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论文

时间:2019-05-14 09:2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规划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规划论文》。

第一篇: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原理》

课 程 论 文

2013 级 土木工程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成 绩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

【摘要】

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实践。本文简单介绍了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定义、特点和功能,以及基于北京区位条件下的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了其应用的情况及价值,最后对部分问题进行总结。

【关键字】

地理信息系统 北京 智慧城市 城市规划 三维地理信息

【Abstract】

Currently, the “smart city” building has become a new trend and a new practice of modern urban development.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three-dimensi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finition, features and functions, based on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t Beijing location conditions Process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situation and the value of its application last part of the question to summarize.【Key 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Beijing Smart City City planning Three-dimensi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1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的提出背景,意义,特点

目前,国家经济及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便利的同时,出现许多问题。与此同时,三维地信息技术出现了而且显示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优势,城市规划全过程中都可以体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该技术方便了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拥有工具箱的功能,三维地理信息技术也具有数据库的意义。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三维地理信息技术中用xyz三个坐标轴定义目标对象,同二维技术的目标定义性质完全不相同。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核心在于三维空间数据库建设,其具有三维空间分析的独有能力,真实的三维输出能力,而不是假三维,2.5维的处理方式,其系统建设工作和理论研究更为复杂。

传统基于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的GIS数据库管理方式由于在数据安全性、多用户操作、网络共享及数据动态更新等方面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现有的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DBMS)虽然还不直接支持三维空间对象,但其在保留关系数据库优点的同时,也采纳了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的某些原理,具有将结构性的数据组织成某种特定数据类型的机制,这使得它不仅能够处理3D数据的复杂关系,也能将在逻辑上需要以整体对待的数据组织成一个对象,这为三维GIS的海量数据管理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三维地理信息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空间信息。三维城市的建立能够全方位地、直观地给人们提供有关城市的各种具有真实感的场景信息,构建出一个真实、直观的虚拟城市环境,为城市管理者面对复杂的城市,实施科学的、人文的、生态的规划,提供有力的决策手段[1]。由于城市规划的关联性和前瞻性要求较高,城市规划一直是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建立基于影像的城市三维系统,构建真实、准确的虚拟城市场景,实时互动地评估与分析规划方案,为城市规划的决策提供更加直观与科学的依据

世界本来就是处于3维空间中的,而发展日渐成熟的2D GIS是将现实世界简化为平面上2维投影进行操作的,本质上是基于抽象符号的系统,不能给人以自然界的本质感受。这主要是由于当初计算机处理能力有限造成的。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学、计算机可视化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得生成、显示和操纵完全描述目标3D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的数据成为可能,人们开始对3D GIS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随着应用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从真3维空间来处理问题。3D GIS是将3D空间坐标(x,y,z)作为独立参数来进行空间实体对象的几何建模,其数学表达式为F=f(x,y,z)。三维GIS不仅能表达空间对象间的平面关系和垂向关系,而且也能对其进行三维空间分析和操作,向用户立体展现地理空间现象,给人以更真实的感受。

2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北京市建设概况

2.1 北京市区位情况

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东经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306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2.2 北京市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背景及现状 北京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较为显著,特别在智慧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保、安防等公共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了一系列工程项目。如北京市电子政务专网、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社会保障卡系统及社区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3月16日,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提出了城市智能运行行动计划、市民数字生活行动计划、企业网络运营行动计划、政府整合服务行动计划、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智慧共用平台建设行动计划以及应用与产业对接行动计划、发展环境创新行动计划八大行动计划。各计划相对应的试点示范工程包括:1,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全市联网、部门联动的实有人口信息系统;2,推广车辆智能终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电子绿标”等智能化应用;3,推广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和供热计量器具,形成智能的电力、水资源和燃气等控制网络;4,建设城市安全视频监控网络;5,推广“市民卡”(包括社保卡和实名交通卡等),使市民能持卡享受医疗、就业、养老、消费支付等社会服务;6,推动“三网融合”,建设城乡一体的高性能光纤网络,实现光纤到企入户,覆盖全市各社区(村);7,推广电子商务应用;8,提高首都之窗网站群、政务服务中心、政府服务热线等多渠道、多层级联动集成服务能力;9,建设全市统一的传感终端网络、政务物联数据专网、无线宽带专网及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10,推动建设一批“智慧北京”体验中心、示范社区(村)、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等等。

