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走精神的灵魂
行走精神的灵魂
雷锋,如雷声般响亮的名字,如山峦般巍峨的身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呼吸也在帮助他人中停止,生命永远定格在那光辉的青春岁月。你是中国的脊梁,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倒映着你助人为乐的身影。
——题记
一个人侯在公共车站前等车的时候应该是一个人最迷茫的时候。此时没有什么其他的事可干,没有任何其他的事需要想,只是漫无目的的等着,就这样呆呆的等着。这种难得的悠闲,这一刻难得遇到的帅哥或是美女。身边站满了陌生的人,相见却不相识的人。相遇是一种很大的缘分,如果可以,不论是否认识,就在这个无事可干的时刻,大家随便聊聊什么事情,谈一谈关于这个城市的历史,谈一谈自己家乡的故事,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坐在汽车上的时候,我总是会歪着望向窗外,偷偷地观察着这个城市,观察着这个城市的人。车站出口处走出许许多多的来客。他们拖着行李箱向前走着。从车上望下去,她和他长得那么像,有一天会不会两人好合呢。今天他们走到了一起,相遇却不能相见,就是那么一个人的距离,两个人扭头转向了相反的方向。或许命运不是没有安排相遇只是有个巧合却被匆匆的溜走了。相逢却不相语,这是一种多么大的遗憾。或许因为人们心里埋藏了太多的戒备和顾虑,或许因为人们心中填塞了太多的心事。但是,平凡而又普通的我们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或许是那些不好的事情让整个社会让整个时代的人都陷入了一种缄默里。缄默中,世界少了话语,世界变的静寂,世界失去了那热情和微笑。
又坐公交车,回家的时候归心似箭,有一种难以诉说的焦急。上了车才发现口袋里没有零钱。握着一张五元的钱,忙问司机叔叔可不可以找零。司机大叔摇摇头表示很无奈。此刻真是手足无措啊。攥着这张五元的钱,忙问身边的不相识的乘客可不可以换下钱。此情此景,突然联想到电影里骗子用这招骗钱的镜头。情急之下竟然对众人脱口而出我不是骗子啊。喊完之后便后悔了,真叫人无语。旁边翻着包的一个老人说不是不相信你,是正好找不开啊。
坐在另一面的一个阿姨说不用串钱了,直接给你一块吧。我交了车票,感激的一踏糊涂。我激动地告诉她我是大学生,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给她孩子免费当家教来表示谢意。她笑着说不用这么客气,她的孩子已经在读研究生了。我们都笑了。我心想或许把这种风气或者说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传递下去更是可贵。不能为她做什么,我却能为下一个没有零钱买票的人做很多。我们在接受别人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的同时也应该回馈他人,回馈社会。
许许多多次的坐公交车,难免遇到什么紧急的时刻。一次急匆匆的追赶将开的公交车,旁边的老奶奶大声喊快追,小心脚下。感觉很温暖。又一次在车站前发现没零钱了,到旁边的酒店里试一下能不能换一下钱,店主听了后爽快的答应要帮我换,但是却苦于钱不够。旁边几个喝酒的陌生叔叔豪爽的说他们帮我换。其中一个说既然是学生多给你几块钱打车吧。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我塞给他多给的钱连声感谢着跑向车站。
许许多多的记忆慢慢的浮上我的心头,这一切的一切虽是小事却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就像是微笑,只是一束阳光的温暖,却足以让人对世界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一次在本部图书馆看书,我在昏暗的灯下抄笔记,一个取包的师姐临走时为我打开周围的灯。看着她的背影,再看看手边那本书《实诚的山东人》,感觉怎一个实诚了得的,又怎一个山东了得。那天去南校找不到路。一个师哥把我送了过去。他的样子已经模糊,但是微笑却永不褪色。那种微笑,是每一个学长的微笑,他们就像真的哥哥姐姐那样关怀着我们这群小师弟(师妹)们。都说九零后是不懂爱的一代,但是在我看来我们这些独生子女更懂得关心别人,懂得去爱。有一天当我们也成了他人口中的学长,相信我们也能以一把伞的姿态为师弟师妹们遮风挡雨。这就是所谓的意志的传承。
