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强制法律考题一
法律知识竞赛参考题
一、填空题
1、《行政强制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 行政强制措施 和 行政强制执行。
2、法律 可以设定所有行政强制措施。
3、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 人民法院 强制执行。
4、违法行为 情节显著轻微 或者 没有明显社会危害 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5、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 行政执法人员 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
6、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超过 法定期限。
7、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 场所、设施 或者 财物。
8、行政机关决定实施查封、扣押的,应当制作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 决定书 和 清单。
9、查封、扣押清单一式二份,由 当事人 和 行政机关 分别保存。
10、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 行政机关 承担。
11、解除查封、扣押时已将鲜活物品或者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的,应当 退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款项。变卖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12、冻结存款、汇款的数额应当与违法行为涉及的金额 相当。
13、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 催告 当事人履行义务。
14、在行政强制执行中,当事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行 陈述 和 申辩。
15、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16、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 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 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
17、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 公告,限期当事人 自行拆除。
18、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 告知当事人。
19、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 金钱给付义务 的数额。20、法律 规定以外的行政机关或者组织要求划拨当事人存款、汇款的,金融机构应当拒绝。
21、划拨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的款项应当 上缴国库 或者划入 财政专户。
22、划拨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的款项,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 截留、私分 或者 变相私分。
23、依法拍卖财物,由人民法院委托 拍卖机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办理。
24、代履行不得采用 暴力、胁迫 以及其他 非法方式。
25、行政机关决定立即实施代履行,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 事后 立即通知当事人,并 依法作出处理。
26、行政机关执行生效的行政法律文书必须以法律明确赋予其强制执行权为前提,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必须具有 给付 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1、《行政强制法》自(C)开始实施。A、2011 年 6 月 30 日 B、2011 年 7 月 1 日 C、2012 年 1月1日 D、2012 年 7 月 1 日
2、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B)。A、补偿 B、赔偿 C、赔礼道歉 D、恢复原状
3、以下哪一个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D)。A、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扣押财物 D、责令停产停业
4、以下不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规范是(D)。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5、以下不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的是(C)。A、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B、划拨存款、汇款 C、吊销许可证、执照D、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6、行政强制执行由(A)设定。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7、下列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没有遵守程序规定的是(D)。A、甲机关执法队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负责人批准;B、乙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派出了三名执法队员;C、丙机关执法队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经要求出示了执法身份证件;D、丁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通知当事人到场。
8、下列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遵守程序规定的是(D)。A、甲机关执法队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没有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后以书面方式补充告知;B、乙机关执法队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C、丙机关执法队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没有制作现场笔录;D、丁机关执法队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当事人拒绝在现场笔录签名,执法人员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9、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C)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A、6 B、12 C、24 D、4810、下列行政机关决定实施查封、扣押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是(B)。A、甲机关派出一个执法人员实施查封、扣押; B、乙机关执法人员制作并当场交付了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C、丙机关执法人员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D、丁机关执法人员事后补做了现场笔录。
11、查封、扣押清单一式(A)份。A、二 B、三 C、四 D、五
12、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C)日。A、10 B、15 C、30 D、4513、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查封、扣押的期限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D)日。A、10 B、15 C、30 D、4514、解除查封、扣押时已将鲜活物品或者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的,变卖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B)。A、赔礼道歉 B、补偿 C、赔偿 D、行政处分
15、冻结存款、汇款应当由(A)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D、行政规章
16、法律规定以外的行政机关或者组织要求冻结当事人存款、汇款的,金融机构应当(B)。A、接受 B、拒绝 C、视情况而定 D、收费
17、依照法律规定冻结存款、汇款的,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在(C)日内向当事人交付冻结决定书。A、1 B、2 C、3 D、518、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解除冻结决定的,(D)应当自冻结期满之日起解除冻结。A、上级行政机关 B、纪检监察机关 C、检察机关D、金融机构
19、当事人拒绝接收或者无法直接送达当事人的,应当依照(D)的有关规定送达。A、本机关 B、上级机关 C、国务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C)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A、一 B、二 C、三 D、五
21、行政机关实施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超过(C)日,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强制执行。A、10 B、15 C、30 D、6022、代履行的费用由(B)承担.A、行政机关 B、当事人 C、受委托的代履行组织D、代履行人
23、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遗洒物、障碍物或者污染物,当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机关可以决定立即实施(D)。A、查封 B、扣押 C、冻结 D、代履行
