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学生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探究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4 09:5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6,中学生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探究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6,中学生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探究结题报告》。

第一篇:16,中学生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探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探究结题报告

一、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

一支精练的班干部队伍培养,对于搞好班级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上既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协助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成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又能成为班集体的骨干力量。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班干部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增强班干部的工作效能,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管理、模范带头作用,班级工作将更有成效。

毛泽东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这句话说的是干部的重要性。现在的学生有个性、有头脑、有主见,因而班级管理我们推崇“无为而治”。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我们什么都不做,而是老师的“无为”、学生特别是班干部的 “有为”。因此,班级管理中要培养班干部责任意识,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替身”,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干部就是一个榜样,因此培养出班干部的责任意识,班级的管理难度也会降低很多。(2)研究的理论支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然而受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差。缺乏责任感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的一个思想弱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社责任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关系到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注重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类进步的需要。我们认为,青少年的责任感完全可以从学校开始培养。而学校工作德育为先,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重视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而根据我校实际,我们的做法是开展班级集体活动为主,让班干部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系列活动。进行中学生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探究。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1、研究的思路(1)、营造责任教育的氛围

通过班会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释“责任教育”的内涵,并且利用班级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手段,反映责任教育内容。

我们认为,青少年的责任感完全可以从学校开始培养。而学校工作德育为先,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重视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而根据我校实际,我们的做法是开展班级集体活动为主,让班干部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系列活动。进行中学生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探究。

(2)、建立评价机制

围绕“三负责”,制定评价内容、标准,采用学生自我评定、班级小组评定、老师评定、家长评定相结合的方式。(3)、抽取全校部分班级作为试点样本,采取对班主任访谈、交流、探讨每个班主任对班干部培养的心得,总结其共性的地方,再结合理论依据对其进行深入研究。(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查阅理论,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开展研究,在理论的指导下,班主任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结合理论去实践、反思、总结,从而探索出合理、有效的班干部培养机制。(5)、成立班干部培训班,让班干部有相互交流的平台,明白班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班干部的基本职责、班干部在班级的地位与作用。

2、研究的基本内容(1)、调查分析重点班的情况,并与平行班相对照,从而找出研究的切入点。(2)、了解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的真实想法和所遇到的困难(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3)、对班干部进行责任意识的理论培训(4)、班干部接手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纪律、出勤、仪容仪表、班级卫生等)(5)、由班干部开展班级活动(包括设计活动形式、流程;组织实施;总结和提出改进措施),计划一月一次活动。(6)、培养班干部为他人服务的责任意识,培养班干部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助人为乐、与人友好相处、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使班干部懂得对同学、老师、家长等负责。诚实、守信。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研究的过程(步骤、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活动安排等)安排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成员认真学习,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

2、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

3、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责任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

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确定研究方案,开展有关理论的学习、查阅、收集相关信息。(1)、分析班级情况和班委的现状。

(2)、了解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的真实想法和所遇到的困难(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

(3)、对班干部进行责任意识的理论培训

2、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4年3月)

依据实际情况,展开调查、谈话,并做好分析,作出进一步的试验,初步判断其成效。(1)、班干部接手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纪律、出勤、仪容仪表、班级卫生等)

(2)、由班干部开展班级活动(包括设计活动形式、流程;组织实施;总结和提出改进措施),计划一月一次活动。

(3)、由当天的值日班委总结当天情况(包括表扬和批评)(4)、班干部对自己一周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班主任也给予评价(5)、调整措施和方法,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

3、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

对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结题报告。实验的过程:

一、调查摸底,初步实验阶段

要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本班学生现有责任感水平如何要进行调查摸底。学校课题组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调查问卷,对我班学生的责任感水平进行了检测,收集整理了实验

根据本班学生的责任感实际水平,我们课题组制定了相应的实验方案。方案具体可行,提出了一学年的总目标,前半学期主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养成对自己、对集体的责任感。下半学期通过德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祖国的责任感。根据总目标再制定月目标、周目标,一学会对自己负责,包括6个检测:①学会自强。②学会自律。③学会自理。④学会自护。⑤学会学习。⑥学会劳动。二学会对他人负责,包括2个检测项目:①学会尊重。②学会关心。三学会对集体负责,包括2个检测项目:①学会珍

学生来到学校学习、生活,行为意识靠教师的培养。对学生干部进行责任感培养,教师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向学生宣传什么是责任感,采用老师讲、班干部讲、学生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使学生从理论上去认识开展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产生积极的心理因素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讲古、今、中、外因具有强烈责任感而获得成功的优秀事例,讲现实生活中因缺乏责任感而对他人、对社会造成损失的例子。使班干部及全体学生从生动鲜明的事例中体会到一个人具有责任感对其一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然后组织班会讨论,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每个人对自己所负责任的认识,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有无责任心,自己是怎样做的。使每个学生对责任感有一定的认识,明确一个人首先应对自己有责任感,养成好的人品和办事作风,进一步上升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社会。

三、当然要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首先要培养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是形成和增强班队干部工作责任心的重要动力。一个缺乏荣誉感的班队干部是难以在工作中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为培养班队干部的荣誉感,我的主要做法是:1.抓住契机,让他们体会到班干部工作给他们的快乐和给班级带来的影响。如班级获得“卫生流动红旗”、“两操流动红旗”或“纪律流动红旗”时,分别由负责这些工作的部队干部上台领红旗。回来后,还要请他们谈谈上台领红旗的感受并谈谈自己的工作。然后老师再表扬和感谢他们和所有为获得流动红旗做出贡献的同学。当然,班队工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班级在某些方面的工作出了问题时,我不是批评负责这项工作的班队干部,而是 先表扬他们为班级进步和发展付出的智慧和汗水,然后和全班同学共同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鼓励他们改进工作,争取进步。2.加速优良班集体的建设和形成,加大班级文化建设的力度,增强他们的集体认同感、优越感和责任感。四 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感。课堂上,要求班干部起带头作用,坐端正,守纪律。学习上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写好字,读好书,算好题,培养对学习的责任心。在行为习惯方面要求班干部每做一件事都要努力做好。如:课前做好准备,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使用文明用语等。班级里的大小事情全部责任到人,使每个同学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清洁卫生的安排,每天一个组做清洁,但每个人做的事不同,扫地、抹桌子、对桌椅、擦瓷砖、擦玻璃等工作都落实到人头,最后,由今天的“当家人”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发

