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上)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上)
国学课堂与领导智慧,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梅敬忠,是在中央党校任教多年的资深教员,而且他又担任基层行政领导和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领导的宝贵经历。他长期从事面向中高级领导干部的有关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教研工作,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转型研究和文学鉴赏,写作学研究,曾荣获中央党校教学优秀奖、优秀党务工作者奖和工作实际奖,20年来他多次应邀到中央党校、机关事业单位、部队、学校、企业作主题演讲,颇受好评。他还参与主持编著有《毛泽东圈注史传诗文集成》(史传卷)、《古文英华》、《新世纪干部公文实务全书》、《新世纪干部常备知识辞典》(文教卷),中央党校教材,《中国古典文学讲座》、《文学艺术与文化》等,因此该套讲座内容熔铸了主讲人多年的教研心得和理政经验,相信会对听众朋友有所教益。讲座目录,第一讲四大名著与治国理政,第二讲《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第三讲《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红楼梦》自清代乾隆年间问世后,便取代位列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与此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于世,后被誉为四大名著流波天下,影响深远。从此,那时候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古典小说领域就有了最具代表性的形象载体,我们从中可以关照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社会风尚、价值观、审美理想、思维方式。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鲜活案例,经过一番批判继承和改造转型之后我们完全可以从中获取一些宝贵的本土化营养,这或许对当今治国理政不无裨益。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于古典作品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深层次感悟。四大名著应当作为中国文化经典看待,而不能以一般文学作品弄之,对广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来说,对四大名著的解读与阐释也应该有文学审美层面升华到社会人生、政治文化层面,可以说四大名著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内容,犹如小说中的《四书》,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该套讲座即以上述原则为出发点,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鲜活案例为讲解基础,在美妙的鉴赏中阐发有关治国立法的本土化领导智慧与管理智慧,主讲人集多年对该主题内容的演讲积累,重点选择《三国演义》与《红楼梦》为解析重点,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又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上)梅敬忠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一、《红楼梦》影响深远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红楼梦》与中国文化,我为什么用这样一个题目?我们经常以前讲课的时候,有的时候用漫谈《红楼梦》,或者《红楼梦》赏析。但是后来发现还是应该用《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这样的词,因为《红楼梦》是一部文化小说、政治小说,而不是普通的一部文学作品。开坛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谈起《红楼梦》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因为《红楼梦》是诞生于十八世纪中叶,也就是清朝的乾隆初年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我们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是四大名著之一,而且《红楼梦》在四大名著中的地位应该是最高的。乃至有些专家学者就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一)影视文化方面
所以这样一部作品,从它产生以后,实际上就形成了一门学问,我们说的叫红学,既有红学,它的影响力,就是文化的影响力也是一直到今天,可以说是常青的,所以我用八个字给它概括叫常青话题、永恒魅力。大家看现在这么些年来,从80年代开始,一直有几部电视剧是热播的,就是央视八七版的《红楼梦》,到现在也是成为经典。那么近些年来,又拍了些《红楼梦》,比如说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新拍的《红楼梦》,也是轰动一时,当然这两个《红楼梦》的版本,电视剧的版本究竟谁优谁劣,这都是观众众说纷纭。但是能够说明《红楼梦》,它的巨大的影响力。这里面我作为个人的看法是高度评价央视版的《红楼梦》,就是八七版的《红楼梦》,那部电视剧一共36集,大家回顾一下是36集,前面29集是基本忠实于曹雪芹的原著,后面7集不是用高鹗后四十回,而是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笔,结合多年的红学的研究成果,重新把这个悲剧故事给它完成了。所以当时是这么一个八七版的情况,那个年代投资算是巨大的,但是跟现在比也不一样,在当时规模空前、人物众多,这是在八七版的《红楼梦》。而且八七版的《红楼梦》的编剧阵容也很强大,周雷、刘耕路、周岭,三位专家,他们在编著《红楼梦》的时候,可以说倾注了自己的研究的心血,这是在编剧方面。那么导演王扶林,早在1979年就开始策划这部《红楼梦》,而且召开了编剧会议,成立了筹备组、编剧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的很多专家到现在都去世了,还有些专家到现在我们说,一般的很难听他的演讲,年岁已高,比如周汝昌老先生,这是编剧。然后演员,从全国一万多人,数万名候选人中间选出了一百多名演员,成就了一批演员,而且在北京圆明园办了两期《红楼梦》的演员学习班,让这些演员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同时学习琴棋书画、陶冶情操,最后再确认角色。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演王熙凤的邓婕,原先据说是让她演个大丫头,因为她年纪算比较大的川剧演员,后来让她一扮相,光彩照人,所以让她演王熙凤,她是这么一个角色,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像陈晓旭,原先也是一个一般的演员,但是经过这一训练、一培训,加上她自己有些文学功底,还会写诗,经过演《红楼梦》也是锻炼提高了,她最后成了,可以说是林黛玉就数她演得最好的,但是很可惜,不幸早逝。为了拍摄需要,在北京市当时的宣武区还建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大观园,为北京添了一个景,而且这个大观园的建设,也开创了我们中国古典名著新建的文化遗迹这种先例,它以后大家看三国城、水浒城等等,各地建古迹,可以说成了风气了。而我们的大观园建在北京,是成了北京的旅游点,是到北京来看文化旅游方面的,应该必去的一个地方。但是很可惜,因为建大观园的时候那个地方太小,后来在河北的正定又造了一个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所以当年拍的时候分两个地方。一直到1987年上半年完成的,拍了一万多个镜头,到了十个省市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拍摄,而且大家看《红楼梦》电视剧的开篇那块石头是在黄山拍的,所以各位到黄山旅游的时候,导游肯定要带大家指着那块石头说,这就是那块《红楼梦》拍摄的那个石头。
(二)音乐文化方面
花这个时间把电视剧《红楼梦》给大家做了一个简介,就是说明《红楼梦》到现在,对我们当代社会的这种文化方面的影响也是很深入、很广泛的,影视方面新拍的,那么《红楼梦》给我们带来一种音乐文化方面的,也是影响很大的。比如说王立平,大作曲家王立平先生的《红楼梦》这种套曲,成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当年是请陈力来演唱的,大家知道陈力,可以说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歌唱演员,王立平先生据他说是专门找那些没有成名的,没有形成自己风格的这样的演员来唱他这个曲子,所以当时据说陈力也很苦的,王立平先生手把手地教她,一个字一个字地矫正,甚至有的时候还哭,就是老通不过,他就是要用一个还没形成自己风格的演员,来把《红楼梦》的套曲给他唱出来,所以大家如果要听《红楼梦》的音乐,一定要听陈力的原唱。后来郑绪岚也演唱了,那就又可以说又是另外一个风格的了,原版的还是陈力唱得最好,音乐也形成了一个情况。
(三)文本方面
那么,到我们今天,最近就是今年3月份,刘心武先生又续写了《红楼梦》,这又是在文本上形成了一直影响到最近。
(四)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原因
那么《红楼梦》这么有影响,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这么有影响的一部作品,作为一部经典,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魅力、这么大的影响力?我是把它称为一个词叫原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类的四书,都是我们叫原点,中国文化的原点。《红楼梦》虽然产生得晚,但是在我们这个小说里面,乃至在中国文化里面,也可以称得上一种原点,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那种原点。原点具有深远的一种影响力,它的价值和它的经典的意义是相关的。那么《红楼梦》又是原点,又是一本好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的载体,是古典文学的杰出的典范,我们通过《红楼梦》,可以把中国人的很多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所思所想,可以传达出去,让外国人理解中华民族性格中的某些美好的方面或者某些思维方式。所以《红楼梦》是一部能够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部好书。
二、《红楼梦》反映了盛世下的末世乱相
开篇给大家讲了,《红楼梦》是产生于十八世纪中叶,清朝乾隆初年的一部作品,那么这么一个时代产生这样一个作品,当年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红楼梦》,说《红楼梦》就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一种标志,而且毛主席说《红楼梦》代表了十八世纪中叶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形象的反映。大家看十八世纪中叶,现在存在最早的版本是叫甲戌本,就是1754年,也就是乾隆19年这样一个版本,是目前最早的一个版本,也就离我们今天250多年的这样一个本子,就至少在250年前,《红楼梦》就已经成稿了、成型了,而且在社会上流传了,离我们今天250多年。我有一个对它整个时代价值的一个概括,这部书是由康乾盛世看出了末世的乱相,发出了盛世的威严,思考以才补天,对我们今天是存古今鉴戒。我这个总体评价是这样的,康乾盛世,大家知道往往在一个盛世的年代,一些文学家、艺术家歌功颂德,这是挺多的,而且普遍现象,也是一种天经地义的,文学家、艺术家往往歌功颂德。但是《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看出了康乾盛世下的一种末世的乱相。
(一)文景之治
