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教育论文: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
高等教育论文: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
摘 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对 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教育具有目的深层性、方式渗透性并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自我教育等特征。
关键词:校园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隐性教育
一般认为,学校教育的特点就是“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不可否认,学校 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是,学校教育仅仅是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的吗? 杜威曾指出:“也许所有教育学上 的最大谬误是这样一种观点,即以为一个人学习的只 是当时他在学习的那种特定的事物。”[1 ](P364)正是从学校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学校教育非计划非组织 的一面,即学校不仅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学校中环境设 施,教师品格、价值观、信念,师生间的交往方式、人际 关系,同学间的信息交流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 的影响。如杜威指出的那样:“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
人参与人类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发 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 力,熏陶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 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 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他 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 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过程。”[1 ](P1)杜威这一信条的核心在于:在最原始的意义上说,教育 是在“不知不觉”中展开的,专门化的教育不过是原始 教育的形式化、结构化。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校园文 化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
一、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内涵
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通过 师生的劳动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 又包含隐型式样(参照美国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 克莱德-克鲁克洪对“文化”的解释)。它包括物质文 化(学校教学、科研、生活所需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 境)、制度文化(学校的各种规范化、正规化了的规章 制度)、行为文化(学校行为主体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和精神文化(学校成员共持的价值体系、道德情 感、思维模式等)。学校教育目的的达成,学校创设的 校园文化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 霍姆林斯基也认为:“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 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 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2 ] 其微妙在于“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1.校园物质文化的隐性教育。校园物质文化景
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因为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 所,这就要求景观本身包容丰富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 值。校园世界是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历 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种种物质文化景观都记载着人 类共同的经验,都在诉说着自己所携带的历史、文化 和科学的信息。客观物体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 但经过了教育建设者们按照预期教育目标,并适应学 生成长的需要而精心设计和创造后,校园建筑物和生 态环境也变得“活”起来了。正如罗兰-恩特-梅根 所趣喻:课堂是一个建筑师幽灵萦绕的场所。[3 ] 苏霍 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3 ] 教
:“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 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3 ] 一个环境建__设得很好的学校,其校容校貌透露出浓烈的文化气息 和青春活力,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像一位 沉默风范的老师深刻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方式 与生活方式。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具有某种“强制”力量,它能 “迫使”学生领会它的含义,如学术报告厅的严肃庄 重、体育场馆的朝气蓬勃、多媒体教室的现代化等,都 能令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另一方面,在与景 观的“交往”中,由于受到学生已有观念体系的影响, 面对相同的景观,不同的学生获得的信息、体味的精 神也是有差别的。这不仅展示了学生独特的精神世 界,体现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丰富 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获得了人文精神的建构。
2.校园制度文化的隐性教育。任何一所学校都
会通过规章制度和法律条令的制定、宣传、学习、贯彻 促使学生树立法纪观念,自觉约束和端正个体行为, ,又是激励 教书育人和人才成长的精神食粮。由于学校各项规 章制度中都集中反映了学校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观 点、价值观点和培养意向,因此,由制度文化形成的教 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学生就有一种潜在的心理压力 和动力,客观上起着指向、规范、约束、激励的作用。设想在一个充满文明礼仪的校园内,谁不会有意识地 注意自己言行的文雅? 这就是一种规范和约束作用, 久而久之,便会显示出墨子所说的“染于苍则苍,染于 黄则黄”的环境影响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业已 证明,一切外部教育影响最终都要经过受教育者内心 的认同和接受方能起作用。
3.校园行为文化的隐性教育。学校主体的行为
形象、各种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行为文化 的趋同与凝结,便会构建成学校的整体风气———“校 风”。校风和传统犹如“无声之教”,其影响力比被动 地接受说教更迅速、深刻、有效。正如加拿大学者斯 蒂芳-利考克所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 他周围的生活环境”。[4 ] 校风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也是校园内部基本的心理环境,团结友爱的风 气,可以在学校组织内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是培养个 体集体荣誉感与认同感的肥沃土壤。
4.校园精神文化的隐性教育。
在社会学、文化学意义上,所谓校园精神文化就是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了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特色、精神风貌的一种校园文化形态,是被学校师生一致认同的主体文 化。作为校园文化中最高境界的精神文化,并不具有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那种可见有形的特点。然而,由 于其精神已渗透、附着在了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及其 行为主体身上,从而使人又无时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 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校园感染力、凝聚 力和震撼力,因此,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个性特 征、社会魅力的高度体现。事实上,我们也曾有过这 样的体会:当置身于一座具有优良传统并享有巨大社 会声誉的著名院校,总会感到该校园中有种奔涌着 的、富有生命的东西不断撞击着自己的心灵,它使你 感动、兴奋、激昂。而对一所平庸的、毫无特色的、暮 气沉沉的学校来说,其缺少的正是这种能唤起、激发
