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诚信的“金融逻辑”为何在中国失灵
诚信的“金融逻辑”为何在中国失灵
“打假” 和“造假”两个世界,最近好像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是方舟子8月29日遇袭,舆论猜测可能来自于对方舟子打假的报复,虽然方的伤势不重,但也足以威慑热衷打假的人们;另一方面,8月25日唐骏通过大华建设借壳上市,并成为后者的董事长,实际上,即使在关于唐骏学历争议最高峰时的7月后两周,他作为总裁的上市公司—新华都股价不仅没跌,反而有些上涨。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打假者生命受到威胁,而作假者呢?当上市公司总裁的诚信受到质疑时,其股价为什么不跌反涨?
当然,如果仅仅是学历造假的偶发事件,没有公然宣扬“能骗到所有人就是成功”的价值观,没有伤害社会道德秩序、没有伤人伤物,没有形成社会造假气候,那也就罢了。可是,事情不止如此,如今,航空公司飞行员的飞行资历也有造假,婴儿奶粉也因造假有毒,茶油添加剂安全度也造假,食品饮料也有假冒……在一次次“假”“毒”波的冲击下,老百姓不只是视听疲劳,而且不安全感明显上升,而制约造假、行骗等道德问题的商业规则、惩罚机制,在中国看起来似乎也是失灵的,这就不但未能遏制造假的进一步泛滥,而
且加剧了中国社会当前的阶层分裂、价值混乱。
中庸之道可以休也
造假风之所以到今天这种广度,原因当然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造假的成本收益比太划算,超额利润太大,而即使造假被揭露,也不见得有处罚,造假的预期成本太低。
近年来造假故事太多。就以2006年最有名的“汉芯”事件为例,当年1月中,先是有人在网上透露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研制的所谓“汉芯一号”,是造假。经过媒体的广泛追踪报道,上海交大于2006年5月12日向媒体证实汉芯是假的,并通报表示陈进被撤销各项职务和学术头衔,国家有关部委也与其解除科研合同,并追缴一亿多元各项研究费用。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即使陈进欺诈多个部委及上海市政府单位,骗取了如此数额的科研经费,除了上海交大将其免职、免头衔外,没有任何机构对陈进追究法律责任、进行法律制裁。这类事件如此结局,冲击了社会的道德与法治底线,给法律的严肃性构成硬伤,同时,从另
一方面鼓励了未来的造假者。
2006年6月,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杰教授,因为学术造假,被校方“终止其聘用合同”、“解除教授资格”等处罚。那次已经是近年对造假处理得干净利落的了,但还是仅停留在“把骗到的还回去”的层面,没有其他处罚或刑罚,使作假的实际成本几乎为零。
据《新世纪》周刊追踪报道,湖南省质监局早在2010年2月就发现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但却一直没有公布。到8月20日,金浩茶油还在其网站声明,称网上论坛及微博出现的关于“金浩茶油被查出致癌物超标6倍”属谣传,公司承诺金浩茶油系列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可靠。
8月21日,湖南省质监局还向省内官方媒体通报了“茶籽油生产加工企业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称23家企业33种茶油产品抽检结果均为合格,其中包括金浩公司部分茶油产品。8月30日,《新世纪》详细报道了金浩问题茶油秘密“召回”的过程等问题,但这一问题掩藏时间已长达近半年。在接受采访时,省质监部门负
责人称,选择不公开是“维稳”需要。
从这几件以及其他众多著名案例中,我们看到造假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包括政府权力过多控制社会资源的配置、权贵联盟、司法不独立、法治不到位等等。由政府部门掌握“技术创新”资源、科研资源、教育资源、行业资源、学位资源等,寻租机会必然会多,造假的激励就翻倍甚至翻数倍。行政配置资源跟市场配置资源的最大差别在于:后者看重经济回报,看“硬功夫”,而前者不在乎经济回报,主要甚至只在乎政绩,由于“政绩”既主观又不一定有形有色,不一定跟效率挂钩,所以,当行政权力挡道资源配置时,忽悠、造假反而更能让行政掌权者和陈进们双赢。因此,市场化程度越低、政府配置的资源比重越高的社会,给造假带来的激励必然越高,在权力受媒体监督有限的社会里尤其如此。
正因为造假、忽悠更能让行政当权者和造假者各得其所,所以,一旦骗局被发现,从法律和行政上追究造假者的可能性就不会高,司法也不太会介入,因为如果司法和其他责任部门“太认真”,就会捅出太多权贵。就像陈进“汉芯”案一样,责任仅追到免除职务为止,而这职务本来就是骗取的。
当然,今天造假盛行,不全是制度所致,也还有文化观念因素,人们的观念并没完全适应新的社会结构。众所周知,中庸之道渗透中国社会两千余年,强调的是对事情不要太认真,包括对作假者不要太认真追究。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庸之道基本够用,也不会使社会造假成风,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在农业社会,行骗能获得的好处非常有限,跟现在的政府项目金额、上市公司市值、假药毒奶粉销售额完全不是同一个数量级,因此,造假的激励非常有限;其二,造假一旦被发现,其代价会很大,传统的中国以乡村熟人社会为主,村民又基本是世世代代为左邻右舍,所以,一旦张三造假被发现,不仅他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会立即受损,而且其子孙后代皆受牵连,因此,造假被发现后的代价极高;其三,虽然农村社会可以中庸之道对待造假,但家族的家法、宗族的宗法不一定放过。关于宗法的冷酷无情,已有不少介绍和批判,这里不必多说。也由于在熟人社会,信息不对称程度低,造假不被发现的概率较低,造假者受到家族宗族处罚的预期一般较高。相比之下,在今天已相当城市化、人口流动已很高的中国社会,一方面,经济市场不仅跨越全国,甚至可以跨越全球,那么,造假、行骗所能带来的好处已经以亿、百亿计算,特别是有了股票市场以后,造假能带来的好处可以达上千亿,造假的诱惑是纯粹意义上的今非昔比。另一方面,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今非昔比,原来的熟人社会人口少,又是世世代代左邻右舍,不了解也很难。
