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德教育论文:引导小学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
学生论文:引导小学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 [摘要] 道德素质也是一个国家的人格素质,在学生中大力推广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道德教育:第一,引导学生懂得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第二,引导学生懂得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性。
[关键词] 学生 道德教育 必要性 重要性
学校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所谓的“四有”新人,其中的一条就是“有道德”,邓小平同志把这一条称为最重要的一条。因此,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让道德教育更具实效性,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而道德教育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去开展相应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学校要下大气力,细心筹划,精心准备,通过教育工作,使学生懂得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性,并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引导学生懂得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使中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
要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前,尽管国家在推行素质教育,但社会上“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依然存在。“考高分、上大学、挣大钱”;“考研拿硕士博士”、“出国留学拿‘绿卡’”,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的奋斗目标。他们认为,只有这些才是实在的,其它一切都是虚的。试问,倘若培养的学生都奉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何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延至何时!一个有责任心、使命感的中国人应该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了。中小学要实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大的战略,持久、深入地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祖国是中国人民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全民族的崇高道德。一个人连生养他的祖国都不爱,就没有起码的人格可言,其它一切品德无从谈起。我们应当以一腔热情热爱同学、师长、同胞,团结互助,共同前进。要使学生懂得爱劳动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特征。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是神圣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科学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逐步具备科学精神、态度、意识和素质,将来好为祖国为人民服务。要使小学生懂得爱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制度对全体人民的要求,应是全
体人民共同遵守的主要道德规范。当然,还要懂得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等。
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是不愿意看到道德败坏、“贪污、盗窃、贿赂横行世界”的出现。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多么必要啊!这种教育首先要使小学生正确认识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就要引导学生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引导他们从小养成科学的人生和价值观,听党的话,才能成为未来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引导学生懂得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性 在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认识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之自觉地履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追求逐步达到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崇高境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小学生会做人并努力成才,这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首先,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社会主义道德不能停留在认识水平上,要把从书本上课堂上读到、听到的间接的社会主义道德知识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有效地运用到本人道德素质提高的实践活动之中,即学而思、思而行。雷锋说得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对待同志像
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是雷锋道德情感的真实写照,是社会主义高尚道德的体现。因此,要运用革命先烈、革命前辈惊天地、泣鬼神的高尚精神、英雄作为激励学生,开展好“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刻苦学习发愤读书活动”“为希望工程做贡献活动”“青少年志愿者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领悟、体会如何做人和为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重大意义的认识。
在德育过程中,要适当提出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具体要求,使之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反复多次的学习教育过程,逐步正确认识并把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并以英雄楷模的成长历程为借鉴,把自身融入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之中,为全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贡献力量,为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而奋斗终生。
第二篇: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
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一表述,把社会主义道
德和规范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第一次写进党的决定。中小学要下大气力,细心筹划,精心准备,通过教育工作,使学生懂得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性,并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引导学生懂得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使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宪法》明文规定,公民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成为“四有”公民。作为未来公民的中小学生,做到“四个坚持”和“四有”是自身努力的方向。“有道德”是“四有”中的一条。邓小平同志把这一条称为最重要的一条。使中小学生认识这一点是德育工作的关键,这是从法律角度来看的。
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角度看,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目标,其中“有道德”是首要的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包括普教在内的我国教育,要把“有道德”列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中。
中央第一至第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其他中央领导,每谈教育工作的培养目标,都语重心长地强调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因此,在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中,应以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即“五爱”这一基本要求去实施教育,达到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否则,道德教育就会失去中华民族的特点和时代特征,就不具有中国的特色,就无法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当前,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尽管国家在推行素质教育,但社会上“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依然存在。“考高分、上大学、挣大钱”;“考研拿硕士博士”、“出国留学拿‘绿卡’”,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的奋斗目标。他们认为,只有这些才是实在的,其它一切都是虚的。试问,倘若培养的学生都奉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何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延至何时!一个有责任心、使命感的中国人应该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了。中小学要实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大的战略,持久、深入地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五爱”教育,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祖国是中国人民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全民族的崇高道德。李苦禅大师说得好:“所谓人格,爱国第一。”一个人连生养他的祖国都不爱,就没有起码的人格可言,其它一切品德无从谈起。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人民是确定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应当以一腔热情热爱同学、师长、同胞,团结互助,共同前进。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劳动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特征。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是神圣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科学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逐步具备科学精神、态度、意识和素质,将来好为祖国为人民服务。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制度对全体人民的要求,应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主要道德规范。当然还要懂得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等。
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是不愿意看到道德败坏、“贪污、盗窃、贿赂横行世界”的出现。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多么必要啊!这种教育首先要使中小学生正确认识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就要引导学生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引导他们从小养成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好风气,学习党的教育方针的好习惯,只有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做,听党的话,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嘱托。
二、引导学生懂得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性
在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认识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之自觉地履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追求逐步达到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崇高境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引导中小学生会做人并努力成才,这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首先,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社会主义道德不能停留在认识水平上,要把从书本上课堂上读到、听到的间接的社会主义道德知识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有效地
第三篇: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教育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只是仅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特别是处于新世纪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更是任重而道远。然而德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人生之路上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孩子幼小的心灵纯洁得犹如一张白纸,我们为人师者不但要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更要教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引导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描绘理想的蓝图。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我来说,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视的课题。在这里我将自己的作法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联系教材,教材就是一部具有品德教育性的丰富读物 小学生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因而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光靠理论性说教是不行的。在我们的教材中:弘扬民族思想文化,歌颂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描绘祖国山河锦绣壮丽,记述先进人物、英雄事迹等等的课文举不胜举。我在平时课文教学中,慢慢结合课程内容介绍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使学生了解到那些可歌可泣的爱国事迹,了解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品的思想教育的首要目的。
