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本站推荐]
摘要: 会计 法律 责任主要是指编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代写论文 或称会计造假的责任。不少单位及工作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以致于在处理会计事务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工作偏差、错漏现象较多。改进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明确会计法律责任的承担,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裨益。
关键词:会计造假;法律责任;认识;承担
我国正在进行的 经济 体制改革,其基本立足点就是培育和 发展 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章健全、秩序井然、功能完备和运转灵活的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财会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与社会事业越发展,财会工作越重要。
然而,在《会计法》贯彻实施的过程中,不少单位及工作人员,代写毕业论文 尤其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以致于在处理会计事务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工作偏差、错漏现象较多;同时,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在为公司出具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时不实、虚假现象也屡有发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法律实施上的障碍,即会计信息虚假、失真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而对其责任承担主体又缺乏责任认定的手段,以致于有关会计法律责任的规定尽管明确,但在追究违法主体责任时却缺乏有力手段给予保障,使得规范会计工作,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立法宗旨无法落实。
本文 研究 的会计法律责任主要是指编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称会计造假的责任。由于会计法律对会计行为的各个方面都做了规定,因而违反会计法律的行为也有多种,例如,毁坏会计凭证、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等,但这些只是为实现会计法律的形式价值,即规范会计行为而设定的责任。会计法律的实质价值还是要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因此,本文对其他形式的违反会计法律行为的责任不做讨论,只将符合法律要求的会计信息称为“真实的”,将不符合法律要求的会计信息称为“虚假的”。
一、当前对会计法律责任认识上的误区
(一)单位负责人只对单位重大决策负责的认识误区
新《会计法》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现实中许多单位负责人在认识上还是多把自己定位在管理当局最高决策者的位置上,即只认识到其对本单位的重大决策负有全面责任,而对于会计工作往往认为属于部门工作范畴,应由其机构负责人或主管人员负责[。表现在具体方面,单位负责人或是忙于行政管理或是忙于业务经营或是忙于应付大小会议,而疏于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使得许多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不规范、不健全,甚至于对会计工作漠不关心,忽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约束会计行为。因而要从单位内部人手治理会计工作不规范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应首先端正单位负责人的态度,使其认识到自己在法律责任上是首要的责任承担主体,督促其依法行使职权,做好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对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对会计人员的考核。
(二)会计人员只对其会计核算行为负责的认识误区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能在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在现实中,会计人员几乎都认识到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代写职称论文 因此,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核算业务之中,而忽视了其作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体的作用。再者,由于会计人员处于各单位决策者的管理之下,其工作评价和工资报酬都受到决策者的 影响,要使其依法行使内部监督职权困难重重。以致于许多会计人员都认为只要在业务上不出纰漏,保证自己在业务范围的行为不出 问题,就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会计人员;还有的会计人员为了和管理当局搞好关系,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惜放弃其法定职责,使得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成为一纸空文。
(三)对虚假会计信息认定的认识误区在追究会计法律责任时,关键性的一步就是要确认会计信息是否虚假。尽管在证券法、公司法以及相关的法规中,已经规定了出具虚假会计信息的有关人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是,对于如何来认定虚假会计信息往往规定得过于原则与抽象,这就给司法实践带来一系列的认定问题,理论 上也有很大的分歧。有的观点认为应当从法律角度进行 分析,而有的观点则认为应当从会计专业角度衡量,因而在认定方式上难以统。
笔者认为在认定时,应考虑从其行为构成,即从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主观上是否有过错,行为结果的危害程度方面来加以区分,也就是采用行为目的、行为性质、行为结果三方面结合综合认定的方式。但在具体认定会计信息是否虚假时,由于执法、司法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单纯由其认定尚有困难,因而可考虑聘请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员如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借助专业知识分析判断。
(四)会计人员缺乏相应的法律观念和对法律本身认识上的误解
目前 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取得和继续 教育 方面,《会计法》和财政部发布的相关规章制度当中都做出了一定的要求。除需要具备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外,财经法律法规的掌握也被列入了重要 内容。遗憾的是,在这方面,许多会计人员对法律本身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令人堪忧。在会计人员之中,许多人对于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业务规范和法律责任方面的知识都非常贫之。
其实,作为“反映、监督与控制”财务运行的主体——会计人员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法律责任更加突出。而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即使在新《会计法》全面实施的今天,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跑冒滴漏严重、财会基础工作薄弱化的现象仍较普遍地存在,甚至更有少数会计人员贪污挪用、严重违法犯罪。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误区
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轨的时期,传统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这种客观现实引发了一部分人的思想混乱,而财会领域又成了重灾区之一。其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二:
一是“机遇观”。这几年财会领域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其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不断朝着“自主”的方向变化和调整,因而,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认为,抓住这一过渡时期的“机遇”大捞一把无碍,等到规范定型后再循规蹈矩不迟。
二是“依附观”。随着各地 企业 民营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财会人员与企业的关系已由过去的半独立型转为依附关系,为“老板”服务已经到了
无所顾忌的程度,因而造假账、偷漏税、提供失真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2.素质低下
诚然,在我国的财会领域确有不少优秀的“内当家”,他们忠于职守,遵纪守法,默默奉献;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中间者”在“大气候”的影响下,法律意识浅薄,随波逐流,最终走向了拜金主义歧途,成为社会的败类。究其原因,主要是从众心理和 政治 素质低下,导致以身试法。