24、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是以自当事人法定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C)个月内。A、一 B、二 C、三 D、六
25、催告书送达(C)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A、5 B、7 C、10 D、3026、执行对象为动产的,行政机关向(A)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A、行政机关 B、被执行人 C、执行标的D、上一级行政机关
27、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行政机关向(C)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A、行政机关 B、被执行人 C、不动产D、上一级行政机关
28、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在(D)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A、5 B、7 C、10 D、1529、《行政强制法》中(C)日以内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A、5 B、7 C、10 D、1530、已将鲜活物品或者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的,(D)。A、给予赔偿 B、给予补偿 C、返还原物 D、退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款项
三、多项选择题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BD)。A、拒绝权 B、陈述权 C、听证权 D、申辩权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有权依法(AC)。A、申请行政复议 B、信访 C、提起行政诉讼D、要求补偿
3、以下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的有:(ABCD)。A、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扣押财物 D、冻结存款、汇款
4、行政法规不可以设定的行政强制措施有:(AD)。A、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扣押财物 D、冻结存款、汇款
5、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强制措施有:(BC)。A、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扣押财物 D、冻结存款、汇款
6、以下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规范有:(ABC)。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7、以下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的有:(ABCD)。A、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B、划拨存款、汇款 C、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D、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8、下列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遵守程序规定的是(ABC)。A、甲机关执法队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负责人批准;B、乙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派出了三名执法队员;C、丙机关执法队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经要求出示了执法身份证件;D、丁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通知当事人到场。
9、下列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未遵守程序规定的是(ABC)。A、甲机关执法队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没有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后以书面方式补充告知;B、乙机关执法队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C、丙机关执法队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没有制作现场笔录;D、丁机关执法队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当事人拒绝在现场笔录签名,执法人员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10、下列不得查封、扣押的有(ABD)A、公民个人的生活必需品 B、公民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C、公民近亲属的生活必需品 D、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11、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ABCD)。A、甲机关执法人员当场告知当事人家属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地点和期限B、乙机关执法人员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后立即通知了当事人家属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地点和期限C、丙机关执法人员事先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负责人批准D、丁机关执法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当场实施了行政强制措施,在返回行政机关后,立即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了批准手续
12、查封、扣押决定书应当载明的事项包括:(ABCD)。A、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B、查封、扣押的理由、依据和期限C、查封、扣押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名称、数量等D、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13、下列行政机关实施查封、扣押的行为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有(CD)。A、甲机关执法人员未出示执法身份证件B、乙机关执法人员未当场制作查封清单C、丙机关执法人员制作了现场笔录D、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14、下列行政机关实施查封、扣押的行为不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有(ABD)。A、甲机关扣押公民张三的货车过两个月尚未处理B、乙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午休期间将所扣押的公民李四的摩托车骑出去吃午饭C、丙机关将查封的涉嫌聚赌的棋牌室委托给该小区的物业管理处保管D、王五在取回被扣押的车辆时被要求支付车辆保管费 800 元人民币。
15、下列行政机关实施冻结符合《行政强制法》有关规定的有:(AD)。A、甲机关在实施前向行政机关负责人进行报告并取得了批准B、乙机关派出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前去实施冻结C、丙机关工作人员未带执法身份证件D、丁机关工作人员制作了现场笔录
16、冻结决定书应当载明的事项包括:(ABCD)。A、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B、冻结的理由、依据和期限;C、冻结的账号和数额; D、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17、行政机关作出解除冻结决定的,应当及时通知(CD)。A、上级行政机关 B、社会公众 C、金融机构D、当事人
18、下列应该中止执行的情形有:(ACD)。A、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B、当事人死亡的C、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D、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19、中止执行后,行政机关不再执行的条件是(ABD)。A、没有明显社会危害 B、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C、行政机关认为不需再继续执行 D、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20、终结执行的情形有(ABCD)。A、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B、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C、执行标的灭失的 D、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21、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CD)。A、罚款 B、处罚 C、加处的罚款 D、滞纳金
22、行政机关不得在(BCD)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A、工作日 B、夜间 C、法定节日 D、法定假日
23、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的条件包括:(ABC)。A、当事人在公告规定的不拆除 B、当事人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C、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行政诉讼 D、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出异议
