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最大的两个误区

时间:2019-05-14 21:3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最大的两个误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最大的两个误区》。

第一篇: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最大的两个误区

人力资源师网络视频培训免费试听: http://edu.21cn.com/kcnet1420/

绩效管理无疑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它始终贯穿在企业管理的主轴线上,它关乎着企业的成败与兴衰。道理很简单,不管绩效目标和标准的多元与否,作为组织产出正绩效,乃至卓越的绩效是首要任务,舍此,组织没有存在和成长的理由。

但是,我们看到绩效管理并没有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有两个最大的的认识误区束缚了它:

1、绩效管理是监督和衡量员工工作的好坏。

2、绩效管理是计算员工薪酬的多少。

诚然,绩效管理有这两方面的内容,但是,却不是绩效管理的关键作用和目的,如果我们从这个方面来运用绩效管理,无疑会给企业带来人才流失、凝聚力涣散、工作消极、缺乏创新精神等重大问题。

遗憾的是,我们大都这么干的。我们大多都有这样的思维:

员工不努力工作、积极性不高(实际上可能并不如此),怎么办?——考核他,监督他干;怎么考核和监督?——和薪酬及奖金挂钩。

在绩效管理中被一些专家大力提倡的观点,也是被CEO们积极响应的一个观点:“低基本工资,高绩效工资的工资结构”就是这个认识的产物。想法不能说是不好的,实际操作起来却始终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因为,出发点是不对的。这么做,要么将结果和过程分割,要么将责任推卸给员工,要么强化了局部,却输掉了大局,要么符合了老板的愿望,忽视了员工的要求。

解决误区的办法主要有两个,当然是领导者要带头做:

1、将绩效管理作为完成公司战略的一个保证体系。

2、实施绩效管理日常化。

一、将绩效管理作为完成公司战略的一个保证体系

当战略确定以后,如何通过有效的整合和运用资源,以及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来完成战略目标,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任务。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战略执行力的问题。

绩效管理就应该发挥这样的作用,而不是仅仅考核员工的工作好坏,以及薪酬多寡。不能用绩效考核代替绩效管理。

《平衡计分卡》就是一个好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实施。

二、实施绩效管理日常化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战略管理也必然是动态的。动态并不意味着多变,而是不断的调整和改善,也就是说,战略管理已经日常化了,绩效管理能不日常化吗?

半年一度,甚至一年一度的绩效管理是和一年或三年的战略相匹配的,现在已经不适应需要了,我们至少要按月(周)进行管理。

要做好绩效管理日常化,也要做好两项工作:

1、反思绩效管理的现状,为什么我们管理了绩效,却没有得到绩效。

2、建立按月(周)的“绩效——执行力”管理系统和具体实现方法。

第二篇:绩效管理误区两个不错的故事

绩效管理误区案例分析:万科,索尼(两篇不错的文章)

王石的绩效主义脓包论之解读2012年5月17日,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通过个人微博,对绩效主义发表个人观点。绩效主义像企业脓包: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提出,绩效主义摧毁了索尼引以为傲的激情团队。绩效主义看似公平,但缺少内涵。它只能只靠利益刺激,未结成精神共同体,最终将走向平庸。无论何企业,只要实行员工收入与业绩完全挂钩,一些扎实工作就易被忽视,破坏员工对企业的信任。

王石这一观点鲜明,直指绩效主义的内在缺陷:“一些扎实工作就易被忽视,破坏员工对企业的信任。”这种信任的破坏,会给企业带来各种伤害。万科今年多次遭遇质量问题,先后经历了“安信地板事件”、深圳“纸板门”、“设计门”等事件,就是这种伤害的证明。也因此,在5月11日的股东会上,王石表态,万科要把质量看得比规模、速度更重要;如果质量和规模、速度存在冲突,质量优先于规模、速度等。王石表示“大家要做好准备,万科可能会为了质量沦为老二老三”。即为了质量,失去行业第一也“在所不惜”。

在房地产行业政策波动和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在郁亮主权时期,绩效主义就如指挥棒。万科对城市公司的绩效指标主要看财务报表的前三项指标,诸如资本回报率、利润率、存货周转率等。剔除了王石时期保留的较为务虚的业绩考核指标,如区域建设、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等。对于一线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考核也变为强调快速周转,甚至,郁亮专门提出了一个“5986模式”,什么都别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拿地,最快的速度开工,最快的速度销售。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八成,无论如何,开盘你得卖出60%。由此,万科步入了一个快速开发模式。这种快速开发、快速周转模式对万科的资金链顺畅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宏观调控、各种融资渠道收紧的情况下。但是,在“求快、求规模、求周转”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对产品质量、区域建设、客户满意、领导力建设等这些长期对公司品牌、信誉非常重要因素的忽视。可以说,万科出现质量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绩效主义种下的恶果。

绩效主义,很容易忽视公司的长期价值。虽然绩效可以借助于平衡计分卡取得一些指标上的平衡,但就其考核周期来讲,难以跨越甚至是季度。在、甚至是季度框架时间内的绩效主义,对于组织中的各个主体来讲,是难以考虑更为长期(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百年)的价值,尤其这些绩效目标与绩效指标与各个主体当期利益挂钩时更是如此。但对于大型公司来说,这种长期价值又是必须考虑并在现期有所行动的重大议题,因为这些议题对企业长期的生存发展来说,生死攸关。

绩效主义,很容易忽视那些不易衡量内容的价值。对于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企业品牌与信誉、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氛围、整个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研发技术水平、领导力水平、企业文化等等,这些更富有软性的方面,不易衡量。但这些不易衡量的东西,对公司的生存、发展尤其是长期发展富有及其重要的价值。而绩效主义往往更关注那些容易衡量的内容,而忽略了对这些软性因素的关注,这种忽视短期来看公司是生机勃勃,但对于公司长期成长带来伤害。

