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发挥家长会的作用
充分发挥家长会的作用,促进家校合作
论文摘要:家长会是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会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体会,从家长会的准备;家长会的内容;召开家长会应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家长会家校合作
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形成目标统一,要求一致,内容科学,方法优化,生动活泼的教育网络。召开家长会是进行家校合作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召开家长会,可以把学校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展示给家长,取得家长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并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可以展示班主任老师的风采,加深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可以使家长全面了解班级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并做好配合工作;通过老师与家长的相互沟通,家长和教师都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向家长传播先进的教改信息,对家长进行有效的家教培训,提高家教的科学性。总之家长会是沟通学校与家庭、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密切联系、协调一致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确定家长会的主题
开家长会要有明确的主题,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从集体到学习,从文娱到劳动,看似面面俱到,家长听了,如过耳之风,什么也没明确。因此每一次家长会必须有鲜明的主题,要有特色,避免每一次家长会都千篇一律,老师多次重复之无物,家长听之无味甚至丧失参加家长会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要明确主题并不是说只谈主题性问题。
2、做好通知工作
通常家长会是在特定时间内召开的,能否确保家长全部及时出席对于家长会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将要召开家长会的信息提前通知给家长。可将要召开家长会的内容、时间、地点、本次家长会的特殊意义及要求家长提前准备的工作通过邀请书的形式由学生带给家长。为保证邀请书能够及时送达家长手中,可要求学生将家长签字的回执带回学校。对于某些特殊的学生,可直接打电话以适当的形式通知家长。为避免有的家长忘记,在家长会前夕要求学生再次提醒家长。总之,要通过认真、细致、科学的通知方式,让家长明确参加家长会的重要性,消除疑虑,做好各种物质和时间上的准备,确保全体家长能够及时全部到齐。
3、准备好各种材料
通常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学校班级都会向家长印发一些家教材料,对此学校班主任老师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为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有时还需要准备好一定的调查问卷。为进一步取得家长对学校及班级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有时还需要准备一定的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的材料。
4、收集好各项信息
家长会是一个家长、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为此,班主任有必要收集好各项信息。如整理每个学生的成绩信息,如整体学习成绩、优势劣势学科等;向各任课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潜能;能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整体性的评价;了解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家庭成员及经济状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班主任老师在与每一位家长交谈时有针对性的谈话,增强家长由于自己的孩子受到关注的自豪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班主任老师才能够根据各家长的特点用适当的谈话方式和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其他各项准备工作
如确定家长会的各项程序,召集好各任课老师,安排好有关发言的学生和家长,安排好打扫和装饰教室的学生,必要时预约好有关专家等。
二、家长会要有充实的内容
要想让家长会对家长有吸引力,开得有价值,家长会必须有充实的内容。
1、家长会要让家长有看的内容
家长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和表现。为此,可将学生的作业本、课前演讲的资料、课外活动的成绩有针对性地展示给家长,同时,精心制作教室后面的宣传板,展示学生风采和班级良好的精神面貌。同时,可将班级优秀学生的成绩和成果展示给广大家长,以增强家长对班级的自豪感和信任感。但一定要教育广大家长特别时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各项成绩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并教给他们科学的教育方法。切忌把家长会开成告状会。
2、家长会要让家长有听的内容
让学生代表谈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关心什么,他们有何兴趣爱好,他们对家长有哪些要求等,启发家长反思自己的家教行为;让成绩及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方法及家长的教育方法让家长明确孩子应该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让一些优秀学生的家长谈自己的家教方法启发其他家长吸取科学的家教方法;让各任课老师讲有关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增强家长对老师教学方法和方式的理解、增强家长对学生具体学科学习的正确认识;通过班主任的各项介绍及建议,增强家长对班集体及班主任的了解,理解并信任班主任的各项工作,特别是通过班主任及有关专家的家教培训,使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使他们逐渐学会科学的家教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有效作用。
3、家长会要让家长有事可做
可让家长填写有关学生性格、爱好、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等有关学生信息的调查表(第一次家长会);可让家长填写学生近期在家表现的调查表;可让家长填写家长对学生教育方面困惑的问题调查表;可让家长填写对学校或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表等。有时还要在会后给家长布置这样的作业:给孩子写一封有关回顾孩子光荣历史,对孩子未来期盼等方面的书信,以增强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激发学生的信心和斗志。
三、召开家长会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对家长进行家教方面的方法指导
老师要指导家长学会爱子女。家长爱子女天经地义,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必须使家长明白: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和后果。家长对子女的爱必须有理智,有分寸。只有这样,爱才能转变成为对子女伟大的教育力量,才能发挥爱特有的教育功效。
老师要指导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适中。要让每个家长都知道孩子走向社会,成为普通人的居多,是小草就让其点缀大地,是大树就让其成为栋梁。如果脱离子女的实际水平,一味追求高水平的期望并不现实。
老师要指导家长对孩子的困惑、缺点和不足采取科学的态度,采取科学的疏导和帮助方法。可向家长推荐一些家教方面的好文章、好书和一些好的教育网站。
