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教学设计

2023-0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个人教学设计》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个人教学设计》。

个人教学设计

个人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下雨前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卡、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白兔的故事吗?谁能说说。

今天老师呀,也要给你们讲一个小白兔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一天,天气很好,小白兔挎着竹篮,拿着镰上山去割草,它刚刚来到长满青草的山坡上,突然,天气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你们看!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放课件1。

2、提问:

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小草也在风中唱起了欢快的歌儿“啦啦啦,要下雨了,我真快乐!”天气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呀?

3、板书课题:

要下雨了

在下雨之前,小白兔啊,碰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翻开书68页。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不能加字,不能掉字,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老师建议你们还拿起铅笔把难记的字,难认的字圈起来。

(读的`快的同学表扬,请他们再读一遍)

2、请读完了一遍的同学停下来,同座位互相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刚才圈起来的那些字的,还要一起把它们多读几遍。

3、老师把大家圈起来的字收集了一下,现在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记住了没有。

(读一个放一个到黑板上)

4、仔细看黑板上的字,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读准呢?你带读一遍好吗?

5、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老师把这些字放进课文里,你还能读准吗?请们们把课文再读一遍,碰到这些字一定要读准字音,再标出自然段。

四、反复以不同形式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喜欢读第一自然段的同学请举手,点一个人读,其他人认真听,

2、评一评。

(听得真认真,会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你掌握了这种方法,你真棒!)

3、喜欢读第二自然段的同学点一名,你可以邀请你的好朋友一起读。

4、喜欢读第三自然段的同学站起来读。

5、后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读完课文了,你知道下雨前小白兔碰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板书:

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家

2、看课件2:

小白兔看到谁了?它是怎么问的?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3、两人分别扮演小白兔和燕子表演读:

用“正”说话,看谁说得好。

4、燕子的话你听明白了吗?“潮湿”是什么意思?

5、比较两个句式:

⑴要下雨了。

⑵是要下雨了吗?

6、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呢?你是怎么发现的?比较?

告诉学生标点符号也会说话。

师:小白兔还不怎么相信要下雨了,它又去问谁了呢?

7、看课件3、4。

8、请三个人分别当小白兔、小鱼、蚂蚁分角色读4、5、6、7段:

⑴问:你听了小鱼的话有什么要问的吗?

⑵小白兔是怎样把消息告诉的?谁来帮小白兔说一说。

六、课外延伸

1、看到蚂蚁也在搬东西,小白兔终于相信要下雨了,它边跑边大声喊着妈妈,它还会碰到哪些动物在做着下雨前的准备呢?

(蜘蛛结网,蚯蚓出洞,蚂蚁过马路)

现在你知道小草为什么唱歌吗?

(有雨水的滋润,它长得更快了)

2、小白兔还是一个小小气象员,它回家还要把要下雨了的消息告诉所有的动物,还要说出理由,你能帮帮小白兔吗?

3、师示范表演:

动物们,你们好,我是气象员,小白兔,马上要下雨了,因为小燕子在低飞捉虫,小鱼儿游出水面,也在搬家,蚯蚓出洞了,请你们做好准备,赶快回家,不要让雨淋湿了。

七、作业布置

1、请你们把今天知道的这些有趣的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

2、回家查找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动物在下雨前也有不同寻常的表现,明天来与同学们交流。

个人教学设计2

一、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生字、生词的掌握。

二、教师指导学生赏析课文,并讨论下列文题: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归纳小说的主题。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小说通过对帕霍姆为拥有更多土地而累死的叙述,评判了贪得无厌的人,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现象。文章先写帕霍姆的贫穷状况,又叙述她的贪得无厌的事情,最后对这种人进行了评判和嘲讽。

2、为什么我们对文章所叙述的人物的贪得无厌不感到厌烦?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文章两次写到帕霍姆买地,一次写他用脚“圈地”,均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贪婪,但我们不觉其烦。这是因为作者总是采取不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人公的贪婪进行刻画。

3、你有没有想到主人公帕霍姆最后的`结局?这样的结局你认为是不是最好的?为什么要特地点名“刘英尺’?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因为他想追求最大值(得到了),结果超越了身体极限(人死了)。这样的结局当然是最好的,因为它把许多相反的东西,尖锐的矛盾集中到了一起,引起读者更多的思考。如果换成算计得恰好,即获得了可能限度内的最多土地,人又完好无损的喜剧结果,或者眼看无望,干脆放弃,至多就损失一千卢布的结局,则寓意、主题就很欠缺。

4、讨论小说的主题。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主要是批判和嘲讽贪得无厌,但也客观表现了一个受人赞赏的个性。

5、开头部分帕霍姆两次买地的故事,有没有必要写?为什么?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有必要。因为前两次买地为最后一次得到土地却丧了命作铺垫。帕霍姆过分的的贪心是逐步发展来的,也是前面过于顺利造成的。第一次买地可说是为了摆脱贫困,但进展顺利造成了他后面欲望膨胀的基础。第二次自称是为了不受穷,其实至少应是为了日子越过越好,结果更为顺利,生活强了十倍,这就大大激发了他的欲望,他希望眼前所有的土地都属于他,他的贪欲大大膨胀了。这才有后面买大批土地的决定和表现出的过分贪心。这样的情节才是故事不显得生硬和突然。直接从巴什基尔人的买地游戏说起,虽一样可以揭示主题、寓意,但可能较为离奇,教化味较重,而采用民间寓言故事或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生活味较浓,且娓娓道来,似拉家常,效果当然好。

三、课文结构

开端:帕霍姆为改善生活而欲买地

发展:两次买地

高潮:帕霍姆用脚尽力丈量大片土地贪得无厌

结局:帕霍姆悲惨死去

尾声:仅得埋葬之地

四、写作特色

1、成功的运用了心理描写,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内容环环相扣,结构层层递进。

个人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学生在自己关心、熟悉的情境中,掌握创建复杂不规则表格(编辑与调整表格、格式化表格的综合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同学及课本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课堂知识完成个人简历的制作;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让学生通过个人简历表的制作,了解现实社会竞聘上岗的趋势,对未来走入社会提前奠定心理基础。

(二)课题分析

重点:复杂不规则表格的制作;

难点:编辑与调整表格,表格调整为无边框。

(三)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系统地学习了在word的'操作、编辑等基本知识,对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使用也比较熟悉,已掌握了简单表格的创建与编辑。

2、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自身出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提出设计“个人简历”为任务,与学生密切相关。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观察分析,通过实践掌握,发现问题,协作学习

(五)教学素材准备

环境:多媒体机房(带电子教室)

素材: word制作的个人简历;彩色线条图片,头像图片。

(六)教学内容和过程

1、情景引入:

1)、展示一个小动画《“小强”求职》,虽然这是一个带点搞笑的flash动画,但却真实的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竞争,优胜劣汰,以后我们大部分同学大学一毕业也要应聘上岗,都要去求职,那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到自己的岗位呢?我们要有扎实的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有特长。同时我们要带着自己的简历去面试,我想一份精美的个人简历也可以增加你面试时印象分。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就要用我们学习的知识word表格制作来完成一份自己的个人简历,让别人更快更准确地了解你。

2)、效果展示

这是老师大学毕业时制作的个人简历,学会这节课你们也能制作出这样甚至更好的简历。

个人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

2、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3、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具准备:

小黑板学生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人:父母、同学、老师……通过书刊、电视等也了解了很多人:革命前辈、英雄模范、时代精英…在这些人中,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他(她)吧。

2、指名若干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听得出来,大家心中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二、说说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一)导语:

前两天,就让同学们预习了本次习作要求,大家都作了相应的准备。下面就把你喜欢或崇拜的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提出说的要求:

1、想好要介绍的人有什么特点,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他(她)长什么样?说话有趣吗?有没有在说话、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等。

2、重点讲清你为什么喜欢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欢或者崇拜?你崇拜他(她)什么?

3、谁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欢或者崇拜的人都行。

(三)、练习说。

三、根据所说,打草成文。

(一)、师相机点拨。

a)导语:把我们喜欢或崇拜的人介绍给大家是一件多么让人愉悦和满足的事情啊!大家拿起笔来,把你心中最喜欢或者最崇拜的他(她)写下来吧!

b)请大家对照评分标准写好本文。

(二)、生列提纲,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四、布置作业

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表达写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

外貌描写要形象

事例描写要具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自己的“写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一文,看是否体现了本次习作的主题。

2、继续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3、在与同学的交流修改习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仔细阅读自己的`“写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一文,看是否体现了本次习作的主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

小黑板优秀习作和不成功的习作各准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反复朗读细心修改

1、自主修改。

有一句话叫:“文不厌改。”这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除的地方划掉。

2、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二、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1、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三、布置作业,完成习作

自己再次修改习作,抄在本子上。

板书设计:

表达——写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

个人教学设计5

设计背景:

1、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彪西为主要代表的音乐流派,虽然经历的时间不长,但它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审美是近代音乐史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2、印象主义音乐是现代音乐的开端,和印象主义绘画、象征主义文学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是抽象、超现实的体现。特别是在旋律、织体、音色等表现方式上与古典、浪漫主义有着显著的差异。学习印象主义音乐帮助学生了解欧洲音乐发展的历程、概况。

教学内容:第21节《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教学目标:

1、聆听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德彪西的《大海》第一乐章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征。

2、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赏析《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思维,把握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音乐风格特征。

2、着重分辨作品的音色、速度、力度、节奏音型等的变化,以此来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方法及教学准备:

1、方法:“质探五环”教学法

2、准备视听、影像、图片等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诱思导入

1、对比聆听两段音乐片段《爱之梦》和《大海》设问:哪一段是你熟悉的音乐风格,简述旋律、结构、音色的特征。(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从旋律、结构、音色上分析作品,为分析印象主义音乐特征铺垫)

2、出示:印象绘画作品《日出》。请学生从已听到的两个片段中选择一首为《日出》配乐,你感觉哪一段适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导入意图:音乐浸入式对比聆听、分析为新知铺垫;画作欣赏与音乐结合,引导探索印象主义绘画与印象主义音乐之间的联系。能将将设疑、点题和新知有效的融合。

二、自学与展示

1.国()主义作曲家()被称为一个人的流派。

2.创作于19,取材日本版画的内容,为他一生最大的一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组成,也巩固了他印象主义大师的地位。

3.如果说:古典主义严谨,浪漫主义重情,那么印象派更强调的是什么?

意图: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音乐文化知识,用(3)引导回顾不同流派的特点,利于知识前后连接,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三、聆听感受

1、播放《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交响音乐片段,并出示思考题:

你捕捉到那些乐器的的音响?

2、再次聆听:要求(追随一中乐器,)听听这些乐器旋律、音色、节奏等有那些特点。

3、分段赏析《海上的黎明到中午》

(1)导入部:由加弱音器的低音弦乐和竖琴的持续低音奏出,定音鼓极轻(ppp)的滚奏,描绘了黎明前大海的安祥。

(2)第一主题:从简单的双音音型开始,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吹出平行五度的降D大调第一主题:

(3)第二主题:由双簧管、第一竖琴和中音提琴组成混合音色奏出第二主题:它与第一主题构成对答,逐渐进入发展部分。

4、交流讨论(旋律线条模糊,结构自由、变化,音色独特、新颖)

5、聆听《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巩固对印象主义风格特点的认识。

6、归纳过渡:展示法国印象派作家莫奈的`美术作品《印象﹒日出》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意图:增强学生体验、感受、分析、表述音乐的能力,初步掌握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四、表现与创造

1、过渡:印象主义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和感受。我们的自然界有很多的音乐,只要善于提炼它就可能成为一首动听的音乐。

2、请你以生活中的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创造一段音响并表现出来。如:春天的山林、清晨的校园……

3、分组创作,集中展示。要求:小组长指导小组成员共同创作完成,面向全班同学说出自己的设计过程,展示活动的成果。

五、意图

通过创造和表现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巩固对印象主义音乐的认识。

总结与拓展

1、如果将A浪漫音乐.B古典音乐.C现代音乐.D印象主义这四种音乐流派按照发展的历程排序应该是怎样的?

2、你觉得印象主义音乐在世界音乐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聆听《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结束新课。

意图:通过第一个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音乐发展历程的了解;通过第二个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对音乐从传统走向现代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教后反思

1、教材内容深:德彪西的《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是一部很难驾驭的作品。这不仅仅是因为作品的创作技法复杂、专业程度艰深,也因为我们过去对印象主义音乐了解太少、钻研不深。然而,作为近现代的一个重要音乐流派,特别是这一流派对当代音乐又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它。

2、学生素养不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不足,课前又没有安排学生的搜集整理本节相关的知识,感觉到学生学习效果和预期都有很大的差距。

3、教学难度大:基于实际情况我遵循了以听为主的教学原则,既没有深入的灌输理论,也没有过多的讲解创作技法,只想让高一的学生能在认识、感受和体验上得到一点点触动。

个人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2、选择身边值得佩服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做到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3、学会评改习作,并在互评互改中感受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以及自己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审题立意

1、师:早就听说四(2)班的同学聪明能干,个顶个的棒,今天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是一段绕口令。

出示ppt:门口吊刀,刀倒吊着。

谁来试试?指名说,师说。第一次就能说得这么流利,我由衷地敬佩这些同学,引出“敬佩”。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具有令人敬佩的地方。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练习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板书题目)。

2、ppt出示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1、指名读

2、学生汇报

3、这个人可以是谁呢?

