次,珠宝首饰类商品一直是中国传统结婚习俗中的必备品。1981-1990年间发生的第三次出生高峰,人口增长量最大,9年净增人口1.43亿,目前这批人已到了婚嫁的年龄。2008年我国结婚人口数达到1093.3万对,2009年再创新高达到1145.8万对,预计未来几年,结婚人口将继续保持每年1000万对以上的态势。因此,珠宝首饰类商品作为结婚的必备品,势必将受益于结婚人口的增加。

目前,中国珠宝奢侈品产业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日渐加强;另一方面,以百货为主要销售渠道,加之方便快捷的在线销售方式,一个庞大的多元化营销网络正在逐步形成。而且,国家产业政策给予珠宝奢侈品行业的支持,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这些因素也在推动着中国珠宝奢侈品产业的高速发展。

回顾过去的一年,随着国际金价的下跌和消费者的扎堆抢购,国内各大珠宝品牌也纷纷采取行动。老凤祥在加强自有银楼、旗舰店管理和经营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促销活动;周大福通过入驻天猫旗舰店和自营在线销售网站的方式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以K金为主导的珠宝时尚品牌潮宏基通过O2O实现了销售渠道升级。南京两百年老字号品牌“宝庆银楼”于今年10月左右,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公关造势,广告宣传等营销手段,实施新的品牌发展战略,我公司公关团队也有幸共同参与了这次活动的策划。

中国珠宝奢侈品市场正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迅速崛起,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国内的珠宝奢侈品企业如果能做到树立和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引进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培养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设计团队,科学研究与创意创新的紧密结合,则一定会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品牌,带领中国珠宝奢侈品行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第五篇:奢侈品相关行业 4(范文模版)

美丽的战场 ——佰草集欧洲生存记

2011年9月23日

全球化妆品的品牌竞争是残酷和无情的,若不到最激烈的市场第一线,就无法体验其中的艰辛和不易,更无法真正让中国品牌跻身国际名牌之林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LV旗舰店门口的求购队伍终日不断。就在这条堪称世界时尚与奢华核心的大街上,一个1×1.5米的货柜,是目前中国化妆品品牌唯一的位置,也是中国整个消费品品牌唯一的位置。

3年前,上海家化旗下品牌佰草集走出去,第一站即选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丝芙兰旗舰店,当时在国内外都引起轰动。前不久,当记者走进这家店,才真切体会到一切有多难:小小的中国化妆品置身于世界大牌的包围之中,身边时而新的品牌加入,时而一夜间消失;面对全世界“最挑剔”的消费者,谁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里,是“美丽的战场”。在化妆品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欧洲,3年前佰草集只有一个小小货柜。3年里,中国品牌就是靠着这样一个个货柜,不仅在巴黎站稳脚跟,销售遍布法国,还在意大利、西班牙、波兰、荷兰等地生根开花。去年,佰草集欧洲销售额近20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今年预计仍将以80%的速度增长。

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化妆品品牌,凭什么在欧洲市场上立足?

最苛刻的巴黎

“把化妆品卖到巴黎,就像把煤运到纽卡斯尔一样。”这是佰草集在巴黎上市之初,海外时尚界的评价。

巴黎不缺化妆品,远胜于纽卡斯尔不缺煤:世界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法国欧莱雅总部在巴黎,世界最大的化妆品零售店丝芙兰总部在巴黎。世界各地的知名化妆品、服装、箱包等时尚品牌,无一不想在巴黎这一全球时尚之都占据一席之地。在这一点上,上海家化的思维和别的大品牌没有区别——不管成本多高、竞争多激烈、生意多难做,也要去巴黎。

2008年,佰草集在丝芙兰旗舰店上市。外界对于上海家化试水欧洲市场的举动感到惊讶,“一个中国品牌罕见地闯入巴黎人的生活,人们最初都有新奇感,但也仅仅是新奇感而已。”《美容周刊》杂志主编菲利普斯告诉记者。

抵达巴黎、参观店铺之前,记者特地拜访了这位当地化妆品行业的权威媒体人。虽然来过中国,对中国品牌和中国文化充满兴趣,但菲利普斯还是始终强调着中国市场和欧洲市场的差异:在欧洲,尤其是法国,化妆品是相当“严肃”的行业。比如她工作的《美容周刊》杂志销售遍及欧美,一年的订阅价高达400欧元——这也折射出化妆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地位。“在欧洲卖化妆品很难,在法国更难,对于本国以外的品牌来说是难上加难,而中国品牌的生存难度用你们国家的一位大诗人的话来说,则是‘难于上青天’。”菲利普斯说。