对班级中涌现出来的责任感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大张旗鼓地宣传班级好人好事,树立正气,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并把这些责任感强的干部分派在每个小组,以小干部挂帅开展组与组的竞赛,比学习、纪律、劳动、两操中谁的责任心强。每周一评比,每月一表彰。挂帅干部实行轮岗制,学生轮流做组长、班委,让每个学生在工作中品尝到为集体为他人尽责的辛苦和幸福,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维护集体利益。比如:早读课的领读,教师一般总会把机会给能干的孩子,多数孩子得不到在早读课上为同学服务的锻炼。值日生的安排我采用每天双值日,一名学生干部带一名学生一起值日,俩人分工不同,各施其责。在这些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干部带领下,同学们做事也极为认真

六、集

一个集体是否团结向上,有无浓厚的学习风气,同学之间是否互相团结友爱都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集体精神使个人高尚起来。”积极开展集体活动,把责任感的养成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使学生置身于有趣的活动气氛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有关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集体负责的精神。开展“作业展评”活动,学习委员安排让每一位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增强对自己的学习认真负责的意识。在“三八”妇女节时由团支部组织举行“献给妈妈的礼物”,在“九九”重阳节举行“做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主题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孩子的责任。又如开展“我为集体添光彩”班会活动,同学们通过活动充分认识到集体的荣誉要靠大家去争得和维护,由此,孩子们对集体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开展“假如我是班长”演讲比赛,“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样做”专题讨论,让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有责任为集体荣誉而奋斗。总之,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开展目标都要明确,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强化自己应负的各种责任。班级中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班干部的责任意识。七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精细、更敏捷。”这就告诉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言教的同时更注意身教,教师的行为、形象、工作作风乃至人格对于学生具有重大影响。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感的过程中,要求自身要树立深厚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地用公正、谦恭、礼让、善良的品德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如:要求学生不乱扔果皮纸屑在地上,看见地上有纸屑应主动拾起来扔进垃圾筒。除了对学生讲明要求,教师在看见地上的纸屑时,对学生说:“来,我们把地上的纸团捡起来。”这一举动比站着指示学生拾纸效果要好,对学生的影响也大。作为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了解最深,影响也最大,示范作用也更显重要。最后,要在班级里建立考评奖励机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班队干部定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改进,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班队干部的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促进班队干部增强工作责任心,调动班队干部的积极性。这个制度的建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班队干部的工作由谁来评价?我以为低年级主要是教师,中高年级主要是学生。具体的做法是:引进竞争机制,定期评比优秀班干部。通常,我是以月为单位,进行民主评议班干部。对当选为优秀班干部的同学,一方面要把名字挂上班级“光荣榜”,另一方面给他们的父母送“报喜单”。并且,以平时的评选为依据,推荐学期末学校的“优秀班干部”。对于获得学校表彰的优秀班队干部,可以获得在下学期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时优先组成班队委员会的权力。

当然,每次评议都有落在后面的班队干部。对于他们,我主要是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培养班队干部的工作责任心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是需要班主任细致、耐心和艺术的工作的。

通过一年对学生干部进行责任感的培养,我们的班干部们和以前相比各方面有了进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责任感增强了。

对班干部进行责任感的培养,首先要求班干部对自己负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因此在培养责任感过程中班干部学会了对自己负责,由不知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到用认真的态度对自己负责。学会自觉的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做好两操,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学会劳动对全班同学来说感受最深,由不会劳动到热爱劳动,自觉完成劳动任务

二、学会对他人负责

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较多,但通过对班干部进行责任感的培养,我们的班干部懂得要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做得好的方面有尊敬老师,用双手接送老师送的礼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说话和气,不说脏话、粗话。向别人借东西时要用请求的语气,经同意后再拿,不随便翻别人的东西。从评价的结果看得优者95%。同学之间谁有了困难,大家都能伸出双手去帮助,班上的李菲同学体弱多病,一次,她生病住院耽误了学习,班上的干部到医院看望

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家庭,孩子们一进入学校老师就培养他们爱集体珍惜集体荣誉的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孩子们知道班级是集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90%的学生能主动为集体做好事,爱集体,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在培养过程中,能听懂话,能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这一点学生进步很大。这项调查表明,全班同学受到班干部的影响对集体的责任感也明显增强。表现突出的是全班同学做扫除工作非常认真,由于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孩子们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整个劳动场面有条不紊。早上,同学们来到教室,在卫生监督岗的安排下,有序地做早整理。课间,同学们看见地面上的纸屑主动捡起。这样,我班的教室清洁卫生在全校的评比中总能获得流动红旗。班长每天来得早为同学开教室门从无怨言,每天检查同学们的个人卫生又总是那样的尽职。正如他的家长说:“现在学校在重视因材施教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从孩子身上的变化可以看出学校开展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来,通过培养班干部对人对事的责任心,使班干部乃至全体学生认识到从小具有一种认真负责的精神,长大后才能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集体负责,对祖国负责,对社会负责。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是一项艰巨而又有意义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只要我们用爱心、耐心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五、研究成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探索出了一条由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途径,有效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调查显示,实验前:几个实验班的班委中有30%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不太乐观,表现在对任何事都处于漠然的态度,以我为中心;工作不能够认真负责,做老好人,得过且过。但在进行了本课题的实验之后,这些不负责任的班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为对任何活动都有热情,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大大增强,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在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上都有了很大进步。今后的努力方向是:

⒈进一步总结深化课题成果。

⒉继续探索中学生班干部责任意识教育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⒊进一步通过中学生班干部的责任教育研究,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教育、成长的良性发展。⒋开展家长家庭责任教育方法指导研究和学生个案研究。

第二篇:“班干部培养”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班干部的培养结题报告

一、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

1.选题的意义

一支精练的班干部队伍培养,对于搞好班级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上既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协助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成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又能成为班集体的骨干力量。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班干部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增强班干部的工作效能,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管理、模范带头作用,班级工作将更有成效。

现在的学生有个性、有头脑、有主见,因而班级管理我们推崇“无为而治”。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我们什么都不做,而是老师的“无为”、学生特别是班干部的 “有为”。因此,班级管理中要培养班干部责任意识,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替身”,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干部就是一个榜样,因此培养出班干部的责任意识,班级的管理难度也会降低很多。

2.研究的理论支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然而受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差。缺乏责任感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的一个思想弱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社责任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关系到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注重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类进步的需要。我们认为,青少年的责任感完全可以从学校开始培养。而学校工作德育为先,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重视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而根据我校实际,我们的做法是开展班级集体活动为主,让班干部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系列活动。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1、研究的思路

(1)营造责任教育的氛围

通过班会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释“责任教育”的内涵,并且利用班级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手段,反映责任教育内容,重视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而根据我校实际,我的做法是开展班级集体活动为主,让班干部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系列活动。进行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2)建立评价机制

围绕“三负责”,制定评价内容、标准,采用学生自我评定、班级小组评定、老师评定、家长评定相结合的方式。

(3)对其他班主任进行访谈、交流,探讨每个班主任对班干部培养的心得,总结其共性的地 方,再结合理论依据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查阅理论,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开展研究,在理论的指导下,班主任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结合理论去实践、反思、总结,从而探索出合理、有效的班干部培养机制。

(5)成立班干部培训班,让班干部有相互交流的平台,明白班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班干部的基本职责、班干部在班级的地位与作用。

2、研究的基本内容

(1)调查分析班中的情况,从而找出培养班干部的切入点。

(2)了解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的真实想法和所遇到的困难(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3)对班干部进行责任意识的理论培训

(4)班干部接手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纪律、出勤、仪容仪表、班级卫生等)

(5)由班干部开展班级活动(包括设计活动形式、流程;组织实施;总结和提出改进措施),计划一月一次活动。

(6)培养班干部为他人服务的责任意识,培养班干部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助人为乐、与人友好相处、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使班干部懂得对同学、老师、家长等负责。诚实、守信。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研究的过程(步骤、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活动安排等)安排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班干部认真学习,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

2、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

3、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责任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

组建班委,确定研究方案,开展有关理论的学习、查阅、收集相关信息。(1)分析班级情况和班委的现状。

(2)了解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的真实想法和所遇到的困难(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3)对班干部进行责任意识的理论培训

2、实施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4月)

依据实际情况,展开调查、谈话,并做好分析,作出进一步的试验,初步判断其成效。

2(1)班干部接手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纪律、出勤、仪容仪表、班级卫生等)

(2)由班干部开展班级活动(包括设计活动形式、流程;组织实施;总结和提出改进措施),计划一月一次活动。

(3)由当天的值日班委总结当天情况(包括表扬和批评)(4)班干部对自己一周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班主任也给予评价(5)调整措施和方法,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

3、总结阶段:(2016年5月~2016年6月)

对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结题报告。实验的过程:

一、调查摸底,初步实验阶段

要对班干部进行培养,本班学生对班干部的评价如何要进行调查摸底。笔者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调查问卷,对我班学生对班干部的评价进行了检测,收集整理了实验的原始材料,为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实验的开展。

二、组织学习,唤醒责任意识

学生来到学校学习、生活,行为意识靠教师的培养。对学生干部进行责任感培养,教师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向学生宣传什么是责任感,采用老师讲、班干部讲、学生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使学生从理论上去认识开展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产生积极的心理因素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讲古、今、中、外因具有强烈责任感而获得成功的优秀事例,讲现实生活中因缺乏责任感而对他人、对社会造成损失的例子。使班干部及全体学生从生动鲜明的事例中体会到一个人具有责任感对其一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然后组织班会讨论,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每个人对自己所负责任的认识,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有无责任心,自己是怎样做的。使每个学生对责任感有一定的认识,明确一个人首先应对自己有责任感,养成好的人品和办事作风,进一步上升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社会。

三、当然要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首先要培养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是形成和增强班队干部工作责任心的重要动力。一个缺乏荣誉感的班队干部是难以在工作中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为培养班队干部的荣誉感,我的主要做法是:1.抓住契机,让他们体会到班干部工作给他们的快乐和给班级带来的影响。如班级获得“卫生流动红旗”、“两操流动红旗”或“纪律流动红旗”时,分别由负责这些工作的部队干部上台领红旗。回来后,还要请他们谈谈上台领红旗的感受并谈谈自己的工作。然后老师再表扬和感谢他们和所有为获得流动红旗做出贡献的同学。当然,班队工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班级在某些方面的工作出了问题时,我不是批评负责这项工作的班队干部,而是 先表扬他们为班级进步和发展付出的智慧和汗水,然后和全班同学共同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鼓励他们改进工作,争取进步。2.加速优良班集体的建设和形成,加大班级文化建设的力度,增强他们的集体认同感、优越感和责任感。