学校及其成员崇高情感和进取心的校园精神文化
二、校园文化隐性教育的特征
首先,教育目的的深层次性。诚如人们所知,学 生在学校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养成优良的 品质、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理想,这对学生的一生都 具有定型意义和持续的动力价值。校园文化创建者 的初衷以及形成的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正 是不满足于受教育者获得表面的知识和技能,而旨在 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等精神取向,并通过学 生人格的塑造来养成他们具有持久效应的思维、情感 及行为方式。
其次,教育方式的渗透性、潜在性和濡染性。校 园文化隐性教育的这一特征是明显区别于显性教育 的,校园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是最富渗透性的一种 教育影响,其创设的那种潜伏、弥漫、浸染于整个校园 并体现了学校风范的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启迪、感化 作用。置身其中,受教育者无需教育者作更多的繁琐 ,便会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校园文化 对自己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熏陶。这种渗透、潜在、濡染的特点,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妙。例如, 电大系统的办学虽然历史并不悠久,但在接近30 年 的发展和探索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现代远程开放教 育,天网、地网、人网的合一,也渐渐渗透到了置身于 其中的师生的心灵深处。
再次,受教育者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在显 性的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是从外部提 出诸多的教育要求,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而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教育,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是隐 含在校园创设的并经过校园主体互动强化后的文化 环境和精神氛围中的,因此,这种要求的隐蔽性与学__生的自我愿望、个性特点一般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 并使受教育者感受到自己是作为被尊重的人而存在 的,从而愿意去接受教育,具有接受教育影响的亲和 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激发。
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5 ] 教是为了不教, 德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在受教育者内心建立自我 教育的道德环境。电大系统的办学是现代远程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其“没有围墙的大学”、其“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其 开放的政策、民主的措施等都在充分发挥着受教育者 的自主能动性,也使他们在内心构建着自我教育的机 制: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 务、自我完善。
一般说来,校园文化是学校党、政、工、教学等各 部门围绕育人的中心群策群力的结果。当然,在校园 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应也不能忽视学生这个群体。马克思主义从来不仅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性 作用,而且也重视人对环境的反作用,一向把人看成 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他认为,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静止地接受外在力量的教育和影响,而是通过自己的 实践活动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人在革命活动 中,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 6 ]“环境的改
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 革命的实践”,这说明,学生具有接受校园文化环境影 响的一面,又有主动影响环境的一面。一方面,学生 可以选择环境中的不同文化要素,对隐性的教育要求 采取接纳或者排斥的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允许学 生参与到创设校园文化环境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展现 学生的聪明才智,还能为校园文化注入青春的鲜活气 息。况且,作为学校中的一员,学生有权利和义务创 建他们置身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此,允许并充分发挥 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 是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 ]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2 ]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12.[3 ] 贾克水,朱建平.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 ].教育研究,2000 ,(8):37 42.[4 ] 张官禄.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94.[5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6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34.
第二篇:浅谈隐性教育
浅谈隐性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一班090301122
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实现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隐性教育的教育主体体现为“宏观性主导”,或者说隐性教育的“操作者”是“宏观性主导”。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范畴对应、作用互补。
那么如何实现隐性教育法的作用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1.通过渗透式教育,强化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
渗透式教育既是显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它通过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倡导优良的校风和班风,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 “学什么”和“怎么办”,使道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陶冶式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最好形式。其主要措施有:①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重视舆论导向,加强校风建设。美的事物、美的情境可使人赏心悦目 ,身心愉快,并自觉约束自己不合乎道德的行为。相反,肮脏的自然环境、恶劣的文化氛围、单调的生活方式则易使学生懒散、放纵。所以,道德教育要善于利用多种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激起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启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德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的道德规范、原则和价值观,而且要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来认识、领悟道德规范,达到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的目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军训及多种兴趣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丰富情感,磨炼意志,形成信念,形成巩固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增强德育实效的目的。
4.抢占网络文化阵地,增强德育实效
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它具有内容丰富、传播迅速、影响广泛、能控率低、参与平等、服务个性化等特征。因此,通过因特网涉足网络文化,获取知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时尚。对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反应最强烈的是青少年,因为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善于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如果让他们在网上成了腐朽文化的 “俘虏”,则是教育的失败。由此,抢占网络文化阵地,绝不能等闲视之,要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园地和成才的基地。