绩效主义,很容易遗漏一些内容甚至重要内容的价值。绩效主义,只能关注那些比较关键的内容和指标(受制于周期短、软性因素难衡量、对于关键内容的认识不同等状况,关注的关键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扭曲),势必会造成对公司其他一些内容和工作的忽视,这种忽视容易造成对员工的伤害,更容易造成对公司的伤害。一般只有在出了一些重大问题之后,才反过来去关注一些基本的常识、规则、要求等等。此外,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绩效关注重点没有及时调整,而导致绩效主义关注的指标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绩效主义,从根本上来讲,是追求差异化价值,并根据这种差异化价值进行价值分配;是一种不相信员工愿意创造价值、能够创造价值的管控。这种根据差异化价值贡献大小而进行分配的哲学,势必使得整个公司成为一种价值贡献交易市场,这种交易市场,是以利益为纽带的市场,是一种金钱利益共同体,是一个缺乏信任的交易市场。在这一市场中,每个主体都关注自身的指标以及与其相关的金钱利益,而无暇顾及其他。这一市场的形成,除了忽略甚至破坏那些生死攸关的长期价值、不易衡量内容的价值、不进行衡量内容的价值之外,还会对公司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理想共同体及其激情奋进与创新超越等造成严重伤害,进而对公司的长期竞争能力、品牌与信誉等造成伤害。

团队精神的破坏。在公司的价值贡献交易市场中,每个主体都关注自身的指标以及与其相关的金钱利益。每个主体之间都存在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每个主体都希望自己的指标考核结果最好,都希望自己获得的报酬更多,都在关注自己那一摊事情,而其他人的目标、指标、事务基本于己无关;而且员工对他人的不信任、对公司的不信任也由此而产生。本位主义、狭隘主义、短视主义由此而生,而整体团队的状况、他人的状况无需关注,团队精神荡然无存,取得代之的是明争暗斗。

创新精神的破坏。在公司的价值贡献交易市场中,每个主体都死死盯住自己的绩效指标,光这些指标都占用大量的精力,无暇顾及创新。即使有时间顾及创新,但没有动力去关注这些创新,因为与指标完成没关系,而且公司也不信任你、其他人不信任你。即使与指标有关的创新,也仅仅关注那些对指标有价值的创新,而对于公司长期价值有贡献的突破性创新不关注。而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是对公司长期价值具有重大价值的创新。但绩效主义使得大家的时间、精力、视野、精神等都聚焦于绩效目标与指标,至于创新则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突破性创新。

理想共同体及其激情奋进与创新超越的破坏。在公司的价值贡献交易市场中,金钱利益、物质利益至上,而把理想感召、内在动力、相互信任忽略一边,进而使得激情奋进、创新超越的仅仅依赖于金钱与物质。而依赖于金钱与物质的激情和创新,则难以持久;同时,激情程度与创新投入也难以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没有出神入化的激情程度与创新投入,公司就很容易混为平庸。

王石的绩效主义脓包论给大家提个醒,给所有在中国风风火火进行绩效管理实践的企业提个醒。应该说,在中国风风火火进行了那么多年的绩效管理,是该正确认识绩效主义价值的时候了。

绩效主义,能帮助企业做什么、不能帮助企业做什么?绩效主义,能帮助那些所在市场相对稳定、生产运营相对稳定的企业克服员工惰性,能够促进那些容易衡量的、周期较短的、相对重要的目标和指标的实现。而对于激发员工出神入化的激情与创新无能为力,对于促进那些不易衡量的、周期较长的远景和目标无能为力,对于促进那些基础的、不甚重要的事情长期坚持下去也能力有限。

除了绩效主义,我们还应靠什么?绩效主义,仅仅是公司整体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把全部精力集中于绩效主义肯定会出大问题。除绩效之外,还应关注企业的公平公正,关注企业整体的协同性,关注那些不易衡量事情的价值,关注企业和员工的精神世界,而这些则需要关注企业文化管理、整体运营管理、整个公司领导力水平等等。

前董事分析索尼倒台内幕 绩效主义毁灭自发动机 相关文章:绩效管理-你错在哪里?

2006年索尼公司迎来了创业60年。过去它像钻石一样晶莹璀璨,而今却变得满身污垢、暗淡无光。因笔记本电脑锂电池着火事故,世界上使用索尼产锂电池的约960万台笔记本电脑被召回,估计更换电池的费用将达510亿日元。

PS3游戏机曾被视为索尼的“救星”,在上市当天就销售一空。但因为关键部件批量生产的速度跟不上,索尼被迫控制整机的生产数量。PS3是尖端产品,生产成本也很高,据说卖一台索尼就亏3.5万日元。索尼的销售部门预计,2007年3月进行结算时,游戏机部门的经营亏损将达2000亿日元。多数人觉察到索尼不正常恐怕是在2003年春天。当时据索尼公布,一个季度就出现约1000亿日元的亏损。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索尼冲击”,索尼公司股票连续两天跌停。回想起来,索尼是长期内不知不觉慢慢地退化的。

激情集团

我是1964年以设计人员的身份进入索尼的。因半导体收音机和录音机的普及,索尼那时实现了奇迹般的发展。当时企业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是“索尼神话”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我46岁就当上了索尼公司的董事,后来成为常务董事。因此,对索尼近年来发生的事情,我感到自己也有很大责任。伟大的创业者井深大的影响为什么如今在索尼荡然无存了呢?索尼的辉煌时代与今天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激情集团”不存在了。所谓“激情集团”,是指我参与开发CD技术时期,公司那些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开发的集体。在创业初期,这样的“激情集团”接连开发出了具有独创性的产品。索尼当初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有井深大的领导。

