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21:3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

湘合医组字〔2009〕3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为进一步完善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不断提高新农合基金的运行效益和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现结合我省实际,就进一步调整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提高人均筹资标准

从2010年开始,全省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其中,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年60元标准给予补助,其余60元由省、市州、县市区按现行比例承担。2010年,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标准维持20元不变,从2011年起,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元,全省新农合筹资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50元。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实际,适当提高地方财政补助标准。

二、规范统筹模式和基金分配

进一步完善“住院统筹(含住院分娩)+门诊统筹(含特殊慢病门诊)”的统筹补偿模式。从2010年开始,不再设立家庭门诊账户,原家庭门诊账户中余留的资金仍由参合农户用完为止。根据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提高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水平的目标要求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结合我省新增筹资分两年到位的实际,2010年我省人平140元补助资金中,120元用于住院统筹,20元用于门诊统筹。2011年参合农民新增的人平10元缴费可全部划归门诊统筹基金。

三、合理调整补偿方案

(一)住院统筹补偿。

住院统筹补偿政策调整的总体要求是,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住院统筹基金的补偿效益,进一步提高住院补偿受益度,调整扩充报销范围,合理调控住院率。各市县区应根据筹资标准提高的实际,结合本地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调整完善住院补偿方案,2010年实现全省参合农民平均实际住院补偿率达到50%以上,其中在县、乡医疗机构住院的平均实际补偿率达到60%左右;省、市、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药总费用中可报费用比例力争分别达到80%、85%、95%、100%。

进一步提高补偿封顶线。从2009年开始,全省参合农民住院补偿封顶线从原来规定的不低于3万元统一提高至6万元,进一步解决参合农民患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负担。2009

年底,各县市区应结合基金使用情况,对参合农民住院补助已达到原封顶线以外的医药费用,按最高不超过6万元的封顶限额给予二次补偿。

进一步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各地要根据住院统筹基金增量和基金运行情况,进一步提高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原则上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应当不低于80%,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应当不低于65%;市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应当不低于55%。次均住院费用和住院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及病员流向结构特殊的地方,可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引导参合农民合理就医,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实行住院费用总额分段的报销比例,适当降低低费用段的报销比例,提高高费用段的报销比例。

适当扩充可报销范围。调整全省新农合基本药品目录,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衔接。全省统一修订出台新农合基本药品目录,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我省现行新农合基本药品目录为基础,根据我省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实际,分别确定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级以上医院新农合基本药品目录品种和数量。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报销比例要高于目录外药品10个百分点。适当扩充新农合基本诊疗项目范围,各县市区可结合实际,将国产医疗设备诊断治疗项目和国产医用材料全部纳入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范围,合理确定由本地自行掌握的大型特殊设备检查项目(如CT、MRI、彩超、各类造影、减影等)、各类国产无法替代的进口特殊手术耗材等的报销比例。对无法进行调查取证的意外伤害,可纳入新农合住院统筹、门诊统筹补助,或实行定额补助。进一步发挥民族医药的优势,中医和民族医药诊疗费用报销比例可高出西医药诊疗的5个百分点。政策规定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卫生相关费用、计划生育费用等不得列入新农合基金支出。

积极探索单病种限价管理。各地可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和农村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中常见病诊疗规范,结合实际,对发病率较高、诊断明确、治疗比较规范的多发病、常见病试行单病种限价管理,逐步完善新农合的费用支付制度。

合理调控统筹基金结余。各地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调控新农合基金的年度结余和累计结余,原则上,当年统筹基金结余不超过15%,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总额的25%。年度或累计基金结余较多的市县区,要结合实际实施住院统筹的二次补偿。

各市州要强化对所属各县市区补偿政策的规范和指导,加强县市区相互间补偿政策的协调,探索建立异地即时补偿结算机制,进一步方便外出务工参合农民在省内异地住院补偿。个别住院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市区,可结合实际,适当调高相应级别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报销起付线,但要合理控制幅度,维护新农合政策的连续性。

(二)门诊统筹补偿。

2010年,各市州要在认真总结门诊统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新农合门诊统筹补偿。要按照全省《关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通门诊统筹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湘合医组字〔2008〕6号),加强门诊统筹的运行管理,确保顺利推进。已试点县市区要加强对试点运行情况和效果的监测,健全完善配套管理措施,提高门诊统筹运行效益;新增地区要抓紧做好门诊统筹的各项基础工作,确保顺利实施。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普通门诊统筹补偿办法,合理设定补助封顶线,分级确定补助比例和单次处方限额,年度补助封顶线一般按家庭参合人数以户为单位设定。2011年,门诊统筹基金分配应由20元提高至30元,各地应根据普通门诊统筹运行情况,进一步提高补助封顶线和补助比例,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

继续完善特殊慢性疾病门诊统筹补偿,进一步调整规范特殊慢性疾病补偿病种范围,适当提高补偿标准。纳入特殊慢性疾病门诊统筹补助的病种以20种左右为宜。要规范病种、病情的鉴定程序和标准,严格费用报销审批程序,按病种、病情程度分别确定费用补助比例和年度补助封顶线。