2、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在公开场合不能说自己的班级很差,更不能明说某某学生不好。家长对班级和孩子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3、不要发牢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甚至会对学校和某些家长有这样的委屈和不满,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如何都不能把这种委屈和不满以牢骚的形式发泄出来。这样不仅会影响班主任自身的形象和威望,甚至会影响到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和信任。当然,班主任可以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诚恳地表达出来,以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但班主任一定要表现出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4、注重谈话技巧,力求和谐融洽
家长会上教师一定要注重谈话技巧,切忌语言生硬、态度死板。教师说话要谦虚有格,不要信口开河;态度要平易近人,不要盛气凌人;语调要和蔼可亲,不要趾高气扬;举止要文明大方,不要目空一切。这样才能融化隔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那些冰山。家长从中也能直接获得对老师,特别是对班主任的感性印象(如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教育风格、师德修养等等),这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会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回答家长问题时要耐心,做到实事求是,不夸大,不掩饰。对学生的优点要充分肯定,语气要舒缓,亲切,让家长感到老师对他们子女的关心,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要“告状”,而应严肃指出后果,积极地帮助家长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提出矫正的措施和意见,使家长感觉到学校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甚至对后进生更为关心,于是家长能够放心,并乐于配合校方做好工作。对学生的优点要“放大”,对学生的缺点要“缩小”,多赞扬,少批评,更不要随意给家长“告状”,一般不要把学生的“隐私”告诉家长。“告状”的班主任会失去学生的信任,次数多了,家长也会认为你无能。
5、创设氛围,注重情感作用
班主任还应有意创设和谐氛围,注重情感作用,让家长感觉既隆重又亲切,使之自然而然对校方产生一种心心相印的感情,比如环境布置得整洁些;桌椅采用“圆桌式”摆放,便于家长讨论、交流;在黑板上写一些富于情感的标语,展示学生的一些作品;而不是让家长产生一种子女不好父母挨整的心态。我认为只有家长与学校和谐融洽了,才能使家长学校两股劲汇聚在一起,形成合力,起到更有效的教育作用。
6、家长会要提供并创造家长、老师双向交流的机会
开家长会时,家长不应只是听众,不是旁观者,他们是班主任充分协调和利用的教育力量。因而,开家长会时,家长只处于被动的“听”的位置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可以将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在家长会上提出来,与家长协商,群策群力,共同探讨,肯定大有受益。另外还可以向家长询问他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将这些意见和建议记录下来,有助于学校工作的改善。
7、家长会要形式多样
家长会除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外,还需要有面向特定群体学生的特殊形式。学生干部家长会(指导学生学习与社会工作两不误,进一步提高全面素质),学习困难学生家长会(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心理素质、不畏困难),进步趋势明显的学生家长会(鼓舞干劲,指导学法,注重能力培养,从题海中走出来),纪律较差的学生家长会(注重对意志、情感、兴趣、性格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完善道德人格)等等。这样可克服面向全体的家长会无法与每一家长进行交流,内容缺乏针对性等弊端。
在家长会的主持问题上,也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可以让班干部主持,这样既可以增强班级工作的可信度,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也可让家长来主持,这要可以拉近家长和学校、老师的距离。
在家长会的时间选择上,不要拘泥于期初、期中考试后、期末的一般模式,根据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可临时召开家长会。当然,家长会的次数不宜过多。
第二篇: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作用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由于民主党派调研课题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单位,每个人的背景、学历、经历等因素都有不同,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课题负责人往往是这方面的专家,知悉该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调研报告的撰写应克服个人色彩,特别是对问题的研究与对策,都应建立在调研基础上。课题负责人要牢记在心,要广泛听取课题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修订报告的主旨、观点,客观全面反映课题组调研的实力和水平。
第三篇: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加强代表工作 丰富活动内容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做好代表工作是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人大常委会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代表法》,积极探索代表工作的新途径,努力发挥代表的作用,不断总结经验,促进代表工作深入开展。
一、以提高代表素质和履职水平为要求,加强代表法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
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大工作水平的高低和效果的大小。区人大常委会在人大代表换届时,注意把好代表入口关,努力把那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志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法制观念强,乐于为人民服务的、群众信赖的代表选举出来。届中,区人大常委会加大代表法的执行力度,依法终止了2名不履行代表职责的代表资格,接受了各代表的辞职请求,并补选了15名素质较高的代表,整体素质比上一届有了新的提高,为代表参政议政打下良好的基础。
区人大常委会不但注意把好代表入口关,还重视抓好代表的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一是举办讲座领着学,对我区新当选的人大代表进行轮训,内容涉及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基本法律,通过学习使代表们把握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充分认识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掌握执行代表职务的方法和途径。二是提供材料促自学,定期向代表们寄送人大简报信息、《人民政坛》、《莆田人大》、《地方人大代表手册》等材料,及时通报人大及“一府两院”工作情况,为代表们知政、议政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并对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分工,分别到各自联系的代表活动小组指导代表自学。三是联系实际经常学,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在举行人大常委会会议时,邀请代表列席,开展活动时邀请代表参加,让代表在履行职务中,结合实际学习视察调查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五是组织交流互相学,每年都组织召开代表工作会议,请老代表、先进代表介绍经验,在实践中传帮带,并组织代表到兄弟县区考察,学习兄弟单位人大的经验和做法。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代表们的履职水平逐步得到了提高。
二、以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为重点,加强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