第三篇:隐性辍学论文
个别农村学校在册生2/3时间不在校 “隐形辍学”令人担忧
■记者 常旭/报道
吉林 本报讯 省政协调研组在调研中看到,有的县31所学校食堂中有15所不达标,有一个城市仅体、美、音、英专业教师就缺少3162名,针对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省政协调研组在《关于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提出具体建议。
建城镇教师
到农村任教服务机制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尚需加强。优秀师资仍很短缺,调研组发现有一个农村中学26岁以下的教师仅占1.3%,有一个农村中学七年来未进一人。
教师结构不合理,改科任教现象普遍。特别是音、体、美、微机和外语学科教师缺口较大,有一个市仅体、美、音、英专业教师就缺少3162名,导致中小学教师改科任教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一个市农村初中改科任教教师达988人,占全市初中教师总数的24.5%。
调研组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对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聘、住房公积金、医保等方面给予倾斜。
建立教师工资全省统筹,尽快实现城乡教师执行同一工资标准。
同时,建议政府出资购买定向到农村支教教师的服务。从免费师范生中选拔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在规定的行政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教师流动教学。
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和长效支农任教机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执教能力和水平。
学生2/3时间不在校
隐形辍学不容忽视
中学生流失有上升趋势,我省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辍学率都达到国家要求的小于3%的标准,但有些地方的实际辍学已经超出了控辍标准,有的地方个别学校的辍学率达到16%。“隐形辍学”现象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虽然在学校编册内,但已经较长时间离开课堂从事与学习无关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的学生每年上学时间达不到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初中高年级女生辍学更明显。
调研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学生及家长的思想教育,使其逐步从根本上改变“读书无用”的陈旧观念,同时应运用经济、政治、行政的综合治理手段,严控中学生流失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名词:隐性辍学
“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沉重的现实,一种逼近的危机。它关乎一群活生生的、迷惘而又无奈的孩子,更是对家长、学校、社会良心和责任的拷问。愿更多的人来关注隐性辍学。”日前,记者收到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董事长兰靖的一封邮件,呼吁更多的人关心中小学生的“隐性辍学”。(12月20日《中国青年报》)
兰靖提到的“隐性辍学”是指“交学费、有学籍、正常参加考试,但心却整日游离于课堂和教室之外,直至毕业也没有完成规定课程的学生们”。在我国,辍学的界定一般是指未完成学制规定年限的教育而中断学习,离开学校的现象。由于教育统计以此为据,因此“控辍保学”被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实际上,在校园里,那种“人在校内,心在校外”的表现也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辍学。” 令人震惊的是,处在“隐性辍学”的学生群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大量的调查数据证明,这一群体在中学生中占相当比例。而且,这个群体更不容易引我们的注意,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云南省人民政府原督学张念蒙也发现了中小学生“隐性辍学”的问题。他指出,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基本上都是“秧田型”的同一格局,全班学生横成行,竖成列,全部面向教师。座位的前后排成了班级中学生地位和身份的标志,甚至包含着非常明显的歧视倾向。教师总是安排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坐在靠近讲台的座位,更多的差生是被安排在后排、两边及角落。在课堂中,教师一般对后排的学生管理较少,差生成为坐在教室最后面一个孤寂的群体。
于我看来,张念蒙先生这种分析还是比较片面的,座位的先后除了受身高、视力因素影响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搭配问题等。而且,概括失之偏颇的是,在后排、两边及角落里那个群体更多时候并不是孤寂的,而是热闹的。我参加过不少中学的课堂活动,也看过或听过很多中学里中学生的行为,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你绝对不相信现在中学生的所作所为。染发、抽烟、戴耳环、玩游戏、听歌、早恋、开摩托车等等,更严重的还有勒索。对于学校来说,整天想的不是让这些学生如何读书,而是如何让这些学生不搞破坏学校公共设施的问题,遑论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如何不被边缘化了。对于这些学生,大多数老师只要求他们在上课时能够不影响有心向学的学生学习就行了,甚至还有一些老师只管上课,对于这些“隐性辍学”的学生在课堂上行为置之不理。这些学生实际上已经是属于“隐性辍学”了。
老师们的不敢言说,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相对于这群“隐性辍学”的中学生而言,作为老师,并不是一个强者,更多时候是扮演着“弱者”的身份。在这种现实语境下,学校自身的乏力,家长的怂恿或无奈,更使老师面对这群“隐性辍学”的学生时如临大敌,如履薄冰。
“隐性辍学”的“轻性”相对于“显性辍学”的“刚性”而言,其解决之途更难上千百倍,因为“显性辍学”是能够用钱解决的,而“隐性辍学”是钱解决不了。而目前,我们的社会、家庭、教育部门偏偏对于这个群体还处于忽视状态。
因而,愚以为,要解决“隐性辍学”,就先从不忽视开始吧!
平安教改系列之七——开放教学制
所谓开放教学制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场地的开放、教学人员的开放、教学制度的开放四大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科任教师不一定完全按照书本,而是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二、教学场地的开放是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本校甚至是异校的科任教师工作室去学习某一门学科,只要能完成一定的学分,学生甚至可以像去商场买东西一样随意选购;这样还可以促使科任教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建立一些如“专家门诊”一样的“名师工作室”;
三、教学人员的开放是指除由现任教师担任教学的主要任务以外,当学生申请的选修科目中在现任教师中找不到合适人选时,也可以聘用相关方面专业人才临时充任科任教师;另外,高年级的学生在学有富余的情况下甚至也可以申请临时充当低年级的学生的某一学科某一课时的科任教师(当然这需要对申请的学生进行相关考核通过后才能确保胜任,一般情况下,完成一个学段的学业后才可申请充当上一学段的学生的临时科任教师,比如大学优秀毕业生可给高中生授课、高中优秀毕业生可给初中生授课、初中优秀毕业生可给高小生授课、高小优秀毕业生可给初小生授课。另注:高小生指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初小生指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另外,由于主任教师随堂听课,所以科任教师的课堂是完全开放的;
四、教学制度的开放是指学校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传统教学制度还是改革制度,因为各地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高初小学的差异、学校类别的差异等,教育改革可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先试验,不断总结经验,然后才能交给社会各级各类学校选择,并尊重各学校的意愿,随便各学校选择是否更改传统教学制度。如果改革后的制度还不如传统制度,就应该将它淘汰在试验阶段,这样能促使另一种优秀的教改制度的产生。
文章出自:http://hyxpan.blog.edu.cn/2009/198308.html
取消高考和校长辞职的联想
作者:柏文学
同事的儿子在加拿大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已经被多伦多大学录取,将读工程专业。祝贺之后我问他怎样被录取的,意思也就是说高考情况怎么样,他说加拿大没有高考,学生自己选择某一所大学提出申请,同时把自己高中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单以及其他 有关材料邮寄过去,听候选择。而他去的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学。
我说这一来,好大学的好专业谁不想申请呢,他说这就要看自己的高中学业成绩了,比方说他选中的这个专业,根据以往录取的情况,需要高中各门功课平均达到85分;而多伦多大学最好的专业要平均达到95分。我说高中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老师们主动或被动把自己所教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数给得高一点还不方便吗?