规划管理工作中利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旨在搭建起一个三维数字化的规划仿真平台,通过建立三维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来辅助决策该区域规划者的可视化要求,同时给相关领导的最终决策提出科学合理且高效的帮助,实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直、科学且快捷。该区域规划的任务主要是建立覆盖整个规划区域三维地形的模型框架,建立精细的三维模型,通过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的数据联动效应,实现交互式响应操作,提高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约规划成本。

2.3北京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比要性和应用三位地理信息技术的可行性

目前,北京市交通压力巨大,如何能合理的安排大量的机动车出行而不导致交通拥堵现象?如何动态实时的为每一名机车驾驶员规划合理的行车路线?在城市建设中,存在规划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较多,如何实现科学合理的决策,为城市规划服务?天气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如何及时预报以及形成合理应对方式?解决上述等等问题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也离不开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必要,与此同时,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必将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应用实践中得以充分发展。

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之中下列技术以及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宽带网络计算机技术,大规模存储技术,高分卫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以及近景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试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有了广阔的数据获取方式,优秀的数据处理平台,进而能够将各种途径所的数据进行交叉处理,空间分析,应用一系列算法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城市发展和规划助力。3 北京市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

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更高级要求。

其中之一是实现数据的无差异处理,也就是要提供一个统一的开放式平台,能够处理不同厂商设备,不同方式获取的地理信息数据。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平台造成数据共享难度加大,增加了发展和规划成本,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信息资源无法共享,进而无法形成合力。

其二,提供一种统一的数据组织规则,从根本上解决数据无法共享问题。

解决了上述两个发展的困难之后,我们能够使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构建真实三维,用以更加高效快速处理实际问题。能够把海量数据有效利用,节约巨额成本,解决交通问题,规划问题,必将更加科学合理有依据。

参考文献

[1]毛锋.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规划研究 [J].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论文,2004,27(08):31-33. [2]李德仁,崔巍地理本体与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测绘学报,2008 [3]陈述彭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第二篇:城市规划论文

浅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内涵及其关系 作者:郝鹏飞刘成野学院:建工学院工管09-2班 摘要: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现代城市的形式和发展除自然条件外,主要是在规划指导下,进行不断建设和有效的管理。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认真研究并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城市的发展具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部署;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规划和管理的具体实施和前提条件;城市管理是城市这个庞大系统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和组织保证。本文主要分析了上述三者的内涵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内涵、关系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同时城市规划又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从国内外的城市建设、管理和经营的实践证明,要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经营好,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必须通过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下,逐步实现发展目标。其次必须规划好。以城市规划为依据指导建设、管理。使城市得以合理发展,提高人居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水平。由此,在城市建设、管理的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

(1)城市规划是纵观城市全局,面向未来目标,掌握城市发展命运的蓝图,是建设高度文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保证,从而推动我国整

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城市规划是把握城市发展、运筹建设方略、进行领导决策的依据。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保证合理使用和节约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统筹安排和综合部署。(3)城市规划是实行宏观调控和依法行政的武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建设项目投资的多元化、多样化,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用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办法已不能适应,难以全面、主动和有效。(4)城市规划是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的手段。城市规划要综合考虑全部与局部、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发展与保护、地上与地下等各种关系。符合不符合城市规划,服从不服从城市规划管理是区别合法用地与违法用地的手段;合法建设与违法建设的分水岭。抓住了城市规划,就抓住了贯彻部署,理顺各种关系,协调各种矛盾,解决有关问题的钥匙。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的关系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市政的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与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城市的复杂巨系统特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随城市发展与运行状况长期调整、不断修订,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复杂的连续决策过程。城市建设是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运行就是指与维持城市正常运作相关的各项事宜,主要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及其所承载服务的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最终还是为了服务城市运行,服务市民。城市设施在规划、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方能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如果说城市规

划是一种专业设计及地方立法行为,城市建设是一种以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行为,我们认为城市运行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围绕城市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各要素共同作用于城市而产生的所有动态过程,正是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推动了城市发展。

三、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经过规划、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城市建设是以城市规划为依据最终服务于城市运行。