四、完善费用结算机制

2010年,全省全面推行省、市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的“即付即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即付即补”结算机制和管理办法,加快省级新农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优化新农合县级应用管理系统,完成省、市级定点医院HIS系统、县级新农合应用管理系统与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的无缝对接,实现省、市、县三级新农合信息管理互联互通,建立参合农民住院费用即时报销的工作机制和流程,确保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住院费用“即付即补”工作顺利实施。

湖南省卫生厅

二OO九年十一月九日

第二篇:关于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

附件:

关于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

为巩固和完善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在《关于印发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补充规定的通知》(赣卫农卫字„2008‟7号)的基础上,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的原则,以为民、利民、便民为出发点,努力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

(二)坚持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统筹,设区市直属开发区也可以将新农合补偿、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等委托邻近的县(市、区)进行管理,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以设区市为单位进行统筹,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

(三)坚持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规避透支风险,充分发挥基金效益。

(四)坚持以大病统筹为主,提高大病统筹补偿的受益水平,积极扩大受益面,从2010年起,各设区市要有三分之一的县(市、区)开展门诊统筹工作。

二、参合对象

持有农村户口的公民(包括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均可在户籍所在地以家庭(户口簿上的人数)为单位参加,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在任职期间列入参合对象。

每年第四季度开始收缴农民次年参合自缴费用,年底基本完成,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个人参合费用收缴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至春节前后。在收缴农民个人参合自缴费用后,应给农民开具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基金缴款专用收据。新生儿参合政策由各统筹地区自行制定。

三、基金管理

(一)基金筹集

继续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从2010年开始,新农合筹资水平每人每年提高到150元,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资金为120元/人,其中,中央财政60元,省财政54元(省直管县57元)、设区市财政3元(省直管县0元)和县财政3元,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30元。

各地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地情况,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简便易行的新农合个人缴费方式。可以采取农民定时定点交纳、委托乡镇财税所等机构代收、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由村民委员会代收或经农民同意后由金融机构通过农民的储蓄或结算账户代缴等方式,逐步变上门收缴为引导农民主动缴纳,降低筹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农村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对象、重点优扶等对象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2009年参加无偿献血的农民,其本人或直系亲属参加2010年新农合,个人缴费按《关于落实农民无偿献血免交新农合参合自缴费用的通知》(赣献血办字„2008‟2号)要求执行。

积极鼓励企业资助农民参加新农合。

(二)基金分配

1、风险基金

风险基金的提取、使用和管理等按《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风险基金管理办法》(赣财社„2004‟124号)和《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赣财社„2008‟30号)要求执行。

2、大病统筹基金

中央及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资金全部计入大病统筹基金,设立家庭账户的统筹地区农民参合自缴费用不低于20%计入大病统筹基金,开展门诊统筹的地区农民参合自缴费用全部计入大病统筹基金。

大病统筹基金用于对参合农民住院可报费用达到起付线标准的补偿、各统筹地区规定的门诊大病(慢性病)补偿、住院分娩补偿和门诊统筹补助。政府另行安排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病医疗救助和由计划生育部门承担的计划生育费用等不列入新农合补偿范围。

3、门诊基金(1)家庭账户基金

农民参合自缴费用计入大病统筹基金后剩余部分为参合农民本人的家庭账户基金,中央及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资金不计入家庭账户。

(2)门诊统筹基金

门诊统筹基金从大病统筹基金划分出来,不高于当年筹资总额的30%。

(三)基金结余

统筹基金当年结余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

四、补偿管理

(一)补偿模式

实行“门诊家庭账户补偿+住院可报费用按比例补偿+门诊大病(慢性病)补偿”和“门诊统筹+住院可报费用按比例补偿+门诊大病(慢性病)补偿”模式。

(二)住院补偿

1、住院补偿设臵(1)住院起付线

设立四级起付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为100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为300元,县外定点医疗机构600元,非定点医疗机构800元,起付线不得低于100元。起付线以下为个人自付部分,对参合农民在一年内患同一种疾病连续转院治疗的,可只计算其中最高级别医疗机构的一次起付线。

(2)住院补偿比例

同级医疗机构只设立一个补偿比。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为75%,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为60%,县外定点医疗机构为45%,非定点医疗机构为35%。各统筹地区根据基金筹集和使用情况可对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上下浮动5%。在计算参合农民的实际补偿金额时,应用可报费用减去起付线金额后,再按规定的补偿比补偿。

(3)住院补偿封顶线

住院补偿封顶线为5万元,以当年内实际获得补偿金额累计计算。

(4)实行住院最低补偿额

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用达到起付线后,农民最低补偿额不少于30元,如1年内多次住院,只能享受1次最低补偿额待遇。

(5)参合农民急诊在门诊检查后随即住院,当日门诊检查和治疗费用可纳入统筹基金补偿范围,在住院期间因病情需要到上一级医院检查,其发生的检查费用按在检查医院级别对应的补偿比计算。(6)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和中医传统技术治疗疾病,补偿比同等级医疗机构比西医治疗提高10%,但总的补偿比不得超过80%,在本县之外的其他县级中医院和有中医专科的乡镇卫生院住院并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按照本县内同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回户籍所在地补偿。

(7)参合农民在省、市精神病专科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精神病,其住院医药费用补偿按参合农民户籍所在地县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标准计算。

(8)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和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按《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和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与医疗服务设施范围(修订稿)》(赣合医办字„2007‟31号)执行,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费用按70%列入可报费用。