大家知道中国的盛世,有三个大家比较公认的盛世。第一个就是文景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就是汉文帝、汉景帝,其实包括后面的汉武帝,因为没有汉文帝、汉景帝,没有他们打下基础,也就没有汉武帝,所以这个盛世是奠定了中国大汉帝国的基础,包括我们今天说的汉族、汉人怎么来的,都是跟这个时代有关系,而且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据说古罗马人,古罗马帝国是中国人把它打败的,为什么这么说?汉朝的时候把匈奴赶到漠北,赶走了,匈奴的一支又把日耳曼人赶走了,日耳曼人又打到罗马帝国去了,这当然比较复杂了,我们到意大利访问的时候,经常碰到一个导游或者介绍人说蛮族入侵,就像我们说日本鬼子来了一样,他经常有这种说法,说的就是日耳曼人打到罗马去了,古罗马帝国。所以古罗马帝国的灭亡,跟这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专家专门做这方面的研究,所以这跟我们的汉朝,大汉帝国有关系,这是第一个盛世。
(二)开元盛世
第二个盛世大家都知道是唐朝,贞观盛世,或者说开元盛世,唐太宗贞观年间,实际上包括后面的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开元天宝、开元年间,这是开元的盛世,这是第二个盛世,简称为贞观盛世。那么在唐朝这个盛世,可以说中华民族到了一个极盛的时期,大唐帝国。唐朝给我们的感觉都是文化强盛、国力强盛、文教昌明这么一个时代。去年的时候我听了一个彩铃,彩铃里面说很有趣,一个女孩的声音,就说我多么想生活在唐朝,为什么呢?第一个,我不用减肥,因为唐朝人以胖为美,我这个审美标准就是全世界人民的审美标准,这是我的解读。另外她说还有一个,我生活在唐朝还有什么好处呢?不用学外语,那么苦地学外语,因为唐朝的语言就是世界人民的公共语言,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代表一种说法吧,恰巧这两个说法确实把唐朝的那种强盛传达出来了,这是唐朝。
(三)康乾盛世
那么到第三个时期,从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走了下坡路的应该是,但是到了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到这个年代,我们称为康乾盛世,按照专家的标准说法康乾盛世是从康熙1662年即位,一直到乾隆1795年退位,一共134年,当然这是一个确切的说法,就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康乾盛世。当时中国的人口也大增,因为摊丁入亩,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出来以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当时中国人口两亿多,起码两亿以上,当时这么一个数字一个说法,这是在康乾盛世。
(四)《红楼梦》的关键词——末世
那么在这个康乾盛世的光环下,曹雪芹,据现在的学者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曹雪芹是跨了三个年代,就是康熙年间出生的,跨了雍正到了乾隆,他是这么一个年代。所以《红楼梦》是乾隆19年嘛,最早的版本。所以康乾盛世他看出了末世的乱相,什么叫末世乱相,就是看出危机,康乾盛世底下的危机,思想方面的危机,政治治理方面的危机,这叫末世的乱相。所以看《红楼梦》要掌握一个关键词就是末世两个字,大家看那些判词里面,探春的判词、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凡鸟偏从末世来,这是王熙凤,探春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所以是末世两个字。贾雨村也是末世,这是《红楼梦》的可以说是小说眼,我们说一个诗有诗眼、有关键词,一个文有文眼,一个小说也有小说眼,就特别关注末世两个字。那么看出末世乱相,他就发出一种盛世的威严,盛世威严,这就是《红楼梦》的伟大所在。发出威严,就思考着要以才补天,无才可去补苍天,所以《红楼梦》的开篇就告诉大家,我是要补天的,因为这块石头没有补天,所以终身的遗憾。没有补天,也想着要怎么样补天,那么对我们今天的,它提出很多补天的措施,提出《红楼梦》里形象里面传达的很多思想观念,对我们今天也有启示,所以我叫存古今鉴戒。
三、红学
(一)红学的产生、发展、流派
那么,它有这么丰富的内容,《红楼梦》确实是一部说不尽的旷世奇书,这部旷世奇书,所以产生的一个学问叫红学,红学并不是我们今天给它的称呼,而是一开始在社会上流传的时候,从乾隆19年开始,社会上就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清朝,红学,关于《红楼梦》的学问,主要是以评点派为主的脂砚斋为代表的评点,然后发展到近代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一直到索引派蔡元培的石头记索引,乃至到新红学的胡适、周汝昌,最后毛泽东我们称为马列派红学,李希凡,到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方法派,具体说起来很多内容,就一直到现在延绵不断。所以我们的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门有《红楼梦》研究所,一部书成立一个所,这是少见的,中外也是少见的,就是一本书成立一个研究所,还办了《红楼梦》的学刊等等,这是我们红学,中国有《红楼梦》学会,红学完了以后还有曹学,跟它并列的现在有曹雪芹研究会,周汝昌老先生的《红楼梦》考证等等,可以说曹学这种都是奠基之作,包括胡德平等等一批官员加学者,都是写了不少关于曹雪芹的研究的著作。现在有一个现象,我们叫秦学,就是刘心武先生创造的秦学,秦学他自己不这么认为,是王蒙先生给他取这个名字,说你干脆叫秦学吧。周汝昌老先生跟他说你这叫探佚学,实际上跟以前的索引派也有点关系,这就是简单说一下,关于《红楼梦》的学问。
(二)毛泽东对《红楼梦》的特别关注
那么关于《红楼梦》,究竟这么大的学问,一些学者、专家,还有毛泽东毛主席,对《红楼梦》都有一些很多的看法,我们作为领导干部要看《红楼梦》,我推荐大家把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应该好好地读读、好好地看看。据说毛泽东同志,就毛主席最早看《红楼梦》,实际上在井冈山时期,最早发表对《红楼梦》的看法是在井冈山时期,这是根据他夫人贺子珍的回忆录里面透露的,贺子珍当年一边散步一边谈话的时候就说了这个话,贺子珍说我不喜欢《红楼梦》,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的,我喜欢《三国演义》、喜欢《水浒传》,毛主席就说你这不对,《红楼梦》是怎么怎么伟大,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比较早的。当然后来毛泽东对《红楼梦》,尤其是解放以后对《红楼梦》的评价,就可以说是达到一个最高峰,就毛主席把《红楼梦》作为一部封建社会的一种形象的历史来看待,说他开始当历史读,开始当文学读、小说读,后来是当历史读,这是他有名的话,说他看了五遍,说如果《红楼梦》至少要看三遍,不看三遍就没有发言权,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他至少看了五遍,这不是随便说的话,他五遍是在不同的年代,不是说一次看五遍。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心情之下,然后看了五遍《红楼梦》。他告诉他的表孙女,表侄孙女王海容说,你要想了解什么叫中国封建社会,那么你就去看《红楼梦》。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年八大军区司令调动的时候,第二天许世友就要从南京军区到广州军区上任,毛主席跟他头一天有个谈话,这个谈话里面当然除了其他内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红楼梦》,毛主席说许世友同志,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看《红楼梦》是把真实隐去,用贾雨村言写出来的,里面有个真实的人,有个贾雨村等等,不要以为他是吊膀子的,不要以为《红楼梦》是吊膀子,吊膀子这些是掩盖它的政治内容的,说中国古代小说写得好的是这一部,最好的一部,创造了很多文学语言等等。他有一番谈话,很有意思,所以后来许世友也看《红楼梦》,这是毛泽东对《红楼梦》的特别关注。
(三)毛泽东对《红楼梦》的古为今用
毛主席对《红楼梦》的古为今用也是做到了极致,因为毛泽东对中国的文化古籍有两个观点,一个叫古籍新解,对古典典籍一定要新解,那么光新解还不行,还得古为今用。我举个例子,毛泽东怎么古为今用的。在三反的时候,毛泽东就用贾政做官的故事来教育共产党员干部,要警惕受人包围。在1957年3月1号最高国务院会议结束语中,他就用王熙凤对刘姥姥说的大有大的难处,来说明大国的事情也并不那么好办,在1957年的宣传工作会议上,他说王熙凤说过的,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来鼓励、来励志改革的志士仁人。在访苏的时候,用林黛玉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用这样的一个例子来比喻当时的国际形势。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用小红说的,里面一个小丫头叫小红,小红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来说明聚散的辩证法和没有一件事情不是相互转化的这样一个道理。所以毛主席要求中国的理论文章,理论文章、政治演说,也要注意创造一种新鲜活泼的,像《红楼梦》这样的语言,所以他经常引用,就《红楼梦》是毛泽东最经常引用的,这就是给我们领导干部看《红楼梦》也是一个启示。
(四)其他文人学者对《红楼梦》的研究
有一些文人看《红楼梦》,像王蒙先生他写了一本书叫《红楼启示录》,李国文先生,都是大作家,他的散文集里面就经常是《红楼梦》是一个大的专题,他们两位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像李国文先生把《红楼梦》作为政治来看待,王蒙把《红楼梦》作为一部人生的大书这样一个标准。海外一个学者,以前在国内,叫刘再复先生,他高度评价《红楼梦》,说《红楼梦》标志人类精神的高度,是经典极品之“第一正典”,而且他认为《红楼梦》除了考证、论证之外,更应该用一种悟证的办法里解读,悟证,感悟的悟证,这是刘再复先生一个说法。刚才说的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后来做了《红楼梦》套曲以后,他自己实际上也成了红学家,他对《红楼梦》那种情感那种细腻的理解,为我们很多人所不及。他说《红楼梦》不是讲情节的,而是讲情趣,这很精辟,不是情节,而是情趣。比如说葬花词就是一部天问,有屈原的精神等等,他发表了很多观点。我们中央党校的原先文史部老主任叫刘景路,刘景路教授,也就《红楼梦》的三大编著之一刘耕路,那是他的笔名,他是我们中央党校文史部的老主任、老教授,他就进一步解读,《红楼梦》岂止葬花词是天问,一部《红楼梦》就是天问。而且他专门把《红楼梦》的诗歌写成了一本书,我称为它叫诗心诗梦解红楼。我在人民日报专门写了一篇小文章,就是给刘老师这个诗心诗梦解红楼进行了一番解读。等等等等政治家、文人,到一般的学者、老师,对《红楼梦》的看法,可以说各种各样的。
(五)《红楼梦》的政治色彩
那么《红楼梦》开篇有个题诗叫“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相信如果看过这首诗的人,绝对不会以为《红楼梦》仅仅是一部儿女情长的、卿卿我我的、谈情说爱的一个作品,因为作者很明确地告诉大家,我满纸荒唐言,荒唐无稽之谈,荒唐言,实际上是一把辛酸泪,这个辛酸泪就蕴含在荒唐言里面。大家还记得《红楼梦》吗?看《红楼梦》开篇的时候,《红楼梦》是怎么写的?是一块石头,原来《红楼梦》叫《石头记》,那块石头,就是我们当时天破了个大窟窿,实际上就隐喻封建社会的苍天,天破了个大窟窿,我们伟大的女神女娲就要补这个天,补这个天用什么补,就炼了36501块大的五彩石,然后宽24丈、高12丈等等,他写得很详细,五彩石把天要补上。结果用了36500块,就留下了一块没用,无才可去补苍天,这一块就扔到哪?扔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大家看这是谐音,荒唐无稽之谈,无稽崖,然后这块石头天天在那自怨自叹的,你看人家都补天了,我没补天怎么办呢?后来碰到和尚来了,他就求和尚,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让他把它带到人世走一遭,说我既然不能补天,你好歹把我带到人间走一遭,所以这个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就把大石头变成一块小石头,然后就带到人间,扔到王夫人肚子里面就了贾宝玉,构造这么一个情况。结果这个石头到人世走了一遭以后,贾宝玉后来不又回来吗?又回到这个青埂峰下,这块石头又显灵了,又把自己这一生的人世间的经历就记录下来,就形成了一部石头记刻在了石头上,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一个叫曹雪芹的人从这儿过,然后把这个石头上面的都抄下来,加以增删五次、批阅十载,然后把它改变成了《石头记》,就我们今天看的《红楼梦》。你看开篇就说这么多,他先说了,先把这个大的框架给他解读了,这里面一下就,而且还写了一首诗叫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里面明显就是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第一回里面就有这个诗,就可见作者是蕴含着一把辛酸的泪,这是有很重要的政治色彩。当然有一种说法,我有次讲课的时候,我们吉林的长白山的一位领导就找我说,吉林长白山市的《红楼梦》的研究也轰轰烈烈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一个完整的一套体系说法,叫《红楼梦》实际上写的不是别的,写的是长白山的。大家看大荒山,长白山以前就叫大荒山,无稽崖,无稽崖如果谐音就是勿吉,切勿的勿,吉林的吉,勿吉,勿吉就是以前的满族的族名,叫勿吉族,分满族管的。青埂峰下,按照我们今天好多专家解读就是荒唐无稽青埂峰下,不是一般的青埂,是情之根也,按照长白山他们研究的解释据说这个青埂峰是清之根,清朝的根,他这么解读,就是一部《红楼梦》是写的清朝的兴衰、兴亡史,大家到长白山,肯定要到天池,天池里面很神的,满族的起源就跟天池有关,说当年满族的祖先,天上的几个仙女到那游泳,后来有一个仙女就没回去,因为她怀孕了,后来就生下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放在部落里面养大的,这个就是我们满族的祖先,大家看满族历史传说里面都有的,都跟天池长白山有关系。可见这么小小的一开篇的时候,作者这几句话蕴含的内容,可以做很多的解读,总之是有政治色彩。这是开篇给大家介绍了,这么一些常识性的东西。