“对于一个中国品牌,刚开始这里的顾客充满新鲜感,但新鲜退去之后,必须依靠过硬的品质。”菲利普斯提到,法国的顾客天天都能接触全球最新的化妆品,有很多“化妆品达人”。在法国,进口化妆品上市不仅要通过最严格的欧盟检测认证,还要经过每一位“专家顾客”的考验。曾经了解过中国同业市场的菲利普斯认为巴黎顾客远比中国顾客“懂行”,她们选购时会细看产品成分表,如果广告宣传的任一项功效与成分对不上号,顾客就会找麻烦。

“佰草集通过欧洲最强势的化妆品零售商丝芙兰上市,本身就提升了中国品牌的‘严肃性’,这几年来它又很好地保持了这一点。”菲利普斯告诉记者,她6年前就到过上海,参观过佰草集的生产研发工厂。她始终认为这是品质过关、可以信任的中国品牌,这一点是佰草集能在欧洲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

货架的争夺

丝芙兰店里,一个个1×1.5米的货柜,是佰草集在欧洲的“阵地”。在外界看来,守住阵地,就是胜利。

“去年我们只引进了3个新品牌,却有5个品牌从丝芙兰退出。这意味着它们不得不离开法国市场。”丝芙兰香榭丽舍店店长里格向记者介绍。

里格的自信不是凭空而来。午夜时分,香街上除了酒吧、咖啡店,只有这家丝芙兰店灯火通明,人流如织,而这只是丝芙兰在法国的一个缩影。采访中,不论是当地媒体、公关公司,还是消费者,都用“最强势”三个字形容这一化妆品零售巨头,这也是上海家化与丝芙兰合作、帮助佰草集进入欧洲市场的原因。

尽管强势,丝芙兰仍常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海选”新品牌,将这些新军收编成为丝芙兰的“独有品牌”,不断制造新的销售增长点。“目前,佰草集在丝芙兰店里的地位很特殊。”在里格眼中,“特殊”有着两层含义:一是因为佰草集来自中国,有着独一无二的品牌特点;第二个原因更直接,那就是在法国丝芙兰的各种“独有品牌”护肤品中,佰草集的年销售额已经占据头把交椅。

香街丝芙兰店里目前有41个独有品牌,里格认为“其实每一样都有特殊之处”。与佰草集比邻的是日本的KENZO和以色列的AVAH品牌,KENZO虽是日本产,却和丝芙兰同属LVMH集团旗下,并已成为欧洲主流奢侈品牌;AVAH以来自死海为卖点,新近走红,非常畅销。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只有最终能生存下来的产品,才具有“特殊价值”。

“特殊”的说法,也在另一家丝芙兰店店长口中提到。著名的老佛爷百货附近,丝芙兰奥斯曼店每天有近千人的客流,同样是巴黎生意最好的化妆品商店之一。店长卡琳娜女士告诉记者,佰草集刚进入奥斯曼店时,丝芙兰安排它与其他几个品牌分享一个5层货柜,去年由于这个中国品牌销量的增长,奥斯曼店决定把佰草集从货柜的两层扩大到五层,独立占据整个货柜。

虽然只是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改变,但在这里,货柜哪怕增加一层,都极为不易。“好品牌太多了。”卡琳娜指着佰草集的“邻居们”介绍:法国本土品牌SAMPAR,销售排名欧洲前三,只有一个货柜;高端法国品牌SISLEY,有两个货柜„„“我们特地将佰草集陈列在迪奥、兰蔻等大品牌的另一侧,这些奢侈品牌有大量忠实消费者,他们一转身,就能看到佰草集。”店长向记者介绍她为中国品牌特别开出的“小灶”。

“不怕虎”的孩子

和许多中国企业“带着劳动力”走出去的模式不同,佰草集来到法国,拉起来的是一支完全当地化的队伍。3年来,佰草集欧洲的核心员工只有几十个人,其中有两个曾在巴黎留学的中国人,其余全是法国人。这个平均年龄在25—30岁的团队,帮助佰草集从最初的一个货柜,扩展到在80多家丝芙兰店内销售,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

