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时间:2019-05-14 09:0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第一篇: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我的人生哲学就是工作。(美国发明家 爱迪生)的确,工作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工作生活将变得空虚、无聊。无论我们经过多少年的学习深造,最终都要把我们的聪明才智运用到工作中去。而对于同学们来说就业又是工作的第一步,那么当前国内的就业形势如何呢,应该怎样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等这些问题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共同探讨的内容。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就业形势

(一)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及其成因

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首先让我们看几组资料(见幻灯片)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人口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全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从而使大学生就业压力凸现出来。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难点、媒体关注的热点、“两会”关注的焦点。2007年召开的“两会”,关注民生“十难”,“就业难”列第五位。

其二,选材要求高,应届生就业不吃香。一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员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其三,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金融机构出现连锁性破产,并引发金融业裁员潮。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关行业和许多企业面临困境。当前的金融危机不仅给低端劳动力市场造成影响,也逐渐波及到高端劳动力市场,一些破产倒闭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也加入到再就业的行列,成为大学生强有力的竞争者。

如:《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市2008年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场大型招聘会有350多家单位提供了3万多个岗位。而2007年的同一主题招聘会,共有450家企业提供岗位5万多个。2008年招聘单位数和岗位数都出现“缩水”现象。

其四,就业观念有待更新。不同时期对“就业”的涵义完全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下,找一个能接纳个人的人事档案关系,医疗保障由单位负担,同时能够领取一定薪水的工作单位就叫就业。在市场经济下,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职业就叫就业。因此,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工作,就业是指人们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相对稳定的、有经济收入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能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就业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在法定的劳动年龄内,并具有劳动能力;二是从事的是合法的社会劳动,以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为目的;三是从事的劳动获得社会承认,并获得相应的报酬收入。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有一些人的就业观念滞后,“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缺乏主动择业和创业的积极性,就业不从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出发,期望值太高等。例如,一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月薪在2000上,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元—1700元,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其五,怕吃苦,爱面子。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工作被亲戚朋友看不起,因此有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清华池高校招传承人 大学生无人应聘高薪修脚工

小长假期间,北京老字号清华池首次进入高校面向大学生招聘“修脚”传统技艺传承人,以解决传承人断代问题。虽然月薪能够达到7000元以上甚至万余元,但记者昨天了解到,高薪的吸引力难以抵挡“面子问题”,到现在仍旧没人报名。

清华池“修脚”传统技艺目前已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清华池开展“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18日以前都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举行宣传招聘会,计划招聘一批大学生作为修脚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并在人大商学院建立老字号实习基地,大学生有实习需求也可直接到清华池。

“这次从大学生中招聘传承人,就是要提高传承人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使修脚这一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清华池总经理曹东彬称,此次招聘主要面向各类大学的本科或大专毕业生,人数、专业不限,只要喜欢热爱这门技艺即可,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医学知识的优先。

据了解,目前清华池里的技师大多以初中、高中毕业生为主,急需大学生层次的专业人才。该负责人称,修脚技师的月收入可达七八千元,中级高级甚至能达到万余元。

“如果让别人知道我考上了人大结果去修脚了,那多没面子啊,家里不可能答应,我也不会去。”一名马上就要升到大四的人大学生告诉记者,尽管工资非常诱人,但她宁愿选择月薪2000元左右、“坐办公室当文员的工作”。记者昨天从清华池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学生报名实习的意向,但都是管理岗位,没人报名想当修脚工。

(二)当前就业的有利条件

大学生要学会以“一分为二” 观点来正确看待我国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能过于悲观,也不能过于乐观。既要看到形势的严峻,更要看到有利条件,树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态。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有利条件有:

1、《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实施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国家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为了应对严峻的2009年就业形势,拓宽2009年大学生就业渠道,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商讨推出四项2009年就业政策。四项就业新政策主要包括:对在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扩大招收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的规模等。

2009政府工作报告: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

3、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包括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大学生,可免交各项工商、税务、行政事业性收费20项(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从2006年起5年共招募10万名(每年2万)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工作期间享受一定的生活待遇、交通补贴,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和住院医疗保险,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去基层、去企业;进一步放宽高校毕业生在城市落户就业的政策;大学毕业生可以享受低保,并重点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

4、学院对就业工作十分重视。学院对毕业生就业问题十分关注和关心,成立就业办公室,配备专门力量。每学年及早运作,发布就业、招聘信息,组织用人单位来校举行招聘会,为毕业生的就业铺路架桥。

解决就业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要化解各种客观矛盾的制约,还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要重视消除主观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要较好地解决目前的就业问题,固然需要党和政府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但更需要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视频:《大学生就业的难与不难》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一)择业

1、树立自主多元的择业观

以个人选择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

择业,首先应了解职业定位,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详见课件)职业定位的最高原则职业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统一。

自我定位就是确定我是谁,我是什么性格类型的人?我天生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社会定位就是我在社会的角色定位。我在社会大分工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也就是我应该从事什么职业?