4、出示ppt,教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从习作要求中把握信息,这次作文要求写人,是我敬佩的一个人,他(她)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重要的是要用具体的事例写清让人敬佩的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抓品质(特征),具体写(板书)

二、确定对象,抓住品质

1、“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敬佩的人是谁呢?请在纸上写出来。

2、他(她)长什么样子呢?真想见识一下呀,谁想介绍一下你最敬佩的人?在请大家介绍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朋友。

ppt出示文段1: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指名读,你从这段话读明白了什么吗?(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小虎子帅气可爱的形象,我们作文的时候只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也能突出表现物的形象。)

3、在写人的文章中外貌描写必不可少,现在就请你们像这样介绍一下你敬佩的这个人吧。生介绍,师适当指导。

4、你为什么敬佩他呢?请你接著名字在纸上继续往后写,用一句话写出他(她)的高尚的品质或特长本领。

ppt:伽得略是一个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人。

哥哥骑自行车的'技术好极了。

5、生汇报。

6、根据学生汇报,ppt展示:孝敬父母生活节俭、工作认真、善解人意、宽厚待人、爱读书、讲卫生、聪明机智、热心、幽默、技能出众……

三、文段导航,把事情写具体

师:同学们,你们写出的这句话就是你今天作文的中心句,你的作文就要围绕这个句子展开。怎样才能证明他(她)的精神品质或特长本领值得你敬佩呢?那就要用到具体事例。

1、以文段为例,讨论怎样才能把事写具体?

ppt出示文段2:我佩服他最爱画画。备好颜料,拿起毛笔,挥笔作画,还真有小画家的气派呀!小虎子一笔一画地画完一只小鹿,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哈哈,这哪儿像鹿,简直是一头驴。”被我这一取笑,小虎子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我本以为他会扔掉毛笔,跑到一边去。可是没想到小虎子又换了一张纸,重新作画,我赶忙凑过去,像老师一样指导他,看他那酷爱学习的样子,真像个小学生。

教师读,你又读懂了什么吗?

a、运用多种描写方法b、好词佳句c、总分的写法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

2、请你像这样围绕你写的中心句,抓住你敬佩的人的品质,说件最能体现他的品质或本领的事给同桌听。

3、口述所取的事件,然后全班共议,教师点拨。拓宽选材范围,丰富写作素材。

4、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要想把人物特点写得鲜活,就要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写具体。

那在一篇作文中,是不是每一种描写都要运用到呢?选择适合这件事的,选择自己擅长的。

指导:如果写两件事最好用到过渡句,这样文章的结构就会清晰。

出示提示:过渡句

1、爸爸不仅待人宽厚,还很关心我的学习。

2、我的朋友不仅自行车技术好,还很幽默。

3、李伯伯不仅讲信用,还很乐于助人。

4、老师不但讲课有趣,而且很有爱心。

5、爷爷不仅生活节俭,还喜欢关心国家大事。

四、回顾板书过渡到习作:要把金针度与人

指着板书小结:同学们,现在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写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描述他的外貌特征,让我们知道他是什么样子,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内在的优秀品质,然后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其中,要把事例写具体,就要通过我们观察到的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即“抓品质,具体写”。

现在动笔写有困难吗?写之前老师有四点建议:

1、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可以直接点题,如《让我敬佩的人》《令人尊敬的老师》等。也可以用“特点+人名”的方式,如《永不言弃的爸爸》《要强的同桌》《能歌善舞的小琴》等。

2、开头结尾举例

开头:

a、在我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的人。有我讨厌的,有我喜欢的,也有我敬佩的。其中有许多人都已经被我淡忘了,但有一个人却深深地映在我的心中。

b、要是说起让我敬佩的一个人,那这个位置就非他莫属了——一个和蔼可亲的清洁工

c、设问

d、排比

结尾:

a、xxx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乐于助人,正值、诚实,付出代价不图回报。

b、她真是一位好老师啊!真值得我敬佩的啊!

c、我要学习……

3、要一气呵成,不要因为一个字不会写就停下来翻字典或问别人,这样就把思路打断了,先用拼音代替,最后集中解决。

4、如果认为时间够用可以写全文,觉得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写片断,写完后要自己认真修改。

五、动手习作:

板书设计:

我敬佩的一个人

开头: 外貌

抓品质 动作

典型事例 语言

具体写 心理

个人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能够在普通人中,发现可敬佩的人物,并从中选择一个写下来。

2、学会描写手段,把事物写具体,突出表现人物的品格。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认识可敬佩的品质。

2、通过习作,表达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3、通过修改习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做一个值得别人敬佩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

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缓和气氛,激发兴趣。

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在一起上这一节课,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董。

(板书:董)大家能够和董老师认识,高兴吗?

谁愿意来和老师打个招呼?(指名)不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吗?好,这个同学真勇敢,就凭你的勇气,我想大家都很敬佩你。初次见面,我给同学们带来个礼物,大家猜猜是什么?

(二)讲故事,读故事,明确重点学习方法。

1、师:呵呵,大家都猜错了,先给大家讲个有关我自己的故事,想听吗?

2、师讲故事。

(内容:新年中,冰洞中救孩子的故事。)

3、师:讲完故事,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点儿什么呢?(指名说,板书:敬佩)大家如果不用嘴说,怎么表达对老师的'敬佩呢?

4、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还想听故事吗?请看大屏幕(出示例文一)

①生默读。

②指名有感情朗读,其他同学认真体会。

③指名说说自己的感受。

④让学生讨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

5、让我们再欣赏一个故事。

①学生自由默读,思考感受,思考表达方法。

②师生简单讨论交流。

(三)总结故事,学写作文。

1、师:通过前面的故事使我们懂得了怎样才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大家再想一想,还有哪些行为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行为。举例也可以。

2、自由讨论。

3、指名发言。

4、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今天,我想让大家把这些人写出来,好吗?

5、提出要求:

内容:写清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你为什么敬佩他?

形式:①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或心理描写手法。

②注意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四)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1、师:现在同学们可以动笔写,但要注意在写作过程中,不要互相交谈,以免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思路。(开始)

2、生习作,师巡视,发现好作文。

(五)指名范读,共同修改。

1、师:我刚才看到这位同学写得又快又好,咱们让他来读一读好吗?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2、师生讨论,进行修改。

3、同桌互读,互提修改意见。

4、再找一位学生朗读,评一评。

(六)拓展:

大家知道教师送你的礼物是什么了吗?指名说说。

(七)作业。

1、完成自己的习作。

2、学习做一个值得别人敬佩的人。

四、板书设计:

敬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

词语,修辞

个人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2.重点体会音乐中所蕴涵的感情,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从而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教学重点:

1.体会诗中的音乐描写。

2.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如何引领学生感知诗中音乐与人生之间的情感纽带?

教学设想:

1.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

2.让学生朗读体会,讨论理解;

3.播放琵琶曲,渲染气氛,加深学生对琵琶音乐的理解;

4.联系全篇深入挖掘诗人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的原由。

5.大胆地从音乐描写段落切入,并把音乐描写作为研读主体。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展示PPT)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打柴樵夫,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共同演绎了高山流水的知音传奇;一千多年后的唐朝,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浔阳江畔,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到浔阳城的白居易,在送别好友时,偶遇了一位身世凄苦的长安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共同写就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悠悠的江水、清冷的月光铭记了他们。让我们走进《琵琶行》,与白居易一起聆听。(板书课题、作者、音乐,竖写)一、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引入。(2分钟)

二、初步感知:

1.本堂课我们重点鉴赏《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在此之前,先请同学们听一段琵琶曲。(播放琵琶曲)

你能用语言把这段音乐描绘给没有听过的人吗?(请学生们回答)

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不可言传),可是诗人白居易就用文字将他所听到的琵琶音乐描述了出来,而且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读到这段文字仍然如同亲耳听到了琵琶女的演奏,广为传播,吟诵不绝。(PPT)

让我们齐声朗读这段描写琵琶音乐的经典文字。

2.七嘴八舌:你比较喜欢这段音乐描写中的哪些句子?试与旁边的同学交流你读后的联想与感受。

二、初步感知:

1.你能用语言把这段音乐描绘给没有听过的人吗?

(听音乐1分钟,过渡1分钟)

(朗读1分钟)

2.你比较喜欢这段音乐描写中的哪些句子?(2分钟)

三、赏析:

1.与大家分享你们讨论后的收获。

旋律怎么变化?

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

除了刚才同学说过的句子以外,还把琵琶音乐比喻成哪些事物?(以声喻声)

点出比喻与衬托即可。(3-4个就过)

(板书:技巧:比喻、衬托)

如果学生在之前点到了情感,就直接导入情感部分:

1)有声的是音乐,无声的是什么?声情并茂,除了写音乐本身,还有写琵琶女感情的句子。

2)刚才有同学提到“听出了什么感情”,引我们深思:琵琶女的弹奏能引起听众共鸣仅仅是因为她高超的演奏技巧吗?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因为她是带着情感来弹奏的,情感是音乐的灵魂)

2.心弦一动,琵琶声就不再是琵琶声,而是心声了。琵琶女借琵琶曲抒发了什么心声?(PPT)

还是得联系她的人生经历来求解,(板书:人生)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文中写琵琶女身世的第三段寻求答案。请女生齐读。

当年: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服——技艺高超

妆成每被秋娘妒。——艳冠群芳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众星捧月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欢笑红颜

如今: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年老色衰

门前冷落鞍马稀,——门庭冷落

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远嫁商人,独守空船

舟中夜弹琵琶——无人知音

一位过去粉丝如云、过着众星捧月一般生活的女子,如今是人老珠黄,“门前冷落鞍马稀”,无人问津,心里会是多么的愤懑不平啊。弟弟从军,阿姨逝世,身边再没有一个亲人,想要找一份感情的寄托,偏偏“商人重利轻别离”,只留下自己一人在这清冷的浔阳江上独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内心是多么的孤寂啊。梦里想到过去风光显赫的时光,都会忍不住哭醒来。

大概也正因为此,她才会一个人在孤舟中独自弹奏琵琶,借此排遣抑郁与孤寂,才会她才会抛却女子的羞怯,为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倾情演奏。2.琵琶女借琵琶曲抒发了什么情感?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板书:情感)

如果学生结合音乐描写谈到了琵琶女的身世有相似之处,就直接将写音乐的诗句与写身世的诗句结合来谈。

3.我们能否从琵琶曲的起伏变化中,看出琵琶女生活和情感的起伏变化?

“欢乐曲”:欢快明朗、清脆悦耳,起伏生动的乐章,往日盈盈笑语。“沉思曲”,心情沉痛,低沉停顿。“悲愤曲”,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高亢激越,愤怒控诉。帛裂心碎。

4.“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面对夜半琵琶声,有多少人能真正听懂琵琶声背后的辛酸和沧桑,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听懂弹奏者的一腔幽愁暗恨?(PPT)与琵琶女素不相识的“江州司马”为什么会被琵琶女的弹奏感动?“同是天涯沦落人”

两人身份不同,地位也不同,素未谋面,萍水相逢,为什么会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请男生读第四段。

我从去年辞帝京——(结合材料)名噪京城,才华横溢(与琵琶女的色艺双绝,名动京城相似)

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可见当年过的是“诗酒管弦,春风得意”的惬意生活(这与琵琶女“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相似)

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受谗见疏,远贬浔阳(与琵琶女年老色衰,远嫁商人相似。美人自比忠臣,以女子被冷落比被君王疏远)

白居易与陶渊明不同,本是抱着强烈的济世思想走上仕途的,任谏官直言进谏,所作诗歌大都反映民生疾苦,他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建树,但他却遭到了政敌的.诽谤,被贬为江州司马,连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此时现实与理想发生了剧烈的矛盾。他仍想“兼济天下”,但又苦于报国无门;他何尝不想从此只“独善其身”,但又感到于心不安。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不得志的时候。这次被琵琶女的演奏触到了内心最柔软的那个角落,再听到琵琶女的身世,生出强烈的共鸣。感情的闸门再也控制不住这积蓄已久的洪涛,终于激动得“江州司马青衫湿”了。饱蘸辛酸之泪,写此篇。

四、小结:

回到我们上课开始时的问题:诗人是怎样用文字把“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音乐描绘出来的呢?从表面来看,这是在写音乐,运用了比喻、衬托种种高超的写作技巧;挖深些看,这是琵琶女在借音乐来抒情,曲中含情;再挖深些,却是白居易在借琵琶女的演奏与身世在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音乐只是载体,只是为诗人传达自己由人生际遇而生出的真实情感搭建了一座桥梁,音乐即人生。(板书)

让我们再次饱含感情地来朗读这一段音乐描写,读出琵琶女弦上的真情,读出白居易笔下的幽情,读出琵琶女与诗人人生的起伏与不平!(PPT,配乐)

一曲《琵琶行》,唱出了琵琶女的凄凉,唱出了白居易的失落,唱出了世态炎凉,唱出了命运的不公,也唱出了以音乐传递情感的千古绝唱。诗人白居易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被泪水浸得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进了经典。江州司马脸上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五、活动:

(PPT)让我们就在此刻,铭记这一永恒的经典!试在课堂上背诵这一音乐描写片段。(请男生背、女生背或全班背,根据时间来决定)

六、拓展作业:

通过学习《琵琶行》,我们知道:运用运用比喻、烘托等写作技巧来描写音乐,可以将音乐写得生动形象,而在描写中融入真情实感,才能将音乐写得打动人心。选择一段你喜爱的音乐,试着写一小段描述文字。

个人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

2、我能说出生活中各种平移和旋转现象。

3、我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正确辨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学习流程:

一、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课件出示8个运动的画面:升国旗、缆车、小汽车、火车、纸风车、风车、风扇、时钟。

想一想:物体在平移的有:

物体在旋转的有:

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小组汇报,说出分类的.理由。

2、联系实际,理解概念。

课件出示:运动着的小汽车、火车、升旗、滑滑梯。

想一想:平移有什么特点?

看来物体不久可以平移,也可以()平移,还可以()平移。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本身方向(),物体沿()移动。

课件出示:旋转又有什么特点?

