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现行统计工作在政府及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作用
浅析现行统计工作在政府及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级党政部门对统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多,统计调查内容和对象不断增加。街道统计部门作为各项调查任务的直接承担者,统计人员仅有1-2人,并且多为临时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统计人员配备不足,繁重的统计任务与人员短缺的矛盾尤为突出。同时,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传统的统计观念根深蒂固,阻碍现行统计工作的开展,虚而不实的统计数据也给企业管理误导。从政府宏观调控来说,也很难找到着力点。因此,强化企业统计工作,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样都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统计工作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客观硬件方面
1、街道统计力量薄弱,队伍不稳定,社区无专职统计员。
由于统计工作繁杂又清苦,街道和社区统计专干调换频繁,因此之前都由副书记主管,目前仍旧有3个副书记分管统计工作。这一来,工作团队的不稳定,给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统计工作连贯性很强,开展工作时必须业务精、作风硬、形象佳,并建立良好稳定的工作团队。不停的调换人员,不仅消耗了人脉资源,而且浪费学习和适应岗位的时间,给本身繁重的街道统计增加阻力。
2、街道统计工作设备落后
目前,街道只有一台台式电脑用于统计工作,并且比较陈旧,办公室内无打印设备,所有输出资料都必须借用其他科室的打印机,业务多而繁杂,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
3、街道统计员普遍年轻化
统计员年轻原是好事,他们敢作敢为,大胆创新,却因任务重、压力大,缺乏综合协调能力,又因工作经验少,资历尚浅,难以服众,出门面对的都是企业高管,尤其是单位的社区干部都属长辈,常常让年轻的统计员不知所措。
4、统计整个格局呈现“上重下轻”的态势
局本级有四个科室,每个科室除了常规统计工作布置外,还有接连不断的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投入产出调查、1%人口抽样调查等工作,而街道统计部门只有1-2人作为各项调查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可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另外,街道统计员还要做街道的相关业务工作,如项目跟踪,申报等。
5、企业对统计工作的印象陈旧,认为“统计就是估计”
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即可,把统计工作简单化。企业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换动很频繁,加之统计数据上报时间比企业出账时间早,一般数据都是快报数。同时,统计人员有时催报企业过多,难以掌握数据的精准情况,对于企业自行上报的数据是否存在瞒报、漏报现象不得而知,这就给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6、报表不及时。
目前,街道一级的基层统计报表资料,绝大多数是来自于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他们担心会被税务部门用作申报纳税的依据,往往对提供各类统计数据瞻前顾后、躲躲闪闪。虽然我们一再声明对统计数据保密,但他们仍然心存疑虑。在一些统计企业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不配合的情况。收一张报表很可能要反复去催去取,严重影响了统计报表数据的及时上报。
针对街道统计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增进情感交流
一是增加政企对接与联系,给各个企业间搭台进行交流,真正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给企业提供方便。同时,如果政府领导重视统计工作,在每次的政企接洽时提及统计工作对政企双方的重要作用的话,相信企业会更加愿意配合政府做好统计工作。二是增加局机关和街道统计员及街道统计员之间的沟通和学习,让统计成为一家。现今的问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毫无学习交流的平台。三是增加全体统计员与市、区发改委、商贸局等单位的密切联系,密切关注,及时掌握各自辖区动态。
2、加大宣传、贯彻执行统计法,确保统计功能的发挥
一是应加强统计法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活动,提高《新统计法》知名度,使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都能了解统计法律、法规。二是加大统计执法力度,通过执法,纠正企业及社会公众对统计工作的陈旧观念,让《统计法》成为统计
人员工作的护身符。本人认为,统计部门是有执法权的,但是没有好好整顿统计行业的作风,以致于虚假填报数据成为惯例。
3、狠抓培训,提高素质,稳定队伍
一是用政策的方式规定从政治和物质上提高其地位。二是大力支持统计人员的工作(包括社区统计员),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三是认真抓好培训工作,鼓励统计人员培训,使统计人员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队伍素质,稳定队伍,增强动力。
4、保障适当的人力、物质、机构
加大对统计工作的人力、物质、机构投入。目前,人口普查在即,各项日常工作照常,盼望领导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希望局机关将街道统计站建设纳入统一规划,在必要的办公设备上给予支持,这样统计工作实施起来就有了基础。
总之,统计工作的目的本是通过数据的搜集、加工、汇总和分析,形成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咨询意见,满足各级管理者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特征与发展规律。但只因政治原因,统计职能有所倾斜,作为街道统计员就是尽可能不让瞒报漏报错报的情况发生,切实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只有正确地认清形势,清醒地看到不足,开拓进取,才能使街道统计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统计工作的作用分析
德州婚纱摄影