同事的儿子说,如果老师们这样做,自己的学生都被好大学的好专业录取了,结果学习跟不上,就要被淘汰,而且被淘汰的学生是哪些中学来的都会被调查清楚,这些中学就会进入高校招生的黑名单,而且黑名单是共享的,那么这些中学的未来前景可想而知。国外的中小学学生比我们轻松,但是那里的大学不比我们的轻松。
国外大学的宽进严出也是我们经常听说的,那里的大学生比我们的严进宽出环境中的大学生,学习更加紧张,更加刻苦,要求更高,压力更大。同事的儿子说,他第一学期的课程表已经安排好,每周30节课,每节课一个小时,有些课是晚间讲授,学生基本上没多少时间来安排自修。每天6个小时的授课时间肯定是不轻松的。
国外全然没有我们这样兴师动众、森严壁垒的严格的高考制度,也就没有我们中学为了高考所推行的书山题海“轮番轰炸”,也就没有我们中学生所负重承载的艰苦卓绝的12年辛酸寒窗,这当然是我们心所推崇、神所向往的;但是为什么国外能够取消高考制度?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没有统一高考环境中高校招生的公平与公正?
这恐怕是我们思考得还十分不够的问题,甚至这个问题还没有进入我们的思考。我们的高考年年有舞弊,今年又舞弊,湖南耒阳发生了高考舞弊案(6月16日新京报),有人写文章说这是高考指挥棒下的必然产物,不禁令人哑然失笑,作者或者幼稚或者别有用心。试想如果在加拿大或者那些取消高考制度的国家,舞弊行为者将承受怎样的代价?
我们该还记得6月6日《扬子晚报》报道,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大型制药企业米兰集团营运总监希瑟·布雷施,在西弗吉尼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攻读期间的学分不符合授予硕士学位的标准,而西弗吉尼亚大学却授予布雷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这个希瑟·布雷施正是西弗吉尼亚州州长乔·曼钦的女儿,且是该校校长迈克·加里森的密友和前商业伙伴,米兰集团的老板米兰·普斯卡尔既是在背后支持州长曼钦的“财神爷”之一,也是西弗吉尼亚大学最重要的捐助者之一。
在这么错综紧密的关系中,在我们看来也不过是授予了一个不符合标准的硕士学位,还不是博士学位,也不是客座教授或者名誉教授,更不是课业代听、论文代写情况下的凭空白送,就被作为学校的重大丑闻进行社会曝光,学校教务长和商学院教务负责人已经为此辞去行政职务,舆论还是不依不挠,因为这是信用问题,是社会和谐、公平、公正、正义等一切都基础。无奈,堂堂校长只好宣布辞职。如果校长坚持不辞职,结果又会怎么样?会不会进入司法程序?该大学的前景会如何?
不少仁人义士多年来呼吁取消我们的高考制度,还有不少教育管理人士尝试学生素质教育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决策者尝试令人眼花缭乱的高考加分政策,更有许多高校已经或正在要求扩大自主招生的权利;这些好心人严重忽略了取消高考制度、哪怕是削弱高考制度、甚至是偏离硬性钢质的统一高考所需要的刚性社会信用环境。我们的社会信用实际上是什么状况,到底能够支撑多大程度上的公平、公正、公道?
如果现在把同事儿子所在加拿大的高校招生办法拿来,取消高考制度,让学生自己根据高中学业成绩申请大学,可以设想,有多少老师或者学校,能够坚持实事求是地、不受外界干扰地、遵循内心道德律地(如果有的话)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成绩给予恰如其分的分数?如果有老师一旦不守信用从中作弊送来人情分关系分会否被开除出教师行业?而且校长为此引咎辞职?如果高校招生一旦发生徇私舞弊行为当事人会否立即被开除出教育行业,并且校长为此引咎辞职?