北京经济报载文说,施因根据他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为对象所做研究,提

出职业定位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技术型:这类人出于自身个性与爱好考虑,往往并不愿意从事管 理工作,而是愿意在自己所处的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在我国过去不培 养专业经理的时候,经常将技术拔尖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但 他们本人往往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更希望能继续研究自己的专业。

管理型:这类人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管理人员,他们将职业目标定 为有相当大职责的管理岗位。施因的研究认为,成为高层经理需要的 能力包括三方面:

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充分或情况不确定时,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际能力:影响、监督、领导、应对与控 制各级人员的能力;

3、情绪控制力:有能力在面对危机事件下,不沮 丧、不气馁,并且有能力承担重大责任,而不被其压垮。

创造型:这类人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是以自己名字 命名的产品或工艺,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 的才干。

自由独立型:有些人更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像在大公司里那样彼 此依赖。很多有这种职业定位的人同时也有相当高的技术型职业定位。但是他们不同于那些单纯技术型定位的人,他们并不愿在组织中发展,而是宁愿做一名咨询人员,或是独立从业,或是与他人合伙开业。其 他自由独立型的人往往会成为自由撰稿人,或是开一家小的零售店。

安全型:有些人最关心的是职业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目前我 国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这种职业定位,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社会发 展水平决定的,而并不完全是本人的意愿。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 们将不再被迫选择这种类型。

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自己的职业。当然选择职业也不是大学生自己一相情愿的事情,还要了解各种职业本身的内在要求,把自己的条件与职业本身的内在要求相对照相比较,适合某种职业要求的,才能选择,否则就会空费力气,一事无成。

其次,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

单位用人标准:吃苦耐劳,献身敬业;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外语、计算机成为必备的附加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工作主动性。

----摘自

中国劳动力市场网

哪些毕业生不受社会欢迎? 不活络的人

这类学生成绩虽比较好,但却有“死读书”的致命弱点。许多企业的人事经理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当然欢迎,但如果是靠死记硬背拼出来的“好”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会相对差些,而且一般都还缺乏社会经验,这是十分不利的。

不合群的人

学生时代独来独往是可以的,但步入社会后,现代的工作往往要求众人彼此合作,通过群体活动来谋求一种协调。而有些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相处,对于集体活动通常采取拒绝的态度,感情淡漠,不懂得关心与体谅他人,这显然会影响集体的工作成效。

无干劲的人

在大学里努力学习,热衷进行一些前所未有的尝试,并能有所成效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一般会对其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给予高度的评价。相反,如果是在懒惰中度过四年大学生活的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会很容易败下阵来。

一无所成的人

这类学生是大学生产的“次品”或“不合格品”,求学阶段不思进取,惰性十足,只知道享受,对学习和社团活动均无兴趣,几年大学生活完全虚度过去,毕业时两手空空,一无所获。他们低劣的学业成绩和不高的素质及懒惰的作风,怎会引起用人单位的兴趣?

无个性的人

作为大学毕业生,本身应当充满个性魅力,这在求职中可沾许多光。如成绩虽不好但干劲十足,能引起对方的注意;谈话风趣可一下子博得人事经理的好感等。相反,那些个性上无任何“闪光点”的人有坐“冷板凳”的可能。

无责任感的人

与无忧无虑的学校生活不同,进入单位后,每个人都要担负一定的责任。有些学生缺乏责任感,不但干不好自己的事,而且还会给别人的工作带来麻烦。因此,此类毕业生不受欢迎。

装老成的人

如果毕业生为给用人单位留下“社会经验丰富”的印象而刻意装扮老成,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因为过于酷似大人而缺乏年轻人的朝气会被视为老气横秋;而行动、言语模仿痕迹过重又会使人产生厌恶之心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择”意味着选择、寻找、决定;所谓择业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主动选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过程;

择业虽然强调发挥个人的主动性,但也不完全是个人随心所欲、纯粹由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所决定的。那么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择业观呢,对于大学生来说,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职业活动是人谋生的方式和手段,但职业对于人来说并非只有工具的意义,它还具有目的性,即它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如果只是从个人的、工具性的和物质需要的角度来看待职业,就必然会忽视职业生活所具有的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生内涵。因此,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不仅是为了拓展职业的价值领域,更是为了提升人生观、价值观的境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并不是空洞抽象的话语,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或实践性,不应单纯地把职业看成是谋求生存的手段,更应把职业视为一生所追求的事业,它蕴涵着人们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择业需要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充分利用大学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完善自我。机会总是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一个人有了真才实学,能够适应多种岗位,就更有利于自己的就业。

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大学生在择业时应首先明确:择业的标准是什么,择业的目的是什么。择业既要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但是,不能为实现自身价值,一味追求“自我设计”,而不顾社会需要。因为我们的就业岗位首先来自于社会需要,没有社会需要就没有职业分工,就没有职业选择。

据调查,目前一些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注重选择“收入高”、“工作条件舒适而稳定”、“名声好”或者“社会地位高”的职业。特别是“工作条件舒适而稳定”的工作更受大学生青睐。因此在不少大学出现了以考公务员为专职的“考碗族”,背着旅行包奔赴全国各地赶考。

