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从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谈高校文化建设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发展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校园隐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和难点。本文从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认为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可以推进校园文化的科学化和制度化。文章提出了隐性课程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分别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与实施、课程评价等角度,尝试解决高校校园文化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管理手段等问题。关键词: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关系
(一)隐性课程的来源
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指出,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课程更加有力。
事实上,校园文化之教育意义与课程有相同之处。只不过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学生从校园文化中习得的内容不是教师直接教授的,因这一特殊性,国外称之为“隐性课程” [1]。
隐性课程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课程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展,也是当代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1968年杰克逊(Jackson,P.W)在其《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概念,引发一片研究热潮。《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则将隐性课程明确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20世纪8O年代,我国开始将隐性课程纳入课程之列加以考虑。普遍认为:隐性课程的提出,改变了传统课程的观念。课程不仅是学科知识的选择与构建问题,还必须将相关的背景因素以及动态的因素纳入其中,课程设计走向立体化和动态化;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已不单单局限于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而是扩展到了学校的整个生活世界之中,课程学习全面化、整体化;隐性课程的提出,促进了现代课程体系的重构。学校的实际课程,应该是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大课程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隐性课程的特色,是重视改善物质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以完善学生的经验结构。如果说显性课程更重视知识、技能等认知性因素的传授,那么隐性课程则侧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发展目标的教育,以暗示、习得、熏陶等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学生的非认知心理的作用,来实现其教育价值。
(二)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学界对于校园文化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已成共识。它以“教育场”的方式,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熏陶素养,激发认同感和使命感,以形成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个学校的精髓与灵魂。
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具体说来[2]:
1.从内容上看,校园文化包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众多方面,这与隐性课程偏重于非学术性内容非常一致;
2.从影响方式来看,校园文化通常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情境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这与隐性课程所具有的对学习者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实施方式非常一致。
但这并不等于说校园文化完全就是隐性课程,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从产生的背景看,隐性课程是在西方课程理论研究的背景下提出的,与“学生在学校学到什么”的问题密切相关,强调“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杜威)的重要性。而校园文化则是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观念被提出的,即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各种文化现象。从属性上看,校园文
化是一种教育影响,而隐性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教育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教育性经验是有选择的,主观上看通常可以被设计。
所以,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之间既紧密关联又相互区别,应该说,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这种资源可以通过科学的开发和设计成为隐性课程[3]。
二、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现实意义
高校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在高校教育中,课程是传授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因而成为目前高校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从课程的角度去观照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站在高校建设的高度,去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避免其建设的盲目性;可以站在课程设计的角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化有序性,从而匡正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偏见与误解,提升其地位,共同支撑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1.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是高校教育创建品牌打造特色的需要,更是进行“文化管理”、提升高校现代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径。
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教授认为:“同类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论教育计划表,几乎是没有多少差别的。然而,论隐性课程,论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就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高质量的隐性课程。”
以隐性课程的方式进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无疑是高校创建特色的良好切入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将之设计成高质量的隐性课程,是学院进行品牌建设、促进特色形成过程中,值得考虑的战略之一。
另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既具有亚文化属性,又具有管理属性,既不同于传统的刚性的管卡压式的管理方式,也不同于单纯的物质引导管理方式,而是一种用文化进行管理的方式,重内在启发,重文化环境的熏陶,重文化氛围的感染[4]。
建设具有管理属性的校园文化是现代管理学的必然要求。通过隐性课程的设计可以充分凸显校园文化的“文化管理”特性,提升学院现代的管理水平。
