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造师应的法律责任与职业道德5篇

时间:2019-05-14 08:0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建造师应的法律责任与职业道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建造师应的法律责任与职业道德》。

第一篇:论建造师应的法律责任与职业道德

论建造师的法律责任与职业道德

摘要:本文介绍了职业道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简述了当前建筑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注册建造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提出的注册建造师职业道德要求以及注册建造师在工作中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关键词:职业道德;注册建造师;规范;监督

通过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使我了解到当前建筑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建筑质量事故频频发生,“楼歪歪”等各种事故层出不穷。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运作不规范造成的。但归根结底是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结果,是职业道德缺失的结果,加强建造师职业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建造师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是一定社会范围内道德基本要求在不同的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二)诚实守信。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吹拍奉迎,见风使舵,争功诿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三)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理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就要与人打交道,就要处理各种关系,这就存在办事是否公道的问题,每个从业人员都有一个办事公道问题。

(四)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乐群众所乐,服务群众是对所有从业人员的要求。

(五)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奉献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可以做到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融在一生事业中的高尚人格。

奉献社会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这四项规范相比较,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基础要求,是首先应当做到的。做不到这两项要求,就很难做好工作。办事公道、服务群众比前两项要求高些,需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作基础。奉献社会,则是这五项要求中 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心为社会做奉献的境界,他的工作就必然能做的很好。上述五项内容是所有从业者都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作为注册建造师在执业过程中,应认真遵守上述内容。

二、加强注册建造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建筑行业在20世纪50年代,显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建筑工人和管理人员以主人翁的自豪感建设自己国家,终于职守,工作严谨、认真,位于首都的十大建筑就是这种职业修养铸就的代表作。经过几十年的岁月冲刷,那些建筑物依然闪烁着光辉,无论是从外形设计,还是内部功能;无论是施工质量,还是材料性能,无一不是最好、最优的。然而,进入市场经济后,一些企业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了唯一的目标,社会责任感缺失,造成了建筑业各种不良行为的蔓延。近年来,施工单位围标、串标、低价抢标,中标后通过各种途径更改投标文件,违规建设、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牺牲工程质量和安全为代价赚取利润,以致工程事故时有发生,“楼歪歪”等各种事故层出不穷。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运作不规范造成的。但归根结底是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结果,是职业道德缺失的结果。

从当前我国建筑业的状况来看,加强职业道德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作为百年大计的产品,如果建筑物质量差,则损失和危害无法估量。众所周知,一座建筑物的诞生需要有良好的设计、周密的施工、合理的建筑材料和严格的检验与监督。然而,在一段时间内许多设计不仅结构不合理、计算偏差,而且根本不考虑相关因素,埋下很多隐患;施工过程中秩序混乱;建筑材料伪劣产品层出不穷、人情关系和金钱等因素严 重干扰建筑工程监督的严肃性。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是道德因素是重要因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职业道德。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建筑企业逐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走了出来。面对市场竞争,人们要追求经济效益,要讲竞争手段。我国的建筑市场激烈,特别是我国的各省市发展不平衡,建筑行业的法规不够健全,在竞争中引发出职业道德病。每当我国大规模建设高潮到来时,总伴随着工程质量问题的大量增加。一些建筑企业为了拿到工程项目,使用各种手段,其中手段之一就是盲目压价,用根本无法完成工程的价格去投标。最终,使建筑物的“百年大计”大大打了折扣。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重视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一个建筑企业如果只重视经济效益,而不重视社会效益,最终必然垮台。实践证明,许多企业并不是垮在技术方面,而是垮在思想道德方面。我国的建筑业要振兴,必须大力加强建筑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否则,有可能给中华大地留下一堆堆建筑垃圾,建筑业的发展和繁荣最终成为一句空话。

三、加强注册建造师职业道德

建造师的职业道德是与其执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建造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建造师在执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建造师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注册建造师应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教育,在执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职业道德规范。

㈠注册建造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学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 本要求,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觉性;其次要充分发掘传统商业道德精髓,从中国传统道德中汲取养分;三是学习国外工程管理注册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通过对照比较与经验借鉴,发现和改正自身不足之处;四是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核心价值观,为执业行为提供价值判断准线。

㈡与其他专业人士相比,注册建造师主要担任施工项目经理或其他相关施工管理工作,其工作性质、职业责任、职业风险等均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应该按照我国基本法律制度和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注册建造师的执业定位,提出指导我国建造师专业行为的职业道德规范,以促进注册建造师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保障相关市场的健康行为,我认为注册建造师在执业中应严格遵守如下职业道德规范。

1、遵纪守法、维护建造师声誉。自觉遵守国家和行业的行为准则,自觉维护自己行业和职业身份的声誉。不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执业活动;不得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受聘或者执业;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不得超出执业范围和聘用单位业务范围内从事执业活动。