四、从小事做起,培养责任心

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感。课堂上,要求班干部起带头作用,坐端正,守纪律。学习上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写好字,读好书,算好题,培养对学习的责任心。在行为习惯方面要求班干部每做一件事都要努力做好。如:课前做好准备,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使用文明用语等。班级里的大小事情全部责任到人,使每个同学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清洁卫生的安排,每天一个组做清洁,但每个人做的事不同,扫地、抹桌子、对桌椅、擦瓷砖、擦玻璃等工作都落实到人头,最后,由今天的“当家人”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就找责任人重做清洁直到做好为止。

五、发挥小干部作用,培养责任心

对班级中涌现出来的责任感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大张旗鼓地宣传班级好人好事,树立正气,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并把这些责任感强的干部分派在每个小组,以小干部挂帅开展组与组的竞赛,比学习、纪律、劳动、两操中谁的责任心强。每周一评比,每月一表彰。挂帅干部实行轮岗制,学生轮流做组长、班委,让每个学生在工作中品尝到为集体为他人尽责的辛苦和幸福,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维护集体利益。比如:早读课的领读,教师一般总会把机会给能干的孩子,多数孩子得不到在早读课上为同学服务的锻炼。值日生的安排我采用每天双值日,一名学生干部带一名学生一起值日,俩人分工不同,各施其责。在这些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干部带领下,同学们做事也极为认真。

六、集体活动,培养责任感

一个集体是否团结向上,有无浓厚的学习风气,同学之间是否互相团结友爱都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集体精神使个人高尚起来。”积极开展集体活动,把责任感的养成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使学生置身于有趣的活动气氛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有关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集体负责的精神。开展“作业展评”活动,学习委员安排让每一位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增强对自己的学习认真负责的意识。在“三八”妇女节时由团支部组织举行“献给妈妈的礼物”,在“九九”重阳节举行“做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主题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孩子的责任。又如开展“我为集体添光彩”班会活动,同学们通过活动充分认识到集体的荣誉要靠大家去争得和维护,由此,孩子们对集体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开展“假如我是班长”演讲比赛,“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样做”专题讨论,让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有责任为集体荣誉而奋斗。总之,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开展目 标都要明确,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强化自己应负的各种责任。班级中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班干部的责任意识。

七、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培养动力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精细、更敏捷。”这就告诉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言教的同时更注意身教,教师的行为、形象、工作作风乃至人格对于学生具有重大影响。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感的过程中,要求自身要树立深厚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地用公正、谦恭、礼让、善良的品德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如:要求学生不乱扔果皮纸屑在地上,看见地上有纸屑应主动拾起来扔进垃圾筒。除了对学生讲明要求,教师在看见地上的纸屑时,对学生说:“来,我们把地上的纸团捡起来。”这一举动比站着指示学生拾纸效果要好,对学生的影响也大。作为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了解最深,影响也最大,示范作用也更显重要。

最后,要在班级里建立考评奖励机制。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班队干部定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改进,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班队干部的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促进班队干部增强工作责任心,调动班队干部的积极性。这个制度的建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班队干部的工作由谁来评价?我以为低年级主要是教师,中高年级主要是学生。具体的做法是:引进竞争机制,定期评比优秀班干部。通常,我是以月为单位,进行民主评议班干部。对当选为优秀班干部的同学,一方面要把名字挂上班级“光荣榜”,另一方面给他们的父母送“报喜单”。并且,以平时的评选为依据,推荐学期末学校的“优秀班干部”。对于获得学校表彰的优秀班队干部,可以获得在下学期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时优先组成班队委员会的权力。

当然,每次评议都有落在后面的班队干部。对于他们,我主要是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培养班队干部的工作责任心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是需要班主任细致、耐心和艺术的工作的。

实验取得的主要成绩

通过一年对学生干部进行责任感的培养,我们的班干部们和以前相比各方面有了进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责任感增强了。

一、学会对自己负责

对班干部进行责任感的培养,首先要求班干部对自己负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因此在培养责任感过程中班干部学会了对自己负责,由不知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到用认真的态度对自己负责。学会自觉的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做好两操,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学会劳动对全班同学来说感受最深,由不会劳动到热爱劳动,自觉完成劳动任务。

二、学会对他人负责

二、学会对他人负责

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较多,但通过对班干部进行责任感的培养,我们的班干部懂得要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做得好的方面有尊敬老师,用双手接送老师送的礼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说话和气,不说脏话、粗话。向别人借东西时要用请求的语气,经同意后再拿,不随便翻别人的东西。从评价的结果看得优者95%。同学之间谁有了困难,大家都能伸出双手去帮助,班上的李菲同学体弱多病,一次,她生病住院耽误了学习,班上的干部到医院看望并轮流给她补课,孩子们的这种关心他人的品质使李菲的家长深受感动。

三、学会对集体负责

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家庭,孩子们一进入学校老师就培养他们爱集体珍惜集体荣誉的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孩子们知道班级是集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90%的学生能主动为集体做好事,爱集体,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在培养过程中,能听懂话,能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这一点学生进步很大。这项调查表明,全班同学受到班干部的影响对集体的责任感也明显增强。表现突出的是全班同学做扫除工作非常认真,由于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孩子们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整个劳动场面有条不紊。早上,同学们来到教室,在卫生监督岗的安排下,有序地做早整理。课间,同学们看见地面上的纸屑主动捡起。这样,我班的教室清洁卫生在全校的评比中总能获得流动红旗。班长每天来得早为同学开教室门从无怨言,每天检查同学们的个人卫生又总是那样的尽职。正如他的家长说:“现在学校在重视因材施教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从孩子身上的变化可以看出学校开展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来,通过培养班干部对人对事的责任心,使班干部乃至全体学生认识到从小具有一种认真负责的精神,长大后才能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集体负责,对祖国负责,对社会负责。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是一项艰巨而又有意义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只要我们用爱心、耐心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五、研究成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探索出了一条由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途径,有效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调查显示,实验前:班委中有30%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不太乐观,表现在对任何事都处于漠然的态度,以我为中心;工作不能够认真负责,做老好人,得过且过。但在进行了本课题的实验之后,这些不负责任的班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为对任何活动都有热情,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大大增强,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通过课题研究,我在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上都有了很大进步。