2.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将其纳入课程体系进行规划、管理和建设,可以避免校园文化建设陷入误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曾经出现偏差,例如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管理、文体活动等层面,或者用思想政治工作、党群工作等代替校园文化建设,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化和低层次化,能够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轨道,并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进行操作的极少。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更是进行高校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校越来越强调实践性,在理论性方面的关注有所减轻。这样就导致了有些大学生过分注重实践而忽略理论知识。过弱的文化熏陶、过重的功利性培养,使得高校一度沦为职业训练场所,出现了知识、人格和文化的严重割裂。高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已经使得在高校中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成为日益强烈的呼声。
人们普遍认识到,由于隐性课程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且深刻持久的影响力,若缺乏强有力的隐性课程体系的支持,仅仅拘泥于45分钟课堂上的显性课程教学,要培养大批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的合格人才,将成为高校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而校园文化可以通过隐性课程这个方式,充分弥补高校教育目标中非学术性发展目标的缺失。高校内涵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高校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独特、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个复杂而富有
活力的课程形态,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可以被设计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这种设计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开展,而设计、规划并实施的过程,就是使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化科学化的过程。
三、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从课程目标看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位:高等性和职业性
高校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偏差还表现在:要么“眼睛向上看”,一味地模仿或复制重点大学的校园文化模式;要么“眼睛向下看”,将本校的校园文化进行简单的改头换面。我们可以转换一个角度,结合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和特色,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思考其定位。
“完人”的教育一直是人类共同的教育理想,课程的目标自然也是促进个体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亦不例外。人是知、情、意的统一体,隐性课程在情意方面的价值已得到承认,因而就要有目的地发挥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隐性课程部分的校园文化在这方面的特有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课程目标,主要是承担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培养而不是专业技能训练。其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校校园文化自然应该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在其建设过程中必然要遵循高校校园文化的一般原则,要重视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应该具有的高等性。二是职业性。高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高校院校的定位是培养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按照高校教育特点和规律,尽可能追求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教文化,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创设优良环境[5]。
(二)从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看高校校园文化的规划设计
从“亚文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校园文化分为“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两个层面。物质环境等可以算是“静态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动态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大致可以划为三类[6]:
其一,是智能型文化.主要指以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为目的课外文化,例如课外学术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办校刊等;
其二是观念型文化,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等: 其三是素质型文化,指的是由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包括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工作作风、治学风格等。
从教学计划的角度,我们应该对其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种制度、每一个观念、每一种精神都要进行细致认真的设计,并根据学生的生活轨迹和作息时间,恰当测算出校园文化每门隐性课程的所需时间长度(即课时),从总体上做好系统化的实施安排,避免课程的冲突与无效。
尤其要注重整个校园文化课程化体系中主隐课程与次隐课程的层级组合关系,使之系统化。
学校应该具有自己的主隐课程。所谓主隐课程,就是主流的隐性课程,用张楚廷教授的观点则是“隐性的主流文化”。
不同的主隐课程代表着不同学校的个性。主隐课程是在开发学校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课程体现了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并凝聚着学校独有的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行为作风,是一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并产生强烈影响的校园特色文化。因此,学校在制定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加大力度重点建设主隐课程,也可使原有的次级隐性课程上升为新的主隐课程,进而与原有主隐课程一道形成更具有内涵的主隐课
程[8]。
(三)从课程评价看高校校园文化的“文化管理”方式的体现
课程评价同样是对课程的价值判断。不过,由于隐性课程主要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态度等非学术性因素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不仅是内隐的,而且是漫长的。因此,评价注重舆论性、自我性、人文性和非程序性,偏重于自然式探究性的评价,关注定性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访谈、调查等方法。更多采用对实际情形的文字描述,特别重视学生自评价能力的形成[9]。这样的评价方式,无疑有助于校园文化重启发、重熏陶等“文化管理”方式的实现[9]。
“隐性课程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内取得成功的关键。”这是最早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美国学者杰克逊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论断之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各大高校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工作,需要全校上下群策群力,研究并实施校园文化战略,把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 建设,将使学校的高校文化建设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并取得杰克逊所期望的成绩和作用。[参考文献]