佰草集在法国刚起步时,连一份像样的合同都无法提供给当地员工,只能按日薪结算。这些员工可不是一般“做销售的”:他们每个人都会说两种以上语言,有人有博士学位,有人曾为迪奥等奢侈品工作过,还有一位长得酷似法国影星苏菲·玛索,往店里一站,顾客自然聚过来。核心员工几乎每周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挖角邀约”,只要一天不开心,第二天就会走人,谁也拦不住。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留了下来呢?1982年出生的王琳洁,头衔是佰草集法国市场运营主管,她在写给佰草集公司总经理黄震的一份述职报告中解释原因,听上去也颇有80后的味道:“我们就像一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孩子,在欧洲大陆冒险。佰草集就是我们的孩子,怀胎十月,最为痛苦。但我们相信,我们孕育的将是一个美丽又聪明的宝宝。她会成为我们的希望。”

就是年轻的梦想,让初生牛犊们不分国界,不惧艰难,互相信任。他们虽然都是高材生,却做着“最基层”的工作,在充满刺鼻香水味的丝芙兰店里,每天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佰草集法国上柜头两年,核心员工之一的法国姑娘马希娜刚结婚,却迎来没有夜生活、没有周末的时光。有段时间,她一回到家都会跟丈夫说做不下去了,要离开佰草集。

可年轻人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去年圣诞节前,巴黎下起暴雪,交通受到严重影响。但当时正是人们采购圣诞礼品的高峰期,丝芙兰店照常营业,马希娜等人在积雪中走了一个小时去上班。当时,王琳洁出差上海,她接到马希娜打来长途电话,对方用完全嘶哑的声音汇报情况:丝芙兰店里员工不足,佰草集的人成了主力军,几天暴雪中,她们以最少的人力,贡献着全年最大的产出。

“法国团队非常优秀,所以我们也给海外团队充分授权。”黄震介绍,佰草集在欧洲,从基层员工至公司最高层,仅有2级汇报层,产品促销、营销活动、预算支配等,都放权让当地团队来做。黄震表示,最近佰草集已经进入欧洲机场免税店,开辟了一条新的海外销售渠道,下一步还计划试水美国市场。这支年轻的队伍,将是佰草集继续海外开疆拓土的主要依托。

时尚巨头的艺术基金会

2011年09月22日

弗朗索瓦·皮诺基金会、Prada 基金会、路易·威登创意基金会,是与国际奢侈品行业紧密联系的3 个当代艺术基金会。他们的主人依次是赫赫有 名PPR 集团老板皮诺、Prada 集团创意总监缪西娅和LVMH 集团总裁阿诺。这些大鳄有着怎样庞大的商业帝国和非同寻常的收藏故事?他们各自开设艺术基金会的目的是什么?基金会运营的路线和方式又有何不同?且看下文浅谈。

近年,国际时尚界与艺坛跨界交流大放异彩。与本世纪初相比,有更上层楼之势。差不多所有著名品牌皆透过赞助、委托创作或成立艺术基金会等策略,与艺术圈子 建立起伙伴关系。双方以尊崇创意、精益求精的态度为基础,令此类合作模式生机 蓬勃。路易·威登品牌正是玩转艺术跨界的翘楚。以推动当代文化艺术创意为宗旨的LV 创意基金会则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而Prada 基金会,更不走寻常路,宣称基金会和Prada 时装互不相干。但因为Prada 基金会常年举办颇有特色的当代艺术展览和活动,由此带来的看似无关无用的影响力,当然会给Prada 时装带来潜移默化的品牌提升。弗朗索瓦·皮诺基金会则是“退休”后的皮诺用心耕作的自留地。在经历了一辈子商业上的打拼之后,皮诺选择在晚年以基金会的方式与更多人共享

艺术的乐趣与智慧。

弗朗索瓦·皮诺基金会

弗朗索瓦·皮诺

弗朗索瓦·皮诺,是法国5大富豪之一。他的家族控股了Gucci、YSL、Ermenegildo Zegna、拉图堡酒庄、佳士得拍卖行、法国电视一台,同时还有法国著名的《焦点》杂志、法国最大的连锁书店FNAC等。皮诺还是极具实力的当代艺术收藏家,藏品多达2000多件。2006年和2009年,皮诺相继拥有了自己的两座私人美术馆:位于威尼斯的格拉西宫和海关大楼。可以说,皮诺是现今全球当代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图11)