所谓泰安,就是国泰民安。国泰乃民安之本,民安亦是国泰之根。在这东岳泰山的脚下,我感受的不仅仅是来自历史的风,不仅仅是泥土的气息,更是看到了人性的美,那种人心的善良和质朴。有一天朋友问我雷锋存在吗。我脱口而出存在啊。他说我没脑子,不会思辨。我当时无语。如今想来,我会斩钉截铁的告诉他,雷锋存在,雷锋精神存在,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心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雷锋,他让我们坚守奉献的信念,他让我们相信这个社会相信这个世界。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雷锋,他们支撑着我们前进,支撑着这个社会前进。我把一张雷锋的照片夹在诗歌的书里,我想诗歌不会再寂寞了,诗歌不会再有忧伤。突然觉得世界变得无比的安静,我听到春暖,我听到花开,我听到鸟鸣。
第二篇:行走的精神(精选)
行走的精神
读完余秋雨的《西风古道》,我的脑海中跳出一个词:行走。
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西风古道上行走过商王朝的君臣,这是盘庚率领的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走过骑着青牛的老子,白发黄袍,渐渐消失在黄尘滚滚的大漠荒烟中;行走过孔子和他的弟子,这是历时很长、很艰难的行走,似乎没有结果,而又最有历史的温度。古往今来,在这条古道上,行走过无数的身影。他们没全被历史记住,却全被脚下的泥土铭记。
一个王朝为什么要迁徙?因为要摆脱安逸和怠惰,摆脱狭隘和短见。行走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强健方式,强健躯体,强健精神。我们知道一个人长期蜗居,往往会变成井底之蛙;一个民族若长期安逸,也将丧失生存的魄力和精神的刚健。生活在习惯里,智慧也将被习惯买断,而在原地又难以摆脱习惯,它像茧一样,我们已习惯作蛹。那么行走,摆脱熟悉和习惯,摆脱茧和蛹,让一切在陌生和不习惯中从新建立。余先生说“行走让商王朝变得干净利索”。就像一棵树,枝枝杈杈被修剪了,等待它的自然是强壮。
盘庚走的是一条向西的路,而且还渡过了黄河,这在当时意味着走向宏大和自信。中国的版图,东南濒海,这就意味着东南边际已是天涯海角,那么东南自然成了自家的后花园,东南边际自然是后花园的围墙。而一个想要强健的民族,就不能只呆在后花园里,对他们而言,西北才是广袤的天空。所以向西挺进,就等于向强大挺进。中国历来的朝代都作了佐证,几个偏安江南的朝代——东晋、南朝、南宋,没有一个不在后花园里坐得腿脚发软。
盘庚的跨越黄河更是英迈之举,不让黄河作护城河,不去背对着它,而是面朝着它,不让河护着人,而让人护着河,这又是怎样的气度。行走,朝向阔大的行走,需要的不仅是体力,更是精神,而同时也强健了体力,强健了精神。“殷王朝因行走而发达了起来”。
老子也准备出发了,他向函谷关出发,到一个没有人世纷争的地方去隐居终老,归于自然之道。老子的行走归根结底是为了避世、绝世,是超然物外,他要将生命渗漏于沙漠,蒸发于旷野,谁也无法侵凌,于是他孤单的身影一直向西,向西,消失在大漠孤烟里。这种超脱的行走,让人向往,也让人感到余晖散落后的凄冷。
相比之下,孔子的行走,虽有点狼狈,但让人感觉温暖,因为儒家的行走,旨在救世,以仁德救世,以礼治救世。首先感动于孔子的行走。一般人有了主张,有了思想,也就是主张思想而已,而孔子要推行,还要亲自推行,推行的对象是各国的君王。一般人的推行是为了干禄求名,像后世的苏秦、张仪,而孔子不是。孔子见齐景公,景公没有采用他的政治主张,却赠给他廪丘邑作为孔子的供养之地,孔子拒赠,对弟子说:“其不知丘亦甚矣。”于是“辞而行”。富贵功名,孔子想要得到这些太简单了,凭着他的才学、他的名气,可若这样,他就成不了后来的孔子了。
敬佩孔子的行走,一年、二年的行走,已经不易了,而孔子一行行走了十四年,而且还在五十五至六十八岁这个人生段上。我们知道孔子的行走并不顺利,大多数的国君开始都表示欢迎、尊重孔子,也愿意给较好的物质待遇,但完全不在意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只能一次次失望离去,仰天长叹后又满怀希望。于是行走成了希望到失望、失望到希望的循回链接。因为总有希望,所以不愿停止,“因此,他总在路上”。