[1]刘新洲.校园文化作为“课程”的特性及条件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2(11):43.[2][3]赵江.隐性课程视野下的高师校园文化建设[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30.[4][5]兰成琼 黄晓初.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9):37.[6]陈境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惑与思考[J].高教高校研究,2010(7).[7]熊翔,张孝.高校院校通识教育体系中隐性课程设计初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98.[8]葛玲霞,张伟平.隐性课程的“场”效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19.[9]孔凡芳.从课程的基本要素看隐性课程的界定[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第二篇:谈老干部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谈老干部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在繁琐的老干部工作中,老干部与工作人员之间偶尔发生口角之争,不仅伤害了老干部的感情,也给老干部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当前企业扭亏脱困已到了攻坚阶段,各类矛盾相互交织,极易激化,势必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与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有关,但双方没有摆正彼此间的位置关系与缺乏双向理解也是诱发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潜在因素。
就老干部来讲,由于年龄的原因,按照党的老干部政策,他们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安享晚年,这不仅是一个自然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党对老干部的关心爱护。今天的“台上人”就是明天的“台下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现实要求老干部退下来后,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需要及时调整心态,心平气和地面对现实。如果老干部仍以原来领导者的身分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地对待工作人员,其结果也只能是自找气生。对工作人员而言,应从思想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一个具有特殊身分的群体。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的身分尽管已是普通百姓,但他们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百姓。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过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况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曾担任过领导职务。老干部工作人员应当面对这一实际,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任务性质半是管理半是服务。不能把自己摆在领导者的位置上指手划脚,而应把自己实实在在地摆在为老干部服务的位置上。
关于理解的问题,首先老干部应该理解老干部工作的繁琐性,以及工作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老干部部门是一个“清水衙门”,老干部工作是一项“全求人”的工作。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老干部工作难度更大。但是老干部工作人员迎难而上,四方呼吁,替老干部说话办事,为老干部服务。老干部应当理解他们的辛苦,体谅他们的难处,对他们的服务应给予充分肯定。不要因为他们一次无心的失误而一味求全责备,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甚至产生隔阂,发生摩擦。对工作人员来说,应该充分认识到做老干部工作,为老干部服务是在为党工作,应该有“党叫干啥就干啥”的信念。老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安置和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是全党全社会应尽的责任。应该理解他们多数曾担任过多年的领导职务,形成了自己的说话方式及生活、处事的习惯,工作人员也不要总以为其在摆架子而产生不愉快的情绪。至于老干部发一发脾气,出一出怒气,我们工作人员应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去理解。对于前者,应充分理解其生理特点,多给以体谅与安慰;对于后者,要理解老干部“下台”后,生活中世俗偏见在他们心理上产生的不愉快印痕,应主动热情地关心帮助他们,不要使老干部有“人走茶凉”的感觉。有时老干部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看不惯、想不通而发脾气,对此,工作人员更应体谅他们的心情,多给他们以安慰,多为其排忧解难。只要我们诚心诚意为老干部着想、替老干部做事、为老干部服务,纵然有些老干部一时对我们有意见,他们终究是会理解我们、信任我们的。
总之,老干部与工作人员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共同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工作关系。只有这样,党的老干部工作才能得以健康顺利的开展。
第三篇:高等教育论文: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
高等教育论文: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
摘 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对 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教育具有目的深层性、方式渗透性并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自我教育等特征。
关键词:校园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隐性教育
一般认为,学校教育的特点就是“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不可否认,学校 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是,学校教育仅仅是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的吗? 杜威曾指出:“也许所有教育学上 的最大谬误是这样一种观点,即以为一个人学习的只 是当时他在学习的那种特定的事物。”[1 ](P364)正是从学校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学校教育非计划非组织 的一面,即学校不仅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学校中环境设 施,教师品格、价值观、信念,师生间的交往方式、人际 关系,同学间的信息交流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 的影响。如杜威指出的那样:“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
人参与人类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发 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 力,熏陶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 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 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他 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 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过程。”[1 ](P1)杜威这一信条的核心在于:在最原始的意义上说,教育 是在“不知不觉”中展开的,专门化的教育不过是原始 教育的形式化、结构化。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校园文 化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