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首先,城市建设是基础,创造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为城市管理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条件,同时也对城市管理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由此促进城市管理的发展。没有城市的建设,就谈不上城市的管理。其次,城市管理是关键,是巩固城市规划建设成果、营造良好城市秩序、发挥城市功能的必要手段;城市建设发展了,城市功能增强了,则要求城市有序管理,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为经济发展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财富。

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不协调,给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巨大阻力。具体表现在:(1)管理体制滞后。在历来重建轻管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目前城市管理体制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跟不上城市建设的速度。(2)城市管理立法不健全,执法混乱。尽管国家和地方颁布了一批法规、规章,但存在着无全国统一的城管法典、立法滞后、主管部门规定的不确切、设定行政强制措施不足、行政处罚种类单

一、处罚幅度偏轻的问题。这些立法方面的不足造成了许多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也造成了各地城市管理执法主体的不确定和管理职能的不规范行为。(3)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秩序较差。由于建设先天不足、后天管理又跟不上等方面的原因,市容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比比皆是。

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发展。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二者不可偏废。只有正视我们在工作中的困难和不足,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才能脚踏实地地搞好城市现代化建设。具体要求:(1)树立城市建管并重的思想。(2)进一步理顺城市建设与管理体制。(3)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城市管理。

四、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建议

第一,我国立法部门必须及时的设立相关法律、法规;执法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条文执行国家法律规定,不得偏私;人民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不得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更不得随意乱搭乱建,破坏城市的有序规划,扰乱城市秩序。

第二,批准的城市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不得擅自改变。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任何人无权擅自改变。特别要防止人治行为,坚持法治,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而违反规划,搞破坏性开发建设,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

第三,城市建设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不能有丝毫马虎。“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城市建设的生命线。一些城市出现的塌楼塌桥事故,都是忽视建设质量的“豆腐渣工程”。更有甚者,这些工程的背后是肮脏的权钱交易,使之成为草菅人命的“腐败工程”,教训极其深刻。因此,依靠法制的、行政的手段,强力推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建筑质量,人命关天,必须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毫不放松。

第四,对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必须引起注意,不能顾此失彼。城市管理搞好了,对维护规划和建设的效果将起到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作用,不能重建轻管。

首先要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理顺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责任。其次要制定城管法规,严格依法管理好城市。再次,要强化宣传教育,致力于提高全民的城管卫生意识,这是搞好城市管理的关键。

结束语:只有尊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规律,了解三者的内涵,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的建设、高效能的管理,一个城市才能成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良好生存空间。只有借助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很好地认识与预测城市的多维度内容,整合、协调各种社会需求,并把研究结果最终落实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层面上,才能创造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相对科学、理性与实用的城市规划技术,才能实现城市规划技术的更新,才能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健康、快速的前进。只有以科学的态度规划城市,以务实的作风建设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才能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和谐、美好的城市。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

[2] 程道平.现代城市规划.科学出版社,2010.2

[3] 陈双.城市规划概论.科学出版社,2009.9

城市规划原理 结课论文

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工程管理09-2班 姓名:郝鹏飞刘成野 学号:0963***31209

第三篇:城市规划论文

我眼中城市---张家口

关于张家口总体规划的想法

班级:管131

姓名:阴莉莉

学号:2013310121

我眼中的城市——张家口

作为一名张家口人,大学也选在张家口,是因为我喜欢这片土地。同时我也希望这个城市可以建设的越来越好,自己也为此献上一份力。

这个城市是令我为之骄傲的。张家口市为全省及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最优城市,并在74个被监测城市中,在长江以北排名第一。“中国北方最美蓝天”成为张家口新的生态名片。之所以张家口的环境如此之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张家口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一直将生态环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像某些城市一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而后才发现环境带来的伤害远比经济带来的效益来的“深远”。交通方面,张呼快速客运专线东起河北省张家口市,途经乌兰察布市,西至呼和浩特市,共设怀安站、兴和北站、乌兰察布站、卓资东站和呼和浩特东站共5个车站;同时京张城际铁路已经于2012年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准,京张城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按此速度,北京到张家口

仅需40多分钟;令人欣喜的不止有40分钟即到北京的京张高铁,还有40分钟即到石家庄的张石航线,去年成功通航的张家口机场为张家口的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

