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94年~2007年

时间:2019-05-14 09:0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94年~2007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94年~2007年》。

第一篇: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94年~2007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

1.染色体端粒 2.细胞周期 3.光合作用原初反应 4.溶酶体 5.原癌基因 6.核小体

7.线粒体半自主性

8.肌醇磷脂信号通路 9.细胞质基质 10.分子伴侣

二、填空(每空 1 分)

1.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____,除进行糖基化修饰外,还可进行____、_____

和 _______等修饰作用,以使新生多肽链折叠成正确的三维结构。

2.在膜泡和细胞器的胞内运输中,微管为运输物质提供轨道和方向,而运输的动力则来自________。

3.磷脂合成是在光面内质网的____面上进行的,合成的磷脂向其他细胞部位转

移的方式主要是____和____。

4.线粒体中ATP 的合成是在___上进行的,ATP 合成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__。

5.在细胞骨架系统中较为稳定的一种骨架纤维是____,其主要组成为____。

6.按功能来分类,细胞连接结构可分为____、____和____。

7.组蛋白是构成____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富含带____电荷的Arg 和____等碱性氨基酸,等电点一般在pH____以上,属于碱性蛋白。

8.胞吞可分为两种类型:胞吞物质若为溶液的,则称为____;若胞吞物为大的颗粒,形成的囊泡较大,则称为____。

9.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关键反应是____水解生成____和____二个第二信使。10.许多科学家认为真核细胞中的____和____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 生的细菌和蓝藻,这种理论被称为 ____学说。

11.分化细胞基因组中所表达的基因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____基因;另一类称为____基因。

12.在对细胞中某些成分进行定性和定位研究时,可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采用______方法加以显示。

三、问答题(每题 5 分)

1.细胞如何维持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及电荷的不均匀分布? 2.简述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3.试述分布在细胞内的各部位(如质膜下、纤毛和鞭毛等部位)的微管的组成 和生物功能。

4.简述细胞培养方法的主要步骤及其应用。

5.简述核膜在细胞周期中的动态变化和调控机制。6.试述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功能。

7.某实验室从酵母中克隆了一个基因,并发现它的蛋白产物与细胞周期的调控 有关。为了研究其在人细胞同源蛋白的作用,请设计一套研究方案。8.简述受体介导的内吞在细胞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9.举例说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节。

10.细胞中有哪几种方式可让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失活?

四、综述题:(每题20 分)1.克隆到一个新基因,与癌症发生有关,请设计实验确认是属于原癌基因还是 抑癌基,并说明理由。

2.说明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及其在测定和分选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

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卷

《細胞生物学》

(本试卷共9页,满分15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是非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答“是”写“+”,答“非”写“-”。1.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有转录活性。2.细胞质膜一侧面向细胞外环境而另一侧朝向细胞内环境,所以内外两侧的磷脂是不同的。而细胞器的膜处于细胞内,因此两侧的磷脂时相同的。3.酶偶连受体的下游是腺苷酸环化酶。

4.直径约为15nm的核糖体的亚基是通过直径约为9nm的核孔运输到胞质中的。5.B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抗体分子的重链基因重排早于轻链基因重排。6.病毒基因组可以是单链或双链DNA,也可以是单链或双链RNA。7.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将特异核酸序列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定位。8.胚胎干细胞是在体内一直维持不分化的细胞群体。

9.负责纤毛运动和内膜细胞器运输的动力蛋白(dynein)是不同的。10.脂双层内的脂质能围绕其长轴旋转。

11.细胞膜上载体协同运输系统可对分子进行同向转移和异向转移。同向转移的是相同的分子而异向转移的是不同的分子。

12.直接来自有机体组织的细胞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13.与微管和微丝相似,中等纤维蛋白也在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状态无关。14.接头蛋白中的SH2(Src homolog region 2)结构域可选择性地识别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并与之结合。

15.超速离心机可用来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

16.线粒体的分裂有以下几种形式:间壁分离,收缩后分离和出芽。17.多数类型的动物细胞在离体培养时都能产生迁移运动。18.姐妹染色单体存在于整个细胞周期中。19.Bcl-2蛋白对细胞调亡有抑制作用。

20.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术利用激光切割细胞产生光切片(optical section),从而得到该层的清晰图像。

二、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导致非整倍体的不正常染色体分离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_。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2.光学显微镜最容易观察到的细胞器或细胞内结构是________。A)线粒体

B)内质网 C)细胞核

D)微管 3.细胞核不是哪一生命活动的场所:

A)DNA合成B)蛋白质合成

C)RNA合成D)核糖体亚基的装配 4.桥粒与胞内的_________相连。

A)应力纤维

B)微管 C)中等纤维

D)胶原

5.关于蛋白质核定位信号的论述哪一个是不恰当的:

A)含有碱性氨基酸

B)核蛋白入核需要核定位信号 C)有核定位信号的蛋白质总时进入细胞核 D)核蛋白入核后核定位信号不被切去 6.下列哪一类不属于细胞表面受体。

A)离子通道偶联受体

B)G蛋白偶联受体 C)甾体激素受体

D)酶偶联受体

7.“有丝分裂钟”学说认为①生殖细胞的端粒保持一定的长度是因为有端粒酶的活性;②当端粒长度缩短达到一个阈值时,细胞进入衰老;③随着细胞每次分裂,端粒逐渐缩短;④神经元不分裂,因而不衰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偶合胞外基质与胞内骨架的蛋白是_______。

A)integrin —体蛋白/整合素

B)selection选择(凝)素 C)cadherin 粘着素

D)calmodulin 钙调素

9.活性染色质具有下列哪些特征:①甲基化程度高 ②组蛋白2B的低磷酸化 ③很少有组蛋白H1与其结合 ④组蛋白乙酰化程度高。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这是一个粗面内质网的电镜照片,照片上的黑球是_______。(见彩图)A)核糖体

B)网格蛋白 C)新合成的膜蛋白

D)分泌小泡

11.紧密链接(tight junction)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骨骼

12.下列蛋白激酶中哪一个不属于Ras 信号通路? A)Raf蛋白激酶

B)Mek蛋白激酶 C)Src蛋白激酶

D)Erk蛋白激酶

13.目前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已完成,已知人类基因的总数大约在_______个左右。A)25,000

B)50,000 C)75,000

D)100,000 14.细胞分化时不发生_________。

A)重编程(reprogramming)

B)DNA去甲基化 C)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

D)组蛋白乙酰化 15.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生长因子受体是_________跨膜蛋白。A)一次

B)两次 C)四次

D)七次

16.内吞或外排的囊泡通过__________与靶细胞器膜识别并与之融合。A)V-SNARE

B)t-SNARE C)SH2 domain

D)SH3 domain 17.如图所示的超微结构是________的一部分。(见彩图)A)核膜孔(nuclear pore)

B)基体(basal body)C)纤毛(cilium)

D)微绒毛(microvillus)

18.一般认为不属于“第二信史”的分子是_________。A)cAMP

B)三磷酸肌醇(IP3)C)二酰基甘油(DG)

D)Ca2+ 19.癌基因的基本类型不包括_________。A)蛋白激酶

B)膜受体 C)核糖核酸酶

D)转录因子 20.下列哪种细胞含有最多的线粒体? A)上皮细胞

B)心肌细胞 C)肝细胞

D)神经细胞

1.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着丝粒分离。A)中期

B)后期 C)末期

D)合成期 2.下列哪种陈述是不正确的:

A)线粒体中有DNA,RNA和核糖体。

B)线粒体DNA被转录后,转录本同样存在被加工剪切过程。C)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由线粒体DNA编码。

D)线粒体蛋白质跨膜运输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

3.原癌基因的显性突变导致细胞过度增殖而形成肿瘤,最有可能的突变是____。A)无义突变

B)错义突变 C)移码突变

D)同义突变

4.病毒性感冒病人一般都要一星期左右才能够康复,是因为________。A)病毒毒性太强

B)病毒耐药性强 C)病人无法在感染初期被诊断并及时服药 D)细胞免疫需要4-6天才能发挥功能

25.如图的照片依次是用________获得的。(见彩图)

(1)扫描电镜;(2)透射电镜;(3)荧光显微镜;(4)普通光学显微镜 A)(1)(2)

B)(2)(3)

C)(3)(4)

D)(1)(4)26.制备基因敲除(knockout)小鼠必须用到_________。A)卵细胞

B)胚胎干细胞 C)体细胞

D)精子

27.如图所示的是细胞内________超微结构。(见彩图)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28._______不存在于横纹肌的肌节中。A)Z线

B)A带 C)R点

D)H盘

29.免疫细胞的趋化运动不需要__________。

A)趋化因子

B)片状伪足(lamellipodium)C)收缩环(contractile ring)

D)细胞骨架

30.与动粒(kinetochore)的结构和功能无关的是_________。A)微管

B)染色质

C)驱动蛋白(kinesin)

D)有丝分裂原(mitogen)

三、简答题:5题,每题5分,共25分。

1.某些动物的部分器官切除后可再生,如蝾螈的前肢。你认为再生的过程中包含了哪些细胞生物学事件?

2.什么是DNA甲基化?甲基化的DNA序列有什么结构特征?DNA甲基化对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及其作用方式如何?

3.处于G1期的细胞可能的去向是什么?分别给出一个实例。

4.细菌分泌的因子(如三肽 f-Met-Leu-Phe)可引起白细胞趋化运动。简述此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的细胞活动。

5.A蛋白是一个72千道尔顿(kDa)的蛋白质。用抗蛋白A的抗体(IgG)做免疫共沉淀实验,用免疫前血清IgG作对照。免疫共沉淀的样品经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氏蓝染色后的结果如图所示。试问免疫前血清抗体免疫沉淀的样品显示的两条带是什么?实验组中,除了55和25kDa的蛋白之外,其它蛋白的分子量各约多少?分子数的比例约是多少?它们和蛋白A一起沉淀下来说明了什么?

2006年细胞生物学试题(部分从朱万渠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一,是非题

1,-2,-3,-4,+ 5,+ 6,+ 7, +8,-9,-(韩贻仁252页)10,+ 11,-12,+ 13,-14,+15,+ 16,+(韩贻仁311页)17,-18,-19,+20,+ 二,选择题

1,B 2,C 3,B 4,C 5,B 6,C 7,C 8A, 9,D 10,A 11,A 12,D 13,A 14,A 15,A 16,A 17,B 18,D 19,C 20,B 21,A 22,C 23,B 24,D 25,C 26,B(韩贻仁712页)27,B 28,A 29,C(韩贻仁253页)30,D 三,简答题

1,分析:蝾螈前肢的再生过程大体包括以下变化:一是前肢被部分切除后,伤口处细胞间的粘合性减弱,表皮通过变形运动移向伤口,形成细胞单层,封闭伤口;二是封闭伤口的细胞单层下方细胞,迅即发生去分化,失去分化特征,并分散开形成一团去分化细胞,这类似于未分化细胞,可塑性很强,能继续增生并分化成新的肢体结构。然而,另一个现象:在晶状体再生中,虹膜色素细胞变成晶体细胞,是转分化的典型例证。答:在再生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生物学事件首先是去分化,然后是分化成原来类型的细胞或者是转分化。2,答:对哺乳动物及其他脊椎动物的DNA研究表明,每100个核甘酸就含有一个甲基基团,且通常结合在胞嘧啶的5’-C位上,即DNA甲基化。DNA甲基化被认为是一种“标记”,使特定的DNA区域与其他区域区分开,其特征是几乎所有的甲基化胞嘧啶都出现在对称序列的5’-GC-3’二核甘酸上,这种序列往往集中在富含GC的“岛”上。甲基化作用会抑制DNA的转录,使基因不表达,在基因的表达调空中通过两种方式抑制转录:一是通过干扰转录因子对 DNA结合位点的识别;二是将转录因子识别的DNA序列转换为转录阻抑物的结合位点。

3,答:处于G1期的细胞有以下三种可能的去向:一是细胞周期持续运转的周期中细胞,如上皮组织的基底层细胞;二是暂时离开细胞周期停止分裂的静止期细胞(G0期细胞),如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三是终生不再分裂的终末分化细胞,如横纹肌细胞。4,答:白细胞趋化运动采用变形运动的方式,其动力是由细胞伪足顶端附近原生质的收缩产生的。细胞顶端的外质由凝胶状态变为溶胶状态,在支持物上向前铺展,随后外质又由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牵引内质向前移动;同时在细胞的后端发生了相反的变化过程,即外质由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靠前端的收缩牵引而向前移动。如此反复,在黏着区靠脱离和附着而逐渐前移的同时,整个细胞向前移动。

这题应该还要补充:信号转导等(我有白细胞趋化运动的动画,但不知怎样上传到博客)

5,答:免疫前血清抗体免疫沉淀的样品显示的两条带是:55kDa是IgG的重链,25kDa是IgG的轻链;实验组中,除了55kDa和25kDa的蛋白外,条带从上到下的分子量各约103kDa, 72kDa和32kDa, 其分子数的比例约为3:2:1, 和蛋白A一起沉淀下来说明含有与蛋白A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能与抗蛋白A的抗体结合而沉淀下来。四,问答题

