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ps里怎么计算面积[范文模版]
其实Photoshop早就告诉了你面积的大小,只是平时不留心观察而已。那到底Photoshop中是怎么计算面积的呢?我们来打开一张图片。
先来计算一个矩形的面积,在图像上做一个矩形的选区
在信息调板中就可以看到相应的数据
在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以英寸为单位,这个举行的面积是 1.972×1.194=2.354568平方英寸
到了这一步,我估计有很多西红柿和臭鸡蛋会向我砸过来,别急,我做这个矩形选区的面积只是为了给大家验证一下我的方法是否准确。
接来来打开直方图调板,很少人去看直方图的“统计数据”,我想习惯去看直方图的人都很少吧。
注意到有一个“像素:12212”的数据,这表示选区中有12212个像素。我们来点学习资料: 图像的最小单位是像素
图像的分辨率是 “像素/英寸”或“像素/厘米”,我们通常所说的72的分辨率就是指 72像素/英寸,也就是说在1英寸的长度的位置包含72个像素,那1平方英寸的面积里就会有72×72=5184个像素。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为12212个像素有多少面积做出计算了: 12212÷5184=2.******2平方英寸
自己去跟上面的数据对比一下,是否符合? 接下来的工作不需要我去介绍我想大家应该都会了。将图像中火柴盒的顶面用选区选中
在直方图调板中查看像素的大小
第二篇:面积计算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体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初步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和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本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方法
1、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测、实际操作、得出结论,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测——验证,让学生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获得战胜困难、探索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请看一段动画。操作:(喜洋洋和沸羊羊粉刷墙壁,为了谁刷的多而争吵)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能做一个公正的裁判,为他俩决出胜负吗? 学生:可以用摆方格的方法为喜洋洋和沸羊羊做裁判。
3、揭示课题: 同学们,用摆面积单位的方法,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教学楼墙面的面积、游泳池池面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那可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猜想长方形的面积。
要求:(1)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
(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 宽所含的厘米数 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师:还有谁发现了?你来说说看!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通过实验大家证实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验证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课件出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师:这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 如何计算它的面积?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教学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师:请大家观察课本78页第2个图,是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那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吗?为什么?
生: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4、解决课前的问题。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闯关,我能行。
(四)谈收获。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篇:ALT键在PS里的应用
ALT在PS里的应用
一、执行复制功能
1、在使用移动工具拖移图层的时候按下Alt可以拷贝该图层,产生以图层×副本命名的新图层;如果移动选区内的物体则是在本图层内部进行拷贝,不产生新图层;此功能同时适用于移动工具和小键盘方向键的配合;
2、在进行自由变换(Ctrl+T)时按住Alt键(Ctrl+Alt+T)即先复制原图层后在复制层上进行变换;同理如果变换选区内的物体则是在本图层内部进行拷贝变换,不产生新图层;要注意此举在只激活自由变换框,没有进行后续操作时不可立见,只有变换开始才能发现副本产生;
另外,Ctrl+Shift+T为再次执行上次的变换,Ctrl+Alt+Shift+T为复制原图后再执行上次变换,该命令在制作递规变化的组合形时大量应用;
3、已知向下合并图层(Ctrl+E)为把当前图层与下一可见图层合并,并以后者为图层名(如其下图层不可见则该命令不可用);则Ctrl+Alt+E的结果为将当前图层内容拷贝至下一图层;合并可见图层(Ctrl+Shift+E)时按住Alt键(Ctrl+Alt+Shift+E)为把所有可见图层复制一份后合并到当前图层(如建于最顶部的空图层)。
二、在具有二选一的可能时执行另一种选择
1、按住Alt键时用吸管工具吸取的将是背景色而非前景色;