目前,张家口市面临推进新型城

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战略机遇,城市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市政府及时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开展规划修改前期基础技术研究工作是必要的,对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张家口的城市规划问题还要从她特殊的地理位置说起。他位于河北西北部,东靠承德市,南保定市,西、西南与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大同市接壤,北、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交界,同时又作为北京的北大门,是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连接京津、沟通晋蒙的交通枢纽。张家口的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城市综

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把张家口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未来建设和发展中,为了张家口有更好的发展,须做好多方面工作:

(1)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要加强对老城区、宣化、下花园和新区间组团式

发展格局的引导。

(2)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129.8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4平方公里以内。要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重视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3)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要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加强重点防灾设施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城市应对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能力。

(4)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加强对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

态功能区的保护,制订保护措施并严格实施。

(5)要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统筹安排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和区位布局合理,提高城市居住和生活质量。

(6)要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加强对清远楼、鸡鸣驿城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要保护好七里山、小白山、清水河、洋河等自然山体、水体,加强对城市景观视廊、建筑体量和样式的控制和引导,突出山水城市特色。

一个科学合理有远见的城市规划思想对一个城市来说所承载的东西太多了,也正是由于张家口有了正确的自我定位与合理的城市规划体系才不至于让这座传奇的山城变成过去,而是由一个传奇走向另一个传奇,张家口正一步步朝着她和谐永续的现代大都市之路前进。相信在科学的城市规划指导路线下张家口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第四篇: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建管12-2颜孙苗201235070

摘要:城市的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的联系,无论是以城市发展变迁史的纵向来分析,还是以东西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横向来了解,都不难看出城市发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矛盾、相互影响。可以说,人类活动的变迁导致了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同时城市的发展又使得人类活动以适应这种发展为目的而不断变化着。基于二者不可分割的互动的联系,现代城市的规划研究不能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能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应将建设美丽的、有效率的、和谐的、更适宜于人们健康愉快地工作和生活的城市作为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人类活动发展变迁生态和谐宜居

城市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也就是说它需要一定的人口规模,这些人口是非农业人口为主,从事非农业活动,在地域景观上如建筑密度、土地利用方式上等也有一定要求,同时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城市还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外,城市中人口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同乡村之间也有一定差异。然而,无论城市与乡村之间有着多少的差异,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居住于其中的都是拥有思想与活动能力的人。城市的范围与格局限制着人的活动,人的思想支配着人的活动,同时人的活动又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城市的规模与形态。如此循环往复,天长日久,便构成了城市的发展、变迁与与人类活动的适应、改变这一周而复始的规律。

一、从城市发展史看二者的互动

从结庐而居的原始村落到城墙高筑的古代城池,再到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人类活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就一直与历史的进程并道而走。

原始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位于能挡风避雨、抵御其它天敌入侵、躲避自然灾害、互相联络照顾方便、食物丰富的地方,山脉与水流自然地形成了城市规划的格局。或许可以这样说,当时的人类为了食物、为了安全,总之是为了生存,同一个种类、同一个种族聚集到一

起进行掘土、加工石头、木料等等活动,而就在最有利于进行这些活动的地方发展成了最早的城市雏形。

在中外延续使用了几千年的古代城池,选择地势平坦,交通要道,也依靠一些天险。一般是四方形或者根据地形而建。筑有很高很坚固的城墙,城墙四周设计有高大牢固的城门,有自然的河流或者干脆人工开挖一条护城河,有阡陌交通,很多都是内外好几道城墙。这种城市。城市结构基本是从中心城区向四面八方辐射。周王朝都城的规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匠人营国(这里的国是指都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1由此可见,周王朝都城是以天子为中心的设计思想。都城平面规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划严整,纵横各九条道路,街坊也就是整形的。帝王的宫室位居中央,东面有家庙,西面有社坛,前面为朝廷和衙署所在地,后面是市集所在地。唐朝都城长安更是将城分宫城、皇城、郭城三部分,并实行严格的里坊制,道路纵横交错、经纬分明,对其以后的封建城池的规划影响极大。

