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指导教师
徐 莹 专 业 工商管理 年 级 14秋 学 校 台州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3 前言„„„„„„„„„„„„„„„„„„„„„„„„„„„„„„„„„„„„„4
一、绪论„„„„„„„„„„„„„„„„„„„„„„„„„„„„„„„„„„„4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4
(二)本文的背景„„„„„„„„„„„„„„„„„„„„„„„„„„„„„„4
(三)本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5
二、中小型企业激励机制发展概述„„„„„„„„„„„„„„„„„„„„„„„„5
(一)激励机制的含义„„„„„„„„„„„„„„„„„„„„„„„„„„„„5
(二)激励机制的发展概述„„„„„„„„„„„„„„„„„„„„„„„„„„6
三、中小型企业激励机制现状分析„„„„„„„„„„„„„„„„„„„„„„„„6
(一)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现状„„„„„„„„„„„„„„„„„„„„„„„„„6
(二)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现存问题分析„„„„„„„„„„„„„„„„„„„„„8
四、中小型企业激励机制完善对策„„„„„„„„„„„„„„„„„„„„„„„„10
(一)建立目标激励„„„„„„„„„„„„„„„„„„„„„„„„„„„„„10
(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11
(三)坚持以奖励为主和以惩罚为辅的激励原则„„„„„„„„„„„„„„„„„12
(四)实行差别激励„„„„„„„„„„„„„„„„„„„„„„„„„„„„„12
(五)注重情感激励„„„„„„„„„„„„„„„„„„„„„„„„„„„„„13
(六)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激励 „„„„„„„„„„„„„„„„„„„13
五、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已经成为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有资料显示出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必须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以五章内容探讨对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问题。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前言
激励员工更富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直是各个私营企业孜孜不倦予以追求的问题。国内外多个机构以及广大学者对此都作了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探讨,“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环境,优厚的物质奖励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引导”,是公认的良好激烈方式,也是私营企业主用以激励员工积极开展工作的三大法宝。然而当今社会,在私营企业中,招工难,招优秀的员工更难,留住优秀的员工更是难上加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选题,既是为了阐述现行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相关内容,更是为了揭露其机制的相应弊端,同时提出一套合理、高效、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型企业逐渐显现出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导致这种因素产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企业没有一个好机制,即没有一个很好的调动员工队伍的积极性、吸引员工使员工忠诚于企业的激励机制。相对而言,中小型企业比较弱小,本来就缺乏人才,吸引力不足。如果有好的激励机制,企业就能吸引并稳定一批杰出的管理者,就能带出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就能创造出好的效益;如果没有好的激励机制,企业最终将被市场经济的大海吞没。
(二)本文的背景
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与日俱增。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企业,但更多企业的是昙花一现的。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短短的3.5岁。可见,中小型企业的寿命很短暂,究其原因有业务上的、财务上的、政策上的,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没有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有效的人员激励机制造成的。如何通过激励机制创新,最大限度的激发和调动人才,进行培训和开发,并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从企业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问题分析,最后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激励机制现存问题有: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二)激励机制的发展概述
企业激励机制理论与管理组织理论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伴随企业管理组织理论从古典管理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组织理论→社会系统科学决策理论等管理组织理论→企业文化管理组织理论→学习型管理理论的演变,企业组织中的人也历经经济人→社会人→管理人的演变。同时,与人的管理相关的理论也经历泰罗的X理论→梅奥的Y理论→大卫的Z理论的演变。
随着管理组织理论及人的地位、作用以及人的管理理论演变,组织激励机制经历了以物质激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以精神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的演变过程。
近年来,激励机制的研究出现了新进展,有学者提出了柔性动态立体网络化激励机制的观念、作用过程及评价模型,为企业确立激励机制提供一种思路。
三、中小型企业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一)中小型企业激励机制现状
下面以嘉达制衣厂为例,为其他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案例。
1、工作激励。
嘉达制衣厂的创立人常向经营管理层灌输“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理念,他们认为诚信守法既可以防范经营风险,也可以减少因不必要的纠纷所带来的管理成本。因此该企业一向严格遵守《劳动法》,在与员工签订合同时,明确工作岗位及岗位职责、薪资数额及组成部分、员工守则内容,通过入职引导人制度了解企业与员工的权利与义务,以及通过轮岗制度造就复合型人才。尊重员工,从不拖欠工资,按时为员工缴纳各类社会保险,为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通过轮岗制度,打破了人才交流的屏障,实现了人才的无障碍流动,达到了以下目标:加快提升职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造就企业的复合型人才;为职员提供多样化的工作内容,帮助职员寻找适合他们工作岗位的空间与机会,培养职员持久的工作动力,更好的发挥职员的主观能动性,带动和促进团队工作效益的提升;打破部门单位间的工作壁垒,树立工作大局观和整体意识,最终实现企业整体和谐统一的工作节奏与状态;使各岗位职员能够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达到充分的沟通与协作,使每位职员工作充满激情与活力,不断开拓创新。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2、薪酬激励。
(1)相对公平的工资水平
嘉达制衣厂各岗位的工资无论与同行业相比,还是与当地的生产厂家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且为员工缴交五类社会保险。企业工资水平可以满足员工生理及安全的需求。作为生产型企业,生产是企业的龙头部门,企业的薪资制度向生产岗位倾斜,针对生产部门制定了严格的、可供量化的产量、质量等指标的考核标准以及相对应的奖金发放原则,通过公平的、可量化的生产绩效考核,促进了生产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的产量、质量、销量保持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
(2)有希望实现的、触手可及的收益
嘉达制衣厂制定了三年、五年的产量目标、成品率和合格率指标,同时将产量与员工工资挂钩,企业每年产量比当年产量目标每增加1万件,生产部门员工可在年底增加100元奖金,同时奖金也与成品率、合格率紧密挂钩,激励着员工在产量、质量上自发地挖掘潜力;行政人员则按各人岗位、工作综合表现确定奖金的数量
3、保健建设
(1)良好的办公环境
企业办公环境整洁干净,车间整齐有序,一尘不染,通风透气,为员工创造了安全的就业环境。
(2)开设医务室
企业有专门的医务室,及时解决员工小病小痛以及部分小工伤事故,同时定期为员工提供健康卫生咨询服务。
(3)定期体检
与就近医院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每年组织员工进行身体检查,发生意外事件时也能得到医院的及时处理与救治。
4、文化激励
首先,嘉达制衣厂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质量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生活;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质量观,充分发挥企业政策的宣导作用。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嘉达制衣厂在执行薪酬制度时明显违背了“公平理论”中的公平原则,造成员工心理上的不公平感,导致了员工对企业的背离。
