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08:3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张玉洁

摘 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涵入手,介绍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教育观念误区和教育方式偏差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改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学前儿童 教育现状 对策建议 引言

家庭教育应该从学前儿童开始,因为婴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基石,是身体和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品德、性格开始形成的重要阶段。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发生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对出生至入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早期教育,是“人之初”的启蒙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受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方式偏差,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和不足,坚持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涵 2.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1]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外学者针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多种观点,主要有:“是实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家庭中对学前儿童实施的非正规教育。学前家庭教育一般是由儿童的家长——如法定监护人、养护人或其亲属承担”;“父母或家庭里的其他年长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意或无意地对儿童施行的教育和影响”;“虽称之为‘教育’,但并不是要‘教’什么之类的特地有所准备的教育。而是亲子、兄弟姐妹之间在感情的‘自然流露’中所进行的教育。而且,只是亲子、兄弟姐妹之间感情的 ‘自然流露’才是真正的婴幼儿教育”等。可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的双边活动,实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往往以父母为“发起者”、“控制者”,父母选择、采用一定的家庭教育方法作用于孩子身上,孩子为家庭教育方法的“接受者”、“生效者”,接受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方法,调整自己的非期望行为,达到父母的教育要求。

[2]

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2.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2.2.1生活与娱乐相结合的原则

学前儿童的生活不能独立,需要成人的照顾,孩子的任务就是成长和玩,必须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寓教于生活、寓教于娱乐,让学前儿童在生活和娱乐中去感受情感上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明礼貌,培养良好道德,利用娱乐,在玩中教、在玩中学。同时,生活和娱乐相结合的原则,并不要求家长花费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只需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举手投足间施加礼仪礼节等社会生活常识的内容,在生活和娱乐中处处实施教育,言传身教,使孩子受益终生。

2.2.2情感与理智相结合的原则

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但要以无私的亲情热爱子女,更需要情感与理智相结合。一方面要理性施爱,家长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而且要有正确的儿童观,既要看到儿童身心不成熟、幼稚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具有极大可塑性和巨大潜能,要根据正确的教育目标,严格要求孩子。另方面要要求适度,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严格的要求才是有效的教育,但严格要求不等于过苛、过度、不合理的要求,而是从教育目的出发,正对孩子的发展实际,提出内容适当内容要求。2.2.3个性和共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全面发展和发展特长的矛盾,也即是孩子个性与共性的发展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做到两者间的辩证统一,是每位学前家长必须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的大问题。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应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并在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得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子女成才。2.2.4统一和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因相互配合,共同分析孩子的情况,共同研究对孩子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努力做到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一致,整个教育过程的要求前后一致,并持之以恒、始终如一,避免孩子形成两面行为。当然,在一段时间内,在某一具体的教育问题上对待孩子必须宽严始终一致,只是在方式方法上需灵活掌握。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3.1家庭教育观念有误区 3.1.1及早给孩子过多的压力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当每一位家长适应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往往都会把自己的适应夹杂到孩子身上。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进园就要双语制”等等一系列的教育口号回响在每一位家长的耳边,导致在孩子年龄过2岁时家长就会给报这样那样的特色班,逼着孩子学习钢琴,学习绘画,甚至在效仿 “玖月奇迹”让孩子从小学习“双排键”。家长的“望子成龙”的心态完全能够理解,可是这样的做法往往给孩子施加了更多的压力,有可能磨灭了孩子本来的天性,犹如剪去了孩子是天使般的翅膀。3.1.2 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太过管制

幼儿一出生就是个个体,他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及适应能力,可是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过度管制,比如不允许孩子独自外出,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玩什么玩具都要经过自己的同意,凡是有一点不和自己的心意,就会大声斥责,家长也许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斥责及管制,只会让幼儿顺从和依赖。孩子是上天赐予的,他是独立的,家长往往就把自己没有学习到的,自己感到遗憾的事情,寄托到孩子身上,没有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去锻炼自己。3.1.3给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每一位家长对子女都有较高的期望。很多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三岁要会读报纸,说英语等等思想。有些家长在对孩子的艺术方面远远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在孩子一出生就给设计好了长久的道路。要上有名的幼儿园,甚至孩子的小学,初中高中都以设计好。但是家长不知道,在这样紧张的安排下孩子享受不到童年的快乐。如果家长要给孩子设定这样的安排,那结果只能是拔苗助长。