井深大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他能点燃技术开发人员心中之火,让他们变成为技术献身的“狂人”。在刚刚进入公司时,我曾和井深大进行激烈争论。井深大对新人并不是采取高压态度,他尊重我的意见。当这些人不在了,索尼也就开始逐渐衰败。从事技术开发的团体进入开发的忘我状态时,就成了“激情集团”。要进入这种状态,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基于自发的动机”的行动。比如“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机器人”,就是一种发自自身的冲动。

挑战精神

今天的索尼职工好象没有了自发的动机。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绩效主义就是:“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如果外在的动机增强,那么自发的动机就会受到抑制。

如果总是说“你努力干我就给你加工资”,那么以工作为乐趣这种内在的意识就会受到抑制。从1995年左右开始,索尼公司逐渐实行绩效主义,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细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报酬。但是井深大的想法与绩效主义恰恰相反,他有一句口头禅:“工作的报酬是工作。”如果你干了件受到好评的工作,下次你还可以再干更好的工作。在井深大的时代,许多人为追求工作的乐趣而埋头苦干。

但是,因实行绩效主义,职工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激情集团”的。为衡量业绩,首先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向。

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可以说索尼精神的核心即“挑战精神”消失了。因实行绩效主义,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比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老化处理”工序都受到轻视。

我想指出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只要实行绩效主义,一些扎实细致的工作就容易被忽视。索尼公司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由此决定整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好处。

涌流理论

2004年2月底,我在美国见到了“涌流理论”的代表人物奇凯岑特米哈伊教授,并聆听了他的讲演。“建立公司的目的:建设理想的工厂,在这个工厂里,应该有自由、豁达、愉快的气氛,让每个认真工作的技术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技能。”这正是索尼公司的创立宗旨。索尼公司失去活力,就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

没有想到,我是在绩效主义的发源地美国,聆听用索尼的创建宗旨来否定绩效主义的“涌流理论”。这使我深受触动。绩效主义企图把人的能力量化,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我认为事实上做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坏了公司内的气氛。上司不把部下当有感情的人看待,而是一切都看指标、用“评价的目光”审视部下。

过去在一些日本企业,即便部下做得有点出格,上司也不那么苛求,工作失败了也敢于为部下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尽管部下在喝酒的时候说上司的坏话,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非常支持上司。后来强化了管理,实行了看上去很合理的评价制度。于是大家都极力逃避责任。这样一来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

“合理的”方针

不单索尼,现在许多公司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引进评价体制。但这些企业的业绩似乎都在下滑。索尼公司是最早引进美国式合理主义经营理论的企业之一。而公司创始人井深大的经营理念谈不上所谓“合理”。1968年10月上市的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的开发,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当时索尼在电视机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即便如此,井深大仍坚持独自开发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这种彩色电视机画质好,一上市就大受好评。其后30年,这种电视机的销售一直是索尼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投入巨额费用和很多时间进行的技术开发取得成功后,为了制造产品,还需要有更大规模的设备投资,亦需要招募新员工。但是,从长期角度看,索尼公司积累了技术,培养了技术人员。此外,人们都认为“索尼是追求独特技术的公司”,大大提升了索尼的品牌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种独自开发能给索尼员工带来荣誉感,他们都为自己是“最尖端企业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之所以能长期成为索尼公司的收入来源,是因为技术开发人员怀着荣誉感和极大热情,不断对技术进行改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获得成功而沾沾自喜的索尼,却在液晶和等离子薄型电视机的开发方面落后了。实际上,井深大曾说过:“我们必须自己开发出让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成为落伍产品的新技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索尼公司高管没有铭记井深大的话。

如今,索尼采取了极为“合理的”经营方针。不是自己开发新技术,而是同三星公司合作,建立了液晶显示屏制造公司。由这家合资公司提供零部件生产的液晶电视机“BRAVIA”非常畅销,从而使索尼公司暂时摆脱了困境。今天的索尼为避免危机采取了临时抱佛脚的做法。

长老型经营

今天的索尼与井深大时代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那就是在“自豪感”方面的差别。当年创始人井深大和公司员工都有一种自信心:努力争先,创造历史。

一味地左顾右盼,无法走在时代的前头。在我开发“爱宝”机器狗的时候,索尼的实力已经开始衰落了,公司不得不采取冒险一搏的做法,但是出现亏损后,又遭到公司内部的批评,结果又不得不后退。

今天的索尼已经没有了向新目标挑战的“体力”,同时也失去了把新技术拿出来让社会检验的胆识。在导致索尼受挫的几个因素中,公司最高领导人的态度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

在索尼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时期,公司内流行这样的说法:“如果你真的有了新点子,来。”也就是说那就背着上司把它搞出,与其口头上说说,不如拿出真东西来更直接。但是如果上司总是以冷漠的、“评价的眼光”来看自己,恐怕没有人愿意背着上司干事情。

所以,能否让职工热情焕发,关键要看最高领导人的姿态。索尼当年之所以取得被视为“神话”的业绩,也正是因为有井深大。但是,井深大的经营理念没有系统化,也没有被继承下来。

我尝试着把井深大等前辈的经营理念系统化、文字化,出版了《经营革命》一书。在这本书中,我把井深大等人的经营称为“长老型经营”。所谓“长老”是指德高望重的人。德高望重者为公司的最高领导人,整个集团会拧成一股绳,充满斗志地向目标迈进。

在今天的日本企业中,患抑郁症等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公司内有不称职的上司,推行的是不负责任的合理主义经营方式,给职工带来了苦恼。

不论是在什么时代,也不论是在哪个国家,企业都应该注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正是索尼在创立公司的宗旨中强调的“自由,豁达,愉快”。

