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及调适(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08:0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及调适(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及调适(小编推荐)》。

第一篇: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及调适(小编推荐)

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及调适

一、职业女性心理调适的必要性

心灵是生活的一道门,门里面活跃着女性的情感。一旦心门锁上了,幸福的花朵就会枯萎。因此可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于女性是多么的重要。

女性,这个独特而又熟悉的群体,向来都是社会的焦点。从女娲造就女人开始,就注定了她们与男人不同,继而随着历史的进步,慢慢地形成了女人优于男人的策略。随着社会各方面对女性的关注,这也表明了女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1.现代职业女性渴求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美好,不断地去寻求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一方面,她们要同男性一样在现代化建设中拼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强者;另一方面要又要担负起操持家务、照顾丈夫和教育孩子的重任,保持自己贤妻良母的形象,这使得现代职业女性背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是目前困扰职业女性的社会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有关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紧张、反复的心理刺激及恶劣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则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身心疾患,如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 对职业女性来说,在人才竞争十分激烈,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普遍加快的新世纪,要想扮演好家庭、工作中的双重角色,除了健康的身体素质以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心理健康的人,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得以有效发挥。这是现代化人才所应该具备的,更是女性健康发展的保证。

2.在工作环境中,职业女性的真实情绪得不到自由释放,个性得不到张扬。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职业女性的领导地位普遍比较低,如果没有把心态调整好,就会把工作中的压力、不如意、抑郁、烦躁、多疑等不良的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带到家中,很容易与家庭成员发生摩擦,不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近年来人们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开始多起来,但冷暴力却不被人所注意。比如,丈夫经常不与妻子说话,对其不理不睬。冷暴力往往发生在高知家庭中,它又常常会转变成行为上的暴力。现代妇女的生活质量并不高,约60%的家庭都存在着冷暴力。

3.职场的竞争让女性在成功与挫折中欲罢不能 不可否认,今天的女性承受着太多的压力,有着太多的烦恼,身心的劳累,让女性在阳光与阴影中徘徊不前,于是一些女性的心中出现了伤情的“杂草”,出现了不谐的“噪音”,甚至出现了夺取笑声、扼杀美丽的“阴影”,使女性的心理受到了伤害。

李芳今年30岁,在很多人看来,她是成功女性的代表。在单位里,她负责行政部门的一切事务;而且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儿子可爱,丈夫也有自己的事业,并且对她呵护有加。可是,旁人却不能够了解她内心的苦恼,作为一个职场女性,她感觉自己肩头上的压力在一天天地增大,面对竞争激烈的职场,有很多时候都感觉到力不从心,而且单位里每年都要进一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想到这些,她就会感觉到很烦,看到工作的任务更是非常的焦虑,总是担心如果完不成任务该怎么办?如果上级不满意怎么办?虽然一直以来她都很优秀。这种压力和焦虑让她的自信心一天天地丧失。现在的她,总感觉有很多的人在等着看她的笑话,但是要强的个性又使她从不允许自己的失败,于是,李芳开始吃不香,睡不着,精神一日不如一日。

终于有一天,事业蒸蒸日上的李芳做出了惊人的举动——辞职。辞职后,她一直呆在家中。直到有一天,丈夫帮她请了一位心理医生,经过一年的治疗,她才恢复了正常的工作。

以上三点说明了职业女性心理调适的重要性,职业女性如果不能正确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那么很容易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乃至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二、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现状

1.心理测验

我们可以再做一个测验,请拿好笔和纸。你的情绪稳定吗?

对下列题目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1、尽管发生了不快,仍能毫不在乎地思考别

的事情。

2、不计小隙,经常保持坦率诚恳的态度。

3、习惯于把担心的事情在纸上并进行整理。

4、在做事情时,往往具体规定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5、失败时仔细思考,反省其原因,但不会愁眉不展,整天闷闷不乐。

6、具有悠闲自娱的爱好。

7、常常倾听众人的意见。

8、做事有计划地积极进行,遇挫折也不气馁。

9、无路可走时,能够改变生活方式和节奏,以适应生活。

10、在学业上,尽管别人比自己强,但仍保持“我走我的路”的信条。

11、对自己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都会高兴的表示。

12、乐于一点一滴地积聚有益的东西。

13、很少感情用事。

14、尽管很想做某一件事,但自己估量不可能时也会打消念头。

15、往往理智、周密地思考和判断,不拘泥于细枝末节。测试结果:

每题选择“是”记1分;“否”不记分。然后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0-6分:你的情绪不是很稳定,经常患得患失,又不能很好地生活。常常拘泥于一些小事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过分认真,总是忙忙碌碌,耗费心机。难于做出重大的决策,一丝不苟反而使自己感觉迟钝。7-9分:情绪一般稳定。

10-15分:你的情绪很稳定,大多擅长于处理事物的方法、判断及思考等,不拘泥于细微小节,能积极大胆地处理一些事情,在各种困难面前毫不动摇。

这个测验之后,需要我们先要了解下现代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现状。

生活在充满激烈竞争社会中的现代职业女性,她们渴求事业的成功,生活的美好,不断地寻求生存意义,但是在现代社会,可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广大职业女性提供了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赋予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又给职业女性带来了身心的巨大压力。

2.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的标准

(1)热爱生活,正确面对现实。心理健康的女性,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坚定的信念,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应该经常感觉到自己对社会、对家庭都是有价值的。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遇到困难时能不害怕,不逃避。正视现实,具有协调多重角色的能力。心理健康的女性,善与人友好相处,喜欢他人,悦纳他人。

三毛,原名陈平,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时刻感受到,她作为一位女性,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里,就算是在撒哈拉沙漠里,当时的她依然积极地面对。

(2)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首先,要有合理的情绪反应。人非草木,敦能无情,如果一个人对一切变化都漠然视之,无动于衷,那就不正常。如果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反而高兴,受人尊重反而愤怒,这也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其次,情绪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转移。

比如说,有个人在工作中,遇到了上司对她不是很器重的情况下,她不仅不反思自己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态度,反而跳起来和自己的领导吵架,显得极其的暴躁和委屈。可是,当发现这是一场误会之后,她发现自己的情绪一下子放松,近而觉得自己之前的态度过于激烈。这就是她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领导却对她真的开始不信任和器重了。

再次,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能力。如果一个女性的情绪经常很不稳定,变化莫测,与他人很难相处,这也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最后,心情愉快。心理健康的女性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

(3)意志健全。健全的意志表现在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方面。意志健全的女性,能够对自己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长于明辨长短是非,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人格完整健康。人格即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即气质、性格、能力和活动的倾向性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都不存在明显的缺陷;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人格的各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组织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如果各种成分之间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就会造成人格分裂产生不正常的行为。

(5)能客观的评价自己。职业女性立身现代社会,不但要客观认识社会,而且也要客观了解自己,才能在需要适应的地方调整自己,控制自己和完善自己。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要看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要有信心、要善于、敢于干事业,成大事。同时,职业女性应当有主见,有观点,有方略,不要盲目顺从。

(6)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这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女性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做到以积极的态度参加社会交往不孤僻不冷漠;能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和别人;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中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朋友。

在“北京妇女发展、儿童成长论坛”发布的两份调查报告显示,逾八成的城市已婚职业女性认为压力很大,职业女性的健康状况堪忧。有数据表明,中国95%的女性出现早衰现象,80%的女性出现疲劳综合症。和其他年龄阶段女性相比,生活在嘈杂都市里的已婚职业女性是相对脆弱的阶层。

《健康顾问》杂志曾在京、粤等地,针对1万名25岁至45岁的城市职业已婚女性进行了一项“健康状况及健康知识”的调查。80.75%的女性认为压力很大。调查结果显示,城市职业已婚女性的体力劳动强度和时间比过去小,但精神压力明显加大。近60%被调查者表示,她们是家庭成员健康的主要维护者,但对自己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排在老人、孩子之后,表现出对自身健康的忽略。城市喧闹环境及作为女儿、妻子、母亲,职工等角色的矛盾与冲突长期存在,致使其承受较大心理压力而处于“亚健康”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女性异常心理发生率高于男性。而在女性人群中,职业女性比非职业女性更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在精神上则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身心疾患,如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以及引起诸如偏头痛、荨麻疹、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等疾病,甚至诱发癌症。

3.职业女性心理状况主要表现有:(1)工作倦怠症。大多数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女性都曾有过“疲惫、皮肤状态不佳等”相关症状,对工作提不起精神,甚至产生转换角色、到完全陌生的环境或从事完全不同职业的想法。

(2)缺乏安全感。职业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不强,有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同时,长年的艰辛劳作又常常使她们感到劳累而心生厌烦。长此以往,会使她们心理失衡,健康状况过早走下坡路。

(3)缺乏自信。事业发展不顺利的时候,很多女性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而否定自己的同时就会否定别人,不容易看到别人的长处,这种自信心不足过多地消耗了她们的精力和时间,因而也就减弱了她们追求成功的动力。

(4)缺乏乐观精神。许多职业女性遇事只看到事物阴沉黑暗面,总是预测自己可能不顺和失败,常因抱怨而失去施展才华的机会。

三、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

(一)双重角色的冲突

我国职业女性的双重角色冲突是由于职业女性价值定位时其价值取向的双向性而导致的。追溯历史,在农业文明时期,相对于男性,女性的价值被定位于家庭之中。因此,女性是通过操持家务、养儿育女来表示自己的存在。这种明确而且单一的价值定位于角色分工使得在当时,无论女性还是男性对于女性角色规范、角色行为都处于一种心理平衡之中——女人把自己以男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半径的人生看做天经地义,男人视女人在社会事务中的无所作为为理所当然。

新中国成立以后,女性开始走向社会,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政治、经济地位逐步提高。职业女性的价值取向出现转型,从单一的贤妻良母开始倾向于职业女性的社会成就确定职业女性的价值地位,同时出现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惯性思维,男性自然更多地要求女性成为家庭生活子女教育的主角,职业女性的价值趋向双向性;贤妻良母兼社会职业劳动者。竞争机制的引入,对职业妇女事业型的要求迅速提高,工作单位要求她们具有敬业、进取和开拓精神;而社会特别是男性对贤妻良母的期待,同时要求女性在家庭里是温柔、贤惠和本分的妻妇,更好地履行相夫教子的职责。社会成就需求和家庭职责需求的同时强化,使职业女性陷入事业和家庭双重角色、双重性格的冲突之中,对她们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个体的认知系统如果产生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则会导致情绪障碍,出现认知歪曲,对客观事件进行错误的逻辑推论,表现在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抽象、超泛化、放大和缩小等方面。多数职业女性对社会赋予自身的传统角色持认同态度,认为照顾和教育子女,照顾家庭和家庭成员是自己的天职,一旦出现子女的教育问题,就会自责内疚,婚姻出现问题,也会把责任加在自己的身上,认为自己没有做好;有些职业女性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比男强,幸福不长”,会在精力、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放弃选择接受教育。即使是未婚的有成就或高学历的女性往往就因为她们的优势把男性“吓跑了”,她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强大;已婚女性在婚姻和家庭的建设维护过程中,自身强大的困惑就更多更深层次,因此,职业女性常常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二)事业带来的压力

1、竞争带来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加剧,职业女性面临着下岗危机。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呈爆炸性地增长,知识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着、丰富着。而且,今天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它迫使职业女性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学习“充电”成为职业女性业余时间的重要项目,时间总是感到不够用:她们时时感到危机和紧迫感,担心竞争能力能否跟得上社会发展。时代赋予职业女性更多工作的权利、机会和动力,也留给女性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和负担。

2、成功恐惧症

当今,职业女性大都重视自己的事业,渴望事业成功,因为事业的成功意味着经济独立、物质财富的增长、名誉及自我价值的承认。然而中国的社会现状是,成功的职业女性特别是女经理、女私营企业主婚姻似乎多不美满,丈夫往往承受不了“女强人”,而在社会上由于人们习惯用男性标准来评价白领女性,从而抹杀了白领女性应具备的女性特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事业尤为的女性回到家中还要装出“男强女弱”的模样,而一些渴望事业成功的女性因为担心失去女性形象,害怕被带上“女强人”的头衔,对成功产生了恐惧,从而放弃了对事业的追求。