一、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内涵
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通过 师生的劳动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 又包含隐型式样(参照美国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 克莱德-克鲁克洪对“文化”的解释)。它包括物质文 化(学校教学、科研、生活所需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 境)、制度文化(学校的各种规范化、正规化了的规章 制度)、行为文化(学校行为主体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和精神文化(学校成员共持的价值体系、道德情 感、思维模式等)。学校教育目的的达成,学校创设的 校园文化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 霍姆林斯基也认为:“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 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 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2 ] 其微妙在于“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1.校园物质文化的隐性教育。校园物质文化景
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因为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 所,这就要求景观本身包容丰富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 值。校园世界是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历 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种种物质文化景观都记载着人 类共同的经验,都在诉说着自己所携带的历史、文化 和科学的信息。客观物体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 但经过了教育建设者们按照预期教育目标,并适应学 生成长的需要而精心设计和创造后,校园建筑物和生 态环境也变得“活”起来了。正如罗兰-恩特-梅根 所趣喻:课堂是一个建筑师幽灵萦绕的场所。[3 ] 苏霍 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3 ] 教
:“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 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3 ] 一个环境建__设得很好的学校,其校容校貌透露出浓烈的文化气息 和青春活力,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像一位 沉默风范的老师深刻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方式 与生活方式。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具有某种“强制”力量,它能 “迫使”学生领会它的含义,如学术报告厅的严肃庄 重、体育场馆的朝气蓬勃、多媒体教室的现代化等,都 能令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另一方面,在与景 观的“交往”中,由于受到学生已有观念体系的影响, 面对相同的景观,不同的学生获得的信息、体味的精 神也是有差别的。这不仅展示了学生独特的精神世 界,体现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丰富 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获得了人文精神的建构。
2.校园制度文化的隐性教育。任何一所学校都
会通过规章制度和法律条令的制定、宣传、学习、贯彻 促使学生树立法纪观念,自觉约束和端正个体行为, ,又是激励 教书育人和人才成长的精神食粮。由于学校各项规 章制度中都集中反映了学校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观 点、价值观点和培养意向,因此,由制度文化形成的教 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学生就有一种潜在的心理压力 和动力,客观上起着指向、规范、约束、激励的作用。设想在一个充满文明礼仪的校园内,谁不会有意识地 注意自己言行的文雅? 这就是一种规范和约束作用, 久而久之,便会显示出墨子所说的“染于苍则苍,染于 黄则黄”的环境影响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业已 证明,一切外部教育影响最终都要经过受教育者内心 的认同和接受方能起作用。
3.校园行为文化的隐性教育。学校主体的行为
形象、各种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行为文化 的趋同与凝结,便会构建成学校的整体风气———“校 风”。校风和传统犹如“无声之教”,其影响力比被动 地接受说教更迅速、深刻、有效。正如加拿大学者斯 蒂芳-利考克所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 他周围的生活环境”。[4 ] 校风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也是校园内部基本的心理环境,团结友爱的风 气,可以在学校组织内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是培养个 体集体荣誉感与认同感的肥沃土壤。
4.校园精神文化的隐性教育。
在社会学、文化学意义上,所谓校园精神文化就是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了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特色、精神风貌的一种校园文化形态,是被学校师生一致认同的主体文 化。作为校园文化中最高境界的精神文化,并不具有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那种可见有形的特点。然而,由 于其精神已渗透、附着在了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及其 行为主体身上,从而使人又无时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 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校园感染力、凝聚 力和震撼力,因此,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个性特 征、社会魅力的高度体现。事实上,我们也曾有过这 样的体会:当置身于一座具有优良传统并享有巨大社 会声誉的著名院校,总会感到该校园中有种奔涌着 的、富有生命的东西不断撞击着自己的心灵,它使你 感动、兴奋、激昂。而对一所平庸的、毫无特色的、暮 气沉沉的学校来说,其缺少的正是这种能唤起、激发
学校及其成员崇高情感和进取心的校园精神文化
二、校园文化隐性教育的特征
首先,教育目的的深层次性。诚如人们所知,学 生在学校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养成优良的 品质、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理想,这对学生的一生都 具有定型意义和持续的动力价值。校园文化创建者 的初衷以及形成的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正 是不满足于受教育者获得表面的知识和技能,而旨在 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等精神取向,并通过学 生人格的塑造来养成他们具有持久效应的思维、情感 及行为方式。
其次,教育方式的渗透性、潜在性和濡染性。校 园文化隐性教育的这一特征是明显区别于显性教育 的,校园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是最富渗透性的一种 教育影响,其创设的那种潜伏、弥漫、浸染于整个校园 并体现了学校风范的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启迪、感化 作用。置身其中,受教育者无需教育者作更多的繁琐 ,便会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校园文化 对自己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熏陶。这种渗透、潜在、濡染的特点,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妙。例如, 电大系统的办学虽然历史并不悠久,但在接近30 年 的发展和探索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现代远程开放教 育,天网、地网、人网的合一,也渐渐渗透到了置身于 其中的师生的心灵深处。
