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警惕领导班子中 “小圈子”的影响
警惕领导班子中 “小圈子”的影响
最近以来,还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爱搞“小圈子”。即以老乡、同学等非工作关系为基础构成的小群体,圈中人对内抱团结盟、相互帮忙、吹喇叭、抬轿子,对外以人画线、以邻为壑、排斥异己、掣肘使绊。它是影响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因素,影响极坏,应对之保持高度警惕,坚决铲除。
一、领导班子中 “小圈子”的类型
领导班子的“小圈子”有多种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地域型的“小圈子”。同在本地出生长大,又同在本地任职,彼此之间和联系无形中比与外地调来的同志更紧密,遇到的意见分歧,思想交锋,往往“枪口”一致对外,同进同退,只讲地缘关系,不讲大局和组织原则。
二是情感型的“小圈子”。少数领导干部交流到异地工作,总是急于在所在地干部队伍中认老乡、访战友、叙同窗,继而组织战友会、同学会、同乡会,甚至搞“拜把子”结义。战友、同学、老乡之间,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不亦乐乎。因为是老朋友、老同学、老同志、老领导、老部下,便遇事优先考虑,凭私交的深浅决定自己的态度,用情感代替党的纪律。
三是兴趣型的“小圈子”。钩鱼、打牌、下棋、养花等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从拥有共同的业余天地开始,渐渐渗透到工作领域,最终抹煞了工作和消闲的界限,事事只认小集团,不顾大集体,好坏不分,是非不明。
四是利益型的“小圈子”。为谋取共同的利益彼此勾结,民照不宣。有利可图则不遗余力,推波肋澜;无利可图则作壁上观,甚至从中作梗。一切以小群体利益为重,无视党的形象和老百姓的死活。
二、领导班子 “小圈子”形成的原因
领导班子搞“小圈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封建陋习沉渣泛起的影响,也有深刻的现实社会背景,还与少数地方党组织政治敏锐性不强,对领导干部疏于管理有关。在公众看来,领导干部搞“小圈子”,主要是出于“官运”或“钱运”的考虑。
(一)领导班子中 “小圈子”是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产物。我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文明古国,封建经济形态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就是这种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写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封建经济关系虽然不复存在,但人身依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仍然残存着。权力追求者从个人私利出发,把正常的工作关系变为互相勾结、互傍互依、互相利用的关系,下级对上级一忠二顺,上级对下级一亲二信,相互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小圈子”。
(二)领导班子中 “小圈子”是市场经济趋利性生出的“怪胎”。领导班子中干部“小圈子”现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感情为掩护,追逐私利、互相利用。他们并不是因为性格或爱好相近而走到一起的,而是某种共同利益把他们联结成了一个“小圈子”。有的认“大款”做“小兄弟”,眼馋的是人家的“钱袋子”;有的认下属做“小兄弟”,琢磨的是给自己找后路;有的认黑恶势力做“小兄弟”,追求的是为所欲为。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腐败案中的行贿主角周雪华,曾用“游鱼贪食,钓者诱之;人皆为鱼,我则钓者”的打油诗来形容他与胡长清之间所谓的“朋友”关系。
(三)领导班子中 “小圈子”的形成,是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结果。一些地方的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对出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认为无碍大局,甚至出了事还包着、护着。有的认为,领导干部结交朋友,搞战友会、同乡会、同学会,是中国的社会特色,也是个人的私事,组织上不好干预。正因为管理、教育不到位,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党的规定和党的纪律,沾染上了社会上的陈规陋习和庸俗作风。
三、领导班子搞“小圈子”的严重危害
领导班子中 “小圈子”现象,不但对干部队伍有腐化作用,对整个社会也会产生恶劣影响。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如果“小圈子”盛行,领导干部行使公共权力就会出现偏差,党性原则就会让位于哥们儿义气,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就会被践踏,选人用人就谈不上公平公正,结果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则乌烟瘴气。
首先,领导班子中搞“小圈子”,扭曲价值观念,淡化公仆意识。领导班子中干部搞“小圈子”的特征之一就是利益的小集团化。领导班子中“小圈子”的存在,使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小群体利益所取代,价值观念由奉献沦为索取,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小群体中利益出发,有利则行,无利则止。