3.2家长教养方式有偏差 3.2.1过度轻视孩子的权利

孩子在一出生时是一个自然人,他没有收到过任何教育,也没有接触到任何事物,但是他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他们享有人的各种权力。可是在承认的眼里,他们是弱小的,什么都不知道的,他们必须服从和顺从我们,这样往往的不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在孩子吃饭时给孩子要带围兜;玩的时候时常提醒不要弄脏衣

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服;玩玩具的时候不要把玩具弄坏等等,在其他人看来这就是爱孩子,可是,往往这样的做法是大人在爱自己,并没有为孩子着想。3.2.2家庭教育的方式不统一

每一个年轻家庭在面对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都有着不同的烦恼,家长为了能够安心工作,把孩子教给老人照顾,可是殊不知,老人对待孩子那是“隔辈亲”,宠爱有加,就如:每次孩子玩的时候头碰到了桌子,老人不去责备孩子,不去教育孩子反而举手就打桌子,嘴里还说着“桌子怎么这么坏”等等语言,这样时间长久下去就会给幼儿造成,所有的错都不是自己,自己的一切都是对的。除过老人对待孩子有这样的问题以外,在孩子的家长双方有时也会存在意见不一,有时就因为教育孩子上会发生“二人大战”。家庭的不一致会给孩子造成任性、是非不听等不好的毛病,也会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3.2.3家长溺爱子女

俗话说孩子没有惯坏的,只有溺爱坏的,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出现娇生惯养,对孩子百依百顺,这都不奇怪了,但是家长这样的娇惯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任性、骄横、不讲理的习惯。法国教育家卢梭反对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他岑建这样告诫年轻的父母:“你们知道造成你们儿童的不幸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吗?那就是他们要什么便给他什么。”还说:“惯剪一切事物都屈从于自己的童年,一旦投身社会,到处喷到的尽是违逆自己意思的事情,从前以为世界上的事可以从心所欲,现在这个世界竟沉重地压倒自己。” 4 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4.1给予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一个孩子教养主要看家庭的结构、家庭气氛、家庭环境等,所以一个愉快的家庭式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这样孩子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会不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所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号的环境,要给他更多的父爱和母爱,不能娇惯孩子。4.2注重孩子的综合发展

在培养孩子方面家长要多注重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不能太过偏执,在孩子的观察能力上、注意力上、记忆力上等等,虽然不采取专门的方式方法也要在

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生活中给你引导。幼儿的教育不仅仅是家庭上的教育,他包括幼儿园教育、社会教育,所以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幼儿园的教育史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教育,在幼儿教育上占恒大的优势,所以家园合作,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取得最有以的教育效果。4.3要多和孩子相处,家长间多沟通

生活节奏快,家长忙把更多的时间都放在了生活上和工作上,忽视了孩子的培养,即使周末放假,也是一味 的打开电视,让孩子看动画片,玩游戏。总之孩子不添麻烦就好,这是极大的错误,在孩子的发展道路上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时加深感情最有效的方法,家长要多时间的陪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用言语相互交流,去倾听孩子的真正需要,帮助孩子解答问题,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4理智的对待孩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要求将掌门对爱的程度做这样的理解:“正如奎宁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要要求有一定分量” [3]从这句话看出,给予孩子的爱要理智,是爱和严相辅相成的。5 结语

学前儿童教育是现代父母普遍重视的教育。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主动与幼儿园、社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不断弥补教育中的不足。而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现代大教育观,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加强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和重新认识。同时,要了解、熟悉、掌握孩子的变化、成长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幼儿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充分结合,共同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前儿童真正能够无忧无虑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 [2]郭红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2.(4):8-9 [3]马卡连柯.教育家.苏联

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family education is analysed

Zhang Yujie

【Abstract】:Family Educ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education,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From the meaning of family educat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educat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 and on this basis, it analyzed the misunderstandings and deviation of the education, and it also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which improved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Keywords】:Family Education Pre-school Children Education Status

Suggestions

第二篇:浅谈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谈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论文摘 要】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更是安全的、快乐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单亲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家庭结构出现于社会之中,由于离婚率增加、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家庭教育使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对生活,调整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其尽快达到平衡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单亲家庭 学前儿童 教育