过去人们都把索尼称为“21世纪型企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进入21世纪后,索尼反而退化成了“20世纪型企业”。我殷切希望索尼能重现往日辉煌。

第三篇: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误区分析

人大2004年二季度经济类专题

【文献号】171

【分 类 号】F102

【分 类 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复印期号】200404

【标 题】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误区分析

【 作 者】郝丽

【作者简介】郝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摘 要 题】实务

【 正 文】

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和社会效益等)、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含品德)进行评价,并用评价结果来判断员工与其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其目的是:确认员工的工作成就,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它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范畴,是在管理工作中大量使用的手段,它构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操作系统五大体系之中的一个部分。绩效考核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确切的基础信息,考绩的结果可以为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其他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没有考核就没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考核在管理中的功用

绩效考核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障并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有序运转、实现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目标所必须的一种管理行为。具体来说,绩效考核具有如下作用:

1.绩效考核是企业聘用人员的依据。

要实现一个组织的人与事的科学结合,必须“识事”和“知人”。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岗位分类是“识事”的基本活动,考核则是“知人”的主要活动。只有“知人”才能“善任”,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对每位员工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每个人的能力、专长和态度,从而能够将其安置在适合的职位上,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2.绩效考核是员工调动和升降职位的依据。

绩效考核侧重于对员工的工作成果及工作过程进行考察,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提供员工的工作信息,如工作成就、工作态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程度等。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进行人员的晋升、降职、轮换、调动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对个人来说是扬长避短,对组织来说则是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再配置。如一个员工绩效优秀而且大有潜力时,可以给予晋升,既发挥其才能,又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一个员工业绩不良,可能是因为他的素质和能力同现在的职务不匹配,这就应当进行工作调动和重新安排,以发挥其长处,帮助其创造更佳业绩。

3.绩效考核是员工培训的依据。

培训开发是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使人力资源增值,是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绩效考核可以为企业对员工的全面教育培训提供科学依据,知道哪些员工需要培训,需要培训哪些内容,培训开发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绩效考核在此方面的作用是:一方面能发现员工的长处与不足,对他们的长处给予发扬;另一方面也可以查出员工在知识、技能、思想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不足,使培训开发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通过持续的绩效管理,促进培训开发工作的深入。

4.绩效考核是确定薪酬和奖惩的依据。

现代管理要求薪酬分配遵守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这就必然要对每一个员工的劳动成果进行评定和计量,按劳付酬。绩效考核为报酬分配提供依据,进行薪资分配和薪资调整时,应当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进行,运用考评结果,建立考核结果与薪酬奖励挂钩制度,使不同的绩效获取不同的待遇。合理的薪酬不仅是对员工劳动成果的公正认可,而且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形成进取的组织氛围。考核结果不与薪酬、奖励、提职、培训等挂钩,就等于一句空话,不仅起不到激励效果,反而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业绩和效率。

5.绩效考核有利于形成高效的工作气氛,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并促进员工的发展。

通过考核,经常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要求上下级对考核标准和考核结果进行充分沟通,因此,考核有利于形成高效率的工作气氛,有助于组织成员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感情的融合。通过这样的沟通,可以促进员工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协作,使员工的个人目标同组织目标达到一致,建立共同愿望,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绩效考核可以促进员工的潜在能力发挥,通过绩效考核,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目标确定了效价,他就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期望值,比如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提高自己胜任工作的能力,取得理想的绩效,个人也就得到了进步。所以,绩效考核是促进员工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绩效考核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此相伴的另一个现象是大多数经营者对绩效考核普遍存在困惑,企业如何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精确的评分,如何真实地反映员工的绩效水平?绩效考核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往往都对考核的目的要求不同,考核者关心的是如何利用绩效考核实现自己或小团体的目的;被考核者关心的是如何得到好的评分,如何通过绩效考核得到更多利益。绩效考核结果往往与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利益挂钩,如果绩效考核出现偏差,必然会误导员工,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可能引起各种利益冲突,引发企业内部各种矛盾,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引发员工之间的矛盾。

绩效考核操作中的误区

绩效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获得更高的业绩水平而使用的手段。考核者往往背离绩效考核的目的,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绩效考核只是用来评价员工的工作状况,人为地拉开距离,抓住那些绩效低下的员工,甚至把他们淘汰掉。而被考核者对考核标准的不认同,有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是被监视、被责备的对象,不被尊重,没有安全感。所以往往会出现消极抵触、防御心理的局面。绩效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考核标准有关,另一类与主考人有关。

1.与考核标准有关的问题。

首先,考核标准不严谨。考核标准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能而不是职位设定。考核项目设置不严谨、考核标准说明含糊不清,加大了考核的随意性。考核标准大而笼统,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考核标准中有过多难以衡量的因素,难以使员工信服;考核标准与工作职能偏差较大。这些都使考核者打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人为操纵可能性强,考核结果争议性大,很难令员工信服,结果使考核流于形式。其次,考核的内容不够完整,尤其是不能涵盖全部的工作内容,或以偏概全,如关键绩效指标有缺失等,因此,无法正确评价人的真实工作绩效。许多企业的考核内容大多千篇一律,不同类型部门考核内容差别不大,针对性不强,这在很

大程度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多数企业在考核内容上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员工的德、能、勤、绩,另一方面是员工为企业创造多少经济效益。这两方面内容的考核并不能全面地包括员工工作绩效的所有方面。另外,德、能、勤、绩这类考核指标基本上是属于定性化的指标,过多定性化指标的存在自然无法避免会造成考核者判断的主观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绩效考核的公正性与有效性。只有把定性化的指标以定量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克服其主观随意性。