同样,我们也不难看出此中人类活动的演变所起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突飞猛进,古代村落之间的不断兼并,部落和种族之间的战争不断,使人类聚集的规模不断壮大。人们开始大规模生产、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来适应新的生存挑战,于是出现了大城市。这种大规模的聚居,除开自然灾害以外,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人类内部斗争中其他国家或组织的军队了。于是城郭的出现是为了抵御敌国军队的威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道路的拓宽严整其实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交流交通的需要;皇城的高耸巍峨既是帝王威严的体现,也是百姓对于领导他们安居乐业的天子的臣服;祭坛的设置既是当权者对思想的统治,也是普通人在从事耕耘、养殖、纺织等活动时对风调雨顺的渴求。城郭是百姓在战争频繁的古代生存活动的载体,百姓为了能有保证地进行生产活动,就必须建造城郭。所以城郭正是人们希望他们的日常活动能顺利进行的产物(平时出城进行生产、交易,发生战争时就进城躲避)。“为此中华人民在古代就把整个华夏大地建成了一个大城市,北有万里长城;西有崇山峻岭,有一夫把关万夫没开的天然险要防守;东、南有太平洋。”○

在现代化威力巨大的武器笼罩下、在加速化日新月异的科技的刺激下,大家就必须改变以前城市建设的观点。几面墙和一些工事都显得十分脆弱,城市用来抵御外敌的功能,已经从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化到军队各兵种的现代化建设上来。人们贸易与交通所触及的范围也已经远远超过了某个城池所圈定的面积,人们对自驾游、环球旅行、异国风光的热情早已替

代了很久以前对于敌国入侵的危机感,对石油、矿藏资源的占有欲早已替代了起源之时对天地造化的敬畏感,从扩张与征服得到的成就感早已替代了道法自然的虔诚心。所以围以墙、环以郭的封闭城池必将被开敞、宽广、四通八达的外向型现代化都市所取代。

二、现代社会城市发展与人类活动互动的产物

现代城市无论是在城市面积、人口密度还是楼层高度上都乘着科学技术的翅膀按着几何倍数增长,而空气质量、能源储量、水分含量正像哈雷彗星尾部的光芒一样突破几何倍数降低。人类在陶醉于自动门、感应锁、德国厨具、法式早点、英式别墅、美国小汽车等高品位的消费时,也品尝着千篇一律的单元房、寸步难行的交通阻塞以及日益冷漠的邻里关系等感情褪淡的苦果。对交流与沟通的精神渴望开始逐渐胜过对舒适快捷的物质的满足,从而城市公园、广场、风景名胜区、近郊“农家乐”等为人类休憩交流提供场所的规划应运而生。

美国风景建筑师奥姆斯特德在1858年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后又设计了布法罗、底特律、芝加哥和波士顿等地的公园,这是有计划地建设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开端也因而掀起了城市公园规划的序幕,从此被困于高层摩天大楼的城市人除了工作与回家外,室外活动与相互交流的场所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从人类活动的角度讲,城市公园的产生,与其说是为钢筋混凝土构就的冷而硬的灰色建筑轮廓柔化线条、装点色彩,倒不如说是在自由思想支配下被困于方壳子中的都市人进行交谈、游憩等放松心情的人类活动的必然要求。同理,风景区、近郊“农家乐”不过是人类活动中的思“乡”情怀一点寄托与承载。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如果说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网是线,那么离散的广场、公园、修养疗养区等就是点,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等则是面。现代城市这个以点、线、面为依托不断幅散的体块正规范着也约束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从原始森林中进化而来的人,只会暂时被灯红酒绿的表面繁华所蒙蔽,而那隐藏在浮华背后的点点滴滴的回忆终将慢慢唤醒久已睡去的自然心。偏安一隅的风景区、湿地公园或是迁徙而来的“农家乐”只能使脱离了故土的心得到暂时的、自我欺骗性质的安稳,要使城市找到真正的生活气息,必须要有更为人性化的规划理论。

三、未来城市“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如果说城市文明体现了人类进步,古代城市则是点缀在大自然里一颗颗闪亮星星;现代城市扩张则是把大自然当作一张画布,人们在这张画布上不断的涂鸦。如果说城市文明是破坏自然和破坏自然生态的元凶,那么把大自然比喻成人脸的话,古代城市则是脸上长的几个小小青春痘;现代城市则是青春痘已经受到感染,恶化成了大块烂疮。很自然地,对现实的失望变本加利地转化为对未来的期望。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等城市规化理念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热门话题。