3、性别歧视的困扰

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职业女性在就业和工作的选择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性别歧视的困扰和限制,这使职业女性事业心较强、比较自信,对自己的期望较高与期望难以实现的矛盾加剧,势必增加职业女性的危机感和心理压力,引起现代知识女性的自信心滑坡。目前社会上男女就业机会不同,男女向上一个阶层流动的机会不同,男女收入差距加大。有统计表明,近年上海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多于男性,可是女性的收入却只占男性的62.4%。由于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经济领域就业层次10年来有所提高,职业结构趋于合理,但女性在业率偏低,两性收入差距逐步扩大。2000年末,城镇18岁至49岁女性在业率为72%,比1990年降低了16.2%;两性的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7.4%。女性较多地集中在收入偏低的职业,在相同职业中女性的职务级别又比男性偏低,这是城镇男女两性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4、经济因素

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失业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是有一些女性失业者观念一时不能够改变,她们对一些看似低人一等的工作不屑一顾,最后竟然形成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在这种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心理疾病就随之产生。有一些女性,虽然本身衣食无忧,但因为贫富差距的拉大,就产生了相对贫困的心理,从而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总之,今天的社会给了女性选择事业成功的机会,使职业女性认识到应该具有自身感:“女人不仅应在政治上、经济上及社会生活的诸个方面与男人享受平等的权益,而且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为女性的自尊与崇高”。职业女性的自身感让她们重视自己的事业,追求和男性一样的成功,但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她们还要受控于各种影响事业的关系和性别歧视,也就是说社会给予职业女性的不是和男性一样的机会,这很令职业女性感到悲观和无奈。

(三)恋爱和婚姻的困扰

婚姻、家庭对于女性的压力也很大。而职业女性不仅要承担工作压力,而且还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在家庭和孩子身上。而现代社会家庭的稳定性大大下降了,稍不留神家庭就会出现危机,孩子在当今的教育制度下,也是压力重重,问题繁多,这些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使职业女性们产生挫败感,抑郁沮丧。

婚恋对于未婚职业女性的困扰,是因为婚姻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职业女性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失落。职业女性随着社会劳动参与水平和经济收入的不断升高,对自身的估价随之升高,情感的需求也较为复杂,不易满足,对婚姻的期望值较大,也就相应地提高了择偶标准。有的职业女性对于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因过于理想化而“高不成低不就”,走入了大龄单身的行列,成为“单身贵族”。现代职业女性普遍看中婚姻质量,“宁缺毋滥”。

婚姻不稳定、离婚率高、家庭动荡以及家庭暴力则困扰着已婚职业女性。据一些城市调查,在妇女热线婚姻咨询中,离婚问题约占到38%。离婚的原因,女性因丈夫有第三者占64.8%。

对女性家庭压力的关注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早期家庭压力性别研究多基于冲突理论展开,之后,对两性差异生理决定论的质疑也引起了家庭压力研究者的关注。女性研究启发家庭压力学者认识到,从男性的立场来定义和分析压力,对于女性来说并不公平,还需要以女性自身的视野去讨论两性的家庭压力差异,才能为女性寻找新的支持方向和途径。

四、面对压力,职业女性应积极采取自我调适的措施:

1、正确面对社会

正确面对现实社会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因为人在面对社会的同时,自己也会发生变化,接受到外来的各种新鲜刺激时,要驾驶调整对外界的认识,做出相应的反应,使自己融入社会生活当中,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就如同地球的引力一样不可脱离,许多女性经常抱怨和悲叹自己的环境不好,处境困难,命运不济,这种抱怨和悲叹又能改变什么呢?只能使得自己更加自卑和忧愁,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其实并不是社会欺骗了我们,而是我们不能以正确的太面对社会现实,我们要明白,最重要的不是社会现实环境如何,而是我们自己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环境,能否在框架的限制中寻求自由。接受框架的限制就是适应环境。没有适应,就谈不上身心的健康,更谈不上生存质量和事业上的发展。心理学家曾对什么是心理正常的标准争论不休,最后趋向一致的是“适者生存”。一个人能适应社会环境,就是心理正常。我们绝大多数人事心理正常的人,但仅仅是正常,只能算是基本健康,而真正的健康,是经得起挫折考验的心理,应该是积极的心理态度,积极的心态在适应环境方面,不仅能接受框架的限制,而且能突破框架的限制,寻求个体自由的发展,这就是积极的适应。心理不健康的女性通常拒绝接受现实环境,封闭自守,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缺乏必要的连续不断的社会刺激,因为不能主动调节心理活动,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所作所为与时代不合拍,个人性格变得孤独、怪癖,也就谈不上心理健康。因此,积极的适应社会,是女性健康心理的标志。

2、悦纳自己

职业女性立身现代社会,不但要客观认识社会,而且也要客观了解自己,才能在需要适应的地方调整自己、控制自己和完善自己。这是女性健康心理的标志之一。差不多每个人都会说,我是最了解自己的。然而,事实上,了解自己并非容易。许多女性自我感觉良好,背后却遭人非议,这就是她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高的缘故。因为自我评价过高,把自己的品貌、能力、成就、学识提高到不适当的地位,以为自己比别人强,要别人奉承自己,这种女性常会感到委屈,因为心情不佳,牢骚满腹。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刚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当时的那些摄影师们都嫌她脖子长,嘴巴大,并极力劝说她去做个美容手术,但是索菲亚·罗兰却坚决不去做手术,即使放弃拍电影她也不会妥协,因为她认为她的长相正是自己的特点,索菲亚·罗兰的自信和出色的演技,终于使她成为一代明星,赢得银幕事业上的成功。

还有一些女性从小自卑成性,处处都觉得自己不行,这是自我评价过低,就是缺乏进取心,本来能完成的任务不去完成,本来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只能得到良好,学习时甘居中有,工作时甘愿受人支配,不求上进。具有自卑心理的女性,也是不够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女性,应正确了解自己,对自己的德才智体有适当的评价,不盲目追求物质生活,不好高骛远,学习工作踏踏实实,精神道德不脱离社会要求。

3、兴趣广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缺乏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各类文化、体育、娱乐成为一个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活动,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人忘却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据有关学者研究,女性比男性在心理上能从社会联系中得到更多的受益。通过跳舞、跑步、打球以及做操等身体活动可以使外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这些需要包括:获得信息、调节情绪、增进友谊、增加安全感与亲密感、自我实现等。同时研究也证明,体育锻炼对于治疗孤独症和人际关系障碍者有显著作用。国外也有研究表明,在治疗心因性疾病、改进应付策略、对成熟女性月经来临之前的不适状态的调节方面,体育锻炼都有重要作用。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女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总所周知,现代社会是由不同人群组成的,一个女性在不同人群中,所处的角色地位也不同,如去商店购物时,是顾客;搭公共汽车时,是乘客;去公园游玩时,是游客;在单位工作时,是职工;在家庭内又可能是妻子、母亲、女儿或媳妇。无论是什么角色地位,都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因为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所以当代女性应掌握好人际关系的处理艺术,以增进心理健康。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职场新人小雪的一系列职场遭遇:她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时候,见了本单位的同事就跟见了亲人似的。大家每天一块上班,说着笑着就把活都干了,被她戏称为“谈笑间,困难灰飞烟灭”;中午一起到食堂吃饭,其乐融融就像一家人;晚上偶尔还一起去打打球,真是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小雪感叹,谁说工作以后不容易交到朋友!

既然是朋友,自然无话不谈,尤其是发牢骚的时候。小雪不觉得自己卑鄙,看哪些不顺眼,看哪些不合自己心意,就发发牢骚,指责别人处理事务方面的缺陷。然而,没多久,小雪背后议论的言语,有了从多方渠道的反馈。当事人看来都及时地听取了小雪的一件,有的对她怒目而视,有的偷偷给她准备了小鞋,有的干脆以牙还牙。小雪先是惊诧,愤怒,最后是伤心,却发现伤心都找不到理由,再亲密的同时也不是朋友,谈不上背叛。同事确实是你的,但也是大家的,有闻必报,有什么错?

吃一暂长一智,小雪发誓,从此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除非遇到同事中的真朋友。慢慢地,她有了三五知己,其中一位还是蓝颜知己。虽然对方已是别人的丈夫,自己也有谈及婚嫁的男友,但小雪相信,他们可以成为异性间也有纯洁友谊的明证。于是放心地出双入对,谈天说地,心底无私天地宽。殊不知日久生情,同事在一起的时间比家人还多,两人一来二去,蹭出了火花。一场轰轰烈烈的多角恋爱也就此展开,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有情人没成眷属,反而闹得不但两个人都孤零零的,而且连同事都做不成,蓝颜知己黯然离去。

经过这两次事件之后,小雪终于渐渐地成长起来,暗下决心痛改前非,决心下了,面子上还不能露出来,该吃饭吃饭,该娱乐娱乐,心里暗想着拉开距离也需要事件,不能太明显了。忽然有一天,原来走得近的一个上司调走了,而新任上司恰好与小雪不是很和睦,想当然地认为小雪不会与自己一条心,百般刁难,小雪有苦难言,撑了一阵,终于落荒而逃。

在与同事的交往中,应该注意的事要不怕吃亏,不要想着获得回报,要懂得去维护别人的自尊心,创造一种自由轻松的气氛。

在办公室里,人人都应该友好,特别是对同性更应该相依相助。大家来到同一个单位,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如果大家都和善一些,那么相处就会容易一些。没有必要这样和别人过不去。

不要做长舌妇议论别人,说别人的坏话,如果你有怨言你可以找你的真正好朋友来发一顿牢骚。保护你自己的隐私,不要干涉别人的内心,保持你们的距离不近不远。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求自身要具备的良好品质,每个人都希望与品质良好的人交培养,都讨厌虚伪造作的人,因此自己也应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真诚热情而善良女性;要有奉献精神,给他人带来愉快的人总是受欢迎的。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国绝大多数的女性具有奉献精神,她们吃苦耐劳,慈爱忍让,克己待人,被誉为东方人的美德。女性在帮助别人方面具有性别特长,如顽皮的学生需要女教师去感化教育;烦躁不安的病人需女护士去安抚护理。只要有一颗奉献的心,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同事之间相互帮助的机会是很多的。给予人奉献,就能赢得友谊。

女性要在工作环境中不断完善自己,掌握技能,与时俱进,勤学习多学习。要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要克服嫉妒、心胸狭隘的病态心理,就要培养宽阔的胸襟,树立公平竞争、互助前进的观念,学会正确地评价、理解和欣赏他人。

5、适当发泄和控制情绪

女性对外界的刺激相当敏感,稍有不如意心理就会滋生不满情绪。在现代社会中,矛盾冲突,压力打击随处可见,没有人能够事事顺心,时时愉快,磕磕碰碰的事是相当多的,差不多每天都会遇到几件,于是免不了产生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淤积在心中对健康是不利的,因而需要宣泄。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发泄情绪的方式也就大不相同。心理健康的女性,往往采用文明的办法来消除心中的不满,如向朋友倾诉,或者到户外去走一走,也可去看一场电影。这样,通过外环境气氛的辩护啊,带来心理重点的转移,再回头看看去想想,刚才生气太不值得。于是一股无名怒火得到宣泄,又能心平气和地区看待人生。有些心理不够健康的女性,在工作中常常迁怒别人,不给他人好脸色看,发无名怒火,甚至无故去责骂同时,或者在工作环境中摔物摔门。由于方法不当,结果会招来更大的烦恼。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应该能协调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对人有礼,不卑不亢,富有自信心和稳定感。

实践证明,有些压力只要改变一下分析角度,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现实中,人们的许多情绪困扰并不一定都是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认识和评价引起的。这种非理性认识和评价的根源在于每一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或意见,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因而冲突与争执也就在所难免,矛盾和烦恼也就由此而生。如何消除这种烦恼?不妨进行换位思考,力图客观一些,试着去了解他人的感受,这样就能获得全新的视角和感觉,而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与争执也就可以因此而避免,从而减少许多烦恼。从多角度看问题的人,常常容易从失败、挫折、黑暗、沮丧的情境中看到成功、顺利、光明和希望的因素,而从片面的角度看问题的人,则容易走极端,情绪体验也不稳定。

6、心胸豁达和热爱生活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一定要有开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不要怨天尤人,人生匆匆数十年,要热爱生活,凡事想得开,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而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归纳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都想像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这样,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沐浴忧伤,活出女性的尊严。

有面对现实的积极心态。压力可能并非来源于生活困境,而是来源于人们对这些生活经历所采取的态度。所以,在面对心理压力时,保持乐观的心态是控制心理压力的关键,应将挫折视为鞭策人们前进的动力,努力在消极情绪中加入一些积极的思考。