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离散家庭或缺损家庭。单亲家庭的大量出现,对于离婚的夫妻双方或一方而言,可能是一种解脱,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同一片天空下,幸福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中由于缺少了父亲或者母亲的关心、疼爱,而使心理受到影响。许多研究证明,单亲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1.对性格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学前儿童往往生活在消极的家庭中,气氛压抑,缺少父亲或母亲的疼爱,容易形成性格孤僻、偏激、焦虑等性格特点,会使其形成对人很冷淡。之前生活在完整和睦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生活。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无法去体会父母离婚的原因,会认为他们不爱自己了、不要自己了,自己是多余的,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自己不会排解,一旦受到影响,不知道该怎么办,很迷茫。特别是看到其他小朋友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就会想到以前自己也这么快乐过,现在的生活很痛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性格会像父亲,长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的性格会像母亲,这对以后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对身体心理的影响

对幼儿的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孩子与父母要多接触、多沟通,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亲家庭的经济收入会减少,生活水平会逐渐降低,父亲或母亲会很忙,营养会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吸收得少,影响其健康发育。由于父母离异,孩子不得不被迫放弃以往的习惯和态度去适应新的生活,只能选择双亲中的一个,从此组成单亲家庭,这种由内到外的改变,会使孩子对父母情感上的依恋造成伤害,所以单亲家庭往往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经历父母的争吵,家里压抑,气氛不和谐,长期以来幼儿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开始怀疑自己的父母,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其他小朋友的父母好,使幼儿开始困惑、迷茫,当这种不良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缓解时,严重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不健康的人格特点。

3.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单亲家庭使学前儿童的心理受到创伤,对父亲或母亲态度蛮横,不亲切,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也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尤其是在中国,很多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不准离婚后的一方探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看见其他小朋友在父母面前玩耍,他们会更加伤心,加之其他小朋友的耻笑,会让他们的心里更加恐惧与别人交流,与小朋友的关系处得不好,有的会讨厌父母,并会认为社会不公平,对自己太残忍,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态度。

4.对学习的影响

单亲家庭必然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并且单亲家庭的家长为生活奔波,生活压力大,很少有时间管教学前儿童,他们无约无束任

意地玩闹,导致学习成绩差,认为父母不疼爱自己,学习没有用,长期下去就会不学习,学习成绩下滑,以至辍学。

二 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孩子要求过严

有些家长把生活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心理压力大,且相当多的单亲家庭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比双亲家庭高,有的把全部心思花在孩子身上,自己节俭,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干预,一旦孩子的各种行为方式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便会引起不满,出现责备等不良行为。另外,单亲家庭家长长期的过度疲劳,会使他们感到无助,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的教育剥夺了儿童的自尊,限制其自由发展,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

2.对孩子监管不力

单亲家庭父(母)亲在生活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缺陷,有的家长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他们的关爱。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遗弃他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岗,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不得不打工,对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还有一部分家长缺乏责任感,或各自重组家庭,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冷落孩子,因为害怕孩子影响自己新的家庭,甚至有家长把孩子推到门外,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自己的成长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因而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使孩子没有安全感,压抑,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和生活。

3.对孩子过度溺爱

单身父亲、母亲因其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为了弥补,对子女过分地宠爱、娇惯,而不能给予正常的管教。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妥让、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不健全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创伤,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单亲家庭中有的父母为了博得孩子的欢心,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存在自私、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4.孩子缺乏社会交往

单亲家庭中,很多单身父(母)亲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依为命,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其出门,以免被别人欺负,过度地保护;他们按照自己给孩子设计的目标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经验,在与人交往时,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 单亲家庭学前儿童教育的对策

1.从实际出发,不要期望过高

单亲家庭的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活着的精神力量,对孩子的希望过高,自己节省,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使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有些孩子不能适应,就向反的方面发展,希望父亲或母亲能注意自己,以减少压力;另有一些孩子想为了不让父亲或母亲失望,长期过度的学习,表现自己,一旦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便有可能走向崩溃。单亲家庭的家长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要求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同时不要事事自己做决定,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2.加大对孩子的监管

