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后进生形成的家庭原因及对策 2
浅谈农村后进生形成的家庭原因及对策
阳谷县 冀秀荣 魏红岩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后进生形成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除”。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因此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下面我就农村差生形成的家庭原因及对策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儿童留守原因。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全所未有的机会,农村大量人力流亡开发地区,儿童在家留守的现象就越来越普遍。为了家庭和农村的发展,近几年农村的年轻家长都外出打工挣钱,留下自己的子女在家里,与爷爷奶奶在一起,与其他亲戚在一起,有的甚至独自在家里。在这种缺少家长管理和父母关爱的家庭教育空白下,仅凭学校教育能把孩子教育好吗?儿童留守在家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很多人根本就不听爷爷奶奶的话,经常性的跟爷爷奶奶抬杠,我们的老人家也根本就管教不了,更不用说去监管孩子的学习了,酒即使有能够管束的,说实话,农村的隔代教育是相当让人质疑的。与其他亲戚住在一起的,相对于前一种情况有远一层,管理起来更困难些,因为我们的亲戚根本就不敢严加管束,少有出入酒会招致孩子父母的责备。最为严重的是独自留守在家里的孩子,没人关心,没人管理,没人辅导,生活随心,学习随心。一个缺乏独立思想没有自制力的未成年人,在这种“四没”环境下,随心所欲,不会再有心思去认真学习的。作为教师在教育时得不到家长的配合是很难单方面搞好工作的。因此,留守儿童成了差生群体的一个重要来源。
2、父母的溺爱原因。现在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农村孩子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让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优越地位,视如掌上明珠,一味满足子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任何需求,造成“亲情过剩”。久而久之,则养成子女的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这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尤为突出。过分的关爱,过分的包办,使孩子从小就失去了学习和生活的自理能力,自然就成了班级中的“后进生”。
3、父母的综合素质原因。农村一些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但有的家长热衷于赌博、嗜酒,甚至游手好闲,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子女认为不值得听取;有的父母见识面狭窄,难以教育“见多识广”的子女。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忙于农活,对学生成长关注较少。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差生的缺点和弱势逐渐暴露;家长对学生的作业越来越不懂,家长在痛苦与无奈之下,逐渐放任自流。
二、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1、要引导家长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对后进生进行心理疏导,树立自信心。作为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的生活,物质需求,更应该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成长。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自信和自尊在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孩子成长中必需的“心理营养”,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免疫系统”。一个人有了自信心,才能发挥内在的潜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秀、迅速,并充满信心。”后进生之所以没有自信心,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结症。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首先要把他们心中的结打开。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多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家长应积极主动地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因为现在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所以家长对孩子自小宠爱有加,凡事包办,同时望子成龙心切,早早给予孩子大量的学期教育内容,结果不少孩子一上学就带来了很多坏习惯,象有些孩子任性、骄横,常常随意破坏纪律;与别人交往时,总想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好恶,在群体中只团结少数人等一系列不良倾向时有出现。使得学校不得不做许多“改造”工作,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这时,如果家长不配合学校做好工作,或者采取偏袒、放纵态度的话,不仅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而且极容易挫伤老师施教的积极性。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家校配合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家校携手配合,努力保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指导孩子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只有让孩子先成人,才能后成材。
3、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一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如何,道德品行如何,与其家长的榜样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人说,在很多情况下,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爱学习,孩子就爱学习;家长爱劳动,孩子就爱劳动;家长乐于助人,孩子就乐于助人;家长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孩子就能干出一番事业。这样的看法未免绝对化了,但的确道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道理:家长是孩子的老师,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作为父母,既然爱孩子,就不能因为自己的毛病,影响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教育孩子的过程也应该是自己不断提高素质的过程。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够教育自己时,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希望每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应先从“教育自己”开始,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第二篇: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郑梁梅中学 徐蓝溪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入初中学习,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优生在不断减少,后进生在逐渐增多,而且队伍越来越庞大。“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上表现比较落后或缺点较多的学生。后进生在班集体里所占比例虽小,但影响甚大。教师若不及时教育或方法欠佳,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使班风不正,纪律涣散,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所以,如何教育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之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后进生形成的客观原因