2、讲求质量,重视安全。精心组织,严格把关,顾全大局,不为自身和小团体的利益而降低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加强劳动保护措施,对国家财产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不违章指挥,及时发现并坚决制止违章作业,检查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坚持文明施工,做到施工不扰民,作业不污染,现场规范有序。

3、用户至上,诚信服务。树立用户至上的思想,事事处处为用户着想,积极采纳用户的合理要求和建议,热忱为用户服务,坚持保修回 访制度,为用户排忧解难,维护企业的信誉。诚信可靠,要掌握并且提供全部以及全面的信息,不得刻意隐瞒。对于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具有保密义务。

4、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对于自身职业能力有清醒的认识,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更新已有知识,只承担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不要企图承担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重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5、廉洁自律。在执业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不得索贿、受贿或者谋取合同约定费用外的其他利益;不能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也不得为了谋求个人和企业实力而采取行贿或其他不法手段。

6、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本身以及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得对他人抱有偏见,不得故意或无意做出有损他人信誉的行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取得同意之前,不得擅自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保守在执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他人的商业、技术等秘密。

7、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全部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遇到问题时不能归咎于客观,推卸责任;不能歪曲事实证明自己的结论。

要加强建造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道德与法律双重约束作用来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建造师承担着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的核心职责,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运作,其执业行为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成败。加强对建造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充分意识到对国家、投资者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所肩负的责任,认识到不遵守执业 道德带来的严重后果,才能有效地规范建造师执业行为。而规范注册建造师的执业行为,正是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建造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对促进建造师自身职业发展,促进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建造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2002】111号

第二篇:浅谈建造师应遵守职业道德

浅谈注册建造师应遵守职业道德

徐宝云 55号 第二期 一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职业道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简述了当前建筑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注册建造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提出的注册建造师职业道德要求以及注册建造师在工作中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关键词:职业道德;注册建造师;规范;监督

通过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使我了解到当前建筑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建筑质量事故频频发生,“楼歪歪”等各种事故层出不穷。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运作不规范造成的。但归根结底是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结果,是职业道德缺失的结果,加强建造师职业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建造师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是一定社会范围内道德基本要求在不同的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㈠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的幸福感、荣誉感。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㈡诚实守信。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吹拍奉迎,见风使舵,争功诿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㈢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理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就要与人打交道,就要处理各种关系,这就存在办事是否公道的问题,每个从业人员都有一个办事公道问题。

㈣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乐群众所乐,服务群众是对所有从业人员的要求。

㈤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奉献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可以做到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融在一生事业中的高尚人格。

奉献社会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这四项规范相比较,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基础要求,是首先应当 做到的。做不到这两项要求,就很难做好工作。办事公道、服务群众比前两项要求高些,需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作基础。奉献社会,则是这五项要求中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心为社会做奉献的境界,他的工作就必然能做的很好。上述五项内容是所有从业者都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作为注册建造师在执业过程中,应认真遵守上述内容。

二、加强注册建造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建筑行业在20世纪50年代,显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建筑工人和管理人员以主人翁的自豪感建设自己国家,终于职守,工作严谨、认真,位于首都的十大建筑就是这种职业修养铸就的代表作。经过几十年的岁月冲刷,那些建筑物依然闪烁着光辉,无论是从外形设计,还是内部功能;无论是施工质量,还是材料性能,无一不是最好、最优的。然而,进入市场经济后,一些企业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了唯一的目标,社会责任感缺失,造成了建筑业各种不良行为的蔓延。近年来,施工单位围标、串标、低价抢标,中标后通过各种途径更改投标文件,违规建设、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牺牲工程质量和安全为代价赚取利润,以致工程事故时有发生,“楼歪歪”等各种事故层出不穷。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运作不规范造成的。但归根结底是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结果,是职业道德缺失的结果。

从当前我国建筑业的状况来看,加强职业道德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作为百年大计的产品,如果建筑物质量差,则损失和危害无法估 量。众所周知,一座建筑物的诞生需要有良好的设计、周密的施工、合理的建筑材料和严格的检验与监督。然而,在一段时间内许多设计不仅结构不合理、计算偏差,而且根本不考虑相关因素,埋下很多隐患;施工过程中秩序混乱;建筑材料伪劣产品层出不穷、人情关系和金钱等因素严重干扰建筑工程监督的严肃性。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是道德因素是重要因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职业道德。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建筑企业逐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走了出来。面对市场竞争,人们要追求经济效益,要讲竞争手段。我国的建筑市场激烈,特别是我国的各省市发展不平衡,建筑行业的法规不够健全,在竞争中引发出职业道德病。每当我国大规模建设高潮到来时,总伴随着工程质量问题的大量增加。一些建筑企业为了拿到工程项目,使用各种手段,其中手段之一就是盲目压价,用根本无法完成工程的价格去投标。最终,使建筑物的“百年大计”大大打了折扣。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重视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一个建筑企业如果只重视经济效益,而不重视社会效益,最终必然垮台。实践证明,许多企业并不是垮在技术方面,而是垮在思想道德方面。我国的建筑业要振兴,必须大力加强建筑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否则,有可能给中华大地留下一堆堆建筑垃圾,建筑业的发展和繁荣最终成为一句空话。