2.与主考人有关的问题。

由于考核者的主观随意性及过严、过宽、趋中的心理倾向,使绩效考核出现偏差。

(1)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在考察员工业绩时,由于一些特别的或突出的特征,而掩盖了被考核人其他方面的表现和品质。在考核中将被考核者的某一优点扩大化,以偏概全,通常表现为一好百好,或一无是处,要么全面肯定,要么全面否定,因而影响考核结果。例如,某经理看到某员工经常加班、忙忙碌碌,对他的工作态度很有好感,在年终考核时对他的评价就较高,从而忽略了对他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等综合表现的考察。

(2)宽严倾向。宽严倾向包括“宽松”和“严格”两个方面。宽松倾向是指考核中所做出的评价过高;严格倾向是指考核中所做出的评价过低。这两类考核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明确、严格、一致的判断标准,考核者往往根据自己的人生观和过去的经验进行判断,在评价标准上主观性很强。

(3)平均倾向。平均倾向也称调和倾向或居中趋势,是指给大多数员工的考核得分在“平均水平”的同一档次,并往往是中等水平或良好水平,这也是考核结果具有统计意义上的集中倾向的体现。无论员工的实际表现如何,统统给中间或平均水平的评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利益驱动,管理者给自己下属员工普遍高评价,有助于在本部门薪酬预算时得利;原因之二是对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缺乏自信,缺乏进行绩效考核的相关事实和依据;原因之三为有些主考人信奉中庸之道,不愿做反面考核,认为被评为劣等表现会对员工造成负面影响,挫伤工作信心和士气。在管理者如此心态下所做的考核必定是含糊的,无法对员工形成正面、有效的引导机制。

(4)近因和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是考核者只看到考核期末一小段时间内的情况,对整个考核期间的工作表现缺乏长期了解和记忆,以“近”代“全”,只是对最后一阶段的考核。首因效应是指考核者凭“第一印象”下判断的问题。这与人的思维习惯有关,考核结果并不能反映整个考核期间内员工绩效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核的得分。

(5)成见效应。成见效应也称定型作用,是指考核者由于经验、教育、世界观、个人背景以至人际关系等因素而形成的固定思维对考核评价结果的刻板化影响,通俗的说法是“偏见”、“顽固”等。凭个人好恶判断是非,是绝大多数人难以察觉、不愿承认的弱点,甚至是一种本能。个人的价值观和偏见可能会代替组织已制定的考核标准,依据个人意愿和个人的理解随意地考核。在考核他人时,很多人都会受到“个人好恶”的影响。成见效应是绩效考核中的常见问题,因此,考核者在考核工作时应时刻注意自己的每一个判断是否因个人好恶而导致不公的结论。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对考核者进行培训与心理辅导,使考核人员关注可能导致不正确结果的个人错误观念,从而加以纠正。另外,采用基于事实(如工作记录)的客观考核方法,由多人组成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有助于减少个人好恶

所导致的考核误差。

减少考核偏差的对策

如何让绩效考核真正发挥作用,成为企业发展的现代化管理工具已刻不容缓地摆在管理者面前。对工作绩效的真实考核,并保持对员工的有效激励和反馈,企业就能激发起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其能力发展与潜能开发,形成一支高效率的工作团队。为了减少绩效评价中的偏差,提高绩效考核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客观、明确的考核标准。

考核内容是绩效考核的基础,应由专业人员及业务人员结合不同企业、不同部门及不同岗位的具体情况共同研究、制定。在绩效考核中,要尽量采用客观性的、与工作密切相关的考核标准。以职务说明书或职务分析为依据制定考核项目和标准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考核标准要明确,即含义清楚、不能随意解释,考核者对同一类被考核者使用的考核方法一致。绩效考核的客观性首先是指考核的指标应尽量以可量化的、可实际观察并测量的指标为主。同时,考评的指标应尽量简洁,过多的指标极易导致考核组织者工作量的增加,并且难以区分各考核指标之间的权重对比;其次是确定考核的内容指标时,要考虑企业的实际特点,建立针对性的、切实符合企业自身管理要求的指标体系;第三,在考核工作中,每一项考核的结果都必须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如列举员工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和解释评分的理由。这可以避免凭主观印象考核和由晕轮效应、成见效应等所产生的问题。

2.选择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

选择考核方法的原则是,根据考核的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考核方法,该方法在该次考核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公平地区分工作表现不同的员工。可选择的方法包括:序列法、配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标尺法、要素评定法、工作记录法、关键业绩指标法、行为锚定法、目标管理法、360度考核法等。每一种考核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例如,标尺法可以量化考核结果,但考核标准可能不够清楚,容易发生晕轮效应、宽松或严格倾向和居中趋势等问题;序列法和强制分配法可避免上述问题,但在所有员工事实上都较为优秀的时候非要人为区分又会造成新的不公正;关键事件法有助于帮助评价者确认什么绩效有效,什么绩效无效,但无法对员工之间的相对绩效进行比较。

3.挑选适合的考核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

如果人力资源部门既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与策划,同时又承担具体的实施操作职责,这势必影响考核工作的效率与效果。作为企业的核心职能部门之一,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应定位于对考核工作的组织及策划,即负责制定考评目标、规范考核的主体内容、指导各具体考核工作单位的考评实施与结果运用。绩效考核工作应当由能够直接观察到员工工作的主管承担,甚至由最了解员工工作表现的人承担。一般情况下,绩效考核的主要责任人是员工的直线经理。这是因为直接经理在观察员工的工作绩效方面处在最有利的位置,而且这也是他应该承担的管理责任。但是,直线经理不可能对下属的所有工作全部了解,他在考核下属时可能会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这种情况在短阵式组织中更加突出。因此,考核者还应当包括考核对象的同事、下属及其本人。