其次,该厂在员工培训方面认为人才培养的成本高于直接招聘的成本,人才培训的技术越高,人才流失得越快,所以该厂不重视也不愿意对员工进行培训。它对员工采取的是一种“只使用,不培训”、“只管理,不开发”的态度,与其他中小型企业具有共同的特点。
3、注重直接物质激励而忽视间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从科学管理到行为管理再到现代管理,是一个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从人对物质的单一追求到对物质和精神双重追求的发展过程的理论总结,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生产力落后,物质财富非常缺乏的时代,物质财富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能够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人们把追求的目标逐渐地转向了对精神需求的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对人们需求发展变化的理论总结和分析。由以物为本管理向以人为本管理的转变是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企业认为只有物质激励才能留住员工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他们缺乏精神激励的意识,忽视了精神激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员工的积极性,产生了激励与需要的错位。
嘉达制衣厂从诞生开始,从未开展过任何评比活动,员工们每天上班各做各的事,下班各自回家,工作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激情,这是企业忽略精神激励的表现。精神激励体现了企业对员工成绩的尊重,对其价值的肯定,对于业绩好的员工,企业不但要给予物质奖励,还应公开表彰、授予其荣誉称号。不少当代员工在他的工作成绩得到肯定时,比给他涨工资的热情还维持时间更长。尤其对于高层次高薪员工,金钱与提升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工作的挑战性往往是他们工作乐趣的来源,他们更注重完成一项困难任务之后的满足感,如果此时给予他们一定的精神鼓励,他们会感受到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此时物质奖励的作用已远不如精神鼓励,这种激励方法会使员工爱岗敬业、促进他不断学知识、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4、以负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
正激励就是对员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负激励就是对员工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违背组织目的的行为进行惩罚。正激励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而负激励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容易产生挫折心理和挫折行为。因此,在管理中应该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而嘉达制衣厂在正负激励的应用中,虽然运用了正激励的手段,但是更加注重负激励。
嘉达制衣厂是工作时长的生产型企业,除法定节假日外,没有年休假、探亲假等,且对于请假的处罚特别重,每请假 1 天,扣罚当天工资不说,还得扣除当月25%的奖金,如果一个月请假 4 天,这个月奖金便全泡汤了。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敢轻易请假,带病坚持上班则是常有的事,不是敬业精神使然,更大程度是害怕扣奖金和工资。企业主总是希望员工无私地奉献,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仅考虑工作任务的达成,而忽略兼顾员工的生活需求,这将消减员工的工作热情,甚至会因此使员工走向企业的对立面。对于生活质量有较高需求的员工可能会因此选择离职,而有这类需求的员工往往是有实力的核心员工。
四、中小型企业激励机制完善对策
从上文可以看出中小型企业的激励机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中小型企业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员工积极性和满意度,降低人员的流动率。因此应该着手完善科学的、符合企业发展的有效激励机制,以适应企业快速增长的需要,使企业能够健康和谐发展。下面在此提出完善的思路与具体措施。
(一)建立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是指企业制定战略目标时,应进行深入的宣传,让员工参与到这一过程,看到企业发展的远景,由此来提高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的积极性[10]。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启发对高目标的追求,也才能启发其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建立企业共同愿景与个人目标,让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和提议,逐步完善企业共同愿景,并在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使员工找到自身发展的坐标,从而实现企业大我与员工小我的统一。
中小型企业应尽快确定详尽的企业总体目标,细化企业目标;并将总体目标分解成子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再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和任务,通过有效地分析将这些计划的完成分解成各班组、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再通过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使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层层落实,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既有目标又有压力,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产生强烈的动力,努力完成既定的任务。目标激励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的激励,有利于保持员工长久的积极性的发挥。
在企业共同愿景的框架下,中小型企业可通过在年初确定员工工作绩效目标、度量标准、预期价值,增强其工作动机,继而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提供资源,如通过系统培训向员工传授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减少障碍,并及时跟踪指标完成进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推动,当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可给予一些过程中的激励。当员工的工作成绩被给予充分肯定时,他便会更积极努力地投入工作,也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年终时再进行总体评估,总结成绩,认识不足,并帮助员工拟定改善方案和计划,以维持员工持续的热情,获得持续的绩效改进。
(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主要是付给劳动者的薪酬,薪酬可以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和成就需要,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为了使物质激励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首先,应该注意设计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员工认为薪酬分配是公平的,才可能使薪酬发挥激励作用。考评标准与程度向员工交底,考评结果向员工反馈。工厂应该制订严格的绩效评定标准,并且张贴在醒目的橱窗栏里,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来评定每一位员工,让每位员工从心底放心,他们的付出是会收到公平的回报的。尊重能够赢得人心。企业应该视员工为合作者,企业主、管理者和员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工作上只是扮演角色不同而已。这样就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消除了双方的情感的隔阂。
其次,制定完善的福利制度。福利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承诺,建立一个深得人心的福利制度,比高薪更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如,给厂里的每一位正式员工购买社会保险。
最后,免费系统培训员工。设计与培训相关的奖励措施,如组织业绩突出的员工出去外地参观著名的企业;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学习,并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随着企业的扩大发展,企业应该选拔出一批员工去高级技校免费学习和培训,特别突出者还送到高等学校系统学习服装设计。这样一来,员工有充电的机会,并且有持续的充电机会,企业为每一个员工建立培训档案,分批定期进行人员培训。企业与员工一起进行职业规划,将员工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联系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起来。同时倡导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让员工感觉到这个企业的气氛可以让他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充实自己的经验,实实在进步,事事在进步。