可是,今天在城市即使是物理上的左邻右舍,也不见得彼此认识,更不要谈任何深交,这使得造假被发现的难度大大增加,也就是说,从信息角度看,今天的造假预期成本比以前低。这样,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造假好处大大提高,而造假成本又比以前低,于是,造假不盛行也难。
也就是说,今天造假盛行除了制度因素外,不一定是中国人的道德水准真的比以前低很多,而是现代经济和社会结构改变了造假的利弊计算,新的利弊权衡可能使许多本来不一定造假的人也“理性”选择造假。
如何改变这一造假利弊平衡点呢?道德教育已经试过多年,舆论的谴责如果没有在现实层面兑现惩罚,只是披露造假事实、遭受公众舆论的讨伐,对造假者来说,基本不管用。而是必须从法治角度加大对造假、欺骗行为的处罚和刑罚。这当然不只是指提高对造假行为的刑罚力度,而是指按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造假者进行一致的法律制裁,这也涉及到司法独立、媒体自由监督的制度问题,涉及到官与商必须分离的问题。如果对造假还是沿袭过去的中庸之道、沿袭司法不独立的传统,造假风基本不会停止,而只
会继续恶化。
“劣币驱逐良币”的股市激励
以前,当我们谈到信息浑浊、股东权益的司法保护不可靠、监管模糊不一致的股市只会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时,那个结论显得太抽象。但是,在看到唐骏学历造假争论深入的同时新华都股价照样上涨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中国股市对造假麻木、甚至通过高股价奖励,就是这样让“劣币驱逐良币”。
当然,或许股市的逻辑是正确、理性的,因为股市参与者或许知道更大的中国社会和权力部门对造假麻木,不会去处罚造假者,包括唐骏和禹晋永的言行照样被社会信任,他们推销的产品和服务被社会照买不误,而且如果上市公司真的有问题,相应的地方政府也不会袖手旁观的。于是,股市投资者没理由抛售问题公司股票!— 如果真是如此,只能说明股市所代表的“劣币驱逐良币”机制是更深层社会和制度问题的反
映,说明整个社会是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场所。
但是,从股市本身的机制设计看,的确也为造假者提供了方便。其一是单边市,即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股票。也就是说,即使大多数股民没法明白真相,只要有少数股民和机构投资者能够看清唐骏等人的不诚信,只要他们可以做空新华都,那么,新华都们、紫金矿业们的股价或许还不至于上涨!不管从民事诉讼角度讲,还是从实际利益角度,只要股价不跌,股东和董事会都不会有压力问责总裁迫使他下台。因此,做空等市场机制是问责传导链条的重要环节,一旦缺此,唐骏诚信可以一落千丈,但其掌管的公司股价可能继续涨,董事会和股东照样无动于衷!虽然现在的融资融券把做空的门打开一点,但效果非常有限。
其二是股东司法诉讼上的障碍,亦即,中小投资者向上市公司索赔的前置条件是已有行政处罚。但是,虽然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内幕交易较频,但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并不多。为了保住股市价位、为了维稳,监管部门可能选择对作假欺诈、内幕交易不作为。这等于保护了造假上市公司和造假人,使上市公司
股价难以反映真实的投资价值。
其三,媒体对上市公司和其他造假对象做追踪调查时,时常受到对方的安全威胁和侵权诉讼威胁。结果,股市上的信息难以清晰和充分,使股票价格不是根据单个公司的好坏涨跌,而是跟着大盘同涨同跌。
根据我的计算,到近几年的A股市场,在任何一周中,平均有超过90%的个股是同涨同跌。当信息浑浊、股东权益不保护、监管不到位的程度如此之高,使个股价格的同涨同跌程度超过90%时,这个股市真的没法区分好坏,没法准确地奖励诚信好公司、处罚造假坏公司!股价上涨和下跌的通道都应该畅通,上涨通道保障诚信公司能得到奖励,股价下跌通道是确保坏公司能被问责处罚。
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经济都变了,制度也得跟着改革。只要中国股市的做空机制、信息环境、股东权益保护制度不发生变化,只要权贵联盟在一起,只要整个社会的制度架构和文化观念不发生变化,明天还会
是唐骏们风光,方舟子们提心吊胆。
第二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1204班 钱磊 2120122983 之前我读了《货币战争》,此书中讲明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发行权由私人财团掌控。国家的开支通过抵押国家税收和信用发行政府债券获得,私人财团买入债权后按比例确定货币量,或者由他国购买。因此,西方国家在有效对抗通胀方面有一定欠缺。《货币战争》实际上在讲“阴谋论”,这种论调是否真实到现在也无定论,但这本书令我初步了解了美国的金融业,也令我对美国的体制产生了好奇。为什么负债累累的国家的经济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呢?譬如美国就是世界最大的负债国。后来我接触到了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令我获益匪浅,解释了看似违背常理的靠借债发展的美国体制,及中国一些传统思想中透露出的金融思想。