旋转是物体围绕()或()作()运动,本身方向()。

3、边说边做。(课件出示)

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小组内说说。

5、全班展示交流。

三、学平移距离。

课件出示:

1、小树向()平移了(?)格。

2、鸭子向()平移了(?)格。

3、房子向()平移了(?)格。

4、把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

四、反馈总结。

1、先找对应点或边,后数格数。

2、看一个图形移动多少,只需看这个图形上的某一点移动多少就可以了。

五、欣赏美丽的图案。(课件出示)

个人教学设计10

【习作要求】

1.通过写自我,让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个体,独特的个体。

2.能选好角度,用典型事例说话。

3.做到语言活泼清新,主题鲜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作前热身

对一个人的了解,莫过于自己了。我是谁?我这个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先听听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吧?(师介绍自己)

(二) 选材点拨,明确写法

1、经常照镜子吧,今天再来照照,把镜子中的自己,用笔写下来。

2、学生交流,归纳小结,板书:外貌描写

3、你知道能照见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特殊的镜子是什么吗?告诉你,是其他人的眼睛。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你可以到同学、父母、长辈中间作个小调查:除了名字之外,他们还会怎么称呼你?为什么这样称呼你?搜集一下吧:

同学——

父母——

长辈——

4、学生交流,归纳小结,板书:性格特点

5、师启发引导:生活中最熟悉的最了解的人就是自己。可是,要说起来,却会不知从何说起,不知道说些什么,所以,作文前的选材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回忆自己成长历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或者充满童趣的实例,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请你来说说自己的一些事情吧。

6、学生交流,归纳小结,板书:具体事例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捕捉能反映特点的地方,启发引导学生说具体)

7、师:大家说得真好,在这些事情中,就藏着一个独特的你,这个人就是你。

说明:

本堂课本着“激发学习动机→交流、愉快的参与→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出更加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的事例。所谓特点,就是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才可能使这个人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作文也才能出新,与众不同,别具一格。这是文章最为可贵的地方。因此,此环节旨在通过“把镜子中的自己画写下来、别人口中的绰号、我的童趣故事”几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懂得写自己时要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

(三)佳作点评,拓展思路

1、出示例文,完成练习。

例文一 我这个人

我呀,叫朱慕尧,今年12岁,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在新兴小学五(2)班读书。

我这个人个子有些高,排队时总做队伍的小尾巴。脑袋大大的`圆圆的,当然会让人联想到足球。俗话说:“脑袋大,脑水足。”所以亲戚朋友都说我聪明。我自我感觉眼睛大大的,水灵灵的,可妈妈却说我眼睛小,因为一见阳光,我的眼睛就会眯成一条小缝。我经常大口大口地吃饭,张开大嘴,会看见我的牙齿有些稀疏,我的大门牙早就被人给扛掉了,到现在还没装上。原来我是一只漏嘴巴的“小公鸡”,吃饭总是漏饭粒,在妈妈的监督下我终于改掉了这个坏习惯,现在吃饭可是“颗粒归仓”了。我的脖子有些粗,还有些短,等到冬天穿上棉袄,几乎就看不到我的脖子,妈妈常取笑我。我的肚子又圆又大,跟爸爸的“将军肚”差不多。

我这个人呀,别的爱好没有,唯一的爱好就是玩电脑。什么电脑写作班、电脑绘画班……凡是跟电脑有关系的,我一个机会都不会错过。我这个“小电脑迷”只要拿上鼠标,什么事 都不管了。有时妈妈叫我做事情,我假装没听见,非得妈妈来拉耳朵,我才肯站起来。

我这个人就这样,你愿不愿意跟我交朋友?

例文二 我这个人

我叫陈远,由于“远”和“圆”读音相似,不知从哪天起,大家都叫我“小圆子”。我的脸又长得特别圆,久而久之,我觉得这个外号倒挺有意思的。

我跑步时,两脚替换的频率特别快,而步子又特别小,跑起来一步紧跟一步。每次跑步,同学们都笑我:“小圆子,你跑步真有趣,像一只球在滚,滚得快极了。”啊,是吗?我可是从没有看见过,不过我知道我跑得挺快的,尤其是短跑。在运动会上,我居然也会“滚”出点名堂来了,和其他三人“滚”出两次4×100米接力第一,两次100米第六。能为集体争光,我真自豪。

我最喜欢说话,语速又特别快,就像竹篓倒豆子一样,一下子能滚出上百颗圆豆儿。可我这个人生就是头脑简单,什么事情都是来不及仔细考虑会脱口而出,以致有时上课也会和同学争论起来。唉,真是,……我真想把“圆豆儿”吞下去。我是科代表,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我爱我的集体,生活在集体中,就是要为集体作贡献。可有时工作不顺利时,我还好几次掉了“金豆儿”———眼泪。不过我还是愿意为集体工作的。我爱掉“金豆儿”,因为“金豆儿”也是圆的。

不过,“圆”也会给我带来不少麻烦。在做数学题时,我往往会把小数点点错,使最终的答案相差十倍、百倍;我也会因为漏看一个零,以致一道数学题从头错到尾……

“小圆子”这个外号,对我真是太合适不过了。我这个人呢,好比一滴圆圆的小水滴,只有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我愿去拼搏,去夺取光彩夺目、圆圆的金牌,而无愧于一个新世纪的学生。

(1)文中的两个小主人公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的?

(2)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你从两篇例文中学到些什么好方法?一起交流。

说明:

第一篇例文,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小作者的语言很风趣,很生活化,在介绍自己外貌的时候,非常有趣,把一个可爱调皮的男孩展现在大家面前,读来很让人忍俊不住。第二篇例文以一个“圆”字立骨,描写人物,组织材料,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得鲜明生动:脸长得圆,跑步像圆球在滚,说话像倒圆豆儿,爱掉像圆圆的“金豆儿”(眼泪),甚至粗心也和圆相联系——往往点错小数点,漏看一个零,文章最后说,我是一滴圆圆的小水滴,要全力去夺取圆圆的金牌。无论是成功的自豪,失败的懊丧,还是对理想的追求,都从一个“圆”字派生出来,“圆”是这些事物的外部特征,这一字也就成了统领这些材料的凝聚点。尽管材料十分琐碎,但由于红线贯串,仍然显得十分集中。

这两篇例文各有千秋,展示自己、介绍自己,抓住自己性格中的主要特点,通过几件具体的、典型的事例,突出自己某一或某几方面的性格特点,力求写出个立体的、充满个性化的自我,写出自我的风采。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文章的构思上,都能帮助学生在比较和交流中打开思维,借鉴写法是例文学习的目的所在。

(四)指点迷津,总结角度

1、写自己的文章,你可要大胆的写,这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另外,选好一件事情也很重要,否则,别人会以为你在吹牛,最后,加上活泼生动的语言,能让大家更喜欢你。要常自我追问,我们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个性,准确的认识自己。

2、那么我们怎么追问自己呢?小组讨论讨论。

3、交流、归纳

追问角度参考:个人简况、家庭情况、外貌体型、性格特点、生活态度、爱好特长、成长经历、人际交往、优点缺点……

可以写个人简况:姓名、家庭住址、出生的时间、年龄、名字的由来、名字的涵义……

可以写我的长相:漂亮的我,丑八怪的我,胖胖的我,瘦瘦的我……

可以写我的性格特点:淘气的我,娇气的我,嘴馋的我,热情的我,倔强的我,憨厚的我,实在的我,骄傲的我,爱哭的我,爱笑的我,爱出洋相的我,爱睡懒觉的我,马大哈的我,好动的我……

可以写我的内心世界:我的梦想,我的渴望,我的追求,我的喜悦,我的烦恼,我的悔恨,我的眼泪,我的委屈,我的哭诉,我的自责……

可以写我的爱好特长:爱读书的我,爱画画的我,爱听音乐的我,爱唱歌的我,爱踢足球的我,爱作文的我,爱写诗的我,爱种花的我……

可以写我的成长故事:我惹了祸,我出了丑,我挨了打,我做了一件荒唐事,我的一次冒险经历等等。

4、我们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就要抓住自己的一到两个特点来写,不能面面俱到。而且,还要把自己的特点像刚才的同学一样,把它说明白,写清楚。(板书:写清楚)

说明:

小学生的思路比较狭窄,教师通过“追问”来打开他们的思维,帮助学生选好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直接取材,从日常生活入手,要选取那些最能展现你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例,反映你的性格特征。要仔细地审视自己,无情地剖析自己,逼真地描写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这样才能使一个充满个性的“我”跃然纸上。

(五)完成习作,交流修改

好了,老师已经帮你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请仔细回忆,写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你,一个个性的你,好吗?最后,老师还提醒你:别忘了,给你的文章加一个最精彩的题目。

1、静心思考,独立选材。

2、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3、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个人教学设计11

〖学生实态〗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开展,我县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居住环境也相应改善了。近几年来,一座座新建的居民楼拔地而起,一幢幢红砖瓦房井然并列,社区建设正趋于合理化、文明化,社区人民的文化精神生活日趋丰富,这就为学生认识社区、理解社区的概念奠定了物质基础。据我在课前调查,我班有55%的学生住在近几年新建或重建的居民区中;有10%的学生家庭由于商贸活动的需要,随父母搬迁至此;还有35%的学生仍住在原址。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自己家所在的村或街的名称和门牌号。那么什么叫“社区”呢?对于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大多数学生又是第一次从概念上接触“社区”,因此,在上这一课题时,应该帮助学生从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说起,让学生一步一步来认识和理解“社区”。

〖教科书分析〗

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以社区为中心,从社区的居民、设施入手,加深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社区的认识,由此拓展到对不同社区的了解。这个单元通过三个主题引导学生,从“共同生活―共同需要―共同参与”的角度认识社区。从逻辑的角度来讲,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认识―提高―升华”的过程。因此,作为第一个主题《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中的第一个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应该帮助学生丰富感性认识,知道什么叫社区,从而了解社区的发展变化。教科书中的底图反映的是小文和乐乐生活的社区图景,上面还配有许多充满着生活气息的社区生活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介绍,旨在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从认识自身居住地区的人群开始,逐渐懂得“社区”的两层含义:

1、社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2、人口流动是近几年来社区发展变化的重要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地人进入本地区从事商贸活动,所有的人都在为社区的变化、家乡的繁荣、祖国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有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这是本课题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本单元的导读图反映的是从空中俯瞰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区场景。上课时,应该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优势,由此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引发学生了解和探究社区的兴趣。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故事,以及自己所在的城市或农村社区的图片。

(二)教师准备

专题片:《今日清水》《清水全貌》。

〖本课题教学目标〗

1、认识社区,初步理解社区的概念。

2、知道社区是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组成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区里。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情景导入。

2、讨论。

3、播放专题片《今日清水》。

4、升华主题。

5、布置作业。

〖实施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并通过投影仪出示单元导读图。

师:一曲优美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了希望的田野――可爱的家乡。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在清水,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气候宜人,享有“塞外小江南”的美称。这里的人们勤劳、忠厚、热情、大方。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这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们瞧,马路加宽了、楼房增多了,到处是花坛、绿地,方便人们生活的公用设施随处可见。请同学们跟随着镜头,一起欣赏一下我们清水的风貌吧!

2、播放专题片《清水全貌》。

(二)讨论

1、课题讨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生活的地方美吗?请你们告诉老师,你家住在哪儿?

生:我的家在学校后面的窠老村。

生:我的家在东关综合市场居民楼。

生:我的家现在住在北环路1号楼。

师:请你再告诉老师,你家以前住的地方好吗?

生:(点头)可以,我家以前住在乡下,自从爸爸调到县城后,我们就在北环路买了一套房子。

师:噢,那这个新家一定很漂亮吧!老师可要到你家去转转,你欢迎吗?

生:(兴奋)那当然好啦,我非常欢迎老师来我家做客。(全班同学都笑了,气氛轻松活跃)

师:还有谁的家和这位同学一样,也是从外乡或者外地搬到县城来的,请讲给大家听。

生:老师,我家以前住在张川县,是前年搬来的,我现在住在蔚文村。

生:我家以前住的是平房,去年搬进了原泉街的新楼房。

生:我家也搬进了新楼房。

师:(高兴地)很好。看得出,同学们的居住环境都得到了改善,而且每位同学都在所在的居民区幸福地生活着。同学们,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外地人或外乡人进入县城从事各种活动,同时,本县也有一些人到外地去,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区的进步、家乡的发展、国家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那么,什么叫社区呢?请你们讨论一下。

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讨论结果。

生:我们清水县就是一个大的社区。

生:社区就是我的家乡――清水。

生:我住的蔚文村就是一个小的社区。

生:社区就是一个地方,有许多新房子。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不错,那么什么叫“社区”呢?请你们再阅读一下教科书,看一看书上又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把教科书翻到第2~3页,请你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并欣赏图片。

(读后请学生展示家庭幸福生活的图片,以及所在村或街的图片,再次交流汇报成果。)

师:请你们自由发表看法,说说什么叫社区。

生:老师,我知道社区就是由许多人共同组成、共同生活的地方。

生:我知道了不仅我们这里有社区,其他地方也有社区。

生:窠老村、蔚文村、原泉街住着许多人,这些地方也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社区。

师:对了,我们把许多人居住的地方叫社区。社区里生活着许多人,每个人都按各自的习俗幸福地生活着。同学们,就拿我们清水县城来说,为了方便居民生活,按区域划分为四大社区,即东关社区、西关社区、城南社区、城北社区。下面请你们按照方位,说说你所居住的地方属于哪个社区。

生:我家住在窠老村,属于城南社区。

生:我家住在蔚文村,属于西关社区。

生:我家住在东面,属于东关社区。

生:我家住在北环路,属于城北社区。

师:你们说得很好。社区里生活着许多人,我们县不仅有汉族,还有回、藏、朝鲜、满、白、土等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平等互助,彼此按各自的民族习俗幸福地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区的文化生活也日趋丰富了。就拿我们清水来说,每年社区都要举办多次社区文艺演出和体育运动会等。近两年,社区扩建了广场,为方便居民的生活,增设了许多健身娱乐设施。同学们,我们应该为生活在这样的社区而感到骄傲。

(三)播放专题片

播放专题片《今日清水》。

(四)总结全课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济蓬勃发展、国际地位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在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但是我相信,只要生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都努力奋斗,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五)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调查社区的环境。

调查内容:

1、初步了解社区环境的基本情况。

2、初步了解社区都有哪些主要的生产活动。

3、初步了解社区在建设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环境方面的问题。

4、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了图片、录音、录像等教学手段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社区,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本地学生而言,由于处在偏远地区,学生接触的新事物太少,对社区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现状,我首先让学生从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说起,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社区”这一概念。通过讨论―认识―讨论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懂得社区就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并且从小小的社区生活中可以透视出祖国的发展变化,进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交流热烈,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但是,我同时也感觉到,课前要求学生对社区进行的调查,有些流于形式、过于简单,不够充实,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联系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时显得浮于表面,不够扎实。课外的调查材料还应该再生动和丰富一些,以便为下面进一步认识社区打好基础。