我们也知道这一路上,还埋下了无数次危险。经匡地时,孔子被匡人误以为是伤害过他们的阳虎而被拘禁了五天;到蒲地,因蒲人叛乱,又被扣留;由陈国到蔡国的路上,又陷入了一场战争,结果七天没弄到饭吃。孔子你为何还在行走?你的老妻怎样了?你的独生子怎样了?孔子无语,俯视脚下的泥土,仰望天际的北斗,抖一抖灰尘,他仍然执著地行走。十四年,这是怎样的信念才能坚持的长度;五十五岁至六十八岁,这是怎样的坚持,才能克服的难度。孔子都坚持了,克服了,只因胸腔里还跳着那颗滚烫的救世之心。
佩服孔子行走中的坚守。理想太高了,人们接受不了,那就降一点吧,降到人们能接受的高度。通常我们就降了,因为我们认为降低而被接受总比坚守高度而不被接受强。孔子的执政理想也难被执政者接受,于是他跟学生说:“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为何总徘徊在旷野?”子路说:“恐怕我们的仁德不够,智慧不够吧。”子贡说:“老师的理想太高了,所以到处不能相容。老师能不能把理想降低一点?”颜回说:“老师理想高,别人不相容,这才显出君子本色。如果我们的学说不完善,那是我们的耻辱;如果我们的学说完善了,却仍然不被接受,那是别人的耻辱。”孔子很满意颜回的回答。孔子追求的是“完美理想”的“被接受”,如果被接受的前提让理想降格,那么他宁愿不被接受,也不愿降低理想,因为接不接受那是别人的事,而理想是自己的事,关乎人格,关乎追求。所以他不愿为迎合执政者的口味而降低,也不愿只为让行走有一个结果而降低,更不愿为了消除一些人对自己一行说三道四而降低,因为那样也就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救世了。
十四年的风尘仆仆,没让他的理想蒙尘;十四年几乎同样的遭拒,没让他放下一直举护理想的双手,这种坚守矗立成了后人心中的“巍巍乎高山”。这种崇高的坚守,是中华大地上最早亮起的最明亮的理想主义,不一定建成了治世之功,但是它修筑起了民族精神的高度。千百年来,它鼓励着人们行走,鼓励着人们坚守。西方人说中国没有理想主义,那是因为他们盲目。
第三篇:《第七天》读后感:行走的卑微灵魂
行走的卑微灵魂
——《第七天》读后感
Angelauncle
历来爱读余华的小说,无论长篇还是短篇,都极其吸引我读下去,初读《活着》,我觉得余华老师的笔调该是沉重,悲悯和写实的,即便故事情节着显虚构,但文字流露出来的底蕴、情感却是无可比拟的,真实的。如果说《活着》给人以勇气,那么这本《第七天》则给人以生命。
我在想他竟这般大胆写出这样的目录,开篇目录直接对应书名,分别以第一天到第七天为题目,按照现在人的想法和读书的喜好,我想是没有人愿意去听你讲这简简单单的几天,总觉略显低浅。但余华就是余华,没有第二个,也只有他敢这么做吧,直接阐明自己的思路,简单叙述,不故作奢华和诗意,让观众就从这七天里,随着他一起踏上这趟精神之旅。
老实说,我想读这本书的原因主要因为余华的写作魅力,没有其他理由,也不过多去渲染自己是多么的有眼光,单看到书名我就决定带着问题进入一定会很精彩,比如作者会以怎么样的一种形式去写这部小说?这七天发生了什么事?第七天到底怎么啦?这部小说通过这七天传达的意义又是什么?于是我开始了阅读。
作者开篇第一天直接以主人公杨飞在殡仪馆等候火葬的情景来开端,并以一个灵魂记述的方式来回忆自己死亡的真相,从而讲述后面几天里所遇到的人和事,前面的篇幅基本偏阴沉,就殡仪馆等候火葬这里的描写,如市长的vip待遇,有机墓地的对比,及死者墓碑的比较都折射出现实至极的部分。再到中间篇幅,主人公遇见了因爱情而跳楼的鼠妹,因为死去女友买墓地卖肾而死的伍超,因餐馆意外爆炸而死的餐厅老板一家,因救起所谓“医疗垃圾”的婴儿而最终被宝马车撞死的“母亲”等等,这些死亡背后透露的黑暗与复杂,这死亡背后那些卑微的人生,作者以一种灵魂重现的方式在写实所有的人生诉说。
从生母的意外铲子,到养父的抛弃与死亡,再到妻子的逝世,主人公经历着重重痛苦,但在养父的照顾下,他健康成长,即使最后找到了自己的生母,但还是毅然决定离开奔向养父的怀抱,那个一生为了他都未娶妻的养父,也正是最终养父的死亡,作者才以追念父亲为导线来展开叙写,“我走遍这个城市的所有角落,眼睛里挤满老人们的身影,唯独没有父亲的脸庞”,然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终于再次相遇与养父相遇,与“母亲”相遇等,然大多人因没有墓地而无法得以安息,相反这些人在世界的另一端重逢,没有一些复杂黑暗的外界影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重新开启,而这里面有墓地的人本可以选择安息,就如老李与老张在棋盘上的不羁世界。他们被这幸福场景,毫无杂念的内心所打动,他们毅然选择彼此余欢。