2、按住Alt键时放大镜工具变为缩小工具;同理还可以在套索和多边形套索(L)模糊和锐化(R)、减淡和加深(O)、橡皮擦和历史记录橡皮擦(E)之间切换;
3、添加图层蒙板时缺省蒙板为全白,即不透明度为100%,配合Alt点击添加蒙板,则添加全黑蒙板,即图层完全透明;
4、在编辑图层蒙板的时候,配合Alt点击图层面板中的蒙板部分,可以让图像窗口显示蒙板视图,再次点击恢复到图层视图(按住SHIFT为切换关闭和打开蒙板);
5、拖动辅助线时按住Alt键可以在水平辅助线和垂直辅助线之间切换。按住Alt点击一条已经存在的垂直辅助线可以把它转为水平辅助线,反之亦然。
三、调用上一次对话框操作的参数
1、要原封不动的重复刚用过的滤镜,可以用组合键(Ctrl+F)来调用,如果要对前一次的滤镜参数进行修改(如果该滤镜有参数的话),则用组合键(Ctrl+Alt+F)调出滤镜对话框;如果滤镜没有参数可调,则一般情况下Alt无效(特例见下文);
2、在调整色阶、色相、色彩平衡、曲线等工具用法同上,要原封不动的重复上次的参数,需配合Alt调出保留参数的面板,追加一个回车确认。
四、牵扯到对话框操作时,来强制避免或者追加一个对话框
1、图层面板中建立一个新层时按住Alt键可以强制弹出新层属性设置对话框;
2、图层面板中删除一个图层时按住Alt键可以略过确认对话框直接删除图层;
3、上两条对于通道和路径、动作、历史纪录面板同样有效;
4、实现第1条所述之效果可以用Ctrl+Shift+N来实现,因此Ctrl+Shift+Alt+N等同于直接点击图层面板的创建新图层按钮;
5、当把背景层转化为普通层的方法一般为在图层面板的背景层上双击,弹出缺省转化为图层0的对话框;配合Alt双击可以略过对话框直接把背景层转化为图层0;
五、专用用法
1、进行图层编组的时候,按住Alt把光标移到两层间的边界线,光标变号,点击编组;
2、当前工具为画笔(B)、渐变(G)、图章(S)、喷枪的时候,按下Alt可临时激活吸管工具吸取前景色;这个方法常用来代替真正的吸管工具(I),因为前二者热键在左手区,背景色可以通过热键X来快速切换吸取;
3、在任意一个有参数可调整的对话框中,当对所调参数不满意时,按下Alt,此时按钮“取消”变为“复位”,点击则回到该对话框的初始状态;
4、在文本编辑中,Alt配合小键盘的左右方向键可以对字符间距进行微调;
5、调入通道:以RGB模式为例,热键Ctrl+~、Ctrl+
1、Ctrl+
2、Ctrl+3分别对应于显示全部通道和显示红、绿、蓝通道,Ctrl+4往后则对应于显示创立的Alpha通道1等;配合Alt键(Ctrl+Alt+4)则是把这些通道直接调入为选区;
6、在色板面板按下Alt键,光标变成剪刀,可以删除色板单元。
六、其他用法
1、PHOTOSHOP中打开文件的最快方式为双击桌面,Alt+双击桌面为打开为(Shift+双击桌面调出PHOTOSHOP的图像浏览器);
2、范围居中:在使用裁切、矩形或椭圆遮罩划定范围的时候,缺省状态鼠标单击的第一点为矩形或椭圆外切矩形的某一角点;如配合Alt则第一点为矩形或椭圆的圆心(配合Shift则强制正方形或圆形);同样适用于自由变换中(配合Shift为等比缩放);
3、执行相减:使用遮罩或者套索的时候,先划定一个选区,接着按Alt键可以从原选区中减去新的选区(Shift为增加选区),同时按Shift和Alt则为求新旧选区的交集;该性能同样运用于配合Ctrl键调入图层选区;
4、重复执行云彩滤镜时,配合Alt可以获得最强对比的云彩,其效果相当于一次普通云彩后紧跟一个自动色阶操作;
5、Alt+Backspace和Ctrl+Backspace组合键分别为填充前景色和背景色,另一个非常有用的热键是Shift+Backspace ――激活填充对话框;
另外,Alt+Shift+Backspace及Ctrl+Shift+Backspace组合键在填充前、背景色的时候只填充已存在的象素(保持透明区域);Ctrl+Alt+Backspace为填充快照;
6、连续按Alt+“[“或Alt+“]”可以依次(循环)激活下方或上方的图层为当前图层;
7、在曲线对话框中按住Alt单击曲线背景的网格可以令其在4×4和10×10之间切换;
8、调出软件彩蛋:比如按下Alt点击图层面板右上方的小三角,选最后一项“调板选项,则会出现一个魔法师的小窗口。
第四篇:三角形面积计算教案
教案标题:数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教案
系部:教科系系小学教育专业9班
教师:张伟伟(11407050203)
授课班级:五年级
科目:数学 时间:2014年4月26日
地点:教室
一、课题名称:三角形面积计算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理解、掌握和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三角形的有关问题,并能根据给出条件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3、让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每个三角形面积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关系。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尺子
学具准备:印发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一对。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
观察: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
2、思考、讨论:
(1)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是什么?
说明: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与平行四边形及面积的比较,直觉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增强了整体意识,同时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引发了深层次的心理动机
二、操作--思考--验证公式
1、提问:“底×高÷2”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形状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吗?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具进行操作、剪拼、思考、归纳。
2、三角形面积计算是一个什么样的计算规律呢?