〖评析〗

刘兰兰老师设计并执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查阅图片资料、观看录像、调查走访等手段,学生既了解了自己生活的社区,又能从小小的社区生活中透视出祖国的变迁和时代的召唤,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使教学空间没有局限于课堂,课内活动向课外延伸,也使学生真正融入了社会,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但是,课堂中的讨论虽然使学生的学习体现了自主探究,但不够深入。今后不仅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使讨论所反馈的材料更加生动、丰富,更加突出教育的有效性。

个人教学设计12

习作要求

生活中有给你留下美好印象的陌生人,有你非常尊敬的亲人,也有和你十分要好的小伙伴……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成一个片段,要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清楚。

习作指导

写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是写人写事的基本功,有些小朋友认为写一个人的一件事太简单,其实,要真正写好一件事,并且这件事把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学会了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的写作方法,再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写几个人就比较容易了。

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一件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的事。这件事必须是自己感受最深的,如生活中自己被一个人的好思想好品德的行动所感动,觉得非要写出来不可。如《老师》,写的是老师爱护学生的事。而这一类的事学校里是比较多的,写哪一位老师的哪一件事最能突出这个中心呢?这就要进行选择。《老师》选择了一位女教师在天色渐暗下来时,顶风冒雨送“我”回家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的具体记叙,写出了老师慈母般的善良心地和辛勤培育幼苗的高尚品质。从选择材料的角度讲,这就比较典型。

2、选择的一件事,一定要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写清楚。要有头有尾,有具体过程,才能使读者通过这件事看出这个人具有哪些特征。

3、以一件事写人,整个记叙的过程,从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都要围绕所写的人来写。有时候,一件事往往牵涉到几个人,但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4、记事写人都要求真实。记事要注意通过具体的事情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要写出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神态,不要以空洞的议论代替具体的记叙。

我喜欢的一个人

大年初二那天下午1点多钟,我带着“礼物”去给我的老师拜年。

一进老师家的院门,我觉得这里的气氛与别处截然不同,这里既没有孩子们放鞭炮,也没有客人的喧笑,真是静极了。

“大姐姐,你也是来给我妈妈送‘礼物’的吧?”可爱的小毛毛轻声问我。“是呀,你妈妈在家吗?”听我这么一问,小毛毛趴在我的耳边,悄悄地告诉我:“妈妈在里屋呢。你悄悄地进去,排在最后。我爸爸带着弟弟出去玩了,把我留在家里给妈妈站岗,要是有大人来串门,我就把她带到妈妈屋里。”我听了连忙伸出大拇指,夸奖了这个小“哨兵”。

我走进里屋,只见老师正在给刘明面批作文。旁边还有五六个同学像候诊似的,坐在一旁的长沙发上等着。我走到老师的跟前,说了声:“老师,我代表我们全家给您拜个年。”老师听了,抬起头来,微笑着说:“谢谢你。不过,拜年‘礼物’带来了吗?”我一听,连忙将手中的作文本一举。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用手一指说:“好,好,你先坐在那儿,一个一个地来。”王小红一把把我拉到她的`身边坐下,其余的同学也都像聋哑人一样,向我比画着,表示多日不见的亲昵。

我坐在那里,不由自主地看了看老师。她中等身材,稍微有些发胖,眼睛总是那么炯炯有神,也许是过于操劳的缘故吧,使得她本来就有些发黄的头发上增添了几根银丝。再看看老师家床上的被褥,过年也没来得及拆洗;纸顶棚都发黄了,过年也没糊上新的大白纸;给小毛毛做的新衣服刚做到一半,放在打开的缝纫机上;两张大会堂春节联欢会的票,还完整地压在茶几的玻璃板底下;中午的饭菜放在老师身旁的桌子上,已经凉了……看到这一切,我想,我们真是不懂事,一定天天都有同学来打扰老师,还不如……我正想着,突然,老师那爽朗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思路。老师兴奋地说:“刘明,你这篇作文写得真不错。看来你的假期生活很丰富,写作水平也有提高。”老师说完,我忍不住问:“老师,您还没吃午饭吧?”“你们送来的‘礼物’这么好,可比我家的饭菜香多了!”老师风趣地说。听老师这么一说,我们全笑了。

这时我想:老师,你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虽然广播里听不到你的名字,报纸上看不到你的照片,但是我喜欢您,喜欢您那风趣的话语,喜欢您那美好的心灵。

【点评】

大年初二,在老师家里,五六个学生拿着拜年“礼物”“候诊”。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通过对老师特殊过年方式的描写,体现了老师对工作和沉重的责任心。对老师的肖像描写和过节时老师家里环境描写,具体、生动地刻画了为学生操劳一生,无暇顾及自己的一位辛勤园丁的形象。

【习作提示】

《我们的班主任》

提示:班主任接近学生最多,最为学生了解。可以选一件事来表现他对学生学习或生活或健康等方面的关怀,表现他热爱学生的品质。

《不知疲劳的人》

提示: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疲劳”,不知“疲劳”,就是辛勤工作,不计休息,明确了文章中心,就应围绕这个中心选材,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他的勤劳精神。

个人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一)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德彪西的《大海》第一乐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征。

(二)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三)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赏析《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思维,把握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音乐风格特征。

(二)着重分辨作品的音色、速度、力度、节奏音型等的变化,以此来分析理解作品。

教材分析

1、交响音画《大海》

交响音画《大海》,作于19三月,初演于1905年十月。本曲为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由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但每个乐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它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响,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幅大海的生动画面。

全曲分为三个乐章:

一、《海上的黎明到中午》这一部分顺序描写了:大海的潮水声;夜幕缓慢地揭开,一丝光亮映照在海面上;一轮红日渐渐升起,天空由紫色变为了青色,逐渐地增加了光辉,一幅开阔的大海黎明景色被生动地描绘出来。

二、《波浪的游戏》音乐生动地描绘了白色的浪花拍击海岸时的情景。导入部描写了可爱的小波浪来回动荡的音响。在音乐的继续发展中,英国管奏出可爱的第一个主要动机,给人以幽闲的感觉。

三、《风和海的对话》这一部分开始时,定音鼓的震音刻画出远方激动、飘浮着的雷声。之后,音乐描写了海风吹到海面,引起阵阵骚乱的潮声,犹如风和海的对话。这部作品不仅描绘出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歌颂和赞美。

2、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本课重点欣赏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大海的画面:夜幕徐缓地揭去,大海从黑夜中苏醒,黎明的朝霞渐渐从阳光映照的水平线上升起,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美丽动人,充满生机:它时而是蓝,时而是绿,不停地闪烁着诡异的光,涌动着斑斓的色彩。它清澈可见的深处是那样的神秘,它浩大的声响,令人难忘它的威力。

媒体策略

充分利用视听、影像、图片、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把教学内容、相关资料、过程设计等整合在一起,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和可观赏性、可操作性;达到强化学生对印象派音乐的理解、感受、体验的作用,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目的。

教学准备

学生:要求在课外从不同渠道查阅有关印象主义音乐的资料(流派的产生、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作曲家德彪西等),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以备课堂上进行介绍。

教师:收集相关的影像,视频、视听、图片等资料,CAI课件制作。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大海》主题音乐片段,在音乐中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播放《大海》第一乐章音乐片段,并出示思考题;

(1)你能听出这首作品的音乐主题吗?

(2)这部作品与以往欣赏过的作品有何不同?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旋律、音色、节奏等)

2、学生聆听音乐后思考问题。

3、结合作品学生交流和讨论,并由各小组派代表发言。(记录各小组代表发言情况,作为学生模块结束时的评价依据。)

4、教师归纳: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展示法国印象派作家莫奈的美术作品《印象﹒日出》引出课题(课件一)

《印象:日出》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

三、作者简介:

1、学生代表发言,说出你所了解的德彪西。(记录学生发言情况)

2、教师归纳:视听作者介绍(课件二)

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他著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

四、印象主义音乐与美术作品的关系

1、展示印象派美术作品,学生讲述对画的理解。

2、老师讲述:(课件三)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他们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他们采取在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

五、作品赏析

1、分段赏析《海上的黎明到中午》

(1)导入部:由加弱音器的低音弦乐和竖琴的持续低音奏出,加上定音鼓极轻(ppp)的滚奏,描绘了黎明前大海的安祥。

(2)第一主题:从简单的双音音型开始,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吹出平行五度的降D大调第一主题:

(3)第二主题:由双簧管、第一竖琴和中音提琴组成混合音色奏出第二主题:它与第一主题构成对答,逐渐进入发展部分。

(4)结束部:在这一乐章即将结束时,一个平静的但却令人难忘的众赞歌乐句由英国管吹出:它从弱到强,好似整个大海从海底翻滚而起,到达高潮的顶峰结束。

2、展示思考题:

(1)这些片断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通过听赏音乐片断,请你说说音乐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吗?

(3)根据你的听觉感受,请说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3、根据讨论分析归纳: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课件四)

4、完整的欣赏作品:(课件五)

音乐对于德彪西就象绘画对于莫奈(印象派画家)、诗歌对于魏尔伦(象征主义诗人)一样,首先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因此,德彪西的《大海》绝不是单纯的描景音乐。他要捕捉的是诡异的光线和颜色,无常的海面与波涛,水的律动、光的闪烁、影的虚幻、风的空灵,这一切都来自他的体验,大海究竟给他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一一都从他笔下的音乐中流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德彪西海的世界。

(1)要求学生边听边把自己想到的内容用文字或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2)展示学生的文字描述或绘画。(记录各小组代表发言情况,作为学生模块结束时的评价依据。)

六、总结:

(用德彪西的一段话)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术。

总之,印象主义的音乐就是打破传统的束缚,在艺术手法上追求更新的.东西。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飘浮,都是印象派音乐明显的标志。它反映了时代变化的初步迹象,是现代音乐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

七、教学后记

德彪西的《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是一部很难驾驭的教材。这不仅仅是因为作品的创作技法复杂、专业程度艰深,也因为我们过去对印象主义音乐了解太少、钻研不深。然而,作为近现代的一个重要音乐流派,特别是这一流派对当代音乐又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再不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它,将会给我们的后代留下多么巨大的遗憾?因此、即或是再难驾驭的音乐作品,我们也应当引导学生去认识、去理解。

在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去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比较容易的。而类似《大海》这样的作品却困难得多了。因为它的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并不像常见的音乐作品那样容易把握。但是,任何事物总是在辩证地存在与发展着的。具体到这部作品上,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而后再透过客观存在的风格去认识、理解其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手段。这几乎反而更容易些。这份教案的设计正是从这里切入进去的。

在教学方法上,其一,突出的使用了比较的方法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在这里,用德彪西的音乐《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与莫奈的画《印象·日出》做比较。尽管这二者分属于不同门类的艺术,但在艺术思想、创作手法上都有共通之处。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找出共同的特征。这就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渊源及其基本特征提供了条件。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聆听。仅《海上——从黎明到中午》这段音乐就在一节课中聆听了三次。初听时,学生对作品得到一个粗浅的、不完整的印象;复听时,学生对乐曲的某些片断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对各音乐表现手段在整体欣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抓住瞬间感受;再次复听时,要求学生较为精细地、全面地感知、体验《大海》,进而对印象主义音乐有一个初步的理性认识。

总之,这样设计本课的教案是比较实际,也比较容易收到实效的。

个人教学设计14

一、教材简析:

这是快乐读书屋里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小鸟、乌鸦、喜鹊、大象等动物是如何搞个人卫生的。课文知识性强,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使学生在快乐阅读中了解了动物的一些习性,感受到了动物界的神奇。

二、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读、画、议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几种动物搞“个人卫生”的方法,从而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

2、认识本课9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点: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了解几种动物是怎样搞个人卫生的。

五、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难的词如:羽虱、蚁酸、寄生虫等。

六、教具准备:

字卡,课件

七、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许多动物朋友呢,你们看:播放大象洗澡的课件。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他们是在洗澡呢,是呀,我们人类脏了要搞卫生,那么动物是如何搞个人卫生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2、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熟练。

2、同桌互读课文,如果读的好就给画个笑脸。

3、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爱讲卫生的.动物?

4、检查生字,指读字卡。

三、小组交流,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文章主要内容。(板书:小鸟、乌鸦、喜鹊、大象)

2、与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3、再说说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

四、再读课文,深化感悟

同学们通过阅读交流,都有了自己的收获,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动物讲究卫生的不同方式,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想:小动物是怎么搞“个人卫生”的?

2、小小解说员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名同学当解说员,选择喜欢的一种动物向学生介绍搞个人卫生的方式

3、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

无论是我们人类还是动物,清理卫生都是件快乐的事情。课文中提到“洗澡是整个象群最快乐的时候”,能把大象的高兴劲儿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试着读一读。

4、学生自由读,体会大象洗澡时的高兴劲儿。

5、结合语境理解“羽虱”“蚁酸”“污垢”等词。

五、超越文本,拓展延伸

1、走进动物世界,我们了解了动物的另一面,它们清理卫生的方式各有不同,你还知道其他动物搞“个人卫生”的方法吗?(交流汇报。)

2、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登上企鹅岛》,读后回答文后问题。

个人教学设计15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其基本操作技术是生物科学、医学等领域最基本的实验技术,也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操作技术。因此,“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高中选修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本文从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选修1的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中的第1个课题,旨在为学生实践其他的生物技术实验做好铺垫,又由于本节内容位于传统的发酵技术之后,所以它是在传统的生物实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为微生物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因此,可用“承前启后”这个词语来概括本课题的地位。

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确立本课题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列举培养基的种类等基础知识,说明培养基配方及作用;概述无菌技术。

(2)能力目标:尝试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熟练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成功地培养微生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验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参与实验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领悟实验原理,交流实验体会;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教学重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由于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除了要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外,还需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因此,实验时针对培养基、操作者、用于培养的器皿、接种工具等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和培养,获得纯净培养物,才能成功培养微生物。可见无菌技术是微生物培养过程的关键。教学中可联系医疗和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无菌技术。

二、教学建议

1、设置适当情境————有效导入

虽然微生物无处不在,但由于其一般个体微小,肉眼不可见,须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见,所以学生对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总体比较陌生。我们可以尝试以如下情境导入:情境一中展示一杯红葡萄酒、一小蝶香醋、一块腐乳、一盒酸奶,让学生思考这些食品分别主要是由何种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情境二通过投影仪展示水华和赤潮等与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生物。

通过上述情境的展示和讨论,学生可以对微生物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起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在微生物培养中保持培养过程纯净的重要性。

2、重视基础知识———夯实理论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这一课题,就当前普通高中学生学情和各学校实验条件而言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要保证该课题的有效展开,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探究学习。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就是弄清楚三个概念:培养基、菌落和无菌技术。

关于培养基,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先制备一个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在课上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可以对培养基有个初步的形象认识,同时还可以结合多媒体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培养基的类型及分类依据,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培养基分类的基本知识。然后再设置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①实验室最常用的培养基是什么?