单亲家庭的父母比较忙,但也一定要关注孩子,对孩子要有责任感,不要生活有压力、心情不好,就对孩子发脾气或是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身边,不要把孩子当成包袱,要加大对孩子的关爱;同时要加大对孩子的监管,有些家长会组建新的家庭,有的孩子会心情不好,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进行沟通、劝解,而且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中的作用、位置。

3.不要溺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许多单亲家长害怕孩子不安全、出事故。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家长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孩子的活动,造成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生活中的困难,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对此,单亲父母要尽量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做,有些事要让孩子自己做,培养其独立的生活习惯。

4.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单亲父母不要限制孩子自由的活动,要尽量给孩子创造参与社会的机会,单亲子女虽然受到社会的偏见的情况已不多,但家庭的不完整总是让孩子们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家长要尤其关注,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多参与到社会中去,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家长要帮助孩子,给予指导,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更要主动地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参考文献

[1]丁连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焦晓玲.试析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3)[3]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第三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

目前,留守儿童成为我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成长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在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中,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却又薄弱的一个环节。在留守家庭中,家庭教育职能弱化,亲子情感交流欠缺,教育方向不正确,隔辈监护,给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安全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道德问题等。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齐管共抓:家庭方面应该弥补亲情的缺失,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家校沟通;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积极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I

目 录

I摘 要.................................................................一、引言...............................................................1(一)留守儿童概述.....................................................1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1 1.父母关爱缺失.....................................................1 2.隔代监护弱化了家庭教育..........................................2 3.家庭教育方向不正确..............................................2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效应...........................3(一)人身安全和生活问题...............................................3(二)家庭内部情感问题................................................4(三)心理问题........................................................4

(四)学习问题........................................................4

(五)道德问题........................................................5

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探讨.....................................5(一)家庭方面........................................................5 1.父母改变双双外出打工的方式......................................5 2.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6(二)学校方面........................................................6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6 2.举办家长学校....................................................6(三)政府及社会方面..................................................7

四、结束语.............................................................7 参考文献...............................................................8 致谢...................................................................9

II 毕业论文(设计)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一、引言

(一)留守儿童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快速流动成为转型期社会的一大特征。据统计,全国现有劳动人口I已超过1.3亿。如安徽、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都在1000万人左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大批未成年孩子留守家中。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留守儿童生活在亲情缺失的家庭中,亲子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亲情关爱,成了“有家的孤儿”。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人数不断增加的事实,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思考这样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对策,已经刻不容缓。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辞海》中指出: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李天燕在其《家庭教育学》中则指出:“现代家庭教育是指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以血亲关系为核心的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双向沟通、互相影响的相互教育”。儿童生活在父母共同构成的家庭关系中,家庭存在的客观方式构成了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力。家庭中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心理、人际关系氛围,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一种教育环境。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以家庭成员“面对面”为条件展开亲子互动。而与其他儿童群体相比较,留守儿童的特点是“留守”,而“留守”即“空间距离上远离父母,未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在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成员离散的情况下,这种教育影响力又是如何产生,又会对留守儿童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1.父母关爱缺失

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但是,有些留守儿童的家长,由于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顾着出门挣钱,对孩子只管生养,不管教育。几乎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道德行为和心理问题。有些留守儿童的家长不与学

1-毕业论文(设计)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使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或者是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据访谈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大多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一年甚至更久才回一次家。有些家长为了弥补对孩子的关爱,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求必应。这就造成了一部分留守儿童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因为手里有足够的钱,一些孩子会进出网吧,KTV等,从而荒废了学业,甚至沾染上许多恶习。这足以表明,家长所采取的物质补偿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分散学习的注意力,玩物丧志,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阻碍孩子的发展。“物质补偿”最终害了孩子。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正常的家庭生活状态下,父母与子女间情感交流活动十分密切,子女对于父母的依恋、安全等情感体验与血缘认同感、家庭利益感交织,成为有利于儿童成长的亲子心理场,这种家庭情感氛围正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条件[5]。父母之爱是不可替代的,虽然有的代理监护人非常关爱孩子,但始终无法代替他们的父母。孩子的内心依然渴望来自父母的爱,依然表现出对父母情感的强烈需要。但是父母从空间上远离家庭,失去了经常与孩子发生面对面的互动,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