24、代履行的条件包括:(ABCD)。A、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B、当事人逾期不履行 C、当事人经催告仍不履行D、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25、法律规定特定事项由行政法规规定具体管理措施的,以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强制措施有:(BC)。A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 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C 扣押财物; D 冻结存款、汇款;
四、判断题1.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2.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3.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依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执行。(×)4.行政机关采取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依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执行。(×)5.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同样可以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6.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受到损害的,无权依法要求赔偿。(×)8.暂扣许可证和执照是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9.行政法规不可以设定冻结存款、汇款。(√)10.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11.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12.排除妨碍、恢复原状是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13.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拟设定行政强制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强制的必要性、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14.行政强制措施权可以委托。(×)15.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经过培训也可以实施。(×)16.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17.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时应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18.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时应出示执法身份证件。(√)19.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时应通知当事人到场。(√)20.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时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2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时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22.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时应当制作现场笔录。(√)23.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时,现场笔录应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24.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时,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25.违法行为涉嫌犯罪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行政机关应当将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一并移送。(√)26.违法行为涉嫌犯罪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行政机关应当将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一并移送,并书面或者口头告知当事人。(×)27.案件需要,可以对公民个人的生活必需品进行查封、扣押。(×)28.鉴于行政机关的职权分工,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可以重复查封。(×)29.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或口头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30.查封、扣押的期间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31.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32.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33.公民死亡的,终结执行。(×)34.执行标的灭失的,终结执行。(√)35.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终结执行。(×)36.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中止执行。(√)37.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的,中止执行。(×)38.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中止执行。(√)39.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自愿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40.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行政强制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10 题,共计20 分)
1、《行政强制法》自(C)开始实施。A 2011 年6 月30 日 B2011 年7 月1 日 C2012 年1 月1 日 D2012 年7 月1 日
2、以下不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的是(C)。A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B 划拨存款、汇款 C 吊销许可证、执照 D 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3、行政强制执行由(A)设定。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行政规章
4、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遗洒物、障碍物或者污染物,当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机关可以决定立即实施(D)。A 查封 B 扣押 C 冻结 D 代履行
5、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是自当事人法定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C)个月内。A 一 B 二 C 三 D 六
6、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B)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A12 小时 B24 小时 C36 小时 D48 小时
7、《行政强制法》中(C)日以内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A、5 B、7 C、10 D、15
8、执行对象为动产的,行政机关向(A)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 A、行政机关 B、被执行人 C、执行标的 D、上一级行政机关
9、以下不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规范是(D)。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1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D)。A、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扣押财物 D、责令停产停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10 题,共计20 分)
1、《行政强制法》的出台是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BC)A 行为 B 设定 C 实施 D 执行
2、《行政强制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BC)A 行政强制行为 B 行政强制措施 C 行政强制执行 D 行政强制程序
3、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据法定的(ABCD)A 权限 B 范围 C 条件 D 程序
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行为(ABCD)A 享有陈述权 B 享有抗辩权 C 享有复议权 D 享有赔偿权
5、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ABCD)A 限制人身自由 B 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 扣押财物 D 冻结存款、汇款
6、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ABC)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A 对象 B 条件 C 种类 D 范围