(9)积极探索和完善参合农民在相邻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用按县内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的做法。

(10)全省统一使用《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另文下发),国家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按规定高于非基本药物。

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

根据《江西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意见(试行)》(赣卫妇社字„2009‟3号)的限价规定,新农合对基本服务项目实行定额补助。

(1)正常分娩。参合农民在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和非定点医疗机构正常分娩补助200元、在县及县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正常分娩补助400元。

(2)剖宫产。参合农民在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剖宫产手术,以1800元标准计入可报费用,县(及县以上)定点和非定点医疗机构,以2000元标准计入可报费用,按对应医疗机构级别的住院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3)阴道手术助产。参合农民在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和非定点医疗机构阴道手术助产补助300元、县及县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补助400元。

(4)双胎新农合增加补助150元。

3、“光明〃微笑”工程补助

参加新农合的白内障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手术治疗,其补助方法按《关于印发<江西省“光明〃微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卫医字„2009‟48号)要求执行。

4、爱心医疗救助对象补助

江西省革命老区爱心基金会在全省开展爱心医疗救助活动,对城乡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家庭中,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救助。新农合对爱心救助对象补助按《关于做好爱心医疗救助对象住院费用补助有关工作的通知》(赣民发„2009‟8号)要求执行。

5、对参加了商业保险等保险的参合农民,出院后既要商业保险赔付又要新农合补偿时,参合农民可将住院发票原件交商业保险公司履行赔付手续,新农合县级经办机构使用商业保险公司注明“与原件核对一致”并加盖公章的发票复印件和赔付清单原件对参合农民进行补偿。新农合县级经办机构应与县(市、区)各商业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良好的信息互通机制,定期将发票的复印件与原件核对,确保复印件的真实性。

6、对外伤住院和没有开具转院证明到县外治疗的参合农民,各统筹地区可以探索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公平、基金安全、农民基本满意的补偿方法。

(三)门诊大病补偿 各统筹地区选择性将以下疾病列入门诊大病补偿范围,精神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慢性肾病、脑卒中后遗症、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病、肝硬化。门诊大病的补偿比为40%,起付线为0元、封顶线为3000元。各统筹地区可将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肾衰透析、血友病输血(含Ⅷ因子)、器官移植病人在门诊特殊治疗的医药费用按住院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四)家庭账户补偿

家庭账户用于参合农民门诊医药费用补偿、健康体检和抵交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自付费用,住院家庭账户内的金额可一次性用完。

(五)门诊统筹补偿

门诊统筹补偿范围包括门诊检查、治疗、药品费用,不设起付线,封顶线不低于60元,村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不超过40%,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不超过35%。已开展门诊统筹的地方参合农民不新设立家庭账户,历年家庭账户余额可用于冲抵门诊统筹医疗费用参合农民自付部分,用完家庭账户上的钱后就自动取消。在已开展门诊统筹的县(市、区),参合农民在本县中医院门诊接受中医药治疗,其医疗费用按乡镇卫生院门诊统筹补偿比例进行补偿。

各地要积极探索门诊统筹与住院统筹相衔接的补偿方法,要不断完善门诊统筹总额预付和总额核算等支付方式。

(六)健康体检

对当年参加新农合但没有享受补偿的农民,可以组织进行一次体检,但要合理确定体检项目和收费标准,加强质量控制,并为农民建立健康档案,切实加强农民健康管理,发挥体检作用,体检费从农民家庭账户结余中支出,对医疗机构提供体检服务,要根据服务质量、数量和费用标准支付体检费用,不得采取直接预拨的方式。承担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要给予一定费用减免和优惠。各统筹地区的健康体检方案须报设区市新农合办批准后方可实施。

五、转院程序

参合农民在县(市、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须办理转诊手续;到县(市、区)外就医须到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办理转院手续;急诊和在外地务工参合农民患病在当地住院治疗,需在7个工作日内通知县(市、区)农医局。

六、补偿程序

(一)住院补偿

1、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住院发生的医药费用按规定进行初审并直接向参合农民垫付应补助的金额。

2、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直补工作按照《江西省卫生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新农合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直补工作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赣卫农卫发„2008‟14号)执行。

3、在县外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后携相关补偿资料到户籍所在地新农合经办机构进行补偿。

(二)门诊补偿

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时,应携带新农合证,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减免门诊医药费用。

(三)门诊大病补偿

患门诊大病(慢性病)的参合农民在当地规定时间内携带新农合证、户口本、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颁发的门诊大病(慢性病)证明、门诊病历、门诊发票及清单到指定地点办理补偿手续。

七、补偿方案审批程序

各新农合县(市、区)的补偿方案,需报市新农合办复核批准,统一报省新农合办存档,由统筹地区政府审定。方案一经确定,内一般不宜作新的调整。

第三篇:附三 遵义市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遵府办发〔2008〕157号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遵义市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 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遵义市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政策和《贵州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实施意见》(黔卫发[2008]96号)精神,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效率和参合农民受益水平,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对调整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原则

为了切实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切实防止和克服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构建和完善农民医疗保障体系,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必须坚持四条原则:

(一)以收定支,略有节余。调整完善补偿方案应当与筹资基金规模相适应,既要量入为出,注意合理规避透支风险,又要充分发挥基金效益,避免基金结余过多,使参合农民充分享受到财政增加补助带来的好处。

(二)效益优先,兼顾公平。调整完善补偿方案应当坚持以大病统筹为主,建立和完善门诊统筹加慢性病补偿,严禁违背补偿公平原则以外的补偿机制。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

(三)方便群众,合理就医。调整完善补偿方案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引导参合农民合理择医就诊,方便参合农民,力争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重病不出县”。

(四)关爱弱势,突出惠民。调整完善补偿方案应当突出对贫困农民和弱势群体参合就医补助力度。

二、基金分配和统筹模式

(一)基金分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按住院统筹基金、门诊统筹基金和风险基金安排,并全部用于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风险基金的提取应保持在占当筹资总额10%的水平,必须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透支的情况下方能使用。

(二)统筹模式。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市实行“住院统筹(含住院分娩)+门诊统筹(含特殊慢性病门诊)”的统筹补偿模式,取消家庭账户。在实行门诊统筹之前,家庭账户上尚有余额的,可以继续使用,直到用完为止。

三、补偿方案

(一)住院统筹补偿。住院统筹补偿是指针对参合农民住院就医和部分特殊病种进行补偿。当年住院统筹基金结余力争控制在10%左右,参合农民实际住院费用补偿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35%以上。

1.起付线。起付线是指参合农民就医住院费剔除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自费药品与自费诊疗项目等费用后,在住院统筹补偿结算前,要先由参合农民承担的限额费用。

按定点医疗机构级别不同,设立不同的起付线:本市内乡(镇)卫生院(或一级医院)30元、二级医院150元、三级医院(或本市以外医疗机构不分级别但应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500元。对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贫困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不设起付线。

年内因患不同疾病,在县级以上医院多次住院,只计算首次住院的起付线;患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级别的医院连续转诊住院的,只计算最高级别医院的一次起付线;在乡(镇)卫生院(或一级医院)多次住院的,分次计算起付线;参合农民住院费用低于起付线的或住院费用实际报销达不到起付线的按实际补偿比例报销。

2.补偿比例。补偿比例是指住院费剔除了自费费用、起付线费用后,住院统筹基金对剩余费用的报销比例。本市内乡(镇)卫生院(或一级医院)补偿比例70%以上、二级医院55%以上、三级医院(或本市以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35%以上。

在确保资金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户、二女绝育户以及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特困户、五保户,各县(区)市可适当提高补偿比例。

3.补偿封顶线。补偿封顶线是指住院统筹金能给予参合农民的最高补偿限额。补偿封顶限额按计算,累计补偿不得超过80000元。

大 病 统 筹 补 偿 标 准

个人承担医疗费用(元)

5000-15000 15001-30000 30001-50000 50000以上

大病补偿比例

40% 50% 60% 70%

80000

大病补偿封顶线(元)

4.保底补偿。在二级以上或本市以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且医药费用超过起付线的病例,应实行保底补偿。实际补偿比例应达到35%,即在按补偿方案测算后,如果农民实际补偿所得金额与医疗总费用之比低于保底补偿比例,则按照保底比例给予补偿。

5.捆绑项目补偿。各县、区(市)要充分发挥资金集中使用优势,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和农民受益率,捆绑使用“降消”项目、医疗救助资金,原则上合计补助不得超过参合农民实际住院费用。

鼓励住院分娩,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参合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适当补偿,平产实行限额包干补偿,对病理性产科住院分娩的按疾病住院补偿方案执行。开展“降消”项目的县、区(市),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参合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先执行项目规定的定额补助政策(项目补助资金可支付病人自付部分费用),再由合作医疗基金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实行贫困医疗救助的县、区(市),对贫困参合农民住院的,先实行医疗救助(即支付病人自付部分),再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的有关规定进行补偿。

(二)门诊统筹补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补偿包括普通门诊补偿、特殊慢性病门诊补偿和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的检查补偿。

门诊补偿只限于参合农民户籍所在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其他医疗机构就诊的不予补偿。普通门诊补偿不设起付线,村级补助比例为60%、乡(镇)级为40%;单次处方限额村级为15元、乡(镇)级为20元,最高补助限额100元。

四、补偿范围

(一)遵循《基本用药目录》。各县、区(市)和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2008年版)》(以下简称《基本药品目录》)的要求执行,不得自行制订或直接套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基本药品目录》内的药品,纳入补偿范围。

定点医疗机构《基本药品目录》以外用药费用占药费的比重,乡(镇)卫生院(或一级医院)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不得超过5%、二级医院不得超过15%、三级以上医疗机构不得超过25%。超过的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支付。

(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基金用于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补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政府另行安排资金解决。但出现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接种的疫苗购置费,可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解决;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检查费、孕产妇艾滋病初筛快速检测费,可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

(三)健康体检。对当年参加合作医疗没有享受补偿的农民,可以从门诊统筹基金中适当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组织一次体检,但要合理确定体检项目和收费标准,加强质量控制,并为农民建立健康档案,切实加强农民健康管理,发挥体检作用。对医疗机构提供的体检服务,要根据服务质量、数量和费用标准支付体检费用,不能采取直接预拨的方式。承担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要给予一定的费用减免和优惠。各县、区(市)组织的体检必须报市卫生局备案后方能实施。