7.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以维护心理健康。

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问题如求职、面试、应聘、下岗、工作压力过大、人际竞争激烈、劳资矛盾纷呈,都会造成心理紧张。当然,社会一天天在发展,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然而对于个体来说,改变环境的力量是有限的,主要的任务是提高自己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其一,主动适应环境。主动适应是面对现实环境积极地寻求适应,是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困难和走向成功的过程。主动适应有利于人的才能和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情境时,要善于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其二,适当回避挫折。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环境我们难以适应,同时也有回避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采用回避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环境对个体的不良刺激。如心理承受能力低的人就不宜炒股票、做期货生意。下岗再就业职工就不宜从事投资过大的事业,避免造成新的严重的挫折,而应当循序渐进、从小到大地逐步发展。回避法虽然缺乏积极意义,但是在一定情况下运用得当也可以解除或避免心理困扰。

其三,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时所得到的他人关心、帮助。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起到降低生活事件造成的紧张性,促进适应社会环境的作用。朋友、家庭、群众团体、党团组织、行政机构都能够为个体提供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不仅是物质上、经济上的有形支持,更重要的是心理支持。如有的生活困难者获取社会经济资助,当然这会使他们缓解生活困难,但是难以消除其自卑心理。社会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强向上的精神,使其消除自卑感,挖掘潜力、发展能力,赢得人生的成功。

总而言之,职业女性处在家庭和职场的双重角色中,面对来自家庭、工作中的双重压力,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家庭要和睦,妇女要发展,社会要和谐,我们就务必要关注和重视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

热爱生活的人,每天都会寻找快乐的源泉;家庭一职业女性生活的乐园;美——使职业女性终身充满自信;笑——使有益于职业女性身心健康;学习——职业女性生活快乐的钥匙。

8.心理调节的方法

第一,放松疗法。放松疗法即深呼吸疗法。当工作繁重、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可抽出5~15分钟的时间来做深呼吸,这是一个非常简便而有效的心理放松方法。

第二,音乐疗法。音乐疗法可以帮助人们驱散消极情绪,缓解压力。

第三,自我倾诉法。自我倾诉法,即在心情焦躁、紧张而无法保持冷静时,将这种心情和感受写下来,用文字表现出来。曾经看过一个电影,里面的女主角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烦恼写在纸上,然后再烧掉,这样心情就会好很多了。自我倾诉法有利于宣泄心中的不快,从而使人重新找到心理平衡的支点,使心情重新愉快起来。

第四,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主要是指通过语言引起或抑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自我暗示对人的情绪乃至行为有着奇妙的作用,既可用来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也可用来激励自己。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很多情况下能驱散忧郁和怯懦,使人恢复快乐和自信。

第五,转移法 生活中职业女性应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多方面兴趣,如爬山、打球、看电影、下棋、游泳等等。兴趣多样,一方面可及时的调试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使个人的心态由工作中及时地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有利于消除工作的紧张和疲劳。

第六,宣泄法 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可以通过运动、向朋友家人倾诉等方法来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也可以找适当的场合大声喊叫或者痛哭一场,及时化解不愉快的情绪,获得别人的情感支持。如果觉得自己的心理压力过大,产生扭曲心理,特别是这些问题与本人的个性有关,那么,就应当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消极认知。记得看过一片文章上面说道,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在一艘船上做了一个改造心理的试验。他看到在船上待久了的人都很郁郁寡欢,于是他建议让一些总感觉心浮气躁的人到船尾去,面对船后面波涛滚滚的海水,自己把心中一切的烦恼都跑到海水中,直到自己觉得心里舒畅了为止。

经过这个简单的试验,表明这是一种很有用的办法,那些心浮气躁的试验人员最后都告诉心理学家,从吐出自己的烦恼事情的一瞬间,好像真的就有一件物体掉进了海水中一样,自己的心情真的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清晰,心中的烦恼似乎就在那一瞬间消失了,顿时心里明朗了,不再觉得那些烦恼有什么了不起的。

《改变自己才能赢得一生》 虽然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左右心情!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我们可以展示笑容!虽然不能永远地拥有童年,但可以永远拥有童心!

第二篇:党员干部如何调适心理健康

本文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党员干部心理健康及调适

干部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社会负有特殊责任,特别是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现期,各级干部的责任重、压力大,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近年来人们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

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心理素质对一个人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干部,除了组织保障、环境条件、社会影响力之外,自身素质和心理健康更加重要。今天我将着重从干部心理健康的现状、内涵及特征、几种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三个方面谈点初步的认识和想法,希望大家对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给与足够的关注,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心态就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事情、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就是我们对工作、对事业、对家庭、对朋友、对同事等方面所持的观点和态度。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及特征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对健康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但如果问大家什么叫健康,自己的健康程度如何?未必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拿出确切的答案。我们说健康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生理健康(身体),第二是心理健康,第三是精神健康(灵魂)。今天我们主要讲的就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成立的时候,在他的宪章上明确的规定,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衰弱的表现,健康应该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

1989年修改为:躯体健康、情绪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的状态。

2001年再次界定: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一种无精神疾病,更可视为一种幸福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可以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有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的疾患,它包含着更丰富、更广泛的一种意义。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状态,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能够得到开发,人的价值可以得到实现。就像刚才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中谈到,就是在幸福的状态下,人能够有效地去从事工作、生活,而不为日常生活的压力所压垮的一种高效的、满意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心理健康,那么在座各位的心里是否健康呢?我们来对照检查一下,我总结为五项指标。

二、党员干部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案例

近年来,官员自杀事件时有发生。比如,2015年3月30日,X市委副书记X因患有抑郁症,在X市的X森林公园X塔跳塔自杀,2015年5月5日,X省X厅X处处长因患有抑机症从办公室跳楼身亡。

(二)调查结果

调查表明,除个别官员确实因涉及腐败而畏罪自杀外,多数以自杀来结束生命的官员是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其中很多是长期抑郁所致。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国家公条员心理康应用研究中心从2009年起开始研究官员非自然死亡现象。通过统计媒体公开报道的官员自杀案例,09年至16年8年间,共有248名官员自杀、失踪或疑似自杀,通过条形图我们可以看到历年非自然死亡官员的数数字呈比较明显上升趋势,这条虚线也叫趋势线告诉我们,未来还有可能继续上升。研究中心表示,从统计情况来看,大概半数官员被明确诊断为抑郁症,这说明,抑郁症是官员自杀的重要原因。还有半数官员自杀原因不明确,但是从精神学的角度来看,自杀本身就是一种异常行为,从常规常理来看,只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产生合理、正常的健康行为,非健康的心理则会导致产生异常的或偏离常态的举止言行,所以自杀官员中患抑郁症者的比例可能不止50%(实际上可能更高)。

同时,相关数据显示:在调查的十五个行业中,金融业是最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行业,医疗生物工程行业中比例最低,政府公共事业组织位列第二。

“中国公务员心理健康网”调查显示,有34.5%的干部不同程度存在抑郁倾向,其中重度占3.4%,中度占9.9%,轻度占21.3%。

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20个中央部委共2500名职工进行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有63.3%的职工认为自己承受着中等以上程度的压力,13.5%的职工选择了重度或极重的选项。

通过这一系列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令人担忧,当然,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中组部在06年出台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中,把心理素质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就表明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重要,必须高度关注,认真对待,彰显出中央对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的重视与关注,从05年开始,中央党校在领导干部各级、各类培训中,就纳入了心理健康的课程。

(三)党员干部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党员干部总体是健康、良好地。但也有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心理疲劳。心理疲劳现象是普遍的一种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感到身体劳累,这是典型的生理疲劳。

这也是反映了党员干部的一个基本现状。目前,党员干部不少人每天无规律繁重工作,常常眼睛酸痛发胀,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晚上失眠多梦,经医院检查又无实质性的病症,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这是XX日报以《高质量的睡眠成了一种“隐性红利”》为题的报道,提到XX市人民医院一年接诊睡眠患者约3200例,且20-30岁年轻人占日均门诊量20%,工作压力大、习惯性熬夜成为造成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

二是出现工作厌倦,这是心理疲劳的主要特征,也是领导干部中极为普遍的一种心理健康问题,不少党员干部因频繁的加班加点、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很多党员干部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是深入基层一线工作,在各种现场处理日常事务,身心得不到有效的放松和休息,产生了心理饱和,工作兴趣和激情减退。

三是诱发身体的病变,包括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病症。

2、心理抑郁

一是仕途“惨淡”,兴味索然。

有的干部自认为能力很强,应该被提拔重用,却在原地踏步,自己年龄却与日俱增,感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逐渐丧失工作兴趣。有的官员面临棘手问题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当任务完不成、领导不满意时,心里会产生较强的挫折感、失落感,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

二是利益困扰,心理困惑。

随着交往的增加和接触的范围变宽变广,来自钱、色的诱惑随之增加。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让一些干部感到心理困惑。听之任之,觉得于心难安;改变现状,又无能为力。加之事业或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挫折或失败,精神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心理困惑加剧。

三是患得患失,忧郁恐惧。

社会发展对人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按理说,人的能力总是有差别的,有先天具备的,有后天获得的,不能求全责备。有时候,个别干部自视甚高,自我感觉极好,但没有得到组织重用,产生不满,对欲望孜孜以求,结果是“郁郁多年求不得”,自感“一生襟抱未曾开”,继而“人生几回伤往事”。

3、心理失衡。党员干部心理失衡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信仰失衡,这反映出有的党员干部也受到了社会中一些不良环境的影响,少数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对于党的政策和信仰不够坚定。

二是生活内容失衡,有些领导干部无法在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自己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取得平衡,无法统筹兼顾,局部失衡而引发心理危机。

三是欲望失衡,过分地看重名利、金钱、地位等,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出现偏差;

【小测试】测测你有没有“手机焦虑症”?

如果上述问题有一半以上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患有“手机焦虑症”,或者有染上“手机焦虑症”的倾向。建议在近一段时间内少用手机,或一有机会就把手机转接到固定电话上,尽量保持好的心情,工作不要贪多,要保留一定的热情,多一些与朋友或家人面对面沟通的机会。

三、党员干部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党员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精力严重透支,身心极度疲惫;有的因为日益严格的问责,担心出问题、受追究,精神高度紧张;有的做事追求完美,而现实中又难以达到理想境地,因此感到苦闷、焦虑;有的对“政治进步”预期较高,职务升迁难遂心愿,失望、焦躁情绪随之而来;还有的因为周围人际关系不协调,身在其中,难以应付,等等。而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党员干部关心、爱护不够,往往压担子、交任务多,考虑其承受能力少,对党员干部生活和家庭方面的情况更是很少过问,导致干部有了困惑无处诉说,心理压力难以缓解,久了多了,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我把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从四个方面展开跟大家进行详细的分析。

1、来自工作上的压力。

干部肩上“发展与责任”双重担子的重负不断加重。各地区、各系统、各行业、各单位,你追我赶经济发展的竞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GDP的评比排名次、干部个人升迁与实际绩效相挂钩等等,造成对干部“发展”担子的压力增大。“领导责任问究制”“一票否决制”“绩效评比考核制”,以及对客观上存在的如“火灾”“洪水”等一些“人命关天”的具有不可控制性的突发事件的提防与忧虑等,造成对干部“责任”担子的压力骤增。一位地方主要领导说:“今天在这一把手位子上,但明天还在不在,就很难说了。”当责任过多过重的时候,人就会出现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感觉。同时,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关工作日趋规范,各级领导对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作标准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导致党员干部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加大。

职业的特殊性。职业的特殊性使干部以一种相对独立的群体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并要求干部摒弃私心,保持公共性,但这种职业要求与干部作为人的自然本性是相冲突的。当干部的职业与公共权力相联系时,便有了其他行业从业人员不可能有的机会,也就是有了窃取占有和不当使用公共权力,甚至以公共权力来谋取个人私利。身为一名党员干部,随着交往的人群和接触的范围变宽变广,来自钱、色的诱惑的机会随之也变多,要做到清正廉洁,就必须时刻担待拒绝这方面诱惑的心理压力。