三、加强注册建造师职业道德

建造师的职业道德是与其执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建造师职 业道德不仅是建造师在执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建造师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注册建造师应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教育,在执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职业道德规范。

㈠注册建造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学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觉性;其次要充分发掘传统商业道德精髓,从中国传统道德中汲取养分;三是学习国外工程管理注册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通过对照比较与经验借鉴,发现和改正自身不足之处;四是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核心价值观,为执业行为提供价值判断准线。

㈡与其他专业人士相比,注册建造师主要担任施工项目经理或其他相关施工管理工作,其工作性质、职业责任、职业风险等均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应该按照我国基本法律制度和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注册建造师的执业定位,提出指导我国建造师专业行为的职业道德规范,以促进注册建造师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保障相关市场的健康行为,我认为注册建造师在执业中应严格遵守如下职业道德规范。

1、遵纪守法、维护建造师声誉。自觉遵守国家和行业的行为准则,自觉维护自己行业和职业身份的声誉。不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执业活动;不得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受聘或者执业;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不得超出执业范围和聘用单位业务范围内从事执业活动。

2、讲求质量,重视安全。精心组织,严格把关,顾全大局,不 为自身和小团体的利益而降低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加强劳动保护措施,对国家财产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不违章指挥,及时发现并坚决制止违章作业,检查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坚持文明施工,做到施工不扰民,作业不污染,现场规范有序。

3、用户至上,诚信服务。树立用户至上的思想,事事处处为用户着想,积极采纳用户的合理要求和建议,热忱为用户服务,坚持保修回访制度,为用户排忧解难,维护企业的信誉。诚信可靠,要掌握并且提供全部以及全面的信息,不得刻意隐瞒。对于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具有保密义务。

4、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对于自身职业能力有清醒的认识,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更新已有知识,只承担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不要企图承担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重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5、廉洁自律。在执业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不得索贿、受贿或者谋取合同约定费用外的其他利益;不能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也不得为了谋求个人和企业实力而采取行贿或其他不法手段。

6、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本身以及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得对他人抱有偏见,不得故意或无意做出有损他人信誉的行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取得同意之前,不得擅自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保守在执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他人的商业、技术等秘密。

7、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全部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自己的责 任。遇到问题时不能归咎于客观,推卸责任;不能歪曲事实证明自己的结论。

要加强建造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道德与法律双重约束作用来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建造师承担着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的核心职责,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运作,其执业行为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成败。加强对建造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充分意识到对国家、投资者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所肩负的责任,认识到不遵守执业道德带来的严重后果,才能有效地规范建造师执业行为。而规范注册建造师的执业行为,正是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建造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对促进建造师自身职业发展,促进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建造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如何遵循职业道德

浅谈注册建造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如何遵守相关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普遍使用的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上述职业道德的的基本特征如下

1、职业性

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反映着特定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每一种职业道德都只能规范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发挥作用。

2、继承性

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职业道德内容,会被作为经验和传统继承下来,即使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同样一种职业因服务对象、服务手段、职业利益、职业责任和义务的变化而保持相对稳定,与职业行为有关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内容将被继承和发扬,从而形成了被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3、多样性

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

4、纪律性

纪律也是一种行业规范,但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咱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以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后者而言,双带有一定的的法律色彩。就是说,一方面遵守纪律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纪律又带有强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因此,职业道德有时又以制度、章程、条例的形式表达,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道德的又具有纪律的规范性。

二、加强建造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高速推进期,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建筑市场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而建造师的主要担任工程项目施工项目经理或其他相关施工管理工作,加强建造师职业道德建设,对于社会,是保证城市化质量的重要前提;对于行业,有助于建筑业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有助于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对于企业,可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个人,可以提高职业人员责任心,也有助于建造师自身健康发展。

三、建筑工程各环节出现的不良行为

1、招投标环节

(1)投标人与招标人串标。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中,部分投标 人利用包括商业贿赂等在内的各种手段与权力部门或权力人达成默契进行串标。