摘 要: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统计工作是通过收集统计数字,进行系统深入加工与分析讨论统计结果的过程。统计工作把各种统计信息数据,发挥统计的服务和监督功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实现统计服务的价值。从企业生产经营统计工作中分析企业全部及局部的生产经营情况,揭露出生产经营中的矛盾,找出方案措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生产 经营 统计工作 作用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统计分析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统计工作的地位不断提高,统计分析逐渐受到企业经营者的关注,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企业的统计分析中可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全部及各个局部生产经营的具体状况,揭露生产经营中急需解决的各类问题。因此,统计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是企业进行企业管理的一个关键的环节,通过统计企业的管理者把企业中大量的数据资料与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实现统计工作的价值,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效益。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利用统计分析合理区别消费对象
利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统计数据,细分消费群体,对本企业消费者购买的产品进行产品细分,对于本公司生产的产品进行管理。每一中品牌的商品不仅都要从产、购、销、存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企业生产经营中最畅销的产品。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在各地区的超市、大卖场、百货商场进行分类统计,通过分析比较法,统计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产品在各个销售网点的购买力状况况、商品适销及滞销类别,选择出受消费者欢迎及不受欢迎的商品。通过对各类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准确的消费信息,将信息分别反馈到相关部门,通过合理的区别消费的对象,对各类产品进行合理的改善,促进企业加快更新产品、推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在市场上站得住脚的名品。因此,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讲,通过统计工作,企业经营者能更好的掌握销售对象的情况,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层次需求,合理安排高、中、低档商
品的生产与经营,从而对控制好商品库存总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及时纠正生产经营中的问题
通过生产经营中的统计工作,企业经营者通过对比统计数据及时分析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经营的各种数据间均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例如产量与质量、产量与成本、品质与材料单耗、成本与材料单耗等,我们在生产经营统计工作中,通过统计人员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在确保所采集的数据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对统计数据分析,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查与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生产经营的数据中出现的差错。通过这种对比、环比法,我们可以验正生产经营中的各种成品消耗核算是否有误查,盘点生产经营中的薄弱之处并加强管理。而且,通过企业统计部门做出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生产经营中隐藏的各类问题,比如,物价上涨后,生产经营中成品消耗的材料单耗应该有所上升,但是盘点核算后超出了预计涨幅,主要问题出在哪里。通过这一项材料单耗上升幅度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生产部门存在的生产机器无突发性报废的情况,经过分析调查出导致材料单耗上升的原因,及时对生产部门的机器作保养,保证不会出现无突发性报废的情况。严格要求对生产部门的机器检测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因此,通过统计部门的统计工作,使企业能够正确的认识各个部门存在的急需解决的各类问题,通过分析总结找出真正影响生产经营的各类问题,从而及时纠正,采取措施,节约成本与消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减少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
3、利用统计分析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向
统计工作还可以对企业经营的发展方向做出相应的调整,确定企业发展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商家和企业盲目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扩充企业规模,导致了各个企业商家发展的方向及经营范围的雷同,类似的经营手段,生产经营的产品不具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商家及企业的利益得不到呈现,因此,生产效益普遍不高。,针对市场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数据掌握现在市场同类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情况,消费层次与市场饱和度等情况,通过统计工作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经营销售方案。有
目的的实现企业经营生产的利益最大化。
4、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人才
企业统计分析能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人才,只有通过合理的统计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需求,才能给企业经营者提供一个合理的人力资源配备比。统计人员在收集汇总、整理数据的同时深入的解析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以及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只有通过具体合理的分析,加强员工的职业培训,才能从中得到一支最符合企业经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因此,统计人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分析,不但能够及时纠正企业生产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调整,更能体现出企业经营中对员工的要求,提供人才的合理配备,加强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培训,从而为生产经营提供人才。提高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宜企业生产经营的专业人