“排兵布阵”两座艺术行宫

赶在今年6月4日第54界威尼斯双年展开幕之前,法国富豪、大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诺(Francois Pinault)可谓“排兵布阵”,用两个全新重量级展览来为他所拥有的两所私人美术馆定义其未来的功能。

两个展览只有一位策展人,就是皮诺近期的参谋——卡罗琳?布尔乔亚(Caroline Bourgeois)。6月2日,她在格拉西宫(Palazzo Grassi)推出了《世界属于你》(The World Belongs to You),展品包括委任创作和场地特定的装置。在这些作品中,来自世界24个国家的艺术家们纷纷表达了对带有扩散、多样性、运动和游牧特征的全球化世界的反思,以及对开放和对话的渴望。此前4月10日,她已在海关大楼(Punta Della Dogana)开幕了另一个展览《颂扬怀疑》(In Praise of Doubt),意图“重新评估地域性艺术的传统局限,以及我们如何与他者和世界发生联系”。这两个展览上,中国艺术家孙媛&彭禹、杨诘苍、张洹、曾梵志以及陈箴的作品,也得到良好地呈现。

主要由皮诺本人藏品组成的这两个展览,意欲将他的威尼斯艺术项目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在马丁·贝森诺(Martin Bethenod)——前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Paris'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Fair)总监——去年被皮诺任用管理格拉西宫及海关大楼的新领导方向下,格拉西宫将会成为一个做长期循环展的空间,稍后会变成皮诺藏品的永久陈列中心。换言之,它会变成一处拥有长期规划的传统美术馆。

大力赞助曾梵志个展

而就在威尼斯双年展之前一周,皮诺亲自前往香港佳士得春拍,为其基金会所赞助的曾梵志个展(佳士得主办、上海外滩美术馆协办)剪彩。对于曾梵志的作品,皮诺力挺:“无论是抽象或是具象的手法,无论是表现主义的或是沉思式的基调,曾梵志作品的表现力来源于其回忆与现实之间那永恒的张力及其在浓重的历史积淀和当代现实之间的不断切换。”此次展览中,曾梵志还挑选了一幅估值为1,000万港元的作品《豹》参与慈善拍卖,结果被中国企业家赵志军以3600万港元竞得,拍卖收益则捐赠给大自然保护协会。拍后,担任该慈善拍卖的拍卖官、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高逸龙(Francois Curiel)言简意赅地把话说圆满了:“艺术让国际知名中国当代艺术家曾梵志先生、欧洲的弗朗索瓦·皮诺基金会、中国的上海外滩美术馆及佳士得走在一起,并携手举办这次曾梵志作品展及慈善拍卖,一起向全球观众推广中国艺术并支持环保公益。”

格拉西宫+海关大楼

皮诺是位狂热的艺术爱好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当代艺术收藏家之一。而且,他愿意与尽可能多的人分享自己对艺术的激情。所以,当他的藏品足够丰富之后,皮诺便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艺术基金会,梦想拥有自己的私人博物馆。他说:“收藏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品不能只是简单的量的堆积。一个热衷艺术的人总是乐于分享他的热爱、感觉、发现,甚至疑问。一个做法就是在如博物馆这样的专门场所,尽可能多地展出艺术品,或者将艺术品进行巡回展览。”

然而,因为实在无法忍受法国官僚体制下的繁文缛节,这位PPR掌门人在2005年4月终于宣布放弃在巴黎建立博物馆的计划,转向意大利威尼斯大运河边的格拉西宫(Palazzo Grassi),一时间震动法国艺术圈。Grassi有“厚重、肥胖”的意思,符合这座巨大白色宫殿的线条。此座宫殿是18世纪威尼斯新古典风格,至今已经有234年历史。皮诺以3700万欧元买下它99年的运营权以及80%的收益分成后,邀请著名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进行细致改建,并于2006年4月盛大开馆,首展为《我们往哪里去?》(Where Are We Going?)。(图12)

2007年6月,皮诺又击败拥有70年历史的古根海姆基金会,获得威尼斯旧海关大楼(Punta della Dogana,17世纪的老建筑)的运营权。同样经安藤忠雄改建之后,海关大楼于2009年6月6日正式开放,这正是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的前一天。其翻修后的标志性圆顶外观,充分彰显出繁复宗教雕塑艺术的优美神韵。谁能想到,就在这样一座充满历史感的古老建筑中,现在正陈列着世界最顶尖当代艺术家的大作。(图13(1)、(2))