田园城市的概念最先由霍华德提出,他认为,理想的“田园都市”,应将城乡两者的优点集于一身,并使城乡像磁铁那样相互吸引,成为一个和谐整体,成为一种新的、高级的城市形态。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这一理念为建设小型城镇,缓解大型都市中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土地资源的短缺提供了参考。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也可引为借鉴。

生态城市不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倡导自然、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系上营造涉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仅用自然绿色点缀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美化人、陶冶人的“爱之器官”。

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

总结:人走得太远,总是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从哪里出发。对于步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来说,自己在远古时代曾是一类猿猴这一事实只会在历史课上想起。摩天大楼、豪华汽车在挑动了我们的虚荣心的同时也让我们乐意而且满意地生活在乡村人梦寐以求的城市里,只有当我们厌倦了交通阻塞之后偶然在乡间或郊区信步游走,闻到了阔别已久的泥土的清香后,才会发现盲目修建的幢幢高楼已经将我们自己锁在了飘着粉尘的空气里。具有“动物性”的人类的活动注定离不开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可是,生态公园、农家乐等只能是微不足道的找寻与填充。

人类活动的密集性导致了大型城市的形成,而人类活动所要求的舒适、便捷、健康又使得多数城市不得不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拆迁过多的民居以便扩展道路,关闭污染严重的工厂以便调整产业结构„„然而,与其在已经残损的架子上修修补补,不如在城市规划之时就本着“调查先于规划,诊断先于治疗”的原则,使日后的旧城改建和新城建设等城市规划工作向着符合人类活动需求的方向进行。

参考文献

1《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 ○

2李立言《城市发展与人类生存》 ○

3姜华《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2007-4-11 ○

4金经元《再谈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 国外城市规划 1996—4 ○金鉴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的明天——构建生态城市的探讨》 ○

6张仲礼《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 ○

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第五篇:城市规划论文

举办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南京 青奥会 影响

【论文摘要】国际奥委会第122届全会在温哥华决定,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的南京市。本文将在以下多角度分析举办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

目录

一.南京的天然优势 二.青奥会举办对南京的影响 2.1本章总述

2.2青奥会举办对南京经济文化的影响 2.2.1奥运会提升城市文明 2.2.2南京因青奥更美丽

2.2.3举办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建设的影响 2.3案例分析—往届奥运会的给我们的启发

2.4南京青奥精神成为推动南京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 2.5本章结论

三.后青奥时代的不利因素与对策 3.1 不利因素 3.2 应对策略

3.2.1 建立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 四.本文结论 五.参考文献一.南京的天然优势

南京不仅是六朝古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和优美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完备的体育场馆,所以,符合国际奥委会所倡导的节俭办会的原则。首先,南京的经济发展迅速。南京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是中国重要的软件名城,也是长江三角洲仅次于上海的区域性大商埠。其次,基础设施完善。南京城市功能齐全,路网发达,交通便捷,由机场、高速铁路、巴士站线、地铁和港口构成的立体交通网连通世界,覆盖全城。其三,现成的场馆条件可满足青奥会比赛需要。南京用于举办青奥会比赛的场馆共有15个,可分为“奥体中心区”、“人文风景区”和“大学城场馆区”3个场馆区,分别以体育竞赛、人文风景和情感交流为特色,均不需为青奥会专门新建,体现青奥会节俭办赛的要求。其四,办赛经验丰富。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举办,2006年和2008年,南京还承办了斯坦科维奇杯和钻石杯等高水平篮球赛事。最后就是,南京雄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城市环境也是南京申办的一大优势。南京不仅是六朝古都,不仅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和优美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完备的体育场馆,所以,符合国际奥委会所倡导的节俭办会的原则。

二.青奥会举办对南京的影响

2.1 本章总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青奥会影响固然比不上奥运会,但绝对在全运会之上,有奥运会这块金字招牌,就算是青年级别,一样会带来大量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旅游、金融、商贸、通讯、文化和体育产业等各方面带来发展机遇。

2.2青奥会举办对南京经济文化的影响

2.2.1奥运会提升城市文明

根据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设想,青奥会的主题不仅仅是比赛,它看重的是运动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和全世界青年朋友的互动,并以此让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卓越、尊重和友谊能更广泛地被青年群体接受。南京申办青奥会的诉求正契合着国际奥委会的这一理念。“南京有近800万市民,其中有230万人是青少年。”南京市社科院的周庆刚博士说,“他们是南京未来的主人,让他们接受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的洗礼,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些无疑会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