(一)人身安全和生活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但由于不能得到父母有效和有力的监管,极易产生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的道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安全。在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上衣食无忧,由于家人疏于管教,部分孩子会大手大脚地花钱,养成奢侈攀比的坏习惯。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照顾,部分孩子营养不良,部分孩子健康指数低,经常生病,有时甚至会面临生命的威胁。

(二)家庭内部情感问题

由于经济、时间等各方面原因,外出务工的父母回家次数很少。这在一定程度

3-毕业论文(设计)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物质生活关怀较多 , 对其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致使部分留守儿童思想功利化和世俗化 , 对社会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观缺乏认同。他们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受负面影响较多 ,有的留守儿童好逸恶劳 , 奢侈浪费 , 摆阔气 , 产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

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 , 只要孩子不犯大错误 ,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会过问 ,因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 , 不遵守规章制度 , 出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现象 , 有的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 极个别的儿童甚至因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来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成才,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发展。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个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家庭方面

1、父母改变双双外出打工的方式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依托和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增强孩子在学校学习的信心,不良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无法专心学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对子女成长起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和教育,才有利于子女身心全面的发展,同时,养育子女也是父母的责任。在父母方面,要意识到孩子与父母分离会对孩子的心理、学习、个性、行为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挣钱养家固然重要,自己打工是为了孩子为了整个家,本意是好,但是他们也必须意识到儿童留守潜在的问题。不能认为把孩子交给长辈和学校就万事大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孩子未成年期间尽量留在家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即使要外出务工,也要尽量留下一方在家照顾孩子,或到离家较近的城市务工,保证家庭的完整。2.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

养育、教育孩子是法律赋予家长的责任,特别是在孩子行为、习惯成长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身为父母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5-毕业论文(设计)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三)政府和社会方面

政府应采取一些专项的、直接性的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政府要为农民工儿童进城就近入学提供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免除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使多数留守孩子能够成为进城学习儿童。不能跟随父母进城的孩子,所在的乡镇、村组、妇联要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重视起来,建立农村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育,组织镇、村的教育资源,发动退休教师、退休干部来担当代理家长,关心留守孩子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家庭教育缺位的现实情况,广大热心的教育工作者和热衷于农村教育的人士可以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适当地建立一些青少年活动中心、留守儿童活动站、儿童乐园等作为社会教育活动基地,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态度,给留守儿童以生活、学习和心理上更多的关爱,以此补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总而言之,社会各界应该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结语

孩子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各司其职,紧密合作,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幸福蓝天,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7-毕业论文(设计)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910-

第四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讨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讨(下)

作者:时间:2008-12-09

对策探讨

家庭教育虽然以家庭作为修饰语进行限定,其运作虽在家庭内部,但功夫却在家庭之外。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绝不可能脱离学校、社会进行。现就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家庭内部

1、建议家长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沟通。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积极地引导。留守儿童的家长虽然不能长期在孩子身边,但可以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偶尔寄一件小礼物或一本书,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春节或农忙时,建议家长尽量回家与子女团圆,让他们享受到家的温暖。

2、通过参加家长学校等渠道,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去接触社会生活影响,包括社会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甚至是敌对作用的影响,父母应该指导他们去跟不好的影响进行斗争,从而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另一方面,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所谓“一切为了孩子”、盲目地去爱自己的子女,结果是害了自己的子女。

3、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为孩子创建“智力背景”。为孩子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乐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父母在工作之余,也要多学习多读书,和孩子互相督促,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帮助孩子形成切合实际的人生理想。培养孩子热爱本土社会、理解本土社会,敢于面对本土社会落后的现实,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从事本土社会建设的信心和勇气。从小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既可以培养孩子“爱农”观念和劳动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非智力情感,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使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促进孩子的学习。

5、加强与托管人的联系。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与留守的子女接触最多最亲的就是托管人。因此,应加强与托管人的联系,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动向,遇到问题与托管人一同商议,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好的环境。虽然子女留给托管人照顾,但作为父母的职责并不会因此减轻,甚至要比一般的父母更关心子女,因此即便人在外地,也要积极主动地与托管人联系,同样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二)学校方面