四、《红楼梦》的基本价值
那么,下面我就讲两个大题目,刚才实际上也包括一个基本常识。两个大题目,一个就是关于《红楼梦》的基本知识。第一个是基本价值,第二个就是曹雪芹,就作者的生平与家世,第三个就是《红楼梦》的版本问题。这是我们要简要跟大家提示,也不得不讲的,所以叫基本知识。所以第一个大题目里面包括三个小题目。第二个大题目跟大家讲一下,《红楼梦》的文化解读,里面分四个方面,第一个是通灵宝玉与叛逆主题,第二个是木石金玉与爱情主题,第三个是四大家族与政治主题,第四个是色空观念与人生主题。等等内容很多。
前面关于《红楼梦》的基本知识,先讲第一点,就《红楼梦》的基本价值。这个基本价值我一共分为六小点,如果掌握这六小点,对《红楼梦》,我的看法就是比较完整地把握它的内容,就没什么遗漏了,这是我一种自信的说法。
(一)成就最高的古典小说
基本价值第一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古典小说,成就最高的一部古典小说,这是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并且具有人类文化普遍价值的少有的杰作之一。你看对内对外,它都是一个既是文学的一个很高的成就,又是文化史上在世界上有地位。我们党的十七大说要加强文化的软实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红楼梦》可以说以《红楼梦》为代表的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可以称它为《红楼梦》现象,就是一种文化的软实力的一个鲜明的标志。中国的学问里面,汉学里面有三大显学,真正国际公认的显学第一个是甲骨文,第二个是敦煌学,第三个是红学,就是我们的红学。甲骨文就中国的文字学问,现在殷墟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甲骨文学。敦煌学,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也是伟大的学问了。再就是我们的红学,三大显学,其他的很多称为国际学问,但是远远就没有这三大学问得到国际的公认,而且我们的《红楼梦》,也成了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比如说这几年很热闹的,比如朝鲜歌舞团到中国来演出的歌剧《红楼梦》,朝鲜版的歌剧《红楼梦》在中国巡回演出,轰动一时,现在他们又在排梁祝,把梁山伯和祝英台也排成朝鲜歌剧,可以看出这是国家文化认同的标志。温家宝总理到朝鲜访问的时候看的都是这些,看的中国的歌剧《红楼梦》,这是第一点。
(二)永恒的主题——爱情
第二点,基本价值,就《红楼梦》问政写出了中国封建制度下一个典型的爱情婚姻悲剧。大家想想看,《红楼梦》如果不写爱情、不写婚姻,不写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这种三角关系,我们说好看吗?肯定不会好看的。为什么这么写?这是有道理的,大家知道文学,什么叫文学?文学是人学,是关于人的学问,是关于人的情感的学问。江苏民歌有个说法,叫无郎无姐不成歌,民歌的特点,哥、姐这些东西,大家写这种。所以我们不管小说、戏剧、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不写爱情,一般的很难打动人,因为什么?因为人的情感生活里面,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反映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那种情感的方面的,就是感情,而且是爱情,爱情发展到后来是婚姻,爱情与婚姻,这两者是最能反映人类的心海波澜的东西,所以你写这个,实际上就是在写社会,因为由这个就连带,把其他的都给带出来了。因为它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谓爱情成为永恒的主题。那么《红楼梦》,它就把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种种感情纠葛,和他人生观、价值观的碰撞把它展示出来,让这个传统的悲剧故事有了深厚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深度。那么它的艺术形象的美感,也就大大地增强了,这就说第二条基本价值为什么重要,为什么《红楼梦》既不能完全把它作为爱情小说,但是又不能忘了它的现实、它的核心东西。
(三)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规律
第三条基本价值,就《红楼梦》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如何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逻辑,我用两个字叫如何、必然,如何走向灭亡和必然走向灭亡这种历史逻辑。大家看《红楼梦》,它是以描摹爱情婚姻悲剧的背景为出发点的,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命运,主要是写了贾家这一家族的由盛到衰,而恰恰是由于这四大家族的特殊地位,把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种种情态也连带地给展示出来了,这一下就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封建末世社会景象的宏阔的画卷。我们一提起四大家族,说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跟《红楼梦》是有联系的、有关系的,四大家族往往就是从《红楼梦》四大家族的说法过来的,用家族的历史来反映这个社会的历史,这是第三条。
(四)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第四条基本价值,《红楼梦》堪称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大家看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里面,这两年专门有一套节目叫红楼美食,把《红楼梦》的美食方面弄了多少集?上百集了可能是,就《红楼梦》里面饮食文化,然后《红楼梦》里面还有其他的园林,《红楼梦》里面的服饰,尤其是《红楼梦》,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红楼梦》里面的医学知识,有个专家是河南中医大学的,就河南中医学院的一个姓段的教授,段振离先生,他写了一本书叫《医说红楼》,27万字,里面整个就谈到《红楼梦》和医学的关系,和现代医学的、中医的关系,他在前言里面就说到,说《红楼梦》,说红学,实际上就是宏大的学问说《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从建筑、园林到服饰、器用,从随时礼俗到点缀称谓,从哲理宗教到诗词典故,以及音乐戏曲,绘画、生物、饮食等等,都反映了。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医药,这位专家他就很有心,他就总结,他从医学的角度看,《红楼梦》中的医药学,就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中涉及的医药卫生知识一共290多处、5万多字,用的医学术语161条,描写的病例114种,中医病案有13个,方剂45个,中医125种,西药3种,他一部小说包含如此丰富的医药知识,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确实绝无仅有。所以据统计120回的《红楼梦》,细致描写或者明显涉及疾病与医药的就有66回,占55%。所以他这本书里面每个标题就很有意思,小标题,比如林黛玉和人参养容丸,薛宝钗的冷香丸怎么回事,贾宝玉康复靠的桂圆等等,林黛玉失眠和补锌丹的关系等等,秦可卿患的什么病,乃至到养生,乃至到王熙凤为什么早逝,从优生学的角度看贾宝玉的婚姻等等,好多小题目,这虽然是看的有趣的一个话题,但是确实他很严肃地写这个关于医药方面的知识。就《红楼梦》它作为一个百科全书,确实别的书,包括四大名著其他三部书都不能相比,都是一个方面。那么我们把它再提升一点,它这个百科全书,可以说是对封建末世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思想体系、价值取向、文艺生活状况都做了形象而深刻的解剖艺术的批判。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面貌,了解当时的阶级关系状况,了解当时的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了解当时的人们究竟是以怎样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生活的,进而了解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增长许多知识。这个说法应该是完全有道理的,就是封建社会一个百科全书。这是第四个价值,这个价值我们应该充分认识。
(五)众多的富有典型意义、性格严明的人物形象 第五个价值,《红楼梦》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富有典型意义,而又性格严明的人物形象长卷,会一共写了多少人物?有个专家叫朱一玄先生,他写了一部书叫《红楼梦人物谱》,他统计说《红楼梦》人物各种版本统计起来,最高达到了975人,其中庚辰本就80回那个本,男子306人,女的296人,一共602人。程乙本120回本里面,男的有368人,女的有302人,一共670人。所以大概是他统计说,各种版本是421人到975人之多,当然这里面是有的有名有姓的,但是详细写的有几十人。当然如果仅仅从人数来说,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没法比,《战争与和平》写了一千多人。但是从它的含量来说,《红楼梦》一点不次于《战争与和平》,所以刘再复先生就说,《红楼梦》是堪于《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悲惨世界》等等,和它相媲美的人类的文化的精神财富,这是有道理的。所以《红楼梦》写了这么多的人物,主要人物也写了那么多,而且这些人物写的那种生动性,形象鲜明,生动形象鲜明,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富有典型意义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长卷,没有《红楼梦》中的人物,我们有个判断,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就会缺乏迷人的光彩。这400多个人物也好、900多个人物也好,涉及到各个阶级、各个阶层,有崇贵无必的皇贵妃元春,有雍容华贵的贵夫人,有道貌岸然的官僚,有荒淫无耻的恶少,更有一群天真烂漫的青春女子,比如说金陵正钗、副钗,又有十二钗等等,还有农村老太婆,比如刘姥姥,还有清客相公,比如贾政旁边的那些詹光、卜山人等等,市井流氓、和尚道士、尼姑道婆,以及各种类型的男女仆人等等。随便我们提起一个人物,就有呼之欲出之感。尤其是这些主要人物形象,简直就成了中国人美学方面品质的代名词,我们说一个人多愁善感,说你简直像林妹妹,说一个多情公子说简直像林黛玉,怎么那么好感情。所以说中国社会生活中间,很多的标准、很多的人物形象,提供了我们评判社会生活的标准,就说一个人负心,你说你简直是个负心汉,怎么那么坏,你还不如说你简直是个陈世美,简直是王奎,陈世美、王奎这种形象都不是中国的正史提出来的,恰是中国的戏曲小说给大家提供的。说一个人很正直,说你像包公一样的等等,莽撞像李逵等等,这都是提供了一个评判的标准。那么《红楼梦》就提供了一系列这样的人物。
(六)巨大的美学价值
第六点基本价值,最后一点要把握的,就《红楼梦》作为文学作品,具有巨大的美学的价值,这种美学价值,我们可以从六个小方面给大家念一下。哪六个小方面呢?