对考核者进行培训,是提高考核科学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考核者进行避免晕轮效应、宽严倾向和集中倾向等培训,有助于减少上述考核误差问题。进行考核培训,首先要让考核评价者认识到,绩效考核是每一个管理者的工作组成部

分,要确保考核对象了解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进而要让考核者正确理解考核项目的意义和评价标准,掌握常用的考核方法,并能够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通过培训,还要让考核者了解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4.公开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

绩效考核结果必须公开公示,这不仅仅是考核工作民主化的反映,也是组织管理科学化的客观要求。考核评价做出以后,要及时进行考核面谈,由上级对下级逐一进行,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使员工了解自己的业绩状况和考核结果,也使管理者了解下级工作中的问题及意见,创造一个公开、通畅的双向沟通环境,使考评者与被评对象能就考核结果及其原因、成绩与问题及改进的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员工未来事业发展计划。这样,绩效考核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推动员工素质的提高,实现组织发展目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保密,则只会起到导致员工不信任与不合作的后果。

5.设置考核申诉程序。

考核申诉产生的原因,一是被考核员工对考核结果不满,或者认为考核者在评价标准的掌握上不公正;二是员工认为对考核标准的运用不当、有失公平。因此,要设立一定的程序,以从制度上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合理化,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应有作用。处理考核申诉,一般是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在处理考核申诉时要注意尊重员工个人,申诉处理机构应该认真分析员工所提出的问题,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如果是员工的问题,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考核标准为准绳,对员工进行说服和帮助;如果是组织方面的问题,则必须对员工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改正。其次,要把处理考核申诉过程作为互动互进的过程,当员工提出考核申诉时,组织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员工提高绩效的机会,而不要简单地认为员工申诉“是员工有问题”。第三,处理考核申诉,应当把令申诉者信服的处理结果告诉员工。如果所申诉的问题属于考核体系的问题,应当完善考核体系;如果是考核者的问题,应当将有关问题反馈给考核者,以使其改进;如果确实是员工个人的问题,就应该拿出使员工信服的证据和做出合理的处理结果。

窗体底端

第四篇: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绩效管理与PDCA循环

绩效管理效果不好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它同工作成果、员工发展、部门目标很好地联系起来。效果不好的另一个原因是管理者没有充分使用绩效管理的全部工具。如果我们认为绩效评价就是绩效管理。它就不会有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它必须同组织的其他职能联系起来。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绩效管理系统是以绩效考评制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子系统,它表现为一个有序、复杂的管理活动过程。它首先要明确组织与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不但要保障按期按质按量地达到和实现目标。还要考虑如何构建并完善一个更有效地激励员工、不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运行机制。一般来说,绩效管理系统包括4个环节。即PDCA循环系统:绩效计划、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评和绩效反馈。

一、绩效计划很多人认为评价是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但实际上绩效计划要重要得多。因为评价仅仅是从反光镜中往后看。而计划是向前看以便将来获得更好的绩效。而不是分析那些过去的、不能改变的绩效。作为绩效管理系统闭合循环的第一个环节。绩效计划是在新绩效周期开始时。管理者和员工经过讨论。就员工在新的绩效周期将要做什么、为什么做、需做到什么程度、何时应做完、员工的决策权限等问题进行识别、理解并达成绩效目标协议。

二、持续的绩效沟通及辅导绩效沟通就是指管理者与员工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分享各类与绩效有关的信息的过程。或者我们可以将绩效沟通理解成对提高员工绩效有益的各类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具体说来就是。管理者与员工一起讨论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潜在障碍和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能措施以及如何向员工提供支持和帮助等信息的过程。管理者通过沟通应达到这样一些目标:应从员工那里得到哪些信息。必须提供给员工哪些信息和资源以帮助员工完成工作目标等:员工通过沟通应达到这样一些目标:应从管理者那里得到哪些信息和资源。必须向管理者提供哪些信息以保证工作目标顺利完成等。

三、绩效评价在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程序中。由于绩效考核关系到绩效管理评价的正确与否。涉及员工的奖惩。这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点。绩效考评的意义不仅是一个企业对其员工工作绩效情况的考评。同样也是员工心理上的一种高层次的需求——成就感需要的满足。

四、绩效反馈绩效反馈就是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反馈给被评估对象。并对被评估对象的行为产生影响。绩效反馈是绩效评估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能否达到绩效评估的预期目的。取决于绩效反馈的实施效果。

人力资源师培训 http://edu.21cn.com/kcnet1420/

第五篇: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1-2-3法则

人力资源师网络视频培训免费试听: http://edu.21cn.com/kcnet1420/

绩效管理如何促进企业取得更好的绩效,是困扰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一大难题。我们花了两年多时间,对5000余名职业经理人(80%是人力资源干部,20%的是其它管理人员)做了一次开放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最困扰他们的管理问题中,前三位的是:第一、绩效考评;第二、制定激励性薪酬方案;第三、各部门经理不做绩效管理,也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难展开。

在我们做的另外一个针对数百名企业雇主的调查中显示,老板最大的困扰,第一、员工缺乏忠诚度。第二、工资奖金怎么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激励性?第三、如何评价员工的绩效/贡献度?

这两个调查都显示,绩效管理非常之难。我想,凡是做过的人对此都会深有体会。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或者,怎样做才能使绩效管理获得成功呢?