今后的努力方向是: ⒈进一步总结深化课题成果。

⒉继续探索班干部责任意识教育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⒊进一步通过班干部的责任教育研究,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教育、成长的良性发展。⒋开展家长家庭责任教育方法指导研究和学生个案研究。

第三篇: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关于责任感

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感呢?我查了教科书,比较严谨的阐述是,真正的责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责任感有什么意义呢?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作为学生,就能够主动学习,天天向上,对家庭社会敢于负责。

所以说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二.初中生现状

在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精神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存在令人担心和焦虑的现象,就是学生身上普遍缺乏责任感.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自我,轻社会,不热衷集体活动集体。

过分崇尚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脱离社会需要片面宣扬:“自我选择”、“自我实现”。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却很少意识到自己对这一集体应承担的责任。如班级的值日工作、公益劳动等活动,有的同学就借故不参加,或者去了也是站在—边看别人干;更多的是对班里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作为人生惟一追求。

2.重利益,轻抱负,爱慕虚荣。

一心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除了希望吃好穿好玩好出人头地外,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不重品位与人格。

3.重索取,轻回报,不能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

只要求父母、老师、他人为自己服务,满足自我各种需要,而不考虑他人,自己间的回报关系。由于现在的学生对任何人都缺乏一种责任感,所以他们有时连最基本的素质都不具备。如有的学生,父母很辛苦地供他读书,但他却并不珍惜父母的劳动,学习不努力,花钱很浪费,只顾自己享受,根本不考虑父母劳动生活的艰辛以及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孩子常常理直气壮的对父母说:“我想要的东西你们都能给我,就连我想不到的,你们都替我想到了,做到了。你们辛苦不就是为了我们现在不辛苦吗?我还那么辛苦学习干什么?”

三、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

中学生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很多。

1. 1.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周围是全方位呵护,自己不需要对他人负责

2.父母忙于挣钱养家,疏于管教,孩子缺少责任意识。3.亲家庭或无父母,无人有效管理,孩子不愿负责。

4.商品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使人情冷漠,父母故意不让孩子对他人负责。所以我认为学生责任意识薄弱关系重大,是社会的危机,民族的危机。四,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重于泰山。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班主任责无旁贷,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可以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工作:

(一)认识自我,唤醒学生责任意识

我班围绕责任意识的话题召开了两次主题班会,第一次主要给学生讲述责任意识的概念意义和举一些生动的案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如,当今青少年外出务工与父母们挣钱的原因和意义。父母务工是为了养家,挣钱的百分之九十要寄回家,而青少年到外地是为了玩、找刺激,挣钱的百分之九十在外地就地消费;某学生向父母要名牌服装和电脑等,当得不到时,骄横的对父母说“生我就得让我享受!生我就得让我幸福!”我们身边更是常见这种言论:要不是我妈妈硬让 我上学,我早就不上了。而身边更常见感人案例:信义兄弟——孙水林 孙东林,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演一场悲情接力,“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壮语传遍大江南北。

第二次班会,为了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围绕责任话题,设立了四个子话题分组讨论,各组推举发言人当堂发言。四个子话题是:1,学习责任;2,班集体责任;3家庭成员责任;4,社会责任。令我没想到的是,面对这样理性而严肃的话题,同学们讨论异常热烈,发言非常踊跃,提出的责任要求也很现实:赵倩提出在家中无人约束时应自觉学习;王明亮提出学生间要友好相处;李环提出,体谅父母辛劳,不提过分要求,关心父母健康;叶婷提出,要有公德心,乘车应给老年人让座;范秉祯提出,班级里的课桌凳就是同学故意破坏的,必须爱惜。等等。班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班长李环倡议当天回家把自己的卧室认真打扫整理,替父母分责,尽家庭成员责任。全班一致通过。

通过上面活动可知唤醒学生责任意识并不难。

(二)创设情境,以课堂教育为渠道 在平常对学生做思想工作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换位思考”。针对学生不愿学习的情况,也可以让他们设想自己做了父母,假如孩子不愿读书怎么想怎么办。室内已经很亮了,八盏灯还亮着,该怎么办?,看到水龙头哗哗流水,看见了当作没看见,那如果是自己家的水龙头呢?人们的这种心理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换位”思维方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部分,在课堂上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完全可以把我们教学中的五项教育变成六项教育

(三)从小事做起,体验责任的艰辛和收获

老子说:“天下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之大事必做于细”,把责任感教育具体化为在学校、在家庭以及独处的时候的行为要求,学生就不会觉得那么盲目。比如要求学生在学校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在家里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在社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在公共场所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独处时胸怀开阔、自信积极、勤奋自立、勇于创新;比如还有些容易做到却往往不注意的细节,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上楼梯靠右行等。

(四)教师言传身教,践行责任行为。

教师要经常地向学生宣传责任的重要性。,让学生头脑里经常绷紧责任意识的弦。教师要始终做到身教重于言传。在孩子面前必须时刻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教师要学生不乱扔果皮纸屑,自己首先做到不乱扔烟蒂、面纸;要学生努力学习,自己必须认真工作,尤其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消极情绪;要学生关爱社会,自己必须热心公益;要使学生信守若言,自己必须说一不二。责任心的培养,是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从而主动、积极地养成学生的责任习惯。

(五)营造正面舆论,促进责任的持久。

要为孩子营造人人讲责任,个个守承诺的氛围,形成“担责任光荣,弃责任可耻”的荣辱观。可以在班级中张贴责任榜,开展责任竞赛,利用黑板报、壁挂等多种渠道宣传责任。使学生已有的责任得到一贯保持而不一曝十寒。