按中国传统的思维来看,负债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由于投资回报率的因素,债务即负资产不一定不好。但是如果这笔债务投资回报大于债务本身,那么它这个负资产就增值了,社会总资产就增加了。例如,美国政府虽然负债累累,但赤字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融到了资本,用于各种投资和开销,同时投资的那部分的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务总额,政府的正确融资行为将使债券资产增值,社会的资产总额随之增长。社会资产总额在正面增长的同时,整体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长,面对舆论压力,政府选择只能是减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涨。
因此,一个国家负债累累未必是坏事,发行债券只是在花未来的收入,只要不发生大的灾难致使国家还不起国债,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富强,并且国家负债累累会促进民主化的发展,因为穷国绝对不会也不敢做令大多数民众不高兴的事,而富国就不同了,就拿朱棣时期的明朝来说,国库充盈、深藏万宝,别说民众敢反抗就连周边国家都不敢惹明朝。由此可见,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太大了。
在中国,金融发展也是这几十年的事,但我从书中了解到虽然中国金融业尚不成熟,但在古代就已经有了金融的思想。人们通常说的“养子防老”就是一种无形的金融工具,与现在的养老保险类似,而相应的产生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三纲五常”、孝 道等。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需求产生相应的制度,文化又为制度巩固的需要相应而生,逐渐成熟并深入人心。
读完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我获益匪浅:我明白看似不好的制度并不一定产生坏的结果,并不能总以中国传统的眼光看问题。同时正如陈教授指出的,在近4年中,中国的GDP总量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而不断前移,至2010年中国已经跃升为GDP总量全球第二。中国经济的每一次超越,都引起了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自豪感。但是在中国日益强大,民众自豪感油然而生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另一个事实: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0.36万美元,美国4.224万美元,日本3.87万美元。即中国人均收入不及美国、日本的1/10。中国的人均收入世界排名第106位。面对中国13亿的人口,再大的经济总量平分到每个人身上都显得微不足道到底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财富如何在国与民之间分配,是一个古老的政治问题。荀子对国富民弱这种状况做过结论:“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国蹶。”意思是这种国家是要溃败的。为何把财富集中在政府手中,无法成为头等强国,反而充满社会危机呢?战国时代的尉缭子很早就指出:“亡国富仓府,谓上满下漏,患无所救。”意思是要想亡国就把财富集中到政府的库房中,因为政府能控制的财富越多,各种腐败行为会愈多,社会矛盾便越激烈,贫富分化也会越厉害,社会秩序反而处在了一触即发的祸患之中。比如曾辉煌一时的秦与隋朝都是这样,虽留下了万里长城、大运河等宏大工程,但都崩溃于一时。这对现代中国的发展是一种警示。
中国正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曲折前进,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在等着我们。由于清朝的闭关、日本的侵略等,中国很多方面多落后于世界,比如金融,但正因如此,我们可以从金融业高度发达的美国陷于金融危机得到启示,以免重蹈覆辙。况且中国有团结起来办大事的优势,比如中国的航天事业已达世界领先水平,所以中国一定会越来越繁荣富强。
第三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推荐]
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典型例子就是“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
“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如上所说,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无所养,因此,小时候孩子必须对父母服从,要不长大还了得!这种情况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种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压制,整个社会缺失创新气氛。儒家的长幼有序,三纲五常从道德上给与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么不仅家庭内部,社会方面也会给与不孝子女以巨大压力。这样,家文化带有很重的责任与义务感,极大地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压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种方式去规避家庭风险,那就是现代金融!
