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9:4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永济中学 张晓娟

一个真正的、合格的班主任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都不能妄下定论,在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这项工作不再是简单的勤劳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新课改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科技,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养。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在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方面,无疑起着十分重整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作用,除了本身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卓有成效的组织教学能力以外,当好一个交往者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班主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洞悉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其积极学习的内驱力。对于同一个班的学生来说:相同的学习目的可能源于不同的学习动机,相同的学习动机也可能指向不同的学习目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受到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如学生的认知兴趣(求知欲)、意志品质、志向水平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学生的智力水平、心理需求、学业成绩是一种存在,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也是一种存在,作为交往者的班主任必须从这一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洞悉不同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在施教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其次,班主任要确立平等观念,懂得学生的心理需求。同一班级的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班主任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但决不是班主任对学生采取不同“标准”和“政策”的依据.从教育实践来看,有的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对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家庭社会背景不一样、学习成绩不一样的学生,往往采取不平等待遇。这种不平等的交往方式,一方面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班主任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实际上,不管处在哪个层面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需求: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班主任在交往中一视同仁地平等对待他们。因此,作为交往者,班主任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个同学。这种平等,是一种人格的平等,它拼不排斥班主任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思想教学工作。作为交往者,班主任如果不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或是理论上知道而没有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实践,则必然会导致思想教育工作失败。

第三,班主任要善于矫治学生的心病,青少年时期,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阶段,但生理的发展往往快于心理发展。从主观方面来说,一方面,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社会认识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不成熟,对社会的认识和评价也往往比较肤浅。从客观方面来说,在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的今天,父母总是对子女寄以厚望而不顾子女的实际惰况,加之一些学生在班级里

与同学缺乏有效的沟通,没有被认同的感觉,缺少一个比较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往往使学生处于-种高强度的心理负荷之中,日积月界,势必使一部分学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产生一种无法摆脱的心理障碍。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对于一些学生的心理疾病,作为交往者的班主任,只有了解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才能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得到调节,帮助学生解开心头之结,恢复自我,找回自信,从而确定正确的行动方向。

总之,班主任必须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提高自己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他面对的不是一个个零件,工人只需要把零件组装起来就可以了,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他们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这就加大班主任工作的难度。

面对各异的学生,要有统一的管理,班主任就要用真挚的情感去弥补学生心灵上的创伤,深入了解学生,从关心学生成长入手,教育学生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样,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自然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才能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才能提高教育工作 的有效性。如果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只晓理,不动情,干巴巴的说教,枯燥乏味,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毫无兴趣,甚至反感。这样的教育方法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呢?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情感的感染作用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如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学生的情绪往往是被动的、不稳定的,这时班主任表现出冷静沉着、坚定自信,就能稳定学生的情绪,并能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力量。可以看到,班主任情感的感染力多么重要。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差生。转化差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教育和转化差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必须用真挚的情感,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以唤起他们对所犯错误的自责和悔恨,使他们从痛苦自卑中解脱出来,激发其要求上进的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把好的品德、好的行为、好的学习成绩保持下去,不断向更好的方向转化。因此,班主任的工作,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班级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而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就显越来越重要。当班主任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班的发展,关系到育人工作的成功与否。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做好班主任工作,心中要有 “爱”,才能善待学生,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炽热认真,一视同仁。用一颗慈爱的心去善待学生的一切时,和谐的师生关系必然能够建立起来。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因此,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让他们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自己,并促进他们独立自主的发展。

最后,在班级管理中放飞学生主体作用的翅膀,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促使学生间进行“心理位臵互换”,从而减少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增进了同学间的理解,形成了和谐的同学关系;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在纪律、学习、生活和活动等方面的自觉性;培养了学生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相适应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协作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就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益!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作为一名教师,总离不开学生,很多教师都在从事教学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是一

项多因素的伟大工程,这要求从事班级管理的老师要不断地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去适应当前学生的变,去总结和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愿我们每一个班主任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细心人,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宋金梅