精神激励就是满足人的较高层次需要即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精神激励对于层次比较高的人的作用更加明显。对于这一群体要有针对性地给予适当的精神激励,以此产生积极的效果。美国著名女企业家玛丽凯经理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更为人们所需——认可与赞美。”金钱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不是万能的,而赞美却恰好可以弥补它的不足。不是每个人都会被金钱所激励,也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有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想使员工的激励水平最大化,就必须了解员工需求的多样化,企业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员工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如发给荣誉证书、张贴光荣榜、在企业内外媒体上的宣传报导、提供观光旅游、疗养、外出培训进修等机会、推荐获取社会荣誉等。如对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企业可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给予他们多长时间的休假或价值多少的全家旅游;对业绩突出的员工,企业不但要给予物质奖励,还要公开表彰,让其上光荣榜、授予荣誉称号等。这一方面是对工作出色者的一种肯定,另一方面也激励其他员工更加努力尽职地工作。总之,激励措施要讲究实效。
(三)坚持以奖励为主和以惩罚为辅的激励原则
奖励和惩罚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两种手段,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做到奖功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才能真正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热情。但是,惩罚具有负作用,员工受到惩罚后不可避免地产生挫折心理,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处理不当的话可能会导致员工出现严重的挫折心理和挫折行为,激化企业内部矛盾,无法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的。因此,在激励过程中,应该多采用奖励的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情绪,少采用惩罚的方式,以减少员工的消极情绪,坚持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
(四)实行差别激励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那么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所产生影响的排序也不同。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也有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对而言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使激励收到最大的效益。即激励要因人而异需要而异。
(五)注重情感激励
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不仅依靠外力(如各种物资、精神奖励),更依靠员工的内部状态,其中包括士气、情绪等因素。因为人是感情的动物,人的行为是靠情感支配的,所以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情感投入尤为重要。[16]情感激励就是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尊重员工,使员工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情绪具有一种动机激发功能。管理者要善于运用情感激励,真正关心、体贴、尊重、爱护员工,多从员工的角度来想问题,理解他们的需要;培养员工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本企业的归属感及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情感激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关心员工,为他们排忧解难。二是要注意经常与员工沟通。三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企业的内聚力,使员工心情舒畅,努力工作,使企业成为团结战斗的集体,形成团体优势,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
情感激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具体要求。根据对成功企业的调查和理论概括,管理者不能再用雇佣观点和等价交换的思想来管理企业员工,要尊重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情感激励能使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要求相互满足,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因为人是感情的动物,人的行为是靠感情的支配的,所以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情感的投入尤为重要。
对员工在生活上,要把员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当成情感交流的大事来对待,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情,感受到企业的爱,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正是员工愿意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重要源泉之一。要切实关心和解决职工生活上的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感受到舒适感。同时要注意员工素质的提高,不仅提高他们的技能,还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对企业的信任和依赖,在工作中以情感人,以情待人。
(六)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激励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以人为本”是现代化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理念,它强调的是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进而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行管理的活动嘉达制衣厂发展时间比较短,人员少、组织结构简单,它的家族式管理水平与现代化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该厂应该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企业文化。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中,企业如何获得、保持竞争优势,成为一个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吸引、开发、激励、留住人才成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任务。
企业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通过人进行管理。因此,只有使参与企业活动的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高涨的热情,企业经营才能实现较好的绩效。当代员工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尊重需要的满足。企业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切实体现出对员工的尊重,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作为企业的领导,应该善于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需要进行巧妙的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既能鼓舞员工的士气,又可推动企业的发展,真正做到双赢的局面。
本文通过对嘉达制衣厂当前激励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其自身现况及其目前存在的困境分析,结合激励相关理论,为其建立有效的柔性激励机制提供了具体的、可供操作的改善对策,以利于其保持、提升其竞争优势和组织绩效。
希望通过本文,可为与嘉达制衣厂情况相似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有效的、可供借鉴的分析方法和激励对策。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组织特色及灵活的经营机制,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模式,改善企业的“软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企业吸引人才,发挥相对优势,尊重和关心员工,使员工潜能得到发挥,企业的管理手段才能产生相应的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杜海玲.中小民营企业人员激励机制现状与对策探析[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56-58.[2] 鲁志强.2005年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R].深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8-98 [3] 陈晓.广东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44-47.[4] 李宏,杜学忠.组织行为学精华读本[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189-240.[5」菲利普·哈里斯,罗伯特·莫兰.跨文化管理教程[M].新华出版社,2002:39~52.[6] 黄进凯.中小企业员工激励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7] 施建涛.PS公司激励机制的研究与思考[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6.[8] 侯仁勇,胡桂林.企业激励机制理论研究[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2000,22(04);