总结多年给企业做管理顾问及培训辅导的经验,我们归纳出“成功绩效管理的1-2-3法则”,在这里同读者分享。

所谓“成功绩效管理的1-2-3法则”,即一个核心、两个前提、三大关键。下面分别论述:

一个核心:绩效考核指标

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考核指标来展开的。所以绩效考核指标是一个核心。在企业中,绩效管理,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促成各个岗位把各自的本职工作干好,或者比原来做得更好。有些公司做了绩效管理方案,方案做得特完美特先进,结果业绩反不如以前。其实,管理本没有什么优劣之分,要评价一个绩效方案好与不好,不是说哪个技术先进、哪个方案完美,而是看哪个有效果,那个更适合这个企业。以绩效考核指标为核心,就是要让我们的老总,让我们的各部门经理以及所有员工,都能够将公司的目标很切实地贯彻下去,以致工作更有成效,所以,我们将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体系”——总经理的指标,部门的指标,岗位的指标。

三级指标体系,是一个逻辑的体系,一层层将它分解,岗位的指标是依据部门的指标分解下来,部门的指标是从总经理的指标分解下来,而总经理扛了公司的指标,扛了整个公司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要靠各个部门及员工来完成。要不然公司还要这些部门,还要养活这些人干嘛?干脆老板一个人单枪匹马闯天下得了,因此,一定要把老总的任务分到给个人,由他们去完成。将老总指标分解下来,从逻辑上看是三级,当然具体操作时可能是三级,也可能是五级。

在这里,总经理的指标是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来确定,老总我今年重点干什么,就要看看公司的战略是什么?比如公司原来做财务软件的,财务软件已经做得很成功了,在管理软件上看到了新的商机。于是今年公司的战略开始向管理软件发展。公司定了战略目标之后,我们除了原先的工作之外,还应该做管理软件的产品研发。又如,公司在北京,决定在济南做一家分公司,济南公司在刚设立的时候,首先要招团队,做团队建设,还要抓品牌,做渠道建设。所以根据战略,来定我这个老总今年的重点是抓什么东西,根据战略目标来定老总的指标。

有一个案例:一家我的客户企业,是个集团公司,20多家分公司,其中广州分公司的老总张放,是个公认的销售天才,每年在20几分公司里面名列前茅;2001年中,为开拓新市场,集团在重庆成立了一家分公司,便把他派过去了。他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不辱使命。他工作中身先士卒,并注意对下属的激励与培养,形成了一支很好的团队。一年下来,他甚至没休息过一天。可是,销售业绩居于公司最低。老总说了,你看,考评出来的,真是没办法,全公司我最重用你,最信任你,但是没办法,考评面前人人平等,当初说过了,就要免职。在他之后又有三任总经理接连以同样原因被调职,到第四任(2004年),重庆分公司的业绩才开始好转。

你们来评价他,张放冤枉不冤枉?冤枉。到了重庆之后,他一马当先,身先士卒,招兵买马,建立了一支很好的团队,但是销售没有很高的业绩。总公司便说了,我不能给你特例啊,给你特例了人家有意见啊,还得考评面前人人平等,还是得免职。后来连续3任的老总都被免了,到了2004年,才慢慢起来了。好,现在老总可以不免了,继续留任。我到后来才知道,集团老总对于免了的这些干部,其实很痛心啊。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这重庆第一任老总被免了,到底还是有些问题的,我们可以看出,问题出在,考评所有分公司老总都是用统一的一个指标——销售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张放招兵买马,身先士卒,建立了一支很好的队伍,建立了渠道。”根据这点,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总经理不错,很好啊。可是,我问大家:公司为什么把他免职了呢?是因为公司认为他绩效成绩不好。其实,刚才我们认为他好,是因为是用我们的指标来考核他,如果用团队建设这个指标来衡量这个分公司经理,他的绩效就是好。所以用绩效指标不同,就有不同的结论:用销售业绩来考核他就很差,用团队建设来考核他就很好。

所以,第一个结论,考核指标是什么,将会大大影响考评成绩和结果。那就有人问了,那公司为什么要不同的额度来考核他。那是错的,那你觉得该怎么定?根据目标来制定指标。当重庆分公司刚设立时,其阶段性的目标是什么?建立分公司最开始的目标,就是建立团队,拓展渠道,塑造品牌,或开拓重要客户。在这个阶段下,我们要根据这个目标来定指标。当然,利润仍然是一个重要指标,毕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办企业不要利润,要么老总有毛病,要么就是慈善机构。不过,在这个案例中,利润这个指标在现阶段没有体现公司的战略意图。总之,总经理的指标是根据公司战略目标来定。

第二个,总经理是为各级干部亲自制定指标,或者指导下属来定指标,人力资源部和其它部门,都不能代劳,他们干不了。老总自己订目标的过程,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是集中精力下达任务、沟通绩效的过程,也是一个修改战略目标的过程,所以,其它人不能代劳。指标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持续改进,要花大力气来建设的,所以我们做指标的时候,要不断的根据新情况来制定新的指标。以上论述为绩效管理中的“一个核心”。两大前提:

不是说任何企业都可以做绩效管理。

经常有客户打电话或者发邮件找我,“曹博士,我们公司准备做绩效管理体系,来帮我们做,跟我们合作吧!”

我说:“可以啊,不过首先,得问你个问题,你们现在的战略目标清晰不清晰?有没有书面化?有没有大家/全公司一致认同?”

他答:“这个目标,是有的,老总跟我们谈过,不过好像也不是太清晰,我们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

我说:“你先别着急做绩效管理体系,公司首先应该要明确战略目标,并建立相应的体系出来。我的第二个问题,你们现在各个岗位的职责明确不明确?清晰不清晰?”