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如果老年人也能经济独立,那么他们将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过分干预,退休基金、养老保险等为规避未来风险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老人参与这些金融活动就会在年老时享受金融投资带来的回报。
上面的描述只是从家的角度分析金融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那么对于社会而言其存在性以及发展的必要就不言而喻。
金融初期主要形式是银行以及保险。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是其发展的摇篮。这些国家为了拓展其海外贸易,维护海上霸权地位,大力发展银行以及保险业务,后来为了维持战争需要,又大量发行国家债券,从而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英国是最早发行股票的国家,但由于缺乏相关监督契约制度,发生南海股市大泡沫,英国决定限制股票发展,从而逐渐在竞争中失去金融霸主地位而被美国取代。证券,保险,基金,债券,说到底,就是为了优化资金的配置,将未来收入流现金化,也即资本化!
人们一般在青壮年时期消费需求最大,但此时的钱也最紧张,而到老年时最不需要花钱却最不缺钱,为此利用金融,他们可以通过借贷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来满足消费的需求,这样做的好处:
1、优化资金的配置,使资金能按需分配,避免出现没钱时消费需求最大而有钱时消费需求弱的现象;
2、减轻一次购买时的压力,提前享受生活;
3、促进社会消费,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美国式的消费模式是一种合理理财与投资的模式,是先进的!那么,为什么美国还会成为经济危机的源头呢?这是否说明美国式消费的终结?
答案是:不是!美国的金融危机的确来源于这种借贷消费,但不是模式本身所带来的,读后感《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举美国住房按揭贷款为例:A想买一套房,但他付不起全额资金,于是他向银行借贷,以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买下这套房。假设还款期限为30年,那么银行就只能在30年后才能连本带息收回所有钱,这就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果银行中间需要钱或者30年后收不回来这笔钱怎么办?这势必影响银行的借贷,影响金融的发展!伴随这个问题的产生就有了联邦住房按揭贷款协会(FM),他的作用是专门买那些银行想转手的按揭贷款(现金支付),于是死钱又变活钱了。银行承担的风险小了,贷款量也多了。接下来的挑战是FM的钱也不是无限的,于是70年成立了GM,专门将从美国买来的各种住房按揭到款打成包,然后将贷款包分成股份,以可交易证券的形式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出售,即按揭贷款证券。这样就将风险分担到社会中,同时使活钱的来源无限变大,但同时借贷者与资金提供者的距离越来越长,交易链长了,风险就大了,中间夹杂着很多的代理商、代理机构,他们很多只负责收取中介费而不管其他的,一环坏了,那么全环就可能出问题。从而引发次贷危机,又因为房贷已经同众多金融产品及其衍生物密切相关所以导致金融危机也就不足为怪了!
每次发生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会暂时性地接管大公司,也即救市。通过政府自掏腰包替这些公司承担损失,金融危机过后又会以某种缓和方式进行私有化。每次危机都促使保障金融的体系制度发生一些变化,使之更适应金融的发展,所以美国式的消费模式不会改变。
而中国的金融洋务运动之所以步履维艰就在于相应契约执行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的缺失与不健全。其中以证券市场的发展最为艰难。初期上证的建立就是为了给国有企业融资,现今虽说民营企业上市的数量也在增加,但在规模上远不如国有企业。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让当地国企上市就虚报利润,欺骗大众,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相应也缺失责任感,反正损失的也是国家的,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有限,因此虚假信息充斥着股票市场,炒股有时还不如赌博!