再次,受教育者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在显 性的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是从外部提 出诸多的教育要求,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而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教育,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是隐 含在校园创设的并经过校园主体互动强化后的文化 环境和精神氛围中的,因此,这种要求的隐蔽性与学__生的自我愿望、个性特点一般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 并使受教育者感受到自己是作为被尊重的人而存在 的,从而愿意去接受教育,具有接受教育影响的亲和 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激发。
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5 ] 教是为了不教, 德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在受教育者内心建立自我 教育的道德环境。电大系统的办学是现代远程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其“没有围墙的大学”、其“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其 开放的政策、民主的措施等都在充分发挥着受教育者 的自主能动性,也使他们在内心构建着自我教育的机 制: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 务、自我完善。
一般说来,校园文化是学校党、政、工、教学等各 部门围绕育人的中心群策群力的结果。当然,在校园 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应也不能忽视学生这个群体。马克思主义从来不仅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性 作用,而且也重视人对环境的反作用,一向把人看成 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他认为,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静止地接受外在力量的教育和影响,而是通过自己的 实践活动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人在革命活动 中,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 6 ]“环境的改
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 革命的实践”,这说明,学生具有接受校园文化环境影 响的一面,又有主动影响环境的一面。一方面,学生 可以选择环境中的不同文化要素,对隐性的教育要求 采取接纳或者排斥的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允许学 生参与到创设校园文化环境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展现 学生的聪明才智,还能为校园文化注入青春的鲜活气 息。况且,作为学校中的一员,学生有权利和义务创 建他们置身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此,允许并充分发挥 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 是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 ]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2 ]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12.[3 ] 贾克水,朱建平.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 ].教育研究,2000 ,(8):37 42.[4 ] 张官禄.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94.[5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6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34.
第四篇:校园文化课程
建设“雅·致”文化 实施精致教育
后村中心初中校本课程编写组 李成秀
学校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场所,文化是学校的空气,是学校的生命之水,离开了文化,学校就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体现,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感觉,引导学校师生的思想与言行。
后村镇中心初中始终坚持“实施‘雅•致’文化引领,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办学思想,秉承“和谐共进,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以“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和管理,初步形成了“规范树形象,习惯修品行”的校风、“用心教书,博爱育人”的教风、“勤学善思多练习,合作竞争互沟通”的学风,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用理想照亮人生,靠言行铸造人格”校训。用先进的办学理念融合学校的文化积淀,形成与学校核心办学理念一致的独特的积极向上的高雅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引领学校的发展。
后村镇中心初中始建于1960年,经过1988年的一次搬迁,2006、2009年的两次合并,学校现拥有教职工近200人,在校学生2200余人,他们来自于原先分散在全镇的4所初中,亟需用一种文化凝聚、同化。学校的“雅•致”熏陶和感染加入这个集体的每一个成员,产生一种无形的凝聚力;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力量,内化为一种向上的力量、进取的源泉,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淡淡的花香和朗朗的读书声吸引着一双双蝴蝶翩跹起舞,一群群蜜蜂熙熙攘攘,年轻的师生在校园中依坐而读,间或悄声交谈,指点花蕊,笑谈人生„„典雅的校园,精致的教育,高雅的教师,优雅的学子――这就是后村镇中心初中,日照市的第一所坐落在农村的省级教学示范校。从后村镇中心初中毕业的学生无论过去多少年,一回顾初中生活,最先想到、印象最深的就是紫藤,花开香远益清的样子,学校优雅的环境,美丽的花,美好的人生,像紫藤花一样淡雅、美丽。紫藤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烙印在师生心里。学校给予紫藤寓意,挖掘紫藤文化内涵,融合优雅、精致元素,形成了“雅•致”文化特色。
典雅校园:让每一处角落都有风景
环境文化的打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学校是“山东省绿色学校”,在总体设计中充分体现“绿色、科学、人文”三结合的育人理念,在“美化、亮化、绿化”上做文章,绿化面积达21320平方米。
紫藤长廊始建于1988年,位于校园南部,运动场北侧,东西长约100米。如今的紫藤长廊早已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乐园。一年四季,晨曦暮霭,长廊下不乏师生相伴的身影、畅谈爽朗的笑声。他们在紫藤下读书学习、谈心交流、畅想人生„„
学校还先后建设了 “法桐一条街”、“垂柳绿荫”、“柿树走廊” 等一系列景观,让每一处角落都有风景,成为一座真正的花园。
高雅意趣:让每一天都成为节日
师生活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关键。围绕紫藤长廊,我们每年都会开展以紫藤为主题的摄影、赏花、识香、品性等系列紫藤文化艺术节活动,成为师生展示才华,享受人生的重大节日,也深深打上了学校的烙印,成为了学校的一大招牌,体现出学校的特色文化。
每一届艺术节都会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广
大同学积极投身到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从紫藤花含苞待放持续到硕果累累,艺术节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每一天都成为节日。艺术节上开展系列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会议等宣传手段扩大宣传力度,增加艺术节的影响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艺术氛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展示了莘莘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同时也让他们受到了一次极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学校还成立了紫藤文学社,创办《紫藤》社刊,形成培育师生的高雅意趣的立体文化建设体系。
精细管理:让每一个细节都成为名片
短短三年,学校已经由一个三校区合并而成的散乱学校,变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学校,奇迹如何能够成为现实?