从现实中层出不穷的会计违法行为的案例中也可以发现,会计人员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代写工作 总结 这一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会计队伍的发展壮大,也严重影响到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改进 会计 法律 责任认识的途径
在对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上,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其认识程度不仅仅关系到事后责任的追
究方面,还关系到法律对相关人员的 教育、预测和评价等功能。要使《会计法》进一步贯彻落实,务必强化这方面的认识,笔者提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一)继续加大《会计法》及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的重点是基层的会计人员、各单位负责人、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可以通过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对单位负责人的专门培训、讲座等方式普及,使他们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并敦促他们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积极采取措施防范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二)在会计管理机关内部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强化对会计法律责任的监管力度 目前 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中一般都设置了专门的会计监管机构,如省财政厅设会计处,地市级财政局设会计科,县级财政局设会计股等。但这些机构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会计工作管理、行政执法等方面,而且往往只注重事后对会计违法行为予以处罚,缺乏事先的监管控制功能(如对于各单位会计工作不规范的治理完善,对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认定等),这是他们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重点[4]。一旦遇到会计信息理解的法律冲突时,作为会计监管部门,应站在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这些会计信息予以鉴定,并做出相应的结论,以便给有关司法部门提供依据,这将成为我国会计监管部门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可以考虑引进专门的人员,如法务会计人员,配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要时也可聘请外部的注册会计师予以协助。
(三)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使会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同时也有利于划分各种主体之间的责任
应当指出,会计工作失范不能仅归结于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其更深层的原因还应归结于单位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当前在我国许多公司中,大股东控制或由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控制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经营者与所有者(大多数中小股东)的权利极度不平衡,使得经营者往
往为了夸大其经营业绩或是向投资者隐瞒其真实经营情况,不惜授意、强令、指使会计人员从事会计违法行为,提供和报送虚假的会计资料。针对这种情况,各单位应当首先健全自身的内部治理结构,如公司中应当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相互之间制衡约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其次,在追究各种主体的法律责任时,应当按各主体职责进行划分,从行为目的上去 分析 会计违法行为的真正操纵者,按其责任大小分别予以处罚,而不能只追究会计人员的责任。再次,各单位应当建立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如财务审批制度、会计稽核制度、财产清查制度等,完善现有的激励机制,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给予奖励;对工作失职、有违法行为的主体给予惩处或由监督主体行使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最后,各单位还应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内部监督的职能,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赋予相应职权,从内部防范各种不合法、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三、会计法律责任的承担
会计造假是人们最大化逐利本性的体现,从本质上看,它是由会计信息生产、监督的契约关系没有真正建立,即会计信息供给者与需求者主体地位不平等、会计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不对等所造成的[5]。
尽管 社会 一再强调改进和强化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 发展,会计造假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却呈愈演愈烈之势,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已经严重波及了我国社会 经济 政治 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了人们的利益,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因此,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人员追究法律责任是理所当然的。会计法律责任如何承担,实际上就是对违法行为施以何种制裁措施的 问题。笔者认为,违反会计法律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一)民事责任
从会计的代理关系看,会计人员是接受管理当局的委托,向管理当局的委托人提供财务报告。因此,只有管理当局才对外部投资者负责,会计人员只对管理当局负责,与外部投资者并没有直接的受托责任关系。因此,由会计人员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缺乏依据,并且淡化了管理当局的责任。而且,从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机制来看,会计人员主观上一般没有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动机,因为虚假财务报告与其自身利益并没有直接联系,只不过是受到管理当局的授意、指使或强令,为了避免被解聘或降职等而不得已做出的行为。实际上,管理当局与股东之间的聘任报酬契约、与债权人的债务契约、资本市场筹资动因等是导致他们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直接原因。会计人员的报酬取决于管理当局,其意思表示受到管理当局的 影响。现实中,会计人员一般会自觉地听从管理当局的意旨,而并非完全地自愿造假,所以会计人员不应该承担所有的民事责任。
笔者认为,会计人员与管理当局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会计人员的民事责任可以适用侵权法中的雇员侵权责任。侵权法认为,受雇人执行职务行为时所致的他人损害,雇佣人应承担赔偿责任,雇佣人的这种责任是替代赔偿责任。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受雇人按照雇佣人的意志为雇佣人的利益所实施的行为,实际上等于雇佣人自己所实施的行为。据此,对于虚假陈述行为给投资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由管理当局承担主要的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对于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会计人员往往并非不知其为违法行为,代写留学生论文因而并不能完全免除其对虚假财务报告不法行为的责任,他们是财务报告的直接制造者,对虚假报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目前我国会计造假法律责任以行政责任为重,并以财政部门为主,由审计、税务、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部门参与共同对会计造假追究行政责任,《会计法》和《公司法》中也规定了对此行为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分别做罚款、吊销资格证书等处罚。
(三)刑事责任
会计造假刑事责任是指实施了刑事法律规范禁止的会计造假行为所必须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会计造假实质上是违反会计契约的行为,理应承担违约责任。我国《刑法》和《会计法》中都对会计造假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条款。
参考 文献 :
[1]黄继好.论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J]. 理论 界,2004(10).