案例:2008年广州市环卫局下属单位公开向社会招聘第一年,286个本科生、研究生竞争13个职位。其中26人抢一环卫工作岗位。普通人难以忍受的工作环境,却引来高学历才子的青睐。其中,广州市卫生处理厂化制车间一个要终日与病死禽畜打交道的职位,就引来19名本科生和7名研究生角逐。小左就是当时从26个本科、研究生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拥有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的高学历。“当时是有一些选择,在应聘这里之前也在环保公司做过,但是这里的环境已经不是以前都要手工做事,待遇很稳定,又有各种保险、公积金,不是见不得人的职业。”

分析:硕士研究生争当环卫工和上述这些求职者一样,都是“只有勇气”但没有谋略。智联招聘的职业专家表示,硕士研究生争当环卫工,其实是人才资源的一种极度浪费。这恰恰印证了不久前国家有关人事研究机构刚刚出台的调研报告的内容:目前,中国在人才的利用上还很不成熟,是个人才浪费严重的国家。

《中国青年报》(2009年11月23日):百名高学历城管合肥上岗 今年2月末,合肥各大官方网站上,出现一则招考公告,合肥市城管局公开招聘城管队员。经过初选,3000多人得到笔试的机会,第一学历不够本科的被淘汰。最终,100名第一学历达到本科的幸运儿进入了合肥城管局的大门,其中包括11名硕士毕业生。他们的主要专业涉及法律、计算机、规划、广告美术、市政工程等。

包河区执法大队的钟洪良,教育学硕士,曾任职一家私营企业。问及报考城管的原因,他回答道:“这里毕竟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前景差不到那里,很多人想来还来不了呢!”不少人新招人员也有同感。“过去以为,我们是搞管理的,开着车子,巡查一遍,没想到我们就是来收摊子的”法学硕士沈黎红说。

人选择职业,职业选择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择业固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意愿,但是,社会需求对择业有很大的制约性。因此,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要更多地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

择业时要学会权衡利弊,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着眼长远面向未来,不能只看眼前的实惠,而不看发展前景。一定要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

2、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创”意味着开辟、创新、拓展。所谓创业则是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职业岗位、创新某种事业、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

大学生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外,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不仅要会正确地选择职业,顺利地谋职、就业,还要能面向市场,勇敢创业。

在我国,大学生创业严重不足,这也是就业难的原因之一。以清华大学为例,它当年毕业生中创业的为数不到1﹪,而美国,这一比例一般占到23﹪—2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文件说:“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由此可见,创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更是同学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同学们应该在这个和平稳定的大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开拓一片新领域。要顺利创业同学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想法是很重要的,没有一个成熟的思想就不可能成功的指导我们的实践,所以有志创业的人会早早地确立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并做好创业的思想准备。

(补充:学生自主创业基本常识:决定自主创业的方向;市场调研和分析 ;产品定位和成果论证;组织优势互补的团队:招募、组建志同道合的团队/明确团队分工;筹集一定的前期资金:筹集前期资金/企业运作后续资金的考虑/筹办、注册经济实体:寻找企业落户场所/注册独立的经济实体。)

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现实生活中想创业的同学是不少的,但光有想法还是不够的,创业的难度要高于择业的难度,而且这一过程是充满困难和曲折的过程。例如,我们可能面临着资金短缺,缺乏经验,导致阶段性的失败,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便产生放弃心里等。创业,就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有坚韧不拨的毅力,有种不服输的精神。因此,只有创业的思想准备是不够的,有勇气者才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和成功创业。

案例1:第一千零十次推销

凡是去过 “ 肯德基 ” 店的人 , 都会看见店门口有座雕塑:一位外国老人,身穿白西装,态度和蔼可亲,他就是桑德斯上校。他是全世界最大的速食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一个 65 岁才开始创业的人!桑德斯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只有 105 美元。他问自己:我到底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我还能对人们作出什么贡献呢?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份秘方,那是一种炸鸡的秘方,人人都可能喜爱它。我何不把这份秘方卖给哪家餐馆,教他们如何制作?

在后来的两年里,桑德斯驾着自己的那辆“老爷车”,穿着可笑的白西装,足迹遍及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叫卖他的秘方。

他被拒绝了 1009 次!直到 1010 次,才听到第一声“同意”。多少年后,“肯德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肯德基创始人的案例,并说明破除依赖心理和胆怯心理,勇敢地接受创业的挑战,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这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品格和时代风貌。

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创业需要勇气,但不是蛮干。创业不是追求时髦的感觉,而是要获得成功的果实。大学生除了要具有立足创业、勇于创业的思想准备外,还要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对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对择业时的机遇与临场的表现与发挥等等。成就丁磊的八个关键词:

兴趣。丁磊从小就喜欢无线电,很大程度上,他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他认为自己将来最骄傲的职业,就是成为一个电子或者电气工程师。高考时,他填报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思考。丁磊说过,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思考。可以完全自学一门功课,他看书速度很快,一般都从后面往前看,看到后面的关键字,有看不懂的,就到前面去看这个描述,一般来讲在两三个星期的时间内就把一门课掌握。后来在接触Internet的时候,这种思考技巧对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当时还没有相关的教材。