1,答:从实验一可以推测x蛋白是定位在细胞核的染色体;实验二,A图与B不同的是:在A图中,x蛋白结合在染色体上,而B图中却不能结合,说明x蛋白N端20个氨基酸对于其能否结合在染色体上很关键,推测其可能是影响了x蛋白的空间结构或其本身就是x蛋白结合染色体的结合部位;实验三,为证实x蛋白的点突变与该患者的遗传病是否有关,可以在小鼠构建的实验模型中,采用基因敲除方法将正常x蛋白基因去除,如果小鼠患该遗传病,就可说明x蛋白基因与该遗传病有关。图A的题注:在小鼠中过量表达x蛋白,对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铺展(不影响染色体的高级结构):左图为用标有红色荧光的x蛋白抗体与染色体样品孵育,在荧光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中图为用Hoechst荧光染料对染色体样品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右图为用红色荧光的x蛋白抗体和Hoechst荧光染料对染色体样品孵育,在荧光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2,答:单个细胞在体内行使生理功能时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与靶标识别和作用,它们主要靠粘连分子来完成其识别与粘着功能。如白糖蛋白细胞与脉管内皮细胞之间的识别与粘附就是靠选择素(一类属异亲性依赖于Ca2+的能与特异糖基识别并相结合的)来实现的。由于选择素与细胞表面糖基或糖蛋白的特异糖侧链亲和力较小,加上血流速度的影响,白细胞在脉管中粘着—分离,再粘着—在分离,呈滚动方式运动,同时活化其他的黏着因子如整联蛋白,最终与之较强地结合在一起,白细胞就是以这种机制集中到炎症发生的部位。3,答: a),突变了TATA-like位点对该启动子的活性没有影响,说明该序列的突变对其空间构象没多大影响,可能是由于受到AP2序列的影响,另外也可能是其本身位于转录的下游,对启动子的影响不明显。

b),说明Sp1(A)是启动子真正的GCBox, 能增加启动子的活性,而Sp1(B)不是启动子GCBox。c),AP2突变后,使DNA序列的构象发生变化,让下游的TATA-like序列得意发挥较大的影响,使启动子的转录效率增强。

d),这种变化不能确定,活性可能增加,不变或者减小。

4,答:1),药物C对细胞的生长影响最小;2),能够使细胞阻断在细胞周期G1期和S期的分别是药物A和药物B;3),药物A, B和D可用于治疗癌症,因为可以中断细胞的分裂,起到抗癌的效果;4),之所以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是在使用抗癌药物时,药物不仅对癌细胞有作用,对正常的细胞一样有作用,影响了正常细胞的分裂,从而会影响到正常细胞的生理功能而表现出一些副作用现象。(可以参考翟中和364页)

5,答:a),微管含α管蛋白和β管蛋白,在微管的生成中需要GTP。

b),由图A可知,在相同微管产量时,有中心体时需要的管蛋白浓度低;在相同管蛋白浓度时,有中心体时微管产量高,尤其是当管蛋白浓度很高时。说明中心体在微管组装中起着非常很重要的作用。

c),图B很明显,可以看到中心体的存在使微管的装配有序化,且使微管能装配很长,说明中心体是微管装配的起点,是微管装配的组织中心。

d),其实不能发现,中心体之所以有如此功能,可以从它的结构本身来分析。中心体含有亚纤维A,B和C,它们也是由管蛋白组成,很有可能是管蛋白结合在已形成的微管纤维上更容易,所以有图A的现象。此外,也有研究表明,中心体成为微管组织的中心可能由于γ管蛋白,因为纺锤体微管和胞质微管是由中心体基质囊多个γ管蛋白形成的环状核心放射出来的(参考翟中和364页)。

中国科学院2005年细胞生物学

一、是非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只有跨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才需要载体蛋白。

2、内吞作用涉及细胞膜凹陷和质膜分离,所以不是主动运输。

3、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内膜系统。

4、细胞定向迁移与微丝有关,与微管无关。

5、将蛋白质用荧光素标记后,就形成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6、Ras是由α β γ 三个亚基组成的GTP酶。

7、胞外信号通过跨膜受体才能转换成胞内信号。

8、cAMP应答元件(cAMP-responsive element)是启动子上与cAMP结合的DNA序列。

9、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通常用于细胞内特异DNA和RNA的定位和定性。

10、细胞凋亡时,核小体间DNA断裂是由物理、化学因素病理性刺激引起的。

11、组蛋白H3蛋白的甲基化既可与基因激活,也可与基因沉默相关。

12、基因组是指细胞中含有遗传信息的所有核酸量。

13、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差异,而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是由于细胞周期的G0期的长短不同所导致。

14、抑癌基因突变能转变成癌基因从而致癌。

15、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是指基因组中某些基因的甲基化模式。

16、细胞内没有沿中等纤维运动的驱动蛋白(motor protein)。

17、由于细胞内环境的特点,生物膜只能是脂质双分子层。

18、一个细胞克隆是由单个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的细胞群体。

19、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复制可在细胞外实现。20、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来微粒体不是一种细胞器。

二、选择题:30题,每1.5分,共45分。

1、下列哪个因素不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

A)膜脂脂肪酸碳链的长度B)膜脂脂肪酸的不饱和键C)膜脂极性基团的极性D)胆固醇

2、在被动运输中,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主要区别为:

A)对能量不需求B)运输物质的大小C)运输能力的不饱和D)物质的浓度

3、内质网有许多功能,下列哪个不在内质网中发生。A)蛋白质合成B)脂类合成C)糖合成D)解毒作用

4、经常接触粉尘的人会导致肺部疾病,如矽粉末引起的矽肺。哪个细胞器与矽肺类疾病相关。A)内质网B)线粒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

5、三羧酸循环主要是在线粒体的。A)基质B)内膜C)膜间隙D)外膜

6、下列哪种氨基酸顺序是整合素(Integrin)的配体的基序(motif)之一: A)FLD

B)RGD

C)KED

D)YKD

7、不属于通讯连接的是。

A)间隙连接B)化学突触C)胞间连丝D)粘合带

8、将兆蟾卵提取物注入G1期细胞中,该细胞将。

A)无变化B)进行DNA复制C)发生染色体凝集D)出现细胞凋亡

9、钙刺激使肌节中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水解ATP,引起粗、细丝的相对滑动而产生肌肉收缩。

A)结合,肌动蛋白B)解离,肌动蛋白C)结合,肌球蛋白D)解离,肌球蛋白

10、不能催化GTP水解的是:

A)微管蛋白B)G蛋白C)Ras蛋白D)MAP激酶

11、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的下游信号传递分子是: A)MAP激酶B)Smad蛋白C)cAMP D)钙离子

12、MAP激酶被激活后,常会从胞质中转移到

。A)线粒体B)细胞核C)胞外

D)内质网

13、与细胞组织类型密切相关的是:

A)微管B)微丝C)中等纤维D)核骨架

14、某同学在一次培养酵母细胞时,感觉这次培养的酵母细胞长得比以往的快很多。他怀疑是否有细菌污染。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很快知道是否有细菌污染:

A)光学显微镜观察B)扫描电镜观察C)接种培养物在细菌培养板上

D)染色

15、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模式生物,如酵母、线虫、果蝇、爪蟾及小鼠等,来揭示许多生命现象的机理,可以用这些模式生物作研究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易于培养,花费少B)生活周期相对短,C)代表不同进化时期 D)生命活动的基本机理相对保守

16、将核小体用SDS处理后,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再用考马氏兰染色。结果如图所示。该结果说明以下描述中的哪几项:①核小体中H2A、H2B、H3和H4分子数相当,②H4分子量最小,③H3是碱性蛋白,④H2A、H2B、H3和H4是直接结合DNA的蛋白。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

17、组成型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与以下描述中的哪些特点相关联:①包装紧密,②着丝粒区域,③端粒区域,④不被转录。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18、某研究人员将一个带有强启动子报告基因分别插入距离酵母细胞端粒50Kb和10Kb的区域,发现该报告基因在距离酵母细胞端粒50Kb处有表达,而距离酵母细胞端粒10Kb处没有表达。对报告基因在距离酵母细胞端粒10Kb处不表达的合理解释是:

A)报告基因的插入改变了端粒的染色质结构B)报告基因插入的方向有误 C)报告基因的表达产物被降解

D)转录因子不能结合到距离酵母细胞端粒10Kb处

19、核仁中有①rRNA、②rDNA、③tRNA及④组蛋白中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①核小体组蛋白、②核糖体蛋白、③转录因子、④RNA剪切因子,哪些经由核孔进入细胞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是否具有酶活性依赖于:

A)与细胞周期蛋白的结合B)CdK本身的磷酸化

C)A、B都必须

D)A、B还不够

22、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的抑制因子p21与相关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后导致细胞不能:

A)从G1期进入S期

B)从S期进入G2期

C)从G1期进入到G0期

D)从M期进入到G1期

23、对十万名女性每年结肠癌的发病率作了统计,并作了图表。如果人的一生中出现突变的频率是相似的,你认为哪一张是正确的图表?

24、某研究人员想培育出一种个体硕大的超级老鼠,他最有可能成功的方式: A)延缓细胞衰老

B)破坏p53功能 C)过量产生生长因子 D)促进细胞分化

25、利用接头蛋白进行信号转导的是。

A)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B)受体酪氨酸激酶C受体鸟苷酸环化酶D)G蛋白偶联受体

26、胚胎干细胞①来源于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②能无限增殖③能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④表达各种组织特异性基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甲基化是对基因组DNA的修饰,它对基因的表达有调控作用,在小鼠中

A)受精以后必须一直维持所有从亲代遗传下来的甲基化标记B)受精以后必须一直清除几乎从亲代遗传下来的甲基化标记

C)受精以后甲基化标记部分被清除

D)以上都不对

28、细胞学说创建时提出。

A)细胞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B)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C)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D)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增殖和分化的连续过程

29、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共有的基本特征中,哪一条描述是不正确的。A)都有细胞膜B)都有内质网C)都有核糖体D)都有两种核酸,DNA,RNA 30、动物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情况是。

A)能无限增殖B)不能增殖分裂而很快死亡C)经过有限次数分裂后最终都要死亡D)一般进行有限次数分裂后死亡,但少数情况下有些细胞发生了遗传突变,获得了无限增殖的能力

三、简答题:5题,每题5分,共25分。

1、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两类都含有自主DNA的细胞器,所以,对于它们的起源人们常常提出一些假说。比较被广泛流传的是内共生假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远古时期,原始真核细胞捕获其他原始原核生物而来。如果事实是这样发生的,那么线粒体和叶绿体哪个会先产生?提出你的假说,并说明理由。

2、某人通过免疫荧光显微术发现A蛋白和B蛋白共定位于核仁内,因此他下结论说A和B之间有相互作用,对此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A、B蛋白可能有什么功能?

3、下图是间期细胞核的电镜照片。请说出图中1,2,3,4,5和6所指的是什么?并简述1和5的主要功能。

4、在某一细胞系的培养液中加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约10分钟后换成正常培养液后继续培养。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被同位素的处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数,得到以下曲线图:(横坐标 时间;纵坐标 细胞数)

a.为什么刚开始时没有被标记的有丝分裂细胞? b.这个细胞系的S期约是几个小时? c.这个细胞系的G2期约是几个小时? d.你能看出M期是几个小时?

5、为什么说细胞是遗传的单位?

四、问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有一个小分子营养物质A,它可以被细胞吸收进入细胞质。如果把脂质体(liposome)放入溶有A的水溶液中,在一段时间后,脂质体内腔中只有极少量的A。把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整和到脂质体以后,如果整和脂质体是在水溶液中进行,整样的脂质体在放入A的水溶液中以后,也只有极少量的A进入脂质体。但是如果整和的脂质体是在生理盐水中进行的,这样的脂质体再放入A的水溶液中以后,就可以检测到大量的A进入脂质体;如果这样的脂质体放入A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就只有很少量的A进入脂质体。请你解释这一实验现象,并且给出相应的模型。根据你从上述实验结果中得到的模型,请说明如果把细胞膜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整和到脂质体中,把这样的脂质体放入A的生理盐水溶液中,A是否可以进入脂质体,为什么?

2、细胞内的一些膜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内吞体等组成了一个动态的体系。将利用特异性抗体来标记不同的细胞器时,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除内质网在细胞质中呈现较均匀的分布外,其他几种细胞器主要以大量的囊泡状结构集中在细胞核附近的一个区域内。而且,这种集中分布在处于有丝分裂的细胞中看不到。问:

⑴你推测这些聚集在一起的细胞器与胞内的什么结构有关?如何用实验来证明? ⑵你认为它们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组织方式?如何用实验来证明? ⑶你认为这种组织方式会有什么意义?

3、某实验室利用利用遗传学的筛选方法筛选与酵母DNA修复相关的基因。发现X或Y基因的缺失不影响酵母细胞存活,但影响酵母DNA修复,表现在X或Y基因的缺失导致细胞对紫外线敏感。经搜索数据库,发现X和Y基因分别有一个编码框,可能编码50和40千道尔顿(KDa)的蛋白。为了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功能,他们决定分四组同时回答以下的问题。第一组:X和Y是否在同一通路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回答这一问题。第二组:X蛋白和Y蛋白是否直接相互作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回答这一问题。第三组:X蛋白或Y蛋白是否是否结合DNA。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回答这一问题。第四组:与X蛋白或Y蛋白相互作用的因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回答这一问题。

4、某实验室为了研究蛋白Abc1(42KDa)和蛋白Xyz(全长320氨基酸)的相互作用,他们构建了分别含有⑴GST、⑵GST-Abc1、⑶GFP-Xyz(全长)、⑷GFP-Xyz-C(Xyz的250至320氨基酸)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质粒,共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后,采用GST pull down的策略(即GST蛋白或GST融合蛋白可以被特异的亲和柱沉淀下来)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相互作用。其中GFP蛋白标签是为了方便检测。他们分别作了四组哺乳动物细胞转染。第一组:GST与GFP-Xyz;第二组:GST-Abc1与GFP-Xyz;第三组:GST与GFP-Xyz-C;第四组:GST-Abc1 与GFP-Xyz-C。细胞被转染60小时后,用裂解液抽提总蛋白。少量总蛋白裂解样品上样于如图显示的“input”泳道。其余样品用于做GST pull down。被GST沉淀下来的蛋白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所用的抗体是抗GFP蛋白的抗体。结果如图所示。图左侧是分子量标准,以千道尔顿(KDa)为单位。泳道1和3的样品来源于第二组,泳道二的样品来源于第一组,泳道4和6的样品来源于第四组,泳道5的样品来源于第三组。问:⑴用GST pull down之前的样品上样于“input”泳道为了说明什么? ⑵第一组和第三组用GST蛋白基因的质粒转染的目的是什么?

⑶根据图示的结果,请分析Xyz蛋白的哪一段与Abc1蛋白相互作用,而哪一段是Xyz蛋白和Abc1蛋白相互作用不必需的?

⑷根据图示的结果,请分析GFP的分子量大约是多少千道尔顿(KDa)? ⑸SDS-PAGE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什么?