如果失职渎职背弃信用者能够赖着不辞职或者大家辞不堪辞的话,那么就请暂且乖乖地把我们还算公正公平的高考制度维持好;虽然既崇尚别人没有高考的高校招生制度,又不得不坚持自己统一高考的高校招生制度,这看起来似乎是“人格分裂”的状态;但是实际上,没有足够坚硬的个人信用和社会信用,我们的社会生活本身何尝不是“人格分裂”的精神状态 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起来
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任教几年来,每次考试之后,都要认真的对试卷进行分析,对比总结,查缺补漏,从中我发现我校学生在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如:基本公式,概念,定理等.2.数学基本能力差,如:运算速度慢.准确率低.3.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灵活性,有不少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而不会举一反三.4,抽象思维能力差,一些抽象问题,显得无所适从,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之感.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动促活,以活带动”的方针来促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起来
.首先,思想动
每次考试之后,学生最关心的是自己考的分数,而不是想“我都做对了没有.错在哪里”,在教学中我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解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社会中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来没有知识将无法生存等.让他们树立一种“危机意识”,知道不认真学习将会被社会淘汰.其次,手动
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计算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演算习题中常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关键就是做题少,动笔少.尤其是数学,若只要求学生上课竖起耳朵听,下课仅完成作业,犹如登蜀道之难.从教学上看,出错原因很多,不外乎两点:一是概念不清,例如:学生在学习互质数时,总误认为“互质数”就一定是两个质数、其实,判断是不是互质数的依据只有一个“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造成学生做判断题无依据.二是抽象能力差,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如果题中只要求算表面积都能算对,但与实际相联系时如“粉刷柱子,无盖水缸,粉刷教室等,学生则显得力不从心,不知该算几个面.摸一摸,看一看,究竟应该算几个面.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一种准确迅速,简捷合理合理的解题技巧.第三,脑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下,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坚持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把学生当作可以和教师平等对话,交流的生命体.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原来的'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从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两个“培养”来灵活学生的思维.对于“活”,即思维活,除采用优秀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外.我主要通过以下两个“培养”来灵活学生的思维.1.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对于数学,“题不在多,而贵精”,“一题多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来“追踪”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在学习中,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如同“猴子掰玉米,学到底,忘到底”只有在考试前夕“卷土重来”.如此怎能考出优秀的成绩.所以平时我不断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如: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对于基本知识点有关题型的总结,一个规律适用范围的总结.通过总结,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升华,以提高他们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高等教育论文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内容摘要】: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法律本身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范畴,而道德属于思想范畴,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呼应,互相配合,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关键词】:道德 法治 互补性 协调
现代社会的两大规范体系——法律和道德在不时的冲突和亲合,这种矛盾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巨大后果,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迷惑以至于无法消除迷惑,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则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了起来。这是法制的发展,也是时代的呼唤。我们在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德治,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的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一、法治治外,德治治内,二者具有互补性
德治就是通过加强人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来约束违法行为的发生,人们意识到违法时间对社会和别人造成的伤害而不去犯法。
法治是通过违法后的惩罚手段来约束和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人们意识到违法后对自身造成的约束和惩罚而不去犯法。
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由于两者之间各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依法治国是外在的,从外面的力量、从强制的角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德治国是从内心、从人的素质上要求来自觉地遵循这些规范,二者相辅相成。法律的实施依然需要道德的土壤,当整个社会迷信市场作用的时候,互助精神在法院的司法判决中无法体现。处于弱者的消费者面对一个又一个貌似公正却完全不同的判决无所适从。我们不缺少市场的理念,也不缺乏对法律的关照,我们缺少道德的支撑。
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律是统治阶级用以统治的一种工具,它必须同经济政治道德等诸因素紧密联系相互适应。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再认识。我国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和道德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有着共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基础,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体现了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都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量和鼓励力量,并且通过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和鼓励而具有指引人们应该怎样行为的功能,实现它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遵纪守法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道德要求,法律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法治和德治是人类管理社会和阶级社会实现阶级统治的两种重要手段,是两种性质不同而又关系密切 的社会现象。其中,法治是对道德中重要问题的调整,是对道德力量的强化,道德法律化把人类的理念铸化为法律;德治既是对法治内化,把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同时也是对法治的重要补充,把法律之外的社会关系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一个交互演进的过程。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肩负着维护社会共同道德的任务。「”1」“法律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们在道德上善良。