[2]陈冰.会计法律责任及案例分析[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35.
[3]肖小飞.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分析[J]. 中国 乡镇 企业 会计,2004(12).
[4]李明辉.浅谈会计人员法律责任[J].财会月刊,2003(3).
[5]孟昭稳.新会计法设定了哪些法律责任[J].中国农业会计,2005(3).
第二篇:浅谈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论文关键词:注册会计师 法律责任 对策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而会计责任、审计责任、法律、审计期望差以及违约、过失和欺诈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关系密切,这也是会计报表使用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了解这些问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避免法律诉讼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产生
(一)明晰相关概念
1.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责任是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报表所负有的责任,这种责任是法律强加给被审计单位的法定职责,也是企业对社会和政府应尽的义务。会计责任的基本内容包括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等。而审计责任以注册会计师的行为为基础产生,是注册会计师对其职业工作承担的职业责任和应尽义务。不管审计准则如何规定,要实施必要的程序方法,取得必要的证据,由于企业外部的审计报告使用人只能按审计报告来理解。所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主要来自审计报告。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8条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独立审计准则》同时还指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准则对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进行详细的区分,可以有效地指导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这表明我国的审计准则在对待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上采取了积极明确态度,肯定了被审单位在审计业务中的会计责任,更有利于明确审计责任。
未经审计的会计报表,只有会计责任。对经过审计的会计报表,会计责任被人为叠加在审计责任上,所以审计后的财务报表对注册会计师来说可能包含会计和审计责任两种责任。因审计实施总是发生在会计工作之后,所以他们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使审计责任发生时必然存在会计责任。此时,会计责任被报表使用人转嫁到审计责任中。因此,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责任,但两者无法分离,相互联系而且相互影响。审计责任是否履行体现在执业质量上,审计责任履行越充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越高,可能负担的法律责任就越小。否则,执业质量低,法律责任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应是因其审计责任引起的,如果会计责任被包含在审计责任中,会计责任也可以通过审计责任,影响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所以,研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首要任务,是明晰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及其关系,这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确定和划分,也有利于审计报告的使用人区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同时也为注册会计师的自我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2.审计准则和法律及法律责任审计职业界历来以审计准则作为判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的程度。然而,审计准则仅仅是评价审计责任的一个恰当标准,它只对一定范围即审计职业本身有约束力,对法律对象没有严格的约束力,而法律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所以,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判定,应依据法律原则而不仅仅是审计准则。因此,这就是在与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中,注册会计师仅仅按准则解释其行为,往往在法律上理由不充分,得不到法庭支持的重要原因。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与审计责任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从这一点上讲,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与其说是一个审计问题,不如说是一个与法律关系密切的问题,因为法律原则的影响力更大。如果希望从职业的立场完全解决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恐怕不太现实,不如更多地从法律角度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empirenews.page--] 在判断法律责任时,主要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法庭选择何种前提和假设;二是既定前提下的实际履行情况。实际工作中,公认的审计准则和有关法律同时被作为前提和假设。在实际判断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履行情况时,法庭的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在现实中,法律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影响是极强的。当审计准则的规定与法庭的理解不同时,法律的结论往往占有绝对优势。有些情况下,法律的结论被融入审计准则,也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1][2][3][4]下一页(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被审计单位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审计人员方面的原因;而有的是双方的责任;还有的是使用者错误理解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而控告注册会计师。
1.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
(1)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审计人员未查出被审计单位某些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可能遭到被审计单位及有关方面的控告。对于被审计单位的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被审计单位理应负直接责任和会计责任,审计人员则只能负审计责任。审计人员只要严格遵守专业标准的要求,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审计程序,是可以将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检查出来的。但是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不能苛求审计人员发现和披露出会计报表中所有的错误和遗漏情况。这就是说,不能要求审计人员对所有的错误或遗漏情况负责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审计人员对未能查出的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遗漏没有任何责任,关键要看未能查出的原因是否源自审计人员本身的过错。
(2)被审计单位破产被审计单位破产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影响,是因为注册会计师无法提供对企业持续经营的保证而产生的。当被审计单位破产时可能会连累到审计人员,因为被审计单位出现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就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由于审计只限于抽样,并且有些隐藏较好的欺诈极难发现,所以总是存在一定的审计不能发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在审计失败的情况下,因审计人员过失而受损失的人,可望从会计师事务所或保险公司取得赔偿,但在发生经营失败和风险时,困难就产生了。当某公司已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时,报表使用者往往指责审计失败,特别是最近提出的审计意见说明会计报表公允表达时,情况更是如此。使用者在被审计单位发生经营失败时指责审计失败,部分原因是他们不了解审计人员的责任;指责审计失败的另一部分原因是遭受损失的人们希望得到补偿,而不管错在哪方。