行动早已开始。11月,南京市百万青少年支持申办青奥会活动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

2.2.2南京因青奥更美丽

在南京提供给国际奥委会的青奥申办文本中可以看到,南京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到2014年完全能够满足青奥会的办赛要求,不需专门新建其他交通设施。

南京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也会因青奥会有“跨越式发展”。“2003年至2008年,南京环境保护直接投入达到累计近70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20%左右。”市环保局有关人士接受采访时说,“可以预计的是,若申青奥成功,南京在继续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加快推动节能减排和促进工业生态化升级转型等方面都会有‘跨越式发展’。”

2.2.3 举办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建设的影响

今年南京将投资近16 亿,继续整治老城范围内的全部主干道、重要次干道。今年还将进行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速建设以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为骨干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提高市民的出行舒适度。今年,禄口机场将新开一系列国际航班,其中列入2009 年计划但未能开通的南京到悉尼航班有望在年内起飞。此外,2009 年国航、东航通过北京、上海浦东两个机场经停的方式,开通了南京到北美的航线。青奥会将会对南京的城市环境保护带来“跨越式发展”。据悉,南京各区相应成立了区环境综合提升行动指挥部。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包洪新表示,青奥会对南京环境改善,无疑是一次极好的机遇。迎接青奥会的这五年期间,正好也是南京新一轮水环境专项整治期。而水环境治理的重点是雨污分流,五年间,南京将投入近200 亿资金用于整治城市河流,而今年将基本完成“一湖一河”,即玄武湖片区和金川河流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2.3 案例分析——往届大型运动会的启示 2.3.1 1976 年,第21 届蒙特利尔奥运会

蒙特利尔陷阱20 亿美元的债务 1.25 亿美元预算,而实际开支达到24 亿美元,蒙特利尔的纳税人花了20 多年的时间才把债务还清。

主要失败原因: 充当项目经理的市长缺乏专业知识; 利用率低且不切实际的建筑设计; 奥运会项目不是经过招标形式,因此不能控制造价; 未提前确定运动会组织和设施建设的成本界限就动工。

2.3.2 1984 年,第23 届洛杉矶奥运会

本次奥运会,相比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有较多的亮点。比如:要求作为东道主电视转播机构,为世界各国派来的电视转播机构提供设施,包括技术设备、电视广播间、摄影场地以及可以在其中工作的广播中心,以转移责任,分担风险;对那些愿意出25,000 美元赞助奥运会的人,组委会保证他们在奥运会期间能每天获得两个最佳看台坐位。这使最终的门票收入达到1.4亿美元; 凡捐钱3000 美元的个人或企业可以派一名火炬接力者跑1000 米,此项活动总收益为1095 万美元。

2.4南京青奥精神成为推动南京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

举办青奥会的目的是要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理念,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参与、互动、共享氛围中快乐成长。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同时发展群众性的全民健身运动,满足社会各阶层对体育项目多样化、多元化的需求,促进群众体育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起来。承办青奥会将促使广大的南京市民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其健身意识。目前,南京市正计划在青奥会期间安排大量贴近群众性的活动,很多项目在比赛间歇介绍各项运动的发展和现状,为观众讲解规则、组织表演和入门辅导等。越来越多的人将在青奥会理念的引导下,将奥林匹克精神注入赛场,以轻松的心理状态参加活动[ 3 ]。承办青奥会将给南京城市全民健身带来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机遇。利用青奥会契机,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拼搏自强’、‘振兴中华’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青奥会的举办期间,中外青少年直接的互相交流,在世界青年人中进行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与交流,可以更好地将中国传统体育精神传达给外国朋友,开幕式、闭幕式大型文艺活动表演活动、火炬点燃传递活动、志愿者活动,以及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都可以让中外青少年通过各种渠道,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的魅力,促进中华体育精神在新世纪、新时期的弘扬。

2.5 本章结论

青奥会将为南京各行各业带来快速的增长。但同时也不能疏于调控,应尽量避免现产出低于投入的现象。南京应积极借鉴其他大型运动会的举办经验,在商业上照顾到不同人群的消费能力,在广告和公共关系方面积极投入,控制好开支,抓住机遇,取得经济发展。本章结论