5、细胞的分化是由于组织专一性的关键基因表达的结果。某人通过DNA array发现三只个在肌肉分化中表达的基因。为了研究它们的功能,他分别做了基因剔除(knockout)小鼠实验,结果发现①当A gene剔除时,小鼠肌肉特别发达②当B gene剔除时,小鼠在胚胎肌肉发育前死亡③当C gene剔除时,小鼠出生后三周开始肌肉萎缩,请根据以上结果分析,A、B、C三个基因在肌肉发育中的功能。

不好意思,有图的题没有图,恐怕会给大家造成麻烦。

中国科学院04年《细胞生物学》试题

一、判断

1、真核细胞的DNA含大量的重复序列和内含子,真细菌和古细菌不含重复序列和内含子。

2、在细菌的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只复制一次。()

3、细胞凋亡于细胞坏死不同,凋亡过程中内含物不泄出,不引起细胞炎症反应。()

4、膜蛋白和糖类在细胞膜内外层是不对称分布的,但膜脂是对称分布的。()

5、细胞间的间隙连接和神经细胞间的化学突触属于同一类的细胞连接。()

6、膜上的主动运输有饱和速率,被动运输没有。()

7、G蛋白偶联受体都是7次跨膜的。()

8、细胞质基质之中的蛋白质呈溶解状存在。()

9、细胞内新合成的多肽链如果带有信号肽,它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外成为分泌蛋白:如果不带信号肽,它就留在细胞内。()

10、细胞分化是选择性基因表达的结果,所以受精卵中不同的区域表达不同组织的专一性基因。()

11、DNA甲基化可经抵制基因的转录,所以受精后基因组DNA必须进行去甲基化。()

12、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纺缍体形成所必需的。()

13、核纤层位于核膜内、外层之间。()

14、肌肉收缩和细胞片状伪足的运动具有相似的机制。()

15、MRNA水平对蛋白质水平的影响被称为RNA干扰。()

16、磷酸化的Cdk2/cyclinE不一定表现出激酶活力。()

17、DNA甲基化是Genomic imprinting的机制之一。

18、肿瘤通常是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突变后才发生的。()

19、端粒酶是以其RNA亚基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20、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用相似的机制选择翻译起始位点。()

二、1、对细胞的概念,近年来比较普遍的提法是:有机体的————()

A、形态结构的基本单位B、形态与生理的基本单位 C、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D、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支持线粒体来源于内共生细菌的下列论据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A、线粒体具有环状DNA分子式

B、能独立进行复制和转录 C、具有80S的核糖体

D、增殖方式与增殖方式相同

3、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测定()

A、细胞的大小和特定细胞类群的数量 B、细胞中DNA、RNA或某种蛋白的含量 C、分选出特定的细胞类群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4、SARS病毒是()

A、DNA病毒 B、RNA病毒 C、类病毒 D、朊病毒

5、要caspase家族中,起细胞凋亡执行者作用的是()

A、caspase1、4、11 B、caspase2、8、9

C、caspase3、6、7

D、caspase3、5、10

6、不能用于研究膜蛋白流动性的是()

A、荧光抗体免疫标记 B、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C、光脱色荧光恢复

D、荧光标记细胞融合

7、不上细胞膜上的结构是()

A、内吞小泡

B、有被小泡 C、脂质筏 D、微囊

8、受体的跨膜区通常是()

A、α螺旋结构 B、β折叠结构 C、U-形转折结构 D、不规则结构

9、现在不被当成第二信使的是()

A、CAMP B、CGMP C、二酰基甘油

D、Ca2+

10、的受体通常不是细胞膜受体()

A、生长因子

B、糖皮质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11、酶偶联受体中的酶不包括()

A、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B、酪氨酸激酶 C、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酯酶

D、酪氨酸磷酸酯酶

12、在蛋白质的分选过程中,如果一种多肽只有N端信号序列而没有停止转移序列,那么它合成后一般过进入()A、内质网腔中

B、细胞核中 C、成为跨膜蛋白

D、成为线粒体蛋白

13、线粒体是细胞能量的提供者。它在()A、同种细胞中数目大致不变

B、同种细胞中数目变化很大 C、不同种细胞中数目大致不变

D、同种细胞中大小基本不变

14、线粒体通过()参加细胞凋亡

A、释放细胞色素C B、释放AchE C、ATP合成酶

D、SOD

15、哺乳动物从受精卵到到成体过程中DNA甲基化的水平和变化是()

A、去甲基化

B、去甲基化-重甲基化 C、去甲基化-重甲基化-去甲基化 D、去甲基化-重甲基化-维持甲基化

16、不参与蛋白质最初合成的是()

A、信号识别颗粒 B、停泊蛋白 C、易位子 D、停止转移蛋白

17、内质网中的()可以识别不正确折叠的蛋白并使其重新折叠。A、Bip蛋白

B、Sec61蛋白

C、钙结合蛋白 D、蛋白二硫键异构酶

18、()的表达是哺乳动物通过G1期检查点的重要条件 A、Cyslin AB B、CyslinB C C、CyslinC D

D、CyslinD

19、将血清从处于S期的原代细胞的培养液中去除后,细胞将停在()A、S期

B、G2期

C、M期

D、G0期 20、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技术的特点是能()

A、进行光学切片 B、进行激光切割

C、检测自发荧光 D、产生微分干涉差

21、冰冻蚀刻技术主要用于()

A、电子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原子力显微镜

D、隧显微镜

22、成熟促进因子(MPF)不能促进()

A、卵母细胞成熟为卵细胞 B、卵巢发育

C、G2向M期转化D、蛋白质的磷酸化

23、联会复合体见于()

A、神经突触 B、胞间连接 C、多线染色体间

D、同源染色体间

24、人造微小染色体通常有①自主复制DNA序列②着丝粒DNA序列③端粒DNA序列④RRNA序列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5、组蛋白的修饰通常有①甲基化②乙酰基化③磷酸化④ADP核糖基化等修饰形式。其中会影响基因转录活性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6、下面的哪个方法不能告诉你基因表达与否。()

A、Southern杂交

B、Northern杂交C、Western杂交

D、免疫荧光法。

27、人们推测RNA是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是因为()A、细胞中有大量的RNA

B、RNA具有信息载体与酶催化功能 C、RNA没有DNA和蛋白质稳定

D、RNA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

28、活性染色质不具备下列哪一特性()A、甲基化程度高

B、H2B的低磷酸化

C、很少有组蛋白H1与其结合D、组蛋白乙酰化程度高

29、关于DNA结合蛋白与DNA作用的论述哪一个是不恰当的。()A、识别信息来源于DNA序列本身

B、识别位点存在于DNA双螺旋大沟 C、形成蛋白二聚体或者四聚体

D、主要靠氢键和离子键 30、从胎儿肺中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条件下传50代,而从成人肺中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只能在体外传20代,这产要是因为()A、胎儿的肺成纤维细胞没有完全分化

B、体内细胞生长环境在胎儿和成人不同

C、成有的肺成纤维细胞受到凋亡因子的影响。

D、细胞增殖能力是受细胞年龄限制的。

三、1、什么叫单克隆抗体?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2、教科书上往往可见到用类似的示意图来说明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上述5种形式中哪些是目前尚未发现有科学根据的,为什么?

3、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是细胞内的膜结构细胞器,它们在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处于有丝分裂中和贴壁培养细胞常变成球形,随着M期和完成又逐渐贴壁摊平,另一方面,死细胞或即将死亡的细胞也会变成球形。用某药物处理Hela细胞16小时后,有近40%的细胞变圆,而空白对照中只有约5%的细胞变圆,请用实验该药物引起的是哪一促变化?

5、在实验室是分离纯化了一个DNA甲基化转移酶,当用裸露的DNA做底物的时候,几乎测不到甲基化转移酶的活性,当在反应体系中加入H1、H2、H3、H4后,测到了明显和甲基化转移酶的活性。你认为结果中,甲基化转移酶活性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四、1、和细胞相比为什么说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2、细胞膜穴样内陷(caveolae)和网格蛋白有被小窝(clathrin-coated pits)是细胞膜上两类不同的膜结构,前者主要由内陷素(caveolin)后者主要由网格蛋白(clathrin)为其主要结构蛋白。前者直径为50-100nm,后者直径在150nm以上。两者膜脂的成份也不一样,前者主要是胆固醇和鞘脂类,后者主要是甘油磷脂类。由于膜脂的成份不同,它们在不同去垢剂中的可溶性也不同,这些都是通过研究得到的成果。现在你得到了蛋白质A,它分布于上述膜上的囊状结构中,请你设计至少两种实验证明蛋白A到底是分布于哪种膜结构中。

3、某人在工作中意外受到一次有致癌可能性的放射性辐射,但并非由于本人操作不当所致。事后三个月就被发现患有肠癌且已发展为晚期。为此他提出诉讼。要求单位赔偿。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你认为他会胜诉吗?为什么?

4、温度敏感型(ts)突变体是研究单倍体酵母细胞周期调控的重要手段。它使得能阴滞细胞周期进行的突变体只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表现出来。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只表现为野生型。某人筛选到两株ts突变体,在35℃时均表现为细胞增殖停止,为了了解细胞姐滞的位置,他利用能将细胞阻滞在S期的药物羟基脲进行如下实验:(1)他把一部分养在20℃的突变体A转移到25℃培养两小时以产生突变表型,而这了差不多是酵母细胞周期的长度。然后他再把酵母转移到含羟基脲的培养液中在20℃培养。他在不同的取样用显微镜观察,未见到细胞发生分裂,相比之下那些一直培养在20℃的细胞在羟基脲中却能观察到一轮明显的细胞分裂。然后他又改变了实验顺序。这次他先把20℃培养的细胞用羟基脲处理两个小时,然后再转移到不含该药物的培养液中在35℃培养,这时他能观察到一轮细胞分裂。(2)他用突变体B做相同的实验,则在两种情况下都看不到细胞分裂,而一直培养在20℃的对照样品则能分裂。问:(1)空谈体A和B在35℃会分别阴滞在细胞周期的什么位置?说明理由。

(2)你能推测ts突变体对温度敏感的原因吗?

5、检验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的方法是看细胞是否仍然保持增殖能力。细胞衰老快,其寿命短;细胞衰老慢,其寿命长。其学生利用遗传学的方法筛选到属于两个通路的A、B、C、D、E5个不同的基因。A、B、C中的任何一个突变使细胞寿命短于野生型;A突变细胞的寿命和B突变细胞的寿命相似;A或B突变的寿命短于C突变细胞的寿命。D或E突变使细胞寿命长于野生型,但程度不同。

1)如果实验结果是:A和B同时突变细胞的寿命与A或B单独突变的寿命相似。A和C同时突变的寿命短于A或C单独突变的寿命。那么试问B和C同时突变的细胞的寿命与A、B或C单独突变细胞的寿命相比是长了还是短了?为什么?

2)如果实验结果是:在B突变体的细胞中过量表达A,细胞寿命和B单独突变相似,试问A基因和B基因的上下游关系是什么?

3)如果实验结果是:在A突变的细胞中过量表达B,细胞的寿命和野生型的相似,试问A基因和B基因的上下游关系是什么?

4)现在需要了解D或E基因对细胞寿命的影响是否依赖于B,你将设计什么实验回答该问题?

中国科学院03年《细胞生物学》试题

一、是非题

1、生物膜是指细胞膜,也称质膜。()

2、胆固醇在动物细胞膜中含量相当多,但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膜和原核生物细胞膜中。()

3、酶连受体都是一次跨膜结构的。()

4、细胞外信号分子都是通过细胞膜表面受体来进行跨膜信号传递的。()

5、细胞质基质中所含的蛋白质多数游离状态存在。()

6、高尔基体一般具有极性,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顺面,朝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反面,多于内质网相联系。()

7、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线粒体内膜起主要作用。()

8、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分子带有独特的标记——甘露糖-6-磷酸(M6P),它是溶酶体水解本科分选的重要识别信号。

9、Western blotting是体外分析RNA的技术。()

10、mRNA前体只有在核内经过加工修饰为成熟的RNA分子后才会被转运出核。()

11、细胞核主要负责储存遗传信息、复制、转录和转录后初加工。

12、相会核细胞染色体只要具备复制原点和着丝粒,就能确保复制和稳定遗传。()

13、通常微管的负端埋在中心体中,而正端只能加长不能缩短,所以能保证微管的稳定。

14、细胞周期并不总是完整的,有时会缺乏某相。()

15、正常细胞的一个肿瘤抑制基因经突变失活后,细胞就成为癌细胞或肿瘤细胞。()

16、生长因子能过不依赖于CDK的途径促进细胞增殖。()

17、胚胎发育中细胞决定的关键是出现相应组织中的特异蛋白,()

18、胶原分子的基本结构为两条肽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

19、受精后胚胎分裂速度很快,DNA、RNA和蛋白质都为较快的速度合成。()20、原肠运动造成三胚层的形成。()

二、选择题

1、细胞质膜上一般不含的成分是

A、胆固醇

B、甘油磷脂

C、三羧酸甘油

D、神经节甘脂

2、——不属于生物的膜系统。

A、高尔基体

B、溶酶体

C、脂质体

D、质膜体

3、——不是细胞表面受体

A、离子通道受体

B、酶连受体

C、G蛋白偶联受体

D、核受体

4、——不是第二信使分子

A、cAMP

B、DG

C、IP3

D、NO

5、只有一个单体分子起作用的是

A、离子通道受体

B、酶连受体

C、整合素

D、G蛋白偶联受体

6、细胞间的识别依赖于

A、胞间连接

B、粘连分子

C、分泌型信号分子

D、膜受体

7、细胞合成脂膜的部位是

A、细胞质基质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8、溶酶体中的酶 A、在初级溶酶体中有活性

B、在次级溶酶体中有活性 C、在三级溶酶体中有活性

D、始终都保持着活性

9、现在认为指导分泌性蛋白到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因素是

A、N端的信号肽

B、信号识别颗粒

C、信号识别颗粒受体

D、三者都有

10、在高尔基体中多数的糖基化修饰,糖脂的形成及与高尔基体有关的多糖合成都发生在 A、顺面网状结构

B、顺面膜囊

C、中间膜囊

D、反面膜囊

11、特异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为

A、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C、树状突细胞

D、肥大细胞

12、微丝踏车运动发生在

A、正端的聚合速率大于负端的解聚速率 B、正端的聚合速率小于负端的解聚速率 C、正端的聚合速率等于负端的解聚速率

D、微丝既不聚合也不解聚,处于稳定状态。

13、关于核孔复合体的论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有核定位信号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不需要核孔复合体

B、介导蛋白质入核转运,介导RNA、核糖核蛋白颗粒出核转运 C、核蛋白通过核孔复合体由细胞质进入核内需要能量。D、生物分子通过被动扩散和主动运输进出核孔复合体

14、下面哪个转录因子的结构域是以单体作用于DNA的 A、HTH

B、Zn finger

C、zip

d、HLH

15、关于DNA甲基化的论述哪一个是不恰当的 A、哺乳动物受精卵最初几次分裂时,从亲代遗传下来的甲基化标记被去甲基化酶清除。B、DNA甲基化可以发生在G或C上。C、基因组标记需要DNA甲基 化