(2)投标人之间串标围标。投标过程中,几个投标人之间相 互约定,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进行投标,通过限制竞争,排挤他人,使某个利益相关者中标。

(3)低价抢标。投标人以明显低于建设项目施工社会平均成 本的价格投标报价,进行抢标,一旦中标展开工程施工后,即想方设法改变投标报价文件,或以不合理的理由进行各种索赔,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高估冒算,或腐蚀拉拢业主,监理人员、设计人员修改图纸,调换材料,更改施工内容等,进行高价结算。

2、工程分包与采购环节

(1)违法分包。违法分包主要包括无资质分包、私自分包、主

体结构分包和层层分包等。

(2)转包。工程的承包人不行使承包人的管理职能,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倒手转让给第三人,使该第三人实际上成为建设工程新的承包人。

(3)行贿受贿。由于采购环节涉及许多企业的经济利益,工程

材料和重要设备采购过程也是“腐败”频发的环节,主要表现是收受贿赂等。

3、施工环节

(1)工程质量方面问题。工程质量问题主要有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合格的建筑配件和不合格的设备,不按工程设计图或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未按节能设计施工,偷工减料,以及重大质量事故隐瞒不报等。

(2)安全生产方面问题。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方面问题主要有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使用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等

(3)设计变更、恶意签证。一些施工企业在经过残酷压价,低价中标后,往往利用设计变更、工程签证这些环节的漏洞,采取变更设计增加工作或提高价格等不正当的手段来保证其利润。

4、工程结算与验收环节

在工程结算环节中一些企业或材料供应商为尽快结算工程款和材料设备款,向欠款业主或总承包单位负责人或主管会计行贿;验收环节相关人员弄虚作假,贿赂验收人员,让不合格的工程或设备验收合格或提高验收等级。

四、建造师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

1、遵纪守法,维护建造师的声誉

自觉遵守国家和行业的行为准则,自觉维护自己行业和职业身份的声誉。

2、对社会和公众的责任

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方案,承担建造师执业行为中对社会公众责任,向公众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坚持文明施工,做到施工不扰民,作业不污染,现场规范有序。

3、诚实信用

诚信可靠,要掌握并且提供全部以及全面的信息,不得刻意隐瞒。对于委托人的商业和技术秘密具有保密义务。树立用户至上的思想,事事处处为用户着想,积极采纳用户的合理要求和建议,热忱为用户服务,维护行业的信誉。

4、自身职业能力

对于自身职业能力有清醒的认识,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更新已有知识,只承担自己能够自己胜任的工作,不要企图承担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重视技术长信和技术进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5、廉洁自律

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不得索取或者收受除自己报酬以外的其他礼金、财物,不能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也不得为了谋求个人和企业私利而采取行贿或其他不法手段。

6、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包括尊重本身及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得对他人抱有偏见,不得故意或无意做出有损他人信誉的行为。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在取得同意之前,不得擅自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注重团结协作,努力做到互惠互利、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7、公平公正

始终保持公平以及公正的立场,维护委托人的利益,提供客观以及公正的专业意见。当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时,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不得利用自已的专业优秀,诱导委托人做出不恰当的决定。

8、勇于承担责任

对自己的全部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遇到问题是不能归咎于客观,推卸责任;不能歪曲事实证明自己的结论。

五、小结

建筑业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建筑业法律法律环境的建设和完善,这即是“依法制国”的需要,也是由建筑业行业特点所决定。近年来国家以及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在逐渐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大了对各种违法现象的惩处力度,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紧急通知》,《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意见》,《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等。除此之外,如:各个省市出台的“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可以有效防止“无资质挂靠承揽工程”现象;“农民工工资押金制度”,可防止“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在国外一些职业联合会都有自己会员的职业道德考核体制,申请加入联合会的会员必须通过职业道德考核后才能成为正式会员。所以,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对于建造师职业道德也有强制规范作用。

近年来,一方面建筑工程技术以及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新的工程材料、建筑结构形式、施工技术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建筑领域“道德失范”和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导致质量事故频频发生,许多工程项目还未建成就发生坍塌,“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优质工程短期频修;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动辄伤亡数十人,给国家财产、家庭幸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了。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议结束时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这样说:“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靠经济发展,生活改善,而且要靠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国民素质和道德力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因此,建造师一方面要通过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执业技能,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的“硬实力”;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增强法律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个人职业发展的“软实力”,这样才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使个人职业健康发展。

第四篇:人大监督法律责任论

内容摘要:

法律 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法律责任的设置和实现是确保法律法规得以执行的重要保障。监督法颁布实施后,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监督法时代”。各级人大常委会逐步适应在监督法的框架内思考问题、开展监督,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同时,由于监督法没有明确规定法律责任的内容,对于违反监督法规定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尚无明确结论。而有的省在出台实施办法和监督条例时创造性地设置了“法律责任”一章,有些省在修订监督条例过程中保留了“法律责任”一章。并且实践中,存在一些违反监督法相关规定的事例,如不少地方反映听取专项工作报告“20天、10天、7天”的时限要求,难以得到保证。如何有效应对法律和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研究予以回答和指导。本文尝试从分析法学的视角,对人大监督法律责任问题做简单探讨。

一、违反监督法是否需承担法律责任

法 理学 一般认为,法是“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1]。法的国家强制性是法的必要特征,同时也是法区别于道德、纪律等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从法律规范构成考察,一般都认为法律规范在逻辑结构上必然包含三个因素,假定、处理、制裁。假定是指规则在什么情况下生效,处理是行为规则本身,制裁则是对违反这一规则的国家强制性措施。虽然法律规范的表现形态,即每一项国家的指令却不一定包含这三个因素,如一个法律条文虽并不能表述一个逻辑上完整的法律规范,甚至于整部宪法的法条都缺失制裁的部分,但通过对多个相关联规范、法条或相关部门法的分析,可以发现法律规范三个因素结构具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2]。同时,从法的实施考察,只有对合法行为进行保护,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和 教育,让违法者承担不利或否定性后果,法律规范的要求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法才能得到实现。因此,包括宪法和任何部门法,都必然包括有确保其得以实施的国家强制力,违法行为都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监督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一部事关国家权力架构和运行的重要法律。监督法虽然涉及 政治 制度和国家体制,政治性很强,但作为一部法律,其必然也具有法所必需的特征要素和国家强制力。正如宪法第五条第四款所指出的“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违反监督法同样也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这不仅有利于依法规范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行为,推进监督法的贯彻实施,而且对于增强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确保“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受人大监督的宪政架构依法有序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至于监督法没有直接规定“法律责任”的内容,笔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监督法排斥甚至否认法律责任。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监督法条文中实际隐含了法律责任的内容。监督法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像质询、撤职既是一种人大监督的方式,同时又因为可能导致否定性的评价和不利后果,所以也可以是有关部门违反监督法有关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例如有关部门违反监督法规定、拒绝接受监督,常委会则可直接采取撤职的方式进行制裁。而像特定问题调查既是一种监督方式,又可以是在追究有关部门监督法律责任的程序机制,通过特定问题调查,查清有关部门违反监督法情况后,再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二是相关法律规定了人大监督法律责任。监督法是全面调整人大常委会监督职权的法律,但监督法并不完全是创新,许多只是重申、细化有关法律规定。监督法第二条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程序,适用本法;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法律的规定。因此监督法的“假定、处理、制裁”三要素完整性,还必须与其他法律法规结合起来考察。其他有关人大监督的法律规范,其中也有涉及人大监督法律责任的内容。如立法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如果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认为有关法规与宪法、法律相抵触而制定机关不修改的,可以提请常委会会议决定予以撤销。三是监督法立法思路导致了法律责任设置的现状。监督法一个重要立法原则就是,“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加以深化、细化,作出具体规定;实践经验尚不成熟,又需要作出规定的,作出原则规定,为进一步改革留下空间;缺乏实践经验,各方面的意见又不一致的,暂不作规定,待条件成熟时再作补充完善”[3]。监督法出台前,人大监督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规范,鲜有涉及违反法律规定的事项,更谈不上监督法律责任的问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监督法没有对法律责任作全面规定完全可以理解。当然,随着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在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在今后修订监督法过程中,明确法律责任将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二、违反监督法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对这一问题的把握,必须先明确法律责任的内涵和外延。关于法律责任,法学界一般采取“后果说”,即认为“法律责任是指一切违法者,因其违法行为,必须对国家和其他受到危害者承担相应的后果”[4]。在法律责任的外延界定上,一般以法律部门作为划分标准,分为实体法责任(违宪、行政、民事、刑事、国家赔偿责任等)和程序法责任(选举、立法、行政、救济程序责任等)[5]。根据这一界定和分类方法,笔者认为违反监督法应承担实体上的宪法责任和程序法责任。

(一)实体法法律责任。我国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权力架构作出宏观上的界定,规定“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监督法就是对宪法有关人大监督规定的落实和细化,对“一府两院”应如何接受人大常委会监督,人大常委会应如何监督“一府两院”,作了明确规定。违反监督法有关实体内容的规定,如人大常委会不作为、不依法履行监督职权或“一府两院”拒绝接受监督、懈怠或阻挠人大监督等等,实际上就是违反了宪法有关“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受人大监督的规定。这不仅不能践行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机关的委托和授权,而且还必将破坏人大制度和民主集中制的宪政秩序,造成国家权力行使的混乱和权力失衡。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如果行使这些公共权力的机关或个人超越宪法厘定的权力疆界,就将承担宪法上的不利后果即宪法责任。”[6]