青奥会将使南京的交通、环境发生质的变化。但我们认为,在交通、环境等城市基础建设上,更要有长期的发展考虑,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应避免在青奥结束后,环境污染的“卷土重来”。

作为这场盛会的主角,南京将大大方方地站立在国际大舞台,在聚光灯下,所有观众的目光都将注视着它,去观赏它的城市面貌,体验它给人们带来的惊喜。南京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南京和世界各国也将有机会进行更充分的交往合作,这座城市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后青奥时代的不利因素与对策

3.1 不利因素

一般而言,在后青奥会期,即青奥举办后的2~3年间,是后青奥会筹办过程中就必须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总需求无可避免地急剧下降,比赛场馆、运动员村、新闻中心等面临如何后续利用,后青奥会拉动的体育、旅游、文化等产业又面临如何运营等难题。比如,青奥会的申办成功使南京地铁建设很可能会推迟,10号线加快建设,也许有可能在2014青奥会前开工,如果在明年年底前开工,可能在2014年完工的线路有:1号线北延、6号线机场段、经过大胜关和南站的12号线,江北的11号线、龙潭的15号线、还有到铜井的8号线。其它线路几本上不可能因沾到青奥会的光而提前开工3号线的预计开通日期是2015年上半年,地铁2号线比计划至少推迟了13个月开通,3号线还不好说,施工的困难都是未知的,过江线路建设并不容易,让它在2014年提前1年完工也是无望的。4号线的可行性研究还没有开编,一系列的编制、提交、申报、批复招标步骤即使是在1年半之内完成,明年年下半年全面开工,地下线3年内完工是不可能的。所以4号线完全不可能在2014年通车。其它线路,例如5号线,就更不可能了。还没有提上议程。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青奥会会不会阻碍地铁线路的施工。当年因为全运会,2号线推迟了2年多才开工。

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时间可能会出现青奥带来的“低谷效应”。我们必须意识到,举办青奥会决不是进了赢利的保险箱。对于主办城市来说,最棘手和最难以“可持续发展”的是赛后奥运场馆资金投入的回收。青奥后的重点是要解决好投资巨大的体育场馆的后续利用问题,否则耗资巨大的体育场馆仅养护费用就会成为举办城市的沉重负担。

3.2 应对策略

3.2.1 建立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

作为投资巨大的体育场馆建设,如果全部由国家、地方政府投资,会超出政府所能承受的限度,而且风险更大,也缺少活力。我们可以在建设上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建立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在青奥运场馆建设中,可以将主要新建的大型项目由企业联合体进行公开竞标,然后投资、运营。这种机制对控制投资规模和赛后利用都有好处。

四.本文结论

南京申办青奥会是南京旅游业发展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不仅将给南京市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也对南京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在吸取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南京自身的优势,探索、选择、构建适应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坚持走社会化、一体化、国际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不断进行经营创新,建立政策、金融、人文环境等多方位的支持系统。

本文充分认识了举办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理顺南京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对于促进南京稳定持续发展,推动南京市经济持续增长都具有较大意义。五.参考文献 :

<1>南京政务网http://gov.longhoo.net/2010-02/11/content_7621382.htm <2>徐州文化市场日趋繁荣 服务功能明显改善【BD】,www.xiexiebang.com

下载城市规划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规划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摘要: 本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我国当前的政策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了中小城市建立规捌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 方法及实现......

    城市规划管理论文

    黑龙江省 201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浅谈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通过交通工程专业课程和公需课程的继续教育学习,感触颇深。结合本人从事专业,......

    城市规划原理论文

    学习报告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0905班 学号: 姓名:指导老师: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规划美丽家乡——江阴大三这学期我接触了《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程,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

    城市规划论文文献

    关于加强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摘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城镇化......

    城市规划实践论文

    JIUJIANG UNIVERSITY 实 践 论 文 题 目 南方某城市新区生活地块详细规划设计 院 系 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 工程造价管理 姓 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二零一五 年 十一 月 -......

    城市规划概论论文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赵世明 (2013级城乡规划1班)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国目前正是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

    城市规划原理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探讨【论文摘要】在城市设计针对的空间范畴中,相当一部分学者更将城市设计的对象界定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因为私人领域的设计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实践活动中......

    城市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好县域城市规划论文副标题:以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为例立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立题意义 城市是财富聚集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