(四)慢性病管理。根据当地一些特殊病种的平均患病率、次均门诊费用、年人均门诊费用等数据,研究采取适当方式将一些慢性病和大病的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补偿范围,合理确定具体的补偿病种、对象、标准和程序。

慢性病应由专家鉴定或先期病历核查认定,实行一年一认定,不设起付线,累计计算,实行一季度结报一次,资金从门诊统筹基金中支出。慢性病可包括:甲亢、高血压(II期)、心脏病并发心功能不全、脑出血及脑梗塞恢复期、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梗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癫痫、肝豆状核变性、失代偿性期肝炎、饮食控制无效糖尿病、慢性肾炎、帕金森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病种,但要报市卫生局审定后才能实施。

恶性肿瘤放化疗、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精神病、器官移植抗排治疗等特殊病种的大额门诊治疗费用,比照同级住院补偿标准执行,半年结报一次,资金从住院统筹基金中支出。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可增加门诊特殊大额费用疾病的种类,但要报市卫生局审定后才能实施。

(五)肺结核病。参合农民患肺结核,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其住院费用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规定进行支付;在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肺结核病产生的住院费用(除危重病人抢救费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报销。

(六)意外伤害。参合农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发生意外伤害产生的医疗费用,若无他方责任,则纳入相关补偿范围(不含不予支付的项目)。对于发生意外伤害的参合农民能够提供可靠证据无他方责任的意外伤害住院费用,比照疾病住院补偿规定执行;对于不能提供可靠证据证明无他方责任的意外伤害住院治疗的费用,比照疾病住院补偿规定测算的拟补偿额的70%执行。意外伤害补偿应在一定范围内公示1个月以上,公示无异议、无举报或调查确认后,方可兑现补偿金。

(七)鼓励开展中医药服务。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采用中药(含中药饮片、经批准的重要院内制剂)和中医外治(含中医针灸、推拿、刮痧、药浴等)诊疗项目治疗的,中医药诊疗项目在同级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比西医诊疗费用的补偿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原则上同级定点医疗机构中成药报销比例与西药报销比例一样。

(八)二次补偿。当年筹集的合作医疗统筹基金结余一般应不超过10%。当年基金结余较多的县、区(市)合作医疗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二次补偿,提高基金使用率。二次补偿不属于常规的补偿办法,在开展二次补偿时,应主要针对当年得大病的参合农民(医疗总费用超过5000元以上的)普遍进行再次补偿,不能只对少数农民进行补偿。同时,要做好二次补偿的组织宣传工作,避免引起参合农民不必要的待遇攀比和社会矛盾。

(九)鼓励单病种包干。有条件的县、区(市)要积极探索,鼓励医疗机构实行单病种包干,限制不合理医药费增长,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负担。

(十)其他。既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参加商业保险的农民,住院可凭住院医药费用发票、医院费用清单、疾病证明书、出院小结的复印件及保险公司结报单据等资料,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按规定办理补偿,补偿待遇与未参加商业保险的参合农民同等对待。

目前,同时参加两种政府举办的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和在校学生,可享受两种补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办理时,仅对第一次补偿后的余额进行审核补偿。

对于其他政策规定费用优惠的医疗项目,应先执行优惠政策,再对符合合作医疗补偿范围的医疗费用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定给予补偿,但合计补助资金不得超过实际支出费用。

参合农民在门诊检查后随即住院,与当次住院密切相关的门诊检查费用纳入当次住院费用一并计算。在住院期间因病情需要,到院外进行检查的费用,计入当次住院医药费用。

孕产妇可以提前为未出生的孩子缴纳参合资金,从出生之日起,即可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筹资时未出生且未随父母一起参合的新生儿因疾病住院的,在产后42天之内发生的医药费用纳入报销范围。

现行开展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两项新生儿疾病筛查费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额报销。

五、转诊和结算办法

(一)转诊程序。为保证参合农民病情得到早诊断、早治疗和有效治疗,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故意滞留在本院不能处置的病人,不得拖延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时间而延误疾病诊治。参合农民在遵义市范围内可以自主选择乡(镇)(含一级医疗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住院,参合农民因病情需要确需到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住院的,需持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出具的转诊证明转院,方能享受本县、区(市)同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例。急诊除外,但参合农民必须在3日内报户籍所在地的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备案。

(二)结算办法

1.住院补偿结算。参合农民在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实行即付即补方式结算报销。参合农民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医疗机构住院的,自己先支付全部医药费用,然后凭出院小结(出院证明材料)、医药费用收据、住院费用清单等资料直接到县级或者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审核报销。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每月与县级合作医疗管理部门进行结算。

2.门诊补偿结算。普通门诊费用补偿,由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按补偿标准当即为就诊参合患者垫付应该补偿的门诊医药费用,定点医疗机构凭有农民签字认可的门诊补偿登记汇总表、复写处方、收费发票(或电脑收费清单)等资料,按月定期向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申报补偿费用,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报县级管理经办机构复审,复审通过后由县级管理经办机构按审核金额办理结算手续。

特殊慢性疾病门诊费用补偿,原则上先由确定的补助对象自付全部医药费用,然后凭相关资料和发票凭证到县级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办理报销手续。