他答:“也不是很明确”。

我说,那你先把组织架构传过来。传来后,我说你再把你们的岗位职责传过来,他说,“我们现在没有岗位职责,大家反正都知道这个概念的,人力资源部干人力资源部的事,财务部干财务部的事,销售部干销售的事。”

其实,企业要明确职责,有一套工具和模版,不是那么简单。甚至,企业应该把流程建立起来,尤其是主要的、核心的作业流程。

绩效考核,考什么呢?就考员工有没有按这个流程做?就是看他的职责,这就很清楚。这也不是很难。同时,像刚才那个案例,如果没有把重庆分公司的目标弄清楚,我们任何一个业务单元,事业部也罢,分公司也罢,子公司也罢,在目标都没有建立情况下,你说要考核,又能考核什么东西?这是两大前提,没有前提就去做绩效管理,往往费力不讨好,与预期的结果相去甚远。

三大关键:

我有一个客户,是家集团公司,总部在美国,欧洲、加拿大、台北、上海、深圳都有分公司,在东莞有3家工厂,这企业做的绩效管理就做得非常不错。那他们的诀窍在哪里?其实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董事长非常重视,对公司战略目标定得非常清晰:为了国际全球化经济,中国制造而振兴。非常不错,根据这个目标,公司的总经理,要根据这个来制定其个人目标。所以,第一大关键:领导(董事长/总经理)的直接参与和推动。老总是直接的参与者,根据战略目标给下面的人制定指标,不是旁观者,不是去看着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其他部门推动。老总把目的说清楚:你们做你们的销售,做绩效管理就可以大大促进你们的销售,二者不矛盾的。各部门的指标,由大家一起来制定,老总亲自参与,这是第一大关键。

第二大关键:各个部门经理,不能把绩效管理看作负担;而要理所当然地当成本职工作,是份内的事,而不是份外的事。

有一个案例:某家具集团,主要做欧美市场,公司的老总很重视人力资源,但是,有几个台湾的部门经理以绩效管理不重视,他觉得这是额外的事,非常麻烦,我们培训的时候,40多个人,都是高层干部,一起来分析,培训一开始,我就听他们议论,他说,“哎呀!我们培训的地方是个非常好的地方,在教室里能听到涛声(地点在海边),海风吹来,我们终于可以休息了,可以坐到后面可以睡睡觉。”“好,我看你怎么睡觉。”我心里想。培训的第一天,相安无事,大家都很积极,只是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经常说不到点子上,那我指

导指导也罢了;第二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发言,没说到点子上也就算了,我一指导他,他不服气,说这件事他没听清楚。我说,不对,你的意思是我没讲清楚。于是我马上叫三个人连续回答一个问题,回答得都非常好,他就特别生气。我让他站起来。“曹老师,什么事?”他问。我说,“你再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其它三位都能够回答得这么全面,这么到位,而你回答不出来?”他解释了半天。我说,“你不用辩解,昨天一来,我就听到你在说什么,说来到这里就是可以睡觉的,是你说的吧?”他说,“没说什么啊,我当时不是故意说的。”“不是故意说的,那人家为什么能回答出问题,而你回答不出来?作为企业的中高层干部,你不可以这样,绩效管理不是老板一个人的事,要不然老板为什么重视这事,为什么花十几万块钱到这里?”老板是重视,可我心里不是这样想的“他说了实话。我问:”你怎么想的?“他说:”我开始是不知道啊。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是我的事,我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作为中层干部,这就是你的职责,老板花钱,不是请你来睡觉的。“”曹老师,你这样说,那我没法在公司呆下去了。“”哎,这就不是我的本意了,我这样对你当头一棒,是让你明白,绩效管理、目标管理是你的工作。明白了吧?“

所以,三个方面,部门经理参与与否,是一大关键。特别是在企业里面,强势部门不参与,绩效管理就没法做。什么是强势部门,比如在营销类公司,销售部门就是强势部门。他如果一给你做起梗来,说一句,“我忙得很,哪有时间承担你这个,你们人力资源部没事找事,还搞什么绩效管理?”人力资源部就很难开展工作了。对于强势部门,一定要让他们明白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有的时候该训的训,等他犯错误时再敲打他一下。

第三大关键:人力资源部门要专业

人力资源部,如果你不专业的话,绩效管理也没办法做,因为你没法去说服老总,也没法跟强势部门平衡这个关系。同时,你也设立不了考评体系,比如顾问公司给你一套东西,没有鉴别能力,你就没法做出来。所以,人力资源部的干部,关键是你要专业。

最后,作为企业的各级干部,我们要牢记1-2-3法则,以保证企业绩效管理的成功。

下载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最大的两个误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最大的两个误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浅谈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思考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浅谈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思考论文摘要:对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机制,通过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首要环节

    人力资源师网络视频培训免费试听: http://edu.21cn.com/kcnet1420/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体系的第一个关键步骤,也是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的主要平台和关键手段,通过它可以在公司内建......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让员工感受绩效管理的价值

    人力资源师网络视频培训免费试听: http://edu.21cn.com/kcnet1420/ 一种商业理念叫作帮员工取得工作胜利。怎样做到帮员工取得工作胜利呢?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员工感受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所包涵的六大板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劳资关系,是一个环环相扣,彼此关联的管理循环系统。企业的文......

    绩效管理的八大误区

    绩效管理的八大误区 1.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与业务部门无关 2.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就是挑员工毛病 3.重考核,忽视绩效计划制定环节的工作 4.轻视和忽略绩效......

    企业绩效管理八大误区

    企业绩效管理八大误区 对绩效管理的错误认识是企业绩效管理效果不佳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最难突破的障碍,企业管理者对绩效管理往往存在如下的误解甚至是错误认识: 1、绩效管理是......

    绩效考核六大误区[精选合集]

    走出绩效管理的误区 走出绩效管理的误区很多企业都在有意识无意识地实施系统或不系统的绩效管理,但很多企业都对绩效管理推行的效果不甚满意:要么未达预期效果,甚至绩效不升反......

    企业绩效考核论文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企业绩效考核论文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绩效考核设计 摘要: 融合平衡计分卡、关键业绩指标、目标管理几种绩效管理办法,设计一家专用设备制造商的绩效考核办法。 关键词:绩效 关键......