(1)不良环境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的环境如何,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后进生的产生也不是孤立的现象,例如两三个贪玩的学生串通一气,因贪玩而贻误学习和使纪律松懈等.在家庭里,有的父母不和,家庭成员矛盾重重,整天争吵斗气,致使青少年长期得不到温暖和教育,心理受到创伤,感情受到折磨,因而产生了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有的家庭有大打麻将等赌博行为,有的行为不轨,使青少年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又目濡耳染,造成青少年道德观念差,学习掉队等.社会上不健康的录像,变相赌博性质的电子游戏机,没有公德心的乱丢乱扔等等不良影响,也会直接毒害青少年.(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其一是个别教师教育不得法,多批评指责,翻“老帐”,少表扬或不表扬,甚至采用变相体罚的手段,使师生关系日益疏远;其二是某些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引导教育又片面简单,适得其反.二、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原因
(1)学生的意志薄弱,自觉性差。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缺乏自信心: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缺乏自信,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进心和学习动力,对不懂的问题不去认真钻研,或者请教别人,而是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想寻根问底。
(3)缺乏责任感: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和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对作业练习等应付了事;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考后更不注意总结反思.久而久之,造成误差积累,使学习更加困难,丧失学习信心。
(4)学生自学能力和基础差:不能认真主动的学习分析教材,总结不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用,更谈不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学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促进学习兴趣的深化和丰富,这样的学生将会越学越好。相反,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上课如嚼蜡般无味,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课,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放弃。
(6)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的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就表现出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还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总是死记硬背公式,不能灵活运用各种公式。并且这类学生既不向优生请教,又不问老师。总是以不懂装懂的学习方法来应付自己,久而久之学习上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后进。
总之,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后进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少年儿童的心理需要及心理发展个性的区别,摒弃事事包办的传统习惯,做好心理辅导,培养健康的自主心理,以克服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干扰。
三、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1)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差生的兴趣。
学习成绩反映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习兴趣不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对差生降低要求,恢复其自信心,对某一个知识点,有了一点进步,就及时地给予鼓励、表扬。如:某某同学这次作业做得很好,很正确,并且比以前写得更工整了;又如某某同学这个思路很正确,继续动脑筋。这样一次次的表扬,鼓励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自己从心理上觉得他们会进步,会学好的。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渐渐地提高了。(2)热爱差生,尊重和信任他们。
首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承认,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称赞和对学生真诚的赞赏,所起的教育效果比起反复的说教和批评要好得多。因为教师的赞赏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暗示,会尽量按老师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自觉克服缺点,努力上进,他们良好的自我意识就会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渐渐形成。
第二步是“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则要求学生身体力行,身生于声。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作法要“持之以恒”,但感情适度,即是说教师对他们要有感情,有理智,有行动,有恒心,有效果,做到耐心和信心持久,才能引起学生持之以恒。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和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有的后进生在智育上差一点,但这些后进生都有各自的特长。如有位同学,成绩较差,但他爱好体育,每次的体育项目比赛都能取得第一名,并且团结同学,表现较好,就是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兴趣,学习积极性较差,在他身上我就采用了上述的赞赏、夸奖、鼓励、榜样法,通过一学期的实践他的学习成绩由原来的倒数几位上升到前几名,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差生的成绩也有显著的提高。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让学生接受新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3)依靠良好的班风、学风,依靠集体的力量从多方面影响和带动差生。
要转变一个后进生单方面是不行的,要借助集体的力量,每一个同学都生活在集体之中,而同学的影响最大。可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两个优生一个后进生一组,良好、中差生各一个为一组,定目标,定计划,全方位地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进行考核,这样也能促进后进生的转化。(4)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协助。
在后进生的家长面前,多鼓励学生的进步,有一点突出的表现,有一点进步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促进转化。
总之,对后进生,给他们以同等的爱。让后进生同优生一样获得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成才,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第三篇: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