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精神病、器官移植抗排等特殊病种的大额门诊治疗费用,参合农民与户籍所在地乡(镇)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半年结报一次。

3.补偿时限。参合农民在本县、区(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实行当即减免报销;在县境外就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收到报销资料之日起两个月内兑现补偿。

主题词:卫生 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 意见

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纪委,遵义军分区,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11月11日印发

452次

已阅读

第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要进一步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要进一步完善

朱新峰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因其能够解决一些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农村大病患者,能够从新型合作医疗当中获得一大笔补偿,在全国农村试点推广以来,受到农村广大群众的欢迎,也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社区医保制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实践经验。但是,在一些地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过程当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一是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县、乡(镇)医疗卫生技术骨干短缺,乡(镇)卫生院医疗科室开设不全,虽然国家投资配备了一定的医疗器械,并且逐年增加,但是,乡村基本的医疗设备还是相对滞后,医生医疗水平依然低下,群众信任程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

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没有彻底解决农村大病问题。农村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大病医疗问题,由于报销数额有限,或者上有封顶,农民得大病后报销医药费有限,虽然比没有实行新型合作医疗要好一些,但是,农村大病患者及其家庭依然难以承受大病巨额医疗费,没钱看病现象依然存在,大病致贫导致全家人贫穷现象依然存在。最为关键的还在于,虽然有合作医疗报销,但是,药价昂贵,医院管理不善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大病患者家庭,依然存在有病难治在家等死的现象。而且,一些动辄高额的医疗费,依然出现一人得病全家贫困的现象。新型合作医疗这种形式,仅仅是缓解了部分农村看病难问题,但是,依然并没有完全解决农村大病问题,对于农村大病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依然是解决乏术,无能为力,从某种角度上讲,目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依然是保小病不保大病,没有彻底解决农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大病医疗问题。同时,群众对于新型合作医疗繁琐的报销手续也有意见,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甚至来回多次的车票比报销票据还要多,无形中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实践。新型合作医疗仅仅是解决了部分农村不大不小病人员的问题,而并没有真正解决大病医疗问题。

三是目前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开始定编定岗,乡(镇)合管办(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没有核定编制,工作人员均为乡镇各站所临时抽调人员,不在自己核定的编制岗位上,时间长了担心出现空挂现象,长此以往,这中在编不在岗现象势必影响合作医疗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质量。

四是具体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定点医院不合理。定点医疗机构太少,特别是一些专科医院,群众信任的医院因为某种利益原因未纳入定点范围,影响参合农牧民就诊。比如基本药品目录范围太窄,目前虽然看起来补偿比例很高,但在核算过程中由于受《三个目录》限制,住院补偿比很低。又如,由于农牧民居住极为分散,报销手续严格繁琐,且门槛费依然较高,给部分群众看病带来一定的困难。一些村卫生室没用安装软件系统,门诊费用不能及时录入计算机,导致医疗证上家庭账户资金与计算机上余额对不上,影响定点医疗机构网上结算等。另外,随着一些地方农民视为“救命钱”的大病基金已经被一些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盯上,通过延长病人住院时间、门诊改为住院治疗、伪造病人住院资料等手段侵吞“新农合”基金,并有扩大的趋势。

随着国家投入力度加大,国家每年给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每个人投入资金额不断加大翻番,为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提供了部分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首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种公益事业,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让全国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的巨大利益。将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当作一项大事来高度重视,彻底解决一人大病全家贫困现象的产生,杜绝有病没钱治在家等死现象的发生。对于一些大病患者的家庭,进行必要的保险补助势在必行。

其次,加大医疗体制改革力度。目前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疗体制改革滞后有直接的关系。

许多药品定价奇高,医生收入直接与药品销售和检查挂钩,导致医生给别人看病拿提成现象增多,不当牟取暴利,这些现象,都需要在进一步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加以完善,防止医疗体制改革滞后,个别利益集团牟取暴利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发生。

第三,加大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快捷的方式便是从现有的大中专医科毕业生中挑选一批下派到乡村医院工作实践。鉴于乡村级医疗点人员业务水平急需提高更新的现状,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大对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力度,采用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与函授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对医务人员进行排队、分期、分批安排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使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普遍提高,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使农牧民群众有病能就近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既能减轻农牧民长期外出看病带来的不便和经济负担,又能充分利用农村卫生资源,确保有限的合作医疗基金能够给群众提供更多的服务。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国家有必要加大扶植力度,给予那些到这些地方工作的医科毕业生以更加优惠的条件和待遇,摒弃一些不利于医务人员引进的诸如“民族”、“年龄”等歧视性条件,真正将那些合格的医务人员充实到基层第一线,真正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第四,进一步加大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提高医疗水平,更新医疗器械,改善服务态度,完善群众申诉渠道,巩固服务质量,因地制宜地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完善群众申诉渠道问题,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办下去,关键在于能否公开公正,在于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在于建立便捷的与群众沟通和群众便捷反映诉求的平台渠道,解决的办法就是利用网络建立平台。有关信息及时上网公布对于确保群众监督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

第五,加大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投入。许多农村乡镇医院之所与出现一些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对于这些基层投资过低,难以保障其正常运转,解决农村基层医疗保证问题,首先就要向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必要的投入,确保其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保障农村社区基本医疗需要。