与证券相关的法律的发展也是步履维艰,很多上市公司是国有的,如果让违法上市公司赔偿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股民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如果收到虚假信息的损害那么可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提起诉讼,各个法院不好判决,若判决不一样有失法律的威严,因此中国对证券诉讼是有严格规定的,且不受理集体诉讼。但证券诉讼又具有两大特征:
1、股民的损失计算快捷清晰,2、受害人利益相关性强,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法律发展;因此证券民事诉讼在中国的发展还是较快的,至少比与消费品相关的法律发展快!
另外作者还主张放开并鼓励民间借贷的发展,他认为金融越发达,利息就越低!
以下是陈志武的经典语句:
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
2、千万不要因为美国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就认为我们不放开金融创新的做法是对的。中国必须学会游泳,即使要交学费,也应该去学;
3、只要股市还不对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培养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就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
4、金融证券品种的发展不发展,最终不仅影响到GDp的增长快不快,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到底娶什么样的媳妇,嫁什么样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权和尊严;
5、证券金融技术和西方制度文化是套餐,要么就不要,要么就全要,而不能像超市购物那样只挑自己喜欢的;
6、当一种经济交易夹杂着其他因素---友谊、情感和亲情---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交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
到现在其实对金融也有大致的了解,但从不同书本中得到的结论又不同,惭愧自己看完《货币战争》就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以后会继续关注金融以及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有选择性地学习别人的观点。
第四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最近有幸拜读了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让我这么一个对金融方面实属外行的人了解了金融,在此,我就这本书谈谈我的感想。
首先,这本书介绍了金融的概念:金融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任何东西或者证券不存在“固有价值”,之存在相对价值;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我明白了借贷交易就是这样,把未来的收入流移到现在来用,把未来的价值放到今天,即是解决价值时间空间分配的不合理性,同时用价值来创造价值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我的理解,简言之,花未来的钱解决当前想要解决的事。
其次,此书谈到了为何“中国钱多而百姓不幸福”的原因。
中国的钱多的原因是因为市场化改革,它大大缩短了财富与资本和钱之间的距离。来源有以下:1)活跃的买卖对钱的需求大大提高,同时也促进了钱的提供;2)土地,资源的资本化带来了大量的“钱”;3)未来现金流(包括未来劳动收入)的资本化。其中,本书认为“国有资产应该被民有化、以平等分配的形式分回给全国公民,而不是利用金融危机强化国家对各种财产和资源的所有权。”“资本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为了使中国更有“钱”,土地和国有企业都应该私有,为进一步资本化开路”对于这些观点我有些疑议。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如果过分的资本化,岂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过度的资本化,把国有企业私有,会不会打破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呢?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发展不够,因此是经济制度问题造成文中也有提到我国未形成完善的产权保护与契约执行架构,没有合理的产权制度保护。所以当务之急是解决制度问题。也并不是说国有企业一定要进一步资本化才能推动市场发展、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的确存在腐败、融资能力不强的问题,国有经济民营化也无可厚非,不失为一种降低腐败同时扩充资本的道路。但我觉得也许还有更多的途径。公有和私有各有利弊,关键要看在具体操作上如何互相取长补短,同时保证不变其“质”。我们可以资本化,但不能过度资本化。
然后这本书讲到了为何中国人钱多而不幸福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是隐形金融交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显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和投资产品等出现。问题在于这些显性金融产品的发展不完全,使得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加剧,造成了不幸福。然而我认为人们的不幸福感不仅仅在于此,同时当今社会的不公平大大减低了人们的不幸福感。另外,房地产的泡沫等等因素更是客观上大大减少了老百姓的财富。
我很赞同陈教授提倡的“中国应该向借贷消费转型”这一观点。中国传统历来不倡导“借钱花”,当然,儒家的传统文化是一方面的原因,同时,出于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规避,人们无法预料未来的这种不确定性,加之目前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中国没有大规模的“借贷消费”。人们倾向于保守的“存钱”,毕竟能让人心里有安全感。文中并未提及如何能让人们去进行借贷消费而规避风险,只是极力倡导中国国民借贷消费。我认为如果假设未来收入基本上能够确定时,这种借贷消费是可行的。
