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校园文化
谈校园文化
大海里的文化是水生物的自由,蓝天中的文化是白云的舒适,那么,校园里的文化又是什么呢?它是我们无时无刻的认真态度,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校园里总会有一些不起眼的小草,因为他们往往生长在石头缝里,墙头根里,甚至连一些刚刚裂开的墙上都长着鲜嫩的小草。小草们那坚强的意志力给予了我们一种提醒,正因为这一个提醒,我们在校园中的文化更加之深,更加好了。小草也许是微小的,但它却告诉了我们一个致命的弱点,不够坚强。也许我们坚强,但我们总是半途而废的做事或者是知难而退,小草就在这一点上比我们强,小草在各种困难与挫折面前勇敢,只进不退,没有一丝的放弃意识,因为他们渴望阳光的温柔,渴望等到破土而出的一天。而我们唯有像小草那样,面对困难与挫折不退缩,不恐惧,把我们的勇气提出来,才会得到永恒的成功。我们必须做到:让困难害怕我们。阳光对小草就好比是他们闯过困难的动力,而我们的阳光,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梦,所追求的成功,我们就是因为一切追求才会来到这美丽的校园,成为校园的一部分,因为校园因我们所拥有的“文化”而完美。
我们必须拥有小草那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精神才能够把完美无瑕的“文化”献给校园。
学习的态度是什么?是认真,是一丝不苟。
有人会问:“学习一丝不苟,难道就能考到好成绩了吗?当然,不一定,但你尽力了,会有什么人怪你呢?只有你根本没有尽力,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那样的一丝不苟会考出多少的成绩,更别指望考出好成绩啦!其实我们经常性的埋怨,不过是给自己的失败与羞愧作了一个小小的掩释。没有所谓的一丝不苟,只有所谓的放弃。一丝不苟不是说出来,而是要做出来的,难道不是吗?小草以一丝不苟的努力拥有了阳光与太阳,而我们也一定会因为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而令我们得到了我们将拥有的成功与微笑。
校园里的文化就好比是我们成功的喜悦,胜利的微笑。让我们把学习之后的成果,努力之后的成果与汗水流下之后的成果,让我们可爱的校园文化完美成长。
事实上,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的乐观与努力学习,让我们把我们的努力溶入校园文化之中,让我们的天空更加蓝,让我们的梦更美,亦让我们的校园文化更真、更好、更完美、更加的一丝不苟吧!
第二篇: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很重要的隐性教育方式,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开发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必须把校园文化纳入办学计划,做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方向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改革开放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复杂的。市场竞争意识可激发学生改革、创新、向上的精神,也可带来个人至上、金钱至上、追求享受等价值取向方面的消极后果。再加之他们身心发展和思想认识的不成熟,对现有的各种文化现象缺少鉴别,甚至以生为新,以奇为雅,从而表现出较大的盲从性。因此,必须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去占领校园文化阵地,注重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让健康的歌声、甜美的笑声、朗朗的读书声和文明的谈话声充满校园,确保校园文化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
二、坚持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各校地域不同,校情也各具特色,因此,应根据当地条件,扬长避短,在校园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要特别注意体现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办学思想,把优秀的民族文化融于现代文明之中。同时还应看到,一些地方 “普九 ”任务依然繁重,办学条件尚未彻底改善,因此,校园建设、景点设计和宣传品的布置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做到既可观赏,又能实用,无一物不景,无一景不用,还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陶情冶性、修身养德的花园、乐园和学园。
三、坚持参与性原则。
校园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要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领导和教职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外在的教育要求、文化熏陶要通过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要建立学生自我教育、共同参与的激励机制,使他们在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品格。
四、坚持整体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纽带,活动文化是载体。四者应同时着力、协调发展。但是,当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通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偏重物质文化,忽视精神文化;重视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显性文化,忽视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隐性文化;重视校容校貌等室外文化,忽视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室内文化;重视学生文化,忽视教师文化,从而制约了校园文化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整体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精心雕琢。
二、坚持特色性原则。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各校地域不同,校情也各具特色,因此,应根据当地条件,扬长避短,在校园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要特别注意体现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办学思想,把优秀的民族文化融于现代文明之中。同时还应看到,一些地方 “普九 ”任务依然繁重,办学条件尚未彻底改善,因此,校园建设、景点设计和宣传品的布置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做到既可观赏,又
能实用,无一物不景,无一景不用,还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陶情冶性、修身养德的花园、乐园和学园。
三、坚持参与性原则。
校园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要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领导和教职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外在的教育要求、文化熏陶要通过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要建立学生自我教育、共同参与的激励机制,使他们在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品格。
四、坚持整体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纽带,活动文化是载体。四者应同时着力、协调发展。但是,当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通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偏重物质文化,忽视精神文化;重视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显性文化,忽视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隐性文化;重视校容校貌等室外文化,忽视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室内文化;重视学生文化,忽视教师文化,从而制约了校园文化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整体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精心雕琢
第三篇: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凌海市白台子镇中心小学
翟洪侠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学校环境文化、师生的精神文化、校园师生生活文化、校园师生心理文化、社区文化等几方面,提出当前农村小学建设校园文化必须结合本校的特点,深入挖掘各种有用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
校园生活
校园心理
社区文化