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生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他对班级管理之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工作更是面临新的挑战,一些班主任面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困惑,发出感慨,现在的学生可真难教,真难管。其实,新课程改革给班主任工作带来的既是挑战,又是压力,它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尽快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形式。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1、威严与威信的关系。

学生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不是班级的“加工厂”的“模具”。因此,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坚定的政治、过硬的思想、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去“征服”学生;用火热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善、美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一颗真诚的童心去感染学生。同时还针对不同性格、性别、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调皮捣蛋的“群众”共同帮扶,自尊心强的个别谈心,属学生隐私的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教育,从而“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但是,有许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征服、打动不了学生时,往往喜欢扮演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唯我独尊的角色,不论任何场合都扳出一副“解放军”面孔,迫使学生处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地位。班上的大小事,执着于“棍棒底下出人才”的信念,大搞家长式的“管、卡、压”并以此强化自身威信让学生敬畏。这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切断了师生交往的纽带,关闭了学生的心扉,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管制与自治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绝不是一种机械的、简单化的管理,而是给予心灵的拨动和点化。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制定的整体方案不宜太多、太细。每天起早贪黑,严格盯班,寸步不离,工作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起抓”。早读时,第一个到教室;集会时,亲自整列排队;劳动时,指手画脚督战到底;各种竞赛更是亲自拟计划、订措施,作部署,唯恐不周。班级多少获得一些金、银、铜牌,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使学生失去了锻炼才干的机会,整个班级只有一个大脑、一双手。长期以往,学生遇事无主见,依赖性强缺少创造性,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在老师面前表现一样,老师背后又一样表现。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实践证明,“管制”不利于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为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根据学生集体自主能力和经验,变“管制”为“自治”,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班集体当作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综合素养的实验场所。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3、表面与立体的关系。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孩子面前,班主任表面上要管的事情很多,小到学生的衣食住行,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班级的文化建设与和谐发展。许多班主任常常扮演“管家”、“警察”的角色,这种停留于表面上管理容易造成学生创造性、独立性差,阻碍了学生的完善与发展。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

因此,只有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学生能做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做,并大胆放手,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管理、活动组织、班干部轮换、班刊墙报的出版等等。管粗放细、管大放小,管主放次,分层管理,既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二、协调好“三先三后”,让每一位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1、处理事情先调查后结论。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发生了事情,要先调查清楚,再下结论。

2、执行守则先做表率后落实。

新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身教重于言教,要学生做到,班主任首先要做好。

3、正面教育先树典型后搞指导。

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决不能包办代替、空洞说教。从学生内部选择各方面的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感召学生、教育学生。先进典型给学生的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学生们学先进、比自己、找差距、订措施、赶帮超、齐努力,形成了一个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活泼群体。

三、把握好“三忌三做”,让每一位学生品格得到发展。

1、忌做“牧羊人”,做“领头羊”。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既要扮演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的角色,又要扮演积极参与其中成为普通一员的合作者、促进者角色,即做好“领头羊”,不做“牧羊人”。因为,稚嫩的童心犹如一棵棵,需要教师用爱去滋润,用情去浇灌,才能茁壮成长。一是深沉地爱,爱学生。如果没有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不会长期不厌其烦地去启发诱导学生,引导他们改正错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增强能力,健康成长;二是真诚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管是平时相处还是批评教育,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人格的尊重,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主人翁地位,从而对集体更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还会进而发展成为社会责任感。他们成年后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三是充分地信任,相信学生的觉悟和道德水准。如班内出现问题,班主任先不必急于作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透彻分析原因,深刻认识其影响,集体提出处理意见,这样做既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同时发扬了民主精神,对学生思想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都大有益处。

2、忌做“裁判”,做“同伴”。

孩子之间的事有很多是讲不清、道不明的。班主任处理起来往往也是无从下手。有一则消息报道说,某校一位三年级学生丢掉了身上的零花钱,班主任老师主观判定是一个八、九岁女孩子所为,尽管那孩子苦苦争辩不是她干的,老师还是随心所欲地亮出“黄牌”。于是这个小女孩面临着来自同学、老师的巨大的压力,先是郁郁寡欢,后来夜里做噩梦,最后发展到厌学。这是一个“误判”,可是这个“误判”却给这个小孩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由此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成同伴,走近学生,学会倾听,才能真正为儿童的发展做点实事。