叛逆。毕业后,丁磊回到家乡,在宁波市电信局工作。电信局旱涝保收,待遇很不错,但丁磊觉得那两年工作非常地辛苦,同时也感到一种难尽其才的苦恼。1995年,丁磊从电信局辞职,此举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去意已定,一心想出去闯一闯。他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行为:“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眼光。在Sebyse广州分公司工作了一年后,丁磊又一次萌发了离开那里和别人一起创立一家与Internet相关的公司的念头。在当时他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为国内最早的一批上网用户。1997年5月,丁磊决定创办网易公司,尽管当时中国很少有人听过上网,但他深信Internet会有非常巨大的前景。

拼命。从创业到现在,丁磊每天都在关心新的技术,密切跟踪Internet新的发展,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其中有10个小时是在网上,他的邮箱有数十个,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电子邮件。

坚强。丁磊最苦的日子是2001年9月4日。这一天,网易终因误报2000年收入,违反美国证券法而涉嫌财务欺诈,被纳斯达克股市宣布从即时起暂停交易,股票沦为“垃圾股”,随后又出现人事震荡。当时丁磊年仅30岁,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面前,丁磊没有被吓倒。

果断。面对生存压力,丁磊果断决定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压缩经营成本,二是跳出传统意义的内容,率先投入到短信业务和网络游戏业务中,这为网易走出低谷乃至今后的股价飙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挽救了网易。

低调。在个人财富急剧膨胀的时候,丁磊一直保持低调、平和的个性。丁磊曾对媒体表示,网络首富只是自己创业过程中的副产品。在他看来,只有亲身感受生活,才能触摸到普通人的快乐,才能使自己的创意更具生活的真实性。喜欢金庸的丁磊曾坦言,最喜欢金的小说《天龙八部》,诸多人物中又最喜欢段誉和王语嫣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大学生在对待职业的问题上,除了要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外,还应当具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准备和抱负。

(一)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梅花香自苦寒来”。要真正成为人才,就应该是一个敢于面对艰苦的勇者,是一个善于战胜艰苦的强者。中国古人历来强调做人要立大志、吃大苦、耐大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学生在择业和创业的问题上同样应当有这样的胆识、气概和品格,这是一个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人生境界的现实过程。当代大学生在择业和创业过程中,要直面艰苦、不怕艰苦。

祖国各地城乡的基层单位求贤若渴。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单位,相对来说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都要艰苦一些,但是那里对人才的渴求最为强烈,也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面向基层择业、就业和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现实意义越来越大,这也是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所作出的明确引导。

(二)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人才观,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成才,人才就在群众中”,衡量人才应“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而应主要看实际能力和贡献。要成为人才,只有通过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铸造人才的大熔炉。实践不仅是人才成长的动力,而且是衡量人才的标准。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实践中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把自己的择业和创业定位于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虽然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话题,但是在今天具有全新的时代内涵。对于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大学生来说,应当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作出最佳的选择。

第二篇:大学生择业 创业

谈谈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和认识误区

1对扩招认识有误区。自1998年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04年再增68万,达280万人,2005年突破340万,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85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毕业生就业形势一年紧过一年。于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惹的祸!

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50%以及从业人口中高学历比例1/3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郾67%,仅有6?郾37%和2?郾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

2大学毕业就是精英的误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年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其家长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等。所以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应理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3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的误区。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待遇,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二、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1态度、修养成就人生。人生成才与成功,需要全面、长期、严谨的修身养性。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是,由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正处在转型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传统的价值观念与新的价值观念常常发生冲突,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个体本位”、“功利性”、“多元化”的倾向。比如: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的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的利己主义人生价值观,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的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重生活享受、轻艰苦奋斗的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对大学生成才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坚定信念。二要明确人生的根本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和享受。三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关系,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四要在自我教育和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实现正确人生价值观的践行能力。五要学习英雄楷模,努力塑造理想人格。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只有这样的青春才是永恒的青春,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无悔的人生。

2职业选择的原则。职业选择应该坚持人职匹配的原则。人与职业的匹配关系指的是对于人的兴趣、能力、性格、职业价值观等。总有与之对应的最适合的职业,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应该尽量地满足这种对应关系。当然,人职匹配毕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形,在许多情况下,同一个人的兴趣可能表现在这种职业上,但是他的能力可能表现在另一种职业上。为此,在职业选择中应该综合考虑个体的兴趣、能力、素质等综合因素。有人曾提出“职业适合度”的概念,用以描述个人的特性与职业的匹配关系。职业适合度的值越大,就表明人的特征与职业越匹配;反之,职业适合度越小,就表明人的特征与职业越不匹配。职业的适合度可以用来描述单项特征与职业的适合关系,也可以用来描述多项特征与职业的适合关系。大学生要想找到适合的工作,实现人职匹配,就必须进行职业分析,在了解职业因素和个人特性的基础上,实现人职匹配。