文化建设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回答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也就是说,学校的师生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此,学校不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且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特别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验活动中,加强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这将无疑推动课程改革科学有序、健康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个特殊组织里,以学校组织成员为文化主体,通过组织内部的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文化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学校群体的价值观与准则、校史传统、习惯作风、道德规范、行为方式以及语言符号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编码、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文化模式。它表现了学校的综合个性,简而言之,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做为农村小学,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的创建
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包括校园文化的外部环境和师生的精神文化。
(一)建设校园文化的外部环境
具有生命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长期处于某一校园文化环境正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如学校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学校的校风,很难设想一个环境肮脏、秩序混乱的地方,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作为一个管理者,在建设学校文化时,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作为农村小学,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但由于资金有限,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美化校园,可在校门口左右两边栽种两排树,建设两个花坛,在校门的外墙上题写几个醒目的大字,在与极具个性化的学校大门相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好的,使人感觉到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学校的两个宣传栏书写了课改的丝语,向社会家长宣传课改。在教学楼的栏杆上标有“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体现了学校的课改方向。教室也应进行布置,黑板上方正中是国旗,国旗两旁写着“团结活泼,诚实勇敢”八个大字,体现了育人的目标,黑板的一侧安排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鞭策学生的日常行为。教师办公室的墙壁是《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应均有位置,明确规定了教师职责,把校规校训放在了显著的地方。黑板报的内容定期更换,建设校园文化长廊等,使学生时时刻刻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同时学校周围栽种柳树、槐树,开辟了一条绿化带,每个班级前设置一个花坛,为校园增添了色彩,给人以秀丽清雅、生机勃勃之感。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育人作用。
(二)营造师生的精神文化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学校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无疑会对师生心灵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的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活用教学资源,以增多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的机会,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这些前瞻性名言、古训,均为我们揭示出读书文化的重要性。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差,现在国家的“三优两平台”使农村小学拥有了一些新的硬件设备,还是远远比不上城市小学,但也应开展一些作文,数学、美术、音乐、书法、乒乓球等兴趣活动小组,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开放图书馆里的图书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用健康的读物吸引学生,正确引导他们,杜绝其他精神垃圾腐蚀学生。倡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比赛。使学生在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得到良好运用和发挥。支持鼓励学生自己创作班级小报;开展美术、书法、作文等比赛活动,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的特长,为学生开辟名为《我最棒》的专栏,把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在橱窗里的《我最棒》栏目里,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一种“人人讲学习,人人爱学习,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同时,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卫士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师中成立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开辟问题中心,充分利用一些闲暇时间,进行研讨。通过这些群众性组织的构建,既能把师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健康上来,又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少先队活动,是主要的载体,针对这一特点学校还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班队活动,充分展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以模范作用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这种育人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兴趣点扩散和渗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规范的校园生活氛围的形成
规范的生活氛围指学生生活的规范化,包括文明得体的行为举止、合理的作息制度、良好的生活秩序。规范的生活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法律修养,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指导,制约行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生活效率,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形成规范的生活氛围,就必须有严格而科学的管理作保证。因此,学校应制定了《小学生一日生活细则》、《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优秀班级评比细则》、《教师考核细则》等规章。以严格的制度约束学生,以科学的管理制约学生。有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规章就只是一纸空文,也谈不上对学生起到规范作用。为了使制定的规章能一一落实,学校应成立少先队检查小组,定期进行检查,选择固定的时间公告检查结果,并发给流动红旗以兹奖励。校领导定期对教师的备课、作业进行考核,评定等级,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通过检查、评比等活动,使师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为教学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和谐的校园心理氛围的创设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通。师生间的心理融通在教育中的具有重要意义。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重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法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的成长。理解和关心学生不只把他当作普通的孩子,应该尊重学生,把他当作独立的人来对待,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关心、爱护、关注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知心的朋友,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班级教学。