(六)与家长沟通配合,多方面提供责任空间,形成多方面角色责任。

学生角色责任形成,还只是片面的,不健全的,还应与家长沟通,在社会实践活动等诸多场合设置锻炼机会,使学生养成全面的责任意识,具有责任体验。总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使学生理解责任感、体验责任感,并且能担当起建设未来中国的责任。也就是让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他就会自然而然担负起责任,而不是刻意去做。这也就是我们做教师的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第四篇:中学生服饰结题报告

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对中学生穿名牌服装的看法

结题报告

本组研究的课题是:对中学生穿名牌服装的看法。

本组组长:李健龙 组员:周正易钟川,张露丹,熊露,陈莹瑶,周雨新,曹书源,蔡洪熙

一 问题产生背景

国内的、国外的服装都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市场,特别的年轻人的服饰更是五花八门,他们追求的是时髦,是潮流、是前卫,受到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在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同学重视的是独特,他们穿的服饰讲究别具一格,具有异域风情的。

二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中学生追求名牌服饰这一现象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尽可能地消除中学生这种盲目追求名牌的意识,消除这种借名牌服饰来炫耀甚至攀比的心理,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继承艰苦朴素的作风。

也有一小部分同学穿衣服很随便,他们不重视独特,只在乎朴实、干净,但是在中学生中有较大一部分同学都热衷于名牌,在他们眼中穿名牌衣服是最能体现出自己的品味、气质与地位,他们认为名牌的衣服就是现在无论是样式、质量、颜色等等一切衣服所具有的性质中最最好的衣服。

三 研究方法 通过市场调查、问卷调查、采访、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搜集资料,并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从而得出中学生追求名牌的心理基础,端正中学生的消费观念。

四 研究过程

分组确定研究项目

分析当今社会上中学生穿着的流行趋势,学生畅谈自身的体会及认识 然后通过 问卷调查 采访 查阅资料 进行深一步研究

五研究调查结果:

消除中学生盲目追求名牌服饰的心理 端正中学生的正确消费观念

并且让组员谈谈自己的设想、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体会

六问题拓展(或建议或收获与反思)

1.在校举行成果展示活动,活动方式有黑板报、手抄报、电子刊物、图片展、影像资料等。

2.主动帮助同学解除炫耀和盲目攀比的心理。3.组织学生宣传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七 组员心得体会

李健龙:过分注重穿着打扮回影响我们的学习,一个人对穿着的经历投入过度会分散学习精力,使注意力不能集中到学习上!还会产生无谓的攀比心理,这是不自觉产生的!还有,在注重自己的穿着时,就会对别人的穿着关注,这样也会分散注意力!

易钟川:作为一个学生还是穿着朴素就好!没有必要过分追求打扮!

周正:我欣赏中学生这样的穿着打扮: 自然,整齐,美观美观,大方,校服搭配的好就ok,协调,有阳光的感觉衣服穿着整齐斯文,大方,得体朴素,整齐不过分修饰.曹书源:我认为中学生应该这样打扮:简单整洁,不追求成人化的打扮 大方,得体 周雨新:在校园里的青少年,穿着打扮大部分充满朝气。展现出了青少年的活力。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我体会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学习知识上最重要的。以知识的充实来武装大脑,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这样你的美是从内到外的发散,那是永远也去不掉的美,真正的美。

熊露:适当的打扮一下自己是完全可以的,因为一个大方、洒脱的人在与别人交流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的表现。“美”人人都爱。作为青少年,我们不但要拥有外在美,心灵的美更为重要。在我们以后走向社会中,我们的心灵美会为我们创造许多的机遇。

张露丹:世上本无美丑之分”。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所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追求美的心情与权利,不能,也不应该受限于你的年龄、职业、或是性别。因为它是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潜意识里的一种渴望,和对自己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关爱。

陈莹瑶:人总希望展现自我最美好的一面,并且有时是煞费苦心的。然而,造物弄人,上天给予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面容和身材,似乎在我们一出生,就有了美丑之分,而这也被所有爱美的人们视为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把自己的不完美归罪于上天的不公平。

蔡洪熙:在这里,我要诚恳地说一句:“美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塑造的。”我一直相信,上帝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他给你的每一个缺陷的同时,一定给予你另一个优点。也许你没有矫人的容貌,但有高挑的身材,没有清秀的五官,但有细腻的肌肤等等。问题是你有没有发现并将它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所以说我们中学生应该有适合自己的打扮。

八 提出问题

1.请问这次的活动对你们的穿着有没有什么影响? 答: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也了解到了其实中学生穿名牌服饰是没有必要的,我们要学会节约朴实。

2.请问这次活动能启示你们要从实际出发并能理性消费吗?

答:能。这次活动告诉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名牌和虚荣心而不理性消费,我们也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消费,尽量做到勤俭节约,崇尚朴实。

九 教师留言

该组同学准备充分,过程详细,课题研究的方案严谨。该课题具有继续研究的价值。

《中学生服饰仪表》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高二(6)班

课题名称:《中学生服饰仪表》

指导老师:张小华

课题成员:罗婷 程嗣蒙 杨欢 张帆 程峰 徐可 李杰 连志显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还将是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不仅是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方式,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想把握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契机,在未来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扎扎实实做好研究性学习开展和实施的工作,为迎接一新课该做好充分准备。而且,我校作为南昌市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索和实践的先行者,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可贵的经验,为我们本学期实施“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学生对校服的态度

当前在中国,或者说在俺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有很多学生都不愿意穿校服,如果没有院校的规定,很少有人主动穿校服,单就校服本身来说,在价格,款式和舒适度上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公立院校的校服较民办学校的校服还有一段差距,学生们对校服的满意度不高,主要是在款式和色彩上,许多学生都比较喜欢一些能体现学生个性的校服。