3以理性心态对待就业形势,不怨天尤人。不怨众多竞争对手抢饭碗。有人群的地方,必然就有竞争;有竞争才有发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从自身学会看待社会,看待别人,又如何从社会正确对待自己。只要不过分强调自我,调整好就业心态,你就必定能在社会上找到适合的定位。退一步说,即使开始定位不准,你认为找到的并不是最理想的单位,然而,只要你能认识到首份工作只是人生事业的开端,是今后发展的起点,你就必然不会过分计较,不会后悔。

4用现实眼光选择单位。找到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福利待遇、发展前景都理想的单位当然好,但这种单位毕竟凤毛麟角,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今天选定的单位明天也许又不满意。对某些条件相对艰苦的基层单位,实际上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更有利于长远发展,成功成才。而有些大学生互相攀比,总怕自己的选择吃了亏,这山还望那山高,结果是更吃亏。有位大学生毕业时本来找到一家很好的单位,协议书签得很早,只是单位在生源地,是离省会石家庄远一点的县级市,到后来她认为与自己同样考出来的同学都没回生源地去工作,心理产生不平衡,觉得吃了亏,不愿去报到,最终失去了机会。虽然边远地区的条件差一点,人才资源薄弱,但正因为如此才是木秀于林,用不了几年就能挑大梁,成大事。过去不少毕业生敢于迈开这第一步,如今已成当地叱咤风云的人物就是例证。相反,在强手如林的单位不一定有很多的锻炼机会。对于这样的选择,有同学宁做凤尾不当鸡头,实际上,凤尾虽漂亮,但只不过是装饰的部分而已,而鸡头虽不扬名,然而它确确实实能带动自身成长壮大,成为一唱天下白的雄鸡。换句话说,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与特点找准位置,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先立业后必成事,而且很可能成大业。

5对暂缓就业要有清楚的认识。暂缓就业政策是国家为了缓和当年就业压力的一项应急措施。实质上这也容易带来一种积累效应,毕业生积累成堆反而带来负面影响。从这几年情况来看,我们觉得暂缓就业对我们同学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其一,往年有部分同学暂缓期限到时与之联络不上,结果按规定把户口档案寄回生源所在地,个别学生反映意见较大;其二,未在当年就业,即使后来继续找单位,但令人容易产生你是“箩底橙”、挑剩的“货”的感觉,不利于同学找到自己满意的单位,甚至有可能找不到单位,反而成了就业“弱势”群体。况且,与师弟师妹们在下一竞争就业,心理难免出现失落感,压力更大。值得重

视的是,一些单位明确表示不轻易接受往届生。其三,目前有部分单位对暂缓就业的学生实行“特殊政策”,即暂缓期间的工作均算是实习期或试用期。所以有些学生感觉很吃亏,暂缓了一年、两年结果还是试用。

6端正择业观念。当今我国人才择业趋向的特征之一就是在择业地点上呈现多元化趋势。过去一段长时间内,大学生择业中一直存在着只愿留在大城市或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而不愿到基层的状况。现在,就业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高校毕业生已经充分认识到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择业地点上的多元化倾向。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在单位选择上也有了较大变化,能较好施展个人才能的“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民办科技企业”,尤其是民办高科技实业能让毕业生唱主角,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而且福利待遇较高,呈现吸引人才的强劲势头。

7树立自主、自立、自强思想。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对如何择业信心不足,甚至有依赖思想。这反映于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说了算。对于今后都是独生子女的毕业生来说,充分征求父母意见是应该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也是正常的,我们表示理解。但应该看到,有些父母对子女的求职愿望过分理想化,不切实际,干涉甚至控制了子女的选择,造成我们的毕业生择业思想模糊,挑三拣四,举棋不定,一些同学因此丧失了许多良好机会,造成到头来选择余地越来越小,这种做法也扼杀了一些毕业生的自主性,难怪有些同学懊悔地说:“进大学选专业完全听父母的已错了一次,毕业择业又服从父母意愿,真是错上加错。”对受过高等教育多年的毕业生来说,应在征求亲属意见的基础上,保留自己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

三、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对策思考

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3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目前,上海市已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案,并首次设立了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其创业培训规划包括入门培训、实务与创业培训、个性化辅导和开业跟踪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政府补贴,由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负责实施。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先培训充电、后创业实践,虽然在毕业时自主创业的学生终究只是少数,但是对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是必要的,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作好准备。去年年初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让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程。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应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第三篇:大学生自主择业与自主创业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正文:

大学生自主择业与自主创业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上升,进而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涌进市场,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在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大批人马闻风而动,纷纷投入创业大潮中去,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创业素质与能力,仅凭一时的冲动与兴趣,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创业大军也在一波波的打击中慢慢减少。在国家众多创业优惠政策下,我们以大学生为主体,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来对大学生自主择业与自主创业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大学生自主择业和创业的情况,通过调查大学生对自主择业与创业的选择,以及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大学生对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的态度以后的选择。

导语: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有劳动能力与劳动愿望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的活动。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杰夫里·提蒙斯的《创业制造》中提到,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现今国情下,就业形势与创业发展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我们因此以在人才市场上输入居多的大学生(这里我们以石河子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采取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来了解大学生自主择业与自主创业的情况。

正文: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形式

2014年至2017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从2014年的727万,到2015年的749万,再到2017年的795万,大学毕业生以每年几十万的数量增长着,毕业生总人数居高不下,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也一直在压迫着大学生的神经。而随着高校的继续扩招,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持续上升。拿2017年的石河子大学来说,仅经济与管理学院一个院来说,今年新招生人数就高达900多人,比今年应届毕业生远远多出500人左右,更别说全国上千上万所高校所有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很多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而就业和创业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两条路。就业这条路清晰明朗,但由于大学的扩招而显得越加艰辛,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自主创业却是一条新兴的道路,虽道途艰险但却充满机遇,可是大家却对其知之甚少,因而缺少实践的勇气。那么现在的就业与创业形势又是如何呢?