代表提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务,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通过人大代表以代表议案、建议的形式反映出来,办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为此,区人大常委会在重视引导代表想大局议大事,提好提准议案建议的同时,重点加大了议案、建议的办理力度,与“一府两院”共同制定了三项制度、严把三道关口,确保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的提高。三项制度:一是交办制度。对人大代表的建议,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及时分类,登记造册,明确承办单位,提出办理要求,规定完成时间,交有关单位和组织办理。二是责任制度。要求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对有涉及几个单位的,由“一府两院”明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对情况比较复杂、办理难度比较大的建议,邀请代表一起调查,共商解决办法。三是通报制度,两个月通报一次代表议案、建议、意见的办理进度和情况。三道关口:一是领导签字关。承办单位领导对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要亲自把关,要在答复件上签字,以示负责。二是人大审查关。承办单位在给代表寄送答复之前送人大审查把关,发现敷衍搪塞、答复意见不符合办理要求的退回去,要求重新办理。三是代表反馈关。在承办单位向代表寄送答复件时,人大办同时寄上《征求意见函》,对代表不满意的答复件,一律退回重办,直到满意或基本满意为此。同时,人大常委会还适时组织人大代表对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进行视察检查,重点检查“答复意见”的落实情况,对代表的承诺未能兑现的,向承办单位提出询问,作出批评,对办理工作完成比较好的予以表扬。通过二年的狠抓落实,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体现在“三个明显”。一是承办单位的承办责任和办理质量明显提高。如:周玉兰代表在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治理黄霞福利橡胶厂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建议》。区政府十分重视,责成区环保局立案查处,区环保局本着对代表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停厂整顿无果的情况下,于2001年6月依法取缔该厂,群众拍手称快。二是代表的议案、建议明显增多,五次会议代表的议案、建议63件,比四次会议多了16件。周玉兰代表一人就提了5件。三是代表参与议案、建议办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如:田丽英代表不仅在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拨资重建东升桥的建议”。而且能体谅政府的实际困难,带头捐款,动员全村群众积极配合区、镇政府共同解决缺资问题,该桥已于2001年7月建成通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以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目的,不断丰富代表活动的途径
常委会在总结上几届代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关于加强区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逐步建立完善了一些相关配套的制度,使代表工作更具制度化、经常化,做到了常委会有行动,代表就有活动。并注重从三个方面发挥代表作用。一是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发挥作用。几年来,区人大代表围绕全区的经济发展,通过例会集中参观与平时视察调查,共提出300多条建议意见,大多得到了“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许多优秀人大代表进入村居两委班子,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和经济振兴的领头雁。二是围绕贯彻实施法律法规发挥作用。几年来,先后有400多人次各级人大代表,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活动和跟踪督办工作,促进了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的贯彻实施。许多人大代表也在宣传、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中发挥出表率作用。三是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发挥作用。换届以来,我们组织了人大代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减轻农民负担、环境保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村级财务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社会治安等热点问题进行视察检查,提出监督意见,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解决,维护了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安定稳定。
区人大常委会在做好代表的编组学习、组织代表视察检查、评议等常规的代表工作外,还注意从三个层面积极探索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新途径、新措施,努力发挥代表作用。
1、常委会组织活动,力求创新求实。结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一联二带三创”活动,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争当先进代表活动小组,争当优秀代表的“双争”活动;二是实行了人大代表在基层轮流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三是每年组织一次办理人代会议案、建议“回头看”活动;四是设立区、镇人大代表活动室,建立热线电话制度,并力促镇(街)人大配备一名专职干事,加强与代表的联系,从感情上贴近代表,努力帮助代表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以上四项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代表与选民的联系,进一步发挥了人大代表在两个文明建设的中作用。
2、引导代表小组活动,力促制度化、经常化。区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所属的选区、居住地、工作单位、行业和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把我区的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混合编成14个代表活动小组,并把加强代表小组活动列入常委会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常委会领导联系代表小组制度、代表小组季度活动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和先进表彰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代表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经过几年的实践,各代表活动小组的活动逐渐步入规范化、制度化,他们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定期开展活动,积极为民办实事、好事。如:涵东街道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定期深入村(居)、企事业单位了解行政执法情况,去年,发现该街道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存在很大问题,影响全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及时写出调查报告,向街道办和有关部门反映,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区计生局、涵东办采取果断措施,拉网式清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加大管理力度,使计划生育工作回到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又如:XX区旧城东片区改造作为市为民办实事的十八个重点项目之一,涉及面广,涵东、涵西人大代表活动小组专门组织了“旧城改造专题视察组”,多次深入视察调研,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旧城改造工作如期进行,发挥了代表应有的作用。