第六,充分相信群众。新农合要想健康发展,好事办实,就必须充分相信群众,要加大民主监督力度,加大新农合公开力度,将所有的权利运行全部置于群众监督的阳光之下,确保新农合健康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健康保障。

作者单位:新疆青河县人大科工委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农合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来源:国办发[2004]3号

【摘要】

《意见》提出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求明确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做好对农民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切实加强组织管理。慎重选择试点县(市),合理确定筹资、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资金收缴方式、报账方式,严格资金管理。努力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加强农村药品质量和购销的监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试点地(市)人民政府要尽快成立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发展改革、审计、食品药品监管、中医药、扶贫等部门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协调相关政策,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设办公室,负责有关具体工作。卫生部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重点做好吉林、浙江、湖北、云南四省试点工作的跟踪指导、评估和全国省级业务骨干人员培训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成立省级专家技术指导组,指导试点县(市)的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原则上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根据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县(市)人民政府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提出申请;二是县(市)财政状况较好,农民有基本的支付能力;三是县(市)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能力和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较强;四是农村基层组织比较健全,领导有力,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性较高。暂不具备条件的县(市)先不要急于开展试点,可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要根据农民收入情况,合理确定个人缴费数额。原则上农民个人每年每人缴费不低于10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除市区以外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平均每年每人补助10元,中西部地区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总额不低于每年每人10元,东部地区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总额应争取达到20元。地方各级财政要尽快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对患大病的贫困农民提供一定医药费用补助,对患特种传染病的农民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要改进农民个人缴费收缴方式,可在农民自愿参加并签约承诺的前提下,由乡(镇)农税或财税部门一次性代收,开具由省级财税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收据;也可采取其他符合农民意愿的缴费方式。

●各试点县(市)要在坚持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方式,鼓励基层积极创新。要积极探索以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补助为主、兼顾小额费用补助的方式,在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的同时,可建立家庭账户。可用个人缴费的一部分建立家庭账户,由个人用于支付门诊医疗费用;个人缴费的其余部分和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用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大额或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个人缴费划入家庭账户的比例,由各地区合理确定。

●在基本条件相似、筹资水平等同的条件下,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试点县(市)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助比例差距不宜过大。各地区根据实际确定门诊费用的报销比例,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家庭账户。家庭账户节余资金,可以结转到下一使用。

●农民在县(市)、乡(镇)、村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可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初审并垫付规定费用,然后由定点医疗机构定期到县(市)或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核销。农民经批准到县(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就医,可先自行垫付有关费用,再由本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按相关规定及时审核报销。

正文:

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04]3号

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积极组织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一些试点地区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有效的做法,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心组织,精心运作,务求扎实推进试点工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明确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先行试点,逐步完善和推广。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研究和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和监管方式,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经验。各地区在试点期间不要定指标,不要赶进度,不要盲目追求试点数量,要注重试点质量,力争试点一个成功一个,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各地区试点工作多是在2003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的,为有充分时间扎实做好试点工作,2004年原则上不再扩大试点数量。

三、必须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

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一定要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严禁硬性规定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指标、向乡村干部搞任务包干摊派、强迫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代缴以及强迫农民贷款缴纳经费等简单粗暴、强迫命令的错误做法。各地区要加强督查,发现这些问题,必须及时严肃查处,坚决予以纠正。

四、深入细致地做好对农民的宣传和引导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真正受到农民的拥护,是这项制度不断发展的基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民对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疑虑和意见,有针对性地通过典型事例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宣传,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加办法、参加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报销和管理办法等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树立互助共济意识,自觉自愿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五、切实加强组织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试点地(市)人民政府要尽快成立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发展改革、审计、食品药品监管、中医药、扶贫等部门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协调相关政策,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设办公室,负责有关具体工作。卫生部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重点做好吉林、浙江、湖北、云南四省试点工作的跟踪指导、评估和全国省级业务骨干人员培训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成立省级专家技术指导组,指导试点县(市)的工作。

试点县(市)要成立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建立经办机构,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业务管理;在乡(镇)可设立派出机构(人员)或委托有关机构管理。县、乡经办机构的设立要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配备人员,保证工作需要,编制由县级人民政府从现有行政或事业编制中调剂解决。经办机构的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证,不得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为试点县(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适当提供启动经费。

六、慎重选择试点县(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原则上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根据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县(市)人民政府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提出申请;二是县(市)财政状况较好,农民有基本的支付能力;三是县(市)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能力和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较强;四是农村基层组织比较健全,领导有力,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性较高。暂不具备条件的县(市)先不要急于开展试点,可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七、认真开展基线调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组织有关专家,制订统一的基线调查方案,重点对试点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现状、农民疾病发生状况、就医用药及费用情况、农民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等进行摸底调查。已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但尚未开展或未按要求开展基线调查的试点县(市),要抓紧时间,尽快完成这项工作,减少试点工作的盲目性。

八、合理确定筹资标准

要根据农民收入情况,合理确定个人缴费数额。原则上农民个人每年每人缴费不低于10元,经济发达地区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农民收入水平及实际需要相应提高缴费标准。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扶持,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中央财政对中西部除市区以外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平均每年每人补助10元,中西部地区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总额不低于每年每人10元,东部地区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总额应争取达到20元。地方各级财政的负担比例可根据本地经济状况确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制订实施细则,尽快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对患大病的贫困农民提供一定医药费用补助,对患特种传染病的农民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要注意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扶贫和医疗救助等工作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和发展。