作者将这些卑微的人生写就出来,文中以没有骨骼的人来形容死亡离世的人,一个自己的灵魂,与自己对话。其实我们可以想到,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不仅只有这几个人的卑微人生,是在给予我们一种生命的力量,作者最后一段写道:“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穷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那是什么地方?死无葬身之地”。好一个死无葬生之地,回观现实生活,比如这阵子的九寨沟地震,泥石流,天津港爆炸事件,传销致使学生死亡等等这些意外及人为的死亡事件,从来都是冤死的灵魂,没有骨骼的人,他们不会想要去死亡,这个世界就是有灾难,有毁灭,有疼痛,面对这些他们才显得如此卑微怜悯,也从来不是命运多舛。只是我们需要一个和平安稳的世界,和一个与世无争的自己。
这没有骨骼的人啊,那方净土,如果不能给予或找寻,我愿意呆在那死无葬身之地,看花开花落,花飞花散。
第四篇:《北京精神 城市灵魂》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既已明确,我们当因它而导引、而涵养、而凝聚、而创造。而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更当在实践中创造、在创造中沉淀、在沉淀中升华城市精神。
促使一个人外塑形象、内铸品质的,正是他的精神。一座城市亦如是。城市精神外露为城市气质,内聚为城市灵魂,最终使那些陌生的旅人感受它的与众不同,使那些朝夕相处的市民认同和追随。历经岁月风雨淘漉,历经一代代人的聚散演绎,城市精神既在日渐沉淀中涵养滋润着城市人,又在城市人日积月累的创造中丰富而充盈,既串起了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这正是文化的力量,城市精神正是城市文化的精髓。城市精神与城市发展进步既相承又相得的过程,既是以文化人、化城市的过程,又是城市和城市人创造城市文化继而不断沉淀升华城市精神的过程。
11月2日,290万余首都市民投票选出了北京这座现代化古都的城市精神。其以爱国为核心、以创新为精髓、以包容为特征、以厚德为品质,诠释了处在历史与未来交会点上的当代北京所具有的气质与灵魂,表达了广大市民对北京的实际感受与价值认知。这样的城市精神,对于把北京更好地建成全国人民的首都北京,建成世界瞩目中西融汇的世界城市,有其独特的内在驱动力。
在中国的众多城市中,北京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中国的首都,是国人心中的“首善之区”。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北京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引起全国的关注,成为一种行动的价值标杆和取向。不少地方在做事时,往往还会看北京怎么做。北京做得好,应该,因为它是首都;北京做得不好,不应该,还是因为它是首都。可以说,正是这一独特的文化心理环境,决定了北京精神最终都必须指向和凸显“首善”这一独特的城市品质。
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范围内各种要素的交往融合频繁而密切。今天的中国,正日益紧密地融入世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可避免地也会融入世界。既要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和表达自己,彰显自己的独特位势,同时又要汲取其他优秀文明的元素,在调整和改变自己中更好地适应世界大势。在这样的情势下,北京只有保持自己的精神不变,才会更加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既不会迷失,又不会不适应,而是在自由遨游中向世界释放中华文化、首都文化、北京文化的力量。