2.审计人员方面的责任
如果不是注册会计师方面的原因,给被审计单位或第三者造成损失,注册会计师将不负法律责任。但是,也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因违约、过失和欺诈等行为惹来官司。
(1)违约所谓违约,是指合同的一方或几方未能达到合同条款的要求。当违约给他人造成损失时,审计人员应负违约责任。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在商定的期间内,未能提交纳税申报表,或违反了与被审计单位订立的保密协议。[!--empirenews.page--](2)过失在一定的条件下,注册会计师缺少应具有的合理的谨慎,即为过失。通常将过失按其程度不同分为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还有一种过失叫共同过失。当过失给他人造成损害时,审计人员应负过失的责任。
(3)欺诈欺诈又称审计人员舞弊,是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欺诈就是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委托单位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的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欺诈的法律后果最为严重,不良动机是其主要特征,也是其与过失的主要区别。
违约、过失和欺诈,是注册会计师过错造成审计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因。如果这些行为在法律上认定是违法的,注册会计师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其他方面
(1)对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理解公认会计准则是随着会计实务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所以,注册会计师在依据公认会计准则时,公认会计准则本身的缺陷会造成注册会计师受到指责而承担法律责任。审计准则的建立通常受到实际法律纠纷的影响,往往滞后于现实法律环境,因此会带来与公认会计准则同样的问题。上一页[1][2][3][4]下一页(2)审计报告的表达方式审计报告的表达方式也影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产生,即限定的或带有说明段的审计报告可能有助于减轻法律责任,否则可能加大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调查结果显示,如果仅考虑破产或诉讼前的最后一次审计报告,没有对注册会计师提出诉讼的破产公司中,58%的公司使用了限定的审计报告。即使是那些根据限定意见审计报告起诉的案件,注册会计师在案件中支付的费用也是最低的,而且案件不被法庭受理的可能性也最高,此时法律责任也是最小的。相反,如果在相同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那么法律责任相对来说将是最大的,费用也是最高的。
(3)审计期望差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关注了审计期望差。期望差是一种认识上的差异。审计期望差是报告使用者、编制者和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报告的保证程度在认识上的差异。审计期望差从民间审计产生之初就困扰着它,并一直集中在对检查错误和舞弊、管理失误和违法行为的期望上的差异,其中对检查舞弊的期望差是最显著的。由于审计结论受到会计信息的很大影响,所以审计期望值里也包含了信息使用者的会计期望值,从而混淆了审计和会计的职能。在会计信息局限性的作用下,大多数会计信息使用人的理解和编报人试图从报表中表达的内容是不同的,报表使用人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一般比较主观。他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远远大于报表所能表达的。报表使用人一旦对会计人员的期望值达不到,又得不到赔偿,自然将期望转嫁到中介机构,希望从中得到补偿。在众多机构中,审计责任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对注册会计师起诉最为理想。会计期望差通过这种途径被传递包含在审计期望差中,其中对会计行为的期望差是基础。
审计期望差与法律责任关系密切,法律责任很大程度上是由期望差引起的。研究审计期望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避免法律责任。有效减少审计期望差的措施也是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责任对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审计期望差消失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也就消失了。事实上,我们只能尽量缩小审计期望差,而不可能达到双方期望值的统一。因为,公众的目的和要求程度变化快于审计能力的适应性,而审计工作本身也总不完美。对报表使用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使用者群体自己内部也有分歧,所以从根本上解决是很困难的。[!--empirenews.page--] 以上分析,仅是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产生的一些主要因素和原因,而现实的法律责任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原因,然后才能行之有效地解决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避免或减少法律责任的相应对策
(一)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要求,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注册会计师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关键在于注册会计师是否有过失或欺诈行为。恪守职业道德,克服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可以使注册会计师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自觉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并要求每个人、每个部门都严格遵守,可使注册会计师按照标准执业,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避免由于某个人、某个部门的原因带来重大损失。另外,判别注册会计师是否有过失的关键,在于注册会计师是否对存在重大错漏报的会计报表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漏报的会计报表发表的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可以用审计风险来衡量。在“审计风险一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的模型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控制的。只能在评价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降低检查风险,才能使整个审计风险降低。严格遵循专业标准要求,可以使注册会计师通过实质性测试,把检查风险控制在理想水平。在实践中,很多人不遵循准则的要求编制审计计划,往往是一接受委托,就立即开始审计,造成前后脱节,质量难以保证。又如,准则要求必须获取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来降低风险,但由于效率和效益的权衡,注册会计师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这可能给将来留下隐患。
《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业务约定书)。它是确定双方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重要文件。公众往往期望注册会计师能找出报表中所有的错误和舞弊,误认为注册会计师能对报表做出绝对保证。“审计业务约定书”确定了被审计单位才是报表的真正的负责人,这样,可使注册会计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议。注册会计师界应注意向公众正确介绍自身作用和应负责任,帮助和提醒会计报表使用人分清审计责任、会计责任,避免因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而就客户的非法要求,编制、出具虚假或不实的审计报告。上一页[1][2][3][4]下一页(二)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在很多案件中,注册会计师之所以未能发现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足够的审计实践经验,不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情况及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仅凭对方提供的会计资料,就可能发现不了错误。必要时,会计师事务所可聘请有关专家协助工作。另外,中外历史上绝大部分涉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都集中在宣告破产被审计单位。因为股东和债权人总想通过起诉所有关系人包括注册会计师来尽可能取得补偿。因此,对那些陷入财务困境的审计单位要特别注意。注意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品行是否正直诚实,管理人员是否有虚饰报表的可能性,避免掉人管理人员的陷阱。[!--empirenews.page--](三)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在西方国家,投保充分的责任保险是会计师事务所一项极为重要的保护措施,尽管保险不能免除注册会计师可能受到的法律诉讼,但能防止或减少诉讼失败时会计师事务所发生的损失。我国《注册会计师法》也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按照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如要求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每年提取风险基金数额不少于业务收人的1O,并且最低不低于30%的税后利润,作为共同基金。特别是对于从事证券期货等高风险行业的会计师事务所,要求其注册资本、风险基金及事业发展基金总额在300万元以上。