(一)就业形式

高校扩招、市场所需人才数量一定、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人才不相符,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经济形势与政策的改动同样影响着毕业生择业创业的选择,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经济结构的调整,都在客观上对就业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近些年,大多企业都开始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转型升级,企业的转型升级的过程比较长进程较慢,创新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就比较弱,因而就需要通过其他的方面来保证自己的效益,有些企业会面临倒闭,有些则裁员减员,或者降低待遇等,就业者就会缺乏就业的方向和岗位。同时我国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缺乏,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所以应届本科生、专科生的竞争力就较弱,同时两者每年的数量都比较多,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二)创业形式

面对日趋严谨的就业形势,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并给予众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虽然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但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的创业力度还是比较小,而且成功率也比较低。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教育方式和毕业生就业观念,以新的理念宣传、指导、服务大学生自主择业与自主创业,以市场为导向,跟随市场潮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宏观上看,对于缓解目前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增加社会财富等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从微观上看,自主创业可以磨炼大学生自身意志,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创业成功后甚至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造福于他人,贡献于社会。

二、调查分析(择业与创业影响因素)

为了了解大学生自主择业与自主创业情况,我们面向105位大学生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有39.05%的人选择毕业后自主择业,50.48%的人

则是选择在毕业后先择业,工作期间积累经验和资源,待到时机成熟,就辞职去创业。仅仅有7.62%的人选择在毕业后就直接创业(如图1)。通过这些数据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大学生面对自己毕业后的去向选择都是比较谨慎的,他们不想在未知的情况下去莽撞的创业,而是更多的通过在工作中的日积月累,将自己升华到理想状态,为自己的创业之路奠基,减少创业中一些不必要的弯路,让自己创业的成功多一些筹码。正如一句话所言: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带着信仰在就业中前行,积累经验的决心就会加重,在小心和恒心的陪伴下,创业终将成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他们各有各自的理由。

图1

(一)性别因素

在我们的调查中,性别对比,其中愿意创业的人中有73.46%的是男性,而女性只占到了26.44%。从这一项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创业与否受性别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与男性女性的性格和追求有很大的关联。男性都是有追求的,他们骨子里都有一股闯劲,都希望自己在事业上能闯出一番天地,用自己在事业上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实力。而相比男性,大多数女性更倾向于那种平淡的生活,安稳的工作,工作的同时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因为扮演的角色不同,以及社会上对男女创业的态度不一样,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男

性与女性对于创业的态度。

(二)兴趣因素

图2

当大学生选择进行自主创业时,不同你给的人会选择不同的创业领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每个行业都是一开始就有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创始人。在创业伊始,他们会思考自己创业的方向。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在选择创业的人中,有38.1%的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37.14%的人会选择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领域,之所以这两项比例最高,是因为很多人选择创业正是因为对想创业的领域有着极强的兴趣和深厚的知识基础,在兴趣的引导与激励下,他们会充分利用每天的时间去努力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并且乐此不疲,正是因为这些创业者有着极强的动力,并且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倚靠,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创业的初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所以他们更容易在自己创业的这个领域做出一番傲人的成绩。

创业是一个高风险的选择,创业时可能会面对各种未知的事情,甚至他们要做好创业失败的准备。所以,面对这种高风险,刚出校园这个较为平静的环境里的大学生们,他们有13.33%的人会选择启动资金少且投资风险小的行业来开始初期的创业,这样可以获得较稳定的资金来源,不至于因投入过多创业失败而造成较坏的影响。除此之外,有9.52%的人会选择与当今热门的方向相关的领域来创业,这些行业国家有相应的补助支持措施,可以享受更多的资源,并且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可以趁着社会热度和关注度来让自己的创业尽快的成长起来。通过这项调查结果的总体分析可以得出,在创业领域的选择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到的一面,尽量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以获取最大的效益。

(三)企业的选择(择业)

图3 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之所以选择择业,就是为了避免创业中的遇到的各种挫折与失败。根据我们的调查,69.52%的大学生在择业中更愿意选择国有企业,他们认为,相比其他企业,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的建设和运营方面存在较大优势,国企在福利保障体系和职位稳定性也具有大的优势。而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外企、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大幅裁员或缩减校园招聘人数,就会使得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国企作为自己的雇主。