7、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BCD)A 冻结存款、汇款 B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C 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D 代履行
8、下列属于查封、暂扣决定书应载明事项的有(ABCD)A 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B 查封、扣押的理由、依据和期限 3 C 查封、扣押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名称、数量等 D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9、(ABD)可以向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A 公民 B 法人 C 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 D 其他组织
10、违法行为(AC)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A 情节显著轻微 B 未造成严重结果 C 没有明显社会危害 D 未侵害公共利益
三、判断题(每题1 分,共10 题,共计10 分)
1、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2、暂扣许可证和执照是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3、强制搬迁和强制拆除属于代履行,适用代履行程序。(×)
4、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也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
5、违法行为涉嫌犯罪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行政机关应当将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一并移送,并书面或者口头告知当事人。(×)
6、查封、扣押的期间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
7、没有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只能申请法院执行。(×)
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受到损害的,无权依法要求赔偿。(×)
9、划拨存款、汇款、拍卖、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等都属于直接强制。(×)
10、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四、简答题(每题5 分,共3 题,共计15 分)
1、简答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4 行政强制措施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有关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当事人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2、我国《行政强制法》规定的行政强制基本原则。行政强制法定原则、行政强制适当原则、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禁止谋利原则、权利救济原则。
3、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应具备的条件。(1)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2)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内容;(3)申请人是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4)被申请人是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人;(5)被申请人在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期限内或者行政机关另行指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6)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7)被申请执行的行政案件属于受理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 分,共1 题,共计15 分)甲是货运卡车司机,2011 年5 月31 日运货经过某检查站时,执勤人员乙(身着交通警察制服,佩戴执勤袖章)向甲走来,递给甲一张扣押决定书,说“超载了,车被扣了”。甲接过决定书,见上面印的内容是:因超载,根据有关规定,扣车40 天。决定书印着某省交通大队的印章。甲辩称:“我只拉半车货,怎么就超载?”乙不耐烦地说:“肯定超,讲这么多干什么。”这时,乙叫来两个没有穿制服的人,叫甲把车开到路边的空地,并在车辆加一把锁,乙对甲说:“等 5 下了处罚决定,我就开锁放车走。”第二天,甲向某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工作人员没有收材料,叫甲过几天再来,说负责行政复议的工作人员出差在外。甲过了几天再去,市公安局仍不收材料,说工作人员尚未回来,叫甲再等一等,甲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本案中哪些行为违反了《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请指出并说明理由。(答出要点即可)1.不听取张某的陈述和申辩。《行政强制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收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本案中宋丙没有听取张某的申辩。2.扣押决定书的内容不符合《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行政机关决定实施查封、扣押的,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制作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查封、扣押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查封、扣押的理由、依据和期限;
(三)查封、扣押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名称、数量等;
(四)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查封、扣押清单一式二份,由当事人和行政机关分别保存。本案中扣押决定书没有载明上述事项。3.扣押期限违反规定。《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4.扣押程序违反规定。《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规定: 6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四)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制作现场笔录;
(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六、论述题(每题20 分,共1 题,共计20 分)结合城管工作实际谈谈行政强制立法的必要性以及《行政强制法》实施后城管执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结合城管行政执法工作实际,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对行政强制缺乏统一规范,执法过程中既存在滥用行政强制手段,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问题,页存在行政机关强制手段不足,执法效率低,不能有效遏制违法行为的问题,具体可以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设定权不明确(2)行政强制措施种类繁多,名称不一,缺乏规范(3)实施主体混乱(4)程序不规范,行政强制的随意性大(5)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程序繁琐,时间过长。为了保证行政效率,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需要制定行政强制法,从制度上作出统一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实施后城管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中的几个注意点:(1)行政强制执行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三条: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做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7(2)查封扣押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五条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3)执行前催告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五条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4)强制执行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七条 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强制执行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强制执行的理由和依据;
(三)强制执行的方式和时间;
(四)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5)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强制拆除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第四十四条 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60 日复议期限)或者提起行政诉讼(3 个月诉讼期限),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第二篇:行政强制论文