D、非活跃转录基因的DNA甲基化程度普遍高于活跃基因。

16、下面哪一种试验方法可以检测DNA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A、凝胶延滞实验。B、凝胶过滤C、甘油梯度离心D、SDS-PAGE

17、关于异染色体哪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A、高度凝聚而转录不活跃

B、复制较早

C、大多卫星DNA处于异染色质中

D、端粒区属于异染色质

18、下面哪一个不是凋亡细胞的特征

A、DNA发生核小体间的断裂

B、caspase被激活

C、细胞内吞物释放到细胞外

D、组织转谷氨酰酶积累19、19、细胞伪足运动是通过()的动态变化产生的? A、微管

B、微丝

C、中等纤维

D、胶原蛋白纤维

20、有丝分裂的染色体动粒与微管的结合情况主要是由()监控的 A、CDK/cyclin B、APC

C、细胞骨架蛋白

D、着丝粒蛋白 21、2002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授予了三位揭示()机理的科学家

A、细胞周期性调控

B、受体信号传导

C、胚胎发育

D、程序性细胞死亡

22、在细胞中加入BrdU,则它被当成核酸类似物合成到()中 A、DNA

B、RNA

C、DNA和RNA

D、tRNA

23、温度敏感突变体是研究基因功能的好材料,但通常只在细菌、酵母中得到,这主在是因为它们

A、生长迅速

B、容易突变

C、没有或少有内含子

D、能以单倍体繁殖

24、()降解与有丝分裂后期的启动(即染色单体分开)密切相关 A、Cyclin

B、Mad2

C、Bub1

D、PDSL

25、血浆细胞的寿命较短,需要新生细胞不断补充,这时补充的细胞主要是

A、血液细胞分裂而来

B、血液细胞分化而来

C、骨髓干细胞分化而来 D、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

26、每个动物个体中都有多种类型的体细胞,这都是因为

A、它们含有不同的基因组 B、它们表达不同的mRNA C、它们的细胞形态不同

D、它们的细胞年龄不同

27、胚胎中一部分细胞对邻近细胞产生影响,改变或决定其分化方向,这个现象称为()A、胚胎决定

B、细胞决定

C、胚胎分化

D、胚胎诱导

28、受精卵每次分裂,它的

A、遗传物质都是均等的分配到每个细胞中 B、细胞质都是均等的分配到每个细胞中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29、细胞分化通常不发生在

A、胚胎发育期

B、成体组织中

C、损伤修复过程中

D、细胞增殖过程中

30、在许多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沿主体轴从头到尾决定身体各部位和特征 A、Hox

B、T-box

C、E-box

D、gap

三、简答

1、细胞的信号分子有哪几类?

2、如何理解细胞基质和细胞骨架的关系?

3、真核细胞染色质以核小体方式组成,若人类基因组是3000000000碱基对,那么染色质上大约有多少组

蛋白H2A,多少组蛋白H1?

4、细胞中有哪几种方式能让CDK失活。

5、胶原分子是皮肤、血管等组织中的细胞外基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什么变化使得老年人的皮肤、血管变的僵硬?

四、问答

1、发现一个多次跨膜蛋白,为确定跨膜次数及末端朝向,在细胞内高度表达该蛋白,用免疫荧光术标记

细胞。用抗N端抗体标记活细胞时,出现膜上荧光,用抗C端抗体时却没有。用甲醛固定细胞(此时细胞膜

被破坏)后,则两种抗体都出现膜上荧光标记。将细胞膜分离纯化,然后用蛋白酶充分降解膜外部分,再

经SDS-PAGE和银染,发现有10条主带,其中3条在对照细胞(即仅转染了空质粒的细胞)的相应样品中也

有。如果先用蛋白酶处理,再分离细胞膜,会发现有6条主带,而对照样品中有其中有两条。从这些结果

能得到什么结论?在此之后你打算展开哪些方面的研究?

2、蛋白质在细胞起始合成后有哪些去向?

3、某实验室通过功能性筛选cDNA库的方法。得到两个和DNA复制有关的cDNA克隆。通过计算机检索,发现它们没有被报导过。它们各有一个阅读框,理论上分别编码25KDa和70KDa的蛋白,你将如何进一步研究它?

4、孕酮可促使卵母细胞(oocyte)成熟为卵(egg)。如果用蛋白合成抑制放线酮处理,则可阻断该过程,说明需要蛋白质的合成。卵母细胞中注入50nl egg的胞浆也可使其成熟为正常的卵,但若注入oocyte的胞浆则没作用。由此可知egg的胞浆内含有MPF,而且MPF导致的oocyte成熟不爱放线酮的影响。如果将oocyte用孕酮处理不同时间,然后放入放线酮中,可以发现在特定的时间后oocyte就不再对该药物敏感,而能成熟为正常卵。这个时间与MPF活力的出现相对应。为了解MPF的合成是否是oocyte对放线酮敏感的原因,某人将50nl egg胞浆注入一个oocyte中,待其成熟为卵后,从中抽出50nl胞浆注入另一个oocyte中,台此进行10次之多,他发现,每次胞浆转移都能使oocyte成熟为卵,而且,即使把待注射的oocyte放在放线酮中,结果也一样。1)如果每只occyte的体积为1ul,经10次转移后,最初50nl egg 胞浆被稀释了多少倍?你认为MPF经过这样的稀释还能保持活力不变吗?

2)解释为什么在上述转移试验中MPF活力总能保持相同的水平? 3)试推测在孕酮催熟过程中需要合成的蛋白质因子的功能。

5、请解释一个受精卵经过若干次分裂后,细胞的命运为何变的各不相同?

中国科学院02年《细胞生物学》试题(B)have answers

一、是非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是”写“+”,答“非”写“-”,答案写在括号内。1.细胞的体积有大小不同,但各种细胞核的大小常县殊不大。

2.植物细胞通常不表现动物细胞所表现的衰老过程。

3.体外培养的细胞,一般保持体内原有的细胞形态民。

4.G蛋白偶联受体被激活后,使相应的G蛋白解离成α、β、γ三个亚基,以进行信号传递

5.膜蛋白的跨膜区均呈α螺旋结构。

6.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主要用于用于维持组织结构,对细胞功能的影响不大

7.中心粒和基体均不具有自我复制性质

8.肌球不具有ATP酶活性。

9.细胞中所有的微丝均为动态结构。

10.与微丝不同,中间纤维蛋白合成后,基本上均组装为中间纤维,没有大量游离的单体存在 11.核糖体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12.在所有动力动物细胞中,中心体是主要的微管组织中心。

13.将光驱动的质子泵----噬盐菌菌紫质(bacteriorhodopsin)与ATP合成酶置于同一脂质体中,在光照下可由ADP和磷酸产生ATP。

14.蛋白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富含碱性氨基酸。

15.细胞周期中,在G1/S 和G2/M处都有检验点(chekpoint)。

16.中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完成了约1%基因组的测序。

[答题技术:这样的题目一定是正确的!因为中国人好大喜功。

17.永生细胞和癌细胞的主要共同点就是既没有细胞分裂次数的限制,也没有细胞间的接触抑制。

18.有亮氨酸拉链模式(Leucine-Zipper motif)的Jun和fos蛋白质是以二聚体或四聚体的形式结合DNA的。(-)19.细胞的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也是单细胞生物体生活的周期变化的基础。

20.就是在理论上也不是所有的分化细胞都可以发生去分化现象的。

二、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将所选择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1.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A.病毒; B。支原体;C。细菌 D。红细胞 2.扫描电子显微镜可用于:()A. 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象; B观察活细胞;C. 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份; D 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

3.建立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是通过下列技术构建的:()A 细胞融合;B 核移植;C 病毒转化;D 基因转移 4.能抑制CDK活性的酶是:()A.Well B.CAK C.cdc25 D.p21 5.细胞变形足(lamellipodia)的运动主要是通过什么所引起:()A 微管的动态变化;B 肌动蛋白的装卸 C 肌球蛋白丝的滑动;D 微绒毛的伸缩 6.线粒体呼吸链的酶复合物IV为:()A、NADH脱氢酶;B 琥珀酸脱氢酶;

C 细胞色素C还原酶;D 细胞色素C氧化酶 7.不属于蛋白酪氨酸激酶类型的受体是:()A、EGF受体;B、PDGF 受体;

C TGFβ受体;D IGF-1受体 8.中心粒的复制发生在哪期:()A.G1; B S;C G2;D M;

9.所有膜蛋白都具有方向性,其方向性在什么部位中确定:()A.细胞质基质;B 高尔基体;C 内质网;D质膜

10.微管蛋白在一定条件下,能装配成微管,其管壁由几根原纤维构成:()A.9;B 11;C13;D 15;

11.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细胞器是:()A.溶酶体;B 高尔基休;C 过氧化物酶体; D 线粒体 12.什么蛋白是一种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A tau 蛋白;B肌动蛋白(actin);C 肌球蛋白(myosin);D 驱动蛋白(kinesin)13.异染色质是:()A 高度凝集和转录活跃的;B 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 C 松散和转录活跃的; D 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

14.下面哪个有关DNA复制的描述是错误的:()A 细菌染色体复制是从一个原点开始;

B 真核细胞染色体复制是从多个原点开始;

C 高度凝集的染色质复制较晚,而转录活跃的染色质复制较早; D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每个细胞周期中仅复制一次因为S期时间很短 15.下面哪个有关核仁的描述是错误的:()A 核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 B rDNA定位于核仁区内; C 细胞在G2期,核仁消失

D 细胞在M期末和S期重新组织核仁

16.核小体包含有:()A H2A, H2B,H3, H4各两个分子

B H2A,H2B各4 个分子; C H3,H4各4个分子;

D H2A, H2B,H3,H4各1 个分子,以及4 个非组蛋白分子 17.癌细胞通常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与原来的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分化程度通常表现为:()A 分化程度相同;B 分化程度低C 分化程度高; D 成为了干细胞 18.下列基因中不是癌基因的是:()A Rb;;B Jun;;C Ras;;D fos;;19.从体细胞克隆高等哺乳动物的成功说明了:()A 体细胞的全能性;B体细胞去分化还原性;C 体细胞核的全能性;D 体细胞核的去分化还原性

20.细胞分化方向决定的细胞与干细胞相比:()A 已经发生了形态特征的变化;B 没有发生形态特征的变化;C丧失了细胞分裂能力;D分化细胞特有功能的获得

三、简答题:7题,每题4分,共28分。1. 什么是原位杂交?

2. 细胞通讯有哪三种方式?

3. 什么是GTP酶活化蛋白(GTPase-acivating protein,GAP)4. 举例说明位置效应(position effect)5. 为什么在骨髓瘤细胞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的N端比分泌到细胞外的免疫球蛋白分子N端氨基酸序列多出一截?

6. 在用琼脂糖凝胶检测凋亡细胞的基因组DNA时,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带型?为什么? 7.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特点是一旦发生突变,所在的细胞都能被转化为癌细胞。为什么一个叫癌基因,一个叫抑癌基因。

中国科学院02年《细胞生物学》试题(A)

A卷以上相同,以下题目也非常相似。但是A类是在以下问答量的回答方式上有点变化。A卷更注重创新

四、问答题:4 题,每题8分,共32分。

1. 何谓成熟促进因子(MPF)?如何证明某一细胞提取液有MPF?

2. 请列出三种胞质骨架成分的主要差别。(列表从其成分、分子量、直径、纤维结构、有无极性、有无踏车行为、有特异性药物等七个方面加以说明。)3.某实验室从酵母中克隆了一基因,并发现它的蛋白产物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有关。为了研究其在人细胞中同源的作用,请设计一套研究方案。4. 何谓受精卵、胚胎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相互之间有何关系?

中国科学院2001--A卷《细胞生物学 》

一、名词解释(2/20)1.受体 2.细胞培养 3.信号转导4.细胞学说 5.应力纤维 6.磷脂转换蛋白 7.ES细胞 8.嵌合体 9.交叉 10.Hayflick界限

二、是非题(1/20)1.亚显微结构就是超微结构.()2.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差别在于后者的放大倍数远远大于前者,所以能看到更小的细胞结构.()

3.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是为细胞提供支持的框架.()4.细胞与细胞间的粘连是由粘连蛋白介导的.粘连蛋白有的依赖Ca++,有的不依赖Ca++.()5.粘连分子的受体是整合素.()6.细胞间的通讯就是通过细胞间形成缝隙连接,是细胞质相互沟通而实现的.()7.细胞分裂时内质网要经历解体与重建的过程.()8.正常细胞发生癌变时游离的核糖体增多,而附着的核糖体和内质网的数目相应减少.()9.a-肌动蛋白见于所有肌肉细胞和非肌肉细胞胞质中.()10.从细胞内提取的分泌蛋白的分子量一般与分泌到细胞外的相应蛋白的分子量相同.()11.真核基因的转录是从第一个ATG开始的.()12.癌基因是有害的基因,因为它们的表达会导致肿瘤或癌.()13.转录因子是一类具有RNA聚合酶活性的蛋白质.()14.正常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动粒均已分别结合来自纺锤体两极的微管.()15.端粒酶以端粒DNA为模板夫指出更多的端粒重复单元,以保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性.()16.哺乳动物受精卵在发生卵裂到16细胞前,所有细胞都是全能细胞.()17.体内的多能干细胞是不会衰老的.()18.分化程度高的细胞由于细胞分裂能力的下降,发生改变的可能小于分化程度低的细胞.()19.细胞分化就是细胞内组织专一性基因或者奢侈基因选择性的表达的结果.()20.单细胞生物不存在细胞分化的现象.()

三、选择题(1/20)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虽有许多不同,但都有: A核仁 B核糖体 C线粒体 D内质网

2.Wilson根据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绘制的细胞模式图能见到_______.A内质网 B核糖体 C吞饮泡 D核仁

3.要探知细胞内某一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可以通过_______实现.A.Southern blot B.Northern blot C.Western blot D.原位分子杂交 4.细胞变形足运动的本质是_______.A细胞膜迅速扩张是细胞局部伸长 B胞内微管迅速解聚使细胞变形 C胞内微丝迅速重组装使细胞变形 D胞内中等纤维重聚合使细胞变形