【例】一位曾经在当地国有建筑企业任经理,后调任某市政府建委部门的同志说:我现在手中有权,过去在企业时的朋友、部下,有不少自己单干后成老板了,现在他们常常有事求我,最初偶尔在一起吃顿饭我也就答应了。后来他们发展到要求在饭后安排娱乐,比如打牌、桑拿,我就不敢去。其实,看他们整日花天酒地,出手阔绰,有时我心里也不平衡,我能力肯定比他们强,可偏偏比他们寒酸许多。视金钱如粪土,说起来简单,没有相当强的意志力,要抵制住这些诱惑谈何容易!我每天都在给自己敲警钟,可这种心理感受无法与人说。

同时,公职人员这份职业特别强调理性要求与规范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干部个性发展和对自由的追求。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党员干部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政府和国家,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更理性和谨慎,这种理性和谨慎很容易滑向刻板、僵化。有不少干部很无奈地表示感到压抑、苦闷,但找不到发泄渠道。同事,不能讲;家人,好像也不理解;最多找朋友聊聊。在长期的工作中,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宣泄与疏导,就会严重影响党员干部的身心健康。

仕途晋升压力大。近几年来,随着大量人才的引入和储备,各级机关聚集了大量专业人才,并形成了一个激烈的竞争氛围,他们相互之间比能力、比素质、比实力。由于机关人事结构呈金字塔形,越往上晋升之路越窄,在通往更高层次的道路上往往是千军万马争先跃进,干部到了一定职务或级别之后,再提升往往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上现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不够完善,难以保证优秀的人才一定能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因此使得一部分人对事业、前途、发展心存忧虑,并产生沉重的思想包袱。

人际关系复杂,和谐相处压力大。我国的“人情社会”特征在党员干部开展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被充分地表现,甚至放大。干部在发展与责任的双重压力下,还要再分出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与精力来应对“颇具中国特色”的官场关系和社会关系。从实际情况看,无论处在我国哪一级位置上的干部,都不得不高度重视、平衡、沟通、建设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复杂社会人际关系。“迎来送往、接待上访”“左右逢源、四处结缘”,已成为当代干部典型的生活状态特征,这对干部无形造就很大社会压力。

【例】一位在某市直任职的同志说:我们常常说做官先做人,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人情世故要不要?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好?这些问题随时在拷问我们。工作中讲人情世故不合适,不讲人情世故难免背后被人指责,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现在干部工作要群众评议,干部选拔要民意测评或推荐,平时不考虑群众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到时就有可能会被打低分。还有一个普遍的现实,如果不与上级亲近,很可能就要遭冷遇,晋升的机会就会比其他人少。

一个干部如果在机关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就会不顺心,生活不愉快,而且这种紧张情绪或矛盾不是能够轻易化解的,这种人际重负已然造成一些党员干部长期处于心理疲劳,甚至是心理恐慌的状态,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来自生活的压力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同事、朋友间的盲目攀比越来越强,这些也是导致党员干部产生不良心理的重要诱因。

(1)经济问题:近年来,房价、物价的大幅度上涨让部分党员干部成为“房奴”“车奴”“信用奴”,有的因为户籍限制等原因连住房问题都难以解决,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上调幅度难以跟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再加上各种亲朋事务、人情往来,让很多党员干部产生了经济压力。

(2)子女问题:孩子出生的抚养问题,父母年轻还可以帮着照看,父母如果身体不好或者年事已高,只能花钱请保姆,或者牺牲一方辞职带小孩,这一方面对家庭的收入又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照顾家庭;再比如子女教育方法问题,是跟风让孩子报名各种培训班赢在起跑线上还是跟着老师学习轻松度过童年,这让很多父母左右为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年龄产生的代沟以及小孩青春期的叛逆,往往会与孩子产生意见分歧,影响感情,这无疑让在工作上背负重任的党员干部又增加了一丝压力。

(3)家庭问题:由于伴侣性格不一致,缺乏相互独立、缺乏交流沟通、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和工作相互影响,往往容易因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意见分歧,当双方情感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时候,轻者就是吵一架,重者就可能产生分居或离婚,甚至家庭暴力和虐待;有的因为工作忙,对家庭感情投入少,而家人又缺乏理解和支持,心中不免就会沮丧郁闷,从而产生心里不健康的症状;当然没有成家的单身党员干部,他们在谈恋爱时会存在孤独、困惑、犹豫不决等等。

党员干部作为“人”,他们也有家庭妻子儿女。但由于他们必须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应酬中,无暇顾及家庭感情和小孩的教育,从而使一些干部对家庭感情有一种危机感,对小孩缺乏关爱和教育而形成内心的愧疚感,这种来自家庭的压力也给党政干部心理健康带来危害。

【例】一位原在某市直机关任职,后下派到镇里任副书记的女干部谈心时说:在镇上工作,公务多,而且作息时间不正常,自己家在城区,路途虽然不远,却很难保证定期回家。日子一久,照顾不了家,不仅孩子的学习顾不上,夫妻生活也不正常了。即使回到家,因为工作累,只想休息,其他的事都没心情想了。现在孩子渐渐与我疏远,夫妻感情渐渐淡漠,发展下去,家庭就有破裂的可能。每天带着这么沉重的思想包袱工作,在人面前还得装成若无其事,真的很累。

3、来自个人调适能力不足和对心理认识的缺失。

由于我国大中小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并且至今有关部门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造成大多数干部在学生时代和工作后都未曾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培训,心理调适能力不足。

很多党员干部缺乏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忌讳心理健康这个话题。有的同志认为心理问题完全是能力上的欠缺造成的;

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的视心理问题为精神疾病,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精神不正常,故对心理问题竭力回避、隐瞒,更不要说积极进行心理自救或寻求专业人士的救助了;

有的即使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在工作和生活中过分强调克制、忍耐,不善于自我调节、自我减压;

有的明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但总认为别人都没有出问题我也不能出,不敢暴露自己的问题。

调查显示,干部们对心理健康的知识“基本了解”和“完全了解”的占46.70%,“略知一二”和“一无所知”的占51.9%,这相对于有较高压力的干部群体来说,心理健康知识亟须普及。

4、来自自身能力不足和心理疏导技能缺失。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基层,层出不穷”,面对突发事件等复杂问题,“硬招不敢用、软法不管用、新法不会用”,任务越来越难完成,“官”越来越难做,经常处于“恐慌”状态。由于自身在业务能力、文化水平、社会交往、实际解难等方面处于某种弱势,有的甚至被其他班子成员和下属看不起,就会产生强烈自卑和忧郁。

一般来说,党员干部得到的社会支持大都来自爱人、亲人和朋友。调查显示,爱人、亲人和朋友更能从内心及时给干部帮助、安慰和鼓励,而不是工作中的直接上级或同事。当干部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除来自于爱人、亲人和朋友的支持外,来自直接上级或同事的支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实际情况却是直接上级或同事的支持作用往往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心理问题在现代高度竞争的社会里较为普遍,但部分党员干部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方式关注不够,尤其是严重缺乏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技能。

5、更年期身体问题心理化。

对于人到中年后期的党员干部,从生理上来看,正处于一个转折过渡阶段——更年期。这一时期较易产生身体上的疾病,心理承受力也在下降,这是谁也摆脱不了的自然规律,如果不能正视身体变化,就会产生心理困扰,引发心理问题。例如,人在进入中年后期后,从身体上看,容易得的疾病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肿瘤、偏头痛、失眠症、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有些人在患有或耳闻目睹同事得病后,就会担心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产生恐惧和不安,部分人甚至会患上心因性躯体疼痛、疑病症等心理疾病。

四、党员干部心理问题的调适

(一)有效调控情绪,促进心身健康——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压力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美国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智力(IQ)只占小部分20%,情绪智能(EQ)占大部分80%,什么是情绪智能呢?

【例】老奶奶的忧愁/老奶奶乐呵呵,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雨伞的,一个是开洗染店的,雨天和晴天。。

为什么大家都说老奶奶像变了一个人,因为他换了一种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管理了自己的情绪,用理智控制了情绪的“闸门”所以有效地调控自己情绪能够促进新身的健康。

所以,我认为情绪的自我管理从塑造积极心态开始,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而性格将决定命运。因此,态度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源。要学会改变自己态度,塑造积极心态,重视自我管理!

说到换一种思维,我们来看一下如果有人说,我性格内向,不会跟人交流,我想问问在座的有没有人能过将这句话换一种思维,改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参考:我性格内向,在跟人交流时有什么优势?能耐心倾听/能给对方更多表达的机会/子自己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同时,有效调控情绪,还可以通过合理宣泄,释放能量,比如哭泣、运动、大喊、日记、倾诉、沟通等等。合理宣泄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适当的地点,随意发泄,既不会调控好不良的情绪,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培养兴趣来转移注意力,比如打游戏、逛街、听音乐、唱歌、跳舞等方式来放松自我。

(二)加强人际沟通,获取各方支持。

人际交往的黄金准则——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

人际交往的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你就怎么对待他。

掌握交流沟通要则:以尊重为前提/以调研为基础/以自信为保障/以诚信为根本/以倾听为方法/以幽默为工具/以求同为重点/以适度为标准/以双赢为原则/以高效为目标。

(三)注意劳逸结合,进行生理调节——保持健康,学会放松,坚持锻炼,音乐调节

1、注意劳逸结合,将闲暇活动作为工作的必要补充。工作之余,通过各种娱乐活动,可以达到放松生理和心理,恢复精力和体力的目的。人应该适当的放松自己,该休息要休息。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泡个澡,然后好好睡一觉。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谁拒绝休息谁就不能很好地工作。科学家指出,每天日间小睡片刻,不仅可以延长寿命,也可以提升表现力

研究表明:每天睡眠4个小时的人,比每天睡眠8个小时的人死亡率高18%;每天睡眠少于8小时,精神集中程度下降30%,工作素质下降20%,能力发挥只达76%。只要人们对于劳逸结合引起重视,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那另一半,就是需要我们真正动手解决问题了。只要人们对于劳逸结合引起重视,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那另一半,就是需要我们真正动手解决问题了。

2、转移并释放压力。其一,养成正确的“视角”;其二,培养强项

提高生活品质;其三,学会弯曲

避免超负荷地工作;其四,把注意力转向自身之外人和事;其五,找个人谈谈;其六,加强训练

找出减轻压力的有趣方法。

消除心理压力的有趣方法:让自己暂时躲开压力源,去做一下体育运动或者去KTV吼上两嗓子,这能使你很好地发泄一下,完了之后你会感到很轻松,不知不觉间就可以把压力释放出去。或者给自己放假一天,彻底放松一下。

运动:散步/游泳/骑车/竞走;放松:看海/望星空/听轻音乐/做白日梦/心灵术,;家庭与朋友:积极/达观/关爱/真诚/温馨/理解;服用维他命:压力会迅速消耗掉体内的V-b,(V-b是一种调节神经功能的因子,能够使脑功能发挥最佳状态。)用心呼吸。

3、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无法改变的事,忘掉它;有机会去补救的,抓住最后的机会。后悔、埋怨、消沉不但于往事无补,反而会阻碍新的前进步伐。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4、重视你的健康——食疗。尽量少地摄取咖啡因;适量饮酒;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慢吃,狼吞虎咽只会更加紧张;......早餐吃的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

5、脸皮练厚点,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有趣又有效的尝试:

别指望你一点都没有压力;别指望人们都很友好;把每个人当成你的老师;把每个问题当成你的老师。《圣经》有一句话:“不要为明日忧虑,让今天最快乐是第一步。学会融入生命,融入生活,融入今天,融入快乐。

6、让时间去对付压力。没有不能被时间减轻、软化的悲伤;不想做就放开;在压力过强时,你需要停下来。我无法控制发生的事,但我可以控制我的感觉。

坚持“一、二、三、四、五”原则

1.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

2.两个基本点:简单一点,知足一点。

3.培育“

三大作风”:助人为乐,欣赏快乐,自得其乐。

4.拥有四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了解自已;最好的心情是保持平和;最好的运动是经常散步;最好的享受是活在当下。

牢记五句话: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早防早治。

最后,借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几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汇报。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祝愿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心理更健康!

最后,借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几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汇报。

祝愿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心理更健康!