我也很赞同“富藏于民”的观点。财政赤字大了,加税会激起人民不满,印制钞票会导致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融资。然而向民间融资就会有求于民,因而不利于政府集权。就像清政府囤积白银财大气大,而美国政府建国之初就忙于还战争债,构建民主政治和金融市场。美国政府虽然负债累累,但赤字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融到了资本,用于各种投资和开销,同时投资的那部分的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务总额,政府的正确融资行为将使债券资产增值,社会的资产总额随之增长。社会资产总额在正面增长的同时,整体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长,面对舆论压力,政府选择只能是减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涨。文末有提到“发展证券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我们的确要发展金融,扩大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市场的制度框架,但是我觉得这种说法未免有点过于极端,未免有点夸大金融市场的作用。除了发展金融市场,我们也要改变国人的消费观念。思想转型、制度转型,伴随而来的必定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不论怎样,随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国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熟悉世界市场的经济的“游戏规则”,积极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这几周我阅读了管理学老师推荐的书目中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说实话曾经我并不喜欢阅读财经类的书目,枯燥乏味而专业名词繁多的语言使得这一类的文章都索然无味,然而陈志武教授的这本《金融的逻辑》却是开始改变了我的看法。首先它所讲述的有关问题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譬如他所解释的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为什么中国人的钱多了反而不安之类的,甚至提出了“养儿防老”是不道德的说法,颠覆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其次,书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与思想是我们金融类专业学的学生应该形成的思维方式,更是必须具备的一些职业素养。最后,书中的观点很容易引起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使得我们对金融危机拐点乍现的背景下所出现的热点问题能够有更深刻的了解。
书中共讲述了一下一些核心的理念:
首先,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的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研究的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么发展等等。其次则是价值问题,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看重物质价值,认为人劳动所产出的现实的物质产品才具有价值,如此说来虚拟的金融产品并不具有价值,但是它相对人的效用而言是存在价值的,因此陈志武认为,是效用决定价值,而非劳动成本决定价值。再次,书中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各个时期金融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了金融交易的发展,同时针对“养儿防老”“礼尚往来”等现象阐述不同于传统观念的见解。最后,作者提出发展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金融是使一个国家在政治制度上、权力制度上、经济制度上、文化环境上不断蜕变的主要推动力。
针对书中所述的“养儿防老”的问题有这样的描述:“养子防老就是一个投资的概念,而且不仅仅是一个投资的概念,还是一个保险、信贷的概念”,“我们从小吸收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为了确保隐形金融合约的执行而来的。”陈志武教授认为孝敬应该是一种自愿的选择,是一种美德,但不应该是老年人的唯一养老途径。我觉得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在如今开放的时代环境下,我们没有必要将孝敬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规定,更没有必要将违背长辈的意见作为一种内疚。但是在我看来,首先“百善孝为先”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我们应当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而非摒弃。另外,“养儿防老”这一观念在中国盛行的原因是与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将这种思想视为不道德似乎显得过于偏激,如果在没有后代对长辈养老保障的基础上,则需要非常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养老服务体系,而基于当今中国的现状,养老体制还不能完全等同于子女为长辈养老所提供的保险、信贷作用,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养儿防老”仍然是更合适的选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如今独生子女生活压力过大等问题促进了养老制度的完善,同时也促进了金融领域养老相关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在发展成熟的阶段“养儿防老”的观念也许会渐渐被改变。因此,对于书中所提到的该问题我认为应当以辩证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除此之外,书中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例如: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如果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不显著,那么其他行业也不可能实现创新,打个比方,把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不让他去学游泳,他当然不用担心被水呛住,但他也学不会游泳,等他下次掉进水里,他就会淹死。生动幽默的语言使得专业而枯燥的问题显得更加有趣易懂。
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告诉我们:金融作为现代社会、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会因为一次或几次危机而中断或者消失,恰恰相反,危机有时甚至是金融业必要的清毒、消毒过程,为其接下来更健康、更深入的发展奠定基础。退一步讲,金融业伴随各发达经济体存在并深化发展了多个世纪,这一事实本身就证明了金融对社会的正面价值。在看到并认同这个结论的同时,我们还有必要认清金融背后的逻辑。可谓是使人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具有很强的理论影响力和知识普及性。
通过管理学课程学习,我们观看了很多视频,一些新颖先进的观点能够引领思想,振奋人心的演讲能够传播正能量,幽默诙谐的访谈能够引发思考„„同时这些视频使得课堂更加有趣,希望后面的课程中还能够看到更多有意义的视频和文章。同时,作为学习委员我有幸得到了老师赠送的《吃饭哲学》一书,使得课下能够有机会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老师的思想,但由于时间不够充裕所以还未仔细阅读,假期一定拜读从而能够接受老师更多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