为了求得众人所能达到的最大的善良,世俗法律使自己适应各种道德信条所认可的各种生活方式,但它应该抗拒那些由于道德观念的真正松弛和堕落的风尚而为人们所要求的变更。它应该始终保持走向有道德生活的总方向,并使共同的行为在第一个标准上面倾向于道德法则的充分实现。「”2」 道德是法律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二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道德和法律是不可分的,没有道德的支持,法律就不成其为社会组成部门,而仅仅是写在官方文件上的词句,只显得空洞且与社会无关。”「3」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呼应,互相配合,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但是,法律本身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范畴,是以国家意志和全民必须遵守的姿态出现的,它直接干预人们的行为,它只要求对人们的行为是否违法、是否构成犯罪以及违法或犯罪的程度,作出相应的评判;道德属于思想范畴,而思想问题是不能靠国家权力的强制来解决的,它通过干预人们的思想和精神来实现干预人们的行为,道德规范的评判要求比法律要广泛得多和高得多。这告诉我们,在实行依法 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建设,把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律的充分实现必然会提高一般公民和国家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反过来,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又必然会促进法律的制定和实现。我们在创建社会主义文明法治环境中,必须把握法治与德治的互补性、兼容性和一致性。
二、法治和德治的差别
法治和德治虽然具有一致性,但两者始终是两种不同的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方式,二者不能混淆。其区别可以从法律和道德的区别中看出,即二者产生的条件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施方式不同,调整范围不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非常明显:法律由国家制定和实施,道德则通过人的内心信念、信仰及社会舆论来实现;法律具有确定的、强制性的制裁力,道德的惩罚方式则主要依据公共舆论、不赞成、嘲笑和摒弃于某一特定的社会团体之外。……法律与道德在客观性及执行方面的区别表现在:法律着眼于行为,而道德着眼于意志和感情;法律规则的效力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道德准则则因人、因环境而异。”「4」 “法律规定一般来说总是避免涉及良心的问题,不过问其意图如何,而只考虑其行为和态度;与此截然相反,道德所选定的范围则是意图。对法律来说,‘所有未禁止的都是允许的’。然而,反过来人们可以说在制裁方面,法律比道德更有强制性。违反一项道德规范可以招致指责,这是不可忽视的,因为指责,或者哪怕是嘲笑,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造成精神失常,毁了前程,甚至引起自杀。但是,它毕竟不如公众权力的行为,如刑事判决那样在有关人员的身上打上烙印。”「5」
从《法律基础教程》和《思想道德修养教程》看,德治强调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而法治则是强调公民意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公民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遭受损失时,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和要求国家赔偿。德治要求人们多尽义务、多奉献;法治则要求人权保障,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德治要求发扬传统美德和老一辈革命传统,而法治要求遵循现行法律和法治与国际接轨。德治从治心的角度来规范人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执行的标准有点空洞,不便于操作;而法治从治行为的角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执行的标准就是法律,明确具体,便于操作。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历代封建王朝奉行“德主刑辅”、“出礼入刑”的思想。其结果是:道德训诫具有了法律的威势,甚至代替了法律,把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等同起来。
在现代社会,法治是主要的,德治是补充。强调以德治国和以德育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对我们党治国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深化发展。是个人健康成长和国家繁荣稳定的客观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是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的治国理念。是建立健全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法律虽然严密,但也有它难以管辖的地方。因为违反法律的行为一般是违反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的行为,但不能由此认为一切违反道德的行为就是违反法律的行为。法律行为与道德行为,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之间是有严格界限的。法律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而道德一般强调的是义务。通过道德的义务推动法律的实施。以人作为主体而言,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外界强制性。无论道德和法律,既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也调整人们的内心活动。但法律侧重于调整人们的外部活动,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他律;道德侧重于调整人们的内心活动,一般体现为社会舆论的谴责,是自律。法律是外部强制性的管束,道德是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的外力作用于内心活动。内外结合,方可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为现实社会还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个人的遗传天赋、聪明才智等等在事实上还是不平等的。只有在法治社会中坚持正确的道德导向,在政策制定中充分注意保护社会的弱势群体,才能使社会稳定有序和文明进步。
法律的基础是道德,法律的立意和归宿是为了公正,公正也可看作是道德要求的范畴。法律实施的过程是个机械过程,它必须以道德作为基础。而且,一个国家的法制是否健全,主要取决于道德规范被纳入法律规则的数量。道德不具有国家强制性,而是基于个人的自主的创意和决心规范自己意志以及人们的相互高 尚而建立的准则,它主要诉诸良心,明辨善恶,是居于人的内心自律。“法律不考虑潜在的动机如何而要求对现行规则与法规进行外部服从,而道德则求助于人的良心。道德规则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首先是根据伦理责任感-而行为,它还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6」法治的实现只有通过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将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体现在法治的活动中,使法律与道德的精神协调起来,使法律得到道德的内化力的支持,让法律精神同道德精神一起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只有这样,法治建设才会成为可能。一般地说来,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领域要比法律广泛。法律难以触及人的心灵,解决不了人的思想问题,而德治的落脚点在于人心,在于人的思想自觉。法律解决不了信仰、价值观问题,只有道德才能使人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并以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法律不可能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统统管起来,而必然留有一些领域由道德来管理。道德是指导和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的相对独立性是道德的社会价值能够发挥出来的前提。道德建设中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依靠教育、引导、培养和熏陶,辅之以相应的社会管理制度和法规约束,努力倡导和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逐渐形成和确立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内容,以排解引导为桥梁,以阵地建设为依托,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新机制,使一些公共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再转化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改变人们的旧习惯,推动社会的 不断文明和进步。
三、社会需要法治和德治的统一