此外,在众多城市的公共与私人机构的邀请之下,皮诺陆续在威尼斯之外展出了不少他的收藏,例如2007年在法国里尔市的特里波斯塔尔展览馆(TriPostal)举办的“时光流逝”(Passagedu Temps)、2009年在莫斯科曼尼科夫艺术馆(Melnikov Garage)举办的“世界的特定状态?”(Uncertain Etatdu Monde?),以及同年在法国布列塔尼(Brittany)的迪纳尔市(Dinard)举办的“谁会惧怕艺术家?”(Quia Peurdes Artistes?)。

由于在商业和艺术领域的突出贡献,在美国权威杂志《艺术评论》(Art Review)评选的“最具艺术影响力100人”榜单(The Art Power list 100)上,皮诺稳坐2006和2007年的头把交椅,2008年仍名列第8位。2011年刚出炉的榜单上,皮诺依旧稳定在第8位。

白手起家的商业大亨

1936年8月21日,皮诺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的尚热罗市(Champs-Géraux)。作为锯木厂老板的儿子,皮诺高中辍学就开始经商。从贸易公司淘来第一桶金后成立了PPR集团。

1999年,皮诺在收购了古琦集团(旗下品牌包括:古琦Gucci、伊夫·圣·罗朗 Yves Saint Laurent、宝缇嘉 Bottega Veneta、塞乔·罗西 Sergio Rossi、宝诗龙 Boucheron、斯特拉·麦卡特尼 Stella McCarteney、亚历山大·麦昆 Alexander McQueen和巴黎世家 Balenciaga)之后,其控股的巴黎春天集团(Pinault-Printemps-Redoute,简称PPR)跃升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公司。

2003年,皮诺将他的集团委托给儿子弗朗索瓦·亨利·皮诺(Francois-Henri Pinault)管理,自己则将更多精力放在艺术收藏与私人美术馆的营建上。

快速囤积艺术品的野心

他并非生来热爱艺术。20世纪70年代早期,当皮诺看到法国纳比派画家保罗·塞吕西耶(Paul Serusier)的一幅乡村风景画之前,他从未踏进博物馆半步。多年后,当谈起此作,皮诺仍兴致勃勃:“那幅油画的主题是在一处农场院子内的一个女人。它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每当我凝视这幅作品,我就越发喜欢,越能发现其深意。尽管之后我的品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我至今还保留着这幅作品。这第一次的收藏经历打开了我的眼界。从此我开始收藏令我感兴趣的19世纪末的作品,后来我又发现了抽象艺术,它引导我慢慢转向当代艺术。”

正如他所说,皮诺日后频繁出入画廊和拍卖行,购买毕加索(Pablo Picasso)、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费尔南达·莱热(Fernand Léger)等20世纪早期画家的作品。巴黎艺术顾问马克?白龙杜(Marc Blondeau,曾经也是引导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和皮埃尔?贝杰Pierre Berge构建收藏的主要艺术商人之一)是其当时艺术收藏的左右手,促成皮诺“高价”买入不少珍藏。譬如,白龙杜曾向皮诺推荐一件荷兰大师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经典格子绘画《表格II》(Tableau Losangique II)。在做足功课后,皮诺最终以880万美元的惊人天价买下他的第一件现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而上世纪90年代初,当华尔街投资客纷纷落跑的时候,皮诺抓准良机,开始积累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等美国战后艺术家的作品。(图15)

皮诺快速囤积艺术品的故事充满野心,堪称是这一代富翁们暴敛当代艺术的缩影。和皮诺一样,LVMH集团总裁伯纳德·阿诺(Bernard Arnault)在艺术品市场上也是一掷千金,两人经常为某件艺术品兵戎相见,在拍卖场上演出了不少好戏。

给年轻收藏家的建议

迄今皮诺已经拥有2000多件艺术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收藏。而当问及对年轻收藏家的建议时,皮诺的回答简约而质朴:“应该是与艺术同在。一个年轻的收藏者应持续不断地去了解信息,去观看,去参观,去比较,去阅读„„一句话,去自我学习。首先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和品位,而不是着迷于流行或者行情,它们不会让你走得更远;同时,应该知道如何保持理性和激情之间的平衡,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当然也不要忘记做长远思考。”