其次,领导班子搞“小圈子”破坏党的团结。我们的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高度统一的政党。领导干部搞“小圈子”,是派性的表现,与党性根本对立,是党的团结统一的大敌。领导班子中的小圈子”一般都有自己的主张和规则,这些主张和规则,往往是某一个人或某几个核心人物意志的体现,是个人意志的群体化、集团化,它导致了个人意志力量的扩张,给个人与组织的对抗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常常把正常的组织生活当作攻击的舞台,把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变成伤害同志的锐利武器,严重地破坏了班子团结。
再次,领导班子搞“小圈子”降低了集体威信,损害了党的形象。领导干部集体的集体威信是党的威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透视党的形象的一个窗口。领导班子中小圈子”构成了密切干群关系的一大障碍,留给人民群众的是政治上不可靠的印象,并产生由点及面的“晕轮效应”,即人民群众会把对“小圈子”的不信任感扩大到整个班子乃至全党,对党的可信度心存疑虑。
最后,领导班子搞“小圈子”败坏社会风气。我们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其言行对社会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搞“小圈子”的领导干部,是非不分,只要是圈中人,难办的事变得好办,不能办的事变得能办;只要是圈中人,有了问题甚至错误,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了。这种讲小团伙的规矩、不讲党的纪律,讲少数人的好处、不讲党的利益的庸俗之风,不仅会腐蚀干部队伍,还会污染社会风气,助长少数普通群众轻视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和正常社会秩序的风气,使匪气、霸气、江湖义气代替国家法律、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治理领导班子 “小圈子”现象的对策
领导干部作为社会成员,有一定的生活圈、社交圈,无可厚非,但因为其手中掌握着权力、岗位特殊,对其生活圈、社交圈也提出了特殊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干部要自觉地从各种各样的“小圈子”里走出来,不搞“小圈子”;各级党组织要从严整肃吏治,坚决铲除滋生“小圈子”的土壤。
(一)、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党性修养,是破除领导班子 “小圈子”的思想依据。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以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帮助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强化其宗旨观念和民主集中制观念,使他们认识到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党人不存在任何个人或小圈子的特殊利益,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提高党性修养和文化素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爱好,增强择善交友意识,纯洁交友动机,自觉抵制不良的交友思想和行为,自觉谨防“小圈子”。要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的家属当好“廉内助”,多关心、多过问领导干部的交友情况。要充分利用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促使领导干部深刻认识交友不慎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维护班子团结,时刻对小圈子”的危害保持高度警惕。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加大交流力度,严格监督干部是破除领导班子 “小圈子”的重要措施。长时间在同一个岗位上任职,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人事关系,是“小圈子”形成的客观条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实现异地任职,岗位轮换,不仅能解散已经存在的“小圈子”,还能有效地预防新“小圈子”的产生,从而彻底铲除“小圈子”的不良影响。通过严格执行党内民主制度,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强干部监督,让干部不能搞、不敢搞“小圈子”。要靠监督随时了解干部,不仅要监督八小时以内,还要监督“八小时以外”;不仅要监督工作,还要监督生活,特别是要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干部的交际圈,从中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廉洁自律情况。
(三)发展党内民主,扩大政务公开,是破除领导班子 “小圈子”的关键环节。党内民主发挥得越好,“小圈子”就越难生存。要切实保障党员行使党章赋予的各项权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严肃查处侵犯权利、压制民主的行为,为讲真话、讲实话的同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监督,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集体决策,推进决策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防止暗箱操作,防止权力为少数人所用,使“小圈子”失去存在的空间。