1、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比如说第一个小方面美学价值,因为看《红楼梦》还是要从美的方面去感受,因为阅读《红楼梦》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比如说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很鲜明、很生动。
2、真切感人的生活氛围
真切感人的生活氛围,这也是我们看《红楼梦》里面感受到的。像王蒙先生就经常说,我看《红楼梦》,随便从哪翻起来看都行,随便翻起哪一页都能看下去,就因为它那个语言美,它那个氛围美。我们八十多岁的老先生、周汝昌老先生,红学专家、大家,他曾经为有一回里面感动得可以说热泪盈眶,哪一回?《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第四十五回是秋窗风雨夕,写一个秋天的黄昏的时候,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这是很凄凉的,林黛玉在潇湘馆,龙吟细细、凤尾森森,窗外是竹子唰唰响,下着小雨,很凄凉,这个时候多么希望,而且一会黄昏下雨,风吹雨打的,她就想这个时候要有谁来看她,或者是贾宝玉或者是薛宝钗来看她多好啊,正在一边想,一边自己写了一首长诗,叫秋窗风雨夕,刚好和我们唐诗里面很好看的篇章,就是春江花月夜相对应,就是秋窗风雨夕,写完以后正在那很悲凉的时候,谁来了呢?贾宝玉来了,贾宝玉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踏着木屐专门来探望她,她很感动,实际上没说几句话贾宝玉还是回去了,大家看那段情节写得特别美,在电视剧里面也展示得很美,贾宝玉刚走,谁来了呢?薛宝钗派人来了,她没亲自来,因为她觉得贾宝玉肯定会来的,然后她就派了一个仆人老妈子专门给她送冰片,冰糖燕窝粥,因为她不是生病吗,冰糖燕窝粥给她喝,所以她也很感动,所以她大有一种风雨故人来这种感觉,就那个生活氛围写得特别好,充满人情世故,包括那个老妈子要走的时候,林黛玉一时高兴还给她一个散钱银子,给她一点钱,为什么?她说据说你们最近好麻将牌、赌个博,然后我给你拿回去赌赌什么的,你看这种情致本来是不好的东西,他也写进去了,林黛玉也从俗干这种事,就说明她确实很感动,就写了这么一个场景。所以我们的周汝昌老先生特别感动,我们每当看这个时候也是很感动,这就说真切感人的生活氛围。
第二篇:围棋与中国文化
围棋与中国文化(1)
围棋的棋盘格子死板,毫无变化。棋子除黑白为对以分二方外,所有棋子没有区别,无谁大谁小,无分工,不知性能。可一落到棋盘上,突然活起来,都在谋在杀,一着能使通盘皆活,或满盘皆输,变幻莫测,不可端倪。这正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有一位我所佩服的先生着文说:「象棋的最大优点,也是较围棋的最大进步是:每一个棋子有每一个棋子的性能。」这真使我大失所望。他不知道围棋的无可无不可正在个中,且又不知道中国人对于他手下的东西最讨厌有固定的性能。再看下去:「象棋棋子越下越少,而围棋棋子越下越多,少则容易控制,多则眼花缭乱,满盘密密麻麻,真能看出青光眼。」倒还有些意思的是称这是「象棋和围棋的最大差别」,则又大谬不然矣。
围棋和象棋比,棋子无固定性能,这就比象棋对人的主观依赖性为大。中国象棋每个子,与生俱来有一身本领,人服从于这一性能。象棋的每一个棋子的作用是固定的,而且看起来有天赋的优越条件,例如车可以横冲直撞,马可以斜过去吃子,当然这是他们的好处,但是也是一种限制,总是一种天赋吧!车好像出身高贵,似乎是纨绔子弟,旧时代的王公贵族。兵很可怜,只能往前,只能走一步,过了河才能横行,横行也只能走一步。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护将,将死了就是棋局终了,即使别的子很多也是输了。象棋布局也是先布好,像罗马方阵图一样,摆出阵地决一死战的架势。围棋就不同,每一个子都靠人的主观,它本身没有天赋,全仗人,下棋人,临时决定,临阵决机。这样围棋形而上的成分高,象棋形而上的成分少„„象棋的布局先固定死,再分头冲杀,而围棋的宏观布局先存于心,且边走边布,重在占位。我以为围棋是典型的真正的中国式。
中国象棋落子非常明确,为的是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围棋落第一手时,战场上空无一物,第一手下去,根据你的第二手才有第三手。棋手在布局上很下功夫,绝对不是为了杀伤对方有生力量。正如老子所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说的,是很有辩证法的,要能收缩,一定要先扩张;要想放弃,一定要先张扬;要想夺取,必定先要给予。这样的辩证的思考,是在围棋手的心中一直在进行中的。根据实际的情况临阵决机。围棋的棋子没有大小,但一旦落到棋盘上,变化就开始了,都在谋在杀,而且是阴谋阳谋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弃子战术,吃亏一点,是为了叫你上大当。围棋可以说是明明白白,却又是居心叵测。围棋和中国人的通脱老辣相象。中国人中间的一些人非常潇洒,但他又是老奸巨滑的。二三十年代人论中华民族性中就提到这样的特点。好多作家说过,我记得林语堂就说过这个意思。好像并没有表现出凶巴巴的样子,就像老子说过的「和光同尘」,不那么直露,光芒不那么耀眼。往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但这又不是真正的超脱,表面上装出一种消极的超脱这里面埋伏着老滑。
所以我从这些地方,认为它和中国的哲学扣得特别紧,正是在这种地方使围棋成为非常典型的中国文化的代表,有最典型的中国哲学气息。
围棋又可以和中国人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相映照。中国人往往说「引而不发」。中国人不是讲中庸吗?「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就举个普通的例子,就如弓箭,假如有十个人包围我,我手里只有一根箭,我采取的办法只能是引而不发。当我拉开了弓威胁着每一个人,「谁过来?」这十个人唯也不敢过来。假如我将箭一下子射出去呢?射死了一个人,但是,余下的九个人全部过来了,我就完了。
《易经》讲时,讲位。每卦有六个位:初、二、三、四、五、上。某一特定的时,某一特定的位,再加上一个度。围棋上的位也跟走的时间、局面的程度有关。我的棋子啪地下去,一下子对方可以傻眼。两个高手的棋还一点点往下走,进行肉搏,收官子之类;低手的棋,布局时位就被高手悉数占到,不战而败。棋子根本用不着走下去了。《易经》的位经常在调整,比如同一个第二爻,刚说他是好的,到第三爻又说第二爻是坏的。怎么会这样?实际生活中也不稀奇。我想围棋是和《周易》相通的。一个子落到棋盘上,没有缺点是不可能的。正如做任何一件事都有利弊,利多还是害多?如是利多,就可以上了。两个高手下棋,很难有万全之策。
这个子落到棋盘上,还可能有许多的功能,别的子还能受到它的影响。有时它的「位」原来是好的,走到一定的时候,它又不好了,它又碍手碍脚了,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这与《周易》也有一点相像。我在研究《周易》的时候发现,有时很好的爻位,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碍事,可能会阻挡你前进的道路。或者开始不错,但走下去会给对方做了件事情,对方可以马上利用你这东西,这是他开始时没有想到的。但是以后又可能起作用。像《周易》中说的「鹤鸣在阴,其子和之」,又呼应起来了。围棋中的包围,反包围,大包围,这样的千变万化,也与《周易》相通。围棋和《周易》最终什么东西都归结到一个「数」。中国人对这个数,讲天数、气数,如果撇开它的迷信思想,实际上什么都是由数决定的。《周易》虽然是「象」,实际上「易者数也」。为什么?「象」实生于数。离开了数就没有「象」。可以举个例子。「某人,某地,淋雨两小时,第二天起,感冒发烧,三天后痊愈。」这是一个「象」,但这里,还不是有许多数目字?离开数无所谓「象」。围棋也是一个「象」,但是核心是数,都是数目字。围棋每个子都没有成见,没有给某一个棋子如象棋一样先定什么调子,不赋予你任何特权,平等竞争。棋盘死得不能再死,里面是很平等的。下棋人和对手也是非常平等。而且一开始不如象棋一样占好位。我非常讨厌象棋(当然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谈),把位置预先弄好,令我很不喜欢。我非常赞赏围棋一律平等,看自己的作用,这正是希望所在。
围棋与中国文化(2)
(五)围棋中的人生哲学
“黑白演绎如世事,纹枰对弈悟人生。”不知道从哪朝哪代开始,就有了“棋如世事”和“人生如棋”的说法。人们常把“学棋”与“做人”联系在一起,把围棋的棋理看作是做人的道理。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围棋中蕴含着人生的哲学。
下棋要懂棋理、走正着,才不容易失败;人要有道德、走正道,才不致于堕落。下棋要有大局观,思路要清晰,意图要明确;人生也一样,要有长远规划,要有自己的既定目标。下棋不能够贪心,做人也不能忘乎所以。我们说,围棋与人生都有三个阶段。围棋布局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形势的优劣乃至全局的胜负;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青少年时期就要打好基础。围棋的中盘是双方激烈争斗,决定胜负的一个关键阶段;而人到中年,则是奋力拼搏、事业有成的黄金时期。人到晚年就相当于围棋的收管阶段了,虽然大局已定,但也要居安思危,不可等闲视之,要防止功亏一篑,晚节不保。下棋取得了优势时,既不能得意忘形,也不可缩手缩脚,要善于一步步地把优势转变为胜势;当棋局处于劣势时,既不能丧失信心,更不能意气用事,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对方的弱点和破绽,耐心地等待扭转局势的机会。人生也是如此,在一帆风顺时,要想到遭受挫折的可能性,时刻做好接受前进道路上各种严峻考验的准备,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当身处逆境、遇到坎坷时,不能灰心丧气,要依靠顽强的意志,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下棋要力争主动,不可让对手牵着鼻子走;人在社会中生存,也要争取主动,要努力学习、主动掌握各种技能,主动适应社会的竞争环境。无论是下棋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有一颗平常心。下棋要平心静气的对待输赢,生活中也要心平气和的看待名利和荣辱。无论是棋局还是人生,都不能把结果看得过重,重要的是要把过程做到极致。一个好的过程是值得认真回味的,只有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没有好的过程却有了好的结果,那只能说是偶然。人生和棋局都会有偶然,但我们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偶然上。这就像不能把赌注下在彩票中百万大奖上一样。棋局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选择,而人生中也是要经常面临各种选择的。对于棋局和人生,我们都要冷静和理智的面对,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如果说“棋如人生”,其含义就在于:与其一心想赢棋,不如专心下好每一步棋。因为下棋要步步取“正道”,而人生也是如此。
我们说,下围棋是否讲究礼仪,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来。第一手棋应该下在棋盘的右上角,把方便对方下棋的左上角留给对方,以示尊重对手。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应该讲文明、有礼貌,尊重他人。做为晚辈或棋力低的一方,在对局的前后都应该主动地整理棋具。这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是把自己摆到了谦虚好学的位置。围棋讲究落子无悔,无论走得好还是走得差,你都要自己负责,因为棋是你自己走的,不能悔棋,这也正如人生不能再重新来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小的围棋盘,就是我们人生的大舞台。围棋吸引我们的并不是双方对决的胜负,而是蕴藏在其中的一条条做人的哲理。与其说你在和对手下棋,还不如说是在和自己对弈,因为最难战胜的对手就是你自己。在关键时刻你输给了自己的随手和昏招,总不能怪罪对手吧?我们说,下棋需要智慧的思考,人生更需要睿智的经营。谁能说人生不是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呢?