点评:皮诺为何收藏? 弗朗索瓦·皮诺这位白手起家的大富商,平日只能像孤独的雄狮一样焦灼而清冷地生活,大家对他都或多或少敬而远之。只有和那些触动心弦的艺术作品安静相处时,和那些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艺术家在一起玩时,皮诺才得以放下他的身价,回归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感受。这种相通的默契,这种难得的放松,或许是他欣赏和收藏艺术的源动力吧。

分析称蒂芙尼或成为收购目标 要价可达120亿美元

2011年09月23日

美国奢侈品珠宝商蒂芙尼(Tiffany)在终止与瑞士名表商Swatch的合作关系后可能会成为被收购的目标。该公司的投资者有望从并购交易中获得34亿美元的额外收益。蒂芙尼自经济衰退以来市值已增长近两倍。

据彭博社报道,作为全球第二大珠宝零售商,蒂芙尼的市值已从2009年6月时的31亿美元激增至86亿美元。美国资产管理公司Fifth Third Asset Management认为,在本月Swatch宣布提前16年终止与蒂芙尼的20年钟表合作协议之后,蒂芙尼可能要求高达40%的溢价或要价120亿美元出售公司。

Merriman Capital与Caris & Co认为,鉴于Swatch与蒂芙尼的合作终结为潜在的收购交易扫清了障碍,蒂芙尼如今可能会吸引奢侈品巨头法国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和瑞士历峰集团(Cie.Financiere Richemont SA)的收购兴趣。分析师预计,蒂芙尼在未来两年内能实现销售额增长逾30%,因为该公司主要通过在亚洲和欧洲增设专卖店,令其大部分销售额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

PPR全球收购提速 GUCCI品牌在华加快开店

2011年09月30日

从2004年在大中华区的4家奢侈品店发展到目前的98家直营店,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集团PPR完成在中国市场的圈地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

现在,这一速度可能被再度刷新。

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零售集团PPR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皮诺特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透露,将在中国加速扩展其业务和营业额,特别是在新的城市开设新的门店

“在一线城市,我们也从原来的业务领域扩展到男装、童装等一些新的领域。”他说。

来自PPR的消息显示,目前其在中国境内的98家店中,主要的利润增长来源于三个品牌:古驰(Gucci)、宝缇嘉(Bottega Veneta)和巴黎世家。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PPR最大的海外市场,并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贡献更大的利润。

作为全球排名第三的奢侈品集团,PPR集团创立于1963年,旗下拥有古驰(Gucci)、宝缇嘉(Bottega Veneta)、圣罗兰、巴黎世家等9个品牌以及体育运动品牌彪马(PUMA)

2004年开始,PPR开始加强针对中国市场的业务,将超过60%的投资方向倾斜于中国市场。截至2011年6月30日,PPR集团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已经占据集团奢侈品业务总体营业收入的20%。

“2005年以前,那时市场发展的空间还不是那么理想,所以我们当时的发展还比较谨慎。” 皮诺特告诉记者,“但是最近5年来,我们已经知道中国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让我们扩展。”

皮诺特透露,已经确定将来几年内加快在中国的开店速度,“比如GUCCI在将来的三五年还要不断开新店和特色店。”他说。

与此同时,PPR也加紧了在全球的布局速度,PPR方面确认,正在与意大利顶级男装品牌Brioni谈收购——如果此项收购顺畅,PPR将得以弥补其男装品牌的缺口。

据路透社报道,PPR报出的收购价格预计在3.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6亿元)左右。

数据显示,2004年,奢侈品与零售所贡献的收入分别占PPR集团总收入的18%与82%,到了2010年,这组数字变成了57%和22%。2011年上半年,PPR的奢侈品牌销售额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23%。

“我们在收购这方面的策略原则,就是要对现在的业务组合进行互补,考虑到它的价格、定位以及风格方面的互补性质。”皮诺特谈到。

他透露,由于目前PPR在女性成衣方面已经有4个品牌,在这方面基本上没有新的收购计划,但是在饰品、男装领域,无论是规模、价格差异方面的产品还有很大增长余地,现在有可能进行收购的领域,一个是表,另外一个就是珠宝。

南美洲将成零售新战场

2011-10-08

南美洲成为下一个零售业角力的战场,因为巴西、乌拉圭和智利等国家的发展潜力,比中国和印度更为惊人。

据台湾媒体报道,管理顾问业者科尔尼(ATKearney)的全球零售发展指数(GRDI)报告,在接受调查的30个新兴市场中,南美洲今年排名的进步幅度最大。该公司合作伙伴班沙巴特说,这项统计已迈入第十个年头,今年共有四个南美洲国家进入前十名,是历年来首见。班沙巴特说,南美市场的零售支出十分稳健,而且由于都会区庞大人口的可支配支出日益增加,对外商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此外,南美增长多由内需带动,当地政府通常采取放任手段(例如不启动价格管制),对外资接受度很高。