学校首先深入落实了“六项管理”: 行政管理科学化----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教师管理层次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班级管理绩效化----班级量化考评管理;学生管理自主化----构建学生自主管理体系;课堂教学高效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校园文化育人化----构建书香校园。
学校聚力打造“十张名片”:1.升旗仪式庄严隆重; 2.“易教室上课”规范有序; 3.课间操快、静、齐; 4.课间秩序轻声慢步; 5.午饭错时制,就餐“程序化” ;6.自主管理、自我服务; 7.学生路队安全文明;8.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9.高效的课堂; 10.上乘的质量。
精致教学:让教学的每一分钟都有效
聚焦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精彩度,学校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让每一分钟都有效。学校推广“预习、合作、展示、检测、反思”五环节学习模式,大力推行启发式和探究式学习,学习洋思“三清”:狠抓教学任务日日清,重点落实课堂教学堂堂清,做到单元知识周周清。要求教师六个“做好”基础上,集体备课,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四清”工作,树立师德风范。
教师六个“做好”:做好网络环境下的先周集体备课;做好高效课堂的构建,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做好作业布置与检查;做好“四清”工作;做好培优辅差的课后辅导工作;做好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工作。
教育学生养成七个学习习惯,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七个学会”前提下,建立学习共同体,主动自学,完成“四清”,自信、自尊、自强。
学生七个学会: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学会读书;学会课前准备;学会预习;学会“四清”;学会独立作业;学会阅读与写作。
结合七个学会,让后村中学学生六“必”习惯:1.有课必习(预习、复习)2.学习必清3.有疑必问 4.作业必做 5.有错必纠6.闲时必用。
精品课程:让每一节课都点燃智慧
为了学生充分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本校传统和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挖掘紫藤文化内涵,融合优雅、精致元素,逐渐成为一门特殊的校本文化课程――《紫藤》,以课程化人,引领学校的发展。
以《紫藤》为引领,学校陆续开发出系列精品校本课程:《环保让生活更美好》列举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激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增强与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达到知行的和谐统一。《创意与发明》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利用创意发明案例开阔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探索
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日渐浓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现已获得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百余个。
学校全面开展新教育实验,以晨诵、午读、暮省、随笔,以新颖别致的教育叙事、耳目一新的数字故事等活动,从另一个渠道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给我校带来勃勃生机,几年的不懈奋斗迎来累累硕果,至今已经获得国家级优秀校本课程一项,市级一等奖三项,二三等奖若干。
高雅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享受教育的幸福
学校努力构建理想、高效课堂,推进“三案五环节”,推广“预习、合作、展示、检测、反思”五环节学习模式,引导教师大力实行启发式和探究式学习。教学主要措施:学习洋思“三清”。狠抓教学任务日日清;重点落实“课堂教学堂堂清”;做到“ 单元知识月月清”。“三清”起到督促学生及时学习、复习、巩固、补救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的课堂和学生精彩的表现让教师不再淹没于备课作业,不再埋怨学生的朽木不雕。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感动学校十佳教师评选”活动,从全校教职工中寻找感动学校的教师,举办隆重的颁奖大会进行表彰。感动校园的老师中既有兢兢业业的老教师,也有奋发图强的年轻教师;既有辛勤工作的前勤教师,也有默默奉献的后勤人员„„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推动校园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带给我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他们都是高雅的教师,因为他们每一天都在享受着教育的幸福,每一天都在感动着校园!