第二篇:初探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构建
初探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构建
摘要:知识经济强调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现代企业如何激励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一项技能,更是一项挑战。本文从澄清中小企业人才激励的种种误区入手,分析中小企业人才激励的特点,探寻适合中小企业的特殊人才激励模式,对当前中小企业如何构建激励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分析,以期对促进中小企业员工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 员工管理 激励机制
0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中小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已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在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构建企业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关注如何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中小企业员工激励误区
由于对自身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中小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仍然存在很多误区:
1.1 从指导思想来看,将“激励”与“奖励”混为一谈。从本质上来说,激励旨在通过调控员工未来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程度来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激励应强调如何影响员工未来的工作行为,而不应侧重于对员工过去成绩的奖赏。但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吃透激励的本质,用“公平、公正”等这些衡量奖励制度科学性的标准来指导公司的人才激励工作,导致员工的注意力长期停留在对过去业绩的斤斤计较上。
1.2 从评估工具来看,忽视岗位价值评估的适用条件。对于处在成熟期的企业来说,岗位内容基本固化,用岗位价值来间接反映任职者的价值是妥当的。但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说,岗位内容可谓变化莫测,且兼岗、轮岗现象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岗位的价值与人的价值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应关系,生硬地套用岗位价值评估工具,不仅不能为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提供参考,而且会抑制员工的潜能发挥。
1.3 从激励方式来看,导向不明,缺乏长期激励手段。激励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激励力度,更取决于激励的方向。很多中小企业的员工激励之所以无效,不是因为企业投入的激励基金太少,而是没有明确的激励方向。
1.4 从实施策略来看,计划性不足,监控力度不够。无论是短期激励,还是长期激励,其发放时机、发放理由、发放形式、发放频率都非常重要。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往往对工资额度、奖金数量、提成点数非常关注,而忽视了对薪酬结构的规划和薪酬动态管理的设计,导致激励丧失了调控员工行为的功能。激励概念与功能
行为学家一般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动机性,也就是说,不存在无目标导向的人类行为。而人的动机多起源于人的需求欲望,一种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是激发动机的起点,也是引起行为的关键,因为末得到满足的需求会造成个人的内心紧张,从而导致个人采取某种行为来满足需求以解除或减轻其紧张程度。所谓激励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一个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需求满足的过程。激励机制就是在激励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一些因素,一般由激励时机、激励频率、激励程度、激励方向等因素组成。
2.1 激励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人的行为与其他受本能支配的动物行为不同,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是具有可塑性的。通过激励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会给学习和实践带来巨大的动力,从而会导致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
2.2 激励能够加强一个组织的凝聚力。行为学家们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对一种个体行为的激励,会导致或消除某种群体行为的产生。也就是说,激励不仅仅直接作用于个人,而且还间接影响其周围的人。
2.3 激励对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现代公司的发展更为重要。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着对人才恒久的吸引力,建立一个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显得尤其重要。中小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建议
中小企业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面临的管理主题不同,切忌生搬硬套成熟企业的人才激励模式,否则,不仅会浪费稀缺的激励基金,而且还会激起了员工的强烈不满。中小企业可以找到切合自身特色的人才激励模式,从而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员工激励体系。
3.1 以公司战略为导向,对员工激励进行系统规划。中小企业要从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公司现阶段的管理主题等方面对公司业务进行了系统解析,帮助员工明确企业所处的位置和自己的努力方向。员工激励是为公司战略服务的,强调“激励为主、奖励为辅”指导思想,激励着眼于未来,致力于调控员工的行为取向;奖励着眼于过去,致力于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3.2 以人力资本价值评估为基准,划分激励层面。中小企业要根据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采用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工具对激励对象进行了价值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员工的工作性质,可将激励对象分层。对于公司的骨干员工,其特点是人力资本附加值较高、绩效周期较长、历史贡献较大或者掌握企业的商业机密,此类员工以长期激励为主,根据企业业绩目标的实现情况和个人预期绩效确定最终激励额度,激励力度较大;对于普通员工以短期激励为主,根据个人所参与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激励额度,激励力度适中。
3.3 明确激励标的物,引导员工的努力方向。激励要发挥调控激励对象行为的功能,必须明确激励标的物。一个合理的激励标的物必须满足两个主要条件:其一是与企业战略目标存在高度一致性;其二是能够被激励对象的工作努力所影响。对于公司自己认为应当培养核心员工的人可以考虑采用职位、股权而非奖金来激励。对于一般员工,收入方面的奖励可达到其努力工作的目标。而对于不同年龄的员工,也应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3.4 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公司内部沟通与协调工作。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公司员工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积极性。因此,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建立一种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相结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十分重要。机制上的灵活性是中小企业的优势,但同时,规范化不足又是中小企业的最大欠缺。规范有序,可以减少组织“能量”的浪费,灵活、人性化可以增强组织的内在动力。
3.5 分阶段推进激励方案,强化对激励过程的监控。对于股权高度集中的中小企业而言,监督人缺位的现象非常严重。如何妥善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是人才激励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长期激励的实施可以促使员工能够自觉主动地开展工作,但对激励过程的监控依然不可或缺。当员工激励机制建立起来之后,就要真正实行奖优罚劣,在承认员工劳动价值的同时,对不合格的员工也要进行淘汰。采用新的体系后,根据考核结果的不同,在收入上充分体现了员工的业绩。结束语
如何做好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对管理者来说,既是一门高深的理论,更是一门领导艺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值得探究的课题。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参考文献:
[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李晋.《浅析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7期.[3]赵微.谈人力资料管理中员工的激励机制[J].人力资源管理.2010.