(1)有一些三角形,同学们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剪、摆、拼、思考一下三角形面积是不是都有“底×高÷2”的计算规律。
(2)同桌共同讨论、研究。
(3)有结论以后可到黑板前面展示其过程,并说明理由。随学生展示出现以下情况:
摆拼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
(两个锐角三角形)
(两个钝角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 角 形 面 积=底×高÷2
(两个直角三角形)
长(正)方形面积=长×宽 三 角 形 面 积
= 底×高÷2
剪拼二:用一个三角形剪拼。同学们也可以下课后自己剪
图(1)(2)(3)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
(1)三角形面积=底×(高÷2)=底×高÷2
(2)三角形面积=(底÷2)×高=底×高÷2
(3)三角形面积=底×(高÷2)=底×高÷2
从而归纳三角形面积=底×高÷2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面积公式.
提问: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可以表示成:
S=ah÷2
[说明:学生怀着验证三角形面积是不是“底×高÷2”的强烈心理动机在课堂提供了较大“自由”空间里。主动进行摆拼、剪拼、思考、讨论。归纳并验证了“三角形面积=底×高÷2”的求积公式。]
4、出示第85页的例题
三、练习--思考--培养能力 1.完成第85页上的“做一做”。
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变为原来的1/2,则它的面积变化 4.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等底等高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一个三角形面积为20cm2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cm2 5.思考:
(1)右图中甲、乙面积是()
A.一样大
B.甲大
C.乙大
D.不能判断
(2)如右面三角形ABC的面积
为6cm2,底边AB长为4cm
在图中画出第三个顶点C的位置。
顶点C的位置仅有一处吗?
你能作几处呢?
[说明:练习分三个层次设计,第一层基本练习,旨在巩固、熟练公式;第二层设计判断练习,学生在思考中,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对求积公式的理解;第三个层次,主要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逆向思维能力,同时深化对三角形求积公式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等底等高: 三角 形 面 积=底 × 高 ÷ 2
第五篇:梯形的面积计算
“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梯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将从说
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作业布置这七个方面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梯形面积计算”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一部分内容,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是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知道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一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进行计算。利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应用转化的策略,将梯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的它的面积。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了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和转化策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空间能力。为学生将要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苏教版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特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孩子能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孩子能够熟练地应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公式的推导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合作交往意识;感受数学在自己身边,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数学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梯形面积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应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在计算梯形面积时,为什么要“除以2”
四、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应用演绎推理。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直观演示法:让孩子在教具中直观地表示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关系; 运用演绎推理:探讨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关系后,运用演绎推理,实行归纳概括,获得结论。组织变式,有层次练习,增加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二)学法
教学时,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借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小组合作、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同样的梯形去拼平行四边形,合作交流,相互启发。
采用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方法各抒己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有效地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重点与难点,体现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方式,我设计以下六个环节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求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要求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复习提问,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复习梯形的特征。拿出梯形的图形,回忆梯形的特征(上底,下底,高,面积)
给出一般梯形(上底,下底,高)。老师提出疑问:你们如何去求梯形面积。学生用自己的模型拼图,小组讨论学习。(引起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索,自主学习)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学生说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感悟到用转化的方法可以解决新问题,从而对学生的学法做了有力地指导,使学生更好地自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大胆提出猜测,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
为贯彻“学习是学习者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理念,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要充分相信学生,并为之提供主动建构的过程,从而使“有意义学习”的实现成为可能。自主探究学习,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拼拼剪剪中实现转换,使学生感受两个完全 一样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并叙述梯形与转化后图形之间的关系、探究、讨论,用拼图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在小组间相互交流,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学生汇报时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推理与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 高
(学生在交流与展示中相互得到启发,这样学生就经历了一个学习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这的同时借助多媒体的演示课件,和教师准备的教具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转化,数形结合,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
(三)推导公式,字母表示
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的悟出了梯形面积公式,但不一定讲得清道理,有的学生在公式的理解上存在障碍,这时就要我们教师点拨。这时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梳理思路找出最简便的解题方法,结合板书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应用演绎推理,师生共同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这时候计算公式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孩子理解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让他说一说,既是巩固新知,又在帮助孩子深化理解。
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表示:S=(a+b)h÷2(通过拼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归纳总结能力。)
(四)、公式应用、强化练习
练习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层次的练习: 1.巩固练习(直接用公式求面积):
书第20页,练一练1、2、3 2.发展与综合性练习
书第21页,练习四4、5、6(学生尝试解答,充分认识梯型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通过多方面练习让学生掌公式、运用公式,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回想一下,这节课学了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想一想,通过剪、拼能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 要计算梯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几个条件?还要注意什么?为什么?(通过结课让学生对整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形成知识整合)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书P21第1、2、3 2.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块梯形地,上底是30米,下底减少10米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就是1500平方米,原来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六、说板书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做到了重点突出,板书的结构便于演绎推理得出计算公式。
梯形面积的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表示:S=(a+b)h÷2
七、说作业布置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紧扣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现实意义,有效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沟通已有知识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素质。因而在作业布置这一块安排了书中的基础题,以巩固基础知识,同时设计了两道与生活有关的题目,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