优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向往学校
学校秉承“行为展示风采,习惯成就未来”、“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的德育理念,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的卓越未来、美好人生奠定坚实基础:美丽的绿草坪生机勃勃,没有一个脚印;整洁的教室,窗明几净,看不到乱写乱画的痕迹。偌大的校园里,看不见一片纸屑;宽敞的教学楼周围,听不到任何的喧闹。宽阔的运动场上,队伍整齐,步伐有力,口号响亮;集体活动中,2200余名师生集会,横看成排,侧看成线,宁静有序。上千辆自行车整体排放,1800名在校生同时用餐,餐厅内排队打饭,秩序井然„„
学校团委在2006年成立“小青蛙环保社团”,从最初的改善校园环境,到逐步走向社会,把环保理念播撒到广大的农村,影响力日益扩大,两次受到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现金资助。日照电视台、齐鲁晚报曾对社团作专题报道,《环境教育》杂志也对我校的环保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市环保局先后为社团提供3万元的现金支持。
学校确立了“三步走策略”:第一步(2006-2010),在建校完成之前的两年,走“科研兴教、内涵发展、精细化管理”之路,以“高质量、有特色、创一流”为目标,成为全区管理和教学的窗口学校。第二步(2010-2015),走特色创新、专业评价,扁平化管理之路。实现由管理型学校向学习型学校的转变,由目标评价向专业性评价的转变,实现在全市到全省小有名气的农村初级中学。第二步是我们发展的一个关键,也是一个飞跃,从思想,管理,教学将发生一个质的变化。第三步,在2015年以后一段较长时间内,是“管理完善,创新经验成熟”的阶段。以科学的管理、独特成功的办学典范,不断创新充满活力为特点的中学,初步实现省内知名,在全国某些方面知名的第三步发展目标,成为“齐鲁名校”。
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日照市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校”、“山东省绿色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等20多项省市荣誉称号。教学及学校管理名列岚山区首位,成为全区的管理和教学的窗口学校。重新划归东港区后,我校在历次评估中都获得了高度评价。
“雅•致”文化已经逐渐内化为全体师生的思想,渗透到全体师生的言谈举止上,流淌在全体师生的血液中!文化引领、精致管理、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后村镇中心初中一定会在这条校园文化建设之路上坚实地走下去,让学校更加雅致。
第五篇:采购部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1.与管理部门之协调关系:采购部门对公司生产或商品成本之节省,能产生重大的贡献;对公司生产所需原料或销售部门商品之供应,亦会产生直接之影响。为了使采购功能有效发挥,公司管理当局应重视采购部门之横向联系,并应注意采购人员之专业训练及制定采购人员之行为规范等事宜。
2.与销售部门之协调关系:销售部门应提供正确的销售预测及销售目标等资料给采购部门,以期采购计划之有效执行.销售部门研订产品之价格,必须事先预估制造成本,尤其是占主要部分之材料成本。在预估材料成本方面,采购部门应提供充分之协助。销售部门在与顾客谈判特别订单及无库存的产品时,必须考虑采购的购运时间,避免造成无法如期交货的问题。采购部门应将从供应商处所获得的有关竞争同业的用料需求资讯,以及其产品之销售数量、品质、价格等资讯,提供给销售部门,以协助做好竞争策略之拟订工作。为了互惠起见,公司在政策上,会要求供应商购买本公司之产品,在此项政策之执行方面,销售部门与采购部门应密切配合办理。
3.与生产部门之协调关系:为了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性,采购部门和生产管制部门需要经常交换资讯。生产控制部门应尽早通知采购部门有关产品的生产计划与物料的需求计划,使采购部门有充裕的时间寻求来源,并与供应商议价。而采购部门亦必须通知生产管制部门其所需要之购运时间及订购后可能发生的变化。若生产计划或采购计划中的数量或时程,有任何的改变,彼此均应迅速通知对方,以便及时做适当的调整与配合。