(一)练就过硬本领,提升个人自信。——疏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设法提升自身的能力

勤于学习。学习是提高觉悟、增强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必要途径。干部特别是年轻的干部应当勤于学习,精通本职工作,成为行家里手。同时要用好工作之余的时间,每天抽一到两个小时,静下心来研读书目,从理论到实践地分析思考,日子一久,习惯就养成了。

扎实苦干。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实践,把心思和精力用到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上来。在工作中多干事、多锻炼,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对待工作积极主动,不拖拉、不推卸,争取在第一时间,以第一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干部要端正自己对待权力、地位、金钱、利益、政绩等的态度,通过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金钱观、利益观、政绩观等,保持一种健康、平和、淡定的心态,拥有健康的身心。

比如对待权力,权力观的实质是世界观的问题。作为干部,定要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权力是什么?权力是服务、是责任、是义务。权力和义务、责任是统一的,有多大权力,就要履行多大义务,就要承担多大责任。同时,权力还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为民造福;运用不好,自掘坟墓。

再比如政绩观的问题,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一席话语,再次向人们阐释了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他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一方面反复强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另一方面不断告诫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这正是习近平对于领导干部政绩观的辩证认识。

(二)组织调适

1、组织制度上: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是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应对当前干部心理问题多发多态的必然选择,是机关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的客观要求,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所以,必须用科学的理念和全新的方法,建立起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长效机制,帮助机关干部掌握合适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素质,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提高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让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干部谈话制度。建立和完善干部谈话制度,这是关心爱护干部的具体体现,也是沟通上下级之间的重要渠道。首先,当一个人感到有可以信赖的人在关心、爱护和尊重自己时, 心理问题反映的强度会得到缓解, 挫折的承受力得以增强。其次, 能提供新的看问题的视角和思路, 帮助当事人走出个人习惯的思维模式, 从而重新评价问题, 寻求新的出路。第三,如果一个单位有强大的支持系统和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干部即使遇到一些心理问题, 也会被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弱化和消解。所以,党组织要在干部提任、岗位调整以及矛盾集中等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时期,找干部谈话,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以有效地解除心理困扰。干部谈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缓解干部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思想教育上,纳入干部学习培训内容,奠定干部心理承受能力的思想基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干部学习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干部的心理特征安排不同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干部通过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自觉锤炼意志品质,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驾驭全局、推进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各种压力、困难和考验面前自我调适的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包括健全自我意识,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准确自我定位,力求量力而行,提高情绪调节能力等。

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生活和干部培训中,可以增加心理学方面的内容。

如围绕“心理承受能力与理想追求”“心理承受能力与个人成长进步”“心理承受能力与履行职责”“心理承受能力与身心健康”“心理承受能力与违法犯罪”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教育;二是预设在不同的环境情况下,设计心理课题,组织干部认真讨论,认清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的危害性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如:针对干部容易遇到的多种心理失衡现象,研究提出遇到批评时怎么办、同事间发生矛盾时怎么办、夫妻感情发生问题时怎么办、工作调整时岗位不适应怎么办、职务升降得与失怎么办、工作压力大时怎么办、身患疾病时怎么办等指导对策,指导干部搞好自我心理调节;三是邀请专家、学者讲解法律常识,剖析因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而导致心理失控、违法违纪的案例,并通过播放法纪教育片,使干部能够受到震动和教育。这些都是奠定干部心理承受能力的思想基础的有效途径。

3、环境营造上:积极创造条件,营造增强干部心理承受能力的良好氛围,优化人际关系。

一是针对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和完善保障收入分配、评先评优、晋职升迁等方面公平正义的规章制度,实现机关内部贡献与回报相适应、机关与外部同类人员相比亦具有公平性;

二是创造良好宽松的工作氛围,让大家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挠头事、疑难事倾诉出来,把在业务工作中遇到难题摆出来,把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的委屈亮出来,给干部提供表述内心世界的场所和机会,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加强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合作,协调不同的职务或部门关系,使机关干部能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良好的人际互动、交流,满足其社交和归属的要求,优化人际关系;三是借助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增强干部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请模范家庭的成员做报告,交流增进防范心理风险、增进和谐的经验,保持单位和家庭的稳定,有利于干部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

观后感

———关于生活

生活,在无形中,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学习,就能够让自己不断成长。

微观世界·大自然的美好

虽然只是单纯地为我们展现出大自然的点点滴滴,但是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滋味。蚂蚁搬家,蜜蜂采蜜,蜘蛛织网,鸟儿捕食,蚯蚓松土,一场意外的雨......这么多这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大自然的小细节,平常到会让我们人类自动忽略的场景,却在这一刻给了我们震撼。它们用自己小小的身躯,单调的行动,演绎着它们独具特色的自然人生。

其中,关于屎壳郎的故事,你是否能从中“读”懂些什么?它一路推着属于自己的“果实”,即使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上坡、树枝等),它也能凭自己的努力,一一战胜。最终保有属于自己的劳动果实。可是,现在的我们呢?身为大学生,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不可言喻的幸福了,但我们却因为只把目光放在得不到的东西上,而错过了那些触手可及的细微的快乐。我们坐享其成着父母给予我们的安逸生活,躲在象牙塔内过活,然后慢慢地失去了当初的雄心壮志。一路茫然,一路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只要多了那么一些压力,就开始“要死不活”地抱怨现有的生活。一遇到过不去的坎,心理素质低的人,就很没用的选择用死来摆脱一切。同时,从大自然的点滴之中,可以间接折射出我们人类现有的生活定律——“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弱肉强食”。身处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如果你不想让自己过得默默无味、平平淡淡,你就得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例如名、利、权、势等。可我们都忽略了,在追求这些物质性的荣耀的同时,我们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又失去了什么。同情心?热情?良心?亲情?友情?亦或是更多?很多东西,也许不能放在同一天平上去衡量,孰轻孰重,关键是要看自己如何去抉择。

坚强的Nick·生命的奇迹

没有四肢的澳大利亚男孩,用自己乐观积极的心态,为我们带来了对生命的无限感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没有肢体的人生依然精彩。Nick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我们远大梦想的重要性,鼓励我们要学会思索今后的前景

并且要跳出现有的环境去展望未来;告诉我们要停止把阻碍看作是麻烦、困难,相反的应该把它们看作是自身成长并学习到更多的机会;告诉我们作为我们现处位置最为有利的工具——态度是多么的重要,并且说明我们所做的选择会对我们自己及周围的人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Nick,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忧虑,一个强大快乐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犹如阳光,让我清楚地感受到生活给予我的美好。少一点抱怨,多一点感恩,生活之于我们就会都是无限的奇迹。我们要学会看淡很多太过物质性的东西,感恩现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一切,不管是美好的或不美好的。不要只懂得无限地放大一丁点的悲伤,而忽略了自己得到的满满的快乐。我们要怀抱一种积极、乐观、勇敢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并努力去改变自己与生活。

风雨哈佛路·人生真的可以改变

利兹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父母酗酒,经常争吵,后来母亲又染上了毒瘾,生活几近崩溃。母亲因吸毒而感染了艾滋病,不久就去世了,父亲进了收容所。到最后,虽然只剩她一个人,但是她一直怀抱梦想——改变自己生活的现状。她经历了常人不敢想象的成长道路,可是她凭借着自己的毅力,最终实现了梦想,走进了哈弗大学的殿堂。

她用自己满布艰辛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真的可以改变,只要你努力去做,只要你用心去付出。我们总是在还没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就想预设了过程与结局。然后,打心底里就开始退却了、认输了。生活,并不会因为你向它妥协而给你不一样的待遇。你越逃,生活越会把你逼得无处可躲。我们不应该只会逆来顺受地接受生活给我们的所谓的不公平的对待,要学会去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更出色。在某个时间段,为自己定一个目标,并尽自己的全力达到,使自己攀上另一个高度。其实,我们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懦弱,只要在关键时刻推自己一把,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结局。人生,真的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对待了,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乔小刀·好的生活没那么贵

乔小刀,一个行动派的人。他本名叫乔守民,那是他当农民时的名字;当设计师的时候,他叫乔小刀;当上歌手后,他叫乔西。一个刚过而立之年、只读到

初中二年级的流浪汉,在不断的折腾中找到了自己。如今的他拥有乐队主唱、设计师、展览策划人、创意师、手工狂、诗人、丝网印刷专家、杂志主编等多重身份,在北京买了车,买了300平方米的大房子......一段并不平顺的人生之路,他走出了自己不一样的精彩。他虽然没上过大学,但在社会这个大学中,他学到了许多更具价值性的知识。他告诉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老师。他在社会找到的三个老师及所学到的知识:小偷是寻找素材,需要我们在社会上有敏锐的眼光;回收垃圾的人是组合素材,找到以后要组合,其实就是强大的资源分类的能力;乞丐是你组合好以后你的产品怎么样去卖掉,从无到有的创业精神。乔小刀善于将学到的社会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自己不一般的事业。

从乔小刀身上,见证了好的生活不一定贵。我们不要让钱成为自己前进中的障碍,不要等有了多少多少钱后才去做自己的梦想,有多少钱就做多少钱的计划。而且,尽量做离自己只有一米的事情,不要规划得太远。因为世界变化太快,我们跟不上这个世界的变化。如果非要到自己有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老了,梦想没了,激情也没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现在不做,在以后的日子里就没有机会了。好好把握住自己现在能够把握的任何一个机会,好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贵。

我们总会从无意间的点点滴滴中,体会到生活的道理。保持一种好的心态,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生活,其实满布美好!

第四篇:心理健康与调适讲稿

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头羊,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风向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社会能否保持和谐的关键因素。当前,加强对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的考核,已被有关部门列为考核干部德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提高领导干部德才素质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调适能力,则成为一项基础性工作。

转型期,格局调整利益分配调整,我们在每年享受10%的 高经济增长的同时,负面问题也多,道德水平下滑、精神空虚 物欲横流

每年28.7万人自杀,200万未遂。06年中央党校开设心理健康课。

一、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

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关键因素。领导干部要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可少的。积极的进取心、开朗的心境、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意识等优良的心理素质是领导者应当具备的。可以说,领导干部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领导干部不断运用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因此,领导干部要想尽快地成长,必须具有良好的身心条件。

领导干部良好心理素质的构成

1.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要有一种“荣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良好心态,这样才能抗拒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才能做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2.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标,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一个只有具备了坚强意志的领导干部,才能“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意志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确定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从来都是在与困难打交道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做舒坦的事情不需要什么意志。当前工作中,领导干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培养坚强的意志尤为重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经过科学论证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下去。即使困难和挫折再大,也从不迷失方向。要练就钢丝般的神经和磐石般坚定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有那么一股子韧劲,历经百折而不挠。要有承载压力的品质,努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那些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到挫折就精神崩溃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全的,政治上也是不成熟的。

3.稳定的情绪。理性的态度。要理性地看待现实,工作中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越是在困难、挫折面前,越要保持冷静,理智地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要理性地看待自已,要有自知之明,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了解自己的缺点,在赞扬、拥护和奉承面前,不能忘乎所以,迷失自己。要做到得意时谦逊,失意时淡泊,临顺境警醒,遇逆境从容。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守道德底线,做到慎初、慎独、慎交友,决不能放纵自我。要理性地看待别人,不要盲目攀比;不要因为别人提拔比自己快就怨天尤人,抱怨社会不公、时运不济。个人的成长既要看能力,也要看机遇,因此要以平常心看待个人的进退留转。除了与同事相比,有些领导干部还喜欢与大款比奢华、比排场,从而产生当官吃亏的想法,导致心理失衡,认为不捞白不捞,最终蜕变为腐败分子。健康稳定的情绪,可以激励人积极进取,促进人际交往,使人增强信心,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

4.豁达的心胸。豁达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有了这种胸怀和境界,对待事物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待名利才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为人处事能“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困难挫折面前能“一蓑烟雨任平生”;为人民利益能“心底无私天地宽”。心胸宽广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素 质。如果没有宽广的心胸,领导干部必然离群索居,脱离群众,成为孤家寡人。要有容人的雅量,尊重别人的人格、劳动和劳动成果,真诚待人,敢于主动亮短,以真心换取真心。要善于协调各方关系,团结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年龄、不同意见甚至反对自己意见的人合作共事。特别是对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不要嫉妒。要有容事的气魄,心中想大事,手上抓大事,对急难险重之事,举重若轻,运筹帷幄,妥善解决。对无伤大雅的小事,不斤斤计较,不耿耿于怀,一笑而了之。

二、领导干部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领导干部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情绪抑郁,心理焦虑。抑郁是一种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焦虑是一种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2个人24小时看着崔永元 6天6夜睡不着 口头语“郁闷”仅次于癌症的疾病,在美国抑郁症药比感冒药还多