(四)确立《独立审计准则》在司法实践中的权威。我国司法部门在审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案件时,主要依据的还是处理一般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法律,对审计准则不够重视。这与发达国家的做法有很大区别。应创造一定的环境条件,在进一步充实完善现行《独立审计准则》的前提下,使审计准则成为司法判断的根本依据。
(五)提高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管理水平。任何国家和地区,其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管理水平和组织机构设置的科学化程度。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的行业管理规范,制定了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和其他职业规范,为行业自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要求来看,注册会计师协会还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发展。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能是服务、监督、管理、协调。其中应加强对各会计师事务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工作规则的情况、业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协同财政部门对那些丧失职业道德、徇私舞弊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严厉惩处,起到警示作用,促使其他注册 会计师恪守职业道德、防止重大欺诈案件发生。
(六)补充、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及协调法律之间的矛盾。我国众多的法律、法规都涉及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但从内容上看全是如何惩处注册会计师,而没有保护注册会计师的条款,就连《注册会计师法》也不例外。只规定义务,不予以权利,这对注册会计师是有失公平的。因此,笔者认为使注册会计师尽快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是,借《注册会计师法》修订之机,将已经存在于《独立审计准则》中保护注册会计师的条款补充进来,在法律责任上就责任对象、责任范围和责任程度三个方而给予明确规定,以保护注册会计师免受无谓诉讼的干扰。
出于行业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需要,注册会计师行业不应坐等立法及司法机构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设法解决法律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财政部也应当就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与有关司法部门进行协调,以保护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合法权益。
近些年来,涉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大量涌现。一方面说明广大社会公众法律意识有所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加强自身宣传力度,降低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过高期望,避免由于曲解民间审计的公允性而导致不必要的诉讼。以上分析,仅是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产生的一些主要因素和原因,以及如何使注册会计师避免或减少法律责任,而现实的法律责任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强调,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过失行为是招致法律诉讼、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原因。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分析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然后才能行之有效地解决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第三篇: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2011年,A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伪造销售发票、出库单、销售单等原始凭证,虚构营业收入。W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对A公司2011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甲注册会计师实施了检查销售发票、函证客户等必要审计程序后,并且在审计过程中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认为A公司2011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出具了标准意见审计报告。
大股东W在阅读2011已审计财务报表公布后,认为A公司股票会大涨,大量购入了A公司股票。随后因为管理层内部的纠纷,A公司虚构营业收入的案件曝光,其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为此,大股东W向法院起诉W会计师事务所和甲注册会计师,要求其赔偿损失。W会计师事务所和甲注册会计师认为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要求免于承担民事责任。
要求:
(1)为了支持诉讼请求,大股东W应当向法院提出哪些理由。
(2)指出W会计师事务所和甲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免责理由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3)在哪些情形下,W会计师事务所和甲注册会计师可以免于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
(1)为了支持诉讼请求,大股东W应当提出下列理由:
甲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不实报告;甲注册会计师存在过失;大股东W遭受了损失;甲注册会计师的过错与大股东W遭受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甲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免责理由正确。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证明存在以下情形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错误
(3)在下列情形下,W会计师事务所和甲注册会计师不承担民事责任:
①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的错报;
②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银行提供虚假或不实的证明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必要谨慎下仍未能发现虚假或者不实;
③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指明。
第四篇:第五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第五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审计风险和审计失败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审计风险始终存在,注册会计师无法绝对保证审计后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
B.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管理层精心策划的串通舞弊则是审计失败
C.审计失败的发生可能对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经济损失
D.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尽到应有的职业谨慎就属于审计失败
2.关于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的下列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A.经营失败是指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如经济衰退、不当的管理决策或出现意料之外的行业竞争等,而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