4.与质管部门之协调关系:基本上,采购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品质的标准,以便从供应商处购买到合乎用途的东西。采购人员由于直接与供应商接触,能帮助品管部门建立供应商所能配合的一套检验标准。而品管部门亦应将检验结果告知采购人员,借以考核供应商。
5:与制造部门之协调关系:采购部门提供制造部门所需之物料,二者关系密切,但是二者却有不同之立场。通常,制造部门希望物料能快速供应,以免发生断料停工事情;而采购部门则希望能有充分时间进行议价,以期降低成本。因此,在采购的购运时间方面,彼此必须互相尊重、充分协调,切勿意气用事。又,对于“自制”或“外包”之决定,制造部门与采购部门彼此立场与见解亦可能有异,此时应以成本分析结果及策略上考量因素,彼此以客观的态度,共商办法。
6:与技术部门之协调关系:技术部门于设计物料规格时,不可过分强调追求理想,而忽略价格和市场因素;而采购部门也不可太强调价格因素而忽略品质要求。因此,技术部门应征询采购部门之意见,而采购部门亦应根据市场情报,建议适当之规格标准。总之,两者必须密切协调。期能顺利进行采购。另外,为了建立标准化,以收大量采购之效益,技术部门应于设计前多征询采购部门之意见,以期尽量减少物料品种,在此方面。两者应密切协调,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又,在新产品之设计方面,采购部门应随时提供有关物料规格、性能、价格等最新资讯,以供技术部门参考。不过,目前对于物料的使用不仅要符合保护消费者的要求,也要达到环境保护及职业安全、健康的标准,使工程规格之设计更趋严格,因此限制了采购人员在使用替代性物料
或产品之机会。所以工程与采购部门必须加强联系,以免违反公众安全与利益。
7.与仓储部门之协调关系:大量采购可以降低物料的单位成本,但是相对的,因存量的增加,而提高仓储成本。因此,为了使整体的采购成本降低,采购部门与仓储部门,必须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妥为设计适当的最低存量及订购点。采购部门应于订购作业完成时,将有关交货时间与数量等资料通知仓储部门,以便仓储部门能事先准备所需之空间;而仓储部门应定期将存量记录通知采购部门,以利存量之控制。又,对于退货、呆料、缺料等问题,采购人员亦应协助仓储人员处理。
8.与会计部门之协调关系:每一项采购交易,从订购开始到交货、请款、付款为止,都需要作会计处理。会计部门也可为采购部门提供各项有关之计算资料,例如:应付账款余额统计、实际支出金额与预算金额之比较、材料成本之计算、价差之绩效计算等。不过,在许多企业与机构中,这些会计工作有时候会由采购部门担负一些职责。不管这些会计工作由谁执行,部门间紧密的协调与合作,通常可以从供应商获得折扣的机会,以及改善买卖关系。
9.与财务部门之协调关系:采购预算是公司资金需求的最主要部分,若无良好的财务计划,采购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采购人员在选择较佳品质时,必须考虑成本因素;在订购较大数量时,必须考虑公司财务负担能力;在议定价格时,必须考虑付款方式(现金支付或期票支付),以避免造成财务上的损失或风险。因此,采购部门应与财务部门在资金调度与运用、汇率与利率之价差、付款条件与额度等方面,做妥善
之协调。
10.与法务部门之协调关系:采购作业会牵涉到法律问题。因此,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与采购作业有关之法律知识,否则可能因不谙法律规定,在无意中,使公司陷入诉讼困境而遭受损失。在处理采购合约、纠纷、索赔以及智慧财产产权等方面,采购部门应与法务部门密切协调。未设法务部门的企业,必要时应聘请外界法律顾问协助。
11.与公关部门之协调关系:采购人员经常会与外界人士接触,在某种意义上,采购人员就是公关人员。采购人员的行为势必会影响到供应商以及其他关系人士对公司的观感与态度。如果设有公关部门的公司,则采购部门应与公关部门的密切合作,透过采购作业的执行,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并产生良性循环,使以后采购作业的执行,能更加顺利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