班沙巴特说:“南美洲已经准备好拥抱下一波零售增长。在这些市场投资品牌别有意义,因为只要吸引到年轻消费者中的一大部分,长期下来这群顾客会随着品牌增长。”

乌拉圭今年排行第二,从去年的名次攀升六位;今年排行第三的智利,去年还在第六名,这两国都紧追在排名第一的巴西之后,成为目前开发中地区最吸引人的市场。智利第一季经济增长年率9.8%,乌拉圭6.8%,巴西为4.2%。

目前从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到精品龙头路易威登(LVMH),都争先恐后攻占这块潜力市场,无惧于信用泡沫疑虑。为了抑制通胀升温,智利和乌拉圭央行过去两个月来先后调升基准利率,巴西央行去年底也上调存准率。

从 LVMH 集团到 蒂芙尼,奢侈行业开始面临危机考验

2011-10-12

一直免受低迷困扰的奢侈行业现在终于也开始头痛了。从全球最大的LVMH奢侈品集团到蒂芙尼珠宝公司,股价都大幅下跌。不过新兴市场对奢侈品牌仍然追捧有加,这使到它仍然能够赚得盆满砵满。

虽然一众奢侈品行业公司管理层仍然坚称“一切都好”,但投资者却持不同意见。

从夏季至今,在十月中旬第三季业绩还没有公布之前,股市股价就已经平均大跌超过15%。

在巴黎股市,龙头股LVMH(旗下品牌包括路易威登,纪梵希,酩悦香槟,唐培里侬香槟王,克里斯汀·迪奥香水和Sephora)的股价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已经跌破超过14%。

它的竞争对手PPR集团及其旗下一众知名品牌公司(古琦,巴黎世家,伊夫·圣罗兰)同样不能幸免:跌幅达到19%。

瑞士历峰集团的股价下跌将近20%。集团旗下包括多款知名手表和奢侈品牌:卡地亚,江诗丹顿,伯爵,积家,万宝龙和名士等。

从8月1日至今,意大利普拉达(跌幅40.98%),萨尔瓦多·菲拉格慕(跌幅32.8%)和Tod’s(跌幅32.45%)都表现疲软。英国巴宝莉则下跌将近13%,美国蒂芙尼下跌则超过19%。

继年初的开门红之后,法国著名爱马仕公司的股价也开始下滑,在一个月内下跌接近14%。

Bain & Company公司分析师Joëlle de Montgolier表示,“投资者预期经济放缓”。

这个预期与奢侈行业本身的周期性发展有关。换而言之,当外围经济环境正常时,它就会表现良好。但当经济放缓增长时,它也随之疲弱。

Xerfi顾问公司则警告,上半年“发展迅速,但下半年则情况开始出现微妙,原因是欧洲经济形势不稳定以及对美国经济健康的忧虑”。

破纪录盈利开始接近尾声

很多分析师计划调低奢侈行业的盈利和销售预测,认为此前的预期过于乐观。

Xerfi认为,这些著名品牌在2012年的营业额增幅只有3.7%,2013年则是5%达至2050亿欧元。

CA Chevreux公司的预测更为暗淡低迷:大品牌公司明年的内部增幅将有可能减少一半,由2011年平均预期的16.5%下降至2012年的8.5%。

这是否意味着此前破纪录的盈利时代已经结束?法国兴业银行警告,“在经济衰弱的情况下,销售会萧条,盈利下跌9%”。

2009年的金融危机阴影仍然让人记忆尤深,这导致整个行业出现全面灾难,股价大出血。销量下跌7.8%,到2010年才反弹增长12.7%。

不过奢侈行业仍然可寄望于中国等新兴国家。中国可谓奢侈行业的乐土,令整个行业得以翻身。奢侈品牌在中国上半年录均得惊人增幅:LVMH集团为26%,爱马仕为30%,古琦则为31%。

兴业银行分析师认为,“亚洲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将增加10%至12%”。

品牌同时也可以动用传统抗危机武器:减少成本,推出系列入门产品以避免商品滞销。

“上下”一年间

2011年10月12日

“上下”一岁了,在思南公馆办了一场人与自然手工艺复兴作品展,展览很用心,整个老式洋房内全部用手编竹子围绕,地上铺满茶叶,仿佛到了山间。

展览开幕前的媒体见面会上,CEO和创意总监蒋琼耳介绍了“上下”品牌这一年间的作品,有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制作完成的摇椅,有需要2000工时制作的“君子”麻将,还有需要1920小时制作完成的薄胎瓷大腕“天籁”。看到这不禁感叹这些是日用品还是艺术品?