由上可知,在这看似简单的黑白世界中,确实是蕴含着许许多多深奥的哲学道理,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围棋能够使我们在休闲娱乐之中得到人生的感悟,让我们能够正确地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正有所谓“大智若愚,返璞归真,无中生有,有中生无。” 你如果了解了一定的哲学知识,对于开发智力、启迪智慧,学好棋理、提高棋艺必定是大有益处的。实践证明,凡是围棋名人,都是能够对哲学学以致用,对辩证法有着深刻理解的人。著名棋手俞斌九段在谈自己的切身体会时就曾经说过:“学不好哲学的人,下不好棋。”这句话显然是十分有道理的。如果你是一名围棋爱好者,若懂得或是正在用哲学思想来指导下棋,那就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获,同时你也一定能够体会到,在棋局之外,还有许多许多更让人回味无穷的东西。
第三篇: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化
论自然界的神话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摘 要:自然界多姿多彩,自然界的力量无比神奇、无比强大,太阳提供给我们光热,月亮为我们照亮黑暗的世界,风雨雪云霞塑造了自然界的美,那么,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人们是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种种神奇?又创造了怎样美丽辉煌的文化呢? 关键词:自然神话;太阳神;蚕神;马头娘
中国神话,源远流长。它是远古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状况之主观想象和幻想的反映。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的各种矛盾变化,还经常遭受自然威胁,便产生了幼稚的想象和主观幻想,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和拟人化,这就产生了神话。它表现为古人对自然力的原始理解、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在历代文艺创作中,摸拟神话,假借传说中的神来反映现实或讽喻现实的作品,也属神话范畴。传说和神话有近似之处,又无近似之处,神话是幻想、虚构,塑造英雄,借助神的力量;传说有历史事实的影子,但经过渲染加工而成。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自然神话是颇为出色的一支。《山海经》中有较多自然神话的记载,其中不乏神奇怪异、令人惊叹的自然神形象。如“龙身而人头,鼓其腹”的“雷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的“海神”,“身长千里”,主宰昼夜明晦、冬夏寒暑的“钟山之神”烛阴,“十日所浴”的神树“扶桑”,衔木石而填东海的神鸟“精卫”等等,都是自然神话中出色的自然神形象。更值得注意的是《夸父逐日》的神话:夸父与日逐走,人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据《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夸父,神兽也。”《山海经·西山经》谓“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疑为“尾”之误)而善投”。可见“夸父”实为自然神的形象。
自然神话多以山川风雷、鸟兽草木之类自然物为描述的对象和故事的主角,反映了原始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迷惑与解释,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另外,因为信仰自然神话,古人们便从自然神话中找到种种方式,来祭祀这些自然神,以求得自然的风调雨顺。这些方式便是民间风俗,是中国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瑰宝。
首先,我们来谈谈有关太阳神崇拜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世界上所有古老民族都有太阳神。多数只是虚幻的神话,没有真实的生活原型可查考。中国的太阳神崇拜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有案可查,这是由于中国文明是自远古到当今从未中断的唯一古老文明。远古先民在树碑立传、保存文献等方面不及近代,却终不能抹去祖先那辉煌的业绩。
中国关于太阳的神话,在《山海经》中,便有夸父“与日逐走,如日,渴欲得饮”,最终“道渴而死”的故事;也有讨论太阳升起落下之地的“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的说法,《山海经·大南荒经》中出现了“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的记载。在《淮南子》的《天文训》一篇中,出现了太阳在旸谷升起,在天池咸池沐浴等等对太阳周天运转的描述。此外,还出现了盘古之双眼化作日月、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也构成了中国的太阳神话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太阳神崇拜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人们对创造之神的信仰,民间太阳神话的广泛流传,炎帝神农氏崇高地位的确立,都与之密切相关。
古代的太阳崇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刻绘在器物上的有关太阳崇拜的图像;与太阳崇拜相关的遗迹、遗址;古代岩画中有关太阳崇拜的图像。另外,中国古代古籍中大量有关太阳崇拜的记载,记录了先民们精神信仰的历程,见证了民族的诞生。
由此可知,太阳神话与中国文化之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有了太阳神话的出现,才有了民族的诞生,有了中华文化的开端。其次,我们再来谈谈有关动植物起源的神话中蚕神神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蚕丝神话是中国神话园地里一枝艳丽的奇葩,象嫘祖神话、织女传说千百年来仍在广为流传,系蚕丝文化园里一曲优美动听的交响乐。神话、传说中的蚕业文化主要有空桑传说、扶桑传说、三桑传说、桑林传说、马头娘传说等等。这里主要谈一下蚕神神话。
蚕神在民间有蚕女、蚕姑、马头娘、马明王、马明菩萨等多种称呼,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蚕桑之神。在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中,蚕桑占有重要地位,汉以前,蚕已经被神话,称其神曰先蚕,意指始为蚕桑之人神。民间祀奉的蚕神,则是蚕马神话演化而来的蚕女、马头娘。其起源是《山海经·海外北经》所记的“欧丝”女子,该书谓:“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这是蚕神的雏型,一开始即为女身,尚未与马联系。后晋干宝《搜神记》载:“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惟有一女;牧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 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 邻女走告其父。„„后经数曰,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 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 姓种之,今世所养是也。””此后,百姓据此为之塑像,奉为蚕神。
神话逐渐演变为民俗,如含山的“轧蚕花”,其中心内容还是祭祀蚕神,民间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化作村姑踏遍含山,所以在山上留下了蚕花喜气,谁要是能够“脚踏含山地”,就可以把含山喜气带回去了。为此,附近蚕农届时都要来“轧蚕花”,庙会上有一种制作精美的纸做“蚕花”出售,人人都会买一朵,男的插在帽沿上,女的插在鬓边,更加增添了喜气;习俗中还要去买一支三寸长的嫩藕来吃,据说清明吃藕,眼目清亮,养蚕时不会打瞌睡,也有的说是因为藕也有丝,是为了一种吉兆;中原地区在一年收完蚕花之后,还要到庙里谢蚕神,祈求来年蚕业丰收;在江苏蚕区,乡间妇女有祈蚕丰收的祭祀;湖州三月要表演蚕花鼓,蚕期要拜蚕花五圣;安徽潞安在上元节要蒸面茧祭祀蚕姑等等。
这些都是蚕神神话演绎出来的中国地方习俗,不仅意味着蚕神在民间的信仰之高,也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精彩的蚕神文化。正是因为有了蚕神,才有了古代民间多姿多彩的民俗,才有了中国文化长河中经久不衰的蚕文化。
神话不仅以特殊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及历史发展进程,而且展现了远古人民的心灵世界,为探索远古时代的历史奥秘透露了许多可贵的信息,也为了解远古人民的意识、情感、精神、意志和性格提供了不少形象的资料,具有不朽的认识价值。不仅如此,古代神话还以自身的瑰丽壮伟给人们以美妙的艺术享受,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同时,古代神话还是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源头,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丰富营养,无愧为文学艺术的肥沃土壤。
第四篇:易经与中国文化
易经与中国文化
《易经》为中华文化的精粹,乃五经之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易经》的发展横贯数千年,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特质。
目录
一、中国文化的源头
二、《易经》的形成与发展
三、对《易经》的基本认识
1、易的基本含义
2、易的基本要素
3、何为太极?
4、何为阴阳?
5、八卦成象
6、六十四卦结构
7、六十四卦与生命遗传密码
四、《易经》的核心——太极图理论
1、世传最早的太极图
2、解说太极图
3、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
五、易经应用于管理
1、易经思维模式
2、八卦与五行
3、五行学说渊源
4、五行学说与中医学
5、易经与现代管理模型
6、五行学说与政治哲学
7、中国式民主政治
六、东西方文明
1、西方文明
2、东方文明
七、开创中华文明新纪元
——————————————————————————————
一、中国文化的源头
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那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为我们展示了恢宏壮丽的历史画卷。谈到中国典籍,自然想到中国的经、史、子、集,所谓经就是儒家《五经》(即《易》、《诗》、《书》、《礼》、《春秋》),以及《四书》、《老子》、《庄子》、《黄帝内经》等等,但是在这些经典中,唯有《易经》是最古老的典籍,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易经》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中国人的文化特点。
“文化”一词就来自于《易经》中的《贲卦?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就是文理,纹路的意思。我们看甲骨文、金文中“文”字(见上图)就是文理、纹路的象形,其中金文中的“文”字还有人形的象征。
什么是天文?什么是人文?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寒暑昼夜就是天文;人有男女老幼,有君臣夫妇子女,有不同的社会关系及需求,这些就构成了人文,通过协调这些不同关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不同需求,使各社会群体及个体和谐相处,使人与人之间其乐融融,使整个社会富有凝聚力与向心力,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人文以化”就是文化,“化”是文化的核心,“化”包含三层涵义即教化、感化、风化。
教化就是培养与教育,使人懂得遵循社会规则,尊重社会秩序,使人与人之间相敬相爱,知礼仪进退。如果没有人之为人的教化,人就失去了人的尊严与优雅,狼群中长大的狼孩,只具有狼的习性,而不是人性,虽然有人的身体,但是其习性与狼无异,所以教化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企业,教化就是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习惯的养成与培养,它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是感应、感知、感通的意思,易经中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叫“咸”卦,咸就是感的意思,咸卦彖辞中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所谓“感化”就是要了解各阶层百姓的所思所想,最大限度的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需求、愿景,使大家在这个群体中有所依托或寄托,从而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建立和谐的相互关系。在企业管理中,沟通感化是形成团队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风化不是指石头的风化,而是形成风俗,风情的意思,《诗经》中的风、雅、颂的“风”就是民风的意思。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自化”,就是使文化形成民风、民俗、民情。我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中国人移居国外后仍保留中国人的习俗特点,中国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很多“唐人街”,都保留了很多中国人的文化习俗,这就是风化的魅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强盛最重要的标志,一个民族的强大首先是文化的强势,而不仅仅是军事和经济强大。美国黑人精神领袖马丁•路得•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强大,而在于人民的强大。人民的强大的根本就是文化的强大。
军事或经济强大的国家,如果没有核心文化的支撑,所谓的强大也仅仅是短暂的。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在中国历史上,秦国采用了商鞅法家思想使秦国很快由弱国变成了军事强国,并依此统一了六国,然而秦国依靠的是严刑酷法、野蛮暴政,而不是亲民顺民思想,以至于人们称强秦为虎狼之国。在秦统一后不到十六年,民怨鼎沸,终致陈胜、吴广起义,短短几年不可一世军事强大的秦国就灭亡了。这是短期内军事强大的国家灭亡的例证。
另一个例子就是隋朝的建立与灭亡。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一位非常有作为有思想的开国帝王,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了先进的科举选官制度,大力发展文化与经济,使隋朝很快成为盛世之国。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杨坚虽然采用了先进的科举选官制度,但是其皇位继承人并没有选好,其子杨广即位后耽于声色,残酷暴敛,大兴土木,劳役民众,其在位期间不几年三次对高丽用兵,使其国力大减,最终激起人民的反抗,间接导致隋朝的灭亡。这是经济强大国家很快灭亡的实例。
谈到文化,我们自然会想到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两希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古希腊文明以理性思辨为基础,诞生了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欧几里德等著名思想家,由理性思辨衍生出了西方现代文明——科学与民主;而希伯来文明来自于古犹太民族,其发展为神圣上帝(耶稣)信仰为根基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天主教文化,成为西方人文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经》是中国人的原典,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是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墨家、兵家、杂家、纵横家等等)之渊源。诸子百家思想是对易经天人思想的不同理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多元文化竞相绽放的局面,也奠定了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中国文化从其本源来说不是神创说,而是秉承“天人同源、天人合一”天地人同源的思想体系。
《易经》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百姓日用而不知。成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时俱进、金兰同好、物极必反、居安思危、否极泰来、七上八下……等均来自易经。
谈到《易经》,那么什么是“经”?就是织布中的纵向的“线”,是不能够断的,不管编织多长的布这个经线却贯穿始终。所以经是织布的主干,横向的线称作纬线。所以易经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主干。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易经》?用宋代思想家张载的话讲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什么意思呢?天地本无心,以其自然规律为心,“为天地立心”就是把握天地运行规律,推之于人伦社会,建立社会正当的秩序;“为生民立命”就是将人民的福祉与性命放在第一位,使人民幸福、使社会繁荣;“为亡圣继绝学”就是继承、发展、创新先贤古圣传下来的智慧宝典,使之弘扬光大;“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使天下人永享和平,建立祥和安泰的太平盛世。
二、《易经》的形成与发展
“易”字的来源
为什么称为《易经》?这个“易”的来源是什么?历史上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易字来源于日月,即日月为易。
也有人认为“易”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象征,故曰:“日出为易”。
还有人认为“易”来自于变色龙,即蜥蜴的“蜴”。但是不论何种解释,都离不开象形和变易,那么易是干什么用的呢?《易》是研究事物变化的学问,是通过象与数的模式演绎、模仿万事万物规律及规则的学说。
所谓“象”就是现象、抽象,所谓数就是变化的量数关系,关于“象”与“数”后面还要详细阐述。
古有三易
据载自古曾有三易流传,《周礼?春官?太卜》中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连山》、《归藏》皆佚,唯《周易》存世。