学校在着装方面对学生统一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生在服饰上的攀比现象,但是,既然校方有所规定,也应该征求学生,在调查问卷中(调查问卷见附录)表明有45%的被调查学生比较喜欢校服,有31%的被调查学生不喜欢校服,有24%的被调查学生无所谓,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校服也在不断的发展,款式和色彩都在趋向多元化,由原来的一年四季都是同一套变化为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的多套校服。

三、中学生眼中的名牌

现在的中学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热衷于名牌服饰,穿着的档次也在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了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学生买名牌服饰,如果是冲着质量去的话,那是情有可原的;另一方面中学生虽然并没有因此而盲目地追求时尚,还是比较理智的,而家长尚能较为理智为中学生选择合适的价位,但从调查的统计中警示人们对盲目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的风气不可轻视。中学生作为一个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崇尚时尚的消费群体,有自身的消费心理,同样拥有消费名牌的权利,但他们在名牌消费上却容易走入误区,以影响学习、造成攀比心理、给家庭增强负担等。

名牌产品的价格往往贵出一般产品,作为工薪层来说,面对这些价格惊人的产品一般是承受不起的,追求名牌,无疑加重了家长负担;同时,学生追求名牌,不仅使自己学习精力分散,而且还加重了攀比思想,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这样一来损失不就大了吗? “十五而志,三十而立”,我们中学生正处于可塑性很强的转折时期,与其追求一时时髦,何不珍惜青春,立大志,树理想,严格要求,努力学习,攀登知识高峰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应该抛开攀比之念,在人生黄金时代塑造一个朴实无华的自我,一个真正靓丽的自我。

四、中学生服饰搭配的原则

1、舒适

不论你如何搭配,舒适是排在第一位的,并且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2、干净、整洁

干净是指衣物上没有污渍、异味、掉色等问题。整洁是指衣物整齐、大方、得体、无破坏整体美感的褶皱等。着装干净整洁可以让人有“纯净、美好、信任、安全、舒适”等审美享受。

3、合身

穿戴者必须对自己身体的号型有一定的了解;对“各服饰的尺码”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服饰的尺码换算”有一定了解;对颜色的过度、代表意义和颜色搭配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4、协调

服饰搭配要协调,符合形式美的法则,服饰协调美主要表现在:色彩要协调,场合和风俗的不同,衣服颜色的选择有所不同;上下装的颜色也要协调,他们可以是互补色、同类色、临近色;风格要协调,服装在功能和款式上要具有统一性。如西装和皮鞋,运动装和运动鞋;举止要协调,美是一种心理活动,审美者在审美过程中会根据审美对象表达的信息产生联想,从而有了“外形美”、“协调美”、“心灵美”、“境界美”等方面。

五、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服饰搭配习惯

对中学生来说,要想养成良好的着装习惯,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中学生应严格按时令着装,春夏秋冬四季都应该明显的区别,如,夏季着装应体现凉快为基本,以不太露为原则;冬季着装以保暖为原则;春秋虽然可以相对随便一些,但也要体现中学生活泼、向上的风格。

2、中学生不可追求奇装异服,穿便装也不可太随便,一般要遵照以下几方面要求:⑴女生不能穿超短裙或太露的衣服,上衣不能过短,领口不能过低,不准穿紧身衣裤;⑵男生不能穿短裤、背心上学。⑶男女生穿衣都要遵循朴素大方、实用美观的原则,要充分体现中学生的精神与风采。

3、中学生要根据参与不同活动,选择不同样式或风格的服装,如出席吊唁或追悼仪式,要穿黑衣服或穿白衣服,不能穿大红大绿的衣服;如参加升旗仪式,全体同学都应该统一穿校服;如参加早操或上体育课时,要穿运动服。当然,校服可以说是中性服装,无论什么活动穿校服都是合适的,所以学校鼓励同学们都穿校服。

4、学生着装的要求应遵循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学生穿戴要整洁、朴素、大方,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

5、服装应平整洁净,扣子齐全,不能有开线的地方,内外衣都应勤洗勤换,例衣领袖口要保持清洁状态,下摆扎在裤内,内衣、内裤不能露出。此外,对鞋袜要像对衣服一样重视,不能身上漂亮而鞋袜污脏。穿衣基本配套合适,从色彩、款式、材料上给人一种协调的感觉。尺寸大小符合自己的体形特征。

六、我们的体会

这次调查顺利的完成了,虽然有些累,但更多的是快乐。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学生对名牌服饰的情况增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们的交际水平,也让我们学会了调查、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思考。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有很大的收获,不仅了解了现在中学生与名牌服饰的关系,还丰富了我们的课间生活,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要告戒广大青少年,穿名牌的时尚应适可而止,不要单单为了时尚攀比,而沉迷于名牌服饰,不要单单为了风度,就乱花父母的血汗之钱。同时在这里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加以指导。

第五篇:责任心培养结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小学生“责任心”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小学生“责任心”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曾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小学教育是为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教育,儿童阶段又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注重对儿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会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发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告诉我们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说明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容乐观

现代社会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首先占有了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然而,现代化在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利的东西。个体发展中已表现出对社会需要的诸多不适应,人的某些方面的能力出现不断退化。

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中的责任意识普遍比较薄弱的现

象,不容忽视:学习马虎,做事不认真,生活草率,过分关注自我,心中无他人,做事不计后果。究其原因,首先是我国的特殊国情所致。现在的青少年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学生易焦躁、任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如:缺少起码的文明素养,无团队精神,自制力差,经不住挫折。在生活方面:他们行为散漫、不守规矩、随心所欲,更不懂得如何利用身边的小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是家庭的中心,是爸爸妈妈生活的主宰,他们已经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做任何事情不必考虑后果,他们缺乏关心、宽容、体谅他人的心„„在这种“四二一式”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长辈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以“我”为中心,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父母和长辈,推给他人,久而久之,势必淡化他对自己、对学习、对家庭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另外,社会上一些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诚信明礼”成了骗人的幌子,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耳闻目睹,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给其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这也是影响青少年责任心形成的重要原因。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二