2.敏感多疑,以邻为壑。多疑的人在心理上总是处于不安全、痛苦的猜测状态中,在人际交往只表现出戒备和敌视性,遇事无端猜疑。不能随便说 说什么

怎么说 什么时候说

3.自私狭隘,虚荣嫉妒。其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只许你不如我,不准你超过我。喜欢自我表现,凡事以我为中心,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他人缺乏理解与认同。

4.患得患失,害怕挫折。如果领导干部抗挫折能力低就可能会产生以下反应:一是妥协,二是倒退,三是攻击。

5.骄傲自满,为人傲慢。目中无人,远离群众。平民的心态。清代徐继昌在《徐素斋杂记》中记述了辽东知府杜石坡的一段话:“我辈做官当常想到未做官以前与不做官以后,自律自严,办事不期勤而自勤,俸禄不期薄而自薄。”每一位领导干部,“未做官前”是平民百姓,“不做官以后”也是平民百姓,当官时多想想以前未当官时以及以后不再当官时的样子,心态自然平和许多。一些领导干部自恃位高权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居高临下,趾高气扬,就不可能以百姓心态对待人与事,就容易产生心理扭曲。常言道,做官先做人。先把自己当成普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当好官。因此,领导干部要以平常心待人接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有感激之情,饮水思源,知足常乐,感激周围的一切,包括坎坷、困难和逆境。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没有周围的一切就没有我们的存在。感激之情能使我们更深地体会到自己就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

(二)领导干部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有研究表明,中国正处在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心理问题正困扰着中国人的心灵,领导干部不可能置身度外,他们同样是心理问题易发、高发人群。在领导干部中,许多人感到“心理压力”过大,一些人“心理不平衡”、“心理浮躁”,甚至“心理衰竭”,相当一部分人对工作、生活和未来发展存在“焦虑”与“抑郁”情绪,等等。是什么原因引发了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因素造成了领导干部心灵的压力、焦虑和失衡?为有针对性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揭示。

——社会层面的原因:宏观角度的分析和揭示

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是引发领导干部心理问题的最根本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并加速的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既推动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催生了诸多的社会现象。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和面对这些问题和现象,心理问题就会产生。

社会竞争加剧。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常态。竞争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利益的驱使,当相互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人们都希望超越别人,竞争就以有形或无形的形式、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公开或不公开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解构或重组,其实质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它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双赢的竞争在现实中并不多见;有竞争,就需要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但在现实的竞争中,真正的公平实现难度很大。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他们的发展机会和价值实现往往通过职务的提升来证实,但升迁的职位有限,权力资源的稀缺性使竞争更为激烈,最终结果是多数人 成为失败者。竞争失败而产生的挫折感使领导干部内心痛苦、情绪低落;竞争中出现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又加剧这种负性情绪的增长,对那些为了战胜别人、损人利己的人,使用不正当手段最终如愿以偿、得以升迁的人,失败者是心怀不满、怨恨甚至愤怒的。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调适和化解,就会导致领导干部心理问题的产生。

人际关系复杂。人是社会化的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并同他人结成相应的人际关系。在中国,由于社会文化的特殊性,人际关系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尤为重要,需高度重视、认真处理的一个部分。社会转型中不断调整的利益格局,不仅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使人际关系更为复杂。利益的调整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往那种注重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注重和睦融洽、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氛围,逐渐被实用的、工具效用性的、彼此算计利害得失的人际交往氛围所取代,人们在交往中已很少有重情重义的成分,维系其间的多是一种利益、效用和利害因素。为了获得自己企求的利益,为了达到个人的目标,人与人之间可以逢场作戏、背信弃义,可以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可以捕风捉影、节外生枝。社会生活的利益化,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薄弱,使得每个人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谨慎和困难。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生活,领导干部虽然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虽然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在人际交往中,他们需要掩饰自我,甚至逢场作戏,做表面文章。这样的人际关系对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工作压力增大。压力是指一种作用于身体、使人紧张的力量,是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压力过大会困扰人的情绪,会使人身体痛苦。转型社会是一个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在转型社会,变化不断加快,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成就观、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受到冲击,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转型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很难让自己能保持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加之激烈竞争和复杂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领导干部担任着一定职务,必须对社会、对公众、对自身负责,这种责任感增添了他们的工作压力;领导干部拥有一定的权力,担负着决策和落实的使命,决策有风险,不作为、乱作为也有风险,这种风险使他们的工作压力进一步加重;领导干部之间在工作目标上产生冲突、认知上出现失谐时,其心中的压力也会很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出现了挫折,挫折直接威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威胁个人的仕途和荣辱时,更会造成巨大的压力。应对这些压力,领导干部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更大的心理应激,其结果是身心疲惫,难以承受。如果他们不会主动有效地调适自我,平息紧张,疏导和缓解压力,就会带来心理的失衡和问题。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度压力 人一下子轻松起来,反而会有病。

工作性质 短期超载 长期不行 条件恶劣 晋升迟缓 工作安全感 下岗 关系紧张 不 愿意到办公室 眼睛一睁一闭

生活压力 生活事件

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转型社会是一个社会变动的速度、强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社会,快速的变动使社会、经济乃至个人的不确定性因素变得越来越多,似乎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不确定因素涉及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干部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就业体制、医疗体制、教育体制、后勤服务体制,等等,这些体制还处于新旧交替、不断变动、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的状态。心理素质是个人成功、家庭幸福的关键。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管理者阶层,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引导社会心态向健康方向发展,形成人们心平气顺、安居乐业、积极进取、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局面。领导干部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才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由封闭、半封闭—开放程度较高转变,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带来压力。农业社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采菊”什么事情到什么时候就会是什么样。春天播下的 种子只有道了秋天才能有收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什么变化。经验是第一位的。老人讲吃盐——吃饭,走路-走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年老的人充满景仰。

工业化社会:差别日新月异。所有制形式、利益分配方式、工作就业、生活方式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分化越来越明显。以前我住平房,你也是。企业工人厂长都骑自行车,心态平衡。人生没有多少选择。婚姻、住房选择了就是一生。现在不一样了,出现了不同的阶层、利益集团、利益群体。

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周围世界充满了变数,工作?几年以后还在这里 存款升值么?孩 子上大学了,就一定有工作么?大量的新事难事、突发事情越来越多,需要我们自己去承担,去处理。

个性化时代,信息、网络、数字时代,已有的知识经验淘汰快,50年更新,30年,10年,现在3年。一个人什么都懂,都会很难,工作越来越专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对你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这样一个工业化的社会,孩子学习,累;上班族,累,退休的老人也有压力。追求个体的心理和谐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群体的心理和谐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处在这种大背景下的领导干部,同样遭遇不确定性因素的困扰:自身的利益在改革中会不会丧失?个人原有的身份、待遇和收入是不是有保证?工作单位改革的前景怎样?自己职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诸如此类的问题,对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来说,现在都变得不太确定。我们知道,影响人们心理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他们在社会利益格局中所处的现实位置,还包括自身利益曲线的变化方向和心理预期。不确定性因素加深了领导干部对未来生活预期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引发了焦虑、紧张、担忧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学会驾驭新出现的不确定性,不能有效地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负性情绪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后陷入心理上的恶性循环。

——职务层面的原因:中观角度的分析和揭示

分析和揭示领导干部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仅仅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和揭示社会层面的原因是不够的。领导干部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层面的原因,还有职务层面的原因。

领导角色的特殊要求。角色越多,压力就越大,男女压力谁大?女性抑郁是男性2-3倍,自杀28.7万,男女1:1.9 社会对男性期待事业有成 女性贤妻良母 外表压力 心理疾病增多

以前休学是肝炎,现在是抑郁症。

领导干部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和核心要素,是一级组织机构的决策者、组织者,其决策和领导行为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但权力和责任是相伴相随的,领导干部在握有权力、身居高位的同时,也背负着社会对他们的高期望,承载着诸多道义上的责任。领导干部属于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瞩目的,他们要在公众面前极力营造和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要在外人面前努力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他们处于社会的上层,位高权重,但“高处不胜寒”,在权力的光环背后,往往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寂寞、孤独和无奈;领导干部在下属和公众面前要表现得更加自律,即使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需要压抑自我、强颜欢笑、委曲求全。

而在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寻求心理帮助和宣泄的机会通常比其他人要少得多,为了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他们不能像常人那样进行有效的宣泄和沟通,不能像常人那样去倾诉、去发泄,以减轻心中的压力和痛苦。这样一种尴尬和无奈的境遇,使领导干部更易产生心理问题。

领导位置的矛盾痛苦。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在《世界的苦难》一书中,探讨了一种存在于国家基层工作人员中的痛苦,一种因处于特定结构而感受到的表现为内在矛盾形式的“位置性痛苦”。布迪厄认为,对于那些为弥补市场经济不足而承担着“社会功能”的人员来说,当他们面对国家赋予的繁重的、无休无止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他们手中掌握的十分有限的方式手段之间的矛盾时,必然会感受到一种张力、一种压力,体验到这种因职务、位置带来的痛苦。在我们的社会中,领导干部也经常会遭遇这样的矛盾,感受“位置性痛苦”。他们的责任和手段不对称,许多“钢铁般”的任务,“重于泰山”的责任,没有相应的实施手段来保证;他们权力和责任不对称,常常以有限的权力承担无限的责任,其中有很多已超出了他们的职责范围,而当责任无法履行、任务无法完成时,又要“一票否决”,追究责任;他们遭遇长官意志与法律制度的碰撞,我国的法制虽然在不断完善,但离全面依法行政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上级领导随心所欲,下达不适当的命令和任务,这些任务不执行不行,执行起来又缺乏法律依据,甚至根本就不符合法律要求。在这些矛盾面前,领导干部无力无助又无奈,但又必须去做。这时,他们的心理是不畅快的,是痛苦的,久而久之,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出来。

领导事务的繁忙烦琐。在领导干部身上,负载着事业和家庭,承付着种种责任和义务。他们整日忙忙碌碌,甚至连大年三十也常常要出去慰问员工群众。为了工作,他们很少有时间与别人进行 经常的、真诚的沟通;为了工作,他们很少顾及家庭、爱人和子女,缺乏与亲人密切的交流。我们常说,家庭是人们生活的避风港湾。繁忙烦琐的领导事务使领导干部在这个港湾停留的时间很短,不能得到及时补给和慰籍。这种状况会导致两个不良的结果:客观上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导致夫妻、亲子沟通不良;主观上会因亲情减少、失去了家庭的亲情支持而引发心理失衡。这时,各种负性的心理情感就会乘虚而入,侵袭领导干部的心。

——个人层面的原因:微观角度的分析和揭示

分析和揭示领导干部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同样是处在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同样是担任着领导职务,同样要面对许许多多的矛盾和难题,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心理是健康的,有的领导干部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呢?这就需要进一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领导干部个人层面的原因。有人在机会面前看到的是困难,有人在困难面前却发现了机会。吵几句话自杀,重大事件

人的心理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与人自身的心理机制、性格、特性、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心态、价值观有关,在同样一个环境下,每个人的幸福感不尽相同,有的人会产生抑郁的情绪,有的人却能达到自我实现。对待一个口子小姑娘和小伙子 卢武铉 陈水扁 第一、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正确评价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第二、意志力薄弱

经不起一些诱惑

不能持之以恒 李真

第三、内外人格不统一

喜剧大师看医生故事

江山易改

秉性难移 个性不同,对同一事件感受到压力也不同,说某人经历很多磨难,扛过去,换了别人早不行了,体现了个体心理抗压能力不同。领导批评人,内外向人反应不同,敏感的人压力大。成都志愿者自杀。在同样一个环境下,每个人都幸福感也不尽相同,有的人会产生抑郁情绪,有的人能达到自我实现。

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与快速发展,对领导者的心理世界造成了强烈冲击。生活节奏的加快、新旧观念的冲突、利益关系的重构、竞争危机的加剧,所有这些都给领导都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见,通过心理调适,维护心理健康已成为摆在现代领导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运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联系现代领导者心理的实际,对他们的心理调适方法、心理健康标准以及心理健康的培养等问题进行积极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三、领导干部心理问题调适的对策

心理调适:就是人们在出现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的时候,主动运用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调节自我、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达到心理健康的过程。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学会一些调适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子贡问政。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几点,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领导干部要端正自己对待权力、地位、金钱、利益、政绩等的态度,通过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金钱观、利益观、政绩观等,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问题,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保持一种健康、平和、淡定的心态,拥有健康的身心。比如对待权力,权力观的实质是世界观问题。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权力是什么?权力是服务、是责任、是义务。权力和义务、责任是统一的,有多大权力,就要履行多大义务,就要承担多大责任。同时,权力还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为民造福;运用不好,自掘坟墓。日本调查贪官的高血压比正常人高