行政0904 石佳
2011070096
浅谈行政强制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逾期不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强制其履行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为。包括代执行、执行罚等间接强制执行方式和强制拘留、强制履行、遣送出境、强制遣回原地、强制隔离治疗、强制扣缴、强制退还、强制拆除等直接强制执行方式。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制度,它对于保障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行政权力的有效运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长期的法制建设,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为主,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辅的执行模式。然而,从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实践来看,现行体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借鉴世界各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
一、国外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概览 由于各国法律传统、行政法理论基础等方面的差别,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类:即行政执行模式和司法执行模式。
(一)行政执行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为德国和奥地利采用,强调行政权包括行政命令权和强制执行权,行政行为的执行力主要体现于行政机关的自力执行。也就是说,对于拒绝履行行政法义务的相对人,行政机关可径自采取强制措施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而无需借助法院的介入。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模式的理论基础在于,执行权是行政权的一部分,行政主体既然有下命令权,自然也有执行权,即行政决定一经作出,便具有对相对人的普遍效力,任何人不得随意变更或停止其效力。行政机关有权实施该决定,也有义务实现决定内容,行政权中的命令权与执行权是统一的。
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这一体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司法程序的繁琐和费时。因而,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由行政机关独揽执行权可能会导致行政权不受限制或滥用权力损害公民权益的情形发生。特别是在目前行政机关的权力不断增加,社会管理职能日益扩大的环境下,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权作出必要的限制是应该的,也是有益的。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并不是说司法对行政就毫无办法。其实,对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模式的司法控制,主要体现在对被执行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经司法审查后的行政强制执行行为仍由行政机关以自力为之,不涉及强制执行行为本身的司法化,因而是一种间接控制模式。行政执行模式的司法控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具有可执行性行政行为不服而提起的诉讼过程中,当然,这并不排除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启动之后对被执行行政行为的司法控制。
(二)司法执行模式
这种模式的待点是:行政机关在具体决定难以实施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法院的介入,由法院通过判决执行行政决定,也就是将行政强制执行权赋予司法机关,实施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是美国和法国。美国法制素以“司法优位”及“法律支配”为主要特征,传统上就将行政命令和执行臵于法院的司法控制、司法审查之下。司法机关强制执行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1、分权制衡理论。强调行政权必须受司法权制约,以保持权力均衡,防止行政权力滥用。
2、司法权优于行政权。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的权力,尤其是剥夺、限制公民的权利、设定公民义务的权力应该受到法院的最终审查。因此,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不得自行行使行政强制执行权,而由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执行模式对于防止行政权专断、滥用和不公正,保护公民权益方面无疑是有利的。然而这种模式降低行政效率、拖延执行的时间,极有可能造成法院负担加重。所以,纯粹为了保障相对人的权益而牺牲行政效率为代价的司法本位模式还值得商榷。
二、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6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而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由此可见,我国实行的是申请法院执行与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相结合的模式。结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可知,我国对法院的行政强制执行权是概括式综合式的,而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规定是列举式的、单一式的,换言之,我国在行政强制执行上采取的是以司法型行政强制执行为主、行政型行政强制执行为辅的复合型行政强制执行模式。
(一)司法型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执行权原则上属于法院,行政机关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履行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中规定的义务时,如法律没有授予其强制执行的权力,就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申请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程序,申请如经法院批准、同意,原行政强制决定就成为司法强制决定,法院可以运用其司法强制执行权,强迫当事人履行义务。因此,行政机关提出申请以后,法院必须认真进行审查,不仅要作形式审查,还要作实质性审查。对行政机关的申请,经审查合法,将由法院实施司法强制;经审查不合法,退回行政机关,不予执行。
(二)行政型行政强制执行
除司法型行政强制执行外,我国相关法律也特别授权行政机关享有部分强制执行权,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形:
1、属于各部门专业范围内的强制执行,一般由法律规定,专项授权给主管行政机关,如:关于人身权的,有行政拘留(《治安管理处罚法》)、强制履行(《兵役法》)等。属于财产和其他权利的,如滞纳金(《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强制收兑(《违反外汇管理处罚施行细则》)、强制许可(《专利法》)等。
2、属于各行政机关普遍需要的,如强制划拨、强制拍卖财产,原则上都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律只授予少数几个行政机关,如税务、海关、审计等。
3、涉及民计民生的问题如拆迁房屋、退回土地等,原则上都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7条规定,强制拆迁既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也可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值得一提的是,法律明确规定行政机关拥有何种强制执行权,从积极方面说,意味着法律的授权;从消极方面说,也意味着行政机关不享有其他种类的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必须有法律的明确授权。
三、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缺陷
我国现行的以司法型行政强制执行为主、行政型行政强制执行为辅的复合型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虽然对制约行政权的行使、遏制行政权的滥用、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也暴露出不少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不利干提高行政效率。因大多数的行政机关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其作出的生效具体体行政行为得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根据最高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法院不仅有权拒绝诉讼过程中的执行申请,而且有权拒绝行政机关提出的未处于诉讼状态的执行申请。无论法院以何理由驳回行政机关的执行申请,都会导致行政强制执行的困难,况且,法院的审查和执行难免会出纰漏,在法律推定行政机关无强制执行权的行政领域中,即使法院执行不力,行政机关也无可奈何,这无疑削弱了行政执法的权威性。