后进生不是天生的,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一、家庭因素。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对子女的要求,无论正当与否都会满足和迁就,使子女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却忽略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管理。对他们的缺点,错误则姑息、袒护甚至隐瞒,使他们养成高傲,自私自利等心理和性格。做父母的对孩子的了解很少,又不注重与他们进行内心的交流,甚至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上的沟通。试问有这种思想的家长怎能教育好孩子,怎能对孩子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二、学校原因
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他们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讽刺,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打击不断,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学习兴趣也消失了,就会从学习上的困难者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学生,甚至会做出各种反常的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就会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去结交一些不良的朋友。在一些诱惑面前失去理智而无法控制自己,了“破罐子破率”。
高度自尊而得不到满足
每位学生都有自尊心,而有些后进生的自尊心特别强,特别敏感,别人有时无意中一句话,也会引起他们内心强烈的波动。他们自尊心很强,但又由于他们不优秀得不到别人足够的注视,所以又得不到他们所认为的尊重,他们对表扬和批评无动于衷,学习情绪低落,不思进取。
有的老师认为,这些学生软硬不吃,无自尊心可言。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对的。其实不管对学生如何,其目的都是要他们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如果学生软硬不吃,那是一种消极的抵抗。一般人认为,后进生普遍都很自卑。但其实自卑是自尊的另一种表现,是自尊心受到伤害的表现。他们不喜欢被人看不起,被忽视。因此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久而久之便被人认为是问题学生了。
三、社会因素
随着生活观念的变化,离婚家庭日益增多,形成许多单亲孩子。失去母爱或父爱的孩子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这种学生在学校通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自卑,对学习丧失信心,对生活失去信心,内心空虚,这时他们很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致使他们学习情绪更加低落,对学习更没有兴趣。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影视、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给部分青少年的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商家为了商业利润竭尽了手段,吸引人们消费。在商业行为中不适度的夸张其说,使得一些青少年注重享受而逃避劳动;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使得青少年往不良的方向发展。而有些青少年在辨别是非的能力方面相对较弱,那些不良风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致使家长苦口婆心的劝导,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都失去了作用。他们为了讲“哥们“义气,做出一些违法犯纪的事。
我觉得对待后进生,关键是要尊重他们,对他们有爱心和耐心,并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肯定。
一、尊重后进生
后进生的自尊心很强,极其敏感。我们班有一位学生,教过他的老师都知道,他非常调皮,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惹事生非,可是他的自尊心很强。因为他时常不遵守纪律,所以那次选拔河队员时我故意不选他,谁知他竟然犟在一边哭,并斜视着我,握着拳头说:“我力气大的,你不选我,不公平!”我对他的表现感到惊讶,也感到尴尬。于是,我让他和那位最后选上的孩子比一比,谁赢了谁参加比赛„„从这件事情以后,我知道:后进生同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不冷落他们,不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去说他们,不设置前排突出的单人桌。关注他们,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然后进行相应的教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关爱后进生 班里有位女孩子,做作业速度出奇慢;她的自理能力也差,不会扫地,不会整理,课桌里、桌面上每天都是乱糟糟;运动能力也非常差。为了让她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我只要有时间,就会不厌其烦地陪着她,在边上督促她快点,有时候请几个乖巧的女孩子帮着督促她;课余时间找她谈话,希望她能跟上节奏,尽量做到当天作业当天完成。轮到她做值日生时,我从来不闲她慢,帮助她一起打扫。体育活动时,也总是鼓励她大胆参与,不要气馁,同伴们也会主动帮助她,谁都不会取笑她。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当老师全身心地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同样也要爱。
三、耐心对待后进生
不要指望一次谈话,一次批评,一次关心,一次涕泪交加的谈话就能奏效。说实话,有些学生的做法有时真让人恨得想揍他,但是再怎么朝他发火也是没用,所以只有冷静寻找对策,耐心进行教育,总有一天会转变的。
四、鼓励肯定后进生
人都有被别人认可和赏识的心理需求,后进生也不例外。我们要珍惜后进生的一点一滴进步,及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建立学习自信。教师要让同学们明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后进生认识到自己也有长处和优点,从而产生赶上先进的勇气和积极性。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即使是很一般的学生在教师充满深情的关怀、鼓励下,也会变得自信开朗,进步明显。作为班主任,多给后进生一份关爱、一份尊重、一点鼓励、一点耐心,那么后进生有一天也会变成好学生。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完成的。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又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罗森塔尔教授这时才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期望”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罗森塔尔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权威,老师们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因此对他指出的那几个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像对待聪明孩子那样对待他们;而这几个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他们真的成为了优秀的学生。
第四篇:农村“空心化”形成原因及其对策探讨
农村“空心化”形成原因及其对策探讨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非农化的推进,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当时的二元社会体制下,空心村的产生有了可能。在经济,自然,社会文化以及制度与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空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范围越来越广,对农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针对我国农村“空心化”这一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其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形成原因;影响;对策引言