在农村小学中,要创设和谐的校园心理氛围,应要求每位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被理解、被关注、被接纳、被支持的宽松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感受到老师的爱,用爱去浇灌花朵,用爱去自滋润心田。教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师德师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提高师德修养,以名人为表率,开展“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依法执教”等系列活动。特别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有正确的育人观,学会欣赏学生,懂得尊重学生,能够善待学困生,甚至要偏爱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应“增加一点感情投资,优先一点学习指导,多给一点锻炼机会,放宽一点表扬奖励。”不歧视他们,并教育其他学生能够主动帮助学困生,采取家访、单独谈话等形式,找出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找到症结,对症下药,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鼓起其上进的勇气,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让他们同样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待遇,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四、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的营造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1世纪的学校是开放的学校,它将不再是闭关自守的,而是存在于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它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学校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开座谈会、讲座、心理辅导,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共建活动。把学生家长作为参与者之一,农村家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的意识与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客观上造成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交流不紧密与缺少有效性。这都需要沟通,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教育下一代的良策。通过向家长汇报演出、通讯往来,让家长了解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意义,自觉地支持、配合学校,并使校园文化向家庭延伸,是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包括软件的、精神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硬件的、环境建设方面的内容,在农村小学硬件建设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使校园里不但有书声,而且还有快乐,成为师生舒展心灵、放飞理想的处所。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洪涛:《教育局长谈治教》,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2、贺乐凡:《中小学教育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3、郭振武:《学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4、程正方:《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5、丁柏栓、胡治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
第四篇:谈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谈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小学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表现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表现一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因此,着眼于中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必须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但对于中小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参加积极健康向上的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从中受到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小学作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带动家庭,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落脚点在于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校园文化渗透着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在于自觉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弘扬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在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社会,进一步认识人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勤劳善良的美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与环境达到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3、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举办各种有意的文化活动,这对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教育不单纯是知识的简单传授,更重要的是施加学生以文化气质,行为习惯和道德风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夯实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提高师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师生的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加强校园文化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全面发展人的过程。
4、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中小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
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中小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断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为中小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奠定基础。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而深远持久的影响。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
第五篇:谈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谈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刘红欣
(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On the Campu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Rol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Liu Hongxin
(Weifang University,Weifang 26106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s status and
role,defined only by strengthening self-construction of college libra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Key Words:period,university library,campus culture
摘要:本文简述了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高校图书馆只有加强自身建 设,才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0.03.0
421高校图书馆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校内所特有的人文环境
和文化氛围。它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
创造的,反映着人们特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
行为规范,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以及反映师生的校园精神的总和。高层次的校园文
化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学校不断前进的动力源
泉,是为学校师生所普遍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观
念、行为准则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化系统,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高校里的全方位体现。校园文
化是生长发展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
