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1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
课题: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过程与方法: 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教学难点: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4.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5.教学设想: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是最重一步。因式分解、配方、凑成若干个平方和等是“变形”的常用方法。
6.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证明的方法
(1)、分析法和综合法是思维方向相反的两种思考方法。在数学解题中,分析法是从数学题的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地探索下去,最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综合法则是从数学题的已知条件出发,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对于解答证明来说,分析法表现为执果索因,综合法表现为由果导因,它们是寻求解题思路的两种基本思考方法,应用十分广泛。
(2)、例1.设a、b是两个正实数,且a≠b,求证:a3+b3>a2b+ab2.
证明:(用分析法思路书写)
要证 a3+b3>a2b+ab2成立,只需证(a+b)(a2-ab+b2)>ab(a+b)成立,即需证a2-ab+b2>ab成立。(∵a+b>0)
只需证a2-2ab+b2>0成立,即需证(a-b)2>0成立。
而由已知条件可知,a≠b,有a-b≠0,所以(a-b)2>0显然成立,由此命题得证。(以下用综合法思路书写)
∵a≠b,∴a-b≠0,∴(a-b)2>0,即a2-2ab+b2>0
亦即a2-ab+b2>ab
由题设条件知,a+b>0,∴(a+b)(a2-ab+b2)>(a+b)ab
即a3+b3>a2b+ab2,由此命题得证
24223(1xx)(1xx).x1例
2、若实数,求证:
证明:采用差值比较法:
3(1x2x4)(1xx2)
2=33x3x1xx2x2x2x
=2(xxx1)=2(x1)(xx1)432224242
3132(x1)2[(x)2].24 =
13x1,从而(x1)20,且(x)20,2
4132(x1)2[(x)2]0,24223(1xx)(1xx).24∴ ∴
abba例
3、已知a,bR,求证abab.
本题可以尝试使用差值比较和商值比较两种方法进行。
证明:1)差值比较法:注意到要证的不等式关于a,b对称,不妨设ab0.ab0
aabbabbaabbb(aabbab)0,从而原不等式得证。
2)商值比较法:设ab0,aabbaa1,ab0,ba()ab1.bb ab故原不等式得证。
注: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作差(或作商)、变形、判断符号。
讨论:若题设中去掉x1这一限制条件,要求证的结论如何变换?
巩固练习:第81页练习1, 2, 3 ,4课后作业:第84页1,2,3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了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是最重一步。因式分解、配方、凑成若干个平方和等是“变形”的常用方法。
第二篇:_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但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知识遗忘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度,使课堂上进度比较紧张。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提前预习,以保证课堂教学进度。
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
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过程与方法: 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教学难点: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4.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5.教学设想: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是最重一步。因式分解、配方、凑成若干个平方和等是“变形”的常用方法。
6.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合情推理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所得的结论的正确性是要证明的,数学中的两大基本证明方法-------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若要证明下列问题:
已知a,b>0,求证a(bc)b(ca)4abc
教师活动:给出以上问题,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证明,引导学生应用不等式证明。教师最后归结证明方法。
学生活动:充分讨论,思考,找出以上问题的证明方法
1.综合法
综合法: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例如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和不等式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 222
2PQ1(Q1Q2)Q2Q3.....QnQ
综合法的思维特点是:由因导果,即由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已知的数学定理、性质和公例
1、在△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C成等差数列, a,b,c成等比数列,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教师——引导
学生——小组讨论
讨论:若题设中去掉x1这一限制条件,要求证的结论如何变换?
2.分析法
证明数学命题时,还经常从要证的结论 Q 出发,反推回去,寻求保证 Q 成立的条件,明尸 2 成立,再去寻求尸 2 成立的充分条件尸 3 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乞,再去寻求尸 1 成立的充分条件尸 2 ;为了证 „ „ 直到找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即使 Q 成立的充分条件尸 1 .为了证明尸 1 成立,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有时可以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把证明不等式转化为判定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如果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那么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
QP1(P1P2).....(Pn1Pn)PnP
分析法的思维特点是:分析法的书写格式:
要证明命题B为真,只需要证明命题B1为真,从而有„„
这只需要证明命题B2为真,从而又有„„
„„
这只需要证明命题A而已知A为真,故命题B例
3、求证372
学生——自主解决
例4 已知,k
2(kZ),且
sincos2sin①
sincossin2②1tan21tan2求证:。221tan2(1tan)
教师——引导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练习:课本89页1,2,3
课后作业:第84页1,2,3
板书设计
第三篇:2.2.1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教案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过程与方法: 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教学难点: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4.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5.教学设想: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是最重一步。因式分解、配方、凑成若干个平方和等是“变形”的常用方法。
6.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证明的方法
(1)、分析法和综合法是思维方向相反的两种思考方法。在数学解题中,分析法是从数学题的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地探索下去,最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综合法则是从数学题的已知条件出发,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对于解答证明来说,分析法表现为执果索因,综合法表现为由果导因,它们是寻求解题思路的两种基本思考方法,应用十分广泛。
(2)、例1.设a、b是两个正实数,且a≠b,求证:a3+b3>a2b+ab2.