3、忌做“风雪”,做“太阳”。

班级里总有几位学困生,他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讽刺、挖苦都会把学生推进绝望的深渊。但如果我们的评价从他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就会发现学生每天都在变。正如夸美纽斯说的那样:“班主任应当占据适当的位置,使他能看到所有的人,而且被所有的人所看见……应当像全世界的太阳,站在高处,从那里他能对所有的人普照教学的光芒,而且同时能发出同样的光,均匀地照亮每一人。”

时间:9月26日 地点:五楼多媒体教室

题目: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主讲:宋金梅

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新课程改革给班主任工作带来的既是挑战,又是压力,它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尽快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形式。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1、威严与威信的关系。

学生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不是班级的“加工厂”的“模具”。因此,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坚定的政治、过硬的思想、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去“征服”学生;用火热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善、美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一颗真诚的童心去感染学生。

2、管制与自治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绝不是一种机械的、简单化的管理,而是给予心灵的拨动和点化。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制定的整体方案不宜太多、太细。每天起早贪黑,严格盯班,寸步不离,工作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起抓”。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使学生失去了锻炼才干的机会,整个班级只有一个大脑、一双手。长期以往,学生遇事无主见,依赖性强缺少创造性,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在老师面前表现一样,老师背后又一样表现。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根据学生集体自主能力和经验,变“管制”为“自治”,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班集体当作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综合素养的实验场所。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3、表面与立体的关系。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因此,只有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学生能做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做,并大胆放手,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管理、活动组织、班干部轮换、班刊墙报的出版等等。管粗放细、管大放小,管主放次,分层管理,既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二、协调好“三先三后”,让每一位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1、处理事情先调查后结论。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发生了事情,要先调查清楚,再下结论。

2、执行守则先做表率后落实。新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身教重于言教,要学生做到,班主任首先要做好。

3、正面教育先树典型后搞指导。

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决不能包办代替、空洞说教。从学生内部选择各方面的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感召学生、教育学生。先进典型给学生的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学生们学先进、比自己、找差距、订措施、赶帮超、齐努力,形成了一个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活泼群体。

三、把握好“三忌三做”,让每一位学生品格得到发展。

1、忌做“牧羊人”,做“领头羊”。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既要扮演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的角色,又要扮演积极参与其中成为普通一员的合作者、促进者角色,即做好“领头羊”,不做“牧羊人”。

2、忌做“裁判”,做“同伴”。

孩子之间的事有很多是讲不清、道不明的。班主任处理起来往往也是无从下手。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成同伴,走近学生,学会倾听,才能真正为儿童的发展做点实事。

3、忌做“风雪”,做“太阳”。班级里总有几位学困生,他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讽刺、挖苦都会把学生推进绝望的深渊。班主任应当占据适当的位置,使他能看到所有的人,而且被所有的人所看见……应当像全世界的太阳,站在高处,从那里他能对所有的人普照教学的光芒,而且同时能发出同样的光,均匀地照亮每一人。”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班主任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如果再“课改”的大潮中,把准航向,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困难。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班主任工作自然也不例外。

一、正确认识新课改,弄清班主任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首先,教师必须明确新课程改革不等于照搬西方教育模式,课改必须坚持我国的教育方针。

其次,要通过课改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培养方式的改革。所以,基础教育改革不是对我国教育的彻底否定,而是“扬起”的过程。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的这一角色定位不会因为课改而改变,因此,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责等不会发生变化,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也不会有变化;长期以来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原则还要贯彻,一些有效方法还要坚持。明确这一点可以使我们明确班主任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二、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思想的更新和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教育观念的转变,班主任的思想也要进行必要的更新。

首先,班主任要强化民主思想,弱化权威意识。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以“绝对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管理者思想与致力于建设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变为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班主任要强化创新思想,弱化陈旧意识。新课改要求班主任必须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学生学习的关键是培养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个体之存在差异。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差异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给以不同的指导,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学习和思维方式。