3、鼓励代表积极履职,力争创优。区人大常委会抓住人大代表生活在人民群众中,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求什么了解比较及时全面的特点,要求做到“五个一”,即每季度与区镇人大通一次热线电话,每年联系挂钩一个困难户,提一条议案或建议,参加一次以上视察检查,为选区办一件实事好事。同时,常委会还不断拓宽渠道,积极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大部分代表被“一府两院”聘为法律监督员,廉政监督员、行评代表、人民陪审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应有的作用,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本届以来,我们虽然在开展代表工作方面大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了党委的肯定,代表的欢迎,人民的好评。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与法律赋予的职责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认真总结经验,学习借鉴兄弟县区人大工作的好做法,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努力开创人大代表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浅谈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关于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的建议
郭晓明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努力提高代表素质,发挥代表作用,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工作,充分发挥好代表作用,提高代表履职水平。我们在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中应做到以下六点: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代表工作的指导。要把人大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经常研究工作,帮助解决问题,从政治上、经济上积极支持人大代表开展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及各乡镇人大主席团要充分创造条件,通过精心组织人代会期间和闭会期间的代表视察、执法检查、评议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代表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二)完善代表结构,保证代表作用的有效发挥。要正确处理代表结构与代表素质间的关系,找准代表构成、代表履职能力和发挥代表作用间的结合点,一方面要考虑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科学界定代表的界别和条件,力求做到职业结构多面化、知识结构合理化、党派结构多元化、年龄结构阶梯化,以保证各阶层的利益和诉求通过其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代表反映到决策中来。另一方面,不能降低代表的标准,要考虑代表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对代表作用发挥产生的影响。一要在今后的人大换届选举中,增加一线和非党代表的比例,避免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占用工人、农民代表名额现象的发生。二要适当增加专业代表的比例,使代表在其熟悉的领域更好地参与对政府各项工作的监督。三要进一步完善代表辞职程序,探索建立代表辞职制度,打破代表终届制,确保代表队伍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代表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一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根据当选代表自身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把宪法以及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与代表履职密切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人大制度的基本理论、人大工作的基本程序、提出议案和建议、代表活动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培训的重点,增强代表的法律意识,明确其权
利和义务,完善其知识结构。二是丰富培训的形式。要将多媒体、电子网络等现代技术运用到代表培训中,不断充实和创新培训方式,使培训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代表就群众和代表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视察,并将这些工作同人大代表培训相结合,进一步拓展代表学习、交流的平台和空间,为代表履职创造更好的条件。要结合代表履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个案讲解培训或专题培训,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三是增强培训的时效性。要适时组织代表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县委和人大会议精神的学习,使代表及时将会议精神贯彻到履职当中,提高代表的政治敏锐性。四是保证培训的经常性。要把代表的培训贯穿于代表任期的全过程,通过探索建立代表培训档案的形式,研究制定有利于提高代表素质,发挥代表作用的长效培训机制。
(四)落实代表知情知政权,充分发挥代表监督职能。一是实行工作通报制度。“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应尽量扩大政务公开度,通过规范的程序和形式,定期将工作情况寄发给代表,使其充分、及时地了解政情。二是建立重大事项听证会制度。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作重大决定,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定前,应通过召开代表听证会、论证会、议证会、设立代表信箱等形式,听取代表意见,了解群众意愿。三是建立代表列席政府会议制度。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及有关会议,方便代表了解政情政务,监督政府工作。
(五)抓好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提高活动实效。闭会期间代表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代表作用的发挥。开展好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要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突出主题。各代表小组在组织代表活动时,必须确定活动议题,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重点工程建设、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提高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二是规范程序。组织代表活动要做到计划详实、内容充实、程序规范,每次活动都要有汇报、有座谈、有视察、有建议,避免代表活动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三是鼓励代表开展个人视察活动,充分利用代表
个人持证视察的灵活性,深入基层和群众,就涉及民生、影响群众生活的具体问题进行视察调研,为提出代表建议提供可靠资料,提高代表活动的质量。四是建立人大代表约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制度,加强代表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利于形成下情上知、上情下达的工作局面,增强工作的互动性,激发代表履行职务的责任意识。