空心村是在我国特有的城镇化过程中发生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对于农村“空心化”,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程连生、冯文勇等,把相对成新原则、功能转换原则、绝对抛弃原则、人口锐减原则作为界定空心化聚落的4个条件集,将空心化聚落定义为“居住在农村的住户,在空间欲望驱使下逐渐向周边新扩带迁居,导致原聚落成新度下降、非居住房屋增加、废墟面积扩大、人口密度锐减,并与新扩带形成强烈反差的一种聚落形态。由原来成新度相对均质的聚落,发展为新旧二元结构的空心化聚落的过程”。这一概念完整而准确地概括了农村空心化的特征。
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和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相互交织的“空心化”的出现制约了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大批农民工的进城, 而且都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力, 剩下的则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 这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空心”;而受前者的影响,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出现,它具有以下特点:随着距离村庄地理空间距离的加大,农庄的质量水平呈现递增状态,村庄的人均占地呈现递减状态,村庄的人口密度呈现递减状态,家庭规模向小型化转变。
本文将以空心村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机制,以及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2农村“空心化”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2.1当前的现状
统计发现,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43%的土地上集中了全国约90%的村庄和耕地。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造成了大量耕地被占用及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成为城市化和城乡土地利用配置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障碍。据了解,“空心村”的空心,少在0.0671
hm2左右,多在0.200 hm2以上,一个中等乡镇约有300来个自然村,平均一个自然村以0.133 hm2计算,一个乡镇就有40 hm2以上的土地被废弃。调查显示,山东临朐县2001 年出现了80多个“空心村”, 河北石家庄在2002 年6 月前有201个“空心村” ,到2003 年5 月,河南省临颍县326个行政村已有三分之一形成“空心村”。
随着人们对住房要求的提高,人们的住房投资比重增大。农户逐渐向周边地带如耕地上迁居,一旦有一户人在耕地上建房,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这种占地具有放大效应。原来的大量耕地遭到破坏,人地矛盾加剧。
2.2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2.2.1 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农业的发展,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的经济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量条件好的农户已经具有了更新其住宅的能力。城市吸引了许多农民进城来工作,却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生活保障,进城的农民无力在城市购买住房,只能在农村置地建房。
农村“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的快速变迁, 加剧了分家立户及其建房高潮的到来。原有旧住宅环境较差、面积偏小等固有缺陷, 促使农户住房投资区位的明显改变[ , 从而使旧宅基地的废弃或闲置成为可能。而交通线的一侧或两侧,土地利用空间更为广阔的村外成为建新宅的首选。
2.2.2农民对住宅的要求更高
旧有的聚落形态特征是住宅建设布局无序,宅基地缺乏统一规划,邻里间隔小,房屋采光、通风效果差,且每户的住宅面积也很小,加上道路狭窄,排水排污能力差等多种因素互相交织,使人们在选择宅基地时不会对旧宅基地产生偏好。而迁居地的自然条件如地势,地貌,河流等人居环境更为理想,住宅用地的扩展空间大,农户建房的随意性和自主性更强,这样新宅会更宽敞,舒适。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对住房环境、条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废弃旧宅基地建新居成为可能。
2.2.3农户主体观念狭隘
受传统消费观念的支配,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对建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建房欲望的扩张必然导致村子向外围扩张。同时中国人又极富虚荣、攀比之心。因而大家都想往村子外围和马路边上建房,用房子来挣面子。这种攀比、虚荣之心也促使农民向外围建房。最后,中国农民建房选址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特别重。很多人选址不是按照村里规划来,而
是请“风水先生”看风水,抢龙头宝地。而已建新宅的区位又潜在的影响了农户对宅基地的选
择。一些素质较低的农民珍惜土地和法律观念淡薄,于是大批农户相继搬到村外,宅基地占地面积迅速扩展。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已经不能给农民带来高收益,新宅建成后,许多农民依然选择外出务工,形成产业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居住空间空心化——产业空心化的恶性循环。
2.2.4制度不完善,规划管理滞后
根据《土地管理法》“一户只能拥有一块宅基地”的规定, 农户新批宅基地必须用旧宅基地来置换, 房产归房主所有, 限期在一定时期内拆除旧房。但是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的农民并不多,并且没有严格的相应惩罚措施。我国目前比较成体系的土地使用制度只适用于国有土地,对农村的使用制度至今无实际可行的法律法规。宅基地的无偿无期使用是农民滋生超标抢占宅基地的根本原因所在。宅基地管理,耕地保护的正常实施所依靠的村镇土地利用规划,建设发展规划也普遍缺失,或是科学性,可操作性不强。
3.农村“空心化”的影响
3.1 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我国耕地资源人均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村落空心化是与居住用地的扩展相伴而生的,这就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双重浪费。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59亩,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3.75亩的0.43 ,我国人口却以每年1500万的速度猛增,同时又存在着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地力下降、农业环境污染、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等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由于空心村是一种核心和边缘的空间分异现象,空宅地,废弃地大多位于村中央,这对以后的村庄改造以及退耕还田造成一定的困难。
3.2 稳定的人居关系遭到破坏
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聚落较为稳定和协调。住宅空心化不仅会影响和改变着农户间睦邻友好的关系和农村的干群关系,而且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旧宅更显区位差,内部出现萧条景象,交通更加不便。旧村的养老问题,改造问题,以及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农村的不安定性因素增多。随着住宅用地的扩张,势必加剧农村人地矛盾。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社会现代化的难点在农村,农民富裕、农村振兴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空心村”继续蔓延将导致农村居住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势必造成这些闲置土地升值,由此引发家族内或家族间的矛盾,既不利于农村的繁荣,又威胁到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3.3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