5.ATP合酶(F0-F1ATPase)是______氧化磷酸化复合物.A线粒体内膜上的 B细菌胞质中的 C叶绿体中的 D细胞膜内侧的

6.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通过_______达到逆浓度梯度运输.A与Na+相伴运输 B与K+相伴运输 C与Ca++相伴运输 D载体蛋白利用ATP能量 7.溶酶体的H+浓度比细胞质中高______倍.A 5 B 10 C 50 D 100以上

8.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是__________.A内质网膜 B质膜 C高尔基体膜 D溶酶体膜 9.参与纤毛运动的蛋白质是________.A驱动蛋白 B动力蛋白 C tau蛋白 D微管结合蛋白2 10.成分最复杂的中间纤维蛋白是_________.A角蛋白 B波形纤维蛋白 C结蛋白 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11.细胞通过限制点时,_______.A DNA开始复制 B RNA开始转录 C蛋白质开始合成 D都不对 12.裂殖酵母中的cdc2基因在芽殖酵母中的同源物是_______.A.cdc2 B.cdc25 C.cdc28 D.cdc20 13.用胸腺嘧啶核苷酸处理增殖中的细胞可使其阻滞在_______期.A.G1 B.S C.G2 D.M 14.灯刷染色体主要存在于________.A鱼类卵母细胞 B昆虫卵母细胞 C哺乳类卵母细胞 D两栖类卵母细胞 15.内含子的剪接位点具有________的特征.A5'-GU, 3'-AG B 5'-AG, 3'-GU C 5'-GA, 3'-UG D 5'-UG, 3'-GA 16.前病毒是_______.A RNA病毒 B逆转录RNA病毒

C整合到宿主DNA中的逆转录DNA D整合到宿主DNA中的DNA病毒

17.下列那一种蛋白质或酶最不可能是癌基因________.A GTP酶 B蛋白质磷酸激酶 C蛋白质磷酸酶 D转录因子

18.一把不认为________是细胞分化中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普遍机制.A DNA重排 B DNA甲基化 C组织特异基因的表达 D一些非特异基因表达被抑制 19.分化程度高的细胞比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对于外界因子的反应能力_________.A一样 B下降 C上升 D前三者都有可能

20.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这种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为______.A单能性 B多能性 C全能性 D发育性 A卷以上相同,以下题目也非常相似。但是A类是在以下问答量的回答方式上有点变化。A卷更注重创新

A卷四.问答题(40)1.为什么在生理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及电荷是不均等分布的?此不均等分布为什么是必须的? 2.高尔基体在形态结构上至少有互相联系的三部分组成,请简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3.试为高等生物中广泛存在基因家族的现象就其生物学意义提供解释.4.细胞分化是被选定的不同特异基因表达的结果,请举例说明分化时特异基因的表达调控方式.B卷

四、问答题(40)1.如果你想知道某一基因在肿瘤和正常细胞中的活动情况,你将采用什么手段来了解? 2.为什么说中间纤维蛋白是肿瘤鉴别诊断的有用工具? 3.试描述真核细胞保证遗传稳定性的要素及其作用.4.试述干细胞,终端分化细胞,永生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特点.中国科学院 2000年b卷 《细胞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胞质溶胶(cytosol)缩时显微电影技术(time lapse microcinematography)内膜系统(interal

membrane system)

核纤层(nuclear lamina)微粒体(microsome)

管家基因(house keeping gene)

纤维冠(fibrous

corona)

端粒和端粒酶(telomere and telomerase)差别基因表达(differetial gene expression)

半自主细胞器(semiautonomous

organelle)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是“+”非“-”。

1、在光学显微镜下用目镜10X,物镜40X下所拍摄得的照片,其放大倍数为10X40=400。()

2、线粒体有两个区室(compartment)而叶绿体有三个区室。()

3、细胞学说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创立的。

()

4、现代细胞生物学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把生命活动和亚细胞的分子结构变化联系起来。()

5、细胞基质包括与中间代谢有关的酶和维持细胞形态和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细胞骨架结构。

6、核糖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内。

()

7、溶酶体含有多种酶类,其共同特征是都属于酸性水解酶类。

()

8、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是由已有的过氧化物酶体经分裂形成子代过氧化物酶体。

()

9、cdc基因是编码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蛋白质激酶。

()

10、多线染色体上的胀泡是翻译水平较高的地区。

()

11、p53蛋白参与监控细胞核DNA的损伤,因此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

()

12、细胞核是关键的细胞器之一,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不能存活的。

()

13、真核细胞rRNA转录加工后,被输送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蛋白组成核糖体。()

14、物理和化学性损伤可导致细胞核固缩,胞质内容物释放等现象,细胞随后死亡,这种现象称为细胞调亡。(apoptosis)

15、肿瘤细胞由于生长速度快,分裂次数多,因此对生长因子的需要量也高。()

16、细胞分化的关键是该细胞基因组内带有某种组织专一性蛋白的基因。

()

17、生物体的部分组织或器官因创伤而丢失时,剩余部分的肌肉、骨骼、皮肤等组织的细胞均能继续生长,从而形成与丢失部分形态和功能上大体相同的结构,这一现象被称为再生。()

18、核仁在蛋白质合成旺盛、活跃生长的细胞中很大,在不具备蛋白质合成能力的细胞中很小。

()

19、黏附分子的作用就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结合。

()20、SH2结构域能识别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分子中不能通过无蛋白脂双层膜的是 A、二氧化碳

B乙醇

C、尿素

D、葡萄糖

2、自然界最小的细胞是„„

A、病毒 B、支原体

C、血小板

D、细菌

3、英国疯牛病的病原体是„„

A、DNA病毒 B、RNA病毒

C、类病毒

D、朊病毒

4、在胞吞(endocytosis)时 „„ A、细胞膜不被吞入,只有外界物质被吞入

B、细胞膜随之一起吞入,由于胞吐作用吞入的膜和吐出的膜平衡,细胞膜面积不缩小。C、细胞膜随之一起吞入,细胞膜面积缩小。

D、细胞膜随之一起吞入,但很快回到细胞表面,供下次胞吞时使用。

5、提供合成ATP能量的跨哝质子梯度是发生在„„

A、线粒体内膜

B、线粒体外膜

C、叶绿体内膜

D、内质网膜

6、帮助细胞质基质中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成正确分子构象的物质是„„ A、热休克蛋白 B、Bip(binding protein)C、拓扑异构酶 D、信号识别颗粒

7、细胞质合成脂类的重要场所是„„

A、粗面内内质网

B、光面内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胞质溶胶

8、细胞内三种细胞骨架中,游离单体最少的是„„

A、微管

B、微丝

C、中间纤维

D、微管和微丝

9、角蛋白纤维主要存在„„

A、上皮细胞

B、间质细胞

C、中胚层来源的细胞

D、神经细胞 10 真核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是由„„所转录的。

A、RNA聚合酶Ⅰ

B、RNA聚合酶Ⅱ

C、RNA聚合酶Ⅲ

D、Klenow片段 11 有丝分裂后期的起始需要„„活力来驱动。

A、蛋白酶

B、核酸酶

C、蛋白激酶

D、磷酸酯酶 12 中心体能放射出微管束,主要因为其含有„„

A、α-微管蛋白 B、β-微管蛋白

C、γ-微管蛋白 D、微管结合蛋白tau 13 线虫基因组的全部序列测定已经接近尾声,发现其一共有约

种的编码基因。A、6千

B、1万

C、2万

D、5万有丝分裂早中期时核膜破裂是由于核纤层蛋白(lamin)被„„ A、磷酸化

B、脱磷酸化

C、大量合成D、大量降解 15 细胞分化是由于

中某些或某种基因被选择性地表达的结果。

A、奢侈基因(luxury gene)B、管家基因 C、结构基因 D、转录调控因子基因家族 16 实验数据表明,胚胎正常发育起始于„„、A、卵母细胞储存的信息的表达

B、精子和卵子信息的表达

C、卵子因受精而被激活

D、雌雄原核的融合 去分化是细胞在时发生的现象。

A、癌变

B、再生

C、衰老

D、癌变、再生和衰老 18 线粒替氧化磷酸化偶联的关键装置是„„

A、ATP 合酶

B、细胞色素还原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D、NADH-Q还原酶 19 在第一次2减数分裂过程中„„

A、同源染色体不分裂

B、着丝粒不分裂

C染色单体分离 D、不出现交叉 20 细胞间通讯是通过„„

A、分泌化学信号

B、与膜想结合的信号分子

C、间隙连接 D、三种都有

四、问答题。(共40分)

1、试述进化中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2、在细胞质中合成并进入内质网腔中的蛋白质主要有哪几种?

3、染色体不同区域的复制是否同时进行?有何证据?

4、从受精卵到发育成个体,其间细胞经历了种种分化过程,成为各种特化的细胞,分化了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中国科学院 99年a卷 《细胞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中等纤维 核孔复合体 间隙连接 细胞癌基因 细胞全能性 端粒 二,填空1,最早原核细胞产生于----年前。2,电镜分辨率比普通光镜分辨率高----倍。3,细胞质膜的最显著特性是----和----。

4,细胞外基质中含量最高起支架作用的蛋白是----。5,细胞周期中的引擎是----和----。

6,膜蛋白与酶的动力学曲线相同,其最显著的差别是----。

7,高尔基体修饰蛋白的过程中,糖基化修饰发生在----面,分泌泡在----面。8,动物鞭毛与细菌鞭毛的最主要区别----。

9,研究染色体上特异DNA序列进行分析的方法是----。10,氧化磷酸化主要发生在----和----。

三,问答1,细胞程序化死亡的显著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2,什么是Hayflick界限,什么是端粒,两者关系如何。

3,细胞信号传导的机制有哪几种,其中哪些与肿瘤细胞发生有关。

4,用秋水仙素处理动物细胞,细胞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分布有什么改变,为什么? 5,绘图并简要说明细胞内新蛋白质的合成转运途径。

中国科学院98年《细胞生物学 》(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原位杂交(hybridization in situ)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或Cytomatrix)

促成熟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 MPF)转化细胞(transformed cell)类囊体(thylakoid)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端粒(telomere)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trificial chromosome, YAC)

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是(+)否(-)并简要说明理由 1.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仅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打开,其他时间是关闭的。()

2.用免疫荧光技术显示与酵解过程有关的酶是结合在微管上的。()

3.癌细胞生长旺盛,因而粗面内质网特别发达。()

4.CAK是一种能使CDK1,CDK2和CDK4磷酸化的CDK。()

5、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自己的遗传物质和进行蛋白质合成的全套机构,所以组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全部蛋白质成分都是由线粒体或叶绿体DNA分别编码的。()

6、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别起源于各自的祖先。()

7、果蝇染色体的一条带代表一个基团。()

8、常染色质的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

9、染色体上由于“位置效应”形成的非活性区在所有细胞后代中都能稳定地遗传下去。()

10、真核生物中,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决定细胞质内mRNA种类和数量的唯一方式。()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将答案序号填写入括号内)

1、在英国引起疯牛病的病原体是:()(1)朊病毒(prion)(2)病毒(Virus)(3)立克次体(rickettsia)(4)支原体(mycoplast)

2、逆转录病毒(retro virus)是一种()

(1)双链DNA病毒(2)单链DNA病毒(3)双链RNA病毒(4)单链RNA病毒

3、cAMP在细胞信号通路中是()

(1)信号分子(2)第一信使(3)第二信使

(4)第三信使 4、80S核糖体存在于()

(1)原核细胞中(2)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

(3)真核细胞中

5、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加工、修饰和寡链的合成是发生在高尔基体的()

(1)顺面网状结构(cis-Golgi network)

(2)中间膜囊(medial Golgi)(3)反面管网结构(trans –Golgi network)

6、一般细胞周期中,细胞经历生长和分裂两个过程,但有些细胞基本上只经历DNA复制(S相)和分裂(M相),而无生长现象,例如()

(1)生殖细胞(2)早期胚胎细胞(卵裂球)(3)癌细胞(4)干细胞

7、着丝粒不分裂的现象可发生在()

(1)正常无丝分裂过程中(2)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3)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4)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

8、线粒体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期,叶绿体DNA复制主要在()期。(1)S期(2)M期(3)G1期(4)G2期

9、动物的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行为是()

(1)能无限增殖(2)在有充分营养条件下,能无限增殖(3)不能无限增殖,其增殖代数与物种和供体年龄有关

10、脊椎动物成熟卵,受精前停顿在:()

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2)第二期成熟分裂早期(3)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

四、问答题(共40分):

1、试述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区别(四种以上)。

2、试述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3、试述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假说及支持此假说的证据。

4、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在哪些水平上发生?何谓转录前调控,它有哪几种主要方式,各发生在什么发育时期?试举例说明之。

中国科学院97年《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B卷)

一、名词解释(共25分)

1、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2、糖(glycocalyx)

3、核层(nuclear lamina)

4、受体介导内吞(receptr-mediated endocytosis)

5、检查点(checkpoints)

6、信号对答(crosstalking)

7、P5s基因(P5sgene)

8、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9、胞质杂种(cybrid)

10、差别基因表达(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二、是非题,并简要说明理由(共25分)是(+)否(-)

1、在整个细胞质中存在普腊的系统,但在核内不存在。

2、染色体的极向运动主要是通过着丝点微管的负端的不断解聚而实现。

3、在动物、植物、原生动物和细菌中均有溶酶体结构。

4、P-34cdc2为一种磷酸化酶,于细胞周期G1相被降解。

5、ATP靠腺苷酸转移酶透过线粒体外膜自线粒体基质输往线粒体外。

6、由于染色体重排,常染色体基因移位到异染色质区域,使该基因活性增加,称为位置效应。

7、染色质上不活跃转录的基因DNA的甲基化程度普遍高于活跃转录的基因。

8、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通过连续两次减数分裂,最后形成4个精子或4个卵子。

9、所谓Hafylick界限就是指细胞分化的极限。

10、嵌合体是指将囊胚细胞的核植入到去核受精卵内后发育成的完整个体。

三、选择题(共15分)

1、所谓被动运输是通过:()

(a)内吞与外排(b)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c)自由扩散或易化扩散(d)泵,例如钙泵

2、cDNA是指:()

(a)细菌环状的DNA(b)质粒环状的DNA分子(c)Trna的DNA拷贝(d)Mrnar的DNA拷贝

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与胞质分裂有关的细胞骨架是:()(a)微丝(b)微管(c)中间丝

4、有肌肉收缩时,肌节中长度不变的是:()(a)I带(b)H带(c)A带

5、雌性生殖细胞的性激素受体分布在:()

(a)细胞膜上(b)细胞溶质中(c)细胞核基质中(d)染色体上 6、50S亚单位的核糖体蛋白能与:()

(a)16SrRNA结合(b)23S rRNA结合(c)16s和23s rRNA均能结合(d)16s和23s rRNA均不能结合

7、染色质的核小体是由四种组蛋白分子构成的:()(a)异二聚体(b)四聚体(c)八聚体

8、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DNA变换发生在:()(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限(d)双线期

9、特化细胞的细胞核,其全能性:()

(a)已失去(b)仍保持

(c)依据不同的细胞类型而定

10、在杂交瘤技术中筛选融合细胞时常选用的方法是:()(a)密度梯度离心法

(b)荧光标记的抗体和流式细胞式

(c)采用在选择培养剂中不能存活的缺陷型瘤系细胞来制作融合细胞(d)让未融合的细胞在培养过程中自然消亡。

四、问答题(共35分)

1、试述染色体结构与基因活性的关系。

2、参与细胞周期调查调控的有哪些因子?它们如何协同活动调节周期的运转?