在择业前,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杆秤,秤杆倾向不同,人们心里的选择也会不同。在择业时,除了企业性质,职位也是他们择业时考虑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通过多因素的选择,大学生还是以经济收入为第一位,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除此之外,以后的晋升空间,工作的稳定性以及生活环境,也是他们则也是关注的重点。

图4 舒适地环境、和谐的气氛会增加人们工作的积极性,良好的稳定性给人们更大的生活保障。一旦由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需求,相信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时,专业知识的符合度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毕竟大学毕业后很多大学毕业生选择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职位也是比较普遍的。当然,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比如说医学还是例外的,毕竟八年的苦不能白吃。

(四)企业的选择(创业)

图5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4.76%的大学生会选择合伙创业,资金是创业的基础,而合伙创业在资金问题上具有较大的便利性,合伙人的资金压力较小。其次,合伙创业中各方面的人脉以及集思广益的思路更利于企业的壮大和长远发展。自主创业的独立性较强,付出和回报成正比。但个人压力较大,只有29.52%的学生选择。

(五)创业的原因

图6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的首要出发点都有很大的不同,有48.57%的学生创业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这些同学更注重物质生活的改善,而34.29%的学生表示创业的目的是为了挑战自我,他们更喜欢创新,追求精神世界的升华。而以解决就业和寻找刺激为出发点的学生较少,这也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较为成熟,创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图7 在调查中,针对被调查者,我们让其对创业能力、专业知识、心理素质、沟通能力进行排序,探讨创业者基本素质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得分最高的是创业能力,其次是沟通能力、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在他们的思想中,没有创业能力,其他能力再强也只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领导者,工作者,而非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创业中,我们不可缺少的需要和不同的领

域的人打交道,与他们沟通,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所以,沟通能力在创业中也是不容小觑的。创业可定不如择业那么容易,顶着的压力也是让人不易顺畅地呼吸,所以,心理素质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你创业的信心、决心以及能否走到底的创业路。而专业知识,在他们的认知里,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会带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可以找合伙人,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六)创业地区

图8 我们都知道,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是很多人都向往的地方,那里资源丰富,机会也比较多。不然又怎会有著名的北漂一族呢?北上广又是如何而来呢。其实他们都是伴随着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心理而来的。所以,47.62%的大学生选择在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创业无疑是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以及人才优势。

俗话说,水是故乡美,月是家乡圆。人是故乡亲,月是乡明故。这些无一不在诉说或者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对家乡的那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感。在外读书的学子亦是如此。35.24%的大学生会选择在自己的家乡创业,这不外乎是对自己家乡的一种养育的回馈,以及自己心中弥漫的那种故乡之情。

(七)创业失败后的选择

图9

创业有风险,创业需谨慎。不是所有的创业都是成功的,就连马云创业时也经历了众多的失败。但创业失败后又该如何抉择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78.1%的大学生选择如果创业失败,那就回到就业中去,在就业中丰富自己,将自己缺少的能力培养出来,等到足以应对可能面临的问题之后再去创业,这样会大大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而15.24%的学生选择继续创业,仍然坚持创业的方向;只有6.67%的同学选择放弃创业。无论是继续创业还是放弃创业,选择就业,这个问题没有对错之分,我们应该综合失败的原因及就业的形势等因素综合考虑如何抉择。

三、调查分析结果

经过对大学生整个有关自主择业与自主创业情况的调查以及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当今时代,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了在校大学生或毕业生一种自我发展的选择。但是,大学生毕竟未正式走进社会,虽然有思想有创新有激情,但是社会阅历不足,缺乏社会经验,同时还受到家庭观念的束缚,总的来说在创业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营造全民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氛围,形成大学生自主创业光荣的舆论导向,,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意义重大。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当今社会虽不是新亮点但还是一大热点,这群特殊的创业群体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例如政策上的支持,财力上的支持和教育上的支持。所以,国家要重视,宏观引导;在创业链上进行优化;提倡创业观念,培育创业文化,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基地建设;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公司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和成长机会,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对于自主择业而言,本次调查仅局限于我校部分学生,时间仓促,收集的数

据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中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对于大学生,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是更好自主择业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马力,赵修文.从“自主择业”到“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观转变[J].继续教育研究,2016,(04):93-95.[2017-09-11].[2]李亮.大学生创业恐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3]曾茜.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D].西南大学,2014.[4]刘妍.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择业观念与择业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附件一:问卷

大学生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情况调查

亲爱的朋友:

您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面临严峻的形势,为了解当代大学生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情况,我们调查小组特意制作此份调查问卷,以便收集更多信息,做更好的调查分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些时间进行填写,本调查纯属学生实践,敬请放心填写。

1.您的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男 女

2.您现在所在的阶段? [单选题] [必答题] 在读本科生 在读专科生 在读研究生 在读博士生 毕业生

3.您攻读的专业类别: [单选题] [必答题]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其他

4.您认为你就读的专业前景如何? [单选题] [必答题] 很有前途 较有前途 无所谓 较无前途 很无前途

5.您对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的选择是?[单选题] [必答题]

自主择业 自主创业

先择业后创业 先创业后择业

(选择自主择业请作答第6-10题,选择自主创业请跳至第11-17题,选择后两项者请继续依次作答)6.您择业的标准是? [单选题] [必答题] 对口专业 工资福利 地域 行业