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于信念,只有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心胸开阔,在名利得失面前不困惑,从容淡泊。

(二)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

1.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多一份清醒,少一份浮躁。正如老子“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一个人对自己正向评价越多,他的心态越积极,负面评价多,心态就越消极。聪明?中青班,佼佼者,欢迎的人?成功?概念:财富,官职高低。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李开富)人的机会,阅历,教育不同。找到自己的坐标

有时世俗的评判标准未必能评价一个人的水平。

2.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就是要无条件接受自己,接纳自己的缺点,欣赏自己的优点。就是要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有价值感、自豪感、愉快感和满足感。你是一个成功的人么?善良的人?照镜子,皮肤黑,皱纹多,胖

牙齿那么黑

声音还好听

笑起来挺好看

一是人必先自爱而后爱之。人首先要接纳自己,要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挑自己的毛病,一天到晚看自己不顺眼,他(她)会挑别人的毛病,他(她)会看别人不顺眼,只有一个内心深处快乐的人才会给别人带来快乐。

第二句话是:人必先自助然后人助之。一个人面临困难,面临窘境,一定要想方设法自救,想方设法去改变,别人才会帮助你。如果你自己都不改变,别人没法帮助你,所以要靠自己的力量,先自助然后人助之。

第三句话是:人必先自信然后人信之。人要培养对自己的信心,别人才会相信你。一个人自己都不自信,怎么去赢得他人对你的信任呢? 接纳无法改变的事情。性别 个子

知识激励

情绪激励

这是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的第一个方面,要有良好的自我观念。内心深处要充分地接纳自己、肯定自己、欣赏自己。这不是自恋。自恋是认知出现了问题,自恋是认为自己什么都好,没有缺点,这是一种心理疾病。自我接纳是明白自己的缺点、不足,但是我自己能接纳它,这是一种理性客观地分析自我。3.善于与自己沟通。这是一个人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重要途径。反思自己。攀比不快乐 钱少 房子车

有钱人烦恼更多 不一定快乐。小时候盼年的心情 孩子教育问题 发火 几年她不可能每天都和我生活中一起

(三)善于排除负性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改善认知。遇到困惑和挫折,只要改变对它的不合理的认知,就可以改变由之产生的不良反应,避免或减轻挫折感。认知模式是人们思想方法和思维习惯。

认知模式的形成,受个体所经历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形成的性格以及智商、情商、逆境商的影响,形成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认知模式的形成会影响我们对世界、周围环境的看法,我们对生活学习的态度。进而影响我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

人是好人;与人交往时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人都是恶的,时刻有害人之心、防人之心和戒备之心。这是后天教育影响的。心理学的X Y 理论

对同一目标,同样的刺激,反应也是不同的。同样一个人,有欣赏的,有讨厌的。一母生9子,因为这种刺激不是被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受过不同教育、经验、阅历、掌握的信息不同,认知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能力有限。有时要改善认知模式,改变观念,进而人的行为才会改变。我们现在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重要性。适时调整认知模式。

——学会转移、适当宣泄。宣泄有助于疏导人内心困扰,释放积压的情绪。宣泄有自我宣泄和他助宣泄。苦闷、不愉快时,要学会转移,环境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排除负性情绪。科学的手段也证明,生气对身体是及其不利的。我们不能象存钱一样去存负性情绪,应该学会贮存快乐。如 果一件不高兴的事情,1天、1个月想起来还觉得别扭。“高压锅”有一个减压阀。压力太大要爆炸。李源潮4点要求追求心灵的和谐。“能干事时肯拼命,不能干事多读书。”

转移,调节情绪。当不良情绪特别是愤怒情绪爆发之前,或者是气涌心头之时,设法把注意力引到别的方面去。如运动,跑步、游泳、疾走等,运动可以使心率加快,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机体对氧气的吸收,从而使人精神振奋。再比如欣赏音乐,读书习近平

——不要生活在历史中。社会在发展,人也一样。审美、价值观、道德观也如此。清朝的男装。审美也在发展。对人的看法也要是动态的。以前你对我怎么样。不要停留在一个阶段上。对领导,对同事。领导对下属避免首因现象 从众现象

——学会宽容。允许别人对事件有独立的看法和判断。对别人不同的观点要容忍。

大海为什么那么博大?因为它容纳了众多的支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大于相同性。任何一个组织当中有不同的看法、观点和差别。如果一个人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和观点,有他的理由,我们应该尊重。美国士兵故事

——能够放下。尽快从负性情绪中走出来。东西不顺眼可仍掉,可以不用。我们周围的同事、包括上级不同,每天都要面对,天天接触,这你是逃不掉,躲不开的。人与人之间减少敌意,伤害、恩怨,让心情轻松一些。过去的就过去。两个和尚过河。上下 曲伸

——珍惜拥有。人总觉得拥有的一切是应该的。健康、稳定的工作、家庭幸福,没有的东西往往会夸大它的价值。有的却轻视它,无所谓。同样半杯水。我们看完残奥会,和那些人相比,有健全的四肢,健康的身体,我们已经多么富有。我们的一生中,每个人走进我们的生命,都值得我们珍惜,因为我们一生中只有屈指可数的人相伴而行。陪伴我们的人最终都会离开我们。父母会离我们而去、子女会成家离开我们、同事也会退休、夫妻肯定一个先走。都是很有限的那些人。学会珍惜。地震看到人类伟大但也渺小在自然灾害目前无能为力

(四)采取科学方法,化解工作压力 1.对压力要有所认识、有所准备

——预先估计、分析总结,增强心理承受力 ——善待工作与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

受到打击与挫折,因为对问题缺乏认识和准备。努力工作-一定表扬;工作辛苦-肯定,建议—一定采纳,表现出色—重用、提拔。往往只给自己一个答案,结果如果不是自己预期的目标,受到打击,有多种准备。任何事情有很多结果可以表扬,可以不。甚至是批评,这样什么结果,心理都可以接受,这个准备是必要的。社会总有一天会剥夺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国营企业改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前是劳模,贡献多大,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深层次的要改,肯定要剥夺一些人的东西,有人为此付出代价和成本。有多种心理准备。

2.学会科学的工作。首先,整体规划,分解四类事情。其次,科学授权不要大包大揽,协助。最后,今日事今日毕。

任务分解:重要紧急

重要不紧急

不重要紧急

不重要不紧急

3.懂得劳逸结合。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可以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尽情去做和工作无关而又一直想去做的事,要积极地休息。适当的修整,磨刀不误砍柴功。加班

工作狂也是病

看一场电影也觉得自己在犯罪

松弛,不能总是处在紧张之中,找方法,找一项体育运动坚持下来,爬山

打球 散步 几年后会变化,让我们在一种最佳的状态中工作、学习。

(五)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

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人,人的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是角色群,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方面。家庭、工作关系的紧张就会造成心理问题。30%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70%弄关系。学会寻求帮助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封闭自己 保持同家人、朋友的联系

困难和烦恼时寻找你平时最信任、最喜欢的朋友倾诉和沟通。压抑不是从根本上处理负面情绪的好方法,要让情绪有适当的宣泄机会。比如倾诉,找一个适合的对象,家人、朋友、或赏识器重 你的领导,把心中的不愉快的感受都说出来,你会觉得像卸下一个包袱一样轻松许多。如果你不方便或不习惯向别人敞开心扉,可以诉诸文字,如果怕别人看到,可以采用只有你自己能看懂的特殊符号或图画的形式。再有就是可以找一个空旷的地方纵情哭笑,把心中的不良情绪统统发泄出来。

我们中国人一般都比较传统含蓄,家丑不可外扬不能敞开心扉,压抑自己。当痛苦和郁闷时,学会寻求帮助,相对开放,过于封闭,方法会简单,旁观者清,身处者迷,人需要相互支撑。

1.提高人际吸引力。领导干部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聪明才干,就能增强人际吸引力和磁力,使别人对你产生一种敬佩感,愿意与你接近,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领导干部如果能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就能赢得更多的理解、关心、支持、帮助友谊,得到更多人的心理营养。

——学会自我否定:为什么?我们看事物往往带有主观的特点。事物是多面性的,允许别人有自己的看法。“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经验信息不同,看问题也不同。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可以交换(苹果,思想交换)。只有自我否定的态度,我们才能反思,才能有进步。才能完善。否则一个人就会过于狭隘,这不是学习的态度。

——换位思考:黄金法则 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ABC心理疗法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司机

对处理方法不一定得当,不要总是想,是别人和我过不去,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一般职工、处长、更高领导高度不同,想问题有不同之处。我提的建议,我的要求,不被采纳,从本部门,本科室角度,从宏观全局角度去看。每个问题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做法。差异是天经地义的,正确对待理性对待差异。学会心理换位,增强同理心。有的不良情绪是由于自己抱怨别人引发的,如抱怨同事处理问题不当,抱怨下属办事无能,抱怨上级领导不支持等,越想心里越窝火,越窝火心情越糟糕。其实这是缺乏换位思考能力,心理学上称之为同理心。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位置,想想对方的想法、处境、难处,这样就会多一些理解、谅解和同情,自己也就想开了,心情舒畅了,这样往往更能把事情处理好。

3.掌握好交往距离。能力距离要大,但不是越大越好;心理距离要小,但不是越小越好。

好到没有分寸,没有尺度的事情,都会过犹不及

豪猪理论:都能明白让背上的荆刺互相交错着叉开,既不会被刺痛,又彼此能借助体温取暖。这样的距离,即为最合理的距离。他们最终发现唯一可容忍的交往条件是保持适中的间距,于是便逐渐制订出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规则,久而久之,遵守共同规则的人类变得彬彬有礼、温和友善,因为大家都亲身体会到规则的重要并从中得到益处。

总之,优质心灵的钥匙归根结底掌握在自己手里。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自身可能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不断提高自己调适心理状态的能力,使我们的内心、工作、生活更和谐,使我们的人生更幸福、更成功。

第五篇: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及调适

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及调适

中小学校长是一个特殊群体,除了要与普通教师一样承受教育教学的紧张与压力外,还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率先垂范、作出榜样。校长的成就动机极强,自我实现需要旺盛,面对复杂繁重的工作,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能有条不紊。否则,不仅会影响领导者自身的健康,而且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影响师生的心理。因此,校长应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明确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并加以调适,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价值。

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状况

目前绝大多数校长的心理是健康的,特别是普遍开展了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以来,校长无论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较大提高,但是部分校长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素质还有待提高。我们在调查访谈中,发现校长们还存在个性弱点、角色认知障碍、人格障碍、心身障碍等困扰,这些都是值得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们重视并应加以解决。

一、个性弱点

面对同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的人能轻松自如应付,工作效率高,效果好。有的截然不同,或灰心丧气或牢骚满腹。不良的个性一般有:懦弱、自私、冷漠、孤僻、狭隘、固执、多疑、优柔寡断、封闭、守旧等。这些不良个性便是产生心理疾病的个性基础,在一些中小学校长身上有部分表现,它们或多或少影响领导的健康和视野的发展。

中小学校长一般具有优于普通教师的个性特征,但是不管什么个性都有其弱点,如:快节奏、以任务为重的领导,总是把日程安排的满满的,专心致志,不愿休息,不知道如何从生理心理上放松自己,即使没有外部压力,他们也会自我产生内部压力。具有这种性格的领导,容易产生紧张、抱怨、急躁、粗暴等情绪,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而悠然自得、做事缓慢的领导处理问题稳妥,具有顽强性,善于在逆境中打持久战,但这种个性容易封闭、保守,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利进行多变的领导和创造性的工作。敏感细致、思维周密、对事物观察仔细的领导者,预见性强,布置工作细致,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但这种个性经常优柔寡断、多忧多虑,在紧要关头不能当机立断„„领导者的个性特征会给他的工作打上特有的个性痕迹,因此,作为学校领导,是教师的教师,应该从工作需要出发,不断克服个性上的不足,以利于事业的发展。

二、角色认知障碍

角色认知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规范的认知,以及角色扮演是否适当的判断。角色认知是否准确,决定个体社会适应的程度。如果校长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多重性,角色规范掌握不好,就会产生角色认知障碍。作为学校领导者,需要扮演多重角色,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既是组织者,又是教育者。领导的角色意识是现实的,可以直接转变为领导行为,若发生角色认知障碍,将产生管理误区,给学校管理带来危害。