例如在讲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这篇课文时。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国的山川大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珠峰高耸入云,台湾隔海相望,祖国渴望统。然而二年级的学生对祖国地理山川方面的认识是比较贫乏的,而本文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又比较多。我先让学生寻找一些祖国各处风光名胜的照片或图片,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通过图文结合,把学生带来的图片和山川美结合起来学习,并通过朗读感受我们祖国的壮丽山河。
二、榜样示范,提高教师班主任思想素质
榜样示范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既是知识和文化的传递者,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和人格的塑造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班主任,在平时尽量严格要求自己,衣着朴素、整洁,上课铃响,准时出现在教室,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在参加义务劳动时,跟学生一起动手,顶着烈日,坚持到最后。无论课堂内外,都以平等姿态与学生交流,即使在批评他们时,也注意不使用过激的言语和动作,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要时刻注意不要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三、活动育人,在活动中习得良好品德
“玩”是处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小学思想教育必须要通过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感知、感悟,而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体验。将德育教育与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组织学生们开展形势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体验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在体验中获取人生宝贵的经验。
我在任教的班级中开展了以自我教育为主的 “五自”(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活动。要求我们班的学生学会自己整理书包、穿衣、扣扣子、正确刷牙、自己叠被、整理教室。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体会到自己的动手能力。
四、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集体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大于教师的作用。教师要通过组织集体来影响学生。
小学生对班集体的概念是随着集体生活的扩大与丰富的开展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从进校开始,通过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学生对班集体这个概念逐步明确,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是哪个,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面对当前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诸多问题,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关注孩子的思想,关注孩子的心灵,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让孩子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成长。让每一次实践活动中的每一点真实感受,在心灵上有所触动,情感上有所升华,思想上有所收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为未成年人心中的宝贵财富和成长的坚实足迹!
第四篇:如何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如何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德育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小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活动。我们学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自从去年以来,我校已对全部教师进行了数次网络知识的培训,同时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学校还花费20多万元组建了的学校电脑室,并和江山广电网连接。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目前,我校教师100%都会上网,其中不少人会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或主页。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还制订了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小学生电脑课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组织学生学习网上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不破坏网络秩序;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三至五年级选拔出三名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3、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在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后,我们还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有意义的网上活动,参加《少年电脑报》、《中国少年报》组织的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的欢迎。正如一位家长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成人网站!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第五篇: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等个性特点,具备竞争和创新意识。如何进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在教育中强调个性,对发展健全的人格至为重要。教师必须懂得培养儿童的个性,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施行个性化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个性化 道德教育
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等个性特点,具备竞争和创新意识。如何进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在教育中强调个性,对发展健全的人格至为重要。教师必须懂得培养儿童的个性,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施行个性化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相应道德教育方式、内容、途径的设计、规划、实施,深入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把发展个性和全面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培养学生良好和完善的道德能力和素质。
一、在小学道德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小学生道德教育应顾及学生个性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基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使道德教育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这就需要在个性化道德教育实践中遵循以下原则:
小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主体所具有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外在道德观念必须为道德主体所认同,才能发挥作用。教师要启发小学生作为活动主体主动的参与各种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发展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
小学生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要坚持针对性原则。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扬其优良个性鼓励和培养个性特长,修正自身缺点,养成良好习惯,因材施教教育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开放的态度,让小学生获取更多的行为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现特长、培养特长。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还应坚持长期性的原则。人长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个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个性化的教育需要教育者有充分的奉献精神。个性的形成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这就要求必须充分注重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建设,为小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道德教育环境,更好地发挥优秀文明传统对学生个性的熏陶作用。
二、施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和发展目标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必须要熟悉小学生的个性特点(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同时还要确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然后从各个类型的学生的特点出发分别设计和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组建由家长、学校和社会参与的各类道德教育活动,从家庭、学校和卫生部门、校外活动基地等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实施个性化道德教育需要确立正确的目标。挖掘和发挥每一个小学生的潜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个性化教育的一个最终目标。同时,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年龄特征,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确立德育微观具体目标,为具体的教育过程指明方向,提供有效的考核依据。
三、对不同个性的小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和措施进行道德教育
对小学生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各类小学生的年龄大小的不同、性格的差异以及原有道德水平的层次的高低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对其分析、综合,采取相应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
针对各类小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对内向型的小学生要注意培养敏锐的反应和办事果断的作风;对过于内向的小学生要多加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和适应紧张学习的能力。对外向型的小学生,注重培养学生沉着、稳重的精神品质,进行有说服力的教育;对于过于外向的小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刻苦精神,并逐步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要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行为到习惯的道德教育。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针对各个年龄段、各年级道德个性特点的不同,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有计划、有目的进行不同的道德教育,使之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例如年纪小的儿童对具体性和情境性的行为理解较为容易,因此教师、家长要根据他这方面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相应方式的道德教育。对高年级的小学生,除了让他们理解道德行为的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将其运用到具体生活中。
根据小学生原有的道德水平层次高低,因材施教。由于小学生所处家庭、社会环境的不同,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上同样存在着不同层次。对道德品质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依据道德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着眼面向全体,分层次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对思想品德处于中上位置的学生,注重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培养学生远大的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对后进生这一层次的教育,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应从他们的行为规范抓起,实行“学和行”的有机结合教育,使他们熟悉“知”,领会规范要求,并在实践中演练。
总之,小学生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试图将社会要求的价值观转化为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使外在的道德规范经个体分析形成自己的信念,发挥出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研究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每个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真正将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转化为学生的个体智慧,促进学生逐步认识自己、调控自己,以促进以后自身个性化且有全面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