第三篇: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初探
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姓名:吴雨森
单位:河南邦冠置业
摘要: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股经济力量,中小企业具有灵活性的优势,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人才外流现象成为许多管理者面临的一大问题。因此,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势在必行。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机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激励机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企业的竞争更多的倾向于对于人才的竞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本是最重要、最可信的资本,因此,一个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最为关键的就是懂得如何管理并激励自己的员工,使得人得其位,位适其人,从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一、激励机制的界定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应用于管理中的激励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完成组织任务,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可以说,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根本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将激励定义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因此,开发人力资源的最高层次的目标就是懂得如何在工作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心理学家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激励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
1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及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可以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从而创造出适合于各个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
二、中小企业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作用根本没有得到足够的和系统的认识,管理者们只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激励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工作。但随着“人”的因素在组织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提升,人们越来越发现作为组织生命力和创造力源泉的“人”的状态往往直接影响着组织的面貌。
(一)激励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
企业的目标,是靠人的行为实现的,而人的行为是由积极性推动的。实现企业的目标,要有人的积极性、人的士气。当然,实现企业的目标,还需要其他多种因素,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忽视人的因素,否定人的积极性这种关键因素。
(二)激励是充分发挥企业各种生产要素效用的需要
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劳动对象、劳动手段是切的生产要素,在这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其他因素只有同同人这个生产要素相结合,才会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才会发挥各自的效用。因此没有人的积极性,或者人的积极性不高,再好的装备和技术、再好的原料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激励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
提高员工素质,不仅可以通过培训的方法来实现,也可以运用激励的手段达到。企业可以采取措施,对坚持学习科技与业务知识的员工给予表扬,对不思进取的员工给予适当的批评,并在物质待遇、晋升等方面区别考虑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促使员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员工在激励措施的鼓励下,为了能取得更好的工作绩效,必定会主动熟悉业务,钻研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此同时还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
三、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小企业已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生力军,但中小企业关于人才的留用问题
2一直存在,很多企业都有员工流动频繁的问题。因此,中小企业更应建立恰当的员工激励机制,留住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中小企业管理者对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家长制式的管理,他们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导致他们可能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影响,这就直接阻碍了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这种家长制式的管理方式还会造成管理过程中的独裁,这样就更加挫伤了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这将严重阻碍激励机制的运行。
(二)激励机制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中小企业在激励机制的制定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其表现为:制度建立的随意性和临时性强,建立激励机制很少作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论证,到真正付诸实施时,才发现制度的系统性差,可操作性差;制度的建立缺乏长远的规划,朝令夕改现象相对严重,有时对于同一种事件,今年一套激励法,明年又是另一套做法,搞得大家无所适从,不知后年又将如何。这并不是说一经制定,制度就不可更改,而是说这种变化不应是频繁的、大范围的变动。
(三)激励机制的制定缺乏公平性和公开性
这里所谓的公平性和公开性指的是激励机制的制定是否真正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的意图,还是只是老板个人的意愿。因此,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应该代表老板和员工的共同利益和愿望。但是实际上,在很多企业里,员工“主人翁”的地位并没能得到保证,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往往只是一句空话。从理论上分析,激励机制在制定时应经过董事会的讨论和认可,并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才能最终予以贯彻执行。但在民营企业很难做到,因为老板说了算,老板的利益高于一切。激励机制的制定仅仅是老板个人的意愿,企业职工并没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而是成了老板的“打工仔”。
(四)将员工看作简单的“经济人”,以物质激励为主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往往简单地以经济利益作为驱动员工的唯一手段,员工表现好就发奖金,表现不好就扣工资,这种做法在公司发展的一定时期会起到积极作用,但长期如此,就会产生消极影响。[1]
3长期依靠物质利益来对员工进行激励,就会忽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忽略与员工的情感交流,这样不仅难以使员工感受到归属感,而且也难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
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企业建立激励机制的基础,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有效依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这主要表现在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具体、操作性不强等,这就导致企业无法建立起适当的激励机制[2]。
四、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者对激励机制的重视,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激励机制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由于其发展的特殊性,其管理者在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榜样作用,因此,管理者应该不断培养自身的素质和个人魅力,在管理中运用领导艺术,使员工感受到领导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切。与此同时,管理者还要努力学习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企业中人的因素,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二)激励机制的建立应具有科学性、公平性