《连山》以艮卦为首,传说是神农时之易,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断,是人类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归藏》以坤卦为首,传说是黄帝时之易,象征万物无不收藏于大地之母,《归藏》重阴亲柔,是母系社会的形态反映; 《周易》以乾卦为首,坤卦次之,象征重天地尊卑次序,《周易》重刚崇健是父系家长制农耕社会的重要社会形态构成。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易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阶段,或三个划时代的重要人物,这就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伏羲氏——周文王——孔子
远古———中古———近古
伏羲氏
伏羲氏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为三皇之首,相传是距今6500年前远古时代的一支氏族,那个时候还是蛮荒时代,先人茹毛饮血、居无定所,依靠渔猎为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先祖。
传说伏羲氏治理天下时尊道贵德,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中通人事,其思想达于天人合一之境,当其时黄河上通天界,河中出现了一匹神奇的龙马,背上呈现有规则的图案,伏羲氏见到图案,恍然所悟,就将其记录下来,由此便产生了为后来人们所熟知的“八卦”。
伏羲氏的贡献: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始制嫁娶,以俪皮之礼,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他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中华人文文明,使人们懂礼仪,生活更优雅,摆脱蒙昧的蛮荒时代。
河出图,洛出书
河图洛书的传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据《尚书·顾命》孔安国传说:“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随则其文以画八卦;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因而第之以成九类(九类即《洪范》九条法则,笔者按)”。
前面讲了伏羲氏治理天下的时候,黄河中出现了一匹龙马,背上呈现规则图案,伏羲氏因之以成八卦,这就是河出图的传说。
传说大禹治水时,大水久治不退,时有神龟背上有神奇文字,大禹感悟,依此法大水退去,并将其整理成了九条治理天下的法则,这九条法则保留在《尚书·洪范》篇中,这就是洛出书的传说。
通常认为,“河出图”就是指易经中的八卦图的传承,“洛出书”就是指《尚书·洪范》传承,它们常常代表了中国文化繁荣昌盛的象征意义。
周文王
周文王(公元前1152——1056)姓姬,名昌,为殷商末年西伯侯,是一位很有德才的创业君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经济,礼贤下士,广募人才,使“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文王曾被商纣王关押在羑里监狱七年,身处忧患之中,感慨大自然、人类社会的阴阳消长规律,结合自身的坎坷遭遇,探究八卦、六十四卦之理,从而演绎出了《周易》,文王的第四子周公将六十四卦附上卦辞、爻辞,借以阐述对万事万物发展变化、吉凶祸福的看法,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周易》本经。
周武王(姓姬,名发)是周代第一代立国君王,是周文王的次子,于公元前1046年消灭殷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
周公旦,又称周公,周文王第四子。周公辅佐文王、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传说他作《周官》(即《周礼》),是礼乐制度的倡导者以及推行者,传说他擅长解梦,后世有周公解梦一说。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官为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县)。因纣王无道,曾劝谏纣王,但纣王不听,反而把他囚禁起来。周武王攻破殷商都城朝歌后,武王向箕子咨询治国之道,箕子向其传授大禹之络书九法,记载於《尚书?洪范》之中,《洪范》在中国政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箕子因为殷商旧臣,不愿在周为官,被武王封于朝鲜。
周文王父子及箕子对易经的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在周建立人伦道德礼乐秩序,开创周朝800年基业。
孔子
孔子为春秋时期鲁国人。《史记》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彖》、《说卦》、《文言》”。孔子做学问的态度是“述而不作”,由其弟子将他的讲解《周易》的心得整理出来而成《易传》。孔子对《周易》的讲解心得共十篇,这十篇心得就像给《周易》插上了翅膀一样,故孔子的《易传》又称《十翼》。
孔子十分喜爱并赞赏《易经》,其在《论语》中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马王堆帛书《要》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史记》载孔子读易而“韦编三绝”,可见孔子对易经十分喜爱。
孔子曾删《诗》《书》,制《礼》《乐》,而唯独赞《易》,不敢对《易》进行删改。
孔子对中国典籍进行整理传授三千弟子,成为中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图片分享:
孔子生于春秋时期,其时周王室已衰微,礼乐已崩坏,诸子百家各自提出了治世理想,包括孔子也提出了社会大同的盛世理想,然而春秋时期群雄争霸,孔子学说难以付诸实践。尽管如此,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带领众弟子传播其仁义盛世理想,一生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孔子最后也不得不慨叹:“河不出图,凤鸟不至,吾已矣夫!”(《论语•子罕》)孔子自叹生不逢时啊。
公元前479年,孔子正在编著《春秋》,有人在鲁国西部猎获一头怪兽,孔子见到后说:这是“麒麟”啊。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它被人捕获而死,孔子掩面痛哭,叹息生非其时啊。在《春秋》志有“西狩获麟”,至此孔子就停笔写不下去了。孔子确实在这一年悄然离开了人间,享年73岁。这就是 “获麟绝笔”的传说。
孔子的学说到汉武帝时由董仲舒阐发得以弘扬,汉武帝拙百家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绵延两千多年。
三、对《易经》的基本认识
易经是关乎天、地、人根本规律与关系的智慧经典,是揭开宇宙、社会、人生奥秘的金钥匙,是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
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
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是讲究二元对立,西方的认识论常常是黑白分明,西方人做事讲究原则,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是讲求二元融合,做事讲究曲成,其把握的原则是“中庸”,就是执其两端而用中(不走极端),做事常常是不取黑白两端,而走中间道路,注重平衡各方关系。
1、易的基本含义
易有三义:变易、不易、简易
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之中,但不是乱变。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原则。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不断变化,这是现象的变化,但是春夏秋冬的次序是不变的,这就是原则。
万物的变化一刻不停,正如《论语》中所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常言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就是说变化是永恒的,不变的是原理、原则,而原则、原理也是随着大的体系而发生变化的。例如在地球上地球绕太阳一圈是一年,而在土星上则相当于地球上的二十九年半。
所谓简易,就是指万事万物的变化模式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两个要素,即阴和阳的变化。
易中的理、象、数
所谓“理”就是事物变化所遵循的道理、原则,所谓“象”就是事物变化的现象,而“数”就是事物变化的量度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包换数量的变化。如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就包含了季节、月份、日时等的数量变化关系。
2、易的基本要素
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大自然有天地、日月、昼夜、寒热,动物有雌雄,社会有治乱更替,人类有男女等等。古人就将天、日、男、雄、昼、热等象征光明、温暖、刚强、向上的现象都归属于阳,而把地、月、女、雌、夜、寒等象征黑暗、寒冷、阴柔、向下的现象都归属于阴。阳性事物具有散发、活力、刚健、升华、创始等属性特点,阴性事物具有收藏、静止、柔顺、承载、生成等属性特点。
在易经八卦或六十四卦中,阴用中间断掉的横线表示,阳用一横线表示。一阴或一阳也称作爻,或阴爻、阳爻。
3、何为太极?
《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专门术语,意为化生万物的本源。
古人发现,在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一种内在生命力,一颗种子只要给于其适当的条件,它就能发芽、生根,并成长为植株,并开花结果。正是这种生命力造就了万物各具形态、成长繁育、生长化收,使树木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使我们的幼儿长大成人,能够使我们身体内部、社会乃至宇宙天体维持自然的平衡与更新;在自然界中这种生命力能够使天地按照昼夜、四季的规律不停运转,能够产生冰霜雨雪、雷电风云、暑寒燥湿的作用,是这种力量带给自然界多姿多彩的勃勃生机。这种“生命能力”(古人称之为“气”)它缈无形象却又无处不在,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却又遍布所有有形无形的事物与生命体,这种能力在《易经》中叫做 “太极”,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特性。
图片分享:
任何事物都存在这个特性,它就是万物及生命的“能动之机”。这个“东西”在道家称之为“道”,在佛家称之为“心”,在西方宗教中称之为“上帝”。它渺无形象,无处不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易经》的太极图中用一个空心圆来表示。
4、何为阴阳?
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有:“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阴阳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也是事物变化呈现的基本状态,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的这种关系可以形象的用阴阳鱼太极图来表示(其中左为阳,右为阴)。
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与现代辩证法中的“一分为二”有一定的相似性。
自古中国人就十分重视阴阳之间的对立、依存、消长、转化关系,《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音声相合,高下相倾”,又曰:“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人的福与祸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人的福可能是祸的开始(人在优越的条件下容易懈怠);人的祸也可能是福的开端(人经历挫折与磨难会变得智慧与理性,就会有忧患意识,就会奋发图强)。常言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意思。
在道教经典《阴符经》中有:“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这就讲出了恩与害的相互转化关系。比如教育孩子,从小在家中得到溺爱的孩子往往很难成器,而在严格要求或艰苦磨练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能够有所作为。
谈到阴阳之间的关系,就会涉及到哲学中物质与精神关系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唯物论与唯心论之说,因为物质与精神只不过是一阴一阳关系,不可分割的,正如一个人的手心与手背,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物是一元二分的关系。
得与失、苦与乐
说阴阳关系,为什么将“得与失”、“苦与乐”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得失与苦乐问题是人生的一大问题,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与关切的。人们常常会问:
什么是幸福?
有人说,有钱就幸福,也有人说,有权就幸福,是这样吗?不见得,有些富豪跳楼自杀是怎么回事?还有些高官欲壑难平是为什么?关键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包括得失的取舍与苦乐的感悟等。
佛家常说人生是苦,故佛家讲修行解脱,实际上佛家用人一生的时间去解决人生苦乐的终极问题,他要出家、修行、解脱,最后证悟涅磐的彼岸,即获得永恒的解脱。实际上在宗教中真正解脱的少之又少,犹如凤毛麟角。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是非常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的发展深受儒家的影响,特别是《易经》思想对禅宗影响巨大。禅宗中讲:“烦恼即菩提”,这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智慧,就是太极一体之智。其实人生中的得与失、苦与乐始终是相伴的。
禅宗的确是一种离苦得乐的解脱法门,宋代禅宗青原行思认为真正解脱要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小时候是没有好坏概念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好坏、苦乐有了分别之心,我们往往喜欢好的,不喜欢不好的,人生中总是在好与坏、得与失的分别、取舍、争夺之中,所以会有烦恼、有痛苦,会患得患失,难以解脱,这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宗教与世俗最大的区别是宗教提供了一个超越世间的天堂世界或极乐世界,宗教中认为人生是苦的,只有艰苦修行才能到达天堂或极乐世界从而永享幸福。这激励修行人为了获得永恒的幸福,可能暂时舍弃世间人们的各种追求。这往往颠覆了世俗中的价值取向,孜孜于宗教信仰的人往往能吃尽人间之苦,却不以之为苦,苦乐、得失在这一境界中完全颠倒了,故“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一境界不可思议,是达到超越二元对立智慧后的一种认知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没有所谓天堂地狱的分别,没有出世与入世的执著,没有执著于好与不好的取舍,然而却一切能应运自然,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我们不执著于山或水,而是享用、受用山水带给我们的遐意。在第三重境界,生活中还有不愉快,还有烦恼,但是这不愉快、烦恼也只是体现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我们快乐之源。三重境界说来简单,但是每一重境界须经过刻骨铭心的人生磨砺,甚至经历生与死般的人生大历练,才能有所感悟,有所贴切,未有真正的人生体验,实难超越。
与禅宗三重境界相对应的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这是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一段,原词是这样的: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本来是叙述离恨别苦之情的,表达词的主人公经过长夜难眠的相思之苦,清晨独自登楼远望,眼前茫茫一片空阔,离愁愈炽。王国维借用宴殊词中的意境妙手一点,将凄凉、孤独、迷茫的意境与执著追求的心境,引申到对事业和学问的凄苦迷茫与追求的意境中。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这一段出自柳永的《蝶恋花•凤栖梧》,原词是这样的: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十分擅长写哀婉缠绵的词情,这首词本来是描写执著追求爱情的愁苦意境的,王国维借用该词对爱情的孜孜追求引申为对人生事业和学问苦苦求索,为了所追求事业或学问,实现自己的梦想,虽历尽千辛万苦,身心憔悴,那怕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一段词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原词是这样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前面描写宋代都市元宵之夜,游人如织,灯火如雨,艳香华美,车流龙舞的景象,最后一句笔锋一转,描写主人公在喧嚣的夜景中不经意间见到了寻觅已久的意中人。抒发了主人公在喧嚣的夜景中能超然物外,独享久别相逢的快乐心境。王国维将这一意境引申为对事业与学问的追求,在苦苦求索的过程中,当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然而却在不经意间山回路转,展现出“柳岸花明又一村”,似乎一切都变了,真是豁然开朗天地宽。
在这一境界也意味着,人在喧嚣烦乱的世事中要能保持一丝宁静与恬适,能够随处发现生活中的意外惊喜,学会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
5、八卦成象
前面主要讲了阴阳的生成及其相互关系,并由阴阳引申至人生对得与失、苦与乐的理解上。阴阳是《易经》中的重要概念,是八卦、六十四卦的根本。阴阳之中仍包含着阴阳,阴阳再分化就成为四象,四象再分化则成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如果用卦符的排列组合来显示,则八卦的生成关系如下图所示。
十七世纪著名德国数学家、哲学家、神学家受这个图示的启发而发明了二进制数学原理,从而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理论的基础。
6、六十四卦结构
(1)什么是象?什么是卦?