“法治的理念来自西方,德治则来自中国传统法文化,两者的结合顺应了寻根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潮流。”「7」在一定意义上,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这主要表明法律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的密切关系。法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搞市场经济离不开法或法治。法律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引导、促进、保障和制约作用。法律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和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虽然法律对经济和社会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是巨大的,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法律是概括的,它为一般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和模式,而实际生活却是具体和千变万化的,因而法律的作用也有其局限性:法律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矛盾;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8」法律的这些缺陷,弥补的手段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渗透于经济、政治、行政、文化、教育、习惯、传统和舆论的思想观念和准则。制定得再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适的人正确地去执行和适用,如果一个法律工作者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又如何能正确理解和执行与道德紧密联系的法律呢,也就很难想象法律会得到有效实施。另外,制定得再好的法律,也需要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支持,如果社会成员缺乏守法的思想道德风尚,没 有他们对任何违法行为的道德上的抵制,法律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地实施。再者,法律的不健全和存在漏洞,如果社会成员缺乏起码的道德水平,就会做出不违法却又有害于社会公德的行为,影响社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最后要提及的是,官僚腐败的滋生,一是法治观念的淡薄和官本位思想的突出,认为法律是”专管老百姓“的,二是道德约束下降,心理防线溃堤。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和法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法律推动和影响道德的发展,通过道德推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并弥补法律的不足。
在西方,治理社会一手靠的是法律,一手靠的是《圣经》,法律管行为,《圣经》管灵魂和内心。“法律与道德代表着不通的规范性命令,其控制范围在部分上是重迭的。道德中有些领域是位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门几乎是不受道德判断影响的。但是,存在着一个具有实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其目的是保证和加强对道德规范的遵守,而这些道德规则乃是一个社会的健全所必不可少的。「”9」在我国,治理社会靠的是综合治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改革由经济改革向经济、社会、政治以及伦理文化的综合改革发展。对市场经济的整体道德评价转向对市场中的道德秩序与行为规范的关心和评价,因而法律和道德成了治理社会和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而且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 治国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我国的市场经济促进人们的自立、竞争、效率和开拓创新精神,但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道德中来。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其原则就是要求等价交换,即交换的商品应是货真价实和双方的互利互惠,同时又绝不允许搞权钱交易。我国目前社会面临的状况和带来的问题首先是信用危机问题,其突出表现是:在宏观方面,政府管理者一方以“三乱”来增加财政收入,甚至建立小金库,乱发奖金;社会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和社团)一方以各种偷逃税方式来转移和隐瞒利润。在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之间利用“双轨制”长期存在的条件,大规模地、非法地侵占和转移权益,“三角债”是最突出的表现。在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人员利用国家“所有人缺位”以及改革赋予他们的“自主权”,为个人谋取利益;劳动者则利用抽象的“主人翁”地位普遍地消极怠工,追求分配利益的扩大化,而国家又使劳动者在缺乏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下岗,其利益受到损害。这样,一方面,信用问题几乎遏制了社会经济活动,另一方面,社会对信用危机一致谴责,建立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需要。其次是单纯谋利的动机和取向问题,表现为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再次是不择手段问题,表现为把致富与商业贿赂、商业欺骗、商业投机、商业偷窃和掠夺性开发经营;又次是对经济利益的态度问题,表现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不对等交易和强制性签合同等;还有就是“搭便车”或“无票乘车”问题。不少人仍抱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 想,使得国家权力被滥用,社会上贪污腐败、徇私枉法现象屡禁不止,虽然采取多种措施,但各种职务犯罪行为仍然甚嚣尘上。这些现象的严重性在于,社会组织和个人普遍“陷入”了不道德的经济行为之网,对应当遵从的道德规则失去信任,将以不道德手段谋取利益作为普遍的行为准则。对此现象,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对一般的问题显得苍白无力。因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全面的“系统整合”阶段,而全面的市场整合需要全面的伦理道德建设为基础,制度整合更需要以伦理道德观念整合为必要条件,社会对规范的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观念的呼吁已经越来越强。
全社会要共同行动,齐抓共管,协调一致,发挥法律的权威作用,发挥道德的感化作用。各级人大要发挥权力机关的主导作用,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力,加强监督,特别是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适应形势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所必需的法律法规,为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执法机关要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要求,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同时通过各种具体的执法活动,把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于各项具体政策中,融于社会的各项管理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全社会的形成和完善。大力整顿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创建社会主义文明的法治环境,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浪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儒家伦 理文化为主导的“自然道德”传统已经崩溃,计划经济时代的道德体系也因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要求而失去其社会约束力和整合力。儒家的以人性论为基础的“德教为先”思想涵盖从政治到日常生活的基本道德秩序的内容,是与儒家的“德治”思想及治国方略紧密相联的,儒家的思想道德对中国历史上的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德主刑辅”、“明刑弼教”和“出礼入刑”的思想。其优点在于强调人是可以教化而且必须教化的,这种教化,包括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其缺点在于它的立足点在治民,即教化老百姓对封建统治者安分守己,顺从封建专制和等级剥削制度。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道德同传统社会是完全不同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德治”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治民,而在于服务,在于通过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道德教育不是奴化和愚民的教育,而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所有的人在不损害他人的条件下有权利追求自己生活的满足;道德规范在权利义务平等的基础上规定个人应尽的义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能够生活在一种实用化和功利化的道德环境和法治环境中。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在健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同时形成社会主义市场道德。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内容要求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造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框架,把当前我 们已经提倡的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建设抓好。我们应使传统美德和新型规范相互渗透,法制和德治相辅相成,把依法治国不断完善,使以德治国深入人心。为改革发展营造一个人心思进的良好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罗杰·科特威尔著:《法律社会学导论》,第118页。