②琼脂在培养基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③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其培养基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一定相同吗?

④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化学成分、用途等分类依据分别应属于何种培养基?

⑤硝化细菌的氮源、固氮生物的氮源、自养生物的碳源、异养生物的碳源分别是什么?

而菌落是实验室培养和分离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教师可实物展示或投影展示大肠杆菌的菌落、分解尿素细菌的菌落、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并让学生比较菌落形态、颜色、光泽等方面的不同,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①科学研究为什么常用菌落作为培养和分离微生物的主要依据?

②菌落形成常在什么培养基表面?液体培养基可以产生菌落吗?

③为什么说获得单个菌落就表示微生物得到了“纯化”?

④菌落的观察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至于无菌技术,是本课题成功与否最关键的操作要领,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行阅读教材P15小字部分“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以及教材P85的附录4,然后归纳出消毒灭菌的适用对象,并以表格的形式比较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3、实验操作部分:建立流程、弄清原理————体会无菌技术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该培养基的配置细节较多,但是并不是完全要记住的,只要抓住关键的环节(牛肉膏和蛋白胨的称量与熔化方法、先调pH后灭菌等),然后建立以下简单的流程图即可:

计算→称量→融化→调pH→灭菌→倒平板

上述流程图还可简化为六个字:“算、称、融、调、灭、倒”。为了更好的掌握培养基的配置,还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

①皿底和皿盖的大小关系?培养基是倒在那个上面?

②“倒平板”中的“倒”字该如何理解?

③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

④“倒平板”指的是接种前还是接种后,还是都要?

(2)纯化大肠杆菌的两种方法

微生物的纯化方法很多,教材着重介绍了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是原理大致是相同的:通过连续划线或系列稀释,降低大肠杆菌浓度,得到单个细菌繁殖成的菌落。以平板划线法为例,可尝试建立如下基本流程:

教材中关于两种接种方法有详细的示意图,可先让学生自己看,然后由学生谈谈哪些细节体现了无菌操作的`要求,哪些操作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们在实验室应从哪几大方面确保无菌操作的实现。

(3)实验室操作

本课题大体可按以下实验流程操作:

本课题的具体流程可由学生结合书本中的提示自行设计,鼓励创新,但必须以遵循接种的基本原理和无菌操作为前提,以获得纯化的大肠杆菌菌落为目标,以安全为第一保障。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帮助。

下面结合实际操作提出几个注意点或建议:

①以安全为第一要务。本实验最好选择非致病菌种,如本课题教材中的大肠杆菌等,这样可避免操作者被感染的可能。本实验用到的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锅、酒精灯、紫外灯等仪器设备都要先培训、后使用,并填好使用记录,强化安全意识。

②以无菌操为关键要领。由于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该实验稍不留意就会失败,所以无菌操作显得尤为重要,且细节很多,我们可以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在制定实验计划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可行性,然后将每一个应该注意的无菌操作环节都做好标

注;在具体实验操作时,每组至少要安排两位同学监督操作是否遵循的了严格的无菌,并做好记录,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也便于查找实验失败的具体环节和原因。

③体现对照原则和重复原则。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的恒温箱培养,未接种的作为空白对照,只有上面培养基完好且无菌落产生,才能说明培养基配置成功了,才有可能得到大肠杆菌单菌落,否则实验只有重做。为了确保实验成功的概率,可以适当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基的数目,避免由于偶然原因导致实验失败,延长了实验周期。

④以获得标准的大肠杆菌单菌落为主要目标。由于学生不清楚大肠杆菌菌落特征,教师最好事先提供一个参照,这个参照可以是培养好的菌落,也可以是图片。引导学生从菌落颜色、形状、大小、光泽等方面来描述大肠杆菌菌落的特征。一般选择12h和24h为观察基点比较合适,因为微生物具有繁殖快的特点,如果培养时间太长,菌落也会连成一片,就不容易看到单个菌落了。

三、教后反思

本节课可以通过生产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物纯净的重要性。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练习相应操作,从中体会纯净培养过程中“无菌”操作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熟悉实验原理再进行操作实验,利用培养结果指导学生回顾实验中的成败并相互讨论总结,深入理解知识。当然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和危害性,一定要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个人教学设计

个人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习作《我敬佩的一个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单元的内容,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运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方法,体现人物执着追求的精神,还要求学生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本节课把学习第七组课文中人物执着专注、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作为教学目标。学会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难点则是抓住细节描写,注意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刻画,把事例写具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2、学习运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3、能根据写作的要求进行修改和评议。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抓住细节描写,注意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刻画,把事例写具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启发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的口语交际课中,我们学习了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大家帮我夸了我敬佩的刘老师,从刘老师身上,我们也想到了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可是光说不练假把式,让我们拿起笔,把他写下来。(出示写作要求)你可以写刘老师,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人。

【设计意图】简要回顾口语交际课中所学到的知识,明确这节课的目标。

二、动笔练习写片断 15分钟(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写作实践,把口语交际中交流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抓住细节描写,注意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刻画,把事例写具体

三、评改:

1、自评

写完之后请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同桌互评

把你的文章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为你改一改

生1读文,生2帮忙修改

生2读文,生1帮忙修改

3、两人展示;

①互读作文,说自己的评改意见

生1:请同桌帮我评一评

生2:口头评作文

师:具体应该怎么改,你能帮帮他吗?

②生:请大家来帮我评一评吧!

生:谢谢你!

【设计意图】学生写、学生读文、学生评,在口语交际和习作过程中,把权力交回学生,学生的地位得到体现。师生、生生、师班互动充分,学生的互评形式多样。

四、同学们,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现在,让我们把作文粘贴成一排,互相阅读,互相进行思想交流吧。

师:思想不停、交流不止,同学们课间还可以继续阅读交流。时间关系,请大家坐回原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互相欣赏习作,让快乐的情绪继续下去。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文章。

五、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师:我们学习了怎样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方法。俗话说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天你写的是“我敬佩的一个人”,相信以后你也能成为令别人敬佩的人。同学们,努力吧!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要点,让知识在课外得到延伸。

六、板书设计:

动作 语言

我敬 佩的一个人 神态

心理

具体事例 精神品质

【设计意图】此板书,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本次习作题目是“我敬佩的人”而且是“一个”人。写作的过程中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在写人的过程中,用上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

个人教学设计2

最近聆听了x教科所王纬光所长的讲座,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受益匪浅。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要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的“教学追求”。我想课堂教学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我认为有效地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4.目标要有效: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对教学过程任务具有导向作用。课堂的有效组织。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课后的有效练习。量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灵活的应变能力,熟练的驾驭能力,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都有赖于教学各方面持之以恒的锻练。

个人教学设计3

《我敬佩的一个人》教学设想和目标

1.拜访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细节、抓住人物活动的语言、神态、动作,并学会倾听与记录。培养搜集和储存素材的能力。

2.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内容清楚具体。

3.学习敬佩的人的可敬之处,关注学生的独到感受,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精神,让心灵得到净化,享受一次高尚的成长体验。

4.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

5.培养自主、民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6.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7.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我敬佩的一个人》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本单元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敢于追求真理,有独立人格的伽利略,如痴如醉、执著追求艺术的罗丹,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聋哑青年,执著、勤劳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开辟菜园的父亲。他们让我们敬佩,他们坚持不懈的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或者你了解的值得敬佩的人。

二、交流激趣

1.组内交流:

①要求把事情说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②轮流说出自己敬佩的人。

③组内评价并评选出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帮助完善。

2.全班交流:介绍人物的品质、事例是否具体,是否表达了敬佩之情;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语句连贯,情感真挚。

3.互动互助:学生可以为交流的同学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

《我敬佩的一个人》第二课时

一、回忆再现

师:上一节课的口语交际中,同学们讲了那么多可敬可佩的人,有严寒酷暑中默默奉献的清洁工,有下岗再创业取得成功的阿姨,有身残志不残刻苦学习的同学,有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爸爸妈妈……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

1.谁说的人物令你肃然起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他是怎么说的?

2.回忆自己在小组和班上交流时,受到别人赞扬的地方。

二、明确要求

同学们读一读书本上的习作部分,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说说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学生交流,老师打出字幕:

(1)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三、创设情景

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典型的录像画面再现人物,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感知、体验唤起学生的思维,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观察方式、语言描述、情感传递,在无形中起到导察、导思、导情、导行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敏锐地思维,细致地观察,正确地感受。

播放录像:一名清洁工顶着烈日,打扫清洁的情景

1.仔细观察这位清洁工打扫时的情景,即:动作、神态,发挥想象。

2.学生把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和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小组中去交流、引导。

3.班上交流:对照习作要求,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取长补短。

播放录像:一名下岗的阿姨白天求职,晚上回家后伏案灯下,刻苦学习的情景。引导仔细观察后,练习说。

师:刚才同学们看了两段录像,大家通过仔细观察,在讨论时说的言之有物,语之有情,字字句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写作文时写作思路必须要清晰,你敬佩谁,敬佩他(她)的什么?为什么敬佩?都得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四、选择素材

1.选择素材。从众多人物的素材中进行筛选,你选择写谁?提示:

(1)你熟悉的,你身边的人和事,从生活中寻找。

(2)事例典型,能够突出人物特点,也觉得有话可写的。

(3)在脑子里进行搜索后,迅速确定要写的人。

2.组织交流。

(1)把所思考的内容简要的写出来。

(2)同学交流,听一听同学的建议。并相互介绍准备的过程与方法。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我敬佩的一个人》第三课时

一、结合课文,启发引导

1.读一读:找出课文中写人的文章读一读,课文是采用什么表达方法写人物事例的?

2.想一想: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外貌的语言,及“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起了什么作用。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让学生明确: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把人物写“活”。

(2)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及由衷的歌颂与赞美把情感写真。

二、作文起草

1.提示激兴:要表现人物的品质,一般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及心理活动等去观察、琢磨、进行描写,重点写好语言和行动,以描写人物的神态和外貌作衬托,在描写过程中穿插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2.拟定初稿。

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步过渡到写“小心文”。四年级的学生还属于写“放胆文”的阶段,鼓励学生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我手写我心”,不受形式的束缚,不受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

三、正面引导,鼓励修改

1.学生自改习作,对照习作的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修改。

2.共同交流修改。

(1)让学生以自己的作文为例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修改方法,教师巡视点拨。

(2)和同桌一起交流修改,相互取长补短。

(3)鼓励学生拿出自己写的文章在班上朗读,共同讨论,找到最佳修改作文的方案。

(4)教师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态度、方法进行评价。正面引导,鼓励学生再次修改。

四、评议赏识

1.把自己写的作文大声地朗读给同学听,让大家一起分享成果,感受快乐,或由学生自己选择欣赏某同学的作文来读。

2.好的习作予以肯定,有不足的习作在鼓励的前提下提出修改的建议。

3.各自再进行修改,评比优秀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评议、推荐。

4.教室的文化栏里,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组织学生参观、阅读。

教学反思:

1.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渐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锻炼他们的观察、感受、思考、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是要不断地强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善于搜集、储备习作素材的意识,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2.寻找习作与口语交际的衔接点,让口语交际与习作有机融合。让习作在口语交际中生成,让口语交际的对话交流方式成为学生实现轻松作文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平等、民主的对话平台。学生畅说见解,放飞思维,开拓创新,思维在反复的碰撞中成长。

3.《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提出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要求。因此,习作教学不能死死盯住技术层面的操作,而是要在关注如何扩大搜集写作素材的范围,如何提高写作和修改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写作的快乐,享受写作的快乐,也是让人分享自我感受和体验的快乐,分享感受生活的快乐。

个人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

2、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3、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具准备:

小黑板学生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人:父母、同学、老师……通过书刊、电视等也了解了很多人:革命前辈、英雄模范、时代精英…在这些人中,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他(她)吧。

2、指名若干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听得出来,大家心中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二、说说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一)导语:

前两天,就让同学们预习了本次习作要求,大家都作了相应的准备。下面就把你喜欢或崇拜的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提出说的要求:

1、想好要介绍的人有什么特点,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他(她)长什么样?说话有趣吗?有没有在说话、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等。

2、重点讲清你为什么喜欢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欢或者崇拜?你崇拜他(她)什么?

3、谁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欢或者崇拜的人都行。

(三)、练习说。

三、根据所说,打草成文。

(一)、师相机点拨。

a)导语:把我们喜欢或崇拜的人介绍给大家是一件多么让人愉悦和满足的事情啊!大家拿起笔来,把你心中最喜欢或者最崇拜的他(她)写下来吧!

b)请大家对照评分标准写好本文。

(二)、生列提纲,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四、布置作业

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表达写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

外貌描写要形象

事例描写要具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自己的“写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一文,看是否体现了本次习作的主题。

2、继续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3、在与同学的交流修改习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仔细阅读自己的“写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一文,看是否体现了本次习作的主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

小黑板优秀习作和不成功的习作各准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反复朗读细心修改

1、自主修改。

有一句话叫:“文不厌改。”这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除的地方划掉。

2、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二、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1、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三、布置作业,完成习作

自己再次修改习作,抄在本子上。

板书设计:

表达——写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

个人教学设计5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手工书设计的相关知识,学习手工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对书籍设计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习手工书的设计要素,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能用有创意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进行手工书设计和制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以创意为中心的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耐心、细致、整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书籍的情感。

教学重点:

手工书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手工书的设计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不同造型的书(自制)

教学流程: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问题导学、师生释疑、系统知识、师生互动、实践体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小结拓展。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纸”上谈兵)

播放视频。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拿出几本不同造型的书)你更喜欢哪本?为什么?