3、试简介细胞编程性死亡或凋亡,它和细胞衰老有无关系。

4、简述Golgi复合体的膜转化功能。

中国科学院96年《细胞生物学 》(b卷)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不答不得分,答错倒扣0.5分)

1.原代培养物经首次传代后即成细胞株

2.癌组织中细胞间隙连接的数目显著减少,细胞间通讯发生障碍

3.类病毒仅由裸露的DNA所构成,不能制造衣壳蛋白。

4.带有标记的特定核酸分子作探针,测定与之互补的染色体DNA区段的位置,称为原位杂交

5.肿瘤细胞的凝集性较政党细胞为弱

6.不论转录活性是高或是低,细胞中核孔的密度和总数都是一样的 7.肌球蛋白分子的头部具ATP酶活性

8.癌细胞特的中间丝蛋白是角蛋白

9.异噬小体属次级溶酶体

10、高尔基复合体顺面膜的结构近似质膜

11、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动物个体

12、细胞一旦分化,便不可逆转

13、在能识别一个细胞的分化以前,有一个预先保证细胞怎样变化的时期,这一阶段被称为细胞决定

14、正常细胞中癌基因如果表达就会导致癌变

15、绝大多数结构基因为单拷贝

16、原核细胞中只含一个DNA分子

17、染色质中DNA与非组蛋白的重量之比总是1:1

18、逆转录是一种仅为RNA病毒所特有的违反中心法则的例子

19、细胞周期驱动为依赖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

20、在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着丝粒未分裂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在选择的答案上打√)

1、立克次氏体是()

(a)一类病毒(b)一种细胞器(c)原核生物(d)真核生物

2、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

(a)细胞质中(b)质膜上

(c)线粒体内膜上(d)类核区内

3、最小的细胞是()(a)细菌(b)类病毒

(c)支原体(d)病毒

4、推动细胞周期由G2相向M相过渡的驱动器为()(a)CDK1(b)CDK2(c)CDK3(d)CDK4 5、28S rRNA基因属于()

(a)中度重复顺序

(b)高度重复顺序(c)单一重复顺序(d)随体DNA

6、DNA碱基组成具下列特点()

(a)A=C(b)T=G(c)A+C=G+T

(d)A+T=G+C

7、具运输和分拣内吞物质的细胞器是()

(a)衣被小体(b)平滑小体(c)内吞体(d)溶酶体

8、在骨骼肌原纤维结构中仅含细丝的部位为()(a)I带(b)A带(c)H带

(d)M线

9、作为高尔基复合物中最具代表性的酶是()((a)5’-6-磷酸酶(b)单胺转移酶(c)细胞色素氧化酶(d)糖基转移酶

10、V-src的表达产物PP60src是()

(a)丝氨酸蛋白激酶(b)磷酸二酶(c)酪氨酸蛋白激酶(d)腺苷酸激酶

11、细胞分化的内在基础是()

(a)遗传物质的丢失

(b)基因的选择表达(c)遗传信息的改造(d)其它

12、在实验条件下能有控制地逆转的癌细胞源自()(a)Rous肉瘤(b)Burkitt淋巴瘤(c)畸胎瘤(d)髓细胞瘤

13、目前制造的单克隆抗体多为()

(a)鼠-人型

(b)鼠=兔型(c)人-鼠型(d)鼠-鼠型

14、肌球蛋白分子有头、尾之分,且具有()(a)1个“活动关节”(或称挠性点)(b)2个“活动关节”

(c)3个“活动关节”(d)4个“活动关节”

15、染色质纤维上非组蛋白的主要功能是()

(a)组装核小体(b)调控基因表达(c)组成异染色质(d)协助DNA卷曲成染色体

16、植物细胞间有独特的连接结构,称为胞间连丝,其结构()

(a)类似动物细胞的桥粒(b)类似间隙连接(c)类似紧密连接(d)不是膜结构

17、氯霉素抑素是因其()

(a)抑制80S核糖体移位酶(b)抑制RNA聚合酶(c)引起密码错读(d)抑制原核70S核糖体肽基转移酶

18、中间丝分子通用模式中保守部分为

(a)分子的头部(b)分子的尾部(c)分子的杆状部(d)全分子

19、卵受精后的早期几轮细胞周期中无()

(a)DNA复制(b)转录活动(c)翻译活动(d)翻译后修饰 20、孕酮刺激导致卵内cAMP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a)Ri受刺激(b)Rs受抑制(c)磷酸二酯活性增加(d)其它

三、填充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存在于细胞基因组中的癌基因称为_____________,存在于病毒基因组中的同一基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生物学是细胞整体、超微结构和分子等各级水平上研究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规律的科学。

3、显微镜的分辨率约等于光波的__________,通常把这一数值看作是光学显微镜分辨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分子的内吞往往是首先同质膜上的受体相结合,然后质膜内陷成__________________,继之形成_________________,这种内吞方式称为受体介导内吞。

5、细胞通讯信号有四种,内分泌信号,旁分泌信号、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HeLa细胞具有两种中间丝,它们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融合,形成异噬小体。

8、核小体核心是由______________缠绕________________组成。

9、具有_________________序列并且编码信息的__________________叫基因。

10、核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问答题(5题,任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5题全答者,以前4题为准)

1、简述细胞编程性死亡。

2、试述运输蛋白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

3、试论从细胞学发展到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

4、以胰岛素为例阐明高尔基复合体的蛋白质改造功能。

5、在中心法则基础上简要比较原核与真核细胞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异同点。

中国科学院

一九九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细胞生物学》(B卷)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不答不得分,答错倒扣1分)1.细胞分裂后就暂不发生生化代谢变化,休止在G1期。2.一切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液。3.细胞癌变可以视作细胞的异常分化。

4.细胞生长因子的跨膜信号转导都是通过活化酪氨酸激酶实现的。

5.干细胞和功能细胞在不断生长和分化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衰老的征象。6.核膜是在有丝分裂前期破裂,末期重新建立。7.甾体激素受体,也有分布在细胞的质膜上。

8.生命现象是细胞存在的运动方式,因而生命现象可以说是细胞的属性。9.脂溶性低的小分子通常比脂溶性高的大分子能更快地穿透细胞膜。

10.细胞骨架能控制膜内整合蛋白的运动,但不能控制膜外表周边蛋白的运动。11.所有氨基酸都各自有其对应的遗传密码子。

12.生命具有自我复制、自我装配和自我调控的基本特征,并反映在细胞的各级结构水平上。

13.合成DNA所需的小分子RNA引物也可称作“冈崎片段”。14.蛋白糖基化时是由糖基转移酶将糖基直接转移到肽链上。15.原核生物细胞能在转录过程中行转译。16.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17.高尔基网膜的形成面与成熟面的形态结构不一样,形成面较厚,而成熟面较薄。18.神经元轴突运输中的慢速运输和微管密切相关。

19.自噬现象是真核细胞中细胞成分更新和转化的基本特性。

20.非肌细胞中的微丝和肌细胞中的一样,与重酶解肌球蛋白结合,形成定向的箭羽状复合物。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在选择的答案上打√)1.协助扩散的物质穿膜运输借助于(a)隧道蛋白

(b)载体蛋白

(c)网格蛋白(clathrin)(d)边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2.具有自主性的细胞器为

(a)高尔基体复合体

(b)内质网(c)线粒体

(d)溶酶体

3.具有抑制肌动蛋白 的装配的药物是(a)鬼笔环肽

(b)秋水仙素

(c)长春花碱

(d)细胞松弛素 B 4.细菌中具溶酶体作用的结构为(a)园球体

(b)糊粉粒(c)质周隙

(d)蛋白质体 5.在肌肉收缩过程中宽度不变的部分是(a)I带

(b)A带(c)H带

(d)肌节

6.基本上不具G1期和G2期的细胞为(a)癌细胞

(b)早期胚胎细胞(c)肝细胞

(d)中胚层细胞

7.在细胞周期的G2期,细胞核的DNA含量为G1期的(a)1/2倍

(b)1倍(c)2倍

(d)不变 8.有丝分裂中期最主要的特征是

(a)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b)纺锤体形成

(c)核膜破裂

(d)姐妹染色体各迁向一极 9.根据人类染色体命名的规定,6P22.3代表(a)第22号染色体长臂第3区第6带(b)第6号染色体短臂第22区第3带

(c)第6号染色体短臂第2区第2带第3亚带(d)第6号染色体长臂第22区第3带 10.终止于桥粒的中间丝是

(a)张力丝

(b)结蛋白丝(c)波形丝

(d)神经丝

11.随体DNA在CsCl梯度离心时有较高的浮力密度,主要是由于其组成中(a)A-T含量高

(b)G-C含量高(c)重复顺序高

(d)重复顺序低 12.为微管装配提供能量是(a)ATP

(b)GTP(c)CTP

(d)TTP 13.如想抑制RNA聚合酶Ⅱ的活力,可选用(a)氯霉素

(b)放线菌素 D(c)鹅膏蕈碱

(d)放线菌酮 14.内耳前庭细胞的纤毛结构是(a)9+2型

(b)9+0型

(c)9组三联体

(d)与某些杆菌的鞭毛相同 15.真核生物中rRNA包括(a)28S,23S和5S分子(b)23S,16S和5S分子(c)23S,18S和5.8S分子

(d)28S,18S,5.8S和5S分子

16.对DNA基因表达有专一调控作用的是(a)碱性蛋白

(b)酸性蛋白(c)组蛋白

(d)非组蛋白

17.不同染色质中的DNA和组蛋白的组成总是保持(a)不变

(b)1:2(c)2:1

(d)1:1 18.细菌质粒的DNA复制一般采用(a)滚环式复制

(b)D环式复制(c)叉式复制

(d)双向复制 19.在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

(a)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b)着丝粒不分裂

(c)染色单体分离

(d)不出现交叉(Chiasma)20.DNA导入细菌的生产激素或蛋白质的过程一般称之为(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c)酶工程

(d)微生物工程

二、填充题(每题2分,共20分)

1.植物细胞和绝大多数原核细胞在质膜外都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质膜外也被覆着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膜的作用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合成、__________________、运动、分泌、排泄、物质运输等活动密切相关。

3.灯刷状染色体为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期的现象,在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核中尤为典型。

4.用离心机分离样品时,须根据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转速的。5.cDNA相当于编码__________________的基因分子,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合成来的。6.在动物和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两种微体,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7.在具有极性的细胞中,高尔基体复合体一般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之间。8.Na+─K+泵对离子的运输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梯度的__________________运输。9.染色体组型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排列而成的。

10.细胞周期中由G2期向M期过渡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组的MPF调控的。

三、问题(5题,任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2.试述真核细胞分泌蛋白合成机制的信号假说。

3.以细菌乳糖操纵子的转录调节为例,阐明操纵子常说中的负调控机制。4.列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四种以上主要差别。5.以简图说明分泌颗粒(酶原颗粒)形成过程。

第二篇: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体实施方案

(2005年2月3日)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确保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根据《中国科学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体实施方案》和2005年1月17日路甬祥院长在中科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实际,以体现共产党员在科研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最终达到促进研究所科研和管理工作为目标,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十六大制定的宏伟蓝图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一个执政党如果不能站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列,丧失了先进性,就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人民最终会把它抛弃。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要联系实际,要通过先进性教育提高我们解决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中国科学院是科技国家队,我院知识创新工程即将进入“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正处在战略机遇期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对事关我院未来发展的重大和深层次问题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我们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的崇高理念,为知识创新工程进入“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新阶段,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为推动我院“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我所进一步明确了“瞄准21世纪生命科学基础性、前沿性重大理论问题,联系与人类健康相关的重大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以蛋白质科学为核心,以分子神经生物学、感染与免疫学为突破口,围绕结构与分子生物学、脑与认知科学和系统生物学三大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为生命科学发展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作出历史性贡献”的战略目标。面对研究所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们12个党支部,396名非流动党员,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和自觉接受党员先进性教育,使我们的思想和观念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们的素质符合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的基本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基层党组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促进研究所的科研和管 理工作,实现研究所的战略目标和完成研究所的历史使命。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知识创新工程进入“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新阶段,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及指导原则

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求为目标,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实际、联系研究所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的实际,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树立和落实科技发展观,引导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和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研究所改革、发展、稳定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院党组对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的着重点是要在三方面下功夫,即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技观、政绩观上下功夫,在坚持和实践“立党为公、科教兴国、创新为民”上下功夫,在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上下功夫。我们研究所全体党员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过程中,要以“明确核心、找准问题、引导剖析和推动整改”为基本准则,强化 “抓大事、上档次、促发展”的决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充分发挥研究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密切联系群众,能团结带领广大科技人员爱国奉献、创新为民的先锋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根据我院围绕“一个中心”,强化“四种意识”,解决“三大问题”的总目标,我所要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切实解决党员、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从以往主要关注“物”(物质性成果)的获得,逐渐转变为更多地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更多地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培养人和发展人融汇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形成更加宽松、更加有利于创新、更好地竞争协作的研究群体和管理群体,培养出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全面发展的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年人才。围绕中国科学院的办院方针,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不断促进学科领域的发展,紧紧围绕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做出原创性贡献。