【2】马里旦著:《人和国家》载《西方法律思想史料选编》,第686页。
【3】罗杰·科特威尔著:《法律社会学导论》,第88页。
【4】戴维·M·沃克著:《牛津法律大词典》,第521页。
【5】亨利·莱维·布律尔著:《法律社会学》,第33-34页。
【6】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第358页。
【7】马慧勇著:《道德与法律的嬗变-法治与德治之历史与现实反思》。
【8】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大版99年3月第1版。
【9】(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第368页)。
第五篇:校园文化论文
校园文化解析
将军一校徐素萍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是靠精神活着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支柱,就会消沉、颓废、一蹶不振。同样,一个校园如果没有文化精神引领,它就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就像人失去灵魂一样。所以说学校不能缺失文化精神。
一、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理解
1、文化的概念
人们对文化的概念的探讨由来已久,这主要反映在文化定义的众说纷纭及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方面。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的定义被普遍认同,经过梳理我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习性,是特定人群普遍自觉的概念和方式。
2、校园文化概念的理解
(1)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精神、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它是侵润人心的氛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它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
(2)校园文化的主要特性:一是激励性。它是贯穿学校发展始终,体现师生的共同追求,激励师生的共同成长。二是独特性。它不同于其他所有学校、仅属于自己,他人无法复制和移植。
(3)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理念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等等
二、我校校园文化解析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依据华东师范大学的周洪宇博士提出的“阳光
教育”理论来进行的“阳光教育”,因此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紧紧围绕“阳光教育”来开展的,获得了全体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同,体现了其激励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一)理念文化
(1)校徽的设计
校徽是一个学校的标志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分辨人员、留存纪念和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同时在佩戴校徽的时候也给佩戴者在无形中增加了纪律的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我校的校徽彰显我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具有象征和隐喻的功能。我校的校徽主体是开心跳跃的孩子,颜色以绿色、黄色为主,代表着蓬勃发展和热情繁荣。校徽以字母“ji”演变而成跳出圆形的束缚,主体形状为圆形,象征着团结向上,同时也代表了“阳光教育”中冉冉升起的朝阳。
(2)办学理念的确定
基于对“阳光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确定我校的办学理念是:用真知和真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真知即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并且真实。《庄子·大宗师》:“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毛泽东 《实践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成语“真知灼见”是形容见解正确、透彻。亦指真正看到,确实知道。真:真的,确切的;知:知道,了解。真爱:真实、纯粹、包含情感的爱。这里指教师对学生的全部的爱,教师无私、平等又朴素的爱。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只有真爱孩子,才是实施阳光教育的前提。
(3)校风、教风、学风、校训
校风:为人坦诚,和谐友善,做事踏实,高效创新。教风:博学善悟、诲人不倦。学风:勤学、善思、自主、合作。校训:尊师友、爱校园,做阳光的将一人!
(二)环境文化
教学楼的一楼大厅是我校阳光教育的集中体现,大厅天花板是一个硕大的校徽图案,采用内嵌的灯光的形式使校徽更加醒目。大厅的右侧的几个大字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左侧是优秀的阳光教师队伍。大楼梯的右侧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3个教师节上对全国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左侧是“阳光学生”所要求达到的四会: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一楼:科技篇,分为科技、生命和科技名人三部分。主体颜色以蓝色为主,象征着智慧。
二楼:德育篇,分为礼仪,安全,养成教育三部分。主体颜色以黄色为主,象征着理想。
三楼:是读书篇,分为读书、方法、好书推荐三部分。主体颜色以绿色为主,象征着生命。
四楼:艺术篇,分为艺术常识,作品展示两部分,主体颜色以红色为主,象征着阳光。
一楼至四楼的厅廊吊牌设计颜色根据楼层主题颜色而定,吊牌内容由阳光教育的十二种品质贯穿全楼。
三、构建阳光校园文化的设想
(一)阳光管理文化
在学校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公正、人本、精细的管理原则,做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人文化、制度化、艺术化。
(二)阳光教师文化
教风是勤学善悟,诲人不倦。阳光教师做到:身心健康,乐观向上,行为示范,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三)阳光学生文化
通过开展德育、智育、体育、艺术和社会实践等多彩活动,努力使学生达到阳光教育的育人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欣赏、学会生存”。
(四)阳光课程文化
我校将积极实施阳光课程文化,课堂上实施阳光课堂的“八个转变”,每位老师都将上一节阳光课堂的达标课,做到人人争做阳光教师,人人打造阳光课堂,人人培养阳光学生。围绕阳光课程文化确立
本学期学校的教研主题是:“以学定教,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还将以阳光教育十二个品质为载体,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五)阳光环境文化
一是要加强管理,从管理的细节之处保持环境文化的完整、洁净;二是要用心使用,制定相关的使用记录,精心维护,及时报修;三要努力形成“三jing”文化:即净 ——环境洁净,内心干净;静 ——环境宁静,内心恬静;境 ——环境优美,境界高尚。
(六)五大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五大校园文化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制约、互相发展、互相促进的。五大文化共同的核心价值是:塑造师生心灵的阳光。最终的追求是通过教育塑造师生心灵的阳光,培养阳光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最终的目的是对人的改造和培养。
对于“阳光校园”文化目前只是初探,一种大胆的设想,相信在建设阳光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实现做事大气、一身正气、洋溢才气、相处和气;心胸包容、待人宽容、做事从容、面带笑容。
应该认识到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要经历几代教师呕心沥血积淀而成,一旦形成这种稳定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生活工作态度,它将弥漫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和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必须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贯穿下去!
我们相信人因为智慧而美丽,学校因文化而恒久!
校园文化解析
将军一校徐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