小结:一本吸引人的书除了拥有内涵以外,书籍的设计也非常重要。

既然大家爱读书,那一定对书的结构很了解吧。(学生拿起书指着各部分结构说出名称:只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封面、封底、书脊等主要结构即可)

二、发展阶段:(书归正传)

稍加评价后,问:那你知道一本书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播放视频:《一本书的诞生》)

一本书的'制作要经过这么复杂而艰辛的工作,太麻烦了。看老师给大家变个小魔术(一张纸一本书),然后写上书名和内容,对封面和封底、书脊加以装饰就是本完整的书了。这是咱们现在的书的样子,那有谁知道书的发展演变过程,

小组讨论作答后,请学生看屏幕:竹片书、卷轴书、线装书、册页书、现代书。刚才老师用一张纸就做了一本书,你还能有哪些办法做出一本书来?

(小组讨论)选两个小组悄悄告诉老师讨论结果。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但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呢?你们的创意能变成现实吗?

我好期待啊! 进入下一环节:

三、体验实践:(纸板也奢华)

请同学们开动想象,将创意变为现实。

1、同学们制作前我来抛砖引玉。(播放微视频:成品书欣赏)

2、制作要求:

a、方法不限,内容自定,用准备好的工具材料制作一本手工书。

b、根据书籍内容设计恰当的装订形式和外部形态,具有创造性。

c、工具材料的使用注意提醒。

d、作品要力求细致。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视频: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和手工书作品欣赏)

4、作品完成后,进行小组作品展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选优秀小组,教师将自制书籍赠与学生作为鼓励。

四、课堂小结:(书不释手)

手工书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更要用心去感受。要用创新的思维、发现的眼睛去完成一件收手工书作品。让我们从“做一本书”到“认识书,爱上书,爱上阅读”,做到书不释手。

五、课后拓展:

课后注意观察,收集图片和文字,还可以贴上自己的藏书票,将自己的手工书制作完整。

个人教学设计6

〖学生实态〗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开展,我县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居住环境也相应改善了。近几年来,一座座新建的居民楼拔地而起,一幢幢红砖瓦房井然并列,社区建设正趋于合理化、文明化,社区人民的文化精神生活日趋丰富,这就为学生认识社区、理解社区的概念奠定了物质基础。据我在课前调查,我班有55%的学生住在近几年新建或重建的居民区中;有10%的学生家庭由于商贸活动的需要,随父母搬迁至此;还有35%的学生仍住在原址。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自己家所在的村或街的名称和门牌号。那么什么叫“社区”呢?对于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大多数学生又是第一次从概念上接触“社区”,因此,在上这一课题时,应该帮助学生从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说起,让学生一步一步来认识和理解“社区”。

〖教科书分析〗

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以社区为中心,从社区的居民、设施入手,加深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社区的认识,由此拓展到对不同社区的了解。这个单元通过三个主题引导学生,从“共同生活―共同需要―共同参与”的角度认识社区。从逻辑的角度来讲,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认识―提高―升华”的过程。因此,作为第一个主题《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中的第一个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应该帮助学生丰富感性认识,知道什么叫社区,从而了解社区的发展变化。教科书中的底图反映的是小文和乐乐生活的社区图景,上面还配有许多充满着生活气息的社区生活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介绍,旨在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从认识自身居住地区的人群开始,逐渐懂得“社区”的两层含义:

1、社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2、人口流动是近几年来社区发展变化的重要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地人进入本地区从事商贸活动,所有的人都在为社区的变化、家乡的繁荣、祖国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有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这是本课题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本单元的导读图反映的是从空中俯瞰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区场景。上课时,应该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优势,由此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引发学生了解和探究社区的兴趣。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故事,以及自己所在的城市或农村社区的图片。

(二)教师准备

专题片:《今日清水》《清水全貌》。

〖本课题教学目标〗

1、认识社区,初步理解社区的概念。

2、知道社区是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组成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区里。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情景导入。

2、讨论。

3、播放专题片《今日清水》。

4、升华主题。

5、布置作业。

〖实施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并通过投影仪出示单元导读图。

师:一曲优美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了希望的田野――可爱的家乡。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在清水,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气候宜人,享有“塞外小江南”的美称。这里的人们勤劳、忠厚、热情、大方。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这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们瞧,马路加宽了、楼房增多了,到处是花坛、绿地,方便人们生活的公用设施随处可见。请同学们跟随着镜头,一起欣赏一下我们清水的风貌吧!

2、播放专题片《清水全貌》。

(二)讨论

1、课题讨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生活的地方美吗?请你们告诉老师,你家住在哪儿?

生:我的`家在学校后面的窠老村。

生:我的家在东关综合市场居民楼。

生:我的家现在住在北环路1号楼。

师:请你再告诉老师,你家以前住的地方好吗?

生:(点头)可以,我家以前住在乡下,自从爸爸调到县城后,我们就在北环路买了一套房子。

师:噢,那这个新家一定很漂亮吧!老师可要到你家去转转,你欢迎吗?

生:(兴奋)那当然好啦,我非常欢迎老师来我家做客。(全班同学都笑了,气氛轻松活跃)

师:还有谁的家和这位同学一样,也是从外乡或者外地搬到县城来的,请讲给大家听。

生:老师,我家以前住在张川县,是前年搬来的,我现在住在蔚文村。

生:我家以前住的是平房,去年搬进了原泉街的新楼房。

生:我家也搬进了新楼房。

师:(高兴地)很好。看得出,同学们的居住环境都得到了改善,而且每位同学都在所在的居民区幸福地生活着。同学们,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外地人或外乡人进入县城从事各种活动,同时,本县也有一些人到外地去,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区的进步、家乡的发展、国家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那么,什么叫社区呢?请你们讨论一下。

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讨论结果。

生:我们清水县就是一个大的社区。

生:社区就是我的家乡――清水。

生:我住的蔚文村就是一个小的社区。

生:社区就是一个地方,有许多新房子。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不错,那么什么叫“社区”呢?请你们再阅读一下教科书,看一看书上又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把教科书翻到第2~3页,请你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并欣赏图片。

(读后请学生展示家庭幸福生活的图片,以及所在村或街的图片,再次交流汇报成果。)

师:请你们自由发表看法,说说什么叫社区。

生:老师,我知道社区就是由许多人共同组成、共同生活的地方。

生:我知道了不仅我们这里有社区,其他地方也有社区。

生:窠老村、蔚文村、原泉街住着许多人,这些地方也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社区。

师:对了,我们把许多人居住的地方叫社区。社区里生活着许多人,每个人都按各自的习俗幸福地生活着。同学们,就拿我们清水县城来说,为了方便居民生活,按区域划分为四大社区,即东关社区、西关社区、城南社区、城北社区。下面请你们按照方位,说说你所居住的地方属于哪个社区。

生:我家住在窠老村,属于城南社区。

生:我家住在蔚文村,属于西关社区。

生:我家住在东面,属于东关社区。

生:我家住在北环路,属于城北社区。

师:你们说得很好。社区里生活着许多人,我们县不仅有汉族,还有回、藏、朝鲜、满、白、土等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平等互助,彼此按各自的民族习俗幸福地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区的文化生活也日趋丰富了。就拿我们清水来说,每年社区都要举办多次社区文艺演出和体育运动会等。近两年,社区扩建了广场,为方便居民的生活,增设了许多健身娱乐设施。同学们,我们应该为生活在这样的社区而感到骄傲。

(三)播放专题片

播放专题片《今日清水》。

(四)总结全课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济蓬勃发展、国际地位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在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但是我相信,只要生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都努力奋斗,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五)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调查社区的环境。

调查内容:

1、初步了解社区环境的基本情况。

2、初步了解社区都有哪些主要的生产活动。

3、初步了解社区在建设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环境方面的问题。

4、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了图片、录音、录像等教学手段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社区,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本地学生而言,由于处在偏远地区,学生接触的新事物太少,对社区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现状,我首先让学生从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说起,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社区”这一概念。通过讨论―认识―讨论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懂得社区就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并且从小小的社区生活中可以透视出祖国的发展变化,进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交流热烈,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但是,我同时也感觉到,课前要求学生对社区进行的调查,有些流于形式、过于简单,不够充实,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联系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时显得浮于表面,不够扎实。课外的调查材料还应该再生动和丰富一些,以便为下面进一步认识社区打好基础。

〖评析〗

刘兰兰老师设计并执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查阅图片资料、观看录像、调查走访等手段,学生既了解了自己生活的社区,又能从小小的社区生活中透视出祖国的变迁和时代的召唤,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使教学空间没有局限于课堂,课内活动向课外延伸,也使学生真正融入了社会,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但是,课堂中的讨论虽然使学生的学习体现了自主探究,但不够深入。今后不仅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使讨论所反馈的材料更加生动、丰富,更加突出教育的有效性。

个人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学生在自己关心、熟悉的情境中,掌握创建复杂不规则表格(编辑与调整表格、格式化表格的综合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同学及课本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课堂知识完成个人简历的制作;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让学生通过个人简历表的制作,了解现实社会竞聘上岗的趋势,对未来走入社会提前奠定心理基础。

(二)课题分析

重点:复杂不规则表格的制作;

难点:编辑与调整表格,表格调整为无边框。

(三)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系统地学习了在word的操作、编辑等基本知识,对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使用也比较熟悉,已掌握了简单表格的创建与编辑。

2、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自身出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提出设计“个人简历”为任务,与学生密切相关。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观察分析,通过实践掌握,发现问题,协作学习

(五)教学素材准备

环境:多媒体机房(带电子教室)

素材: word制作的个人简历;彩色线条图片,头像图片。

(六)教学内容和过程

1、情景引入:

1)、展示一个小动画《“小强”求职》,虽然这是一个带点搞笑的flash动画,但却真实的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竞争,优胜劣汰,以后我们大部分同学大学一毕业也要应聘上岗,都要去求职,那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到自己的岗位呢?我们要有扎实的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有特长。同时我们要带着自己的简历去面试,我想一份精美的个人简历也可以增加你面试时印象分。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就要用我们学习的知识word表格制作来完成一份自己的个人简历,让别人更快更准确地了解你。

2)、效果展示

这是老师大学毕业时制作的个人简历,学会这节课你们也能制作出这样甚至更好的简历。

个人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精心的选材,组织巧妙的结构。

2、感受冰心与巴金的纯真友谊,学做真人。

教学重点:

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僖藻尹汲靳笃

2、介绍古代一些表现友谊的诗歌。

赠汪伦 问刘十九 别董大

李白 白居易 高适

李白乘舟将欲行, 绿蚁新醅酒, 千里黄云白日曛,

忽闻岸上踏歌声。 红泥小火炉。 北风吹雁雪纷纷。

桃花潭水深千尺, 晚来天欲雪, 莫愁前路无知己,

不及汪伦送我情。 能饮一杯无? 天下谁人不识君!

3、请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古今中外关于友谊的小故事。

三、简介冰心、巴金的生平事迹。

冰心(1900-),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19在北京求学时即投身“五四”文学革命。1923年因成绩优异,提前获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及学校颁发的金钥匙奖,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硕士学位,随即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系任教,并在清华大学兼课。1954年以来当选历届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集《小桔灯》。另有《冰心著译选集》、《冰心文集》等。

巴金(1904~)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春天里的秋天》、《寒夜》等,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四、整体感知:

1、如:淡交如水。语出《庄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

学生讨论,课文中写了冰心和巴金哪些典型事例。(自由发言。)

再讨论,为什么要写这些事例,而不写冰心参加过“五四”运动;巴金勤奋写作,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启发学生应如何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就选,不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就不选。)

3、概括文章的主题。

本文选取了冰心和巴金交往的典型事例,表现了这两位文学巨匠纯真的友谊。

4、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用典型事例说出一个人的特点。

五、延伸拓展:

1、平时我们看电影、电视放松自己,娱乐身心,那么,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友情的影视呢?

生答:《香樟树》、《山鸡故事》、《不能没有你》、《难兄难弟》、《兄弟连》、《红苹果乐园》。(3分钟)

2、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感人的名人友情故事呢?(5分钟)

生答:桃园三结义、高山流水、歌德席勒、鲁迅、马克思恩格斯。

3、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与好朋友之间又感人的故事吗?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5分钟)

4、(真情告白)也许,为了追求理想,我们不能与好朋友天天在一起,如今新年到了,你想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请用笔写下来。(5分钟)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寄语:相识是缘,相知是福,成为挚友是幸,我愿与每一位同学成为好朋友,共同谱写一曲人间至真至纯的友情之歌。

2、结束语:友情是写不完的、说不完的。歌德说:恋爱中的男女都是诗人,而我要说:友情中的男女都是诗人。你们写的一定是人世间最美的诗篇。真正的友情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结束也不会随空间的阻隔而淡忘,它只会永远燃烧在我们心中!