住房投资比重大,生产性投资不足, 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农民把所有积蓄都
投到房子上了, 导致整体生活质量低。同时, 用于住房的投资多了, 用于其他生产性投资的资金自然就少了, 这影响到农村扩大再生产能力, 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无法带来农村经济真正的繁荣。
随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心村”,人才短缺、资金流失、土地抛荒、组织涣散等问题趋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稳定。
社会现代化必须是人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也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农民。随着大量素质较高的农民外出务工,目前农民的素质与“新”相去甚远,这不能不说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远忧。
4.农村“空心化”的解决对策
4.1对空心村进行改造
农村“空心化”问题与国家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扎实推进我国空心化村庄整治势在必行。
顺应村庄演变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空心村,改善村内的卫生条件和空气质量,交通条件,优化村内居住环境。在旧村建一些娱乐设施,公共设施,作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因地制宜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宅基地。
鉴于空心村改造过程中资金严重缺乏的问题,借鉴城市经营理念进行“村庄经营”,即对村庄资源的使用权,经营权等权益进行市场化运作,为“空心化”改造筹措资金。
4.2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
2004 年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 对如何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提出了一些可操作、实用的措施;《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也对宅基地的集约利用提出了要求, 宅基地的集约利用受到极大的关注, 要实现村庄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空心村”改造势在必行。
制定10年发展规划目标,实施目标管理考核和跟踪制度。修订完善的农村宅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在政策法规方面为解决多占、超占、强占宅基地问题提供可操作的政策法规依据。减少农民对宅基地需要的压力,以“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拆迁、统一建设”为主要手段,通过行政、法律、经济途径管理农村建房,开展宅基地整理,向旧村要地。促使宅基地使用有偿有限化,同时培育宅基地转让市场,针对新占宅基地实行征税,提高土地使用的边际成本。
4.3大力促进农村城镇化和集镇城市化,统筹城乡就业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允许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城市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同时让大量的农民同时进入城市,城市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压力。
因此,统筹城乡就业至关重要。
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提供良好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四是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等,倡导农民工就近就业。
4.4加强对农村建房的技术支持
空心村的形态特征非常直观,但其发展机理,动力及过程却十分复杂,亟需理论创新和科技支撑。在城乡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推进乡村聚落由“生活”功能向“生活,生产,生态”的多功能转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面开展农村用地规划应首先进行在村组一级基础上的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用地的地域范围和边界红线。规划引导建房朝向一致化,房屋间距最小化,既有利于村庄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村内居住环境质量,又可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宅基地。
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现状,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理念,坚持集约用地要求,强化农民居住质量,鼓励开发兴建农户多层住宅小区。同时,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细化建新拆旧规模、用地布局,划定耕地保护“红线”,约束和控制村庄外延,道路、通讯、电网改造和环境保护等分项规划要与村庄规划修编同时展开、同期实施,规划要注意区分类别和有一定的超前性。
4.5加强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工具,加大对科学文明的宣传力度,减少“风水”等思想在住宅建设中的影响,淡化农民在建房上攀比,跟风的观念。同时加大对土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对国土资源的隐患意识,引导农民合理分配生产性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促进农村经济健康,长足发展。
统一了标准, 排除了不平等、不公正、不透明的建房占地, 从根本上消除纠纷和矛盾,改善邻里关系和干群关系
5.小结
根据国土资源部2003 年3 月发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可知, 全国土地开发
整理补充耕地的总潜力为1340 万公顷(20100 万亩), 其中全国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约600 万公顷(9000 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45 %。通过对现有农村居民点逐步实施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等整理措施, 可以增加有效耕地约286.67 万公顷(4300 万亩),约占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的48 %。我国耕地补充潜力巨大,尽管如此,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机械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为保住我国耕地的18亿亩红线,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农村“空心化”这样浪费土地严重的影响农村长足发展的现象,应该尽快予以整治。
参考文献:
[1]王海兰.农村“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探析[J].农村经济, 2005,(9): 21-22.[2]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 J].城市规划, 2001, 25(6): 8-13.[3]冯丽.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调控机制探讨.理论界, 2008 ,(2): 174~175.[4]单胜道.“空心村”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J].农村经济,2000(3): 242-245.[5]张春娟.农村“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J].哲学视界,2004(4): 83-86.[6]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J].地理科
学,2005(3):257-262》
[7]许树辉《.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1):11-12..