才队伍。
总之,企业统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营决策的依据。另外,准确可靠的统计资料是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及时的统计分析能让企业经营者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对于市场的统计能准确地提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反映市场同类产品的饱和度,整合资源,发展优势产品。另外,准确地为企业领导提供统计分析,给企业提供人才需求的根据及标准,为企业的发展配备最合理的人才资源。因此,统计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企业效益。
第三篇: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问题
一、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基础相对薄弱。许多基层金融机构统计人员较少,没有专职统计人员且统计手段较为落后,疲于在日常性报表中应付,无法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形成高质量的统计报告。同时,统计队伍不稳定,换岗频繁,容易造成工作脱节、失误增多。一些金融机构疏于对统计资料的管理,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不健全或根本没有设置,上报的统计数据缺乏可靠依据。
2、现行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缺陷导致金融统计数据失真。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收入联系紧密度低,对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不够,导致一些金融机构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而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帐外账,或者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来迎合领导意志,造成会计信息虚假,进而造成统计数据失真。
3、数据采集、项目调整随意性较大,不能严格执行金融统计制度。基层金融机构数据采集是统计工作的支点。由于统计人员的工作失误,或对于现有统计人员来说工作量过大,一些金融机构的统计人员不能完全按照金融统计制度要求进行统计数据采集。如在编制现金收支统计报表时,统计人员不按现金传票来源、用途分项统计,而是主要登记储蓄存款收入(支出)、其他金融机构收入(支出)、居民归还贷款收入(提取贷款支出)等几个主要的项目,然后将其他项目的现金收入统统归入到其他收入(其他支出)中。这明显违背了现金收支统计操作规程的要求,难以全面准确反映现金收支构成的真实情况。
4、数据录入、汇总质量不高,上报不及时,不能保证金融统计报表的准确、完整。金融统计目前基本上实现上机操作。手工采集的统计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时,由于统计报表项目多、数据大,常常因统计人员工作不细心而出现“串行”现象,虽能使统计报表校验平衡,但项目数值已发生变化。数据汇总虽然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但也存在错选、漏选报表代码等现象,从而造成数据汇总不完整。同样,在数据上报过程中也常出现类似的错误,再加上人为的延误报送时间,常常影响到金融统计报表的编制和统计信息的发布。
5、统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统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对金融统计质量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导致统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对统计人员的日常考核和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等管理环节的弱化,使统计人员实际业务水平大打折扣,报表质量差强人意。同时,依法行政的随意性导致执法不严、以罚代法,使一些金融机构领导和统计人员因此对统计法规熟视无睹、有章不循,助长统计数据失真问题朝量化方向发展。
二、防范统计数据失真、提高金融统计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消除统计数据失真,从外部来说要强化外部监督、完善法规制度执行,对严重的、人为的统计数据失真严肃查处甚至司法处置。从金融机构内部来说,要从管理层抓起,抓好源头,抓好员工思想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
1、充分重视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金融统计工作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支持系统,金融统计信息不仅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提供服务,还为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数据信息。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抓好金融统计工作的人员配置、内部协调以及统计真实性的内部审计,把好数据关,切实提高金融统计质量。同时,要为统计人员创造宽松的工作、学习和素质成长环境,保证统计工作的相对稳定。
3、依法进行金融统计。金融统计法规对指导、规范金融统计活动,查处和打击各种金融统计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保证金融统计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要真正做到学法、懂法,依法开展金融统计活动。为做到这一点,工作中应坚持执行四项制度:一是统计质量检查制度。对统计项目调整、数据采集、录入、汇总、上报等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二是统计报表审核制度。既要审核统计数据的真实、合理性,又要审核统计数据与其它报表的衔接情况。三是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充分利用统计资料,完善分析形式、增强分析深度、提高分析质量,发挥统计分析在业务经营中的决策服务的作用。四是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对统计资料做好“双备份”,分类存放、专人管理,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化。