1、理论基础: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

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他们还提出现代教育目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从不同的方面对现代教育提出了要求。其中的“学会做人”应该是教育的核心;黑格尔认为道德就是关系、要求和应当,应当就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也表明,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在社会关系中,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就确切无疑地指出了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责任。

2、政策依据: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

200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意见》还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心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学校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

《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都明确提出了学生的行为习惯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其背景在于社会上责任意识缺失的危

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谈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时指出:要使学生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2003年2月在广州进行讲座时谈到,在一次就“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的调查中,大多数校长和教师在十三个方面基本素质中选择了“责任感和道德”。其中的“责任感”,就是通过各种教育形式,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形成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使学生的主观思想和实践行动符合社会要求和社会规范,具有责任感、义务感、公民感、道德感、法制意识、社会公德、科学的态度。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内容:

1、自我责任心: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自己生活的负责,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2、他人责任心:心中有他人,对他人负责。

3、对社会负责:承担家庭责任,对家庭负责。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集体负责。讲公德、守规则,对社会负责。

4、自然责任心: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方法:

1、行动研究法:1)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责任心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榜样激励法: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了解、学习英雄模范、成功人士特别是身边的榜样-优秀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社会、对自然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找出他们良好的习惯,明确学习目标,从而确定努力方向。

3)情境体验:在品德、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培养学生对父母、对、老师、、伙伴、他人,对集体、祖国、社会、自然地爱心,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进而变为行动能力。

4)行为训练: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的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学生家庭教育对责任心的影响的研究。

3、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责任心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责任心水平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有关责任心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四 研究成果

通过三年的实践和研究,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形成,这项研究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为学生进一步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提供了一些符合时代特点的工作途径和方法,确实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学生集体意识增强,能力得到发展

在班级管理上,由于采用责任制,学生各负其责,遇到事情不推诿,不找借口,能够主动承担,集体意识增强了,学生打小报告的少了。

2、通过行为训练,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已经养成。

根据 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 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班主任在值勤教师、值勤学生的配合下进行要反复训练,做到持之以恒。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值勤生、小监督员)、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校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课间活动拥挤,学生经常发生因为课间奔跑而撞伤的事情,近两年来已经很少发生了。

3、通过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学生责任意识得到培养

课题研究初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到校上课,常常忘记戴红领巾和学习用品,经常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送到学校。近两年来,这种现象越来越少,现在极少发生了。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同学间免不了发生摩擦,前几年在高年级学生中总是发生打架事件,学生解决矛盾的方法只有一个——武力,现在看不到一起打架事件,学生之间友好相处,即便出现矛盾也能通过正当渠道或自己和平解决。

“弯弯腰让校园更洁净”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乐趣,他们改掉了随意乱扔废止或看到废纸无动于衷的行为,有的学生倒纸篓不小心洒落了废纸,其他同学看到了会及时的捡起来。成果展示

2007年《浅谈对低年级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荣获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年《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几点体会》荣获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五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层次性、系统化教育,就是把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作为一个按照一定的层次和内部联系组合成的整体去进行教育的过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层次性、系统化教育应该包括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系统化,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层次化,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科学化等内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系统化。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必须首先明确目标方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方向和规格,直接影响到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的选择和管理评价。我们以上级文件为依据,研究拟定出了不同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形成各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之间的相互街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体系。

1、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层次化。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拟以上述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为依据,筛选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形成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2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科学化。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是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渠道。我们拟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途径为横坐标,以小学生不同年级为纵坐标,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层次性教育,形成一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立体途径系统,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如果本研究继续延伸,可以形成系列的活动设计、效果检验标准、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系统化教育的具体实施建议和有效的实施策略。为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研究者,提供生动、具体的研究素材。

参考文献

《成功父母必读》孙云晓主编,华艺出版社 《孙云晓少年儿童教育报告》孙云晓著,接力出版社 《21世界教师和父母必读》周南照、孙云晓著,新华出版社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关鸿羽

2003.5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孙云晓

张梅玲 2004.1 《三说.德育》孙学策 2004.6 《好习惯,好人生》孙云晓 邹泓主编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2005.7 《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李文娟主编 九州出版社 2006.1 《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孙云晓 邹泓主编,北京出版社。2006.5 《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孙云晓 孙宏艳主编,北京出版社。2006.5

下载16,中学生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探究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16,中学生班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探究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中学生物理创新思维论文结题报告

    论文题目 试论建国以来大陆与台湾土地政策之比较 课题来源 科研 课题类别 理论研究 本课题完成情况,包括研究过程,结果,存在的问题等 本文的选题,开题是在我自己查看相关资料......

    中学生早恋现象行李探究结题论文

    中学生早恋现象心里探究结题论文 序:人生最美好的莫过于初恋,懵懂的初恋总是令人回味无穷,初涉爱河的孩子们是否能承担起爱情的责任?还记得那些青葱岁月吗,我们手牵着手走过了难......

    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途径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途径的研究开题报告单位:礼明庄中学 时间:2008年10月 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途径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目前在校的学生群体,个人利益唯......

    中学生安全责任意识培养策略(5篇)

    中学生安全责任意识培养策略 大磨初中 彭著田 学生的安全时时牵动着教师和家长的心。安全问题无时无处不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我们每一人敲响了警钟。几乎每一天,我们通过网......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结题报告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结题报告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益突起的时代,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良好的行为表现也成为测量和评价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

    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的学校体育的改革,已经走出了传统的教学体制,正走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教学体制,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

    《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培养》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结题总报告 庙沟中学语文课题组 我校语文课题组申报的语文微型课题在镇安县教研室微型课题组立项后。我校语文教师朱波、张晓彬和宋友军三位......

    《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前言 体育课堂标准规定,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体育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对激发学生的体育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