再次,班主任要强化以人为本思想,弱化功利意思。学校评价班主任工作的首要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标准也决定着班主任奖金的高低,结果导致班主任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和奖金,造成不良的影响和恶性循环。新课程要求班主任要正确树立评价观念,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分数的高低和奖金的多少。

三、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工作重点的转移

班主任担负着一个班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每天面对着几十个思想各异的心灵世界,其工作具有全面性和复杂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的主要精力用在了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的日常管理上。在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工作依旧是全面而复杂的,但其工作重点会有所转移。

首先,班主任要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组织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学校,必须有社会力量的加入才能更好的发展现代教育,新课程理念也体现着这一趋势。(优秀班主任)一方面,班主任要把本班的科任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使之目标一致的共同教育影响学生;另一方面,还要与家庭和社会取得密切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参加班级的管理和建设,班主任在逐步适应角色的转变

其次,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班主任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和班级干部的岗位职责。并且实行岗位轮流制度,这样即可以调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

四、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改进班主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培养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班主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是必然的。

首先,要重“反思”轻“说教”。说服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法,但不少教师把它变成空洞的“说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对与错”、“是与非”,通过“反思”形成正确认识。

其次,班级活动要以学生为主。班级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在充分利用这一途径施教时,要把自己由组织者、决策者转变为指导者、合作者、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空间,让学生自己决定活动的内容、方式、自己去组织实施活动。

新课改呼唤新思想、新模式,也需要我们队过去所走过的路进过反思。冷静的思考不仅是勇敢,也是进步。我坚信,班主任一定会在新课改中不断跋涉、勇往直前,去创造新的辉煌!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2010-06-16 10:44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经。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特别重视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和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的分析与反思。

一.关于反思和教学反思

1.什么是反思

“反思”的理解来源于哲学的思维方式。“反思”一词,据说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黑格尔赋予了“反思”以较为深刻的内涵和规定,此后马克思又进行了丰富和发展。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种事后思维,它更倾向于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根据。此后,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的角度,认为反思思维也是社会实践的思维。这样,反思就包含了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

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事实上,反思一词本身就含有“反省”“内省”之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这一点正是“反思”与一般的“思考”的主要区别。

在我国,“反省”观念由来已久,孔子提倡“仁”的观念并强调士人的内省能力,反省一直是儒家弟子的自我要求,人们一直强调通过反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2.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教学中的诊断与反思是针对某一课或某一阶段的教学进行诊断,实际上教学诊断与反思如同医生看病,开处方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是一个道理,教师的教学应是一不断调节和校正的过程。通过反思,每一次调节与校正都对以的教育教学产生影响,教师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之后,对自己上过课的情况进行回顾与评价,仔细分析自己上课的得失成败,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之达到最佳效果。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学习教育教学文献,动用所学到的理论,对自己过去的某些固有观念、想法及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差距,寻出原因,拿出对策,再把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写出来,以利今后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听同行或专家的课,借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别人的教学机智、艺术常体现于令人叹服的教学细节处理技巧中,课后将自己听课中最重要的收获、看法梳理出来,从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经验知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工作之余进行的简单、随机的“想一下”的内省活动或者独处放松时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不是模糊的、偶尔为之的、片断的,而是需要教师认真努力进行的,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系统性,甚至需要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时也需要教师之间合作进行。此外,教学反思并不单纯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总之,教学反思就是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3.教学反思的类型

有研究者从教学的基本流程的角度出发,将教学反思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1)教学前反思。教师在课前思考如何组织教材以呈现给学生,课堂中应重视的内容等。

(2)教学中的反思。教师面对课堂上突发的问题,思考如何应对使得事先设计的课程能如期完成。

(3)教学后的思考。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如:思考本节课原先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善原先的教法,如何进行下次教学的准备等。

由于教师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教师的教学反思往往会受其知识、观念、动机、情绪、情感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另外,环境因素对教师反思也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教学反思也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表现。