宪法责任的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根据绝大多数国家宪法典和宪法惯例,主要包括有“被弹劾、被罢免、引咎辞职、规范性文件的被撤销和被宣布无效或被拒绝适用、社会组织的被取缔或被中止资格”[7]。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及监督法相关法律规定,结合人大制度实际,在我国违反监督法承担的宪法责任形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被罢免。地方组织法第十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政府组成人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二是被撤职。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第十二项、监督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常委会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可以撤销个别政府负责人副职及由常委会任命的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司法人员(除本级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外)。三是受质询。质询是就有关问题进行质问和询问。监督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一定名额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法院、检察院的质询案。质询不仅带有程序的性质,而且还带有负面的评价,可能带来不利的政治影响,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宪法责任形式。四是规范性文件被撤销。地方组织法第八条第十项、第十一项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撤销常委会或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命令。立法法第五章“适用与备案”,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改变、撤销权限,作了详细规定。监督法第三十条规定,常委会可以撤销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本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五是报告不被批准。预算法规定,有关预算草案、预算调整和决算应当报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这意味着,如果政府在接受预算审查监督时,存在实体违法行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不批准有关报告。六是引咎辞职。对此法律没有作出规定,但根据中央已批准实施的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的相关规定,及当前我国政治生活中已逐步增多的引咎辞职案例,在今后引咎辞职将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宪法惯例。

(二)程序法法律责任。监督法既是实体法,更是程序法。监督法不仅规定了七种监督手段,而且还对于人大常委会如何开展监督、“一府两院”如何接受人大监督都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监督权力只有在程序中才能得到有效行使,如果不建立一套有效的程序保障机制,监督权力则很有可能会落空。因此,对于违反人大监督程序规定的,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程序性法律责任,以确保人大监督权力落到实处。

在我国的法学领域存在根深蒂固的“重实体、轻程序”观念。与此相对应,在我国当前相关程序法规定中,一般只是明确了程序规则,而没有建立法律上的否定评价机制。如果说监督实体法律责任,还有据可循的话,那么监督程序法律责任则根本是无法可依。为此,对于监督程序法律责任,只能从程序性制裁的法学理论和推进监督法贯彻实施的实践目的出发,来准确理解和把握。

有学者指出:“程序性法律责任表现在违反程序的行为及其结果,在程序上不予认可,或确认其无效,或予以撤销,或予以否定,或责令重做,或补充修正程序,或终止程序”[8]。这些程序性的制裁方式,对于违反监督法程序性规定的行为,应该说基本适用。例如,常委会的监督计划,没有按规定由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通过的,可由有关有权主体,在程序上不予认可,或确认无效,或责令重新按照程序通过;又如“一府两院”没有将专项工作报告在规定的常委会会议召开20天,送交人大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征求意见的,可以责令其补充修正程序,尽快提交有关报告征求意见等等。总的看,就是要通过一定方式,使违反程序的行为得到制裁,使违法行为主体承担不利的程序后果,确保监督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三、如何追究人大监督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必然性,是实现法律责任功能价值最大化的基本要求。要威慑和制裁违法行为,推动监督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对此,主要是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大监督法律责任的主体。包括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和追究法律责任的主体。可以说,作为监督方的人大常委会及负责组织实施的有关专(工)委、执法检查组、特定问题调查组等和作为被监督方的“一府两院”当然地成为违法主体。常委会组成人员、“一府两院”相关负责人员,也可以成为监督违法特别是程序违法的主体。其中考虑到人大常委会是依法集体行使职权,集体有权、个人无权,并且常委会组成人员享受有言论免责权的保护,因此他们承担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宪法责任,而更多地是一种政治责任——“代表责任”,就是不能按照选民和选举单位的要求来依法履责的责任[9]。至于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具体工作人员,可能会实施违法行为,但由于不是监督法律关系的主体,相关法律责任只能由其组织或负责人代为承担,他们能承担的仅是公务员法意义上的内部行政责任。例如预算法第七十三条至第七十五条,对政府违反有关预算法规定,要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或进行行政处分。

追究法律责任的主体,则要具体分析。对于“一府两院”,由于是由人大及其常委会产生、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因此追究他们法律责任的主体,一般是本级人大常委会;对于人大常委会无权追究的责任,如罢免“一府两院”负责人,则应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追究其责任。对于人大常委会,则一般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追究有关责任。由于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有指导、监督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责任,因此也可以由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撤销有关决议、决定或不批准有关事项等等。此外,有学者提出“宪法司法化”的观点,主张法院以诉讼方式审查法律、法规是否违宪,这不符合我国人大制度的性质和特点。同样,在监督法律责任追究的过程中,追究的主体只能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应引入司法途径。