当前,“执行难,行政强制执行更难”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些行政机关交不起申请执行费或担心执行不力不交执行费,以至不申请执行,使具体行政行为执行流于形式,行政决定成为一纸空文,客观上助长了行政违法行为的泛滥,不利于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特别是在实践中对一些数额较少又无争议的处罚,如果都要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显然即不经济又不切实际。例如,低额罚款,100元,200元,且人数较多,被罚款人拒不交纳,是否也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农民建房,超出批准面积10公分,主管机关发现,责令停建,不听,如何处理;如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房已盖好,为了10公分再强制拆除等等。
(二)导致法院的“执行难”。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法院担负着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职责,它行使权力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公正、中立地作出裁判。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强制执行绝大多数由法院实施,但我国各级法院审判任务十分繁重,而法院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很有限,很多诉讼案件久拖不决,也有相当一部分裁判得不到执行。目前,法院在执行案件的处理上,实行审查和执行分离的制度,由行政庭负责案件的审查,由执行局负责执行。但近年来,由于执行案件的增多,为平衡各庭之间的工作负担,有的法院将行政案件执行转到行政庭来执行。这实际上也反映出法院执行局承受不起大量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压力。然而,即使现今大量的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案件依靠行政庭来实施,也不能满足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要求,仍有许多强制执行案件得不到及时解决,况且,法院不谙行政管理中的专业技术问题,在执行中对涉及的专业技术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如果大量的行政行为由法院来执行,不仅使许多强制执行案件得不到及时执行,而且大大减弱了法院的行政监督权从而模糊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界限。
(三)法律责任不健全,缺乏责任追究机制。从行政机关的角度来说,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不愿经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繁琐程序,往往无视法律的规定擅自强制执行,而在我国又没有明确规定应当承担何种责任,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执行权的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且强制执行本身就是违法的。这种情况处理比较简单,依法撤销。造成损害的,依法赔偿。另一种是,无执行权的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但强制执行内容是合法的。例如,行政机关拆除民房,未经申请人民法院而自行强制拆除。但该拆除决定本身是合法的。在这种情况下,如公民向法院提起诉讼,如何处理?此类情况屡有发生,在中国目前情况下,恐怕除了建议有关部门给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主管负责人员以行政处分外,似别无良策。从法院的角度来看,如果法院未能及时审查行政申请、也没有及时强制执行、因疏于审查而执行了违法的行政决定或违法执行时,法院应否承担责任?目前,我国法律无明确规定。因而实践中法院即使存在诸类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也往往无能为力。虽然,决定权与强制执行权的统一,会导致行政机关滥用权力、缺乏监督,但其实被分离出去的执行权同样处于监督体系之外。
四、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选择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以司法型行政强制执行为主、行政型行政强制执行为辅的复合型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虽对制约行政权的行使、遏制行政权的滥用、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缺陷,其将使众多行政决定无法得到落实,行政法律规范难以得到遵守和实施,行政效率低下。笔者认为,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这种缺陷主要源于行政主体作为行政行为的作出者享有的行政强制执行权过少,行政效率得不到法律上的保障。此外,由于行政机关享有主要的行政强制执行权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为了公共利益所作出的决定,如果得不到及时执行,不仅使行政行为丧失拘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而且很可能导致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因而,在我国应建立以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为主、以申请法院执行为辅的强制执行模式,将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多数行政强制执行案件交给行政机关,而涉及重大的、特殊的行政强制执行案件由法院来强制执行。同时,为了避免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既“决定”又“执行”、集诸权于一身而导致滥用行政权力,应在行政系统内部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行政案件的强制执行。这不仅使行政强制执行权回归于行政机关,使行政决定得到及时执行,行政法律规范得到遵守和实施,大大提高行政效率,而且有利于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
第三篇:卫生行政行政强制
卫生行政行政强制 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拒绝消毒处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采取封闭公共饮用水源、封存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或者暂停销售的临时控制措施,并予以检验或者进行消毒。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应当予以销毁;对未被污染的食品或者经消毒后可以使用的物品,应当解除控制措施。”
对出入检疫传染病疫区的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第六条“对出入检疫传染病疫区的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的卫生主管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有权采取下列相应的交通卫生检疫措施:
(一)对出入检疫传染病疫区的人员、交通工具及其承运的物资进行查验;
(二)对检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检疫传染病病人和与其密切接触者,实施临时隔离、医学检查及其他应急医学措施;
(三)对被检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实施控制和卫生处理;
(四)对通过该疫区的交通工具及其停靠场所,实施紧急卫生处理;
(五)需要采取的其他卫生检疫措施。
采取前款所列交通卫生检疫措施的期间自决定实施时起至决定解除时止。” 在非检疫传染病疫区的交通工具上,发现检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检疫传染病病人时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第八条第二款“交通工具停靠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的卫生主管机构,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对拒绝隔离、治疗、留验的检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检疫传染病病人和与其密切接触者,以及拒绝检查和卫生处理的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交通工具、停靠场所及物资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第十条“对拒绝隔离、治疗、留验的检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检疫传染病病人和与其密切接触者,以及拒绝检查和卫生处理的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交通工具、停靠场所及物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的卫生主管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应当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采取强制检疫措施;必要时,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公安部门予以协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判定性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不同类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应当按照《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要求执行。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二款“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由交通工具停靠点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
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临时控制措施,疏散人员,控制现场,并根据需要责令暂停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作业。”