潜在影响的文化要素。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宝库,以其丰富的文献与优质的服务为师生提供精神食
粮,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品德的培养,情操的熏陶,文化的积累,知识的拓展,精神境界的升华,心理品质的培养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既
是图书馆工作性质规定的它是强化素质教育不可
缺少的因素和有机部分,也是图书馆工作在构建校
园文化中积极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健康高雅的校
园文化,能够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能形
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2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献情报信息中心,是校
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它既是向校园精神化系统
输入信息的窗口,又是高校师生丰富完善自身精神
文化修养乃至创造精神文化新成果的集聚场所,具
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和深刻的精神影响力。
2.1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
图书馆作为文献与信息交流的文献情报的专
门机构,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理所当然地为
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 文献资源,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活
动环境。它以其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文献
收藏为教学科研提供情报资料,同时又是加强校
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充分发
挥着教育和情报的职能作用。教师的备课、科研课
题的开展及学术交流,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知识的巩固等很多活动,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
纽带开展的,因而图书馆理所当然地成为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2.2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第二课堂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不可能满足于课
堂上受到的思想政治及学科的知识教育。他们还要
了解社会,体验人生,需要在课堂之外寻找新的知
识场所。学校图书馆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在图书馆里,大学生可以
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汲取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
西,尽情享受文化知识的熏陶,提高他们对祖国悠
久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知识掌握,培养他们美好的情
操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大学生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检索和利用,钻研科学文化知识,逐步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不
断丰富自身学识。
2.3高校图书馆是学术信息的中心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人类文化的结
晶。图书馆收藏的文献,包含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最
新成果,最新的学术成就,最新的文化信息,它一方
面是人类信息、知识和情报载体的积聚中心,负责
有计划有目的的收集、积累、组织和保存人类精神
财富;另一方面贯彻“藏书并重”的方针,使所收藏的图书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读者利用。在信息时代,图书馆也是信息、知识、情报的积累、转化和提供中
心,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知识及情报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资源库和现代社会的公用信息中心。因此高校图书馆是知识交流系统的中枢,是文化学术信息的中心。
3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3.1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为校园文化建
设提供全面服务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馆藏载体多样、种类繁多,是校园最主要的精神文化资源,能较全
面地支持和服务于不同的校园文化。可以说图书馆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校园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是高
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之一。因此,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文献资源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馆藏建设中要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
组织藏书,建立一个适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科
学、合理的藏书体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展开。
3.2开展多方位的读者服务工作
(1)开展导读工作,对读者进行有目的、有针对
性的引导阅读,使读者科学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好的导读工作,可激活文献资源,唤起读者阅读意识,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使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
惯。(2)做好图书宣传工作,通过信息咨询部、各库
室借阅处、宣传栏、信息简报,把最新的知识信息传
递给读者;还可以开辟专栏、板报、墙报等形式,介
绍图书馆的基本知识以及查找、检索、利用等情况。
(3)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技术、环境
和人员优势,不定期地组织多种形式的读者报告
会、研讨会与专题讲座、征文比赛、书评、智力竞赛、美术作品、或者邀请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和学术
讲座,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美的教育,陶冶情操,享受高雅艺术,增长见识。
3.3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
馆员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及学识将直接影响
工作质量与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图书馆的服务理
念、规章制度都是通过馆员来体现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办馆的宗旨,因此,馆员必须注重提高
自身素质,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为读者提供优质、谦和、热情的服务。
总之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它既是向校园文化输入信息流的重要
窗口,又是高校师生继承前人文化遗产、创新成果、丰富和完善自身文化修养的场所,是校园文化不可
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服务
育人的整体功能和潜在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
应有的贡献。◆书馆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从而
改进工作方法,避免冲突发生。
3.4.2倡导优质文明服务
图书馆要在语言、仪表、形象等方面制定规范
标准,积极开展“微笑服务”、“挂牌服务”、“评选优
秀馆员”等活动,努力使本馆的读者服务水平上一
个新的台阶。◆参考文献:
[1]王颖.图书馆危机管理刍议[J].图书馆学刊,2009;(1).
[2]程珑.谈谈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常见的问题[J].图
书馆工作,2002;(4).
[3]焦月.高校图书馆文明服务规范化的策略分析
[J].图书馆学刊,2009;(6).参考文献:
[1]刘鹏伟.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J].法制与社 会,2009;(5):261.[2]宋瑛琦.浅谈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长 春医学,2008;6(4):49-50.[3]马全海.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
中第二课堂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256.
[4]岳巍.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休闲文化功能及其意 义[J].新世纪图书馆,2009;(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