北京精神既已明确,我们当因它而导引、而涵养、而凝聚、而创造。而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更当在实践中创造、在创造中沉淀、在沉淀中升华城市精神,期许它指引我们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未来、美好的北京、美好的首都、美好的世界城市。
第五篇:工匠精神 企业的灵魂
工匠精神 企业的灵魂
一、对于什么是“工匠精神”,千人有千解。作为公司的一名仪电技术人员,我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或者说一种情怀,是把一件工作、一项事情、一门手艺当作一种信仰,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二、作为公司的仪电技术售后人员,首先要制造出好的产品。
1、做电控盘不仅要做到横平竖直,一根线不错,还要明白线路的原理,能够找出图纸的错误。
2、电控柜的组装实验,要连接实物,实验前要先检查线路有无错误,然后送电实验,对照好技术协议,把技术协议上要求的全部实验,做到不给现场留问题。
3、燃烧器的组装与实验,组装前要查看要组装的设备漆色是否合理,符合技术要求。如有问题,要及时反映给有关领导,及时解决。漆色要均匀,表面光滑。我们要把住此道关,如果漆色不合格,绝不进行下一步组装。把不合格的产品发往现场。在无问题的情况下,计划组装所需要的物料,所需物料计划要准确。你的计划准确程度就决定了你离匠的技术水平的远近程度。做到既准确,又不浪费。
4、流程的组装要仔细检查各个法兰的焊接是否垂直,垫片要安正,螺栓要紧固牢靠。
5、实验完毕捋货要做到认真仔细,对好技术协议,不漏发任何东西。
三、不仅要制造出好的产品,现场售后服务质量也应该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以客户就是上帝为宗旨,百分百让客户满意。
1、接到派工单时先了解你去售后是要去干啥,了解公司产品的情况,然后打电话询问现场的情况,了解清楚后,告知用户你何时能到现场,现场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2、到现场以后要先清点货物,看是否有丢失的或漏发的,然后检查现场安装的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给客户做出合理的解释,及时的做出整改。
3、现场接线要仔细,配合现场人员做好接线放线工作,做到一根线不错。
4、接线完毕后要模拟空试,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5、点火调试前要对管道进行吹扫置换,可燃气体要化验合格。
6、点火成功后要仔细观察火焰,调整配风,调整出一个最佳状态,既要完全燃烧又不浪费能源。
7、调试完毕后要认真做好培训,及时做好记录。
四、在我们售后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我们只有一路向前,才能把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在现场的工作中,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对待客户要有耐心。遇到的问题,积极做好客户的解释,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的同时,也要稳定客户的心态。在遇到客户的冷言冷语时,要采取客观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不能采取正面的方法去面对客户,使之产生不良的后果。找寻正确方法的同时就是提高自己的修行的结果。久而久之,工匠精神就会深入我们的内心。使我们处理任何事情都会以一个平常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正常的心态去完成。
五、最后,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用心做事””、“以厂为家”把公司产品完全当做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意、细心观察,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想做事的人。
售后服务部: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