象就是变化的现象,卦者,挂也,就是悬挂在那里的一种形象,是事物变化现象的比拟。
(2)什么是爻?什么是爻位?
卦中的阴阳层次就是爻,爻者,交也,就是事物变化的层次。比如八卦有三爻,六十四卦则有六爻。爻位就是在八卦或六十四卦中爻的位次。在易经中爻位通常是从下向上的次序,在八卦中分为下爻、中爻、下爻;在六十四卦中分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3)为什么阳爻用九,阴爻用六?
;在易经中,阳爻通常用九来表示,因为九是成数(生数是指一、二、三、四,成数是六、七、八、九)中最大的阳数,阴爻通常用六来表示,六是成数中最大(逆数序)的阴数。故阳爻用九,阴爻用六。
(4)六十四卦的来源与构成。两个八卦重叠(即八卦再排列组合)就构成了六十四卦。
(5)卦名、卦象、卦辞、爻辞及传文。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不同的卦名,即乾、坤、屯、蒙、需、讼……等等。
卦象通常就是指卦符,是事物呈现状态的比拟。卦辞是对该卦象呈现状态的概括性或比拟性解释。爻辞是对卦中某一爻位呈现状态的比拟性解释。“传文”则是对易卦辞、爻辞或易理的进一步阐释。
例如,在易经中鼎卦是由从上至下的六爻组成,从下至上分别是初六、九二、九三、九四、六
五、上九。
鼎卦的卦符是一种象,它与鼎有一定的对应性,鼎卦的初爻与鼎的四脚对应,鼎卦的九二、九三、九四爻与鼎身对应,而鼎卦的六五爻与鼎耳对应,鼎卦的上九爻与鼎杆(抬鼎时所用)可以对应。
7、六十四卦与生命遗传密码
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证明,所有生命体,不论植物、动物,乃至微生物,决定生命遗传特性的是DNA和RNA,DNA由最基本的四种碱基,即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组成,这四种碱基排列组合,可以构成64中遗传密码,可以对应于《易经》中的六十四卦,而四种碱基则对应于《易经》中的四象。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基因中包含着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人类的很多疾病都与遗传信息,或自身携带的基因有很大关系。因此,可以说六十四卦是构成生命的密码,不仅如此,六十四卦也还是构成宇宙自然乃至人论社会的密码。
图片分享:
图片分享:
四、《易经》的核心——太极图理论
1、世传最早的太极图 最早的太极图出现于北宋,是由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所创立(即著名的《爱莲说》的作者),据说其来源于道士陈抟炼丹用的无极图。周氏太极图为五层结构。
图片分享:
周氏太极图
周敦颐对其太极图作了一个简单说明即流传后世的《太极图说》。
周敦颐的太极图及其图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他开启了宋代理学的发展与繁荣,由于宋代思想的繁荣昌盛,远播西方,形成了东学西渐的热潮。宋代易学思想及理学对欧洲哲学影响深远,16-17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东学西渐”的热潮。到了18世纪,欧洲学者研究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著作不断涌现,到今天,人们还能在梵蒂岗图书馆看到14种西人研究《易经》的著作。当时欧洲许多著名学者对中国哲学思想怀有敬意之情,如莱布尼兹、伏尔泰、卢梭等。
由于周氏太极图看起来还是有些复杂,后人对其不断修改,以期更加符合易经的深意,阴阳鱼太极图就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太极图示。
2、解说太极图
传统太极图是以相互环抱的两个阴阳鱼组成的圆形图案,故称阴阳鱼太极图。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专门术语,意为化生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包括我们人)存在、成长与变化的总根源。
“太极”是我们的生命之本,是我们的文明之源,它难以言表,难以形容,但是古人还是用各种语言将它的变化进行描述。有学者则根据《周易•系辞》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章句创立了各式各样的太极图式,以表述太极的变化原理。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是周敦颐对其太极图形阴阳关系的最简要的说明。
世传的太极图有多种多样,其中传播最广泛,在民间最具影响力的当是传统阴阳鱼环抱太极图,这个太极图代表什么意义呢?
这个阴阳鱼太极图的最外圈为圆形(象征太极),一是表示万物的变化周流不息、无始无终;二是表示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三是表示圆融畅顺、圆满法界。
太极图中的S型曲线(象征阴阳两分),一是表示万事万物的变化都包含相辅相成的阴阳两方面;二是阴阳彼此消长互动,阴长则阳消,阳长则阴消,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三是阴阳互为其根,各自均以对方为存在条件;四是事物阴阳的转化都是渐进的过程,即由量变到质变;五是表示阴阳互推互化生生不息。
阴阳中的鱼眼,一是表示阴阳双方中都包含对立面的因素,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二是表示阴阳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部也会自生化出对立面的因素;三是阴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对立关系。
世传的太极图将阴阳之间的关系描绘的惟妙惟肖,但是对于三才、五行、八卦等诸多关系,则难以表达。我在参悟传统太极图的基础上,研究出了郭氏太极图,该太极图比传统阴阳鱼太极图多了一个中圆,这个中圆表示阴阳多方面运化致和而生的境界。虽然只是在阴阳鱼太极图中多了一个圆,但是很关键,这个太极图很巧妙的将太极、两仪、四象、五行、八卦等真正贯通起来,是对中国传统太极图理论的创新。
这个太极图在阴阳鱼太极图基础上构成了统一于太极基础上的多元互动与均衡关系。也就是说,将传统阴阳鱼太极图着重描述的阴阳对应关系,发展为多元(三元、五元等)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从本质上讲,三才、五行、八卦又根源于阴阳,而阴阳本于太极。参见郭氏太极演化分解图示。
图片分享:
太极图分解图
图片分享:
太极三层境界图
3、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子思(孔子孙)所作。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中庸》是儒家阐述的“中庸之道”,并作为人性修养与教育的理论著作。
中庸之道的核心是中用与中道,通俗来讲,中庸就是待人接物要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不走极端,留有余地,中庸达到的境界就是“和”。《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利共赢” 就是中庸思想的现代体现。
中庸思想如何在笔者的太极图中体现呢?
太极图是以“象”的方式描述矛盾(阴阳)关系变化的动态模型。笔者的太极图最核心是由一个包含了阳(1)、阴(4)、阳中阴(2)、阴中阳(3)公共部分的中圆,这个中圆就是取其“中”之意,这就是中庸的形象化体现,这个中圆既是“合”也是分,从而形成多元关系,其达到的状态也就是多元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这个“中圆”也就是象征我们做事、做人应把握的尺度。
图片分享:
图片分享:
五、易经应用于管理
1、易经思维模式
(1)、建立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系统观;
(2)、象形化思维,取类比象,天人整体观
(3)、运用阴阳互补、平衡和谐、知微见著、物极必反等思想
(4)、用易经中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模式认识了解世界;
(5)、多维度辩证思维(多元辩证思维)。
我们知道易经在中国古代应用及其广泛,在中国古代,宗教、科学(古代)、哲学、管理、心(理)学、天文、中医等都与易经有很大关系。
2、八卦与五行
八卦来源于阴阳、四象,其强调的是“卦”,是事物变化现象的对待关系的模拟,其强调的是事物诸多对待关系。
五行也来源于阴阳、四象,其强调的是“行”,即事物运行关系,是事物诸多方协调、平衡、制约的稳定运行的模拟,其强调的是协调、制约运行关系。
五行学说能够与现代科学接轨,广泛用于系统管理、系统控制等领域。
3、五行学说的渊源
五行学说也是《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和《内经•素问》,马王堆汉墓还出土了帛书本《五行》,说明五行学说在当时已具十分广泛的影响力。五行学说在后世一直伴随着易学而发展,汉代著名学者董仲舒将五行学说引入天道信仰,成为天地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奠定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即以太极——阴阳——五行——万物(《太极图说》)构建了其宇宙生成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水曰润下”,意思是凡具有寒凉、固藏、滋润、向下流动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则属于水;“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蒸腾、热烈、活跃、繁盛性质与作用的事物则属于火;“木曰曲直”,凡是具有升发、条达、舒畅、明辨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则属于木;“金曰从革”,凡具有断革、肃杀、清宣、收敛、约束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则属于金;“土爰稼穑”,凡具有繁育、承载、受纳、滋养作用的事物则属于土。
较早记录五行生克关系的是《春秋?左传》:《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载:“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五易经与中国文化
较早记录五行生克关系的是《春秋?左传》:《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载:“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五行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十分成熟,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
4、五行学说与中医学
自古中国有医易同源之说,历史上著名中医师都是十分了解阴阳易理的,象《黄帝内经》中的岐伯,三国时期的华佗、唐代的孙思邈等。
阴阳五行是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比类取象(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认为,木、金、水、火、土五行是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五行分别对应肝、肺、肾、心、脾五大脏俯系统,并与自然界的五气、五色、五味、五神等比类一致。在五脏五行系统中,肝属木主疏泄、明辨;肺属金主清宣、断革;肾主固涩、流浊;心属火主生发、蒸腾;脾属土主运化、纳藏。
5、易经与现代管理模型
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十分丰富,但是作为最成熟的管理模型我认为应该是五行系统,下面简单介绍。
五行原理现代阐释
五行生克构成了事物要素间的和谐互动关系,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多元辩证逻辑学说,五行生克是多元间的互动协调关系。
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要素运行和变化所构成,故称为五行,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所描述的事物变化的层次不同,但其根本思想是一致的,都是整体性、系统化思维模式。
图片分享:
对立统一”是阴阳学说的根本规律,其包括阴阳对待、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互动致和”是五行学说揭示的根本规律,描述了事物主要五个因素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维持整体平衡、协调、稳定的运行机制。参见五行结构及其生克变化原理图。
(1)、系统中的五行架构
五行学说是将自然界与社会各种事物参照五行之物(水、火、木、金、土)的性质进行取象比类,建立的多元生、克制约、平衡与生化关系。
万事万物都具有五行要素,在古印度,认为四大(地、水、火、风)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
(2)、五行系统管理(治理)模型
在“完备系统五要素”这个循环图中,制定方案主要是断革是非,从而确立行为方法,故属金;方案执行就是执行过程,主要是体现如水般的滋润、流行特征,故属水;过程监督主要是主曲直,故属木;纠偏机制主要是纠正偏差,尤如火焰般热烈、蒸腾,曰炎上,故属火;系统评估如稼穑生长于土地,其主要服务于全系统,如稼穑来源于土地而回归于土地,故属土。
6、五行学说与政治哲学
三权分立的渊源
西方的“三权分立”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与西方思想史是紧密相关的,最初萌芽于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史学家波里比阿(约公元前205——125年)的思想之中。这些萌芽思想沉睡了十六七个世纪后,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风雨中复苏了。
洛克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他全面剖析了立宪君主制,总结了资产阶级各派的政治主张,完成了《政府论》这个划时代的著作。“分权”的概念从此诞生了。他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其中立法权的地位最高;三权彼此是分立的,同时又相互制约并协同工作的。洛克的分权论实际上还只是“两权分立”,联盟权(即外交权)实际上是行政权的一部分。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全面阐述和发展了分权和制衡的思想,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被后人称为“理性的法典”。他认为,如果权力过于集中,来自人民的权力就会变成统治人民的工具,因此他提出“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学说继承了洛克的“三权分立”(尽管还只是二权分立)的思想,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立并完善了“三权分立”学说,从而使司法权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元素。
孟德斯鸠认为,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合一,就会形成专断的权力,自由也就不存在了。他认为国家权力的这三个部分之间要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彼此结合、维持平衡,以具有最大的稳定性。这就是三权制衡的原理,标志着制衡学说的发展和建立。
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说,是当时限制君主王权专制,争取公正政治权的思想理论。随着西方资本社会的发展,这一分权说已经成为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理论依据,成为国家政权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
其实这“三权分立”制衡说还是不完整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不是适合中国文化环境)在分权系统内缺少必要的监督环节,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学说可以构建完善的五元权力制衡。