个人教学设计9

【习作要求】

1.通过写自我,让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个体,独特的个体。

2.能选好角度,用典型事例说话。

3.做到语言活泼清新,主题鲜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作前热身

对一个人的了解,莫过于自己了。我是谁?我这个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先听听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吧?(师介绍自己)

(二) 选材点拨,明确写法

1、经常照镜子吧,今天再来照照,把镜子中的自己,用笔写下来。

2、学生交流,归纳小结,板书:外貌描写

3、你知道能照见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特殊的镜子是什么吗?告诉你,是其他人的眼睛。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你可以到同学、父母、长辈中间作个小调查:除了名字之外,他们还会怎么称呼你?为什么这样称呼你?搜集一下吧:

同学——

父母——

长辈——

4、学生交流,归纳小结,板书:性格特点

5、师启发引导:生活中最熟悉的最了解的人就是自己。可是,要说起来,却会不知从何说起,不知道说些什么,所以,作文前的选材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回忆自己成长历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或者充满童趣的实例,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请你来说说自己的一些事情吧。

6、学生交流,归纳小结,板书:具体事例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捕捉能反映特点的地方,启发引导学生说具体)

7、师:大家说得真好,在这些事情中,就藏着一个独特的你,这个人就是你。

说明:

本堂课本着“激发学习动机→交流、愉快的参与→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出更加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的事例。所谓特点,就是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才可能使这个人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作文也才能出新,与众不同,别具一格。这是文章最为可贵的地方。因此,此环节旨在通过“把镜子中的自己画写下来、别人口中的绰号、我的童趣故事”几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懂得写自己时要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

(三)佳作点评,拓展思路

1、出示例文,完成练习。

例文一 我这个人

我呀,叫朱慕尧,今年12岁,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在新兴小学五(2)班读书。

我这个人个子有些高,排队时总做队伍的小尾巴。脑袋大大的圆圆的,当然会让人联想到足球。俗话说:“脑袋大,脑水足。”所以亲戚朋友都说我聪明。我自我感觉眼睛大大的,水灵灵的,可妈妈却说我眼睛小,因为一见阳光,我的眼睛就会眯成一条小缝。我经常大口大口地吃饭,张开大嘴,会看见我的牙齿有些稀疏,我的大门牙早就被人给扛掉了,到现在还没装上。原来我是一只漏嘴巴的“小公鸡”,吃饭总是漏饭粒,在妈妈的监督下我终于改掉了这个坏习惯,现在吃饭可是“颗粒归仓”了。我的.脖子有些粗,还有些短,等到冬天穿上棉袄,几乎就看不到我的脖子,妈妈常取笑我。我的肚子又圆又大,跟爸爸的“将军肚”差不多。

我这个人呀,别的爱好没有,唯一的爱好就是玩电脑。什么电脑写作班、电脑绘画班……凡是跟电脑有关系的,我一个机会都不会错过。我这个“小电脑迷”只要拿上鼠标,什么事 都不管了。有时妈妈叫我做事情,我假装没听见,非得妈妈来拉耳朵,我才肯站起来。

我这个人就这样,你愿不愿意跟我交朋友?

例文二 我这个人

我叫陈远,由于“远”和“圆”读音相似,不知从哪天起,大家都叫我“小圆子”。我的脸又长得特别圆,久而久之,我觉得这个外号倒挺有意思的。

我跑步时,两脚替换的频率特别快,而步子又特别小,跑起来一步紧跟一步。每次跑步,同学们都笑我:“小圆子,你跑步真有趣,像一只球在滚,滚得快极了。”啊,是吗?我可是从没有看见过,不过我知道我跑得挺快的,尤其是短跑。在运动会上,我居然也会“滚”出点名堂来了,和其他三人“滚”出两次4×100米接力第一,两次100米第六。能为集体争光,我真自豪。

我最喜欢说话,语速又特别快,就像竹篓倒豆子一样,一下子能滚出上百颗圆豆儿。可我这个人生就是头脑简单,什么事情都是来不及仔细考虑会脱口而出,以致有时上课也会和同学争论起来。唉,真是,……我真想把“圆豆儿”吞下去。我是科代表,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我爱我的集体,生活在集体中,就是要为集体作贡献。可有时工作不顺利时,我还好几次掉了“金豆儿”———眼泪。不过我还是愿意为集体工作的。我爱掉“金豆儿”,因为“金豆儿”也是圆的。

不过,“圆”也会给我带来不少麻烦。在做数学题时,我往往会把小数点点错,使最终的答案相差十倍、百倍;我也会因为漏看一个零,以致一道数学题从头错到尾……

“小圆子”这个外号,对我真是太合适不过了。我这个人呢,好比一滴圆圆的小水滴,只有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我愿去拼搏,去夺取光彩夺目、圆圆的金牌,而无愧于一个新世纪的学生。

(1)文中的两个小主人公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的?

(2)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你从两篇例文中学到些什么好方法?一起交流。

说明:

第一篇例文,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小作者的语言很风趣,很生活化,在介绍自己外貌的时候,非常有趣,把一个可爱调皮的男孩展现在大家面前,读来很让人忍俊不住。第二篇例文以一个“圆”字立骨,描写人物,组织材料,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得鲜明生动:脸长得圆,跑步像圆球在滚,说话像倒圆豆儿,爱掉像圆圆的“金豆儿”(眼泪),甚至粗心也和圆相联系——往往点错小数点,漏看一个零,文章最后说,我是一滴圆圆的小水滴,要全力去夺取圆圆的金牌。无论是成功的自豪,失败的懊丧,还是对理想的追求,都从一个“圆”字派生出来,“圆”是这些事物的外部特征,这一字也就成了统领这些材料的凝聚点。尽管材料十分琐碎,但由于红线贯串,仍然显得十分集中。

这两篇例文各有千秋,展示自己、介绍自己,抓住自己性格中的主要特点,通过几件具体的、典型的事例,突出自己某一或某几方面的性格特点,力求写出个立体的、充满个性化的自我,写出自我的风采。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文章的构思上,都能帮助学生在比较和交流中打开思维,借鉴写法是例文学习的目的所在。

(四)指点迷津,总结角度

1、写自己的文章,你可要大胆的写,这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另外,选好一件事情也很重要,否则,别人会以为你在吹牛,最后,加上活泼生动的语言,能让大家更喜欢你。要常自我追问,我们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个性,准确的认识自己。

2、那么我们怎么追问自己呢?小组讨论讨论。

3、交流、归纳

追问角度参考:个人简况、家庭情况、外貌体型、性格特点、生活态度、爱好特长、成长经历、人际交往、优点缺点……

可以写个人简况:姓名、家庭住址、出生的时间、年龄、名字的由来、名字的涵义……

可以写我的长相:漂亮的我,丑八怪的我,胖胖的我,瘦瘦的我……

可以写我的性格特点:淘气的我,娇气的我,嘴馋的我,热情的我,倔强的我,憨厚的我,实在的我,骄傲的我,爱哭的我,爱笑的我,爱出洋相的我,爱睡懒觉的我,马大哈的我,好动的我……

可以写我的内心世界:我的梦想,我的渴望,我的追求,我的喜悦,我的烦恼,我的悔恨,我的眼泪,我的委屈,我的哭诉,我的自责……

可以写我的爱好特长:爱读书的我,爱画画的我,爱听音乐的我,爱唱歌的我,爱踢足球的我,爱作文的我,爱写诗的我,爱种花的我……

可以写我的成长故事:我惹了祸,我出了丑,我挨了打,我做了一件荒唐事,我的一次冒险经历等等。

4、我们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就要抓住自己的一到两个特点来写,不能面面俱到。而且,还要把自己的特点像刚才的同学一样,把它说明白,写清楚。(板书:写清楚)

说明:

小学生的思路比较狭窄,教师通过“追问”来打开他们的思维,帮助学生选好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直接取材,从日常生活入手,要选取那些最能展现你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例,反映你的性格特征。要仔细地审视自己,无情地剖析自己,逼真地描写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这样才能使一个充满个性的“我”跃然纸上。

(五)完成习作,交流修改

好了,老师已经帮你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请仔细回忆,写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你,一个个性的你,好吗?最后,老师还提醒你:别忘了,给你的文章加一个最精彩的题目。

1、静心思考,独立选材。

2、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3、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个人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2、选择身边值得佩服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做到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3、学会评改习作,并在互评互改中感受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以及自己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审题立意

1、师:早就听说四(2)班的同学聪明能干,个顶个的棒,今天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是一段绕口令。

出示ppt:门口吊刀,刀倒吊着。

谁来试试?指名说,师说。第一次就能说得这么流利,我由衷地敬佩这些同学,引出“敬佩”。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具有令人敬佩的地方。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练习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板书题目)。

2、ppt出示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1、指名读

2、学生汇报

3、这个人可以是谁呢?

4、出示ppt,教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从习作要求中把握信息,这次作文要求写人,是我敬佩的一个人,他(她)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重要的是要用具体的事例写清让人敬佩的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抓品质(特征),具体写(板书)

二、确定对象,抓住品质

1、“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敬佩的人是谁呢?请在纸上写出来。

2、他(她)长什么样子呢?真想见识一下呀,谁想介绍一下你最敬佩的人?在请大家介绍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朋友。

ppt出示文段1: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指名读,你从这段话读明白了什么吗?(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小虎子帅气可爱的形象,我们作文的时候只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也能突出表现物的形象。)

3、在写人的文章中外貌描写必不可少,现在就请你们像这样介绍一下你敬佩的`这个人吧。生介绍,师适当指导。

4、你为什么敬佩他呢?请你接著名字在纸上继续往后写,用一句话写出他(她)的高尚的品质或特长本领。

ppt:伽得略是一个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人。

哥哥骑自行车的技术好极了。

5、生汇报。

6、根据学生汇报,ppt展示:孝敬父母生活节俭、工作认真、善解人意、宽厚待人、爱读书、讲卫生、聪明机智、热心、幽默、技能出众……

三、文段导航,把事情写具体

师:同学们,你们写出的这句话就是你今天作文的中心句,你的作文就要围绕这个句子展开。怎样才能证明他(她)的精神品质或特长本领值得你敬佩呢?那就要用到具体事例。

1、以文段为例,讨论怎样才能把事写具体?

ppt出示文段2:我佩服他最爱画画。备好颜料,拿起毛笔,挥笔作画,还真有小画家的气派呀!小虎子一笔一画地画完一只小鹿,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哈哈,这哪儿像鹿,简直是一头驴。”被我这一取笑,小虎子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我本以为他会扔掉毛笔,跑到一边去。可是没想到小虎子又换了一张纸,重新作画,我赶忙凑过去,像老师一样指导他,看他那酷爱学习的样子,真像个小学生。

教师读,你又读懂了什么吗?

a、运用多种描写方法b、好词佳句c、总分的写法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

2、请你像这样围绕你写的中心句,抓住你敬佩的人的品质,说件最能体现他的品质或本领的事给同桌听。

3、口述所取的事件,然后全班共议,教师点拨。拓宽选材范围,丰富写作素材。

4、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要想把人物特点写得鲜活,就要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写具体。

那在一篇作文中,是不是每一种描写都要运用到呢?选择适合这件事的,选择自己擅长的。

指导:如果写两件事最好用到过渡句,这样文章的结构就会清晰。

出示提示:过渡句

1、爸爸不仅待人宽厚,还很关心我的学习。

2、我的朋友不仅自行车技术好,还很幽默。

3、李伯伯不仅讲信用,还很乐于助人。

4、老师不但讲课有趣,而且很有爱心。

5、爷爷不仅生活节俭,还喜欢关心国家大事。

四、回顾板书过渡到习作:要把金针度与人

指着板书小结:同学们,现在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写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描述他的外貌特征,让我们知道他是什么样子,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内在的优秀品质,然后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其中,要把事例写具体,就要通过我们观察到的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即“抓品质,具体写”。

现在动笔写有困难吗?写之前老师有四点建议:

1、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可以直接点题,如《让我敬佩的人》《令人尊敬的老师》等。也可以用“特点+人名”的方式,如《永不言弃的爸爸》《要强的同桌》《能歌善舞的小琴》等。

2、开头结尾举例

开头:

a、在我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的人。有我讨厌的,有我喜欢的,也有我敬佩的。其中有许多人都已经被我淡忘了,但有一个人却深深地映在我的心中。

b、要是说起让我敬佩的一个人,那这个位置就非他莫属了——一个和蔼可亲的清洁工

c、设问

d、排比

结尾:

a、xxx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乐于助人,正值、诚实,付出代价不图回报。

b、她真是一位好老师啊!真值得我敬佩的啊!

c、我要学习……

3、要一气呵成,不要因为一个字不会写就停下来翻字典或问别人,这样就把思路打断了,先用拼音代替,最后集中解决。

4、如果认为时间够用可以写全文,觉得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写片断,写完后要自己认真修改。

五、动手习作:

板书设计:

我敬佩的一个人

开头: 外貌

抓品质 动作

典型事例 语言

具体写 心理

个人教学设计11

忙碌而充实、疲惫却喜悦……是啊,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这忙碌、疲惫中充实、喜悦、收获着。我将吸取遗憾的教训、收获的经验,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现根据市、区、学校的工作配档,制定如下20xx年个人工作计划:

一、思想政治工作计划

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政治学习,记录政治笔记,提高觉悟和意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 概述道德修养(dào dé xiū yǎng)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不同社会、时代和阶级的道德修养有不同的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更多>>

,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

二、教师个人业务工作计划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订阅专业杂志,浏览音乐网页,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

三、课堂教学工作计划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快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0分钟井然有序、包容性大,信息量多、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作到课前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熟悉教学软件的操作过程,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课中全神贯注。处处体现音乐课特色,用旋律代替老师的指令,琴声就是他们出发的号角,让学生始终处于音乐的欢快氛围中。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运用谜语导入新课、故事贯穿课堂始终、音乐游戏中解决枯燥的乐理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的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老师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兴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个人教学设计12

一、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生字、生词的掌握。

二、教师指导学生赏析课文,并讨论下列文题: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归纳小说的主题。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小说通过对帕霍姆为拥有更多土地而累死的叙述,评判了贪得无厌的人,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现象。文章先写帕霍姆的贫穷状况,又叙述她的贪得无厌的事情,最后对这种人进行了评判和嘲讽。

2、为什么我们对文章所叙述的人物的贪得无厌不感到厌烦?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文章两次写到帕霍姆买地,一次写他用脚“圈地”,均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贪婪,但我们不觉其烦。这是因为作者总是采取不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人公的贪婪进行刻画。

3、你有没有想到主人公帕霍姆最后的结局?这样的'结局你认为是不是最好的?为什么要特地点名“刘英尺’?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因为他想追求最大值(得到了),结果超越了身体极限(人死了)。这样的结局当然是最好的,因为它把许多相反的东西,尖锐的矛盾集中到了一起,引起读者更多的思考。如果换成算计得恰好,即获得了可能限度内的最多土地,人又完好无损的喜剧结果,或者眼看无望,干脆放弃,至多就损失一千卢布的结局,则寓意、主题就很欠缺。

4、讨论小说的主题。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主要是批判和嘲讽贪得无厌,但也客观表现了一个受人赞赏的个性。

5、开头部分帕霍姆两次买地的故事,有没有必要写?为什么?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有必要。因为前两次买地为最后一次得到土地却丧了命作铺垫。帕霍姆过分的的贪心是逐步发展来的,也是前面过于顺利造成的。第一次买地可说是为了摆脱贫困,但进展顺利造成了他后面欲望膨胀的基础。第二次自称是为了不受穷,其实至少应是为了日子越过越好,结果更为顺利,生活强了十倍,这就大大激发了他的欲望,他希望眼前所有的土地都属于他,他的贪欲大大膨胀了。这才有后面买大批土地的决定和表现出的过分贪心。这样的情节才是故事不显得生硬和突然。直接从巴什基尔人的买地游戏说起,虽一样可以揭示主题、寓意,但可能较为离奇,教化味较重,而采用民间寓言故事或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生活味较浓,且娓娓道来,似拉家常,效果当然好。

三、课文结构

开端:帕霍姆为改善生活而欲买地

发展:两次买地

高潮:帕霍姆用脚尽力丈量大片土地贪得无厌

结局:帕霍姆悲惨死去

尾声:仅得埋葬之地

四、写作特色

1、成功的运用了心理描写,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内容环环相扣,结构层层递进。

个人教学设计13

教学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

难点读通、读顺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可以……也可以……”造句,理清课文思路。

课前

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心愿,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心愿是什么?