B.审计失败则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C.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D.审计失败必然会导致经营失败
3.B会计师事务所于2009年3月完成了U公司2008财务报表的审计业务并按约定期限提交了审计报告。在U公司将净审计的财务报表连同审计报告提交给全体股东后,部分股东提出了下列看法。其中,你认为与经营失败关系最为密切的看法是()。
A.甲股东期末存货余额太低而怀疑注册会计师没有对在产品实施监盘程序
B.乙股东因对每股收益未能达到其预期而提出了更换公司销售经理的建议
C.丙股东因金融风暴的影响而对其能否按期从U公司收回投资产生了怀疑
D.丁股东对注册会计师能否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查清财务报表中存在的所有重大错报提出了质疑
4.注册会计师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关键是()。
A.是否查出财务报表所有重大错报
B.是否查出财务报表所有重大错误、舞弊和违反法律法规
C.是否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执业
D.是否有过失或欺诈行为
5.K注册会计师在执行U公司的报表审计业务时,未能查明U公司存在的下列性质的问题。你认为未能发现情况()最能说明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
A.通过复杂的关联方交易隐藏的问题
B.明细账余额合计与总账余额不符
C.未按公安消防条例的要求存放危险品
D.不按国标规定生产,以次充好,坑骗消费者
6.在K注册会计师执行U公司2008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过程中,出现或发现了以下情况。其中,你认为U公司与注册会计师双方都存在过失的情况是()。
A.库存现金未经盘点
B.赊销前没有审查客户信用
C.未向重要债务人寄发询证函
D.发货后没有及时记账
7.注册会计师L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查明被审计单位U公司2008的净利润为-200万元,但其利润表表上列示的净利润为100万元。在此情况下,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了()的审计报告,很可能被判定欺诈。
A.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8.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料计师如果在与发行证券相关的业务活动中存在以下行为或情况的,都要被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其中,罚款额度最高的是()。
A.隐匿、伪造、篡改或毁损文件和资料的B.未按有关规定保存有关文件、资料的C.做虚假信息陈述或信息误导的D.作为主管人员,出具有重大遗漏的文件的9.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验资业务中提供虚假材料的,则应由()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
B.证券监管机构
C.企业登记机关
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10.下列不属于注册会计师承担的行政责任的是()。
A.警告
B.罚款
C.暂停执业
D.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
11.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6月11日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立足点是为了()。
A.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B.保护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
C.维护公众投资者等利害关系人的经济利益
D.对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和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二者的权衡
12.根据《司法解释》,即使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仍然要承担民事责任。
A.已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资料错误
B.因开户银行提供了虚假或不实的对账单等证明文件,尽管会计师事务所保持了必要的职业谨慎,仍未能发现证明文件的虚假或不实
C.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与比舞弊嫌疑人员层级更高的管理层或治理层人员专门沟通,但被审计单位仍未能加以纠正
D.已经遵照验资程序进行审核并出具报告,但被审验单位在登记之后抽逃资金
13.下列情形中,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实报告不会与被审计单位一起认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是()。
A.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业务报告中予以指明
B.审计单位示意其做出不实报告,而不予拒绝
C.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不实内容,而不予指明
D.被明知被审计单位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
14.在注册会计师为避免法律诉讼而采取的以下具体措施中,()既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又有助于在出现法律纠纷后作为减轻法律责任。
A.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
B.审慎地选择被审计单位
C.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
D.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的要求
15.以下关于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具体措施中,不能认同的是()。
A.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业务时,应当按照业务约定书准则的要求与委托人签订约定书,但在验资业务时可以不签约
B.如果一个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不严,很有可能因某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原因导致整个会计师事务所遭受灭顶之灾
C.不能苛求注册会计师对于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错报事项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关键在于注册会计师是否有过失或欺诈行为
D.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
二、多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是由于以下()方面相关联的结果。
A.违反合约条款
B.民事侵权
C.应有职业谨慎
D.犯罪
2.注册会计师在执行U公司2008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情况。其中属于经营失败的是()。
A.由于U公司业务复杂,注册会计师难以查明财务报表中存在错报
B.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贪污销售款,给U公司和投资人造成重大损失
C.因U公司治理层决策失误,耗巨资建成的项目因原材料短缺无法开工
D.由于2008年同业竞争加剧,U公司的净利润大幅降低,远低于预期
3.在以下与审计风险相关的各种说法中,你不认可的是()。
A.只要注册会计师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就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重大错报
B.即便是严格执行了审计准则,也不能查清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
C.执行审计准则,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查清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错报
D.对于某些新情况、新问题,审计准则并无明确的规定,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修订
4.注册会计师在执行U公司2008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过程中,遇到了以下情况。在这些情况中,属于审计风险的是()。
A.尽管注册会计师使用了所有的常规审计程序和不可预见性审计程序,但最终仍未察觉管理层精心策划的舞弊
B.因采用分析程序的结果显示U公司的毛利率处于正常的范围内,注册会计师据此取消了针对营业成本项目的实质性程序
C.注册会计师对发货凭证、销售发票、函证回函的检查结果均未发现差错,但因未能识别出U公司与其关联方签署的销售合同是假合同,导致应收账款及营业收入的严重高估未被发现
D.虽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强调事项段中指出了U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不确定性,但仍未能准确地预料到U公司会在审计报告日后的3个月破产