常见的角色障碍表现为:在权力意识方面,有的校长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领导职责,以为领导就是行使权力,却忘了职责与义务,表现为只当官不做事,只行使权力,不负责任。或者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上级指示或集体决议,不能发挥领导作用。在服务意识方面,没有认识到领导就是服务,把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对立,认为管就是“主宰”、“主持”、“包揽”,“理”就是处理事务,中小学管理就是校长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只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性,忽视二者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一面,忽视被管理者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使用权力不是以理服人,而是凭主观武断,滥用权力。角色认知障碍的存在,不仅影响学校工作的开展,而且造 成领导者强烈的心理冲突。

三、心理模型陈旧

很多校长面对当今社会的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复杂变化,以及所带来的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没有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校长的转化,没有从思想、态度、行为上适应社会的变革,表现为:思维老化,心理惰性强,依赖性强,知识陈旧,对传统的管理经验盲目自信,对新的观念、思想持不信任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固步自封,不愿或不能深入了解,看不到问题实质。于是,他们在学校管理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陈旧的心理模型不但阻碍校长自身的发展,更是成为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巨大障碍。

四、心身障碍

心身障碍又称心身疾病,指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身体功能紊乱或器质性病变。心身障碍一般由遗传、营养、环境、精神紧张、认知与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学校管理者的心身障碍大致有以下几种:

1.心血管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痛、心绞痛、心动过速;2.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3.皮肤:斑秃、神经性皮炎;4.肌肉和骨骼系统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5.胃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厌食;6.神经衰弱,偏执,焦虑,倦怠等。这些心身疾病主要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与情绪有关,并呈现为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比如:原发性高血压主要与情绪和人格特点有关,学校领导一般有雄心,好活动,乐于竞争,为取得工作成绩而常常感到压力,长时间的焦虑、紧张、愤怒、敌意和抑郁都能导致高血压和心绞痛。消化系统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良情绪起了重要作用,胃溃疡的发生,是由于人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的激动状态下,通过内分泌的中介作用,使胃液分泌持续升高,导致充血的胃黏膜容易形成病灶。校长每天面对各种问题,情绪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如焦虑、愤怒,并过渡压抑这些不良情绪,使其不能得到合理的宣泄,就易患胃肠疾病,甚至引起恶性肿瘤。影响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现实中,有许多因素严重削弱校长们的心理健康。

一、客观因素

第一,工作压力。中小学校长每天都要面临不同的工作目标。现在,校长们普遍感到经费不足,教学投入下降,设备充实与更新难以进行,教师待遇难以提高,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过多干预,学校办学自主权长期得不到落实———这些压力有来自上级部门的指示、有来自社会各个部门的各种检查指导,有素质教育的目标,还有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子„„一个个目标极易引起校长们的肌体、情绪紧张,从而处于焦虑状态,尤其是突发事件的处理与完成,往往让领导者费尽心机还难以圆满完成,甚至无计可施。这种目标障碍及其形成的压力导致校长们产生种种心理问题。

1.角色冲突:由于学校工作的多元性,中小学校长在通常情况下,往往同时承担几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人对这一角色的认识又是不一致,因此,校长常处于左右为难的状况。许多具有先进办学思想的领导想进行教学改革,但上级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整齐划一的评估标准、家长对子女升学的迫切愿望,常使校长的办学思想难以开展。校长们感到他们处于两难选择中:抓升学率可以立竿见影、得到社会认可,但教育价值不大;从学生长远发展来培养他们的能力,却收效慢,看不到成绩,家长、社会不能理解,甚至无法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影响生源、影响教师待遇。作为学校管理者,因无法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引起烦躁和不安。还有的管理者希望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来为教师、学生服务,可是由于大环境并不理想,教师素质跟不上,导致改革的失败,周围人群的嘲笑,从而灰心丧气,甚至萎靡不振。

可见,中小学校长常处于成就需要与成功可能性的冲突、尊重需要与社会无端要求和轻视的冲突、自我表现与角色规范约束的冲突之中,冲突严重者易产生心理障碍。

2.严重的心理挫折:在学校管理中,时常会产生心理挫折。领导班子不团结,校长指挥失败;升学率下降,遭到领导、社会的批评;上级领导对学校的改革不信任,甚至否定。如果校长缺乏对挫折的容忍力,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那么,就会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第二,复杂的人际关系。上下级关系、同级同事关系、亲戚朋友关系、职能部门关系和各种私下的社会关系紧紧纠缠学校领导。这些关系看似简单,处理起来却困难,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引出更复杂的关系,难以平衡,难以协调,“剪不断,理还乱”。如:校级领导内耗不断,十分令人难受;学校的招生工作,教师的聘任,人员的安排、调动,都使学校领导心力绞瘁,左右为难。如:有的教师工作不认真,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损失;有的要这争那,无理取闹;有的对领导期望过高,或不理解,如此种种,难以公平合理的解决,最终对人的情绪、心境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对工作也带来威胁。

第三,价值伦理规范的约束。中国是一个讲究伦理价值道德的国家,对校长的要求更加严格,稍有触犯,来自上级、家长、同事的指责铺天盖地,在强调“升学率是学校的牌子、教师的面子、学生的命根子”的社会氛围下,许多校长明知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不对,但又不得不为升学率而想方设法,他们夹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左右为难,小心谨慎,于是有的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只是起一个传声筒的作用,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与作为。种种压抑、紧张直接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长此以往,许多中小学校长形成消极、圆滑、表里不一的个性。

二、主观因素

1.生理因素

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主要是生理疾病和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分的体力和脑力消耗,使许多学校领导身体免疫力相对较弱,加上工作的压力,常常使生理疾病不能及时治愈,把小病拖成大病。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影响生理、心理的重要因素。校长们因为会议多、应酬多,于是,暴饮暴食、酗酒、嗜烟、劳逸无度,碰到检查就加班加点,紧张熬夜„„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利于自我修养、身心调适,而且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导致人格的偏执并陷入恶性循环。

2.不良的个性因素

个人的人格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个体的行为方式,它们对领导者的个人形象和领导事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个性与成就的关系大于智力与成就的关系,成就不佳者往往缺乏理想、进取心、自信、谨慎和不屈不挠。不良的个性不仅不利于成就的取得,而且影响人际关系,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对领导者来说,还影响用人、育人工作。因此,校长掌握个性知识,对自己的成长,对指导教师成长都有重大意义。许多校长的困扰就在于不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没办法扬长补短,甚至为个性的缺陷所累。

3.领导观、价值观的偏颇

领导,从本质上说,是在人们一定程度的信任、服从基础上,引导人们朝一定方向、目标前进并为之服务的行为。但有些学校领导不注重教师的信任、服从和自愿追随,认为我是领导,应该说了算,我领你跟,我导你行,这种领导方式不一定行得通,尤其是教师的自主意识和民主精神不断提高,人性管理得到普遍认可的社会氛围下,家长式管理行不通。有的校长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主观原因,反而抱怨群众落后,不听话,从而产生种种心理困扰。

有些学校领导,以价值的高意识看待事物,把无足轻重的事情看得太重要,什么事情都追求完美,期望值超过客观事实,给自己和教师带来莫大的焦虑、沮丧和压抑。在 学校工作中,真正值得重视的是关系学校教育教学全局管理的事件,没必要处处留神,糊涂一点,既可使矛盾冰雪消融,又可使紧张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修成大愚则为智”。对自己、对别人过多苛求,反倒贻误大事。所以,学校领导者应该改变某些价值观念,以优化领导行为。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调节

中小学校长特定的角色及工作、生活和交往状况形成对心理平衡极为不利的环境。我们必须针对其心理困扰产生的原因来探讨提高校长心理素质的对策。

一、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适应能力

1.加强自我意识,提高个性修养

提高个性修养的关键是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校长不仅要充分了解学校管理工作,了解师生员工,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人为聪,知己为明”。然而,知人不易,知己更难。一个明智的校长必需明确自己的个性素质状况:哪些个性素质良好,要进一步发扬;哪些个性素质基本具备,需巩固提高;哪些个性素质严重损害履行校长职责,必须彻底改正。具体说,理想中的校长的个性心理品质应该是:对事业充满激情却又急而不躁,面对繁重负荷、困难、挫折和丑恶现象坚定而顽强,对师生体贴、亲近而有人情味,是非分明、严以律己,宽厚待人。

2.树立正确的领导角色意识,增强角色适应能力

学校管理者是否称职,取决于对领导角色认知是否准确。中小学校长要明确领导角色规范,提高认知水平和把握角色行为的准确性。他们在走上岗位前,就应学习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懂得校长的权力和职责,领会领导角色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要求。中小学校长在工作中,要根据角色规范实施领导行为,并通过检查、总结,不断提高角色适应能力。比如,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领导意识”可以减少和超越狭隘、自私、功利,也只有良好的领导服务意识,才能进入领导角色,这是领导者履行职责的根本点。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校长扮演的角色有特定的规范,但随社会环境的变化,校长角色还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调整行为规范,这样有利于减少校长的角色行为冲突,避免心理紧张。管理者对社会的适应,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创新意识。领导活动本质就是一种创新活动,教育管理更应体现创新精神。学校领导者的观念、思维、管理方法都要适应社会的变革。

3.提高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校管理工作,减轻心理负担

中小学校长应付日常繁杂的工作,常会产生不如意、愤怒、压抑、紧张的情绪。这时要学会合理安排学校各项工作,灵活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和本校实际,科学制订计划,做好实施、检查、反馈、总结,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防止计划与执行脱节,或有计划无检查、有检查无总结,或走过场、搞形式。学校领导最大困扰是工作任务繁重,而且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多,时间紧。这虽然有客观原因,但也不是无法解决。学校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尽量不因外界因素影响正常教学管理。领导者要避免事必躬亲,要学会合理分工,真正权力下放,这样既可以调动其他成员的积极性,也可以使自己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减少过重的心理压力。

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小学校长期望有余,关心不足,视校长们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表率,燃烧自己,点亮别人,充分看到这一职业的伟大与崇高。但是,校长们也是现实中的人,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关心。特别是在他们有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时候,有效的社会支持就显得更重要。对学校管理者的社会支持应表现为各方面,既有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支持,也有与地位、荣誉相关的精神支持。这就要求全社会、教育 行政部门真正解决校长们的实际问题,对他们在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也要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作为校长,也要认识到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可能的各种支持和帮助,促进身心健康,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1.营造团结、坚强的领导班子

由素质良好、搭配合理的人员优化组合,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集体,领导内互相尊重、支持,发挥整体效能。建立良好的组织机构,使各部门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另外,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防止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或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效率低,心理负担重。

2.加强学校民主管理

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让职工参与,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促进领导与教师的良性沟通,减少误会,使领导和教师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在学校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维护和促进全体教职工的心理健康。

3.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理解支持、理解

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政策、法规、制度的制订部门,是教育方针的传送者,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更应遵循科学规律和教育规律,遵循心理健康规律,改进行政和领导方法,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社会舆论,争取社会支持。学校领导者也应积极向社会宣传,为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如:建立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防止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对学校期望过高,或者采用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甚至违背教育规律向学校提各种无理要求,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绊脚石。

下载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及调适(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及调适(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一、 不对。因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 二、 1、人都有一种自我维护的意识,在形成自我评价之后,就会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知道了或听到了别人不......

    心理健康与调适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与调适心得体会 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一开始的懵懂,不知道这门课到底是讲些什么的,可是后来让我明白了,并且学到了很多,体会了很多。 经过了几个星期的选修,虽然只有短短......

    心理健康与调适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与调适心得体会 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一开始的懵懂,不知道这门课 到底是讲些什么的, 可是后来让我明白了, 并且学到了很多, 体会了很多。 经过了几个星期的选修,虽......

    心理健康与调适心得体会

    读《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心得体会 道真中学高二英语组张启霞 二零一四九月 健康是幸福的源泉也是生活的财富。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是,人们对健康概......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适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适(一)合理认知1、认识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案例一:“卖盐与卖伞-晴天与雨天”一位母亲两个儿子的故事。案例二: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调适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调适 主讲人:胡月星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博士 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领导干部的......

    《心理健康与调适》考试方案

    怀远县《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调适》 统 考实 施 方 案 2013年6月 根据《关于开展201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怀人社[2013]31号)精神和规定,为保证我县统考工......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完满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脱离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