实现人生价值 其他

7.如果选择企业,您会对什么样的企业比较感兴趣? [多选题] [必答题] 政府机构

国有企业

私有企业

合资或外企

其他

8.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多选题] [必答题] 专业成绩

专业技能

综合能力

学校名气

社会经验

其他

9.择业前,您考虑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多选题] [必答题] 经济收入

专业知识的应用

生活环境

工作的稳定性

工作岗位

晋升空间

其他

10.您对于入职前两年的期望薪酬是? [单选题] [必答题] 2000~3000 3000~4000 4000~5000 5000以上

11.如果创业,您会选择哪种形式? [单选题] [必答题] 合伙创业 家族创业 自主创业 其它

12.您创业的首要出发点: [单选题] [必答题] 解决就业

获得更多的财富 挑战自我 寻找刺激 其他

13.如果创业您会选择哪个领域? [单选题] [必答题] 与专业相结合的领域 感兴趣的领域 当今热门的方向

启动资金少,风险相对低的行业 其他

14.您认为创业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排序题] 创业能力

沟通能力

心理素质

专业知识

15.如果你不能满足以上素质中的某个,你还会选择创业吗? 会

先把这个素质训练出来再去创业 不会

16.如果创业你会首选哪里? [单选题] [必答题] 自己家乡

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较贫困地区 其他

17.如果你创业失败,你是继续努力还是放弃创业,选择就业? 放弃创业 继续创业

在就业中丰富自己后再继续创业

第四篇:思修论文—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摘要】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就业的现实。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坚定在艰苦中锻炼、在事件中成才的意志和信念,对于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就业、创业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去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在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两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②

1.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2.就业机制有待完善。3.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市场需求的继续萎缩,全球通货紧缩日趋明显,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造成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虽然我们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但是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这些方面也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压力。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③

择业和创业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择”一位在选择、寻找、决定;“创”意味着开辟、创新、扩展。所谓择业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主动选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过程;所谓创业则是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的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扩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则由于创业并不是两个孤立的环节,则也是创业的基础,创业又是择业的内在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择业和创业往往是相互联系、不能截然分开的。

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需要做到一下几点: 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而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需要做到一下几点:

4.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5.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6.要有提高创业的能力。④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大学生要吃苦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只有经过艰苦的锻炼方能成才,这是古往今来无数事实反复证明了的一条人才成长的规律。当人在社会生存发展中,客观环境不会主动满足人的需要,让人必须去改造,才能是自己与环境相互适应。人才的成长,也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在改造环境总来适应环境。“梅花香自苦寒来”。对于一个立志成才的大学生来说,直面艰苦,才会使自己对客观现实、人生真谛和自我价值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更切实的体验,才能磨练自己的意志。真正的人才,就应该是一个敢于面对艰苦的勇士,是一个善于战胜艰苦的强者。中国古人历来强调做人要立大志、吃大苦、耐大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学生在择业和创业的问题上同样应当有这样的胆识、气概和品格,这是一个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人生境界的实现过程。当代大学生在择业和创业过程中,要直面艰苦,在艰苦中成长。

邓小平说过“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大学生就应该去社会的熔炉里炼炼。对于大学生成为人才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人才不只是指具有特殊才能的社会精英,普通人同样也能做到。我在书上看到“要树立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人才观”,强调“人才资源第一,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就在群众中”,衡量人才应该“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为身份”,而主要看实际能力和贡献。要成为为人才,只有通过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铸造人才的大熔炉。实践不仅是成才的动力,而且是衡量人才的标准。⑤

注:①、②来源于网络 ③、④、⑤来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159页、160页。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与择业探讨

大学生就业与择业探讨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

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择业与调适

    大学生择业与调适 在经济危机环境之下,很多人失业,加入了茫茫的求职大军中,环境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平等的,可为什么有人很快能找到工作,有人却忙忙碌碌几个月一无所获呢? 求职过程中......

    论大学生就业、择业、创业的关系论大学生就业

    论大学生就业、择业、创业的关系一、学业学业是学生在校期间作为学生的任务,也是学生学期结束时学校对学生评价和承认的依据,更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基础。从社会的发展的角度......

    大学生择业计划

    年轻人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而未来所有生活目标的实现,又往往从择业生开始。从中可看出提前择业对一个人的的未来工作的重要性,而往往现在的大学生又不重视,导致现在很多大学刚毕......

    大学生择业之路

    大学生的择业之路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 期: 2009—2010第二学期 分 院: 基础学院 学生姓名: 胡梦霄 专业班级: 09英语8班 学 号: 091430809 任课教师: 钱晓蕾 二〇......

    大学生自主择业

    最近几年,我们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方向,但与之相适应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政策还不够配套,高校毕业生就业如何同全......

    大学生择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

    大学生择业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择业情况调查报告2011-3-1 所谓择业,就是择业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能力,从社会上各种职业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过程。任何已具备劳动能力的人,都要进入......

    大学生择业心理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一、研究目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日趋合理,大学生已过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近几年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