5.注册会计师L在对U公司2008财务报表实施审计时,没有对U公司的年末存货实施监盘程序,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业务抽查中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但依然认定审计意见是正确的,并且没有认定L存在过失。你认为原因是()。
A.U公司的存货难以监盘,L据此取消了监盘程序
B.未实施监盘程序的原因是受到U公司的不合理限制
C.被审计单位的存货余额很小且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很低
D.L实施了用以替代监盘程序的其他满意的替代程序
6.以下关于注册会计师过失的说法正确的有()。
A.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缺少应具有的合理谨慎
B.普通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
C.重大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没有按执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
D.注册会计师一旦出现过失就要赔偿损失
7.注册会计师K执行公开发行A股的U公司2008财务报表的过程中,通知其家人购买了该公司100万元的股票,并在审计报告发布的当天抛售了其中的50万元股票,获利80万元。在被举报并查清事实之后,依据《证券法》的相关规定,K注册会计师可能被处以下列()的处罚。
A.依法处理尚未出售的股票
B.没收其已获得的80万元利润
C.处以110万元的罚款
D.处以3年零6个月的徒刑
8.按《证券法》的规定,J会计师事务所为K上市公司提供财务报表审计后,如存在毁损审计工作底稿的行为,最高可能被处以()处罚。
A.行政警告
B.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C.撤销会计师事务所
D.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9.K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A和B注册会计师执行了上市公司U公司2008财务报
表审计业务。按双方签署的审计业务约定书,该项业务的收费为80万元。假如在出具的审计报告中被查出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则K事务所可能受到()处罚。
A.暂停或撤销K会计师事务所的证券服务业务许可
B.没收K事务所业务收入80万元,并处350万元罚款
C.吊销K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及A和B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证书
D.给予A和B注册会计师各5万元的罚款
10.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了《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具体来说,利害关系人是指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A.合理信赖或使用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
B.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了交易或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证券等相关交易活动
C.在交易或交易活动中遭受了实际经济损失
D.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了相关交易协议、合同
11.根据《司法解释》,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证明下列行为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A.已经遵守执业准则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
B.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业务报告中予以指明
C.已经遵照验资程序进行审核并出具报告,但被审验单位在注册登记后抽逃资金
D.为登记时未出资或者未足额出资的出资人出具不实报告,并且出资人在登记后仍未补足出资的12.会计师事务所如果能够证明自己行为属于下列情形之一,将不承担民事责任()。
A.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错误
B.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虚假或者不实的证明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下仍未能发现虚假或者不实
C.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指明
D.已经遵照验资程序进行审核并出具报告,但被审验单位在注册登记之后抽逃资金,或为登记时未出资或者未足额出资的出资人出具不实报告,但出资人在登记后已补足出资
13.当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将会计师事务所列为被告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对诉讼当事人的列置的规定,()。
A.如果利害关系人拒不起诉被审计单位,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审计单位作为共同被告
B.如果利害关系人提出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人民法院应当将该出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C.如果被起诉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人民法院可以将后者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D.如果利害关系人提出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出资不足,但该出资人事后已补足不足的部分的,人民法院不应将该出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1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过失。
A.负责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以低于行业一般成员应具备的专业水准执业
B.未根据职业准则和规定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
C.未能寻求专家意见对特定审计对象直接形成审计结论
D.未能合理利用执业准则和规则所要求的重要性原则
15.注册会计师减少过失和防止欺诈的基本要求中包括()。
A.强化执业监督
B.保持职业谨慎
C.签订业务约定书
D.增强执业独立性
第五篇: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例题1-1·单选题】注册会计师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关键看其执业中是否(C)。
A.查出财务报表所有重大错报
B.查出财务报表所有重大错误、舞弊和违反法律法规
C.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执业
D.有过失或欺诈行为
【例题1-2·单选题】以下关于注册会计师过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缺少应有的合理谨慎
B.普通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
C.重大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本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
D.注册会计师一旦出现过失就要承担民事侵权赔偿损失
【例题1-3·多选题】注册会计师因为以下(ABD)原因可能导致承担法律责任。
A.重大过失
B.欺诈
C.行政责任
D.违约
【例题2-1·多选题】根据《司法解释》,利害关系人是指同时具备以下(ABC)特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A.合理信赖或使用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业务报告
B.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了交易或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相关交易活动
C.在交易或交易活动中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
D.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了相关交易协议、合同
【例题2-2·多选题】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违反了(BD),同时出具的审计业务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时,该审计业务报告将会被认定为不实报告。
A.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B.审计准则
C.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D.诚信原则
【例题2-3·单选题】以下事项中,属于界定注册会计师是否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最关键因素的是(D)。
A.利害关系人起诉了有过失的合伙人