九、进一步完善资金收缴方式

要改进农民个人缴费收缴方式,可在农民自愿参加并签约承诺的前提下,由乡(镇)农税或财税部门一次性代收,开具由省级财税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收据;也可采取其他符合农民意愿的缴费方式。各地区应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运作周期与财政一致起来。地方各级财政要在农民个人缴费到位后,及时下拨补助资金,不得弄虚作假,套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一旦发现要严肃查处。

十、合理设置统筹基金与家庭账户

各试点县(市)要在坚持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方式,鼓励基层积极创新。要积极探索以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补助为主、兼顾小额费用补助的方式,在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的同时,可建立家庭账户。可用个人缴费的一部分建立家庭账户,由个人用于支付门诊医疗费用;个人缴费的其余部分和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用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大额或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个人缴费划入家庭账户的比例,由各地区合理确定。

十一、合理确定补助标准

各试点县(市)要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的原则,在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基线调查、筹资总额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农民就医可能增加等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大额或住院医药费用补助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助比例,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既要防止补助比例过高而透支,又不能因支付比例太低使基金沉淀过多,影响农民受益。在基本条件相似、筹资水平等同的条件下,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试点县(市)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助比例差距不宜过大。各地区根据实际确定门诊费用的报销比例,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家庭账户。家庭账户节余资金,可以结转到下一使用。

十二、探索手续简便的报账方式

农民在县(市)、乡(镇)、村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可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初审并垫付规定费用,然后由定点医疗机构定期到县(市)或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核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应及时审核支付定点医疗机构的垫付资金,保证定点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在审核诊疗项目和费用账目时,如发现定点医疗机构有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规定的情况,不予核销,已发生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农民经批准到县(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就医,可先自行垫付有关费用,再由本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按相关规定及时审核报销。

十三、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等部门要组织制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和基金会计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管好、用好基金,不得挤占挪用。一旦发现有挪用或贪污浪费基金等行为的,要依法严处。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应采取统一招标方式,选择网点覆盖面广、信誉好、服务质量高、提供优惠支持条件多的国有商业银行作为试点县(市)基金代理银行。可由财政部门在代理银行设立基金专用账户。所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全部进入代理银行基金专户储存、管理。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

机构负责审核汇总支付费用,交由财政部门审核开具申请支付凭证,提交代理银行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直接将资金转入医疗机构的银行账户。做到银行管钱不管账,经办机构管账不管钱,实现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

十四、加强基金监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要定期向社会公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具体收支、使用情况,保证农民知情、参与和监督的权利,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试点县(市)要把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纳入当地审计部门的审计计划,定期予以专项审计并公开审计结果;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成立由相关部门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监督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各行政村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情况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之一,至少每季度张榜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监督。

十五、努力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各地区要将试点工作同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县(市)、乡(镇)、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的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坚持预防为主,做好农村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要积极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改革,推动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工作,实行全员聘用制。鼓励县、乡、村卫生机构间的纵向合作,使县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向乡(镇)延伸,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服务向村延伸,同时鼓励发展民办医疗机构,让农民不出村、乡就能享受到较好的卫生服务。要制定引导医学院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锻炼的政策,加大城市卫生支农工作力度,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多方面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合理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制订和完善诊疗规范,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切实加强监管,严格控制医疗收费标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向农民提供合理、有效、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要转变观念,转变作风,立足于为民、便民、利民,端正医德医风,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规定,深入到农民家庭开展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千方百计为农民节约合作医疗经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和优势,积极运用中医药为农民提供服务。

十六、加强农村药品质量和购销的监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农村药品质量的监管,严格药品批发企业、零售企业标准,规范农村药品采购渠道,切实加强对农村药品质量的监管力度,保证农民用药有效、安全。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店销售药品的价格监督,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卫生行政部门要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行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制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推行农村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也可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代购药品,严格控制农村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关于加强药品质量和购销监管的具体办法,由食品药品监管局商有关部门另行制订。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领导,按照本指导意见提出的要求,加强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结合本地区试点工作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试点方案,扎扎实实地做好试点工作。

下载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印发《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指导意见》的通知

    甘肃省卫生厅文件 甘卫农卫发〔2012〕2号 关于印发《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局,厅直各单位,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实施方案

    **区2013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实施方案 根据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调整2013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的通知》(*卫农[2012]59号)要求,结合我区新农合运行实际,为科......

    2013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实施方案

    2013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实施方案根据《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 2012版)》(皖卫农[ 2011]44号)和《关于调整2013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的通知》(皖......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合集五篇)

    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一、 补偿模式:实行“住院统筹+门诊统筹”双统筹模式。 二、 门诊统筹:参合农民必须在户口所在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门诊统筹补偿,普通门......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来源:农业部2011年宣传提纲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农村民生状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筹资水......

    湘乡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调整工作汇报

    湘乡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调整工作汇报 尊敬的伍市长及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对伍市长及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多年来对我市新农合工作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1-06-17 10:33 来源:卫生部 卫农卫发„2011‟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财政厅(局):近年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