第五篇:论法律责任的本质

论法律责任的本质

摘要:法律责任是法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综观对该问题的讨论,学者们大都是在对法律责任的概念进行分析,而并未对法律责任的本质问题予以充分的关注。本文在比较学者们给法律责任所作的不尽相同的概念之基础上,试图通过对其概念的界定,并通过中外学者对法律责任本质的各种学说之比较中,进而分析出法律责任的本质。

关键词:责任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本质

一、概念的界定

(一)责任的词义分析

在古代汉语中,“责任”同“责”,是一个语义丰富的概念。据《辞源》、《辞海》等权威辞书,“责”在六种意义上被使用。其一,求,索取。如“宋多责贿于郑。”其二,要求,督促。“不教而责成功,虐也。”其三,谴责,诘问,责备。“文姜通于齐侯,桓公闻,责之姜。”“使先生自责,乃反自誉。”其四,处罚,责罚,加刑。“崇患太祖墉惰不作业,数加笞责。”“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其五,同“则”,责任,负责。“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则于天。”其六,债,所欠的钱财。“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在现代汉语中,“责任”一词有三个互相联系的基本词义。(1)分内应做的事。如“岗位责任”、“尽职尽责”等。这种责任实际上是一种角色义务。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一定角色,既有一定地位或职务,相应地,也就必须而且应当承担与其角色相应的义务。(2)特定人对特定事项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成果负有积极的助长义务。如“担保责任”、“举证责任”。(3)因没有做好分内的事情或没有履行助长义务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如“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我们可以把前两种责任成为积极责任,而把后一种责任成为消极责任。在消极责任中,有违反政治义务的政治责任,违反道德准则的道德责任,不遵守或破坏纪律的违纪责任,也有违反法律要求的法律责任。

(二)法律责任的概念分析

由于“责任”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停的含义,加之“责任”一词在法律文献中时常被按照不同的语义来使用,这就使对法律责任的界说显得十分困难,1

以至迄今为止,在中国法学界乃至世界法学界尚没有一个能被所有人接受并能适用于一切场合的法律责任定义。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许多学说,总结一下,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以下几种,现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1、义务说。持此种学说的学者将法律责任界定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义务,如张文显教授在其主编的《法理学》教材中就认为,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1。笔者认为,将法律责任定义为一种义务显然是不合理的,原因在于,“接受惩罚”作为一种“义务”出现的说法值得商榷。如果将接受惩罚作为一种义务,那么按照权利义务相对应的原则,接受惩罚所对应的权利是什么?惩罚应该是国家公权力来执行的,而此“权力”非彼“权利”,二者不可混淆。如果将法律责任定义为一种义务,无疑将导致理论上的混乱。

2、处罚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法律责任是一种“处罚,制裁”。如凯尔森就认为,“法律责任的概念是与法律义务相关联的概念,一个人在法律上对一定行为负责,或者他在此承担法律责任,意思就是,如果作相反的行为,他应受制裁”2。又如孙国华教授认为,法律责任“是由违法者的违法行为所引起的,应该由违法者依法承担的责任”。该观点也有一些失当之处,首先一点,孙教授的观点有循环定义之嫌;其次,将法律责任仅仅认为是处罚或者制裁过于片面,忽略了法律责任其他方面的因素。

3、后果说。该学说的赞同者认为,法律责任是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如沈宗灵教授认为,法律责任是“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又如林仁栋教授指出:“法律责任是指一切违法者,因其违法行为,必须对国家和其它受到危害者承担相应的后果”。后果说存在的缺陷是,在某些情况下,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并不意味着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例如,在民法当中,宣告无民事行为能力者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的后果,就不能说是法律责任。1 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142页。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第73 页。

24、负担说。它认为“法律责任是有责主体因法律义务违反之事实而应当承受的由专门国家机关依法确认并强制或承受的合理的负担”。该观点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它认为法律责任只能由专门国家机关确认这一点是不符合实践的,如果是民法商法等私法意义上的责任,则可以由双方当事人来协商确认和解决,不需要经由国家机关就可以解决。

综观上述关于法律责任的定义,每一种定义虽然或多或少都反映出法律责任的一些性质特征,但也不可避免的都存在一些缺陷。笔者倾向于接受负担说,结合负担说的一些理论,并参考其他学说,笔者给出如下定义:所谓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法定义务而应承受的由法律所确认的一种负担。该定义的特点在于:首先,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其次,体现出法律责任的“法定性”,使其区别于道义责任,伦理责任等其他社会现象;再次,避免了原来的负担说将法律责任仅仅看作只能由国家机关专门确认并予以解决的片面性;最后,仅仅通过该定义即可体现出法律责任的本质属性,即某种负担。