4、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提高统计执法水平。人民银行统计部门在保证各项统计业务正常开展的同时,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指导、监督金融机构的统计工作,坚决查处金融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对金融机构金融统计的监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使统计执法检查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第四篇: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婷婷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子长采油厂陕西延安717300)
【摘要】本文分析了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例如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报表型”的工作状态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制度不健全、工作侧重点偏移、手段落后、人员素质偏低等。鉴于此,提出改进的措施:应转变统计观念;建立新的统计指标;提高企业统计工作从业人员素质,强化企业统计工作手段;建立 适合石油企业经营管理的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统计制度
统计是了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是掌握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制定政策和安排生产计划的主要依据,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石油石化行业重组改制持续深化,石油企业内部经营重点逐步实现了从实物数量型向综合经济效益型的转变。所有这些,一方面为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因此对于石油企业统计工作来说也是一次挑战。
一、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的发展日趋一体化,市场竞争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且越来越激烈。正确认识统计的发展趋势,对于统计自身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企业的生存、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概括而言,企业统计将会发生八大方面的变化,即统计成为企业管理和支持决策的综合经济信息中心;统计信息范围扩大;统计非定期调查和统计抽样调查方法越来越重要;统计网络发展越来越快;统计事前监控和事中监控职能的发挥越来越受到重视;统计基础工作向国际标准靠拢;统计自我评价逐步完善;统计需要复合型人才。
二、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石油产业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石油企业的统计工作不仅关乎石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国家经济命脉也息息相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石油企业经营机制长期被束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从而导致为其服务的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在统计体制、运行机制、指标体系以及工作职能
1等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创新和变革,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不了石油企业内部管理对统计工作的要求。具体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许多企业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另外,统计人员的待遇较低,在职称晋升以及奖惩方面并不能享受与其他岗位人员同等的待遇,这就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2、企业“报表型”的工作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和体制改革滞后,企业及其下属各二级单位的统计工作主要是忙于应付上报的统计报表任务,这是一种被动应付型的状态,不利于企业统计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3、企业统计制度不健全
目前有许多企业的统计工作处于松散管理状态,上下级之间缺乏监督和考核,缺乏对核算部门领导的考核,这就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4、企业统计工作侧重点偏移,建设项目统计工作“欠头久尾”
目前不少石油企业统计数据过于庞杂,大多偏重于反映企业产品产量、实物工作量等数量型指标,而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市场竞争能力的指标少。石油企业建设项目分为基本建设项目和油田更换改造项目,其统计需要经过规划计划部批准立项后才开始进行。然而,现行的建设项目统计重点,是从建设项目施工开始到竣工的统计,这就存在着对建设项目的前期统计和跟踪统计严重欠缺的问题,也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建设项目投入和实际需要的全部资金。
5、企业统计手段落后,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很多企业的统计工作还处在手工状态,很少借助电脑或网络,统计数据只进行简单加工,不能派生出更多有用的统计数据。统计队伍人员构成、素质、工作能力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反差。缺少中高级统计人才,加上继续教育的力度不够和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统计队伍的稳定和提高。
6、统计工作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石油企业与市场经济的逐步接轨,石油企业内部经济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多种经营成分并存,经济运行情况千差万别,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反映的问题多种多样,统计工作的内容也就不尽相同。而目前综合统计机构缺乏一套完整的反映多种经济成分的经济指标体系和报表制度,对于多种经营企业的统计工作是综合统计机构的盲点,整体工作滞后于企业的发展。
三、解决石油企业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石油企业,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企业的经营策略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企业正确面对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
1、转变统计观念
改变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转变统计工作思想观念是重点。这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共同发挥作用,确保思想观念转变保证彻底性。