板书课题《云雀的心愿》。随机指导:雀、愿的书写。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学习练习:“雀、愿“的写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情境;

学习课题中的生字

二、1、指导初读: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请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和长难句学习生字、词语,初步感知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生说生字,适当点拨从字的音、形、义、组词各方面说生字,其他人纠正、补充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学习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同桌之间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讨论、理解词语培养学生合作的学习意识与能力

(3)、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人倾听并及时纠正、补充与评价读通读顺课文

3、强调生字词跟读、小组读、齐读强化生字词

三、1、引导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了本课的生字新词,现在请大家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讨论交流同桌间讨论交流合作中感知课文

3、指生说其他人倾听、纠正、补充、评价生生会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指生分自然段读其他人倾听、纠正、补充、评价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加强朗读

四、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倾听提示强调字形

2、巡视指导自己练写强化练习

个人教学设计14

习作要求

生活中有给你留下美好印象的陌生人,有你非常尊敬的亲人,也有和你十分要好的小伙伴……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成一个片段,要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清楚。

习作指导

写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是写人写事的基本功,有些小朋友认为写一个人的一件事太简单,其实,要真正写好一件事,并且这件事把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学会了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的写作方法,再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写几个人就比较容易了。

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一件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的事。这件事必须是自己感受最深的,如生活中自己被一个人的好思想好品德的行动所感动,觉得非要写出来不可。如《老师》,写的是老师爱护学生的事。而这一类的事学校里是比较多的,写哪一位老师的哪一件事最能突出这个中心呢?这就要进行选择。《老师》选择了一位女教师在天色渐暗下来时,顶风冒雨送“我”回家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的具体记叙,写出了老师慈母般的善良心地和辛勤培育幼苗的高尚品质。从选择材料的角度讲,这就比较典型。

2、选择的一件事,一定要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写清楚。要有头有尾,有具体过程,才能使读者通过这件事看出这个人具有哪些特征。

3、以一件事写人,整个记叙的过程,从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都要围绕所写的人来写。有时候,一件事往往牵涉到几个人,但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4、记事写人都要求真实。记事要注意通过具体的事情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要写出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神态,不要以空洞的议论代替具体的记叙。

我喜欢的一个人

大年初二那天下午1点多钟,我带着“礼物”去给我的老师拜年。

一进老师家的院门,我觉得这里的气氛与别处截然不同,这里既没有孩子们放鞭炮,也没有客人的'喧笑,真是静极了。

“大姐姐,你也是来给我妈妈送‘礼物’的吧?”可爱的小毛毛轻声问我。“是呀,你妈妈在家吗?”听我这么一问,小毛毛趴在我的耳边,悄悄地告诉我:“妈妈在里屋呢。你悄悄地进去,排在最后。我爸爸带着弟弟出去玩了,把我留在家里给妈妈站岗,要是有大人来串门,我就把她带到妈妈屋里。”我听了连忙伸出大拇指,夸奖了这个小“哨兵”。

我走进里屋,只见老师正在给刘明面批作文。旁边还有五六个同学像候诊似的,坐在一旁的长沙发上等着。我走到老师的跟前,说了声:“老师,我代表我们全家给您拜个年。”老师听了,抬起头来,微笑着说:“谢谢你。不过,拜年‘礼物’带来了吗?”我一听,连忙将手中的作文本一举。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用手一指说:“好,好,你先坐在那儿,一个一个地来。”王小红一把把我拉到她的身边坐下,其余的同学也都像聋哑人一样,向我比画着,表示多日不见的亲昵。

我坐在那里,不由自主地看了看老师。她中等身材,稍微有些发胖,眼睛总是那么炯炯有神,也许是过于操劳的缘故吧,使得她本来就有些发黄的头发上增添了几根银丝。再看看老师家床上的被褥,过年也没来得及拆洗;纸顶棚都发黄了,过年也没糊上新的大白纸;给小毛毛做的新衣服刚做到一半,放在打开的缝纫机上;两张大会堂春节联欢会的票,还完整地压在茶几的玻璃板底下;中午的饭菜放在老师身旁的桌子上,已经凉了……看到这一切,我想,我们真是不懂事,一定天天都有同学来打扰老师,还不如……我正想着,突然,老师那爽朗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思路。老师兴奋地说:“刘明,你这篇作文写得真不错。看来你的假期生活很丰富,写作水平也有提高。”老师说完,我忍不住问:“老师,您还没吃午饭吧?”“你们送来的‘礼物’这么好,可比我家的饭菜香多了!”老师风趣地说。听老师这么一说,我们全笑了。

这时我想:老师,你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虽然广播里听不到你的名字,报纸上看不到你的照片,但是我喜欢您,喜欢您那风趣的话语,喜欢您那美好的心灵。

【点评】

大年初二,在老师家里,五六个学生拿着拜年“礼物”“候诊”。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通过对老师特殊过年方式的描写,体现了老师对工作和沉重的责任心。对老师的肖像描写和过节时老师家里环境描写,具体、生动地刻画了为学生操劳一生,无暇顾及自己的一位辛勤园丁的形象。

【习作提示】

《我们的班主任》

提示:班主任接近学生最多,最为学生了解。可以选一件事来表现他对学生学习或生活或健康等方面的关怀,表现他热爱学生的品质。

《不知疲劳的人》

提示: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疲劳”,不知“疲劳”,就是辛勤工作,不计休息,明确了文章中心,就应围绕这个中心选材,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他的勤劳精神。

个人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突出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特长或本领。

2、能够把事件写具体,突出人物的个性形象。

3、使用个性化语言,抒发自己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

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具体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板书引导审题。

(1)用红色粉笔板书:敬佩

师:请你读读这个词(生读)说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指名生说)敬重佩服。

(2)用黄色粉笔板书:一个人

师:请你连起来读(敬佩一个人)

(3)用白色粉笔完成板书:我敬佩的一个人

师:请你再读

师:这是个作文题目,假如让你从这个题目中选词填空,你怎么填?

2、以练习推进审题。

出示填空:写作对象是(),写作的范围是(),写作的重点是()。师过渡: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人。请你打开书本135页,读一读习作要求,看看在这段文字中,你又捕捉到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生读,然后交流。

二、深入解题

1.敬佩就是敬重佩服,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佩呢?

课件展示:(认真负责,无私奉献,专心致志、勤奋好学,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身残志坚,坚强乐观、宽容善良,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自控能力强,不妨碍他人,体谅谦让,)具有这些优秀精神品质的人都让我们油然而生敬意。

2、“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你真正用心去观察,你一定会发现,在我们身边,你熟悉的人身上肯定有令你敬佩的地方。想一想,你敬佩谁?你敬佩他的什么?

根据学生交流,师适时板书

人物事例品质

妈妈刻苦学习

小伙伴苦练书法

清洁工人不畏寒暑、默默工作

叔叔阿姨自强不息努力拼搏

(设计意图: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避免学生“挥笔千言万语,离题千山万水”,先教会学生审题,授之以习作最基本的“渔”。)

二、确定对象,抓住品质

1、“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敬佩的人是谁呢?请在纸上写出来。

2、他(她)长什么样子呢?真想见识一下呀,谁想介绍一下你最敬佩的人?在请大家介绍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朋友。

ppt出示文段1: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指名读,你从这段话读明白了什么吗?

(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小虎子帅气可爱的形象,我们作文的时候只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也能突出表现物的形象。)

3、在写人的文章中外貌描写必不可少,现在就请你们像这样介绍一下你敬佩的这个人吧。生介绍,师适当指导。

4、你为什么敬佩他呢?请你接着名字在纸上继续往后写,用一句话写出他(她)的高尚的品质或特长本领。

三、文段导航,把事情写具体

师:同学们,你们写出的这句话就是你今天作文的中心句,你的作文就要围绕这个句子展开。怎样才能证明他(她)的精神品质或特长本领值得你敬佩呢?那就要用到具体事例。

1、以文段为例,讨论怎样才能把事写具体?

ppt出示文段2:我佩服他最爱画画。备好颜料,拿起毛笔,挥笔作画,还真有小画家的气派呀!小虎子一笔一画地画完一只小鹿,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哈哈,这哪儿像鹿,简直是一头驴。”被我这一取笑,小虎子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我本以为他会扔掉毛笔,跑到一边去。可是没想到小虎子又换了一张纸,重新作画,我赶忙凑过去,像老师一样指导他,看他那酷爱学习的样子,真像个小学生。

教师读,你又读懂了什么吗?

a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b 、好词佳句c 、总分的写法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

2、请你像这样围绕你写的中心句,抓住你敬佩的人的品质,说件最能体现他的品质或本领的事给同桌听。

3、口述所取的事件,然后全班共议,教师点拨。拓宽选材范围,丰富写作素材。

4、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要想把人物特点写得鲜活,就要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写具体。

那在一篇作文中,是不是每一种描写都要运用到呢?选择适合这件事的,选择自己擅长的。

指导:如果写两件事最好用到过渡句,这样文章的结构就会清晰。

出示提示:过渡句(关联词的`运用)

1、爸爸不仅待人宽厚,还很关心我的学习。

2、我的朋友不仅自行车技术好,还很幽默。

3、李伯伯不仅讲信用,还很乐于助人。

4、老师不但讲课有趣,而且很有爱心。

5、爷爷不仅生活节俭,还喜欢关心国家大事。

(设计意图:抓住三个焦点,引导学生明白,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总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记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只有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品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回顾板书过渡到习作:要把金针度与人

过渡:刚才咱们都在说假设的人,现在咱们来说说你敬佩的身边的人,他们都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什么事能表现人物的品质。为了更好地整理你们的思绪,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个填空题,请你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填空:

(课件出示)我敬佩的人是(),因为他(她)具有的优秀品质(高尚品德,特长本领????)。如这件事()。

指着板书小结:同学们,现在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写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描述他的外貌特征,让我们知道他是什么样子,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内在的优秀品质,然后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其中,要把事例写具体,就要通过我们观察到的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即“抓品质,具体写”。现在动笔写有困难吗?写之前老师有四点建议:

1、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可以直接点题,如《让我敬佩的人》《令人尊敬的老师》等。也可以用“特点+人名”的方式,如《永不言弃的爸爸》《要强的同桌》《能歌善舞的小琴》等。

2、开头结尾举例

开头:

a、在我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的人。有我讨厌的,有我喜欢的,也有我敬佩的。其中有许多人都已经被我淡忘了,但有一个人却深深地映在我的心中。

b 、要是说起让我敬佩的一个人,那这个位置就非他莫属了——一个和蔼可亲的清洁工

c 、设问

d 、排比

结尾:

a 、xxx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乐于助人,正值、诚实,付出代价不图回报。 b 、她真是一位好老师啊!真值得我敬佩的啊!

c 、我要学习……

3、要一气呵成,不要因为一个字不会写就停下来翻字典或问别人,这样就把思路打断了,先用拼音代替,最后集中解决。

4、如果认为时间够用可以写全文,觉得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写片断,写完后要自己认真修改。

五、动手习作:

板书设计:

我敬佩的一个人

开头:外貌

抓品质动作

典型事例语言

具体写心理

结尾:

下载个人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个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个人教学设计

    个人教学设计1 《我敬佩的一个人》教学设想和目标1.拜访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细节、抓住人物活动的语言、神态、动作,并学会倾听与记录。培养搜集和储存素......

    《珍珠鸟》个人教学设计

    关于《珍珠鸟》个人教学设计 关于《珍珠鸟》个人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蔓,笼,瞅,雏等13个生字,学习积累重蔓,斑斑驳驳,生意葱茏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

    《个人与社会》教学设计

    《个人与社会》教学设计 【摘 要】本课教学内容来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学校德育教材《哲学与人生》第十三课第一、二标题,教师将相关内容整合为一个问题“个人与社会”......

    《巴金这个人》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体验友情——参考阅读《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学目标: 1、 体会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情,深入体会纯真友情; 2、 激发每一位同学关注和袒露自己友情的勇气和......

    《建立个人博客》教学设计

    我的网络日记 ——《建立个人博客》教学设计 本课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17课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上网的基本方法,并学会使用电子邮箱、论坛进行网络交流......

    多彩的个人理想教学设计

    《多彩的个人理想》教学设计 资兴市第三中学 黄征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想与幻想、空想的本质区别 ②明确什么是理想 ③明确理想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同的理想造就不......

    个人教学设计思路说明反思

    个人教学设计思路说明反思 在老师布置这个任务的当天,我们小组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这个让我们既感到陌生又很新颖的作业。课堂上我们讨论的很激烈(不仔细听跟吵架似的),不过大......

    《设计1 个人名片设计》教学设计5篇

    第四单元 小设计师——综合任务(3) 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在我们的身边,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设计。以平面设计为例,大到巨幅广告,小到一张门票、一盒饮料。精美而富有创意的设计 ,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