第五篇:后进生家庭原因
家庭是每个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环境、第一个社会,是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孩子的成长如何,家庭方面的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父母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生活经历以及教育方式等学生品德和心理的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和其他家庭年长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的活动。它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与社会息息相通,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正如19 世纪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所说的,国家的命运与其掌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家风”至关重要,不良的家庭条件和不良的家庭教育会造成后进生的形成。
目前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以下情形:有些教师常抱怨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在家庭中养成的。的确如此,家庭教育的不当造成的儿童不良性格、情感、意志等心理性因素,是导致学生不能自立、积极地学习,从而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分析家庭教育的误区,可以准确地抓住某些“后进生”的病因,有效地堵住“源头”。家庭教育如学校教育一样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有利补充,而不适合的家庭教育则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原因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
主观原因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方法不正确。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但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父母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与父母教育方法不当相关的后进生在所有家庭教育归因中占的比例最大,高达42%。主要表现为粗暴打骂、溺爱袒护、放任自流,宽严失度。若孩子有错,有的辩解包庇,有的甚至教育孩子越坏越好,大了到社会就不会吃亏;有的则随便打骂孩子,或干脆不管。还有的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忽视对子女的道德规范的教育和指导,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放任自由,听之任之,一概不管,致使子女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与不学都无所谓,思想认识产生偏差,形成不良的习性;有的父母望子成龙,过分赞许,导致子女眼高过顶,目空一切;有的
父亲管教能力差,跟子女不能进行精神上沟通,导致子女思想不能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了子女的学习生活。他们往往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刻苦努力,怕苦、怕累,学习目的不明确,最后成为后进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父母过于溺爱孩子。
因为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爱子(女)如命,更将几代人的所有希望和关爱,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过于娇惯,对子女百依百顺。他们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走路,怕摔倒; 运动,怕累着。凡事都替孩子做好,这样,孩子养尊处优,遇到事就想依靠别人,甚至连做作业都不想动脑,而只求别人帮忙,能抄的则抄,使子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一旦离开父母,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对待困难更是望而却步,不会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心理上畏惧情绪很大。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较好,对子女实行无原则的溺爱,对子女的要求,无论正当与否都予以满足和迁就,使子女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一味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而恰恰却忽略了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导致孩子物质消费超前,追求享受,学习上表现为缺乏动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往往下降很快;对子女的缺点、错误则姑息、袒护甚至隐瞒,使他们养成高傲、自私自利、专横跋扈、不爱动手、吃等食的病态心理和性格。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养成了任性、抗拒、骄横、情绪不稳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人格,不懂得尊重他人,唯我独尊,一旦犯了错误还能得到家人的袒护,在集体中难以适应,不会和别人相处,不懂得合作,造成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对抗。满足“要求”,无视“过错”,任其跋扈,一点不管。这种“爱孩子”的方式,马卡连柯将其称之为“父母所能送给儿童的最可怕的礼物”。(《马卡连论青少年教育》第148 页,中国青年出版社,邱国樑译)。最终孩子必然学不到什么,反而沦为“后进生”。
2、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在许多家庭里,父母不能平等地对待子女,没有什么民主可言。有的是父母的教育不得法,认为棍棒底下出英雄,对孩子动不动就呵斥,以打骂代替说服教育;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稍差或犯了一点小错误,不问缘由,便施以责怪或谩骂,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家庭父母文化素