证明:(用分析法思路书写)
要证 a3+b3>a2b+ab2成立,只需证(a+b)(a2-ab+b2)>ab(a+b)成立,即需证a2-ab+b2>ab成立。(∵a+b>0)
只需证a2-2ab+b2>0成立,即需证(a-b)2>0成立。
而由已知条件可知,a≠b,有a-b≠0,所以(a-b)2>0显然成立,由此命题得证。
(以下用综合法思路书写)
∵a≠b,∴a-b≠0,∴(a-b)2>0,即a2-2ab+b2>0亦即a2-ab+b2>ab
由题设条件知,a+b>0,∴(a+b)(a2-ab+b2)>(a+b)ab即a3+b3>a2b+ab2,由此命题得证
24223(1xx)(1xx).x1例
2、若实数,求证:
证明:采用差值比较法: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3(1x2x4)(1xx2)
2242423=33x3x1xx2x2x2x
22432(x1)(xx1)2(xxx1)= =
132(x1)2[(x)2].24 =
13x1,从而(x1)20,且(x)20,2
4132(x1)2[(x)2]0,24∴ ∴
3(1x2x4)(1xx2)2.a,bR,求证aabbabba.例
3、已知
本题可以尝试使用差值比较和商值比较两种方法进行。证明:1)差值比较法:注意到要证的不等式关于a,b对称,不妨设ab0.ab0
aabbabbaabbb(aabbab)0,从而原不等式得证。
2)商值比较法:设ab0,aabbaa1,ab0,ba()ab1.bbab 故原不等
式得证。
注: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作差(或作商)、变形、判断符号。
讨论:若题设中去掉x1这一限制条件,要求证的结论如何变换?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巩固练习:第81页练习1, 2, 3 ,4课后作业:第84页1,2,3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了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是最重一步。因式分解、配方、凑成若干个平方和等是“变形”的常用方法。
第四篇:04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的应用
直接证明—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应用
课型:习题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教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之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实例了解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体会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证明的特点,感受逻辑证明在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
重点:结合实例,进一步了解分析法与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难点: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精讲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学习内容:
1.直接证明是指。
2.综合法是指
3.综合法是一种的方法,推理过程是…
4:从要证明的,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等),这种证明方法叫分析
5:分析法是一种…是。
【合作探究】
探究任务:1: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推理过程是合情推理还是演绎推理?
2:综合法与分析法的区别是什么?
【例题讲解】
例1:已知 ,k
2(kZ),且sincos2sin,sincossin2,求证:
1tan21tan2(用两种方法证明)221tan2(1tan)
同步练习:已知tansina,tansinb,求证:(a2b2)216ab
例2:已知a,b是正数,求证:abab(用两种方法证明)a
变式练习1: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1(bc)13(abc)1
【小结】:(1)综合法:
由因导果,当条件明确,思路清晰时适用;
(2)分析法:
执果索因,当条件多,入手难,思路乱时适用。
(3)综合法是分析法的逆过程。
【作业】:
1:课本44页B组中的第1题
2:课本44页B组中的第2题
教学反思:
A,B,C成等差数列,求证:
第五篇: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参考答案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参考答案
课堂合作探究
1、A2、B3、A4、证明:
(ab(ab)
2a0,b0
a
b0,00
基础训练
1、C2、C3、D4、B5、C6、C 能力提升
1、证法一:
a,b,c,是不等的正数,且abc
1
111111111111()()()2bc2ac2ababc证法二:
a,b,c,是不等的正数,且abc1
1a1b1cabcaabcbabccbccaabbcca2caab2abbc2
2、(a
ab
1aba2)(bab21b)1ab2(ab)ba1ab(ab)(ab)2ab1ab(ab)2ab11ab(ab1)
1ab
(ab)
222222a0,b0,ab1ab,141
91641)42
54(ab1)2916ab((ab1)1
ab3、要证即证即证22
即证:a即证a3a2a1 即证:a(a3)(a2)(a1)
即证:a3aa3a3
即证:03
上述不等式显然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