此前曾听蒋琼耳在一个访谈节目里说奢侈品并不是价格高低问题,而是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作需要多少时间和用什么材质和工艺。

“上下”这个表现中国文化和美学精髓传承,推崇“绚烂而平淡”生活方式的品牌所有产品都采用最佳材质,紫檀、和田玉、蒙古羊绒等,工艺上则还原中国传统工艺,手工制毡、竹编无一不需要大量人工。

但是,“上下”终究是一个商业品牌,如艺术品一般生产产品要如何满足店铺销售的需求呢?目前“上下”在上海香港广场有一家店铺,Hermes集团总裁Patrick Thomas并未透露具体销售数字,但表示销售表现超过预期,且多数消费者是中国人。

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信息,因为提起“上下”就会想到上海滩和夏姿陈。上海滩无疑做的是游客生意,所以机场里店铺开的最多,价格上也比较平易近人,产品上只要你能想到它就用“中国”的感觉做出来。夏姿陈是当代东方风格的品牌,作为巴黎时装周官方时间表发布的品牌遵循服装品牌的运作规律。

原先以为“上下”脱不开上海滩或夏姿陈这两种中式感觉品牌的运作方式,现在发觉“上下”完全以复兴中国传统工艺为己任。这需要大量金钱、人力和时间来投入,即使学术机构或博物馆都未必能静下心来做,更何况是一个有商业目标的品牌,大概只有爱马仕集团有这个决心和耐心。

多年前读拉尔夫劳伦传记,他一直希望把自己品牌塑造成爱马仕一样,但是他也知道如果那样他的品牌就不能卖Polo衫,也不可能有50亿美元生意,而当时爱马仕只有10亿美元规模。

现在,爱马仕集团的生意超过20亿欧元,启用了新的女装创意总监,与LVMH集团的大战也取得进展,这都发生在上下这一年间。

其实,“上下”为什么中国人买的多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它是爱马仕集团的奢侈品牌,而是因为它真的很中国,老外一时还看不懂这些内敛而高雅的中国生活方式产品,茶具、醉器、功夫茶桌,他们也用不上。

据说,“上下”明年会在北京开店,巴黎也在计划中,我只是比较想知道在巴黎“上下”会卖些什么产品给老外。

下载中国本土奢侈品行业在复苏(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本土奢侈品行业在复苏(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奢侈品行业分析

    中国奢侈品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文/ 秦 越 |日期:2010-4-1中国奢侈品行业的现状 进入21世纪,欧洲国家奢侈品消费开始消退。但在中国,市场容量却在不断增加,成为世界奢侈品......

    奢侈品在中国消费调查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www.xiexiebang.com 奢侈品在中国消费调查 上世纪90年代,模仿着香港半岛酒店的格局,北京王府井的王府半岛酒店将......

    奢侈品在中国消费调查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奢侈品在中国消费调查 上世纪90年代,模仿着香港半岛酒店的格局,北京王府井的王府半岛酒店将地下1、2层改建成精......

    奢侈品行业分析报

    奢侈品产业分析 经济贸易学院 金融学1304 白珂20*** 一、奢侈品行业介绍 1.1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

    奢侈品行业分析(大全5篇)

    奢侈品行业分析报告 徐欣艺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成为了全世界的亮点。越来越多的国际奢侈品厂商被中国的市场所吸引,纷纷进入中国。继美国、日本之后,中国已然成为......

    奢侈品行业分析(精选五篇)

    [奢侈品]高风险、高回报:看飞速发展的中国奢侈品 市场 信息来源: @ 智睿联合HR·奢侈品发布时间:2008-5-28 阅读次数:1在近日于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举办的首届奢侈品高峰......

    中国奢侈品贸易[范文]

    中国奢侈品贸易 【摘要】本文研究中国奢侈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并着重对其进行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消费奢侈品,使我国整体消......

    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也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的富裕人群快速涌现,中国是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