一项制度能够发挥其效用,最为重要的就是它的设定是在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员工激励机制的制定必须要全盘考虑企业中各方面的因素,认真分析企业不同类型的员工以及员工作用的不同性质,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差别的员工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感受到自己得到的激励,这样的激励才是富有成效的。
(三)关注员工的发展,注重激励方式的多样化
企业与员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企业应在了解员工的个人愿望的前提之下,帮助员工设计自己的这一目标,这样就能够将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目标一致起来,员工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也是在实现着自己的目标,这不仅能极大的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能激发起员工的创造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强烈的归属感。
中小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的外流,那么怎样才能留着这些知识型的人才成为管理者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人们往往以为是
4金钱,其实不仅如此。职工在一段时间内会关注薪水,但如果对工作失去兴趣,即使高薪也留不住人才。人们发现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人希望得到物质利益,有的人希望退休后没有后顾之忧,有的人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事业发展前景,有的人则需要得到领导的信任和器重等。
人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激励的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其内容来说,均可分别归入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大系统。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虽属不同的激励系统,但它们之间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激励的完整内容。首先,精神激励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而物质激励则必须体现一定的精神价值。例如,奖状、奖章等精神激励就是直接借助物质形式体现的。而奖金、奖品等物质激励则意味着组织和社会承认其成绩,本身就含有精神价值。其次/只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手段相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
激励机制建立的前提就是绩效评估体系的完善,因此,不同的企业要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绩效评估体系,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别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和量表,同时还要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以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五)完善激励机制还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以获取最大的激励效应
激励的目的是提高工作积极性,而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这就要求在激励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使激励效应最大化。例如,不用年龄段的人,由于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束缚,对于工作的要求就会存在差别;而由于受文化教育多少的影响,对工作的物质需要及其它需要更是差距甚大。因此,考虑企业的特点和员工个体差异就相当重要。
企业的竞争不仅是技术的竞争,还有人才的竞争,人是一切技术的创造者,只有具备了这一最能动的生产要素,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在企业中完善员工的激励机制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 5
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发挥出应有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玉英,余克艰 中小型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1.5
[2] 万蓬勃 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探讨[J] 北方经贸 2007.01 6
第四篇:当前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现状及对策
当前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现状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人员管理中存在比例不协调,流动性大,人员需求标准过高,考核随意性大,同时考核激励方法比较单一,单纯依靠物质激励来进行管理。通过建立与业绩挂钩的分配制度,比较好的岗位晋升管理,人员情感激励、文化激励、荣誉激励等角度对中小企业激励,采取多种渠道进行,把员工的激励措施用好。
【关键词】激励
现状
对策
1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现状
1.1人员需求标准不断升高
在企业的用工,主要是相对年轻的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严重缺乏,而这些年轻工人很多来自于农民工的后代一一“农民工二代”,他们中大部分根本没有接触过农业和农村,有的从小就随父母生活在城镇,过着城市人生活,再用低廉的待遇难以吸引“农民工二代”去从事他们父母原来工作,他们对薪水的心理预期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愿望远远超过上一代,这也改变了中小企业的用人环境,对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农民工二代”的愿望和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农民工二代”的需求问题。
1.2人员比例不协调
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以后,我国大学生培养规模逐年增大,现在每年高等教育毕业生总人数达到400万左右,毕业生中学历越来越高,但是面临着一个现实的尴尬,部分
大学生一毕业就加入失业大军,而另一边是劳动力市场上用人紧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没有形成有效地对接,大学毕业生更多求职倾向是做“管理者”和“研究者”,中小企业的工作环境无法满足其需要不能很有效的吸引人才,就算是人才被吸纳,能否长久的留下又是一大问题。而中小企业的需求主要是专业技能型人才,他们在工作环境和工作质量的要求上远不及大学生。所以在一个中小企业中,哪些岗位用什么样的人员,有什么样的待遇和区别,以使得他们能长期为企业服务是我们一大研究的话题。
1.3中小型企业中人员流动性大
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缺陷。在这类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对劳动者权益保护不足的现象,没有把劳动者当成“资源”去开发,没有有效的激励模式留住劳动者,比如在劳动者的待遇、职业规划、权益保护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影响劳动者自身发展和对未来的预期,动摇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同度,中小企业劳动者难以成为企业发展的真正依靠和中坚力量。
2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世纪的今天,人才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演化为人才的竞争。骨干员工的流失,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往往是致命的,这使得中小企业陷入了一
种瘫痪的境地。人才C乏,己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作为长期发展的策略。有时,许多企业想用高薪留住骨干员工,但并非心如所愿。主要存在下述现象: 2.1员工的薪酬主要依据职务的提升,未能以价值贡献作为标准
薪酬的增长主要靠晋升,如果没有晋升的空间或是很难得到晋级的空间,超过一定的时间满足感,就会大大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员数量没有变化,反而工作质量下降,这样容易造成企业资源错置、浪费人事成本,不能充分发挥员工个人潜在能力。
2.2各种考核的随意性较强
没有一定的体系,主要凭直觉、印象、随意的观察以及简单的成绩记录对工作情况作出评定。这样一来,人为因素占绝大部分,容易造成考评上的失误。以至于分不清庸良之才。
2.3过分的重视物质激励