“三权分立”不仅仅是西方政治哲学的核心,同时也是西方管理哲学的核心。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西方三权分立缺乏必要监督、监管环节的弊端。
7、中国式民主政治
中国正处在结构转型期,法制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律应该体现公平与正义,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公平与正义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治行政腐败的有效途径。所以将监督权从司法权中独立出来成为重要一环,以强调监督机制的重要作用。监督权是保证行政有效运行,防止行政腐败的一种重要因素,故单独成为权力制衡的一个独立元素。监督权主要是监督、审查行政执法环节的公平、公正、有效性,防止行政腐败。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走向社会主义民主,没有真正的民主就不会有真正的和谐。民主是一种政治体制,也是公民的一种社会权利,民主化的程度决定着社会的和谐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保障和维护人民公众的话语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政治哲学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完备的哲学思想体系必然应该涵盖包括政治哲学在内的诸多领域,《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必然也能从政治哲学视角解读当代中国政治,乃至提出相对适合于中国特色的政治解决方案。这也是笔者从传统阴阳五行哲学中探索政治哲学的根本目的,希望以此抛砖引玉。
六、东西方文明
1、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有个特点,就是黑白分明、二元分立,所谓“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西方基督文化中二元对立论十分突出,在《圣经》与基督教义中善与恶、美与丑、天堂与地狱、正统与异端常常是水火不相容。反映在社会生活中也常常表现为二元对抗或二元分离的矛盾状态。如,西方一方面信仰万能的上帝,另一方面又搞唯物的科学,宗教与科学始终不能统一。而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如莱布尼兹、牛顿等。
由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信仰,它将世俗与天国割裂开来,在世俗中人就是有罪的,这就形成了宗教中的原罪思想以及救赎人生的情结,构成西方思维模式中的执著、反省的人生诉求。对上帝的心灵依托以及对来世天堂世界的信仰追求,造就了西方修道普教的传教士精神,并贯穿于所谓西方文明的不断扩张中,成为社会潜意识的心理形态。因此,西方的枪炮打到哪里,哪里就会有西方传教士和教堂。
西方宗教本质上是把上帝信仰契约化了,歌德的《浮士德》人生历程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契约基础上的;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从理论的层面使契约精神成为西方文明的基本社会思想。;
作为宗教中上帝信仰与主宰的反叛,以希腊理性哲学为基点的自由主义在西方近代得到了大发展(以欧洲文艺复兴为发端)。洛克《政府论》的问世标志着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体系的建立,孟德斯鸠进而完善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则从经济层面丰富了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一是主张彰显人的权利,指出君权并非神授,而是来自民意;二是限制政府权力,不让它恣意妄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三是相信经济发展要靠市场,靠自由竞争,靠合理规则。
契约论与自由论结合,形成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公正为基调的民主法制制度,形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社会基础,形成了西方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维护人权的思想。
中国认知思维模式注重综合,而西方思维认知模式注重分解,注重对每一部分的细节的解剖与分析,就像西医一样。这形成了西方人条理分割、注重逻辑的思维习惯,也造就了西方人的科学思维模式。
西哲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就是这种分析思想的最高体现。黑白分明,一切都分成同己和异己的两部分,总要找出一个对立面,这种对立思维,直到现在还是大有市场。如冷战思维、民主传播思想、反恐理论……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P,1927~2008)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其代表作《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他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和宗教的差异而非意识形态的分歧将导致世界几大文明之间的竞争和冲突。这一思想在美国当代很有影响力,这也是美国实行对外霸权主义思想内在因素之一。
2、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与《易经》的传承有很大关系。中国文化是多元融合而又统一的,在对《易经》的不同理解中,形成了儒、道、墨、法、阴阳、医、名等诸多宗派,在中国的主流文化中没有万能的造物主(人格神)的概念(尽管墨家崇神,但没有成为主流),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秉承天人合一的天道人和思想。
中国文化崇尚人文主义精神。道家认为,只有顺应自然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完美的人性。而儒家则认为,既要尊重自然规律,还要通过礼乐教化,通过自我完善才能达到圆满人生。儒家思想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为人处事,所以西方哲学家认为中国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学。
儒家的治国之道,是以扎根于宗亲宗族之血缘关系的宗法体系为基础的。在中国,家与国存在着结构模式的相似一致性。君与臣、夫与妇、父与子、上级与下级、长辈与晚辈,这是同一性质的阴阳模式的关系体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治国之本。在儒家看来身、家、国、天下是不同层次的同构关系。儒家的一切思想范畴: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等等……都是构建在统一的家国一体式宗法体系之上的。因此儒家思想又是一种政治哲学。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知足、自强、内省、心灵宁静与安适是真正的幸福之源。
中国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思想突破了简单二元对立思维,中国人不太主张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分法,排斥任何形式的极端与片面。中国的辩证思维较西方有更多维度,中国注重多个不同因素(不只是两个)的和谐、圆成与圆通之境。我们善于寻求一种综合的结决方案去化解矛盾,而不是简单地排斥对立面。“和”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思维习惯,中国今天倡导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和谐世界等一系列思想,就是“和”这一思想的政治体现。
七、开创中华文明新境界
中国文化当前面临的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社会多元化问题,诚信缺失问题,产业技术发展问题,以及在世界多元关系中构建和谐国际关系新秩序等诸多问题……。我们还要继承、发展、创新传统文化,吸收、贯通、融合西方的先进文化,并融进中国元素,建立东方文明话语权强势。,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自1840年中国经历了“3000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目前中华文明尚处在复兴初期,我们今天的吃穿住行乃至生活中的一切都受西方化深刻影响,我们穿得西服,坐的汽车、飞机,办公用的计算机等等,包括西方的政治、金融、文化体系都有来自于西方,应该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的烙上了西方文化的印记,民主与科学是西方文化近代奉献给世界的丰盛大餐。然而我们不曾放弃复兴中国文化的梦想,我们今天的文化仍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嫁接性,中国文化具有非同寻常的发展潜力。
中华民族能否在经历了西方文明的洗礼之后,脱胎换骨、凤凰涅磐,进而开创出一个崭新的人类文明,以挽救当代西方文明带来的诸多危机,引领世界走向全新的天地,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中华儿女的责任。
第五篇:梅与中国文化
梅与中国文化
摘要:梅素以民族之魂被中国人民喜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首,梅的起源与发展,梅的习性与栽培以及梅花的应用构成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梅文化,成为中国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梅梅之魂梅文化
梅开独先天下春,花中气节最高坚。由于梅花的迎霜破雪傲寒绽放,并且最早给千家万户报来春天的信息,因此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花卉,它已成为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精神追求的目标。它以广阔、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我们所说的梅文化,就是人们以梅花为对象进行培育、观赏、研究等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一定意义上说,梅文化是各种爱梅赏梅活动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的过程,它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几分瑰丽。
在漫天飞雪、万花纷谢时,唯有梅花傲然挺立,梅与松、竹同具抗严寒、斗冰雪的特性.被誉为“岁寒三友。梅花的神、韵、姿、色、香俱佳,开花独早,花期甚长,用途广泛,品种繁多。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人民喜爱。而很多喜爱梅花的人,只能领略其美丽的外表,却不了解其内涵。实际上.花卉与诗歌、文学、绘画、音乐一样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称之为“花文化”。我国古老而伟大的花文化,显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愿望与向往 “梅文化”尤其如此。
1、梅的起源与发展
梅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花果。根据各地的考古发掘显示.多处遗址和墓葬中有出土的梅核,我国梅花专家陈俊愉先生和考古专家陈志达先生发现在《崧泽一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中的“崧泽遗址与古代种籽鉴定初步意见”记述着,掘出的地下梅核碎片坚厚,表面有分布均匀的小孔.即是野生型的梅.经测定此梅核碎片距今约5226-5906年。
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 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佳树,有朱梅、胭脂梅。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可见约在2000年前,梅以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
到了南北朝,艺梅、赏梅、咏梅之风更盛,“梅于是始以花闻天下”(杨万里《和梅诗序》)。且以其“以韵胜,以格高 的高洁品性为中华民族仁人志士所崇尚歌咏。
隋、唐至五代,是艺梅渐盛时期。唐代名臣宋景作《梅花赋》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等赞语而李白、杜甫、柳宗元、自居易等,也有咏梅名诗。
宋、元年问,是我国古代艺梅的兴盛时期。除梅花诗词外,梅画、梅书也纷纷问世。宋代梅诗特多,梅词也多佳作 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鹤.号称“梅妻鹤子”其《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至今广为流传。元代有个爱梅、咏梅、画梅成癖的王冕,别号“梅花屋主”,在九里山植梅千株。其《墨梅》诗画,皆远近闻名 诗云:“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实际上是以梅花精神暗喻自己的名节。
明、清时期,艺梅规模与水平进一步发展,品种也不断增多。明工象晋的《群芳谱》记载梅花品种1 9个,并分成白梅、红梅、异品3大类。咏梅、画梅之风有增无减。
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赏梅咏梅的同时将梅花精神进一步升华。l950年12月,陈毅元帅一首《冬夜杂咏·红梅》“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从正面点出了梅的刚正与顽强。伟人毛泽东以他浪漫的气质和丰富的想象挥就而成的《咏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更是把梅花高洁励人的品格推向极至。这是用梅花精神来比拟中国革命者不畏险阻、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国魂。
2、梅花的应用
2.1观赏价值
梅花的观赏价值极高,其树姿苍劲,花色清丽,风韵洒脱,暗香沁人,尤其当满树梅花,迎春开放时,即有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占天下春”的壮观景象,又给游人以“踏雪寻梅”的意趣享受。在园林中,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之处,均可自然配植。最好用苍翠的常绿树种或深色建筑物为背景,方可格外衬托出梅花冰清玉洁之美。可与松、竹相搭配,构成一幅相得益彰、互为补益的 岁寒三友”图,也是一组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还可栽成专类园形式:梅园、梅岭、梅山、梅溪、梅径、梅坞、梅峰等,在花开时,能形成“香雪海”的美景,更使游人心旷神怡。梅花也可作切花,或用于盆栽、盆景。
2.2其 他
梅木坚韧而富弹性,是理想的手杖、算盘珠和雕刻等细木工用材。梅树的根可制作书架和根雕,梅核可用作制活性炭的原料。梅酸还可作为媒染剂,以之染布,久不褪色。我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很多中国名花早已蜚声国外,而花虽小,但香韵隽永的梅花却未受重视。现在,经过十多年来全国各界的努力,中华梅花的春天即将来临 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梅花事业春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马库斯·坎利夫等.The I iterature of the U.S[M].北京:美国大使馆文化处,1985
[3]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A.T.鲁宾斯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 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