(1)领导要重视、正视这项工作。企业内部工作要想得以顺利进行,必须要有企业领导的支持,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其他部门或者是财力上的大力支持,统计工作进行才有确实的人力以及财力保障。
(2)转变统计工作部门的思想观念,可以借鉴国内外相近行业的先进统计理念。
(3)调整服务方向。石油企业必须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更新观念,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向,从过去主要为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报表型统计转变为主要为本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的参谋智囊型统计。
2、建立新的统计指标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石油企业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的统计指标已经不能满足石油企业的统计工作需求,因此必须进行新的统计指标的确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统计资料的广泛性、可变性、及时性。
3、提高企业统计工作从业人员素质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引进高水平统计人才。根据石油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统计的需要和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为搞好企业统计工作,应该把既有统计理论,又懂石油方面专业知识和懂信息技术的人员充实到统计队伍中来,也可以对现有的统计人员进行经济政策、市场经济理论与方法、管理科学、统计预测、统计分析研究与写作等方面的培训,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需要的统计人才。
4、强化企业统计工作手段
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增加综合统计机构的电子计算机,实现统计报表处理和统计分析研究、报告写作计算机化,而且要在企业主要生产机构、管理机构、决策机构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统计,实行企业内部计算机联网,以便及时传递、处理、反馈信息,及时运用信息进行科学的经营决策和企业管理。
5、建立适合石油企业经营管理的统计指标
石油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合理地确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可以围绕企业的经济效益,考虑从反映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设置指标体系
总之,要想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必须从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周围的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借鉴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管理观念以及管理手段,确保石油企业的统计工作与石油产业的发展步调相一致,确保我国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010 1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一是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
二是评价重心仍过分关注活动结果,忽视被评价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三是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四是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五是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培养起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或者相对忽视。
厚爱差生: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因为他们更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会说:“老师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1、上述法条《义务教育法(修订)》(2006)的强调了义务教育的强迫性、免费性和义务性。
2、《义务教育法》实施20年后,新《义务教育法》的通过,对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来说,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从教育法制建设角度讲,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也是中国教育法制建设一个新的、重要的标志。新《义务教育法》总结了《义务教育法》实施20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义务教育法》作了一次全面的、重大的修改。
从义务教育发展来看,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是义务教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无论从义务教育本身、教育法制建设,乃至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新的《义务教育法》体现了我国教育立法水平、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质的飞跃。3 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精神。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建设应该运用策略是:
一、校长的创新教育理念:尊重个性,挖掘潜力,搭建平台
1、发现教师的闪光点,了解他们适合干什么,并把他们放在最适合的岗位
创新探索的精神,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多元化选择性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无疑是未来中国教育之树的一片新绿。
2、为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创造教师成才的条件。对于教师,领导要鼓励其结合自身的兴趣,加强个人发展并为教师的发展需要提供各种有利的软、硬件。