忽视间接的物质激励,如福利、保险、培训等;文化;精神激励机制。不积极了解员工的最真实想法,最关心的问题,挖掘员工的内在精神动力。不能充分满足员工尊重、成就、动力、自我实现等的高层次精神需要。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还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如一切向钱看,单方行动,没有合作精神等等,往往得不偿失。从间接物质激励方面来说,中小企业在劳动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建立相当不完善,有些甚至是空白。许多企业主不帮员工购买社保,能逃则逃,应付了事;有的企业采取少报、瞒报外来工数量,以便少购买社保,或利用年检突击参加保险等。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覆盖率约为80},其中,国有企业己达96%,城镇集体企业为53%,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只有约32%。大多数私营中小企业、外资企业都未参加社会保险。少数中小企业主只顾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而没有考虑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使企业员工缺乏安全感。
2.4激励方法单一,没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
只是笼统性的采用某一种激励方式。激励的起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但员工的需要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和动态性,即员工的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单一的激励方式很容易会使员工产生不满意感,丧失原有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心。因此,激励的方式和手段也应该随着员工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对普通员工要有相应的技能培训;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激励,除了提供薪酬之外,还应该有许多福利待遇以及高投入的培训机会等。科学配合,形环环相扣的严密体系。
3建立健全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对策
3.1建立与个人业绩挂钩的分配制度
3.1.1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分配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分配制度,可以体现不同岗位工作的价值差距。坚持与市场价位衔接的原则,企业内不同岗位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劳动力市场价位相衔接,使职工的工资收入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有利于要求员工通过考核正式上岗,以便满足岗位需求。这样一来,岗位与工资挂钩,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潜力。可以写成下列
薪酬公式:工资+岗位工资+变动工资,其中变动工资包括学历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等等。
岗位工资:以岗位在企业中的价值为主要依据确定的,把从工作中提取出来的相对价值转换成相对应的货币价值。
学历工资:在中小企业中,有些岗位还是需要高素质、高文化的大学生,比如财务部、报价部、技术部等的核心岗位,学历工资的引入可以有效的吸引人才,对留住人才也有 一定的作用。
工龄工资:在一个企业中,老员工是企业的骨干,为企业有一定的奉献,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得到历史性的补偿,可以以工龄工资作为对企业长期贡献的奖励。
3.1.2与个人业绩相关联的奖金制度
单纯的奖金高并不能起到完全的激励作用,只有与业绩相联系,作出绩效工资,这样可以有效的完善薪酬福利,绩效工资是企业中有些岗位急需的,比如销售,车间的技术工人等等,因为绩效工资是根据自己的业绩变化性的发放,这与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是紧密相连的,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热情。
这样的工资设置可以有效的遏制员工的懒惰心理,竞争上岗,多劳多得,有效地减少“吃大锅饭”的心理。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这种业绩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公平公正的量化考核指标。根据这样的指标实施一连串的奖金制度。3.1.3福利激励
薪酬福利是企业或者公司给员工们发放的报酬,以及给有贡献的员工的补助,薪酬福利是每个员工都关注的问题,也是提升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的薪酬福利体系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采取福利薪酬,目标是使员工行为与企业行为保持高度一致,有效地将广大员工团结在一起,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薪酬福利,从企业角度说,是人力成本支出,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激励杠杆,少花钱多办事,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凝聚力;对员工来说,是收益或所得,同时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体现。因此,高薪并辅之以深得人心的福利才更能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3.2岗位晋升管理
晋升是指企业员工由原来的岗位上升到另一个较高的岗位的过程。这样做的好处:(1)可以保持人与事的科学结合;(2)可以激励员工开发自我;(3)可以使企业员工队伍保持活力。这就要求岗位在设置时有一定的梯度,有一定层级,使员工有发展的空间,发展的幅度。此外,在薪酬设计中,有一部分是针对个人的,而不是针对岗位的,这一部分被称为资历工资,也就是说随着资历的增长,虽然员工的岗位没有变化,但还是可以拿到这部分不断增长的工资。在一些企业,由于发展的限制,岗位设置有限,很多员工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也受到了限制。为了挽留管理者,企业就随着他们工龄的增长,而改变他们的头衔。比如,把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变为人力资源部总监,但是,他们的岗位在组织架构上的位置并没有改变,权限以及管理的人员也没有改变,惟一改变的是工资,也就是说公司将头衔的晋升与薪酬挂起钩来,这样员工就从晋升中得到了激励。
3.3多种激励方法的综合运用
3.3.1情感激励
情感因素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是人的行为最直接的一种激励因素。因此,管理者要善于运用情感激励,真正关心、体贴、尊重、爱护员工,多从员工的角度来想问题,理解他们的需要;培养员工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本企业的归属感及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情感激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关心员工,为他们排忧解难。二是要注意经常与员工沟通。三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企业的内聚力,使员工心情舒畅,努力工作,使企业成为团结战斗的集体,形成团体优势,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3.3.2荣誉激励
荣誉激励是一种终极的激励手段,它主要是把工作成绩与晋级、提升、选模范、评先进联系起来,以一定的形式或名义标定下来,主要的方法是表扬、奖励、经验介绍等。荣誉可以成为不断鞭策荣誉获得者保持和发扬成绩的力量,还可以对其他人产生感召力,激发比、学、赶、超的动力,从而产生较好的激励效果。在管理学看来,追求良好声誉是经营者的成就发展需要,或归于马斯洛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并不是惧怕和敬畏。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其本来面目看待其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秉性。尊重意味着让他自由发展其天性。3.3.3公平激励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领导者应建立一个以员工利益为核心的激励制度,既增加透明度,又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鼓舞员工士气,提高战斗力。通过奖赏和惩罚这两种正、负激励手段,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绩效的目的。恩威并施,这是领导激励员工所应该做到的:表现好的应表扬,表现不好甚至犯错的应处罚。同时,应爱护员工,但不是溺爱,否则就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制定赏罚措施的关键是:严明、公正。领导者应把握原则,在考虑满足员工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公平的奖励制度,这样才能从物质上、精神上鼓励员工,真正提高工作效率。3.3.4工作激励
工作激励就是重视员工的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设计,给员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成长激励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工作激励,企业要使工作内容丰富化和扩大化,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工作本身更有挑战性,给职工一种自我实现感。其次是培训激励,中小企业要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员工在各自不同发展阶段内各自不同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三是帮助员工设定职业生涯目标,使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匹配,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并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的结合,与企业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使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共同成长。3.3.5企业文化激励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环境形象、服务等。企业文化能够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调动员工的精