指导原则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坚持区别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三、研究所党员队伍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关键。近几年来,特别是进入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以来,我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狠抓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三讲”教育,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组织生活,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定期评议等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党员队伍建设,保证了各项中心工作任务的完成。总的看来,我所绝大多数共产党员 的先进性在群众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全体党员的政策水平、思想觉悟、工作作风、服务水平在工作中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作为科技战线的共产党员,离“三个代表”的要求,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离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和国际学科发展的要求,离我院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先进性教育准备阶段的摸底情况和广泛征求各支部意见,生物物理研究所党员队伍和研究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有些共产党员思想观念与跨越式发展不相适应

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基。我们的一些党员,可能是科学研究方面的优秀者,佼佼者,他们有较好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创造性。但是,没有解决好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思想境界、在政治素质、在社会责任感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缺陷或不足,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方面,显得难以应对或者观念难以转变,使思想上的先进性与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先进性方面出现不协调。一部分党员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滞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和意识不强,思想观念与跨越式发展不相适应;一部分党员思路活跃,观念新颖,敢想敢干,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但是往往脱离我国及我所实际,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方面缺乏应有的基础和应对能力;少数党员忙于事务性工作,有重业务学习、轻理论学习的现象,有根据个人喜好学习、唯我所用的倾向。

2、政治上先进性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远大的理想信念不足,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不强,政治上的影响力较弱。党员中有的科技人员,错误地认为只要搞好业务,多出成果就是好样的;个别党员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存在讲实惠、重功利的问题,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意识淡化。在人生观方面,没有认真探讨,人不但要活着,更重要的是如何活着的深层次问题,没有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是双重的,关键的是人的社会价值,即如何向社会奉献。因此,造成研究所的青年科技骨干中,党员的比例明显偏少。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所离退休人员中党员所占比例约47%,在职人员中党员占到约42%,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约24%。科研一线党员占科研人员总数的36%,占在岗党员总数的65%;35岁以下科研一线党员占科研一线人员的23%,占在岗党员总数的12%。由以上数据来看,目前研究所青年科技骨干党员数较少,需要积极主动吸纳青年科技骨干加入我党,在完成科学研究代际转移与继承的同时,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与信念也需要继续传递给高素质人员,增加党新鲜血液,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以推动中华民族的科技事业不断前进。

3、科研业务管理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工作上的先进性表现不足

在研究所改革发展过程中,在形成前瞻性学科布局时,在搭建人才梯队时,还存在着制度的不协调、机制不健全的影响因数。管理人员的人才布局不尽合理,未能有效发挥综合协调和组织服务、战略研究等能力;人才资源落后或滞后于科研发展需求,管理理念有待更新; 各类人才得以施展才干的环境与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在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环节等方面,还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在工作岗位上,没有表现出比普通群众更高的技能和更强的责任心。

4、开拓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作风上的先进性应该关注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通过作风体现的。具体到科研人员,其优良的作风就是应该实事求是,科研上来不的半点虚假,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然而,由于目前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带来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导致科技界的浮躁、弄虚作假,重复别人的科研工作、科研经费浪费等现象发生,上述现象在我所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目前以课题组和中心组成的基本科研单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开放的团队协作,影响凝练提升重大科技创新目标;小作坊意识、计划经济积弊、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的部分,仍在束缚着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个别党员缺乏紧迫感和压力感,工作标准不高,四平八稳,安于现状,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少数党员作风不实,存在工作漂浮,做表面文章和报喜藏忧的形式主义表现;部分党员责任意识不强,作风松散,办事不力,工作效率不高;有的党员作风不民主,听不进不同意见,对群众的问题和困难关心帮助不够;一些党员对自己缺乏要求,不注意严以律己,却总爱唱高调,严以律人;个别党员党的宗旨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热情和爱心,脱离群众,影响了党的威信和声 誉。

5、研究生思想教育需要加强,需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研究生的教育和全面发展也是研究所的重点工作之一。研究生思想活跃、积极、有相对独立性,接受新信息能力强,但由于阅历浅、思想不甚成熟,不同程度存在以下现象: 1)研究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但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等问题上,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2)研究生思想活跃,求新意识较强,但普遍反映学习紧张,生活节奏快,就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3)研究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不少学生在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上存在矛盾。

面对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思想教育明显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造成了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管理上责权不明、配合不当。

四、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

1、目的意义

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和学习培训,使全体党员进一步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提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 8 识,明确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目的意义、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方法步骤。

2、主要工作

搞好思想发动工作。1月25日党委会认真学习讨论路甬祥院长在1月17日中国科学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报告和《中国科学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2月中旬召开全体支部书记大会进行研究所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工作部署和动员,2月25日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由党委书记做动员报告,正式展开学习教育活动。

抓好宣传。加强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要充分运用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和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使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要搞好舆论宣传,建立专门的“中共生物物理研究所委员会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简报”,并充分运用“动态”、所网、动员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中的先进典型,宣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做法、经验和成效,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广大党员群众了解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目的、意义和效果。

加强培训。在协作片组织支部书记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党委委员和支部委员的集中培训。

迅猴百度文库批量上传下载刷分全能助手软件 http:// 组织好学习。1)安排好学习内容。以各种形式组织学习必读书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的基础上,向党员推荐系列学习读物,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党性教育的代表性资料、中国共产党党史、邓小平理论等。2)安排好学习形式。(1)自学完成必读内容,鼓励大家多读书。(2)安排专题报告3次,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做2次报告,邀请相关专家做1次报告。(3)学习交流,各支部自己交流2次,学习阶段结束时,由每个支部推荐一人进行大会学习交流。(4)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和支部委员必须并写出至少1份学习心得体会。(5)在职党员和研究生党员要参加每个环节的学习,离退休同志考虑到年龄、身体等因素,采取灵活有效的学习方式,可选择性参加。

3、总体要求

在学习动员阶段,要原原本本地组织党员学习十六大报告和新党章,学习中央规定的必读篇目,要“温故而知新”,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去深刻认识和理解,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去深刻领会和把握,从解决思想问题、实际问题的需要去深刻体会和思考。要引导广大党员明确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激发内在动力,增强自觉性。各支部要采取党员自学、支部集中学习研讨、座谈会、党课等形式组织好学习,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党委组织的、北郊片组织的学习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除参加支部学习外,还要组织扩大的中心组学习会,党员领导干部主讲学习体会。学习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时间自2月下旬开始,4月上旬结束。

第二阶段:分析评议

1、目的意义 通过学习提高、征求意见、对照检查、自我剖析和民主评议,对每个党员的思想和工作进行评议。这一阶段,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通过分析和评议,找出基层党组织、本单位和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主要工作

征求共产党员、民主党派及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在研究所网站和动态宣传专栏基础上,开设意见箱,先进性教育办公室设立专门接待日,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将收集的意见如实反馈给相关领导。

开展谈心活动。在全面动员以及支部书记培训的基础上,按照我们已有的党委委员与支部联系制度,由党委委员带队,督导小组成员或先进性教育办公室成员组成小组。深入党支部与党员及科研、管理人员谈心,以党支部为单元,联合工会、职代会、妇委会等群众组织,组织党员和群众谈心,相互学习、沟通思想、增进了解和团结。并对提出的突出问题征求意见或建议,进一步细化、探讨整改措施。

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在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每个党员要结合自身实际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围绕促进研究所发展的主题,就个人如何调整自己、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等问题进行这认真剖析,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领导干部还要从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上)上深入剖析思想根源,在此基础上,形成党性分析材料。为了配合党性剖析、提高认识,领导小组将在此阶段开展如下活动:(1)开展“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和挑战”讲座。(2)由所长饶子和主讲研究所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建设一流研究所的改革发展思路。开好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各支部组织生活会。每个党员按照准 备好的党性分析材料,在民主生活会上逐个进行对照检查、党员之间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此基础上进行互相评议。

召开支委会。党支部根据民主评议的情况、征求到的意见和党员的一贯表现,提出对每个党员的评议意见。按要求以一定的形式向每个党员反馈评议意见并在一定范围通报评议情况。

3、安排要求

要敞开大门、真心诚意地征求群众意见。注意引导党员对照先进性基本内涵和要求,从思想深处进行剖析反思,找准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自我剖析要深刻、切合本人实际,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和作风上进行先进性剖析。对党员的评议要全面,客观、公正、具体。本阶段活动安排,自4月中旬开始,5月上旬结束。

第三阶段 整改提高

1、目的意义

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建立制度,完善措施,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努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本单位的改革与发展。

2、主要工作

制定整改方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自我剖析中的查找出的问题和民主评议中反映出的问题,由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制定初步整改措施,并在征求各支部的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落实方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综合各方面因素,按照党员个人、党组织、行政部门三个层次分类并进行排队。给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和具体措施,落实解决,务求实效。

向群众公布整改情况。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接受上级党组织的满意度测评。多数群众不满意(满意度达不到三分之二)的,要及时进行“补课”。

3、安排要求

整改工作要做到重点明确、时限确定、整改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注重实效,精心组织实施。要积极引导党员制订落实整改方案,在整改实践中进一步接受教育,增强实践“三个代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自觉性,进一步在加强符合研究所学科发展的创新性制度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上下功夫。本阶段的活动自5月中旬开始,6月上旬结束。

五、加强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确保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我们成立了研究所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和先进性教育办公室。

1、领导小组——负责整体方案的部署和整个学习活动的指导 组 长:杨星科

副组长:饶子和

成 员:吴乐斌 赫荣乔 龚为民 刘 力 韩曙荣 卢利富 吴梅英 刘勤瑞 韩子寅

2、督导小组——负责对应支部各阶段的督促和建议意见的收集 督导一组:负责脑与认知研究中心党支部、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党支部、结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党支部督导工作 柴树范(负责人)鲁崎晤 任振华

督导二组:负责离休党支部、中关村南党支部、中关村北党 支部、北郊党支部督导工作

龚为民(负责人)刘 力 徐燕南

督导三组:负责中生-百奥党支部、百欣党支部、伽玛党支部、机关党支部督导工作

赫荣乔(负责人)陈 畅 刘盛权

3、先进性教育办公室——负责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具体任务 主任:韩子寅

成员:柴树范 贡集勋 陈长杰 付素香

在本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生物物理研究所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曾庆红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中国科学院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立足研究所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从党员的思想、政治和工作实际出发,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第三篇:细胞生物物理总结

1.举例说明蛋白质有哪些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蛋白质元素组成有何特点? 2.蛋白质二级结构形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二级结构主要有哪几种形式?这些二级结构是如何维持的?

3.什么是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4.进行蛋白质分子三维结构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介绍其中两种的基本原理。

5.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6.蛋白质是如何形成的?蛋白质折叠指什么?

7.什么是分子伴侣?简述分子伴侣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模型。8.举例说明蛋白质构象病(如朊病毒病)并阐述疾病发病机理。9.举例说明生物分子内与分子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力。

1.举例说明蛋白质有哪些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蛋白质元素组成有何特点?

(一)(1)催化功能,如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参与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

(2)运输功能,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运输氧的蛋白质。

(3)营养和储存功能,如酪蛋白广泛分布在天然乳类中。酪蛋白分子量大,是携带矿物质的载体,如酪蛋白磷酸肽就是其水解产物,能促进钙等矿物质吸收利用。

(4)收缩和运动功能,如肌球蛋白组成的粗肌丝和由肌动蛋白组成的细肌丝相互穿插排列,并且依靠粗肌丝头端的横桥使二者紧密接触在一起。肌肉的收缩是粗肌丝和细肌丝发生相对运动的结果,这个过程受Ca的调节,并需要水解ATP来提供能量。

(5)结构功能,如人和动物的肌肉主要是蛋白质,它们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6)防御功能,如动物和人体内的抗体能消除外来蛋白质对身体的生理功能的干扰,起到免疫作用。

(7)调控功能,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都是蛋白质,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二)蛋白质主要由元素 C、H、O、N组成,有些还有P、S等;所有的蛋白质都含有碳(50-60%)、氢(6-8%)、氧(19-24%)、氮(13-19%);大多数蛋白质含有硫(4%以下);有些蛋白质含有磷;少数蛋白质含有金属元素(如铁、铜、锌、锰等);个别蛋白质含有碘.2.蛋白质二级结构形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二级结构主要有哪几种形式?这些二级结构是如何维持的?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多肽链借助氢键沿一维方向排列呈具有周期性的结构的构象,它是多肽链骨架的排列规则,而不涉及侧链的类型与构象。(2)2α-螺旋;β-折叠;β-转角; 无规卷曲

(3)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由肽链骨架内的氢键来维持。

3.什么是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1)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排列成规则的、在空间结构上能够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并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称为超二级结构。(2)结构域介于超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之间,多肽链在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紧密的近乎于球状的独立结构,称为结构域。

4.进行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介绍其中两种的基本原理。

(1)X-ray 晶体衍射;多维核磁共振 NMR;三维电子显微镜 EM;扫描探针显微镜STM。

(2)X-ray 晶体衍射——用布拉格方程描述X射线衍射条件:2dsinθ=nλ 式中d为相邻两个晶面之间的距离;θ为入射线或反射线与晶面的交角;λ为X射线波长;n 为正整数。①晶体不动,改变波长λ,即采用白色X射线;②波长不变,即用单色X射线,让晶体绕某晶轴转动。这样可在某些特定的晶体方位得到衍射图。由于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可见光短得多的电磁波,使X射线通过晶体,会发生衍射现象,能提供晶体内原子排布的信息。根据衍射的方向可以测定晶格参数或晶胞的大小和形状。根据衍射线强度分布能够测定原子在晶胞中的坐标,因此X射线衍射法也是测定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主要方法。

核磁共振——是指原子核在外加恒定磁场作用下产生能级分裂,从而对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发生共振吸收的现象。原子核都在不断做自旋运动,正电的原子核在自旋时可以产生磁场,就像一个小型的磁铁,从而可以在磁场中受力产生转动。不同取向的自旋核所具有的能量不同产生分裂,当入射电磁波能量等于能级间能量差即引起原子核两个能级间的跃迁,这时就发生了核磁共振。

5.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变构效应,是寡聚蛋白与配基结合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导致蛋白质生物活性改变的现象。变构效应在生命活动调节中起很重要作用。如阻遏蛋白受小分子物质的影响发生构象变化,改变了它与DNA结合的牢固程度,从而对遗传信息的表达进行调控。另如激素受体,神经递质受体等都是通过生物分子的影响发生构象变化而传递信息的。可以说变构效应是生物分子“通讯”地基。

6.蛋白质是如何形成的?蛋白质折叠指什么?