二、法律责任本质的分析

法律责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同对法律责任概念的众说纷纭一样,对于法律责任本质的讨论也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以下先就学者们的观点做简单陈述。

(一)各家学说综述

1、道义责任论。它是以哲学和伦理学上的非决定论亦即自由意志论为理论基础的。它假定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人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又自觉行为和行使自由选择的能力。由此推定,违法者应对自己出于自由意志而做出的违法行为负责,应该受到道义上的责难。对违法者的道义责难就是法律责任的本质所在。

2、社会责任论。与道义责任论相反,社会责任论是以哲学和伦理学上的决定论为基础的。它假定一切事物(包括人的行为)都有其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由此推断,违法行为的发生不是由行为者自由的意志而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因而只能根据行为人的行为环境和行为的社会危险性来确定法律责任的有无和轻重。确定和追究法律责任,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社

会秩序和社会存在;另一方面是为了使违法者适应社会生活和再社会化,这就是法律责任的本质。

3、规范责任论。这种理论认为,法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指引和评价人的行为的规范。它对符合规范的行为持肯定的态度,对违反规范的行为持否定的态度。否定的态度体现在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中,这种责任就是法律规范和更根本的价值准则评价的结果。因此,行为的规范评价是法律责任的本质。

上述三种理论各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道义责任论正确地揭示了行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却忽视了社会环境对行为的方式的巨大影响;社会责任论正确揭示了行为发生受制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却忽视了行为人主观因素的重要作用。相对而言,规范责任论更加全面地对法律责任的本质进行揭示。它强调了法律责任与体现一定价值标准的法律规范有直接联系。

4、关于法律责任本质的再认识

笔者在前文给法律责任下定义时,已经提及,该定义可体现出法律责任的本质属性,即某种负担。这也是笔者对法律责任本质再认识的结果——法律责任是由法律规范所确立的一种负担。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从纯语义的角度来看,责任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负担。“负担”一词在两种意义上被使用,一是在名词意义上被使用,指费用、开支或者承受的责任;二是在动词意义上被使用,意指承当(工作,责任,费用等)。再回到对责任的讨论上来,即使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责任”一词,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从“份内应做的事或职责所规定的义务”的层面来理解,这种应该做的事情,职责规定的义务,就是一种负担;从“违反某些义务而引起的一种不利负担”的层面来理解,显而易见,责任无疑也是一种负担。

第二,本质是一个事物与同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的要素。将法律责任的本质认定为一种法律上的负担,不仅是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伦理责任等其他社会责任的区别,也是其与评价、谴责、手段、法律关系等其他关于法律责任本质的认识的根本区别。

第三,前文在讨论法律责任的定义时,可以看出,理论上对于负担说的诟病就在于其片面性。那么当我们避免了这种片面性,并完善了其定义之后,相对于其他观点来说,负担说更加合理,被其他学说指摘的可能性就更小。

5、结论

作为法学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如何定义法律责任,尤其是如何认识其本质是任何法学研究者都无法回避的。抛开烦琐的修饰词,以最简单的几个词汇给一个术语做一清晰的界定是一件很难,却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对法律责任的界定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所进行的一种尝试。当然,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这种分析可能是很肤浅的,笔者只是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论述,能够加深自己对法学理论的更加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周永坤,《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4}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5}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下载论建造师应的法律责任与职业道德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建造师应的法律责任与职业道德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复习资料: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复习资料: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即将于5月24-25日展开,想必各位今年的二级建造师考生们的复习工作都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冲刺阶段......

    资产评估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试题及答案

    资产评估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保密要求,评估专业人员不得做的事项不包括( )。A、泄露相关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B、在规定的工作场所之外谈论客......

    第2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第2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 1请分别下面6种情况,判断ABC会计师事务所或相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是否会受到损害,并简 要说明理由。 X银行拟申请公开发行......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复习资料: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精选5篇)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复习资料: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我考二级建造师是去年的事情了,那时候也没多想,就想着考一个试试。由于有工作平时事情很多真的抽不出太多时间来进行......

    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本站推荐]

    摘要: 会计 法律 责任主要是指编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代写论文 或称会计造假的责任。不少单位及工作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以致于在处理会计......

    教师职业道德论

    《教师职业道德论》复习题总结 1. 道德的概念和本质 答: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道德概念的理解可以从......

    论职业道德建设

    引言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由信息技术推动的经济变革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渗透于社会经济活动各个方面的会......

    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中 文 摘 要从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出发,以及如何提高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品质的途径,实现诚信建设会计制度,层层展开,论述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并就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