养低,行为不检,家庭不和睦,动不动便对子女打骂、惩罚;有的父母不尊重子女的个性和人格,强迫子女按父母的意志行事,子女不遵从,动辄打骂体罚。这些行为会使子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长期下去,无论父母讲的对错与否都听不进去,形成逆反、敌对的心理,变得冷酷消沉,不思进取。这种心理也会在学校里表现出来。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形成严重对立,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专横、偏激、胆怯孤僻、自卑,以致失去自信心和上进心。这种教育方式限制了孩子在性格上和心理上的自由发展,会造就孩子思想僵化保守、心理闭锁和性格拘谨,进而限制孩子在学习上的发展。甚至有的孩子为寻求他人的“同情”与“温暖”而离家出走,被坏人拉拢、腐蚀,最终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事事听从父母的指挥,特别是在上了中学之后,他们有了长大成人的意识,因此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产生质疑,对家庭的一些传统习惯不愿适应,尤其当父母或老师仍以对待儿童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对抗心理并表现在言论和行为上的顶撞。
3、父母教育观念错误。
作为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是对的,但有的父母不顾及子女的学习基础和智力水平,忽略了教育方法的合理运用,把自己的一切愿望无条件地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给予孩子的学习和未来期望值过高,并一味施加压力,甚至滋生了“棍棒底下生孝子”、“不打不成才”的错误思想。由于这种父母缺乏必要的耐心与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一旦孩子学业低下或犯了错误,就采取过激的教育手段,对孩子呵斥、指责,甚至拳脚并用,孩子开始盲从、懦弱和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惧怕心理和自卑心理,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致使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怕学”、“厌学”心理。有的孩子则慢慢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你要求越高,他越不努力;你要求越严,他越松懈。进而进入“后进生”行列。
有的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只抓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不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只重书本知识 的学习,而忽视社会生活的学习;只重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果孩子在智力方面表现不错,但是性格脆弱,并存在着心理问题。
4、父母教育方法不一。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方法不一致,意见不一,父教母护,母教父打,致使孩子无所适从,产生矛盾心理。当孩子做错了事需要批评时,结果出现一个人批评,一个人袒护。一个说孩子错了,一个是没有错,结果孩子没有了对错的标准,甚至会怨恨批评自己的一方,认为批评自己的一方对自己没有爱或是无端的责备,从而影响孩子失去上进心。
5、父母教育能力有限。
为顺应当前的形势和生活所迫,父母们在年轻时过早的辍学,致使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这些父母的教育方法简单,对子女或要求不严,有的孩子认为父母的文化水平低下,不值得听取;有的孩子认为父母见识面狭窄,不应信服。出现这些情况,父母无法管教,致使一些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放任自流,为所欲为,也渐渐成为学校的“后进生”。
6、父母疏于管理。(1)父母不在子女身边。
许多父母都是忙于生计,长年在外打工或做生意,很少回家,没有去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瑕顾及子女的学习,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祖父母外祖父母看管,或亲友,或将子女的教育“全权委托”给学校。由于老人体力和精力的局性等种种原因,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不能对孩子的各方面起到监管作用。造成很大的管理漏洞。有的老人因是“隔辈亲”的原因,对孩子疼爱有加,而缺少管理的力度。亲友的管理也多是达不到应有的力度。老师有自己的家庭和责任,精力有限,不能够细心关注孩子心理的变化。于是,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在缺少父母管教的情况下,养成了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作风。由于父母极少与孩子沟通,偶而通电话也都是询问孩子生活情况。甚至有父母用零花钱来补尝自己对孩子的爱,导致这部分学生贪图物质享受,没有半点刻苦精神,对学习也没有了动力。
(2)父母只管孩子的吃和穿。
有的家庭父母过分强调自己工作忙,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只养不教、不闻不问,对子女的学习、思想情况甚少了解;有的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全部托给老师,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要,而不过问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更有一些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外,忽视对学习、品行的管制。任其自生自灭,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认为教育孩子全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这样一来,即使老师在学校抓得好,回到家里也一盘散沙。父母这种只管孩子的吃饭穿衣,而对孩子心灵缺少关注或没有关注,致使一些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放任自流,为所欲为,也渐渐成为学校的“后进生”。
(3)父母顾不上孩子。
我们的调查显示:后进生中有11%的父母是个体业者。这些父母整天起早贪晚地忙于作买卖攒钱,无暇问及子女的品德与学业,无暇对子女进行教育与辅导;其中有甚者,面对子女的后进竟亮出大把钞票慰藉、安抚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用钱雇用同学写作业,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或是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娱乐,无暇对孩子进行管理,既没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也没有主动和孩子进行交流,不了解孩子在学生、品行和心理上的变化。更有的父母将子女拉进赚钱的行列,致使学生养成了金钱至上的观念,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只要能挣钱就能立足于社会,因此,放松对孩子的要求,任其发展,导致孩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出现滑坡。这些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又不能及时发现,和孩子缺少引导、沟通,以至于在孩子的成长中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自己又认识不到。时间一长,孩子会放松对自己的约束,并可能逐渐成为“后进生”。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做父母的对孩子疏于管理,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有了这种思想怎能教育好孩子,又怎能谈得上因势利导呢?