(四)坚持以德为先,端正用人导向,是破除领导干部“小圈子”的根本保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正确的用人导向,重用那些党性强、品行好、搞五湖四海的干部,对那些拉拉扯扯、搞“小圈子”、跑官要官的干部,不仅不能提拔,已进班子的,还要坚决调整。这样,那些热衷于搞“小圈子”的人就没有了市场,广大干部就会自觉反对“小圈子”、不搞“小圈子”、脱离“小圈子”,把智慧和精力都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积极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五)从重从严查处,是破除领导干部“小圈子”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小圈子”对领导班子建设的严重危害,对以“小圈子”的形式谋求私利,破坏团结的事件和当事人,做到及时发现,严肃查处,该撤的撤,该降的降,该调离的坚决调离,并公开曝光,以儆效尤,决不包庇袒护,姑息放纵。
(作者系中共常宁市委党校高级讲师、副校长 邮政编码421500)
第二篇:警惕家庭教育中的“性别歧视”
[家庭教育]警惕家庭教育中的“性别歧视”
男女平等的口号已喊了几百年了,可是“性别歧视”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文明社会的各个角落。“男尊女卑”的性别刻板印象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自身的定位,更为严重的是,也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众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取向。偏远山村,愚昧无知的人们依然尊奉“女子无才便是德”,自不必说。即使在现代文明的都市,家庭教育中仍可看到“性别歧视”的影子。
如在对孩子的游戏选择上,许多家长鼓励男孩玩游泳、爬山等有助于孩子接触自然、社会的活动,却只乐于让女孩玩踢键子、跳皮筋等强调形体训练的活动;对于孩子的言行举止,家长往往希望男孩热情奔放,女孩则文静温柔;即便在对待孩子的学业表现方面,家长的态度往往也不一样:男孩小时候成绩稍差一些时,总觉得问题不大,到中学会好的;女孩小时候成绩即使比较好,也觉得未必有用,到中学就会掉队了。在对待孩子的职业兴趣方面,“性别歧视”的色彩更浓:家长们大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学理科,搞研究;希望自己的女儿学文科,搞文秘。如果有男孩想学服装裁剪、有女孩想学机械设计等,必然会遭到大多数家长的反对甚至阻挠。反思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孩子本身的性别差异导致男孩女孩的发展倾向不同,还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地诱导孩子朝不同的目标发展?
其实,科学家研究早已表明,男孩女孩在智力上是平等的。虽然男孩女孩各有优势和不足,如男生的思维灵活性较强,因而在理科的学习方面男生能逐渐追上并超过女生。而女生则有良好、细致的分析能力和记忆能力,因而在文科方面女生要优于男生。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如果加以适当的训练,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女生照样能培养成像居里夫人、吴健雄那样国际知名的女科学家,男生也同样可以在知觉和思维的分析性方面展示自己的才华,成为像徐悲鸿、钱钟书这样的艺术大家。目前在美国和俄罗斯大学生中男女生的比例基本相等,在法国大学生中女生还稍多于男生;在世界各地,已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涉足高新技术领域,已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政坛风云人物等,这些事实足以说明性别上的劣势是可以克服的。
可惜,我们不少家长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女性是辅助人物,在家里辅助丈夫,在公司辅助老板。男性才是社会的主角,他们才需要事业有成。因此,家长的这种“性别歧视”使得男孩女孩接受了不同价值取向的家庭教育,自然使得不少极具潜质的女生被埋没,也使得不少文静、细腻的男生遭到压抑。
因此,男女生之间固然有性别差异。但是,如果广大的家长能够克服自身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尊重孩子的成长愿望,平等地对待孩子的人生理想,采取有效策略,促进男女生的优势互补。男孩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广阔,女孩的成才机遇将会成倍增多,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第三篇:警惕企业文化中的误区
警惕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
企业文化建设是非线性过程,影响成效的因素非常多。有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可能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偏离正确的轨道,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因为这件事情太小了,可能无碍大局,人们也很快就会淡忘。但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就会在一件事、两件事,累加地形成企业习惯、风格,渐渐地吞噬着这个企业的竞争力。当企业遭遇到发展瓶颈时,企业会发生文化变革,生存还是衰亡,都有可能。因此,要认清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杜绝企业的坏习惯,从而保证企业文化变革的成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1、为了做而去做。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为了做给谁看的,是为了提高绩效去做的。如果为了做而去做,就很容易形成“两张皮”。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我们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必须始终围绕提高绩效这个目标去建设文化。