B.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不实的报告
C.利害关系人遭受了重大的投资损失
D.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利害关系人遭受的损失是因为信赖了注册会计师的不实报告引起的【例题2-4·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即使注册会计师出具了不实报告也可能不会被认定为与被审计单位一起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是(A)。(第五条)
A.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指明
B.被审计单位示意注册会计师做出不实报告却不予拒绝
C.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不实内容却不予指明
D.明知被审计单位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却不予指明
【例题2-5·多选题】会计师事务所即使出具了不实报告,但如果能够证明其行为属于下列(ABCD)情形之一时,则很可能不承担民事责任。(第七条)
A.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定的审计程序并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错误
B.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虚假或者不实的证明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下仍未能发现虚假或者不实
C.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指明
D.已经遵照验资程序进行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但出资者在注册登记之后抽逃资金,或为登记时未出资或者未足额出资的出资人出具不实报告,但出资人在登记后已补足出资
【例题2-6·多选题】根据《司法解释》,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业务活动中出现以下(BD)情形,人民法院很可能会认定其存在过失。
A.审计项目合伙人以低于行业一般成员应具备的专业水准执业
B.未遵循审计准则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
C.对特定审计对象缺少判断力时寻求了专家意见
D.审计计划中没有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判断
【例题2-7·多选题】根据《司法解释》,如果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会计师事务所列为被告时,以下有关诉讼当事人列置的陈述中,恰当的有(ABD)。
A.如果利害关系人仅起诉出具不实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而拒绝起诉被审计单位,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审计单位作为共同被告
B.如果被起诉的会计师事务所是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人民法院可以同时将 该分支机构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C.如果利害关系人提出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出资不足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该出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D.如果利害关系人提出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出资不足,但该出资人事后已补足了出资时的不足出资额,人民法院不应将该出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例题2-8·多选题】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出具了不实报告,该不实报告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时,人民法院很可能追究会计师事务所应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除非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失。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证据来证明自己没有过失(BD)。
A.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B.审计工作底稿
C.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D.执业准则
【例题2-9·多选题】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是否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陈述中,不恰当的有(BCD)。
A.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如果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则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会计师事务所因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对外出具不实报告,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C.利害关系人仅对会计师事务所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则不应受理此案
D.利害关系人明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为不实报告而仍然使用的,人民法院应当免除会计师事务所的赔偿责任
【例题2-10·简答题】D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上市公司丁公司20×8财务报表进行审计。20×8年,丁公司管理层通过与银行串通编造虚假的银行进账单和银行对账单,虚构了一笔大额营业收入。D注册会计师实施了向银行函证等必要审计程序后,认为丁公司20×8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在丁公司20×8已审计财务报表公布后,股民甲购入了丁公司股票。随后,丁公司财务舞弊案件曝光,并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处罚,其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为此,股民甲向法院起诉D注册会计师,要求其赔偿损失。D注册会计师以其与股民甲未构成合约关系为由,要求免于承担民事责任。
要求:
(1)为了支持诉讼请求,股民甲应当向法院提出哪些理由。
(2)指出D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免责理由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3)在哪些情形下,D注册会计师可以免于承担民事责任。(2008年考题)
【例题2-11·简答题】甲、乙、丙三位出资人共同投资设立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丁公司)。甲、乙出资人按照出资协议的约定按期缴纳了出资额,丙出资人通过与银行串通编造虚假的银行进账单,虚构了出资。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接受委托对拟设立的丁公司的注册资本进行审验,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审验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实施了检查文件记录、向银行函证等必要的程序,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但未能发现丙出资人的虚假出资情况。A注册会计师在出具的验资报告中认为,各出资人已全部缴足出资额,并在验资报告的说明段中注明“本报告仅供工商登记使用”。丁公司注册登记半年后,丙出资人补足虚构的出资额。一年后,乙出资人抽逃其全部出资额。两年后,丁公司因资金短缺和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资不抵债,无力偿付戊供应商的材料款。戊供应商以ABC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验资报告为由,向法院提供民事诉讼,要求ABC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ABC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三项抗辩理由,要求免于承担民事责任:一是审验工作乃分支机构所为,与本会计师事务所无关;二是戊供应商与本会计师事务所及分支机构不存在合约关系,因而不是利害关系人;三是验资报告已经注明“仅供工商登记使用”,戊供应商因不当使用验资报告而遭受损失与本会计师事务所无关。
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戊供应商可以对哪些单位或个人提起民事诉讼?
(2)ABC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抗辩理由是否成立?
(3)ABC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可以免于承担民事责任?(2010年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