二、管理制度创新:重视团队建设,建立有利于教师共同发展的机制。创新团队是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人群。创新团队的要素包括:明确的创新目标;塑造或吸引创新性领军人物;系统的组织架构;优化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三、课程设置创新:加强校本培训,“引领”教师成才。4
一、用心充实自己
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努力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二、用心呵护学生 农民在田野里对弱势禾苗时刻注意多追肥、多浇水,对长势旺的禾苗注意打杈、灭虫,真实呵护备至。班主任工作何尝不是这样?班主任要学会爱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施以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
三、用心对待学生
用心对待学生,必须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对全班所有同学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有男女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不宜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
四、用心培养规范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健身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应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成绩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
五、用心创设环境
班主任是总设计师,布置时要美观、大方、高雅,力避凌乱、品位底下,班级文化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布置时尽量注意不要分散学生的课堂听课精力。
六、用心激励学生 2011-5-9
1(一)评价目的:重学校行政管理,轻教师专业发展
行政管理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若教师评价仅以学校的行政管理为主,就等于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教师也会把教学工作看作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这些不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
(二)评价主体:过于单一,教师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现行教师评价大多是通过评价来制约和督促教师的工作,实施以学校领导为评价主体的教师评价制度,其实质是“官本位”意识在教师评价中的具体体现,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继而影响到教育的正常发展。
(三)评价内容:重教师教学效果,片面强调学生考试成绩
教师劳动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其教学效果难以体现在学生的一两次考试上。因此,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难免具有片面性,将其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容易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四)评价方法:重量化评价方法,轻质性评价方法 我国对教师评价采用“评价表”、“听课”打分的方式,对教师各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依此来管理教师。这种做法忽视了不易量化的有价值的信息,对教师工作的影响较大。因此,这种评价并不能够全面反映教师工作的真实状况。“课程统整”的核心思想是共同的或共有的教育经验,不是由学科组成;所谓共同的课程并非内容相同,而是课程目标相同,以及教育过程中隐含的原则相同。例如认识内在的价值、发展了解、尊重真理和增进个人自主等。这种广泛的目标和原则成为课程的共性,成为每个儿童共同教育的基础。正如医生不能为每一个病人决定相同的食物,只能提供营养的原则供其配菜,以适合不同的是生理需求;因此共同课程并非强加给学生共同的学科或共同的课程内容;而是共同的“经验领域”或共同的过程或原则,所以程序原则是决定课程,尤其是共同课程的基础。在教育价值和原则的指引下,在诠释和调试的过程中,课程内容才能多样化适合不同的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个别需求。3
(一)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确定的先后顺序,心理发展是按照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方向发展的。
(二)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
(三)心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
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个体心理发展在发展进程、内容、水平等方面又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殊性,各种特殊性统称为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四)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 个体心理随时间而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发展的连续性进程。就发展的全程而言又按不同心理发展的质的规定性区分为数个发展阶段,称为阶段性。心理发展过程是两者统一的过程。
(五)心理发展具有年龄特征
发展心理学将人的一生全程划分为数个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都有着与其它各年龄阶段不同的典型特征,这些最一般、最本质、最典型的心理特征就是年龄特征。4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公办学校中遭遇的显性排斥已经减弱,但竞争压力增强。针对随迁子女学校生活的新情况,社会的关注点不能仅仅停留在善良的反歧视上,而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切实帮助使他们的确能够在学业基础上越来越接近城市标准,以便获得与城市孩子平等的竞争机会。
(一)学校内部显性排斥减弱 学校这个特殊的群体环境中,身份是被重新定义的,教师和学生对于其他学生的评价是以“成就”为标准的。
(二)家庭支持障碍突显 1.居住环境依旧恶劣 2.情感体验倾向负面
(1)与父母缺乏沟通,轻视怨恨父母(2)爱慕虚荣,不能正视差距(3)心理失衡,为赚钱抛弃尊严(4)学业前景迷惘
(三)增权:从家庭支持到支持家庭 1.薄弱学校关爱不薄弱 2.家访重返学生生活 3.杜绝“乱收费”,减轻家庭负担
(四)社区和媒体应成为学校的有力支撑
以实际行动给予农民工随迁子女更多切实的帮助,使他们的确能够在学业基础上越来越接近城市标准,以便获得与城市孩子平等的竞争机会应当成为现实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