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
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接到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或者包装材料的报告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三款“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或者包装材料,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依法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接到关于实验室发生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或者发现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造成实验室感染事故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发生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或者发现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造成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应当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依法采取下列预防、控制措施:
(一)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三)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四)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五)进行现场消毒;
(六)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
(七)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接到医疗机构或者兽医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的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或者患有疫病、疑似患有疫病的动物的报告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医疗机构或者兽医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的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或者患有疫病、疑似患有疫病的动物,诊治的医疗机构或者兽医医疗机构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通报实验室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
接到通报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对违反《消毒管理办法》的行为采取行政控制措施 《消毒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五项)“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
(一)对有关机构、场所和物品的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执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消毒服务机构的消毒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五)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采取行政控制措施;
(六)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对有证据证明使用单位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可能流入非法渠道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六十条第二款“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发现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其立即排除或者限期排除;对有证据证明可能流入非法渠道的,应当及时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在7日内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并通报同级公安机关。” 发现饮用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须停止使用时,对二次供水单位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供水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污染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当发现饮用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须停止使用时,对二次供水单位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供水,对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当会同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停止供水。”
第四篇:行政强制申请书
第四十八条 行政强制执行申请书(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式样之三十四)是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向人民法院请求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所使用的文书:
(一)写明受理强制执行申请的人民法院的全称,受理法院一般为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执行标的为不动产的,受理法院为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
(二)写明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是否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提起行政诉讼或写明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判决的有关情况;
(三)写明当事人应当履行的处罚内容,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的处罚内容、复议决定书中确认的处罚内容和法院裁决确认的处罚内容;
(四)行政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有行政处罚案件的相关案卷资料。
第四十九条 文书送达回证(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式样之三十五)是指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将执法文书送达当事人的回执证明文书:
(一)“送达单位”指交通行政执法机关;
(二)“送达人”指交通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人员或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委托的有关人员;
(三)“受送达人”指案件当事人;
(四)“送达地点”应明确具体街道、门牌号、房间号,表述准确、规范;
(五)送达时间应具体到时、分,由收件人手签;
(六)送达回证空白部分应作划线处理,包括备注栏。
第五十条 处罚结案报告(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式样之三十六)是指案件终结后,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报请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结案的文书:
(一)“处理结果”栏应当对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总结,对给予行政处罚的,写明违法事实、相关证据以及处罚决定的内容;不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写明理由;予以撤销案件的,写明撤销的理由;
(二)“执行情况”栏应当根据案件终结的具体情况写明:“当事人自觉履行了法定的义务”、“当事人未履行法定的义务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完毕”、“当事人死亡或者被注销、被解散,经法定程序无法执行相应义务”等内容。
第五篇:行政强制的种类设定和实施程序的法律适用
行政强制的种类设定和实施程序的法律适用
一、行政强制的种类设定
(一)行政强制的种类
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扣押财物;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目前,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主要包括:盘问、留置盘问、传唤、强制传唤、扣留、拘留、人身检查、强制检测、约束、强制隔离、强行带离现场、强行驱散、驱逐、禁闭等。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主要是对不动产或者不方便移动的财产,由行政机关以加贴封条的方式限制当事人移动或者使用。扣押财产是行政机关解除当事人对财物的占有并限制其处分的强制措施。冻结存款、汇款主要是限制其资金流动;包括银行存款和邮政汇款及有价证券。
(二)行政强制的设定
行政强制法第十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法第十一条规定: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但是,法律规定特定事项由行政法规规定具体管理措施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在该条中,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增设行政强制措施。主要内容有一下五个方面:
第一,授权规则。所谓授权规则,是指没有经过法律授权,法律以外的法规无行政强制设定权,不能自行创设行政强制职权和行政强制手段。同样,经法律授权,法规拥有相应的行政强制设定权;在授权范围内创设行政强制职权、主体、手段等内容。法律授权市行政强制设定权的原则的必然结果。
第二,权利规则。所谓权利规则使之立法机关在分配法律与法规、规章设定时,应该根据行政强制所调整或者涉及的公民、法人权利的性质与种类进行区分。而不宜经授权方式交由法规、规章享有。
第三,时限规则。所谓时限规则是针对非执行性行政强制设定权而言的。由于非执行性行政强制相对人权利调整或者干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间期限方面,时限越长,对相对人权力干预性越强。这就为我们立法提供了一个可供衡量的依据。主要有两种:一是有明确的时限设定。逾期自动解除,或者另做强制规定。二是没有明确的时限设定,多随所调整或者查处的案件期限而定,随意性很大。
第四,事项规则。司法强制制度是由法律规定的,如果行政强制由法规、规章来规范,就会造成法律的混乱,为统一法律,行政强制必须由法律来规定。
第五,补充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法律还没有规定或者来不及规定,而法规或者规章走在了前面,对该领域进行了规范和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法律的补充。当然,在立法上必须作必要的限制,一是在措施种类、时限上要限制,二是限制法律尚未调整、规范的领域、社会关系。
(三)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行政强制法第十二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二)划拨存款、汇款;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这就从法律上规定了行政强制的方式,其他方式应该服从法律规定。
(四)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原则与执行主体
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受理行政强制执行的申请条件、期限、审查、裁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作了详尽的规定。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
(一)行政强制措施实施概述
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
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四)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制作现场笔录;
(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从以上足以看出行政强制的一般程序。它包括两个程序,一是内部程序,二是外部程序。
(三)行政强制措施的简易程序(应急程序)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行政机关采取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紧急状态是引发强制措施的条件之一,但不是唯一条件。在非紧急情况下也可以适用。
(四)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依照法律规定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当场告知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后立即通知当事人家属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地点和期限;
(二)在紧急情况下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在返回行政机关后,立即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程序。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超过法定期限。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条件已经消失,应当立即解除。
(五)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
查封、扣押应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其他任何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实施。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复查封。行政机关决定实施查封、扣押的,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制作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查封、扣押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查封、扣押的理由、依据和期限;
(三)查封、扣押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名称、数量等;
(四)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查封、扣押清单一式二份,由当事人和行政机关分别保存。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对物品需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间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应当明确,并书面告知当事人。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对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对查封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转移、处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行政机关先行赔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行政机关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后,应当及时查清事实,在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对违法事实清楚,依法应当没收的非法财物予以没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销毁的,依法销毁;应当解除查封、扣押的,作出解除查封、扣押的决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
(一)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
(二)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
(三)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查封、扣押;
(四)查封、扣押期限已经届满;
(五)其他不再需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情形。
解除查封、扣押应当立即退还财物;已将鲜活物品或者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的,退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款项。变卖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六)冻结的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
冻结存款、汇款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不得委托给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其他任何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冻结存款、汇款。冻结存款、汇款的数额应当与违法行为涉及的金额相当;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决定实施冻结存款、汇款的,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八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七项规定的程序,并向金融机构交付冻结通知书。金融机构接到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冻结通知书后,应当立即予以冻结,不得拖延,不得在冻结前向当事人泄露信息。法律规定以外的行政机关或者组织要求冻结当事人存款、汇款的,金融机构应当拒绝。依照法律规定冻结存款、汇款的,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三日内向当事人交付冻结决定书。
冻结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冻结的理由、依据和期限;
(三)冻结的账号和数额;
(四)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自冻结存款、汇款之日起三十日内,行政机关应当作出处理决定或者作出解除冻结决定;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延长冻结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冻结决定:
(一)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
(二)冻结的存款、汇款与违法行为无关;
(三)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冻结;
(四)冻结期限已经届满;
(五)其他不再需要采取冻结措施的情形。行政机关作出解除冻结决定的,应当及时通知金融机构和当事人。金融机构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解除冻结。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解除冻结决定的,金融机构应当自冻结期满之日起解除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