(1)DNA转录成mRNA,mRNA进入核糖体,tRNA运输氨基酸,在核糖体中翻译,形成多肽,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修饰折叠,形成成熟的蛋白质,再运输出细胞。(2)蛋白质折叠是多肽链凭借相互作用在细胞环境(特定的酸碱度、温度等)下自己组装自己,从无规卷曲(去折叠态)折叠到三维功能结构(天然态)的物理过程。

7.什么是分子伴侣?简述分子伴侣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模型。

(1)分子伴侣是细胞内的一类保守蛋白质,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它们在细胞内可识别肽链的非天然构象,帮助其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结构执行功能时的组份。

(2)在动物、植物、细菌内广泛分布和存在,其功能是介导其它蛋白质的折叠和装配,而本身却不是最终功能蛋白质分子的组成部分。

(3)例如Bip蛋白可识别并结合折叠错误的多肽及尚未完成装配的蛋白质亚单位,使其滞留并促使其重新折叠与装配,发挥纠错功能。又如钙网素、葡萄糖调节蛋白94等。

8.举例说明蛋白质构象病(如朊病毒病)并阐述疾病发病机理。

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即一级结构正常,只是其二级结构、乃至立体结构(构象)异常而导致的疾病称为构象病。朊病毒蛋白分子本身不能致病,而必须发生空间结构上的变化转化为朊病毒才会损害神经元。一个致病分子先与一个正常分子结合,在致病分子的作用下,正常分子转变为致病分子,然后这两个致病分子分别与两个正常分子结合,再使后者转变为致病分子。病变蛋白只要通过接触其他正常蛋白就可以把它们也带坏。周而复始,通过多米诺效应倍增致病。

9.举例说明生物分子内与分子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力。(1)强相互作用:例如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这种能够维持原子结合,形成一级结构的相互作用力。

(2)弱相互作用:例如氢键、范德化力以及蛋白质形成中主要的三种非共价作用,能够维持大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力。

(3)水结构与水化作用:水化作用是物质与水发生化合的反应,一般指分子或离子的水合作用。其中当盐类溶于水中生成电解质溶液时,离子的静电力破坏了原来的水结构,在其周围形成一定的水分子层,称为水化。10.简述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原理。

酵母双杂交的目的是检测两种蛋白的是否有相互作用。基本原理

酵母双杂交系统由Fields和Song等首先在研究真核基因转录调控中建立 i。典型的真核生长转录因子,如GAL4、GCN4、等都含有二个不同的结构域: DNA结合结构域(DNA-binding domain)和转录激活结构域(transcription-activating domain)。前者可识别DNA上的特异序列,并使转录激活结构域定位于所调节的基因的上游,转录激活结构域可同转录复合体的其他成分作用,启动它所调节的基因的转录。二个结构域不但可在其连接区适当部位打开,仍具有各自的功能。而且不同两结构域可重建发挥转录激活作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利用杂交基因通过激活报道基因的表达探测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11.阐述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原理。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是指两个荧光发色基团在足够靠近时,当供体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后被激发到更高的电子能态,在该电子回到基态前,通过偶极子相互作用,实现了能量向邻近的受体分子转移(即发生能量共振转移)。

1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该模型的建立有什么生物学意义?维持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力是什么?

1)DNA双螺旋结构:有两条DNA单链,反向平行,一段由3’端开始,一段由5‘端开始,螺旋成双链结构。外部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构成的,内部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碱基之间是由氢键连接,脱氧核苷酸之间由磷酸二脂键链接。

2)双螺旋模型的意义:双螺旋模型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探明了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

3)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上下层碱基对之间堆砌力和链间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13.简述基因工程的定义和基因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1)所谓的基因工程是指在体外将核酸分子插入病毒、质粒或其它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插入到原先没有这类分子的寄主细胞内,而能持续稳定地繁殖。2)

1、目的基因的分离

2、DNA的体外重组(载体、受体系统等)

3、重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及其筛选

4、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的扩增、表达、检测及其分析。

14.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其应具备哪些条件?载体的类型主要有哪些?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如何选择载体?

具有针对受体细胞的亲缘性或亲和性(可转移性); 具有合适的筛选标记;

具有较高的外源DNA的载装能力; 具有多克隆位点(MCS);

具有与特定受体细胞相适应的复制位点或整合位点。

15.重组体分子的选择方法主要有哪些?并简单阐述其原理。

从总体上看,重组体分子的选择与鉴定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型:(1)基于载体遗传标记检测法

在构建基因工程载体系统时,载体DNA分子上通常携带了一定的选择性遗传标记基因,转

化或转染宿主细胞后可以使后者呈现出特殊的表型或遗传学特性,据此可进行转化子或重组

子的初步筛选。(2)基于克隆DNA序列检测法

Southern印迹杂交:根据毛细管作用的原理,使在电泳凝胶中分离的DNA片段转移并结合

在适当的滤膜上,然后通过与已标记的单链DNA探针的杂交作用以检测这些被转移的DNA 片段。

(3)基于外源基因产物检测法

如果目的基因产物能降解某些药物使菌株呈现出抗性标记,或者基因产物与某些药物作用是

显颜色反应,则可根据抗性或颜色直接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克隆子。

16.试述PCR的原理和主要反应过程,并分析影响PCR扩增的影响因素。PCR原理:变性温度下,DNA双链变性双螺旋解开成单链DNA,在退火温度中人工合成 的特异引物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单链DNA特异结合,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在延伸温度下不同的脱氧核苷酸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引物的引导下合成与模板DNA互

补的新链,实现DNA的扩增。影响PCR扩增的影响因素:(1)Taq酶:常用1U/25μL 浓度低,扩增产物不够; 浓度高,非特异性扩增增加; 酶的活性;

(2)dNTP的浓度:常用100-200μmol/L,不能低于20μmol/L,特异性、保真性;

(3)模板:主要考虑纯度及使用量,对纯度要求不高,但含有酚、氯仿等杂质则难以成功。

使用量从几个ng到100ng.(4)引物浓度:0.1-0.5μmol/L之间,过多则非特异扩增增加,形成引物二聚体;

(5)Mg2+浓度:常用 0.5-2.5mmol/L; 影响:酶的活性、引物-模板退火、特异性

(6)PCR反应程序设定:变性温度和时间、引物退火温度Tm与时间、引物延伸温度与时间和循环数

17.分子杂交的类型主要有哪些?探针的标记方法和标记类型有哪些?常用的双链DNA的标记方法是哪两种,简述其标记过程?

探针的标记方法:切口平移法、随机引物合成法,末端标记法,PCR标记法,体外转录标记法。

探针按核酸分子分:DNA探针和RNA探针;

按标记物的不同:放射性标记探针和非放射性标记探针。标记类型:按核酸分子的不同:可分为DNA探针和RNA探针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可分放射性标记探针和非放射性标记探针; 双链DNA探针标记主要方法:切口平移法、随机引物合成法;

18.简述Southern杂交一般过程及影响杂交的因素。

Southern杂交操作步骤:(1)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 经凝胶电泳分离各酶切片段;(2)转膜:将DNA片段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或尼龙膜上;(3)预杂交:封阻滤膜上非特异性位点;(4)杂交:让探针与同源DNA片段特异性结合;(5)洗脱: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探针;(6)自显影检查目的DNA所在的位置。Southern杂交影响因子

1)、目的DNA在总DNA中所占的比例 2)、探针的大小和标记效率 3)、转移到滤膜上的DNA量 4)、探针与靶DNA的同源性

第四篇:生物细胞凋亡总结

课程报告

都在说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很荣幸能够进入生物科学这个行业。

关于对自己所学专业,可能最初是兴趣让我来到这个专业,不是太清楚为什么会对这个专业有这么大的热情,但真的很喜欢它。生物技术,最官方的定义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免疫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信息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技术,可用于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等。

再我自己看来生物技术其实是一个既可以看做一个基础学科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很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其实生物技术这是一个很综合性的学科,现在和很多领域接轨,对我们而言这是机遇和挑战。

对我自己而言,我想在生物技术这方面有所建树,最主要的还是在科研方面能攻克一些难题,虽然可能现在想法不是太成熟但是我相信经过几年的磨练与努力我能够攻破这些难题。希望能够在大一下就能够进入实验室,学一些基础的实验技能为以后自己做项目打下基础。

然后关于自己的专业,现在我们所学的知识其实普遍落后,教科书的编排更新不及时,可能我们学到的东西可能学校外面已经开始产业化了,测序技术已经开始第四代了,而我们可能毕业前一年才开始学习切片制作,学习的东西很古老,再就是我们这个专业,并没有像其他几大理科领域一样有清晰的逻辑和量化,这导致了很多小领域只有开头和结果而没有一个可复制的过程,而没有可复制的过程就代表着无法带领这个行业产业化,因此,这个行业在没有开源的情况下就无法支撑这个领域下的大多数学生的温饱,就只能节流,这样就导致了本专业的人才无法继续从事与本专业有关行业,转而从事其他行业,从而导致人才流失,最终专业发展缓慢。而谈到生物技术不得不说到它和其他行业接轨这一问题,的确,和其他领域接轨形成交叉学科是一个理想的出路,如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确给生物注入了一股生机。但是我们都知道越巨大的事物迈步子很大也很缓慢,何况在人才流失的情况下。

说到这里,可能真的学习这个专业我们更多的是在学习了基础课程后,自己学习最新更新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进行实验,再完成项目。

很多人对生物技术这个专业有很多的误解,我们在完成自己研究项目的同时也有义务科普大众。毕竟这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解决本专业人才流失的好方法。

我自己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很久之前曾了解到俄罗斯的“永生计划”它的设计活体意识转移到机器人身上,对此几乎大多数人是不看好,不支持的。而对于这个“永生计划” 我有一个想法,癌细胞是无限增殖,如果我们能够完全弄清楚癌细胞的增殖过程及机理,并能够运用到人体衰老细胞中,对衰老细胞进行基因修饰添加经过改良的癌细胞中能够无限增殖的基因,或许“永生”并非不可能。同样的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基因或许也能在器官移植这一领域有所贡献,也是利用无限增殖,让器官细胞增殖,成长成完整的细胞。或许研究出癌细胞无限增殖的机理并提取其这个基因对人类会有很大贡献。

至于疑惑这个方面就是在教材更新换代不及时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只能通过课外阅读这些方式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还有就是技术的更新我们是否能够跟的上,倘若有同学本科毕业便想进入行业工作,最新的技术他们又要从何学习。最后关于实验室,毕竟如果想要真的从事生物研究该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来完成自己的项目。

最后我个人的话最想获得的是关于癌细胞无限增殖机理方面的指导,和我不成熟构想的可实施率。

以上是我个人对本专业的认识及理解,以及对未来设想。

谢谢老师阅读,有不正确的地方请老师批评指正。

第五篇:高一生物细胞的癌变

高一生物细胞的癌变教学案例

海丰仁荣中学

【知识教学点】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力训练点】

1、通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癌症的预防措施的讨论,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研究方法,养成尊重事实的研究态度和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德育渗透点】

1、通过癌症的致死率高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细胞癌变的关注,从而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通过致癌因子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以及改掉平常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美,从而感知生命的珍贵。【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教学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平台 【教学过程】 [引言] 在之前,我们学习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知道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通过增殖和分化达到数目的增多和细胞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细胞是有一定寿命的,正常机体内的细胞,有的在生长、分裂或分化;有的虽然不再分裂和分化,但是执行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这一切都是在机体的精确调控之中。但是,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细胞了。

癌症,一提到这两个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死亡。直到今天,癌症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夙敌。据统计,全球大约有4000万癌症患者,每年有900余万新增的患者,每年大约有700万人会死于癌症,也就是说,每过6秒钟,就会有一个人被癌症夺去生命。癌症不仅吞噬了病患者的生命,而且给患者的家人和朋友都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为了与癌症作斗争,有很多专家和学者都不懈努力着……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令人生畏的名字——细胞的癌变 [过程]

一、细胞的癌变

1、癌变的原因: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

2、结果: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性降低。

三、致癌因子

1、物理致癌因子: 主要指辐射(如核辐射,热辐射,紫外线,X射线等)

2、化学致癌因子: 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某些金属,如铬、镍、砷等也可致癌。有机化合物:联苯胺,烯环烃,亚硝胺,黄曲霉素等。香烟有20多种致癌物质!

3、生物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素包括病毒、细菌、霉菌等

四、癌变的原因 A.原癌基因

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细胞就会过度增殖,形成肿瘤。B.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的功能是抑制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五、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在诊断方面有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磁共振以及癌基因检测等先进手段 在治疗方面已经有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手段 [总结] 由于癌症发生的早期,往往不表现出任何症状,难于及时发现,而对于癌症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在个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远离致癌因子,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争做健康中学生!

目前,科学家正在细胞和基因水平上对细胞的癌变进行深入研究。相信,总有一天,人类将彻底战胜癌症![练习]

1、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A.能够无限增殖

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C.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正常进行细胞的分化

2、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的原因是()A.煤焦油黏着在肺泡壁上,使肺泡失去弹性 B.煤焦油能导致机体产生原癌基因

C.煤焦油能激活原癌基因,使之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D.吸入的一氧化碳使肺泡变薄

最后在明朗、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使学生得以放松。

下载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94年~2007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94年~2007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生物细胞凋亡教案2(★)

    讲义 孟凡雷 要点提炼 死亡是生命的普遍现象,但细胞死亡并非与机体死亡同步。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来控制的正常的组织中,经常发生“正常”的细胞死亡,它是维持组织一个自然过程。......

    生物必修一细胞呼吸反思(本站推荐)

    ATP的来源——细胞呼吸教学反思 遵照教学设计,我实施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了成功。主要表现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都很深入,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学习得到......

    七年级生物《观察植物细胞》说课稿

    七年级生物《观察植物细胞》说课稿 均县镇中学 张顺德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生物(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涉......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15年突出学术贡献奖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17年突出学术贡献奖 获奖项目(个人)介绍 重要贡献奖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鱼类分子遗传育种(31721005)”(胡炜等) 胡炜,朱作言,孙......

    高一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高一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第1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重要的区别特征。2.了解细胞膜的成分,理解细......

    神经生物细胞治疗科2013年工作计划

    神经生物细胞治疗科2013年度工作计划 2013年是一个崭新的开端,神经生物细胞治疗科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按照“三抓一创”的要求为中心,进一步强化科室......

    七年级生物教案:观察细胞的用具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2、了解玻片标本的种类。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显微......

    高二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高二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知识目标 1.认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重要的区别特征。 2.了解细胞膜的成分,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