虽说学生的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共同的责任,但面对现实的农村状况,教育的重担大部分还是要落到学校教育者的身上,这其中也当然包括家庭教育的内容。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通过班主任,弄清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特别是登记清楚托管人的姓名、住址及联系方式。通过这一环节,使学校与托管人取得直接联系,以便准确

1而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托管人是学校与“空巢子女”之间不可缺少的纽带和桥梁,他们的信息反馈,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情况,及时有效地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2、随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保持联系。要求教师经常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取得联系,探讨父母与孩子交流的经验体会,并配合老师适时鼓励,因势利导,变害为利,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状态,让子女感觉到父母虽身在他乡,却心系自己。

3、定期召开托管人会议。为消除孩子的负面影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定期召开托管人会议。会上,请教育有成效的监护人进行经验交流,大家共同探讨教育子女的有效途径,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4、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长期和父母分离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性格孤僻、自卑,有的高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他们在班上小错不断,常做出一些违犯班纪班规的举动,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实际上他们内心极度脆弱,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心灵。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留心这些孩子的一言一行,清楚地认识孩子心理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使关爱能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坎中去,让他们的母爱父爱得到延伸。

5、有针对性的组织召开“走进父母”的主题班会。教师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介绍一些在外打工者的劳苦辛酸,介绍一些优秀“留守子女”的先进事迹,让孩子从学习讨论中明白:父母强忍别离的痛苦外出艰难谋生养育了他们。因为有了父母在外的千辛万苦,才有了孩子现在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父母是最勤劳、最坚韧、最值得敬重、最具榜样的父母,作为子女,应该时刻用勤奋和刻苦来报答他们。

6、加强家访、校访的交流协作。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给孩子带来很多影响和心理压力。应要求教师不定期家访,做好临时监护人的工作,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待孩子,掌握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增强对孩子的责任感。同时,鼓励家长定期校访,认真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多与老师交谈,切实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第五篇: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勾海波

【摘要】家庭教育即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它是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前期既是儿童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某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儿童接受、理解社会行为规范和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启蒙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前期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城市学前儿童;教育效果;对策

家庭教育即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它是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前期既是儿童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某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儿童接受、理解社会行为规范和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启蒙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前期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不断增强,更多儿童跟随父母涌入城市,流动儿童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政界、学术界和社会媒体关心的热点话题。

家庭教育效果如何,孩子身心能不能得到充分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最后能不能成才,这一切是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些受访家庭都已来受访地2 年以上,经过城市生活,思想上多少发生了一些积极转变,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仍是农村人,生活在城乡“夹缝”中,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显示出一些特有的特点和问题。

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整理访谈资料发现,这些家长对家庭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期孩子的家庭教育认识有偏颇,认为家庭教育是辅助学校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学前期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和个性品质中的重要作用。

2、家庭教育内容不全

尽管幼儿园并不是以知识学习为主,但是流动儿童家长很看重在幼儿园里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在谈及孩子的成长时,他们用“学了不少知识”、“进步很快,学了好多儿歌,还会数数”、“老师教会了很多知识,有些我们自己都还不知道”等来衡量与评价。在他们看来,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巩固这些知识。除此之外,保护孩子身体让孩子不患病或少生病是这些家长的另一重要家教内容。总的看来,绝大多数家长家庭教育的内容不全面,重智轻德,重身轻心。

3、亲子互动质量欠佳

亲子互动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中介。流动学前儿童尽管结束了隔代抚养的经历,和父母共同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的亲子互动次数并不多,互动方式贫乏,互动内容也较狭窄。

二、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育问题的原因

1)家庭内部原因

流动儿童家庭父母从事的多是个体修理、小商店主、菜场摊贩等非正规就业的工作,劳动时间具有极大弹性,不能保证有足够多的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经常要起早贪黑,家长也没有更多精力与孩子互动。另一方面,这些工作层次相对低,收入低又不太稳定,既难以为孩子提供一个空间宽敞且书籍、玩具较多的物质环境,更难以承担培养孩子特长的高昂费用。

家长自身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从受访家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看,普遍只有初中学历,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很小。这种普遍较低的学历水平无疑会影响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气氛,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能力和正确教育方式的选择。他们认为学前期家庭教育不重要,宁愿把时间花在看电视或打牌等娱乐活动上,不注重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很盲目也很随意。生活的艰辛,使他们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在孩子幼儿园阶段,他们就很注重孩子是否学到了知识,家庭教育被看做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内容偏颇,目标单一。