4.教学反思的特征

(1)自觉性

(2)超越型

(3)个性化

二.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已表明,教师在反思自身教学经验、技能、活动及教学观念,评估教学行为的同时,可激起其专业方面的创新意识。具体来说,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自身教学素质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首先,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

教学反思鼓励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写教学日记、描述──解释自己的教学活动、观摩──分析教学事件、主动征求同事及学生意见和建议等多种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这实际上为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来说,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并不是太缺乏,但实践性知识则显得较为薄弱,而这类知识更多的是来自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的成分,是教师经验的累积。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则可以帮助教师将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进一步内化,并逐步条理化、系统化,直至对教师教学活动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换言之,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第三,进行教学反思是沟通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迅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方法。

传统的教师教育有一个基本假设,即“知而后行”。简言之,一个教师在还没有获得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之前可以拥有教育知识,而且必须先拥有教育理论,才能进入教育教学情境,进行教育活动。英国哲学家伯兰特·罗素称这种模式为“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对此,罗素以及许多学者都持批判态度。因为理论与实践乃是一个单一活动的两个相互作用的方面,而不是各自独立的领域。根据研究,专业知识是不能与专业经验分离的,因此,教师要进行教学实践,仅仅学习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积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力求“知”和“行”的协调一致。

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必须尽量做到“行思并进”。根据美国著名的反思性实践运动的倡导者肖恩的研究,一个专业人士在他的专业工作中,并不是单纯地应用过去在他的专业训练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是在他的工作中以一种“行中思”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就是希望教师能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做认真的观察、分析和批判性的反思,尽量做到“知”“行”“思”三者一体化,从而有效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五.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美国学者布鲁巴赫指出:“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理解和实践的对话。教学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回顾。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一、反思的内容

1、教学理念的反思 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首先要抛弃陈旧的应试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检查自己教学中是否遵循了新的教学理念:有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有没有既照顾学生普遍需求又关照到学生个性需要;有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又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没有在照顾到学生知识习得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又注意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

2、教学目标的反思 对教学目标反思时,应该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查找自己教学目标的设立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表现在:(1)检查自己有没有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学习动力。(2)检查自己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时是否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素养整合发展基础上。(3)检查自己有没有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获得知识和能力。(4)检查自己有没有引导学生获得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和英语学习策略。

3、教学内容的反思 在进行教学内容反思时,有必要明确教材只是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目标。可以对教材内容取舍的同时,添加自己选编的材料。反思时,回顾教学效果,对有益的尝试不凡加以总结经验,为以后备课提供参考,改进自己的教学质量。

4、教学策略的反思 教学策略的反思应该围绕自己的引导、启发学生取得的经验和不足进行,看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反思的方法

1、内省式反思 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进行自我反省,通过写教学日记和教后备课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探索。这种反思是常见的,也是教学反思的基本做法。有时不形成文字,教师通过心中思索得失,在下节课纠正不足。

2、交流式反思 通过教师间或者与教师与学生间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探讨和分析,得出经验和不足,为以后教学做准备。学会协作,在与同事的交流中获取更多有益的经验,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在新课程改革中有重大意义。

3、学习式反思 通过对新的教学理论或者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教学反思。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一日千里,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掌握教学理论的最新成果,更新自己专业知识储备,做一名研究性、专家性教师。

4、研究式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得失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呈现,使自己研究成果系统化。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导者——教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身份转化,从仅仅传授知识到能进行教学反思的研究性教师。教师在课前根据新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课后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认真进行教学反思,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角色转变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角色转变的思考 作者:张瑞娜 时间:2013.7.10 摘 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正在推行的教学改革对今后的教学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广大一线教师需......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张玉生 班主任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中枢点,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引领主要通过班主任来具体实施。每位教师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都应提高认识,区别它......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新课改形势下,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精选)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铁铺乡中心学校汪秀华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面对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如何提高普通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如何在教学进程中整合运用,是体现体......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 ——听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课堂及讲座心得体会 承玲学校 钟成兰 5月十二至十三日,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在贵州师范大......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一轮国家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逐步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数学成为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浅谈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浅谈 会龙中学 代明绍 通过校本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特别是本期4月份教学活动周交流学习,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