(六)建立和完善人大代表履职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一是推行代表履职情况通报制度。发挥代表履职档案的作用,对代表任期内参加活动、专题审议、提出建议、开展视察等情况定期在全体代表或广大选民中予以通报,同时将代表履职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通报,使代表置于社会、选民和原单位的监督之下。二是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制定代表履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通过定期开展批评、劝诫代表不作为活动的形式,提高代表履职意识,杜绝代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第五篇: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国有企业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利的代表,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企业改革、加快经济发展、保持队伍稳定的依靠力量。工会要为建设和谐企业发挥作用,在党政和职工之间架起更加畅通的桥梁,系起更加紧密的纽带,在建设和谐企业的进程中施展着更大的作用。就如何充分发挥工会作用,笔者浅谈几点看法:
企业各级管理者应重视工会作用发挥,真正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职工之家”。在构建和谐企业的今天,尤其是基层单位的行政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凝聚力工程建设,积极做好职工群众的贴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在生活上关心职工,关心职工的冷暖,关心职工的疾苦,关心职工的健康安全。这是凝聚力工程中的一项基础工作。积极采取平等交流及个别谈心等方式,来了解新老职工的思想情绪,把握他们的呼吸脉搏,因地制宜创造优美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改善职工福利,努力提高生活品质,让职工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企业的温暖,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友情,更好地促进职工安居乐业。
在政治上尊重职工,主要是尊重职工的自身价值和权力。无论职位高低、新老同志,在入党、培训、选拔人才、评功评奖、福利上一律享受平等待遇,让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在竞争中
实现自身价值。在工作上依靠职工,工人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定不移地确认员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凡重大决策,必须经员工大会讨论通过,倡导大家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员工有权通过各种渠道向企业提出建议和意见。对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还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借以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落实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克服把工人当成打工仔的雇佣思想,增强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通过职代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坚持经常性把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向员工交底,集思广益,使企业改革的每一举错,都能充分体现民主意志和主人翁地位,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和主人翁地位。促进员工以主人翁姿态关注生产经营,关注企业改革发展,重视企业效益,爱护企业声誉。
在工作内容上,要适应职工群众的需求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吹拉弹唱”和搞好职工福利等是工会工作的基本组成内容,有利于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活跃企业气氛,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等。然而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工会工作内容必须提升层次。要服务发展大局,深入开展“事事争上游,人人争先进” 及“加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等积极向上的有益活动,培养职工的“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和“我是中央企业,我要做的更好”的理念。把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促进企业发展上来,与企业一起夯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
深化职代会制度的建设工作,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企业职代会制度是企业进行民主管理、规范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其作用和价值日渐显现出来,工会必须要深化职代会制度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职工民主管理、企务公开制度,认真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使职工通过职代会,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充分享有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企业与广大职工结成一个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在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强化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工会应尽职保障职工的合法利益,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的收入水平与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持同步,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要充分表达职工的意志、愿望和要求,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和职工工资、人力资源管理等事项的公开、公正、公平,保障职工知情、参与和决策的各项民主权利。
要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帮助困难职工的工作,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会的帮扶工作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监督和落实好针对困难职工群体的各项基本保障政策,让困难职工了解掌握并充分享受到这些政策。二是广泛开展对困难职工的就业救助、子女工作分配、医疗救助,推动送温暖工程的经常化、制度化,为职工排忧解难。帮扶工作应加强针对性,保证实效性,从职工群众迫切需要帮助的方面人手,多在“扶”字上下功夫,探索多
种帮扶形式,使帮扶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整合。形成企业党政工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工会有效运作的长效机制。
认真搞好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值得工会特别关注的工作重点。作为企业,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实处,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这些工作中,工会组织要监督行政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改善职工作业条件,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各种群众性的安全生产活动,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平安,从而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实现企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