2、照搬照抄。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在纵向上,一切都凭过去的经验来应付,抱住过去的做法不放;在横向上,照着别人的做法依葫芦画瓢。这是照搬照抄的两种典型表现。好的企业文化是在实践中日积月累,积淀而成的,是创造性劳动的结果。照搬照抄,可能短期内会看到某些结果,但决不会真正形成好的企业文化。
3、不断玩新花样。这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常有的一种思维倾向。人们往往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搞活动划等号,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无非就是不断出现新招、搞些轰轰烈烈的活动。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有时是枯燥、单调、乏味的,犹如骆驼在沙漠中行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玩新花样是一种折腾,不断玩新花样就是反复折腾。
4、急于求成。在面对事情时,我们都是结果导向性的看问题。可是,获取新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并非一日之功。如果忽略点滴积累的过程而走捷径,甚至拔苗助长,企业文化建设就不能取得实效。事实表明:企业文化建设是长期而艰难的,因为长期而艰难,所以拥有好企业文化的企业是少数。对于那些真正想塑造好企业文化的企业来说,用耐心去克服急于求成,是值得的。上述这几种常见的误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行为,进而就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值得注意的是,这几种常见的误区或多或少都与领导的面子有关。根据心理学上的研究,当某事与面子有关时,人们经常会判断失误,做出偏离事物本质的事情来。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经常提醒自己防止进入上述的误区中。
第四篇:警惕“大走访”中的“小问题”
警惕“大走访”中的“小问题”
当前,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广大公安民警结合实际,深入走访,主动服务,成效喜人。但在走访过程中,部分民警“不拘小节”,存在一些“小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要警惕大走访中的“小问题”,及时摒弃“小毛病”,真正将“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打造成“形象工程”、“民生工程”。
一是“面”不整。少数单位和民警在“大走访”活动中不重视仪表,不注重警容风纪,着装不规范、甚至“便服出巡”。在与群众交流沟通时不注意表达方式方法,甚至讲粗话、指手划脚,让群众难以接受。还有些民警高高在上,放不下架子,不握群众“带土的手”,不抽普通老百姓敬上的便宜烟,抽自己口袋里的名牌烟。
二是“心”不诚。在“大走访”活动中,部分民警觉悟不高,思想不敏锐,对开展“大走访”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总认为“大走访”活动就是“认认真真走过场”、“只是一阵风”,按部就班,思想懒惰,下去走访也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联系几家贫困户,签几个名字,完成任务式的“潇洒走一回”,让被访对象有一种“人走茶凉”的失落感。
三是“耳”不顺。少数民警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不能深入百姓家中,亲眼看,亲耳听,亲手摸,用第一感官与群众拉近距离、建立感情。向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时,只喜欢听好话,不爱听“刺耳的话”,更不善于带着问题去洗耳恭听群众的品头论足。
其实,这些我们看似平常的“小问题”却影响了“大走访”活动中整个公安系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久而久之便会成大问题。“小不治必成大患”,针对“大走访”活动中存在的这些“小问题”,我们要及时整改。一是要对“小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正人先正己,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堵牢“小问题”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小问题”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强化落实到位。二是要找准存在“小问题”的“病根”,要通过开展自查自纠把问题暴露出来。三是要针对“病因”进行“会诊”然后开出“良方”,把“小问题”彻底治理好,以此让“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五篇:农村信用社改革中要警惕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要警惕“分红陷阱”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5-01-19 16:00:53)来源