2)外部环境原因

幼儿园方面,尽管研究中选取的幼儿园收费相对便宜,入学门槛也相对宽松,但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做得很不够。一方面,幼儿园教师抱怨这些家长不支持幼儿园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对流动儿童家长态度冷漠,家长不敢问家教问题,很少甚至几乎不和老师主动交流,使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社区方面,当问及“幼儿园或社区提供过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或活动指导吗?”时,受访家庭都选择了幼儿园,社区没有提供过此类帮助和指导。社区既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流动儿童父母的流动性,使孩子居无定所,过早接触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这种变换的社区环境和条件不好的租住环境,无疑不利于家庭教育的开展和孩子的成长。

社会层面,由于我国城乡户籍制度的存在,城市人和外来人在住房、医疗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城市对外来人表现出强烈的排斥,这种不公平的排斥无形中影响流动儿童家长,进而影响孩子。他们不被城市接纳,因而难以形成城市归属感,也对城市人充满了敌意,因此家庭教育内容上容易忽视与人交往、合作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另外,流动人口被社会贴上了“文化低、就业层次低、收入低”的“乡下人”等“弱势性”标签,按照社会标签理论,一个人这样被标定,他事实上就会这样。在这种社会标签下,流动儿童的家长自卑感更强,当自己在教育孩子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敢和教师沟通交流。在标签作用下,很多幼儿园教师就给流动儿童家长“素质不高”、“不关心孩子教育”、“难以沟通”等消极评价,这种评价也导致教师不愿意和流动儿童家长沟通,即使沟通,也难以掩饰对他们的轻蔑,从而形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导致家庭教育得不到及时指导。

三、解决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1、家庭对策

流动学前儿童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融入到所处城市中,接受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主动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知识,主动寻求帮助,树立明确的、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重视学前期孩子的家庭教育,为孩子创设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

2、幼儿园及社区对策

幼儿园可以专门为流动儿童家长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因为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共性问题,这样即能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也能调动他们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幼儿园还可以把这些共性问题组织所有家长讨论,一方面可以拓宽教育孩子的思路,另一方面也拉近了流动人口与教师、幼儿园和其他家长的距离;幼儿园也可以委派园中有经验的教师,与流动家庭结成“帮助对子”,服务流动家庭,给这些家庭提供及时的家庭教育帮助。

社区也应该为这些家长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如可以设置咨询机构让家长免费咨询、举办讲座邀请家长参加,举行一些亲子互动活动为家长提供家教的及时帮助,加深家长对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认识,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以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3、政府对策

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这些家庭家长的工作性质和家庭收入有密切联系。艰辛的工作及极低的报酬,难以提供家庭教育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政府既可以鼓励农民返乡创业,提供一些资金借贷或税率优惠,使他们不必离开故土也能过上目前这样的生活;政府也可以通过相关规定提高进城流动人口的最低工资标准,提供一些减免政策,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通过多建设廉租房等手段改善他们居住环境,为流动学前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关爱环境。

*【作者简介】勾海波,贵州省兴义市桔山街道办凤仪路一小教师(贵州兴义562400)

下载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教育问题

    《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工作的探讨》 作为一名曾经的教师,我更能深刻的体会及理解到,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与幼儿老师工作的不容易!而作为家长,首先要理解与支持学校的工作。 学前教......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漳县第二中学 王江平邮编:748300 摘要:在农村有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留守学......

    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及对策》学习心得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差距却越来越大。于是迫于生活的无奈或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大......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姓名:徐培勇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由祖辈或其他亲戚监护的,年龄在6—16周岁之间的儿童。......

    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浅谈

    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浅谈 郑红 【摘要】:在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中,家长应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提高其科学能力,并善于进行......

    学前儿童家庭名词解释[合集五篇]

    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看法。主要指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权利和地位、儿童的特质和能力、......

    中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

    中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是指对尚未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以科学的方法开发其智力的一种系统的教育。包括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的对幼儿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

    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综述[五篇范文]

    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尽管国家对农村孩子的教育补贴很多,可多是针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学前教育却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尤其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