神力量,使他们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如果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那么它内部的工作环境就比较和谐,员工的人际关系就比较融洽,员工能以积极的心态投人工作,产生良好的工作效果。同时,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内,员工的贡献能够得到及时的肯定赞赏和奖励,从而使员工追求成长、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容易得到满足,产生荣誉感和责任心,使他们的热情、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产生极大的激励效果。因此,广东中小企业要在企业竞争中取胜,要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创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来说,优良的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内在激励,它能够发挥其他激励手段所起不到的激励作用。
第五篇:浅议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
浅议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
——以xx企业为例
——11级房管2班柴思亚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知识型员工在经济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单一的激励机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让其发挥最大的潜力来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成为企业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知识型员工 激励机制
【正文】
一、激励需求和动机理论
激励始于员工的自我需要和动机。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型员工要有针对性地采用积极主动的激励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知识型员工有四大需求因素:个人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所以相应地将中小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分为报酬激励、文化激励、组织激励和工作激励四种方式。
报酬激励——是指包括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在内的广义的激励策略,内在报酬激励包括职务晋升等方面,外在报酬激励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的增加和股权的分享等。
文化激励——以知识型员工和企业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为前提,积极构建知识型员工创造个人成长与发展和发挥工作自主性的舞台,包括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提高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并造就学习型的组织和学习型的个人。
组织激励——建立知识创新所需的工作支持系统和授权机制。
工作激励——改善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条件,创造有意义的工作。
通过报酬激励,只有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求,而且只有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才具有激励作用,这也是激励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知识创新主动性的根本保证。
工作激励--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为知识型员工安排恰当的工作,可以满足其成长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并为企业知识型员工提供一种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从而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创新力。
文化激励具体体现在“提供培训与学习的机会”,组织激励具体体现在“各种荣誉称号”,这是因为企业认为通过培训教育激励,可以提高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自身素质,增强其自我激励的能力。而组织形式上表现为由传统型的金字塔型结构向着现代的扁平型结构推进。
二、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现状分析
1.现金计划的报酬多、职务晋升的渠道不合理和分享股
权的机会少
2.荣誉和培训激励适当,但没有给知识型员工造就很好的学习型组织氛围
3.不够重视对员工授权和对知识创新系统的支持,挫伤了知识型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4.比较重视从工作条件而不重视从工作本身对员工进行
激励
5.激励机制的设计缺乏创新,不利于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和企业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增长。
6.没有根据知识型员工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激励,忽略了知识型员工这种特殊生产要素自身目标价值的实现,没有考虑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更没有把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目标的实现相匹配,形成互为动力的综合发展途径等。
这些列举的只是企业在知识型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但足以表明我国目前企业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
三、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法:
根据上述对知识型员工需求和动机理论的分析和对中小企业激励现状的分析,企业在设计知识员工的激励机制时,应考虑以下事宜:
(1)激励应与组织目标、个人目标相结合:在激励机制中,设置目标是一个关键环节,激励最终也是为了实现目标。确定目
标是可以实现的,目标设置须同时体现组织蓝图和员工需要。
(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尤其是在发展中中小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知识型员工需求的差异性较大,激励要注意点面结合。
(3)激励的合理性:其一,激励的措施要适度,要根据所实现的目标本身对中小企业的价值大小和中小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确定适当的激励措施和激励量,;其二,激励机制要实现不同的有机组合,员工与职务要匹配,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组合内容。
(4)对应绩效评价结果:激励措施只有转化为被激励者的自觉意愿,才能取得激励效果。因此,要根据知识型员工不同的绩效表现,实施不同的激励措施,使不同层次绩效表现的知识型员工都能自发努力工作。
(5)激励的明确性:一是明确,激励的目的是要持续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从而使企业得到发展;二是直观,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措施时都需要直观地表达它们的指标、要求和授予奖励、惩罚的方式等,报酬与绩效挂钩,直观性与激励 影响 的心理效应成正比。
(6)激励的时效性:要把握激励的时机。激励越及时,越有利于将人们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连续有效地发挥出来。
(7)个别报酬: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的差异来对他们进
行个别奖励和给与报酬,管理者可以支配的报酬措施包括:加薪、授权、参与目标的设定和决策的机会。
(8)检查系统的公平性:员工应当认为报酬或者结果是与其投入相当的,简单地看,经验、能力、努力和其他明显的投入应当能够解释在工资、责任和其他明显的结果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人是知识的主人,知识 经济 时代 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更加依赖于知识的所有者——人。发展中的中小企业要以知识资本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发挥掌握知识的人的作用,正确、准确地激励知识型员工,必将促进企业进步。参考文献 :
[1]赵曙明等:知识企业与知识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一弛:人力资源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胡慧平.晋升激励谨防“肥胖症”[J].人力资源,2003,(2)
【5】.刘轩君,唐华,浅议中小企业的员工激励 【J】技术与市场,200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