新华网浙江频道1月19日电(《浙江经济》杂志/应宜逊)随着21省市加入改革试点行列,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形势十分喜人。但是需要注意,改革中不断会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应当密切关注并随时采取相应措施。已经显露苗头的新问题之一便是:有部分农村信用社可能陷入“分红陷阱”,也即在股本金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由于股东的分红要求甚高,甚至超过实际盈利能力,进而带来种种不良后果。对此,有关方面应当高度重视。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只有在资本充足率达到标准后,才能享受国家的扶持政策。因而以享受到国家“扶持”为主要动力,各地对增资扩股工作相当重视,进展甚快。往往一个县联社的增资扩股,在正式启动后的1-2个月内便告完成,耗时之短,远远超过各方面条件都优于农村信用社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农信社仍为“行政化”体系,一些农信社为完成增资扩股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动用了行政或半行政手段,如将增资指标分解给需要贷款的企业和农户以及信用社员工,鲜有还价余地,并且限定日期打入股金,“速战速决”。这样做,由于“基础”不扎实,没有真正“自愿”,因而带来了隐患。
首先是高分红压力。比如,在浙江农信社中处于中下水游水平的一个县联社(2003年,总资产12.60亿元,贷款余额7.54亿元,不良贷款率22.65%,“二呆”率21.94%)称,分红率要10%,少了怕不行。这种高分红压力主要源自下列因素:①缺乏战略投资者的高度分散化股权结构。这就必然使得分红倾向上升。②“惯性”思维。农信社过去实行保息分红,总分红率甚高,通常在10%-15%左右。这就使得持股者产生高分红预期。③由于增资扩股中存在大量“半自愿”甚至“非自愿”因素,加上某些有意、无意的许愿,促使持股者产生高分红预期。④一些员工尤其高中级管理者,是借钱入股的,势必期望分红利率高于贷款利率。由于他们是“内部人”,因而其诉求对农信社行为的影响甚大。
进而在高分红压力下,势必导致部分农信社资本充足率迅速下降,金融风险增大。其中最轻的后果是由于大部分盈利用于分红,以致所有者权益增长滞缓,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资本充足率便迅速下降。如前述的这个县联社,为了达到兑付央行票据所需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将股本金由326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为此需分红300万元。2003年,该联社在提取呆帐准备金920万元后,实现利润总额273万元、净利润155万元。今年,在兑付央行票据近4000万元后,“二呆”率已降到15%多一点,进而盈利能力也明显上升;但是若分红300万元,则势必耗去绝大部分净利润,使得资本净额的增长远远慢于总资产增长。需要注意,该联社在浙江虽属中下游水平,但在全国则属中上游水平,还有相当多的农信联社的盈利能力达不到该联社水平。对于这些联社,高分红的后果就更为严重。其中稍重一点的是,由于分红率难以满足持股者要求,以致大量发生退股。虽则农信社章程规定,股份只能转让,不能退股,但是当要求退股成为“群体行为”时,事实上便难以阻挡。再严重一些的后果是,为了应付高分红压力,农信社不得不减少必要的拨备,甚至对帐务进行“技术处理”,以增加帐面利润。这样,便会形成“潜亏”,金融风险明显加大。
为了避免“分红陷阱”,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资扩股必须“规范”。尤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切实做到“入股自愿”,不能搞任何形式的“摊派”。二是在招股宣传中不能“走样”,不能有意无意地用高分红“许愿”,更不能使“入股”等同于“存款”。
2.对于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农信联社,不要硬卡“资本充足率”。“中等及以下水平”,是指实行“一级法人制”和保留二级法人制的联社。对于这些联社,“规范招股”和“资本充足率达标”往往会有矛盾;在抉择时,必须严格前者,适当放宽后者。增资扩股后的联社,若资本充足率尚未“达标”,但只要申请对分红实行“严格级管理”(内容见下文),便应当允许兑付央行票据。因为:①在这一轮改革后,这些联社仍然为“行政化体系”,预算约束仍然是软的,政府仍然不能不为经营亏损买单;因而“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实际意义有限,不必过于强调。②以往的改革实践表明,实行联社一级法人制的主要优点在于能使联社的统一管理名正言顺,进而更有效地整合、配置、利用全联社的资源,包括管理资源;实行一级法人制,并不要求“明晰产权”,也不要求必须有净资产。
3.严格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的条件。现阶段中的农村商业(合作)银行虽则还不是“政企分开”、真正“四自”的预算硬约束主体,但毕竟是大大前进了一步。因此,要严格组建标准,确保组建质量。不仅要有总资产、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指标要求,而且要有盈利能力指标要求,同时应当在增资扩股中引入战略投资者。
4.加强对分红的管理。上级部门应当在规范增资扩股的基础上加强对农信联社分红的管理,并鼓励“多留少分”。分红管理可分为两级:①普通级。分红必须同时满足:足额提取呆帐准备金;股本增值部分不少于净利润的40%;分红率不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的4倍。②严格级。分红必须同时满足:足额提取呆帐准备金;股本增值部分不少于净利润的50%;分红率不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的3倍。
5.进行“合作股”试验。合作制股票和股份制股票的重大区别之一在于前者是不分红的,而后者是分红的。在有条件的地方,不妨作一些“合作股”的试验。将农信社的股票分成甲、乙两种,均不分红。甲种股票为“资格股”,农户为10元,企业为1000元,不能退,只能转让;只有持有甲种股票者才能成为社员,才享有申请贷款及获得其他金融服务的权利。乙种股票可以退股,当社员获得贷款时,必须购买相当于贷款金额5%的乙种股票,贷款归还时可以退股。
(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