7、父母错误的教育。
由于父母对子女的错误的学习目的教育与引导,从而导致子女成为后进生 的,占调查总数的40%。40岁以上的父母多以“文革”后对艰苦岁月的体味去教育子女升学;40岁以下的父母则多以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在这种教育下,使有的埋头苦学而不思品德端正;有的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有的干脆不学而去逛市场,与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
8、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身边最近的人,一言一行都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调查表明,与父母自身不完善相关的后进生占调查总数的32%。有的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大谈社会的阴暗面,经常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影响孩子是非观的形成,也使孩子对未来失去信心。有的父母本身道德败坏,自私自利,甚至纵容子女贪图享受安乐,给子女灌输一些“学习无用”的思想等,这就使本来好学的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沦为“后进生”。有的父母缺少对人生的正确追求,或追求吃喝玩乐,或迷恋于扑克、麻将,或触犯法律,从而导致子女对学习的淡漠,不思进取。有的父母生活不检点,或追求吃穿打扮,或与婚外恋人厮混,从而导致子女不想学。这些不良行为无疑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无知地效仿,不务正业,缺乏是非荣辱观念,失去羞耻心,行为放荡,根本无心学习。有些父母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子女势必受到这些不良心理环境的影响。
客观原因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家庭的稳定程度在下降,父母的不和,离异或突遇家庭变故,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成为单亲家庭,生活上的强烈反差,使孩子心灵受创,无法适应外部环境,产生心理障碍成为后进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父母不和。
真诚和睦的家庭,不但是孩子生活的温馨港湾,而且从教育的角度看,更是他们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良好环境。相反,夫妻经常打架、吵架,无疑会在孩子心中投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从而导致子女对爱的失落,对生活的失望,性情孤僻暴躁,道德是非观念扭曲。心灵的创伤,感情的失落,畸形的教育,使不少孩子渐渐成为学校的“后进生”。
2、父母离异或缺失或再婚的影响。
父母婚姻变故,会给上中学的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如果处理不好与子女的关系会造成孩子孤独、胆怯、自卑的性格,不能在学校过正常的学生集体生活,从而对学校这个在大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失去信任。由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使一些子女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孩子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自卑,敌对,富于破坏性。父亲(母亲)的早亡,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更是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孩子有着巨大的心理打击。除了减少了父或母对他们的心灵的关爱,他们对未来的一切也充满着慌恐,不能像正常家庭子女那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导致子女冷漠、孤僻、忧郁的性格,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思进取。有的成为寄人篱下、看着别人脸色过日子的孤儿。这样的孩子往往形成孤辟的性格,入学后很难与同学们打成一片。致使有些学生对前途失去信心,于是不想学习而学习成绩下降。
3、家庭条件
有些家庭条件不好,在班级里,他们畏畏缩缩,在别人面前觉得矮人一截。他们的性情一般都比较孤僻。除了家庭、学习条件比较差以外,他们沉重的心理压力也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学校需要学生交费的之前,孩子会陷入深深的清沉或自卑之中。有些家庭条件优越,当然当给孩子创造的过度优越的条件也会使得孩子养成高傲的心理,有时也会让孩子失去拼搏的精神。有些孩子是干部子女,依仗“老子英雄儿好汉”,享有某些特权,万事不求人,学习失去动力。凡此种种都是“后进生”之所以差的家庭方面的因素。
这里面也许有经济条件的优越、有独生子女的自私、有单亲家庭的自卑、有父母工作的繁忙、有家庭暴力的刺激等的原因,但不论是什么原因,都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难怪有人说“单亲家庭出怪孩子,富裕家庭出懒孩子,暴力家庭出坏孩子”,这话实在有一定的道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的适合孩子心理、生理特点的方法,因而对学生的管教会适得其反。其实对学生来说,他的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的,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和成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